小学生游记

2024-09-21

小学生游记(共14篇)

1.小学生游记 篇一

小学生游记作文:宜兴游记

今天是星期天,我要去参加翔龙跆拳道的宜兴一日游。我十分地高兴和兴奋,所以我早早就起床了,我简单地洗漱和胡乱地吃了几口早饭后,就嚷嚷着要爸爸带我去老体育场——我们的总出发站。到了那里一看,哇,已经有好多人在那等着了。我在这“千军万马”中找到恶我们的队伍和教练。我们浩浩荡荡的上了5号车。(顺便提一下,我们的豪华阵容是共出动了7辆旅游车。)车终于开了,我们兴奋不已、叽叽喳喳地谈论起来。一路上,我们有着吃不完的零食,赏不完的美景,玩不够的游戏,真是好开心啊!将近中午12点时,我们来到了吃午饭的地方,那里的鸽子真多。我给一只鸽子喂了点饼干,其他许多鸽子蜂拥而至,争抢这美味。别的`同学也加入到喂鸽子活动中来,一时间,食品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更搞笑的是,有只鸽子还敢飞到我们就餐的桌上来啄食吃,竟然还吃到了块肥肉,佩服佩服!

吃完午饭后,我们来到了善卷洞,洞里是黑漆漆的一片。我们首先上了云梯,来到了“云海”,里面有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而又颜色鲜艳还是一个个动物造型的石头。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鹰笑痴熊”的那块巨石。这块石头讲的是一只老鹰在笑一只爬了一千年树的一只熊,这只痴熊爬了一千年还是没有爬上那块石头,可怜啊可怜。我们还来到了水晶宫,在那里,我们坐在了一条船上,开船了,教练说要让我们刺激一番,于是他站了起来,左右摇晃,船便被带动摇晃了起来,左倾右斜地让我们连连惊叫,好几次差点翻船。下船后,我们一个个坐在地上,双腿发软,嘴上却一个劲地喊“刺激,过瘾!教练,我们强烈要求再玩一遍!”接着我们来到了400米高的滑道,那些未满三年级的“狗熊们”及其家长们和女教练全去到上面去坐索道,而我们这些“英雄”全都坐上了滑道。(本人刚刚三年级毕业。)我抬头看了看索道,真可谓:“扶摇直上九霄天,飘然下落神仙境”啊!

后来我们还玩了好些游戏,其中在拔河比赛中,我们车队获得了第二名,我们队员人人都奖到了一个漂亮的笔袋,真不容易埃我们的最后一个活动站点是到“天下第一陶吧”去做陶瓷,我做了一对天敌——蛇与鼠,分别送给我的两个好朋友。

唉,教练在催我上车了,我得溜了,拜拜,我溜!宜兴,我还会再回来的。

2.小学生游记 篇二

今天早上,跟读三年级的儿子谈写游记。他说老师布置的作文是写一篇“游记”。我说:“这好写呀。”他不动笔,却在床上打滚。于是,我开始说教:“游记嘛,就是写某人游某地,记录下自己印象深刻的东西。这个某人就是你,某地嘛,就不好说了。要不,我们一起去“游”一次吧,去玩一转,回来就有写的了。”他还是在床上滚,说老师说过了,可以回忆以前游过的地方。

“喔,是这样吗?你就不想亲自去游一游?你看,春天来了……”“我不想出去。”“我们可以到南站的广场公园,那里花都开了。”“不去。”“要不到我们楼下去看看吧,院坝前那棵桃树开花了,红得很好看。”“不想去。”他这样顽固,我也没有办法。儿子从乡下到万州一所城区小学读书,已经三年了。他很少出门去逛,似乎对城市有很大的敌意,城市里的一切,在他来说就是用“钱”堆起来的,引不起他的好奇,甚至公园的花草也不能吸引他的注意。他更愿意在暑假里回到乡下,到原来居住的乡政府院里,找过去的小伙伴玩,要不就到老家的山林里、小河边去自由地摸爬滚打。看来为了他的游记,我们真的只有靠回忆了。

我进一步说教:“你就回忆吧。你游过的地方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乡下,公园,或者野外,风景名胜,或者乡土野趣,可以写你对自然美景的欣喜,也可以写你感受到的风土人情。那么,你到过哪里呢?好像我们游过西山公园,你还和老师同学们游过沱口瀑布吧?”他嘟囔着:“都写过了。”我沉吟了一会儿,轻声念叨起来:“那你还回忆得起马头吗?还记得乡政府院子里的那些花草吗?如果现在你再去看一看,会发觉它们都长大了。草都长高了,乱蓬蓬的,蜜蜂开始嗡嗡地飞了。我前些天看见手腕粗的花树,枝条很茂盛,树上开满了花,小小的五片花瓣,白白的,细看,又带粉红,不像桃花那样鲜艳,也不像李花那样雪白,有点像樱桃花。几个小孩在花下跑来跑去。以前,那里刚种下花草时,乡政府的叔叔阿姨们都盼望看到花坛里树叶婆娑,鸟语花香,可是几年过去了,现在,花儿寂寞地开着,小草寂寞地绿着,鸟儿寂寞地唱着,叔叔阿姨们,还有小伙伴们,却一个个分散到了不同的地方。”

儿子出神了。我知道,我呓语似的谈话触动了他甜蜜而忧伤的记忆。我说:“你回忆吧,随便写一点儿。”他下了床,拿出书包,坐到桌子边。我往他的作文本上望去,题目是“马头的春天”,接下来他写道:“我的心又飞回了马头,我要去抚摩那里的春天!”……

二、反思:

从上面的事例看来,作为一个家长,我教儿子写游记费尽周折,效果也不一定就好。同时,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我又有责任把游记类作文教好。而从学生方面来看,这无疑是一个难题。其难主要表现在:首先,孩子见识不够。农村孩子对城市不了解,什么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等几近隔膜,反过来城市孩子对农村的风光民俗也甚少接触,让他们写自然景观他们也往往束手无策。其次,缺少情感的激发。面对老师给出的游记作文要求,当他们觉得没什么好写,没什么值得写的时候,会有被迫让他们写的感觉。再有,就是学生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怎么克服这些难题呢?我想谈谈自己以下肤浅的思考。

1、游记要“游”,让学生言之有物。

笔者30年前也是农村小学生,常在老师带领下游森林、看瀑布、访水电站,几乎每年春游,写作时虽是文笔稚嫩,却也能有的放矢。如今的小孩子,被以安全为由束缚在学校和家庭的小小圈子里,不能跟老师同学一起亲近大自然,欣赏风景名胜,走近人文景观,自然写作时就没有源头活水了。为此,强烈呼吁有关部门认识封闭孩子的严重弊端,把春游还给孩子,政府、民间协作保障师生出行安全,而不是因噎废食,剥夺孩子的权利,扼杀孩子天性。

