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沥青

2024-06-20

天然沥青(共9篇)

1.天然沥青 篇一

天然气论文有关天然气的论文

液化天然气储配站储罐增压器及卸车增压器工艺技术改造

摘要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调整能源结构、增加绿色能源(天然气)的使用量是必然的选择。目前世界正处于天然气取代石油而成为首要能源的过渡时期。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环保能源,在世界能源格局中取代石油而成为第一能源已为期不远。本文对液化天然气储配站储罐增压器及卸车增压器工艺技术改造进行了论述。

0 引言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调整能源结构、增加绿色能源(天然气)的使用量是必然的选择。目前世界正处于天然气取代石油而成为首要能源的过渡时期。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环保能源,在世界能源格局中取代石油而成为第一能源已为期不远。

秦皇岛市燃气总公司于2006年正式引进了先进的液化天然气技术。2007年开始筹建液化天然气(LNG)储配站,建设内容为液化天然气(LNG)储罐区1 500m3、工艺装置区、压缩天然气(CNG)卸气柱和电子汽车衡等。主要工艺设备包括:10台低温储罐、25台各种气化装置、3台卸车装置、调压装置及各种运输设备等。利用10台低温储罐储存零下196℃的液化天然气,经气化、调压、加臭、计量后进入到输配管网,向行政区内各类用户供气。

储罐增压器工艺技术改造

1.1 设计理论的初步形成

国内的LNG场站设计原引用于国外设计,其设计依据长期以来一直沿袭国外设计理念,基本没有改变。

在我公司委托设计院设计的原图纸中,每台储罐配备一台储罐增压器。其设计意图为:储罐内储存的零下196℃的低温液化天然气经储罐增压器升温气化,变成气体后从储罐上部回流至罐内,使罐体内部升压,再将罐体内部的低温液体从罐体底部压出输送至气化装置区(见储罐增压器原设计示意图)。

由于液化天然气工艺是输送零下196℃的低温液体流质,属于高危行业,一对一设计最大的优点就是保证生产安全可靠的运行。

1.2 设计变更

经过多方考察研究,我发现一对一的设计并没有增加系统工艺容量。每次系统工作,只能保证一台储罐和一台储罐增压器进行流体输送工作,多台储罐之间并不能实现并联工作。一对一的布置明显造成了设备冗余,资源浪费。

通过改动工艺管道的布置,利用一台储罐增压器完全能够满足五台储罐生产使用(见储罐增压器流程技术变更图)。

综合上图进行简单描述:

在1#储罐工作时,关闭其它储罐进出口阀门。打开1#储罐的2#阀门,储罐内部低温液体从罐体低温流出,流入储罐增压器,经气化后变成气体经1号阀门回流至储罐上部,使储罐内部压力升高,调节压力后将低温液体压出流向气化装置区。

关闭1#和2#阀门,结束1#储罐生产运行。打开3#和4#阀门,同样可以实现2#储罐的生产运行功能。其它储罐生产运行原理相同。

通过工艺变更,使用一台储罐增压器就可以实现同多个储罐一对一方式的生产工艺需求。通过5#及6#阀门的开启,还可以实现1#和2# 储罐增压器互为

压器对应五台储罐的方案。

1.3 变更结果

此项设计变更直接减少了8台储罐增压器,同时减少每台增压器应配备的低温截止阀、低温安全阀、低温调压阀、管线及附件等;简化了工艺,节约了设备用地,用极少的资源将生产能力最大化,直接经济效益达到150多万元。

增压器工艺技术改造

2.1 设计理论的初步形成

在原工艺设计中,由于考虑液化天然气储配站的气源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运输成本较高;储配站建成后,只能作为基础气源站使用,并没有考虑其它功能。

可是从远期规划考虑,长输管线的引进是我市城市燃气规划的必然趋势。秦皇岛市有关部门、秦皇岛市燃气总公司在与中石油进行永清—唐山—秦皇岛输气的立项建设工作,秦皇岛市长输管道天然气引进工作预计在2010年左右实现。

那时液化天然气储配站将作为备用气源站不仅可作调峰使用,其储存的洁净度极高的液化天然气还可作为市场拓展产品,向周边地区运输供给,以得到更广阔的应用。

2.2 设计变更

实现产品向周边扩展,首先要将液化天然气充装入能储存低温液体的槽车内,运输至周边贸易。而场站的原设计中并没有此项功能。工艺条件是否满足

需求,配套设备是否满足需求;场地条件是否满足需求等都成为制约储配站功能扩展的因素。

通过研究设计规范我发现,槽车的充装原理与储罐充装原理相似。在相同的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等条件工艺条件下,不需要增加其它设备,只需要在卸车工艺区增加一个能连接槽车接口的充装管路,利用0.4MPa的系统工作压力,就可以充装槽车。

为了实现充装槽车的功能,在尊重原设计的基础上,即要满足安全要求,又要考虑投资成本。我考虑不再增加新管路,而是在原卸车主管道上增加并联旁通管路,在两条管路上分别增加一个低温止回阀(单向阀)和一个低温截止阀(见卸车增压器主管道技术改造示意图)。

工艺描述如下:卸车时,低温截止阀关闭,实现卸车功能,并保证低温液体无法倒流,确保安全生产。

充装槽车时,打开低温截止阀,通过升高储罐压力,将低温液体反向充装入槽车内部。

2.3 变更结果

此项工艺变动在全国同行业属独创技术,使秦皇岛市燃气总公司的液化天然气储配站功能实现结构化转变,不仅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储配站之一,也成为了华北地区最大的中转站。截止到目前,我公司的液化天然气经营可以辐射到河北省内及辽宁、山东、山西、河南等其它各地。

2.天然沥青 篇二

天然岩沥青代表性产品主要有印度尼西亚的布敦岩沥青 (BRA) 以及美国犹他州的北美岩沥青, 我国在新疆克拉玛依及四川青川等地也相继发现了储量丰富的岩沥青[1,2]。实践及研究均表明, 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优的高温稳定性, 水稳定性及低温性能也有一定程度改善, 能够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 预防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出现。本文以国产岩沥青作为改性剂, 通过室内试验, 分析天然岩沥青的最佳掺量及混合料性能, 进一步探讨天然岩沥青的改性机理。

1 基质沥青性能试验

为了全面系统地评价比较天然岩沥青的改性效果, 确定不同基质沥青对改性后沥青胶结料的性能影响, 本研究选用了进口泰普克70#、SK-90#以及国产中海70#3种基质沥青, 各项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2 岩沥青改性沥青适宜掺量确定

2.1 岩沥青改性沥青性能比较

为研究不同岩沥青掺量改性后沥青的性能指标, 选取了5%、8%和11%3种掺量开展相关性能试验, 其中, 岩沥青掺量采用内掺法进行计算 (即岩沥青占总的沥青用量的百分比) 。根据试验结果, 针入度、软化点、针入度指数、粘度和针入度比等指标与天然岩沥青掺量的关系如图1~图6所示。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 可以得出:

(1) 掺加天然岩沥青对不同的基质沥青进行改性, 随着岩沥青掺量的增加, 针入度逐渐减小, 即沥青逐渐变硬;

(2) 针入度指数及软化点随着岩沥青掺量的增加而呈增大趋势, 表明采用天然岩沥青改性后沥青的温度敏感性有显著改善, 能适应更大范围温度变化;

(3) 60℃粘度随岩沥青掺量增加而不断增加, 表明其高温性能逐渐提高;

(4) 延度随着岩沥青的掺量不断降低, 表明经改性后的沥青逐渐变硬;

(5) 135℃粘度随岩沥青掺量的增加而增大, 且在本研究中不同掺量情况下均能满足规范中不大于3 Pa·s的要求, 施工和易性能够满足要求。

同时,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 当天然岩沥青掺量为5%和8%时, 改性后沥青性能更接近于50#石油沥青。

2.2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比较[3,4]

沥青路面车辙主要发生在中面层, 因此, 为了评价掺加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选取中面层常用级配 (Sup-20) 对混合料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本研究中采用的级配组成如表2所示, 沥青用量为4.4%, 进行了车辙和低温弯曲试验。

不同基质沥青、不同天然岩沥青掺量的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如图7所示。

根据动稳定度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相比, 掺加天然岩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增幅明显, 3种基质沥青掺加5%岩沥青后的混合料动稳定度增幅达到72.6%、74.2%和42.7%, 高温性能有较大提高, 改性效果较好。

