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旅游文化调查报告

2024-09-25

城镇旅游文化调查报告(通用8篇)

1.城镇旅游文化调查报告 篇一

《城镇化进程中的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一、研究概况及相关文献主要观点

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着手对我国“江河流域”(即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以及其他广大地域的传统村(镇)落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开展田野调查。特别是2009年至2010年间,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20个课题组267人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个省113个县(含县级市)中的902个乡镇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了为期25天至30天不等的综合性复查。目前,福建沿海的名镇名村研究福建省师大部分专家和林怡教授已有开展调研或研究成果,仓山区的名镇名村保护与利用也有人研究。

主要观点:

1、要重建乡村文化自信,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认识,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

2、城镇化不能化掉公共空间。城乡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思路下推进城镇化过程,可使农民化不丧失土地财产,农村不丧失文化根基的情况下实现中国的城镇化。

3、名镇名村不是文保单位,是生产生活的基地,社会构成基本单位,是农村社区。面临着改善和发展,直接关系着村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护必须与发展相结合。

二、选题意义

理论意义:本课题拟紧密结合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历史脉络,在对闽江口沿江沿海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资源盘点和海防与海洋文化、闽江文化内涵挖掘的基础上,就如何有效利用资源禀赋,促进

闽江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精神文明与文化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强文化生态保护,防止过度商业化、城镇化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化遗产的破坏。

现实意义:当前,市委、市政府作出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布署,就是要发挥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区位条件和发展潜力,努力把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推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使之成为福建发展的增长极。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是城乡统筹、全面发展的一个区域,市委因此特别强调要走新型城镇化特色发展之路,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产业支撑作用,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良性互动。其中文化旅游的布局规划应是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环。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作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亟需挖掘、保护、整合、宣传营销。

三、理论适用及主要方法

理论适用:

1、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理论、2、公共空间和艺术城市(镇)理论、3、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理论

主要方法:田野调查法、历史文献法、跨学科研究法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主要指标:

1、历史名镇名村的概念、特征(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及保护的意义

2、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概况、类型、文化内涵及资源禀赋,3、当前保护和利用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 主要指标:

福州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化旅游资源系统结构(以嵩口为例)

福州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图

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化艺术及传说资源分布表

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节庆民俗活动分布表

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民居、古建筑资源状况

四、进度安排及人员分工

调研计划:

1、沿闽江名镇名村调查(3至4月中旬)

3月27日阳岐

4月1日竹屿横屿

4月3日洪塘

4月8日义序

4月9日螺洲

4月11日林浦、梁厝

4月12日南屿镇水西林

4月17营前、琴江

2、沿海海防海洋名镇名村调研(4月中旬开展)

4月20定海,4月24海口

4月26梅花

3、山区名镇名村调研(4月下旬开展)

4月29、30坂东,有可能再去霍口、鼓岭

4、闽北、江浙、皖南古村落保护和利用调研考察(拟5、6月开展)下划线表示已调研

进度:10月底力争出初稿,11月讨论论证,12月结题

人员分工:

田野调查(杨济亮负责沿闽江名镇名村调查,杨济亮、刘艳飞负责山区名镇名村和沿海海防海洋名镇名村调查,杨济亮、刘艳飞、潘冬东共同参与闽北、江浙、皖南古村落保护和利用调研考察)

刘艳飞、潘冬东收集考察资料

杨济亮执笔

五、参考文献

1、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

2、郑振满、陈春声《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

3、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

4、唐春媛《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研究》

5、邵甬《理想空间。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与实践

6、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

7、《福州盖山镇志》

8、《螺洲志》

9、《尚干七里志》

10、《闽侯县志》

11、《闽县乡土志》

12、市方志办《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志》。

13、余斯伟《文化的审视》。

14、严正著《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

15、蔡昉、程显煜《城乡一体化——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研究》。

16、仇保兴《深刻认识传统村落的功能》,《人民日报》2012、11、2917、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人民日报》2012、12、718、国家文物局《建设传承体系、保护文化遗产》,《求是》2013年第3期。

19、市政协《促进闽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闽都通讯》2012年第8期

20、林怡《文物保护与民生发展——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状况调查报告》

21、《论仓山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的若干问题》

20、杨济亮:福州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刍议

21、杨济亮《提升福州城市形象的理论与实践策略》,《福州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

22、杨济亮《福州农村文化资源分布和开发状况及其存在问题对策分析》收入论文集《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2010年11月鹭江出版社出版。

2.城镇旅游文化调查报告 篇二

在重庆市龙潭古镇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 笔者发现, 总体规划在旅游方面考虑不足, 已显露出诸多不适应性, 如何促使城镇旅游与城镇建设相协调, 是本文思考的重点。

1 小城镇规划在旅游方面的不足

1.1 难以指导旅游开发

大部分小城镇历史悠久, 文化浓厚, 民风民情彰显, 都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力条件。城镇规划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是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的过程, 较少考虑旅游开发或者进行旅游专项规划, 势必会影响小城镇的旅游开发项目的实施。

在重庆龙潭古镇规划项目中, 《龙潭总体规划 (2010—2020) 》指出古镇片区职能为“重点保护好龙潭古镇, 加强中心镇区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 在龙潭河东岸建设旅游服务基地”。在未进行旅游规划的背景下, 总体规划中“旅游服务基地”定位模糊, 规模、布局理据不清, 导致在详细规划中, 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功能业态等难落地的情况。

1.2 配套设施不足

城镇规划主要依据城镇人口数量对配套设施的规模和标准进行预测, 体现的是城镇居民的利益和要求, 对游客的使用要求和旅游景点的配套建设考虑不足。在有旅游开发要求的城镇规划中, 应充分考虑游客的需要, 避免在旅游旺季期出现酒店爆满、停车位不足、供水紧张等情况。

