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人文情怀的名言(精选8篇)
1.有关人文情怀的名言 篇一
论文关键词:林语堂 宗教思想 人文主义
论文摘要:林语堂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化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文化学者,他一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宗教信仰探索过程,探索历程就是寻找、认同各种宗教思想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历程。但在林语堂的思想观念中,西方的人文主义与中国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有所差异的,这正是促使林语堂最后阪依基督教的重要原因。
在“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化文学史上,林语堂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文化学者,他一生执着于“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文化追求,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林语堂出生在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家庭,在“亲情似海的基督教家庭的熏陶下,林语堂自然地成了一名基督徒。1917年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之后,林语堂到北京清华学校任教。在清华学校,广大的异教智慧世界向他敞开,他造访孔子的堂室,攀登道山的高峰,拨开佛教的迷雾,在儒道释的文化氛围里徜徉,宣称自己由基督教走向了“人文主义”。“三十多年来我唯一的宗教乃是人文主义:相信人有了理性的督导已很够了,而知识方面的进步必然改善世界。这是林语堂对自己三十多年“异教徒”生涯的总结。然而他后来又说,这时期尽管“自称异教徒,骨子里却是基督教友”。终于在1959年,64岁的林语堂明确宣告结束了三十多年的“无信仰时代”,重新回到基督教,宣称“我的搜寻已告终结,我己回到家中了。
综观林语堂一生的宗教信仰,似乎可以作如此的简笔勾勒:基督徒—异教徒(儒、道、释)—基督徒。但是这样的简笔勾勒不能够描述林语堂一生精彩的宗教信仰探索历程,也不能反映出他在宗教信仰上的探险、怀疑及困惑,更不可能把握林语堂宗教文化思想的精髓。因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被忽略掉了,那就是林语堂自始至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无论是受到家庭环境的熏染接受了基督教,还是在广大的异教智慧世界里徜徉,以至于最后的重新阪依基督教,他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人文主义的理性意识观照自身思想领域里的宗教精神,他的宗教信仰探索历程就是寻找、认同各种宗教思想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历程,只不过在林语堂的思想观念中,西方的人文主义与中国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有所差异的。这正是林语堂最后决心阪依基督教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有必要追随林语堂的灵性大旅行,看看他是如何在耶稣、孔孟、老庄、禅宗的世界中,探素出人文主义的光芒,并烛照了自己一生的宗教文化思想。
林语堂灵性之旅的第一个异站是孔子的堂室。林语堂对儒家经典思想的把握是从儒学是智慧型宗教这一角度切人的。他说:“孔子是一个实证主义者”、“孔子最关切的是人”、“我认为孔子对上帝及上帝意旨的关心及他对于宇宙的灵性性质的看法,已被孺家通常的实证主义所蒙蔽。”“我想考察孔子对于死、上帝、上帝的意旨,及人的灵性等较大问题的态度。
林语堂把儒教的精神本质归结为一种近情人理的“人文主义”,即所谓中国的“人文主义”:第一点,人生最后目的之正确的概念;第二点,对于此等目的之不变的信仰;第三点,依人类情理的精神以求达到此等目的。他认为,人生真正的目的,中国人用一种单纯而显明的态度决定了,它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与和谐的社会关系。
林语堂在儒教中所探寻到中国的“人文主义”实际上是儒家的人本观念。仁。‘义、礼、智的道德伦理也好,“中庸之道”的近情精神也好,还有回向常识。都体现了儒教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因而也形成了林语堂人文思想的特征:以人和人生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只关心人和人生,探寻怎样才能获得人生的快乐和幸福,一切立论以真实的人生、人生实践和人生感悟为基础。
然而,在领悟儒教之人本观念的同时,先人为主的基督教观念总是在干扰着他。促使他把儒教与基督教作潜在的对照与选择。他认为儒家教人在个人行为上要有好教养,在社交上要有好仪式与基督徒相信人要做一个君子和有礼貌的人是殊途同归的,所以林语堂说“我们不能说一个基督徒不能同时是儒生”。而且。林语堂发现孔子也像圣公会教士和夭主教教士一样,是个保守派的哲人,相信权威有其价值,相信传统与今昔相承的道统。对于儒教与基督教之异”,林语堂也了然于胸。他说:“孔教精神的不同于基督教精神者即为现世的。与生而为尘俗的。基督可以说是浪漫主义者而孔子为现实主义者,基督是玄妙哲学家而孔子为一实验哲学家,基督为一慈悲的仁人,而孔子为一人文主义者。所谓孔教精神之“现世的”、“生而为尘俗的”是说明孔子是倡导“克己复礼为仁”的人杰;而基督是神子,代表着上帝在人世的“道成肉身”,因而是负有拯救世人之使命的“救世主”。所谓“现实主义者”与“浪漫主义者”意即孔子是现实主义的务实者和善变者,他虽有“杀身以成仁”、“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抱负,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走极,而是出仕与通世相机而行、进退有路。而基督是理想主义的献身者和殉道者,他生于世界沦落之际,以一种不合时宜的冒险精神来力挽狂澜,为了救世济民而不惜自我受辱、蒙难和赴死。所谓“实验哲学家”与“玄妙哲学家”是指孔子向往名正言顺的作为,一生抱着“士为知己者用”的态度,其道亦“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并不强求“不可为而为之”;而基督推崇忘我之爱、牺牲之爱,相信以信仰生命之超越而能达其神圣人格。所谓“人文主义者”与“慈悲的仁人”是说明作为儒教思想体系核心的“仁”表现出一种“人本”精神,而基督教信仰核心中的“爱”体现了一种“神本”精神,前者属世,后者超越。“仁”无论是作为个人修养之“内圣”还是作为济世救国之“外王”精神,都没有离开这一“人本”。所以林语堂称基督为慈悲的仁人,而孔子为一人文主义者。
在中、西宗教文化思想中,道教文化思想对林语堂的影响最为巨大,学者陈平原把林语堂视为“道家文化的海外回归者”。林语堂也把道家看成自己的宗教信仰来崇信,他说:“倘若强迫我在移民区指出我的宗教信仰,我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对当地从未听过这种字眼的人,说出‘道家’二字。林语堂从道家的宇宙观出发,认为人要顺从天道,要让人的自然之性获得自由发展,而不受社会伦理、道德的束缚,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林语堂看来,道家学说之价值并不表现为为求知者认识和阐释世界提供逻辑的、理性的方式,而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并在此基础上来建立一种有益身心且又简朴纯真的生活方式。道家所推崇的那些终身察持自然理想,过着怡淡素朴、无知无欲的生活,超然于凡尘世俗之外的“圣人”、“真人”、“至人”以及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所体验的厌智、弃智的人生境界,是林语堂终生向往的人文主义境界,这与儒教之人生目的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妙。林语堂总结出道教的出世观念,着眼于现实人生的自我完善,把“享受淳朴的生活,当作人生的真正目的。这种“人文主义的伦理观”正好包含了现实人生的两个侧面,又互为约束,使人优游进退,处变不惊,游刃有余。儒家倡尚贤之道,道家讲无为而治,都“适宜于好放任自由个人主义的中华民族,而合于中国人文主义的理论。
