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24-10-06

电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精选12篇)

1.电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一

电教媒体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教媒体运用于大、中、小学课堂。由于电教媒体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备受广大师生的青睐。电教媒体介入到英语课教学中,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静止的图像动起来,更加具体地反映思维过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灵感、开阔思维、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历史与现实的限制,激活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缩短学生的认识过程,使传统与现代化媒体相互渗透、补充,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提高英语课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手段实施课堂教学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多媒体正是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仿佛触手可及。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阅读教学的优势

1、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论学生的学习程度和习惯如何,都一视同仁,都采用同一种方式、进度和要求进行教学,学生的个别差异和要求则难以保证,初中学生自入学以来,小学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影响很难去除和改变,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学习,学习效率低下,而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独特的优势。

2、有利于教师语篇教学的深入和学生对语篇的理解

多媒体的运用不仅触及语篇的全部内容,而且能生动、形象、真实地提供与语篇有关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头脑中的内容图式更为丰富。

3、有利于教师语篇教学的深入和学生对语篇的理解

多媒体的运用不仅触及语篇的全部内容,而且能生动、形象、真实地提供与语篇有关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头脑中的内容图式更为丰富。教师通过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够建篇章整体框架,继而引出每段的细节与内涵,做到既紧扣教材内容、突出阅读理解重点,又注意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由表及里、有浅入深地引导和点拨,从而使语篇教学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多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建立语篇理解的信息沟。

三、思考与分析

要使多媒体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其最大效率,我认为还应当与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相结合。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固然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也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如实物、简笔画、图片、录音机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不可忽视。爱因斯坦曾说过:“喜爱是比责任感更好的老师。”

总之,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将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广泛应用于外语语言教学成为可能,比较而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所具有的强大的优势不可替代:多媒体是视频图像、音响、图形和课本内容多层次、多角度的融合,多媒体的使用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再加上通过电脑的制作使图像、音响、图形和课文相互感应,利用图像、声音和动画的组合来展示新信息,创设出语言使用所需要的语言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临其境”,活灵活现地学习和使用语言项目,并使其有可能来创造性地使用所学语言。

2.电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二

多年以来,传统的音乐课都以钢琴、电子琴为主要教具,但是,随着其他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中电教媒体的广泛介入,音乐教育工作者也深刻认识到了运用电教媒体的意义。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等的运用,使音乐教学变得多姿多彩,音乐课堂则更显出勃勃生机。然而,电化教育的技术并非仅指教育中的电教“媒体”、“手段”等,“媒体”、“手段”只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教育的技术是指如何选用教材和教具、安排教学活动的计划、分组等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控制、评价、管理方法、策略等问题。一节好的音乐课,同样需要处理好以上各个环节,音乐教育应该是艺术的、审美的教育。在课堂上使用电化教学的同时,必须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感知音乐、认识音乐,获得审美满足,得到自我发展。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

目前,苏教版的初中音乐教材每一课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歌曲、音乐知识和音乐欣赏。下面,我以初中教材第三册第三课为例,具体地谈谈电教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在这一课的音乐知识中,讲到了“二拍子的指挥图式”和“拉弦乐器”。在讲二拍子指挥图式之前,教师可以放一段录像,只要是二四拍子的,带指挥的,不管是乐曲或歌曲都行。在看录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解一些有关的“指挥的姿势”、“起拍”、“收拍”、“强”、“弱”、“拍号”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请几位学生到前面模仿录像里的动作,结合教师的讲解,给其他同学示范。或请一两位学生指挥全班唱歌,这必将调动大家指挥的积极性,而另一项音乐知识“拉弦乐器”,投影或放录像则更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具体地分清二胡、板胡、高胡、中胡、低胡、京胡及它们各自的音色特点。

在任何一课中,音乐欣赏都十分重要,本节课的音乐欣赏包括《空山鸟语》和《二泉映月》,这两首都是非常著名的二胡曲,合理使用电教媒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音乐欣赏中,需要营造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据刘天华的女儿刘育和回忆,刘天华的《空山鸟语》是根据唐人诗句“空山不见人”之意而作。在听“引子”部分时,我们可以在幻灯机上投放一些能贴切表现《空山鸟语》意境的投影片,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宽广的空间感。再投放一张投影片,表现出来到空谷幽林的愉快心情,使人感受到山谷中充满了生机,又会让学生想起嬉戏的小鸟在树杈间活蹦乱跳的情景。而第三、四、五段,乐曲本身就运用了各种拟声表现技巧,展现出了一幅百鸟啼啭的喧闹画面,这五段将人、情、景、鸟语交融在一起,学生借助于电教媒体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感情和出神入化的音乐表现力。

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创新型音乐教师要用新知识、新科技手段武装自己,能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目标和已有的信息资源创新性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获取所需和应获得的知识。同样的建筑材料由于施工技术不同可以建造出不同质量的高楼大厦,学生的知识而由于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同样是欣赏课《二泉映月》,江苏的周维松老师独具匠心,他打破传统欣赏录音的做法,采用几种电教设备,不同的艺术形式九次展现音乐,每次展现都给学生以新感觉和新收获,整个教学结构如同大海的波涛一样层层相叠,惟妙惟肖,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变成课堂教学可操作行为,并要善于运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它紧张而灵活地转动起来,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在音乐方面的聪明才智。

在学校音乐教学中,如果我们单纯地把学生局限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内,不与现代技术教育接轨,那么,无论是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音乐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难以达到教学目的的。学校音乐教育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使用电教媒体并不是完全主张把音乐课堂交给学生,而是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功的教育就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卓越的创造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手段的音乐教育,电教媒体在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音乐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的内在关系,以凸显音乐课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反之,传统的音乐课教学,仅仅是把音乐课放在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的传授和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教学目的非常单一,就是使学生有“一技之长”或多一个兴趣爱好,而忽视了音乐课本身的意义。电教媒体恰恰弥补了这种不足,它使学生利用视、听觉等多感观了解音乐,了解音乐的内涵,透彻地理解音乐知识。

3.电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三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运用其具体、形象、直观的优势去调动、感染学生,使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增加课堂容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还可以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

