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教学设计

2024-08-16

《锦瑟》教学设计(精选8篇)

1.《锦瑟》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创作成就。

2、理解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思想情感。

3、品味诗歌艺术特点,欣赏其中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诵读能力,把握诗歌情感和意境。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

师生共同回忆李商隐诗词名句,导入新课。

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诗人也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名利,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的抒情感怀类的诗篇,本课选读的《锦瑟》,就是其代表作。

二、作家作品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潦倒终身。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诗,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这首七律为李商隐(享年47岁,可惜才高命薄)离世前不久之作,凝缩着诗人匆匆一生里的,跌宕流离的命运,失落沮丧的际遇,讳莫如深的情感,梦幻绮丽的爱恋……,这一切,又如同他名姓中的那个“隐”字一样,影影绰绰,朦朦胧胧,依稀仿佛,似有似无,感觉得到,捉摸不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美学境界吸引着千百年的中国读者。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斯之谜”。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朗诵录音,后教师作诵读指导,请学生朗读全诗。(感情基调:伤感哀怨)

2、请学生简要串讲诗歌意思,教师稍作点拨。

四、合作探究

诗歌解析

首联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因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一声感慨。

颔联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生梦蝶”包含了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

“杜鹃啼血”包含了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与怨愤。

而“晓、春”又似乎蕴含了诗人对人生之路的光明与生机的一种期盼。

颈联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

“蓝田日暖玉生烟”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只是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也无法亲近。

此联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尾联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如此哀怨怅恨的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才感到的啊,在当时就已经令人惘然无措了。既然此等情怀在当时就如此,那么今朝追忆此情又会惹起怎样的怅恨,怎样的哀怨,怎样的苦痛呢?

——诗人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怅惘苦痛。

请学生齐读全诗,体会其中感情。

五、诗歌小结

1、诗歌内容:

(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

(颔联)往事如梦,感伤深沉

(颈联)对月而泣,美梦如烟

(尾联)追忆此情,当时惘然

2、诗的情感:

追忆华年的迷惘与感伤。

3、诗的写作特点:

大量用典(着眼于从原典中生发诗意的联想,借以传递情绪和感受。)

4、诗歌艺术特色:

哀怨的基调

凄迷的意境

清丽的语言

六、作业设计

背诵全诗,课后搜集李商隐诗词及相关资料。

板书:

锦瑟

(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

(颔联)往事如梦,感伤深沉哀怨的基调

(颈联)对月而泣,美梦如烟凄迷的意境

(尾联)追忆此情,当时惘然清丽的语言

2.《锦瑟》教学设计 篇二

那么, 教师在翻转课堂上该如何组织学生讨论呢?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交流互动的“米”就是“惑”。下面笔者试以《锦瑟》一课为例, 谈“‘惑’怎么来?‘惑’怎么设?‘惑’怎么解?”以及“以惑定教, 组织讨论”的意义。

一、翻转课堂讨论中的“惑”怎么来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认为“翻转课堂”其实是“先学后教”。也就是说翻转课堂与“先学后教”的导学案教学模式, 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只不过是导学案换成了视频。这一点笔者不敢苟同。且不说, 翻转课前的学习任务单与导学案就有本质区别, 单看课堂核心环节中的这个“惑”也与之大相径庭。“先学后教”的导学案教学模式中讨论交流的“惑”是老师在导学案中预设的。而翻转课堂讨论的“惑”是来自于学生课前根据学习任务单, 观看微视频, 完成学习后生成的。这个“惑”就好比传统教学中知识传授后生成的疑惑。因此说, 翻转课堂讨论中的“惑”是来自学生的“惑”。下面以《锦瑟》为例谈谈此“惑”是如何一步步生成的。

(一) 惑从学生自学中来

课前学生根据《锦瑟》学习任务单中“学习过程”的提示, 先自己朗读诗歌, 写下自己对诗歌的第一感觉。此步骤为诗歌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接着结合课下注释, 理解诗歌大意, 尝试自己翻译《锦瑟》。且不说译诗本身对于学生就是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 加之《锦瑟》一诗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美且神秘”, 学生在尝试翻译的过程中必定产生困惑。而在传统的课前预习中, 学生则习惯性地借助参考书完成翻译。以所谓的标准答案代替自己的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看, 是一种“机械记忆式”的学习。那么, 学生自学中生成的困惑, 该怎么办呢?传统预习无能为力, 导学案教学模式也束手无策, 因为导学案虽然提升学生预习的有效性, 但它解决不了学生预学中生成的问题。而翻转课堂的“微视频”则可一显神通。翻转课前一个或多个5 到10 分钟的微视频是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录制的, 从某种意义上看, 可以解决学生自学中的一部分问题。例如, 笔者制作的《锦瑟》微视频重点解读了颔颈两联。因为短短两联, 十四个意象, 可谓“意象绵密, 意境朦胧”, 是学习的难点。传统课堂教师解读一遍, 有的学生可能听之忘之。录制成微视频后, 学生可以反复观听, 进而理解诗歌, 从而顺利翻译。但由于学生个体水平存在差异性, 尽管有微视频的辅助, 但一些同学仍然可能存在学习困惑。或者说, 在观看微视频后生成更深层次的疑惑。