林语堂在爬登道山的途中惊喜地发现道教与基督教有许多融会贯通之处。他感到老子柔弱的教义好像是耶稣澄山宝训的理性化。老子柔弱的教义的基本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从此出发,老子相信不斗、不争、不抵抗,警告人不要用强力,认为用强是弱的征兆。同样,《圣经·马太福音》记述耶稣在山上向众门徒讲道的故事。即所谓“登山宝训”。其中“论福”有一条:温柔的人有福,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可见,老子与耶稣都相信阴柔之物能制胜,“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第四十二章)并且,林语堂总结出老子对爱及谦卑的力量的训言,在精神上和耶稣来自他独创的、卓识的、闪光的训言相符合,有时字句的相似也是很惊人的。
林语堂之所以能发现道教与基督教的许多契合之处,在于他从根本上把握住了道教与基督教在“道”上的同一之处。道教之“道”,深奥莫测,是先于物质的存在,是产生物质的根源,是宇宙万物的创始者,这是组成道教理论的核心和基础。基督教教义的“上帝之创造”认为宇宙被造出之前没有任何物质存在,连时间、空间也没有,只有上帝和他的“道”,他的“灵”。上帝通过“话语”,亦即通过“道”来创造天地万物。这是关切人的灵性问题的林语堂最料想不到的收获。道教思想的人文主义精髓使林语堂否定了基督教经院神学思想,也促使他更加坚定地去寻找具有人文主义情怀的“上帝”。在孔子人道主义的堂室住过,且又爬登了道山的高峰,林语堂信仰之旅的下一站到了佛教。在林语堂的佛学思想里,他最感兴趣的还是禅宗。从思辨上来讲,禅宗主张不立文字,当下自识本心,强调自性是佛,平常即道。一旦见到自己的真性(本性)和本有心灵,我们就了解了终极的实在和得到了菩提(智慧)。禅宗主张,在实际的人生中才有自由,在自由中才有实际的人生。禅宗以创造人的生活和自我觉悟的日常途径,来揭示人生的秘密,化平淡为神奇,寓神奇于平淡。禅宗极大地张扬了人的主体意识,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都可以成就人格。林语堂极为精微地剖析了“禅”的深邃性,对其直觉顿悟、直指人心的思想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在“禅”的精义中也看到了人文主义的灵光闪现:那就是解除一切空间、时间、情欲及精神的束缚,追求心灵的完全自由,从而得以悠然处于人世,达到人与自然人生的和谐。禅宗与儒教、道教共有的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使林语堂更加执着地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上而标举禅宗。他认为“禅”和每天的生命及每天的生活密切相关,“禅”就寄托在简单的日常生活里,且视简单的日常生活为幸福的恩赐,而享受它的每一瞬。在佛教的世界里,林语堂也发现了能勾连起他的基督教情怀的东西。他首先发现佛教与基督教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出发点一对于罪的承认及深深地关切人类受苦的事实。佛教中有一特殊的观念是“业”,意即孽障或“罪的重担”,这是由于人沉溺于不正当的欲望及精神上种种形式的卑琐造成的,因此人注定要永久堕人轮回。“原罪”说是基督教的基本观念,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犯了罪,成为整个人类的原始罪过,传给后代子孙,成为人类一切罪恶和灾祸的根由,并使人类有了受苦及必然死亡的不幸命运。接下来,林语堂对佛教及基督教罪的观念与拯救方式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佛教的悲观主义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佛对人类生命的评语可以合并为四个字:怜悯一切!对佛教教人否定人生,忘却人生,进而出世、遁世,以消极态度回避人生的悲观主义情结,林语堂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对于基督教的“原罪”观念,林语堂也坚决予以摒弃。林语堂对佛教基督教“罪”的观念及拯救方式的否定,是因为这些观念与林语堂的执着于现世的人文主义情怀背道而驰,必然要道到林语堂的抨击。
在这次灵性之旅中,林语堂发现了儒、道、释三教深蕴的普遍人文价值,也能够指出在那里他们已达到他们的最高峰及他们对给人以完满答复不足的地方。所以林语堂说:“三十多年来,我唯一的宗教乃是人文主义:相信人有了理性的督导已很够了,而知识方面的进步必然改善世界。可是观察20世纪物质上的进步,和那些不信神的国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我现在深信人文主义是不够的。人类为着自身的生存,需要与一种外在的、比人本身伟大的力量相联系。这就是我归回基督教的理由。我愿意回到那由耶稣以简明方法传播出来的上帝之爱和对它的认识中去。正是因为有了儒、道、释三教人文主义思想的深邃内涵做底基,当林语堂降在基督教信仰的瑞士少女峰的时候,也是他对宗教、上帝、人的灵性等问题已经探求了其所以然的时候,所以这时的林语堂,有了相当成熟的宗教、上帝观念。
他在青年时期割断与基督教的联系是因为某些基督教的传统教义和经院神学的凡庸阻碍了林语堂对“上帝”本真面目的认识,当他汲取了儒、道、释二教的人文主义精华后,再次寻找的是深具人文精神的“。上帝”,或者说,林语堂认同了基督教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而在晚年的时候宣称阪依基督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林语堂对基督耶稣的认识是建立在“人性”而非“神性”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林语堂在耶稣无可比拟的教训中发现了一种令人信服的人生理想,就是上帝全部生活的本身,它能唤起人们对。上帝的敬畏心、亲切感及对自身生命价值的关注,这就是基督大光的威严,只有它才能普照人间,只有大光烛照的地方才是一个道德的而且伦理的,无可比拟的美的世界。这基督耶稣的大光,也就是林语堂苦苦寻求的比人本身更伟大的力量。至此,林语堂重新体会到了耶稣那简明、纯朴、可警畏而发人探省的教训,对于林语堂来说,上帝已不再是虚幻的,它已从耶稣基督身上具体地表现了出来。
从林语堂一生的宗教信仰探索历程中,我们始终都能感受到林语堂对人文主义精神的苦苦追寻。他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是人文主义思想,无论是儒教、道教,还是禅宗,都是建立在日常人伦基础上,避开西方那种实证分析理路,直接关切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诸方面问题。而对于基督教,林语堂反对用科学理性方法阐释基督教义的可能性,并且把基督的威严放置在逻辑理性所不能达到的境界。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同样深具人文主义特征的基督教及孺、道、释三教之中,林语堂最后选择了基督教作为其安身立命的价值所在。那是因为他发现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人文主义是有所区别的,前者是涵融性的,后者是排斥性的。中国的人文主义不与自然为对,而求能与自然合一。中国的人文主义精神要求尽己、尽人、尽物之性,使天、地、人、物各安其位,因此能容纳天地万物,使之雍容洽化,各遂其性,它不主张对自然的宰制。中国的人文精神植根于对天与。上帝、天帝的信仰,对天命、天道、天性虔敬至诚,说人不离天,说道不离性。而现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西方科学危机、心灵失落的背景下对科学、理性、价值和人生等重大问题的反省和沉思。在本体论上,它反对科学方法染指哲学,反对放逐本体论的计划,主张以本体论为哲学的中心,倡导终极关怀和本体追求的精神,为上帝死后的西方人重建安身立命的形而上学;在认识论上,它反对理性主义和泛逻辑主义,祟尚非理性主义;在方法论上,它反对科学方法的普效性,主张使用隐喻、内心直觉、神秘体验等多元化方法;在人学问题上,它反对把人当作科学的对象和理性的奴仆,重新揭示人的存在本质、意志自由和价值内涵。正是基于此,林语堂虽然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所导致的人类文明的进步一直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但他坚持认为,科学再发达,也不能满足人类内心深处所隐伏着的对于上帝的渴望与对于天国的追寻,而正是科学主义无情地摧毁了人面对上帝所不可少的那份绝对敬畏心、神秘感以及上帝本身非逻辑的不可阐释性。有感于现代人在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的蛊惑下一天天远离上帝,林语堂总不能设想一个无神的世界,因此,他心怀无限的道德忧患感义无反顾地回归到了上帝的怀抱。