[关键词]电教媒体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34

信息技术是近年来教育教学这块沃土上的一股清新的催化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合理、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运用其具体、形象、直观的优势去调动、感染学生,使其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融看、听、想、练于一体,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本人在教学中努力尝试,大胆运用,以下是本人在具体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 巧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也是探求知识的动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长处,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积极、愉快地去学习知识。如教学《芙蕖》一文,可以先播放一段满池荷花的录像,用优美动听的琵琶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美丽动人、风姿绰约的荷花池旁。有了初步的观赏,学生已为眼前的美景心动,自然就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二、 巧用电教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易于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在教学《土地的誓言》一文时,由于学生年龄所限,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但他们有着朴素的感情。教学前,我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让最形象的画面最直接地撞击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强烈的震撼,然后再播放《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等音乐,以直接诉诸心灵的方式深入感染学生。当学生情感被调动起来之后,便能够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再如,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我运用录像这一视听觉媒体,便能完成情感转折,并使之达到高潮。通过大屏幕放映斑羚飞渡的壮观场面,直观、鲜明的图像,具体再现了感人而又残酷的一幕。学生亲眼目睹这惨烈、悲壮的一幕,不禁反思我们人类社会,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像斑羚那样。

三、 巧用电教媒体,增加课堂容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恰当地使用电教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增加课堂容量,如:为了巩固和检测当堂学习情况,教师可编制课堂练习题,在课件中体现,题型可以为填空、选择、判断、表格、阅读理解等。如教学《隆中对》一文时,我结合历年中考语文纲要,紧扣三个问题(诸葛亮对策的核心是什么?提出了哪些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科学而合理地设计了题型丰富且符合中考纲要的练习题,经过实践,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呈现更多的练习题,这样,既检测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效果反馈,又巩固和弥补了学习中的漏洞,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和容量。

四、巧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字的理解程度,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时,我就特意用多媒体呈现司马光砸缸的多幅图片,创设情景,指导学生续编故事“司马光砸缸”,让学生自由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学生想出了多种故事版本。可见,巧用多媒体开拓思路,让学生多进行想象力的训练,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

五、巧用电教媒体,实施分层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借助电教媒体进行分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差异,把学生座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学习小组,兼顾好中差,对练习题的设计同样要紧扣好中差三个层次的目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最差的学困生放低要求,中等生跟上课程标准的要求,优等生拔高目标要求,目标的出示可运用电教媒体,分时段、分层次进行出示。在问题的设置上由于考虑了不同的学生,因此,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享受思考的乐趣。这样的学习内容、学习手段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的学生都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在课堂上品尝到交流的乐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也就得到了稳步提高。

总之,我认为电教媒体的运用,增大了课堂密量,增加了教学密度,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具有空间感,主体感和生动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当然,选择使用适当的电教手段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才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4.电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四

桂阳县飞仙中心校 谢功县 电话:*** 肖国爱 电话:***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的日益提高,电教媒体正在逐步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了“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法,有效的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速度、高质量地获得知识。我是教语文的,下面我就谈几点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1、利用幻灯片,加深学生对所学课文主题思想的印象和理解。

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来源,是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原动力。像这样利用电教媒体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化抽象为形象,化语言为形态,化文字为图像,给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在讲到《赵州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说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史的创举,我把“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的河面上。”用幻灯片放映出来,让学生反复读这句话,并展开讨论:三十七米大家想象一下有多长?和我们的教室比起来有间教室那么长?中间没有桥墩,靠的是什么力不跨?课堂上同学们叽叽喳喳议论起来,后来变成了赞叹,大家想象的到为什么作者说赵州桥非常雄伟了,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同。

2、利用录音,美读课文,陶冶学生情操。

语文教学的载体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教育意义。语文教师应通过语文教学,尽可能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巧妙地综合运用各种电教媒体手段,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审美价值观的形成与提高,对于语文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优化整合,无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可根据教学需要,有的放矢地巧借这些典范的朗读教学录音带,利用音响电教媒体进行美读。听录音前应要求学生用心去多感受多领会,以求披文入情、披文入理。利用录音美读,既可培养学生的听读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更重要的是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达到披文以“入情入理”的目的。如不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在利用录音的基础上,再配以视觉画面,就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具体、富于感染力,更能增强“美读”的教学效果。如学习《黄河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我利用网络把《黄河大合唱》下载至U盘上,在课堂教学中用录音机播放片断,利用听觉让学生直接感知音乐作品豪迈的旋律和磅礴的气势,从而感受到作品所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教学《音乐巨人贝多芬》(七年级下册第13课)时,我先播放CD《命运交响曲》,让雄浑激昂的乐曲叩击学生心扉,进而理解贝多芬命运的坎坷,走进他那“真实的好灵魂”。另外,在学习古诗词曲中,我尽可能找出相应的古曲,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欣赏。如此组织教学,不仅能使文学与音乐相互结合,而且能同时提高学生对文字语言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对音乐语言的审美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广泛、健康而高尚的审美情趣,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3、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延伸教学空间

传统的讲述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远远不能适应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电教媒体的使用能提高信息强度,增加可见度和可闻性;语文教师通过丰富的网上资源,储备自己的语言知识,教学时就能厚积薄发,纵横捭阖,既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又把知识性、趣味性寓于一体,增强了师生之间交互性和教学的趣味性。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层面。如在学习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6课)这一课时,我们在课前把由《皇帝的新装》剧本改编成的电影让学生观看,借助影片把课文中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被电影中特定的环境再现出来,观看电影使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了整体感知后,再来学习这一课,学生对剧中人物形象的认识和看法就更全面准确了。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关注范围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在拓展教学空间的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入而全面的认识

总之,电教媒体辅助教学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更有感染力,电教媒体辅助教学作为构建学习环境的理想工具,充分发挥其优势,才能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同行的交流观摩中,深切感受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电教媒体用得巧,哪怕是一段录音、一张幻灯投影,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用得不慎,即使是一堂多媒体教学课,也只能是光有热闹而无门道的教具演示表演。所以,只有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知识的特性、学生的实际,适时、适度的巧妙运用电教媒体,才能从本质上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书目:

1、《新世纪教师素养》(张行涛、郭东歧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5.电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五

古浪县横梁中心小学

肖莉

2012年11月

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适时运用

【内容摘要】:

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为教师在语文教学和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

提供了便利,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把握电教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以达到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手段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目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呢?在本篇论文中,我以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来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适时的运用电教媒体,全文主要从思维特征、教学需要和教学环节三个方面阐述设计时机、把握时机和捕捉时机的适时性。

【关键词】:

教学设计、把握学生、捕捉时机

【正文】:

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造成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便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那么,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把握电教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以达到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手段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目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呢?我认为教师设计使用的媒体时机,可根据课堂教学环节、教学需要和学生思维特征多方面来考虑。

一、根据思维特征,捕捉时机。

启发式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手段,它同样体现在电教媒体的使用

时机上。小学生的思维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

们在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会启开学生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实例1:《翠鸟》一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这一段学生较

难理解。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会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不一定能找出“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的关键句子。此时使用电教手段,演示翠鸟叼鱼的情景,学生如同置身于美妙的境界之中,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翠鸟到哪里去了?”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这里电教手段独特优势使学生在接受信息过程中,由眼、耳、脑、口等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课堂上,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越深刻,情绪越高昂,其思维就越活跃。捕捉这一时机,顺势运用电教媒体,可以使学生认识更深刻。

实例2: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第一句时,我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教师问:“如果你也来到这般景象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香炉峰上团团雾气,在阳光中,变成了紫色的云霞,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烟雾燎绕的仙境之中。”又如在让学生领会三、四两行诗境时,我关掉录像声音,让学生边看壮阔的瀑布,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我提问:“你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说:“这长长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中挥舞的银纱,美极了。”有的说:“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这样根据学生的思维特征运用多媒体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学生从中体验美,并积极地发现美。表达美,营造出一幅幅的景象。

二、根据教学环节,设计时机。

一堂课有个好开头,是上好课的首要条件。利用电教媒体把学生难以

见到的事物展现在他们眼前,增加感性认识,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例3:古诗《凉州词》,如何让学生理解开头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呢?教学之前,先让学生想象黄河波涛滚滚的情景,再出示投影片,让学生由近及远地眺望蜿蜒曲折、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伸向远方,迤丽飞上云端。而一座孤零零的城堡却坐落在黄河两岸的崇山峻岭之间。为导入后二句诗句的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实例4: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我抓住了小兴安岭“美”的特

点,将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的美景以录像的形式依次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图像与课文内容相互对照,形、声、音、色浑然一体,这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了,注意力也越来越集中,他们仿佛进入了美丽的小兴安岭,置身于茂密的树林里,徜佯在野花丛中,看到美丽的鹿,笨重的熊,机灵的松鼠,尽情采摘香脆的榛子,吃着酸甜的野果„„学生此时已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情感已和作者产生了共鸣,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地方。我抓住实际,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认真思考,在这浓厚的兴趣中学生不但理解课文的内在意蕴,而且积累了语言运用。这样,促进了学生与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

识事物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设计好电教媒体时机,能帮助学生快捷,准确地掌握新的知识。

三、根据教学需要,把握时机。

电教媒体是教师需要确定的,媒体的演示时机,应和教学需要有机结合。整体感知课文,包括对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和对直观形象地引起学生的感官兴奋,增加感知强度,使学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感知课文。实例5: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可运用电脑制作这样一段活动画面:①茫茫的宇宙群星璀璨。②旋转着的地球出来了,慢慢缩小,最后成了宇宙中的一页扁舟。③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出现晶莹透亮的球体。④伴随着音乐出现了转动着的、蔚蓝色的地球。如此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使他们既感受了宇宙的宏大浩瀚,又体会到地球的美丽壮观,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感知课文后教师应精心设计,利用电教媒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解决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

实例6:《螳螂捕蝉》这篇寓言故事,哲理性很强,课文重点使用学生悟出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这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时,恰到好处地出示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再联系课文中的语句指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眼前的利益”与“身后隐伏着的祸患”的双关意思。再联系到课文第三段故事的结果。领悟“恍然大悟”的道理,促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如此举一反三,理解寓意这一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实例7:《难忘的泼水节》讲述的故事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周总理的敬佩、爱戴之情,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我们将周总理的一组照片制成“连环画”,配上音乐和教师的解说,再现周总理慰问灾民、关心警卫员、穿着补了又补的睡衣,以及总理逝世后,男女老少自发地聚集长安街头为

总理送行的场面,学生从中了解到周总理胸怀人民,进一步激发起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在教学本课时,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来历及意义,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延伸,让学生搜集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培养学生了解祖国文化,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情感。

6.电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六

邵阳县谷洲镇中学刘立平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教学改革带来了一片生机,它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了独特的内在魅力,它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多媒体技术,这已经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的运用不但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与保持,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课程改革的启动,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课堂教学过程是课程的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此,本人谈一下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此,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可以通过多媒体对课本、图形、图像、动态和声音等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让他们兴奋起来,创造了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情境。所以,在教学

软件制作过程中我们注重利用图形、音乐和动画等多种信息来补充刺激学生的多种器官,使教学内容真实化、趣味化和多样化,有力地唤起学生的注意,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例如: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我设计了有关的教学课件,使用这些课件时,屏幕就出现了:美丽清晰的地平线上,太阳开始露出了可爱的笑脸。将这一美丽的景物形象地比喻为直线和圆的关系。在舒缓、优美的《日光曲》音乐的伴奏下,一首“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散文诗轻轻诵来……组合成一个巨大的、诱人的“探索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悟”出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在公共点个数方面存在的本质特征,教师提示学生去发现: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位置关系可分为几种类型?分类的标准是什么?能否像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那样,通过数量关系来判定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样,使学生学会运用联想、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探索问题实质,并且这样探索的兴趣也会持续下去。

二、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把握探索的方法

在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庞杂的问题明晰化、静态的问题动态化,而这些目标的达成,是靠运用电教媒体来实现的。特别是CAI,可以闪烁、变色、平移、翻折、旋转和透视等,还可以设计问题模型和供学生探试的情境,这为指导学生的探索方法,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如我们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寓教于乐的特点,设计运用了二次函数增减性的二维动画片。

