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文

2024-09-04

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文(共5篇)

1.五代史伶官传序文言文 篇一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本课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和语感,积累文化常识

一、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事例作为全文立论的根据,也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B.第三段连用问句,并寓结论于疑问中,之后引《尚书》作答,引出古训,点明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即本源在于“天命”。

C.篇末引出历史教训,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使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

D.文章既用平实的语言客观地叙述事例,又引《尚书》论证,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首尾采用反问句,感叹中包含着肯定。

2.根据文意,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以庄宗极盛之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的情景,与极衰之时“士卒离散”“泣下沾襟”的惨相进行对比,鲜明地推导出成败由人的道理。

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前句以反问的形式肯定得天下难失天下易,后句则强调成败在于“人事”。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对称的语句与文章开头的论断相呼应,揭示了“人事”的具体含义,强化了文章的观点。

D.文章通过一个“夫”字,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这一结论既着眼于总结历史教训,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统治者,应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以免重蹈庄宗的覆辙。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原来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

D.及凯旋而纳之纳:收藏

4.下列属于作者认为庄宗的“盛”“衰”原因的一句是()

A.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5.从文言句式看,下列各句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智勇多困于所溺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此三者,吾遗恨也

C.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6.下面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②及凯旋而纳之凯旋:取得胜利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尔、其、乃:第二人称代词

④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

⑤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

⑥泣下沾襟泣:流泪

A.①②④B.①⑤⑥C.①④⑤D.②⑤⑥

7.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盛以锦囊,负而前驱而皆背晋以归梁

B.此三者,吾遗恨也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此制作之本意也虽逾本色不能复化

D.请其矢,盛以锦囊请奉盆缶秦王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与其所以失之者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②岂独伶人也哉

C.①契丹与吾约为兄弟②为天下笑

D.①自然之理也②莫能与之争

9.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一句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C.家祭无忘告乃翁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中的“夜”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函梁君臣之首

B.吾得兄事之

C.忧劳可以兴国

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11.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B.此三者,吾遗恨也恨:怨恨

C.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D.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所有的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朋党论

欧阳修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有删改)

12.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幸:希望

B.暂相党引以为朋者暂:暂时

C.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诮:嘲笑

D.夫兴亡治乱之迹迹:事情

13.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闻朋党之说

②舜亦不疑而皆用之

③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④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14.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小人无朋”和“君子有朋”观点的一组是()

A.①小人所好者,利禄也

②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

B.①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②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C.①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

②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

D.①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

②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起笔不凡,鲜明地点出全文的主旨。开头一段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朋党有君子与小人之别;人君要善于辨别。

B.第2段通过对比得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领起下面的一段文字。

C.第3段以尧之时进元、恺君子之朋,晚唐昭宗杀害名土的史实,阐明迫害残杀君子之朋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

D.文章不讳言朋党,引用史实来说明君子之朋有利于国,小人之朋有害于国,希望人君用君子之真朋,退小人之伪朋。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2)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17.请简要分析在第3段中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三、情景默写

18.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代史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的事警诫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19.下面的某报纸拟刊登的一则启事的正文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为了让越剧更好地走上新时代的发展之中,《中国越剧》组委会决定向社会各界广开言路,垂询“行外人”的意见,聆听“行外人”对越剧艺术发展新方向、新目标的展望。《中国越剧》经过精心规划,自当天起推出“行外人越剧与生活”主题征文活动,希望越剧爱好者能显山露水。

20.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据载,欧阳修为宰相韩琦写了一篇《相州昼锦堂记》,交稿寄走后,他细细推敲了一下,觉得有两句欠妥。他便派人骑快马到韩府将文稿追回,做了修改。

韩琦再次收到文稿后再三读之才发现,全文只是在“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中增加了两个“而”字。他反复吟诵“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后,不禁拍案叫绝。

韩琦为什么对欧阳修增加的两个“而”字拍案叫绝?请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简要分析。

2.伶官传序文言文阅读原文和答案 篇二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动词,推其根本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乃:你的,人称代词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

D.函梁君臣之首函:木匣子。

13、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

B.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C.以三矢赐庄宗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4、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又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B.文章借古讽今,借后唐庄宗的.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C.文章气势磅礴,义正词严,严厉地批评了庄宗,在责难之中总结教训,并明确告诫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3.伶官传序 篇三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