2.有关人文情怀的名言 篇二
一、确立让经典滋润心田, 让阅读陪伴成长的指导思想
从高一开始在教学班上打造让“经典滋润心田, 让阅读陪伴成长”的指导思想, 全力打造书香班级, 让书香浸润全班, 让经典滋润心田, 让阅读伴随学生的成长, 为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为进一步强化这种书香学习环境, 更好地营造读书氛围。笔者还对教学班级的走廊、课室墙体进行了精心的布置和修饰。张贴名家经典、同学们的读书笔记、优秀习作、现代文学中与课本有关的名家名作, 定期举行优秀成果展, 展出包括了几个主题如:“成长日记”“成长的足迹”、“我看名家”、“眼中的世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等。希望真正做到以书激趣, 以书育人, 用经典来修养学生的品行。
二、淡化阅读的目的性, 强化阅读的情感性,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真正达到让阅读经典成为习惯, 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首先淡化阅读的严肃性和功利目的, 强化阅读主体的个性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感受阅读的愉悦快感, 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文章的空白、无穷之意义正是经由阅读者建构出来的。这样的文本与读者的心灵发生激烈的碰撞, 才产生出无尽火花。也只有这样, 才会使阅读中获得的愉悦和成就, 成为一种心理需要的阅读习惯。因此, 让学生体验阅读情感的愉悦性, 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
三、指导学生选择性阅读,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 品味人生
当前学生阅读是缺乏必要的指导。一方面, 很多老师由于对读物的多样性认识不充分,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将教辅资料、教材、特定圈画的阅读书目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另一方面, 现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网络时代不断发展, 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中学生课外阅读读物品种繁多, 可谓丰富多彩。就当前笔者执教的中学, 很多学生阅读的读物偏向网络出版休闲娱乐杂志, 电子书等。笔者认为目前网络出版物的整体质量不高, 这些读物大多是些没有价值的内容, 而这种阅读行为不妨称之为碎片化阅读。这种阅读的深度和知识传递的有效性的确令人质疑。著名作家韩少功认为:“当代青年人要坚持传统阅读, 坚持经典阅读, 不能把自己的头脑充斥一大堆的碎片化信息, 还要有系统和深度。”著名作家王蒙说, “读书不仅 仅是一种 获取知识 的手段, 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 我们应当继续坚持传统阅读。”
因此, 引导学生选择阅读经典, 就很有必要了。有人说, 没有经典的民族是可悲的, 拥有经典却远离经典的民族就更可悲。作为教师, 我们并不期待经典能担任教育语文的角色, 但经典的文章由于写作者的不一样的人生阅历, 不一样的阅读者又会对同一篇文章的解读赋予了不一样的价值及体验, 学生也会因为人生的阅历及年岁的增长而阅读出不一样的价值意义。学生对于文本的对话和解读有时候可能会显得很幼稚, 但当学生长大了、经历丰富了, 再次重温时, 情感体验又可能别有洞天了。苏东坡曾言“旧书不厌 百回读 , 熟读深思 子自知。”就是这样的道理。所以, 引领学生们在经典的世界里自由飞翔, 是作为当下语文教师特别是应试教育下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 有一点是值得大家注意的:引导阅读经典绝不能演变成替代他们的选择和剥夺他们的选择阅读权利。事实上, 尽管学生持有教育部规定的阅读者必读篇目等丰富的经典阅读资源, 然而有些学生还是表现出冷漠甚至拒绝的态度, 所以教师应适当地引导他们选择性阅读, 据心理学家研究, 惊异、生动、幽默、现实的作品往往能抓住青少年的心。
四、强化学科整合, 实现了语文课内与课外链接延伸, 拓展了阅读空间, 培养学生深度阅读的习惯, 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人文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深切体会到经典诵读与语文阅读教学是紧密相连的, 经典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仅仅是《红楼梦》的头几回的阅读, 学们生就对一些书中主要人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形成了一定的看法。即便这些看法还比较幼稚, 通过阅读《红楼梦》, 他们关注文本中这些小人物命运, 学会关心弱势群体, 培养大爱的胸怀, 同时也学会关爱自我, 尊重他人。学生们能够直面时代伤痕, 剖析人性弱点, 探究社会问题, 寻找悲剧根源, 如此一来, 像这样的课外延伸阅读活动, 培养学生深度阅读的习惯, 唤醒起学生内心深处的人文情怀。
笔者尝试引导学生关注《西 游记》《穆斯林的葬礼》《巴黎圣母院》《红字》 《红楼梦》《荆棘鸟》《古希腊神话》等作品, 让学生们初步领略到宗教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去体验这种宗教美学。同时拓展了他们的阅读空间, 初步尝试探究人类的精神归宿, 体验另一种文学的审美范畴。学生们的阅读不再拘泥于语文书, 很好地实现了由课内与课外链接延伸的立体深度阅读。
五、建立长效机制,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长期阅读经典的习惯, 不能操之过急, 不能急功近利, 更不能一蹴而就。建立一种长期并持之有效阅读机制, 对每一个阅读者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验课题“走进经典, 让阅读经典作品成为习惯”, 并参考其他同行的教学方法, 建立了几种基本的阅读课型:阅读准备课、阅读指导课、阅读积累课、阅读交流课。这些课型都各有各的主题内容。一是阅读准备课。这一步由师生在主题导学课上完成, 主要是师生根据学校图书馆、学生手中的图书、个人兴趣爱好等, 制定出主题阅读目录, 并对图书进行分类选择。二是阅读指导课。在各次主题开始阅读第一节时, 教师约利用五分钟的时间, 提出主题阅读的要求, 推荐本主题阅读书目, 介绍有关阅读的方法, 进行爱护图书、保护图书以及既读书又动笔墨的教育,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有关主题图书进行阅读。三是阅读积累课。在这种课型中, 学生可以自由随意选择爱好的经典作品阅读, 同时也可以记录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词语、经典句子、段落等。同时结合笔者主持的“走进经典, 让阅读经典作品成为习惯”课题, 学生每人每次阅读行为都笔录至少一句名人名言, 或写下一小段读书的体验、反思、感悟 (字数不限) 。教师也在这种阅读积累课中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阅读, 并完成至少400字读书心得, 师生共同参与, 共同享受读书的带来的乐趣快乐。四是阅读交流课及成果展示课。在实验课题的推动下, 笔者与实验班级学生开展了3次《我在书海中翱翔》的主题班会, 不少学生在主题班会上以不同形式表达了读书的快乐;此外, 不少学生也利用第八节进行好书推荐活动。除了使用多媒体powerpoint制作精美的课件推荐自 己爱读经典外, 学生们还以小组的形式, 来交流阅读体验等。
3.人文情怀的自然流露 篇三
作家的观照对象应该与自身的存在密切相关,一切有良知的作家都无法回避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省察。面对当下史所空前的物质性暴发的诱惑,面对世俗力量、乐感文化、生活惯性、庸常宿命等的撕裂与祛魅,面对人文精神的邃衰剧歇,富有人文情怀的作家们应该作出这样的思考:拿什么去拯救世道人心?如何以“出世精神入世担当”为扬厉和光大时代精神提供文化价值基础?彭程的散文创作始终秉持着一种文化情怀,从1995年发表第一部散文集《红草莓》,到其后的《急管繁弦》《镜子和容貌》《漂泊的屋顶》《王子与玫瑰》,直至新近出版的《在母语的屋檐下》,一种兼具书卷留香与历史凝重意味的艺术基调贯穿并深蕴于作品之中,在当代散文谱系中独标一格。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学者梁实秋先生在其影响甚巨的《论散文》一文中就提出“文调其人”的论断,用这一论断衡量彭程散文创作也许比较恰切和精准。散文集《在母语的屋檐下》把文化书写与书写文化,小我情思与大我情怀融为一体,于诗意化的轻盈叙述中彰显人文气度和审美取向,这种鲜明突兀的艺术个性表征着一位作家的成熟和练达。举凡阅读和接触散文集《在母语的屋檐下》的论家与读者,大都感受到一种文雅气息的濡染和浸润,这种濡染和浸润是直抵灵魂和心魄的,因为在散文文本的背后,站着一位散发着“书卷之气和儒雅之风”、富有精神魅力的当代文人。