这样,就有机地把数形结合、化归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学会研究、探索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自我探索的习惯。

三、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初中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电教媒体,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概括的过渡,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如《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一课中,先使用计算机演示长方体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出了新知,同时发展了学生空间观念。通过以上的观察、练习,再用计算机演示本课时的学习难点“正方形的平面展开图”。这样,利用电教媒体演示,能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结构,解决抽象性数学的知识与学生形象思维的矛盾,建立空间观念。

四、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然而常规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等限制,无法有效地创设较多的实际问题情境,限制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用电教媒体就能恰如其分的解决这个问题。如在学习《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上给出的探究情景,发现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神州行和全球通两种电话卡各有各的优点,但当自己要为父母选择适合的电话卡时,应该如何选择呢?这样用多媒体设置场景,帮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真切,情趣盎然。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五、运用多媒体,加强学生思维训练

“数学是人类思维体操”,学生是在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受到思维训练的。因此,现代数学教育观特别强调要重视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过程和知识发生过程的展现,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借助各种电教媒体的经验替代功能,将感觉器官、思维触角延伸到浩淼深邃的多维空间,从而达到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虚为实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拓展教育的时空领域,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展示的奇妙绚丽的声、光、形、色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用变维(改变问题的维度)、变序(改变问题的条件、结论)等方式(发散式)提出新问题,将问题链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

7.电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七

1 什么叫电教媒体

在现代教学中, 教师除依赖传统的语言、体态、板书、教材及挂图实施教学外, 还引入了先进的图、文、声并茂的电教媒体. (如投影、幻灯、录音录像、语言教室及多媒体电脑等) 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将教学信息传递给他们, 使教学达到更好效果。根据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不同作用, 可将其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 (如录音) 、视听综合媒体 (如录像) 、交互式媒体 (如语音教室) 等几类。

2 电教媒体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目前,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 电教媒体等新型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也随之发展起来, 并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电教媒体作为新型媒体, 在教学中其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它可以通过各种图片、声音、文字创设出灵活的教学情境, 通过网络连接, 充实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率。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英语教学中使用电教媒体, 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练习的机会, 有助于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学作为电教媒体早期进入的科目, 电教对它的辅助功能以得以确认并得到广泛使用。首先, 运用电教媒体创设语言情境, 如录音提供声音情境, 投影提供形象倩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 有助于诱发学生进行语言话动的欲望,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电教手段, 可帮助解决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习质量。运用电教手段于英语教学中, 还可启发学生思维能力, 加强感性认识。运用视听结合的电教手段, 能起到烘托气氛, 调动情感, 开拓思路, 启迪思维, 深化认识的作用。因此, 在口语教学中, 科学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 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潜力, 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3 电教媒体的使用原则

教学中选择和使用电教媒体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它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因家, 从实际出发, 其目的是提高教学整体效益。在教学中, 我们应正确、适时的使用电教媒体, 避免进入“电教媒体一定要全、要先进”的使用误区, 须遵循以下原则:

3.1 媒体适量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 使用媒体的首要目的是让其为课堂教学服务, 选用不必要的媒体, 会分散学生注意力, 忽略语言训练本身。

3.2 引入媒体适时原则

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基础上, 根据课型结构进行设计, 适量选用媒体, 适时运用于教学中的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他们的探索兴趣, 起到“点晴”的作用。

3.3 使用媒体适度原则

英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从疑问和征服语言障碍而来,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程特点, 适当设置一些疑难引导学生思考, 之后再将背景材料授于学生, 让学生在自我寻找和对比中理解、吸收。

4 电教媒体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4.1 创设灵活的教学情境。

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英语口语训练时, 总是存在一个羞于开口的心理障碍。学生对于自己掌握的英语缺乏自信, 过于追求完美, 在英语脱口而出时, 不想犯丝毫错误。在这种学生羞于开口表达, 不愿积极参与师生间实际互动的情况下, 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就显得至关重要。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 这种语言离不开真实的社会情景, 没有一定的社会生活情景, 学生单屏死记硬背, 是不可能说好英语口语的。因此创建灵活多变的教学情境, 是进行良好教学的开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出与实际生活环境相似的课堂, 运用录像等手段, 创设语境, 培养学生的语感, 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参与交流互动, 主动地接受英语, 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 减少学习英语的焦虑, 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增强说英语的自信,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并且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 摆脱枯燥的教师纯讲授知识点, 学生死记硬背的尴尬困境。

4.2 采用直观启发式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良好的英语口语是通过长期的交流和训练不断形成的。教师的教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能力。因此, 教师可以积极运用电教媒体再现语境, 增多各种试听刺激物, 让学生产生好奇心, 使其能够更好地关注于教师的教学。在教学模式方面, 运用电教媒体时, 教师可以采用自主学习模式、网络学习模式、游戏学习和虚拟学习模式等。以计算机为教学手段, 通过上传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课外内容等, 学生可以随时方便的使用英语资料。还可以通过一些软件的应用做一些上机测试等内容, 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和网络连接, 每个学生都可以与世界沟通。还有一些游戏软件, 学生在与游戏中的人物互动的同时, 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到英语的相关知识, 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更能帮助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另一方面, 在教学方法方面, 教师可以采用发现法、归纳法、模仿法等。在运用电教媒体时, 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技巧, 通过掩饰等方式先提问学生, 引起学生好奇心, 启发学生动脑筋, 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使学生把英语勇于脱口而出, 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典型例子, 组织学生组成小组模仿一些经典剧情或有趣的片段, 通过学生在小组中的互动学习与交流, 让学生充分发挥抽象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

4.3 运用信息化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 使得教师能有效地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设计出完善的教学活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英语教学的互动性模式也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条件和保障。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媒体的人性化与个性化特点, 通过网络和计算机这种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 增强教学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教育的需求。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这种开放式平台进行交流讨论, 利用灵活的通讯工具 (如skype、QQ、微博等) 进行互动答疑, 在计算机的辅助教学下, 培养学生形成批判性、反思性的学习能力, 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5 结语

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 各种新知识不断涌现, 多媒体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最得心应手的工具。多媒体技术是将图形、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综合于一体进行编排处理的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不仅是时代的需要, 并且还是教学的需要。电教媒体的运用, 给教育方式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 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意义。利用电教媒体, 教师可收集到最新最好的图文并茂的教材, 在这种生动逼真、赏心悦目的教学环境里, 学生可在需要的时候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阅读教学、听说训练可以根据不同对象实施教学, 沟通信息, 向学生提供技能和技巧训练的典型。多媒体将在英语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俞晓, 浅谈电教媒体与英语教学.贵州教育, 1997 (9) .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育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胡壮麟.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 协作化, 模块化和超文本化—谈《教学要求》的基本理念.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4, (5) .

