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蒹葭诗经,蒹葭的意思,蒹葭赏析

2024-09-07

蒹葭,蒹葭诗经,蒹葭的意思,蒹葭赏析(精选10篇)

1.蒹葭,蒹葭诗经,蒹葭的意思,蒹葭赏析 篇一

爱情,是世间最高深莫测的东西。思之如狂的心境,与子偕老的美丽,遂引人颠沛流离,于漫长人世啜饮满杯。“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城倾流年逝,佳人老去,爱情仍在这世间袅袅婷婷,若即若离。

——题记

“所谓文学经典,无非是对个体生命情感体验最为真实,最为本质也最为独特的一种诗化表达。”因为经典如《蒹葭》,所以尽管它风尘满面,却难掩生命的光芒。“它不是死的文字,而是活的思想与情感。”这便是身为现代人的我重新捧读《蒹葭》的动力和意义。

人类有一个劣根性,毕生追求拥有,但对那些轻易得到的置之弃履,最耿耿于怀的却是那在水一方,求之不得的东西。《蒹葭》有这样的力量,让每个人从中捡拾自己的眼泪,用诗意面对感情的失却,并获得慰藉。

《蒹葭》描绘了一场浪漫悠久的寻找。这是一场迷失却又坚定的旅程,寻找心的故乡。待最后,佳人如梦不可考,寻找成了唯一。谁也不知道,他所寻伊人是何,只道那时秋风细润,芦苇摇曳,那个孤独的追寻者,正一如既往在苦苦地穿梭。

穿梭,向芦苇深处漫溯,没有方向的溯游。“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分明似近在咫尺,转瞬便如流光从眼前不见。他在白茫茫的芦苇丛中踽踽前行,他在恍惚里徘徊不定。那伊人似花非花,如雾非雾,有时在水一方,仿佛只跨越一步便可靠近,俟其接近,佳人又远在水之滨,不可停息,呼唤在耳畔响起……

空灵意境不得不让人叹服,他在这样若即若离中寻找,只是寻找,没有停止,没有悲哀,仿若时过境迁已千年,一生终了。《人间词话》中有一言:“《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这种风致,难以言说,只有曾经寻找过的人才能恍然大悟。

世间诸多痴男怨女,却被人苦口婆心劝导,不要去追逐那些缥缈的得不到的,要紧紧握住手中真实的幸福。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有些寻找是永远不可能放弃的。真实的不一定是最想要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爱情,于此时的我们过于遥远,只可远观不可亵玩。春花秋月,烟视媚行,我们在雾里看花,看不清内里的悲喜交加,但却从《蒹葭》中明白爱情没有平淡,只是岁月静好,那种求而不得的温暖,会让人迷失在其魔力,从而进行“不切实际”的追逐。

生活,于物质中升华的节逐,奏响每日繁忙的劳作。日日行走于世间的我们追逐着的“伊人”是梦想。目标是心中的欲望,方会持之以恒,像诗人那般即便失去正确航向,也选择心中那股迷恋,坚定走下去,在失望中努力着,用汗水泪水拼命追逐着,纵然时光将我们渡涉万水千山,终不悔当年节逐。

有些梦想,即使不可求,但我们仍会苦苦寻找,世间太多迷惑,寻找的意义之一也是让我们固守心房,守护好心中的坚持,勇敢又执着的走下去。因为那种渴望,会为无奈的生命增添亮色,那种坚持,会让我们即便惘然却不沉溺于失望与麻木的苦海不得解脱。

寻梦,寻找,只要你认为值得并迷恋的东西,便去追逐,那过程一定是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光。

2.蒹葭,蒹葭诗经,蒹葭的意思,蒹葭赏析 篇二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诗经·秦风·蒹葭》这首千古绝唱中的“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等名句, 时至今日仍为文人墨客所引用。然而该诗其诗旨的到底是什么, 不同的年代, 不同的阶层, 出于不同的目的对其理解可谓莫衷一是, 各持己见, 以必要对其进行梳理和解读。

一.对“刺诗”说的解读

该见解当推《毛诗序》的“刺襄公”之说, 这一说法贯穿了封建社会的始终。《诗小序》说“《蒹葭》, 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 将无以固其国焉。”这种说法在《笺》、《疏》中得到进一步发挥。《笺》曰“若得周礼以教, 则民众自然服矣。欲求周礼, 当得知周礼之人。所谓伊是知周礼之人……在大水一边。”

