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名篇名句阅读默写

2024-09-11

语文名篇名句阅读默写(通用7篇)

1.语文名篇名句阅读默写 篇一

基础学年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大赛活动方案

语文组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学习健康向上的古诗文,不仅能够增进个人的文学素养,更有利于提升人的思想品格的境界。

一、活动目的

近年来,高考加大了对过诗文的考查力度,增加了难度和分值。而基础学年一些学生还缺乏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忽视了对名句名篇背诵默写能力的培养,再联考时失分较为严重。为了激发基础学年学生学习中华古诗文的兴趣,提升学生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提高期末十三校联考我校语文科的成绩,同时,为了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名句名篇默写的督促力度,特举办桦川一中基础学年语文名句名篇默写大赛。

二、组织领导

本次活动由学校教务处直接领导,贺丽娟、唐运起、臧建力具体安排,语文组全体成员参加。

三、参赛选手及比赛时间 参赛选手:高

一、高二全体同学。

比赛时间:初步定在5月中旬。利用下午两节自习,高一高二分别进行。

四、比赛方式及出题

(一)比赛方式 以学生答卷的方式进行比赛。为体现公平公正性,使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在比赛时以单人单桌的形式进行考试。严禁作弊现象发生。

(二)出题

范围:高一学年包括高考考纲要求背诵的初中篇目和高中必修一至三中的必背古诗文。

高二学年包括高考考纲要求背诵的初中篇目、高中必修一至五及选修中的必背古诗文。

形式:试卷出题形式包括接龙填空、理解填空、段落默写等。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五、具体分工

包括出题、安排考场、印发考号、监考、批卷等,视情况安排。

六、评价总结及奖品颁发

1、根据学生分数,排出班级的名次和个人名次,划定集体奖和个人奖。

2、使用海报和校园广播,对获奖的班级和个人进行隆重表彰。

2011.3.23

2.名句名篇默写失分原因探究 篇二

从试题来看,有如下特点:一是课内名句占较大比例。都是补出名句中的上句或下旬,难度不大:二是课外名句是“常见”又“常用”的。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掌握。但从每年阅卷情况看,得满分的考生并没有想象的多。所以有必要探讨一下失分原因。

[失分原因]

一、生僻难写字不会写

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一旦遇到生僻字、难写字考生往往因书写有误导致丢分。例如: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屈原《离骚》)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屈原《离骚》)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微一国者。(庄子《逍遥游》)

以上句中加点的字就极易写错。复习中遇到这些难写的字,生僻字,除了读还要写,读写两结合,要反复多写几遍,强化记忆,以便突破生僻难写字。

二、混淆同义异形词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異的词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例如:

师者,所以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以上句子中,“受”易误写成“授”,“画”易误写成“划”,“长”易误写成“常”,“材”易误写成“才”。“钩”易误写成“勾”。这些词对考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平时应该多做有心人,注意整理归类。

三、混淆同音异义词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例如: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以上句子中的“生”与“身”易混淆,“雨”与“语”易混淆,“幽”易误写成“忧”“箫”易误写成“萧”,“暗”易误写成“岸”,“作”易误写成“做”,“候”易误写成“侯”,“玉”易误写成“欲”。

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比如上面提到的“幽”字,它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做客”是做嘉宾,客人;“作客”是作客他乡,在外漂泊流浪。“蓝田日暖玉生娴”,说的是在烈日照耀下,蓝田玉会生出特殊的玉烟。句中的“玉”是指蓝田产的玉,并非“要”的意思。

四、没有考虑到通假字

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考试参考答案往往会具有惟一性。复习时由于读音的特殊性,往往也易写错别字。例如: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陶渊明《桃花源记》)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庄子《逍遥游》)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赤壁怀古》)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诗经·氓》)

中之以孝悌之义,颂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以上句子中,“要”易误写成“邀”。“直”易误写成“值”,“不”易误写成“否”,“生”易误写成“性”。“知”易误写成“智”。“华”易误写成“花”,“说”易误写成“脱”。“颁”易误写成“斑”。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平时应该多做有心人,注意整理归类。

五、语句顺序颠倒

有不少名句的语句顺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一部分学生不知就里,往往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句顺序颠倒,白白丢了分。例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翼《论诗》)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赤壁怀古》)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李白《行路难》)