以龙潭古镇规划项目中停车场配套为例, 龙潭总体规划中预测的古镇片区地面停车用地规模为1.22公顷 (见图1) , 考虑游客需求的情况下, 地面停车场的用地规模为3.58公顷 (见图2) , 总体规划所预测的地面停车用地面积远不能满足旅游开发的需求。

图1总体规划中规范范围内停车场规模预测图

图2考虑游客需求后停车场规模预测

1.3 破坏旅游资源

城镇规划具有综合性、全局性, 不免存在与旅游规划之间的不协调和错位, 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最常见的为城市道路对文物古迹、历史地段、传统街区的侵蚀, 粗狂式的开发未能对历史文化进行保护 (见图3) 。此外, 城镇规划的建设用地类型也可能不适宜该片区旅游规划和布局的要求 (见图4) 。

2 城镇旅游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特色

目前, 与城镇旅游关系比较紧密的是由旅游主管部门主持编制的旅游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旅游局2003年发布的《旅游规划通则》, “旅游发展规划是根据旅游业的历史、现状和市场要素变化所制定的目标体系, 以及为实现目标体系在特定的发展条件下, 对旅游发展的要素所作的安排”。近年来, 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 对小城镇的关注度不够。

此外, 旅游规划往往从旅游发展的角度对满足吃、住、行、游、娱、购的公共设施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布局提出规划对策。当这些规划对策与其他方面发生利益冲突时, 由于旅游发展规划不具备法定效力, 因而无力协调各方利益, 难以保证规划对策的实施, 削弱了城市旅游发展规划的实施效果和实际作用。

旅游规划和城镇规划在指导城镇旅游发展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两个规划相互配合, 才能促进小城镇旅游的健康发展。为此, 需要结合旅游发展要素, 从规划理念、规划原则、规划内容等方面对小城镇规划作相应调整, 增强适应性。

2.1 扩展规划理念

一般的城镇规划理念是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条件提出的适宜城市整体发展的计划。协调后的城镇规划还应针对区域旅游环境和区域旅游资源两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综合、合理的规划理念。其中, 区域旅游环境分析包括对旅游市场、景区等级、资源类型、旅游线路等分析, 旨在摸清周边环境的旅游现状以及开展旅游的基本条件;区域旅游资源分析应重点剖析周边旅游资源特色、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色和自身旅游资源的特色, 寻找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此外, 旅游发展应立足市场, 其规划理念是否满足旅游发展的需求, 还需进行可行性论证。

2.2 明确规划原则——“双系统原则”

城镇发展的实质是城镇与其外部在人流、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等方面不断交换的过程。城镇旅游的发展与兴旺加剧了各种流的交换过程, 特别是人流的交换过程。在发展旅游的城镇体系中, “人流”主要包括居民和游客, 大量的游客涌入城市, 旅游心理得到满足, 并与居民共享城镇内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但由于使用主体不同, 就要求在城镇规划中, 在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方面注重双系统规划, 既满足游客的需求又不影响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2.3 协调规划内容

旅游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开发系统, 包括客源市场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其中, 旅游目的地系统是城镇旅游系统的核心, 它为已经到达出行终点的游客提供吃、住、行、游、娱、购的综合体, 是旅游活动中与城镇物质环境关联度最高的环节, 也是最有必要与城镇规划内容相配合的部分。

具体地说, 目的地系统包括吸引物、设施、服务。吸引物一般是城镇中自然或人工的旅游资源, 如历史古镇、人工湖泊、主题公园等, 以及人为策划的旅游事件, 如桃花节、摄影展、航空表演等为吸引旅游者前往观看、参与而策划的事件, 其用地类型在小城镇规划中表现为文体科技用地和公共绿地;设施子系统包括基础设施 (主要为社会停车场、给排水、电力电讯、环卫设施等) 、餐饮设施、住宿设施和购物设施, 其用地类型在小城镇规划中表现为道路用地、广场用地、工程设施用地及商业金融用地;服务系统主要指旅游行业的员工服务和公众对旅游服务的反馈。它们都是“旅游六要素”说的载体, 与旅游行为关系密切, 根据《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07) 》, 涉及小城镇用地规划中的文体科技用地、公共绿地、道路用地、广场用地、工程设施用地、商业金融用地 (见图5) 。

因此, 在进行小城镇规划时有必要对文体科技用地、公共绿地、道路用地、广场用地、工程设施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做出相应调整, 以更好的适应城镇旅游的发展。

2.3.1 加强文体科技用地和公共绿地的规划

文体科技用地规划应充分挖掘文物古迹的“原真性”, 协调城镇其他系统, 确定规划范围。在公共绿地规划中可以引入旅游规划的理念, 通过对城镇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 在合理组织城镇游憩线路的基础上, 确定绿地的规模和布局方式。

2.3.2 调整设施用地的标准

旅游规划和小城镇规划在设施用地布局上不存在利益冲突, 只是利益主体不一样。在小城镇规划中调整设施用地标准, 协调两个规划的计算口径, 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1) 商业金融用地预测标准

在小城镇总体规划中, 商业金融用地规模是基于《镇规划标准 (GB50188—2007) 》中所规定的人均建设指标和规划预测人口确定的。由于考虑到城镇旅游发展, 商业金融用地规模还应满足旅游者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的需求, 单纯用人均指标与城镇居民规划人口进行用地规模预测有失客观。因此, 引入“坪效理论”, 结合当前小城镇商业金融用地规模预测方法, 进行综合预测。

图4总规中用地类型规划与古镇格局不协调

根据“坪效理论” (即每坪面积可以产出多少营业额, 本用于计算经营效益的指标) , 旅游所需商业服务业设施建筑面积总量A (m2) :

注:p:坪效 (元/m2·日) ;N:旅游人数 (万人次/日) ;Q:入店率;C:人均消费 (元)

小城镇规划中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模B (hm2) :

注:n:规划预测的城镇人口 (万人) ;P:人均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模 (m2/人) ;A:旅游所需商业服务业设施建筑面积总量 (m2) ;R: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容积率。