新教材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全套书编排的古诗文作品,约占总数的40%,其中,高一以古代散文为主,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伶官传序》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一单元都是宋代散文。其中,《六国论》、《游褒禅山记》是教读课文,《伶官传序》、《石钟山记》是自读课文。从题材内容上来看,《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都是属于因事说理的游记,《六国论》、《伶官传序》都是属于借古讽令的史论。

有人说,读史可以明志,读历史散文,使我们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能够从中获得历史经验教训。因此,阅读这类文章,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国家、民族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内容:

《伶官传序》属于借古讽令的史论,是篇自读课文,安排一课时完成。

3、教学目的:(依据大纲和教材确定)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3、体会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4、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

词类活用、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反问句、感叹句等,是文言文中比较普遍的语法现象,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于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是本文教材的重点。

学习这篇课文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尽量避免学生生死记硬背的现象。

二、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首先指导学结合课文注释及补充材料,疏通文句,掌握词类活用、常见的文言句式等文言文语法现象。然后引导学生阅读体会这篇课借古讽今的史论特点及语言特色。最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历史及现实生活来谈一谈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在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于始终。

2、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增大了教学的容量。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及常见的文言句式,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结合语境进行揣摩,尽量避免学生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通过学生的感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学法指导:

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结合课文注释及补充材料,疏通文句,掌握词类活用、常见的文言句式等文言文语法现象,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讨论分析,逐步释难解疑,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词类活用及常见的文言句式,并结合课文借古讽今的史论特点及学习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从而加深理解,指导实践,学以致用。这样,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对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起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同时还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四、教学程序: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把握词类活用和常见文言文语法。

重点词语:

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得之矣

抑或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

重点文言句式:

梁,吾仇也

此三者,吾遗恨也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盛以锦囊

方系燕父子以组

还矢先王,告以成功

至于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了解本文借古讽今的史论特点及语言特点:

①史论特点

提出中心论点:盛衰成败(得失)由于人事。

赐矢、受矢、藏矢、请矢 负矢、纳矢(叙

述)

方其……,可谓壮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议论分析)

及仇雠……,何其衰也!

故方其盛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反问进一步议论分析)

及其衰也…… ②语言特点:

①语言委婉,气势旺盛

②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③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3、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际来谈一谈,具体内容略。

4、课堂练习: 《 伶官传》节选

庄宗既好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为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行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雠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二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法州刺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附板书:

伶 官 传 序

提出中心论点:盛衰成败(得失)由于人事。

赐矢、受矢、藏矢、请矢 负矢、纳矢(叙

述)

方其……,可谓壮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议论分析)

及仇雠……,何其衰也!故方其盛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反问进一步议论分析)

及其衰也……

语言特点:

1、语言委婉,气势旺盛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荷塘月色》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本文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散文,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作者描绘的荷塘月色,形象生动、语言优美、典雅,艺术技巧纯熟、自然,是一篇经典的美文。

鉴于以上分析,根据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了解作者寻求宁静、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品味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

2、知识目标:学习巧妙的语言修辞,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能力目标:训练朗读、分析、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

鉴赏语言美,掌握情景交融艺术手法

(四)教学难点 通感的学以致用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年龄、心理特征(感性思维为主),拟采用诵读法、直观演示法、设疑讨论法。

1、声情并茂的配乐诵读法

此法可使听众渐入佳境,引起共鸣。

2、图文并茂的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打出荷塘月色图幻灯片,配合语言描绘,视听结合,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和想象,使学生多角度感受到美。

3、合作互动的设疑讨论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中探讨。

三、说学法

教学相长,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以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自学自我提升。

1、课前预习,明确课堂任务,提高效率;课后拓展,多渠道阅读相关文章,广开眼界,锻炼自身收集信息、自主阅读能力。

2、多模仿示范朗读,是提高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3、深入研读课文,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思辨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1、拟用旧知识导入法,让学生列举关于“荷”“月”的古诗词等名句,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污泥而不染”“月上柳梢头”“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

2、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为赏析语言美,感受画面美。

(二)4、5、6段课文分析(33分钟)

先介绍作者是为了排遣不宁静的心情,选择了独游荷塘,然后自然过渡到4、5、6段荷塘月色的学习。(一两句简单的过渡必不可少,即可突出重点,又保证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和严谨性。)

1、朗读训练(8分)

课前预习已整体感知文章,课堂设计配乐朗诵,加深美感印象,可挑选学生代表与老师一起声情并茂的朗读,并进行点评。

2、赏析语言美,品味画面美(25分)

提问:这几段写了什么?都说它美,它美在何处?

