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重要成就

2024-08-25

改革开放30年重要成就(精选8篇)

1.改革开放30年重要成就 篇一

扬帆力排千重浪勇立潮头领风骚——枣矿集团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纪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展现新作为、推动新发展的根本思想武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应历史潮流,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写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篇章。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

成就。进入新世纪以来,枣矿集团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克难制胜、锐意进取,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从低谷中强势崛起,演绎着老国企跨越腾飞、引领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华彩乐章,走出了一条艰辛创业、创新创造、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追求卓越的希望之路。

**矿区具有130年的开采历史,百年风雨历程,既有为中华民族工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辉煌,也曾一度陷入生存危机的低谷。上世纪九十年代,枣矿集团在全国煤炭行业率先走向市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长期积淀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加上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矿井衰老、观念陈旧、体制不适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陷入生死存亡的抉择。当时东部7对矿井资源枯竭,产量低,成本高,入不抵支,西部新井开发因资金短缺而停建,全公司原煤产量徘徊在800多万吨;到1999年底,企业潜亏10多亿元,内外债合计高达30多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1%。职工连300元生活费都不能按月兑现,企业生存发展举步维艰。

2000年初,时任淄博矿务局常务副局长的江卫同志调任枣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走马上任后,江卫同志率领新一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矿区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短短八年,走上了由扭亏脱困、让职工“吃上饭”,到加快发展、让职工“吃好饭”,再到追求卓越的跨越发展之路。2007年毛煤产量完成2180.35万吨,实现总收入207.23亿元,上缴税费24.59亿元,职工人均收入35000元,分别是1999年的2.33倍、7.75倍、9.56倍、5倍。全公司安全形势持续好转。先后被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授予“全国典范企业”,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全国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企业文化优秀企业、全国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名列中国企业500强、中国纳税100佳、中国煤炭100强、山东工业企业100强。

观念革命打破发展桎梏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说:“思想观念可以改变历史的轨迹。”

矿老人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思想僵化、管理粗放、包袱沉重、人心涣散,是2000年前枣矿集团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当时的**矿区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观念问题是制约枣矿发展的最主要、最致命的问题。”江卫董事长一针见血地指出。

2000年上半年,矿区上下展开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江卫董事长亲自撰写《**矿业新闻》报评论员文章,提出“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号召大家打破“等靠要”思想,从迷惘和困惑中摆脱出来,振作起来。

2002年、2003年,针对矿区部分干部形势稍有好转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发展意识不强和对深化改革产生畏难发愁情绪等实际,又开展了新一轮的实践“三个代表”、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学习教育活动。

同时,大力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先后实施了以煤炭销售、物资供应、财务和资金统一管理和分别独立核算为主要内容的“四统一分”管理机制,解决了一些领导干部政令不畅、二级单位各自为政和企业“集而不团”等问题,开展了干部人事、劳动用工、工资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实施了产权制度、债转股、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关井破产等改革创新举措,加强了企业诚信建设,建立了风险防范机制,增强了企业的宏观调控力和市场竞争力。

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解开了束缚在矿区干部员工头脑的“紧箍咒”,打破了员工思想上的坚冰,为枣矿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多元俱兴筑牢发展基石

优先把主业做强做大,以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江卫董事长指出:“要迅速解决**矿区30万职工家属的吃饭问题,必须首先尽快把煤炭总量提上去,这是立足之本、发展之基。”于是,重新启动因资金匮乏已搁浅两年的新安煤矿,公开竞聘项目负责人、推行业主负责制,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2000年,原煤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圆了枣矿几代人“千万吨大局”的梦。

2003年,乘借全省上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滚滚春潮,启动了新安矿改扩建、新建新源井、滨湖矿和新安铁路专用线、田陈北七技改等重点工程。新源井、滨湖煤矿,分别用18个月建成投产,打破了全国同类型矿井建设纪录。与此同时,又先后在安徽、云南、贵州、内蒙古等地,进行了煤炭资源开发。国外发展现已涉足美国、加拿大、泰国、印尼等国。枣矿集团在外部拥有的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

近几年,按照环保节能好、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两好两高”指导原则,先后建成了6座发电厂,建设年产1200万