2游记要“有情”,让学生有写的冲动。古今中外很多优秀的游记文章,无不是缘情而发,情景交融。袁宏道的《满井游记》充满早春的惊喜;郁达夫的《苏州烟雨记》散发出乱世中青年文化人的忧郁;普里什文的《鸟儿不惊的地方》,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渗透着作者对俄罗斯遥远而广袤土地的深沉眷恋;岛崎藤村的《千曲川风情》展示了这位日本作家对家乡土地风物和乡亲百姓的一往深情。孩子写游记,一定要诱发他们的情感,让其有写作的兴趣和欲望。

3、游记要有“技”,让学生有写的技巧。

3.小学生游记 篇三

《徐霞客西游记》是徐霞客所写游记中的主要部分,最近才被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研究室吴应寿先生在北京图书馆发现,尽管不全,却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关于《徐霞客游记》的科学价值和文学成就,已有不少人进行过论述,这里只就这两部著作的来源和相互关系,以及《徐霞客西游记》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谈点浅见,就教于同志们。

《徐霞客游记》得以成书和流传至今,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它经过了一系列曲折坎坷的道路,许多人为了这部书的流传和出版,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徐霞客去世后不久,其生前友好钱谦益(牧斋)写信给徐霞客的族兄仲昭说:“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当令泯灭不传,仁兄当急为编次,谋得好事者授梓,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间亦不可无此书也。”后来钱氏又写信给刻书家毛子晋,希望他将游记“仅存数本”刻印出版,广为流通。①由此可见,徐霞客的旅游日记,一开始就受到他同时代人的重视和珍惜。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徐霞客游记》大约有下面几个主要版本,曾流传于世。最早的第一个本子是“季本”(即季梦良本)。明朝崇祯十五年(公元一六四二年),徐霞客的姻亲季梦良(会明)受霞客生前的委托,和友人王忠纫,对游记手稿共同进行整理,为之分其卷次,订其前后,装订成册。然而不幸的是,清朝顺治二年(公元一六四五年)清兵南下,徐霞客的家乡江阴被屠,霞客长子屺遇难,游记原稿全部被焚于火,季梦良的整理本亦遭散失。事后虽经季氏再为搜集,但仍缺滇游记一册及游太华颜洞和盘江考诸记。

今天被吴先生发现的《徐霞客西游记》,据考当为季本的残存部分。全书共五册,仅记载崇祯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九月十九日至崇祯十一年(公元一六三八年)三月二十七日的游历,即浙游日记、江右游记、楚游日记和粤西游记等部分。虽名为西游记,但缺黔游日记和滇游日记。首册中有初编者季梦良崇祯十五年(公元一六四二年)的题识,并每册皆注明:“友弟季梦良会明甫校录”。关于它的来源,吴应寿先生有过详细考证,他认为《徐霞客西游记》就是明末著名藏书家钱谦益推荐给刻书家毛子晋刻印的“仅存数本”,时间大约在顺治八年底至十六年间。根据书中钤有的朱文印,此书曾为汲古阁、莫友芝、刘嘉业堂等藏书家、刻书家和学者先后收藏过。解放后,才由刘嘉业堂将此书转给了北京图书馆。②这个分析是很有道理的。至于毛氏未能将游记刻印出版,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由于当时社会动乱不定,出版困难;第二,因为书中有不少关于政局、阶级斗争、人民生活的记载,对统治阶级不利,不敢出版。后者又是最主要的原因。

《徐霞客游记》的第二个本子是“李本”。

原来顺治二年以后,季梦良再次收集整理游记残稿时,曾经指出:“今全集唯义兴曹骏甫有之。初骏甫亦好游,慕霞客之高,闻其死,诣,兼求遗书校录,子依以原稿付去,逾一年而还。今其全集必存,访而得之,甚易也。”③但是不知是何原因,季氏未能完成这一任务。霞客庶子李寄(介立)有父风,生平亦好游览。他痛感季本残缺,经过多方打听和苦心访问,终于访得曹氏所抄游记在史夏隆处。可是发现曹氏抄本已被史氏涂抹删改,字多讹误。为了恢复这部游记的原来面貌,他“重请得其底本,从日影中得出曹氏原文,与季本互校成书,而史本乃不传,但存其序一篇而已”。④据陈泓考证:曹氏底本滇游首册,“亦仅载游太华颜洞数小记而已”。⑤故季本所缺,李本仍未能补齐。

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一七○三年)奚又溥为《徐霞客游记》作序,认为李本尽管还有少缺之处,“然不啻已毁之玉,复出昆山,既沉之珠,又还合浦”⑥陈泓则认为李本是“诸本之祖”。这些评价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李寄不仅从史夏隆处得到了曹骏甫所抄游记,而且利用了季梦良的成果(指第二次整理本),使《徐霞客游记》成为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本子,曾被后人误认为原本。虽然它已经失传,我们无法见到,但是,后来出现的各种《徐霞客游记》的抄本不少,绝大部分录自李本,其中以杨名时本最为著名。今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书库保存一部杨氏旧抄本,共十册,分为十二卷二十五篇,可说是目前留传下来最早的一部《徐霞客游记》。随后,陈泓又集李寄、杨名时等诸抄本校对数次,使之更趋完善。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一七七六年)九月,徐霞客的族孙徐镇又对李本进行了重新编订。他说:自李本问世,“传写益广,讹落多,兼之俗下书庸,竞于作生活计,而任意删节杂凑,一如彦和尝梦索源之文,往往使读者莫悉漏义,是可痛也!”⑦徐镇为了使《徐霞客游记》保持原来的面目,使霞客精神“不澌灭煨烬之余,更不灭于妄庸之手”,乃用杨、陈二人编定之真本作指南,各抄本作参考,与李本对比校勘,考其缺失,订其异同,然后刻本付印成书。《徐霞客游记》的第一个木刻本从此诞生,一直流传至今。从徐镇所写《辨讹》五十条⑧可见徐本在文字上花了很大的功夫,纠正了过去抄本中不少错误,不过内容和杨本基本相同,只是在编排上略有变动。徐本分十册,每册再分上下篇,并增添了书牍、墓志、诸本异同考略及辨讹,作为外编附于第十册下之末。

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八年)藏书家叶廷甲(保堂)又将徐刻本校刊、增补、再版。他在序言中写道:“嘉庆十一年冬,锡峪徐氏以所梓行游记之板归余。……翻阅之,朽蠹颇多。乃借杨文定公手录本,暨陈君体静所校本,与徐本悉心勘。……十三年春,延梓人于家,讹者削改,朽者重镌,又增辑补编一卷,附于后。”⑨

