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周期现象教学反思

2024-11-12

简单的周期现象教学反思(共17篇)

1.简单的周期现象教学反思 篇一

《简单的周期》是新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个专题实践活动。本课找规律不难,重点是发现规律之后优化出用除法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较简单实用。

一、尊重教材,联系生活实际

第一板块,我先设计了“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状态高昂。接下来我让男生记女生记不同数,让学生在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中再次体验简单的周期现象。这两个小活动固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都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周期规律”,因此可以考虑删掉一个导入活动,让下面的探究活动展开得更早充分。

第二板块是学生自主探究周期规律。我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改变,把“盆花、彩灯、彩旗”改成了海底的“海星、鱼、乌龟”,本意是让学生有更高的探究积极性,其实,“盆花、彩灯、彩旗”跟我们的生活更贴近,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这次的改编无疑是没有必要的。

二、把握重点,及时优化方法

在探究海星的排列规律时,我抛出一个评价任务:“第16个海星是什么颜色的?”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充裕的空间,让他们在纸上用自己的方法来找出答案,我选取“用文字写下去、用不同符号画下去、用除法计算”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上台展示汇报,让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的同时拓宽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其实在这里我就应该把几种不同的方法一起展示出来,让学生说一说哪种方法最简单,小结得到用除法计算来解决这类问题比较简便。及时优化出用除法计算这类问题,那后面的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也会更高效。

三、回顾总结

回顾和总结,是一节课最后也是必不可少重要部分,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导入不够简洁,解决问题时学生的方法没有及时优化,导致本节课没有足够时间让学生对解决周期规律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这是这节课一大遗憾之处。最后,“1625364964”这串原本学生没找到规律的数字也可以提一下,其实这中间也有规律,与导入引出的“规律”相呼应,课堂也会显得更有层次一些。

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课中,有些地方我还比较急噪,处理得不够“机智”。有遗憾,就意味着反省,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不求最好,只为更好。

2.简单的周期现象教学反思 篇二

一、简情境, 凸内涵【教学活动A】

1. 猜一猜:下一个是谁? (播放图片, 喜羊羊、美羊羊、暖羊羊依次重复出现)

2. 赏一赏: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课件播放昼夜更替、四季变换等图片)

3. 找一找:图中的物品的排列规律 (呈现课本主题图) 【教学活动B】

1.谈话激趣:动物乐园正在举行一场盛会 (呈现主题图) 。哪串才是打开乐园之门的密码? (出示密码图)

2.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提问: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这样的排列现象?

“认识周期现象”这一环节, A活动中教者在教材主题图的基础上增设了“以猜激趣”“现象欣赏”两个情境, 让学生在经历“初识周期———丰富感知———形成认知”中逐步认识现象中的周期规律。这样的设计也做得很科学。B活动, 以孩子乐于挑战的“解密”形式融入主题情境, 激起孩子“找规律”的兴趣、给了学生“找”规律的机会, 三串密码从“正、反”两面指向周期现象的“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固定结构, 充分地彰显了规律内涵, 学生在“能和不能”的争辩中认识周期现象、描述周期现象, 形成对周期现象的充分、坚实的认识。凸显思考、彰显内涵的“简约情境”是数学的课堂情境。

二、简目标, 显过程【教学活动A】

1. 自主探究, 体会多样的推理方法。

学生用画图、列举 (奇偶性) 、计算等策略判断: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2. 独立尝试, 逐步优化推理方法。

学生用的画图、列举 (3倍数特征) 、计算等策略判断:左起第17盏灯笼、第21盏是什么颜色?

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大多数学生喜欢方法3)

讨论:怎样根据除法算式中的余数来判断?

3. 自主练习, 掌握方法。

学生自主选择并用计算的方法判断:左边起第 () 面彩旗是什么颜色?

交流讨论:当余数是几时是红旗?黄旗呢?

【教学活动B】

1.同活动A。

2.比较辨析, 重点理解。

追问:左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还能用方法2进行判断吗?用什么方法判断合适?

对比练习: (1) 照这样摆下去, 左起第23盏彩灯是什么颜色?

(2) 照这样摆下去, 左起第23面彩旗是什么颜色?

讨论: (1) 两盏灯的颜色为什么相同呢?

(2) 都是左起第23件, 为什么两道题的除数不同?

追问:看来用规律进行预测时, 与物品的哪些数量有关, 与哪些数量无关?

理念不同, 效果迥异。活动A中, “多种推理方法的体验和优化”和“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推理方法”两个教学目标并行, 平分“课”色。这样目标简单堆砌的“多元”, 占用有效教学时间, 使教学出现“消化不良”, 降低了数学教学的质量。活动B中, 教者对非核心目标做简化处理, 在学生有所体验后, 即把重点锁定核心目标, 围绕周期规律的要素, 以具有相同条件的两个问题的推理判断、辨析讨论, 形成丰富的探究过程。这样的设计, 扣准知识的生长点, 简化教学目标, 以丰满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在扣本质、有过程的数学学习中提升、发展。

三、简素材, 拓层次【

【教学活动A】

1. 按规律在括号里画出的第32个图形。

2. 一串珠子按白、白、白、黑这样的规律排列, 第21颗是白珠还是黑珠子?

【教学活动B】

“数数游戏”———不同的数法, 36各在左起第几列?

课堂练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深化的重要手段。活动A的练习设计, 虽然运用了多个素材形成多个组题, 但层次单一, 只能起到简单巩固的作用。活动B用“数数”一个素材进行变式, 形成了逐层递进的2个练习, 学生在变式练习中深切感受“每组数量”“一组的次序”这些要素的重要性, 在挑战中培养观察能力, 提升思维能力, 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的发展”。以简单的素材设计出层次丰富的练习, 落实多元目标, 是数学练习设计理想境地。

3.简单的周期现象教学反思 篇三

苏教版第九册59—60页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让学生通过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排列问题。

教学难点

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1.游戏:请同学们看。(在黑板上画正方形和圆)猜猜看,下一个图形我会画什么?

然后再画一个三角出现在□○后面,问:接着我又会画什么呢?

生:画什么都有可能。

师:接着画一组问:猜猜第七个图形会是什么?

生:正方形。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1:有摆放规律的

师:你看出什么规律来了?