以上这些句子,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才人”误写成“人才”,“伤悲”误写成“悲伤”,“春色满园”误写成“满园春色”“歌诗”误写成“诗歌”,“孤帆一片”误写成“一片孤帆”,“流水落花”误写成“落花流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误写成“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狼与豺”误写成“豺与狼”。

对于这类特殊的,考生在复习中应该多加留意,看准了读,多反复强化记忆。

六、忽视语句出处

不少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但是,在演变流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了新的说法。比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句,在荀子《劝学》中却是这样表达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所以在答题时,就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韩愈《师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七、版本的不一致,给学生带来了失分的可能。如:

(2002年高考江西、山西、天津卷)“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___________。敌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答案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有的版本指出“樯橹”写作“强虏”,“人生”写作“人间”,“尊”写作“樽”。如果对那些曾经写成“强虏”“人间”和“樽”而被判错的考生来说是不公平的。考生在平时复习时应该以教材上面的为准。

七、字迹潦草

书写模糊,也会被認定为错别字。考生一定要一笔一画的书写。字迹不能潦草,模糊。

八、写完没复查

评阅的时候。该题不允许有错别字、漏字、添字。赋分一般为8分。一空一分,参考答案往往会具有惟一性。所以写完一定要复查。

[复习建议]

一、化整为零法

你可以采取每星期背诵一篇的形式进行学习。也可以划出比较重要的句子。重要句子的特点一般是:选句内容大致可归纳为下面四种情况:

(1)揭示人类社会和事物发展规律(即富有哲理性)。如:

(2004年高考辽宁卷)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008年高考广东卷)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如:

(2005年高考天津卷)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2006年高考福建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描写优美意境。如:

(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008年高考广东卷)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赤壁赋》)

(4)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科学技术等方面。如:

(2004年高考重庆卷)谨庠序之教,中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2004年高考辽宁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把这些需要记忆的词句篇章写在一个笔记本上。随时随地记忆,既不用花大量的时间,又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

二、题海搜集法

学生在平时复习中都会接触大量的试卷。而试卷中的这些题目都是出题的老师精心挑选的,他们选出来的句子也就是重点的句子,并且不仅有课内。也有课外的名篇名句。所以我们可以把每张试卷上的默写词句摘录下来,写清出处、年代、作者,补充完整再重点背诵就基本能够解决问题。

三、写写画画法

3.语文名篇名句阅读默写 篇三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017四川南充三模改编)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领导干部要带头约束自己的行为,大力清除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和“污垢”,努力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才能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风气。....②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不孚众望,进入交叉淘汰赛后,连克东道主巴西、欧洲劲旅荷兰和塞尔维亚,时隔....12年后再登奥运冠军宝座。

③“中医将亡于药!”此话虽有点危言耸听,但并非毫无根据。中药材讲究采摘时间和原产地,但很多种植者....为利益驱使,完全不顾规律,甚至大量使用农药。

④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透,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

⑤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从此无意于仕途,转而求田问舍,过上寄情山水、恬然自适的隐居生活。....⑥短短几分钟,一幅幅炉火纯青的剪纸作品便呈现在眼前,孩子们丰富的创过力为每一幅剪纸作品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

2.(2017四川南充三模)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透露,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计划完成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建造,在此期间,根据需要会发射一系列货运飞船,向空间站提供物资补给。

B.随着旅游转型升级,国人出游已经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观光游向以文化主题为导向的文化深度游转变,并呈现出个性化特点。

C.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

D.真正的贵族并不是名车豪宅的代名词,良好的修养、优雅的举止,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才是家长送给孩子真正的最好礼物。

3.(2017四川南充三模)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对尚存的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保存,并根据新的情势加以改造,,;

①有助于共同体的维护与重建 ②不仅能重构农民的意义与价值系统 ③而且还能增加村庄社区的黏合能力 ④建设与农民现实社会相匹配的乡村新文化 ⑤削减他们因社会急剧变迁而产生的“拔根”感 A.②①③⑤④ B.③⑤①②④ C.④②⑤③① D.①⑤③④②

4.(2017山西模拟)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6分)贫困是人类共同的“超级难题”,不仅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这一问题,①

。贫困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总供给相对不足的外在表现。因此,②

,这是一个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③

,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

5.(2017原创)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近年来,初中出国留学热在一些家庭中盛行,有人认为提前到国外就读,就能考中外国的名校,像剑桥、牛津这类学校。小丽今年12岁,妈妈准备送她去英国读初中,说越早出国留学越能提前成才,爸爸认为年龄太小,妈妈说年龄小在国外才有优势。①提前到国外就读不一定能考中外国的名校。②。

