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演讲稿经典

2024-09-18

文明礼仪演讲稿经典(精选5篇)

1.文明礼仪演讲稿经典 篇一

---《读国学经典,塑文明形象,当礼仪之师》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国学经典,塑文明形象,当礼仪之师》。神州大地,国学经典传承千年。

我们记得一代名相蔺相如,完璧归赵,却不倨功自傲,仍以国事为重,以宽广的胸怀对待将军廉颇的不敬,引出一段将相之间“负荆请罪”的礼仪佳话。

我们记得一代圣贤孔子,他游历天下,教学四方,纵然历经千难万险,也依然坚持“不学礼,无以立”的育人之道,以文明礼仪教化后人,真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道出了做人的基本道理——文明礼仪,不仅是人际交往的首要工具,更是人们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在国学经典的浩瀚大洋里,我们看到了无数以文明礼仪教化后人的词章,它们溅落在历史的长河,激起遥远的绝响!

《弟子规》中写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三字经》中有言:“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管子》有文:“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左传》有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荀子有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这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世界。通过在国学经典的海洋里遨游,我知道了什么是礼仪之邦,什么是做人之理,什么是为师之道。

为师之道,我们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源泉,是教书育人的园丁,更是传承文明的使者,推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师之道,我们的文明礼仪不仅要表现在课堂上,而且要表现在生活中,表现在无数的细节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学 1

生和社会的楷模。因此我们要塑自身形象,争当礼仪之师。

为师之道,我们首先要传承文明的语言。《增广贤文》说得好,“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向我们打招呼时,一句“你好”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一句“让我来帮助你”让孩子的心中倍感温暖;当学生取得成绩时,一句“祝贺你,要加油啊!”让孩子有了前进的动力;当学生与我们挥手再见时,一句“回头见”让孩子们留恋与老师的相处。我们文明礼貌的语言应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为师之道,我们还要传承文明的行为。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走廊上,当我们弯腰捡起一张纸片的时候,孩子们会在身后寻找纸屑果皮的痕迹;运动课后,当我们递给孩子一块纸巾时,孩子们会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自己的双手;课堂上,当我们为孩子竖起大拇指时,孩子们会送给我们最纯真的笑脸。生活中,当我们关心他们健康时,他们会把我们当成最亲最近的人。我们文明的行为应如同一首首美妙的乐曲,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为师之道,我们还要传承文明的思想。因为文明的语言和文明的行为背后一定有文明而高尚的思想。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师所说: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要评价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要传承文明,就要有高尚的思想。我们文明的思想应当充盈校园,荡漾在学们的心田。

文明就是高山,礼仪好比大海。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溪流。让我们乘着“畅游书海、品味书香”读书节的文明春风,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从一点一滴做起,扬已之长、补已之短,共塑那高山般伟大的情怀和大海般宽广的修养,争当礼仪之师。让我们与孩子们一起拥抱文明、与文明同行!让校园的礼仪之花永远绽开笑脸!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2.文明礼仪演讲稿经典 篇二

一、国学经典活动纷繁, 检验文化育人的成果

文化的概念纷繁复杂, 但最终表现为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学校在检验文化育人的过程中, 以一年一度的“六一”艺术节作为检验文化育人效果和展现文化育人成果的重要形式。

(一) “背一背”比赛活动。

检验班级利用晨会、午读和课前3分钟开展“诵一诵”的成果, 以年级为单位, 背诵国学诗文, 多者 (集体和个人) 授予“国学诗文”咏读章。

(二) “讲一讲”比赛活动。

《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凿壁偷光》、《头悬梁椎刺骨》、《程门立雪》、《孟母三迁》等经典小故事就是生动、有形的教人做人的故事。学校根据计划, 班级平时开展讲国学经典故事比赛。在准备、讲、听时, 学生自然而然受到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熏陶。这样, “经典”的引领作用就自然发挥出来了。

(三) “演一演”比赛活动。

在“六一”艺术节,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文娱表演活动, 让学生大胆地将经典故事精心改编成剧本, 搬上舞台进行表演, 既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又使学生接受了“经典”的教育, 演者身临其境, 观者投入其中, 润物细无声。

(四) “唱一唱”活动。

学生都喜欢唱歌, 一方面学校组织音乐教师教唱谷建芬老师谱写的20首新学堂歌;另一方面学校将学生喜欢的歌曲的词改为“经典”内容, 让学生传唱, 在唱中引领自己。

(五) “玩一玩”活动。

是指在游戏时诵读经典。传统的“丢手绢”、“跳皮筋”、“老鹰捉小鸡”等游戏, 小学生们百玩不厌。为让传统经典与游戏有机结合, 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我们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他们自主选择节奏感较强的《三字经》、《弟子规》、《四书》、《论语》等篇目, 合上节拍, 课间边游戏边背诵, 使单调乏味的背诵变得趣味无穷。学生乐此不疲, 受益匪浅。