据我们查对,叶本实际上是徐本的翻版,除增辑补编外,正文和外编与徐本完全相同。

自叶氏校补《徐霞客游记》印行之后,遂在社会上广为流通,后来出版的各种版本(包括石印本、铅印本)达十余种之多,皆以叶本为底本。

目前通行的《徐霞客游记》主要是一九二八年丁文江的大字本和一九三四年的国学基本丛书本,前者根据咸丰年印本,卷首加添徐霞客小像一幅,又将清初潘次耕为《徐霞客游记》作的序(载于《遂初堂集》卷七),刻于本书之首。丁氏还为霞客作一年谱,与游记同印,又请人根据徐霞客的旅行路线,绘图三十六幅,作为副册。此外,丁氏从晴山堂帖中,录其完整者,汇入卷二十第五部分《家嗣丛刻》中。因此,丁本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综上所述,《徐霞客游记》原稿早已亡佚,三百多年来,经过许多学者的辗转传抄、校对、订讹、刻印,产生了各种抄本、校本、印本。其中最重要者,有季本、李本、杨本、徐本和叶本,季本仅存《徐霞客西游记》部分,李本已不传,杨本、徐本和叶本虽然保存下来了,但是他们都未见到原稿和最早的整理本——季本。由于传抄时容易产生错误,校对又缺乏原稿作依据,加之有些抄录者或校勘者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文字炼达,又往往故弄玄虚,随心所欲的对《徐霞客游记》进行增删、改纂,致使今天保存下来的《徐霞客游记》和通行本,与原稿的本来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出入。如果只根据保存下来的《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进行研究,恐怕不一定能完全、准确、真实地表达作者思想的全貌及其成就。

关于《徐霞客西游记》的科学价值,吴应寿先生在其《徐霞客及其游记》一文中,已经作了精辟的论述,有助于对徐霞客思想及其成就的研究。下面我们还想就《徐霞客西游记》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再作几点补充。

第一,由于《徐霞客西游记》是季本的残存部分,自从顺治年间被毛氏汲古阁收藏后,虽曾多次易主,但被藏书家视为珍本,密不刻印,未曾在社会上流传。三百多年来,历次整理游记的人除李寄外,都没有利用过。因此是我们今天研究徐霞客最原始的资料。从文字上看,《徐霞客西游记》较现存各本更接近原稿的本来面目。钱谦益在《嘱徐仲昭刻游记书》中曾经写道:游记原稿“文字质直,不事雕饰,又多载米盐琐屑,如甲乙帐簿。”⑩《徐霞客西游记》则完全符合此种情况,能帮助我们更真实地反映徐霞客的思想品质和旅行考察情况,是非常难得的宝贵文献。

第二,据我们初步统计,发现《徐霞客西游记》的文字数量大大超过现存的《徐霞客游记》(包括抄本、刻本、印本)。徐霞客这段旅行时间(指崇祯九年九月十九日至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共一年零七个多月,计五七一天。《徐霞客西游记》中只有七十二天无记载,现存《徐霞客游记》则有一八九天缺记载。《徐霞客西游记》总计有二十二万余字,现存《徐霞客游记》只有十二万多字,前者比后者几乎多出十万字。季梦良在题识中说:霞客在旅行中“日必有记”。因此,《徐霞客西游记》又是记载徐霞客西南游最完整的本子,它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徐霞客西游记》是徐霞客所写游记的重要部分,主要记载了徐霞客对湖南、广西两省石灰岩地貌的考察情况。我们仔细地阅读了《徐霞客西游记》,并和现存的《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进行了校对,认为现存的《徐霞客游记》,除文字上比较通顺、简练外,都不如新发现的《徐霞客西游记》对石灰岩地貌记载具体、生动、真实,更能说明事物的真相和更充分地反映徐霞客在地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兹举数例如下:

(1)湖南省南部系第三纪红色岩,岩层多垂直节理,常形成悬崖奇峰、山洞和石梁,《徐霞客西游记》在崇祯十年(公元一六三七年)正月十二日描写这种地貌特征时写道:“自会仙岩而东,其山皆不甚高,俱石崖盘亘,堆环成壑,或三面回环如者,或两对叠如门者,或高峙成岩,或中空如洞者,每每而是。”在现存《徐霞客游记》及通行本中则改为:“自会仙岩至此,山皆不甚高,俱石崖盘亘,堆环成壑,为为门,为岩为洞,往往而是。”这两段话的意思虽然相差不多,但前者较后者描绘得更为详细、生动、逼真。

(2)《徐霞客西游记》在崇祯十年闰四月初二日又写道:“自冷水湾来,山开天旷,目界大豁,而江两岸水之石,时出时没,但有所遇,无不赏心悦目。”通行本中却被改成:“自冷水湾来,山开天旷,目界大骋,江两岸瞰水之石,出没屡变,但有所遇,靡不霁心缀目。”按“”食也,“瞰”俯视也,意义完全不同。《徐霞客西游记》中采用“”字,形容恰到好处,通行本中改为“瞰”字,可谓失之千里矣。其它改动,亦均属画蛇添足,实无必要。

(3)《徐霞客西游记》在崇祯十年五月二十六日,描写漓江对画山的冲刷作用时说:“山受啮,半剖为削崖,有纹层络,绿树沿映,石质黄、红、青、白,杂彩交错成章。”今存《徐霞客游记》及通行本中,则把上面一句话简化为“石质错绮成章”。这就使原稿的意思受到很大的损害。

(4)《徐霞客西游记》在崇祯十年七月二十三日,即徐霞客旅行到浔州(今广西省桂平县)白石山时写道:“余谓泉之沸寂,自有常度,乃僧之候泉而鸣钟鼓,非泉之闻声而为沸寂也!”这就纠正了《西事洱》与《百粤风土记》的记载:“山北有漱玉泉,闻寺中钟鼓声而起,止则寂然”的唯心主义的说法。霞客通过实地调查,证明他的看法是正确的,因为寺庙中的和尚根本不知道有漱玉之名。但今存《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中,却把上面一段记载砍掉了,这就抹煞了徐霞客的科学态度和唯物主义精神。

第四,《徐霞客西游记》中还记载许多有关当时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的情况,是研究明末社会的珍贵资料,这些都被后人无端删掉了。例如:崇祯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十月二十六日关于江西贵溪渔塘一带居民以造粗纸为业的记载,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关于江西吉安坞村居民靠捕鱼为业的记载,崇祯十年一月十九日关于湖南攸县和衡山县界诸山皆产煤的记载,三月三十日关于湖南兰山高梁原农民起义的记载,四月十三日关于湖南耒阳上堡市产锡的记载,六月二十日关于广西柳州河流的记载,十一月二十日关于镇远地区贩卖人口的记载,崇祯十一年三月关于河池南丹地区产银、锡的记载,等等,在现存各种《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中都不见了。此种事例还有许多,这里就不想一一列举了。