③。

二、名篇名句默写(5分)

6.(2017河北石家庄二模改编)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名句“

,”,蕴含着新事物层出不穷,终将战胜旧事物的哲理。

(2)苏轼的《赤壁赋》中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表现的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是“

,”。

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

(2017湖北部分重点中学二模)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7—8题。(11分)

竹枝词二首 姚少娥 其一

卖酒家临烟水滨,酒旗挂出树头春。当垆十五半遮面,一勺清泉能醉人。

其二

燕晴花暖春色饶,游情欲醉魂欲销。红衣突展绿阴畔,接袖纷纷度小桥。[注] ①姚少娥:生卒年不详,明代女诗人。②接袖:携手。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第一首诗的第一、二句属于环境描写,距离自远而近,视野由大到小,为后面的人物描写做铺垫。B.“当垆十五半遮面”,用特写镜头描写当垆女子,卖酒少女虽然没有正面亮相,但显得羞涩动人。C.“一勺清泉”未必真“能醉人”,水不醉人而饮者自醉。这种拟人化的表达衬托了当垆女子的美好。D.第二首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的景色和春游的感受,“饶”是“多、盛”的意思,“醉、销”写出了春色摇荡性灵的力量。

E.第一首诗画面活泼可喜,第二首诗画面明净可爱,各有特色,但都洋溢着对自然对人生的爱悦之情,给人艺术美的享受。

8.“红衣突展绿阴畔,接袖纷纷度小桥”两句,在词语运用上或手法使用上有哪些特色?每种特色各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答:

四、文言文阅读(19分)

(2017吉林长春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梅执礼,字和胜。大司成强渊明贤其人,为宰相言,相以未尝识面为慊。执礼闻之曰:“以人言而得,必以人言而失,吾求在我者而已。”卒不往谒。历比部员外郎,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孟昌龄居郓质人屋,当赎不肯与,而请中旨夺之;内侍张佑董葺太庙,僭求赏:皆驳奏弗行。迁礼部侍郎。素与王黼善,黼尝置酒其第,夸示园池妓妾之盛,有骄色。执礼曰:“公为宰相,当与天下同忧乐。今方腊流毒吴地,疮痍未息,是岂歌舞宴乐时乎?”退又戒之以诗。黼愧怒。明年,徙滁州,时赋盐亏额,滁亦苦抑配。执礼曰:“郡不能当苏、杭一邑,而食盐乃倍粟数,民何以堪?”请于朝,诏损二十万,滁人德之。钦宗立,改户部。方军兴,调度不足,执礼请以禁内钱隶.... 有司,凡六宫廪给,皆由度支乃得下。尝有小黄门持中批诣部取钱,而封识不用玺,既悟其失,复取之。执礼奏..审,诏责典宝夫人而杖黄门。金人围京都,执礼劝帝亲征,而请太上帝后、皇后、太子皆出避,用事者沮之。洎失守,金人质天子,邀金帛以数百千万计,曰:“和议已定,但所需满数,则奉天子还阙。”执礼与同列哀民力已困,相与谋曰:“金人所欲无艺极,虽铜铁亦不能给。”而宦者挟宿怨语金帅曰:“城中七百万户,所取未百一,但许民持金银换粟麦,当有出者。”已而果然。酋怒,责之,对曰:“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于金缯何有哉?顾比屋枵空,亡以塞命耳。”酋益怒,取其副杖之百。执礼犹为之请,俄遣还,将及门,呼下马挝杀之,而枭其首,时靖康二年二月也。是日,天宇昼冥,士庶皆陨涕愤叹。死时,年四十九。..