(六) “画一画”活动。

孩子们学习的许多国学经典诗文文美, 意蕴更美, 《锄禾》、《静夜思》更是孩子们信手拈来的绘画创作题材。学校每期开展一次国学经典诗文绘画比赛, 孩子们在学习领会经典的同时, 在绘画创作的想象空间自由翱翔, 情趣也得到浸润和升华。

二、国学经典凸显礼仪, 提升文化育人的境界

仪式是秩序的象征, 同时也是文化的再现, 升旗仪式的庄严性是仪式文化的突出特征。升国旗、奏国歌是所有仪式中最具爱国主义意义和价值的文化, 对于提升文化育人的境界从来就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学校把升国旗和国旗下的讲话作为提升文化育人境界、彰显礼仪特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 从国旗班人员的选拔到训练, 从升旗过程设计到国旗下讲话的选题, 从升旗仪式中的列队、静候、致注目礼、国旗下的讲话到检查出勤, 以一套完整的制度, 保证仪式的庄严性, 并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密切联系学校育人实际, 每周一个主题, 由学校课题组的老师轮流拟稿主讲, 将国学经典中的中华民族团结奋进, 和谐友善, 包容宽厚, 诚信报恩, 勤俭朴实, 尊老爱幼, 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 有机统一在学习和生活的具体升华中, 实施在各班组建的红领巾礼仪队、环保小卫士、小交警护路队等学生社团中。师生的个人人格在集体人格的塑造中得到塑造, 学校文化在庄严的仪式中得到升华。并捍卫“今天我以隆化六小为荣, 明天隆化六校以我为荣”的愿景不动摇。

三、国学经典亲子诵读, 拓展文化育人的空间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要激发家长读经典的热情。部分家长不爱看书学习, 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带给学生很多负面影响, 有学生脏话连篇的, 有不遵守交通规则横穿马路的, 有个性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的, 种种不良习惯让家长和老师伤透脑筋。为改变这一现状, 学校主动同家长取得联系, 成立家长学校, 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 实施家校联系制度, 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利用家访、网络、通讯、书信等形式倡导家长读经典, 激励学生当好家长的老师, 每天回家能坚持30分钟课外阅读, 在阅读和积累的过程中进行恰当的评价, 填写“每周阅读调查表“和家长交流经典阅读体会。通过亲子品读的形式带动家长, 让家长感受经典带给孩子的变化, 亲身体会孩子的知礼明义的益处, 通过学生来影响家人, 再通过家长与学校的配合共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提高孩子读经典受教育的实效, 不仅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气象, 同时也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我教爸妈学名句”、“我教母亲学论语”等活动的开展, 将家长吸引到新课程改革中来, 他们不仅和孩子一起背诵, 提高文化素养, 还提高家教水平。

伴着“经典浸润, 文化育人”的育人氛围, 学校本着继承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努力寻求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切入点, 以创建文明礼仪特色学校为契机, 以“国学教育”为依托, 把“建设优雅的校园, 塑造儒雅的教师, 培育文雅的学生”作为工作目标, 教育学生“立君子品、树圣贤德、做有德人”, 很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奋力创建文明礼仪特色学校, 逐步形成“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润泽人生”的学校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1]郭齐勇《关于“国学热”的思考》

3.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文明礼仪 篇三

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长江黄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如天上繁星夺目璀璨,星光熠熠。经典启迪智慧,国学浸润人生。国学经典不仅展示了历代大家在人生旅途上的心路历程,而且形象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风云中的艰辛跋涉。近年来,我们赛金小学把国学经典引进课堂,师生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经受着民族文化的神圣洗礼。“江山代有人才出,世上今人胜古人。”那些历经千年、万口传颂的名篇佳作,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师生阅历的增加,正在赛金小学释放着浓醇的芬芳。赛金小学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文明礼仪”歌咏比赛现在开始。首先请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入席,他们是谭平校长,薛勇校长,漆素蓉主席,廖敏主任,袁晓琼老师,王华老师,谭丽萍老师,敬凤老师,担任本次计分的是程伟老师和邓明老师。

第一项:升国旗,唱国歌,全体师生向国旗行注目礼,少先队员敬礼!礼毕。第二项:请谭校长讲话 第三项:宣读评分标准 参赛的顺序是从幼儿园到五年级

三字经汇集了中国古代圣贤的智慧,三字经教会我们学习和做人的道理,三字经教给我们智仁忠信,廉耻礼义。下面请欣赏一一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三字经》

春雨沙沙,那是追逐春的脚步声;蛙鸣鸟啼,那是吟诵春的诗篇,不信,你听12班小朋友带来的古诗新唱《春晓》

通过欣赏歌曲《春晓》,感受音乐与古诗的完美结合,让我们对古典诗词为题材的现代音乐作品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下面请欣赏13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悯农》

春天不仅仅是一个季节,也是一种心情,让我们满怀美好一起聆听21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春晓》

如水月色,可饮,似水流年,可悟。千余年前,东坡居士在琉璃月色下赏月怀古,对酒当歌,创作了文明千古的《水调歌头》。请欣赏22班同学为我们演唱的《水调歌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时光永在流失,被珍惜的才有意义,我生待今朝,莫等明日空遗恨,明日歌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首歌,更多的是人生启示,请欣赏23班同学带来的歌曲《明日歌》