条子午轮胎、年产200万吨煤焦化、18万吨甲醇、亚洲最大的16万吨苯加氢、1.5万吨白炭黑等一大批重点项目。以煤炭为基础产业,以煤化工、电力、机械制造为支柱产业,以建筑建材、矿井建设包括工程设计监理和地质勘探、物流贸易、生物化工、森林采伐及木材加工、造船水运为支持产业的“136”产业格局初具规模。

循环经济提升发展能量

枣矿集团把发展循环经济摆到战略位置,充分利用产业优势,着眼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着力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延伸煤炭产业链,大力发展“煤基多元化”产业集群。

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枣矿集团率先提出并实施了节能减排“3341”工程,即:强力推进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三零”排放,余热、余汽、余温“三余”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四能”开发和沼气技术开发利用。矿区电厂均安装了脱硫设施,实现了达标排放。完成了锅炉烟道节煤器改造,淘汰高耗低效设备247台,推广应用节能灯具4.6万只。建设了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矿井水处理厂;风力发电在集团公司本部和日照森工公司得到应用。利用煤矸石电厂冷却水资源、破产矿井闲置场地,进行中华鲟、观赏鱼、长毛兔等养殖,并推行了蔬菜种植和商业化养殖,使昔日的污水塘变成了鸟语花香的休闲家园。

全面实施节能减排、综合利用,确立了以消化全部低热值燃料为目的,煤电一体化经营的电力建设思路。投入1.6亿元,建成长达156千米的内部电网,2007年累计增收节支电费3.8亿元。矿区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三零”排放目标已全部实现。目前,枣矿集团以煤—电—汽能、煤—焦—化工、建筑建材环保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初具规模。

大力倡导绿色开采和清洁生产新理念,利用矸石回填塌陷地复垦造地。2007年底西部新区7对矿井实现“矸石不上井、用矸石置换煤炭”。依托水煤浆技术建成水煤浆发电厂,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洁净煤发电技术推广项目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煤泥水煤浆的开发与燃烧热电联产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煤矸石煤泥煤气综合利用工程”分获山东省政府首届重大节能成果奖和优秀节能成果奖。

科技创新助推发展动力

针对全国薄煤层占煤炭总储量的20%,而缺乏安全有保障、生产效率高的开采设备的实际,2003年,枣矿集团率先成立了全省首家省级综机装备研发中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套zy2400支架及三机配套当年成功诞生,并成功应用于煤炭生产。比传统炮采工作面生产效率提高了8倍,资源回收率达到97%,创出了全国薄煤层综采工作面年产百万吨以上的新纪录。

原煤炭部副部长、煤炭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濮洪九在视察枣矿时感慨地讲到:“薄煤层开采,原煤炭部动了不少脑筋,没有办法解决,你们的薄煤层综采装备及工艺成功研发应用,这是一个创新,带来了机械化,带来了效益,带来了安全,走上了用人少、效益高的路子,我很震惊,这是很大的贡献。”

为提高煤矿机械化开采程度及安全系数,成功研制了适用于开采0.6—1.1米煤厚的“极薄煤层智能化高效开采装备”,采用智能计算机控制、信息传感等技术,可实现工作面无人值守。自主研制的集自移、旋转、机械手、液压四项专利技术于一体的zklgs-300系列高效采煤机成功应用。目前,枣矿集团自主研制的zy2000、zy2400到zy6600等15个系列支架,实现了综机成套装备国产化、系列化的目标,满足了厚、中厚、薄、极薄煤层机械化开采的需要,并成功打入省内外市场,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建立完善了安全数字监测监控、闭路电视和通讯于一体的“三网”系统,实现矿井生产系统遥测、遥控、遥试和遥调,新建矿井主动力系统数字化集中控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枣矿集团共有百余项成果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两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奖。2007年,有两项科技创新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首批启动计划,18项技术创新项目列入山东省技术创新计划。