其中, 坪效取值基于该地区每日每坪营业面积盈亏保本点, 入店率为实际入店消费旅游人数的比率, 人均消费为一日各类商业服务业产品的平均消费。均可采用实地考察法和相似城镇类比法相结合的方式取得常数。

(2) 社会停车场预测标准

城镇规划中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按照《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中规定的0.8~1.0m2/人计算。而旅游开发对停车场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 社会停车场的预测方法除计算城镇居民所需量外, 还应通过对旅游人数的预测, 结合未来接待游客出行方式的分析 (见表1) , 确定由旅游出行而引发的交通量规模, 并以此参照以下公式计算旅游停车位的需求规模, 最终综合得到城镇规划中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

注:T:旅游所需停车场用地面积 (hm2) ;Ti:第i种出行方式旅游人数分担比率;Ci:第i种出行方式核定座位数;Pi:第i种出行方式实载;N:旅游人数 (万人次/日) ;Wi:第i种出行方式单个车位占地面积 (m2) ;

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

注:AP: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n:规划预测的城镇人口 (万人/日) ;Pp:城镇居民人均公共停车场 (m2/人) ;T:旅游所需停车场用地面积 (hm2) 。

3 结语

旅游规划的相关内容纳入城镇规划后, 在建设和实施方面都得到保障, 且可弥补城镇规划对旅游业发展考虑的不足, 有利于旅游业和城镇经济的共同繁荣。

在重庆市龙潭古镇规划实践中, 因考虑城镇旅游等诸多因素, 经有关部门批准后, 将对总体规划局部内容进行调整。但如果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 同时考虑到城镇旅游需求, 保持旅游规划与总体规划之间相关内容在规模、口径、布局上的一致性, 将提高规划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与实施性。

参考文献

[1]古诗韵, 保继刚.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 1999, 14 (2) :15-20.

[2]陈勇.面向城市旅游的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2001, 25 (8) :13-15.

3.城镇旅游文化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抚顺文化 消费 调研报告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文化消费状况为出发点,实现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为促进抚顺文化产业的发展,较全面地了解抚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状况、文化消费需求及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笔者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形成以下报告。

一、抚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

(一)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

为了解抚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情况,问卷调查了20多项文化娱乐活动,结果显示,文化消费活动中排在前列的是:电视、广播、报刊、上网、打牌、运动等休闲活动。参观、看戏、收藏等高端文化活动比例极小。90%以上的居民每天都看电视,紧随其后的是看报、打牌和体育运动,分别占全部被调查者的41.40%,29.52%和28.49%。

(二)日均文化活动时间

调查显示,居民的文化活动时间较充足。有近70%的被调查者平均每天有1-4小时可用于文化娱乐活动,其中12.76%的人长达5小时以上,主要是大专院校学生和下岗失业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日均文化娱乐时间在1小时以下的占11.54%,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企业工人、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和部分自由职业者。

(三)文化消费支出情况

调查表明,当前抚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还比较低。近70%的被调查者月均文化消费支出占个人月收入的5%以下,占个人月收入6-15%的人占20.03%,占个人月收入16-20%的人仅占8.36%,还有极少数认为文化消费不值得。从年龄结构看,文化消费支出占收入5%以上的集中在18-35岁年龄阶段,文化消费支出占收入10%以上的集中在40-55岁年龄阶段。从收入结构看,收入越高,在文化消费方面的消费意愿相对越强。从受教育程度上看,学历越高,文化消费意愿越强。

(四)文化消费的目的和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目的是“放松自己、减轻压力”“休闲娱乐”和“增加知识、拓宽视野”,选择这三项的占全部被调查者的62.13%,59.75%和54.33%。对于个人和家庭消费的迫切需要,有63.76%的被调查者表示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都重要,有14.02%的人认为“精神文化消费”需要迫切。

二、抚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

1.文化消费支出偏低

调查显示,居民的文化消费项目大多是简便易行、花费少甚至不用花费的项目。从调查结果看,目前抚顺城镇居民在文化消费上的人均月支出低于50元,居民文化生活由于投入不足而远远不能得到满足。对此,7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文化消费支出取决于收入水平。

2.文化消费结构单一

目前抚顺城镇居民的娱乐性消费主要是一般消遣型,娱乐享受型消费比例较小。调查显示,居民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看电视、看报纸、上网、打牌,文化消费构成单一,消费层次低。调查还表明,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目的是放松心情、强健身体、休闲娱乐。这说明目前居民文化需求还处在适当改善生活环境、休闲减压的低级阶段,其构成缺乏活力和消费热点。

(二)居民文化消费偏低、结构不合理的原因

居民文化消费偏低,首先因为收入水平偏低,支付能力弱,舍不得在文化消费上多投入。但收入水平和文化消费之间也有一些特殊现象,即居民文化消费多少并不完全与收入高低呈正比,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投入普遍较高,而很多学历不高的高收入者还不如较低收入者投入得多。这说明提高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培养良好的文化消费观念有利于扩大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偏低、结构不合理与缺乏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密切相关。调查中,60%以上的居民认为文化设施配置还有待进一步加强,50%以上的居民认为应多开展公共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目前,近70%的居民几乎没参加过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

文化消费偏低、结构不合理还缘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足。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由过去的生存型需求升级为发展型需求。生存型需求主要集中在物质产品方面,而发展型需求则更关注精神文化类产品。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文化消费潜力的释放。

三、促进文化消费增长的建议

(一)培育文化消费观念,营造文化消费环境

可以利用学校、媒体和社会舆论等多种途径,宣传、倡导文化消费的理念,培养文化消费习惯,让文化发展得到全社会重视,引导居民以提高文化素养、充实精神世界、实现全面发展、追求更高生活品质为目的,自觉进行文化消费,养成良好消费习惯。与此同时,要加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创造良好文化消费环境。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发展文化产业

