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防火设计及对策(通用7篇)
1.养老院防火设计及对策 篇一
1 隧道地面消防设计
在常规高速公路隧道地面结构层设计中, 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常常被忽视的问题是, 设计单位和建设方绝大多数对隧道内实际火灾危险性和安全隐患认识、估计不足, 缺乏足够经验和对隧道火灾事故的了解, 往往片面追求车辆在隧道内行驶的舒适性, 而忽视或降低地面的防火设计和材料的防火性能。
根据国内外公路车辆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高速公路和隧道最常使用的混合料沥青路面具有一定的可燃性和火灾燃烧毒害, 在各类大中型危险化学品或可燃液体运输罐车火灾事故中, 因隧道内空间狭小, 事故车辆和危化品燃烧猛烈, 热值高且难以散热, 可燃液体泄漏后形成大面积流淌火灾, 进而迅速引燃路面, 形成猛烈的立体燃烧和扩散式延燃, 给火场车辆、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造成极大困难, 长时间火灾会对隧道洞体结构强度造成严重损伤, 导致事故后检测破拆、加固维修尤其是交通中断损失难以估量。
近年来山西省在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计中, 均要求隧道地面尽可能采用不燃烧混凝土路面, 避免火灾情况下隧道路面被引燃, 加剧火灾事故烈度、范围和车辆、人员伤亡损失。由于绝大多数隧道中车辆通过时间较短, 地面材料对于较短时间内的车辆行驶舒适性差异较小。因此, 隧道地面采用混凝土路面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2 消防水源补水系统供电设计
在隧道室内外消火栓系统供水设计中, 多采用常高压高、低位消防水池设计, 消防水源由深水井潜水泵补水。设计单位一般均能对火场直接供水做到相对可靠、规范、合理化的供电设计, 却往往未将水源深水井补水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纳入消防专业系统。
在隧道消防供水设计审核和技术评审工作中, 应强调消防水源的来源, 即深水井潜水泵控制柜和水泵的供电与消火栓系统供电可靠度完全一致, 均采用双路电源互为备用、自动切换的一级负荷供电, 并强化电路敷设保护, 防水防潮防腐蚀、抗磨损, 提升可靠性, 确保消防补水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3 隧道火灾事故规模控制与应急疏散场地设计
对于隧道内车辆火灾事故, 设计单位一般在隧道入口、隧道内设置信号指示, 提示后续车辆避让和按指示行驶, 引导疏散、禁行和预留救援车道等, 却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提前、充分、分段警示屏预警提示和对侧车道的提前警示。
在实际设计审核和技术评审中, 根据隧道火灾特点、高速公路车辆行驶速度和驾驶员应急反应能力, 对侧隧道紧急疏散条件及雨雪季节等特殊情况下车辆紧急避险条件和特点, 确定了隧道外分段三点提示与双侧预警设计思路和对策, 即分别在隧道入口处、入口前500 m、1 000~2 000m处, 设置至少三点位置电子警示屏, 提示后续车辆前方隧道发生火灾事故, 立即减速停靠并预留救援车道和隧道内车辆必要的倒车退出疏散空地。原因是, 根据人员高速路的实际驾车测试, 在发现前方有事故时, 从识别信息、判断、犹豫到正确反应、减速、逐渐停止, 需要一定的时间, 尤其是大型车辆, 车重惯性大, 极难紧急刹停, 而且要尽量在距离隧道入口100m左右位置停止前行, 以便预留足够的安全疏散场地。这段反应动作操作距离, 实际测试应在1 000m以上。而第二道警示屏则是对已驶入危险段的车辆进行及时预警提示。入口处警示屏则是对已接近隧道的车辆驾驶员进行直接的紧急警示, 避免后续车辆继续快速冲入隧道, 造成连环相撞的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
需要注意的是, 发生火灾后, 隧道内部分难以退出的车辆和人员需要紧急从车行横洞、人行横洞快速疏散到对侧隧道, 再进行安全疏散。此时, 必须在对侧隧道入口前的公路段上采用相同原理, 设置分段式电子警示屏, 避免车辆冲入隧道造成二次疏散灾害或堵塞对向救援车道, 给救援车辆通行造成障碍。
4 中短隧道火灾快速报警与人员疏散引导特殊设计
中短隧道因其长度较短, 火灾危险性相对较低, 结合设计车流量计算往往未达到相应标准, 使工程设计中相当数量的中短隧道未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应急广播系统等,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尤其是特殊车辆、危险化学品车辆火灾事故, 将造成隧道内车辆和装载泄漏物品猛烈燃烧和火灾快速蔓延, 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拥堵车辆烧毁。国内外不乏此类案例, 惨痛的事故教训和重大人员伤亡提示人们, 即便是中短隧道也应采取相应的消防设计措施, 提升现行设计标准安全度或尽快制定科学、安全、合理、专业的国家消防技术标准, 满足中短隧道最基本的火灾快速报警、快速响应、快速引导疏散。
试验和数据表明, 即便是中短隧道, 也常因隧道工程的结构特殊性及火灾的特殊发生发展环境, 导致极大的危害性。具体体现在, 隧道体空间狭长, 内部相对封闭且空间小, 火灾散热困难, 温升快, 烟雾翻滚致能见度极低且难以排除, 顺风向时空气温度可达1 200℃, 极易形成“温室效应”, 在5~10 min左右火灾即可发展到猛烈燃烧、蔓延和灾害爆发阶段。此时, 如果隧道内人员仍未有效疏散或因报警延迟, 车内人员观望犹豫, 等到逃离车辆时已完全难以辨认方向和火场燃烧物, 沿着隧道体边墙摸索前进, 高温辐射和高温烟气加上燃烧产生的高浓度CO等有毒气体, 人员逃生几率几乎为零。
