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的学生作文(精选12篇)
1.取舍的学生作文 篇一
孟子的这段话大家都很熟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但大家在自己面对抉择的时候,却很难做出判断。
对于生活中的取舍,有时表面上看起来会令你有损失,但实际上善于取舍,往往可能避免更大的损失。在数学上,当遇到一个除不尽的数时,我们要去取舍,有时为了事情的必要,也要去取舍;在选择题前,也要为了最恰当的答案进行取舍;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青年向一位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拿了3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说:“如果每块西瓜都代表一定程序的利益,你选哪块?”
“当然是最大块!”青年毫不犹豫地回答。富翁笑了笑说:“那好请吧!”
富翁把那块最大的西瓜递给了青年节,而自己吃起了最小的那块。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随后拿起书桌上的最后一块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面关晃了晃,大口吃了起来。青年马上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西瓜虽然不比他的大,却比他吃得多。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诱惑,才能获得长远的利益。
精略地想一下,每个人的一生有80年的时间供自己挥霍。因此,在这有限的生命里,我们不可能做到一切我们想做的,得到一切我们想要的。每当那时,我们就要学会取舍。
有一只很有名气的猴子想必我们都会熟悉。它被我们总结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那猴子为何不找个袋子把桃子,玉米,西瓜,芝麻全都装起来带回家呢?这样固然是最好的结局,谁都希望。但生活中不能预料的事常有发生,像猴子找不到袋子不能满载而归的情况随时会出现,这时是像猴子那样每种东西都想要,结果却落得一无所有的结局,还是学会取舍,把握自己的实际能力,最终有所收获呢?这是一道最简单不过的选择题,而道理就在其中。
有位哲人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理智的选择。”这取舍之间,境界高下悬殊。
2.取舍的学生作文 篇二
这里, 就以彭学明的《庄稼地里的老母亲》为例, 突破传统的介绍作者、归纳中心思想、分析课文结构、分析写作特点……的教学方法, 直接将主旨、课文结构分析和课文特点结合在一起, 从实用性方面出发, 谈谈作文应该如何选择材料 (因为这篇文章最重要的特点就体现在选材方面) ,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觉得这才是我们的学生学习这篇文章需要掌握的主要东西。
首先, 要引导学生知道文章所用的材料一定是与这篇文章的主旨有关系的材料。作文中不论是主要的典型材料还是次要的普通材料, 都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因为主旨是文章的灵魂, 是统帅;文章材料的作用就是为了表现文章主旨的, 所有材料都为其也必须为其服务。朱光潜在《选择与安排》中说过:“每篇文章必有一个主旨, 你须把着重点完全摆在这主旨上, 在这上面鞭辟入里, 烘染尽致……”这个被鞭辟、被烘染的“重点”就是指的材料, 这里所说的实际就是材料和主旨的关系。
《庄稼地里的老母亲》一文所用的材料分五个部分, 记叙了母亲对土地、对劳动、对人民的热爱, 这些材料有主有次, 但都紧紧围绕着颂扬勤劳、善良、质朴的母亲将爱给了子孙, 也无私奉献给了人民这个中心, 表现出母亲高大的形象。
其次, 要尽可能的用典型独特的、感人的材料。这样的材料才能更加突出主旨的深刻, 使文章更有意义。
《庄稼地里的老母亲》中典型材料就很明显, 用典型的材料表现了人物的崇高精神品质。写母亲的材料很多, 要很好地表现文章主旨, 就要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本文要写的是一个一辈子生活在山区与土地打交道的母亲, 这样的农村妇女在中国农村、特别是山区成千上万, 她们有许多优点美德, 如勤劳、善良、朴实、坚强等。如果一般材料多了, 母亲的形象就和其他农村妇女没有什么不同了, 就不可能写出人物的本质特征, 无法表现出“这一个”的独特性, 就缺乏感染力了。所以必须有典型材料。从标题也可以看出, 作者要表现“庄稼地里”这一点, 说明母亲与土地、与庄稼的关系, 突出一个“老”, 以体现母亲一生, 尤其是晚年还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文章第二、四、五部分是主要的典型材料。第二部分写农村实行责任田, 母亲从城里回到山乡, 面对分得的田地和荒山, 下决心要为子孙们守好这份“家业”。第四部分展现的抗旱队伍壮大, 但像母亲这样只身一人满头飞霜的白发在队伍中异常耀眼、独特。第五部分写老母亲将自己用血汗换来的粮食全部捐献给灾区人民, 这是出人意外的壮举。这些材料非常感人, 特别是第五部分, 更表现了母亲的无私和奉献, 这些地方所展现的品德不是每个农村妇女都能做到的, 也正是这些材料把老母亲和一般的农村妇女区分开来, 从而表现了主要人物所特有的思想境界和性格特征, 使这个形象变得更加高大, 增强了文章的意义。
对于这些主要的典型材料应该详写, 以上的材料作者就不惜笔墨地进行渲染、刻画。
再次, 普通的材料要适量写。
一方面, 典型材料之所以典型, 是因为这种材料少。如果仅仅用这样少的典型材料, 文章中普遍方面的涵义就无法展现。
《庄稼地里的老母亲》中第一、三部分是一般的辅助性材料, 写劳动, 从面上描写和表现人物。所写的情况在一般农村妇女中普遍存在, 这些材料表现了老母亲所具备的勤劳、善良、朴实、坚强等是许多普通农村妇女都具有的传统美德, 展现的是普遍的涵义。
另方面, 典型的材料之所以典型, 它是一般的普通材料衬托出来的。没有普通的辅助性材料, 文章也会显得单薄、不饱满, 没有支撑力。
《庄稼地里的老母亲》中的典型材料把母亲变得更加高大起来, 这些高大就是在许许多多农村妇女包括母亲本身的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衬托、比较出来的, 使人们感受到母亲是中国农村千千万万具有传统美德的劳动妇女中的一员, 但又不同于这些劳动妇女, 这就将文章所要表现的这一个与许许多多区分开了。如果没有第一、三部分的普通材料, 是无法支撑出母亲这样高大的, 文章也会显得单薄。
但普通材料毕竟是次要的, 起烘托作用, 所以不能详细写, 只能略写;当然, 如果是太普通的材料则可以不写, 要写也一笔带过;与主旨无关的材料, 心中无论怎么喜欢也不能写。否则, 文章会显得啰嗦, 主次不分, 主题不突出。
总之, 从《庄稼地里的老母亲》一文中,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紧紧围绕主旨选材, 所选的材料都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 而且主要材料、次要材料分明, 详略得当, 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普遍性和独特性, 展现了老母亲高大形象。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要引导他们深入理解、领会这点, 作为学习中所要把握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学习作文时能有选择地使用材料。
参考文献
[1]符耀.湘西风语者——浅谈彭学明散文[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 (06) .