清代学者崔述曾用历史考证的方法来证实“刺襄公”的说法。他在《读风偶识·秦风》中论《蒹葭》中写道, “…迨平王东徙, 地没于戎。秦虽得而有之, 而听信者寺人, 所经营者甲兵征战, 而不复以崇礼乐、敦教化为务, 人材风俗于是大变。然以地为周之旧也, 故犹有守道之君子, 能服习先生之教者, 见其政变于上, 俗移于下, 是以深自韬晦, 入山惟恐不深。诗人虽知其贤, 而亦知其不适于当世之用, 是以反复叹美而不胜其惋惜之情……”。

崔述是力为《小序》辩护的, 他认为《兼霞》是周朝守道之君子不满襄公的甲兵征战而隐居深山不肯出仕、诗人赞美叹惋之作, 是在考证分析历史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王夫之《诗广传》《秦风五论》之二也有类似的说法, “……呜呼!秦人收周土, 用周民, 面关以临东国, 屏周而拥之以令天下……天下怨秦之不仁, 恶秦之不义, 贱秦之无礼……《蒹葭》之诗, 刺之早矣!”这里所谓“秦人收周土, 用周民”是指秦襄公被封一事。

然而, 笔者认为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的话, 其诗旨并非如此。

首先, 时间的对应, 《蒹葭》创作时间应在平王东迁之后, 否则崔述的立论不成立。平王东迁的时间, 根据《史记》可推知, 是在诸侯叛周幽王 (襄公七年, 即公元前771年) 之后, 在襄公去世之前 (襄公十二年, 即公元前766年) , 平王东迁的时间在公元前771年至前766年之间, 处于西周末和春秋初期。而《诗经》的成书, 大约在春秋中期, 在书在平王东迁之后。因此成书的时间是对应的。但是, 《诗经》中最早的记录在西周初年, 最迟产生的作品是在春秋五霸时代。作品的产生时间跨度很大, 《蒹葭》的写作时间, 最早可为周武王灭商之后 (公元前1066年) , 最晚为诗经成书 (春秋中期) 之前, 而春秋的时间为前770年—前476年或前770年—前403年。即《蒹葭》的写作时间在前1066年-前587年之间的均有可能。对照平王东迁的时间, 前771-前766年, 被包含在整个大范围的中期, 因此, 并不能断定《蒹葭》的创作时间就一定是在平王东迁之后, 因此, 刺诗的立论不成立。

其次, 事实的对应, 襄公应确实“甲兵征战”, 否则崔述的立论不成立。据《史记·秦本纪》记载:“七年春, 周幽王用襃姒废太子, 立襃姒子为适, 数欺诸侯, 诸侯叛之。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 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 战甚力, 有功。周避犬戎难, 东徙雒邑, 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 赐之岐以西之地。十二年, 伐戎而至岐, 卒。”

我们看事实的对应看, 尽管秦人获得在关中地区自由发展的机会, 但是在建国之初, 还面临着能否生存下去的严峻考验。周平王赐给秦的土地, 实际上布满戎、狄部落, 秦国要存在下去, 就必须与戎、狄作长期的斗争, 不断壮大自己, 拓展疆土。最初几年的斗争, 均以秦国的失败而告终。秦襄公眼看着封赐给自己的土地却得不到手, 很不甘心, 于是连年向戎、狄发动进攻。秦襄公有一次率兵终于攻到属于自己的封地岐山, 但未能立足, 只好退回"西垂"故地。秦襄公十二年 (公元前766年) , 秦襄公讨伐西戎, 打到岐山时突然去世。可见, 秦襄公确实“甲兵征战”, 但应该看到, 他的甲兵征战与以后几代秦王侵略性的征战有着本质的不同, 不应作“暴秦”理解。而且, 在周朝有难时, 秦襄公曾率兵援救周朝, 在周朝为逃避犬戎祸难, 都城东迁洛邑时, 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可见, 襄公的举动符合君臣原则。此外, 襄公不废周礼。《秦本纪》记载, “襄公于是始国, 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观乐一事, “为之歌秦, 曰:‘此之谓夏声, 夫能夏则大, 大之至也, 其周之旧乎!’”秦之所以强大, 是“周之旧”的缘故, 这里的“周之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周的旧地旧人, 而应该是周礼乐礼。可见, 最起码在襄公时代, 秦还没有废周礼。至于以后的几代秦王废周礼而嗜攻战, 则与襄公无关。所以, 虽然甲兵征战是有的, 但是怨秦之不仁就不该归咎于襄公。“刺诗”的立论就无法成立。