因此, 中短隧道火灾快速报警与疏散引导设计是极为必要的。鉴于公路隧道往往地处偏远山区, 距离城市较远, 不加区分均设计常规火灾报警系统, 因远距离布线引回控制室成本过高, 且没有必要, 不符合经济、合理的设计原则。因而, 应从简易、可行、安全的角度, 提升和完善设计。比较合理和典型的思路是, 中短隧道一律要求设计手动报警按钮和现场声光报警, 并设计在出入口及隧道内部, 同时与隧道内外交通信号、警示电子屏等进行合理化技术联动。有条件的应尽可能充分利用远程无线报警技术和功能, 成本极低, 通过手动报警按钮、既有视频监控系统与控制值班室远程对接, 如物联网简易信号采集技术等, 实现现场报警的同时, 第一时间通知总控制室及时进行报警和调度指挥, 改变通行指挥信号, 配合专业救援和火灾扑救。隧道内还应增设事故紧急疏散提示灯和简明疏散引导发光字灯, 提示隧道内车辆驾乘人员在十分拥堵情况下应立即弃车快速疏散逃生, 并醒目、清楚、闪烁指示疏散横洞位置、方向与开启疏散方法等。一旦发生隧道内车辆碰撞等拥堵火灾事故, 现场人员可以立即利用手动按钮对火灾进行现场报警、逃生提示、疏散指示、控制信号灯、警示屏、远程报警等, 最大限度地在火灾初起时留出10min左右的疏散时间, 让人员立即安全疏散, 避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5 消火栓电伴热系统用电负荷量设计
隧道消火栓系统由于其室外、准室外特性, 冬季抗冻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常规设计中均采用自动温控电伴热系统。这其中, 电伴热系统由于用电负荷大, 工程实际设计中常常被忽视按照电路长度进行准确计算和可靠供电, 有可能造成供电负荷不足, 达不到设计保温效果和防冻要求。因此, 供水管道的电伴热系统用电应按消防用电考虑, 并根据缠绕方式、敷设范围和设计长度准确计算足量的用电负荷。如运城中条山隧道设计中, 电伴热电缆线性功率为17 W/m, 每段长度200m, 负责120延米区域。单根发热电缆功率3.4kW, 电缆单相220 V供电, 最高发热温度小于60℃。敷设范围包括水泵房、配电箱等处。此外, 除设计足够消防用电电量负荷思路外, 还有一种设计思路亦符合实际, 满足普通使用要求。即按普通最高负荷等级供电, 消防灭火时可以切断电路, 此时虽然无电伴热, 但因灭火时管道内消防用水量大, 水流在快速流动状态下不会因低温结冰影响灭火, 故而满足消防使用要求。
6 火灾第一时间有效扑救与救援
在隧道火灾扑救和疏散救援的人力实施设计方案中, 设计单位设计的情形多数情况下是难以奏效或低效的, 甚至事实上很多是无效的。因为隧道内一旦发生重大车辆火灾事故, 尤其是引发连环相撞和爆炸事故, 因隧道距离消防队较远, 事故道路车辆堵塞, 从事故突发到消防队赶到火场展开灭火, 这段时间隧道内事实上已经由初期火灾进入猛烈燃烧阶段或者灾害后期阶段, 一切燃烧物多已毁损殆尽且浓烟翻滚, 难以展开有效扑救和实施隧道内快速救援。因此, 在设计时必须强调“第一时间实施高效灭火”和“快速组织疏散、快速救援”的要求, 对于较长隧道要求必须设专门或兼职的消防专业灭火队员, 并配备便于停放、便于维护、便于快速骑乘通过车辆间隙第一时间抵达火灾事故现场, 展开扑救和救援的执勤摩托车和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等必要的特殊器材装备, 发生火情时能够不受堵车影响迅速赶到起火点, 利用室内消防灭火系统、设施和自带灭火装置快速展开专业灭火和处置, 扑救、控制火灾, 组织疏散和救援, 为消防队赢取时间。这其实是最有效的灭火救援措施。
7 机械排烟系统高温下工作与供电
对于隧道内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消防风机, 因隧道内发生火灾时温升非常快, 烟气温度高, 排烟风机势必需要在高温情况下连续工作一定时间。设计单位一般能够考虑到排烟风机高温条件下的持续工作。但却往往对排烟风机供电线路的防火设计考虑不足或设计不安全, 有时仅采用耐火电缆敷设在电缆沟内, 一旦遇到流淌火灾和猛烈燃烧火灾, 其供电可靠性将显著下降, 甚至很快失去供电能力。因此, 要求设计单位采取排烟风机供电线路的可靠防火措施进行防火保护, 尽可能暗敷穿管并覆盖3cm以上厚度非燃层防护或穿金属管明敷并做可靠的防火保护, 以便火灾时能够持续正常供电, 保障必要的机械排烟功能, 为人员、车辆疏散、扑救火灾和实施高效救援创造必要条件。
摘要: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计尚无国家专业技术规范和标准, 常规消防设计中往往存在诸多设计问题和系统隐患。结合工作实践, 提出高速公路隧道特殊消防设计, 如采用不燃烧混凝土路面, 中短隧道设计火灾快速报警与疏散引导, 第一时间火灾救援等, 以提高隧道的整体消防安全。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计,灭火救援,人员疏散
参考文献
[1]王少飞, 林志, 余顺.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特性及危害[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 30 (4) :337-340.
[2]谢丽霖, 方正, 吴晖, 等.现代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初探[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7, 26 (6) :626-629.
2.浅析电缆火灾原因及防火对策 篇二
【关键词】电缆;火灾;原因;对策
[文章编号]1619-2737(2016)05-17-686
【Abstract】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creased us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cables used more and more, the cable increases risk of fire, how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wire and cable fire is essential, this article from the cable design selection, installation, analysis of three aspects of operational failure of the cable causes fire, and fire prevention measures were discussed about.
