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中年度发展计划

2024-08-29

信息化建设中年度发展计划(通用14篇)

1.信息化建设中年度发展计划 篇一

一、指导思想

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或者说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仍然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学生通过学校的正规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将积极探索学校正规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的作用,同时也将研究学生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领域。

二、主要任务

1、进一步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重点在局域网的优化配置。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在部分楼层、办公室构建无线网接入设备,逐步提升校园信息化环境。

2、结合编写“学校员工手册”,通过健全、完善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信息技术设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制度,形成学校齐全、规范的信息化实验规章制度,编入《学校信息化实验管理手册》。

3、进一步发挥我校的办学特点,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探索实现“立交桥”教学的办学模式。根据二期课改推进的需要,完成实验化学、实验物理、生命科学等数字实验室、远程教育实验室的建设及TI技术教学的推广。

4、建立一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平台,把现网站的教育、教学、科研资源重建整理,逐步充实教学资源。形成师生共建、能和“心通互动教学平台”整合,具备校本特色,为广大师生青睐的资源网站。在现有电子图书馆的基础上发展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库藏,优化组合学校现有的多媒体、音视频资源信息储存,争取和学校教育平台整合,为师生提供快速查询下载的服务。

5、在完善更新学校数学学习网站、信息科技学习网站、摄影学习特色网站的同时,再建设几个主题学习网站和班级主页、个人网页的链接(以市、区学科带头人为主的学科网站)。为改善目前学校网站信息更新慢的状况,尝试在年级和学科中培养一批老师及学生在信息中心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对网站相关模块的信息更新,加快更新频率。

6、建设校长管理平台,通过相应的管理模块,实现学校各管理部门利用网站后台管理,及时发布、更新学校各类管理信息,提供学校公共基础数据查询、信息检索等服务,初步实现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动化,提高协作效率。

7、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完善教师网站“我的空间”,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网上存储、网上交流平台(网络公文包),使课件管理、文件传输、师生交流的网络化变为现实,提高教育效益。

8、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创建学习环境和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

三、基本目标

1、加大硬件投入,完善校园网,更新添置计算机

2、加强软件建设。丰富改进学校主页并定期更新,使学校网站形成较为丰富,具有自身特色的资源库。

3、加强应用,服务教学。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字化技能。

4、加强校园网建设。

(1) 宣传了解。

让教师了解校园网的功能及其对学科教学、五认真工作、课件制作与传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让教师受其“诱惑”,享其“便捷”。

(2) 加强管理。

制订校园网管理制度,坚持“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做到定期维护、不断完善。(如软件的升级等),确保校园网畅通。

(3) 实践应用。

5、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化培训。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培训,形成一支健全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队伍。

四、网络管理

1、加强对校园网络管理工作,完善规章制度。

2、学校经常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确保校园网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五、加强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整合,促进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应用

通过几个学期的积累和探索,德育室已经建立了德育专网,以及形成了一整套管理网络,整合了学校社工、心灵花园、学校法制、大队部、KWHL课题网,同时在网上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借助博客讨论开展的视频民族精神教育,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讨论回复,通过网络以动漫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上学期又以网络电视台的形式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新探索。本学期我们将要更加扎实得配合德育室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到位,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校德育工作中,促使信息化在德育工作中的全方位应用,探索信息技术与德育的深层次整合,提升德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抓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信息化整合这一契机,努力争取上级部门对学校德育信息化的认同,并借此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六、继续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与维护,更新学校现有网站

学校计算机网络通过几个学期的调整和重新布局,以及将学校局域网提升至域管理,在各方面的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本学期关键要解决服务器机房内web服务器以及域控制器的软件升级和web服务器内的资源重新调整以及校园网的安全问题。

学校网站经过几年的积累,在很多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本学期将进一步在学校网站如何做深,以及特色平台如何进一步完善等方面,听取意见,进行修改。

七、协助学校各部门开展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各项活动,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协助各部门开展具有部门特色,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整合活动。学校各部门的任何活动,其实都是部门间相互协作的一个过程,绝对不是独立的分支,任何一个活动都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一次成功的活动,其实就是学校各部门间相互默契配合的体现。信息室在整个活动中应该积极地参谋,指导部门负责人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充分恰当体现学校的信息技术特色,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进程。

2.信息化建设中年度发展计划 篇二

高校当中的教学管理工作是比较关键的, 在当前的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发展下, 将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加以应用就有着积极作用。通过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有助于高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同时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 在这一发展背景下, 加强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理论研究就比较重要。

二、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及建设现状分析

( 一)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分析

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应用以来, 为人们的生活丰富化提供了可能, 并且也提升了人们的生产效率。将信息化技术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加以应用, 就能对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在当前的发展以及改革背景下有力支持。随着近些年教育政策的放宽, 各高校的招收人数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这就为学校的管理增添了很大困难, 而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将管理的效率得到有效提升[1]。构建完整的信息化平台, 能够将高校教学工作在信息的分析处理以及反馈等诸多环节更加准确化以及规范化等。

另外, 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实现信息化能够对教学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从而就有效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能够对教学资源科学化的统筹调度和安排, 对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比较有利, 促使全校人员能够对现代化技术的学习热情得以促进, 从而不断的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 二) 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现状分析

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虽然对学校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动力, 但是在具体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有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现代化技术为高校的管理提供了很大方便, 但有些高校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内涵认识以及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在教学管理的观念上还相对比较滞后[2]。有的教学管理者认为只要在办公室有电脑就是现代化的教学管理, 从这里就能够发现高校教学管理的认识还没有得到深化, 对教学管理信息化还比较缺少整体的认识。

再者, 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管理人员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上有待提升, 在信息管理的能力上需要加强。有的高校在教学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上, 还处在简单文字操作以及报表的处理阶段, 没有进一步深化, 在信息符号以及图表的制作等方面都不熟悉。这就必然会对教育信息化发展产生阻碍。

另外, 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还有是在经费的投入上相对比较缺乏, 以及不充分。这些问题就会影响信息化建设的不完备, 由于地域差异性, 所以在地区的经济差距上也比较大, 一些高校有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想法, 但由于缺乏经费的投入, 所以也不能有效实现信息化建设。

三、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策略探究

第一, 加强对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能从多方面加以考虑, 最为基础的就是要能在教育的思想观念上进行提升, 将认识水平进行有效提升, 只有树立正确的现代化教育观念才能有利于现代化教学管理的健康发展。高校要能对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充分重视, 尤其是高校的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 将信息的观点在管理中充分体现, 并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特征进行统一的规划以及协调等。