(节选自《宋史·梅执礼传》,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B.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C.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D.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以杨戬旨意迫取甚急/执礼一阅/知其妄/欲白之长/贰疑不敢/乃独列上/果诈也/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户部,古代官署“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管理全国土地、赋税及户籍等事宜。B.禁内,即宫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随意出入,故称宫禁。C.六宫,本义是指古代皇后居住的寝宫,所以往往用六宫代指皇后,如同后世用中宫代指皇后一样。D.士庶,即士人和庶人,指社会下层人士。古时对人的社会地位分为四种:公、卿、士、庶。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梅执礼不媚权贵,守正不阿。有人把他推荐给宰相,但他不以为意,在任中书舍人、给事中时,他驳回了孟昌龄、张佑等人的不合理请求。

B.梅执礼关心百姓,与天下同忧乐。在王黼置酒夸示自己园池妓妾时,他认为国家有难,不应歌舞宴乐,他还请示朝廷减除滁州盐赋,滁州人很感激他。

C.梅执礼忠于职守。他主张宫内财务应由相关部门管理,小黄门取钱的封识没有用玺,他奏明皇上,以刑杖责罚了主管夫人和小黄门。

D.梅执礼不畏金人,舍生取义。他劝皇帝亲征,帝都失守,金人以天子为人质勒索金帛,他为百姓考虑没有答应,最后被恼羞成怒的金人杀害。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郡不能当苏、杭一邑,而食盐乃倍粟数,民何以堪?(5分)译文:

(2)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于金缯何有哉?(5分)译文:

答案精解精析

1.答案 D ①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么做。②不孚众望:不合于众人的期望。此处应为“不负众望”。③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震惊。④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也形容人聪明伶俐。⑤求田问舍:比喻只知谋置家产,胸无大志。望文生义。⑥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艺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望文生义。

2.答案 B A.语序不当,“将在2020年前后计划”应改为“计划将在2020年前后”。C.成分残缺,在“精益求精”后补上“的精神”。D.主客倒置,应为“名车豪宅并不是真正的贵族的代名词”。

3.答案 C ④承接上文,“建设乡村新文化”是建立在“挖掘、保存”并“改造”“乡村传统文化”基础上的。②⑤讲的是“建设乡村新文化”对农民个体的意义,③①讲的是“建设乡村新文化”对农民群体的意义,并且有“不仅”“而且”的语言提示。

4.答案 ①而且发达国家也同样受此困扰 ②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家经济实力 ③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化

解析 首先,根据前面“贫困是人类共同的‘超级难题’,不仅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这一问题”推知第①空可填“而且发达国家也同样受此困扰”;其次根据“首先是一个社会总供给相对不足”及“这是一个国家 5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推知第②空可填“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家经济实力”;最后根据“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推知最后一空可填“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化”。5.答案 ②早出国留学不一定能提前成才 ③年龄小在国外不一定能有优势

6.答案(1)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2)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7.答案 CE C.没有拟人化的表达。E.讲反了,第一首诗画面明净可爱,第二首诗画面活泼可喜。8.答案 ①选用色彩词语:红衣、绿树互相衬托,大红大绿,色彩鲜明,富有视觉冲击力;②用准确、贴切的动词表现情态:突展,说明眼前景象的出现突然而迅速,给人惊喜的感觉,印象强烈;接袖,写出携手的独特形态,渲染欢快活泼的气氛,饱含诗情画意,富有动态美。③借代的手法:用“红衣”借指红衣女郎,用“接袖”借指携手,只写衣着而不直接写人,含蓄动人,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解析 使用“红”“绿”等形容词,色彩绚丽;动词“突展”“接袖”等动词充分展现了人的情态,渲染了独特的意境。具体诗句的手法首先考虑修辞手法,联想“绿肥红瘦”可知,使用了借代的修辞。

9.答案 B 解答文言断句题,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然后运用排除法得出答案。“苑吏有持茶券至为钱三百万者”中“有持……者”是“苑吏”的定语,其间不能断开,应在“者”后停顿,排除A、C两项;“长贰”在文中意为“比部长官副长官”,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答案选B。10.答案 C 六宫的概念至唐代已非专指皇后,而泛指后妃了。11.答案 C 原文意思是责罚主管夫人们,刑杖小黄门。

12.答案(1)这个郡还抵不上苏、杭一个邑,但食盐赋税却比粟粮赋税多数倍,百姓怎能承受?(2)天子遭受劫难,臣民们都甘愿献出生命,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可是哪里有金帛啊? 解析(1)“当”意为“抵”;“乃”意为“竟然”。(2)“蒙尘”意为“遭受劫难”;“致死”意为“献出生命”。

4.语文名篇名句阅读默写 篇四

2013.3.29 通过第一轮复习,学生对诗歌鉴赏已有一个初步的掌握,对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所以,二轮复习时,要求学生重在读懂诗歌,重在掌握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和以以虚写实).动静结合(以动写静和以静写动).重在比较鉴赏,重在规范答题。一.【真题共赏】