理论依据:美感是一种心理现象,美感产生的生理基础有视、听、味、嗅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品味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也需要调动多种感官的想象,这种美的想象属于心理学中的再造想象,即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进行的想象。一句话,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想象,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感受的空间,才能深刻品味到这种美。⑴语言美

本文语言突出特点,运用大量修辞手法,神采飞扬,其中的博喻、叠词、通感为重点,对此学生却较生疏。

①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使得意象更形象,如文中荷花的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如此光洁、莹润、精致的荷花,你能不多看几眼吗?

学以致用:发挥想象,仿写或扩写,写出你心中的荷花(仿写、扩写是高考考察的语文能力之一)②叠词

切入角度:用音乐的击鼓打节奏方式领略叠词独有的韵律感,如“曲曲/折折”“阴/森森”“脉脉”节奏分别是……(学生会用手指叩响桌子去感受叠词带来的音乐美感,荷塘月色的灵动飘逸。)课外拓展:《诗经》中的大量叠词,如“关关雎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③通感:

明确定义和用法,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典型例句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让读者通过联想、想象得到了嗅觉、听觉上的双重美的享受,似真似幻,若隐若现、扑朔迷离。

课外拓展: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大量的通感现象,注意积累。如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 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 学以致用:当堂造句,巩固消化,锻炼文笔。⑵画面美

语言的美即表现出了画面的美,详见板书。

根据学生对美的体验以及老师的总结,列出本堂课的主板书.3、课堂小结(5分钟)

心理学“注意规律”的教学运用:展出几幅荷塘月色图幻灯片,让学生用原文中的句子进行描述。此法的作用一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二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进行自检;三可实施启发性教学,如下:

教育学“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教学运用: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图片的荷塘月色与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你觉得哪个更美?”引导学生领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表现力,最终落实本课教学目标,品位语言美,从而感受语言背后的画面美。

4、课后练习

4.伶官传序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借古讽今的写法。学习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2、结合语境揣摩语言。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积累精彩语句。

重点难点

1、掌握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课时安排: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有一首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赞叹项羽是个英雄,宁死也不愿苟且偷生。项羽这个人,由西楚霸王到乌江自刎,他这一生,是引起后人的许多感慨的。他在自刎前曾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惨败----“天亡我也”。那么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是天亡他么?人不知己者如是,真是可悲可叹,那么今天我们就由此来学习一篇探讨“盛衰兴亡之理”是在人还是在天的文章----《伶官传序》。

二、知人论世

1、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文忠。吉水(现在江西吉水)人。四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十岁能作诗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任将士郎、试秘书省校书郎等职。其后任监察御史、馆阁校勘官等职。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因为同情范仲淹遭贬斥,写信切责谏官高若讷被贬夷陵(现在湖北宜昌)令。几年后回朝,任太子中允、龙图阁直学士等职。以后又被贬官为知滁州、转知扬州等。回朝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他的门下。在散文、诗歌创作和史传编写、诗歌评论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以散文的造诣最高,是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作家。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而又简括有法,议论既纡徐有致而又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而又十分严密。他写的《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等,都是历代传诵的佳作。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著《集古录跋尾》十卷,开创记录古物(金石学)的风气。有《欧阳文忠公集》。

《新五代史》是我国的“二十五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记载五代(907—960),即唐宋之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的历史。后人为了把这部书与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五代史》区别开来,就称为《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合传,除了写敬新磨善于讽谏外,着重记述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祸国乱政的史实。传中说:“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于此用事,遂至于亡。”正是由于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坏。公元926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从马直(皇帝的近卫军)指挥使郭从谦(原是伶人,艺名郭门高)乘机率所部士兵作乱,结果庄宗被射死。按照《新五代史》的体例,多数传文的前面有一段序文,用来评论史事。《伶官传序》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 1