第二, 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完善要能在建设思路以及原则上良好遵循, 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从思路上来看要先加强学校内部的改革, 在管理机制上创新, 将网络信息环境作为主要的发展基础, 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共享。通过网上信息浏览以及信息的交换等等为学生的师生查询信息提供方便[3]。再者要能在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相应原则, 在职责的明确上以及工作环节的简化上都比较重要。然后针对涉及到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进行整合, 实现数据的完整统一性。

第三, 将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运行建设要抓紧实施, 从而创造出比较优化的运行体系, 当前的一些高校已经对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视, 都纷纷的加强这一方面的完善。从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要将管理的规范化进行强调, 然后将信息化环境下制度建设工作得到完善, 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是对教学秩序得以稳定的基础, 能够将教学的过程协调化以及高效化的呈现。

第四,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 要能够形成教学管理信息化CIO机制, 和企业的发展能够借鉴经验, 在管理机制以及体制等层面进行创新, 通过CIO能够对高校的信息化推动起到积极作用, 在技术和组织两者的组合过程中也能充分的保障教学管理信息化稳定运行[4]。然后要能将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整体性的加以提升, 信息技术并非是万能的, 在人员素质上实现现代化才能够真正的将教学管理信息化目标得以实现。教学管理人员作为信息技术的实践者, 只有加强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及专业技能, 才能保证在管理过程中发挥其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 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相应差异性, 所以这就需要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结合学校的教学管理实际内容进行建设。只有从多方面进行分析考虑, 才能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有着促进作用, 此次主要从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建设策略重点分析, 希望有利于实际的发展。

摘要: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新的局面, 和以往的教育模式也有着诸多变化, 以往的教育管理模式在当今的高校发展过程中, 已经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作用, 所以这就需要进一步探究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基于此, 本文主要就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及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然后结合实际探究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策略, 希望此次理论研究对高校教学管理的水平提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校,建设

参考文献

[1]索凯峰.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出路[J].软件导刊, 2014, (11) .

[2]丁之嵘.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 2013, (08) .

[3]银海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战略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 (10) ,

3.信息化建设中年度发展计划 篇三

【关键词】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122-01

政府信息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自国家启动“政府上网”工程以来,各级政府在信息化的道路上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政府信息化是运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现代信息手段,对传统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进行改造提升政府管理的有效性。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化过程不断推进,其内涵也不断发展。未来的政府信息化应该以政府职能的重塑和政府结构的再造为主,其本质是实现政府构成模式的创新及深刻变革,完成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跨越式发展。

1、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问题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可分三个阶段:办公自动化阶段;电子政务基础工程设施建设和政府上网工程启动阶段;构建电子政府和全面实施电子政务阶段。电子政务的高级阶段是建立数字城市,构建电子政府,即建立空间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支持的电子政府。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历了前两个阶段,正向第三阶段过渡,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1)标准化问题

随着近些年电子政务不断地发展,跨部门、跨地区对数据互联共享已成为发展趋势,资源共享必须要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其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因此,电子政务标准化越来越引人关注。我国电子政务之所以标准不统一,主要是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零散进行的,缺乏统一规划,使得大部分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彼此之间很难实现互联互通互利互用的操作。这种不统一造成巨大浪费。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实践经验证明,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将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实现电子商务的标准化是重要的建设目标。

(2)信息安全问题

政府电子政务要求计算机信息系统作为国家政务的载体和工具,它与国家信息安全有着重大联系。因此,政府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电子政务的信息进行侵害的方式主要包括:偷窃、分析、冒充、篡改、抵赖等,这些侵害都有损国家和政府形象、公信力,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目前我国政府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突出表现在:网络非常脆弱;互联网上和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增多;信息网络安全存在严重隐患;黑客攻击破坏网络的问题十分严重;境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非法组织利用互联网进行煽动、渗透、组织、联络等非法活动日趋突出。

2、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性

电子政务的优点十分突出,它能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提高透明度,方便百姓,改变政府职能。

(1)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并且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也日益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并推动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革,在信息化的带动下,电子政务也逐步发展起来。发达国家十分注重电子政务的发展,联合国最新调查显示,在“2003年电子化政府完备程度”排名中,美国高居全球第l,中国排名第74。我国的电子政务体系还不够健全,为更好的服务社会、与国际接轨,我们要加快步伐,促进政府信息化,以电子政务为龙头促进政务信息化,从而带动企业信息化。

(2)增强政府服务能力的需要

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提高了政务信息公开效率,简化了政务服务的程序,有效地杜绝了政务处理中可能滋生的腐败。同时,网上审批系统、税收征管系统、公安综合管理系统、社会保障系统等系统的互相融合,使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办理营业执照、补办身份证等,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形象和服务质量。

3、推进电子政务应用,提升行政能力的思路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规范行政权力,调整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看,要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应该是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责任政府,是立足于服务实施管理和调节的服务政府,是全面依法行政并受法律严格制约的法治政府。有鉴于此,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着重围绕构建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展开。《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中办18号文发布以后,进一步推动了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的应用深化和整体发展。在电子政务建设深化、细化过程中,需要电子政务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来提升政府行政能力。

第一、“以公众为中心”进行政务活动方式创新,提高政府的民主行政能力。

电子政务应用,不是简单地将现有工作流程电子化,更不是将现有部门间的工作关系通过电子方式封闭化,而是不断促进政务本身以公众为中心的创新,以提高其政务活动的质量和水平。如对影响效率的现有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和部门间的共享协同,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决策支持时进行深入的业务研究,包括社会问题和矛盾、基础理论和政策法律,以及专业业务的分析方法和模型等的研究。

第二、建立制度化、组织化、标准化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的科学行政能力。

信息系统成功的真正标志是应用的深度、广度、依存度与信息资源的完整、准确与规模;是管理创新推动和实现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绩效。我国电子政务迫切需要改变经验型的管理方式,代之以制度化、组织化、标准化的管理,这是“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扼制低水平重复,搞好自身建设,取得良好绩效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宏观层面,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已经锁定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行政能力上,要实现跨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信息资源共享和跨部门联合应用,为全社会服务。因此要在管理体制上,建立跨大系统、跨部门的强有力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建立有效的协调、指导机制。