[5]熊焕平, 方克平.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创建与实践.疯狂英语 (教师版) , 2009, (1) .

8.电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八

关键词:多媒体拓展情境再现自主探究分层教学作业设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教媒体在教育领域里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教育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教育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大,时间和知识的老化的周期都在日益缩短,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较全面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和现代社会的人才新需求。电教媒体与各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中,为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学习提供了一个非常理想的平台。中学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就能更好的运用电教媒体的这些优势进行教学和实践。

1、教材拓展、重组。在新课改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拓展和重组。电教媒体就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且便于灵活查找,互相交流,资源共享。也可以把光盘、资源库、录音带、自拍的情境交际和自己制作的flash动画等教学材料融合在一起,向学生提供多重刺激,使学生获得视听等多种感觉通道的信息。如在河北版的学英语八年级(下)Lesson 9的教学中可制作一幅一棵植物埋种、发芽、成长、开花、结果等过程的flash动画,通过投影仪播放,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看到一棵种子长成plant的过程,那么学生就能很容易用英语表述出它的成长过程了。

2、情境再现,形象生动。教师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再现功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利用电视、录像、VCD等现代教育媒体,可以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根据教学的需要,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事物、过程、现象全部再现于课堂。从太空到海底,从远古到现在,从自然到社会,从异国到本土,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出来,让学生如亲眼目睹。如果这种再现功能应用得当,将很好的优化课堂教学。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模拟功能,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在初中英语教材中会话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多数会话材料都有“Read and act”的教学要求,任何题材的会话都在特定的情景中进行的,并伴有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可以说,没有交际情景就不可能有会话。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会话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根据教材的内容,运用适当的媒体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交际情景,吸引学生兴致勃勃地练习对话,轻松愉快地进行交际。河北版八年级学英语(下)Lesson 19第二部分是情景对话。学生经过口头练习,很需要变换角色或练习形式。录像能提供色彩鲜艳的画面和形象生动的对话情景,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感观刺激,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看录像之前,可以写出以下三个问题;

1)Where will they go?

2)What does it have in it?

3)What will they need to do?

学生带着问题看录像,只看了一遍,几乎人人都能回答了。在第二、三遍之后,基本都能流利的对话和表演了。

3、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在Lesson 19中,进行第一部分活动课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金山画王软件中绘制一幅动物园及动物园里的动物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绘制的图片进行描述。也可以自拍一段参观动物园的录像片段,观看模仿并给录像配音,从而更好地掌握此语言功能。在讲解语法项目“现在完成时态”时,可以让学生在资源库或网上查找“现在完成时态”的相关内容,并自学,然后再由教师讲解点拨,并完成后面设置的专项训练习题。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能落到实处,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充分体现了电教媒体形象、直观、生动和可操作性。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根据电教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展示不同难度和深度的作业与习题,让学生进行分层练习。既让优等生“吃得饱”,又让中等生“吃得好”,还要让后进生“吃得香”,具体到每一课中,对后进生要“温故”,即对当堂的内容要重新总结一遍,让他们能够吸收,获得成功感,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中等生要“串线”,即;除了对当堂内容理顺外,还要与前面的内容进行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优等生要让其“知新”,即:提出更高要求的课题,让其通过看书或在资源库、网上等查找资料来完成,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5、利用录音磁带,便于检查督促。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Wordfamily”,倘若按常规(“Play the tape”、“Read after the tape”)来学,不足以检查学生语音的准确度。我们可以利用空白磁带,让学生当场朗读,现场录音,并放给同学们听,请他们在听的过程上互相纠正错误,这样学习辨音的效果要比由教师个人发表意见更容易掌握得多。另外,由于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有限,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教师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朗诵的机会,也就不容易掌握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所以在家庭作业中可每单元布置一项课文录音练习,磁带收上来后教师先听,然后选出优秀作品在课上放给同学们欣赏。

6、交流合作,互相提高。同学们可以就自己准备的资料内容、录音、录像等素材,进行互相交流,资源共享,以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7、作业设置灵活多样。利用现代媒体的交互作用功能,提供双向及时反馈。在传统的习题课的教学中,教师只能掌握一部分学生的习题情况,不容易从整体上了解学生的水平。教师在作业设置时可以灵活多样,可上交练习本、听对话录音、看学生自拍情境交际,或是通过网络递交作业等灵活多样的作业方式。除了拍摄与课文有关的对话录相,还可以自编对话小品,在具体上课前,先播放这段会话、小品表演,学生们看到由自己熟悉的同学饰演的反映同学们日常生活的对话小品,极为兴奋。重播时,可将有关画面定格,让学生一一说出与画面有关的句子,等第三次重播时只放画面,不放声音,由学生们一一说出录像中的句子。最后请同学们模仿表演。用这种电教手段,可以把枯燥的文字,加工成为动态的视听小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由对课文的机械记忆,半机械记忆过渡到知识的活用。这样,教师可较全面地监控学生的答题情况,有利于对学生反馈过来的答题情况做出及时、准确的评价。

9.电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九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育技术与化学教学充分结合和巧妙运用,不仅可以优化我们的课堂结构,还可以优化教学信息的传递途径。可以将化学实验比较直观地展示在大屏幕上,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化学教学更有声有色,让学生更热爱化学。因此,作为初中化学老师,我们要肯动脑筋,积极参加多媒体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提高自己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努力奋斗。