(二) 惑从Q群讨论中来

学生有“惑”在心, 如骨鲠在喉, 不吐不快。翻转课堂是网络学习时代的产物, 必定要依托网络创建一个交流讨论的平台。在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创建了“翻转课堂学子群”, 供师生、生生在线交流。在Q群生生交流中, 教师可当回观众, 欣赏学生的畅所欲言。从实践中来看, 一些个体的“惑”则在生生互动中得到有效解决。而在讨论中, 可能出现共性的“惑”, 例如, 学生普遍在这首诗的主题上争论不休。当然, 还有可能在生生互相碰撞中产生新的颇有价值的“惑”。例如, Q群讨论中有学生提出“清晨做梦由于处在浅度睡眠, 是最有可能被人类记下的梦境, 逻辑性也最强, 最有意义, 为何会是‘迷’的感觉?”还有学生提出“颈联‘生’字与‘有’字都是极其平白直率的字眼, 在这种一步一绮华的诗歌里为什么要用它们?”等等。

二、翻转课堂讨论中的“惑”怎么设

由于个体的差异性, 学生课前学习后的惑, 也不尽相同。课堂讨论是否照单全收?笔者认为大可不必。且不说课前在线讨论中个别学生的惑, 已在互相交流中得到解决。就算是没有解决的困惑, 如果老师不经收集、整理, 而是一股脑地呈现, 那么教学目标则不明确, 进而教学的有效性也大打折扣。看来, 翻转课前教师需要收集、整理学生普遍存在疑惑, 并把这个疑惑提炼成一个有价值的话题供学生课堂交流讨论。也就是, 以惑定教。那么, 翻转课堂讨论中“惑”的设置则需遵循“两契合一共生”的原则。

(一) 契合学情原则

课堂讨论“惑”的设置要契合学情, 即符合学生认知水平, 让学生有话可说。例如, 《锦瑟》一诗主题朦胧多解, 王士桢说:“一篇锦瑟解人难”, 此诗犹如“斯芬克斯之谜”般, 吸引了无数文人学者们进行探究, 得出了十几种说法, 真可谓百家争鸣, 多元解读。若让学生一一探究讨论这些解读的依据, 那真是“何苦乃尔”。高中的诗歌鉴赏教学毕竟不同于做研究, 面对难度较大的文本, 笔者本着“深文浅教”的原则, 把多元解读变成二元解读, 提炼了一个契合学情的话题供学生讨论, 即结合诗歌文本, 谈《锦瑟》是一首与“爱情”有关还是与“政治”有关的抒情诗的理由。为什么说, 确定这个讨论话题是契合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呢?因为在必修一第二单元学生学过现代“朦胧诗”《雨巷》, 而此诗是正可二元解读, 或爱情或政治。所以说, 这个话题不过是“旧瓶装新酒”。

(二) 契合目标原则

课堂讨论的“惑”的设置还需契合教学目标, 解惑则实现教学目标, 体现教学有效性。例如, 《锦瑟》翻转课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多元主题”诗歌的主题探究, 学会运用抓意象, 找诗眼、悟典故、看注释、品字词、知人论世等方法鉴赏诗歌, 并掌握“观点不同型”诗词的答题范式。那么, 《锦瑟》一诗以“爱情或政治”为主题争鸣, 目的不在于争出个对与错, 是与非, 而是让学生通过对多元诗歌主题的探究, 学会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掌握“观点不同型”诗词的答题范式。

(三) 树式共生原则

名师黄厚江提出“树式共生课堂结构”, 即“一个点, 一条线, 多层次, 求共生。”这对翻转课堂讨论中的“惑”的设置也具有启发性。笔者认为, 在“惑”的设置上一定要注意课堂各个环节的关联度, 通过这个“惑”的提出, 能够把翻转课堂各个环节串成一条线, 同时, 这个“惑”还要像“一粒种子, 能长成一根主干, 伸开几根分枝, 长出片片绿叶”, 也就是让各环节层层推进, 树式共生。例如, 翻转课堂《锦瑟》以“爱情政治诗的主题争鸣”为点, 是对其他三个课堂环节的有效串联。在“未成曲调先有情——自学展示, 分享收获”这一环节中, 要求学生“为配乐朗读《锦瑟》一诗写一段约200 字导入。 (渗透对诗人身世、时代、作品的理解。) ”这既检测了学生学习微视频的成果, 同时, 也展示了学生对作品的多元理解。为下一环“三个臭皮赛诸葛——交流讨论, 释疑解惑”做了有力的铺垫。而有关爱情政治的二元解读的探究训练了学生解读诗歌的方法, 这就为第三环节“牛刀小试显锋芒——课堂检测, 巩固提升”奠定了基础。此环节笔者要求学生对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进行或爱情或政治的解读。从朦胧诗到朦胧诗, 从二元主题探究到二元主题探究, 这样的设置体现一脉相承。最后在“开窗放入大江来——归纳总结, 拓展提升”的环节中, 笔者设计的拓展提升的问题是“为什么表面读起来像爱情的诗歌可以做理解成政治诗?”这个问题的设置是课堂讨论中的“惑”的提升, 让学生通过一首诗歌的学习, 串联起新旧知识, 从而掌握一类诗的特征。

三、翻转课堂讨论中的“惑”怎么解

翻转课堂讨论中的“惑”是遵循“两契合一共生”的原则而确立的, 惑的解决程度则体现教学效果。“惑”该怎么解?笔者认为, 可通过“面对面交流”和“线上交流”两条途径, 双管齐下, 殊途同归, 具体的解惑步骤如下:

(一)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翻转课上教师确立讨论话题, 给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 先让学生小组内部面对面地碰撞与交流。老师则需要倾听各组学生讨论, 适时地做一些点评、点拨, 及个性化的辅导。例如, 在《锦瑟》翻转课堂的小组讨论中, 有学生认为这是一首政治诗, 于是从“沧海月明珠有泪”一句中得出, “月明还看不见珍珠, 让珠生泪, 可见这个月不是真的明, 这个‘月’象征着黑暗势力。”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误读, 在于学生不了解中华民族的月亮情怀。这时, 老师则可借机告诉学生“在西方人眼中, 月亮是一块大石头, 是冰冷的。而在我们中国人心中, 月亮则寄托了华夏儿女无限美好的情感。在我们看来, 月亮并不是简单的一块石头, 而是有感情、有灵性的。月亮有一个别称叫‘婵娟’, 可见月亮可代表柔情似水的女子, 绝不像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 艳若桃李, 冷若冰霜。这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因此说, 这里的月不可能象征黑暗势力。”

(二) 组组交流, 教师归纳

翻转课堂小组讨论后, 则各组学生自由“解惑”。那么, 教师除了倾听、评价、点拨外, 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 落实目标。例如, 在《锦瑟》翻转课堂的学生回答中, 当学生说“‘蝴蝶’让他想起了‘梁祝化蝶’, 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而蝶命微薄, 也与李商隐几段美好而幻灭的爱情相契合, 因此是一首爱情诗。”笔者顺势归纳出了“抓意象、知人论世”的方法。当学生说“看到诗题《锦瑟》想起了一个成语‘琴瑟和鸣’, 通过查资料知道李商隐亡妻葬于‘蓝田’, 故推测这首诗是追忆与亡妻的爱情。”笔者顺势归纳出了“抓题目、知人论世”的方法。当学生说“锦瑟是诗人自喻, 50 根弦的锦瑟对应诗人46 年的人生。“无端”:无心、无意, 有埋怨之意, 是诗人对自己一事无成的感慨。因此是政治诗。”笔者顺势归纳出了“抓注释、品字词”的方法, 诸如此类。

(三) 当堂检测, 体现成效

翻转课上通过“当堂检测”这个环节来检测“惑”的解决成效。例如, 在《锦瑟》一课的当堂检测中, 笔者选了李商隐另一首朦胧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要求学生运用鉴赏《锦瑟》的方法, 对此诗进行或爱情或政治的解读。发言中, 学生懂得抓住“彩凤”“灵犀”等意象解读出爱情的意味, 还懂得体味“嗟”字、“应”字中蕴含的惆怅无奈之情进而解读出政治的意味。以此类推, 可见, 学生在“交流讨论, 释疑解惑”环节中掌握的鉴赏多元主题诗歌的方法能有效迁移。

(四) Q群平台, 时时互联

翻转课后, 个别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个别的“惑”, 则还可以通过Q群问老师、问同学, 得到有效解决。或者有的学生仍意犹未尽, 有观点看法需要表达, 则仍可通过Q群, 一吐为快, 各抒己见。

(五) 以惑定教, 组织讨论的意义

翻转课堂把课堂作为互动的场所, 以惑定教, 组织讨论, 这对师生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也更具价值。因为教师将有可能面临着无法预设的“惑”, 这就需要教师沉下心对专业知识做更精深的钻研, 当然也消解了传统课堂教师的绝对权威地位, 真正实现“师生平等, 教学相长”;真正体现“以生为本, 为学而教”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实“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

摘要:互联网时代与大教育运动下催生的翻转课堂是对夸美纽斯以来的传统教学流程的颠覆。在翻转课堂上是以问题研究为教学内容。因此笔者认为, 以惑定教是翻转课堂的一大亮点。本文试以《锦瑟》一课为例, 谈“‘惑’怎么来?‘惑’怎么设?‘惑’怎么解?”以及“以惑定教, 组织讨论”的意义。

3.《锦瑟》教学之得 篇三

《锦瑟》一诗,就属于“朦胧”一类。诗题为“锦瑟”,而从全诗内容看又并非“咏物”,因而只能视为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似应看作一首“无题”诗。此诗之解读极为不易。为了让学生对此诗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与认知,在教此诗之前,我要求同学们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形成明确的“自我见解”。

在教学中,我取“一家之言”,给同学们作了中心发言式的教读赏析,最后将此诗定位为“追忆往事,感伤身世”之作,结果把课堂搞成了一锅“煮沸的粥”——

有同学说,他查了很多资料,特别是看了《唐诗鉴赏词典》中的赏析,很赞同此诗是一首“爱情诗”的观点。他还引述了周汝昌先生的论述:“玉溪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

这位同学还未讲完,有同学立即站起来反驳:“怎么能把这首诗视为爱情诗呢?尽管诗歌讲究含蓄,但总有‘直抒胸臆’之句的,从本诗中找不出这种句子;再说,就依你的观点,那么作者所爱何人?所系何情?……”

有同学说,他看过一份资料,将此诗定为“悼亡诗”。《李义山诗集精评》中引清人朱彝尊语云:“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这就可以支持“悼亡诗”这一观点。