[2]包晓玲.论彭学明对湘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播[J].南方文坛, 2008 (03) .
[3]李晓红.现代理念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探讨[J].文学教育 (下) , 2007 (01) .
[4]毛韶华.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J].文学教育 (下) , 2007 (11) .
[5]王艳军, 季红艳.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4) .
3.取舍的智慧 篇三
一、取普遍性,举一反三
《苏州园林》是一篇经典之作,它围绕总特征的四个讲究,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细部,从主要到次要,全文思路清晰,内容易懂,无需花太多时间去教。我取其中的一段来带动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文中有这样一个小段: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而到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这种文段结构是一种“说明+观感”的语段结构模式。说明中的“观感”变换了说明的角度,好像已经不再是对说明的对象进行解说,而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着说明对象给人的美好感受。由于有“观感”,有了从“观感”中渗透出来的“评价”,读者便对事物有了更为美好的感受和认识。这种段式结构,可谓实用而美妙。学生体验到了这其中的实用和美妙,然后引导学生在本文寻找出类似的段落:“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本单元《凡尔赛宫》中介绍“镜廊”一段,以及《故宫博物院》、《巍巍中山陵》等文章中都有这种美妙的段落。通过这种举一反三的取舍,加深学生对说明文的解读,不能不说是一种智慧。
二、取细节描写,由点及面
如何把握文章中的“点”,由点及面,解读人物形象?如何把握作品人物的价值?让学生在具体阅读中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品味的提高?这不仅是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而且涉及一个语文教师创造性取舍文本的智慧。
《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描写一节,非常精彩,人物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跃然纸上。作者高超的笔法:一是多层次的细节描写,二是侧面烘托,三是夸张手法。作者把范进作为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来写,讽刺的矛头更主要的是指向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选取这样一个“点”,就很容易把握《儒林外史》的主旨: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弊病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地揭露和强烈地抨击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对文本的局部挖掘与整合全文进行统一,点面结合,就既兼顾了深度,又有了广度。这样的取舍,定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不也是一种智慧吗?
三、取特色,学以致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历来的教学重点是:旧式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闭性和落后性;运用比照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
而我在教本课的时候取重点为:学习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根据这个重点,我设计了四个作业,分组完成:①学习本文景物描写方法,描写校园一角。②人物素描,描写一位老师或同学。③动作描写,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④场面描写,描写一次早读。然后,课堂上大家讨论、分享。同时与文中相关段落联系起来,在比较中学生深深地体验到了鲁迅先生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①景物描写(第二自然段),写景抓住了事物的特点,景物描写有着恰当的顺序,然而更美妙的是句式的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像一条彩线,一层进一层地牵动了百草园中美丽的景物……这样点面结合地写,既省去了许多文字,又显得情趣横生,整段文字真情流露,富有诗情画意。②人物素描,作者仅用30余字就勾勒出了先生的形象(年龄、身材、须发、装束、神态等)。③动作描写,一系列动词准确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生动简洁,富于变化。④场面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师生读书场面,精彩得让人捧读不厌。有了这样的体验以后,我们的学生对语文欲罢不能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样的取舍,必然是智慧的,因为它根植于实际的土壤,它能够耐心地期待花开花落的生长过程;这样的取舍,必然是沉静的,因为它必须沉淀咀嚼,它需要深思默想;这样的取舍,也必然是活泼的,因为它充满了智慧与挑战,它离不开思想的交锋。
4.高一关于取舍的作文 篇四
像我一样,每周总为了寻求心里安慰将所有的作业都背回家,想在那短短的时间里把它做完,可实际上每次一打开书包看到那一堆的作业,却顿时没有了想写的欲望,就这样,一书包作业又被我原封不动的背回了学校。后来我的同桌告诉我,回家只需要带几科重要的就行,其余的可以到学校来写。很快我便按照他的方法来做。果然很有用,每周回去能把大部分作业写了,到学校也可以慢慢的写完其他作业。
还听说过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海岛,岛上有很多沉积了多年的大颗珍珠,颗颗价值连城。可由于各种原因,谁也无法接近这个海岛,只有栖息在海岸附近的海鸟能飞行往来在这个岛上。
很多人慕名而来,并用枪支捕杀飞回岸边的海鸟。因为这种海鸟每到白天都会飞到岛上去吃光如明月的珍珠。
时间长了,海鸟渐渐地灭绝,即使剩下的几只也过得胆战心惊,只要一闻到人的气息,看到人的踪影,就会早早地逃走。后来,来了一个商人,他在海岸附近买下大片的树林,并在树林周围围上栅栏,不让闲杂人走进他的树林。同时,他严厉告诫他的仆人:不许在树林里捕捉或驱赶海鸟,更不许放枪。于是,当海岸其它地方的枪声一响,就会有海鸟在惊慌逃窜中不经意闯进他的树林。时间一久,海鸟渐渐地都留在他的树林里栖息。
它们也因此不必再为安全而战战兢兢。等海鸟在他的树林里逐渐安定下来的时候,他开始用各种粮食果实,做成味道鲜美的食物,撒给这些海鸟吃。海鸟贪吃美食,吃得十分饱,就把肚中的珍珠全部吐了出来。日复一日,这个商人就成了百万富翁。
5.取舍话题的高中作文500字 篇五
人的感情就是这样,总是希望有所得,以为拥有的东西越多,自己就会越快乐,所以就会迫使我们沿着追寻获得的路走下去。
可是,有一天,我们忽然发觉,我们的忧郁,无奈,困惑,伤心,无聊,一切不快乐,都和我们的图谋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我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或者,太过于执着了,以致于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执迷于某个事物上了。
比如说,你爱上了一个人,但她却不爱你,你的世界就将微缩在对于她的感情上,她的举手投足都将引起你的注意,都足以成为你快乐和痛苦的源泉。
有的时候,你明明知道有些东西不属于你,可你却去强求。或许可能出于对自己盲目的自信,或是过于相信所谓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结果不断的努力,换来的却是不断的挫折,到头来弄得自己苦不堪言!世界上有很多事不是我们努力就能够实现的,有的靠缘分,有的靠机遇,有的我们不如用看山看水的心情来欣赏,不是自己的不强求,无法得到的就放弃吧!