1、(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①.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②.“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2、(2012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思”、“信”两字作用的,给2分;答出使全诗富于变化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一些分。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案: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借助注释,准确把握。

3、(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赏析:《吴松道中》共有两首,是诗人行船在吴淞江上时所写。诗人写这两首诗,原本无一定题旨,他在吴淞道上一路行来,身与境遇,便随兴而发,随感而咏,或写景或怀古,富有当时当地色彩。遣词用语,不事雕饰,浅近自然,与诗人随意挥洒的诗情相合。这里选的是第二首。吴松,即“吴淞”,江名,太湖最大的支流。这一首写泊舟后第二天的行程。诗中的“天寒”、“叶飘”、“雁声急”、“岁晚”、“霜月”诸语,点明季节已是晚秋。前三联描写了由盘门到枫桥的一路景色,兼及诗人自己的心情。天刚破晓,船又启航。头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这一天清晨依旧是秋雨霏霏,兼以风声萧萧,江南水乡便满天飘舞着木叶。深秋天寒,时时听到空中大雁,鸣声惶急,向着南方飞去

4、(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争奇斗艳,一派生机,乡下进入农忙时节。②有樱桃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配酒爽口,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有春风拂袖,诗人所见农户白天闭门,原是为了保养小蚕,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机)。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学作品的结构理解能力。首联点题并总领全诗,是对全诗的凝练的概括。

二.掌握一定术语:(1)反映诗歌风格方面:雄奇、刚健、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恢宏、奔放;沉郁顿挫、缠绵悱恻、婉约清丽、明丽清新、含蓄有致、生动活泼、幽默恢谐等。(2)反映诗歌结构方面:开门见山、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等。(3)反映诗歌表现手法方面: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相生、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对比映村、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白描勾勒、浓墨重彩等。(4)反映诗歌语言特色方面:质朴清新、句式整齐、音节和谐、对仗工整、有节奏感、声情并茂、凝练简洁、犀利老练等。(5)反映诗人情感方面:愉悦、欢快、欣喜、郁闷、忧愁、孤独、凄清、悲观、失落、激昂、奔放、乐观、豁达、淡泊、闲适等。(6)反映诗歌总体效果方面:真挚感人、耐人寻味、催人泪下、扣人心弦、发人深思、意境高远、即景生情、即景自况等。

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习惯用语与解题思路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物抒情、寓情于物,咏史抒怀、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等)+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二)表现手法(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动写静、以静写动、动静结合,由虚入实、虚实相生,欲抑先扬、先抑后扬,正面衬托、对比反衬,比兴,联想,想像、托物言志、等)+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三)修辞手法(比喻、对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双关、互文、叠字等)+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手法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三)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铺垫、起伏、悬念、衔接、照应等)+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手法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

(四)材料取舍(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繁简有致等)+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手法达到的效果(作用、好处、特点)。四.课堂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西楼子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答:

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 白居易

菱叶紫波荷飐风①,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注]①飐(zhǎn)风:在风中摇摆。

(1)简析这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答:

(2)诗人通过对采莲少女形象的塑造,各表达出怎样的感情? 答:

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题: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

五.课后巩固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少年游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①。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②。

[注]①蘅皋:长满杜蘅(香草名)的水边陆地。②兰桡(ráo):指划船的桨,这里代指船。(1)结合本词内容具体赏析“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三句。答:

(2)“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独自”二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景象:

原因: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

3.阅读下面两道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登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横风吹雨入楼斜,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浅深山色高低树,雨过潮平江海碧,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答: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答:

课堂训练参考答案: 1.(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2.(1)共同点: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不同点:王诗中的采莲少女美丽、欢快,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的采莲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2)王诗:欢悦白诗:惊喜

3.王昌龄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的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应根据两首诗各自不同的主题和表达需要具体分析作答。李诗“愁”是主题;而王诗“旷达”是主题,“愁”只起反衬作用(不以远谪为愁)。] 课后巩固训练参考答案: 1.(1)以哀景映衬哀情,借伤柳以伤别,加倍突出人间别离之频繁,别恨之深重。(2)结句“独自凭兰桡”描绘了一幅独自一人倚在画船的船舷的画面;“独自”二字,笔力沉重,透露出一种孤寂难耐的情怀,充分表达了依依惜别的衷情,孤身飘零的苦况。2.(1)秋暮,衰荷,乱雨,冷月;“无侣”(或“单栖”)(2)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5.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 篇五