生:三个图形为一组,你画了两组,接着画第三组的第一个,一定是正方形。

2.揭示课题

生活中许多物体的排列也是很有规律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找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猜想,深化学生对周期规律的认识,为下一环节的探索作好准备。】

二、观察场景,探索交流策略

1.(出示场景图)

师:公园里,到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盆花摆出来了,彩灯挂起来了,彩旗插起来了。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盆花每组2盆,是按照蓝花、红花的顺序排列的…………)

师板书: 盆花:每组2盆:蓝、红

彩灯:每组3盏:红、紫、绿

彩旗:每组4面:红、红、黄、黄

2.师:我们来观察盆花,现在只能看到8盆花,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

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

(1)猜猜看

(2)交流

①画图的策略:○○○○○○○○

(○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师: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②分类的策略:左起,第1、3、5……单盆都是蓝花,第2、4、6……双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单盆,所以是蓝花。

③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A、算式中的每个数各是什么意思?

B、余下的1盆是第几盆?第15盆花是在第几组第几个?

C、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

○ ○ ○ ○ ……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足够时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鼓励学生汇报多种解法,以发展求异思维和探究能力。】

三、独立尝试,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

1.解决彩灯问题

⑴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算一算等办法解决了盆花问题。(出示彩灯图及问题)

师: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盆花的问题。

⑵学生尝试解答。

⑶交流不同的解题策略。

①交流不同的方法

②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你是怎么想的?第一道算式中余数是几,说明什么?第二道算式中没有余数又说明什么呢?

同桌互相提问:第几盏是什么颜色?

2.解决彩旗问题

⑴提问:第21面和第23面彩旗各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自主解答

⑵汇报

⑶对列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小结:怎样根据余数来判断彩旗的颜色?

问:当余数是几时是红旗?余数是几时是黄旗?

3.小结

看清物体的排列,弄清几个物体是一组,从而确定除数,再列式计算。然后看余数,余数是几,这个物体的颜色就和每组中的第几个颜色相同,没有余数,这个物体的颜色就和每组中最后一个的颜色相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逐步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觉实现策略优化,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多样练习,解决生活问题

1.看活动图片:练一练第1题

(1)引语:最近有的班上学了找规律后,玩起了这样的数学游戏,我们来看一下。观看图片:两同学摆OOOOOO……他们是怎么摆的?

(2)提出问题:如果继续摆下去,猜一猜,第20枚摆的是白子还是黑子?(口头汇报,并说说怎样想的)

(3)第100枚呢?(学生动手做一做,指名交流)

2.练一练第2题

(1)引语:做一条链子,如果按照这个顺序串下去,第18颗珠子是什么颜色?第24颗呢?

(2)学生口答。

3.画图形:练一练第3题

师:你能自己设计一个有排列规律的图形吗?

4.学生设计展示自己的作品,提出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关注课堂中每一个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既深化了对规律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五、全课总结,感受规律之美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发现了数学中的一些有趣现象,即周期现象,也就是规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积极思考,自然界和生活中还有更广阔的空间期待着你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

4.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篇四

1、初步感知规律 游戏:比比谁的记忆好

出示两组数据:A: 162536496481 B:123412341234 男生记A组,女生记B组,结果女生获胜,让学生感知比赛的不公平。

让男生小结:其实,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女生获胜是因为她们记忆的内容有规律,记起来非常容易。

2、进一步感知规律

谈话:大自然中蕴藏着许多有规律的现象。出示图片,学生欣赏。(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产生亲近数学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3、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找规律”。(板书:找规律)(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儿童乐园重新布置了环境。

1、出示场景图

(1)问: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盆花、彩灯、彩旗都是有规律排列的。

(2)问:仔细观察比较,这些物体的排列有怎样的规律? 生说发现的规律,师板贴。盆花: 彩灯: 彩旗: 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语言的描述:盆花每2盆为一组,每组依次是蓝花、红花;彩灯每3盏为一组,每组依次为红灯、紫灯、绿灯;彩旗每4面为一组,每组依次为红、红、黄、黄。

(3)问:这些规律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都是一组一组的,并且每组都相同。

(4)小结:像这样一些事物按一定的顺序依次重复的规律,也称做周期排列的规律。(三)自主探索,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A:研究盆花摆放的规律: 谈话:刚才我们发现盆花是2盆为一组,每组依次是蓝花、红花,如果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请同学们想办法解决并与同学交流。

1、出示讨论要求: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1)理解题意

(2)独立尝试,把想出的方法写下来。(3)组内交流各自的方法。

2、交流展示解题策略: 反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1)列举的策略:单数、双数/奇数、偶数

(2)画图的策略:○●○●○●○●○●○●○●○(○表示蓝花,●表示红花)(3)计算的策略:板书 15÷2=7(组)……1(盆)

3、深化理解计算的方法: 问:你能说说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生:15表示一共有15盆花,2表示把每2盆看作一组,7表示有这样的7组,余数1表示还剩1盆。

结合直观图思考讨论:(1)“2”是哪来的?为什么把2盆作为一组?(2)“7”的单位为什么是“组”而不是“盆”?

(3)余下的“1盆”指的是哪一盆?是第几组第几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交流方法:根据余数可以以第一组为参照来确定第15盆花的颜色。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想到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学生探索解决生活情境中的问题。相信学生的潜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互相交流、学习,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化解难点。】

(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策略

1、尝试优化:彩灯的规律(1)有余数的情况

师:照上面那样排下去,从左边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学生汇报自己所用的方法。

通过交流比较明确:画图比较麻烦,奇数偶数的方法不适用,用计算的方法比较方便。学生说师板书:17÷3=5(组)……2(盏)师:为什么除以3,余数2盏是第几组的第几盏?(2)没有余数的情况

师:第18盏彩灯呢?谁能说说算式? 学生边说师边板书:18÷3=6(组)追问:没有余数怎么判断呢?左起第18盏彩灯是第几组的第几盏?应是什么颜色? 生组内交流后集体反馈:左起第18盏彩灯是第6组的第3盏,应是绿色。

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明确,当没有余数时只要参照第一组的最后一盏彩灯就可以了。师:那左起第24盏彩灯是第几组的第几盏?应是什么颜色? 让学生根据规律快速回答。(3)比较,实现策略的优化

师:通过解决彩灯中的数学问题,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而且准确? 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再提出第100盏、第160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老师不做硬性规定(哪种方法最简便),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体验,使学生切实认识到“画图法”和“列举法”的局限性以及计算的简便性。这样学生从实际出发,从内心体验出发,从一种优化的需求出发逐步实现了策略的最优化,实现自主建构。】