此外, “刺诗”一说, 从《蒹葭》本身, 无论怎么读, 也很难体会到刺意, 也捕捉不到秦襄公未能用周礼而国人不服的信息。

二、对“情诗”说的解读

近代以来, 已开始用文学的眼光来研究《诗经》, 从诗的本意来分析诗旨。在分析《蒹葭》的过程中, 对这首诗的理解又存在一定的分歧。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的《先秦文学参考资料》和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认为《蒹葭》是一首怀人诗。

余冠英说“这篇似是情诗, 男或女词。” (《诗经选》中华书局2012年9月北京第1版, 第127页) 高亨认为“似是情诗”。 (《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0月版第168页)

大多数学者赞同这是一首情诗, 写一个青年在露重霜浓的秋天, 徘徊水边, 思念情人。

认为是情诗的理由, 除了《蒹葭》字面上的含义, 还因为相会于水边是古代爱情活动的一种形式。

在《诗经》中所写的爱情诗, 描写发生在水边的爱情活动的诗至少有十首, 写男女在水边相会的诗也有不少。

如《郑风·溱洧》:溱与洧, 方涣涣兮。士与女, 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 洵訏且乐。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 赠之以勺药。这首诗反应古老的游春风俗。游春时男女之间可自由会见、恋爱, 而这种活动多在水边举行。

如《周南·汝坟》:遵彼汝坟, 伐其条枚;未见君子, 惄如调饥。如《鄘风·桑中》: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郑风·寨裳》:子惠思我, 褰裳涉溱。子不我思, 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然而, 余冠英和高亨都只是认为“似是情诗”, 未下定论。表示仍然存在怀疑。

首先, 我们知道, 《诗经》中有大量爱情诗, 他们的共同点是大胆、泼辣、热烈、明朗。而《蒹葭》不仅意境朦胧, 而且意思也非常含蓄。就诗歌的外在特点而言, 《蒹葭》与古代情歌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

其次, 没有描述女主人公的形象。《关雎》的女主人公是“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而《蒹葭》没有正面描写女主人公。

第三, 男主人公从一开始就看到和爱人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 他之所以上下追寻, 并不是因为“伊人”可以将来做他的配偶, 而是因为他无法忘记她。

三、祭祀水神的“镇魂歌”说的解读

日本人白川静, 因《汉广》篇三家诗有汉水女神的传说, 指此诗为汉水上游祭祀女神的歌曲。

长期以来的诗经研究, 是以毛、郑诗学为出发点的, 国风诸篇多附会了《诗序》中的列国故事, 这几乎压倒了《诗经》作为古代诗歌的本质。而白川静认为, 应排除从来诗意解释中错误的故事附会, 恢复《诗经》作为古代诗歌的本来面目。

白川静认为, 《诗经》里的许多诗篇与中国古代的祭祀习俗有关。当时的氏族社会, 继承了古代社会崇拜神明的习俗。在相应的季节里, 会在自己祖先世代生存的地方, 举行一种祭祀的典礼。在祭祀的典礼上, 会吟唱一种祭祀歌谣。

白川静将《蒹葭》与祭祀水神的歌谣《湘君》和《湘夫人》做比较, 发现两者的共同点是:第一, 同在秋冬之交进行;第二, 水神在江中逍遥, 等待祭者的追寻;第三, 祭典是以祭者追寻女神的形式进行;第四, 最终见不到女神踪影, 在嗟叹唏嘘之中结束全诗。

四.总结

除了以上几种对诗旨的不同说法外, 宋代朱熹在解释《蒹葭》时说“言秋水方盛之时, 所谓伊人者, 乃在水之一方, 上下求之皆不可得, 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强调的是无所知。笔者认为, 《蒹葭》从情境上判断, 是一首在祭祀水神时吟唱的歌谣, 从内容上推断, 歌谣的创作者, 则是在歌谣之中寄托了自己期望一展抱负的情思。这种歌以言志的思想古已有之, 一脉相承, 先有《蒹葭》, 后有《湘夫人》, 乃至曹植的《洛神赋》。

参考文献

[1]冠英《诗经选》, 中华书局201 2。

[2]高亨《诗经今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 980。

[3]裴溥言《诗经》, 中国人民友谊出版公司。

[4]白川静译《诗文国风》, 平凡社1 998。

3.《诗经·蒹葭》赏析 篇三

蒹葭

蒹葭苍苍⑴,白露为霜⑵。所谓伊人⑶,在水一方⑷。

溯洄从之⑸,道阻且长⑹。溯游从之⑺,宛在水中央⑻。

蒹葭萋萋⑼,白露未晞⑽。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⑾。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⒀。