通过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改制文化事业单位,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效率;引导和督促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效益为重点,尊重消费者,为消费者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使文化市场更加活跃,文化产业更加繁荣,带动居民文化消费不断增长。

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抚顺地区虽然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广阔,但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力不强,所以要加大文化产业投入,进一步培育文化市场,拉动文化消费增长。

(三)培育文化消费增长点,优化文化消费结构

文化消费增长点不多是文化消费偏低的重要原因。现代消费呈现出的一个新特点是不仅消费“决定”生产,同时生产又“决定着”消费。人们的消费需求是可以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所以促进文化消费的增长需要挖掘和创造文化消费新增长点。首先要挖掘居民热衷的文化消费项目,提升其内涵、层次和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从而培育出新的消费增长点,让老树发新芽。其次,要开拓新的文化消费领域,开发新的文化消费项目,引导居民的文化消费方向,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

(四)立足文化消费现状,调整文化产品和服务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要立足居民文化消费实际,生产适应市场的文化产品,提供适合居民需求的文化服务。目前文化市场普遍存在定价过高的现象。文化消费定价高,老百姓消费不起,就出现了“曲高和寡”的局面,所以要以市场导向调整产品和项目,根据居民承受能力制定价格和提供服务。

作者简介:

姜广多(1979- ),男,哲学硕士,中共抚顺市委党校政治理论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

4.城镇化调查报告 篇四

调查时间: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调查对象:xx统计站

Xx统计局 调查人:xx

一、调查目的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当前中国实现经济转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外需陡降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外向型的经济模式,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由外需转向内需的战略选择,而实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会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机遇与发展动力。本次调查对象是xx市xx镇城镇化发展现状。当小城镇的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积累了较强的经济实力,空间形态完成了快速扩张之后,随之将进入一个挖潜、优化的阶段,产业结构和小城镇结构都将发生重要的转变。政府如何保障小城镇得到有序、合理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并保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社会进步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问题,已经严峻地摆在小城镇政府的面前,迫切需要对小城镇的城镇结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使小城镇得到科学、有序、健康的发展。

二、调查内容

(一)城镇化的基本概念:

城镇化是目前中国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小城镇的发展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进程,也使小城镇结构由农业形态转变为城市形态。当小城镇的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积累了较强的经济实力,空间形态完成了快速扩张之后,随之将进入一个挖潜、优化的阶段,产业结构和小城镇结构都将发生重要的转变。如何保障小城镇得到有序、合理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并保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社会进步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问题,已经严峻地摆在小城镇政府的面前,迫切需要对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城镇结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管理体系来保障小城镇结构的转变,使小城镇得到科学、有序和健康的发展。

(二)xx镇的基本情况:

xx省xx市迎泽区xx镇位于东经112°17′,北纬37°54′,地处xx市迎泽区的中东部,域内东部土石山区,西部丘陵平川。xx镇由原孟家井、xx两乡 合并组建,所辖村历史悠久。总面积xx平方公里,xx年全镇总人口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xx万人,城镇人口3.5万人,暂住人口常年保持在3万余人,全镇xx个基层单位,其中xx个行政村、x个社区居委会。xx镇山川秀美,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商贸繁荣,民风淳朴,和谐宜居。域内有茂密的东山松林带,有遍布山区的野丁香、山桃、山杏、六道木、马茹果、千层皮、沙棘、映山红、对节棍等天然灌木;地下有煤(6米、1米煤为主)、铁、铝、耐火矿、石膏、石灰岩等丰富的矿藏资源,还有得天独厚的支撑xx铁路及民用的地下水资源——观门前水站群。

xx镇民风淳朴,人勤地灵,是商家投资和百姓宜居的首选之地。纵观xx商贸经济的发展史,得益于有一个符合商贸发展规律的经营体制和经营观念。即:多元组合、统筹协管、系列延伸、配套发展、快速提升、不断规范,面向中低消费人群,追求名优品牌效应。

xx人历来长于商业,这是人们自身素质较超前的生存观念、经济意识、发展环境等主客观因素导致的。xx城乡交错,交通便捷,农副、水果、矿产品丰富。村民祖籍多元,东西南北逃荒至此定居

坐落在迎泽区xx街上的服装商贸市场群,是xx人民二十余年如一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提升、奋力拼搏创建的。xx服装城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初级经营到集团化规范科学管理的发展史,就是xx人民的致富创业史,每次质的飞跃无不体现着xx人开拓奋进的干劲与智慧。

Xx每日车水马龙,来自各省、市、县的客流量十几万人,繁荣空前。朝阳街服装商贸市场群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以朝阳街为中轴的南北商城双环区已基本形成,成为引领服装时尚潮流的批发集散地,是迎泽区、xx市的重要经济支柱。

(二)xx镇城镇化水平

xx镇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城中村改造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大力发展经济,和谐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东部山区,主要在特色种植、养殖和旅游观光业上做文章;中部丘陵地带,在做好退耕还林的同时,积极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仓储业,先后有迎泽物流、朝阳物流、服装城物流形成规模;西部城乡交错地区,主要以发展三产为主,充分发挥朝阳街商贸服务业的拉动示范作用,相继新建了xx服装城东城、西城、精品、名品、吉美、xx、新 2 东方品牌大世界、众爱布料、摩托配件城、朝阳鞋城、晋阳小商品、新精品商城等市场,新建市场不仅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

同时,xx镇按照市政府生态住宅发展规划,结合城中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xx、xx、xx、xx等村为试点,新建了高标准的居民住宅小区;在xx、xx等村新建了小游园、文化活动室,努力创建宜居城镇,实现城乡面貌新变化;全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饮水工程、“xx一工程”达到全覆盖,极大地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相关数据资料: xx:

农村数:xx个 城镇数x个,总人口(人):2009年40300 2010年69682 2011年60821 2012年69758 2013年73866 人均支出:xxxx年食物:940.66 单位(元)服装:501.47 居住:751.45 交通和通讯:880.12 Xxxx年食物:1571.2 服装:649.8 居住:944.4 交通和通讯:577.1 Xxxx年食物:1923.4 服装790.7 居住:1228.6 交通和通讯:569.3 Xxxx年食物:2142.2 服装:870 居住:1235.2 3 交通和通讯:777.9