第三、构建电子政务教育与培养体制,提高政府电子政务的应用服务能力。

电子政务人才教育与培养的制度化是增强我国电子政务人力资源生命力的重要举措。只有电子政务人才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学历结构的合理性及实用性将得到全面提升,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才能得到大大提高。一是对于具有雄厚IT技术教育资源的高等院校,应建立培养电子政务技术型人才制度。根据培养电子政务技术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制定以精通IT技术为主、以懂得政府管理业务为辅的教学体系及标准,主要培育具有信息时代政府管理知识视野、能够应用最有效的IT技术手段在政府管理中实施电子政务的专业人才。二是从政府宏观指导的角度,积极倡导电子政务人才教育与培养资源共享,利用政策引导和扶植的手段,促进电子政务人才教育与培养的国际化及其校际化合作,以此提高我国电子政务人才教育与培养的效率及效果。

4、结束语

4.信息化建设中年度发展计划 篇四

根据省局、市局信息化重点工作安排,和省局会议要求,我局将XX年主要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在建信息化项目情况介绍:

今年我局继续围绕省局“一中心三平台”建设任务,重点推进省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推广工作,同时做好xx市公共交通管理信息平台、网约车申报平台、运政数据中心升级等项目建设工作。

1、省综合监管平台建设工作。综合监管平台是今年省局布署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我局全力做好综合监管建设基础配套工作。监控接入方面,从今年1月份开始,对运政视频监控平台进行了全面升级,新增了流媒体服务器和云存储设备,监控平台使用更加流畅快捷。接入了全市6个二级以上客运站“三口一场一厅”主要监控点位、1个物流园区主要点位视频图像、市本级和部分县二客一危企业监控值班室、停车场等监控点位,在原来25个重点区域非现场执法监控点基础上新增了16个监控点,在部分区域测试了站外组客自动抓拍功能。新建重点区域公交站点高清监控点40个,作为公交运行监测及重点区域非现场执法的补充。数据接入方面,一是在完成全市驾培学员监测平台推广的基础上,准备进行监管规则的启用。二是按照省局要求完成了对公交监测功能模块进行开发。三是完善了客运管理系统,启用了异常信息监测规则。四是为加强两客一危车辆运输安全管理,启用了联网联控异常信息监测规则。

2、完善公共交通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一方面,我局公共交通管理信息平台经过1年多的建设已完成一期开发。平台于XX年1月开始在政府公交服务购买领域尝试使用,将GPS有效行驶里程指标作为补贴主要依据,再辅以准点率、运行速度等指标进行统筹计算,初步实现将公交信息化作为政府公交服务购买的依据。目前城市、城乡公交GPS上线率均达到97%以上,100%车辆安装车载视频监控和自动报站系统,并强势推动公交企业对于公交智能调度的常态化使用。另一方面,目前已完成xx市公共交通信息管理平台二期的开发,启用公交信息异常监测、安全应急管理、服务质量考核和公交发展评价等功能,并充分与综合监管平台进行衔接。

3、推进网约出租车申报平台建设。为探索“最多跑一次”如何以信息化手段实现,我局以网约出租车从业人员、车辆审核为为契机,于4月份建设完成并启用了网约出租车申报平台。申报平台打通了两个通道,一是打通了我局与公安、社保、国税的审核通道,通过在公安、社保、国税设立审核点,使网约车申报人员不必跑多个部门进行审核,各审核部门也可通过信息化手段在网上审核完毕,省去了车主、部门来回跑的时间。二是打通了申报平台与内部许可系统、考试系统的通道,申报数据从申报开始到证件打印整个流程实现数据同步,避免二次输入,有效防止错误发生,提高工作效率。目前为止全市共有830人报名,570人通过了网上申报的审核,112人已取得了网约车从业资格证。平台的使用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也为“最多跑一次”实现信息化提供借鉴意义。

4、完善道路运输行业数据中心建设。今年对行业基础数据进行清理,并完善了行业数据中心数据元的整理、分类工作,在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方面制定了统一规范,实现了数据与市交通局数据中心的对接。同时,做好数据资源可视化工作,初步完成了静态、动态数据资源一张图、行业数据综合和专题展示分析等功能,为行业管理分析决策提供了可视化工具。

5、积极打造移动运管服务。今年完成了移动应急指挥车和移动执法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为应急突发事件处理、执法部门一线执法和许可办理流动服务提供移动指挥调度、视频会议、无线通信、现场执法以及流动许可服务等功能。

6、积极推进运游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建设以业务管理BI门户系统、智慧中心系统、数据采集云分析平台、出行平台为核心的运游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化。

二、2018年拟建信息化项目。

1、出租车综合监管项目。为确保网约、巡游出租车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方便管理部门有序、高效地开展网约、巡游出租车的管理工作,我局拟开发出租汽车综合监管平台,在前期为社会公众提供网约车从业许可网络审核的基础上,为网约车平台及企业提供企业许可登记,为管理部门提供资料审核、证件核发、综合监管等多方面的工作和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2、雪亮工程项目。为进一步落实公共安全区域视频监控的建设,确保视频监控的稳定运行,我局将新增三级以上车站、公共交通枢纽等重要交通枢纽的人员聚集场所、出入口、主要通道等重要安全部位安装高清视频监控。进而充分发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在治安防控、抗险救灾、社会管理、服务民生、行业监管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3、数据中心升级项目。通过对数据中心大数据分析,形成运管数据展示中心。改造现有的数据接收、共享数据接口,进一步提升接口的规范化和共享效率。将数据开放给科研院校、高新企业和政府机构,提升数据的数据质量和应用效率。

5.信息化建设中年度发展计划 篇五

2008年,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区管委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文件精神,建立了工作网络,健全了运行机制,保证了政府信息公开效果。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全面、有效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积极受理和回复群众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为广大公众提供了比较好的政府信息公开服务。

一、主要工作作法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政府信息公开担任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指定专人(兼职)负责日常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二是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根据《条例》精神,结合建设局实际,制定相关制度,以此来规范内部的信息公开工作,确定了政府信息的公开原则,界定了职责,明确了主动公开、免予公开、依申请公开的内容,规范了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程序、形式、地点,提出了保密审查的原则和程序,规定了公开时限和保存时间,等等。同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年度评优的考核指标之一,为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三是扩大范围,及时公开。在《条例》实施之前,建设局主要公开了机

构职能、行政审批、规章文件等四是加强保密,严格审查。政府信息中有少部分信息涉及到国家机密、个人隐私,必须进行保密审查,把好保密审查关,以防止泄密事件发生。为了做好信息公开安全工作,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制度。公开的政府信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凡是涉及有关保密内容都不能公开。对政府信息公开、规划公示、信息查询等都进行逐级保密审查,防止涉密事件的发生。对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把握的保密内容则及时地请示有关领导和部门。