【Key words】Cable;Fire;Reasons;Countermeasures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由电气火灾逐年增多,其中由于电线电缆原因所引发的火灾占相当大的比例。随着电线电缆火灾事故的频发,人们对其火灾危险性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对电线电缆防火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缆火灾具有蔓延快、扑救难、产生二次危害、恢复时间长等特点,会给国民经济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在此对电线电缆诱发生火灾事故的成因及防范措施作一初浅分析。
1. 电线电缆的火灾火灾原因
电线电缆从绝缘层的油浸电缆纸、交联聚乙烯、乙丙橡皮等材料到油麻、聚氯乙烯外护套材料等都是易燃性物质。当局部电缆着火燃烧达到高温时会发生熔融, 超过邻近电缆着火温度时, 就会导致电缆群体延燃。导致电线电缆着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电缆额定流量设计不合理。
电缆载流量选择过小或未留出一定余量,致使电缆长期满负荷或经常超负荷运行,温升过高致使电缆绝缘老化、过热引起短路自燃。
1.2 电缆施工安装不当。
(1)电缆敷设时未采取有效防火措施, 不同电缆混杂、集中、堆压, 导致散热不良;(2)敷设时没有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施工,常因刮、碰、压、扭而造成电缆外护层损伤,易进水受潮,运行时绝缘层就可能被击穿产生电弧,引起燃烧发生火灾;(3)施工时工艺操作不严,未及时清理杂质、污物等,易造成界面接触不良;(4)接地线焊接不牢,接触不良,阻值偏大,造成电缆接地故障电流比正常短路电流小,使电流保护器不能及时切断故障,而出现电弧、电火花。
1.3 电缆运行时的故障。
(1)外力损伤。比如:电缆敷设安装时不规范施工,容易造成机械损伤;在直埋电缆上搞土建施工也极易将运行中的电缆损伤等。容易导致损伤部位彻底击穿、发生短路故障,引发火灾。(2)绝缘受潮。这种情况也很常见,一般发生在直埋或排管里的电缆接头处。如:电缆接头制作不合格和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做接头,会使接头进水或混入水蒸气,时间久而在电场作用下形成水树枝,逐渐损害电缆的绝缘强度而造成故障。(3)化学腐蚀。电缆直接埋在有酸碱作用的地区,往往会造成电缆的铠装、铅皮或外护层被腐蚀,保护层因长期遭受化学腐蚀或电解腐蚀,致使保护层失效,绝缘降低,也会导致电缆被击穿发生火灾。(4)长期过负荷运行。超负荷运行,由于电流的热效应,负载电流通过电缆时导致导体发热,从而使电缆温度升高,过高的温度会加速绝缘的老化,以至绝缘被击穿。(5)环境和温度。电缆所处的外界环境和热源也会造成电缆温度过高、绝缘击穿,甚至爆炸起火。(6)电缆本体的正常老化或自然灾害等其他原因。
2. 电线电缆的防火对策
电缆防火措施是减少电缆着火延燃的重要手段,关键在以防为主。主要从三大方面来实现:采用阻燃的电线电缆、材料防火和防火管理。
2.1 根据有关规定采用相应的阻燃电缆。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中已把采用阻燃电缆、耐火电缆等作为电缆防火的重要措施, 对各种阻燃电缆的选用作了明确规定。目前的阻燃电缆主要有普通型阻燃电线电缆、无卤低烟或低卤低烟型阻燃电缆、耐火电缆。这些产品由于其制造技术、性能特性等的不同,其应用的范围也不同。普通型阻燃电线电缆(含卤阻燃电缆)制造简单、成本低,是防火电缆中用量最大的电缆品种。无卤低烟阻燃电缆不仅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而且在燃烧时几乎不产生腐蚀性气体和毒性气体, 仅产生极少量的烟雾, 减少了对仪器、设备的腐蚀及对人体的损害, 有利于火灾时的灭火救援,适用于地铁、隧道、船舶和车辆,以及核电站、重要的高层建筑等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的场所和重要设施。低卤低烟阻燃电缆的氯化氢释放量和烟浓度指标及价格均介于普通阻燃电缆与无卤阻燃电缆之间。这种电缆不仅具备阻燃性能, 而且在燃烧时释放的烟量较少,氯化氢释放量较低,主要用于地铁、隧道、高层建筑等对电缆燃烧的烟浓度及氯化氢气体发生量有一定限制的场所。耐火电缆是靠耐火层中云母材料的耐火、耐热的特性,保证电缆在火灾时也能正常工作。
2.2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缆火灾延燃。
防止电缆火灾延燃的措施包括封、堵、涂、隔、水喷雾等,常用的为封、堵、隔。
(1)封堵即防火封堵,是采用防火堵料将电缆穿越处的小缝隙进行堵塞,防止电缆着火延燃。对电缆沟与电气盘箱柜的连接处,隔墙、楼板的孔洞等均需采用有效阻燃封堵。电缆防火门要长期关闭,封闭电缆防火板和电缆沟盖板的缝隙。电缆敷设密集处采用软堵料以保证封堵严实,时刻保证封堵的严密性。防火封堵一般用钢筋等材料作为骨架以提供足够的机械强度,防止电缆着火,特别是发生电气短路会引起空气的迅猛膨胀,产生一定的冲击力,使防火封堵失去作用。
(2)分隔即防火分隔,采用防火隔墙将长电缆隧道、电缆沟道分割成小区段, 将着火区间尽量缩小。防火隔墙一般采用用矿碴棉筑成,在隧道中与防火门配套使用。为了便于电缆新增与更换, 防火隔墙应简易而便于拆卸。电缆隧道里起分隔措施的电缆阻火墙厚度一般不应小于240mm,阻火墙要比电缆支架宽100mm以上,阻火墙两侧还要有不小于1000mm的阻火段,才能有效地防止电缆火灾的串延。
(3)涂即涂刷防火涂料,通过涂刷防火涂料可避免电缆着火后延燃。在进入柜体的电缆至终端头部分,在隔火墙两侧2~3m区域内将所有电缆涂刷三遍防火涂料或包防火阻燃带,组成综合防火分隔措施。
2.3 选用质量合格的电缆及防火材料。
(1)电缆选型。应选择氧指数≥32的阻燃电线电缆,且应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2)选用的防火材料必须是经国家技术鉴定合格,并由公安部门颁发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的产品。防火材料质量应综合考虑产品质量、价格、厂家信誉、服务等,从技术、经济角度选择最佳产品。产品到现场后应抽样做简易耐火试验,以防不合格产品混入防火工程中。
2.4 加强日常的防火管理。
(1)加强日常检查,发现电缆内部绝缘的不良、老化、受潮、损伤等电缆问题时要及时处理或将它退出运行。
(2)保持良好的运行环境,通风通畅,严禁热力系统的废气、废水流入电缆沟、电缆隧道。
(3)切实做好分隔措施,一是防止其它设备着火引燃电缆,二是防止老鼠等动物进入电缆井、沟内咬坏电缆。
(4)加强对电缆头的监视和管理。电缆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般是电缆绝缘的薄弱环节,所以加强对电缆头的监视和管理至关重要。对那些放在电缆沟、电缆隧道、电缆槽盒、电缆夹层内的动力电缆终端头、中间接头必须登记造册,加强监视,以避免运行中的电缆头着火。
参考文献
[1] 庞玉春. 无卤低烟阻燃耐火控制电缆性能与设计[J]. 电线电缆, 2005,(04).