2、巩固强化:彩旗的规律

师:下面我们就用计算的方法解决彩旗中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照这样排下去,从左起第21面、第23面彩旗分别是什么颜色? 学生任选一个问题独立思考计算。集体反馈交流,师板书:21÷4=5(组)……1(面)23÷4=5(组)……3(面)反问:为什么商相同,余数不同,结果也不同呢? 明确:余数与每组里事物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小结

在解决周期排列的问题时,首先要仔细观察,找到其中的规律,确定除数,然后用除法算一算,再根据余数作出判断,为了方便一般参照与第一组的对应关系作出判断。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组几道算式的计算与观察,对三种不同排列规律方案的对比与讨论,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中探求规律,逐步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五)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练一练”第1题(1)、先出示3枚棋子:○○●

问:现在你能确定第21枚是白子为什么还是黑子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没有依次重复的规律。再接着出示:○○●○○●

师:现在你能找到依次重复的规律吗?什么规律? 让学生说一说规律,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问:至少要找到几组完全一样的才能确定出依次重复的规律?(生:两组)让学生根据规律说一说第21枚是白子还是黑子。

(2)、“练一练”第3题

师:每组的图形排列有什么规律?让学生说一说。问:第32个各是什么图形?学生口算结果。

追问:问什么同样是求第32个图形,而每道题的列式不同,结果也不同呢?(3)、拓展练习:创造规律 A、板贴出示:□○△□□□○△ 师:摆放有规律吗?为什么? 师:你能移动其中的一个图形使它们有规律吗? 学生演示移动后再说说其中的规律。B、用笑脸和哭脸创造规律

学生说自己喜欢的排列规律,电脑随机演示排列的规律,并指出要求第()个,生说算式,电脑相机演示算式,学生判断是笑脸还是哭脸。

(4)、练习十第1题(属相的问题)A、出示12生肖属相图, 指名问:你今年几岁了?属什么? 思考:比你大或小几岁的人属相和你相同? 进一步思考:除了比你大或小12岁的人与你属相相同外,与你属相相同的还有可能比你大多少岁? B、猜年龄:兵兵、爸爸和爷爷都属猪,爷爷今年60岁,爸爸今年()岁,兵兵今年()岁。【设计意图:在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进一步整合了书上的习题,挖掘习题内在的智力价值,通过基本练习、创造规律、猜年龄,再次让学生体验了周期现象的规律,培养了他们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愉快地交流活动中运用规律。】(六)总结回顾,反思学习过程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怎样? 让学生结合板书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与回顾。

师: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有规律、有规则的世界里。还记得课前的那场比赛吗?……其实呀!男同学记的那个数也是有规律的,只是要换个角度去思考。瞧!两位两位地看,16、25、36……大家发现规律了吗?今天的所学、所得,只是数学知识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未知世界等待着我们,需要一路前行,一路求索。

体育课报数123

5.我们的生命周期教学反思 篇五

人的一生身体是怎样变化呢?这个活动首先要求学生把人划分成不同的年龄组。划分为哪些组、怎样划分?可以让学生先讨论,然后教师综合学生的发言,给出一个合理的分组方法。比如可以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也可以分为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根据教科书第37页的表格,全班讨论:我们每一个人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命阶段是哪些?出生后,身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在哪个时期?什么时候可以结婚生孩子?是不是像动物一样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人也有生命周期。

接下来,让学生谈谈一生中每个人的身体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比如说每个人的身高、体重增长的情况一样吗?每个人的健康情况一样吗?每个人的寿命一样吗?有没有在儿童时期或青年时期就夭折的?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那些长寿的老人,他们有什么秘密呢?

6.简单的周期现象教学反思 篇六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2.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对蚕卵、蚕宝宝、蚕蛹、蚕蛾等蚕一生形态变化的观察和描述过程、用蚕的一生的发展变化与其他动物相比较,发现动物生命周期的过程。并且能坚持不懈地做好观察、描述和记录。

3.组织指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内容。教具准备:学生对蚕宝宝一生所作的记录。教学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了解学生的预备经验,引入本课主题的探究

1、谈话:在前面的课中我们谈到了蚕宝宝变了新模样,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然后重新描述一下蚕宝宝的新模样。

2、翻阅活动记录、描述

二、新授蚕茧发生的变化

1、变成蛹之后的蚕宝宝还会变模样么?蚕茧发生了什么变化? 蚕茧里现在还有什么?蛹到哪里去了?

2、交流活动记录、小组讨论描述。

3、总结归纳。(通过交流发现更多的问题)

三、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1、指导观察。

2、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

3、想一想:蚕蛾的身体各部分是从蛹的的哪些部分发育而成的引导学生从卵的数量、颜色上进行观察比较。

4、观察蚕蛾

(1)描述蚕蛾的身体、并画一只蚕蛾(2)观察蚕蛾和蛹比较不同。(3)找蛹和蛾的相同点(4)结合课件交流雌蛾产卵的观察结果(通过画画对蚕蛾的形体特征有个更深刻的印象)

四、小结蚕的一生

1、巡回指导。

2、引导了解蚕一生所经历的变态

3、四人小组讨论并整理记录。

4、研究蚕的一生经历几个阶段适当注名每个阶段所用的时间

5、用文字或图表示

6、交流(展示小组内的研究成果、结合图表描述蚕一生经历的变化)(结合图表能直观感受到蚕的生命周期及蚕经历的各个阶段的不同形态变化)

五、认识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课件:蝴蝶的生命周期、青蛙的生命周期。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与蚕、蝴蝶、青蛙相同的经历呢?

2、讨论:青蛙的一生经历了几个阶段变化

六、延伸

1、出示部分动物的生命周期图。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与蚕、蝴蝶、青蛙相同的经历呢?

2、请同学们利用课外的时间选择一种动物进行研究,并做好观察记录

3、记录好课外的观察研究任务并做好初步的计划和观察方案(让学生能以养蚕的直接经历为模型去认识各种动物的生命周期)板书设计: 蚕的生命周期 幼虫 卵蛹 成虫

7.对数学教学中某些现象的反思 篇七

教学反思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方法更加完美.

现今的数学教学往往会出现如下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去好好反思.

现象1:逢课必“情境引入”,导致创设情境流于形式

案例 某教师在讲抛物线方程时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赵州桥吗?想不想看看?同学们回答:想.老师马上打出赵州桥的图片,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赵州桥的图片+知识新授,其次是赵州桥的图片+例题,再次是赵州桥的图片+巩固练习,最后还是赵州桥的图片+总结.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作用呢?