文化管理铸就发展之魂

枣矿矿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近几年,枣矿集团按照以文化力激活生产力、提升竞争力的总体思路,以塑造员工共同价值观为目标,大力实施文化强企战略,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强势执行文化为核心、以“三基”(基础、基层、基本功)、“三化”(准军事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精细化考核)、“三个亮点”(质量标准化、企业文化、环境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独具特色的“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三基九力”、“五精、十美”、“严管+真爱”安全文化、编码管理、手指口述操作法、自觉+制约”自主管理、“六精”和谐卓越管理等创新体系的研究探索,丰富和完善了“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的内涵和外延,提升了枣矿文化品牌的软实力,促进了矿区又好又快、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三基”、“三化”、“三个亮点”三者既独辟蹊径、自成系统,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像踏实有力的“三足”承载起枣矿管理文化的“大鼎”。“三三三”管理文化品牌成为抄不走、拆不开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独有的品牌优势,成为滋养企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源泉。近几年,来自国内外、行业内外7万多人次到枣矿参观考察。枣矿的企业文化引领全煤炭行业,辐射社会,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以人为本高奏发展和弦

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首先是安全发展;保障员工生命健康安全是最大的以人为本。近年来,枣矿集团始终把安全作为“天字号”大事,把实现安全生产作为第一社会责任和职工最大的福利。围绕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率先把准军事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精细化考核引入安全质量管理。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推行了“精益生产”。借鉴上市公司运行模式,在国内首创了安全质量管理模拟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联股、联利、连心。实施推广了安全质量流程控制、岗位隐患防控、人体生物节律管理、360°安全管理文化、安全奖励储蓄制等100多项安全管理创新成果,全面进行了井下采区和人员的优化整合,落实了安全隐患闭合管理。通过严流程、严细节、严小事,优化开拓布局、合理集中生产,提高矿井机械化程度,推行“4.6”作业制、井下限员挂牌,规范劳动定员管理,提高了安全保障水平。

2007年9月,时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的李毅中在深入枣矿井下检查后高兴地说:“枣矿是百年老矿,条件很困难,取得这样的成绩,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国家煤监局赵铁锤局长讲:“枣矿集团在安全生产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国有大企业、国有煤炭企业的‘领头羊’作用。应该说是一面旗帜。”省长姜大明讲:“全省各个煤矿如果都是枣矿这样,我们作为省里的同志就放心了。”

为建设富美和谐新枣矿,枣矿集团按照“安全形势稳固、文化先进繁荣、生活秩序井然、环境整洁优美、职工安居乐业”的愿景,确定了和谐矿区建设的十大目标、六项原则、十大体系,开展了“和谐杯”竞赛活动,矿区上下营造起了共建共享和谐矿区的良好氛围。开展了廉洁文化年活动,实施了廉洁文化“六进”工程,促进了矿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好转。按照“全员培训、全员考核、持证上岗”的工作要求,组织编印了文化知识、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教材,实施员工素质登高工程,有效地推进了员工知识更新。

高度关注民生,从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新增住房面积804767平方米,解决子女就业12523人,定期为职工健康查体,实施放心水工程,让职工喝上放心水、直饮水。尤其注重关心弱势群体,集团公司于2005年率先成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立了“枣矿情暖万家基金”,自2003年以来,共用于困难帮扶、特困救助、金秋助学资金达3912.38万元,体现了发展为职工、发展靠职工,发展成果惠及职工群众。5.12汶川地震后,枣矿集团先后捐款近2000万元。荣获“全省最具爱心企业”、“山东省依靠职工办企业先进单位”。

追求卓越再创发展伟业

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的发展理论,只有依托思想解放的推动才能展现强大的生命力;思想解放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只有落实到科学发展的实践中才能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枣矿集团八年的发展实践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体现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拼搏精神。短短八年,枣矿集团从低谷中崛起,在困境中奋进,发展质量一年比一年好,发展速度一年比一年快。短短八年,枣矿集团强势崛起,惠及职工,辐射周边,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了山东省“一体两翼”整体布局、鲁南经济带建设,社会效益显著。短短八年,枣矿集团由一个靠吃国家补贴过日子、欠缴巨额税金、负债累累的穷企业,发展成为“全国典范企业”。原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原山东省委书记李建国,省长姜大明等领导分别对枣矿取得的发展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