6.取舍话题的高中作文600字 篇六
取和舍自古就是一对反义词,在这部影片中表现的越发淋漓尽致。风速高达18级的超强台风“蓝鲸”在海面上迅速形成,这时,蓝鲸很可能沿海登陆,也有可能与这座沿海城市擦肩而过。而这座城市的市长便要有所取舍:如果大规模撤离人口,蓝鲸来了,保住了120万条人命;但若是蓝鲸不来,损失的可就是38亿的财产,甚至更多。市长的肩上挑着一根担子,一端是120万的人命,一端是38亿的财产,是自己辛辛苦苦四年来的心血,孰轻孰重?看到这儿,我的心紧紧的悬在喉咙口,当市长说出那句“宁可十防九空,也不一刻放松。”的话时,我的心总算放下了。撤离人口的指令下来,船夫们也在抉择:是船还是命?船可是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物品阿。利用台风眼仅有的20分钟,抢救孤岛孕妇,可当预定时间已到,孕妇还没来,机长也在抉择着,是孕妇的命还是自己的?太多太多的取舍,更好似一场赌博,一场残酷的赌博。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取舍吗?读书人为了有一朝功名成就,舍去了玩耍、游戏的时间,一心放在功课上;生意人为了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滋润些,舍去了休息的时间,没日没夜的奔波劳累;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把自己的性命作为赌注,押上了沙场……取舍,大到身家性命,小到芝麻绿豆,可以说,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要取舍,只看我们取得值不值,舍得应该不应该。
7.谈谈《乡下人家》学习目标的取舍 篇七
一、人文学习目标的确立
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确定不同的人文目标。城市地区的学生:感受乡下人家纯朴、和谐的生活;农村地区的学生:激发热爱乡村生活之情。
农村教师在确定人文目标的时候, 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风景, 把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激发出来。农村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太习以为常了, 往往不太关心。通过我们的教学, 要把学生对自己的家乡、自己身边的风景热爱之情激发出来。对城里的学生来说, 目标要求不要过高, 农村生活毕竟跟他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不要偏离学生的生活体验空谈感受, 要注重透过语言文字来感受乡村生活的自然和谐。
二、语言文字学习目标的确立
1. 字词目标。课后的认字、写字表和“词语盘点”的词语很清楚, 字词目标一般容易把握。
2. 积累目标。积累是语文教育优良传统之一, 本文语言优美, 有积累的价值。朗读、背诵、摘抄是常用的积累形式 (不是所有课文都要有感情朗读, 尤其是背诵) 。字词一般目标与积累目标分开列出, 可使学习目标更清楚、明确。
3. 形成一幅独特、迷人的乡村生活大画面, 并能形成6幅不同的乡村生活小画面。“独特”“迷人”是这篇课文的核心词, 也称之为“词眼”。从三年级开始, 教科书有意识地渗透了“读文章想画面”的阅读能力训练, 这也是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四年级上学期第一个单元作为训练重点进行了总结提升。确立这一目标是对“读文章想画面”能力的巩固与运用, 符合语文能力螺旋式向上发展的特点。
4. 体会拟人句式的表达效果, 试着运用 (以口头运用为主) 。这是本文表达方法方面的训练重点, 是根据课后思考练习题以及《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编排来确定的。所以没有将空间、时间相结合的叙述顺序作为学习目标。
以上学习目标可以理解为学完一篇课文后应该达到的终结目标, 而不是一个课时的形成性目标。
三、实现学习目标的策略
就人文目标来说, 可以通过诵读、交流阅读形成的画面、摘抄优美语句等语言文字训练来实现, 这样可以避免语文教学过于注重“人文性”, 导致语文教学“工具性”失重, 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人文性”是各个学科都应该注重的, 语文学科并不是独当其任的唯一学科。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进行交流沟通, 提高文化修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国文教学, 选材不忽略教育意义, 也就足够了, 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肩膀上, 实在是不必要的。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 那就是阅读与写作训练。”
就语言文字目标来说, 简要地谈四个方面。一是本课中容易读错、容易写错的字词需要加以指导, 但不提倡逐个学习, 以体现中年段与低年段的字词教学区别。二是本课内容浅显、语言优美, 要加强诵读积累。三是课文的前6个自然段描写了6个各不相同的画面, 每个自然段都是一幅画, 可以作为不同的整体来理解。而这6幅不同的画, 又构成了一幅独特、迷人的乡村风景画。可以让学生抓住每个自然段中关键性词句进行想象, 在头脑中形成6幅不同的乡村生活的小画面, 在这个基础上, 形成一幅自然、和谐、优美的乡村生活大画面。四是重点落在“拟人”句式的表达效果, 并试着运用。以口头运用为主, 也可以进行简单的书面练习。而叙述顺序 (空间顺序:屋前、屋后;时间顺序:春、夏、秋) 、对比的方法 (乡村房前与城市高楼门前装饰对比) 的体会不作为重点, 不作统一要求, 学生能够掌握多少是多少。