反思 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仅仅是为了给传统教学“包装”一下,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吗?“情境”创设至少有一个基本原则: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如果情境创设不能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如果情境创设不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甚至是虚构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宁可不要.不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展开都需要渲染情境,也不是所有的情境创设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利,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讲解.我们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更不能是虚拟的,我们需要一个“求真”的教学情境.

现象2:“我拼、我拼、我拼拼拼”

案例 公开课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班级的桌子全都要重新拼一遍,经过教师的安排依次坐好,目的是为了进行合作学习.课桌一拼就表示走进新课程了?就表示合作学习了?再看,不管问题有没有被讨论的价值,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投入热烈的讨论之中.

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重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的效率,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不少教师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就其课堂形式来看,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在热闹的背后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同时部分教师给出的讨论题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想在哪讨论就在哪讨论,甚至于学生讨论的题目并不具备讨论的价值也要在小组里讨论.有时讨论的时间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就学生而言,讨论中不能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从表面看很热闹,实际上,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小组中只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发言,没有学生间的互动;学生间彼此不友好合作或合作程度不够,彼此不注重倾听对方意见,小组间的交流很少,没有真正的讨论与合作,这种合作基本停留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层次之上等.

现象3:刻意“孤立”文本

案例 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学生的书本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这一节课我们讲……”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课本.

反思 上面的现象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新课程标准提倡老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然而这一教学理念却成了一些老师随意处理教材的借口,一些教师出于“用教材教”而不去吃透教材,甚至脱离教材.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内容不能只限于书本,它既来自课本,也来自学生生活;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就是引领学生科学地补充教材,准确地加工教材,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天地.一些教师错误地理解为教材是可有可无的,以至于有的课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课外内容的补充上,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有的教师甚至离开文本去大谈从网上查阅到的资料;有的课堂甚至从开始到结束根本见不到有教材.以上种种,对教材本身的学习大大削弱了.

现象4:课堂提问表面热闹,其实华而不实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策略,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的交流上,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和要点,泛泛而问.由于问题的结果已经很明确,这样的提问表面热闹,实质流于形式,肤浅,对启迪学生的思维毫无意义.

2.关注结果,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只关注结果是什么,“对不对”“是不是”等,很少引导学生探究过程,很少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怎么想出来的?”

3.提问只面向少数优等生,多数学生成了陪衬,被冷落一旁,他们缺乏体验成功的机会.

反思 提问要目的明确,表述清楚.教师提问要考虑到提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还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提问,是关注教学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还是能力目标.同时一个好的提问必须表达清楚,准确严密,词不达意的问题会让学生茫然失措,浪费时间.

反思,能让我们拒绝平庸;反思,能使我们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升华.只有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深入反思,积极探索,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和能力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也许反思使你辗转难眠,然而你会发现: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生命如东升的旭日,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日子.

8.简单的周期现象教学反思 篇八

摘 要 科学本质观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是当前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实践研究的问题。本文选取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为研究对象,从学生课前查阅化学史资料、课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教师利用“历史回眸”总结等三个教学板块探寻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本质观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并基于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 科学本质观 元素周期律 化学史 反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素养越来越受到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视,科学本质则是近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教育改革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美国制定的“科学素养基准”(1993年)和“美国国家课程标准”(1996年)就明确指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1]。而我国制定并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初步认识科学本质”将成为我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但是,我国的基础教育由于深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科学本质的研究重视不够。因此,目前对科学本质研究较多的只是针对教材的编排,而在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涉及的较少。可以说,在科学本质观问题上,出现了国家层面上的重视与现实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缺失之间的巨大反差。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在一些课程教学内容中引入了科学本质观培养的内容。由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发展的整个历程都蕴含着科学本质的探究,本文选取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为研究对象,在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科学本质观的理念,通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本质观。

一、通过“课前预习课中点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内涵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教师简单利用教材中“联想·质疑”栏目,过渡到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而本节课课前教师安排学生按学习小组上网查阅资料,使学生在查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对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利用5~8分钟让完成较好的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讲解,教师对学生的成果中蕴含着的科学本质内容进行分析、点评,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教师点拔的教学过程初步让学生对科学本质有以下认识。

1.认识科学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以往对化学史的介绍,大都采用教师讲故事、学生听故事的方式进行。因此,即使教师讲得再生动,学生听到再入神,许多学生还是不能体会科学探索的漫长性。现在,改为先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再由学生代表上台讲解,教师只需要略加点拨,导引学生注意时间发展:从1789年首开元素分类先河的拉瓦锡,到1869年提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最后到1913年应用x射线测定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目的英国物理学家莫斯莱,人类社会才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有了真正的认识[2]。从1789年到1913年经历了124年的时间,学生能体会到科学的发展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体现出各国科学家的聪明才智,这对学生初步认识、理解科学本质极具价值。

2.认识科学知识具有局限性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发现元素周期表有很多版本,比如德贝莱纳的四个元素组,尚古尔多的圆柱形螺旋图,迈尔制作的六元素表,牛兰兹的八音律元素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学生们提出质疑:为什么元素周期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教师答疑点拨:因为从道尔顿到门捷列夫,各国科学家都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人们认为,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一元素性质的观点,在当时是正确的;但是,随着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深入探索,人类逐步认识到元素周期律是按原子序数排列而成,并非都按门捷列夫的原子量排列;当然,随着先进的科学实验手段的持续运用,各领域科学研究的持续深入,这一观点也可能会发生改变,所以,科学知识具有主观性和局限性。

3.认识科学知识的发展具有创造性

从研究方法看,从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开始到1869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科学家都认为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的原子量进行排列的,直到1913年,莫斯莱测定了一系列元素的特征x射线后指出:核电荷才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真正依据,1913年到1925年洪特规则和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出现,才完全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伴随着对元素周期表本质的揭示,元素周期表被赋予了真正的灵魂,这说明科学知识的发展具有创造性,也让学生充分明白科学知识的形成依赖细致的观察、科学的实验证据、合理的论证以及大胆怀疑的态度。

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学生的讲解、质疑,教师的解疑点拨,学生才能充分理解元素周期表的产生、发展和趋向完善,是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多代科学家接力赛般努力探索的过程,推动着现代物质结构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尤其是促进了现代化学诸多分支的建立和发展。