扬帆力排千重浪,勇立潮头领风骚。党的十七大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丰富经验和重要结论,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十七大的战略部署,枣矿集团决策层定位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不断超越,深入推进大集团、走出去、资本运营、科技兴企、文化强企五大战略,持续创新增活力,卓越管理谋发展,立足省内做优,走向全国做强,冲出亚洲做大,迈向世界做久,奋战五年到十年,以更好的发展质量、更快的发展速度,将枣矿集团打造成产业结构合理,综合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率先在全煤行业建成安全形势稳固、文化先进繁荣、生活秩序井然、环境整洁优美、职工安居乐业的富美和谐文明矿区。站在新起点、展现新作为、再创新佳绩,勇往直前、拼搏奉献的枣矿人,正向着建设“强而精、好而优”的富美和谐新枣矿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再创由典范企业向卓越企业新跨越的发展伟业。

2.改革开放30年重要成就 篇二

1 中国医院改革的历史进程

中国医院改革30年的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1 拨乱反正,提高服务效能(1979~1996

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国民的身心健康和医疗保障。新中国建立以后,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努力建立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医疗服务体系。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限,加上“文革”十年动乱的影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普遍存在“独家办,大锅饭,一刀切,不核算”的弊端,医院越办越穷,医院环境和秩序脏、乱、差,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的问题突出。在这种情况下,1979年初,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同志提出,卫生部门也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同年3月,卫生部推广了黑龙江省延寿县医院药品管理改革、吉林省德惠县医院科室经济核算的经验。1979年4月28日,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提出“国家对医院的经费补助准备实行‘全额管理、定额补助、节余留用’的制度。病人欠费基金、大型设备购置、房屋大修专款不包括在定额补助之内,每年根据财力可能专项安排。”由此医院开始了以经济管理为重点的整顿和改革。这一阶段,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经济和卫生管理等理论界以及广大卫生工作者,围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和生产性问题开展了一场大讨论,指出片面强调公立医院单纯福利性的弊端,分析公立医院越办越穷的原因。理论界认为,医疗劳务具有生产性,应该重视医疗服务的经济性;医疗服务必须实现其价值补偿,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公立医院应该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以社会效益为主。在实践上,首先改革了医院药品“以存定销”的做法,实行“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的管理制度,基本上解决了药品管理的混乱现象;整顿健全了医院收费制度,制止了普遍存在的“跑票漏收”和送人情、少收费、不收费现象;建立了定额管理制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备使用率;实行了以“五定一奖”(定任务、定床位、定编制、定业务指标、定经济补助和完成任务定额予以奖励)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经济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是北京首钢职工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者把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和加强医院管理作为实行岗位经济责任制的指导思想,把包保指标层层分解,下达到科室、班组和个人。后者实行“定额管理,质量控制,逐级包干,计分算奖,超(额)节(约)提成”的技术经济责任制。

1981年2月27日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关于解决医院赔本问题的报告的通知》提出了对享受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的职工和城镇居民、农民执行两种收费标准的政策,其初衷是为了解决医院越办越穷的问题。1981年3月18日,卫生部发布了《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修改稿)》,强调“我国医院是社会主义医疗事业单位。必须坚持以医疗为中心,促进医疗质量提高;必须坚持不加重病人不合理负担等原则。”1983年2月,北京协和医院与其上级主管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签订了“定额补助,增收提成”责权利相结合的合同书,在管理体制、人事制度、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1985年国务院批转了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其中提出“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1983~1987年,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开展了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单项到综合的改革。这一阶段,医院改革主要体现在: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医院领导体制,实行院长负责制;实行以定员定编、干部职工聘任合同制、严格考勤并与工资奖金挂钩、建立一定范围内的人才流动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采取家庭病床、专家挂牌门诊、业余医疗服务等措施,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拓宽医疗服务范围,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医疗保健服务;发展横向联合,建立医疗协作联合体;实行分配制度改革,打破个人等级工资制度,实行浮动工资,使责权利紧密挂钩,根据考核和核算结果分配奖金,实行超额劳动提成;注重成本核算,强化财务管理,建立医院内部银行;医院后勤部门实行服务社会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对不同条件的病房和病床分等级收费,对新开展的服务项目和新仪器、设备按成本或基本按成本收费;对外开放,广泛进行国际技术合作和交流;开展创建文明医院活动。这一阶段在理论上,重点进行了医院两权适当分离、以强化和完善院长负责制为重点的医院领导体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医院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双重机制、医疗服务成本核算、医疗技术劳务价值及其实现等研究。