一、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到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开展教学,有些时候,我们往往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分数,甚至会把学生困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他们与丰富的学习资源、现实相隔离,致使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渐渐衰减。我们应当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育技术融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教学内容集于光、声、形、色于一体,能动会变,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比如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这一课的时候,新知识讲授前我用课件放了氧化实验,立刻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对氧气的探索热情。后在介绍氧气对环境的影响时,又利用多媒体的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图像讲解,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空气中氧气对我们赖以生存环境的重要性,从而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觉到其重要性。通过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把我们的教学内容变得非常直观形象,从而可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激起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观察化学现象

化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操作特别多,课堂上经常要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以往我们都采用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看清楚。然而,这种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的过程,浪费了很多课堂时间。另外,有些化学实验现象在实验中是较短时间内或瞬间产生的,所以如果采用巡回展示的方式的肯定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甚至还没巡回展示,实验现象就结束了。如果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完全可以克服这些缺陷,极大地提高化学实验的演示可见度,从而可以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比如在做点燃镁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把镁的燃烧瞬间拍成视频,然后通过多媒体把镁的燃烧过程投影到大屏幕上,每个学生都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镁的燃烧的瞬间情况。这样不仅能够方便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现象,还能鼓励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加快教学进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呆板。一支粉笔、一本书,老师从头讲到尾,满堂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显然,这种教学方式的效率很低,有时甚至会影响教学进度。然而,当我们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把教学内容变得简单化,使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容易化,借助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多重感官刺激和直观感知,不仅可以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程,而且缩短了学生对同样内容的接受时间。合理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还可以增加我们的课堂教学容量,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有比较富余的时间进行练习和检查,可以让我们的教师有更多和学生单独交流的时间辅导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例如播放视频信息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PPT中提供的超链接技术,很快地播放视频文件,能够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非常紧凑,从而使整个课件的展示过程是非常生动形象及可以连续演示的,与此同时,会给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节省很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指导交流并且对整个课堂进行巡视。

四、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减轻教师的“负担”

在我们上课之前,备课这个环节是肯定少不了的,而且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往往要阅读大量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花费很多时间,尽管如此,有些地方还是准备得不尽如人意。然而,自从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以后,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我们准备很多教学资源,为我们的备课工作开辟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能很快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或资料,极大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同时可以减少书写板书的过程,很显然就减轻了我们教师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优化了我们的课堂,提高了我们的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我们的传统课堂开出了一片新天地。所以,我们所有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老师,都要不断地学习多媒体技术,不断运用新技术完善我们的教学模式,创设适宜学生特点和教学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让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化学多媒体CAI的应用评价及前景展望》.化学教学.

[2]《新课程化学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与有效设计》.中学化学参考.

10.电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

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一中

徐明忠

【摘要】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计算机深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给物理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多媒体计算机以其强大的功能,运 用图像、动画、声音、文字信息等,展现物理教学中基础知识,模拟 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使物理现象中稍纵即逝的瞬间,用变慢速度播 放或定格成静止画面,使学生看清楚现象,认识本质,形成正确的概 念。,增加了课堂信息量,启发学生的思维,优化了课堂结构,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 电化教学 兴趣 模拟演示实验 教学显示效果 教学效率

最近几年来,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深入到物理课堂教学中,给物理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因为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生动形象的直观性,不 受时空限制的再现性,运动变化的易控性和模拟性,色彩鲜艳的启发 性,以及及时反馈等多种功能。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 机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各种物理现象和 物理实验过程,从而突出和强化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观察与实验机制。另外,多媒体计算机能够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的直感作用,提高学 生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因此,多媒体计 算机为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特别重视 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颖事物特别敏感,他们的 学习易被兴趣培养,从兴趣出发,利用多媒体展现一些生动、形象的 画面,使枯燥的物理教学变得充满活力。

1、创设情景、激发动机。电教媒体可以真实地再现或模拟事实 的情景、实况记录情景、实物演示情景、或音乐的渲染情景。在讲述 教学内容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录像播放相关的学生熟悉的现实资 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上八年级物理的序论课时,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将神舟六号发射、月球及火星探测的三维动画,变化多端的大自然,绚丽的激光、原子 弹爆炸产生蘑菇云等,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生活中最简单的物理现象 一一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告诉学生,古代的“千里眼,顺风耳”、“嫦娥奔月”之类的神话,幻想随着科学的发展,已变成了现实,短 短几十分钟,使学生如置身于变化无穷的美丽的大千世界中,生动而 又自然地了解什么是物理学以及它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并同时大大激 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

2、引起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电教媒体以其特有的生动、形 象的表现手段和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我在初二《力的测量》一节教学中,为了说明力的作 用效果可以使得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就播放录像“足球运动员 开角球,把球踢到球门前方,队友冲上前去,用头将球顶向球门,被 守门员鱼跃接住。”这一过程,让学生实观地分析在踢球、顶球和接 球时,球受到力的作用时根据什么来判断的,从而得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生动形象的事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电教媒体的放大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显示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的可见度较小,这样就很难使每 个学生都观察清楚,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演示实验的效果,影响了 物理教学的质量。在初中物理磁现象中的磁力线、热现象中的液化、汽化现象,刻度尺、温度计、弹簧秤的刻度,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电力 线、波的干涉等演示实验,都可以利用电教媒体来提高可见度,从而 达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效果,如磁力线的教学,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平面的,要让学生在座位上看清是很难的,所以教师要采用拿着实验 让学生看或学生到讲台上去观察的方法,这样做既让费时间又麻烦,如果适时地利用投影仪进行放大,则既方便又省时,而且教学效果好。演示时只需把磁体放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磁体上面放一块玻璃板,玻 璃板上撒些细铁粉,轻轻敲击玻璃板即可在银幕上看到清楚的磁力 线,同理也可以演示同名磁极和异名磁极间的磁力线现象,既生动,又形象。节省了课堂的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的知识密度。初中物理 教学中的液化现象,一般做常温下乙醚加压液化演示的可见度较小,用投影仪的演示效果很好,把注射器放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调节镜 头至像最清晰,推动或者往外抽动活塞做乙醚加压液化和减压汽化实 验,就能明显地看到液化和汽化现象,使抽象难做的有毒实验获得很 好的教学效果。总之,一般可见度小的演示实验都可以利用投影仪等 电教媒体的放大作用来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多 媒体语言教室的实物投影仪,并通过多媒体软件,可取得更好的演示 实验效果。