二、利用“活动·探究”栏目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本质

在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的基础上,再利用教材的“活动·探究”栏目中“元素周期律初探”,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活动问题:(1)学生完成表中所缺内容。(2)学生按学习小组对表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绘出三张对应的柱状图和折线图,寻找其中的规律。通过“活动·探究”栏目让学生深入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1.学会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等。本节先让学生完成教材的表格所缺内容,然后学生依据表格数据分析并作图,进行相关规律的探索。从而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科学研究就是人们探索事物真相、性质或规律,以便获得新信息的活动,由此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学会分析实验数据总结规律

科学上对数据分析常用的一种方法是把定量的数字问题转化为图像处理,通过研究变化趋势从而更加简洁直观地找到其变化规律,而元素周期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会利用各种图表处理数据,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本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合作完成教材的“活动·探究”栏目中元素周期律初探,学生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横坐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纵坐标,绘出柱状图。同样方法让学生绘出其他两张折线图,让学生观察图表,通过观察得出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决定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明白数据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图表是整理数据、发现规律的重要工具。

三、利用“历史回眸”栏目,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理论建构本质

本节先让学生课前预习化学史,初步认识科学本质内涵,再通过教材的“活动·探究”栏目,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最后学生阅读“人类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师生共同总结,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理论建构的本质。

1.理解科学理论的建构是“实验-观察-推理”的过程

在“历史回眸”栏目中提到,到19世纪中叶已经获得60多种元素的原子量,人们对元素周期律的早期认识是从门捷列夫(D.L.Mendeleev)和迈尔(J.L.Meyer)等科学家依据原子量的大小对元素进行分类排列,并发现元素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得出的。学生初步认识到了科学理论的建构遵循“实验-观察-推理”的过程。

2.理解科学知识具有暂时性、动态性

在“历史回眸”栏目中提到,根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D.L.Mendeleev)就预测出三种新元素及其性质。随着科学家的努力,元素镓(Ga)、钪(Sc)、锗(Ge)在十五年内相继被发现,它们的原子量、密度和有关性质都与门捷列夫的预言惊人的相符,这时元素周期表才逐渐被人们承认。但是,一直到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莫斯莱利用x射线对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目进行了测定后,人类社会对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才有了真正的认识[3]。通过师生交流,学生理解了科学家建立起的科学知识体系,都必须经过人们长期的质疑、验证或重新修改,其合理性才会被接受。可见,科学知识具有暂时性、动态性,即对于科学知识来说,只有相对的真理,没有绝对的真理。

四、基于科学本质观培养的教学实践反思

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加之教师和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程度不同,教材中出现的化学史大多不会得到教师的重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本节“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重点就放在“化学史”的认识及其后面所揭示的科学本质,以培养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反思。

1.化学史是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重要途径

化学史可以直接传达科学本质,以达到科学本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因此如何用好化学史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教师讲化学史的形式是讲故事或简单介绍化学家的重要贡献,对化学家研究经历和如何得出重要贡献没有认真分析、点拨,所以在教学中无法挖掘隐含在化学史后面的科学本质要素。本节试图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多角度去诠释科学本质。课前教师布置学生独立完成有关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发展史资料的查阅,让学生个体对有关史料有一个概述性了解;课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分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补充、完善资料;随后请学生代表上讲台归纳讲解,教师点拨归纳提高;最后学生对本堂课学习所得进行总结分享。有的学生总结说:“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发展、完善的历史,只是科学发现的一个缩影,它让我知道了任何科学的发现都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在这个过程中,科学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力尽艰辛、充满挫折、失败、猜想、顿悟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学生的这种理解,已经远远超越了对化学史的掌握,而反映出他们对科学本质有了更深入的领悟。

2.设计模仿科学家探索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本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模仿科学家探索的活动,让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分析原子序数1~18号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并作出图表。学生通过观察、推论,发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规律这一元素的性质。并让学生通过这一探究活动体验到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理解科学研究中图表是整理数据、发现科学规律的有效手段,同时领悟科学理论的建构是从观察到推论的过程,科学也是一种不断“探究”的过程。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历史回眸”总结科学本质特征

“历史回眸”栏目中全面介绍了人类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从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和原子量概念的提出,到俄国著名化学家门捷列夫和德国化学家迈尔等分别利用已发现的60多种元素原子量数据,开始研究原子量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量排序,并根据元素周期律修正了9种元素的原子量,还预言和发现了三种新元素及其特性。最后到1925年量子力学的产生,人类才明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最终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本质,这个过程历经一个多世纪。这充分说明科学知识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知识的发展具有暂时性、动态性、创新性、发展性的特征,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此资源让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更具体、更全面。

总之,“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让我们深入认识到对教材中体现科学本质要素的挖掘,必须由教师巧妙设计,多角度、多维度去思考,并把这些设计和思考融入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让学生不仅仅学到“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人类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一代代科学家接力赛般进行着科学的研究和发现,真正把科学本质根植于学生的脑海。

参考文献

[1] 刘克文.试论科学的本质及其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J].教育科学,2003(4).

[2] 毕华林,刘冰.基于科学本质教育的化学教科书设计[J].化学教育,2007(5).

[3] 王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7.

9.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 篇九

银运冬

《简单的排列》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知识内容。学生在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已经接触了简单的排列和组合内容,本课内容难度稍有提升,不仅数据加大了,而且问题情况也更加复杂,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的能力。本课要求学生用4个数字(含0)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不仅排列的数字多了1个,而且增加了0这个特殊的元素。

根据《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培养起学生有顺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由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1.通过摆一摆,写一写等活动,让学生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3.通过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活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的过程,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感悟简单的排列数学思想方法,用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本课时我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点:(1)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一节好的课往往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在课伊始我通过让学生找密码的活动,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

(2)精设教学活动,引发活动兴趣。在设计本节课时,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三年级的学生对简单的排列问题是很感兴趣,能够用三个数字组成两个不重复的两位数,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做到有序思考。因此新授课时我选择了探究性学习,采用操作实验、思考讨论、合作交流等形式进行。

(3)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活动效率。学生在进行活动时,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此时教师就要及时的进行有效的引导,不仅能使活动达到设计目标,同时能够大大的提高活动效率。在学生搭配数字这一活动中,引导学生四人小组摆一摆、写一写,然后生再上台操作。此时学生的操作可能会出现: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摆,但却摆出了所有的搭配方法。或者摆好一组有序其他的就乱了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可这样引导:“你看,前面这一组摆得很好,很有顺序,后面的数你能不能按照刚才那种方法重新再摆一摆„„”。如果摆得还没有形成规律,教师孩可以这样引导:“你们觉得他这样摆怎样?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时有的学生可能摆出另一种有规律的摆法,这时候引导学生观察得出一种是先固定十位,再有序摆出个位;或者先固定个位再有序摆出十位,最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出有序的搭配,不重复,不遗漏就能准确的找出所有的结果。教师要善于有效的引导学生,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