为使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能够满足江苏省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DS≥2 800次/mm的要求, 采用数值回归的方法确定满足动稳定度要求的掺量值分别为泰普克70#沥青7.1%、中海70#沥青6.5%和SK-90#沥青8.9%。

采用低温弯曲试验评价混合料的低温性能, 不同岩沥青掺量、不同基质沥青类型的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结果如图8所示。

根据低温弯曲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与基质沥青混合料相比, 掺加天然岩沥青混合料的弯拉应变略有下降, 低温性能影响较小, 当掺量达到11%时, 弯拉应变为基质沥青混合料的85%左右, 但仍能满足低温弯拉应变不低于2 000με的要求。

2.3 基质沥青及适宜岩沥青掺量确定

根据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基混合料性能的比较分析, 泰普克70#基质沥青较软, 与天然岩沥青配伍性较好, 改性效果显著, 选择其作为基质沥青进行改性更具有现实意义。根据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性能试验结果及规范要求, 泰普克70#沥青改性时适宜的掺量为7%左右, 为确保混合料性能, 实际生产时按岩沥青7.5%掺量进行控制。

3 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比较

为了比较掺加天然岩沥青改性后的泰普克70#基质沥青混合料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 采用上、中面层常用级配 (Sup-13、Sup-20) 进行性能比对试验。其中, 上面层采用玄武岩, 沥青用量为4.8%, 级配如表3所示, 中面层采用石灰岩, 沥青用量为4.4%, 级配与表2相同[5,6,7]。

3.1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

对基质沥青、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试验, 试验结果如表4~表5所示。

水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 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较基质沥青显著提高, 但稍低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 同时, 抗剥落剂对岩沥青改性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提升较少, 说明岩沥青改性沥青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

3.2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试验

基质沥青、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

车辙试验结果表明, 掺加7.5%天然岩沥青改性后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达到基质沥青混合料的1.5倍左右, 说明天然岩沥青对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效果较好。主要是由于天然岩沥青中含有较多能够促进石油沥青中活性基团交联聚合的有机链, 石油沥青分子的排列方式和网状结构得以改善, 增强内聚力, 提高抗流动性和感温性。

3.3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

基质沥青、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小梁弯曲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

低温小梁弯曲试验结果表明, 掺加天然岩沥青后, 混合料弯曲劲度模量有所增加, 弯拉应变则有所降低, 因此, 为确保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 应控制天然岩沥青的掺量。

4 结论

(1) 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的软化点、60℃粘度不断提高, 高温稳定性有一定幅度提高;针入度下降, 针入度指数明显增加, 温度敏感性降低。

(2) 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能够显著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改善水稳定性, 但低温性能则随随着着掺掺量量的的增增加加而而降降低低, , 综综合合各各方方面面性性能能试试验验, 推荐岩沥青掺量为7.0%。

(3) 天然岩沥青是一种性能较好的沥青改性剂, 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和推广价值。

摘要:通过在不同基质沥青中掺加不同剂量的天然岩沥青, 采用Sup-20混合料, 开展高温、低温性能试验, 比较分析确定适宜改性的基质沥青, 推荐了最佳岩沥青掺量。根据最佳岩沥青掺量, 采用Sup-13和Sup-20沥青混合料, 分析比较了基质沥青、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及低温性能。结果表明, 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能够显著提高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改善水稳定性。

关键词: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最佳掺量

参考文献

[1]何凤玲, 王婕, 丁建明.ZIGLER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J].公路, 2005 (12) :149-155.

[2]樊亮, 申全军, 张燕燕.天然岩沥青改性对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J].建筑材料学报, 2007, 10 (6) :740-744.

[3]陆兆峰, 何兆益, 黄刚, 等.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 2010, 27 (5) :17-25.

[4]谢美东, 李向琼.天然岩沥青改性沥青性能及改性机理试验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 2007, 33 (3) :1-3.

[5]陈旭, 姜开明.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2005, 13 (2) :35-38.

[6]沈金安.特拉尼达湖改性沥青的性能[J].国外公路, 2000, 20 (3) :30-32.

3.天然沥青 篇三

【关键词】SBS;天然沥青;复合改性

SBS改性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在应用过程中得到了广大业主的认同,但是因为其价格比普通沥青高20%,因此制约了其在一些资金较为紧张地区的应用。天然沥青改性沥青路面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但其低温性能较差,冬季低温容易开裂,影响路面寿命。通过对改性沥青的试验研究,发现SBS与天然沥青共同改性后的改性沥青具有很好的高低温性能,且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天然沥青又可以作为一种抗剥落剂,在改性的过程中既起到改善高温性能,又起到增加与矿石粘附性的作用。

SBS是一种高聚物,是苯二烯与丁二烯共聚之后的产品。天然沥青是石油在自然条件下,经千百万年的时间,在温度、压力、气体、无机物触、微生物及水分的综合作用下氧化聚合而成的沥青类物质。由于它长年与自然环境共存,所以性质特别稳定。而天然岩沥青由于产生于岩石裂缝中,所受的压力与温度条件要比其他天然沥青高,故聚合程度很高,分子量也越大,软化点很高。天然岩沥青的基本性质取决于它的聚合程度和纯净度,即软化点的高低及灰份含量的多少。一般情况下,软化点越高,其聚合程度越高,平均分子量也越大。需要指出的是,含含灰份量不同的天然岩沥青不能用软化点的高低比较其性能之优劣,因为灰份也直接影响软化点的高低。只有含灰份量相同的天然岩沥青才可以用软化点来反映它们的氧化聚合程度,即组成情况。

1.试验仪器、材料

1.1试验仪器

沥青针入度仪(天津建筑仪器厂)

恒温烘箱(大连干燥箱厂)

软化点试验仪(北京科学实验仪器厂)

恒温水浴箱(无锡市医疗设备厂)

延度试验机(北京科学试验仪器厂)

电光分析天平(沈阳分析仪器厂)

1.2材料

山东宏润70#道路重交沥青,SBS,天然岩沥青

2.实验步骤

根据基质沥青与SBS、天然沥青的特点,采用加热的方法在基质沥青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SBS和天然沥青,并适当加入一些助溶剂共混。然后在不同的温度下,通过对复合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定。

2.1延度实验[1-5]

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的速度延伸至拉断时的长度,以厘米表示,延伸速度为5cm/min。

2.2软化点实验(环球法)

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重量的钢球于水中,以每分钟生高5℃的速度加热至软化下沉达规定距离的温度,以℃表示。

2.3针入度实验

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穿入试样的深度,单位为1/10mm,实验温度为25℃,时间为5s,标准针、针的连杆与附加砝码的合重为100g。

2.4加热损失实验

在规定温度下受热一定时间后重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加热时间为5h,加热温度为163℃,加热损失后的残留物需进行针入度实验,并计算残留物针入度占原试样针入度的百分率。

2.5抗剥落程度实验(水煮法)

试样的粘结力是根据其在矿料表面上的抵抗被水移动的情况,来判断与矿料表面的粘结能力。

3.结果与讨论

(1)复合改性沥青的延度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0℃和5℃的延度是低温抗裂性能的重要指标。从结果来看,随着SBS含量增大,0℃和5℃的延度增加明显,而天然岩沥青的影响则不明显。从25℃的延度普遍降低,但拉伸时断裂形状与基质沥青四完全不同的,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抗拉性能。这主要是因为SBS与天然岩沥青在基质沥青中形成网络结构,改变了基质沥青的变形特性的结果。

表1 SBS与天然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延度数据

(2)复合改性沥青软化点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当增大SBS和天然岩沥青的剂量时,复合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说明SBS和天然岩沥青与沥青共混的网络结构起了作用。

表2 SBS和天然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软化点数据

(3)复合改性沥青的针入度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在加入SBS和天然岩沥青后,针入度值普遍下降,说明复合改性沥青的硬度有所提高。

表3 SBS和天然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针入度数据

(4)复合改性沥青的薄膜烘箱热损失实验,主要是检验沥青的抗老化能力。其结果如表4所示,当SBS的含量稍多于天然岩沥青的含量时,复合改性沥青的各项指标均好于基质沥青,说明其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

表4 SBS和天然岩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热损失后实验数据

(5)复合改性沥青抗剥落实验,是检验沥青石料的粘结能力的指标,其标准为5级。复合改性沥青的抗剥落等级均达到5级,说明其除具有良好的网状结构外,而且其粘结能力也是比较强的。

4.结论

(1)采用SBS和天然岩沥青作为改性剂与基质沥青混合形成的改性沥青,具有坚固的弹性空间网状结构,具有比较好的低温性能和良好的抗高温性能,使低温延度、软化点、脆点等性能均明显的得到改善。

(2)当SBS和天然岩沥青的含量不同时,对改性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影响比较大,结合经济、气候、路面等级要求等因素,一般SBS含量在3%~4%、天然岩沥青在1%~2%时改性效果,经济性能均比较理想。

(3)经过综合评价,在加入3%SBS+1%天然岩沥青时,沥青的各项性能最佳,同时达到了国家关于改性沥青的指标要求。

【参考文献】

[1]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2]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3]杜群乐,王庆凯,王国清.布敦岩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评价的研究[J].公路.2005(8).