二、政府信息公开基本情况

2008年,市建设局主动公开的信息内容主要有:机构职能、政策法规、行政许可、政务公开、便民服务、业务办理、重要活动等20多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8年,建设局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在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以及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由于这项工作才起步,且都是兼职人员在参与,因此与《条例》和《办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人员的水平有待提高;二是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扩大。三是信息公开的时效性有待加强。四是相关制度或细则有待完善。

四、2009年工作计划

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公民的生产、生活,以及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

(一)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组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业务培训,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信息公开意识,提高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并建立例会制度,定期组织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共同研讨和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二)进一步完善建设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管理流程。规范建设局和各下属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办理行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不断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指导和监督。

6.2011年度信息工作计划 篇六

为做好2011年政务信息公开、政务调研、政务信息和**合作经济网站信息工作,提高政务和网站信息采编质量和水平,确保政务调研、政务信息工作有深度、有广度、有成果,更好地为领导决策参好谋服好务,充分发挥好指导工作、下情上达的作用,现将进一步做好政务调研、政务

信息及网站建设提出意见:

一、明确工作责任

各县(市、区)供销合作社要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公开、政务调研、政务信息和网站信息工作,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宣传展示供销合作社、社会各界了解供销合作社的重要渠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科室承办。各级领导要带头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工作进度和发展动态。要“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认真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要建立信息工作协调机制,由办公室负责信息收集、报送的组织协调工作以及综合性信息的采编报送,各职能科室负责业务信息采编报送。要建立信息报送审核制度,由办公室负责报送信息的审核把关,重大信息由主要领导审批,做到信息报送主动、及时、准确,保证信息质量。调研文章须经过充分论证,认真修改,由主要领导审核后,再予报送。要完善重大突发紧急信息报送责任制度,凡重大突发紧急事件,必需按照规定的程序上报相关部门,并及时通报给上级主管部门。要建立信息跟踪反馈制度,对于一些重大信息和问题信息,按领导意见处理后要跟踪调查,及时掌握处理情况,搞好信息反馈和续报工作。

二、突出工作重点

要突出国家法律法规、宏观调控政策贯彻落实等方面情况;突出当地党委、政府和系统的工作重点、难点;突出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三、改进工作方法

要改进采编方法,注重调查研究,拓展信息来源渠道。要主动捕捉信息,善于从会议、公文、信访、内刊杂志、新闻、系统工作等渠道发现、挖掘和采编信息,注重综合性、动态性、特色性、问题性、前瞻性、时效性信息的采编,切实提高报送政务、网站信息的质量和采用率;要善于从实际工作、具体事态、群众呼声中发现问题,找出规律,科学确定调研课题。对各级预约信息的采编和调研课题的调查要认真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务求真实快捷高质。凡向党委、政府等部门报送的信息和调研文章,应同时报送市供销合作社办公室。

四、严格目标管理

2011年,政务信息公开、政务调研、政务信息和网站信息任务继续纳入系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时间截止到2010年12月底。政务信息实行分值考核和定期排名通报(考核办法另行通知)。

五、加强队伍建设

各县(市、区)供销合作社要明确专职信息人员,稳定信息员队伍,强化信息工作责任,加强对信息工作的领导。要从政治、生活等方面关心从事信息采编工作的同志,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要加强信息报送传输网络建设,提高政务、网站信息采编人员使用现代传输工具的操作水平,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畅通。

7.信息化建设中年度发展计划 篇七

关键词:智慧城市,测绘地理信息,应用,发展

随着科技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智慧城市必将成为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进一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就我国目前实际情况,部分城市已经从传统形式的城市逐渐向数字城市进行转变,不仅包含了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就连实际基础较为薄弱和不足的三线城市,也已经开始规划和建设数字城市。然而在一定程度上数字城市并不等于智慧城市,因为数字城市只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基础和初级阶段,所以智慧城市是所有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城市发展未来极端的必然状态。

1 智慧城市与地理空间结构的简析

智慧城市的发展必须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再依托于物联网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实现人们知识转变的目的,并将其运用到城市建设、规划以及管控中去,从而减少依赖人工的智能化模式,并按照最佳组合的方式,达到各活动行为之间的良好协同。而在智慧城市中不仅要包含类似人体感官系统的信息感知、接受设备,还要包含同人类神经体系差不多的指令传输系统、以及像人脑的云计算中心,向人体行为活动器官的处理系统和应对系统[1]。

地理空间结构是将城市的信息化作为其建设的基础设施,而数字城市或者是智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都离不开这一结构作为有力支撑。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测绘地理信息是其中不可缺少的本质性信息资源,所以,在建设数字化城市时期建立起信息云平台,是确保智慧城市顺利发展的切实要求。

2 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测绘地理信息切实应用

2.1 建立城市精细化发展模型

在智慧城市的时空信息云平台中,三维模型以及全景影像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建设核心,同时也是其时空前提基础以及定位方面的架构。其实际应用是依靠于Li DAR、高精端移动测绘设备、Map GIS、航空航天遥感器、GPS、三维动态建模以及可视化、大数据技术等,对城市、乡镇以及县级城市进行有针对性的三维建模[2]。同时基于已经完成的数字化城市地理空间结构,良好的运用全景影像模式、点云技术以及地理信息数据,来对具有实体性质的对象添加其自身所具备的时间属性,建立起精细化、完善的三维模型以及全景影像的模型,从而为智慧城市的时空信息云平台来提供相应、健全、丰富的数据支撑。但是实际上三维城市模型的构建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

①Li DAR建模。这种建模方式更好地为三维城市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新方案,然而在自动化建模方面上还有一定的不成熟,因此,根据这种实际情况就出现了一种在构筑物顶面上点云区域增长进行分割的算法,同时还制定了一套快速、有效提取房屋顶部轮廓的方法,进而使Li DAR建模不仅快速,还能够自动进行重建,且与国际上先进的建模水平相差无几。

②DLG建模。现阶段DLG数据在自行进行检查过程中,其方式、方法还存在很多的不同,其中不具备完善、快速、成熟的建模软件。因此按照实际问题的存在,开发人员就研发了相应的软件,进而达到使用DLG方式快速建造三维模型的目的,并且有效地提升了建模速度,其速度有效的达到从前的1倍之多[3]。

③纹理贴图。这种方式在建立城市三维模型过程中,不具备良好的自动化水平,并且实际工作量也是非常巨大。因此,相关人员完善了三维场景的构建技术程序,自主研发了实现纹理贴图的软件的开发,使其在构建物顶端以及层面进行自主提取和贴图等环节的工作,有效提升了实际作业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建模的精准性,同时降低了模型存数数量,缓解了系统压力。