10.《简单的排列》教学反思 篇十

这一课教学过程基本上实现了教学设计的意图,让学生体会到了“排列”这一基础数学思想在生活中实际运用,以及这一知识对解决我们生活的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能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有用价值,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三个人摄影是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突出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感受数学知识。

虽然课堂上我没有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排列。但是学生对排列却有了比较具体的感受,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加深了理解排列的思想。

三、注重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思维。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应允许学生存在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本节课我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新课改下的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固定的运算方法,也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本节课虽然完成了教学目标,也有不足之处:要努力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课堂上显示出学生在这一方面还比较欠缺,在用四个队进行淘汰赛时,遗漏的有不少同学。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与训练。

听课后记

听了陈老师的课,给我的感觉是:整节课教态端正,语言亲切,做到言传身教,基本完成教学目的,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在教学他能把文字呈现出事物情景,让学生从文字理解转变成实际生活中,使得从解决问题的题目转变到解决实际问题。

2.他能善于利用身边的素材作为教学用具,他让三个身高不同的学生作为照相的情景,把教学情景展现给学生看,让他们对题目有更深刻的理解。另外,学生在熟悉的同学面前排成站出不同的排法,既有趣又能激发学习兴趣。

11.楼市退烧是正常的周期现象 篇十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的这句流传了近千年的话用到现在说明了一点,凡事都有周期。经历过2015年上半年的爆炒和后期的推波助澜,进入2016年一季度之后,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难题与一线城市政策性限制导致的观望情绪渐浓,令房地产市场进入了退烧的趋势当中。一些早在数年前就称“房地产将处于观望状态”的言论,如今终于实现了。

无论是在股市还是其他的大宗商品,大部分中国投资者对包括房产在内的各种投资,都会不约而同采用“追涨杀跌”的模式,因此在政策性调整导致市场房价上行趋势略有动摇的情况下,也让一部分人摇摆不定。在暴跌一段时间的股市中,我们常常会用“下跌空间已经有限”一词,来表述股价或指数已经接近底点。

就三四线城市而言,这些地方的房价已经处于跌无可跌的位置上方,成交量也已经接近冰点,那么房价会不会像股价那样,在低位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疯狂反弹呢?答案是需要两面看待,有些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会反弹,有些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就会如同僵尸股一样久久不动。当前的楼市退烧实际上就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有较大关联。

一个城市的房价要涨要跌,需要看这个城市的产业情况。三座房价居高不下的城市中,北京是政治中心,上海是金融中心,深圳是产业创新集聚地,各有所长的产业优势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者,同时也带动了房价的走高。如果一座城市没有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势产业,无论是资金还是人才,都不会留在这个城市当中。

纵观各类三四线城市,几乎没有长期可以持续、配套的产业链能够支撑城市的经济发展。虽然一部分城市拥有靠山吃山的绝对优势,但想要推动当地产业、经济有效持久地发展,就必须积极引入实体创业和创新产业,否则就会陷入“人勤地多产、坐吃山也空”,鄂尔多斯就是典型例子。

就房地产行业而言,地产商怎么想办法都是徒劳,虽然他们有定价的权力,但他们没有左右城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如果三四线城市一直无法引入能够刺激本地经济增长的新产业,或者长期没有政府对其发展进行规划并招商引资,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就是伴随着人口流失而越来越小。

如果在政府引导下,三四线城市愿意引进技术、招揽大量人才,所谓去库存将不是问题。如今全国房价最高的深圳就是最为显著的案例,四十多年前就是一个小渔村,远远不如当前的三四线城市,但国家的政策倾斜和人群大量拥入,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机制的建立加上积极引进海内外优质人才,推动了深圳的产业蓬勃发展。

理论上,经济发展才能提升市场各方面的需求,例如运营资金需求、企业用地需求、企业人才需求、员工住房需求等,各种各样的需求都能有效地实现去库存。现行的三四线房屋去库存措施,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在市场对房地产观望情绪越来越浓的情况下,置业者都会担心购房之后所持有的不动产继续贬值,从而选择继续观望,市场也会因此更为萧条。

中国“十三五”规划指出将要打造十大中心城市,这也意味着会将一部分优质产业和政府职能转移至这些未来的十大中心城市之中,也将吸引一部分资金、企业、人才的进入,在解决城市、区域经济萧条问题的同时,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各种“去库存”也将得到解决。对拟投资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资金而言,城市未来的发展导向是否能够驱动经济发展、能否有效促进就业引入人才,将成为三四线房地产是否会从寒转暖到热的决定因素。

12.简单的周期现象教学反思 篇十二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在教学歌曲歌谣时,录音机一开直接让学生听,然后跟唱,旋律唱得不对时继续跟唱,而对于歌谣歌曲中的一些生词,教师只是一带而过,学生们也唱得含含糊糊,唱到最后也只能跟着录音哼哼。

教学歌曲与歌谣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工具,最终要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在英语教学中总有一些令学生困扰的概念、句型、语音,单凭讲又难以理解,歌谣就为此提供了一种解决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唱、玩的过程中得以掌握。如语法方面谈及“am,are,is”区分,教师讲了很多,但还会有一部分学生搞不清楚,这时教师可通过“Be Song”进行教学:“‘Am,are,is’are not the same.I’m Mike and you are Nancy.He is David and she is Helen.‘Am,are,is’are not the same.This is an egg and that is a cake.These are apples and those are pears.”对“am,are,is”加以区分。这首歌谣,通过不同人称I、you、he、she,不同的指示代词this、that、these、those与“am,are,is”的搭配,产生“am,are,is”在用法上的对比,反复吟唱,孩子们就比较明白“am,are,is”的不同,在区分它们的时候就相对简单。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单词的发音与语调,要重视学生的语音练习,其次要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单词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吟唱加以区分。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歌曲和歌谣不仅能使英语学习变得轻松和愉快,而且它们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学习。因此,在歌曲歌谣的教学过程中,侧重点是语音练习,不要过分追求旋律、节奏的精确度,重点要放在发音和语调上。教师要把课堂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上,歌曲歌谣教学最多也只能起一个辅助作用,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切不可单纯地为歌曲歌谣而进行教学。