蒹葭采采⒁,白露未已⒂。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⒃。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⒄。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⒅。

作品注释

⑴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葭(jiā):初生的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

⑵为:凝结成。

⑶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⑷一方:那一边。

⑸溯(sù):逆流而上。洄:水流迂回之处。溯洄:在河边逆流向上游走。阻:险阻,(道路)难走。道阻且长,说明是在陆地上行走。从:追寻。

⑹溯游:在河边顺流向下游走。宛:宛然,好像。宛在水中央:是说顺流虽然易行,然所追从之人如在水之中央,就是近也是可望而不可及也。

⑺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⑻宛:宛然,好像。

⑼萋萋:茂盛的样子。

⑽晞(xī):干,晒干。

⑾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⑿跻(jī):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高。

⒀坻(chí):水中的沙滩。

⒁采采:繁盛的样子。

⒂已:止。

⒃涘(sì):水边。

⒄右:迂回曲折。

⒅沚(zhǐ):水中的沙滩。

作品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作品鉴赏

东周时的秦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大部及甘肃东部。其地“迫近戎狄”,这样的环境迫使秦人“修习战备,高尚气力”(《汉书·地理志》),而他们的情感也是激昂粗豪的。保存在《秦风》里的十首诗也多写征战猎伐、痛悼讽劝一类的事,似《蒹葭》《晨风》这种凄婉缠绵的情致却更像郑卫之音的风格。

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只知道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河水的另外一边。从下文看,这不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像“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曹植《杂诗七首》之四)一样迁徙无定,也无从知晓。这种也许是毫无希望但却充满诱惑的追寻在诗人脚下和笔下展开。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或者沿着弯曲的水道和沿着直流的水道,都不会影响到对诗意的理解。在白居易《长恨歌)中,杨贵妃消殒马嵬坡后,玄宗孤灯独守,寒衾难眠,通过道士鸿都客“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寻找,仍是“两处茫茫皆不见”,但终究在“虚无缥缈”的海外仙山上找到了已成仙的杨贵妃,相约重逢于七夕。而《蒹葭》中,诗人一番艰劳的上下追寻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周围流淌着波光,依旧无法接近。《国风·周南·汉广》中诗人也因为汉水太宽无法横渡而不能求得“游女”,陈启源说:“夫说(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毛诗稽古编·附录》)“可见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着渴慕的程度。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根本上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

以下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这种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具体到此诗,这种改动都是在韵脚上——首章“苍、霜、方、长、央”属阳部韵,次章“凄、唏、湄、跻、坻”属脂微合韵,三章“采、已、涣、右、浊”属之部韵——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变化之中又包涵了稳定。同时,这种改动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如“白露为霜”“白露未唏”“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表明了时间的延续。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毛诗序》、郑笺),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但跟《诗经》中多数诗内容往往比较具体实在不同,此诗并没有具体的事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确指。上述两种理解也许当初是有根据的,但这些根据或者没有留存下来,或者不足以服人,因而他们的结论也就让人怀疑了。《诗经》的历代注家往往是求之愈深,却得到失之愈远的相反结果。况且“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见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科林伍德《历史观念》),对文本的阐释也具有当代性。现代大多数学者都把它看作是一首情诗。

诗意的空幻虚泛给阐释带来了麻烦,但也因而扩展了其内涵的包容空间。读者触及隐藏在描写对象后面的东西,就感到这首诗中的物象,不只是被诗人拿来单纯地歌咏,其中更蕴育着某些象征的意味。“在水一方”为企慕的象征,钱钟书《管锥编》已申说甚详。“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也不过是反覆追寻与追寻的艰难和渺茫的象征。诗人上下求索,而伊人虽隐约可见却依然遥不可及。《西厢记》中莺莺在普救寺中因母亲的拘系而不能与张生结合,叹惜“隔花阴人远天涯近”,《蒹葭》中的诗人也许是同样的感觉。

诗人的追寻似乎就要成功了,但终究还是水月镜花。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说坦塔罗斯王因自我吹嘘犯下罪过而遭受惩罚——忍受永远的焦渴和饥饿之苦。他站在大湖中,湖水深及他的下颔,湖岸长着果树,累累果实就悬在他的头顶。可是,当他口渴低头喝水时,湖水便退去;当他腹饥伸手摘果时,树枝便荡开,清泉佳果他始终可望而不可即。目标的切近反而使失败显得更为让人痛苦、惋惜,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失败是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失败。