(三)xx镇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首先是城镇化总体水平仍有待提高。xx镇整体来说已城镇化的数量少,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平衡,差异逐步扩大。从城镇化发展水平来看,区域不平衡态势 十分明显,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城镇化地区的发展水平还是要比农村地区快。

其次是城镇体系规模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区域中心城市不强,县市城区缺乏活力,小城镇散且小。不论是中心城区,还是县市城区、小城镇,均存在集聚、辐射和带动功能不强的问题,中心区规模偏小,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相应较弱。其次,中小城市不强: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城市内涵和质量的提升并没有跟上城市规模的扩张速度。全市中小城市经济实力较弱,工业化水平不高,支柱产业不突出,产业化程度低,技术含量少,产品附加值不高。

最后xx镇是以市场带动型发展起来的城镇化。其中以xx村地服装城最为著名。从上数据可以看出xx镇第三产业增长值较大,占地区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成为地区主要经济支柱。因此,xx镇产业结构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单一,第一、二产业发展滞后。而根据xx镇区位条件分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开发很有潜力。因此在以第三产业发展为主的条件下,也应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同时,xx镇的第三产业即服装业品牌意识不强,主要依赖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批发业务,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调查结论

针对xx镇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简单的对策建议。1.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而不仅仅是土地的城镇化。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因此,农民工户籍改革绝不是简单地改写户口本,核心是解决同等市民待遇问题。即要解决城市就业、养老、医疗、住房、子女教育五位一体的改革,让农民的身份实现真正的转变。

2.制定合理的城镇规划方案

5.对城镇住房情况调查报告 篇五

摘要:本调查以城镇住房情况为调查内容,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城镇住房情况,从不同类型的城市,不同年龄层与收入层的住房情况与购房需求的角度探究如今城镇住房的基本情况。我们得到的基本结论是:减少房地产的过度开发,避免居民盈利性买房,兴建经济适用房和福利房,合理推行旧城改造,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利益。关键词:城镇收入购房需求考虑因素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实施“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城镇居民的住房主要由所在单位解决,各级政府和单位统一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进行住房建设,住房建设资金的来源90%主要靠政府拨款,少量靠单位自筹。住房建好后,单位以低租金分配给职工居住,住房成为一种福利。应该说,这种制度模式在当时较低水平的消费层次上,较好地满足了职工的基本住房需求。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福利分房制度逐渐暴露出的问题以及住房供给不足矛盾的突出,促使我国政府必须寻求解决途径。随着94年的城镇居民住房改革,建立了新的住房制度,实现了商品化与社会化。

一、调查设计、对象及方法 1.问卷的编写

本问卷主要调查城镇居民住房的基本状况,设计包括两部分:一是被调查者的个人背景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等;二是对被调查者在城镇购房意愿、在城市的住房状况、不买房的原因、买房考虑因素,以及对房价居高不下解决方法的调查。

2、问卷的采集及分析

本问卷是通过在校大学生暑假回家的机会进行的问卷调查,一共发放了20份调查表,调查对象为当地不同需求的居民。由每位组员通过询问被调查对象后直接填写,每位组员完成问卷5份。问卷来自4个城市,分别为河南周口、河北唐山、河北邯郸、四川乐山,其中河南周口属于农业城市,河北唐山属于工业城市,河北邯郸跟四川乐山属于旅游文化城市,而四者都属于中小城市,相比在大城市房价已升至天价的时候,中小城市更能反映民生跟实际,并且随着一线城市房产现象白热化,这股楼市**也正转向中小城市,通过对不同类型城市,差异化人群的调查反映具体问题与真实情况。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6.建设旅游型小城镇思考 篇六

小城镇的类型多种多样,选择什么类型的小城镇进行重点发展,也是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准确定位,根据目前小城镇发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目前所处的时代特点、涉旅乡镇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镇近年来旅游小城镇建设的经验,我们认为旅游小城镇是涉旅乡镇小城镇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建设旅游型小城镇的历史必然性

从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小城镇发展急需注入新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小城镇发展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其中问题较为突出的是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要推动力的小城镇。改革之初,乡镇企业的大量发展促进了乡村城镇化的进程。然而,由于乡镇企业技术落后、乡镇企业过于分散化、信息不灵等问题,使得乡镇企业的生存空间日益减少,一大批在经济上严重依赖乡镇企业发展的小城镇失去了活力,甚至出现了城镇的衰落。因此单纯主要依赖工业推动小城镇发展的模式就显的过时,在这种情况下小城镇要发展就需要在自己所在区域内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产业选择,寻找更多的小城镇发展的推动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通过开发旅游资源来发展。大力发展旅游型小城镇历史性地成为了小城镇发展走多样化道路的一种新的选择。

从旅游产业发展来看,旅游业作为推动城镇发展的动力已显示出巨大作用。当信息时代、休闲时代到来时,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对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已成为共识,旅游业作为城镇化的一种动力已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在国外,旅游对经济增长及城镇发展的作用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并利用,旅游对城镇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已受到政府的注意。旅游作为城镇化的一种动力,既可以在城镇化中、后期发生作用,使城镇经济转型或城镇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为城镇化的原动力,使城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其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即使处于城镇化的初始阶段,如果小城镇有发展旅游的良好条件,用旅游业作为小城镇发展的推动力就是合理的;旅游业是内涵深、外延宽、关联性强、牵涉面广的经济产业,依托小城镇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导致小城镇的产业结构、文化结构、市场结构、居民居住结构、居民收入结构、消费结构等发生变化,使旅游经济成为小城镇的支柱经济。旅游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是旅游小城镇产业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它的发展能积极推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有很强的“乘数效应”,因此,发展旅游型小城镇已成为以旅游为主要产业的地方小城镇的主要推动力。