1989年1月《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改革鼓励教育科研卫生单位增加社会服务意见的通知》,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人事部等五部委《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提出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经费补助实行定额包干,收支结余部分,除提留一定比例的事业发展基金外,由单位自主分配。允许有条件的单位和医疗卫生人员从事有偿业余服务和有偿超额劳动。医疗卫生服务的收费,要根据不同的设施条件、医疗技术水平拉开档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的需要。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开展的医疗卫生服务项目,要实行按成本(不含工资)收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行“以副补主”,内部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卫生部在试点基础上于1989年11月29日颁布了《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试行草案)》对医院分级管理的依据、原则医院分级与分等医疗评审委员会评审程序评审费和评审周期评审结果的公布医院分级与医疗收费作出了明确规定,医院分级管理和医院评审在全国开展。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文件要求:改革卫生管理体制,拓宽卫生筹资渠道,完善补偿机制;遵循价值规律,改革医疗卫生服务价格体系,调整收费结构,放开特殊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价格;转换运行机制,推进劳动人事及工资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医疗卫生单位的自主权,使单位真正拥有劳动人事安排权、业务建设决策权、经营开发管理权和工资奖金分配权;提倡有组织地开展业余服务和兼职服务;医疗卫生单位应积极兴办医疗卫生延伸服务的工副业或其它产业,以工助医,“以副补主”;允许试行“一院两制”或“一院多制”的经营模式和分配方式;允许试办股份制医疗卫生机构;为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在确保提供基本服务的前提下开展特殊服务,收费可随需求浮动。1994年2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同年8月卫生部发布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条例》总结继承了我国医疗机构管理的经验,汲取和参照了国际上医疗管理的思想和惯例,对医疗机构的规划和布局、设置审批、登记注册、执业活动、监督管理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同时,还规定了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权限,统一制订了管理标准。1994年4月国家体改委、卫生部、劳动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开始“两江(镇江、九江)医疗保险模式试点”。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模式,同时加强对医疗服务单位的管理和制约。1996年4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在镇江召开了全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会议,充分肯定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方向。1996年5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体改委等四部委关于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意见的通知》,决定在2 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扩大试点。这一段时间,理论界对于医疗服务应该市场化还是坚持规划导向的争论更加激烈和深入;医院所有制改革(如股份制医院、“一院两制”、院内银行等)成为医院改革的热点话题;关于医疗保险制度的研究、医疗机构的规范管理、区域医疗规划、医院分级管理与医院评审等课题也是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在改革实践上,一是在继续贯彻医院改革的政策规定的同时,开始注重加强管理,完善约束机制,将改革开放与科学管理密切结合起来。卫生部出台了七项规章制度,作为《医院工作制度》的补充,对专家门诊、业余服务、兼职服务、医疗联合体、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加强了管理。进一步推行或实行院长负责制,强化了院长的管理权,同时,切实发挥党委、职代会的保证监督功能,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政府对医院建设发展的拨款、对院长的奖惩,同医院完成责任目标的情况挂钩。有的医院将医院分级管理各项目标分解,层层落实责任,进行目标考评与奖罚。在多种形式办医过程中,加强了行医资格的审查,整顿社会办医和个体开业等,强化了医疗质量控制。二是改革医院运行机制,扩大医院自主权,特别是人事权和分配权。有的地区允许医院在工资总额内选择适合本单位的具体分配方式,根据职工的技术水平、劳动质量和实际贡献,自主决定工资、奖金的分配档次,甚至有权对本单位的职工晋级增薪或降级减薪等。部分医疗单位,实行“一院两制”或“一院多制”,有的医院进行了院内集资的尝试,有的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对先进的设备搞合资、合作,以补充医院建设资金的不足。股份制医院、民营医院开始出现。三是深化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深圳市于1992年8月实行一体化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1994年镇江市和九江市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模式试点。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使医院的改革与管理面临新的外部环境。四是上海市实施医药费用“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改革,其主要目标是控制医疗费用过快的增长,调整医疗收费结构,促使医院走上良性循环轨道。这一改革举措受到广泛重视。五是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突破口,以提高质量、效率和服务水平为目标,带动了医院内部运行机制转换的改革经验得以推广。六是扩大服务,增强医院活力。改革医疗服务收费,上调一般项目的收费价格,下调高精尖设备的诊断收费价格。一些地区将收费标准与医院分级管理工作挂钩,有的地区放开特需服务的收费价格,下放部分医疗收费价格的定价权。部分医院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在开展特需服务的同时,加强了特需服务的管理。七是推行分级管理,有些地区出台的医疗服务收费改革方案中规定了医院按级分等收费的标准,将行政手段和经济杠杆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医院全面发展。八是进行改革试点,明确改革目的。1992年10月,卫生部发文确定了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平市和佛山市为医疗改革的试点单位和试点市。明确改革的目的是将医院人、财、物诸要素组织到最佳运行状态,向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