2.2 推动信息云平台的快速升级

在现阶段已有的地理空间结构基础之上,加强对时空信息数据的完善,建立健全的时空信息数据库,创建云平台系统,从而有效推动数字城市逐渐向智慧城市方面的转变以及地理空间架构向时空信息云平台方面的升级和健全。始终围绕的以经济转型、城市规划管控以及民生为中心的周围,进一步促进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切实提升智慧应用的效果和水平,从以往只是单纯的提供公共性质的平台,逐渐转变为能够满足不同部门实际需求的个性化平台,进而保证所提供的服务更加准确、更加智能、更加有效率[4]。

2.3 加强对云平台的推广及使用

智慧城市是以时空信息云平台作为其核心基础来进行建设的,同时这一平台也是其他相关部门所应用的基础。因此,有效确定该平台自身的权威性以及唯一性的重要地位,对保证数据有效性、服务健全性以及运行管理的高效性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保证平台自身的顺利进行。智慧城市的云平台的有效运行一定离不开互联网、物联网、信息交换共享的平台来作为支撑,所以加强对相关部分的有效培训,也是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

2.4 加快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上的转变

想要推动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方面的转变,就一定要重视起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并将其的有效应用当做重点工作内容来抓,始终围绕在开拓创新、更好服务社会的周围,提升地理空间架构的开发和使用。与此同时,还要将时空信息云平台作为重点,有效促进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应用和实践,提升城市动态监管、服务等方面的水平,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升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及功效。

3 智慧城市的未来发展

众所周知,智慧城市是以数字城市为根本,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建立的,因此它也是数字化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在数字化城市时期,其地理空间架构主要体现在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和建设水平上,其中地理信息数据库会不断的完善和健全,逐渐转变成时空信息数据库。然而在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其地理空间架构还具备时空特征,并且还能在三维或者是思维数据的基础之上,有效建立起时间信息架构,从而实现各方面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提升、管控能力提高以及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智能化的实际需求[5]。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所以,为了更好的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要不断完善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从而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琛.探究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5,13(10):299-300.

[2]周莹.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J].新材料新装饰,2014(11):329.

[3]丁忠军.智慧城市建设中测绘地理信息的应用[J].大科技,2015(17):171-172.

[4]周莹,何梦.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302,305.

8.信息化建设中年度发展计划 篇八

一、凡有意参加投标的单位,请于2007年5月10日起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网”(www.itfund.gov.cn)下载有关项目的标书,并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编写投标文件。

二、投标文件应于2007年5月31日(邮寄以当地邮戳为准)递交信息产业部。要求递交纸质投标文本(A4格式)一式12份和电子文本(U盘或光盘保存)1份。

三、投标文件应包含省级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出具的推荐意见,推荐意见表格式见《招标文件》。

四、投标文件应封装,封皮上注明项目名称、投标方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信息,封口处应有投标全权代表的签字及投标单位的公章。

五、为加强基金项目管理,参加投标的单位应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网”(www.itfund.gov.cn)进行注册。

六、为节约投递时间,确保其安全性,凡邮寄投标文件的,要求以邮政特快专递形式寄送。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二号楼317房间),邮政编码:100846。

七、逾期递交或没有按照规定数量、形式递交的投标文件不予受理。

联系单位: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

联 系 人:王莉华、任志安

联系电话:(010)68208202

68208274

传 真:(010)68271654

二○○七年五月十日

2007年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招标项目

一、软件

1、 高可信的Linux操作系统研发与产业化

2、 中文办公套装软件优化及产业化

3、 基于国产软硬件与SOA架构的政务综合服务系统研发及应用

二、集成电路

1、 二代证用非接触式IC卡芯片优化

三、数字音视频

1、 符合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接收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

2、 新一代农村卫星电视安全接收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

四、电子基础产品

1、 电视用TFT—LCD大尺寸LED背光模组研发及产业化

2、 刚—挠性多层印制电路板研发及产业化

五、重点产业领域专项

(一)TD-SCDMA研发和产业化专项

1、 应用于TD-SCDMA(HSPA)手机射频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集成电路类)

2、 TD-SCDMA增强型技术(HSDPA)光纤拉远基站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通信类)

3、 TD-SCDMA终端综合测试仪产品开发和产业化(通信类)

(二)信息安全产业专项

1、 电信级防火墙研发与产业化(计算机类)

2、 高可靠、高性能入侵防御系统研发与产业化(计算机类)

(三)公共基础服务平台专项

9.乡村建设年度工作计划 篇九

为了更好地履行村的各项职能,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的工作能力,要求村委会成员时刻加强自身的学习,不仅要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的理论内涵及精神实质,还要认真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理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牧岭;并结合到工作实践中去,努力提高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能力。

二、心系百姓,勤政为民。

身为村委会主任,在负责本村里的日常事务时,我会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村民选择我,给我这次机会,我就要为他们多办实事、办好事。经常到农户家串门,听取村民的意见,了解他们所想、所盼、所急的事情,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同时,积极配合村党支部开展村里的各项工作,服从服务于班子集体工作的目标,团结带领村委会成员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管理村

务。

三、政务公开,体现民主。

严格执行“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我会始终以保障村民的利益为目标,按照财务公开、政务公开的制度,按时向村民公布财务、政务动作情况,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村里有重大事项不由书记和我书记说了算,都会在经过村民代表大会上决策通过。

四、廉洁自律,深刻保持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平时注重廉洁自律,凡事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好各大关口。在今后村务过程中,不乱吃请、不浪费村里的经济,始终坚持以德服人,勤政为民的原则,率先廉洁自律;特别是在当前以经济为先导的形势下,我将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以权谋

私。三年预算计划要事:

1、20__年结合农村社区建设、文明创建集中力量完成“一村一品”项目

验收;继续做好板栗栽培、管理、嫁接、剪枝、病虫害防治等工作(特别是山场板栗);

2、修建、计划完成查新、杨花道路工程建设;

3、好农村社区改革,落实农村农民活动中心,解决村民就医难题;

4、关心弱势群众,帮困扶贫,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做好年终优抚工作以及社会保障工作,每年度做好合作医疗投保。