二、运用时机不当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我们常会听到教师这样说:“如果你们这节课表现好,我就教你们一首英文歌曲和歌谣。”在不少英语课堂中,歌曲和歌谣往往被当成对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奖赏,或被用作课前准备活动,或被用于课堂冷场,或是课堂结束前填补多余时间,而没有被当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学习手段。

英语歌曲歌谣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把歌曲歌谣合理地运用在适当的位置有助于教学,并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歌曲歌谣用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必须正确恰当运用英语歌曲歌谣。

1. 课内的运用

(1)课前:此时歌曲歌谣的运用,主要是营造氛围,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让整堂课从一开始就营造一种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以便投入新知识的学习。

(2)课中:此时歌曲歌谣的运用,往往起到一个过渡、衔接作用。通常是为了让学生轻松一下,以便以更充沛的精力转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同时,用歌曲歌谣自动调节课堂秩序,使之有张有弛,收放自如。有时,学生往往一个游戏下来,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此时,唱一首短歌,有助于拉回他们的注意力,更好地将课堂进行下去。

(3)课后:此时歌曲歌谣的运用,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巩固课上的内容。将学生新学的内容再用歌曲歌谣的形式唱唱跳跳,就会避免枯燥的反复操练,使其在课结束时仍然兴致勃勃,对句型和结构的掌握也就显得轻松、自然了。

2. 课外的运用

(1)课间:可以在课间播放一些英文儿童歌曲歌谣,不必强迫他们去学,让他们在耳濡目染、无形中感受英语、学习英语,这就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对于不是母语学习者的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2)校外:除了在学校里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多看儿童英语节目,或是将学校里学过的英文歌,唱给父母听。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使之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三、教唱方式单一

在上英语课时,我们看到最多的是教师拎着录音机进来,然后“Play”键一按,学生便跟着录音机摇头晃脑地唱起来。一眼望去,有的学生是认认真真地在学唱,有的学生是眉头紧锁,有的则是埋着头自己干自己的事。

虽然歌曲和歌谣是儿童感兴趣的,但如果教学方法呆板,就会使“神奇”化为“平淡”。对于小学生来说,单一的教唱方式是最不可取的,教师应不断尝试学生感兴趣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定要让全体学生动起来。

1. 肢体动作表演法

在课堂上运用肢体语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教学的效率。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示范,边读边展示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和歌谣的内容。操练时采用多种形式:全班起立,边朗读边做动作;个别同学到教室前展示;小组合作———一人朗读另一人展示肢体语言。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2. 一问一答竞赛法

用问答的方式唱歌谣,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答比赛的形式可使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然地掌握所学语言。例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时,可以采用问答法。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问,一组答:

Group A:What,what,what are you doing?

Group B:Swimming,swimming,we are swimming.

问的一方站起来,有节奏地拍手提问;答的一方站起来,边做动作边回答。回答时根据教师即时举起的卡片内容回答,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新学的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比赛的组织方式也可以是男女比赛或个人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替换歌词创编法

明快的节奏,抑扬顿挫的语调,形象生动的语言能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在教学歌曲和歌谣后,让孩子们改编所学的歌曲和歌谣,孩子们在“旧药换新汤”的活动中,丰富了想象力,不知不觉地提高了用英语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5A Unit 3 At a Music lesson时,当学生会唱了课本上的“We can sing and dance”这首歌时,我就鼓励他们根据这首歌进行自由改编,学生的思维一下活跃起来,他们编出了一些让我意想不到的作品。如以下这首:

You can swim and we can ski.

They can make a model plane.

Are you ready?Let’s begin.

Let’s swim.Let’s ski and make a model plane.

通过听歌、唱歌到编歌,学生不但能熟练地运用词汇,而且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得到很好的培养。

13.苏教版简单的周期教案 篇十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游戏:男生女生数字记忆大PK”为本课的学习开起了学生兴趣的大门,激发学生的猜疑和想要学习新本领的心理需求。学生带着想要学习老师一样一猜就准的好奇心,热情的投入学习。

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线,探索新知。

以国庆校园主题图引入新课,通过观察,感知盆花、彩灯、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猜测接下去的颜色是什么?首先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因为主题图的规律并不难,学生易于发现,所以在这里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生的自由表达,思维碰撞,完全可以对周期的结构特点有深刻的认识。通过感知周期的规律,理解周期的秩序相同两个环节的学习,沟通了周期与有余数除法的联系。正因为学生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所以作为个体的每一个孩子都进行了充分的观察、思考、发现,并且敢于提出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从而使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

根据周期定位置,找颜色。根据周期算个数。是本节课解决难点的关键环节。首先,本环节教学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是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以 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练一练等环节的学习,体会画图、排列、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我注意了加强合作交往,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其次,在已有学习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议一议,集体反馈交流,再次配合利用多媒体手段,考虑周期数和不完整周期中的个数,理解乘加的方法计算某一图形或颜色的总个数。

14.《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反思 篇十四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所要教授的 简单经过时间的计算,相比于之前的两种记时法的相互转换,难度更是上了一个层次。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有:1小时内经过的时间,从整时到整时的经过时间,从整时起到几时几分的经过时间。教材利用钟面图和线段图来启发学生,引导他们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探索出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计算经过时间”,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我感到很疑惑。学生对于几时~几时的经过时间掌握没有问题,但对于几时几分~几时几分中分不够减(如3:20~5:00、5:45~6:10等)的情况掌握得不够好,只有少数同学能够掌握。后来我就给孩子们总结出用时减时,分减分,分不够的要从时借1小时=60分钟,再继续减。孩子们后来掌握的还不错!计算睡眠时间,难度在于,睡眠时间一般都由两天的部分时间组成,学生分不清,只会机械地将起床时间与睡觉时间相减。这里我也花费了很长时间给孩子们讲解,让他们知道,但人有些孩子不能理解!针对这些比较难得内容,我对孩子们也进行了专项训练,收效较好,但要想错误大大的减少,还是需要长时间的生活经验。

15.简单的周期现象教学反思 篇十五

在平时教学中, 经常有学生反映“我上课听得懂, 可做作业时就不会”。 笔者有时也不以为然, 认为就是学生基础不好的原因。 在一次与市教研员吴老师交谈中提到学生对诱导公式就是记不住, 教研员吴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你们要教到学生不用去记那就是教好了。 ”这不得不让笔者反思自己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反思学生为什么会出现“懂而不会”的现象。

