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对比论文

2024-09-19

中英文对比论文(精选8篇)

1.中英文对比论文 篇一

the Poem Comparison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s an outstanding politician and litterateur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works of the author Fan Zhongyan are of uniqueness with exquisite insight from the politician’s point of view.We can feel it by reading his poems and learning the history at his age.The poem actually represents patriotism of the general and soldiers for their country and determination that sacrificed themselves at any tim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motherland.Meanwhile, it also represents the emotion of soldiers’ miss to their families when they were in the army far away from the country.The first part of the poem depicted a gloomy picture by the descriptions of views they camped where land was wild and dreary.However, soldiers within deep love for the country and their families defensed enemies at any time.It also implied emotion of soldiers’ love for the home.The second part depicted the different life in the army and resolution to protect the country.Meanwhile, it reflected soldiers’ wish to come home earlier after the defense war.Viewing from the whole poem, bleak prospects and vivid images reflected the situation what the author saw and heard, even experienced, and expressed inner emotion in soldiers and himself.Keats’ famous poem To Autumn is often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in the English language.As with all great poems, its greatness can only really be justified by one’s experience of the poem;but by looking at details of the way the poem is composed and structured, and the important themes the poem addresses, one can come to understand why one has, or ought to have, certain experiences in reading it.“To Autumn” is one of the last poems written by Keats.His method of developing the poem is to heap up imagery typical of autumn.His autumn is early autumn, when all the products of nature have reached a state of perfect maturity.Keats opens his first stanza by addressing autumn, descriping its abundance and its intimacy with the sun, with whom autumn ripens fruits and causes the late flowers to bloom.In

the second stanza, the speaker describes the figure of autumn as a female goddess, often seen sitting on the granary floor, her hair “soft-lifted” by the wind, and often seen sleeping in the fields or watching a cider-press squeezing the juice from apples.In the third stanza, the speaker tells autumn not to wonder where the songs of spring have gone, but instead to listen to her own music.At twilight, the “small gnats” hum among the “the river sallows,” or willow trees, lifted and dropped by the wind, and “full-grown lambs” bleat from the hills, crickets sing, robins whistle from the garden, and swallows, gathering for their coming migration, sing from the skies.Firstly, they are different in theme.The poem politely reflected the contradictory emotion between soldiers’ patriotism and strong wish to come home by depicting the bleak views of the battlefield, thus it gave expression to the author’s taciturn patriotism.n both its form and descriptive surface, To Autumn s one of the simplest of Keats’s odes.There is nothing confusing or complex in Keats’s paean to the season of autumn, with its fruitfulness, its flowers, and the song of its swallows gathering for migration.The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 of this poem lies in its ability to suggest, explore, and develop a rich abundance of themes without ever ruffling its calm, gentle, and lovely

description of autumn.“To Autumn” is concerned with the much quieter activity of daily observation and appreciation.In this quietude, the gathered themes of the preceding odes find their fullest and most beautiful expression.Secondly, they express different feeling about autumn.The Chinese poem created a scene which was stagnant and stagnant.Wild goose flied away, sunset came, frost covered the ground, solders’ eyes full of tears.All of the articles here are lifeless.Autumn in Keats’s ode is a time of warmth and plenty, but it is perched on the brink of winter’s desolation, as the bees enjoy “later flowers,” the harvest is gathered from the fields, the lambs of spring are now “full grown,” and, in the final line of the poem, the swallows gather for their winter migration.The understated sense of inevitable loss in that final line makes it one of the most moving moments in all of poetry;it can be read as a simple, uncomplaining summation of the entire human condition.Despite the coming chill of winter, the late warmth of autumn provides us with ample beauty to celebrate: the cottage and its surroundings in the first stanza, the agrarian haunts of the goddess in the second, and the locales of natural creatures in the third.We are able to experience these beauties in a sincere and meaningful way.Thirdly, they have different structure.The Chinese poem include two parts in which the exact number of words is the same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exact sentence in the poem.The first part emphsised on depicting the scene while the second part payed attention to express emotion.The whole poem touches by its realness.To Autumn is written in a three-stanza structure with a variable rhyme scheme.Each stanza is eleven lines long and each is metered in a relatively precise iambic pentameter.In terms of both thematic organization and rhyme scheme, each stanza is divided roughly into two parts.In each stanza, the first part is made up of the first four lines of the stanza, and the second part is made up of the last seven lines.The first part of each stanza follows an ABAB rhyme scheme, the first line rhyming with the third, and the second line rhyming with the fourth.The second part of each stanza is longer and varies in rhyme scheme: The first stanza is arranged CDEDCCE, and the second and third stanzas are arranged CDECDDE.Lastly, they used different rhetoric.The Chinese poem mainly used two kinds of rhetoric.“Wild goose flied away and didn’t want to come back”.This sentence used personification to reflect depressing scene surrounded the camp and implied

soldiers’ eagerness to come home after battle.The second sentence “We can not come home before we complete our assignment” used a story to express their inner patriotism for the country and that they had no choice but to fight with the enemy.In to Autumn, autumn is personified and is perceived in a state of activity.In the first stanza, autumn is a friendly conspirator working with the sun to bring fruits to a state of perfect fullness and ripeness.In the second stanza, autumn is a thresher sitting on a granary floor, a reaper asleep in a grain field, a gleaner crossing a brook, and, lastly, a cider maker.In the final stanza, autumn is seen as a musician, and the music which autumn produces is as pleasant as the music of spring — the sounds of gnats, lambs, crickets, robins and swallows.In to Autumn, the metaphor is developed;the sense of coming loss that permeates the poem confronts the sorrow underlying the season’s creativity.When autumn’s harvest is over, the fields will be bare, the swaths with their “twined flowers” cut down, the cider-press dry, the skies empty.But the connection of this harvesting to the seasonal cycle softens the edge of the tragedy.In time, spring will come again, the fields will grow again, and the birdsong will return.

2.中英文对比论文 篇二

1 中英文称谓词研究

中文对称谓词的定义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关系, 以及身份、职业、性别等得来的名称。”英语中对称谓词的定义是:“address forms are the words used to designate the person they are talking to while they are talking to them”。

洪堡特说过, 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因此英汉民族从各自特定的文化视角出发, 对英汉称谓词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称谓词可以映射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受尊重的程度, 也折射了彼此的亲疏程度和隶属关系, 又可以反映出双方的交际意图。索绪尔说过, “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称谓词在语言中表达的观念文化也很深厚。

2 中英文亲属称谓的差异

亲属称谓语是指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 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 是人们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一套特殊的语言符号的反映。中国传统的家庭构成模式是以父子为中心的。因此在家庭中要严格遵守长幼有序、长尊幼卑的宗法秩序, 年龄的大小、辈分的高低是极为重要的区分依据。在亲属称谓里, 亲属关系规定得十分清楚严格。同辈分的要区分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伯父和叔父、伯母和婶母。不同辈分的称谓是长辈可以直呼晚辈的名, 也可以连姓一起称呼;晚辈对长辈则只能严格按照其相应的称谓来进行称呼, 直呼其名是万万不可的。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则不区分长幼, 辈分高低也不太讲究, 所以, 称谓词比较笼统概括。如姐妹、兄弟各只对应一个词:非直系亲属中, 长一辈的男性一概称“uncle”, 女性一概称“aunt”;而同辈的不论男女, 一律称“cousin”。同辈之间, 英美人士往往是以名字或昵称相称呼, 晚辈对长辈也可直呼其名, 包括儿媳 (女婿) 对公公婆婆 (岳父岳母) 、子女对继父母的称呼。在他们看来, 这意味着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关系融洽。可见中文和英文的亲属称谓多数是多对一的关系而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中文的亲属称谓其语意功能非常细密能够区别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其语义功能非常细密、描述精确。相比之下英文亲属称谓则相对贫乏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 除区分辈分外, 亲疏、内外、长幼甚至男女性别都可忽略不计。