最后必须指出,《徐霞客西游记》中季梦良的题识可能被后人删改了,为说明问题,今将全文抄录如下:

“崇祯丙子秋,霞客为海外游,以别余而去,去五年始归,归而足俱废,噫嘻望之槎既返,章亥之步亦穷,今而后惟有卧游而已。余时就榻前与读游事,每丙夜不倦,既而出箧中稿示余曰:‘余日必有记,但散乱无绪,子为我理而辑之’。余谢不敏,霞客坚欲授余,余方欲任其事,未几而霞客遂成天游。夫霞客之事毕矣,而余事霞客之事犹未毕也。迨其后,纪尽为王忠纫先生携去,余谓可以谢其事矣。忠纫之任福州,仍促冢君携归,冢君复出以示余曰:‘非吾师不能成先君之志也。’启箧而视,一一经忠纫手校,略为叙次。余复阅一过,其间犹多残阙焉,遍遗帙,补忠纫所未补。因地分集,录成一编,俟名公删定,付之梓人,以不朽,霞客余不敢谓千秋知己,亦以见一时相与之情云尔。壬午腊月望日友弟季梦良录完识。”

按:上录题识只针对崇祯九年(丙子,一六三六年)徐霞客西南游而言,好象不包括诸名山游记在内,难道季氏于崇祯十五年(壬午,一六四二年)整理游记时,诸名山游记就已亡失,显然不可能,因为霞客死后并不久,江阴又未发生战乱。很可能是在王忠纫经手整理游记时有所散失,故季氏要“遍遗帙,补忠纫之所未补”。我们认为季氏第一次整理本应当包括诸名山游记在内,只是在顺治二年遭兵祸时才散失,经季氏再次收集“仅存数本”,即《徐霞客西游记》。后来藏书家或传抄者为了使题识符合西南游的内容,可能对题识进行了删改,并命名为《徐霞客西游记》。吴应寿先生认为《徐霞客西游记》是季梦良的第二次整理本,是正确的。直到李寄辑补游记时,才根据曹骏甫的抄本将诸名山游记编入。

总之,《徐霞客西游记》的被发现,是我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吴应寿先生已经整理注释,不久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我们殷切期待这一堙没多年的珍贵史料能够早日问世,为祖国的四个现化代作出它的贡献。

①《徐霞客游记》,第十册下书牍,嘉庆十三年水心斋叶氏藏版。

②见吴应寿:《徐霞客及其游记》,载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五期。

③⑤《徐霞客游记》,第五册上,嘉庆十三年叶氏藏版。

④同上书,第卜册下,陈泓:《诸本异同考略》。

⑥同上书,补编《奚序》。

⑦《徐霞客游记》刻游记原序,嘉庆十三年叶氏藏版。

⑧载于《徐霞客游记》第十册下,嘉庆十三年叶氏藏版。

⑨《徐霞客游记》序,嘉庆十三年,叶氏藏版。

4.小学生国庆游记作文:动物园游记 篇四

那一天,天气晴朗,天空万里乌云,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动物园。

动物园里可真是人山人海啊!我们跟着人流,首先来到了猴山。猴子们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晒太阳,猴子见到我们,有的挤眉弄眼,有的抓耳挠腮,有的上蹿下跳,还有的却无动于衷。我们拿出带来的花生扔给它们吃,小猴子可聪明了,自己就把花生剥开来吃了。还有人扔桔子给猴子吃,老猴子抢到了桔子还分给小猴子吃,真是太有趣了!

随后,我们又观看了海狮表演、狮子、老虎、河马、长颈鹿等。我还喂了树叶给麋鹿吃,麋鹿小心翼翼的伸出舌头,不小心舔到了我的手,感觉凉凉的,麋鹿吓得撒腿就跑了回去,一会又怯生生的走过来继续吃树叶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熊猫馆,看望隆浜和阿宝。隆浜出生在日本,阿宝出生在西班牙,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受到了全世界的欢迎。我看到隆浜在吃竹子,阿宝在睡觉,可爱极了。

5.上海游记-小学游记作文 篇五

期待已久的上海之游在春节终于要出发了.我们一家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登上了飞机.飞机上,一朵朵白云像一座座洁白的雪山,从我们的身边飘过,我们就像腾云驾雾,真是美丽极了!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空中飞行,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国际大都市——上海.

我们的第一个景点就是豫园,豫园里人山人海的,仿佛是一片人的海洋.整个豫园充满了春节的气氛,到处都贴着吉祥的春联,挂着喜庆的灯笼.人们穿得喜气洋洋,与盛开的鲜花相配衬,更是为节日增添了不少气氛.豫园里面,有很多上海的特色小吃,例如五香豆,灌汤包,宁波汤圆等等的特色小吃,还有江浙特色的花灯,真是惟妙惟肖,五彩缤纷.

游完豫园,下一站我们的目的地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东方明珠”塔,它全长468米,是上海市的一大标志性建筑物.以前在课文里看到对东方明珠塔的描写,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这次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到东方明珠塔的雄伟与魅力.上到了东方明珠塔360米的太空舱以后,你一眼往下看,上海市的美景让你尽收眼底,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黄浦江上的游走的轮船,马路上奔驰的汽车变得像蚂蚁一样小,高楼大厦,也变成小不点.站在这里,能一眼看完整个上海,能看见上海有许多空地,有许多高楼都看遍了.东方明珠塔的对面是有88层观光厅的金茂大厦,它的`旁边有一幢日本人设计的大厦,准备建一百多层,成为上海目前最高的大厦.在东方明珠塔上,我们买了一个用水晶制造的“东方明珠”,这座“东方明珠”塔跟真的东方明珠塔比起来,不分上下,一样漂亮.

告别了东方明珠塔,我们来到了黄浦江边,准备在这里欣赏上海外滩的繁华夜景.美妙的时刻终于来临了,东方明珠塔的灯光亮起来了,东方明珠的灯光五光十色,外滩的灯饰把整个外滩照亮了,各种风格的建筑显得更加亮丽迷人,真是美丽极了!我不由得给东方明珠拍下一张照片做留念.