[2] 赵华利, 王伯涛, 戴殿峰. 防火电线电缆的分类特性及试验方法[J]. 消防科学与技术 , 2005,(02) .
[3] 刘立华. 环保型无机阻燃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化工科技市场 ,2005,(07) .
[4] 谢静,刘梦琴,刘杨. 无卤低烟阻燃控制电缆的研制[J]. 电线电缆 , 2005,(03).
3.林区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 篇三
在林区的各项工作中森林防火一直处于核心的地位, 近些年随着社会对林区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视, 林区森林防火机构得到加强, 领导和组织体系得到健全, 初步的林区森林防火舆论和意识得到强化, 林区森林防火队伍得到壮大和发展, 消除火灾隐患逐步成为林区森林防火的核心, 这一系列工作和措施的落实使林区森林防火工作得到巨大的提升, 火灾的发生次数和危害正在得到初步控制, 成为近些年林区森林防火的主要成果。但是也应该看到各类负面因素和制约条件依然存在, 使林区森林防火工作出现组织、管理和落实方面的问题, 为了更为客观地描述林区森林防火的实际, 该研究将林区森林防火的主要问题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1 长效机制建立困难
林区森林防火需要有长期的眼光, 既需要广大职工和干部的积极参与, 同时也需要林区群众的积极配合, 只有这样才能够建设起护林防火的体系和机制, 做到对火灾控制、火源管理、科学扑救、合理指挥、实时决策等重要工作的支撑。但是很多林企将林区森林防火看做是日常性的一般工作, 采用短期的眼光看待林区森林防火工作, 由于对林区森林防火的长期性、特殊性和重要性存在认知方面的不足, 导致对林区森林防火的安排和部署难于形成系统化和长期化, 失去对林区森林防火艰巨性的预判和估计, 导致林区森林防火责任难于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细节, 出现林区森林防火浮于表面, 防火工作和管理工作都表现的懈怠和散漫, 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出现无法应对、手足无措的局面, 只能坐视火灾的扩大和蔓延。
1.2 宣传教育不彻底
林区森林防火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和企业文化, 当前林区受到国家环保政策和资源政策的影响, 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不甚理想, 导致对森林防火的投入得不到基本的保证, 造成社会上对林区森林防火出现意识淡薄, 在林企企业文化建设上对林区森林防火没有重点强调, 导致林区森林防火失去社会环境与企业共识的支持, 落实林区森林防火工作要点就成为空话。
1.3 基础设施落后
在林区经济条件困难的今天, 很多林区存在有大量老旧、性能低下的防火器材和防火设备, 特别是对火灾预报和预测的手段缺乏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支持, 只能依靠传统瞭望塔、扑火器材进行灭火, 出现火灾发生后难于控制和扑灭火灾的不良后果。此外, 很多林区消防通道和防火道路建设严重滞后, 通道多年不能得到修缮, 防火道路密度达不到二级消防标准, 容易在森林火灾发生后带来更大的风险。
1.4 火源控制不严格
很多林区处于偏远地域, 生产和生活中需要大量使用火源, 特别是少数民族农牧民在放牧、耕种、宗教等活动中用火频繁, 导致林区森林防火工作出现重大隐患, 出现火源管理中点多、面广, 难于管理、难于控制的实际局面, 一旦发生火灾, 既不利于控制, 也不利于扑救, 更难于确定火灾的责任, 带来对林企和林区的严重威胁。
1.5 火险等级过高
我国大部分林区处于季风气候带, 每年春秋是多风、干燥、局部高温的频发季节, 特别是近些年推行的封育政策和资源保护措施使林区内可燃物数量增加, 进而提升了林区火灾风险的等级, 不但给林区森林防火造成实际的困难, 而且给林区生产和生活带来火灾隐患, 影响林业长期的稳定发展和资源的有效保护。
2 提高林区森林防火的对策
2.1 落实林区森林防火责任
要以组织结构为中心落实林区森林防火的组织领导责任, 建立起行政领导和技术领导负责的林区森林防火责任制, 把森林防火任务层层分解、级级落实, 不但局与站负责人签订《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书》, 各站与辖区所在乡 (镇) 、行政村、护林员、学校、工矿企业等之间也要层层签订责任书, 形成层层抓森林防火的工作局面。同时, 建立起林区森林防火的长效机制, 加强林区森林防火的宣传, 完善林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 使林区森林防火得到意识、观念、组织、设施方面的落实。
2.2 加强森林火灾的火监测预警
依靠科技支持, 利用林火监控技术和网络通信指挥系统, 建立先进的森林防火指挥中心, 实现局、站、个人三级联网、信息数据共享, 提供最新、快捷、准确的信息, 为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与指挥奠定基础。同时, 健全严格的值班调度制度, 建立以护林员为主体的巡山查火护林队, 查禁违章用火, 监督经审批的林区用火。
2.3 加强林区范围内的火源管理
坚持森林防火“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基本方针, 实行野外用火管理审批规定。探索野外火源管理规律, 根据农、林事活动情况, 养成有禁有放、疏堵结合的用火习惯。护林员要认真履行职责, 把好入林“第一道关”。
2.4 加强林区森林防火队伍建设
加强林区森林防火队伍的培训, 既要进行理论知识培训, 也要组织进行实战演练和日常器具检修。同时, 要依托周边广大干部群众及职工组建应急扑救队伍, 配置必要的扑救机具, 以应对本辖区范围内突发的森林火灾和火灾初期的扑救工作。
2.5 加强林区森林防火法制建设
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和普及防火法规和规章, 使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依法防火的意识, 同时加强防火监督和执法检查, 建立森林消防监督机制, 以消除各种森林火灾隐患。严格执法, 对违反防火法规的行为绝不姑息迁就。
参考文献
[1]吕秀莲.丰宁县森林防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林业, 2009 (6) :6-7.
[2]段飒飒.提高综合防控能力加强昆明森林防火[J].云南林业, 2010 (1) :52-53.
[3]付思明, 马景龙.森林火灾与季候在护林防火中的重要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12) :230.
[4]杨云锦, 黄甫则, 万国富, 等.扑救高原山地重大森林火灾的成功范例——安宁“3·29”重大森林火灾扑救工作掠影[J].云南林业, 2006 (3) :41-43.