3 中英文社交称谓的差异

3.1 中英文社交泛称谓

中文社交称谓语中的通称有同志、先生、女士、朋友、姑娘、小伙子、小朋友等。英语中的通称词主要有Mr., Mrs., Madam, guys, Miss等, 其中Mr., Mrs., Miss, Ms.使用时前面须加姓, 但不能加名字, 如, Mr.White;而Madam, Sir, Lady只能单独使用, 不可与姓名连用。

3.2 中英文社交零称谓

中英文都有零称呼语。如中文的“喂, 嗨, 那个谁”等, 英语的“Hello, Hi, Excuse me”等。在中国, 零称呼语须谨慎使用, 这是因为, 在大多情况下零称呼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然而在英美国家, 无论发话人和受话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零称呼语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3.3 中英文社交职衔称谓

中文中一般表示职业、职务、职称、军衔等社会地位的名词都可用于称谓, 如医生、书记、市长、教授、上将等;还可以与姓名连用以示认可或尊敬, 如温总理、习主席、王初明教授等。而英语中能被用作职衔称谓的词非常有限, 如Prince, Queen, President, Ambassador, Professor, Captain。中文社交称谓中有一个鲜明特点, 即亲属称谓语的泛化。也就是用亲属称谓词去称呼无血缘又无姻亲关系的人的现象。如对于邻居、同事、朋友或熟人可以按年龄称呼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 在问路或求人办事时也可称呼陌生人为“大叔、大妈、大哥、大姐”等, 有时为表示尊敬或喜爱, 还可以加上姓名或职业加以称呼, 如“邮递员叔叔”、“售货员阿姨”等等。在英语中, 也有亲属称谓泛化的现象。在英国中部的一些地区, 一些传统家庭常用aunt和uncle称呼非亲属成员, 但是亲属称谓泛化的现象远没有中文普遍。中英文社交称谓中还有一个特别的差异, 就是敬称与谦称的使用。中文里的敬称有很多只用于古汉语, 如令尊、令爱、贵校、贵姓等。中文谦称与敬称并重, 如晚辈、卑职、寒舍等。英语中也有一些尊称和敬语, 如对国王或女王可直接用敬语Your Majesty或Her Majesty (陛下或女王陛下) , 对亲王则说Your Highness (殿下) , 对法官称Your Honor (先生或阁下) , 对红衣主教称Your Excellency (阁下) 。此外, 英文中还有对男性的My Lord, Your Lordship, 对女性的Your Ladyship等尊称, 但数量有限。谦称在英语中绝少见。反之, 英语中只有表示自己的“I”和表示上帝的“He”无论在句首句中都是大写。

综上所述, 称谓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频繁的一种语料。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积淀的反映, 不同的称谓语分别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通过对中英文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的属性和用法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其一部分传统文化及文化内涵。中英文两种语言在称谓方面表现出来的显著差异揭示了中西两种截然不同文化传统是制约这种差异的根源。

摘要:称谓词作为交际的先导、语言组成的重要部分, 在近几年已经成为了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亲属称谓词和社会称谓词方面论述了中英文的区别。

3.中英婚俗文化对比 篇三

【关键词】婚俗礼仪;婚俗观念;跨文化沟通

婚姻自古以来在任何一个民族都是隆重而庄严的活动,汉语民族和英语民族也不例外。为了表示对这一活动的尊重,人们在配偶选择方面,庆祝仪式等方面做出了各种规定。尽管随着历史的演变,婚姻的形式有所改变,但其追求幸福,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根本理念一直保留下来,成为永久不变的传统。本文拟从婚姻礼仪的各个步骤对中英两民族的婚俗文化进行对比分析。

一、配偶选择

汉语民族传统的婚姻历来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意思是说选择什么样的配偶必须让父母知道,必须有媒人做媒。这个习俗始于春秋时期,历经各个朝代,一直沿袭至民国时期。《诗经·卫风·氓》中写一个男子向女子求婚,女子对这个男子也满意,却拒绝了他。她拒绝的理由是“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唐朝的《唐律疏议·户婚律》更是把这种习俗写进法律,其中规定“为婚之法,必有行媒。”由于这种习俗不尊重男女双方的意思,再加上媒人的良莠不齐,容易造成梁山伯与祝英台式的爱情悲剧。新中国建立后,一个更加文明的社会到来,人们开始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力,这项习俗也被自然而然的取缔。现代的中国社会男女双方会尊重父母的意见,但结婚是个人自由,父母无权干涉,男女双方自由恋爱,也可以由媒人介绍认识,特别是现在中国的相亲节目办的红红火火,而节目只是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完全没有强制力。虽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习俗有很多弊端,但其在中国社会存在数千年,也必有其合理之处。比如父母社会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多,并且做父母的都想让自己的儿女幸福,所以都会尽心为他们的孩子挑选未来的对象。古代女子由于收到的束缚过多,抛头露面的机会少有,对人和事的认识难免过于表面,即便任由个人选择,难免会有看错人的风险。再者,封建等级制度森严,个人选择的对象如果不门当户对也是得不到认可的。另外,传统的汉语民族婚姻非常讲究门当户对,在森严的封建等级下,来自不同等级的人通婚是得不到家庭以及社会认可的。这个习俗也是为了保持贵族阶级能够一直兴旺昌盛,保持等级低下的阶级没有反抗的能力。

无独有偶,二十世纪之前英国男女的婚姻也要遵守父母之命,只是无需媒妁之言。子女都要听从父母的意见,不能擅自决定自己的婚姻。英语民族的青年男女虽然在社交场合可以相会,但未婚的年轻小姐参加社交都必须由年长的女士陪同,男子向女子求婚,须经过父母同意才能继续交往。同时,英语民族也讲究双方的门第和家产。比如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诺桑觉寺》小说中的蒂尔尼将军,当他听说儿子结识的凯瑟琳拥有巨额遗产的时候,就同意儿子和她交往,但当他发现凯瑟琳并没有那么多遗产时,又要把她赶走。

二、订婚

订婚是指结婚前订立婚书,交换礼物等行为。是男女双方家庭进入对婚姻的协商阶段,是对双方婚姻关系的初步认定。在中国,这一阶段过去称为“纳吉”。依照中国的习俗,由男方家庭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备若干礼品来至女方家中,目的之一是为了促进两个家庭的相互了解,二是为了商议具体的婚礼细节。汉语民族会参考黄历或请人占卜选择订婚或结婚的日子,他们会选“双”不选“单”,避免一些不宜嫁娶或鬼节等不吉利的日子。汉语民族还喜欢吧婚娶时间定在春季或秋季。因为春季是万物复苏,阴阳交替之时,有利于孕育新生命。秋季秋高气爽是收获之际。