当下中国的精神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不是暂时和局部的。多年来,以物质财富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灵与肉出现了严重冲突,精神迷惘和道德危机正在持续恶化,人格底线、伦理底线和精神底线渐趋退守,文明解构与文明结构的尖锐冲突如此严峻地呈现在国人面前。作为与人心密切耦合、与人性高度默契的文学样式,散文作品对于社会生活的关注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精神与灵魂的关注。《在母语的屋檐下》无论是叙己怀人还是记事忧物,几乎每篇都是遴选审美视角来开辟崭新的文化语境。文集中无处不在的文化气韵,如笛中飞燕,幽谷苍嵩,摇曳飘逸,风情万种,呈现出俊逸畅达、明快疏宕的审美气象。彭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化思绪在无涯无际的时间和空间中荡漾驰骋,凭借超拔的文化想象,作者厘清主体意志与外在物象的关系,打破自然世界与人文社会的分割,清除物态领地与理念辖域的壁垒,建立创作主体与审美对象的默契,使原本无甚关联的事物幻化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作者时而引导读者领略壮美雄浑的地理景观,感叹自然世界的博大奇诡;时而启诱读者步入繁复深邃的人文社会,拜会古今中外的圣哲先达与百姓黎民,体现出对自然物象的深透寓目和对社会历史的严肃审度。在现代信息传播和接受已经呈现出难以规避趋势的今天,文学艺术介入社会学领域是其所承载的时代责任和文化担当的内在要求。对一个追求人的终极价值的当代作家而言,只有创作出富有文化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作品,才能实现其孜孜以求的艺术理想。华夏大地的历史风物和人情俗事,在散文集《在母语的屋檐下》许多篇什里穿行游弋,比如冀东平原上的田野、中间瓦屋前的水塘、龙虎山里的瑰丽地貌、宜春景区内的澄澈明月、哈尼梯田的色彩与神韵、南华松茸的律动与生长等,彭程以其对本真原态的生动再现和对底层生活的高度认同,把散文创作提升为一种文化行为,让读者体会恬静与安然,体味温润与轻盈,体认闲适与从容,使散文在笃化心灵关怀的同时,逐步回归大众生活的现实需求层面。《廿二八》一文,携历史风尘,承岁月光泽,因势而下,随性而歌,让读者听到正在远去的声音于沧桑中透着光鲜与清亮。《第七只眼睛》一文,深远淹博,境阔意深,把叙事与抒情投放在古朴而幽雅的语境中,将穿破时空的历史意识倾注在急需疗治的道德人性上,从而在今人与先哲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苏东坡的旷达》《自由在呼唤》两篇,弦歌泣血,绘影传神,透过洋溢着赞美和激赏的文字,读者分明意识到作者的意念归属和人格理想。但就文学审美本质而言,上述几篇散文似乎以理性姿态与现实保持着适当距离,旨在为艺术张力的伸展存留更大的空间。《印度赶脚》一文,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格局和襟怀,运用极富色彩和情致的笔墨,状绘南亚大陆神秘而诡异的土地,记录恒河平原残存的历史片段和文明碎片,体现出作者对人类多元文化遗产和多维生存状态的珍视、尊重和敬畏。《韭菜坪记》《龙虎山写意》《哈尼梯田》和《明月映宜春》等篇什,产生于采风行旅之中,自有一种笔墨舒卷的从容和闲庭信步的洒脱。作者既以一个作家的审美眼光,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进行生动描绘,又以一个学者的深挚情怀,对其中独特深厚的文化意蕴予以深刻抉发,把“在场”和“不在场”两种艺术状态联袂起来,为读者提供增益智识、涵育心性的思想养分。辉耀哲思幽光的《连续》一文,博稽通考,洞幽烛微,构思奇诡,立论坚弥,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将理性思辨和生命激情化为一体。呈具时代标识的《在“授农初地”》一文,沿波讨源,探赜索隐,从古老经验中寻找当代文明起点,以吉光片羽的摹写和殊少凿空的推断,擘划出丰茂绰约的现代生活的靓丽图景。律动人文脉象的《洪雅观水》一文,情智交融,神思飞越,蓄积着一种沛然而莫能御之的气势,充溢着一种真诚而感喟不已的性情,使读者在一种生气灌注的语境中获得新知与美感。
nlc202309090157
黑格尔说:“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审美不啻是作家的艺术修为,更是作家的气质显现,而艺术修为和高贵气质的培植和孕育,源自作家充实而清纯的内心世界,源自作家内在精神禀赋的健劲与文雅气场的强大。英国作家毛姆说过:“散文是一种文雅的艺术,好的散文应该像斯文人的谈吐。”散文集《在母语的屋檐下》没有文化布道者的身影,也没有文化梦呓者的踪迹,而是一个作家的随性而发、率性而为。作者并未刻意渲染推介文化,而是以文化眼光打量自然、历史和世相,让文化气韵在作品中泛起波澜荡开涟漪。譬如《招手》《对坐》《返乡记》等篇什,虽是日常生活的细密再现,但在严谨的构思与周致的记述中,沉积与涌动着行无辙迹的文化情思。《瞬间的收藏》拂去尘埃,拨开云雾,将一簇簇零散的历史意象连缀起来,把现实感放入超现实的人文气场中烹制酿造,使叙述带有强烈的时代敏锐性和历史深邃感。《回乡四章》《身边的人们》和《小周》等篇什,将单纯回望往昔关注当下,演绎成为人与社会的通感体验和考量世界的隐喻性思维:检省和反刍现实由感性走向理性,并升华为别林斯基所说的时代性和大众性。
文化情思源于作家的生活经验和审美实践,提升并丰富着作家的创作走向和作品意蕴。彭程总能在文化演进中体察到凡尘迁变,在凡尘递嬗中体验到文化性情。事实上,“文雅”也好,“斯文”也罢,均离不开作者对自身修为的磨砺,离不开作者对生活地基的洞察。保罗在《新约·提摩太后书》的结尾曾这样嘱咐提摩太:“我在特罗亚留于加布的那件外衣,你来的时候可以带来。那些书也要带来,更要紧的是那些皮卷。”这表明,建立在观照庸常生活根基之上的精神事实才更加广布和恒久,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可信度。同样,彭程笔端所涉几乎全是日用常行,而日用常行恰恰是流动的、鲜活的文化,这就使得《在母语的屋檐下》文本素材或许平淡无奇,而精神内蕴却异常丰盈,这是对作家表意能力的考验,更是对其精神厚度的勘测。彭程注重作品的艺术灌注和诗性传达,强调自身的精神在场和人文点绘,特别是在文集中通过回望苏东坡的洒脱人生、吟咏陶渊明的不羁个性、解读肖邦的音乐魅力,努力寻求审美与“审智”的平衡,竭力促就“意味”与“形式”的对接。美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曾在《抒情歌谣集》中写道:“儿童是人之父”“不朽的暗示来自童年时期。”有鉴于此,彭程在《童年乡野》中将并不久远但极为真实的童年记忆轻舒慢展、浅吟低唱,通过回溯和凝视生命起源地,寻找构成自身文化心理图式的最原始的文化根脉和最本初的民间情感。“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至高境界,也是当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作者在《童年乡野》一文中的“树和树林”一节,因景生情,因情赋理,将看似没有精神关联的人类与自然,聚化为具有生态学意义的现实主题,呈示出人文价值取向的又一重要维度。高尔基说过,优秀作家是不会错失生活中的高尚人物的。作者在《悼念乔福山先生》一文中,通过摹绘礼赞乔先生的品行操守、风神气韵,昭示出一介寻常报人并不寻常的生命价值,为日益浮泛的社会心理注入一种人文质素。海德格尔倡导的“人诗意地栖居”,道出了人类生存的理想方式。彭程在《且认他乡作故乡》一文中,以含蓄之笔演绎奔放,以细腻之情装点雄浑,以平和之句勾画奇崛,呈现出作者对构建人类精神家园的关切和期许。正是由于作者发抒襟抱、撷英览卉,才写出了诸多直抵性灵的散文作品,展现了一位当代“谦谦君子”的文化情怀。
语言表现力和创新力是衡量一个作家艺术禀赋的重要标尺,尤其是在散文这种综合检验作家生活阅历、生命体验、知识底蕴、艺术感觉的文体中。彭程散文书写的特点和优长在于语言的异质化和个性化,在于文字的质朴清新、典丽深沉。读散文集《在母语的屋檐下》,犹如谛听林间溪水潺潺,仿佛凝眸陌上花开片片,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纯净力量。《大树上的叶子》和《行走京城》两文属感物咏怀之作,其气韵之充沛和结构之整饬自不待言,而文字之精美、词语之丰赡和修辞之工巧,更见作者之心力与功力。特别是洋洋洒洒八千字的《在母语的屋檐下》一文,以历史作参照,将现实作比附,从陈腐中发掘神奇,于陋见中端出新意,生发出绵密淳厚的文化柔情,渐臻一种羚羊挂角不落言筌的美学境地。彭程向来是推崇文人风采雅士风度的,浸淫愈久涵养愈深,文化情怀亦从笔下自然流露,遂使得一种文雅气息飘逸于作品之中。笔者以为,这是彭程散文的超拔颖异之处,也是其作品备受评论界推崇和读者认可的重要因由,更是纷乱无度的当下散文创作自我救赎的不二法门。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大]