官传》作的序文,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北宋统治者。

2、历史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

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páiyōu,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

庄宗同光四年(926)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为吸取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当满足于表面的繁荣。

三、梳理文言知识

1、注音释义

系燕父子(系jì,捆绑。)仇雠已灭(雠chóu,同“仇”。)乱者四应(应yìng,应和(hé))盛衰之理(盛shèng,兴盛。)盛以锦囊(盛chéng,装。)

2、一词多义

(1)与尔三矢(给)

(2)求!无乃尔是过与(读yú,通“欤”)

(3)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为,给,替)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和)

(5)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

(1)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附,归依)

(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返回)

(3)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归还)

(4)若水之归下也(归聚,汇聚)

(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轻易)

(3)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1)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祭告,祷告)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告知)(3)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告之于帝(上报,报告)【原】

1、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当“泉”讲,用的是本义。《祭妹文》)2、武夫力而拘诸原(原野。《殽之战》)2

3、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原来。《治平篇》)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推究,探求。)【微】

1、微行入古寺(隐蔽身份,这是本义。《左忠毅公逸事》)

2、岭峤微草,凌冬不雕(极小的。《采草药》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

4、其文约,其辞微(微妙,深奥《屈原列传》)

5、恨晨光之熹微(微弱。《归去来兮辞》)6、微指左公处(暗暗地《左忠毅公逸事》)

7、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如果没有。《荆轲刺秦王》)

8、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不是。《岳阳楼记》)【盛】读shèng

1、盛衰之理(强盛、兴盛)

2、胜地不常,盛筵难再(丰盛。《滕王阁序》)

3、其意气之盛(盛大,雄壮)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职位高。《师说》)

5、读chéng 盛以锦囊(装。)

3、词类活用

(1)函梁君臣之首(函:木匣→用木匣封装。名词作状语)(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亡:使国兴,使身亡。动词的使动用法。)(3)智勇:(智勇:有“智”与“勇”的人。形容词动用)

(4)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夜,在夜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时间。东,向东,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4、句式

(1)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2)“为天下笑”即“被天下笑”。“为”是介词,表示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智勇多困于所溺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于”是介词.表示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3)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句末用的是叹号,但仍是反问句。)

(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6)庄宗受(之)而藏之于庙

(7)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8)请其矢,盛(之)以锦囊,负(之)而前驱。(9)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5、翻译句子

(1)满招损,谦受益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4)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五、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五代史》中的《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

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本文共四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一立论的根据。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接着用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叹一问,一退一进,不仅使论点醒人耳目,而且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接着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这一“得”一“失”,与论点中的一“盛”一“衰”相应,并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

第二段承上叙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上段既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可以为证,这段接下来自然先写得天下的情况。关于庄宗得天下的过程已经写入《新五代史》中的《唐本纪》,此处再写未免重复。也造成文势的拖沓,而且不合序论的体制,所以这一段选用了“晋王三矢”的故事。这一故事属于传说,不能确定为史实,因此,包括《新五代史》在内的正史均未收入。但这个故事在当时社会有相当的影响,宋初王禹偁在《五代史阙文》中对此做了记载。这个故事生动而又有典型意义,能给人以新鲜感。其精神也符合晋王和庄宗的情况,所以欧阳修把它选人文中。为了慎重,在前面加了“世言”二字。这一故事是中心论点的主要例证,是支撑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也是下文议沦的依据。

这一段以“三矢”贯穿前后,分两层来写。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先写晋王赐三矢,次写晋王遗命,详细交待赐矢原因,再写庄宗将三矢“受而藏之”;第二层是庄宗执行遗命,写庄宗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告成功,还三矢于先王。其中着力写庄宗对三矢的恭谨态度。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以及“其后用兵”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接受遗命,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受”“藏”“遣”“告”“请”“盛”“负”“驱”“纳”等词,描绘出庄宗忠实执行父命的形象,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这就为下面的议论做了准备。这一段叙事语势比较平缓,没有任何议论,但却寓论点于叙事之中,以叙事论证了论点,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全段叙事欲抑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