6.小学游记作文:湖光岩游记 篇六

湖光岩是广东湛江著名的景点,今年寒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去湛江旅游,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但是湖光岩的美景时时在我脑海里浮现。

我们从白雪皑皑的北国飞到了绿草如茵的南方,在导游姐姐的带领下我们坐车到了湖光岩。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湖光岩像宝镜一样晶莹剔透的湖面,湖水是那么的清澈,耳边不时传来湖水拍打岸边的清脆声音,流连于湖光山色之间,我的疲劳感顿时消退的无影无踪。

我们边欣赏美景边听导游姐姐给我们讲解湖光岩的由来,导游姐姐说,湖光岩是20万年前的熔岩爆发凹陷而形成的,能和它媲美的只有长白山的天池。我们来到一处天然负离子区,这里的树木可真高大呀!花儿真漂亮呀!我们大口大口地吸着新鲜空气,感觉我们的心肺清爽了许多。过了负离子区,有一个高高的索桥,这个索桥荡来荡去有些危险,但是乐在其中,我们在这个索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

大半天的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我们绕着湖面走了整整一圈,导游姐姐告诉我们这足有八公里,我和妈妈很有成就感。当我们与湖光岩依依惜别的时候,菠萝蜜树青涩的小果子正挂满枝头,我同妈妈说待果子成熟的时候,我们还要再来。

作者:葛源植 8岁

7.快乐宝岛游记(五) 篇七

从阿里山下山的路上, 大家都恋恋不舍, 放慢了脚步边走边聊。刚才发生低血糖的老伯也跟我攀谈起来:“小张, 刚才真要谢谢你。要不是你, 我这把老骨头怕是要‘留’在这阿里山喽……”我笑着摇了摇头, 问他平时怎么控制糖尿病, 是不是经常出现类似的不舒服?提到病情老伯叹了口气, “我年轻时身体很好, 前几年单位体检, 查出血糖、血脂都高, 到医院检查说我是糖尿病, 开了好多药。我听说得了糖尿病就要少吃多动, 每顿饭我就吃八分饱, 和老伴尽量多出来活动, 一般不怎么去医院看病。有时晨练后也像刚才那样难受一阵, 最近夜里老觉得口渴, 要起床喝一大杯水……”听了他的话我严肃起来:“老伯, 您说的这些可能都是血糖过高或过低引起的, 这可都是病情控制不好的表现, 总是这样很危险啊!糖尿病这种慢性病, 初期没有太多的症状, 等有了明显症状病情往往已经严重, 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期。”看到老伯吃惊的表情, 我赶紧开导他:“其实控制好糖尿病并不难, 只要自己有信心多重视, 积极配合医生, 有机会多学习些糖尿病相关知识, 糖尿病人和健康人一样能健康长寿。”听了我的话老伯恍然大悟:“我觉得不舒服还以为是台湾天气热, 加上这几天又有点累。你说得对, 我回去一定认真检查身体, 听医生的话, 还要多看看糖尿病的书和杂志好好受教育啦!”

云雾缭绕中的茶园

正说着, 我们来到半山腰一片邹族部落的茶园, 这里是著名的阿里山高山茶的产地, 放眼碧绿的茶园周围云雾缭绕, 深吸一口气, 整个胸腔湿润温凉。正是特殊的地理和气候赋予了高山茶清冽甘甜的独特醇香, 阿里山茶有很多著名的品种:“冻顶乌龙”汤色金黄, 茶味醇厚入口回甘;“高山金萱”是近年台湾推广科技农业茶农培育的新品种, 叶片墨绿, 冲泡后茶香混合着淡淡的奶花香。高山茶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特别是茶多酚含量较高, 能够辅助降低血脂, 净化血液, 平时糖尿病人不妨常饮茶水, 有益健康。一边品赏佳茗, 我又给老伯讲了些日常饮食、药物、锻炼相结合的原则, 没想到我们的谈话引来了更多的参与者, 大家都很关注“健康的生活方式”, 纷纷热烈讨论起来。很多人决定今天的晚饭就开始响应科学饮食观念。欣赏着茶园美景, 我们的游览又增加了新内容。

阿里山原住民——邹族少年载歌载舞

8.和田、喀什游记 篇八

新疆和北京有两个小时的时差,晚上8点多太阳还高高挂着。10点,我们在广场对面的民族风味小吃街吃晚饭,这儿分“汉餐”和“民餐”。从进内蒙古过宁夏再到新疆,羊肉算是吃够了。羊肉串,手抓饭,过油肉拌面,炒烤肉,揪片,没有一样离开羊肉的。要了一碗叫“糊糊”的东西,黄色的玉米碴碴,红的枸杞,淡绿的葡萄干,还有一枚大大的杏,味儿不错。喝了酸奶,吃了馕,还有青绿青绿的核桃,刚摘的。维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走到哪儿都有热情洋溢的“热瓦甫”、“东不拉”,配合着“萨巴依”打击乐,让人热血沸腾。子夜,广场上才真正热闹起来,跳舞的、唱歌的、伴奏的,那么自然、热烈,没有人旁观,大家都是舞者。

“和田美玉”世界驰名,满街都是玉店,以乳白色“羊脂玉”最有名。不懂玉,只是看看也很养眼。

出了和田不远,又是无尽的沙漠,用“沙海”形容一点儿不过分。大家的脸晒得通红,偶尔一点儿水气扑面,就觉得可能有村庄了,因为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首先见到的是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与内地不同的是,叶子又细又长,树干笔直,直刺天空。因为很少下雨,老百姓住的都是土坯房,门前搭着葡萄棚子,厚厚的藤和叶遮挡阳光,屋里倒是很凉爽。小毛驴车是主要交通工具。

离喀什市区20公里的英吉沙小镇,以产手工民族小刀著称。停车随意走进一家小店,各色小刀摆满四面墙,非常壮观。刀刃的尖像一轮弯月,俏皮地上翘着,很有个性,漂亮极了。刀把有镀银的,镶红宝石的,雕木花纹的。最便宜的也要20元一把,不过2寸长,全是手工制作。后院就是作坊,艺匠们“丁丁当当”干得正欢,可以随便参观,照相。如果肯多花钱,可以让制作者把姓名刻在刀把上,横横竖竖的签名看不懂,但充满西域风情。

同行的两个女大学生,一进门就与大眼睛的维族小伙子“套磁”,然后,切入关键问题:“有学生证,半价成不?”小伙子看上她们的手机,腼腆地说:“拿这个,可以换两把。”他小心翼翼地捧着手机,很虚心地请教用法,然后,用不太熟练的汉语快乐地呼叫同伴:“吃饭,吃饭。”姑娘们说:“不行,这是索尼的,1600元呢。”最后,大家嘻嘻哈哈砍价、还价,每人买了好几把西域刀。

傍晚到达喀什,这个有2000年历史的南疆重镇,地处帕米尔高原,人口约37万。没有工业污染,天特别蓝。正午的阳光格外明媚,只要站在树影里就很凉爽,倒是感觉不到夏天的火热。女人们蒙着纱巾,有的把头全包上。酒店门口的西瓜每公斤0.40元,坐出租车不用砍价,全是5元,胆大的可以坐摩托车,1.5元,你随便去哪儿都行。出租车司机老家是浙江。“怎么到这么远的地方来啦?”“祖上做丝绸生意,来这边换皮毛,后来就留下来了。这儿有6万多汉族人,生活很方便。”