[4]钟科.岩沥青录用性能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北京: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2006.

4.天然沥青 篇四

一、2010年天然橡胶产销动态

(一)国外生产情况回顾

1、全球橡胶种植面积达到1179万公顷。2009年下半年以来天然橡胶价格比预期提前快速恢复上涨再次刺激胶农的植胶积极性,全球橡胶种植面积继续增加。初步统计,除马来西亚略有减少外,2010年主要天然橡胶生产国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印度、越南5个国家共新增橡胶种植面积21万公顷,柬埔寨、菲律宾、斯里兰卡、缅甸、老挝和非洲的尼日利亚、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喀麦隆等其它国家新增植胶面积约8万公顷,全球橡胶种植面积达到1179万公顷。

2、主要生产国割胶面积扩大,全球天然橡胶产量增加。根据天然橡胶生产国成员国协会的报告,除菲律宾和斯里兰卡的割胶面积略有减少或与上年基本持平外,其它成员国的割胶面积比上年增加,2010年成员国割胶面积共增加23.65万公顷除泰国报道因主要植胶区暴雨成灾减产外,绝大多数国家的天然橡胶产量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初步统计,2010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达到1032万吨,比上年增长6.4%。

3、少数国家单位面积天然橡胶产量下降。由于干旱和连续强降雨等不良气候影响,已知2010年有泰国、中国和越南等少数国家的天然橡胶单位面积产量下降。这三个国家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每公顷1632、1147和1685千克,分别为2009年的96%、97%和98%。

(二)国内生产情况回顾

1、橡胶种植面积继续增加。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上涨、国家全面开展橡胶树良种苗木补贴和试点支持割胶工人培训等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橡胶种植业的持续发展。初步统计,全年橡胶种植面积达到100.5万公顷,比2009年增加3.4万公顷,增长3.6%。

2、天然橡胶总产量比上年略有增长。尽管割胶面积增加,海南部分地区比上一年早3~5天开始割胶,但2010年早春,我国云南植胶区遭遇低温和严重干旱天气,推迟10~20天割胶;9月底到10月份,海南全省又连降暴雨,相对减少割胶时间12天左右,估计因灾害性天气影响,云南、海南分别减少天然橡胶产量2.2万吨和1.5万吨,全国天然橡胶产量增长受到制约。初步统计,全国天然橡胶产量64.9万吨,仅比2009年增产0.7万吨。

(三)我国进口及消费情况回顾

1、轮胎生产、出口和国内消费继续拉动天然橡胶需求。2010年我国轮胎产量达到7.78亿条,比2009年增长18.9%。轮胎出口数量3.70亿条,比2009年增加23.4%;出口总重量达到367.5万吨,比2009年增加24.3%!另外,2010年我国汽车生产和销售比上年增长32.44%和32.37%,分别达到1824万辆和1806万辆,是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大国。轮胎生产、出口和国内消费继续显著增长。

2、天然橡胶进口量增加8.8%。2010年我国进口天然橡胶186万吨,比2009年增加15万多吨,增长8.8%。其中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天然橡胶占15%,比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以来料、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占56%,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

从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进口的天然橡胶分别占我国进口总量的48.4%、22.2%、19.3和6.3%,共占96.2%。

天然橡胶进口产品结构为浓缩胶乳占13.5%,烟片胶11.7,标准天然橡胶72.7%,其它天然橡胶2.1%。与2009年相比,浓缩胶乳、烟片胶的进口比例减少4.1%和1.8%,标准橡胶的进口比例增加5.8%。

3、复合橡胶进口量略有减少。天然橡胶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复合橡胶进口成本相对增加,复合橡胶进口量略有减少。2010年进口复合橡胶100.2万吨,比2009年减少2%。其中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口的复合橡胶分别占总进口量的43%、37%、6%和5%,共占进口量的91%。

4、向海关申报后从越南进口的天然橡胶数量剧增。据中国海关统计,2010年从越南进口复合橡胶达到37.5万吨,越南迅速跃升为复合橡胶第二进口来源国。同时,我国从越南进口天然橡胶11.3万吨(干重,下同)。两者相加共48.8万吨,比上年的12.1万吨增加303%。据越南海关数据,从越南出口到中国的天然橡胶为46.1万吨,复合橡胶9.1万吨,两者相加共55.2万吨。两国海关天然橡胶进出口统计数据相差6.1万吨。

5、天然橡胶消费量达到360万吨。虽然存在美国轮胎“特保案”和欧洲经济恢复缓慢,市场需求不稳定等因素影响,2010年我国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出口方向,橡胶制品生产保持良好态势,天然橡胶表观消费总量达到360万吨,比上年增加6.5%,约占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的34.8%。以上消费数据已包括复合橡胶中的天然橡胶,进口天然橡胶中的胶乳已折算为干胶,并估计走私天然橡胶数量。

(四)国外天然橡胶消费动态回顾

世界汽车生产和消费恢复增长。据安永全球有限公司等多个国际机构在2011年1月预计,2010年全球汽车产量增加23%左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2010年美、日和欧洲部分国家的汽车生产和销售量明显增加,其中美国汽车产量增加35.4%,日本增加21.3%,德国增加13.4%,英国增加27.8%,俄罗斯增加93.5%。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国家以及泰国、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产销量增长26~65%。

全球汽车生产和消费增加橡胶制品的需求。根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IRSG)的报告预计,美、日、欧等主要传统消费国家和地区的橡胶消费量明显增加。2010年美、日两个国家的天然橡胶消费分别比上年增加34%和22%,欧洲多数传统消费国天然橡胶消费量增加30%左右,其中德国的天然橡胶消费量增加约70%!根据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报告,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印度等主要天然橡胶生产国的消费量继续增加。综合国际橡胶研究组织的数据,本研究测算2010年天然橡胶消费量比上年增加9.7%,达到1035万吨。

(五)国内外市场动态回顾

1、世界经济增长形成的刚性需求刺激期货投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1月份的报告预测全球经济正在进入比预期更为强劲的复苏,预计2010年全球GDP将增长

3.9%,与2009年10月期《世界经济展望》相比,上调0.75个百分点。其中中国的经济增长达到9%,美国、德国、日本的GDP增长速度分别从2009年的-3.2、-4.8和-5.3增至2.7、1.5和1.7。世界经济增长,汽车生产和消费增加,特别是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天然橡胶消费大国经济发展形成的刚性需求刺激期货投机,国内外期货交易异常活跃,天然橡胶期货价格一路领先现货价格上升。

2、产区灾害性天气推动天然橡胶价格上涨。2010年初我国云南植胶区和越南遭遇干旱;第三季度,东南亚主产区降雨偏多;第四季度,泰国、印度和我国海南等主要生产国和地区遭遇持续降雨,生产受阻。连续灾害性天气使天然橡胶出现短期供应偏紧,波浪式推动天然橡胶价格上扬。

3、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向天然橡胶传导。2010年全球多个国家遭遇干旱或洪涝灾害,导致大宗农产品减产。如我国春夏季干旱,夏秋季洪涝造成粮食减产;巴基斯坦和我国的棉花减产;俄罗斯、乌克兰等黑海地区国家因夏秋季高温干旱小麦减产并禁止小麦、大麦等粮食产品出口,印度等一些国家紧跟着禁止粮食产品出口。自然灾害推高农产品价格并向其它商品传导,间接推动天然橡胶价格攀升。