而英语民族的订婚仪式是有女方家庭选择日子,邀请男方家庭和亲朋好友参加在女方家举办的宴会,其目的与汉语民族订婚目的是一样的。英语民族同样会选择吉利的日子,避免周五,周六,13号这些不吉利的日子。月份上则不选择五月,因为在罗马时代,亡魂节正好在五月,所以他们为了避免五月结婚,选择在四月结婚的人非常多,教堂常常非常繁忙。另外,六月份是个比较受英语民族欢迎的月份,六月June以爱神Juno而命名,被认为是结婚的大吉大利的日子。

三、婚礼仪式

传统上,汉语民族婚礼以红色为主,结婚当天新娘穿上红色的美丽嫁衣,足蹬红鞋,头披红盖头。新郎胸前挂红花,洞房的窗户上贴上红色“囍”字,点上红焰焰的蜡烛,床上铺上红色被褥,上面洒上红枣和花生。具体步骤是新郎带领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待新娘拜过自己的祖先和父母后,把新娘搀扶上花轿,花轿在热闹的吹打声中和媒人的陪同下起程前往男方家,到达之时鞭炮声响,新娘迈入男方的家门,与新郎一起开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最后被送入洞房。亲朋好友则开始进行男方准备的婚宴。此时的夫妻二人甚至一面都未见过,直到结婚当天晚上,新郎用手掀开新娘的红盖头,此时新娘若是一位美丽家眷,新郎若是相貌堂堂,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发现彼此相貌丑陋已是来不及后悔了。无论怎样,这对陌生的年轻夫妇从此的命运被牢牢地栓到了一起。中国现代的婚礼仪式与古代的总体相差不大,花轿换成了花车,婚礼礼服采用中西合璧,既有红色新娘装,又有西方的白色婚纱,但整体的婚礼颜色还是红色。夫妻双方不再是从未谋面,而是相识相知的。

英语民族的婚礼以白色为主,新娘穿白色婚纱,带白色头纱和手套,婚礼现场点白色蜡烛。用白色装点婚礼,象征着爱情的纯洁和高贵。具体步骤是婚礼前夜新郎新娘都和自己的同性朋友分别举办一个告别单身聚会,一起回忆年少时和朋友度过的美好时光,朋友们会凑钱为各自即将成为新娘或新郎的朋友买一件贵重的礼物,祝贺他们告别单身后的生活美满幸福。结婚当天所有亲朋好友都来到教堂,新郎着正式的礼服由伴郎陪同站在圣坛前等候新娘,新娘着婚纱挽着父亲的手臂在《婚礼进行曲》中来到新郎的左手边。这时,站在圣坛的牧师会向他们阐述婚姻的意义和目的,并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受对方。接着新娘和新郎在牧师的指引下为彼此戴上戒指,代表愿意履行夫妻的义务和责任。之后夫妻双方进入圣坛后面的法医室,在结婚登记薄上签名。二人在《婚礼进行曲》中走出教堂,亲朋好友向他们抛出鲜花或彩纸,欢庆这一时刻。宾客们这时可以去由女方父母准备的喜宴,新郎新娘切开巨大的蛋糕与宾客分享,最后新娘把手中的花束抛给未婚的女孩们,接到的那位预示着将有爱情降临,将是下一个走入婚姻殿堂的人。

参考文献:

[1]毕继万.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英国卷[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362

[2]陈海员.中英乡村传统婚俗对比分析[J].农业教育,2010(3):372

[3]杨波,赵静.中英传统婚前习俗比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74

作者简介:

4.中英史料教学对比研究 篇四

摘要:随着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史料教学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历史教师的重视。英国是最早提出史料教学的国家,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英国的历史教育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正是史料教学,使英国的历史教育摆脱了当时的“历史课的危机”,走向成功。在英国中学的历史教育中,史料教学已经成为主流。本文从中英两国的史料教学相关的课程标准和实践情况着手,探讨两国在史料教学中的异同点以及对我国史料教学的启示,以期对我国史料教学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中学历史;史料教学;中英;启示

一、史料和史料教学

梁启超谓:“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史料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历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历史教学和编撰历史教科书的的必要条件。所谓史料教学,即注重史料的选择、甄别、分析、判断与运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来探讨历史问题,习得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史料的运用之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受到广泛的重视,主要在于它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读史兴趣,增加历史的可读性和可信性,更能通过史料教学,使学生学会全面、客观的观察历史,辩证、发展的分析历史。促进其历史思维能力、探究精神以及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

自90年代初,史料教学在我国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已经有大量学者出版过史料教学的著作或发表过相关论文,涉及面包括介绍史料教学在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功能,史料教学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史料教学有效性等各个方面。然而关于史料教学在发达国家和我国运用情况的比较方面的文章并不多见。李稚勇教授先后于2010年和2012年发表了《论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史料教学》①、《中美英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②两篇文章,就英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史料教学方法和特点做了介绍和比较,但仅在宏观层面进行对比,并未提到具体的可借鉴之处;陈新民在2000年左右发表过两篇介绍英国史料教学经验及启示的文章③,然而据今已是十年之久,对实际教学中的参考价值有限。

二、“做历史学家”的英国史料教学

1970年前后,英国出现了历史科的危机。据一项调查显示,英国历史科教育表现堪忧。被调查的近万名学生多半感到历史科没有什么重要性,而且是非常无趣的一科。学生对历史科的典型印象是:“他们(教师)就是不断地教下去,把类似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我们就是把历史问题的答案记下来,没有讨论,就是去找那些答案,上课就是抄笔记。”针对这种情况,英国的“学校委员会历史课计划13-16”提出“新历史科”理念并推广相应的教材。“新历史科”即是将

史料证据引入课堂,让学生接触史料、判别史料、重建历史,通过开展“做历史学家”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历史学的方法逻辑并构建历史知识。新历史科主张课程设计要让学生乐于从史料中进行探究,教材开发应强调运用史料证据。在此之前,史料在历史教学中也有运用,但是仅作为一种引证用来激发学生兴趣或者证明教材观点。而目前在我过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史料正是起到这种作用。

英国于1991年颁布了该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标准确立后在维持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又进行过数次修订。该历史课程标准都坚持以成就目标体系而不是课程内容体系为基本构架,成就目标体系不断变革、日趋完善,已成为一个完整的目标系统。该体系包括核心概念和关键进程两大类,核心概念为学习历史打下基础,而关键进程是历史学习的基础过程,其中包含着基本技能的学习。学生必须经历这些过程,并学会这些技能。下文为关键进程的要求:

1、历史探究

包括对不同类型的历史问题和议题进行探究。学生应设计和提炼出自己的问题进行学术研究,提出自己的假设,选择并用证据来形成、证明自己的结论。批判性的思考历史问题和历史争议。

2、证据的使用

有关“过去”的知识是建立在以史料为证据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应该甄别、选择并使用史料(包括文本史料、视觉史料、口述史料、遗址等)。通过对史料的出处、用途和语言文字的研究来评估他的价值和可靠性;评价史料的使用,以便形成合理的结论。