从**旅游产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来看,建设旅游小城镇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镇位于**县西部山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脚下,因河道落差大,水声如雷鸣狮吼而得名。镇内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6%,境内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潜河、割肚河、横冲河在境内交汇,形成了天蓝、地绿、山青、水碧的景色。旅游资源尤为丰富,已开发**景区、**文化产业园、**农业生态观光园、**山庄等主要旅游景点。拥有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4家四星级农家乐,1家五星级农家乐。**镇继获首批全国农业生态观光示范点之后,2009、2010年先后获得“**省最佳旅游乡镇”、“**省红色旅游乡镇”称号,2011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达2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亿元,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数达千余人。旅游景点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亟需为旅游者提供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所必需的条件,为此必需加快旅游小城镇建设。以旅游业的发展商业、饭店餐饮业、旅行社业、住宿、娱乐业的发展,带动农副产品的生产、促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小城镇的金融、通讯等都有积极意义。近年来,**镇启动了老镇区改造和新区工程建设,集镇建设和中心村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何将集镇和中心村的功能定位的问题,如何解决在集镇和中心村居住的居民的就业问题等需要破解,建设旅游集镇恰恰是解决这些的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着力发展好、建设好旅游小城镇

围绕旅游做好规划。编制好小城镇的规划,是建设好管理好小城镇的前提,既有利于协调发展和统筹兼顾,也有利于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有机结合。同时也有利于合理用地、科学布局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年来,**镇投入近200万元,聘请规划专家,围绕发展旅游业、建设旅游小城镇的要求,先后修编了总体规划、控制详规、小区修建性详规。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我们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相结合,坚持建筑风貌,统一和保留地方特色相结合,坚持住房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相结合,坚持小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从而达到了“居住成点、商业成街、街道成行”和“宜居、宜游、宜业”的效果。多渠道融资推动旅游小城镇建设。凡是小城镇发展快的都得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推行投资体制和建设方式改革。**镇是个偏远的山区集镇,财政收入较低,以前专门依靠政府大包大揽,既财政承受不起,集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又跟不上。近年来,**镇积极探索小城镇建设资金来源的新路子。首先是鼓励个人、集体、外商带资进镇,参加小城镇建设与开发,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打破以镇为投资主体的旧体制。二是坚持盘活土地资源,以地生财,以地换路,以地换楼。三是按照“推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坚持把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推向市场,使得我镇的小城镇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坚持生态立镇发展战略推动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与建设工作,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轨道。**镇是山区大镇,由于人们经济落后、意识薄弱等原因,生态环境一度破坏较为严重,造成生态环境脆弱,压力大。同时也制约了小城镇形象与发展。近年来,**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一些重点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改善。首先是建立健全生态保护的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编制了全镇及十个村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同时加大生态破坏案件的查处力度,让生态环境在制度上得到应有保障。二是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让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三是开展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开展生态科普教育,提高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二0一二年,**镇以及所属的10个村被**市评为市级生态乡镇和市级生态村。通过不懈努力,通过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从而促进旅游小城镇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培育龙头旅游企业推动旅游小城镇建设。一个集镇要有一个集镇的正确定位,一个镇要有一个镇的支撑产业。什么是主导产业,什么是龙头企业,找准了才能更好地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村,才能更好地发挥小城镇的整体效益,反过来又促进小城镇的发展。**镇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5a级**就在境内。另外还有4a级景区二处,3a级景区多处。**镇党委政府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将旅游业定为主导产业,提出了“旅游兴镇”的发展思路,按照“潜水明珠,天柱情侣”的规划定位,不断建设**、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镇发展的旅游之路。旅游型小城镇的建设工作跟着旅游发展的步伐,功能逐步齐全,品位逐步得到提升。

城乡统筹、全面发展推动整体形象上台阶。一个城镇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小城镇建设不可能一枝独秀,只有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同步进行,才能相得益彰,才能锦上添花。近年来,**镇不仅将**集镇按照别具特色的风情小镇来精心打造,投入亿元资金建设和发展集镇,同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在各级住建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累计完成14个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和所有公路沿线的改造任务,累计完成近千户的农房危房改造任务,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旅游、农家乐、林下经济应运而生,镇域经济飞速发展,大大地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步伐,相辅相成,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现正朝着“生态净土、投资热土、旅游乐土”的方向良性发展。

三、建设旅游小城镇的几点建议 旅游小城镇建设要有鲜明的特色。“特色”是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首选条件,这里包括对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的特色,保持特色是发展旅游小城镇的关键。法国、英国等地的小城镇依据自己的特色发展享誉世界。我国的**等热点旅游城市带动的系列文化旅游村镇、**六大古镇为代表的系列旅游村镇、**系列古镇,无一不体现了特色化发展。发展旅游小城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宜旅则旅”、“宜农则农”、“宜商则商”,防止一哄而上。“品牌”、“特色”是我们打造旅游小城镇的目的,也是旅游小城镇能否成功的关键。要做好“特色”文章,一要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上下功夫。二要发展特色产业,尤其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开发。要注重和谐自然景观保护,浓郁乡情民风开发。发展农家乐的小城镇要注重休闲乡村游。具有民族特色的才是世界的,才能持久长远,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旅游小城镇建设要有明确的定位。旅游小城镇的类型大体分为:民族民俗型、文化古迹型、生态环境型、特色经济型和旅游复合型等多元化的农村旅游小城镇建设模式。各地应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旅游资源禀赋、地理环境和城镇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布局,把区域规划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防止无序、重复建设。