“懂”指知道, 了解, “会”指理解、领悟, 可见 “懂”与 “会”是学习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境界;一种解题方法学生听得懂与自己会用此方法解决问题不是一回事。“会”方法是自己能想到解法, 并能解决问题。 学生要把听得懂的知识转化为自己掌握的知识, 把自己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会应用的知识, 其中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这段距离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过程。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

1.创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

高中数学由于内容多、难度大, 部分学生在心里就会对数学有所排斥, 特别是基础不好的同学。 要想这部分学生能学好数学, 喜欢上数学就要创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学生是否乐于习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不仅取决于学生的认知倾向, 还取决于教师的情感态度。 因此,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控教学情感, 充分发挥情感效应。 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应包含热情, 力求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维的碰撞, 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振, 产生感召力, 进而使学生热爱数学, 以积极的心态置身于数学学习活动中。

例1.在一次给学生做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在△ABC中, 已知tan A+tan B+tan Atan B=1, 求角C的度数。 这道题目很多学生不会做, 笔着并有直接给出学生解答过程,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鼓励学生探究。 以下是引导过程, 略有删减:

教师:已知和所求之间有何关系?

学生:A+B+C=π。

教师:很好, 不过这对解决问题有何帮助?

学生:要能求出A, B就行了。

教师:想法很有道理, 请试试看。

(学生动手去试, 但发现做不出来。 )

教师:一个条件求两个角, 解不出来, 那怎么办?

学生:如果能求出A+B就可以了。

教师:好办法! 那怎么求出A+B呢?

(稍停下, 让学生思考。 部分学生想起来了正切的两角和公式。 )

教师:解解看。

(学生比较顺利地把题目做出来了。 )

教师:同学们通过思考, 把题目做出来了, 很不错。

在整个解题过程中, 老师只是在旁引导、鼓励学生去想, 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中国大百科全书 — 教育 》认为:“教学时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教师是教学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教学是可控制的过程进行的,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接受教育的客体, 同时又是学习和自我的主体。 ”体现了“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教学观。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观念已深入老师们的内心。 但怎么样的教学是真正的“学生主体”? 学生参与是否一定突出了学生主体呢? 有些课师生一问一答, 看似热闹, 但都是一些机械式的问题, 充其量是学生“手”“口”参与了, 但其思维一直处于 “睡眠”状态。 这种参与根本谈不上以学生为主体。 布鲁纳·皮亚杰等教育心理学家都认为“参与的过程是主动构建心智结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学习活动与探索活动是通过思维进行的。 “主体参与”就是学生思维的参与。 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参与到课堂中?

以“学生为主体”关键是数学问题。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通过问题特别是问题串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 但在日常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低效、无效, 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好的数学问题应具备以下特征。 从单个问题来看, 首先要有意义, 要能反映当前学习内容的本质;其次, 问题要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从整个问题串的设计来看, 问题之间的联系和过度是自然的, 是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在认知视角下的理性重构, 是数学知识线索与学生认知线索的有机融合。

例2:二项式定理推导

问题1.今天是星期一, 8天后, 82天后, 8n天后是星期几?

问题2. (a+b) 2, (a+b) 3展开式有几项? 每项怎么样构成? 每项系数特征? 按首字母排列规律?

问题3. (a+b) n展开式

问题4.如何推理二项式定理?

这样的教学设计为问题探究为主线, 遵循创设问题—分层设问—合理探究—动态生成—有效构建的思路。 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索者, 每个人跟着问题走, 有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成就动机激励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

三、结语

破解学生“懂而不会”现象是每个老师迫切想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面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 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数学, 构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这样才能让学生“既懂又会”。

参考文献

[1]石志群.数学教学中“主体参与”的现状与思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3 (1-2) (上旬) .

[2]王第成, 佟成军.让学生在自主发展中建构“自己的理解”, 达到既懂又会——以一道考题讲解为例.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13 (3) (上旬) .

[3]谢全苗.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9 (9) (上旬) .

16.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反思 篇十六

坡头一小

张静静

新课标教材中有关时间的内容安排都比较靠前,因此,相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就有一定的困难,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有关时、分、秒的认识及简单计算等内容。时、分、秒的认识倒还不算太难,至于时间的简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时间的进率是60,而我们平时的计算一般是退一做十的。

在上了这个单元的内容后,我有以下几点困惑:

1、“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2时指的就是2:00,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点,这是一个时刻,而2小时指的就是2个小时,这是一段时间。而书本P62上的2时=()分却没有这样的区分。

2、另一个比较困惑的地方是解决问题中的书写问题。

17.周期问题教学反思 篇十七

在探索解决周期问题的方法中,通过涂颜色和计算来得出第23个小球的颜色,体会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并且追问算式中每个数字代表的意义,让学生理解方法,并且采用多例证的教学策略,通过对三个算式的观察得出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掌握了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的计算方法。之后,通过学生自己尝试以及小组讨论的形式求出这23个小球里红球共有多少个,并且用小球图来验证自己的结果,使学生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最后设置了三道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学会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并且又回到实际生活中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引导做得还不够好。例如,在谈话引入的第一环节,通过四季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学生的回答是“春天是很温暖的”,“冬天是很冷的”,对于这样出乎意料的回答处理还不够灵活,经验不足,语言的引导做得还不够,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继续问一下:“一年有几个季节?”进而引导学生说出春夏秋冬是按一定的规律更替的,使得整个过程更流畅、更自然。

2、对于学生的错误关注还不够。在练习环节的第二关,当我询问做对的小朋友举手时,明显只有大概一半不到的小朋友做对,对于这个状况我没有及时处理,而进入下一题,应该可以询问你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可以拿一、两个错例讲解一下,让做错的小朋友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利用错题的分析避免这样的错误,也找到学生理解上的误区与难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使得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进一步理解它的算理。

3、在时间的把握上欠佳。

由于新授环节的节奏可能还不是特别紧凑,在最后的练习环节出现时间不够的状况,而我为了想让小朋友尝试做最后的第三关,在第二关变式练习的处理上过快,没有关注到所有学生。而最后一题的设置同时难度本身就比较大,在最后拖堂的五分钟内也没有具体讲解清楚,显得很匆忙,这个时间的把握还有待调整。

上一篇:高考第一轮复习方法下一篇:安全饮水工程监理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