3、历史的交流

学生在会议、选择、分类和组织历史信息,正确使用历史术语,语言文字,并采用良好的叙述结构来对过去进行解释和描绘时,他们的听、说、写的技能就会得到发展。

--英国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第三阶段成就目标体系(11—14岁),2008年 其中,“关键进程”中“证据的使用”,明确提出所有的历史知识的建立在史料的基础知识的。也就是说,离开了史料,就不存在历史知识。而“历史探究中”也要求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和批判思考。这些学习活动都必须依赖史料的学习和运用。为了迎合“新历史科”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英国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也出现了新变化。21世纪初剑桥大学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包含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史料,有文字史料、图片资料、历史地图和统计表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个领域,史料部分几乎占据全书的一半版画。同时期牛津大学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也有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料,包括历史照片、历史图画、历史地图等,也几乎占据了全书的一半版面。这样的教科书,为史料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教材基础。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英国教师运用史料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从低年级开始,历史教师就非常注重学生历史证据意识的培养,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活动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历史,意识到周围就存在有历史的证据。例如:在英国,15岁的学生就能够用背景知识和考古证据来制作一个定居部落的模型、或者运用

它的建筑知识来解释一个教堂的修建和扩建的年代。在中学历史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学习鉴别和阐释相关的史料证据;联系不同的证据并认识到它们之间可能有的矛盾;识别史料中所含的意义可能是什么,以及能否充分支持一个结论;评估证据的可信性,如是否带有偏见;根据资料作出判断或提出“说法”;联系相关的史料证据以推证所提出的判断和“说法”等等。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撰写成小论文。为了使学生获得这些处理证据的方法,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大致有:

1.展现叙述与证据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提问形式是:“在这段资料中可以得到什么祥的证据来说明(某个问题)”。

2.鼓励学生去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引出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而不是让他们只是去重复或摘要史料的内容。

3.时常要求学生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作比较。

4.明确针对相互冲突的证据进行讨论。

5.对同一事件之不同的历史论述加以比较。

6.选出一个主题,给予学生多段来源不同的材料,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整理,并且解释其中的差异,进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推演。找出自己的结论。

7.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出史料中带来的问题,并用他自己的方式处理。

--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④

可见,在史料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做出对历史问题的判断和解释。学生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还需要掌握一些评价证据,以及如何把证据放臵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进行检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像史学家运用史料的一些重要观念和思想,这对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是很有帮助的。

三、“史论结合”的中国史料教学

我国也有重视史料教学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以变革历史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包括教学手段)为主的教育改革,在其中就出现了史料教学的方式方法。进入21世纪,随着历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开展,史料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了解和运用。例如,2004年夏,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在黄山举办全国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竞赛,一位教师执教了一节关于辛亥革命的课,课堂上这位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给学生大量史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给在场的学生与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今,在历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大环境中,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看,历史新课程实践中涌现出来的许多优秀课例,无不强烈地体现着史料教学的特色。换句话说,要上一节既体现历史新课程的理念,又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有特色的历史课,如果不在史料选取、史料运用和史料分析解读上下些功夫,恐怕就难以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史料教学已成为我国历史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

在《2011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

部分都强调了史料的重要性。

3.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

4.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知识与能力

3.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4.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回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

--过程与方法

鉴于此,新版历史教科书尤其重视对史料的直接引用和应用,而不再把他们作为教学内容中可有可无的附属物或者补充性论证材料,而是把史料作为历史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材料加以运用。同英国一样,我国教科书中史料的类型非常广泛,包括文献与文字资料、实物、图片、照片、纪录片、建筑物与历史遗迹等,其中既有第一手史料,也包含加工过的材料。教科书中引用的史料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教师只需引导学生从史料本身的演习中去挖掘有效的历史信息,以此来建构学生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很明显,新的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史料的应用和学生的分析、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史料教学已经渗透到中学历史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课前提示一直到教学评价。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也使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

1、观看历史相关影片。

2、利用博物馆和历史文化遗址教学。

3、引入典型史料,设疑并形成学习诱因。

4、设臵独立的学习项目,在理解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史料的价值。

5、从史料探究中形成一定的唯物史观和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其具体步骤是:师生首先确定探究问题—形成假设—师生共同收集史料—分析和解释信息资料来严重假设或者形成解释—学生互相交流和验证其解释—得出结论。

四、中英史料教学对比及启示

英国作为最早发起史料教学的国家,在相关的理论和具体实践中都已发展的十分成熟。我国在引进该教学方法时也充分学习了英国及其他国家的成功之处。二者有很多共同点,归纳如下:

1、两国的中学史料教学都有着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推进,史料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点从国家课程标准的设臵,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都能体现出来。史料教学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发展大趋势。英国的史料教学始于20世纪初,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历史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史料教学,进入

21世纪随着课改的深入,史料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运用。

2、中英两国的中学史料教学都有着自身的历史观与教育观,都承载着各自的公民价值观教育的任务。

3、史料教学形式内容的丰富多样。在具体的实践中,都重视由浅而深的教学、开展的历史课外活动、小论文的撰写、引入教学评价等等。

4、都承载着在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创新思维能力的重任。

两国的史料教学中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1、历史观和教育观的差异。英国中学贯彻西方史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如近代的兰克学派、现代的年鉴学派和批判的历史哲学派等。而我国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英国从本国社会的价值体系出发,强调史料教学与公民价值观、道德教育紧密结合。我国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强调史料教学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强调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多元文化等的价值观教育。

2、史料资源利用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英国中学往往具有完善的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提供准确而丰富的史料资源。而我国中学教学中的史料一般来源于教材,而教师自己准备的史料却又在准确性方面有待商榷。

3、实践中的差异。经过在课程标准中两国都非常重视史料教学,然而落实到教材上,英国教材中史料教学的比重远多于我国教材。英国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史料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我国,因为发展时间较短,加之教师素养参差不齐,在教学中史料的利用情况也有较大差距。另外,因为“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史料教学往往流于表面,出现了“授人以鱼”的不良做法,这是需要警醒并加以改进的。

4、在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思维方面,英国教学中教师会有意识的将学术界有争议的议题带入课堂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并撰写成小论文。而我国教学中,教师会多会有意识的选择史料,以期所有同学达成一致见解,大大削弱了史料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功能。

通过对两国史料教学情况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关于教学改革的启示:

1、课程资源方面,要结合国外史料教学的优秀经验,相应地增加史料在教材中的比重,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大量的史料,对历史的来源形成比较客观的认识;在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开发史料教学的图书资源,加大对建设图书馆的投资并完善历史网络课程资源,为教学的开展提供课程的保障。历史学科门户网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官方也应加强这方面的投入;应加大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迹对学生的开放度,让学生比较直按地按触历史,感知历史,从小能够对历史形成比较直观的认识;

2、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传授学生一些分析和探究史料的方法。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侧重于传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没有把历史认识的方法看作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分析史料的方法,例如:鉴定真伪、判断史料是否有用、比较不同来源的史料、判断史料中的矛盾和偏见成分等等。史料教学的目的在于师生用探究的方式运用史料,让学生懂得如何鉴别和阐释相关的证据;鼓励学生分析史料的内容,从中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证据;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找出史料中的问题,并用自己的方式处理史料等,从而认识历史的本质,理解历史,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教师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扩展相应的学科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切实做好史料教学的实践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证据意识。

4、切实改变目前单一的评价模式,给史料教学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因为中考和高考中已引入史料分析类型的题目,部分地区出现了极端的“题海战术”的做法,大量的史料非但没有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出批判和独立思考能力,反而加重了学业负担。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高考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史料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之功效。注释:

①李稚勇:《论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史料教学》,《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②李稚勇:《中英美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 2期。

③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学科教育》2001年第08期;《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启示》,《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④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龙腾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台湾,2001年。

参考文献:

[1] 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姚锦祥:《课程标准案例式导读与学习内容要点》,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 李稚勇:《论英国中学历史课的史料教学》,《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

[4] 李稚勇:《中英美中学历史课史料教学比较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 2期。

[5]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学科教育》2001年第08期。

[6] 陈新民:《英国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经验及启示》,《历史教学》2002年第11期。

[7] 朱煜:《论史料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9年第1期。

[8] 尚伦岳:《新课改中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和意义》,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9] 孙亮:《澳大利亚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10] 李红梅《试论史料的历史教学应用》,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11] 宋玮《中美中学史料教学的比较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12] C.Counsel.“Teaching History”,History Today,NOV.1999。

5.中英称谓语的对比及运用 篇五

一、中英礼貌原则对比

礼貌原则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关于礼貌语言问题,国内外学者分别从社会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修辞学等角度提出了不少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

1.什么是礼貌原则。谦逊准则是著名语言学家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的六条准则之~,这条准则在中国文化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和价值取向,而英语中的谦逊用语远比汉语中的少,实际应用的更少。中英两种文化在谦逊准则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了解这种差异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Grice于1967年提出了会话的合作原则,指出言语交际双方为了使交际能顺利进行,在交际中会遵循合作原则。如果说话人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听话人应该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的隐含含义,即会话含意。合作原则虽然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它的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会话含义是怎样产生和理解的,但它却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会话准则以含蓄地间接地表达自己。为此,英国著名学者Leech补充,丰富和发展了Grice的合作原则,提出了系统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他认为,礼貌原则可以援救合作原则,弥补其不足。

2.礼貌原则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策略原则(Tact Maxim)即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慷慨原~lJ(Generosity Maxim)即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赞扬原~lJ(Aprrobation Maxim)~]]尽量减少对他人的批评,尽量增大对他人的赞扬。谦虚原则(Modestv Maxim)即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赞同原则(Agreement Maxim)即尽量缩小与他人的意见,尽量夸大与他人相同之处。同情原则(Sympathy Maxim)即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3.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国历史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学者顾日国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中国人日常交际的特点,提出了汉语言文化交流中四个方面的礼貌特征,即尊重(respectfulness),谦逊(modesty),态度热I~(attitudinal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同时借鉴Leech的礼貌六原则,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礼貌原则,共包括五个方面:(1)称呼准则即用适当的称呼问候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r卜t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上下有异,贵贱有分,长幼有等”在现代文化中的积淀和反应。使用恰当的称呼语被认为是最起码的礼貌准则。(2)自谦尊人准则。即贬低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以及尊称他人或相关的事物。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夫礼者,自卑而尊人”,也体现了汉文化中的谦虚品德。(3)雅言准则即使用高雅的语言,禁用“粗语”。这一准则反映了说话者的语言修养和自身的文化素质。(4)求同准则即交际双方尽量减少不同之处,尽量和谐一致,满足对方的要求,赞同对方。它体现了汉文化的“尚同”或“恭敬不如从命”的礼仪。(5)德言行准则。即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这个准则反映了汉文化中“有德者必有其行”以及“君子耻有其词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的传统思想。对比中英文化的礼貌原则,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大体上都遵循了两种基本模式:其一尽量缩小不礼貌的表达;其二尽量扩大礼貌的表达。但在交际过程礼貌原则的应用又各有特点,本文着重讨论礼貌原则表现在称呼语方面的异同,并试图分析其原因。

二、中英称谓语对比 .

1.汉英亲属称谓异同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分(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相比之下,英语亲属称谓则相对贫乏,而且指称宽泛、语义模糊,除区分辈分外,亲疏、内外、长幼都可忽略不计。如sister姐.妹同为一词,年龄大小不分;grandmother既指奶奶也指外婆,父系、母系不分;unc]e可指叔、伯、舅、姑父,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英语中的cousin一词更是无所不能,它不但年龄、父系、母系不分,连性别也不分,囊括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等一系列汉语称谓。2.汉英社交称谓对比。(1)汉语社交称谓。汉语中的社会称谓,1)姓名;2)通用称呼如“同志”,“先生”,“师傅”;3)零称呼语“喂”,“劳驾”;4)只要有头衔的,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所有的职务:部长、省长、司长、厅长、校长、院长、厂长、经理等;军衔:上将、中将、中校、少尉等;职称:工程师、高工、教授、讲师、编审等;学位:博士;职业:医生、护士、老师、会计、律师、教练等都可以加上姓称呼别人。从礼貌原则的角度考虑,第四种称呼最为普遍。

(2)英语社交称谓在英语中,1)称谓词+姓,几乎都用Mr.+姓称呼男性,Miss+姓或Mrs.+配偶的姓来称呼女性。2)关系比较亲密的或者是熟人之间可以直呼其名,如 Mary,。3)而职称+姓氏或名这种称谓形式一般常用于对皇室成员、政府上层、宗教界、法律界和军界人士的称谓。如President Clinton(克林顿总统),Prince Charles(查尔斯亲王),Pope John(约翰教皇),Judge Jackson(杰克逊法官)。一般常见的职称或职业+姓氏的称谓是Doctor和professor。如Dr.White(怀特博士),Dr.White(怀特大夫)。

三、礼貌原则对称谓语的影响 1.礼貌原则对亲属称谓语的影响。不同的礼教传统。汉语亲属称谓中“内外有别,长幼有序”,这既遵循了礼貌原则也反映了汉民族传统的家庭宗法文化,根据父系血缘,围绕家长,确定他们在家族或宗族中的身份。封建礼教深入人心,礼节严格烦琐,也必然有详繁的称谓。与中国不同,西方强调法制。没有烦琐的礼教传统和名分观念。西方人崇尚平等,自我尊严与自由.那些礼貌规则仅仅是上层社会的一种文明装饰与点缀。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长期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中国人大多同宗同族而居,宗族、家族组织具有经济、教育、政治和武力自卫的职能作用。“亲亲”、“尊尊”、“父父”、“子子”,宗族内的亲属关系严格按等级区分。在西方人们偏爱小家庭生活方式,儿女到成年便要独立,较为多变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他们流动性较大,没有那么强烈的宗姓家族观念。西方人强调人格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因此,英语中亲属称谓远没有汉语这么多,使用频率也没有这么高。2.礼貌原则对于交际称谓的影响。(1)汉语的头衔性称谓。植根于封建宗法等级社会中的官本位思想.汉语经常用头衔称呼表示礼貌,以示对别人的尊重。只要有头衔的,基本上都可用作称谓。如石班长、张助理、吴科长、陈会计等。在英语中,尊称的通用形式为“Mr.”、“Ms.”、“Mrs.”、“Miss”、“Sir”、“Madam”等,前四者可与姓或姓名连用。用头衔称呼的非常有限,如professor,doctor。(2)汉语社交称谓的“老”化称呼。中国社会有着悠久的尊老敬老的传统。人们“长者为尊”的观念根深蒂固。“老”字代表着见多识广,足智多谋。