5、对家庭确有困难,特大重病,父母一方已故的,子女成绩出众考取大学的,设立助学慰问金。

6、保一方平安,抓好安全生产,严格安全制度,对电的设施,要求电工定期检查,定期排摸不安全因素,消除隐患。

10.文明建设年度工作计划 篇十

20010年是我办创建文明单位关键一年,根据省交通厅和指挥部的要求,对照本部工作实际,特制订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确保全年安全无事故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财富。只有夯实安全基础,企业才能够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2010年,在安全管理上,我局要在我们要在继续深入开展“百问百查”活动的同时,着重抓好六点:一是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就是制度。只有健全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才能确保安全无事故。2010年在安全制度建设上,我们将建立常规监督、专项监督和现场监督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约束机制,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责任、检查、监督、考核”四到位。二是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抓好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是确保全年安全无事故的基础。我们要采取办班培训、会议宣讲、现场说教等形式加大安全教育力度,要在全体员工中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抓安全的浓厚氛围,要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行动上。三是加大现场安全检查力度。2010年,我们将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跟踪检查工作,继续做好作业现场中危险的辩识分析与控制,建立规范有序的作业环境。要做到施工前查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施工中查安全生产有无隐患,施工后查安全跟踪是否到位。凡查出问题的直接责任人和当事人要做出检查并按有关规

定接受处罚。四是抓好安全性评价工作。积极推广应用安全性评价管理系统,着力抓好新一轮的安评工作,认真分析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安全对策,强化措施落实,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五是完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电网调度管理,认真开展电网运行方式分析,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上下联动的应急工作机制。加强预案演练,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六是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坚持警企联手、社会联动,严厉打击涉电违法犯罪行为,继续深入开展线下树、线下违章建筑专项治理活动。

二加强党风廉政和精神文明建设,全力构建和谐企业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电力服务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一是建立和健全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为了抓好反腐倡廉,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力抓好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廉洁文化宣传力度;要继续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强化警示教育,预防职务犯罪,提高廉洁自律意识;要围绕中心工作,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加大对易发生问题部位、环节的管理力度,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营造先进的企业文化。我们要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贯彻“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理念,抓好企业文化建设,把特色文化融合渗透到生产、营销、管理的各个环节;要加强员工自身修养,陶冶员工情操,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要围绕全局重点工作,加强新闻宣传和企业网站建

设,提升企业形象。三是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要深入开展 “四好”领导班子创建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干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要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认真分析员工培训需求,大力开展全员职业能力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执行能力、一线员工的新技术应用和技能操作能力,力争全员培训率达到80%以上。要不断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积极参加和举办各层次、各专业的技术比武和竞赛活动,达到以考促学,以赛促学的目的。四是扎实推进企业文明建设。一是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各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与服务工作;三是坚持依靠广大员工办企业的方针,全面推进工会组织建设,完善民主管理;四是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职工在“一强三优”现代化公司建设中建功立业;五是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高度重视信访接访处理,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确保员工队伍稳定,共建和谐企业。

三、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订和公开办事程序,健全内部制约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具体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调整和修改各科室的岗位职责,真正达到职责分明,责任落实。二是明确各项办事程序,推行办事公开制度真正做到办事公开、公平、公正。三是开展警示教育,警钟长鸣,增强文明服务观念。

四、狠抓质量,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保证工程工程合格率:100%;工程优良率:90%以上;工程质量优良,争创省、部级优质工程。

五、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活跃群众性的文体娱乐活

云南第二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11.信息化建设中年度发展计划 篇十一

关键词:信息网络;智能化电网;I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3-0000-01

The Importance of Information Network Development in the Intelligent Grid Construction

Xu Xin1,Hu Jin1,Xue Shan1, Chen Tianming2

(1.Tianshui EHV Power Transmission Company,Tianshui741000,China; 2.Tianshui Power Supply Company,Tianshui 741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networks,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has been more and more intelligent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for the countries of the widely used,and play its irreplaceable role.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networks for the intelligent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in the important role played by a brief exposition,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power industry have some reference rule.

Keywords:Information network;Intelligent network;Grid construction

二十一世纪,电力系统已经成为最大的人造物理系统,对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目前,智能化电网建设要求已经受到高度地重视,也得到了全面地贯彻。

一、信息网络在智能化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及作用

所谓智能化电网就是以电力系统为服务对象,通过传感器结合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把各种设备连接形成客户服务总线,实现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分析,从而降低电网成本,提升整个电网的有效率和可靠性,使电网的运行和管理实现最优化,实现电网环节的节能管理,并发挥电力数据的实时、高速和双向效能。

同样地,对电网企业而言,信息网络的发展对电力业务来说,更是重要的“二次”辅助和“一次”变更,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来大幅度提升企业电网运行和管理的效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电网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电网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范畴。信息网络技术在企业电网的应用中,必将发展为一个多层次的协调体系。

二、信息网络发展在智能化电网建设中的重要性

信息网络通过信息的获取、传递和模式的变革,推动智能化电网建设的变革。信息网络发展在智能化电网的建设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效提升智能化电网建设的控制能力。在智能化电网建设中大量信息网络技术,能够提升电网控制以及能量管理系统等;二是实现电网企业发展模式的新转变。信息网络技术带给电网企业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和创新价值,开创了智能化电网建设的技术路线和方式,很多新的发展模式正在培育中,大胆地将信息网络引入电网建设,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加强人与智能化电网间的互动,引领着智能化电网建设的新发展,开创了电网企业发展的崭新模式。三是有效提升智能化电网中输电组织的管理能力。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得输电企业、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间建立了新形式的联盟,符合智能化电网建设中新能源以及用电新模式的要求,提升电网企业内部各个业务的协作管理,实现电网企业业务之间的协同方向,满足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合作伙伴的相关利益,突破了电网企业协同的原有边界,实现与电网企业间的有效互动,提升智能化电网建设中输电组织的管理功能,实现电力企业的管控一体化:

(1)信息网络的应用体系融合运行控制信息化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管理对象,分别从不同的管理角度入手,从运行的角度和管理的角度,在确保信息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通过集成架构来完成信息网络应用体系的融合,确保电网企业内外部协同合作下业务流程管理的高效性;(2)信息网络的治理体系融合运行控制信息化与管理信息化的管控流程,采用集中方式或者协作方式,通过协调机制来保证技术路线的一致性,以及确保IT规划、建设和运维;(3)信息网络的安全体系融合运行控制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安全分区,建立统一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流程和平台,通过大电网的监测、分析和控制,提升安全监管能力,进行准确地安全评价和督导,有效应对攻击及突发状况,实现信息安全部署,保证电力供应的优质;(4)信息网络的创新体系融合运行控制信息化与经营管理信息化的标准,采用分层建立和统一管理的原则,建立信息创新人才对新技术应用的共享和沟通机制,在共性基础上进行个性发展。

