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 第五章岗前培训与后续教育(精选6篇)
1.保险学 第五章岗前培训与后续教育 篇一
第五章 人寿保险合同
第一节 人寿保险合同及其特征
一、概念
人寿保险合同是以人的生命(或寿命)为保险标的的合同
二、特征
(一)给付性
人的生命无法用货币来计算其价值,精神心理上的创伤亦不能。
1.保险人不应该限制投保人的投保限额
2.投保人可以就某一被保险人重复投保人寿保险
3.不适用于代位追偿原则
若保险事故的发生时由于第三者的行为所致,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既可以获得保险人依据保险合同给付的保险金,又可以依法要求第三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二)双务性
双务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双方互相都承担义务的合同。投保人,缴纳保险费的义务;保险人,履行未来某个时候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1.有条件的双务合同,一方履行义务是另一方履行义务的条件。
2.双方当事人义务履行有很长的间隔时间。
(三)诺成性
实践性与诺成性P83
诺成性合同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无需交换合同中的标的物,合同即告成立。
(四)储蓄性
保险人按均衡费率收取的保险费数额超过被保险人当年应承担的死亡成本。超过部分是投保人提前交给保险人以弥补以后缴费不足的,相当于投保人存于保险保险人处的储蓄存款。这部分相当于存款的保费及产生的利息属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所有。
(五)长期性
被保险人死亡风险随年龄增大而增大,若保险期限规定的比较短,则会出现年老的被保险人缴费很多、年轻人缴费很少的现象,最需要保障的老年人买不起,所以>=5年。
由此产生经营性的特点:
1.均衡费率制
2.保险人对每一张人寿保险合同都应提存责任保障金
3.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寿险公司应特别重视资金运用业务
4.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管理要严谨且具有连续性
第二节 人寿保险合同主体
一、人寿保险合同当事人
(一)保险人
(二)投保人
二、人寿保险合同关系人
(一)被保险人
(二)受益人
三、人寿保险合同辅助人
(一)保险代理人
(二)保险经纪人
(三)保险公估人
第三节 人寿保险合同客体
第四节 人寿保险合同内容
一、当事人和关系人
二、保险标的三、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
四、保险期间和保险责任开始时间
五、保险金额
六、保险费
七、保险金给付
八、违约责任和争议处理
九、订立保险合同的时间
第五节 人寿保险合同常见条款
一、不可抗辩条款
二、宽限期条款
三、复效条款
四、保费自动垫支条款
五、不丧失价值条款
六、保单质押贷款条款
七、年龄误告条款
八、自杀条款
九、受益人条款
十、意外事故死亡双倍给付条款
十一、赔款(保险金)任选条款
十二、红利任选条款
十三、保单转让条款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五章) 篇二
一、名词解释
1、认知方式
2、场独立型
3、场依存型
4、气质
5、智能
二、选择题
1、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认知方式
2、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为()。
A.人格
B.性格
C.气质
D.倾向性
3、依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一般把人的性格分为()。A.独立型和顺从型
B.外倾型和内倾型
C.冲动型和沉思型
D.辐合型和发散型
4、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6、有的人属于“聪明早慧”,而有的人则是“大器晚成”,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7、安安平时比较踏实.遇事沉着、冷静,但却比较死板,灵活性不足。她应该属于()类型。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8、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 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 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
9、智商(IQ)等于()。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
10、《水浒传》一书中的林冲应该属于()气质类型。A.粘液质
B.抑郁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11、某学生对待事物的态度容易受到同学、老师的影响,善于察言观色,其知觉方式属于()A.沉思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场独立型
12、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
B、性格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 D、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
13、《红楼梦》一书中的林黛玉应该属于()气质类型。A.粘液质 B.抑郁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14、一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l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A.80 B.100 C.120 D.125
15、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A.130 B.140 C.150 D.160
三、简答题
1、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2、简述人格的特征。
3、简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4、简述学生的性格差异。
5、简述学生的认知方式差异。
四、论述题
1、简述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2、结合实际教育,谈谈如何因“性”施教?