似乎“老”字称呼无处不在,如“老人家、张老、老李”等等.连外国人也是“老外”。在西方文化中,忌讳“老”字,因为“老”意味“old,useless”;“年龄大、体衰、保守、无J}=f』、失去活力和创造力”等等。他们被直呼其名,感到十分自然亲切。如被称为“Old grandma”则会感到反感,更可能是恼火。他们不崇老,而崇尚的是年轻、活力、权力和能力。(3)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在汉语中,出于礼貌,我们常片j“爷爷”、“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用“叔叔”、“阿姨”来称呼与父母的朋友或与父母同辈的陌生人。这种称谓亲切温暖,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但如果套用到英语中,效果只会适得其反。例如,有人的车开在一位老人的车后,他嫌老人开得太慢,于是就催促道:“Move it,Grandpa[”若一位当上了奶奶的年长女性被陌生人称作Granny,也会觉得受到冒犯而不悦。当然在礼貌原则指导下,中英两种语言在称呼自己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求人们在交往中对他人应使用敬称和谦称,应该尽量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以示谦虚、尊敬及客气等。因此汉语里拥有大量的敬称、谦称的词和词组,而英语里几乎没有与此相对应的称谓。英语中没有谦语,但也有一些尊称和敬语,如对国王或女王可直接用敬语“YourMajesty”(陛下、国王陛下或女王陛下),对亲王则说“Your Highness”(殿下),对法官称“Your Honor”(先生或阁下),对红衣主教称“YourExcellency”(阁下)。

四、结语

中西方虽然对于礼貌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人们都很注重求同存异,尊重对方,赞扬对方,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谦虚,但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中西语言文化中的称谓语涉及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各方面的综合知识。我们结合礼貌原则研究中西文化中称谓用语的差异,能够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不会出现语用失误,同时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和文明。参考文献:

6.中英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对比 篇六

由于我就读的专业是行政管理专业,所以对中英两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十分感兴趣。而且,由于我国公务员制度起步较晚,加之又受本国特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中国在公务员考录制度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英国是最早确立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其较完善的考录制度受到广泛好评“因此,通过对两国公务员考录制度的比较研究,积极吸收英国有益经验,有利于完善我国公务员考录制度和吸纳优秀人才。本文主要从公务员的录用管理机构、考试种类、录用方法、报考条件、这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中英公务员录用管理机构的比较

中国的法律规定,国务院人事部门是国家公务员录用的主管机关,负责全国国家公务员录用的综合管理工作。包括: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公务员录用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制订有关的具体政策;指导与监督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录用的管理工作;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负责组织国务院各工作部门录用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和备案工作”

在英国,公务员录用管理机构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内阁和行政部门的控制。公务员委员会成员不属于公务员,由皇家直接任命并独立于部长。在考试录用中,公务员委员会的具体功能体现为:维护选拔任用基于功绩,公平和公开竞争的原则;负责录用法的颁布和解释,审查各部门和机构的公务员,录用政策和实践是否遵循公务员录用的基本原则,要求录用机构公布关于公开录用的信息,聆听和处理来自公务员的申诉。

通过对比,英国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公务员的主管机构权力比较分散,其将更多的考录权力转移给了用人单位。我国公务员考录主管机关权力比较集中。

二、中英公务员考试种类的比较

我国公务员考试依据职位类别分为三类;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考试。综合管理类是一般对专业要求比较宽泛,只要达到一定的学历水平即可,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的考试,基本都是根据职位需要来选拔专业才人。

英国的公务员考试种类主要有四种;

一、公开竞争考试“凡年龄和资格符合规定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考生通过公开考试竞争官职,包括笔试、口试、实际操作以及品行和学历审查,考试后根据得分高低分档排列,以供用人部门择优录用,考试成绩越好,官职和待遇越高。

二、有限资格考试是指考试适用范围有限,有限政府内部某类或某级在职人员参加。它有明确的资历!学历要求和范围的限制。

三、鉴定考试对被提名的人员进行体格、年龄和性格等方面的考查,并举行合格考试。四,特种考试是对一些已获得专业学历或专业资格人员的任用考试,一般的方法是个别接见”高等文官职位和特种文官职位等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除参加公开考试合格外,还必须参加硕士、博士考试。

通过比较还可以看出,英国的考试种类较我国多样化。

三、中英公务员录用方法的比较

我国公务员的录用实行二轮制考试,并采用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第一轮笔试,包括行政职能测试和申论两部分”笔试可以考查公务员的思维逻辑能力、写作能力、洞察社会热点的能力以及对一些常识性知识的掌握。第二轮面试,考查考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风度仪态、组织领导能力以及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

英国考试录用公务员采取等级考试和二轮考试的方法考试分为行政!执行!文书与助理四个等级并且每个等级都有与之对应的考试要求在二轮制的考试中也包括笔试和复试两种方法。

通过比较,英国的录用方法体现出分级考试的特点。

四、中英公务员报考条件的比较

我国法律规定,公务员报考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要求,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政治权利;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报考省级以上政府工作部门的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在我国根据不同的职位,对应考者的报考资格有着相应的要求”。

英国的公务员考试对报考人有一定的资格要求和审查,通常要求报考人具有本国国籍、具有公民权、具有与将要报考的职务相应的文化水平并具有健康的身体等“并且,英国对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参加考试的基本条件也作了相关规定,如,:行政级公务员报考年龄为20一27岁,要求大学毕业并具有二级优等学位。

通过比较,在报考条件方面,我国注重政治素质,而英国政治和行政分离。

通过以上的比较发现,相较英国的公务员考录制度,我国的考试录用制度无论从考试录用过程中所包含的内容还是具体实施过程的深度广度,都有比较大的差距,还需进一步完善。我国在借鉴英国制度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的公务员考录制度进行改革,1、建立独立于行政机关的公务员考录机构和相对独立的监督机构;

2、建立分级考试制度,采用标准化试题,增加试题实用性;

3、合理确定面试入围分数线,适当增加专业化考查充实面试内容;

4、增加相关学者!专家在主考人员中的比例,优化面试考官结构;

7.中英委婉语对比浅析 篇七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众多的语言现象中,委婉语又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和表达方式。无论在英语还是汉语中,人们都曾对委婉语作出过定义。委婉语的英语单词为Euphemism,这一词汇源于希腊语,其前缀“eu-”相当于英语中的good, sounding well,词根“-pheme-”意思为speech or saying。Euphemism理解为speak good fame(说好听的话)或good speech(优雅的说法)。《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对该词的解释是“use o pleasant, mild or indirect words or phrases in place of more accurate or direct ones”,即用一种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礼的、听起来顺耳的词语来取代更精确或直接的表达。同样,李鑫华在《英语修辞格详论》中将“委婉语”定义为“用比较温和的词代替粗鲁的词或使人不愉快的词,用通行的词代替禁忌的词”。由此可见,人们使用委婉语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让听者产生不好的情绪或想法,尽量使用间接的、模糊的语言婉转曲折某个意思,从而让人产生愉悦的、乐观的或者说非伤害性的理解,以至于交流能够得以持续顺畅的进行。

二、委婉语功能概述

1. 避讳功能。

委婉语的避讳功能是指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为了不侵犯对方的尊严,人们常常借助于委婉语表达尊重和礼貌。这一点在汉语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秀才”一词就已产生,但刘秀做了皇帝后,为避其讳,就将“秀才”改为“茂才”。在中国历朝历代,最大的避讳字眼,便是皇帝的名字。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为了避讳,规定老百姓取名不允许用“天、国、君、臣、圣”等字眼。明朝的人对“元”是十分痛恨的,所以明朝人把“元来、元任、元由”等词的“元”一律改成“原”,成了“原来、原任、原由”。