1、(1)烟光凝而暮山紫(2)会桃花之芳园(3)风急天高猿啸哀(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5)樯橹灰飞烟灭(6)万类霜天竞自由

2、答案(1)患不知人也 沉舟侧畔千帆过(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沧海月明珠有泪(3)仰观宇宙之大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或“**总被,雨打风吹去”)(4)连峰去天不盈尺 山河表里潼关路

3、答案(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香远益清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镜中衰鬓已先斑 千载谁堪伯仲间

4、答案(1)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2)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3)多于在庾之粟粒

5、答案(1)杜鹃啼血猿哀鸣(2)明月楼高休独倚(3)哀民生之多艰(4)你错勘贤愚枉做天(5)所以游目骋怀(6)控蛮荆而引瓯越(7)醉翁之意不在酒

6、答案(1)田家少闲月 小麦覆陇黄(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3)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7、答案(1)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2)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8、答案(1)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猿猱欲度愁攀援(2)浅草才能没马蹄 绿杨阴里白沙堤(3)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9、答案(1)欲辨已忘言(2)彩彻区明(3)月涌大江流(4)小楼昨夜又东风(5)渺沧海之一粟(6)往来无白丁

10、答案(1)淇则有岸(2)东篱把酒黄昏后(3)青泥何盘盘(4)善假于物也(5)闻道有先后(6)二者不可得兼

11、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2)直栏横槛 多于九土之城郭(3)巴山楚水凄凉地 怀旧空吟闻笛赋(4)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12、答案(1)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2)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羽化而登仙

(4)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13、答案(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开琼筵以坐花 飞羽觞而醉月(3)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

14、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所思在远道(3)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15、答案(1)艰难苦恨繁霜鬓(2)座中泣下谁最多(3)居庙堂之高(4)侣鱼虾而友麋鹿

16、答案(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八百里分麾下炙(3)歌台暖响 春光融融

17、答案(1)悠悠我心 此情可待成追忆(2)卷起千堆雪 东船西舫悄无言(3)死当结草 知不可乎骤得

18、答案(1)亦足以畅叙幽情(2)无以至千里(3)辘辘远听(4)连峰去天不盈尺(5)唯昭质其犹未亏(6)门衰祚薄

19、答案(1)大弦嘈嘈如急雨 大珠小珠落玉盘(2)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3)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6.名句名篇默写专项训练(四) 篇六

【课内梳理】

1. ________________,檐牙高啄;各抱地势,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2. ______________,开妆镜也;绿云扰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弃脂水也。

(杜牧《阿房宫赋》)

3. ______________,宫车过也;辘辘远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5. 独夫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7. 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

(苏轼《赤壁赋》)

8.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9. ______________,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赤壁赋》)

10.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11.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12. 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

13. _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诗经·氓》)

14. 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诗经·氓》)

15. 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诗经·氓》)

16.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

17. 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

18. 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離骚》)

19. 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20. 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课外名句】

1.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2. 细草微风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4. 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 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江南春绝句》)

7. 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8. 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9. 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10. 桐花万里关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11. 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12. 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13. 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芙蓉楼送辛渐》)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曲》)

15. ________________,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16. 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韦应物《滁州西涧》)

17.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________________。

(韦庄《菩萨蛮》)

18.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肠断白洲。

(温庭筠《梦江南》)

19. 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20.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_____________;以人为镜,________________。

(《旧唐书·魏征列传》)

答案见官方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98316424)

7.高二年级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比赛 篇七

为了加强学生对古诗文名句名篇的积累与运用,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让学生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优久与灿烂,有力推进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课题研究,经高二年级组全体教师研究,我们决定在高二年级举行一次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比赛活动。为保证本次能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时间及地点

2009年元月17日晚上(两节自习)在各班教室举行

二、默写比赛范围

高中语文1——3册要求背诵的篇目,适当向课外延伸

三、监考要求

比赛活动原则在各班教室举行,由各班语文任课老师负责监考。一律闭卷作答,不得翻阅任何资料。

四、奖励办法

各班按得分高低取前二名,参与年级评奖。年级再举行复赛,根据复赛成绩确定等级奖。设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其余为优胜奖。

上一篇:星光,阳光,爱的优秀散文下一篇:职业健康安全员工代表任命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