探索人生深刻体验的作品总在后代得到不断的回应。“蒹葭之思”(省称“葭思”)、“蒹葭伊人”成为旧时书信中怀人的套语。曹植的《洛神赋》、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是《蒹葭》所表现的主题的回应。而当代台湾通俗小说家琼瑶的一部言情小说就叫做《在水一方》,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就是以此诗为本改写的。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编成于春秋时代,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本只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起点,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50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分为大雅小雅。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对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学史发展有深广的影响,而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

4.诗经秦风《蒹葭》赏析 篇四

[译文] 我的心上人儿,她正在遥远的那水的另一方。

[出自] 春秋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zhǐ)。

注释:

本诗选自《诗经·秦风》(朱熹《诗集传》卷六)。秦风,秦地(在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一带)民歌。蒹葭(jiān jiā),蒹:荻,葭:芦,芦苇。

苍苍:深青色,此译为茂盛的样子。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伊人:那人,指意中人。

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所念,这里指所怀念的。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一方,那一边,即水的彼岸。方,边。

溯洄(sù huí):逆流而上。洄,上水、逆流。从之,追寻她。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从,跟随、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这里指伊人。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游”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全文翻译赏析“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全文翻译赏析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宛,仿佛、好像。

(xī):晒干。

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跻(jī):登,升高,意思是道路险峻,需攀登而上。

坻(chí):水中的小洲、高地、小岛。

未已:未止,还没有完,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

澹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意思是道路弯曲。

b(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译文1:

河畔芦苇苍苍碧色,那是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却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啊,那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她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险阻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译文2:

非常茂盛的芦苇,清晨的露水凝结成白霜。 我深深思念的心上人,她在河水的那一边.

我要逆流追寻她,道路艰险又漫长。 我要顺流追寻她,她好像就在那水中央。

非常茂盛的芦苇,清晨的露水还没有干。 我深深思念的心上人,她在那河水的岸边上。

我要逆流追寻她,道路又险又高。 我要顺流追寻她,她好像就在那水中的高地上。

非常茂盛的芦苇,清晨的露水还没有消尽。 我深深思念的心上人,她就在那水边。

我要逆流追寻她,道路险阻多弯曲。我要顺流追寻她,她好像就在那水中的小块陆地上。

译文3:

秋天的芦苇由绿转苍,叶上的露珠儿由团成霜。我心中思念的这个人,在这条河的哪一方?若是逆流去找她,道路险阻又漫长;若是顺流去找她,好像她又在水中央。

春天的芦苇萋萋葳蕤,叶上的露珠儿未干闪滋滋。我心中思念的这个人,是在这河对岸的高陂?若是逆流去找她?道路艰阻而又疑;若是顺流去找她, 好像她又在水中墀。

夏天的芦苇绿得放光彩,滚在叶上的露珠儿未收回。我心中思念的这个人,是在这条河的哪一涯?若是逆流去找她,道路险阻偏了汊;若是顺流去找她,好像她又在水中崖。

赏析: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全文翻译赏析古诗词鉴赏

《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几千年来百读不厌、情真意切、风神摇曳的杰作。周孝王时,秦的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出兵护送,论功行赏,襄公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全诗三章,每章只换几个字,这不仅发挥了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而且产生了将诗意不断推进的作用。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着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再到“宛在水中b”,这是地点的转换,象征着伊人的飘渺难寻;从“道阻且长”,到“道阻且跻”,再到‘道阻且右”,则是反复渲染追寻过程的艰难,以凸现抒情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这是《诗经》中的民歌常用的表现方法。诗中还巧妙的运用了如“苍苍”,“、凄凄”,使全文声情兼备。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

5.诗经蒹葭名篇长文赏析 篇五

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及注释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译文及注释二

译文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意境

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

赏析二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中阐(chǎn )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

赏析

6.蒹葭的作文650字 篇六

深秋,晨光熹微,薄雾环绕,聚拢了又散开。萧瑟的秋风轻轻地拨弄着芦苇,有着说不出的惆怅。那潺潺的秋水,承载的太多太多的相遇与别离;那南雁的鸣叫声,又把多少人的思念熬成了芳香?这时,一声清越的歌声揉开了静止的时光,拉回了我的思绪。

歌声宛转悠扬,呢喃小调渐渐溢出,仿佛在水中柔柔地晃。是谁,是谁在这芦苇从中清唱呢?我透过层层雪白的苇丛,向那边瞧去。只见河面上倒映出一位佳人的倩影:一袭素白的轻纱衣,勾勒出她曼妙的身姿;云钗银簪,将她如瀑的青丝绾起;环佩叮当,衣袂飞扬,飘逸而又灵动。是她!那熟悉的眉眼,动人的笑靥,我怎能忘记?是她,我爱慕已久的姑娘,我心中最华丽的梦。