4.有关人文情怀的名言 篇四
任海燕
一、导入。
同学们,在这个广袤的星球上,人并不是唯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唯一具有情感的生灵,我们一直和千姿百态的动物相伴相生,所以,在漫长的人类文学史上产生了一支独特的文学作品——动物文章,包括猫、虎、马在内的许多动物形象,成为了作家们着力表达和倾诉情感的对象,这些描写对象身上寄寓了深刻的道德判断与价值定义,使文章具备了很深的思想、文化内涵,也深刻地彰显出了动物文章所浸润的深厚的人文情怀。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有一个单元选编了五篇描写人类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它们是郑振铎的散文《猫》、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诗人牛汉的代表作《华南虎》、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动物小品《马》和蒲松龄的神奇故事《狼》。这些文章不但反映了人类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本节课就以这五篇文章为例,解读动物文章中隐藏的人文情怀。
二、明概念
所谓动物文章,即是通过对动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述这些有关动物的形形色色的故事,进而更加深入到对社会、文化、人性等更深层面上的探求的文章。
三、分类
同学们,在明白了动物文章的概念后,老师按照不同的表达方式,暂且把动物文章分为以下三类:寓言型动物文章、写实型动物文章、神话型动物文章。
四,解读动物文章
首先,我们一起来解读寓言型动物文章中的人文情怀。
生活中有些事情比较复杂但又有深刻意义,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讲得清楚,有时则又是不便明说的。此时人们常常借助外物,通过各种手法,来表达出隐晦的主题,让人既能体会到事物的意义,又能体味到文章语言的深刻与美好。
例如诗人牛汉的《华南虎》,在上个世纪70年代,那个最没有诗意的时期,在当时特有的政治环境下,动物园里的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于是有着刚毅背影、凝结着鲜血趾爪和火焰似的眼睛的华南虎形象就烙印在了诗行里,成为了中国正直、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的代表。
再如蒲松龄的《狼》,文章是以狼为主来叙事的,并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纳故事的主旨。狼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开始是不停地追,伺机吃掉屠户;屠户背倚积薪后,又是狼主动“诱敌”进攻,屠户则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迫不得已进行自卫,奋起杀死两狼。这则寓言运用比喻、讽刺的手法,把深刻的主题寓于生动的形象中,通过一连串动作的描述,活灵活现地刻画了狼的形象,揭示了狼的本性,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像狼一样的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
寓言型的动物文章往往借助于象征、托物寓意等手法表达深刻的内涵,此类文章构建的文学世界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延伸,作者们试图通过描写动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追求等反映出人类社会的不同角落,告诉我们,生活是复杂的。
其次,我们来解读写实型动物文章中的人文情怀。
写实型动物文章从表面上看表现的就是现实世界中动物的一举一动,但细细品味一下,作者们复杂的内心灵魂同样浸润在其中。
以郑振铎的《猫》和布封的《马》为例,虽然两位作者的各类情况迥异,但蕴含在文章中的人文情怀、情感诉求却是相同的,他们都把动物故事成功地植入看似平平淡淡的叙事中,使其与人们所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交相呼应,进而呼唤人们关注社会,思索民生,纠正所犯的错误。
《猫》中,郑振铎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几只各不相同的猫跃然纸上。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活泼可爱的猫,厌恶第三只外表难看的猫,他既是前两只猫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悲剧的制造者。作者极其自然的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真情实感,揭示主题思想——人,应当敬畏生命,关爱弱势群体。
布封的《马》则是利用对比,比较家马和野马的美质、美德、美貌,流露出对家马的同情、对野马的欣赏。有一种观念认为,人是万物之灵,靠人类的智慧可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这种观念长期影响着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当自由奔放的野马变为被奴役、被娇宠的家马时,同学们,你认为人类是否早就应该反省,是否因为我们拥有超过其他动物的智慧和物质手段,就有权主宰其他生存形式,甚至主宰它们的生死呢?从这个角度看《马》,我们看到的是布封在反思人类的错误,提醒人们,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尊重生命。
最后,我们来解读神话型动物文章中的人文情怀。
沈石溪的动物小说《斑羚飞渡》把惊险的情节和深刻的思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文中,无论是大斑羚、小斑羚,还是镰刀头羊,在它们身上都显现了神圣可贵的品质——牺牲精神、团队精神、智慧、尊严、对生存的渴望、善待生命„„ 这类动物文章不但充满了神话色彩,而且真正带给我们的是阅读快感后的沉思:人与动物矛盾冲突的根源就在于人的欲望。在原始部落时代,人们追杀猎物是为了生存,动物的凶残,也只是为了繁衍生存。而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的肆意捕杀猎物,只能是为了金钱,为了欲望,这就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最大差异,“斑羚飞渡”的壮举正是这一矛盾的有力体现。力透这类文章,我们应当明白,人类只有保护动物,善待生命,才能使我们共同的家园和谐美丽。
五,梳理总结
同学们,这个单元的五篇动物文章,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折射的都是人类社会,作者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个特殊的写作角度,赋予了动物与人类同样的生命、情感与思想,动物像人一样,也有感受痛苦的能力,使我们产生了强烈地阅读冲击。老师提醒你们,阅读此类文章,不要停留在表面的猎奇之上,而要真正地站在动物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体味、思考。届时,你一定会发现动物所拥有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哲学,理所当然地应该引起同样具有生物属性的人类思考和借鉴!
相信你们,在学完本课之后,定能变得深邃而缜密,成为一个会思考、有爱心的人!
5.细微处凸现人文情怀 篇五
细微处凸现人文情怀