“不到喀什,不算到过新疆;不到艾提尕,不算到过喀什。”这是我国最大的伊斯兰教建筑——艾提尕大清真寺的广告词。曾去过宁夏的清真寺,那里不让女人进,只能在外面看看,很遗憾。这次终于可以进去了,兴奋至极。寺内礼拜殿堂南北总长140米,进深19米,如此庞大的礼拜堂,在世界上也很少见。平时有二三千人做礼拜;“居马日”(星期五)则有六七千人;逢节日,内外跪拜的穆斯林可达四五万人。

喀什东北5公里是艾孜热特林,密林深处一座伊斯兰式古代建筑掩映在白杨和苍穹之间,这是新疆境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伊斯兰教“霍加”(圣人后裔)陵墓,因为里面葬有清朝乾隆的“香妃”,也称为“香妃墓”。门口除了收票,还有个游客地区登记,我看了一下,北京的居然有50多个,还有山东的、东北的……

9.小学生游记 篇九

爸爸先带我们去停车场,刚下车,三岁的妹妹就说:“好晒啊!”奶奶一听,便给我和妹妹买了两顶可爱又漂亮的帽子。我们两个带着漂亮的帽子开心的开始了少林寺游玩。

少林寺的人真多啊,人山人海的,还有许多外国人也来到了少林寺。我们先观看了一场武术表演,欣赏了传统少林武功,有韧劲十足的童子功、惟妙惟肖的象生拳:机灵的猴拳、凶猛的虎拳、蛤蟆功……,现场的演出真是非常精彩。

我们又观看了佛教圣地少林寺、白塔林立的塔林。

10.小学生游记 篇十

走进南塘老街,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排着整齐队伍的店铺,像一个个素雅高贵的女子在比美。里面有着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个个都典型别致,让人感到不得不把它带回家呢!

让我最难忘的还是南塘老街的美食。如油赞子、十六格馄饨、贴阁碧等,让你垂涎三尺、口水直流。最好吃的还是油赞子了,它也是南塘老街的特色小吃,几乎每个游客到那里都要买,但是,买油赞子都要排上长长的队伍,可当你吃到油赞子时,你会感到之间的疲劳都已经全部消除了。其实,其它美食也很好吃,你也可以来尝一尝。

11.写游记“三忌” 篇十一

一忌见啥写啥无重点。刚学写游记,往往会把见到的东西不加取舍地一古脑儿写出来,不分详略,没有重点。正确的方法是,围绕中心,对占有的材料进行筛选,该详则详,该略则略,有丘有壑,重点突出。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写的《狼山脚下》(注:点击网址www.mypcera.com/book/xian/lu/yuqiuyu/009.htm可链接阅读)是一篇典范之作。他没有把登狼山的沿途所见一一写下来,而是重点写狼山脚下的两墓——骆宾王墓和张骞墓。读一读这样的游记,会使我们在如何处理好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上得到深刻的启示。

二忌人云亦云缺特色。一篇游记要有自己的特色,最怕人云亦云,百家一衣,千人一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写游记的时候,要在篇章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不落俗套,有所创新。著名美学家吴功正先生的《阿里山纪行》就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游记,特别在结构的处理上可谓匠心独运。他在文中巧妙地安排了两个过渡句:“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这两句将游记主要内容环环扣紧,层层推进,引人入胜,读来赏心悦目,另外,把大陆人人爱唱的《高山青》歌曲作为线索,贯穿始终,首尾圆合。这样的游记,有特色,有文采,怎么能不叫人百读不厌呢?

三忌就事论事少感受。好的游记,不仅要使人觉得眼中有景,而且要使人觉得目中有人。就是说,要避免就事论事,就景写景,浮于表面,缺乏深意;应该借助客观存在的东西,突出人的感受,画龙点睛,才能打动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共鸣。我们不妨读一读宋朝大文学家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文章虽短,却写得生动感人。作者先是叙事,后是写景,再接着抒情,抒写自己的感受:“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一感受既含有对追名逐利的小人的蔑视,又含有白白浪费大好时光、不能为朝廷尽忠的苦闷,这是不可多得的点睛之笔,很耐人寻味。

12.西藏游记 篇十二

儿子说:地球上有三极, 南极北极不易去, 能去的第三极就是西藏。不游西藏岂知高原博大寂寥, 不游西藏莫谈雪山巍峨雄奇。

父子二人软磨硬泡, 为了不让儿子失望, 也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 决定冒险一次。

去之前我上网查询关于西藏的地理、历史、宗教、民俗、高原病的预防和处理, 同时搜索西藏的医院及急救情况下的最佳行车路线等, 恶补相关知识, 随身携带一些药品, 诚惶诚恐地踏上旅程。

拉萨

从重庆转机于上午10点多钟就降落在拉萨贡嘠机场, 在机场通往拉萨市区的路上, 沿途目睹西藏的天空、大地、山水、藏民。湛蓝的天空, 飘着皎洁的白云, 第一次觉得天离自己那么近, 感觉朵朵白云触手可及;湍急的雅鲁藏布江, 绿茵茵的山峰, 平整的马路, 散放在山野和公路旁的羊群, 皮肤黝黑的藏民……。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氛, 全然没有我想象的冰天雪地, 满目荒芜、落后情景。因为暂时感觉不到高原反应, 我贪婪地饱览车外风光, 对这片神圣的土地, 一切都感到新奇和激动。

伴随着欢快的拉萨河水, 汽车驶入了拉萨市, 心情陡然兴奋起来。

拉萨市处于一个狭长的河谷地带, “拉”藏语意为“神”, “萨”为土地, 拉萨——神圣之地, 海拔3600多米, 城区面积59平方公里。在市区奇怪发现没有高层建筑, 导游解说最高的楼层就是外经贸厅和公安厅的大楼, 也只有十二层, 理由是维护布达拉宫的风格, 布达拉宫的主楼只有13层, 市区所有的建筑不允许超出布达拉宫的高度。

我们一行20余人入住拉萨市金蕃大酒店, 午餐在此享用, 菜品齐全, 众人落座, 就餐时大家傻了眼, 除土豆烧鸡块属荤菜以外, 其余都是没有绿叶的蔬菜, 且所有菜无一例外都是水煮出来的, 吃起来都是一个味, 一些人叫苦不迭。导游乐呵呵地说:“西藏沸点底, 常温下饭菜烧不熟, 需用高压锅烧, 不能炒菜。高寒地带, 不适宜农作物生长, 吃的蔬菜都是内地空运而至, 菜价不菲。从现在开始大家过过忆苦思甜的日子, 正好也借此机会清理清理你们的肠道啊。”