心中仿佛有千万只鸟雀扑闪着翅膀,激动而又焦灼,手心也因为紧张而微微渗出细汗。我浑身的兴奋与惊喜难以描述,只觉得刚刚还十分凉爽的秋风一下子温暖燥热起来。突然,她轻轻拨开了芦苇,隔着河水向这边看来,不自觉地避开她清丽的眼眸,脸颊微微发烫。她是在向我笑吗?是的,她在向我浅笑!顾不得旅途的遥远与险阻,我在芦苇丛中跑着,跑着。不时被零散的石块绊倒。但是我此时只想快快赶到她身边,向她诉说我的心意。

寻到岸边的时候,我恍惚发现她又好像在水的中央,便急急忙忙又向前寻去。此时我早已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先前的激动与兴奋渐渐被无助与劳累取代。她的美,她的情,她的温文尔雅,一颦一笑,都在我心头挥之不去,而为何我却追不上她?她那纯净多情的眸子看向的是否是我?吴侬软语的歌儿是否又为我唱响?我不知道。

晨雾渐渐散去,芦苇上的白霜早已化为露珠,又渐渐干涸。看似近在咫尺,实若远在天涯。我心爱的姑娘啊,我只想与琴瑟和鸣,共度一生,为何你总是看不到我?

7.蒹葭的文言文教案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调动多种朗读手段,了解《蒹葭》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关键词句的阅读体验,了解《蒹葭》的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3、通过学习《蒹葭》,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蒹葭》作为《诗经》名篇对于高中学生作诗歌鉴赏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阅读鉴赏之前教师要对《诗经》的表现手法有一定的介绍,在这基础上,通过充分诵读,对关键字词的反复咀嚼,应该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其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同时,调动画面、音乐等多种因素可营造和谐美妙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蒹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表现手法,初步掌握《诗经》的赏析方法。

2、难点: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

说明:

“诗无达诂”,所以对本诗的主题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对具体语言个性化的体验,教师鼓励学生言之成理即可。对于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学生较难把握,因此教师点拨和学生自己平时的阅读体验相结合来化解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资料准备:歌曲《在水一方》和蒹葭的画面

提问:你所知道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交流自己所积累的描绘秋景的诗句。从歌曲、画面和古诗句中感受秋的.氛围,为课文的研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课文研习

思想内容朗读课文:1、把握文中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

3、概括诗歌主题。朗读后学生找出描写蒹葭、白露、伊人的关键词。如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色彩)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形态)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情景,初步感知诗歌主题。朗读为学生把握诗歌思想内容打下基础,并在找关键词和描绘诗中情景的过程中把握本诗思想内容——。一说,爱情诗;一说,明志诗;一说,人生哲理诗。各有其理,古人有言“诗无达诂”,我们可以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见”之情,“执著追求”之意,“坚贞不渝”之志是不变的。

课文研习

表现手法根据课前对《诗经》表现手法的了解和积累,分析《蒹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提示:从“兴”和“情景交融”的角度加以分析。自读诗歌,找出起兴和情景交融的句子做鉴赏,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进一步体会《蒹葭》的意境。这部分的研习是本诗学习的难点,凭个人的能力不能全面掌握,所以互相的交流补充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并了解到学习中互助协作的重要性。

赏析诗歌立足于诗歌的思想内容进行赏析

立足于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学生自选角度对《蒹葭》进行赏析,小组讨论,推选一部分进行全班交流。

结束新课

布置作业放歌曲《在水一方》,师生共同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边欣赏音乐,边回顾以前学过的相关诗歌,感受《诗经》的艺术魅力。通过探讨《蒹葭》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感受《蒹葭》的艺术魅力。

思路点拨

本诗是先秦的诗歌,对于第一次接触《诗经》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以朗读为突破口,初读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再读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精读以感受赋兴手法的韵味美。由读到品,带领学生走近《诗经》、赏析《诗经》进而学会研读《诗经》中的一些著名的篇目。

练习举隅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研习和赏析诗歌的基本方法,请于课后自主研习和赏析《采薇》,并完成研习报告以及500字左右的赏析文。

附:《采薇》研习报告

一、吟诵全诗,疏通词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情景。

二、诗人通过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三、赋、比、兴手法在本诗中的具体运用:

四、《采薇》与《蒹葭》两诗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点?