陈冬平凌志伟小档案 ■1983年在湖南省长沙市第26中学任团委书记。 ■19任深圳市滨河中学副校长。 ■20任深圳市松泉中学校长。 ■深圳市政协委员、民革罗湖区总支书记。 ■信奉的教育格言: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是空气、食粮,责任和爱心是雨露、阳光。 作为深圳市松泉中学这所新办学校的首任校长,凌志伟坚持把依法治校和以情管理结合起来,大力倡导爱心教育、情感教育,倡导建立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营造浓厚的“家”的氛围和“爱”的环境,把关爱送给每一位教师和学生。 松泉中学有近2/3的学生来自非常住户籍家庭,他们有的家境贫困,有的在家中得不到关爱和温暖。面对这群具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凌志伟要求全体老师必须以“慈母心肠”去对待他们,关心爱护他们。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班级、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感受集体的温暖,摆脱自卑,和其他同学一道,在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凌志伟还经常和学生们一起参加各种活动,课余和他们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他用自己的爱心使学生懂得应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富有爱心的人。 在凌志伟的主持下,松泉中学《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中以流动人口子女生源为主的初中德育体系整体构建的研究和实验》,这一国家级德育课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深圳关爱行动”期间,凌志伟倡导在松泉中学全体学生中开展了“我爱我家,我爱父母”亲情体验活动,通过帮助父母做家务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父母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从参与家庭小事培养学生的爱心。活动使同学们受到深刻的教育,广大家长深受感动,纷纷在活动反馈表中表示支持学校的这一爱心活动。 在凌志伟身上,这种悲悯的情怀似乎是骨子里的,认识、熟悉他的人,都会被他的爱心所感染。他既是一位播洒爱心的校长,同时还是关注民生的.政协委员。作为校长,他努力为改善办学条件四处奔走;作为教育工作者,他大声为教育改革鼓与呼;作为政协委员,他积极参政议政,仗义执言,每年都有提案被列为政协重点提案。 凌志伟经常说:我们不论干什么工作,做什么事情,在什么岗位,都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淳朴的仁爱之心。他热爱深圳,热爱这座城市里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们。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公民,一位充满爱心的民主人士,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牵动着他敏锐的目光;市民生活的冷暖忧乐,时刻萦绕在他的心头。 作为教育界的政协委员,凌志伟对深圳市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影响、制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看得比较真切,思考也比较深入、仔细。作为市政协委员和区政协常委,他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提交了20多份提案、建议,大多涉及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如:关于改造薄弱学校的建议被深圳市教育局列为重点提案和重点督办项目,为深圳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关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科学评价学校工作的提案,也引起了深圳市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高度重视,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去年5-6月间,凌志伟和其他政协委员一道,先后视察了深圳市十多所中小学校,重点考察了新建的学校,他感到学校建设用地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位置比较偏僻,二是用地面积明显不足。这必将严重制约深圳市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凌志伟提出了“应该为学校用地规划立法”的建议。 凌志伟相信,爱心是可以“传染”的。在开办一年多的松泉中学里,“怀感恩博爱心,做高尚健全人”,互相尊重理解,彼此关心爱护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信念和行为准则。 《中国教育报》
6.有关人文情怀的名言 篇六
一、要写出感悟
记叙文主要是写人记事,但作为一个高中生来说,却不能满足于这一点,而要通过写人记事,写出美好的人性,写出生活的感悟,使文章有新意,有深度,有“亮色”。例如,写自己的成长,成长过程固然要写,但更要点出成长的原因;写学校、家乡的变化,一定要联系时代的大背景;写人物,不限于事实罗列,而要写出人物的思想灵魂;写场面,绝不能机械照搬,而应透过画面写出它的实质,等等。
要使文章写出生活的感悟,平时一定要注意:
1要不断加强生活积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有了生活积累,即使以前写过的内容,也会由于思想起点不一样,在对原有内容充实的基础上,注入对事物的新认识,使作文上升为全新之作。
2要不断提高思辨能力,以积极的态度去认识生活,尽可能地写正面的、美好的`内容。例如,失业下岗、贫富悬殊等现象,过去是讳言的,但只要我们全面认识,同样可以赋予积极的意义,作为记叙文写作的新材料。事实正是如此,如果一个高中生不能正视人民生活的艰难,就说明他没有社会责任感,说明他的人文素质是很低的。
3要不断进行思维训练。经常进行思维训练,可以克服“无事可写,无物可写”的毛病。写作中思维训练最方便的办法是自己对自己设问。例如要写一个人,可以先这样问自己: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
一想起或提起他(她),最先浮现在你眼前的是什么形象?
他(她)有什么特别之处?你特别注意他(她)哪一点?
如果允许虚构,你能把理想化的性格赋于他(她)吗?
文章写出来,这个人物会给读者带来什么感受?
……
上述问题仅是一个框架,写作时还可细细思索出一些内容。经常这样积极地思考,我们就不用愁“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不用愁“形象干瘪”了。
总之,写记叙文不只是写人记事,而要从人或事中写出人生哲理,写出独到见解,这样才能给读者带来感悟,使读者受到启迪。
二、要饱含真情
文章能打动别人,才算没有白写。什么样的文章最能打动读者呢?我们说,饱含真情的文章,尤其是那些从平凡生活中去领悟美,去抒发真情实感的文章最能打动读者。有一位同学写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过生日,但是在进入高中后的第一个生日,却不愿意过了。为什么呢?原来是他想到了自己过一次生日,就长大了一岁,而父母就老了一岁,向暮年多跨了一步。想到这里,他倍感凄凉,于是以后不希望再过生日,这篇文章不少人读了以后,真的感动得流出了眼泪,因为真情实感太动人了。
7.构建人文情怀强化素质教育的探索 篇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渐加快,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 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地实时转变教育思想, 以全新的人才意识和实践探索精神配合国家人才战略。数学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 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科学构建以提高数学实践能力为主体地位的教学环境, 以提高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中心, 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就是要以全班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力求巩固好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基础, 在强化实践应用中培养创新意识。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在数学知识应用方面的技能, 在巩固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激发差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优秀学生的探索精神, 尽量减少同学之间的差距, 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理想。在某种程度上理解因材施教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师要为每个学生都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不同程度的教学实践环境, 通过不同方式的引导与支持, 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潜能, 最终实现在数学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想。