选择教学策略时要注意宜整不宜碎;宜尊重不同的感受与体验, 不宜强求相同的感受与体验。这个方面的要求可以从课后思考练习第1题“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第2题“对课文描写的哪一处乡村风景最感兴趣”等看出来。所谓宜整, 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6个不同的画面, 每个自然段都能构成一个画面, 让学生从整体去感知;二是要体现出6个小的画面, 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大画面的过程。可以抓住“独特”“迷人”这两个关键性的词语。“独特”是具体客观存在的事物, “迷人”是人对景物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这样两个词语应该区别处理, 训练过程也要体现出层次性, 体现出逐步深入、逐步发展的过程, 让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处于一种螺旋上升的过程。怎么才能体现出层次性呢?首先, 要让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 这篇课文中的一些关键性的词句应该掌握。除了“独特”“迷人”以外, 比如说“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绘出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等, 就是关键性的句子。这些关键性的词句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来。第二, 要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幅乡村风景画。可以运用已经学到的“读文章想画面”这一阅读能力来完成学习任务。第三, 创设想象的情境。
四、学习方式的选择
在学习方式上, 我个人觉得, 这篇课文比较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因为每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面。每个学生对不同的画面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他们的兴趣点往往有所不同, 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 进行分组讨论, 交流感受, 再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这就是学习方式上的改变。
教学环节可作如下处理:第一课时只抓住“独特”这个词, 提出这样的问题:“乡村生活的独特到底表现在哪些地方?文中用哪些关键性的词语来表现它的独特?”然后学生讨论、思考。第二课时在理解体会乡村生活、风景独特的基础上, 扣住另一个关键词———“迷人”, 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进行汇报, 在汇报的过程中, 可适时抓住“探出头来”、“大摇大摆、走来走去”等拟人句式, 让学生去体会其表达效果。当然, 在试着运用这个写法的时候, 不一定局限于让学生只讲农村的景物, 也可以讲城市的风景, 总之把拟人句式的运用作为一个训练的重点。在这个基础上, 再把重点放在诵读、背诵和抄写上, 这是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目标。现在一些教师喜欢说美读、美美地读, 却缺少美读方法的引导。这篇课文倒不如引导学生一边诵读, 一边想象优美的情境。
8.红尘中的取舍 篇八
与同一个人分手两次,20年的时光水一样流逝。有一天不期而遇,猛抬头看到他那两道来不及躲闪的目光,愤慨便如潮水一样袭来。记忆流转,不堪回首的片昔一幕一幕出现。我流逝的青春,我最美好的岁月,都在他赐予我的磨难中艰辛地度过。人生,相逢不如怀念。这样的人,宁可一生不见。
虽然我知道,明智的人,应该收集生命中快乐的记忆。但实际上,耿耿于怀的,偏偏是那些不愉快的事。尤其是曾经的伤害,我记得尤为清晰。直到有一天,读到一则故事,心才豁然开朗,不再纠结。
一个苦者对一介高僧说:“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高僧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他说:“这些事和人我就偏偏放不下。”于是,高僧让他拿着一个茶杯,然后不停往里面注入热水,直到水溢出来。苦者被烫到,马上松开了手。和尚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放不下的。痛了,你自然就会放下了。”
痛了,就会放下了。这句话我感同身受。我终于不再自责,曾经的人生中我曾伤害过别人。因为那时的我太年轻,没有经验,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感受,忽略了别人的自尊。我终于不再心怀怨愤,为我曾经付出的真诚,而对方竟不屑理会。人生路上,我终于有了一份难得的感恩之心。感谢生命中曾作害过我的人,因为他磨练了我的意志;感谢生命中曾欺骗过的我的,因为他增进了我的见识;感谢生命中间放弃过我的人,因为他教导了我应自立;感谢生命中曾绊倒过我的人,因为他强化了我的能力;感谢生命中曾愚弄过我的人,因为他增进了我的智慧。人世间,感谢所有使我坚定成长的人。使我在崎岖的人生路上,勇者无惧。最终放下所有心灵的负荷,轻装前进。
红尘中,没有什么是入不下的。痛了,你就放下了。不惑之年的我,放下了心灵所有的负荷,一颗心自由而宁静。
(编辑 辛英)
9.关于取舍的作文高中议论文 篇九
其实,不只是于自然万物,于人、于国、于世界,最大的智慧都莫过于舍弃,只有舍弃之后才能得到生命中最纯净的欢欣。
回溯时间,庄子告诉我们:只有舍弃功名利禄的牵绊,才?真正体会生活的逍遥,生命的清亮。他曾如涸辙的鱼,求一斗一升水来维持生命,但他从未放弃在精神上富足的天地遨游;他曾被友人疏远,只怕他夺其相位,他却淡然一笑,把那万人景仰的相位比作泥塘,拂袖而去,在自然中与天地共生,与万物为一。他是如何做到领一家之言,解难解之道的,就是因为他放弃了安逸、名利,才得到了精神上的无欲与释然,所以行动无羁,嬉笑怒骂中千古大道已然留传,完成了一次真正意义的逍遥游。试问,这番乐趣,在帝王将相中又有几人可得?
但是在生活中需要我们放弃的不只有名利,只有舍弃个人的利益和不断?胀的欲望才能真正带来环境的安定、周遭的和平。
君应见,西风烈烈,残阳如血,她素色衣襟卷进大漠苍凉。从此没有丝竹管弦,只能泪湿胡笳;从此家乡化作天涯,只能在心中镌刻大汉繁华;从此花样年华浸润边塞黄沙,徒留青冢,用千年的顾盼给家乡回答:以一女子之身,得匈奴之太平,幸甚!明妃就这样放弃了亲人、故乡、荣华、欢乐。美貌如她,却舍弃了一个女子应有的一切,换来了两个民族间长久的太平,这般舍弃,让我们看见了舍得之间她纤弱的背影,做出选择时却那样坚定,她留下英烈的灵魂,点燃大义的烽火,让后人久久铭记。
然而,试看当代,美国为了石油竟挑起伊拉克战争,使自己强占的欲望催生了暴力,两河文明的发祥地在战火的蹂躏下奄奄一息。能源可以以多种形式开发,但为此舍弃的今日巴比伦何时才能痊愈?为此放弃的和平生活何时才能重来?