8.诗经秦风蒹葭 篇八

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哪里呢?只知道在河水的另外一边。但这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吗?从下文看,并非如此。是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像“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曹植《杂诗七首》之四)一样迁徙无定,也无从知晓。这种也许是毫无希望但却充满诱惑的追寻在诗人脚下和笔下展开。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或者沿着弯曲的水道和沿着直流的水道,都不会影响到对诗意的理解。在白居易《长恨歌)中,杨贵妃消殒马嵬坡后,玄宗孤灯独守,寒衾难眠,通过道士鸿都客“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寻找,仍是“两处茫茫皆不见”,但终究在“虚无缥缈”的海外仙山上找到了已成仙的杨贵妃,相约重逢于七夕。而《蒹葭》中,诗人一番艰劳的上下追寻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周围流淌着波光,依旧无法接近。《周南·汉广》中诗人也因为汉水太宽无法横渡而不能求得“游女”,陈启源说:“夫说(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毛诗稽古编·附录》)“可见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着渴慕的程度。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根本上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以下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这种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具体到此诗,这种改动都是在韵脚上——首章“苍、霜、方、长、央”属阳部韵,次章“凄、唏、湄、跻、坻”属脂微合韵,三章“采、已、涣、右、浊”属之部韵——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变化之中又包涵了稳定。同时,这种改动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如“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表明了时间的延续。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毛诗序》、郑笺),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但跟《诗经》中多数诗内容往往比较具体实在不同,此诗并没有具体的事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确指。上述两种理解也许当初是有根据的,但这些根据或者没有留存下来,或者不足以服人,因而他们的结论也就让人怀疑了。《诗经》的历代注家往往是求之愈深,却得到失之愈远的相反结果。况且“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见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科林伍德《历史观念》),对文本的阐释也具有当代性。现代大多数学者都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先以苍苍的蒹葭起兴,再写男子追求意中人,所追的人在何方?在茂密的蒹葭丛里,似见非见,时隐时现。这首诗用反复重章来表现悬念迭起。“苍苍”、“萋萋”、“采采”近义;白露“未霜”“未晞”、“未已”,内容也差不多。总之,这首诗的重章整齐、浅显,读起来节奏明快、动听。

诗意的空幻虚泛给阐释带来了麻烦,但也因而扩展了其内涵的包容空间。读者触及隐藏在描写对象后面的东西,就感到这首诗中的物象,不只是被诗人拿来单纯地歌咏,其中更蕴育着某些象征的意味。“在水一方”为企慕的象征,钱钟书《管锥编》已申说甚详。“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也不过是反覆追寻与追寻的艰难和渺茫的象征。诗人上下求索,而伊人虽隐约可见却依然遥不可及。《西厢记》中莺莺在普救寺中因母亲的拘系而不能与张生结合,叹惜“隔花阴人远天涯近”,《蒹葭》中的诗人也是同样的感觉罢。

诗人的追寻似乎就要成功了,但终究还是水月镜花。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说坦塔罗斯王因自我吹嘘犯下罪过而遭受惩罚——忍受永远的焦渴和饥饿之苦。他站在大湖中,湖水深及他的下颔,湖岸长着果树,累累果实就悬在他的头顶。可是,当他口渴低头喝水时,湖水便退去;当他腹饥伸手摘果时,树枝便荡开,清泉佳果他始终可望而不可即。目标的切近反而使失败显得更为让人痛苦、惋惜,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失败是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失败。

探索人生深刻体验的作品总在后代得到不断的回应。“蒹葭之思”(省称“葭思”)、“蒹葭伊人”成为旧时书信中怀人的套语。曹植《洛神赋》、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是《蒹葭》所表现的主题的回应。而当代台湾通俗小说家琼瑶的一部言情小说就叫做《在水一方》,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就是以此诗为本改写的。

事实的虚化

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然而(蒙蒙)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追寻者是 什么人?他为什么而追寻?我们不知道;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 身份?为什么他那么难以得到?我们也不知道;以至于连他们是 男是女也无从确认。特别是“伊人”,音容体貌均无,一会儿在河的上游,一会儿在河的下游,一忽儿在水中央,一忽儿在水边草地,飘忽不定,来去渺茫,简直令人怀疑他是否真有实体存在。无疑,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愿陇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膜犹,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追“伊人”的男子在经过了三次的追寻没有追寻到他的“伊人”由此可见所谓的伊人不过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与虚境。但是追梦男子并没有放弃,而是为了梦想而上下追寻,不怕艰难险阻。