2. 掩饰功能。

人们通常借助委婉语的这一功能来回避直接传递和接受的尴尬,掩饰说话人不愿意或不好直说的事物。另外,在某些特定场合下,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使受众更好地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为了掩盖事件的本来面目,人们也会使用委婉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正是从这一角度,也有人将委婉语称为“欺骗性”语言。

3. 褒扬功能。

根据美国哲学家P.Grice的合作原则,在所有的言语交际活动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交际目的,都有一种默契,一个双方都应遵守的原则。这一合作原则在褒扬功能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比如,航空公司为了取悦乘客,对机舱等级进行美化:一等舱(first class)改称为豪华舱(deluxe class);二等舱(second class)升级为一等舱;三等舱(third class)更名为旅游舱(tourist class)。这样无论是哪一等舱的乘客都能“各取所需”,自尊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而航空公司也能招揽更多的乘客,增加收入。

三、中英委婉语对比

如前文所述,由于说话者在社会交往中需要照顾到受听者的情感因素和交际的成功性,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无论通过何种语言,委婉语的使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下面从四个方面来对中英委婉语的使用进行比较。

1. 有关死亡和个人缺陷。

死亡在世界各地都是人们避讳谈到的话题。在中国,人们对死亡的委婉说法很多。比如:“走了”、“不在了”、“上八宝山了”、“去见马克思了”等,更文雅一点的说法如“与世长辞”、“逝去”、“驾鹤西去”等。英语中,死亡也是人们最为忌讳、不愿谈论的话题,不得不提到的时候人们常会用be at rest, 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 answer the fina call, pay one’s last debt, pass away等来代替。

在汉语中,如果一个人长相很丑,我们一般会说“长得很普通,长得很一般”;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为肥胖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妇女担心自己过胖有损形象,而“肥胖”一词也带有一点贬义,因此人们常用“丰满”一词来代替。同样,英语中也常用plain, ordinary代替丑的,用plump, heavyset来代替肥胖。而说到骨瘦如柴时,人们不用skinny(瘦或皮包骨头),而说slender或willowy(身材苗条)或svelte(亭亭玉立)。

在中文里面,对于瘸子、瞎子我们会用“腿部残疾”和“盲人”进行替代,用“精神病人”代替疯子等。英语中也不用crippled(瘸子),blind(瞎的),deaf(聋的)而全部称他们为the handicapped(残疾人),从而避免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2. 有关金钱。

中国人在与价值观念有关的“钱”的问题上,态度表面看是矛盾的:一方面,“君子言仁不言利”;另一方面,“钱”毕竟是财富的象征,人们又离不开它。这种“矛盾”心理在言语实践中的调和就是正面谈论“钱”时,毫无顾忌,但在涉及个人的金钱观念时,往往避“俗”就“雅”,如用“金、银、钞票、现金、款项、收银处”等代替。这使得中国人既可以从容地谈“钱”,又能保全体面。同样在英语中,tip, fee, toll, tuition, fare, cost, charge等单词都可以用来表达钱的意思。

3. 有关性和个人情感。

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于性的保守态度决定了多数中国人谈“性”色变。比如人们一般会用“夫妻生活”,“偷吃禁果“或“那个”来表示男女性行为;用“红杏出墙”表示女性的婚外情,用“花心”表示男性对待爱情不专一。还有“第三者”、“拈花惹草”或者“寻花问柳”等用来表明个人的生活作风不好等。在英语中也有make a love with, to go to bed with, to sleep with等词来表示性行为,而sleep around, live-in lover, group-group等是用来表示个人生活不检点的委婉语。

4. 有关地位扬升。

在交际过程中,为了保证交际顺畅的进行,通常会采取一些扬升的表达方式给对方予以礼貌的称谓或赞扬。比如,汉语中我们常用“家政”或“钟点工”来代替保姆,用“园艺工程师”代替园林工人,用“销售代表”代替推销员等。英语中也存在类似现象,如称“清洁工”为sanitation engineer,称“机修工人”为automobile engineer,“擦鞋匠”被称为footwear maintenance(鞋靴保养工程师)等。

从上述现象的对比可以看出,无论是中文还是英语,委婉语这一普遍存在的事实说明人类都有趋善趋美的心理,尽管它受到历史、地理、社会文化及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现象深入本质可以更加清楚委婉语现象的实质,从而把握其发展方向。委婉语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中,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润滑剂,缺少了它,生活将会变得枯燥乏味。

四、结语

委婉语产生的环境和条件是很复杂的,它深深地植根于社会生活中,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和被不断地取代,这样可以使语言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有些人认为委婉语虚伪,而一些人则认为它们是一种“心理需要”。事实上,语言总是和社会紧密地联系着,而委婉语则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需强调的是,委婉语的使用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制宜,滥用委婉语显得荒唐、滑稽,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2]肖乐.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对比[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3]张拱贵.汉语委婉语辞典[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6.

[4]谢军.英汉委婉语对比初探[J].武陵学刊 (社会科学) , 2001, (5) .

8.中英语言颜色词对比 篇八

【关键词】中英 颜色词

【Abstract】Color lexic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re different due to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This paper conduct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olor lexicon in the two languages, uncove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Key words】Chinese and English; Color lexicon

颜色词是人类认知世界过程中的文化积累。英汉两种文化中,基本颜色词是其相通的部分,但是由于社会习俗、历史进程、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英语和汉语的颜色词在数量、构词、分类、语法特点及表达含义各方面都不尽相同。本文依据汉语基本颜色词研究以下六组词汇的对比:黑和black、白和white、红和red、黄和yellow,绿和green、蓝和blue。

一、黑和Black

1.相同点。黑色和“black”在两种文化中都有着神秘的、违法的含义。英语中的表达有:black market(黑市)、black list(黑名单)。而汉语中“黑货”是没有缴税的走私货。另外,黑和“black”在和白和“white”表示“对与错”和“是与非”。例如,“call black white”表示将对与错搞混汉语中的表达则是“颠倒黑白”。

2.不同点。在汉语中,黑色被用来象征忠诚、正直和公正,这是英语里面没有的含义。比如,黑脸包公的形象,就是忠诚、正直而又公正的。对于中国人来说,黑色还有这一些特别的内涵。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黑色是反对革命的代表色,比如“黑组织”、“黑后台”、“黑爪牙”和“黑五类”。

二、白和White

1.相同点。对中国人和西方人来说,白色有纯洁、善良的含义。在英语中,white witch(白色女巫)指的是行善女巫,“white lie”指的是善意的谎言。在汉语中“洁白”、“白璧无瑕”、“白衣天使”等都表示善良纯洁。在中西文化中,白和“white”还可以用来表示无罪的。如果某人被称作是“white-handed”(双手雪白的),这表示他是诚实的或无辜的。“To mark ones name white again”(重新标记某人的名字白色)表示使某人清白,恢复名声。中文中的“白”,在“不白之冤”、“清白无辜”等词中表示着同样的意思。

2.不同点。“white”在英语中有许多特有含义。比如,“white”在“white elephant”(白象)中表示无用的;在“White Hall”(白厅)英国政府的所在地和“White House”

(白宫)美国总统官邸中,“white”表示了权威和权利。“white book”(白皮书)是官方发布的法规。在中文里,“白”因为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对中国人来说也很特殊。“白”在“白衣”、“白丁”中还表示没有受过教育的、不识字的。因为一些政治的原因,在中国,白色还被看做是堕落的、反动的颜色。比如,“白色政权”有这个含义。此外,“白”在汉语中还表示无效的。比如“白搭”、“白费”和“白字”,它们都意味着没有结果。