有同学说,以上同学所谈的观点,虽然都持之有据,但其以为解诗还是要“因诗探义”,不能引权威之说压人。他引入了三份材料,还打电话请教了同学的爸爸(他是一位很有名的老师),最终,他将这首诗的主旨定位为“托物言情,借物抒怀”。且亦有权威的话作证,汪师韩说:“锦瑟乃是以古瑟自况……世所用者,二十五弦之瑟,而此乃五十弦之古制,不为时尚,成此才学,有此文章,即己亦不解其故,故曰‘无端’,犹言无谓也。自顾头颅老大,一弦一柱,盖已半百之年矣。”李商隐早负才名,登第入仕,然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生。所以诗人托物以咏,寄寓情怀……

一节课眼看就要结束了,可同学们一个个仍在各抒己见,有时竟至争得面红耳赤。至此,我只得忍痛打住同学们的讨论,告诉同学们:“诗无达诂”,李商隐的这首《锦瑟》,古今解说不下于几十家,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说它是爱情诗也好,是悼亡诗也罢,亦或是“自伤身世”之作,都持之有据。不过同学们应当记住,诗歌是“浓缩了的艺术品”,品味鉴赏,是一种“再创造”,这需要人生经历,需要联想想象,需要读者的意会,不可拘泥一说,不可牵强附会。同学们今天的集体品评,令我十分感动,做学问就是要广泛涉猎、深入思考,望同学们发扬这种良好的学风!

一堂鉴赏课,成了一堂热烈的讨论课,虽未形成“固定”的结论,但却让我得了几点启示:

一是“导学”强于“注入”式的灌输。学生中潜藏着巨大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若善于调动,善于激趣、启思,就能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这样,学生学得多,学得活,学得牢。

二是理于辩中明。教师晓以“理”,不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求而获“理”,论辩以明“理”。

三是在广泛阅读中,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能渐渐养成。古典诗词,毕竟较现代诗文难于理解。捕捉意象,体味意境,领会典故,把握感情,评析风格等等,都是需要功力的。其功力的具备非一日所能成,而我们若善于引导学生在一首首诗的学习中,一点一滴地探讨,往往是师生皆得其益。

一堂课的尝试,可谓获得了不小的启示。

[作者通联:湖北天门中学]

4.锦瑟教学反思 篇四

选择《锦瑟》这首诗的初衷是觉得古诗字数少,而且高中又学过,准备起来应该没什么难处,事实上真正着手去解读这首诗,尤其是以一位教师的视角去讲解给学生听,对我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我先去网上百度了各种教案,总体上来看大同小异,可供参考的价值不是很大,然后,考虑到我们高中曾将这首诗选入过课本中,我又向同学了解了一下他们对这首诗的一些见解。普遍反映的情况是《锦瑟》这首诗太朦胧了,不知道作者所要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我那时便暗下决心,给他们讲懂这首诗。其实,也是从那时起我就犯下了一个错误,即文本定位没有找准正如老师给我的评课中提到,几千年来都把《锦瑟》定位为是首朦胧诗,到你这儿把它一条条讲得这么清楚,说明你的文本定位是存在问题的。下面我先将我被评之前的教学实录写下来。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李商隐的一首诗歌,大家都知道,李商隐是我国唐朝后期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位诗人。他流传下来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我们先一起回忆一下,然后,我找几位同学起来说几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的,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对李商隐有了解的同学都知道,李商隐本人是非常喜欢并且非常擅长使用典故的,同时呢,也非常善于捕捉富于情感表现力的意象。而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这首《锦瑟》里面就有非常丰富的典故和意象,同时,这首诗也是李商隐诗歌的典型的代表。在解读这首诗之前,我们可以先一起探讨一下李商隐能写出朦胧诗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他创作朦胧诗的背景是怎样的?我们都知道,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盛唐诗兼有高华明朗、含蓄蕴藉的诗美,洋溢着青春乐观的气息。中唐时期,元稹、白居易与韩愈、孟浩然是这一阶段存在的两大诗派。()元、白这一派崇尚的是平易,举个例子就能说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那首我们小时候都学过的启蒙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得就很平直如白话。而韩、孟这一派它崇尚的是奇崛,同样是写草,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相比之下,就将早春的朦胧美刻画的比较生动而委婉。这两大诗派在诗歌发展史上都有着创造性的贡献,但也有一些缺点流弊,李商隐可能有意纠正韩、白的一些缺点,努力恢复盛唐诗的某些优点,但是由于时代衰颓的影响,盛唐那种饱满健举、明朗与含蓄相结合的诗美已经不可能重现了。而在他的诗里,含蓄蕴藉的一面往往发展成了对朦胧境界的刻意追求。从他青年时代所作的《夕阳楼》和《燕台诗四首》就已经很明显的看出他这方面的特殊爱好。(《夕阳楼》和《燕台诗四首》我给大家附在了诗的下面,课下的时间大家可以和《锦瑟》作一下对比性阅读,看看诗人早期朦胧诗和晚期朦胧诗的共性。)而到了晚年,《锦瑟》一诗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好,下面我请大家先对照注释通读全诗,整体感知一下。然后,我找两位同学起来说说你们的看法。(几分钟后)生一:我认为,《锦瑟》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生二:我感觉,这首诗是写诗人的爱情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同时也许掺杂了一下别的情感在里面吧!好,刚才这两位同学