三、利用电教媒体的“模拟”作用,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理论内容,或不易观察清楚、危险 性大、难以操作的实验,我们可以通过电教媒体的模拟作用,主要通 过计算机的模拟功能,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进行信息处理或图象 的输出。在显示屏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瞬间变慢等方式,调 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从动态图象中获得信息而形成鲜明 的感性知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知识奠定基础。模拟教 学只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传统的挂图模型、录像也能让学生理解知 识的本质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是与计算机在教学中的模拟相比,对于有些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内容,传统方式就显得不适用 了。如电源的电动势、曲线运动的轨迹、原子核的组成、电子云、核 外电子的运动等等,这些难以观察又抽象的教学内容,用计算机模拟 方法就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光学《凸透镜成像》的教学中,研 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由于这节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所 以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先演示一个或两个点再让学生做实验,为了 让学生能观察物距和像距以及像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学生先在光具座 上做这几个点的实验,然后连续移动物体和光屏,使屏上得到清晰的 像,光屏移动的速度与物体移动的速度不是同步的,所以做起来有一 定的难度。又由于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有的学生就完不成实验,影响了实验的目的和效果。因此,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适时进行“模拟”教学,效果及佳,就能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帮助学 生理解重点,顺利地突破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又如,在介绍电 流的形成时,可制作多媒体动画软件,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 官综合刺激,使抽象的理论得以鲜明的感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电教媒体具有很大的益处,电教媒 体的优势完全可以充分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去,使物理教学中的许多难 点可以迎刃而解,但是我们在教学中还必须注意电教媒体与物理教学 的三个关系。1.电教媒体与师生情感交流的关系。首先,教师要从明确的教学目 的出发,选好合适的电教教材,其次,教师要选好恰当的内容和时间,适当地使用电教教材;最后,在运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用生动、形象 的语言去启发、讲解、概括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学 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创造与学生情感交融、信息交流的学习环 境,并根据学生的反应调节教学进程。2.电教媒体与物理实验的关系。物理学习中的感知形式一种是以观 察、实验为形式的对正在发生的物理现象的感知,另一种是以听讲、阅读为形式的对教材中的材料的感知。前者是物理学习的主要形式,离开了物理现象的观察,物理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物理实验教学不能用其他形式替代。3.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学技术现代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需 要教师努力开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领域,但无论是传统的手段,还是电化教学手段都各有各的特点,不能互相排斥,而应当相辅相成,应从实际出发,选用合适的电教手段。

参考文献:

11.浅谈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一

【关键词】电教媒体;语文教学;作用;兴趣;提高

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整合具有独厚的优势。语文课堂通过使用计算机白板、多媒体技术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化静态为动态、有效化抽象为具体;启动思维探究、培养学生创造性;巧设练习、巩固新知。这样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原本单一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课堂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迅速提高,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点。可见,应用多媒体到语文课堂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很多的优越性。

一、电教媒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汉字是由音、形、义构成的方块图形,掌握汉字不仅要分别认识音、形、义这三个要素,而且要建立三者之间的统一联系。因此,识字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就得千方百计地采用多种形式创造尽可能多的识字写字的语言环境,凭借电教媒体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尽可能展示熟悉和已感知过的事物或现象,通过儿童生活中的经验,将字形与某一事物联系起来,使字形本身形象化,或赋予字形本身的意义来帮助辨认与识记。如在教学“火”字时,我先用多媒体展示物象,根据孩子们已有知识,再出示“huo”,最后出示字形“火”,这样在一幅画面就将“火”字形、音、义联系起来了。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情感却很丰富。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把语文当作纯工具性的东西,为了说明或阐述一件事物,往往千方百计地根据课文内容用口头语言结合身体语言进行描绘,有时因为种种原因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电教手段的运用可以让学生贴近生活,把课文中的描写真实地再现,带着他们进入自然的怀抱,接触真实的生活,让生活和自然美景陶冶他们的情操,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深入理解表现情感的语言文字。例如我在在执教《钱塘江大潮》一文时,使用多媒体放映在学生面前展示出钱塘江大潮来时、退时的景象,让学生通过直观、真实的画面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生动、直观比老师费尽心思的讲解更有趣。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抓住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特点,描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诱人与物产丰富。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无限的情与爱。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小兴安岭没有感性认识,任凭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对小兴安岭的“情”也难以激发起来。而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这一课时,我先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小兴安岭去作一次愉快的旅游。同学们兴致盎然。然后我又用语言描述:请大家上飞机,闭上眼睛。然后,我按下录音机键,教室里响起隆隆的飞机声,逼真的声音仿佛真让学生感到乘上了飞机,来到了小兴安岭。同学们一睁开眼睛,又从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议论开来;小兴安岭的树真多啊,小兴安岭真美啊……学生们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景中,心中怎能不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电教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能不乐于观赏和学习呢?

二、电教媒体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合

教师应首先思考和拟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原则。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并找准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多种媒体的参与,使学生在课堂上跃跃欲试,主体“自求”的愿望非常强烈,从而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学生感知到了课堂是快乐的、有趣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新鲜与特别,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课件要形象直观地体现出教材的重难点。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大胆的利用课件,具体、形象的再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真实的感受生活既是知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这一过程。教师在教给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关注其个性、习惯、兴趣、态度、意志、观念、价值观的培养等。实际上从教学的实践来看,多媒体课件已经从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转变成了一种学习的方式和认知工具,具有了“结合”的特征。它不仅仅是学生无直接经验的客观世界的复现、定格、放大等,更为重要的是整合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能够主动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的整体内涵,能够寻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效率和方法,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研究探索、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具有的巨大的潜能和优势的进一步发展。

三、电教媒体能启发学生的想象,激发情感

想象,是借助表像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电教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