4.养老院防火设计及对策 篇四
关键词家居商场;火灾原因;防火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77-01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家居的布置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型家居类商场、家居类广场等新型建筑也越来越多。然而,大型家居类广场作为公众聚集场所,人员较为集中、可燃物种类繁多,火灾危险性大。由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因素,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发生群死群伤重、特大火灾事故,给消防部门的防火灭火工作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家居类商场易造成火灾的原因分析
1.1是易燃可燃物多易引发火灾
由于家居商场具有经营面积大、易燃、可燃物品多(如商场的建筑装饰材料多是可燃物品、家具本身就是可燃物),火灾的荷载就大,人员流动大等特点,稍有不慎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会引起场面混乱,疏散困难,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都将受到严重威胁。
1.2是装饰灯具易引发火灾
家居商场除日常照明、夏季排风系统、空调设备等用电外,广告橱窗内常设有霓虹灯、荧光灯及其他装饰灯具,特别在节日期间还将增设彩灯,由于这些电气设备品种数量繁多,线路敷设错综复杂,加之每日使用时间长,容易发生超载、短路及照明灯具烤燃可燃物引发火灾的事故。
1.3是人员出入频繁易引发火灾
往来人员多,出入频繁,不易控制,人为原因带来的火种较多而引发火灾。
1.4是空间狭小易引发火灾
家居商场内家具排列较为紧密,而且成有续的排列,形成一个个单独的空间,空间之间相隔较近且容易发生蔓延。商场内附设加工、修理部门,需使用的电气设备和可燃剂较多,如果使用不慎,极易引起火灾。
2家居类商场火灾防控对策
2.1是从建筑角度的防火上,通过预测评估优化防火设计方案
对于这种家居商场建筑,由于其空间大,在防火分区、人员疏散以及消防设施的配备等方面,按照现行法规很难实现其防火安全。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内部装修、火灾荷载等的具体情况,由设计者根据建筑物的各个不同的空间条件、功能条件及其他相关条件,自由选择为达到消防安全目的而采取的各种防火措施,并将其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该建筑物的总体防火安全设计方案,然后对建筑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出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物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2.2是从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上,设立膜面增加保护层
通过对大多数家居商场的调研,商场建筑的支撑一般为钢结构,国内对于钢结构的保护多采用涂防火涂料。国外类似建筑大多是不涂防火涂料的。还有一种更为稳妥的办法:就是在构造上作处理,做膜面紧贴在钢索下面,火灾中烟气首先面对的是膜面,这样钢索下面又多了一个保护层,使钢架不受任何高温作用。
2.3是采取特殊的防火、防烟分隔措施
大多数家居商场建筑在主体大空间内大都是无构造柱与梁,是一个连续完整的空间。这些相连的部分之间必须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设施,防止火势向空间以外的其它空间蔓延。用普通建筑中的防火墙和防火卷帘划分防火分区难以实现。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例如可以采用“防火带”的方法划分防火分区,即在有可燃物品的建筑物中划分出一段区域,这个区域内的建筑构件及装修全部为非燃材料(且该区域内不存放可燃物)并采取有效的防烟措施,阻挡防火带一侧的烟火向另一侧蔓延,从而在空间上形成一个无形的防火分隔区域。对于防烟分区的划分,可以利用空间上方结构体系,挂上以耐火纤维为基材的轻质幕布,平时卷起,在火灾报警后自动放下,悬停于一定高度进行防烟分区,划分的面积在1000 平方米左右,代替了传统的挡烟垂壁,效果明显。
2.4是采用机械防排烟设施
对于封闭的钢结构建筑物,设置机械防排烟设施是至关重要的,烟气往往比火更可怕,在火灾中,烟气弥漫,能见度被降低,延误了疏散时间;大量高温有毒气体的存在,使人降低和逐渐丧失了逃生能力;高温烟气有着与火一样的对建筑结构破坏的作用。何况这种商场内的家具多为可燃多烟的材料,其防火分区面积和疏散距离都已超标,所以对这类建筑的大空间进行有效的防排烟设计显得由为重要。第一步是控烟,通过一定的正压送风量将火灾烟气吹向一个固定的空间内,使烟气不会无规则扩散;第二步是蓄烟,利用建筑物自身的大空间条件设计“储烟仓”将烟气蓄积,形成距地面有一定高度的无烟层;第三是排烟。国外研究机构通过计算机模拟证明:如果一个烟控系统设计适当,可以防止烟在30~45min内聚集在距地面3~4m处。这段时间对于人员疏散是极其宝贵的,同时也给灭火创造了有利条件。
2.5是运用新型的火灾探测系统
通常建筑中所广泛使用的火灾探测器大多数以烟气浓度和温度为信号进行探测的,且大多数为顶棚式安装。普通建筑的楼层高度多数在6m以下,火灾烟气能很快到达顶棚,因此这类探测器是适用的。然而这种结构的建筑空间很高,烟气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受到冷却和稀释,在到达顶棚时浓度和温度都大大降低,不足以启动火灾探测器。另外,由于建筑物内部热风压影响,大空间上部常常会形成一定厚度的热空气层,它足以阻止火灾烟气上升到大空间顶棚,从而影响火灾探测器工作,所以运用新型的火灾报警技术如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空气采样及线型差温探测器运用于膜建筑(第二条中我们提到使用膜结构),解决了膜空间早期报警的难题。
2.6是采用有效的自动灭火装置
设置空气加压移动式消防水炮。它可根据空气加压的大小确定射程,确保中庭空间及其中部区域的安全。另外在大厅四壁适当位置上可考虑设置带架水枪,以便当展厅上半部的横幅、彩带、气球之类的可燃物着火后,可有效的组织扑救。
5.养老院防火设计及对策 篇五
【关键词】色拉寺;消防安全;对策