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这首诗的见解,而且呢,说的各有道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李商隐,一起深入具体的解读一下这首诗。

5.《锦瑟》教学设计(高二必修三) 篇五

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创作成就。

3、品味诗歌艺术特点,欣赏其中的意境。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诵读能力,把握诗歌情感和意境。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

师生共同回忆李商隐诗词名句,导入新课。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早年的诗人也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政治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名利,转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的抒情感怀类的诗篇,本课选读的《锦瑟》,就是其代表作。

二、作家作品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潦倒终身。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诗,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这首七律为李商隐(享年47岁,可惜才高命薄)离世前不久之作,凝缩着诗人匆匆一生里的,跌宕流离的命运,失落沮丧的际遇,讳莫如深的情感,梦幻绮丽的爱恋„„,这一切,又如同他名姓中的那个“隐”字一样,影影绰绰,朦朦胧胧,依稀仿佛,似有似无,感觉得到,捉摸不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美学境界吸引着千百年的中国读者。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斯之谜”。

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朗诵录音,后教师作诵读指导,请学生朗读全诗。(感情基调:伤感哀怨)

2、请学生简要串讲诗歌意思,教师稍作点拨。

四、合作探究 诗歌解析 首联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因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一声感慨。颔联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生梦蝶”包含了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 “杜鹃啼血”包含了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与怨愤。而“晓、春”又似乎蕴含了诗人对人生之路的光明与生机的一种期盼。颈联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

6.李商隐《锦瑟》诗意还原教学 篇六

李商隐的无题诗所涉及的对象难以确定,表现的情事也极为概括。

教学设想

“一篇《锦瑟》解人难”,李商隐的《锦瑟》诗篇,一直引得历代诗家纷纭众说,而人教版的教参则以为:有些内容“无须讨论”,诗中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其语近乎虚无了。难解并不等于无解,笔者的这篇教案设计试图进行诗意还原,探求诗人本心。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创作

2.参与诗意多元解读

3.还原导学探求本心

学法引导

1.讲析诵读议论结合

2.反证法还原法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近代人梁启超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学生诵读诗篇二遍,思考并尝试回答“写什么”的问题。

二、作者生平创作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少孤,十七岁便以文才见知于令狐楚引为幕府巡官,25岁时,得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的奖誉,中了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自此,李商隐便被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旋涡。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被人排挤,潦倒终身。真可谓“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尝开”。

李商隐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唐人韦在《才调集》中说李商隐诗:“韵高而桂魄争光,词丽而春色斗美。”叶燮《原诗》称:“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补订本)里称:“《锦瑟》一篇,借比兴之绝妙好词,究风骚之甚深密旨,而一唱三叹,遗音远籁,亦吾国此体绝群超伦者也。”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的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大多是典丽精工,深沉婉转,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三、诗意多元解读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一篇《锦瑟》解人难”,李商隐这首七律,宋元以来,一直引得历代诗家的纷纭众说,有的以为是歌咏瑟声的“适、怨、清、和”的音乐意境(苏轼);有的以为是为一个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的情歌;有的以为是诗人悼念亡妻的挽歌(朱鹤龄);也有的以为是诗人回顾反思平生遭际怀才不遇之作(何焯)。而人教版的教参则以为有些内容“无须讨论”,诗中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其语近乎虚无了。

(略陈几种说法,引导学生思考、求证)

观点一:深悼亡妻

首联为“景”,看到素女弹五十弦瑟而触景生情;次联为比“喻”,借庄周化蝶,杜鹃啼血比喻妻子的死亡;三联为“幻”,珍珠为之落泪,美玉为之忧伤;末联为“感”,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

思考、反证:

(一)“庄周化蝶”比喻妻子的死亡,这种说法恰当吗?

(二)三联为“幻”的看法是否牵强?

(三)末联言“情已逝,追思也是惘然”与诗人写此篇目的有自相矛盾的嫌疑吗?

(学生讨论、反馈)

观点二:自伤身世

首联为“起”,借五十弦之瑟比喻人生之五十年华;次联为“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三联为“转”,以明珠美玉比喻自己的才能;末联为“合”,岁月催人老,一切都是惘然!

何焯在《李义山诗集辑评》中说:“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

思考、反证:

(一)“次联为承,在浑然不觉间人生将走到尽头”的解释是否合理?

(二)“‘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的理解是否有胶柱鼓瑟的嫌疑?

(学生讨论,反馈)

四、诗意迷离探源

四个典故出处:

(一)“庄生”句,《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二)“望帝”句,《寰宇记》:“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至春则啼,闻者凄恻。”

(三)“珠有泪”,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

(四)“玉生烟”,《长安志》:“蓝田山在长安县东南三十里,其山产玉,亦名玉山。”又《困学记闻》卷一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叔伦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另《古今乐志》:“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

思考、讨论:本诗的旨意,历代诗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是缘于对上述四个典故寓意的理解有别。同学们是怎样理解的呢?