教《惊弓之鸟》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更羸‘射鸟”的投影片后思考:“图上画的是更羸拉弦前,还是拉弦后?”学生据图联想,静中思动,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有的说:“我看到更羸的手放到背后,大雁落下来了,就说明已拉过弦了。”有的说:“大王在摸摸胡须,好象感到惊奇,卫兵的脸上露出了赞叹的神情,从这里可以看出更羸已拉过弦了。”我又问:“你若是图中的一个卫兵,看到更羸只拉弓不射箭而把大雁射下来,你当时会怎样?我又让几个同学进行表演。表演后,学生发表意见:演更羸的同学很自信,很老练,有点射箭能力的样子,但‘更羸的神情不太好,太骄傲了点,课文中的更羸比较谦虚,书上有这样几句话:‘我可以试试。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说明更羸有了本领不得意,不骄傲。”这里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层层深入,对情感的体验步步加深,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12.浅谈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十二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 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深刻地提示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使有关器官处于活跃状态, 发动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 促使自己主动、自强不懈地进行学习。导入新课时, 笔者常运用电教设备投影一些图片或播放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录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 先投影几幅白杨树的照片, 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互相讨论这些树的特点, 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归纳作家眼中这些树的特点和如何描写这些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课本里去, 并且很有兴趣地阅读和思考起来。这样运用图片能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讲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 先播放一段北方大雪纷飞的录像, 让学生仔细观察下雪天的情景是怎样的, 并思考如何才能把这些情景表达出来, 然后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章, 归纳作者眼中的雪景和表达这种雪景的方法, 从而较好地掌握文章内容。由于运用多媒体设备, 使这种对南方人来说较新奇的雪景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 学生学习起来非常投入, 热情非常高涨, 效果特别好。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对屏幕上出现的内容对象也注意进行有趣味的设置, 如文字的呈现就有字形、字体、颜色、进出动态效果、声音配合等诸多变化, 再加上恰当使用更加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动画和视频技术, 使整节课自始至终都能强烈地吸引住学生, 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 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重点, 化解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 每节课都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和难点, 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由于语文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 涉及面极广, 有许多知识、内容超出学生甚至老师的经验范围。如讲述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登上地球之巅》, 讲述去南极探险的《伟大的悲剧》等, 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 单凭老师的言语讲授, 势必会显得较枯燥单调, 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果会事倍功半, 甚至徒劳无功。而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多媒体,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 就能将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有趣, 让学生从感性入手, 达到理性认识, 从而化困难为容易, 化抽象为具体, 重点和难点会迎刃而解,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讲授朱自清散文《春》中的“写景中虚写的作用”这个知识点, 笔者先投影几幅桃花、梨花、杏花的的图片, 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些花朵的鲜艳夺目, 美丽诱人, 然后再投影几幅挂满桃果、梨果、杏果的令人垂涎欲滴的果树的图片,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果子是从哪里来的?能结果的花朵好不好?这样使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写眼前仿佛出现很多果子, 其实是为了更突出眼前这些花朵的美好这个中心, 从而也掌握了“写景中虚写的作用”这个知识点。又如讲授竺可桢《向沙漠进军》中沙漠危害人类的两种主要方式:“游击战”和“阵地战”这个内容, 由于学生中绝大多数没接触过沙漠, 理解起来有些难度。笔者就配合课文内容播放了电影《焦裕禄》中焦裕禄视察和治理沙漠时的一些录像片断, 并据画面内容现场讲解, 使学生对“游击战”这种“散打式”进攻和“阵地战”这种“步步为营式”进攻有较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 从而较容易地化解了这个知识难点。

3. 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 加大课堂的训练密度。

由于多媒体技术可以事先将较多的知识信息编排在一起, 到需要时再快速地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向学生输出, 因而可以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 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 加大课堂的训练密度。笔者常常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事先设计好一张张的幻灯片, 需要什么内容幻灯片, 就及时地投影出来, 非常方便快捷。如讲《安塞腰鼓》时, 就放映一些安塞腰鼓表演的的情景的视频和图片, 让学生对安塞腰鼓有直观、形象的感受;讲《口技》时, 就播放一些现代口技表演艺人口技表演的录音, 让学生对“什么是口技”有生动、清楚的认识。讲完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上片时, 就根据考试的题型投影下面练习题, 让学生用练习本写出题号和答案。阅读《沁园春·雪》上片, 回答下列问题: (1) 选文文体是。“沁园春”是本文的。“雪”是本文的。 (2) 选文写景顺序是。 (3) 选文运用了一些修辞方法, 请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4) 选文有很多词用的非常好, 请举一例并说明其好在哪里。 (5) 你认为作者对眼前的雪景抱什么感情?请举一例说明。这样做练习, 既节省了板书的时间, 又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的知识和进行更多的练习,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 笔者通过收取部分学生的练习答案在多媒体展示平台上展示的方法, 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纠正, 做到查漏补缺,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 通过对学生书面作业的展示, 并进行评价、指导, 起到对学生的书写进行规范化教育的作用,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外阅读训练。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 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现阶段,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 语文考试的方向由注重课内基础知识的考查转变为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 课外文章阅读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外阅读的训练。笔者常常运用幻灯片把一些课外文章及阅读思考题投影出来,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阅读思考,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收到较好的训练效果。此处, 笔者还在作文指导、小测、复习时运用多媒本技术, 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要点

实践证明,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确实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效果。但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 如果使用不恰当, 不但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还会适得其反。因此, 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度”。

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较好的辅助工具, 并不是教学的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为追求使用多媒体而去乱用、滥用, 形成新的“满堂灌”教学模式。笔者在听一些老师多媒体课时, 时常觉得那些老师的课件做得非常生动、形象, 声、光、影、图, 层出不穷, 课堂气氛异常热烈, 但正因媒体太多, 令人目不暇接, 往往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不能集中精神掌握教学重点,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 要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的速度。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知识容量大和讲课速度快。但如果老师只顾自己放映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记录, 会影响学生课后复习和对知识的巩固。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心中有数, 对学生要记的内容上课时要有意强调和放慢速度, 这样才能利用好多媒体这个教学工具。

3. 不能用多媒体代替教师的教学。

上一篇:我的假期小学五年级作文下一篇: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