有一个学童他叫“小二郎”,他不怕风雨晒,也不怕风雨狂。我想大家已经猜到这首歌曲吧。下面,请欣赏32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读书郎》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离别是每个人有经历,当这种经历用歌曲来表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下面请听32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送别》 小屋内,油灯下,年迈体弱老母亲,一针一线缝衣裳。爱子之情难表达,千针万线最动情。儿行千里母担忧,远行游子惦老娘。母亲恩情似春晖,寸草何以报母恩?请欣赏33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游子吟》。

是谁,彻夜燃烧自己,迎接黎明的曙光;是谁普出满园绿色,托起枝头的辉煌,是老师,用心血铺出一条条大路,让我们奔赴理想,是老师,引导我们一步步走进知识的殿堂,下面请欣赏四一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园丁颂》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在我少年。少年中国说,是唱响我们心中梦想的战歌。如今中国在东方岿然屹立,我们应该延续希望,成为能够支撑起责任的少年,下面请欣赏《少年中国强》。

小小扁担四处跑,身肩粮食上山凹, 红军将士皆平等,司令小兵一样挑..接下来请欣赏四三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朱德委员长的扁担》

一篇诗词可以道尽人间沧桑,一首金曲可以传唱千古历史,一个声音可以响彻万人心声,那是一段感情的诠释,这是一个声音的呐喊,请欣赏五一班小朋友带来的《桃园三国》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寥寥数语却已囊括了人的一生:少年歌楼听雨,壮年客舟听雨,老年几句僧庐,鬓发星星。下面请欣赏五二班小朋友带来的歌曲《虞美人》 野草垂首悼英雄,群山怒吼举刀枪,松涛阵阵悲声起,歌唱二小 放牛郎。我们的前辈,那个叫王二小 的放牛娃,牛儿还在青草山坡上,他的故事却在华夏大地上久久传扬 ——请欣赏五三班同学带来的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活动最后请大家欣赏幼儿班小朋友带来的舞蹈《快乐一天开始了》《不上你的当》《 》 结束语:

赛小的校园,因国学经典的勃发而浪漫;赛小的课堂,因国学经典的演绎而精彩。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歌赋,传送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给了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激荡着师生仰慕先哲圣贤的情怀,给了我们无尽的人生启迪。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4.文明礼仪演讲稿经典 篇四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 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 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 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 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 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 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 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2.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 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3.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4.芦衣顺母

5.文明礼仪演讲稿经典 篇五

大家好!一想到我们的祖国,内心总是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因为她有世界文明发祥地的美誉,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知书达理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一美德的熏陶下,我们中华儿女有道德、有情操、讲文明、守礼仪。这一美德世世代代传承下来,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正在接受着知识教育的少年儿童,更应该知书达理、举止文明、谈吐得体、文明守纪。

阳春三月,我们的育才校园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梅花盛开、迎春花招展、玉兰花苞待放。大家的文明之举,也要如这朵朵鲜花一般盛开在校园:早上到校,弯腰捡起一块垃圾是文明;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是文明;课堂的专注探索是文明;洋溢着篷勃向上的风采是文明;伸手帮助他人是文明;看到老师亲切打声招呼是文明;感激时的谢谢、抱歉时的对不起和宽容时的没什么是文明;升旗仪式中的庄严行礼更是文明。

文明的举止就像一粒粒珍珠,虽小但闪耀着动人的光芒。有这样一位母亲,她骑自行车带着年幼的女儿迎面而来。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饼干掉在地上。母亲马上停下车,轻声对女儿说:“来,咱们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说着便把孩子抱下来,俩人弯腰一起去捡地上的碎饼干。就是这一普通的一幕,不由让人想起一句话:文明,是一种素质。

有这样一位老人,为了生计天天在路边卖爆米花。每当夜深收摊的时候,年迈的他拿着一把破旧的扫帚不光把自己的摊位打扫干净,在昏暗的灯光下还认真的清扫周边的环境,以至于路人以为他是一位“便衣清洁工”。这位可敬的老人,不由得使我们想到文明是一种行为。

有这样一位学生,早上姥爷把他送到校门口。分手时,他对姥爷说:“谢谢姥爷,您请回吧,路上注意安全”。话语虽简单,但是表达的是对长辈的关心、尊重和感谢,他就是我校三年级七班的杜浩然同学。五年级七班冯子豪,作为门口执勤干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主动捡拾周边的垃圾,显示了一个少先队员良好的品格。他让我们感受到文明是一种习惯。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翅膀。但是还有同学的表现不尽人意,让我们远离中午在校外的闲逛打闹,远离路边的食品诱惑,把礼仪带进学校;把微笑带进教室;把孝敬带回家中;把谦让带入社会;把仁爱带给别人;把守时留给自己。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文明的育才人!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上一篇:黄堡镇中心学校法制宣传月系列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大学生期末考试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