(学生各抒己见)

五、探求诗人本心

《锦瑟》不易讲解,这是事实,就连元好问,也发出过如此的慨叹:“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但不易讲解绝不等于不能讲解,只要我们真正把准了诗的情脉,揭开这一诗谜,也就有了一种可能。

何焯《义门读书记》说:“亡友程湘衡谓此义山自题其诗以开集首者,次联言作诗之旨趣,中联又自明其匠巧也。”钱钟书先生《谈艺录》(补订本)中说:“程说殊有见,义门徒以宋本义山集旧次未必出作者手定,遂舍甜桃而觅醋李。”又说:“余窃喜程说与鄙见有合,采其旨而终条理之也可。”钱先生又在《冯注玉溪生诗集诠评》中称:“何焯因宋本《义山集》旧次,《锦瑟》冠首,解为:‘此义山自题其诗以开集首者。’……窃采其旨而疏通之。自题其诗,开宗明义,略同编集之自序。”钱先生认为:“锦瑟”喻诗,犹“玉琴”喻诗,如杜少陵《西阁》第一首,“朱绂犹纱帽,新诗近玉琴”,锦瑟玉琴,正堪俪偶。而《锦瑟》一诗借此器发兴,亦正睹物触绪,偶由瑟之五十弦而感“头颅老大”,亦行将半百。“无端”者、不意相值,犹今语“恰巧碰见”也。首联言年华虽逝,篇什犹存,毕世心力,平生欢戚,清和适怨,开卷历历。三、四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言作诗之法也。心之所思,情之所感,寓言假物,譬喻拟象,如庄生逸兴之见形于飞蝶,望帝沉哀之结体为啼鹃,均词出比方,无取质言。举事寄意,故曰“托”;深文隐旨,故曰“迷”。五、六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言诗成之风格或境界,兹不曰“珠是泪”,而曰“珠有泪”,以见虽凝珠圆,仍含泪热,已成珍饰,尚带酸辛,具宝质而不失人气。“日暖玉生烟”与“月明珠有泪”,此物此志,言不同常玉之冷、常珠之凝。喻诗虽琢磨光致,而须真情流露,生气蓬勃,异于雕绘汩性灵、工巧伤气韵之作。用“珠有泪”来表明自己的诗“虽凝珠圆,仍含泪热”;用“玉生烟”来表明自己的诗虽如玉润,尚有蓬勃生气。七、八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乃与首二句呼应作结,言前尘回首,怅触万端,顾当年行乐之时,即已觉世事无常,持沙转烛,黯然于好梦易醒,盛筵必散。登场而预有下场之感,热闹中早含萧索矣。

六、结语

7.谈谈李商隐《锦瑟》的心灵化 篇七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诗作之一。它是诗歌史上争论最大、解人最多的诗歌, “一篇锦瑟解人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者们对它的研究是众说纷纭, 有“恋情说”、“咏瑟说”、“悼亡说”、“自伤说”、“诗序说”、“咏史说”等十几种解释。一首诗歌被后人传达出如此多的意味, 这是绝无仅有的, 可见其魅力之无穷。钱钟书先生就从诗论的角度给予《锦瑟》以评价, “《锦瑟》一篇借比兴之绝妙好词, 究风骚之甚深密旨, 而一唱三叹, 遗音远籁, 亦吾国此体绝群超伦者也”。[2]