五、材料分析题
1、有个学生叫肖扬,他的表现具有明显的“兴奋型”气质特征。在备课和上课时,我都要考虑怎样“对付”肖扬,采取“以忙制动”、“以动制才”等教法。根据他反应快、愿意表明自己看法的特点,多提问,多让他对别人的发言发表意见,还培养他动手记笔记、做实验的能力,让他在课堂上“忙”得不亦乐乎,于是他“就范了”。
例如,有一节基础训练课,其中有一篇短文讲到法国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小时候不但喜欢问个为什么,还特别喜欢自己去钻研,找出问题的答案。11岁就发现声学的震动原理,开始了科学的探索。课堂上.我先问:“谁能利用自己的文具.给大家演示一个振动发声的实验?”许多学生面面相觑,束手无策。只见肖扬晶亮的眼珠滴溜一转,拿出一把用断锯片磨成的小刀,插在课桌的木板缝里,经老师同意后.他用手指使劲一压,锯片来回震荡,嗡嗡作响。这个实验,获得了同学的称赞。我因势利导:“我们要像肖扬一样,动脑动手,但„动‟是为了学习好。”肖扬很高兴,感到这是老师对他的激励。
当然,课堂上我不能光顾一个肖扬。在肖扬演示后,我就让善于思考又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发表看法,让积极发言又常丢三落四的“活泼型”学生讲清实验的道理,让机灵沉静又稳妥内向的“安静型”学生找一找大家发言的长短得失。这样围绕一个中心,教师就能因人而异地传授知识,进行教育和教学,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如何根据气质的不同类型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2、有一位日本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人要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生活下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蜘蛛网般的人际关系;二是要有健康向上的性格。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人的性格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那么,加入你是一名小学教师,你将如何培养小学儿童获得良好的性格?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习惯性的加工信息的方式。所谓“加工信息”是指感知、思维、记忆等认识活动;所谓“习惯性的”是指没有意识到的偏好。
2、场独立型:指当个体面对一个作为认知目标的问题时,很少或甚至不依赖该问题空间的其他线索,而是根据认知目标本身的结构来搜索信息。
3、场依存型:是指当个体面对一个作为认知目标的问题时,较多或甚至完全依赖该问题中的其他线索,并从这些线索中搜索信息。
4、气质: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比较稳定的动力特征,它表现在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以及显露程度等方面。
5、智能:泛指智力和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二、选择题:C A B CA
BCBAA B ABDB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多元智力理论又叫“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即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这些能力在人的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加德纳提出了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包括:言语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运动智力、自省智力和人际智力。
2、【答案要点】(1)独特性。人格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格特点。(2)稳定性。人格是一种稳定的特点,在个人行为中偶然出现、一时的心理特征不能称为人格。
(3)整体性。人格受意识的支配,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统一整体,具有内在一致性,常常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
(4)功能性。人格决定个体的生活方式及身心状态,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3、【答案要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遗传和环境。(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环境因素;(4)学校教育因素;(5)早期童年经验。
4、【答案要点】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关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5、【答案要点】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性格虽然也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性别差异又会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2、【答案要点】(1)发扬优势,克服劣势;(2)创造条件,加强男女交往;(3)消除偏见,对男女一视同仁;(4)教育学生正视和接纳性性别差异。各小点还可以展开相关论述。
五、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气质是人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行为中的表现,是生来具有的自然特性。这些气质特性是构成每个人心理独特性的最原始的成分,人的个性往往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气质不仅表现在人的情感活动(如体验的强弱、变化的快慢等)和意志行动(如言行的力量、速度等)上,而且也表现在认识(如思维的灵活性、感受性大小等)上。在这些心理特征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叫气质差异。由于气质特性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的气质类型。
应该注意的是,不应笼统地把一种气质类型评价为好的,把另一种评价为坏的。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在每一种气质基础上都有可能发展起某些优良的品质或不良的品质。本案例中,肖扬同学“反应快、愿意表明自己看法”,属于“兴奋型”气质的人。对他要施行强刺激,使他“忙,得不亦乐乎”。老师对他“多提问,多让他对别人的发言发表意见,还培养他动手记笔记、做实验的能力”,就是根据他的气质类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另外,本案例中的教师对“抑郁型”“活泼型”“安静型”气质的学生因人而异、循循诱导是比较成功的,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保险学 第五章岗前培训与后续教育 篇三
一、判断题
1.幼儿成长与发展是靠教师简单地教知识、儿童学知识的过程就能实现的。
对 错
2.教师需要给予幼儿以鼓励、支持、宽容、理解、尊重。
对 错
3.教师是沟通幼儿与社会的中介者,是幼儿走向社会生活的重要引路人。
对 错
4.教师的研究更多体现在他能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科学、理性的反思。
对 错
5.在现代教育中,儿童之间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对 错
6.幼儿园教师的社会交往能力,更主要的是指与幼儿家长的交往能力。
对 错
7.幼儿园教师必须取得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乙等以上证书。
对 错
8.教师能否与幼儿沟通,沟通的技巧是重要因素之一。
对 错
9.教师管教育,保育员管保育,保教是可以分离的。
对 错
10.幼儿对社会积极的认知态度与情感体验都是在其与教师的交往中完成的。
对 错
11.早期教育就是要重教育、轻生活与游戏,教学活动要认真准备,而生活与游戏活动时可 “松一口气”。
对 错
12.教师与幼儿相互关系的好坏关键在教师。
对 错
13.教师与幼儿不仅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
对 错
14.幼儿是发展的主体,是独立的人、发展的人,教师必须树立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意识。
对 错
15.因为孩子小,不懂事,教师可以当着孩子随便说话、做事,给孩子起外号。
对 错
16.幼儿园教师首要的责任就是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 错
17.在家园合作中,幼儿教师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对 错
18.幼儿教师可以将幼儿及幼儿家庭的隐私向外界公开。
对 错
19.幼儿园要进行某项实验或课题研究,无须向家长通告。
对 错
20.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可以自己单独完成。
对 错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幼儿教师首先是幼儿的养护者?
2.为什么说幼儿教师还应是幼儿教育的研究者?你认为作为研究者,幼儿教师应具备什么条件?
3.在幼儿教师承担的诸多角色当中,你认为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
4.幼儿园教师都有哪些权利?
5.幼儿园教师的义务有哪些?你是怎样理解这些义务的?试选择其一具体说明。
6.《教师法》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的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7.幼儿园教师应具备哪些方面的专业素养?
8.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观念新技能有哪些?
9.新毕业的幼师生到幼儿园工作后,往往是分配做一年的保育员工作,你认为这样有必要 吗?为什么?
10.举例说明教师对于幼儿的职业规范的重要性。
11.举例说明教师对于家庭、家长的职业规范的必要性。
12.在教师对于同事的职业规范中,关键的要素是什么?