10.取舍800字作文 篇十
如果将种种学问都仔细阐述一番,可能会集合成一本比《一千零一夜》更长的故事,那么现在仅谈谈在“取与舍”上先生的做法以及其中学问吧。取与舍,这历来是一个很难把握的东西。有一首歌便淋漓尽致地唱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愿望“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人人都想潇洒,但我们总是轻而易举地被欲望支配着,无止境地索取着,而吝啬于回报别人,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至于迷失了真正的自己,无法在人生的功课上修得满分。
毋庸置疑,先生在这门功课上的表现是无可挑剔的。他为了革命付出自己一生的光阴,没有为自己考虑过半分。先是弃医从文,接着又为革命辛苦奔波,他不惧迫害,在全城通缉的时候仍敢丝毫不做任何伪装,去参加革命志士的葬礼,发表一番铿锵有力的演讲。逝世的前几天他也没有获得片刻的休息,仍在埋头编写序言,整理遗稿。他的夫人许广平在《欣慰的纪念》一书中记录了鲁迅先生对自己的评价,“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牛奶、血”。这句话可谓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明证,世界上再没有人能够像他这样倾其所有给所从事热爱的行业了。那时贫穷的旧中国能给予他的甚少,他却竭尽一生去回报。
另外,我还有一点特殊的建议,即使你真正是接受得少,付出得多,但吵吵嚷嚷得人尽皆知也无甚意义。张扬,在很多时候都会被看作是一种虚伪。先生的一生对革命,对新中国的贡献无数,可是他不曾片刻大张旗鼓地炫耀。下面谈谈对陈光标高调慈善的一些意见,众所周知,他白手起家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他愿意将这些辛苦所得的血汗钱大把大把地捐给灾区,并且声称愿意倾家荡产买下《环球时报》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已是常人无法做到的壮举。但他在某次做慈善捐款时,竟将几百万的现金人民币堆成一座座钱墙,号召大家一起做慈善,却有些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范围。其实做慈善的态度如何,并不影响其本质,但如果他肯低调一点,可能外界对他的评价会更好。
11.中国市场消费的取舍逻辑 篇十一
李红在苏州一家物流公司当经理。过去五年中,33岁的她晋升了三次,税后收入与五年前相比也翻了一倍。丈夫的事业也蒸蒸日上。去年,他们家的总收入为12万元,已达到苏州上层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随着收入的提高,一家人过得挺滋润,外出就餐的次数多了,她偶尔还做做美容护理。但在生活开支上,她仍然精打细算:每个月收入的35%存起来,攒钱买房和备医疗开支之需;就算偶尔奢侈买个大件商品,她也会在其他地方缩减开支,以求平衡。例如,今年初,李红在做了三个月的调查之后,用近一个月的薪水买了一部手提电脑。为了平衡这项开支,她“砍”了外出就餐和做美容的次数。
李红在很多日常商品上缩减开支,“换”来了买电脑的预算,并继续维持高储蓄率。中国有很多像李红这样的人,他们都采取了类似的“消费取舍”策略。这也是麦肯锡2010年中国消费者调查得到的最为有趣的结论之一。近75%的受访者指出,他们在过去一年中至少在一个消费品类中增加了开支;而他们中的2/3表示,自己在其他消费类别中缩减开销,来平衡那项新增开支。他们有“取”有“舍”,与李红的做法完全相同。
“取舍型”消费行为在各个收入层和年龄阶层都存在。尽管中国人越来越富裕,但仍然很节俭、务实和谨慎。至少在近期内,他们不会停止储蓄,或开始使用信用卡来借贷支撑自己的生活方式。节俭的行为方式在中国人身上根深蒂固。这就意味着,中国消费者仍将坚持自己的价值观——牺牲在某些方面的消费,以便支持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升级。
当中国政府力图使居民消费(而非政府开支)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时,这种“取舍型”的消费将会带来一种非常有趣的市场动态。对于消费品营销商来说,“取舍型”消费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独特的挑战。为了从“取”中受益,又不致因“舍”而受打击,营销商必须持续进行产品的创新,量身定制适合中国市场的商品;拓宽品牌组合;关注各品类之间交叉销售的机会以及加强店内营销;通过互联网迅速制造影响力和轰动效应,吸引更多消费。
中国特色的“取舍”
“取舍”作为一种消费策略,并不仅限于中国消费者。收入有限的人不管生活在哪个国家,都会对大笔开销慎之又慎。但在中国,这种“取舍”行为有其独特性。
第一,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了富裕者的行列,但他们仍然是恪守原则的储蓄者。去年,中国家庭平均将收入的38%用于储蓄(而美国仅为6%)。约40%的受访消费者说,他们会设定储蓄目标,也会遵循这一目标。
中国人储蓄的部分原因是为了弥补养老金和医疗保险之不足,但同时也由于中国人量入为出的传统文化已根深蒂固。即便是对汽车、房产和教育等大项开支,也是如此。
尽管信用卡的使用大幅上升——2009年流通中的信用卡数量约为1.64亿张,相比2005年的2000万张——大部分用户仅将信用卡作为一种便利的购物方式(或积分换取小礼品的手段),而非将其作为一种信贷工具。约95%的中国持卡人每月都会全额还款(在美国,每月全额还掉信用卡欠款的消费者比例仅为50%左右)。在如此严格控制预算的背景下,为了在某方面增加开支,他们就必须在其他方面相应地缩减开支。
第二,与其他地区的消费者相比,中国消费者在尝试新产品和品牌方面要踊跃得多,或者说,品牌忠诚度极低。当发现一种可以满足自己特定需求的新产品时,尽管价格较高,他们也仍然愿意尝试。但是,一旦发现该产品无法满足需求,或他们的需求减退,便会很快放弃这种产品。
大多数富裕的中国人刚刚加入富人的行列,对很多产品品类还颇感新奇。与许多美国消费者不同,中国消费者并无继承父母一代的消费偏好、并继续坚持这些传统的问题。
第三,中国消费者在消费时非常精明。调查发现,无论是高收入还是低收入者,他们都具有不可思议的记忆产品价格的能力。在近期开展的一项测试中,中国消费者能准确地记得在最近进行的一次采购中看到的近100种商品的价格。
他们总是在寻找能买到“便宜货”的机会。2007年,参与我们访问的16%的中国消费者说,他们愿意不遗余力地寻找最划算的交易;到去年,这个数字提高到了26%。
第四,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懂得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区别,开始追求高性价比。过去,中国人倾向于认为“最贵”的商品就是“最好的”。现在,他们明白了,像基本家庭用品这一类的商品,不论价格如何,各种产品之间的差别有限。2009年,53%的消费者指出,价格能帮助他们确定哪种商品是最理想的;去年,这一比例下降到44%。现在,他们更愿意在某些品类中购买价格较低的产品,从而平衡在其他方面增加的开支。
取舍的背后
我们的分析发现,中国消费者消费取舍的七个独特动因,每种情况都由一系列不同的情感和功能性需求而驱动。
动因1:仪表入时得体
这是24%家庭的主要动因,占消费的23%。适宜的着装打扮在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消费者将大部分钱花在购买新衣服和饰品上,他们一般是18-34岁之间的单身青年,教育水平处于中等(相当于高中水平),收入偏低,为了平衡开支,他们会在食品和饮料上削减开支。
同时,穿戴适宜的风气在中小城市中越来越明显。城市化进程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使消费者对自己的外表更加在意。这也是像阿迪达斯和耐克这样的体育品牌在过去几年来一直大举进人中小城市的原因。
动因2:健康生活方式
这是15%家庭的主要动因,占消费的15%。为了“健康生活方式”而增加开支的消费者通常为45岁以上的女性。她们可能是家庭主妇或已退休,收入和受教育程度都低于平均水平。她们精打细算,对常买商品的价格非常了解。