究其诗作, 这是一篇七言律诗。诗歌本无标题, 只是取其第一句的前两个字作为标题, 相当于李诗中的无题诗。首联以“锦瑟”起兴联想到华年。颔、颈联用四个典故表现其对理想、抱负的矛盾看法。尾联以“惘然”表现对这种矛盾长期不知如何解决的茫然心境。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首句以锦瑟起兴。“锦瑟”是一种珍美的弦乐器。“无端”意为没来由的、无缘无故的。锦瑟无缘无故就有五十根弦, 那一弦一柱都让人充满对往事的回忆。《史记·封禅书》载:“太帝使秦女鼓五十弦瑟, 悲, 帝禁不止, 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3]自《史记》载“悲, 帝禁不止”后, 诗歌中的瑟便大都染上了悲剧色彩, 这在唐代诗歌中可找到明显的佐证。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多次用到“锦瑟”这一意象, 并且大多表达悲伤的情感。珍贵、美好的瑟无端染上了悲苦、凄怨的命运, 这让诗人想起自己因处于牛李两党之争而找不到身份定位的“无端”而悲剧的一生。人生无端, 反复无常。“柱”即瑟上扣弦的支柱。那瑟的一弦一柱就像是诗人经历过的年年岁岁, 比喻自然而贴切并过渡到对“华年”的思索与感慨。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运用了“庄周梦蝶”、“望帝杜鹃”两个典故。“庄周梦蝶”来源于《庄子·齐物论》, 该典本身用来阐发齐彼此、齐物我的思想。李商隐在原典故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增添了“晓”和“迷”两个字。“晓梦”即破晓前的梦, 甜蜜而珍贵。“迷”是痴迷、迷恋之意, “蝴蝶”前加上“迷”字, 说明“蝴蝶”是美好事物的代表, 这里象征诗人一生的坚守与理想。但这却是一场“晓梦”, 是梦就会醒来, 醒来后一切皆是虚无。心中充满了期待与美好, 可醒来看清现实之后, 一切包括自己的理想都成了泡影, 这种巨大的落差既加重了全诗的悲苦氛围, 也体现诗人的悲凉境遇。“望帝”是战国时蜀王杜宇之号, 相传他死后化为杜鹃鸟夜夜啼叫, 仍然思念着蜀地的人民, 一般用作表达思乡怀人的悲凉情绪。诗人在原典故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加入了“春心”一词。“春心”指芳春时节的心意。一年之计在于春, 面对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 诗人也萌发了一年为之奋斗的理想与雄心壮志。另外诗人又增添了“托”字。望帝之心是执着的、不休止的, 诗人自己的这颗“春心”也将是执着而不改的, 自己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就借助“望帝杜鹃”来表现, 直至啼血、直至死也不会、也不可能改变。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也用了两个典故。“沧海月明”之典可参照《大戴礼记》“蚌蛤龟珠, 与月盈虚”。[4]《吕氏春秋》中有云:“日月望则蚌蛤实, 月晦则蚌蛤虚。”[5]古代认为海中蚌珠的圆缺和月的盈亏相应, 故将“月”与“珠”联系起来。沧海是辽阔、广袤的, 而一粒珠子则是小小的, 沧海之大更衬出珠之小、更显海珠的寂寥与孤独。珠不仅小, 而且它还有泪。月明之时, 海珠是圆润、充实的, 可它为什么还有眼泪呢?也许是在担心月亏时的缺损。诗人给海珠以人性, 赋予海珠以人的情感, 说明诗人是以海珠自比, 既表达自己在茫茫人海中的孤独、凄清之感, 也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维持的怀疑。由于残酷的外在环境, 诗人的雄心壮志、理想以及抱负还是会被磨平。在“月明”之时, 就担心月晦时的情景, 并坚信这一时刻的到来。得意之时悲叹并认为志向终会逝去, 逝去之时更是坚信不已, 真真悲哀、感伤。“蓝田”盛产玉, 这是人们共知的。相传玉埋在地下, 天空会出现烟云, 阳光下见得分明。在前一句的无限悲凉之余, 诗人还是对未来有着憧憬的。即使玉深深地埋藏在地下, 不见天日, 但是在太阳的照射下, 它还是会有升腾着的烟雾, 有着自己的光彩, 人们会看见的。既然只要有阳光, 就有希望, 那诗人自然也是不会放弃的, 他会继续奋斗, 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份理想, 并坚信它最终会实现、会因此而赢得别人的认可。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情”指“思华年”之情, 具体指“晓梦”醒来和月缺之时理想与抱负终会逝去的悲伤, 以及“啼血”和“日暖”之时对理想与抱负的执着坚持与希望, 这两种矛盾的情感相互交织缠绕、回环往复。“可待”意为岂待、哪待。这情感, 哪里需要留待后来的日子去追忆, 在当时就令人怅惘不已。诗人身上纠结而矛盾的思想, 在当时就不知如何妥善解决, 因而很是惆怅。现在想起更是迷茫, 仍没弄明白这两种情感该如何释放以及处理来达到自己的期望, 体现诗人矛盾、哀伤、迷惘的情感之深。

诗中采用了大量意象, 如“锦瑟”、“华年”、“晓梦”、“蝴蝶”、“春心”、“杜鹃”、“沧海”、“月明”、“珠”、“日暖”、“玉”等。其中大部分意象单独排列是具体可感的, 但放入诗中却是飘渺的, 它们不那么具体, 因为这其中掺杂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将这些意象本身当做第一文本, 那诗人内心的意象是第二文本, 经过诗人心灵感知而成的诗中的意象则是第三文本, 这样, 诗中意象就经过了诗人几次心灵体验, 是心灵化的产物。而诗中这些心灵化的意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契合, 就创造出一种内在的、朦胧的审美想象空间。其中颔联和颈联分别构成四个似乎没有任何逻辑联系的画面, “诗的境界超越时空限制, 真与幻、古与今、沧海与桑田、心灵与外物”[6]。但那哀伤、迷茫的心境还是可以感知的。首联即以“锦瑟”起兴, 全诗也就被笼罩在悲伤的意境之中。

“含蓄”作为文学的话语蕴藉形态之一, 是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 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7]在诗歌中借助用典、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体现出来。用典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浓缩性的修辞手法, 运用得当, 它能使简洁的话语含有丰富的内容, 即有限中蕴含无限, 这就产生了含蓄的效果。而且刘丽平和高竞艳发表的《李商隐七律的用典机制》一文认为李诗“以典起兴, 将用典与比兴、联想等艺术手法结合起来, 形成二重比兴结构”[8];“他往往不用原典的事理, 而着眼于原典所传达或所喻示的情思韵味”[9], 李诗的这种用典机制也使诗歌的含蓄更为深刻。“望帝”、“海珠”、“蓝田玉”等比喻和象征也促成了诗歌的含蓄美。这些典故的比喻义、象征义以及引申义、隐含义, 这些都需要慢慢揣摩, 而“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来抒情便会造成抒情诗的含蓄风格”[10]。这样诗歌就于有限的话语中蕴含无限的意味, 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去体会诗人微妙的内心活动以及诗人传达的情感倾向, 十分耐人寻味。诗人那复杂、矛盾、迷茫的情感就在那短短的十六个字中含蓄地显露出来。