4.保险学 第五章岗前培训与后续教育 篇四
Question 1 分数: 5 说谎的种类有()。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主动说谎
B.动机积极的说谎
C.被动说谎
D.动机消极的说谎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2 分数: 5 利己式说谎表现为的原因是()。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掩饰自卑
B.逃避惩罚
C.追求虚荣
D.满足兴趣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3 分数: 5 “损人式”说谎包括()。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打击报复
B.捉弄戏谑
C.反抗叛逆
D.无事生非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4 分数: 5 具有攻击性行为的青少年的特点是()。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言语较多,争强好胜
B.情绪不稳、脾气暴躁
C.冲动,自控能力差
D.心理异常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5 分数: 5 攻击性行为表现有()。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诬陷
B.骂人
C.抢劫
D.打人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6 分数: 5 面对攻击性行为的青少年。辅导员应持有的态度是()。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尊重、宽容、接纳
B.对事不对人
C.知难而上
D.不要遗忘“受害者”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7 分数: 5 攻击性行为概念的要素是()。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伤害行动
B.蓄意侵犯
C.社会评价
D.伤害意图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8 分数: 5 针对青少年吸烟现状,特点表现为()。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吸烟女性化
B.追求高档
C.低龄化
D.有隐私走向公开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9 分数: 5 属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内在心理原因是()。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人际交往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C.兴趣和好奇心
D.逃避现实的需要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0 分数: 5 厌恶法包括()。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环境厌恶法
B.行为厌恶法
C.心理厌恶法
D.药物厌恶法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1 分数: 5 “利己式”说谎指的是为了保护自己或获得个人利益而说谎,一般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答案: 对 错误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2 分数: 5 “利己式”说谎指的是为了损害他人利益而说谎,而自己不一定能从中获利。答案: 错 对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3 分数: 5 “说谎”是人类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答案: 对 错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4 分数: 5 烦恼、挫折、愤怒等攻击性情感,对于自控力弱的青少年来说,是点燃攻击性行为的导火线。答案: 对 错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5 分数: 5 攻击性情感聚集越多,其表现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越大。答案: 对 错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6 分数: 5 吸烟被称为二十世纪的“鼠疫”和“慢性自杀”。答案: 对 错误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7 分数: 5 吸烟危害健康,但不多吸,对人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危害就不大。答案: 错 对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8 分数: 5 网络成瘾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答案: 对 错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19 分数: 5 一个人染上网络成瘾总有一个发展过程。答案: 对 错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5/5。Question 20 分数: 5 网络成瘾的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答案: 对 错
正确
5.保险学 第五章岗前培训与后续教育 篇五
1、(单选)培训教材开发工作的组织原则:(1)统筹计划原则;(2)三落实原则;(3)协调配合原则。
2、(判断)三落实原则是指:人员落实,任务落实,经费及保障条件落实。
3、(简述)培训教材开发组织工作的主体内容:
(1)确定教材开发组织工作的基本任务,落实人员、经费(2)确定教材选题,即开发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教材;
(3)选定编写人员或者专家,并确定组织负责人或者主编,也可以先制定主编,再有主编组织编写人员。
(4)编写人员根据课程目标或者选题目标,提出编写计划及教材内容提纲。(5)审定教材编写计划,监督落实。
4、(多选)培训教材的开发方法(也可以叫做种类):(1)培训者自编自制教材;(2)集体合编;
(3)补充或充实现有教材;(4)借用现有素材;(5)选用其他相关教材。
5、(简答)角色扮演法教材编辑的具体内容:(1)剧情简介,需用方案说明;(2)角色分派,要有简要指导性要求;
(3)如何建立活动气氛,即现场环境的引入方法,对服装道具、音响、灯光的要求等;
(4)对角色扮演着的指导方法;(5)拟向角色提出的问题;(6)突发情况或者随即问题的预案;(7)结束仪式的设计。
6、(多选)培训教材的选择方法:(1)就地取材法;(2)照章实施法;(3)移花接木法;(4)拼接法;(5)原汁原味法;(6)案例收集法。
7、培训教材开发与选用的原则:(1)与培训目标相适相符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经济实用原则;(4)系统性原则;
(5)教材形式的多样性原则;(6)新颖性原则;(7)开放性原则。
8、(多选)培训教材选用与开发依据:(1)依据岗位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教材;(2)依据培训层次水平确定教材;(3)依据行业标准规范确定教材;(4)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定教材;(5)依据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材。
9、(简述)培训教材开发的要求;
(1)盯紧劳动力市场,不断发现新热点,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开发;(2)做到内容创新和适度超前。(3)简洁求精,通俗易懂;
(4)遵循职业培训活动的特点,突出培训教材的技能操作性特点,确保以技能为主、理论为辅的开发原则。
10、(多选)培训教材编辑的基本原则;(1)针对性与实用性原则;(2)系统性与科学性原则;(3)创新性与新颖性原则;(4)反应最新科技成果原则。
第六章 企业培训教学工作
1、(简述)课程决策的依据主要来自四个方面。(1)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动态;(2)接受培训服务单位的需求;(3)学员的具体情况;
(4)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内外环境。
2、(多/单/判)常用的课程要素有九个:目标、内容、教材、模式、策略、评价、组织、时间、空间。
3、(多/简)课程设置要素包括;(1)内容及范围;(2)顺序;(3)培训技法;(4)时间分配;(5)指导方案。
4、(单选)根据其具体的工作特点,企业培训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如下角色:(1)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3(2)学员疑问的解答者;(3)实习活动的指导者。
5、(简答)企业培训师的基本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根据企业培训项目的集体要求,参照有关的教学大纲、教科书以及辅导材料,进行教学准备工作,包括:备课、编写教案等。(2)从事企业培训教学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3)在企业培训教学活动中,充当主持人、引导者、评判员和讲解员的角色;(4)帮助学员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指导学员进行现场操作实习。
6、(判断)企业培训教学实际是以传授技能为主的活动,应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以技能为主线,分析培训教学中的问题与需求,设计培训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技能教学为主、知识补充的教学思想。
7、(简答)培训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有:
(1)培训教学目的建立在对培训系统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2)培训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术语来描述;
(3)培训教学设计的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以系统理论为基础;(4)研究重点放在培训教学计划的计划、方法和媒体的选择上;(5)教学评价是设计和修改过程的一部分。
8、(单选)企业培训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系统综合原则;(2)针对性原则;(3)最优化原则。
9、(多/论述)企业培训的教学原则:(1)尊重成人教学规律原则;
(2)尊虹企业培训教学发展规律的原则;(3)教学互动原则;(4)个性化原则;(5)现场、现实教学原则;(6)激发兴趣和创造性学习的原则。
10、(多/简)备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教学内容为教学目的服务;(2)教学大纲与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线;(3)因材施教地把握教材内容与教学进度;(4)在企业培训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育人的作用;
(5)教学方法、技术手段、教学环境与气氛的利用要为提高教学效果服务;(6)提倡集体备课,相互促进,共守规范,从而使相关课程之间的“无缝”链接。
11、(单选)吃透备课的基本本领:(1)领会大纲;(2)吃透教材;
(3)熟悉学员和实习场地、以及训练设备等。
12、(多选)编写教案的方法:
(1)深入研究教案的关键因素和内容;(2)掌握教案编写的原则和方法;(3)尝试编写教案的草稿;(4)向老企业培训师学习;(5)试讲;
(6)走上讲台后不断调整。
13、(多)组织教学活动的几个环节:(1)组织教学;(2)导入新课;(3)教授新课;(4)巩固新课;(5)布置课后练习。
14、(简述)编写教案的意图有如下几点:
(1)明确企业培训师和学员应当完成的具体任务;
(2)明确每一个具体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以及将会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程序。
(3)指导师生的活动,是企业培训师对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准备;(4)明确教学的程序与连续性;
(5)使企业培训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参照。(6)为企业培训师提供教学记录;(7)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基础;
(8)为企业培训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15、(多选)讨论法的基本类型:(1)定型化讨论法(指示性讨论法);(2)自由讨论法;(3)集体讨论法;(4)专题讨论会法;(5)小组讨论法;(6)论坛讨论法。
16、(判断)集团讨论法是指给与单一的具体课题,然后让参与者遵守一定的规则,运用联想和想象提出一定想法的方法。
6.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五章 篇六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实现和完成。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或单独或先后相衔接或横向相呼应构成长短不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由其内在矛盾推动,并按其内在规律辩证发展的过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有利于正确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从而为科学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针、原则、途径、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因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首先就必须研究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协同的、统一的。