价值观促使她们在能为健康带来确实好处的商品和服务上增加开支,如营养品、保健品、个人护理产品、奶制品以及为家人购买的健康小零食。她们中有一半以上愿意在保健品上花更多的钱。当然,她们削减了与健康需求不甚相关的消费,如时装和电器方面的消费。她们对个人形象、产品设计和便利性都不太在意。很多人也不再购买那些被公认为不健康的常用商品。
动因3:犒劳家人
这是14%家庭的主要动因,占消费的12%。这类消费升级通常发生在教育和收入情况低于平均水平的家庭。这种“犒劳家人”的开支增加往往是为了偶尔犒劳孩子——一个生日蛋糕、一盒饼干,或在饭店的一次就餐。如果有能力,他们还会在孩子的教育上不遗余力,如让孩子上钢琴课或绘画课。为了能在孩子身上做这些投入,他们会在自己的衣物上缩减开支,或
延迟购买大件商品。
动因4:事业成功
这是13%家庭的主要动因,占消费的15%。此类消费者往往通过消费高档的商品和服务,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借以进入让外人羡慕的商业圈子和社交团体。这种动因在受过高等教育、有高收入、年龄在25~34岁之间的男性身上最为普遍。他们或为私营企业主,或从事白领工作。
在中国,商业活动大部分都围绕着娱乐活动展开,所以,这些消费者倾向于在能款待商业伙伴或能为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商品上增加支出。例如,在高档娱乐场所消费、自己使用或馈赠他人恰当品牌的产品等。当然,他们还需要在客户面前穿戴体面,这就为商家创造了个人护理品和服装品类的商机。
为了弥补在“身份型”商品上的消费升级,他们会在包装食品和非酒类饮料上削减开支。在开支上被降级的,往往是他们仅与家人分享或独自消费的产品,不会被客户或同事看到。
动因5:科技潮人
这是8%家庭的主要动因,占消费的8%。中国消费者中有一个规模较小、但很“专一”的群体,他们希望通过在最新潮的科技产品上增加开支,使自己成为“科技潮人”。他们通常为男性(覆盖所有年龄段),教育和收入水平都比较高。
受这一动因驱动的消费者对技术非常热心。例如,在这个消费群体中,有苹果手机的人数是其他群体的两倍。而食品和饮料产品不能进一步提升“科技潮人”的形象,所以他们会在这些品类上缩减开支。
动因6:与朋友一起开心
这是15%家庭的主要动因,占消费的17%。这类消费者希望能玩得开心,他们花钱;是为了拥有与朋友一样的商品。他们希望与亲爱的人共度美好时光,并同时让自己光鲜亮丽,感觉良好。此类消费者主要是“潮流追随者”,而非“引领者”,他们来自各个年龄段和性别,教育程度高于平均水平,通常来自中高层次的中产阶级家庭。
这些消费者会购买价格更高的包装食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并在休闲活动上花费更多。他们会与朋友一起去高档的俱乐部和酒吧。例如,在同龄人的影响之下,在与朋友一起购物时,会越来越多地购买高档的美容产品,如雅诗兰黛。他们的消费升级,主要是因为购买力在迅速提升,所以这类享受型的消费者很少在其他方面削减开支。
动因7:更多自由时间
这是11%家庭的主要动因,占消费的11%。希望获得“更多自由时间”的消费者追求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通常是年龄在34岁以下,生活在一线城市,拥有高于平均水平的教育背景和收入的消费者。他们只重视自由时间,至于消费,只增不减。
他们生活忙碌,为了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愿意为能节省时间的产品支付溢价。尽管亲自去商场的时间有限,但他们会在网上做调查,他们是最先尝试新产品的人群——尤其是当他们最青睐的品牌推出新产品的时候。另外,他们也较容易由于一时冲动而购买商品。
对营销商的启示
对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取舍及其动因的研究可以为所有领域的营销商带来启示。为了从消费者“取”中分得一杯羹,而不致成为被“舍”的对象,营销商应考虑以下四种战略。
建立灵活的创新流程,创造升级机会
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不断推出新产品的品牌。企业需要建立不同的创新流程,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定期推出适合中国消费者不同品位和需求的新产品。例如,食品和饮料公司可以针对不同的健康需求(如补充能量或控制体重),吸引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消费者。另外,他们也可以开发新的包装方式,为重视“与朋友一起开心”的消费者提供“派对包装”的食品和饮料。
在消费者不愿升级、或倾向于缩减开支的消费品类中,营销商可以利用这些洞察来重新审视自己对这些品类的看法。例如,在中国,商业招待活动通常意味着请客户去餐厅或KTV。但受“事业成功”驱动的消费者希望能尝试一些新选择,给客户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体育或文化活动的营销商可努力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成为商业招待中新的身份象征,赢得这些愿意为事业成功而升级消费的消费者。例如,在发达国家中,商业招待常常发生在高级的体育或文化活动中——像美国橄榄球超级联赛,美国网球公开赛或百老汇的表演,这些活动都特别设计了专卖模式来赢得商业招待的市场。中国在这方面还较为落后,部分原因是有观众观看的体育项目在中国的市场规模还有限。但与此同时,营销商未能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受事业成功驱动的消费群体,也是该市场有欠发展的原因之一。
拓宽产品和品牌组合,满足特定需求
在调研中,高达51%的中国消费者表明,他们愿意为了能满足自己特别需求的产品而增加支出。而这其中很多都是中国市场才具有的独特需求。因为此,营销商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和品牌组合,使之适合中国市场的特点。
在中国,外资品牌已经非常普遍。肯德基在中国有3000多家门店,Gap等其他外资品牌也在紧锣密鼓地打人中国市场。产品的本地化也不再是新鲜事:乐事薯片推出了酸汤鱼口味的薯条,必胜客启用了中国菜谱,宝马5系加大了后座的空间……但是,中国消费者购买规律的变化速度之快使中国市场成为一个永恒的挑战。关键是需要抢先一步,了解并引导中国消费者迅速变化的需求,并且让现有的产品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的意愿。
关注跨品类交叉销售机遇和销售点营销
聪明的营销商会寻找并发现各种各样的消费规律。例如,在葡萄酒上花费增加的消费者在咖啡厅的开销也有所增加。通过了解这种消费行为背后的需求和特点,并据此找到最合适的合作关系,企业就能创造联合推销和捆绑销售的机会。而捆绑销售或其他的合作则能进一步激励消费者进一步增加开支,为消费者支付溢价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例如,台湾企业味全就开始将奶制品和果汁捆绑销售,赢得那些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消费者。
销售点营销,即店内产品展示和推广活动。只要能根据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合理设计,也能捕捉到那些愿意升级消费的顾客。首先,店内产品展示应根据消费者增加开支的动因来具体设计。比如说,播放名人宣传产品的视频,就有助于向那些重视“与朋友一起开心”的消费者证明,这一产品在很“酷”的人群中很受欢迎。
销售人员或店内推广人员可以明确指出产品的核心卖点。针对消费者消费升级的动因,引导其购买合适的、价格更高的产品。例如,追求“仪表入时得体”的消费者倾向于在服装上增加开支,但可能并不会增加在鞋子上的开销。服装销售人员则可向其指出,搭配合适的鞋子是完成整体造型的关键。
增加店内销售人员。例如,中国的化妆品、个人卫生用品和美发产品的生产商丝宝集团为了与外国品牌一争高下,聘请了约15,000名店内销售,在某些品类的销售人员数量甚至是竞争对手的两倍。这对