4、美元持续贬值是2010年天然橡胶价格不断攀升的长期主要因素。为应对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到0.25%,并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本,美元持续贬值。2010年以来,美元对东南亚主要天然橡胶生产国货币的汇率继续下降。5~7月份爱尔兰主权债务危机使欧元贬值,美元短期升值,天然橡胶价格出现下滑。随着日本推出低利率政策,尤其是11月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东

南亚国家货币再返回升值,以美元结算的进口天然橡胶价格继续上升,带动国内天然橡胶价格不断上扬。

除上述因素外,泰国调高天然橡胶出口关税,国际游资炒作等,对推动天然橡胶价格上涨也起重要作用。到12月份,泰国RSS3烟片胶、马来西亚SMR20标准胶和印度尼西亚TSR20标准胶平均价格达到分别达到每吨4715、4646和4584美元,国产SCR5标准胶达到每吨33462元。

5、国内市场年平均价格比上一年高63%,国外市场价格比上一年高82%以上。2010年我国SCR5标准胶年平均价格达到每吨26075元,比2009年高63%。国外市场泰国RSS3烟片胶、马来西亚SMR20标准胶和印度尼西亚TSR20技术分类橡胶年平均价格为每吨3655美元、3335美元和3405美元,分别比2009年高88%、82%和84%。国内天然橡胶价格涨幅比国外小。

二、2011年天然橡胶供求趋势预测

(一)国内外生产预测

1、预测国内天然橡胶产量明显增加。

2010年冬天至今年1月份,海南植胶区的气温普遍较低,低温持续时间长,橡胶树整齐进入冬季落叶期。云南植胶区橡胶树物候也比较一致,但当地气温比往年偏高,落叶期可能略推后。广东植胶区除台风损伤的橡胶树外,其它橡胶树的落叶也相对同步。预测2011年全国橡胶树“两病”属于偏轻年份。但低温期导致海南、广东的橡胶树新叶生长推迟和云南高温落叶期延后,全国可能推迟割胶6~8天。

从2011年开始,云南农垦普遍实行职工家庭承包经营,生产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天然橡胶产量将有所增加。

2003年我国新增种植橡胶树3.2万公顷在2011年大部分进入割胶期,以及小部分2004年种植的部分橡胶树也投入割胶,估计2011年新增割胶面积3万公顷左右,在没有大灾损失的前提下,全国天然橡胶产量将明显增加。

2、预测全球天然橡胶产量达到1060万吨,增产2.7%。由于2000~2002年全球天然橡胶价格低迷,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和越南等国家几乎没有扩大种植,2010年新增的割胶面积不多,2003、2004年扩大种植的橡胶树刚开始割胶,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尽管价格不断上升,但全球天然橡胶产量增长仍然有限,因此预测2011年全球的天然橡胶产量为1060万吨,比2010年增产2.7%。

(二)国内外天然橡胶需求分析和预测

1、预测国内天然橡胶表观消费量继续增长。

轮胎出口方向调整继续促进橡胶工业的生产发展。我国轮胎产业积极应对轮胎出口遭遇的贸易壁垒,通过分散出口目的地化解贸易壁垒风险,保证轮胎产业稳定发展。其中出口美国的轮胎由“特保案”前的2008年占出口总量36%下降到2010年的23%,出口到美国以外的其它国家和地区数量上升。

国内汽车生产和消费继续增加。我国汽车产量2008年超过美国,2009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根据汽车工业发展规划,预测2011年我国汽车产量增长10%,全国汽车保有量增加18%。国内汽车生产和消费将继续增加轮胎需求。

橡胶制品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2010年我国的橡胶制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预计新增轮胎产能1亿条以上,相当于在目前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了13%,轮胎产能增加意味着对天然橡胶的需求必将继续增长。

基于上述分析,预测2011年国内天然橡胶消费量继续增长。其中预测经海关进口天然橡胶195万吨左右(折算为全干重约187万吨),复合橡胶100万吨左右,从其它渠道进口天然

橡胶约10万吨。

2、预测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为1065万吨,增长2.9%。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需求将继续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1年1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继续向前推进,预计2011年的全球经济将增长4.5%,比2010年10月期《世界经济展望》发布的数据上调了约0.25个百分点。预计先进经济体的经济将增长2.5%,其中美国、日本、德国经济分别增长2.3%、1.5%和2.0%;预计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

6.5%,其中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分别增长9.6%、4.3%、8.4%和4.1%。

2010年11月IRSG预测2011年全球的天然橡胶消费量为1070万吨,增长4.5%。根据当前世界经济总体发展趋势、欧洲主权债务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天然橡胶实际生产能力、天然橡胶价格变化趋势、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价格比率等,我们预测2011年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为1065万吨,比2010年增长2.9%。

三、2011年天然橡胶市场环境分析

(一)有利价格上升的因素分析1、2011年国内外天然橡胶消费需求还将继续增长。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专业研究机构认为,2011年中国汽车产销增长10~15%。为满足国内汽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增长对轮胎的需求,2010年橡胶制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预测明年我国橡胶工业发展对天然橡胶的消费需求继续增加。

在宽货币、紧财政的背景下,美国、日本的经济复苏已经成为必然,欧元区虽然存在主权债务危机的困扰,但缓慢恢复性增长的可能性仍然更大。在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以及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新兴国家的协同下,世界经济体的经济前景向好,2011年全球汽车产销量肯定出现增长,世界天然橡胶需求必将增加。

2、全球天然橡胶供应仍然偏紧。前面分析已说明,受上一经济衰退周期的影响,2011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增长有限,而近年来,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对天然橡胶需求增加,天然橡胶供应增长低于需求增长,全球天然橡胶供应仍然偏紧。

3、美国继续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2010年11月宣布实施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简单地说就是向流通领域继续增发货币,从而使美元持续贬值。2010年12月,美联储官员甚至表明,不排除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由于美国存款利息几乎为零甚至贬值,近期在美国投资实业的回报率也低,过剩的流动性(资金)最有可能是流入经济活跃、利率较高、货币升值可能性高的新兴国家。为抑制已发生的输入型通货膨胀,新兴国家加息又刺激国际热钱不断涌入,大量的货币进入新兴经济体,使这些国家的货币量增加,出现输入型通货膨胀,导致商品价格上升。

4、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传导继续推动天然橡胶价格上扬。除了美元继续贬值的货币政策因素,灾害性天气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继续存在。2010年夏天俄罗斯和黑海地区国家发生的严重干旱以及持续高温天气使作物减产,迫使当地政府禁止或限制粮食出口,推动小麦等农产品价格大幅攀升。2010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了46.2%,而在国家宏观控制下,国内小麦价格只上涨13.6%。国际市场粮食产品价格上升的数量还没有完全传递到我国。近几个月来,澳大利亚的过量降雨以及美国小麦产区的干燥天气再度引起市场对供应的担忧。2011年早春,我国冬种小麦受旱,存在夏粮减产的可能性。期货市场再次看好粮食产品价格上涨。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月份预测,2011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为每桶89.5美元和85美元,分别比2010年高13.4%和7.6%。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将继续推动天然橡胶价格上扬。

(二)有利价格稳定的因素分析

1、天然橡胶价格泡沫破裂。2010年以来,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长时间背离与石油价

格的相关性而屡创新高。进入2010年第4季度,在泰国和我国海南等个别国家和局部地区天然橡胶供应减少的背景下,国内外流动资金参与了天然橡胶等资源类商品的炒作,使天然橡胶和石油价格之间的背离关系进一步扩大,形成泡沫(参考图1)。金融危机后,(2010年)国际市场原油年平均价格上升29%,而天然橡胶价格上涨82%,天然橡胶价格泡沫有可能在新一年资源供需矛盾缓和后,因某种因素触发破灭而引起市场价格向下波动。

2、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世界经济经过2010年的强劲恢复性增长后,迫于财政赤字的压力,各国的财政刺激政策陆续退出,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减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1年1月的报告预测2011年世界经济增幅为4.4%,比2010年的5.0%低0.6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增长速度比去年的7%略有放缓(至6.5%);其次是欧元区边缘国家存在主权债务风险,并有可能蔓延到欧洲核心国家,整个欧洲银行系统的贷款条件仍然比较严格,融资困难阻碍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天然橡胶需求增长将有所缓和。