一、思想品德及其结构
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指导下,按照社会规范行动时,表现在个体身上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思想品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发展状况的影响及制约;在阶级社会里,是一定阶级的思想道德体系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及规律,首先就要研究人的思想品德结构。思想品德的结构十分复杂。其构成要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各要素之间的联结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地说,思想品德结构是指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吸取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有关新成果,我们认为,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维立体结构。
心理子系统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人的心理是思想品德的 基础。任何人的思想品德都是在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首先,人的心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发端。一般来讲,每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是从知、情、信、意、行这几个心理过程的基本要素的运动变化开始的,所以,人的心理因素的发展变化是思想品德形成的起点。其次,人的心理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动力。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动机又是由需要引发的。在需要引发动机的过程中,人的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会影响需要发展的方向及强度,左右动机的性质。良好的心理因素有助于人们形成高尚的品德,为人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提供动力。再次,人的心理也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条件。人的思想品德是社会环境因素和人的主观能动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在主观能动因素中,人的兴趣、性格、气质、态度等心理因素都程度不同地影响着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必要条件。缺乏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就难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思想子系统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思想”一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从认识论上说,思想是指理性认识活动的过程及成果,与感性认识相对。如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指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39页。)从本体论上说,思想是精神现象,与物质现象相对。从历史观上说,思想是社会意识现象,与社会存在相对。思想品德中思想一词的含义要比上述含义更复杂一些,它既包括部分理性认识、理论观点,特别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世界观,又包括许多理性认识过程中的感性认识。由于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概括性,能较好地反映社会存在的本质,因而是思想的主要形态,具体表现为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等。
正因为如此,思想子系统在思想品德结构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思想是思想品德的核心要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想观念制约着心理、决定心理的方向和内容;另一方面,思想又支配着人的行为。因此,思想是联结心理与行为的纽带。第二,思想是思想品德的社会内容。人的思想品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一方面,思想受制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决定了思想的社会性;另一方面,思想又反映了社会关系,思想中所蕴含的理性观念是思想品德的社会内容。第三,思想因素决定着思想品德的性质和方向。思想的主要内容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都不是抽象的,而具有一定的时代性、阶级性,这些内容从总体上决定了一个人思想品德的性质、面貌和发展方向。行为是思想品德的外显因素。仅仅把行为作为心理过程的一个要素看待是不够的,因为行为不只是一个心理概念,这里说的行为是指品德行为,它是受教育者经常表现出来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行为在思想品德结构中占有相对独立的重要位置。第一,行为是思想品德的外在标志。判断一个人思想品德是否高尚,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往往综合地反映了其思想品德的面貌。第二,行为习惯是思想品德的客观内容。一定的行为经过持续不断反复地进行,便成为习惯;而一个人的行为习惯集中地反映了其思想品德,是思想品德的客观表现。第三,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求人们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引导人们践履社会思想品德规范要求。如果停留在社会规范上,不注重人们的行为实践,那就只能产生“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和伪君子。
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辅相成的。人的思想品德一般是按照心理——思想——行为习惯的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稳定到稳定,由不完善到完善逐步发展的。在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世界观居于核心地位,对心理、思想和行为起着总的指导作用。心理、思想和行为围绕着世界观有序形成并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因此,思想品德结构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的综合系统,是心理、思想、行为及其要素和功能相互联结而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
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怎样一个过程?有的人认为是“外界(产生)→思想(支配)→行为(改造)→外界”的循环往复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思想政治工作概论》红旗出版社,1993年版,第260—264页。)这种“外因论”的观点只看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一面,而忽视了意
识能动作用这一面,因而不能说明人们思想、品德在同样外界影响下何以千差万别。前苏联学者A·H·列昂节夫认为,人的思想品德不仅仅是外界条件决定的,而是内外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种观点被称为“两因论”。我们认为,人的思想品德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是外部制约和内在转化的辩证统一过程。
1、内在矛盾转化过程。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思想品德认识如何转化为 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的问题。由于一定的品德认识转化为相应的品德行为,必须经过品德情感、品德信念、品德意志这三个心理要素的催化作用才能实现。因此,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人们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心理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
知,即思想品德认识。它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理论、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识。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思想品德认识。认识是行为以及行为习惯的先导,没有正确的认识,就难以产生正确的品德行为。因此,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首先就要提高人们的思想品德认识。一般说来,人们的思想品德认识越全面、越深刻、越正确,就越容易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可见,品德认识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原则、规范转化为社会成员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的基础和前提。
情,即思想品德情感。它是人们按照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原则、规范去理解、评价周围的人和事时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的情感。思想品德情感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一般说来,情感是伴随着人们的品德认识而产生和发展的,对人的行为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人们对于自己所要从事的活动或所接触的事物有没有感情以及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对选择这一活动或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人们喜爱某一活动,就会努力参加这一活动,全身心投入、积极行动;反之,则会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可见,品德情感对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催化、强化作用。
信,即思想品德信念,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对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的真诚信仰。思想品德信念的形成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键。因为,品德信念是品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也是思想品德行为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
意,即思想品德意志,是人们在实践理想、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地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品德意志是体现品德认识,并调节人的品德行为的重要精神力量。它有助于促使一定的品德行为反复出现并持之以恒,进而形成行为习惯。如果缺乏顽强的品德意志,品德认识就难以转化为品德行为;即使有所行动,也难以持久。因此,坚毅果敢的意志,是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内在条件。
行,即思想品德行为,它是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实践活动中履行一定的思想品德原则、规范的实际行动。思想品德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外在表现和综合反映。如果一个人不将其品德认识、情感、信念、意志付诸行动,那么,他的这些品德认识、情感、信念、意志不仅不能充分发展,而且毫无现实意义。另有从知——经过情、信、意——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坚持品德行为的锻炼、修养,使之养成品德行为习惯,品德认识、情感、信念,意志才能得以巩固,才能真正形成良好而稳定的思想品德。
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知、情、信、意、行五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知是情、信、意的基础,是行为先导;情是知、信、意的催化剂,是行的推动力;信是知、情、意的“合金”,是行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意是知、情、信的必然体现,是行的杠杆;行则是知、情、信、意辩证运动的外在表现和一般结果,是进一步强化、巩固知、情、信、意的基础。
可见,任何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都包含知、情、信、意、行五个心理要素,缺乏任何一个要素都难以形成完善的思想品德。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转化过程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实质上是思想品德要素之间不断平衡发展和适应以及知与行从旧质到新质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矛盾运动过程。