企业不断提升销售收入和知名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制造口碑效应和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作为第一步,营销商应明确相关的动因,并据此设计出有说服力的信息,创造强大的“口碑”力量。“口碑”广告在中国尤其重要,因为中国消费者很容易受他人影响。
口碑在经常重复购买的品类中特别有效。如果营销商能促使频繁使用其产品的客户对其产品大加赞赏,就能在更广泛的非目标客户群中树立口碑。为促使消费升级,营销战略需要鼓励消费者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体验,并为这种分享创造便利的条件。
营销商应聘请有影响力的人物,激发消费者潜在的购买动因,而非简单地使用名人广告。传统的做法是聘请与产品相匹配的“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来制造宣传效果,并最终增加销售。但使用在较小社交网络中有影响人物能更节约传播时间和成本。Vitaminwater是为年轻人和追求时尚的人群开发的一种饮品。公司采用了“影响力人物”战略,主要通过社交媒体、在线平台和活动来进行宣传。在品牌首次发布推广中,Vitaminwater将目标锁定在“活跃的社交人物”身上,即那些经常外出,在朋友圈子内是领头人物的消费者。公司相信,只要这些人成为他们的常客,那么,品牌就会有立足之地。Vitaminwater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品牌,但起点很好,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社交媒体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调研中有2/3的人表示,朋友和家人能影响他们做出消费升级的决定。营销商通过精心设计和有效执行,利用微博、社交网站、博客、BBS和论坛等渠道来为自己的微型网站量身定制宣传活动。企业还可以用一般用户的身份参与在线讨论,和普通消费者一起探讨自己的品牌。这些策略能大幅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程度,并最终大幅提升销量。
凡客诚品是服装、鞋类和饰品的网络零售商,它鼓励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网页的外观和字体来修改官网,并与朋友分享。通过让消费者制作并上传自己的首页,凡客诚品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了情感上的联系,这也使这个年轻的品牌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且家喻户晓。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增长,李红和她的家人将不得不做出越来越多的权衡和取舍——为女儿支付哪种教育费用?如何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公婆?怎么装修和装饰新房子?该不该购买更昂贵和体面的衣服或体验更高档休闲娱乐服务?
12.取舍有度——用之有效的作者介绍 篇十二
笔者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听了六十余节公开课, 发现许多教师在介绍作者时往往拘泥于介绍作者的名 (原名、笔名) 、字、生活年代、籍贯、代表作、人们的评价, 简称“名、时、地、作、评”五要素, 不再深入。在一次研讨会上, 某教师上的是人教版九年级下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 在进行作者介绍这一教学环节时简单地运用了“五要素”。课中我特意问了学生, 教师介绍的作者情况你知道吗?学生告诉我上小学时就知道了。笔者不禁陷入沉思:小学已经掌握的知识我们在九年级还在重复, 即使小学教师没有介绍, 初中三年六册语文课本, 每一册都有鲁迅先生的作品, 这样的介绍有意义吗?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完成“作者介绍”这一环节呢?
一、取舍有度, 定准“位”
作者介绍定位要准, 目标要明确。目标明确就是要把握住教学目标, 既要防止无效介绍、脱离目标, 又要防止旁逸斜出、转移学生注意力、游离目标。作者介绍有时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疑难之处, 有时是帮助学生理解写作目的, 有时是帮助学生理解主题思想, 有时是帮助学生理解美好意境等,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需要, 总而言之, 是要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例如:端木蕻良的作品《土地的誓言》表达的是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对故土的热爱之情, 文章本身激情澎湃, 教师也激情四射, 可是有学生却在私底下自言自语:“课文注释说作者是东北作家, 怎么他取的是一个日本名字, 他是不是日本人呢?是不是他去了日本或移居日本才改的名字?既然取了日本名字, 又何必假惺惺地说爱国呢?”在学生的这种疑惑下, 教师介绍作者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就要着重介绍作者名字的来由。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 (后更名为曹京平) , 1912年出身于辽宁省昌图县农村的一个大地主家庭。1936年夏天, 从北平来到上海的他, 忽然想起当时上海文化界有一种模仿人名字和文字的坏风气, 于是决定给自己取一个别人难以模仿的笔名。经思量再三, 他把平时少有人用的复姓‘端木’作为姓氏, 把东北家乡红高粱的别称──“红粱”二字移来作名字, 这样就成了端木红粱。可是, 当时正处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之中, 公开启用“红”字显得格外刺眼……按照谐音他把“红”字改为“蕻”。当时负责《文学》月刊的编辑、作家王统照在审阅来稿时看到了这个笔名, 又觉得有些不顺眼……就将“粱”字给改成了“良”字。于是端木蕻良的笔名就这样沿用了下来。其实这是一个很中国化的名字, 这个名字恰恰是作家爱国情感的表现。这样的作者介绍, 学生的疑惑就豁然而解了。在这里, 教师不仅介绍了作者名字的来由, 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释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加深了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
在教学杜甫的诗歌《春望》时, 要侧重介绍杜甫的爱国情怀;在教学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一文时, 要介绍作者对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嘲讽;在教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时, 就应选择介绍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怨愤抑郁的心情。
在教学中, 我们一定要明白作者介绍不单是要为学生提供作者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所提供的信息要为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更好地达成语文学习目标服务。要用目标引领作者介绍, 否则就会画蛇添足, 多此一举。
二、取舍有度, 选好“时”