3、过高价格压抑天然橡胶的消费需求。天然橡胶价格涨得太快太高,已经达到了损害自身需求增长的“盛极”高位。国内轮胎企业近期强烈反映,持续上涨的天然胶价格已经严重吞噬国内外轮胎企业的利润空间,虽然多次上调轮胎价格,但仍无法抵消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剧增,纷纷提出调整产品结构和产品配方,提高合成橡胶的使用比例,减少对天然橡胶的需求。

4、与天然橡胶消费相关的产业鼓励政策退出。我国汽车消费鼓励政策在2009、2010年刺激车市火爆增长后,2011年,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下乡等三个政策全部退出,汽车产销量增幅可能明显减缓,预计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长速度从32%下降到10~15%,这将导致轮胎等橡胶制品总消费需求增长有所放慢。

5、我国从政策和信贷管理上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1年将加强农产品市场价格监管,重点整顿粮油、棉花、蔬菜、农资流通和价格秩序,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遏制过度投机,促进价格运行平稳有序。在信贷管理上,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金融系统提出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金融宏观调控更加突出的位置。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结合2010年年底以来控制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成果,预计今年国内物价上涨速度将明显下降,上涨幅度明显收缩。

6、人民币升值和东南亚国家控制货币的升值速度。我国2010年6月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步伐加快。前阶段人民币升值速度赶不上美元贬值速度,致使人民币对冲东南亚国家货币升值的效应未能显现。如果到2011年6月份美国结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元贬值见底回升,人民币的升值效应便会充分显现出来。

货币持续过快升值已经影响到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和巴西等国家的出口经济。2010年第4季度以来,泰国、印度、巴西等国政府均表态开始干预汇率。近期,泰国、印度货币已经出现连续两个多月走弱的趋势。人民币升值结合东南亚国家控制货币汇率,将能有效遏制天然橡胶价格继续上升,甚至有可能引发国内天然橡胶价格缓和下降。

5.天然橡胶简单介绍 篇五

天然橡胶是由人工栽培的三叶橡胶树分泌的乳汁,经凝固、加工而制得,其主要成分为聚异戊二烯,含量在90%以上,此外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脂及酸、糖分及灰分。

天然橡胶按制造工艺和外形的不同,分为烟片胶、颗粒胶、绉片胶和乳胶等。但市场上以烟片胶和颗粒胶为主。烟片胶是经凝固、干燥、烟熏等工艺而制得,我国进口的天然橡胶多为烟片胶;颗粒胶则是经凝固、造粒、干燥等工艺而制得,我国国产的天然橡胶基本上为颗粒胶,也称标准胶。烟片胶一般按外形来分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共六级,达不到五级的则列为等外胶;颗粒胶则一般按国际上统一的理化效能、指标来分级,这些理化性能包括杂质含量、塑性初值、塑性保持率、氮含量、挥发物含量、灰分含量及色泽指数等七项。其中以杂质含量为主导性指标,依杂质之多少分为5L、5、10、20及50等共五个级别。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合约的交割等级为国产一级标准胶SCR5和进口烟片胶RSS3,其中国产一级标准胶SCR5通常也称为5号标准胶。

天然橡胶因其具有很强的弹性和良好的绝缘性、可塑性、隔水隔气、抗拉和耐磨等特点,广泛地运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医药卫生领域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如交通运输上用的轮胎;工业上用的运输带、传动带、各种密封圈;医用的手套、输血管;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胶鞋、雨衣、暖水袋等都是以橡胶为主要原料制造的;国防上使用的飞机、大炮、坦克,甚至尖端科技领域里的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都需要大量的橡胶零部件。

中国标准橡胶(颗粒胶)的各项质量检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天然生胶 标准橡胶规格 GB/T 8081

-1999 eqv ISO 2000:1989 代替 GB/T 8081-1987

各级标准橡胶代码 SCRCV SCR L SCR 5 SCR10 SCR20 SCR50

颜 色 标 志 绿 绿 绿 褐 红 黄

杂质含量m/m,最大值 0.05 0.05 0.05 0.10 0.20 0.50

塑性初值,最小值----30 30 30 30 30

塑性保持率,最小值 60 60 60 50 40 30

氮含量m/m,最大值 0.6 0.6 0.6 0.6 0.6 0.6

挥发物含量m/m,最大值 0.8 0.8 0.8 0.8 0.8 0.8

灰分含量m/m,最大值 0.6 0.6 0.6 0.75 1.0 1.5

颜色指数,最大值--6--------

门尼粘度ML1+4 100oC(65+51)----------

备注:

1、一般认为杂质含量和塑性保持率(PRI)是主要的规格参数。

2、SCR 5#即为标一胶,SCR 10#为标二胶,SCR 20#为标三胶,SCR 50#为等外胶。

3、SCR 5#即5号中国标准橡胶,注册商标为“宝岛”牌。该产品执行国家标准

GB/T8081-----1999,主要技术指标:杂质含量≤0.05%,塑性初值≥30,塑性保持率≥60,氮含量≤0.6%,挥发物含量≤0.8%,灰分含量≤0.6%。产品以新鲜天然胶乳为原料,经混合、稀释、凝固、脱水、造粒、干燥、打包等工序生产而成。单件产品净重40±0.1Kg,外形尺寸(60±2cm)×(40±2cm)×(20±2cm),采用聚乙稀薄膜袋和聚丙稀编织袋双层包装,标志所用的颜色为绿色。该产品具有颜色较浅、干燥、杂质少、耐老化、综合性能优良等特点,广泛适用于各种内外轮胎、输送带、胶板、胶管、密封件、胶鞋等各种工业橡胶制品和生活橡胶制品的生产。

4、SCR 10#即10号中国标准橡胶,注册商标为“宝岛”牌。该产品执行国家标准GB/T

6.天然的斑纹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一两句话说出不同肌理效果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

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1-3种不同的肌理。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说出不同肌理给人的不同感受。

2.能够用拓印,拓印添画,绘画等方法表现1-3种不同的肌理。

教学难点:

拓印比较清晰的肌理纹样。教师准备教具:

收集到的一些石块,木块,各种质地的布料,树叶,纸张,皮革,皮毛标本,蝴蝶标本水果等有不同纹理的材料。水粉笔,毛笔,调整色盘等。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

学生准备学具:收集到的树叶,羽毛,贝壳,各种有凹凸纹理的徽章等。水彩工具,蜡笔等。

二、引导教学。(1)游戏导入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礼物放在箱子里,摸一摸,说一说是什么东西。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引导学生认识肌理,激发学习兴趣)

1.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界中一些平常不太被关注的细节,让学生不光会用眼睛,还要尝试用触觉去感知这些细节的美丽,积累一些视觉和触觉的经验。

2.教师可以将自己带来的和学生收集到的材料都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肌理,摸一摸,说说它们给你什么感觉?

(可以这样说:树皮给我的感觉是粗糙的,丝绸的感觉滑滑的,金属摸上去又硬又凉。还可以做一些对比,譬如:棉布比丝绸粗糙,但比树皮细腻,皮毛的感觉比皮革温暖;青的树叶比枯叶要滋润,细腻……)

3.师总结:有些斑纹是用眼睛能看到的,比如西瓜皮上的花纹,蝴蝶翅膀,等这些被称为视觉肌理。有些斑纹不光用眼睛能看到,用手能摸得到,那就是触觉肌理。4.欣赏课件各种斑纹。(2)尝试学习湿拓法。

师:你们尝试着用能摸的到肌理的物体,印在纸上,找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尝试着试一试。用颜料涂在收集到的物体上面印出来。

欣赏用湿拓的方法拓印的肌理图片。师:老师的范作中有一些宝贝,看看谁能找到都用到了哪些物体的肌理?师总结:这就是湿拓法。(3)游戏方法学习干拓法。

师:同学们印的非常好,老师为了表扬你们现在表演一个小魔术给大家看。提前在一张纸上用几片树叶摆放成一条鱼的形状粘好,然后上面覆盖上一张纸,用油画棒在上面一涂,就拓印出一条鱼的形状来了。然后讨论老师的方法——干拓法。最后根据想像再进行添画。(4)学一学,试一试。制作肌理效果的方法还有很很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意。也可以让学生用绘画的方法来表现美丽的斑纹。

2学生动手尝试,教师巡视指导。以上拓印的方法不难,但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却也不是很容易的,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尝试,并且在作业过程中,组织几次讨论,谈谈成功的原因,谈谈失败的原因,谈谈遇到的困难,谈谈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可以自主决定用什么方法,表现什么样的肌理。

三、作业展示。

(1)

评评自己的作业。(2)

评评他人的作业。(3)教师整体评价。

四、收拾与整理

学生收拾教室里的物品,清理卫生,保持教室整洁。

五、课后拓展

回去想一想,你还会什么样的方法?