2、外部环境影响制约过程
思想品德的内在转化过程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在根据。然而,人的思想品德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人的思想品德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而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离开了外部社会环境,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研究外部条件——社会环境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影响,从外部制约方面把握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部条件的总和。它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内社会环境两大部分。
国际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国际的经济形势、政治斗争、世界大战或局部战争、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和文化艺术的交流等。都对人的思想品德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尤其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将对人的思想品德产生长期而复杂的影响。
国内社会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包括物质生产方式,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制度三个方面。物质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诸因素对人的思想观念都有重要的影响;物质生活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思想品德境界的高低和发展方向;社会制度更是直接影响 和规范着人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精神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生活状况、文化生活氛围、法律规范、道德规范和思想政治教育等社会意识形态因素,它们都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有重大影响,起着直接的推动、制约作用。
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以人们的社会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社会环境通过人的主体活动和人际交往等实践形式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思想品德要求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意识和行为中,促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人对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的结果。可见,作为实践形成的群体活动和人际交往,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5页。)综上所述,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外部制约过程中,一方面,社会环境通过社会实践影响制约每个个体,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人的思想品德面貌;另一方面,个体在一定的思想品德影响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又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积极地、能动地改造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决定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构成了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外部制约过程中的双向作用,而这种双向作用是以社会实践为中介来实现的。因此,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外部制约过程是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决定作用和人对社会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以社会实践为中介而构成的双向互动过程。总之,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经过社会实践,使思想品德诸要素不断平衡发展和适应,知与行从旧质到新质循环发展,形成一定社会要求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内在转化与外部制约有机统一的矛盾运动过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内在转化过程和外部制约过程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
三、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揭示人们如何吸收、选择外部环境的影响,如何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思想品德。根据对思想品德结构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分析,可以将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概括为: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1、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 物人的思想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影响形成的,客体因素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作为思想品德主体的人,则是有着千差万别个性各异的社会成员,他们在接受外部社会环境影响、形成自己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中,决不是消极、被动的。同一种影响对不同个体往往会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效果。这是因为主体因素在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能动的作用。一个客体因素对主体能否产生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关键不在客体因素本身,而在于接受者本身的主体因素,在于主体对客体因素的吸收、筛选、消化、应用状况,在于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只有在主客体因素都与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相互一致、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条件下,人们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换言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相互平衡、相互协调的辩证统一过程。
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客体因素的相互平衡、相互协调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的。客体因素的影响只有通过社会实践与主体相联系、才有可能达到主客体的相互协调与平衡,使主体产生一定的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认识,经过品德情感、信念、意志的催化,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变为思想品德行为及行为习惯,这是一个过程的完结。然后,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反馈,又开始新一轮的主客体因素平衡协调运动,获得更高水平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更高水平的思想品德行为,如此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
由此可见,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过程。
2、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得以发展的根据。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固然离不开外部社会环境的作用,特别是有意识的教育作用。但归根结底要通过思想品德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来实现。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在社会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下,主体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要素在发展方向上由不一致到一致,在发展水平上由不平衡到平衡,由相互不适应到相互适应的矛盾运动。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主体自身的知、情、信、意、行等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也是相互平衡的。
但是,由于外部社会环境因素和主体内在心理因素的复杂,在很多时候,很多人的知、情、信、意、行诸要素在发展方向上并不完全一致,在发展水平上并不完全平衡,这就构成了诸因素之间的矛盾。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矛盾,才需要坚持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主体内在心理要素、逐步在发展方向上达到一致,在发展水平上达到平衡,从而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不断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指主体当前对一定的社会需求的反映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运动。
主体在过去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一定的思想品德,可称之为“内部品德环境”,即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而新的社会要求反映到主体思想内部,与原有的“内部品德环境”之间产生矛盾运动,就形成了新的“内部品德环境”,即新的思想品德状态。这个过程表现为“外部影响—→主体通过活动和交往接受外部影响—→思想矛盾运动—→形成内部品德环境”的循环往复的运动。在这一运动过程中,目前对社会要求的反映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状态之间的矛盾斗争,成为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主体内部的思想矛盾运动,外部环境的影响就不可能发生作用,也就不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品德。由于主体内部的思想矛盾运动具有不同的性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性质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思想品德。只有经过积极的内部思想矛盾斗争,使社会要求在其中占主导地位,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由此可见,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产物。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特点及基本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状况,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对这一过程,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分析和把握。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通过自我教育接受教育并反馈给受教育者的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一过程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它是由下列四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的运动过程。