第三段转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这一段由叙事转入议论。先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赞叹庄宗的成功,用“意气之盛”回应文章开头的“盛”字和“得天下”三字,并顺承第二段的叙事;继而慨叹他的失败,用“何其衰也”回应文章开头的“衰”字和“失之”二字,并转承第二段的叙事。这一大起而至大落的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极强烈的对照。同是一个人,由“盛”转“衰”,变化如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连用两个设问句,前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这样设问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接着引《尚书》中的话怍答。并顺势从中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这就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概括.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说明“盛”“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在于“人事”,与开头提出的沦点相照应,是论证所得的结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第三部分(第四段)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本来行文到第二部分,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又进一步议论: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得出具有更 4

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并背会警句

2、完成第二课时的学案

第二课时

研习课文

一、合作交流

(1)本文的用意何在?从课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明确:欧阳修写这篇传记小序,意在发表议论,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当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当满足于表面的繁荣。从文章结尾“岂非人事哉”一句可以看出作者这一用意。(2)本文是怎样提出论点的?

明确:本文开门见山提出盛衰由人的主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用一个“原”字推导原因,点出庄宗,作为立论依据,顺势引起下文。

(3)本文结构层次有何特点?

第1段立论,2、3段论证,第4段承上小结,引出教训。

全文用一个“矢”字作线索。晋王以三矢赐庄宗——庄宗藏之于庙——用兵前:请其矢——负(矢)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一个“矢”字,把关于后唐所以得天下的许多史实联贯起来。

(4)本文是怎样运用正反对比来阐明事理的?

全文通过庄宗的“得天下”与“失天下”作为主线进行对比,事清而理明。文章开头“盛、衰”,“得、失”并举。

第3段“盛、衰”,“得、失”,“成、败”,“损、益”,“兴、亡”并举。末段又用“盛、衰”并举。此外,又如两处“方其„„及„„”,对照鲜明,论点非常突出。(5)怎样理解文章中文与题的内在联系? 明确:

作者为《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表面看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6)对《伶官传序》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评价? 分析:作者的观点是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的。首先,作者把一个王朝的盛衰兴亡归之于某个 国君,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如果根据作者的观点加以推论,似乎统治阶级只要能“谦”而不“满”、“忧劳”而不“逸豫”,封建王朝就会长治久安。实际情况当然不是如此。其次,作者对当时统治阶级加以劝戒,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

但是作者的观点也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虽然一个王朝的盛衰安危不能完全归结于统治者个人的忧劳还是逸豫,但统治者是骄奢淫逸还是励精图治,这对当时社会是有重大影响的。北宋王朝之亡于女真族,南宋王朝之灭于蒙古族,其原因之一都在于两宋统治集团只求 5

苟安享乐,毫无进取之心。欧阳修早在北宋前期就把这一点作为严重问题提出,这说明他有一定的政治眼光。另外,“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历史教训,在今天我们建设现代化的进程中,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深入探讨

1、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是怎样提挈全文的?

[明确]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是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意思是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这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即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

(1)紧接着这句话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一认识的历史根据。

(2)第二段叙述庄宗和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3)第四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强调可以能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2、在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强调“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明确] 因为本文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这样强调既可以扣住题目,又可以使事理推而广之,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

三、论证方法

1.例证法

本文属于史论。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例。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作者精于选材的匠心。文章并没有写庄宗如何“逸豫”,但通过“晋王三矢”这一典型的、生动的事例,充分地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对于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不言而明,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起到了以古鉴今、举一反三的作用。

2.对比论证法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本文的对比论证在总体上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四、总结引申,导出兴亡规律

教师对着所画的起伏曲线解说:本文鲜明的抑扬顿挫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庄宗的盛衰、兴亡、得失,以及作者对此感情上的抑扬、笔调上的起落之上。那么我们看一下,这些起起落落,实际上都是在围绕着什么上下波动的呢?

提示:“人事”,即盛衰兴亡之理。教师可随机在原起伏曲线中间划一横线,并在一端注上“人事”字样,即如:

价值规律。

那么咱们也把它称为“规律”看行不行?叫什么呢?