色拉寺与甘丹寺、哲蚌寺合称“拉萨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色拉在藏语里是野玫瑰的意思。传说山下修寺时这里长满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得名。色拉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绛钦却杰应召赴北京,受封大慈法王。回藏后将钦赐经像等珍藏于寺内,至今仍存。寺内有结巴、麦巴、阿巴三札仓(经院)。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余,规模略次于哲蚌寺。主要建筑有措钦(集会殿)、吉扎仓、麦扎仓、阿巴扎仓及32个康村。早期建筑以麦扎仓、阿巴扎仓为中心,后经历代增修扩建,才具有今天的规模,所以平面布局上无整体规划。但色拉寺的建筑密而不挤,杂而不乱,因地制宜,主体突出,体现了格鲁派大寺的特有风格,全然是一座宗教城市。近年来火灾频频发生,使有关部门开始着重关注这些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火灾隱患问题。就此,展开对色拉寺消防安全现状的考察及防火对策的制定。
一、色拉寺基本简介
色拉寺,全称为“色拉大乘寺”,是中国格鲁派六大名寺之一,始建于1419年,寺内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工艺品。如释迦益西从北京返藏时带回的皇帝御赐的佛经、佛像、法器、僧衣、绮帛、金银器等。其中释迦益西的彩色丝像虽经500余年,但色彩仍很鲜艳。藏在措钦大殿的200余函《甘珠尔》、《丹珠尔》经书全用金汁抄写,十分珍贵。僧侣达到8000人,国家将色拉寺作为十一五重点保护工程之一,这使色拉寺消防安全备受关注。
二、色拉寺存在火灾隐患的原因
(一)建筑耐火性差
色拉寺位于西藏拉萨布达拉宫北面3千米巨石峥嵘的色拉乌孜山麓,和一般西藏寺庙一样都是依山而建,群山环绕。但对于这种地理形势却不利于消防工作的开展。在那个年代修建寺庙时,人们并没有强烈的消防安全意识,更考虑不到消防车辆的进入,以及安装其他消防措施。而且西藏传统建筑都是以石头,土木为建筑根基,如果发生火灾这些土石经过消防水枪冲击或是长期浸泡后将会有倒塌的隐患。加以含油较多的松、楠、杉等木材,使建筑耐火等级差。建筑的材料不适于传统的灭火方式。应用不善还会是色拉寺处于更加危险的环境中。
(二)旅游业的发展引起火灾隐患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客流量的不断增加给色拉寺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火灾因素。引起火灾最多的就是未熄灭的烟头。普遍的吸烟现象很对旅游景点在造成严重的火灾问题。由于管理人员有限,对吸烟,乱扔烟头等现象往往不能及时给与制止。稍有不慎,一个未熄灭烟头或是酥油灯内飘落的一个火星,就会在寺内干燥的坐垫、纺织品、装饰物等易燃物品上形成火苗,最终遭遇火灾危害。色拉寺的建筑消防安全通道有没有大量开发,会使僧人及游客都困入其中。色拉寺庙内大功率的照明设备也是引起火灾的原因之一。年代的久远,寺内僧人安全防范意识较低,忘记注意力还应关注于这些会引起火灾的小物件上,一旦发生大火后果并不堪设想。还有寺内的用电线路,也要做定期检查以防损坏,寺内人事不可以随意搭接,要按有关部门安排进行屋内的线路布置,违反人员也将会受到一定的处理。
三、寺内消防的检查及灭火措施
(一)加强消防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因西藏地区宗教信徒群众多,色拉寺寺庙内又藏有大量的佛经、佛像、法器、僧衣、绮帛、金银器等都是珍贵的文化瑰宝,不容有任何损失和破坏,这使消防工作更要加大力度。为此,色拉寺消防大队把寺庙防火工作视为重点工作,工作中一直积极认真的在色拉寺寺庙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对色拉寺内众多僧人加以消防安全教育,排除潜在的火灾安全隐患。色拉寺消防大队每天安排消防人员对寺庙内结巴、麦巴、阿巴三札仓(经院)等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在有重大佛事活动和节日来临前,色拉寺消防大队都会制定详细的消防安全检查方案,针对色拉寺寺庙的措钦(集会殿)、吉扎仓、麦扎仓、阿巴扎仓及32个康村等人员聚集点进行全方位的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在平日里也要注重对寺内僧人普及消防知识,努力预防火灾发生。
(二)依据建筑制定合理防火设置
注重消防安全基础设施配置,近年来科技投入是做好寺庙消防工作的必然趋势。色拉寺也应选择科技消防设施加以防火。由于色拉寺庙古建筑的特殊性,不能从疏散手段和建筑结构上进行改变。科技的加入可使寺庙的防火工作更加严谨,通过监控使工作人员能够早发现,早控制避免火灾形势变大。而这些设备要尽量减少电源线路,对一些文物要进行阻燃处理。因保持寺庙的文化价值,不能把扑灭火灾作为消防工作的重点,而是要以最大的可能来避免火灾的发生。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古寺庙建筑,减少寺庙内文物损失为首要目的,不能在使用传统的用水灭火。尽可能使用高度雾化水,重要地方要放置雾化水或是气体灭火器。为做好寺庙的消防工作,寺庙消防大队需要针对火灾的各自阶段的特点来采用抑制火势发展,或抵制火势发生的防护措施。
四、色拉寺防火对策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文物的保护,认真贯彻有关消防法规明确古建筑寺庙文物的防火对策,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提高僧人和旅客的自防自救能力,认真贯彻《西藏文物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规定,加强各级部门的消防安全制度,定期安排上级人员对下级部门的检查,定期培训寺内人员,做好色拉寺的消防安全工作。色拉寺对用电的安全管理。在色拉寺寺庙内安装电气设备及线路,而且这些电气设备及线路必须经过有关消防部门通过条件下,按照电气安装规则进行施工,并不许随意更改。电气的线路也要使用钢芯绝缘导线不可加以易燃零件。尽量避免采用大功率的照明设备。加强水源在寺内的覆盖率,安装足够的灭火器,消防水池,添加水缸,水桶等灭火设施。
结语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对于文物的保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建立古寺庙的消防安全防范和防火策略就是让每个公民做到保护文物,不允许文物建筑遭到破坏,更要做到从自我做起,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加强火灾知识及消防安全的学习,为保护国家财物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红备.西藏扎什伦布寺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3(06).
[2]2013年《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总目次[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3(12).
[3]2013年《消防科学与技术》总目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12).
[4]2011年《消防科学与技术》总目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12).