教育者,即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人或群体。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 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组织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受教育者,即教育客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进行教育的对象。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教育活动的依托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直接体现者。离开了受教育者,也就无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不仅是教育活动的客体,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自我教育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不仅完成自身从知到行的转化,而且反作用于教育者和教育环体。
教育介体,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用来影响受教育者的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以及教育活动的各种方式与手段。教育内容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客观依据,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最终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和条件;要把特定的教育内容有效地传授给受教育者,必须要有适当的教育方法。可见,教育介体是联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因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
教育环体,即教育环境,是指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影响的一切外在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自然环境,又包括社会环境。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下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诸要素也始终受到教育环体的影响。可以说,客观环境的自发影响和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自觉影响同时并存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环境不仅同时作用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且还作用于教育介体,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选择方向。因而,教育环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
总之,这四个要素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其中任何一个要素或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处理不当,都会削弱或破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完整性,影响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阶段
从发展过程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和受教育者接受影响并反馈给教育者的双边活动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1、内化阶段。在这个阶段,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导社会所要求的各种价值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受教育者则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通过自身各种思想、心理的矛盾运动,有选择地接受这些内容,将其变为自己的思想品德意识。内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因素、受教育者自身的主体 能动性,都对这一过程产生影响。
2、外化阶段。内化只是把外在的社会要求变成了个体的品德意识。个体是否真正认同社会要求,认同的程度如何,最终要通过思想品德行为来检验;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终是要使人们产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和行为习惯。因此,必须进一步促使受教育者把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相应的行为和行为习惯,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外化。
3、反馈检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联系,对个体品德行为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实施“两个转化”的行为,促使受教育者产生更好的行为。第三阶段实际上是第二次教育过程的开端。
从心理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三阶段是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培养人们的知、情、意、信、行的过程。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信、行诸因素相互作用、辩证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演进的。
从矛盾分析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三阶段又是促进人们的思想矛盾运动和转化的过程。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需要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但归根结底要通过受教育者的自身思想矛盾运动才能实现。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其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在教育者的帮助指导下,受教育者逐步自觉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又将个体思想意识外化为个体的良好行为,良好行为经过多次反复逐步形成行为习惯,在行为习惯的基础上最后形成人的良好品德。受教育者的这种思想转化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必须遵循的一般工作程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大体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确定目标,制定计划。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起点,也是一个基本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定向作用,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行为有导向、激励等作用。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关系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必须审慎地加以确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是社会发展要求、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以及受教育者的精神需求和思想品德的状况。因此,在确定思 想政治教育目标时,就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社会要求以及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必须对受教育者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把握受教育者的精神需求和实际思想状况。只有这样,才能恰当地确定教育目标,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进行。
目标确定以后,就要以此为根据制定思想政治教育计划。计划是目标的具体化,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制定思想政治教育计划,一般包括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员安排以及教育活动的具体步骤等。
思想政治教育计划的制订要注意科学性、预见性和针对性,要考虑到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留有余地。
2、实施影响,促成转化。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关键环节。计划制定出来后,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遵循所制定的计划,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引导受教育者更好地完成“内化”和“外化”,在实施教育影响的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笃之以信、炼之以志、导之以行。也就是说,教育者要帮助受教育者提高思想品德认识,养成正确的行为;并通过外界的支持和自己持久的控制,巩固和强化良好的行为动机与行为方式之间的联系,进而在实践中多次重复这种联系,使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品德认识到品德行为的转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除了教育者发挥主导作用外,还需要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配合。因而,教育者在实施教育影响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调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便两个转化顺利进行,效果更好。
3、信息反馈,评估控制。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者的自觉影响或在受到教育环境的自发影响后,在思想认识和行为方面会出现种种表现,通过这些表现,教育者就可以了解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效果,或受教育环境影响的情况,这就是信息反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总是会以各种方式对教育影响作出一定的信息反馈的。教育者应及时敏锐地捕捉和分析这些信息,以便对教育计划和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调整,使教育活动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
评估控制是教育者自觉地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实际效果进行质和量的评判,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进行调控。评估控制的实质是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始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保持一致。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它既是对一个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总结,也为一个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构成了新一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 起点。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上几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根据情况不同和对象不同,有的表现复杂,有的则比较简单,但即使是很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也大致包括了以上一些环节。这些环节前后相继、循环往复,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四、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作为一个有别于其他教育过程的相对独立的运动过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
1、社会性和可控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同时,社会环境诸因素也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这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是并存的。在环境影响中,有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积极影响,也有与社会发展要求不一致甚至相对立的消极的影响。但无论是什么性质的影响,都具有随机性,不可预测性,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始终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其影响是定向的连续的系统的,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可控性。可控性不仅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施加的影响是一种有计划的自觉的影响,而且也表现在它可以对各种环境影响作出选择和调节,既可以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也可以有意识地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影响,甚至能转移环境影响的某些因素,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轨道,从而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情境。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社会性和可控性是统一的,忽视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变成抽象论证和空洞说教;而忽视可控性,就谈不上思想政治教育。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调节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控性。