意象的空灵

9.《诗经 秦风 蒹葭》教案 篇九

《诗经 秦风 蒹葭》教案

《诗经 秦风 蒹葭》教案 文/莫莫 一教学目标:1朗读全诗并熟读成诵,创造性地分析主人公形象。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3理解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4体会《蒹葭》所表达的纯洁、真挚、健康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所营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四教学方法 : 分组自学、讨论,通过充分的吟咏,配合以音乐,理解诗歌的意境。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如果说《关雎》是一支完整的爱情进行曲,那么《蒹葭》就是一场爱情马拉松。谁能告诉我,马拉松运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路途遥远、艰险,需要耐力和持久的决心、勇气,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努力不放弃……)《蒹葭》便是描写了对爱人不懈的寻找,让我们来听听这场爱情告白吧。 (二)  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诗歌原文 2低声播放背景音乐《水边的阿蒂丽亚》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三)品味赏析 1整 体 感 知 (1)听配乐朗读,配《水边的阿蒂丽亚》,学生仿读。 说明: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亚》作为 背景音乐的原因。 设计目的`:体会诗歌迷芒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态度如何? 2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引导学生学习本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脱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试把诗歌中前后三章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3)熟读成诵 方法:采用男女生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四)激发激情  1深层理解 (1)诗中描写了哪写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 什么作用?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  象的象征意义。 2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播放 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感受 美的情感。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  词好吗?为什么? (3)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情景。 方法: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五)、能力拓展   1、任选《蒹葭》中的一节,用优美的语言重现诗歌的意境。 示例:又是一个霜凝雾罩的清晨,我又来到水边,那苍苍的蒹葭在微微晓风中,如一片白色的海。凝霜怠露迷失在白雾之中。我心中的恋人啊!你究竟在哪里啊?我愿付出一生的时光,跋山涉水,来到你的身旁。 (六)课堂总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泉,开阔、丰盈、简单、洁净。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七)布置作业 1比较《关雎》和《蒹葭》的异同。 2《蒹葭》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上网收集相关信息,看哪些诗篇化用了《蒹葭》的诗句。                

10.诗经《蒹葭》读后感 篇十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初了解诗经从小学时期便开始了,那时并不是因为自己亲自去阅读而了解,而是因年幼时,观看电视剧而得知。现如今而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品读而深入。

其中《蒹葭》令我记忆尤为深刻,不同时期读它总会有不同的理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伊人是那心爱之人的化身

起初读的时候,我很快进入了《蒹葭》为我们营造的一种朦胧的意境,不知不觉得眼前便幻化出一幅画面,即,一男子对心上人的执着追求,淡淡的酸,轻轻的甜以及那涩涩的苦,种种滋味应该都在此时男子的心田吧,不由突然想起张爱玲曾经讲过的一句话:于千万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即我想“伊人”所要遇到便是缘分,追求哪怕再困难,如若遇上了,愿像这位男子一般,莫言放弃。

伊人是梦想之门的化身

如今再次读起《蒹葭》,我脑海里又跳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不由得思考了起来,“伊人”会不会某个抽象的东西物化出来的一个具体形象呢?由此延伸下去,我想到了“伊人”还可以是梦想的物化,而《蒹葭》的含义,变更加的丰富起来,这男子化身成了追梦者,那字字句句的描写,仿佛是追梦者的.自述与呓语。

如此看来,当今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追梦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有各种各样的梦想,幼时的我们,梦想可能是当一名可以领略在天空风光的航天员;亦或是梦想着去当可以受到万众瞩目的歌手;又或是…到而当我们被现实打磨,天下攘攘皆为利来,我们是否还会记得年少的梦呢?并为了一个梦想而苦苦追寻呢。做到“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呢?

上周日,看了《欢乐喜剧人3》常远的那个小品,这小品便反应出追梦者之路。小品中便描写了4个年轻人追求摇滚梦的故事,少年时,他们4个因爱好摇滚音乐走到了一块,每天的在练习成了他们最快乐的时光,即使他们每次录歌时,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骚扰”即门卫的驱赶,小混混的惹事打骂…但4个少年总有离别时,现实中来自父母的压力,让他们最后以团队解散结束了那轰轰烈烈的青春时期。但梦想的火苗,他们并没有因此熄灭,年过中年的他们,因为乐队主唱的一次召唤,他们最终还是克服了现实的不理解的看法走上了他们年少时没有登上的舞台,进而最终实现了他们的梦。看完之后感想颇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追梦者,难道我们甘心让我们的梦想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我想每个追梦者都会回答:不。

上一篇:危险化学品库安全培训下一篇:管理能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