6.浅析森林防火的问题及对策 篇六
1 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
1.1 防范不到位
一是宣传教育不到位。有的地方宣传只是图形式, 应付检查, 没有深入到位, 留有死角, 存有空档, 没有从根本上增强全局的防火意识。二是扑火队伍不到位, 有的地方义务扑火队伍人员名单多则50~60 人, 少则20~30 人, 但真正上山扑火的不到10 人。三是防火线 (道) 修复工程不到位。主要地段没有防火线 (道) , 重点地段没有防火阻隔林带, 一旦发生森林火灾, 到处蔓延, 增大了森林火灾的损失。四是群防群治不到位。没有充分利用群众进行宣传, 没有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
1.2 基础设施设备老化不足
现存的扑火设施设备和机具, 大多为上个世纪末期产品, 不适应新形势下森林防火工作的需要;大多数扑火设备只能在扑救较小的森林火灾中适用, 一旦遇有大的森林火灾, 难以发挥压制性控火作用;按照省规定的配备标准, 约有1/3 的森林防火单位扑火设备不足, 个别林场只有1 台风力灭火机, 没有背扶式水枪、组合工具、防火服装、油桶、手电筒等必备的扑火工具。
1.3 扑火队伍反应能力不强
扑火队伍普遍缺乏扑救重大森林火灾的实践经验, 部分扑火队伍缺乏实战演练, 个别专业扑火队伍不能达到快速反应要求, 部分扑火队员对扑火机具使用不够熟练, 难以适应扑火需要。
1.4 监督惩戒措施不严格
森林防火工作制度不够健全, 不成体系, 达不到环环相扣、管理有序的标准和目的。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监督、部门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火情响应预案尚未真正落实到位。对预防工作中的隐患、漏洞及失职人员的处理失之于宽, 整改不够到位, 对人为因素导致发生火警和一般性森林火灾的行为查处不够严格, 没有在森林防火队伍和社会广大群众中产生应有的警示效应。
2 开展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对策
2.1 加强各级政府的责任力度
根据我国森林有关的法律规定, 森林的防火工作应该由各地的政府负责, 同时这也是政府的管理工作之一。因此政府要对防火工作做好规划, 而且建设与防火有关的措施, 同时清楚自己的职责, 各级的单位都要做好防火考核, 此外还要在森林发生火灾的时候, 做好补救。政府要保证森林防火工作的地位, 其地位应该与严重的疫情工作相同, 而且在促进经济建设的时候, 也要做好森林防火。如果某处发生了火灾就要追究当地管理人员的责任。要在森林管理区建立问责制度, 各级政府要有一个共识就是必抓森林防火, 而且还要做好与森林防火有关的一切工作。
2.2 强化森林防火工作宣传力度
要在全社会上开展森林防火宣传, 让全体公民都有防火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在加强宣传提高防火意识上, 可以在每年的火灾高发期, 通过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加大宣传, 同时也要结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提高宣传的力度, 此外还要开展与防火有关的活动, 每一周或者是每一个月都要开展与防火有关的各种宣传活动。而且采用的宣传形式多样, 以此才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政府还要让群众有森林防火的法律意识, 而要做的工作就是加强法律宣传, 不仅要花费一定的资金, 还派专门的人去宣传。宣传的对象要兼顾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而宣传的形式也要采用多样的形式, 可以有固定的模式例如宣传标语, 也可以有新型的动态模式, 例如宣传车等。宣传的内容, 不仅仅局限在防火教育上, 还要有政策以及法规的宣传, 让群众能够知道在森林防火中应该遵循哪些政策, 同时也要懂得森林防火的要求, 在出现火灾的时候, 有扑灭火灾的能力。
2.3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森林防火可以看做是一种事业, 但是这种事业公益性更强, 因此在做好森林防火的时候, 要借助政府力量去完成工作。地方性政府在编制应急管理系统的时候, 国家应该要求地方将森林防火归入总体的系统中。因为森林防火也需要一定会的经费, 所以国家要增加地方的预算, 以便地方能够有效的开展防火工作, 及时的解决问题, 保证人们的生活财产。在这个基础上国家也需要建立投入机制, 在森林防火上加大投入, 吸收各地的资金, 然后将款项用于防火建设上。
2.4 完善森林防火志愿者协会机制
我们在森林管理上采用了集体林权制度, 而且这个制度也在不断的改革, 在这个制度的改革下, 分化了由集体所有的整片林区, 使其成为零星的部分, 而且这一部分归个人所有, 这种集体变为私有的趋势在加强, 而且国有森林就在私有林的周围。现在森林防火工作有几个问题需要去解决, 第一是没有固定的管理人员;第二是没有足够的管理经费;第三是在森林房防火管理上没有安全保障。在改革森林管理制度之前, 由一个村派一名或者是多名管理人员, 而且村内出资宣传, 这与现在的管理方式不同。现在的管理是采用自愿的方式, 由多名的志愿者组成一个管理防火小组去参与到森林的防火工作中。而政府要做的就是为志愿者提供资金, 同时对其进行知识培训, 提高管理森林的能力, 使其能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同时多地要共同集资, 使防火的物资充足, 可以面对随时发生的火灾。如果火灾的出现直接造成当地的经济损失, 那么如果有森林负责人, 就由这名负责人全权负责。同时政府也要调查火灾事故, 查出火灾发生的原因。
2.5 加强防火队伍的学习和培训, 使得防火工作更科学化、系统化
由于森林防火工作涉及到的专业较多, 如气象学、地形学、林学、消防学等等, 作为森林防火工作人员, 应对这些专业知识都有所了解。因此相关单位应当定期邀请有关专家给予辅导, 讲座, 来进一步丰富森林消防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提高森林防火水平。
综上所述, 只要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各项长效机制的建设, 加大森林防火的资金投入, 就一定能够开创森林防火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应兴.林改后的森林防火措施[J].云南林业, 2011 (6) .
[2]王冬芬.麒麟区森林防火问题与对策研究[J].防护林科技, 2014 (6) :82-83.