2、集体性和实践性。集体性和实践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在人们相互交往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集体实践活动过程。离开了集体交往和集体实践活动,就无从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人们就无法了解和掌握外在的社会要求,无法调节社会要求与自己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更无法将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品德意识。所有这些,都离不开集体和实践。
3、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般来讲,教育者 起着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教育对象。但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多种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受教育者主动地选择、吸收,才能真正起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讲,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既是客体,又是主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社会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品德意识和品德行为的过程。教育和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辅相成,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任何一个教育过程都是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无论离开了哪一方面,教育过程都不能成为完整的过程,都难以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
4、长期性与反复性。由于人的思想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一个过程的完结,便是一个新过程的开始。同时,也由于人的思想是在不断变化并且非常复杂的,有时会反复出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蹴而就,不能企望“毕其功于一役”,而要反复进行,这就是教育过程的反复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所以具有反复性,还因为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要得到全面地完善提高,并不是一次教育就能奏效的,往往都要求反复地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当然,反复教育并不是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根据新的情况,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变化发展状况,不断地更新教育内容,使受教育者受到长期反复的教育、感染、陶冶、磨炼,从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各内外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要科学地揭示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就必须正确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概略地加以分析,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是由基本矛盾及其制约下的诸多具体矛盾所构成的。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可以具体表述为: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为什么说它是基本矛盾呢? 首先,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据。为什么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呢?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实际的思想品德表现总是同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有距离,不那么协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逐步缩小这一距离,使两者协调起来。没有这一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就不需要存在了。
其次,这个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推动着它的发展。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起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分析这个矛盾,弄清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哪些方面不符合社会要求,不符合的程度,然后才能确定内容,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与社会品德要求由不适应到基本适应,这可以看作是一次教育过程的完结。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会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人的思想也会产生一些新特点,两者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这时思想政治教育又开始新的过程,发展到新阶段。正是这一矛盾运动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这个矛盾规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其他具体矛盾。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矛盾,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介体的矛盾、教育介体与受教育者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可以看作是上述特殊矛盾的具体表现,它们的解决都服务于基本矛盾的解决,都是为了使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意识和实践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通过一系列具体矛盾表现出来。这些具体矛盾主要有:
1、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不一致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规范要求一般是通过教育者传达给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对社会要求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多数情况下,教育者对社会要求是能正确理解、把握和践行的,因而与社会要求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与社会要求不一致,产生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者由于自身经验、认识能力与思维方式,以及思想觉悟水平等因素不能全面完整地把握社会要求,或者片面理解甚至曲解社会要求。第二,教育者内心并不认同教育要求,仅仅是出于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式地开展教育活动。
解决这一矛盾,一是要提高教育者的觉悟,使他们更好地认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要求;二是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不断更新观念,使他们能正确把握社会要求。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对矛盾。两者之间的不协调、摩 擦乃至冲突都是这类矛盾的表现形式。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格因素引发的矛盾,如教育者不能以身作则,受教育者屡教不改,其中任何一种都可能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第二,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矛盾。这里所说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不仅包括教育者自己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处理,也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处理等。无论哪种关系处理不当都可能引起矛盾。此外,两者行为方式的不同,个性的差异,都可能引起两者之间的矛盾,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这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育者一方。如果教育者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或者,他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不是采取公正的立场,而是以自己为中心,或亲疏有别,那他就势必会与受教育者发生矛盾乃至冲突。因此,解决这一类矛盾,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教育者的人格修养,改善工作方法。
3、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直接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思想及行为很难完全符合社会的客观要求,总会有一定的距离,这就是矛盾。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他们的思想行为与社会规范之间总是基本一致又不完全一致,这就决定了这类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也是长期存在的。这种矛盾具体表现在:
第一,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之间的不一致。思想政治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个性的正当发展。然而很多时候尤其是在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却往往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强调整齐划一,这就势必引起个人正当的发展需求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当然,个人的过份需求也可能导致个人与教育要求的冲突。因此,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应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帮助人们改变过份需求状态,培养人们合理的需求,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相一致。
第二,社会要求与个人经验之间的矛盾。个人的经验对社会要求的内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个人的生活经验与社会要求一致或比较一致,个人就较易接受社会要求;如果不一致,个人就可能排斥社会要求,固守个人经验。这就会产生两者之间的冲突,使个人在选择上发生困惑。这是一种认识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们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经验虽然是可贵的,但由于个人的认识离不开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他遇到的具体事物,因而这种经验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种局限性和片面性会有意无意地妨碍人们接受社会要求的品德规范。因此,应帮助人们正确对待个人经验,既不固执个人经验,也不排斥经验,而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及时吸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 神养料,并不断丰富个人经验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第三,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完成这些要求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不一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无论是总体要求还是具体要求,往往都有偏高的倾向。