“兴亡规律”。

即是“规律”,就要用事实来检验它看是否正确:(教师提示学生讨论回答)

庄宗:忧劳则兴,逸豫则亡;

秦:

仁政则兴,暴政则亡;

六国:抗秦则兴,赂秦则亡;

项羽:重贤则兴,寡谋则亡;

学生:勤奋则兴,懒惰则亡。

可见,一个人的兴亡、得失、成败,与天命神灵无关,关键在自己,事在人为。这也是“兴亡规律”带给我们的启示,希望同学们用这一“规律”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五、感受语言特色

1.语言委婉,气势充沛

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在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毫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即使是在慨叹庄宗败亡时,也只是寓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意正言婉。全文从“呜呼”起笔,到“岂独伶人也哉”收尾,一叹再叹,以叹始终,于反复叹咏之中显现委婉的韵致。在议论的文字中,多用反问句、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令人深思;多用对称语句,特别是在关键的地方,采用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格言式的骈句,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和节奏感;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有张有弛。疑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骈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错综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充沛。清代文学家沈德潜认为《伶官传序》:“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后来做史论的人往往学这种抑扬顿挫的笔法。

2.文笔酣畅,波澜起伏

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人“晋王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后再次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发人深省的教训,戛然而止,将全文的语势稳稳地落在结尾上。篇幅虽短小,却写得起伏跌宕。全文一气呵成,淋漓酣畅。

3.平易自然,简约凝练

文中没有佶屈聱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词藻,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语言平易近人,自然晓畅。叙事不枝不蔓,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语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老师只作精要点拨。

六、布置作业

请用下面话题或题目写300字左右的片段。

写作应用:

1、人要有忧患意识

2、忧劳可以兴国

3、居安思危

4、得与失

5、祸患常积于忽微

6、要防微杜渐

7、自律

8、事在人为等

附录:有关史料

1.唐庄宗其人(朱则莹摘编)欧阳修为五代史伶官传作序,客观地分析唐庄宗的成败得失。唐庄宗姓朱邪,名存勖,本是沙陀族人,他的祖上做唐朝的臣子,被赐姓李。他父亲李克用被唐王朝招来镇压黄巢农民军,沙陀兵进入长安,焚宫殿,烧府库,大肆掠夺,无恶不作。

公元908年,晋王李克用死,李存勖继承父业。他初有大志,着手整顿纪律败坏的沙陀兵,组成精锐部队。913年破幽州,取河北,击败对手梁国军队。923年在魏州称帝,国号称后唐。

唐庄宗骁勇善战,常冒死搏斗。最激烈的、也是决定性的一仗是称帝后夺取郓州之战。梁军破德胜南城,庄宗弃北城,坚守杨刘城,与号称十万之众的梁军日夜苦战,庄宗再占德胜城,梁军决黄河口用洪水阻唐军。庄宗听取谋臣郭崇韬的计策,留兵守杨刘,自率轻骑从郓州直取汴州,一举消灭梁国。赫赫战绩,使欧阳修禁不住赞叹:“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唐庄宗小名亚子,喜演剧,能度曲。伶人能接近他,并渐渐参与政事。庄宗宠幸的伶人周匝为梁所得。庄宗灭梁进入汴州那天,周匝至马前拜见,庄宗非常高兴,并赐以金帛慰劳。周匝说:“我在梁国没遭杀身之祸,多亏教坊使王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的帮助,请天子好好答谢他二人。”庄宗当场答应封官。郭崇韬竭力劝阻说:“帮陛下取天下的功臣还未封赏,却先封伶人,是要失去人心的。”庄宗到底不听,封陈为景州刺史,封储为宪州刺史。

唐庄宗宠信伶人,让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优伶掌握实权。景进等专替他探听宫外消息,回报的情况往往颠倒是非。许多朝官和四方藩镇都争着向伶官行贿,以求在庄宗面前说些好话。最阴险的是那个演杂剧出身的郭从谦,因有些军功,被封为掌握亲兵的从马直指挥使。因姓郭,又去亲近权臣郭崇韬,并拜其为叔父。崇韬无辜被杀,郭从谦借此机会在营中蛊惑军心。当时军士王温趁夜作乱,事发后被斩。有一次庄宗戏语郭从谦,说:“你的党朋,忘恩负义,又教王温造反。你们还想干什么呢?”从谦大为震惊,回来后便进一步煽动兵将道:“快把你们的积蓄拿出来买酒肉吃,不必考虑后事。”大家问为什么,他说:“陛下为王温的事,等到攻占邺地,要把你们统统活埋。”从此,这支亲兵部队便萌发了叛乱的念头。