7.城镇旅游文化调查报告 篇七

一、小城镇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缺少特色。小城镇文化旅游的起步晚于城市旅游,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旅游开发模式,管理经验严重不足。因此,大城市的旅游发展模式成为很多小城镇的效仿对象,普遍实行全面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形式,缺少自己的特色。二是文化旅游资源被过度商业化,严重破坏了文化内涵。文化旅游的本质就是通过一定的产品和服务让游客了解这一地区的文化内涵,符合现代旅游者向往原生态文化的需求。但很多小城镇在开发文化旅游的过程中,片面地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使文化旅游资过度商业化,造成游客无法真正体验到原生态文化及其内涵,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三是恶性循环导致游客产生逆反心理。迎合小城镇文化旅游热趋势,旅游开发商投入了较高的成本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为了尽快收回成本,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他们开始提高景区门票和服务费用。而旅游开发商对文化旅游资源过度商业化,使文化旅游资源失去了原生态性,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致游客产生逆反心理。

二、基于生态视角的小城镇文化旅游开发思想和开发路径

1.基于生态视角的小城镇文化旅游开发思想

小城镇文化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在小城镇文化旅游被过度商业化的过程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小城镇文化旅游的稳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积极树立生态视角的小城镇文化旅游开发思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科学、有效地开发小城镇文化旅游资源,促使旅游的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要充分发掘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态文化内涵和深层次内涵,让旅游者可以回归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使生态、文化和经济达到一种有机的统一。这就需要我们遵守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生态原则。基于生态视角的小城镇文化旅游开发,必须将生态原则作为其基础性原则,利用小城镇原始的生态环境,投入一定的人工因子合理、科学地创造出人工生态文化旅游活动,使生态系统更好地运转和持续地吸引更多的游客。二是特色原则。虽然现在小城镇文化旅游比较受旅游者的欢迎,但是也要突出自己的特色旅游资源,带给旅游着不一样的全新体验,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理,使旅游者感到愉悦。三是可持续原则。小城镇的历史一般都比较悠久,具有浓厚的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所以,开发时要尽量为游客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生态环境,积极向游客灌输环保理念和生态理念,实现小城镇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生态视角的小城镇文化旅游开发路径

基于生态视角的小城镇文化旅游开发路径主要体现在:一是注重文化的原生态性,实现文化、生态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目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仍然是大部分小城镇文化旅游的最终目的,这种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文化旅游方式,使文化依附于经济,这和当初文化旅游资源最初目的是完全相反的,自然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如在小城镇文化旅游中,很多小城镇并没有充分发挥自己文化的原生态性,反而将某些比较受旅游着喜欢的运动方式或项目完全复制过来,虽然这种做法能在短时间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激发旅游者短暂的兴趣和新奇感,但同时也会让旅游者产生一种物不所值的感觉,因为这样的运动方式方式或项目在其他很多地方都可以体验,不必跑这么远的距离。其实,小诚镇的历史都比较悠久,文化资源也相当丰富,旅游开发者完全可以注重并回归到文化的原生态中,让游客体会到当地最原始、最纯净的文化,让游客产生一种新奇的感觉,体验从来没有经历过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将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根植于小城镇原生态的文化中,让游客在尽情享受旅游带来的愉悦中同时体原生态的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例如南方的一些小城镇可以开发相应的山水文化生态旅游,中原地区可以开发相应的书画文化生态旅游。二是开发文化旅游品牌,体现当地文化特色。每个小城镇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所以,要开发文化旅游品牌,将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族风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特色的小城镇文化旅游资源,同时,还要积极开发各种生态旅游产品,更好地体现小城镇文化旅游的特色。如可以开发小城镇工艺生态文化旅游以及饮食生态文化旅游等。三是进一步丰富文化内涵。有些小城镇的文化资源相对比较匮乏,需要进一步阐释和丰富文化内涵,如可以开发相应的特色文化产品,和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一起提升小城镇的旅游品味。

三、基于生态视角的小城镇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一)合理规划小城镇建设,营造文化旅游特色

有效开发小城镇文化旅游的基础就是合理规划小城镇建设。小城镇虽然历史比较悠久,文化底蕴比较丰厚,但是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一些历史风貌和建筑已经遗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小城镇的整体面貌。所以,为了尽量向游客展示小城镇的原始面貌和历史建筑文化,就必须合理规划小城镇建设,积极改造小城镇风貌。如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历史遗迹,以及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进行必要的改造和修复,对破坏性比较严重的古迹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同时,要对小城镇文化旅游的环境保护和景观做好详细的、科学的规划。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到到小城镇旅游,促进当地的经济是小城镇文化旅游开发要考虑的重要内容,营造文化旅游特色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经济发展也呈现一体化趋势。造成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小城镇不顾明显的文化差异,相继效仿大城市旅游模式,旅游开发模式呈现严重的同一化和单一化现象,使本来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文化旅游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旅游景点,不能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好奇心、探索欲和求知欲,不利于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兴趣,造成进行小镇文化旅游的旅游者人数越来越少,严重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基于生态视角的小城镇文化旅游开发,必须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立足当地的文化特色,对各种特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确立不同与其他小城镇的鲜明的旅游主题,形成独特的小城镇文化旅游特色,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千镇一样的旅游模式,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到来旅游。如凤凰古城就合理地开发了沈从文故居、杨家祠堂、万寿宫、虹桥等文化旅游资源,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二)突出小城镇文化旅游特色,以文化为核心积极发展生态产业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生活理念发生了根本行的转变,更多的旅游爱好者从城市旅游转向了小而精的小城镇文化旅游,他们希望短时间内摆脱城市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而以主要特色为以土为美、以小为美的小城镇文化旅游刚好符合他们的需求,小城镇文化旅游可以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回归自然,回归田园风光,远离物质世界,丰富精神世界,获得精神享受。而且在小城镇文化旅游中还可以了解不同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么民俗文化,扩展视野,增加知识储备,在玩乐中有效地增强自己的整体素质。可以说,小城镇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品位的旅游,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开发小城镇文化旅游,充分挖掘小城镇的特性,特别是固有的特性,然后将这些特性和自然环境、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将现代元素恰当地融入到当中,重点突出小城镇文化旅游特色。通常情况下,小城镇离乡村都比较近,所以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小城镇的文化底蕴也比较深厚,是小城镇旅游的特色和灵魂。因此,对小城镇的规划要严格遵守设计结合自然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以文化为核心,积极发展小城镇旅游业内涵的生态产业和生态农业主题园,使小城镇旅游业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将当地的原始生态文化与小城镇现代功能有机融合,有效地推动了小城镇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语