高要求是对的,但要求高到受教育者实际不可能达到的高度,就不仅没意义,而且会产生受教育者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尤其是具体要求一定要适度,即要高于受教育者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经过一定的努力又确实能达到。
4、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所导致的教育影响和环境影响同时作用于受教育者。在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里,这两种影响往往是一致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影响在很多时候又表现为不一致,有矛盾。如果环境影响和教育影响一致或比较一致,教育影响就会受到强化,其有效性就会得到提高;反之,教育者所传授的社会客观要求的份量就会减轻,就会造成受教育者在选择社会行为规范时的矛盾和困惑,使之采取“随大流”的策略而置社会要求于不顾。这后一种现象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大量存在的,也是较为突出的。
解决这类矛盾,即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作出努力,又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社会来讲,应加大反腐败力度,确实扭转大气侯,使各种社会组织和大多数人都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范围内行动,在全社会造成按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办事光荣,受人尊敬和赞扬,违反社会规范办事可耻,被人鄙视、遭人谴责的气氛。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来讲,既要进行公认的社会规范的教育,又要敢于揭露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现象,使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便作出正确的行为抉择。
5、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这些要求的方式(条件)之间的矛盾。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必须借助一定的活动方式和互动手段。没有这些“中介”因素,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在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创造各种方式,以满足受教育者发展需求的过程。因此,只有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受教育者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经常存在的。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 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内在需求。而方式方法的改进主要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所决定的,不存在千古不变到处适用的方式方法。正确的恰当的方式方法总是与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的,旧的方式方法过时了,就应该用新的取而代之。只有不断地以恰当的方式方法作用于教育对象,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人们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它是一个由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组成的多侧面、多层次的体系。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关于这一规律,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本书试作如下表述: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要求以及品德状况,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去影响受教育者,不断解决其思想品德水平与社会品德规范要求之间的矛盾,使其思想品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并不断提高到新水平。这一规律可以简述为: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又要超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现状,体现社会思想品德要求。我们可将其称为“适应超越规律”。由于这一规律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趋势,因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适应超越规律是适应与超越的辩证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显然要受到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状况的制约,因而教育内容、方法等应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相适应,只有这样,教育影响才能真正作用于受教育者,促进其思想品德逐渐升华。反之,思想政治教育就有可能脱离实际,起不到它应起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提高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平的职能,因而教育要求又应有一定的超越性,应指明受教育者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教育活动才能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长远发展的需要,推动其思想品德朝社会要求的方向不断发展。由此可见,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相互作用,辩证统一,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 到高级地不断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具体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许多具体矛盾,因此也就存在着许多具体规律。
本书各章所论述的问题,都是某一层次,某一侧面的规律性的问题,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集中表现。这里仅就几个具有全局意义的具体规律作一些阐述。
(1)双向互动规律。即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向活动过程。一方面,教育者是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的表达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组织者,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积极性的激发者,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而是发挥着主体作用。受教育者是能动地践行思想品德规范并影响教育者及其教育活动的主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实现,离不开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没有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教育者所传导的教育要求就不可能为受教育者所真正认识和接受,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体现,也离不开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没有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没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 思想品德的激发和引导,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地体现,就无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能动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内化外化规律。即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规律。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阶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实现内化和外化,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内化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认识的过程。外化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将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过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内化和外化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两者相互联系。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内化,也就没有外化;外化是内化的目的和归宿,没有外化,内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两者又相互渗透。内化中有外化,认识离不开实践,受教育者新的思想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信念和品德意志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也就是受教育者践行新的思想品德规范的过程;外化中也有内化,行为实 践受认识、情感的指导和支配,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是其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综合作用的结果。
(3)协调控制规律。即协调自觉影响与控制自发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立体的,开放的过程,这是由它的社会性决定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不仅受到教育主体的各种自觉影响,而且同时受到教育环境的各种自发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协调各种自觉影响和自发影响交互作用的过程。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立体的过程,是各种自觉影响交互作用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党、团组织、学校、家庭等多种教育主体。各种不同的教育主体都会自觉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由于各种教育主体在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对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存在着差异,因此,他们对受教育者施加的自觉影响也会出现差异,有时甚至会出现对立和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主体的教育影响进行自觉地协调,以使他们向同一方向发展,形成正合力。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是各种自发影响交互作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并同社会环境不断地发生着相互作用。各种不同的教育环体都会自发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各自的影响,这种自发影响有的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有的则起着消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抑制和消除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影响,利用并强化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影响,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觉影响协调统一起来,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思想品德的结构。
2、简述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3、试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保险学 第五章岗前培训与后续教育】推荐阅读:
培训保险体会06-27
保险培训感想10-13
学习保险培训感悟07-19
保险合规宣导培训08-15
保险培训课程心得07-04
廊坊社会保险培训08-23
保险公司培训大纲09-03
保险培训心得200字10-10
保险岗前培训的心得体会08-02
保险公司新人培训心得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