7.如何天然去斑 篇七

牛奶配柠檬加蜂蜜:如果晒过的皮肤出现红斑点,可以将牛奶搽脸及被晒部位,这样可使皮肤收缩,然后再用柠檬片敷面这样一周后斑点变小,最后再用黄瓜捣烂后加入葛粉和适量的蜂蜜搽几次,斑点即可消除。

蒲公英花茶水:采一把蒲公英晒干,泡一茶杯开水,冷却后过滤,然后以蒲公英花水早晚洗脸,可使面部清洁,少患皮炎。

8.天然的雪场散文 篇八

看着飘飞的细白晶体,开始并没有朝雪的意思想,印象中雪花不是这样的,带有团状成朵飘飞,而且借助略大的风,使雪线与地面大概也就60度左右吧,再有灯光、树木有映衬,有点如诗如画的味道。今夜却给人一种狂的感觉,风力劲吹起碎雪几乎成一条直线,层层叠叠把夜灯遮挡住,仿佛织成一面白丝被一样,不停在空中飘荡、飞舞,倾刻间路树的枝叉成了雪的落脚点,顺着杆走满树的周身,演化出多种多祥的造形。路面已模糊不清了,俨然成了天然的雪场。

稀少的三二行人,顶着风雪艰难的前行,边走边回头观望,大概是候着班车能闪现过来,期待早点结束艰难的路行;但难得见到班车的身影,偶有行车路过,感觉象是喝醉酒一样,慢腾腾摇晃着驶过,与平时速度不可相比;更有甚者直接停住了,因为雪累计的太快,仅是不多时,足足增厚了好几公分,车轮因打滑而不能前行,只好原地休整了,司机无奈的另择地走,朝着意往的方向慢行。

一阵狂风,雪似乎密度增大了不少,路树失去原有挺直,在积雪重压下,慢慢弯下身子,几乎触及了地面。好奇心促使我走出室内,感受一下深夜的暴风雪。过去影视剧的场景,立刻在我眼前展现,感觉有过而及之。雪借风狂飞,风借雪造影,好一幅风雪斗趣的景象。我意想着睁大眼睛,细瞧瞧这雪浪的翻腾、戏作,但可惜自己已经成一位活动的雪人,满身上下布满了厚厚的.晶体。在寒湿不停的催促下,我不得不撒回那有热感的小屋,回暧将要冻僵的肉身。

9.《天然药物化学》教案 篇九

一、总学时数、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学分数:

(一)总学时数:108学时

(二)理论学时数:54学时

(三)讨论学时数:6学时

(四)实验学时数:48学时

(五)学分数:6学分

二、承担课程教学的院、系、教研室名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药学院中药系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学生在具备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光谱解析、药用植物学基础知识后,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物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以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生源途径、结构鉴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天然药物的化学研究、新药开发和生产的能力,为继承、整理祖国传统医药学宝库和全面弘扬、提高祖国药学事业水平奠定基础。

四、所用教材和参考书

(一)所用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吴立军主编,天然药物化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参考书:

1、吴寿金、赵泰、秦永琪主编 《现代中草药成分化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徐任生主编 《天然产物化学》科学出版社。

3、Nakanishi K.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第一章 绪 论

一、学时数:6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含义、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

2、掌握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原理及常用方法;

3、掌握层析分离法的分类及其原理、各种层析分离要素、相关因素及应用技术;

4、掌握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

5、熟悉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与各类二次代谢产物生成的相关性

6、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历史、近代研究成就及发展趋势;

7、了解天然药物化学与药学相关学科的关系;

8、了解天然药物化学在国民经济和药学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性质、任务、提取分离、结构鉴定。

2、难点:提取分离原理。

四、讲授的基本内容和要点

(一)绪论

1、天然药物化学的内涵

2、天然药化的研究对象及其任务

3、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历史

4、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趋势

(二)生物合成

1、生物合成假说的提出

2、植物代谢及其代谢产物

3、“植物亲缘相关性学说”与“植物化学分类学”

4、生物合成途径

5、了解生物合成的意义

(三)提取分离方法

1、概述: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构成特点、提取分离前的文献调研

2、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常用提取方法、溶剂提取法

3、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与精制:根据物质溶解度差异、物质分配系数差异、物质吸附能力差异、物质分子大小差异、物质解离程度差异分离

4、提取与分离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注意事项:光照、酸碱、温度、溶剂、层析的影响

(四)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方法

1、化学结构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结构研究步骤与方法:查阅文献、纯度测定、物理常数测定、分子量测定(经典法、MS法)、分子式测定(EA法、HR-MS法、NMR法)

3、不饱度计算

4、分子结构骨架测定:专属反应、植物亲缘相关性、光谱特征、部分合成、化学降解

5、功能团推断:化学法、光谱法

6、光谱分析:UV、IR、NMR、MS

(五)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实例

五、英语词汇

1、概念词汇:

Chemistry of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Phytochemistry、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Chemistry of Natural Organic Compounds

2、专业及术语词汇: Active Constituents、Active Compounds、Active Extracts、Active Fraction、Inactive Constituents、Biosynthesis、primary metabolites、secondary metabolites、acetate-malonate pathway、mevalonic acid pathway、cinnamic acid – shikimic acid pathway、amino acid pathway、extraction、extracts、isolation、chromatography、CCD、counter current distribution、DCCC、GC、LC、TLC、normal phase、reverse phase、adsorption、adsorbent、partition、fraction、gel filtration、exclusion、Sephadex G、Sephadex LH、mobile-phase、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structural elucidation、spectral analysis

六、复习思考题

1、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任务及其在药学专业中的作用?

2、何谓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和无效成分?他们与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关系如何?

3、天然化合物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有哪些?与主要成分间相关性如何?

4、分离天然化合物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5、不同的层析法分离天然化合物的要素是什么?吸附薄层层析最佳条件的选择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调整?何谓边缘效应?如何规避?

6、天然化合物结构鉴定的一般程序如何?“四大”波谱分别提供化合物分子的何种结构信息?

第二章 糖和苷

一、学时数:6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糖和苷的结构特征、分类及苷类化合物的含义;

2、掌握苷的溶解度与分子结构的内在联系,检识糖、苷类化合物反应机理与应用;

3、掌握苷键的裂解的反应机理及其应用;

4、掌握多糖和苷的提取通法及常用的分离方法。

5、掌握苷类化合物结构鉴定的程序和苷键构型的确定方法;

6、熟悉单糖立体化学及苷类化合物中的几个重要的名词、术语;

7、熟悉单糖结构中各类羟基的不同活性及作用于羟基的化学反应;

8、熟悉糖和苷的旋光性质及对结构研究的贡献;

9、了解糖和苷类化合物研究成就与最新研究进展。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分类、检识反应、苷键裂解、提取通法、糖链结构鉴定程序及苷键构型确定。

2、难点:苷键裂解及苷键构型确定原理。

四、讲授的基本内容和要点

(一)单糖的立体化学;

1、单糖的绝对构型

2、单糖的差向异构体

3、单糖的氧环

4、单糖的构象

(二)糖和苷的分类

1、天然界常见的单糖

2、低聚糖

3、多聚糖

4、苷类:定义、分类、(三)糖的理化学性质

1、溶解性

2、氧化反应

3、糠醛形成反应

4、羟基反应

5、羰基反应

(四)苷键的裂解

1、酸催化水解

2、乙酰解

3、碱催化水解和β消除

4、酶催化水解

5、过碘酸裂解反应

(五)糖的核磁共振性质

1、苷类化合物中糖的1H-NMR特征

2、苷类化合物中糖的13C-NMR特征

3、糖的NMR特征在结构鉴定中的意义

(六)糖链的结构鉴定

1、研究糖链结构的顺序:纯度鉴定、分子量测定、单糖种类鉴定、单糖间及糖与苷元间连接位置确定、糖链连接顺序确定、苷键构型的确定

2、糖链结构研究实例

(七)糖和苷的提取分离

1、酶对糖及其苷类提取的影响

2、提取糖及苷类溶剂的选择

3、糖及苷提取分离纯化的方法

五、专业及术语英语词汇

monosaccharides、anomeric-carbon、anomeric-proton、oligosaccharides、polysaccharides、glycosides、aglycone、genin、Cyanogenic、saccharides、Molish reaction、invertase、maltase、emulsin、glycoside shift

六、复习思考题

1、苷类化合物的含义及其结构特征是什么?常见的分类方法及主要类型有哪些?