二、加强人文理念和数学兴趣的结合
数学教学具有很强的人文理念与实践意义, 在科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社会实践问题的同时,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因为如果激发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可以使同学们在人体机能的最佳活跃状态下, 有效地接收教学信息, 是思维更加活跃。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 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 聚精会神地参与一切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高尚的人文情怀, 主要表现在对学习兴趣的动机、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这两个方面。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通过介绍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 介绍数学在生活、生产和其他科学中的广泛应用, 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动机。通过巧妙设计人文化的教学情境, 恰当提出数学问题, 科学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 让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发现的快乐,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 有效拓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教学任务。只有树立正确的数学思想才能对事物进行客观理性的思考, 才有可能找到解决生活实践中数学问题的最佳方法。数学思想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 数学方法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问题的途径,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数学思想, 只有掌握了有效的数学方法, 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掌握正确而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在教学实践中长期锻炼的结果, 同时也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渐渐成熟的标志, 是教师充分挖掘数学基础知识过程中提炼的精华。数学教师在创设教学环境过程中, 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 尽可能设计有利于促进正确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的教学例题, 结合教学内容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的头脑,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探索精神, 使学生真正成为掌握数学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强化数学能力训练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体操锻炼, 因为数学逻辑本身就是一种切合于生活实践的科学思维方法。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数学的这一优势, 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全部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始终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四、促进人文情怀建构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以强大的人文精神武装学生的头脑, 把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先解决思想问题, 然后讲授方法问题。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 让每个学生都能以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 并且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数学能力。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 巧妙提出问题、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智慧,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 把学习兴趣和能力培养贯穿到教学全过程。素质教育的实现来源于实践,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课本知识的学习和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有效应用, 培养每一个学生良好的数学实践行为方式, 并把这些实践经验转化为数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重现知识结构的形成过程, 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运用用数学的习惯, 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师最关键的一项任务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尽可能选编一些有利于巩固知识的应用题, 在兴趣的激发下对学生进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化训练, 从学生最熟悉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寻找数学问题, 在科技进步与市场经济结合中发现数学问题, 然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能力, 夯实数学基础, 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结束语
8.关注“作业革命”的人文情怀 篇八
“作业革命”如果只立足在“有效作业”层面上,那只是实现了它的工具性价值,而作业革命应该高于此,那就是它的人文性价值。作业革命的目标达成,关键在于教师的日常践行,在于教师持之以恒地钻研教材、研读学生和规划课堂。而将这种教育智慧变成一种力量,依靠的是教师内心的主观能动和持之以恒的毅力。需要教师敬畏生命,需要教师对学生思维过程进行创新性观察和构建,需要教师不断自我否定不断自我创新,这样教学才能从“填鸭”变成“生长”,从量变到质变,回归教育本真。
一、敬畏生命,实现职业的人道关怀