8.城镇旅游文化调查报告 篇八

城镇化进程与数字文化建设

数字文化建设指在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或某种文化产品的各个环节采用数字信息处理技术进行的高效运作。

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种社会变迁客观反映。中国的城镇化,自建国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53至1958年,国家开始进行工业化,全国城镇化率16.3%;第二个阶段1958至1978年,受“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城镇化率只提高1.6个百分点。第三个阶段1978年至今,是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至2002年提高到39.1%, 1998年后几年超过1个百分点。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如今一半中国人生活在城镇。

数字文化建设是建立在互联网(因特网)基础之上的。1969年诞生的互联网最初用于军事。第一个检索互联网于1989年发明出来。上世纪80年代互联网开始进入民用。1989年,分类互联网信息的协议被提出。1991年,第一个连接互联网的友好接口被开发出来。1995年微软全面进入浏览器、服务器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市场的转变已经完成。1998年6月微软的浏览器和Win98很好的集成桌面电脑迅速成长。历经多年迅速发展演绎,是现今最受欢迎的数字传媒之一。

今天人们生活在“地球村”,无可避免地迈入全新的“数字文化时代”。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把人类带进一个全新的文化信息竞争领域。虽然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是过去两百年西方文化主导世界,特别是美国以其“世界经济、文化的火车头,信息社会的发源地,等优势,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覆盖全球的综合数字文化信息传播体系,大肆进行数字文化的扩张和渗透,如“美国之音”等向各国进行文化渗透。特别不可小视的是他们利用现代数字文化产业化途径,潜移默化地把他们社会的价值观、教育理念、信仰和生活,渗透、影响着中国百姓的思想意识。

数字文化现状

1995年,中国在南海市率先试点全面启动数字建设(信息化建设)工程,并取得成功。2000年4月,中国数字图书馆正式运营,率先在全国建立起完整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体系,专注于数字资源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数字版权管理、数字化加工、专业信息提供、电子政务及电子商务服务、数字内容整体解决方案及数字图书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数字图书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随后由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办的国家数字文化网建立。2002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与整合,依托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网、无线通信网等新型传播载体,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中华优秀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

2011年11月15日,文化部、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文化部、财政部将进一步加大全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力度,以制度体系、网络体系、资源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着力点,构建海量分级分布式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群,力争建成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便捷的数字文化服务,切实保障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2013年1月14日,《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中重点任务的第五项指出,促进公共文化领域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支撑,重点指出要大力推进数字文化建设,将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渠道。2013年3月8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围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时说,“只有物质经济的现代化,没有文化的现代化,那就不是全面的现代化。”而数字文化建设的成果必将更公平惠及城镇化进程中的全体人民。

城镇化进程中数字文化建设重要性

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几乎成为举国上下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城镇化进程中文化担负着凝聚共识、强化认同、调控秩序、提高素养、重构价值体系的重要使命。放眼世界、立足未来,在数字信息时代的今天,电脑、手机、无线路由器、Wi-Fi、Ipad等科技产品的普级率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无论是获取资讯、学习知识、阅读书籍、无纸化办公还是休闲娱乐等生活行为已经与数字紧密联系在一起,实体固定的文化服务点已不能满足数字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数字文化建设迫在眉睫。数字文化把人们带入一个能够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其更快、更经济、更直观、更有效地把一个思想或信息传播开来。

数字文化建设唤醒国民的开放和进步意识,拓宽中国人观察中国和世界的视野,关系到我国文化建设是否能够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步伐,也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城镇化进程中数字文化建设刻不容缓,如果城镇化进程中数字文化建设没能及时跟进,那么将出现潜在风险。我国的数字文化建设起步较晚,在未来的一百年时间里,如果中国数字文化建设跟进及时的话,那么中国文化将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大放异彩。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各国文化这一软实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正在被他国发展利用,并以形成一种新的成功的产业化元素,反过来输入中国,影响或制约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如《功夫熊猫》为美国带来近2亿美元票房、《花木兰》有3亿美元票房,高科技与数字文化、网络联合,这一软实力的结合为美国创造高效益经济收入和文化渗透与入侵创造了条件。

城镇化进程中数字文化建设发展愿景

中国城镇化的显著特点是因南北文化差异,流动人群难以享受到平等的公共文化服务,而数字文化建设解决了这一实际难题。如通过优化整合数字资源,构建统一检索平台,形成资源互补、资源共享。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性地获得文化服务。根据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由阵地服务、流动服务及数字化服务组成。而数字化服务是当下文化馆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项紧迫任务和重要手段。我国沿海发达城市,数字图书馆、文化馆的建设也已成规模,如厦门市图书馆于2000年开始建立的数字资源,目前有各类数据库32个,数字资源总容量达42TB,逐步建成了比较完整的数字资源体系。而厦门市文化馆于2006年建立数字资源,网上信息资源丰富。

建议广泛整合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及广电等部门的优秀文化数字资源,共享文化数字资源,建立一个层次分明、互联互通、多种方式并用的国家、省、地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等6级同步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必要时也可在全国选几个公共文化服务试范区先搞试点,而后再向全国推广。

城镇化是各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经过程,也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城镇化进程中的数字文化建设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国力较量的焦点。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最大的发展潜力也在城镇化。我们要创新、要在变化中求发展,要用我们的智慧辨别吸纳世界各国数字文化的精华和先进经验,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数字文化。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升全民数字文化信息素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筑塑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文化。让数字科技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结网生根”,让数字文化建设助推中国城镇群众文化建设。

(作者系厦门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

上一篇:部分名词解释下一篇:启发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