7.森林防火救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七
1.1 森林防火救灾资金不足
当前, 林企在森林防火救灾经费上的不足, 导致无法组建半专业的扑火救援队伍和购置新型装备, 严重影响了灭火的时间。发生火灾后, 主要是林业职工及附近的农民, 拿风力灭火器、铁锹、扫把等简单的灭火工具灭火。无形中延长了灭火时间, 严重地影响了灭火的效果。此外, 由于防火通道少, 救援人员赶到火灾现场, 体力上过分消耗, 也浪费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1.2 森林防火救灾的宣传教育不够
林业职工都知道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但对村民来说, 防火意识淡薄, 在林区周围有焚烧麦秸、玉米秆、田埂荒草现象, 给林区带来了很大的火灾隐患。此外, 对中小学生的防火基础知识宣传不够。
1.3 森林防火救灾能力不足
一方面, 林企森林防火救灾队伍出现建设难题, 没能根据规划建立起专业化的森林防火救灾队伍。林区的护林员老龄化严重。附近村庄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 一旦发生火灾, 很难快速应对, 迅速灭火。另一方面, 森林防火救灾出现操作不当、方法不规范的问题, 灭火过程中容易手忙脚乱、不听指挥、操作失当, 极易造成森林防火救灾人员的伤亡。
2 加强森林防火救灾工作对策
2.1 重视森林防火救灾工作
一方面, 要建立森林防火救灾的领导负责制, 林企和地方的主要领导必须成为森林防火救灾的第一责任人, 通过森林防火救灾指挥部、森林防火救灾责任体系的建设, 提高领导层面对森林防火救灾工作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 要建立森林防火救灾的监督和管理体系, 要以森林防火救灾责任体系为中心, 建立起监督和管理森林防火救灾工作的组织体系, 狠抓森林防火救灾工作的中心和重点, 将森林防火救灾工作与具体的报酬和工资直接挂钩, 引起全员的高度重视。
2.2 增加森林防火救灾的工作经费
森林防火救灾工作难于开展的一个原因就是经费紧张, 经费来源不足, 化解森林防火救灾的资金压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可以发挥自身资源优势, 将社会流动资金引入森林防火救灾工作中, 使其形成收益和效益, 打造资本的流通通道, 扩大森林防火救灾资金的来源。林企可深层次挖掘区域优势和产业优势, 通过积极争取、自筹资金、股份化运营等方式进行森林防火救灾资金的筹集, 有效保障森林防火救灾的资金。
2.3 加强森林防火救灾的宣教工作
森林防火救灾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思想认识, 促进传统观念转变, 要以各种形式的森林防火救灾教育为平台, 使“林区大事, 防火第一”的原则和思想做到家喻户晓, 深入人心, 使广大干部群众的森林防火救灾意识与日俱增, 使森林防火救灾真正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自觉行为。
2.4 强化森林防火救灾的重点环节
森林防火救灾存在区域、时间上的关键节点与重点环节, 当出现这些要点时森林防火救灾必须做到严防死守。对于林企来讲, 要结合防火期这一基本要素, 认真进行检查、巡护工作, 实施严格的零报告制度, 形成综合的实力, 确保森林防火救灾工作的落实。对于传统的清明节、除夕和元宵节出现的祭扫活动, 应该采用正面疏导和有效沟通的方式, 提倡人们移风易俗, 以更为安全、文明的方式祭扫, 避免给森林火灾的出现提供火源和可燃物。
3 森林防火救灾的原则与方法
3.1 森林防火救灾的基本原则
在森林防火救灾过程中, 由于火灾类型、地域和火情的不同, 扑救方式千差万别, 这就需要我们建立起森林防火救灾的基本原则, 以此来应对森林防火救灾中多种情况和特点。一是“打早”的原则。针对森林火灾, 一定要有紧急的意识, 只要出现火灾, 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出动, 快速决策、快速行动、快速扑灭, 这是森林防火救灾的第一前提, 也是控制森林火灾最有效的策略。“打小”的原则。要抓住森林火灾从小到大的发展规律, 把握火灾尚在初期的有利时机, 积极组织森林防火救灾工作, 力争控制火灾的蔓延速度和影响范围, 通过对火灾内外条件的有效控制对火灾进行有效的扑救, 行业内也将打小原则看作是森林防火救灾工作的核心。三是“打灭”的原则。针对火灾的发生与发展特点, 在迅速控制明火的同时也要迅速而彻底地清除余火和暗火, 真正将火灾彻底扑灭, 不给火灾“死灰复燃”的机会, 打灭原则应成为森林防火救灾的重中之重。
3.2 森林防火救灾的基本方法
第一, 传统森林防火救灾方法。A.人工森林防火救灾法。一般以人工辅以铁锹、铁镐、树枝进行打火或阻断林火延烧路径。人工森林防火救灾法应用时要注意火场安全, 要尽量站在火头后方顺风方向进行灭火, 灭火时重打延压, 预防火星出现溅射现象, 避免火苗引发新的着火点。B.机械森林防火救灾法。一般以风力灭火机械为主, 通过大马力风力设备产生大流量强风, 使火场局部热量下降, 阻绝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进而控制火灾范围和面积, 应用机械森林防火救灾法时要考虑到机械使用的实际范围, 要避免非专业人员使用灭火机械, 确保机械和人员的安全。第二, 现代森林防火救灾方法。A.灭火弹。这是现代化的森林防火救灾方式, 通过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和压力阻断可燃物的延烧, 破坏火灾形成和发展的体系, 起到灭火的效果。灭火弹应用中应该把握投掷的准确性, 要以火场的中心部位作为目标, 这样才能发挥灭火弹最大的威力和功能。B.化学泡沫灭火法。借用消防工作的成功经验, 对于林业突发的火灾可以采用化学方法, 通过大量的泡沫控制火场温度, 阻断燃烧物与空气的接触, 这是泡沫灭火法的原理, 应用化学泡沫灭火的时候应该注意时机和范围, 尽量在火灾初期和燃烧面积较小的时候采用此方法。延误时机后, 化学泡沫灭火法将会出现灭火效果、灭火成本不佳的问题。
3.3 森林防火救灾的后续工作
进行森林防火救灾不单单是将火场控制或扑灭后就万事大吉, 而是要开展全面彻底的后续工作, 要彻底消灭森林火场的余火和暗火, 不能留“尾巴”, 更不能留下死灰复燃的隐患。后续工作中要以“三无”作为基本条件, 没有热源产生, 没有气味释放, 没有烟雾发生, 通过严格而全面的验收, 才能宣告森林防火救灾的结束。此外, 后续工作要留有必要的看守人员和火情观察人员, 随时把握火场情况, 避免火情出现意外和反复。
摘要:以森林防火救灾工作为中心, 以森林防火救灾工作经验为平台, 分析森林防火救灾工作, 对森林防火救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层次研讨, 提供解决森林防火救灾现实性、代表性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为有效提升森林防火救灾水平, 创新森林防火救灾工作新局面进行研讨。
关键词:森林防火救灾,资金,宣教方法
参考文献
[1]张东海.隆德县森林防火救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5, (24) :64-65.
【养老院防火设计及对策】推荐阅读:
最新养老院建筑设计标准07-23
关于养老保险基金现存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08-11
养老院活动总结06-26
养老院建设方案07-10
养老院自查报告11-07
养老院日常管理问题08-24
养老院实践活动方案10-16
养老院市场分析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