教育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呵护生命,给下一代带来更好的生活。但是,走入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压迫教育节奏。教育变得越来越“急”,越来越忘记教育存在的“初衷”。原因是,我们对教学效率的过度“迷信”。效率是对单位时间内成果的追问,是一种过程性管理,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效率要接受结果的考验。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的教师,急着将答案告诉学生,才会有那么多教师见到学生有空就想着布置作业,才会有那么多没有思考力的机械作业将学生变成作业机器,然后教师还会批评学生怎么就那么没有自己想法呢。当教育成为盲目的追逐,我们就背离了教育存在的价值。检验教学行为是否得当,需要教师停下来追问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显性的利益性成果面前,我们是否始终如一亲近教育本身,我们是为了学生的未来服务,还是拉着学生的现在满足我们的利益追逐?作业革命,需要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我们明白,作业是为了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思考分两种,一种是条件反射似的快速反应,另外一种是凝聚着各种优秀思维品质的慢思考。沉稳的思考都是慢的艺术。教学的过程,是在教给学生一些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那是积聚着观察、判断、整合等一系列思维品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培养的就是学生理性化的综合思维品质,是学生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过程。大量的作业,让学生挤压掉了思考时间,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反复巩固知识点上,看起来提高了孩子思考的速度,其实只是减少了条件反射的时间。最终,学生习惯了不用仔细思考就能推导出结果,思考的过程就变成了记忆的过程。学生除了完成八股式的练习之外,碰到练习的变式,就会产生“视盲”,不去细察。这就不再是练习错误的问题,而是思维误导的问题,产生的后果比想象的要严重很多。
敬畏生命,我们明白,作业的态度比结果更重要。而态度来自于引导,而不是强迫;来自于欣赏,而不是责备。在忙碌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失去了最初的耐心。在“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理由下,让过多的作业变得冠冕堂皇。殊不知,每一个孩子完成作业的时间、质量,努力程度,都不一样。适度的空余时间,有助于学生释放紧张的情绪,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快乐并不一定属于优秀的学生。后进生辛辛苦苦挑战自己的能力,完成了一个知识点的积累,同样是值得庆贺的。敬畏生命,就是站在学生身边,跟他一起庆祝成功,然而小心地设计前进的节奏,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自信、快乐和昂扬的斗志。敬畏生命,我们明白,教育不能只是终南捷径,不能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我们如果因为自己的善意,变成剥夺学生学习乐趣和学习能力的“刽子手”,那么这样的教育就与真教育南辕北辙了。
二、创新作业,实现职业的专业关怀
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创新,也没有教育的发展。创新,不仅仅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前沿教育哲学问题,在教育的细节处,同样有创新的使命。因为,这里有最具体的师生成长的生命形态,这里有学习的过程和发展。“作业革命”,成败的关键是教师在作业领域的创新性解读。创新的作业,带来的是思维对思维的引导,是创新形式到创新内涵的发展,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带动思维飞翔,作业就成了思维的翅膀。
创新作业,从选择和自编开始。我们现在不是缺少资料,而是缺乏对资料的整理。对作业而言,我们需要明白,是我在选择作业,还是作业在引导我?如果有一天,所有的资料和网络都离开了我,我还能一如既往地在《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做一个有想法、有方法、有效果的教师吗?孩子们读过一本书,叫《宝葫芦的秘密》,讲的是一个叫王葆的孩子,在宝葫芦的帮助下,要什么有什么,当然,结果是极为尴尬的。网站资源,有些类似于教师的宝葫芦。需要什么资料,就有什么资料。但是,当资料泛滥的时候,教师的思维是否也跟着模糊了?作业革命,首先需要教师要有明晰的立意,要清楚学生在这个阶段最需要什么样的练习,做到宁缺毋滥。这是对教师行为的革命。有选择、能自编作业,机械的自然会退居幕后,听说读写就不再是硬性的规定,也不会再有那么多家长被逼迫坐在桌前,充当老师的助教,忙着检查。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解放,学生逃避作业的情绪才能得到疏解,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便显现出来。
创新作业,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课题。人文情怀,是对学生的关怀,但前提一定是有健全人格的教师。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师,才是称职的教师;有思考能力的教师,才是自信和幸福的教师。教师的思考能力,来自于教学过程的不断创新。作业该有,还是该没有?该以怎样的形式,占用多少时间去完成?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能力的发展?这些问题是教师每一天都会碰到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当作课题去研究,收获的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个有专业视觉的教师,一定不愿意自己和学生被过多的练习所拖累,他必然站在一个高度,抱着理想的状态,规划现在和未来。教师自然会明白,学习的方法比硬性的结果规定更重要,综合能力比具体一个项目更重要,学生的兴趣比短期的目标更重要。专业成长的教师,才不是一个永不能毕业的留级生。视野开阔的教师,才能真正珍惜师生彼此的生命形态,关心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学生需要的未来。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一个善于创新的教师,必然会打开学生创新的心门。
三、坚守反思,实现职业的智慧幸福
教育需要反思。作业,应该是最能展现学生学习状态的一种教育形态,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面镜子,把握住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业革命”的反思,就是要让教师在利用这面镜子时,随时随地思考有多少责任和义务需要履行,有效的长远价值能走多远?
反思,不仅是对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再思考,还有对教师行为的再思考。我们从不怀疑教师的师爱,认为师爱是人间最美的大爱。但是,作业的泛滥其实就是师爱的泛滥。没有一项多余的作业不顶着“师爱”这顶帽子,堂而皇之地完成“胁迫”的任务。哪怕有些作业只是教师的私心,总觉得我语文布置少了,就被数学占领了,与其这样,不如我多布置一些。而且学生的成长,并不是按照计划就能收获的,快走几步、慢走几步都是常有的事情,他的悠闲自得跟工业化的教学步骤一旦不协调,教师寄希望的作业又不完成,矛盾的事情焉有不发生?反思,就是站在高处的教师,让智慧控制现状,切割好作业的黄金分割点,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借着竞争等借口,横着心布置作业。面对学生在作业中的各种表现,寻找更深刻的原因去体谅学生比严苛的责备更重要,在宽容中让学生学会相互尊重比追着学生补作业更重要。对教师而言,在坚持中,依旧保持温文尔雅的状态,既不被自己的坏情绪所伤害,也不要让学生触及教师的底线,是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