不久,李嗣源发动兵变,郭从谦首先响应,率从马直亲兵攻皇城,纵火焚烧兴教门,闯入内宫,乱兵在宫楼上用箭射死仓皇东出的唐庄宗。《伶官传序》把这个过程概括评述为:“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当初梁国大将王彦章就说过:“李亚子是个斗鸡小儿,不足畏。”诚然,庄宗把打仗治国视为斗鸡寻乐,此外一无所知。正如欧阳修所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因此,唐庄宗斗败梁国,自己也接着灭亡。

(《语文战线》1983年第8期,有改动)2.此三者,吾遗恨也。

庄宗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与后梁朱温、燕刘仁恭父子、契丹阿保机三者的关系,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李克用的父亲原名朱邪赤心,世统领沙陀部落。唐懿宗时,庞勋起义,朱邪赤心统领骑兵帮助唐王朝镇压了起义军,因而受封代北行营节度使并赐名李国昌。黄巢 8

起义军攻克长安后,李克用又率其部属追击屠杀起义军,受封河东节度使,后进爵晋王。

公元885年,李克用同起义军叛将朱温等相约合击黄巢。回兵时,李克用途经汴,朱温假意置酒宴请,夜里却纵火烧上源驿,企图杀害李克用。适逢倾盆大雨,将大火熄灭,李克用由侍人郭景铢相救,得以缒城逃出,双方从此结怨。朱温窃取农民起义果实,于公元907年废唐称帝,各地势大力强的藩镇也纷纷称王称帝,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纷扰割据的时期──五代十国。在你争我夺的血战中,双方结怨越来越深。

刘仁恭原是幽州李可举的部属。李死后,其子匡威、匡俦相互残杀,刘仁恭趁机拥兵攻打幽州。兵败之后,刘仁恭投奔晋王李克用,常“道燕之虚实,陈可取之谋”,受到宠信。后来李克用攻打罗弘信,求兵于刘仁恭,刘不但不给,反而杀了晋王的亲信燕留得,反目成仇。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光于公元911年称帝,自号大燕皇帝。

李克用一度与契丹阿保机关系密切。公元905年,阿保机极盛时期,统领30万军,应李克用邀请来到云州。双方“握手甚欢,结为兄弟”。后来,阿保机却背约归梁。

因此,《五代史阙文》有这样的记载,武皇临薨,以三矢付庄宗曰:“一矢讨刘仁恭,汝不先下幽州,河南未可图也;一矢击契丹。”且曰:“阿保机与吾把臂而盟,结为兄弟,誓复唐家社稷,今背约附贼,汝必讨之;一矢灭朱温,汝能成我志,死无憾矣。”

3.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后唐庄宗李存勖接受父命,决心报仇。天祐十年(913),李存勖攻幽州,“以组系仁恭、守光,号令而入,是日诛守光。遣大将李存霸拘送仁恭于代州,刺其心血,奠告于武皇陵(即李克用陵墓),然后斩之”。至此李克用的燕仇已报。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李存勖兵破开封,后梁末帝朱友贞见大势已去,“召控鹤都将皇甫麟谓之曰:„吾与晋人世仇,不可俟彼刀锯,卿可尽我命,无令落仇人之手!‟麟举刀将自刎,帝持之,因相对大恸”。于是皇甫麟杀了朱友贞,然后自杀。庄宗闻之,“诏河南尹张全义收葬之,其首藏于太庙”。李克用的梁王之恨又除。

4.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公元926年,枢密使崇韬和他的女婿、庄宗异母弟存相继被杀,加上其他天灾人祸,一时谣传四起,人心浮动。兵士皇甫晖当时奉命戍瓦桥关,戍期已满,却被留下守贝州,心怀不满,便趁机纠众杀部将杨仁,裹胁裨将赵在礼为乱。这次兵变发生于夜间,故云“夜呼”。庄宗之祸,自皇甫晖一夫夜呼而起。