信息网络发展在智能化电网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智能化电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信息网络技术可以智能化信息网络架构,提高智能化电网和电网企业的效率。智能化电网运行、控制体系与其经营、管理体系在集成架构下有机融合,建立电网企业智能运作、分析以及决策平台,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手段推进智能化电网建设,履行电网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电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突出对社会和外界价值的促进作用,符合目前我国电网企业结构业务特性。

三、结束语

网络信息技术在智能化电网中建设中至关重要,是使智能化电网建设飞速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智能化电网中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依托智能化电网建设进行电网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企業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使网络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变革融于一体,共同服务于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从而建立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推动电网企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祥淦.智能电网建设框架及主要建设内容研究[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

[2]张凤立.吴吉鹏.新能源发展下的我国智能电网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3]王哲.智能电网涉及的关键技术[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10

[4]姚建国.赖业宁.智能电网的本质动因和技术需求[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

[5]张宏艳.汪祥兵.智能电网在我国发展之展望[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作者简介:

许鑫(1983),女,甘肃天水,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网络管理。

胡瑾(1986-),女,甘肃平凉,学历: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网络。

薛珊(1977-),女,甘肃天水,学历:大学本科,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网络。

12.2012年度水利工程建设计划 篇十二

为了贯彻落实xx区水利工程建设指挥部【2011】1号文件,切实抓好2012年度水利工程建设,根据年初中央1号精神,结合本镇水利工程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近两年本镇在大雨大旱中暴露出来的水利工程薄弱环节,加强水利建设迫在眉睫,2012年度我镇水利工程建设指导思想以中央1号精神文件为基础,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水毁修复,提高农业抗御灾害能力,保障全镇水库、塘、堰安全渡汛,按照四个抓好的原则:①抓好水毁工程修复。②抓好今冬明春当家塘堰的新建与改造。③抓好重要病险库,整险加固。④抓好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继续推进,为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为本镇在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全镇水利工程建设130处,投入资金316.2万。一是水毁工程修复27处;二是对袁铺、甘周、鹿过、王海龙、杨畈、程堡等处三座水库的整险;三是改造新建当家塘堰43处;四是新建农村安全饮水55处,共搬运土石方9.46万方,解决了8209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其中地方投资75.5万元;五是更新泵站2处。

三、工作措施

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关系到农业增产增收,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把本镇水利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主要措

施如下:

1、加强领导,成立专班明确责任,重点工程由分管农业副镇长亲自督办

2、落实技术指导由农办牵头,下到各村、组进行现场指导,对在建工程进行跟踪指导

3、采取三个一点政策,工程建设渠道:积极引导群众投资一点;村、组筹集一点;政府扶持一点。

4、落实扶持资金政策,政府通过财政“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给予建设出优良工程的村、组进行适当的奖励。

附: 2012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准备表

13.作风建设年度工作计划 篇十三

一、指导思想:

长沙高新区将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高新区党工委各项中心工作,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根本,把作

风建设与“当文明长沙志愿者,做学习雷锋排头兵”、“一推行四公开”、“两帮两促”、“三联三为”、“双联帮扶”活动相结合,着力解决当前管委会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使广大干部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为高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精神动力。

二、目标任务:

1、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教育工作。

2、进一步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工作。

3、进一步抓好创先争优创建活动。

4、进一步抓好“两型”示范机关创建活动

三、工作重点:

1.贯彻落实廉政教育工作。

(一)完善廉政建设制度。突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龙头作用,确保一岗双责执行到位;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完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落实领导个人报告制度,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

(二)开展廉政教育活动。配合上级对口部门,在机关内开展党风党纪教育、警示教育、准则教育、监察法教育、条例教育等,进一步突出《廉政准则》教育的基础作用,提升廉政认识,加强自律。

(三)抓好廉政文化活动。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五个一”,即组织一次领导报告会;公布一项廉政承诺;开展一次廉政学习;完善一个廉政网站;编辑一本廉政教育读本。

2.深入开展“为民服务”主题活动。

(一)开展“两帮两促”活动。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抓住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机遇,帮助扶持企业发展,帮助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促进民生改善,促进经济发展。

(二)开展“三联三为”活动。充分利用机关支部与企业、社区(村居)对结,以支部为单位联系困难企业结对帮扶,通过“一帮一,一助一”的方式,开展为群众排忧解难工作。

(三)开展“双联帮扶”活动。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困难企业,了解困难职工情况,对高新区困难职工进行摸底调查,确立重点帮扶名单,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形式,以支部或个人为单位开展帮扶活动,并建立相应工作台账。

3.全面推行“一推行四公开”制度。

(一)安排联点队伍。按照统筹兼顾、科学对口的原则,充分考虑村(社区)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特点,结合“两帮两促”和“互联共建”工作统筹安排。原则上每个村(社区)有一名委领导联点,另安排带队领导一人,驻村党员干部一人,以镇(街)为主体开展群众工作,加强群众工作力量。

(二)建立工作制度。建立联点驻村(社区)干部调研走访制度和按级调度交办制度,确立每月9日、10日和27日、28日(逢节假日顺延)为群众工作日,组织联点领导和驻村干部到联系点开展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下放、接访;要求村(社区)群众工作站做到“八有”:有固定电话、有“四公开”展牌、有代办公示栏、有工作日志、有工作台账、有考勤登记、有意见箱。

(三)开展考核评估。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上级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发扬民主、客观、公正、实效的原则,采取工作“痕迹”检查、干部公开述职、群众民主测评等方式,实施年度专项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联点驻村(社区)干部所在单位的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和干部提拔任用直接挂钩。每年表彰一批群众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4.推动践行“创先争优”活动。

(一)践行自身承诺。按照“五好,五带头”要求,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和职责任务,重点工作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落实机关结对、领导联点等措施,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自身建设等方面践行承诺。

(二)落实党务公开。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党员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将应当公开的事项列入公开目录,按规定及时主动公开。做到三促(促认识提高、促科学规范、促及时公开),实现三结合(与党务办理、服务结合;与规范管理服务结合;与创先争优活动结合)。

(三)推进主题活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在全区掀起学雷锋新高潮,争做学雷锋排头兵。

5.继续加强“两型”示范机关创建工作。

倡导健康生活,加强财务和后勤管理,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开展节水、节电、节油、节材等节能方面的活动;倡导绿色采购、打造人文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机关。

四、措施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局室(中心)要按照党工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确保作风建设活动取得实效。