三、红和Red

1.相同点。“红”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颜色。在以下用法中,体现了中国人对红色的喜爱:“满堂红”指一个人来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披红挂彩”是为了庆祝令人高兴的事情时的穿戴。英语语境下,“red”也常被重要的人、组织和场合使用。“red hat”(红帽子)和“red cross”

(红十字)分别是红衣主教和一个红十字会国际组织,在这两个词汇中“red”有博爱和仁慈的含义。红色常被用作是警示用途。如red light和red alert红灯和红色预警。此外,经济活动中亏损区别于盈利用红色墨水“red ink”、红色字符“red figure”来突出标识,中西方都有将“红”和“red”作为亏损赤字的代表。

2.不同点。在中国,“红”表示成功和财富,例如“大紫大红”、“走红”、“红人”等等。这个含义还运用到网络社会中,许多人气度和关注度极高的普通人被叫做是“网红”。但在英文中,没有类似的用法。由于历史原因,“红”在中国是改革、共产主义和政治忠诚的象征。“红军”、“红色政权”这些词中都隐含了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心。而在英语中,red有时是贬义的表述。英文中的“Red Army”(红色军队)即日本的恐怖组织“红色部队”和中文中的“红军”、“红色军旅”完全不是同一个概念。另外,汉语中用“红眼”来表示一个人的嫉妒之心,在英语中同样的含义使用的是“green”。

四.黄和Yellow

1.相同点。黄色被运用到世界各地各种警示的场合中。“yellow line”英国是街边的黄色涂料画的线,在划线区域内只能短时间或一定时间内泊车,同时“double yellow lines”是禁止停车的标识。

2.不同点。在汉语文化中,黄是财富、荣誉和权利象征在汉语中,“黄”有很多情况都与“皇”相通,比如帝王的服饰称为“黄袍”、帝王发布的法令称为“黄榜”。类似的表达还有飞黄腾达、黄袍加身等。而在西方国家, “yellow”常常与胆小懦弱联系在一起。如“have a yellow streak”,意指这个人是懦夫。

五、绿和Green

1.相同点。随着污染的恶化,“绿”和“green”与环境密切相关。例如,“Green Peace”是一个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国际组织。“Green revolution”指环境保护。“green consumerism”消费主义是对环境无害的消费。汉语也中有,“绿色食品”、“绿色和平组织”、“绿色消费”这样的说法。绿色也是“通过”和“许可”的象征。“give somebody the green light”是给某人开了绿灯,意味给予某人许可做某件事情。另一个例子是“绿卡”或“green card”,是批准外国人在美国依法工作和生活的证明文件。

2.不同点。在中国,“绿”有时表示可耻的或者坏名声。这一等含义在“绿帽子”和“青楼”的表达中看出。

在英国和美国,“green”经常被用来指金钱或财富。比如,“green power”指的是金钱的力量或财团;“green table”用于赌博的桌子;“green stamp”在美国是救济金或津贴发放时所用的。“green”还有不成熟的含义,例如“green corn”是指嫩玉米。衍生到“green hand”和“green horn”新手中,都表示缺乏经验、锻炼和知识。此外,“green”有一种意思是嫉妒或羡慕。所以在英文中,就有了“green with envy”的用法。但如前文提到的,嫉妒在中国颜色词常用“红”来表达,比如“眼红”。

六、蓝和Blue

相同点。“蓝天”在中国通常是“青天”旨代公正、耿直的法官;与此同时,蓝色的天空通常是高远的,因此“青云”表示地位高尚,因而有了成语“平步青云”。

经过了与西方的密切交流,现代中国逐渐衍生出的一个表述:“blue print”(蓝印)是指计划实现的东西。与其对应的汉语中的用法是“蓝图”,在这个含义中“blue”和“蓝”是美好的象征。

不同点。英语中“in a blue mood”字面是有蓝色心情,表示感到难过或沮丧。相似的,“blue Monday”(蓝色星期一),表示愉快周末后回到工作或学校的第一天。在英文中“blue”也与贵族相关,“blue blood”(蓝血)就是指一个人的贵族血脉。从这一含义中还衍生出了“blue ribbon”(蓝丝带),用于颁发给比赛的冠军得主。法语的“La Bibliotheque Bleu”(蓝色丛书),使得blue有了肮脏的或淫秽的含义,如:“blue movies”(蓝色电影)、“blue jokes”(蓝色笑话)当中。这一用法,在中文中,使用“黄”来指代。

七、异同的原因

1.相同点的原因。

(1)生理感观。不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我们主观所理解的内涵是对相同的物质世界的感应和觉知。例如,人们会习惯性的将白色和明亮联系在一起,因此“白”和“white”都和明亮、纯洁和无辜有关。在中文中有“洁白”、“清白”,同样的,英文中有“white sheep”、“white lie”这样的用法。

(2)相互影响。两种语言被其它文化所影响,吸收其它语言的表达方式,是全球化趋势所致。例如,中文中的“蓝图”、“黑匣子”、“白色恐怖”就是分别受到英语中“blueprint”、“black box”的影响而得来的。

2.不同点的原因。

(1)知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事物的知觉角度不同,就导致所使用的颜色词的不同。比如,我们中国人说的“红茶”,英文相对应的是“black tea”,从字面看是黑茶。这是因为,中国人用茶叶泡出来的水的颜色来描述茶,而英国人用干茶叶的颜色来形容茶水。

(2)环境。文化的演变,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称之为“环境”。在英语中,“blue”承载着悲伤、抑郁的内涵,这和地理环境脱不了关系。蓝色更多的是与英国人最常接触到的海洋有关,海上暴风雨和乏味的生活导致生活在海上的人情绪低迷和忧郁。除了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语言表达。如在解放战争时期,“红军”、“红色根据地”中的“红”象征着革命,而“白色政权”、“白区”中的“白”表示了保守和反革命的含义

(3)宗教。宗教和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文里的“黄”的积极意义与宗教有关。在道教和佛教中,黄色是神圣的颜色。“黄道吉日”是适合做一些重要的事情的日子,比如举行婚礼和举办开幕式。在中国,“红豆”是爱情的信物,但在英语中“red bean”代表了愚蠢。这源于圣经故事中,艾萨为了一碗红豆汤傻傻的放弃了自己作为长子的权利,将他出卖给雅各布。

(4)其它。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如神话、文学创作、历史典故等也影响了颜色词汇的用法。中国古代传说中,虹为一种会变幻成美丽的女性来勾引男子的怪兽。慢慢的,在中国古代“虹”引申为美女的代名词。在西方,“white elephant”(白象)这一用法则来自一个古罗马历史故事。

八、意义

在跨文化交流中,如果不能明确颜色词汇的文化内涵,会使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者不能够透彻地理解对方想要传达的意思,直接地形成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可避免的障碍。

通过对中英颜色词的内涵对比,我们应该注意以颜色词为载体的文化词汇,深入理解语言背后的历史、地理和风俗。因此,理解颜色词所包含的中西方的差异,从细节上掌握颜色词的内涵,有助于进行更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减少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交流中的失误。

参考文献:

[1]陈琳.英汉颜色词对比浅析[J].语言文学研究,2012(2):48-49.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66-83.

上一篇:部编版语文八上测试卷下一篇:班组长应具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