2、单糖的D、L系和α、β型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判断?

3、何谓原生苷、次生苷、苷元?提取时应注意什么?

4、苷键裂解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酸水解的反应机理如何?

5、如何识别天然药物中可能存在糖和苷类成分?Molish反应阳性说明一定是苷类成分存在吗?

6、简述糖链测定的一般程序,如何应用NMR确定苷键的构型?

第三章 苯丙素类

一、学时数:2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苯丙酸类的结构类型;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2、熟悉香豆素结构类型。

3、了解木脂素的结构特征及结构类型。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结构类型、化学性质、波谱特征。

2、难点:波谱特征。

四、讲授的基本内容和要点

(一)定义及生物合成途径

(二)香豆素类

1、定义

2、结构类型: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其他香豆素、异香豆素、双香豆素

3、生理活性

4、物理化学性质:溶解性、荧光性质、内酯性质和碱水解反应、Labat 反应、Gibb’s 反应、Emerson 反应、异羟肟酸铁反应、酚羟基反应

5、提取分离:系统溶剂法、真空升华或蒸馏法、色谱法、酸碱分离法

6、波谱鉴定:UV法、1H-NMR法

(三)木脂素

1、概述

2、结构与分类:简单木脂素、单环氧木脂素、木脂内酯、环木脂素、环木脂内酯、双环氧木脂素

五、专业及术语英语词汇

Phenylpropanoids、coumarins、lignan、六、复习思考题

1、苯丙素的母核结构特征是什么?常见的香豆素结构类型有哪些?

2、香豆素的内酯性质、Labat 反应、Gibb’s 反应、Emerson 反应、异羟肟酸铁反应在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信息中的意义如何?

3、香豆素的紫外特征是什么?

4、木脂素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

一、学时数:4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醌类衍生物的理化性质及呈色反应。

2、掌握醌类衍生物的结构特征及类型;

3、熟悉蒽醌衍生物提取分离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4、熟悉蒽醌衍生物结构测定的化学方法。

5、了解醌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结构类型、理化性质及呈色反应。

2、难点:呈色反应。

四、讲授的基本内容和要点

(一)结构类型

1、苯醌类

2、萘醌类

3、菲醌类

4、蒽醌类:蒽醌衍生物、蒽酚和蒽酮衍生物、二蒽酮类

(二)理化性质及呈色反应

1、物理性质:性状、升华性、挥发性、溶解性、光稳定性

2、化学性质与呈色反应:酸性、颜色反应(Feigl 反应、无色亚甲兰显色试验、Kesting-Craven 反应、Karius 反应、Borntrager’s反应、醋酸镁反应)

(三)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1、一般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有机溶剂提取法、碱提酸沉法、水蒸气蒸馏法,吸附层析分离法

2、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游离蒽醌衍生物的分离、游离蒽衍生物与蒽苷类的分离、蒽醌苷类的分离

(四)结构测定

1、衍生物制备:甲基化反应、乙酰化反应

2、波谱分析:UV、IR

五、专业及术语英语词汇

Quinones、benzoquinones、naphthoquinones、phenanthraquinones、anthraquinones

六、复习思考题

1、醌类化合物的母核结构特征及其分类有哪些?写出丹参酮ⅡA的结构;常见蒽醌的结构类型有哪些?写出大黄酚、大黄酸结构。

2、蒽醌类化合物颜色反应的类型有哪些?它们在蒽醌的检识与结构信息中有何意义?

3、以大黄中蒽醌系列化合物为例,排列PH梯度萃取酚酸性成分时碱的强弱顺序与化合物酸性强弱顺序。

4、蒽醌类化合物的UV、IR特征是什么?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一、学时数:6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理化性质和鉴别反应;UV、NMR、MS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2、熟悉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类及其结构类别间的生物合成关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原理及主要方法;聚酰胺层析法在黄酮类化合物分离中的应用;

3、了解化学法在黄酮类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理化性质和鉴别反应;UV、NMR、MS在黄酮类化合物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2、难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原理及主要方法

四、讲授基本内容和要点

(一)概述

1、基本结构和分类

2、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

3、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分类及其结构类别间的生物合成关系

4、重要黄酮类药物及生理活性成分

(二)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性状

2、溶解度

3、酸碱性

4、显色反应

5、呈色反应与结构的关系

(三)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四)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1、提取

2、精制

3、分离

(五)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鉴定

1、层析的应用

2、紫外光谱的应用 3、1H-MR谱的应用; 4、13C-NMR谱的应用;

5、MS谱的应用;

6、结构研究实例

五、专业及术语英语词汇

flavone、flavonol、flavanone、flavanonol、chalcone、isoflavone、anthocyanidin、xanthane

六、复习思考题

1、试用电子理论解释为什么黄酮类多显黄色,而二氢黄酮(醇)多无色。

2、黄芩在贮存过程中为什么会变绿?化学成分有何变化?(用化学式表达)

3、就不同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立体结构解释其在水中溶解度规律。

4、应用碱溶酸沉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为什么红花在开花中期为黄色,开花后期或采收干燥过程中颜色渐变为红色或深红色(写出可能的化学反应)?

第六章 萜类和挥发油

一、学时数:6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萜类成分的结构特征和主要类型;主要类型萜类成分的结构、性质;萜类成分的生源途径;重要的理化性质。

2、了解有重要生物活性的萜类化合物。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和主要类型;主要类型中重要代表物的结构和理化性质;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2、难点: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检识与结构鉴定

四、讲授基本内容和要点

(一)概述

1、萜类化合物的含义和分类

2、生物活性及分布

3、萜类化合物的生源学说与生物合成途径

(二)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其重要代表化合物

1、单萜

2、环烯醚萜

3、倍半萜

4、二萜

5、二萜半萜

(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四)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1、萜类的提取

2、萜类的分离

3、提取分离实例

(五)萜类化合物的检识与结构鉴定

1、波谱法的应用(UV、IR、MS)

2、结构鉴定实例

(六)挥发油

1、概述(定义、分布、组成和分类、生物活性及应用)

2、挥发油的性质

3、挥发油的提取

4、挥发油的分离

5、挥发油的鉴定

五、专业、术语、重要化合物英语词汇

terpenoids、empirical isoprene rule、monoterpenoids、geraniol、menthol、borneol、camphor、troponoides、iridoids、qinghaosu、artemisinin、a-santonin、azulenoids、diterpenoids、andrographolide、ginkgolides、taxol、curcumol、triptolide、tanshinone ⅡA、stevioside、guanfu base A

六、复习思考题

1、何谓生源异戊二烯法则、挥发油、Girard试剂、萜类化合物、酸值、酯值、皂化值?

2、常见的重要单萜、倍半萜、二萜、二萜半萜的代表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是什么?

3、如何鉴定挥发油?

4、环烯醚萜的结构特点是什么?稳定性如何?