2、狠抓工作落实。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力戒形式主义,狠抓工作落实。把功夫下在落实责任、推动工作、提升水平上,将任务具体分解到局室,责任落实到岗位,使作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3、加大宣传力度。各局室(中心)要及时收集作风建设工作情况,利用《高新麓谷》、高新区网站等媒体宣传报道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的典型事例。对先进方法和突出个人要及时总结、推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14.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篇十四

【关键词】信息化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322-02

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建立在纸质文件的基础上,一般的档案管理系统也仅仅是条目式的管理,主要用于数据的检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的日益普及,对传统的档案和档案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在工程实践上的广泛应用,设计手段和管理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子文件已经以其无可争议的生命力成为记录信息、传递信息、留存信息的重要工具,并将在可预见的未来成为最主要的工具。因此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作为适应信息化发展和科研生产的需要,就尤为重要。

一、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档案管理系统”,已经在档案部门广泛使用,通过档案管理系统可以做到数据的条目式管理。同时,设计系统也在单位的科研活动中得到广泛运用,设计产生的文档已经全部在系统上运行,并受控管理。

目前的状况是档案管理是以纸质文件为主,电子文件仅在系统中进行保存。这就带来了以下问题。

档案人员对文件的监督、检查、指导无法保证,归档文件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很难控制。纸质文件的管理,主要保存在档案室。在研制过程中需要大量查阅、使用各种文件资料,电子文件只有转换成纸纸文件才能利用,这不仅对设计人员的工作开展不利,也加重了管理人员的负担。

文件的产生过程即是文件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也是文件后续能否妥善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档案部门不能介入到文件的产生环节,只能被动地接收产生的文件,无法及时做到过程控制。为保证文件的使用,必须保存大量的纸质文件,随着文件的增多,只进不出的现状给档案库房带来了巨大压力。纸质文件管理环节多、手续繁。给档案管理带来了大量繁杂的工作。

目前电子文件仅仅做到了在系统进行保存,基本可以解决数据文件的查找和数据安全。但随着数据信息的增多,垃圾文件的增多,对已有数据文件的管理,以及如何提高数据信息的共享性、可重用性,将是今后的重要工作内容。

传统的档案管理是通过对纸质载体的管理和载体产生环节的控制达到对载体所带信息的间接管理。虽不直接针对载体所带信息进行管理,但实质内容仍是对信息进行管理。电子文件应用后,数据信息与载体分离,对载体的管理进一步弱化,针对数据信息的管理也就成为档案管理的主要业务。

将档案管理系统与设计系统集成工作。实现文件属性信息的传递,减少了录入差错,提高了效率。另外档案部门也积极参与了设计系统的建设,发挥了文件资料管理职能的作用。

通过电子文件归档的尝试。将纸质文件、设计系统中的电子现行文件以及离线归档的光盘数据文件有机地结合,初步做到了归档要求统一,归档内容一致,归档文件格式按需的模式。

二、 档案信息化的建立

工作要转变观念,从管理载体向管理数据转变;要转变思想,从一个单位内管理集团单位进行统一集成的管理转变;要转变方式,从后期管理向前期介入、过程控制转变。具体来说,就是“以数据管理为重点,以过程控制为手段,以数据应用为目标”。

如果说前期档案部门参与信息化工作更多的是“搭台”,那么后续工作就该档案部门“唱戏”。档案部门要适时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

在完善设计系统,确保全文数据受控的基础上。实现全文数据在系统

中受控是对电子文件进行管理的前题,对电子文件工作环节的设定,确保数据利用的及时性。传统的纸质文件制作和传递流程环节长、效率低,不仅使文件的制作传递经常成为工作的短板,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也制约了档案业务的发展。通过电子文件管理环节的实现提高文件传递效率,减少不增值的环节,在目前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是确保后续工作能有效开展的有力方法。逐步完善管理系统与设计系统的集成。将设计系统产生的电子文件全文与档案管理系统所管理的纸质文件条目,以及档案库中的纸质文件实体做到统一管理。在集成的系统中,文件从发起编写到纸质文件制作、入库的全部环节受控、可查;文件的属性信息共享,减少重复录入,同时方便文件的查询利用。

探索电子文件归档的方式是档案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工作。电子文件如何归档是当前档案界研究的热点,但国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过去特殊载体较少,该问题影响不大,各单位也有过一些教训。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后,此问题也变得非常重要。如果仅简单将设计系统中的文件拷贝刻录,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在电子现行文件已受控的前提下,电子文件归档已经刻不容。

重点进行数据管理。扩展档案管理职能,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优势,将目前档案人员对纸质文件的管理扩展到对电子文件数据的管理,同时将各种数据库中的数据和目前档案管理中的的管理相结合,统一管理。转变管理方式,将文件事后管理,转变为事前控制。通过对电子文件的前期介入、过程控制,达到对档案信息管理的目的。

适时开展电子数据信息的编研利用。现有系统可以解决电子数据的保管问题,但还没有解决数据的共享和利用。使用人在应用文件时必须通过检索、汇总等方式。档案部门可以通过编研,梳理不同文件数据的用途,建立数据字典、提出数据共享的解决办法,达到数据高效利用,最终做到知识管理。

三、 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要明确档案人员和信息化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档案人员对数据信息的全过程控制,并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同时,随着工作方式的转变对档案人员要求也提高了。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以及人力资源配备都是制约今后发展的一个瓶颈。要尽早配置相应的人力资源,添置相应的设备,未雨绸缪、做好各项储备。

随着工作的牵引,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必须保证电子现行文件受控,但已经保存多年的纸质档案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电子转换和确认,将影响后续使用。同时,如果没有完整的电子文件数据,电子文件的管理也就成了空谈。

档案人员应参与到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中。研制流程再造、设计手段提高、研发平台的建设固然是以设计人员、信息化人员为主,但任何一个工作过程都将产生文件。对文件进行管理和控制是档案人员的职责和使命,也只有档案人员对文件的控制和管理才最了解。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档案人员的及早介入,可以避免信息化建设有缺项,将有力地支持信息化的发展。

电子文件的管理取决于信息化的发展,随着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应用系统的改变,管理模式也必将变化。因此电子文件的管理、数字档案的建立不能完全脱离开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和应用水平,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既要自上向下推进,又要自下向上推动。对具体的工作模式研究,档案人员应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尽早地提出自己的设想,发挥作用。对具体工作,应结合现有条件,进行前瞻性思考,并有效的利用现有手段和工具,积极推动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在进行顶层策划的同时,还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统筹考虑。

上一篇:《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数学教学反思下一篇:简历写作与网投简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