作者介绍要选好“时”, 选好“时”强调的是要选好作者介绍的时机。所有的铁匠都是用相同的材料和工艺打磨剪刀, 为什么“王麻子”的剪刀闻名遐迩, 无非就是淬火时火候把握的问题。同理, 作者介绍也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时机的选择乃是一种教学机智, 选择恰当的时机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一般情况下, 作者介绍都放在文本解读之前, 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作者介绍要根据教学需要,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介绍作者最恰当的时机就是学生“愤”“悱”之时。笔者在教学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一文时, 先介绍作者其人及取得的成就。
胡适, 字适之, 现代著名学者, 一生得过35个博士学位。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胡适的《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20世纪50年代, 毛泽东曾托人传话, 请胡适回国, 说国内对他的批判是针对他的思想而非他本人 (这在当时是比较多见的一种说法) , 但胡适的回答是:“除了思想之外, 什么是我?”1962年胡适在台湾去世时, 葬礼场面盛大:棺木上覆盖北大校旗, 百余团体公祭, 自发送葬者达30万人, 不少工厂停工, 学校停课, 商铺停业, 从离墓地两公里外始, 沿途居民家家焚香, 户户路祭, 创下鲁迅逝世后任何文化人未能企及的大观。这样的介绍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随着课文的展开介绍了胡适的性格特点, 以及母亲对他极大极深的影响。课后要求学生看《胡适传记》,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全方位了解胡适, 还一个立体的、真实的胡适给学生。
在讲《陋室铭》之前介绍刘禹锡写作此文的经过,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气节。教学《爱莲说》一文时, 围绕“作者为什么喜爱莲花?”这个主问题, 在课中间结合问题, 读通全文大意的基础上, 进一步理解作者喜欢莲花, 实际上是赞美君子正直高洁的品德。穿插介绍作者周敦颐一生淡泊名利, 不求闻达。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为人, 从而更好地理解“君子”的品格。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 在学生不断读、不断品、不断悟的基础上, 向学生提问:济南的冬天盛行西北风, 冬天月平均气温均在零摄氏度以下, 极端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 但为什么作者笔下的冬天却是如此“温晴”呢?学生茫然之际, 笔者适时推出作者介绍: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 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7年之久, 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他爱济南, 就把那份真诚的感情倾注在文章里, 处处洋溢着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生恍然大悟, 原来作者笔下的“温晴”就是温情呀, 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它激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
作者介绍的“时”, 有“课前”“课中”“课后”之分。究竟选择何时合适要依据教学需要。“时”还有“一课时”后与“一篇文”后之分。在学习了《风筝》第一课时后, 介绍作者兄弟失和, 以帮助学生理解《风筝》这篇文章表达自己对手足之情的珍惜。学习了《记承天寺夜游》后, 让学生阅读林语堂的《苏轼传》, 余秋雨的《东坡突围》, 王水照、朱刚的《苏轼评传》 (上、下) , 李一冰的《苏东坡大传》, 在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中, 使学生对“闲”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三、取舍有度, 选好“材”
选好“材”是指介绍作者时不要面面俱到, 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有所取舍。学习《风筝》一文, 如果教师仅仅介绍:鲁迅, 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著有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其中《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等等, 如此这般照本宣科, 既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学习新内容的准备, 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又不能使学生了解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 无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更谈不上在人文方面给学生以熏陶, 在语言方面给学生以滋养。《风筝》作于1925年1月24日, 这一天正是农历大年初一。在这个本该万家团圆、喜气洋洋的日子里, 鲁迅先生为什么却写出那么悲哀沉重的文章呢?除了时局和婚姻, 还有一件在鲁迅内心举足轻重的事———兄弟失和, 使长期以保护人自居的深沉的鲁迅受到心灵和人格的严重伤害, 陷入痛苦难言的境地。1919年底, 鲁迅独自奔走, 购置了八道湾的房子, 把全家从绍兴搬到北京。可是当家的是周建人的妻子———羽太信子, 她不但挥金如土, 而且“歇斯底里”。逆来顺受的周作人不但偏信她, 而且任她挥霍, 不敢讲半句不是。这种纵容和偏信, 终于导致鲁迅和他彻底决裂。
1923年, 鲁迅和名义上的妻子朱安永远搬出了八道湾。但矛盾并没有结束, 1924年6月11日的《鲁迅日记》这样写道:
“下午往八道湾宅取书及什器, 比过西厢, 启孟 (笔者注:周作人) 及其妻突出骂詈殴打, 又以电话招重久 (笔者注:周作人内第, 羽太重九) 及张凤举、徐耀辰来, 其妻向之述我罪状, 多秽语, 凡捏造来圆处, 则启孟救正之, 然终取书、器而出……”
鲁迅被赶出八道湾之后, 即大病一场, 前后达一个半月之久。每有触及, 即引起揪心的苦痛和难忍的愤怒。但是鲁迅深爱着他的二弟, 时常掂念他, 为他担忧, 从没有讲过他的不好。
通过上述的介绍, 学生就了解了这篇散文字面上叙述的是他和小兄弟的矛盾, 而真正触发其写作动机的是他和二弟周作人的矛盾。这就有助于学生理解《风筝》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作者对手足之情的珍惜。
在教学《雪》的作者介绍时,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 引出明艳秀丽的江南雪景图, 更要介绍作者此时“荷戟独彷徨”的状态。这样的作者介绍就有助于学生欣赏优美的江南雪景和壮美的朔方飞雪, 更有助于学生理解鲁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取舍的学生作文】推荐阅读:
尊重学生的情感 善待学生的错误Doc07-20
写给大四学生的12个忠告学生励志09-17
成功的初一学生的作文06-29
姑姑的学生作文07-05
理由的学生作文07-10
村民的学生作文07-27
笑的学生作文10-28
让学生和家长推荐学生的方法与技巧08-28
论学生军训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11-05
考试学生的痛处作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