第七章 三萜及其苷类

一、学时数:4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三萜及其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2、熟悉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与特征;三萜及其皂苷的提取分离方法。

3、了解三萜皂苷键的裂解反应。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掌握三萜及其苷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显色反应。

2、难点: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与特征。

四、基本内容

(一)概述

1、三萜的定义

2、三萜的分布

3、三萜的存在形式

4、三萜的研究进展

5、三萜的生物合成

(二)四环三萜

1、羊毛脂烷型

2、达玛烷型

3、甘遂烷型

4、环阿屯型

5、葫芦烷型

6、楝烷型

7、原萜烷型

(三)五环三萜

1、齐墩果烷型

2、乌苏烷型

3、羽扇豆烷型

4、木栓烷型

5、何伯烷型和异何伯烷型

(四)三萜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性状

2、表面活性

3、溶解度

4、溶血作用

5、沉淀反应

6、显色反应

(五)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1、苷元的提取与分离

2、三萜皂苷的提取与分离

(六)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1、常用的化学反应

2、三萜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UV、IR、MS、1H-NMR、13C-NMR)

3、结构测定实例

(七)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五、专业、术语、重要化合物英语词汇

triterpenes、tetracyclic triterpenoids、Triterpenoid sapogenins、Triterpenoid saponins、ginsenosides、20(S)-protopanaxadiol、oleanane、oleanolic acid、glycyrrhizic acid、Glycyrrhetinic acid、α-amyrane、Ursolic acid、Liebermann-burchard reaction、toosendanin

六、复习思考题

1、简述三萜苷元的提取分离步骤。

2、简述四环三萜的分类和结构特征。

3、三萜皂苷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是什么?

第八章 甾体及其苷类

一、学时数:6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甾体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分类;强心苷的理化性质;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

2、熟悉C21甾体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海洋甾体化合物;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及其与三萜的区别;强心苷的结构特征;区分甲、乙型强心苷的方法;甾体皂苷元的结构类型及区分方法。

3、了解强心苷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甾体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分类;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2、难点: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

四、基本内容

(一)概述

1、甾体的定义

2、研究进展

3、基本结构和分类

4、甾体的立体化学

5、甾体的颜色反应

(二)甾体化合物

1、C21甾体化合物(定义、存在形式、结构特点、结构类型、理化性质)

2、海洋甾体化合物

(三)强心苷类化合物

1、定义

2、生物合成

3、化学结构和分类

4、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5、强心苷的颜色反应

6、强心苷的提取分离

7、强心苷的波谱特征(UV、IR、MS、1H-NMR、13C-NMR)

8、强心苷的生理活性

(四)甾体皂苷

1、概述

2、甾体皂苷的化学结构及分类

3、甾体皂苷的理化性质

4、甾体皂苷元的波谱特征(UV、IR、MS、1H-NMR)

5、甾体皂苷的提取分离

五、专业、术语、重要化合物英语词汇

steroides、C21-steroides、cyclopentano-perhydrophenanthrene、Salkowski reaction、Rosenheim reaction、pregnane、Keller-Kiliani reaction、cardiac glycosides、bufogenins、bufotoxins、digitoxigenin、cardenolide、scillanolide、bufanolide、Legal reaction、Kedde reaction、Raymond reaction、Baljet reaction、xanthydrol reaction、steroidal saponins、spirostane、spirostanols、isospirostanols、furostanols、pseudo-spirostanols

六、复习思考题

1、强心苷的结构特点及分类依据是什么?其强心作用与结构关系如何?

2、强心苷类化合物的鉴别反应有哪些?活性次甲基反应基本原理是什么?

3、甾体皂苷与三萜皂苷如何区别?甾体皂苷元、C21甾与强心苷元结构上有何异同?

第九章 生物碱

一、学时数:8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生物碱的概念、命名规则、分布及存在形式;生物碱呈色、溶解性及碱性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及其影响生物碱碱性的诸因素;生物碱提取分离的原理;

2、了解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途径;主要生物碱的骨架及结构分类;生物碱常用的检识方法;生物碱的碱性在提制和结构研究上的意义;生物碱提取分离的诸种方法;生物碱结构测定中常用的降解反应机理和对测定结构的意义。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生物碱的定义和分类生物碱的分类和物理性质。

2、难点:生物碱呈色、溶解性及碱性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及其影响生物碱碱性的诸因素。

四、基本内容

(一)概述

1、定义

2、分布

3、积累和储藏

4、生物碱存在形式

(二)生物碱生物合成的基本原理

1、Schiff base的形成2、Mannish reaction

3、酚氧化偶连

4、亚胺盐次级环合反应

(三)生物碱的分类、生源及其分布

1、生物碱分类的主要方法

2、来源于鸟氨酸的生物碱

3、来源于赖氨酸的生物碱

4、来源于苯丙氨酸/酪氨酸的生物碱

5、来源于色氨酸的生物碱

6、来源于萜类的生物碱

7、来源于甾体的生物碱

(四)生物碱的理化性质

1、物理性质

2、生物碱的检识(生物碱的沉淀反应、生物碱的显色反应)

3、生物碱的化学性质(碱性、成盐、C-N键的裂解反应)

(五)生物碱的提取分离

1、总生物碱的提取

2、生物碱的分离

(六)生物碱的结构鉴定

1、波谱法在生物碱的结构鉴定与测定中的应用(UV、IR、MS、1H-NMR、13C-NMR)

2、生物碱类化合物结构鉴定实例

五、专业、术语、重要化合物英语词汇

alkaloid、Schiff base、atropine、morphine、ephedrine、pseudoephedrine、berberine、palmatine、colchicines、reserpine、vinblastine、cinchonine、quinine、verticine、Dragendroff’s reagent、Hofmann degradation、exhaustive methylation、Emde degradation、von Braun ternary amine degradation、Caffeine、Codeine、Cocaine

六、思考题

1、思考生物碱的简单定义与目前较确切的表述的关系。

2、生物碱主要有哪些存在形式?

3、莨菪碱与阿托品的关系如何?如何由莨菪碱变成阿托品?

4、试论影响生物碱碱性的因素。

5、小檗碱有哪几种结构互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6、熟悉有代表性的重要生物碱阿托品、麻黄素、黄连素、吗啡、利血平、长春碱、长春新碱、秋水仙碱、喜树碱、咖啡因、麦角碱、可待因、可卡因、一叶秋碱、延胡索乙素的化学结构。

7、自天然药物提取液中识别生物碱是否存在的主要反应及其试剂有哪些?生物碱沉淀试剂阳性说明一定含有生物碱吗?

第十章 海洋天然药物

一、学时数:2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熟悉大环内酯类、聚醚类、肽类、C15乙酸原化合物、前列腺素类似物等海洋天然药物。

2、了解海燕天然药物研究进展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已知海洋天然药物类型及结构特点;海洋天然药物的发展态势。

2、难点:已知海洋天然药物类型的结构特点。

四、基本内容

(一)概述

1、海洋的地理状况

2、海洋生物的特点

3、海洋药物研究的国内外概况

4、海洋药物研究的发展趋势

5、海洋天然产物的化合物类型

(二)大环内酯类

1、特点

2、简单大环内酯类化合物

3、内酯环含有氧环的大环内酯类

4、多聚内酯类

5、其他大环内酯类

(三)聚醚类化合物

1、脂溶性聚醚类

2、水溶性聚醚类

3、聚醚三萜类

(四)肽类化合物

1、组成海洋肽类化合物的氨基酸

2、常见的海洋肽类化合物

(五)C15乙酸原化合物

1、生物合成

2、海洋生物中发现的C15乙酸原化合物

3、结构特点

4、分类

(六)前列腺素类似物

1、生理活性

2、发展概况

(七)海洋天然产物研究实例

五、专业、术语、重要化合物英语词汇

marine natural products、marine compounds、tetrodotoxin、macrolides

六、思考题

1、已知的几类海洋天然产物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2、海洋药物的发展趋势和主要领域有哪些?

第十一章 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

一、学时数:2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1、熟悉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程序;

2、熟悉天然药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方法。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程序。

2、难点: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思路与设计。

四、基本内容

(一)概述

1、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面临的机遇

2、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面临的挑战

3、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药新药注册分类情况

4、自天然药物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一般程序

(二)天然药物中开发新药途径

1、经验积累

2、偶然发现

3、药物普筛(生物活性指导下的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

4、代谢研究

5、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修饰或结构改造

6、其他

(三)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方法

1、调研

2、天然药物化学成分预试

3、化学成分的分离

五、复习思考题

1、自天然药物研究开发新药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2、由天然药物提取分离获得的有效成分研究开发新药,属国家中药注册分类几类?

3、中药新药注册分类中有效部位的含义是什么?由有效部位开发的中药新药属于中药注册分类几类?

上一篇:企业安全生产规章管理制度下一篇:“和美课堂”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