魏州兵变时,拥有兵权的伶官史彦琼先拒不发兵,后又单骑逃逸,乱兵因得以很快据有邺城。庄宗闻变,派宋州节度使元行钦招抚不成,又遣诸军大集于邺城而攻城不克,于是命蕃汉总管李嗣源统亲军讨伐。李嗣源领军到邺城下,军士大乱,迫嗣源为帝。庄宗只得御驾亲征。谁知未与乱兵相接,诸军先于途中离散奔汴,不得已中道而返。还军途中,庄宗精神沮丧,流泪责备诸将说:“卿等事余以来,富贵急难,无不共之。今兹危蹙,赖尔筹谋,而竟默默无言,坐观成败……”元行钦等百余人都援刀截发,置发于地,以示忠诚。是时,君臣相对悲号。

四月,丁丑朔,伶官郭从谦率所部叛乱,进攻宫城,庄宗为流矢所中,崩于绛霄殿之庑下。坊人善友,将廊下乐器聚簇在庄宗的尸体上,发火焚之。

5.身死国灭。

庄宗亲征李嗣源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乘危作乱,射杀庄宗。庄宗死,李嗣源正式继承帝位,是为明宗。李嗣源曾企图改国号,事虽未行,但李克用嫡亲子孙全被诛杀,后唐政权实质上已经覆灭,故曰“身死国灭”。

6.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李存勖二十四岁继晋王位,历经十余年鏖战,终于执杀刘仁恭父子,迫使朱梁魏州来归,于公元903年称帝魏州。如果包括李克用在世时所参与的征战,那么庄宗夺天下,历时二十 9

年以上;然而,这个得来颇不容易的天下,不到四年工夫,竟又在庄宗的手里丧失。“得之难而失之易”,不能不引起历史学家们的慨叹并进而追根寻源了。

北宋薛居正在《旧五代史》里评论道:“庄宗以雄图而起河汾,以力战而平汴路,家仇既雪,国祚中兴……然得之孔劳,失之何速?岂不以骄于骤胜,逸于居安,忘栉沐之艰难……外则伶人乱政,内则牝鸡司晨,靳吝货财,激六师之愤怒,征搜兴赋,竭百姓之脂膏……”

庄宗失败的原因很多,如任用租庸使孔谦,“峻法以剥下,厚敛以奉上”,弄得“四方饥饿,军士匮乏,有卖儿贴妇者,道路怨咨”;刘皇后专权信谗,擅杀鼎臣,致使人人恐悚,众口吞声。而“伶人乱政”则是其失天下的重要原因。

庄宗自幼好俳优,常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得宠,为官作宦,“军机国政皆与参决”,伶人郭从谦竟当上皇帝近卫军“从马直”的指挥使。

《五代史·伶官传》详细记载了“伶官乱政”的许多史料。

5.伶官传序教学 篇五

《伶官传序》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册中,第五单元的自读欣赏篇目。从体裁上看,这是一篇古代散文,文言文篇目,因此首要教学目标就定位在文言文字词句的梳理之上;其次,从思想内容上看,这是一篇史论文章,讲述唐宋之交的五代十国历史中,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因此教学目标之二便是通过历史故事的了解评论,来获得当下生活的启迪,所谓读史明志,莫过于此。由于比赛只用一课时来展示,而从赛课角度考虑,当是呈现第二课时为宜,故而最终将比赛课时的教学目标,落脚在文章写作意义之上。

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大体上就围绕庄宗的盛衰人生展开,辅之以两个由文本之内向文本之外延伸的思考题,最终归结到本文写作目的及现实意义的探讨。整体而言,教学思路清晰简洁,便于课堂操作,基本符合史论文章的讲授要旨。从课堂效果上看,学生能够基于文本,对庄宗的盛衰人生有着循序渐进的认知与评价,最后能由历史兴亡规律,转向对个人的自省自察,基本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此外,有的学生能跳脱出历史评论的局限,真诚地表达自己个人独到的见识,虽然有脱离主流评价之嫌,却也是难能可贵的一种真实。当然,本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教学目标的呈现时没有进行讲解,这是需要改进的。

上一篇:成功在于坚持的励志名言下一篇:火灾事故应急预案1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