下午我们游览仰慕已久的神殿布达拉宫。布达拉宫坐落于拉萨市城西区, 最高殿宇海拔3700多米,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殿, 殿宇巍峨, 金碧辉煌, 集中体现了藏族人民建筑、绘画、雕刻等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和独特风格, 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一颗明珠。布达拉宫上红下白, 也称红宫, 白宫, 我们是从后面的坡道上去直达红宫, 红宫主要是供奉佛神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 有八座达赖喇嘛的灵塔。西藏人死后有四种葬法:塔葬、天葬、水葬、土葬, 塔葬是达赖喇嘛和高僧才享受的待遇。红宫里以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最为豪华, 塔体近十五米, 外包金皮, 耗黄金3000多公斤, 镶嵌上万颗宝石, 可谓价值连城, 辉煌壮观之至, 叹为观止。殿内笼罩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使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心灵似乎被震慑、净化。

向下走进入白宫, 白宫是历代喇嘛举行重大政治、宗教活动的场所, 也是喇嘛生活起居、学习、办公议事的地方;藏有大量经文书画, 有的有数千年历史, 不少是举世孤本;壁画有用金汁银汁写的, 还有用金、银、铜、铁、珍珠、宝石熬成的颜料书写的。

沿着白宫下面用花岗岩铺设的著名的“之”字形阶梯路, 我们走下了布达拉宫。回首仰望蓝天白云下巍峨耸立的宫殿, 深感其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布达拉宫是西藏人民的骄傲, 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毕布达拉宫导游介绍:来西藏旅游7~9月份是最好的季节, 气候适宜。刚进藏的人都会有点高原反应, 一般人两天就会适应, 头一天不能有大的运动量, 多注意休息, 这里昼夜温差大, 白天气温20多度, 夜晚接近0度, 晚上不要洗澡, 千万不能感冒, 高原上“感冒”在一日间可引发“高原肺水肿”。我遵从导游的嘱咐, 当天没有洗澡, 儿子在讲究卫生的老爸怂恿下, 父子二人执意洗澡, 我反对无效。

当晚高原反应就光顾我, 胸闷、憋气、头疼剧烈, 感觉脑组织在不停地膨胀, 随时有脑袋炸裂的可能, 开始呕吐, 我赶紧口服自备的降压药、脱水剂后, 到离宾馆最近的诊所吸氧、输液。直至午夜后症状稍缓解才返回宾馆, 还买了一盒藏药制成的“红景天口服液”, 可以减轻高原反应, 我喝了一支还是睡不踏实, 生怕眼睛闭上就再也睁不开, 老是迷迷糊糊, 半睡半醒。

次日清晨, 被儿子呻吟声惊醒, 我急忙跳下床来到儿子身边, 只见儿子呼吸急促, 口唇及指甲紫绀, 面颊潮红, 一摸额头很烫。我立刻猜测是“感冒”和高原反应, 已有明显缺氧症状, 一看这情况吓得魂不附体, 立马测儿子的脉搏90多次/分, 心功能没受影响, 心里稍松口气。

我叫醒儿子, 问其自己可以行走, 便没有惊动儿子他爸, 以免影响其他人的行程, 因为他是旅行团的队长。我扶着儿子拦了一辆出租车直达西藏军区总医院, 我知道西藏军区总医院是全国诊治高山病最有名的医院。

接诊的是一位30多岁叫郑新的年轻军医, 他说他昨晚看了近200位高原反应患者, 都是来西藏的游客, 一夜未合眼刚坐下。儿子测体温38.7℃, 需要化验血常规, 郑医生说值班护士刚休息, 不忍叫醒她, 他亲自给我儿子抽血标本, 不知是省事还是技术精湛, 他抽血时居然不扎止血带, 针头来回探了几次都没成功, 儿子痛得龇牙咧嘴, 我没有说话, 随手拿起止血带就扎了起来, 他看到我娴熟的动作, 立刻明白我是内行, 很是不好意思连声道歉, 还说在行家目前献丑了。

化验结果正常, 心肺功能无异常, 诊断结果和我猜测的差不多, 儿子吸氧后紫绀明显改善, 只是体温温度未降, 郑军医开了一些药。因我照看儿子抽不开身, 药是郑军医帮忙取的, 我一看消炎药和我带的药一模一样, 就说我有自备。他开玩笑地埋怨我说:哎呀, 你有这药怎么不说呢, 我开药也没有回扣的哦。我付之一笑:没关系的, 已经感激不尽了。郑军医说:我应该谢谢你, 给孩子增加痛苦, 你并没有责怪我。随即他又说就在我来院就诊的2小时之前, 当地的一个藏民因为打架受伤来看急诊, 给其处理好伤口后嘱其交费, 他不但不缴费, 还破口大骂说:是金珠玛米应该做的。金珠玛米在藏语中是菩萨兵, 汉语就是解放军。唉!神圣之地也有医闹。

郑军医交完班后没有走, 留下来陪我们, 给我俩讲西藏的风土人情, 购物注意点和几个购物好去处, 可惜这些后来我没机会用上, 因为接下来的旅程我都是白天在车上颠簸, 晚上在医院输液、供氧。

后面的旅程我想放弃。儿子他爸说:旅行团大部分人有高原反应, 其中有几个也很严重, 你们俩不走, 肯定有人也不走, 接下来的行程不好安排, 他是队长应该以身作则。无奈, 我带着发高烧的儿子又随团奔波下一个景点。还好上车前买了十几瓶像杀虫剂大小的氧气瓶, 我就是靠这小小的氧气瓶救命。

日喀则

日喀则是喇嘛教的第二领袖班禅喇嘛坐镇之地, 是后藏的首府, 是西藏第二大城市。拉萨到日喀则路程约370公里, 山路崎岖, 车程6~8小时。

翻越海拔4880米的岗巴拉山口, 来到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 青山绿水倒影如诗如画。汽车在此停留, 大家下车观景、拍照, 我留在车上照顾儿子, 此时儿子高热未退, 紫绀明显, 精神萎靡, 测体温39.5℃, 予开大氧流量, 服了一片退热药;我虽然头晕、头痛很厉害, 但在儿子面前, 仍保持很平静。

一路上我都是提心吊胆, 战战兢兢, 懊恼后悔当初的决定, 心里一直默念阿弥陀佛, 祈求菩萨保佑儿子平安无事。

下午四点多到达日喀则, 此时儿子热已退, 缺氧症状明显改善, 我给他换了因退热而汗湿的衣服, 好家伙, 他马上又精神抖擞, 随团下车游览班禅喇嘛的坐镇处——扎什伦布寺。它是历代班禅的驻锡地和后藏的政教中心, 在公元1447年时由一位宗喀巴弟子所建的。扎什伦布寺中最重要的建筑是弥勒佛堂, 在1 91 4年时由班禅九世所建, 在佛堂中供奉着一尊镀金弥勒佛像, 这座佛像耗去黄金558斤, 黄铜23万斤, 外饰名贵宝石300多颗, 是中国最大的镀金铜佛像。游毕晚餐后旅行团入住日喀则酒店休息, 我则住入当地医院输液、吸氧。