诗中的张力也很明显。“张力”体现了诗歌内在结构的普遍辩证关系。诗歌中存在着虚幻与现实、时间的先与后、“沧海”与“蓝田”、“月”与“日”、理想意志的坚持与破灭的必然等等几组矛盾的组合体。这些看似矛盾的事物, 鲜明而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思想, 因而涵盖着无穷张力与无限意味。同时, 该诗与现实世界是有“模仿”关系的。在这首诗中, 我们能看到诗人自己的体验与感慨, 也能了解当时与李商隐有着相似经历的千万士人的心灵世界。另外, “细读”的原则在本诗中体现得很充分, 因为其含蓄, 我们要细读、推敲语词的微言大义。

李商隐的《锦瑟》没有具体可感的意象, 有的只是诗人心灵世界的东西, 是诗人心灵化的产物。心灵是神秘莫测的, 心灵化的诗歌是朦胧、含蓄的, 这些都促成了诗人情感的内在化, 可以体认的是诗人认为对理想与抱负应坚韧执着的追求并至死不渝, 但又认为它终会因外在环境而逝去的矛盾、无奈而迷茫感伤的情思。

参考文献

[1][6][9]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第二卷)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钱钟书.谈艺录[M].广州:三联书店, 2001.

[3]司马迁.史记?封禅书[M].上海:中华书局, 2008.

[4]王聘珍.大戴礼记释诂[M].上海:中华书局, 1983.

[5]吕不韦.吕氏春秋[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9.

[7][10]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8.锦瑟流年 感受幸福 篇八

关键词:理解;差异性;幸福

中图分类号;G45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教师是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对我而言,“教师是一个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 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成功的这个真谛。

在很多人看来,小学教师面对的是幼稚单纯的小学生,教授的是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工作应该相对轻松和顺畅。但有过小学教学经历的人都应体会到,教育人的工作从来不是简单的和一蹴而就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从学生来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身上的所有的好的东西。”小学教师职业最大的特殊性在于他们面对的教育对象的特定性——童年时期的小学生。小学生心性的天真、活泼,情感的单纯、真挚,认知上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小学教育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同时,他们身心发展上的不成熟也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困惑和挑战。受制于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完善和生活经验的欠缺,小学生的总体认知水平较低,这就决定了小学教育是一个更需包容而不乏童真的职业,如果没有蹲下身子平视孩子的耐心,自然也就无法发现孩子身上独有的特点和吸引力。

走近学生,就是完善生命。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感受教师职业的内涵,快乐着,幸福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每个孩子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要想走进童心,就必须用心去理解他们。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总是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我时常在想:“如果我是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带着这份情感使我对孩子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

在教学中,我时常会看到一些只顾玩乐的学生。针对这些孩子,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给他们补课。可事与愿违,连续几天下来,即使我呕心为他们补课也是徒劳:有的学生当时学会了,可是没过几分钟的功夫就忘得干干净净;有的学生在我的监督下看似一丝不苟地学习,其实他们的心早已飞远了。我并不气馁,我愿意付出所有的课余时间为他们补习,“蹲下来”和他们交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只要他们能进步一点点,就是我最大的快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些听讲不专心的孩子成绩都成了优秀。路旁的白杨,虽然很少有人留意,但永远以挺拔的姿态向上生长;小草,虽然弱小,但连成片,就绿了天涯;石子,虽然朴实无华,但心中唱响的永远是奉献的歌。每天上班的路,都是平凡的足迹,但普通的工作,仍能觅到美丽的诗行。就这样,我默默的奉献着,无声的耕耘着……

学习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穿越岁月的迷雾,锤炼教育的智慧。为了拓展自己教学视野,我阅读一些教育家的书籍,潜心领悟其教学思想,提升自己教学水平。夸美纽斯曾说过:“让我们用赏识的目光去注视他们!”不要害怕孩子失败,他们完全能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成功;不要害怕孩子犯错,他们必将在不断的摸索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每当孩子胆怯地说:“老师,我不会”时,我就会微笑着对他说:“加油,只要再多练习一下,你就一定能学会了!”每当孩子面对新的挑战裹足不前时,我就会用坚定的声音告诉他:“孩子你是最棒的,老师相信你一定行!”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发现班级变了,学生变了:爱读书、学习、讨论的多了,学生们进步了,班级管理省心了。我带的班级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不仅是爱的奉献者,还是一名收获者——他撒播着爱的种子,收获的是爱的果实!”

我经常站在教室的讲桌前,看着他们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感觉自己与他们是那么地近,那么地亲。感动常涌上我的心头,是为自己学生的进步而感动,是为自己辛勤的汗水得到收获而感动。一种声音强烈的撞击我的心口:孩子们,老师爱你们,你们是老师辛勤培育的花儿们,老师愿意把自己的心血化作雨露,让你们争奇斗艳。

杨柳枯了又黄,桃花开了又落,燕子飞去又飞回,学生来了又走。岁月的沧桑流变,带走了我青春的容颜,许多人和事都变了,然而不变的是我心中的这朵雪莲花,这就是我多年以来虽历经风雨而始终不渝的教育情怀。忘不了与孩子们一起打雪仗时那欢乐热闹的场景;忘不了与孩子们直击心灵的沟通时,孩子们眼中的泪花。班级中有几名令老师头疼的学生,上课下课都爱闹,脏话随口就能吐出来。现在他们变得沉静了,文明了许多。每每看着他们乖巧的样子和专注的表情,洋溢着满脸幸福的我感觉到一朵圣洁的雪莲花已经悄然绽放,不在高远的冰山,而在纯净的心灵。

上一篇:写表姐的作文下一篇:国际贸易地理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