次日, 儿子已经适应高原, 完全没有反应, 从小医院药水养大的孩子, 现在竟有如此的适应能力, 心里暗暗窃喜。

从日喀则返回拉萨途径“天葬”台, 碰巧正在进行天葬仪式, 但只能远观, 不能近看。依稀看见天葬台上的石头有许多洞口, 导游说那是秃鹰的巢穴, 成群的秃鹰在天葬台的上空盘旋, 争相啄肉, 食后飞上天空。藏族人认为秃鹰是“神鸟”, 以食尽最为吉祥, 说明死者灵魂已安然升天, 寄托着一种升上“天堂”的愿望。

纳木措

第四天游览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纳木措, 位于西藏中部, 湖面海拔4718米, 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措”为藏语, 是“天湖”之意。拉萨到纳木措260多公里, 汽车沿着通往念青唐古拉雪山的青藏公路行驶, 青藏公路与青藏铁路并行, 铁路在内地很平常, 可在青藏高原, 就像一条巨龙翻山越谷, 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遥望念青唐古拉雪山, 冰川蜿蜒起伏, 明媚的阳光折射高原雪景格外清晰, 蔚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 蓝天下一望无际的草原, 散放着的一群群牦牛、山羊洒落绿野。

进入蜿蜒连绵, 云绕雪峰的念青唐古拉山脉, 汽车开始爬坡, 这儿有堪称上品的虫草, 在很高的山坡上隐约可见挖药人身影。绕过一段盘山道到达海拨51 90米那根山口, 是此次旅程的最高点, 山口立了一块标明海拔高度石碑, 往返的游客都在此拍照留影, 留下自己在海拔最高处足迹。此时一大块云彩飘来, 遮住天日, 天顿时阴暗下来, 很快就下起雨来, 还夹着雪花, 风很大很冷, 下车时大伙把能穿的都穿上了, 同行的有几个聪明者竟然带出酒店的毛毯, 裹在身上抵御凛冽的寒风。

往下继续行驶一个多小时, 抵达纳木措湖边, 此时艳阳高照, 清澈的湖水一望无际, 远处雪山连绵, 水天一线。

一日经历了晴天、阴天、下雨、下雪四景, 瞬息万变气候, 真是神秘莫测。

我没下车, 倚在车窗, 通过车窗口欣赏壮观的高原风景。看着这世界上最高的天湖, 仿佛置身于一个纯洁无瑕的世界, 湛蓝的天空与碧蓝色的湖水交相辉映, 湖面波光粼粼, 远处的冰峰白雪皑皑, 阳光下分外耀眼, 此情此景令人震撼。

后记

旅程结束乘坐列车返程, 感受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我们住的是豪华舱, 车内配备氧吧和闭路电视, 可惜电视没有信号。

列车沿着沱沱河、五道梁、不冻泉、穿越昆仑山;沿途湿地、草原、措那湖蜿蜒而过, 壮丽的景色无与伦比。途径海拔5231米大唐古拉山口, 这里是青、藏两省区天然分界线, 山顶终年积雪不化, 数十条远古冰川纵横奔泻。此时车窗外飘着雪花, 大家都很兴奋, 纷纷拿起相机, 争先恐后按下快门。

我坐在车窗口浏览沿途风光, 想亲眼目睹藏羚羊通过的奇观, 目不转睛生怕错过, 可惜这一奇观没有出现。

13.小学生游记作文 篇十三

一路欢歌,我们来到竹海。一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绿,那绿得多妙啊!淡一点,就不会那么有光泽;深一点,就不会这样青翠,这真是大自然的完美杰作。走近一瞧,那竹子青翠欲滴,枝繁叶茂,棵棵碗口粗细,竿竿顶天立地。

沿着小路走了二三十里,就来到了小鸟天堂。一进园内,那歌声时而高亢,时而灵动,时而低沉,时而婉转……真是百听不厌。最引人注目的还要属白天鹅了。它们身着白裙高昂着头,不停地仰天高歌,黑色的双脚在水中摆动,姿态优雅、动人,活像一位位高贵的公主。

跨过小溪,路过寿星园,乘着地轨,我们来到鸡鸣村,走到熊猫馆。两只大熊猫正在园内玩哩!一只正在水池中悠然自得地泡着热水澡,啃着竹叶,还真会享受。另一只比较调皮,爬上了游戏架,在架上一会儿晒太阳,一会儿挠痒痒,一会儿翻跟头,把我们都逗乐了。突然,那熊猫往前一扑,敏捷地跳上秋千,这真让我想不到,那胖胖的身材竟能如此灵活,我们又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14.小学生游记作文 篇十四

我们坐车坐到那花了一个小时才到市桥。到了市桥后,我们开始完成市桥的第一个目标——玩。没办法,我们同样是玩耍的心还留着的呀。来到了电玩城,这里热闹极了!人还不算特别多,但以防走丢我们还是一个跟一个地走。换好了游戏币,我们就准备好好放松一番了!

首先是夹娃娃,我死死盯着娃娃机里的娃娃,它们用不同的各种各样的眼睛看着我,像是在说:“来夹我呀,反正你坚持不下去的!”本以为可以坚持下去的我,结果反而还真连连失手!那时的我一气之下反走开了,过不了多久才反省道:“天呐!我的耐心呢?”之后,其余的币也换不了什么。

灰心丧气的我们只好跑到麦当劳吃点东西。但在那时,我们两个同学和另一位结伴而来的同学走散了!焦躁不安的我们找了整整三楼——三楼!也都没找到,直到看见空间里,她发了条说说说:“有谁和我来吃薯条呀?”时,我们才放心下来。

但是回家的时候更是可怕——我们迷路了!那是4点30分,我们两个绕到天桥去,结果却走反了,到了另一个路口,等反应过来才大吃一惊接着气喘吁吁地回到天桥去,原路返回。在路上,我们不得不一边找乐子聊,一边找回去的路。于是,我们开始有点责怪那个同学了,但又飞快地反应回来:“应该是我们不对呀!”然后便赶紧整理好思绪,开始收传单了。你猜,我们为什么要收传单呢?因为我们要礼貌地到下一个路口将传单扔掉。哈哈,你现在知道了吗?到了5点,我们总算找回原来的车站了。在等车的同时,我也才体会到独立。但也在那时,开始责怪自己走的太远了。

上一篇:活着观看心得通用下一篇: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