1.2 创新机制,完善配套措施(1996~2005)

1996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1997年1月15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发展与改革的决定》明确了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指出“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职能的公益事业”,提出了积极推进卫生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决定》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献。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颁布,这标志着全国城镇职工医保改革的开始,也是我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开始。1999年3月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同年7月卫生部、国家计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2000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体改委等八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随后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下发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包括: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和国家计委等部门制定的《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财政部、国家计委和卫生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卫生部、财政部印发的《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国家计委印发的《关于改革药品价格管理的意见》;国家计委、卫生部印发的《关于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意见》;卫生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印发的《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试点工作若干规定》;国家药监局、卫生部印发的《药品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认定及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印发的《关于实行病人选择医生促进医疗机构内部改革的意见》等。2000年3月,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印发了《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对卫生管理体制和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用人制度、工资分配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和未聘人员安置等作出了明确规定。2001年10月财政部、国家计委、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印发了《关于完善城镇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落实补偿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和完善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逐步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积极稳妥推进医院门诊药房改为药品零售企业的试点工作等一系列弱化药品收益对医院的补偿作用的措施;要求各地依据医疗服务的社会平均成本,结合市场供求状况及政府考虑考虑的其他因素合理调整医疗服务指导价格。逐步提高技术劳务性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服务价格。按照有利于医疗机构竞争的原则,确定医疗服务指导价格的基准价和上下浮动幅度。努力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认真落实对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财政补助政策。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价格行为,增加收费透明度,切实纠正乱收费行为。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等医疗服务要素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要加快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步伐。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实行减员增效;积极推进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努力降低医疗成本,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轻政府和群众的经济负担。制订医疗服务的诊断治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同时,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优质、价廉、方便的医疗服务。2002年12月,卫生部根据中共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卫生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卫生事业单位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医疗事业单位年薪制暂行办法》、《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关于卫生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医疗卫生机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指导意见》等5个配套文件。200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1997~2003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卫生改革也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逐渐深化。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医院改革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紧紧围绕“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改革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和控制医疗费用。社区卫生服务在改革中起步,探索中发展,实践中完善。一些大、中城市开始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提出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一些地区对功能接近的卫生机构实施合并、兼并,组建医疗集团,对部分医疗机构实现功能转化,向慢性病防治、老年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领域发展。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积极推进办医形式多样化。个体、私营、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等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较快。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病人选医生”、“病人选医院”,推动医院之间和院内各环节、各岗位公平有序的竞争,促进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的改善和医疗技术的提高。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人员聘用制、改革分配制度、分流安置未聘人员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一些地区和医院开始了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探索。这一段时间,我国先后出台了《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快了医疗行业管理法制化进程,为规范医疗行为,遏止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奠定了法律基础。建立和完善以行业准入、质量管理、信息公示等为主要内容的医疗行业监管制度。转变服务理念,增进医患沟通。广东省中医院、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杭州三院等加强医患沟通,改进医疗服务流程,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各地实行药品价格公示制度和查询制度,实行住院费用清单制,提高医疗收费的透明度,避免不合理收费。实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2003年春夏之交,我国遭受了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在抗击SARS的同时,也引发了理论界对于医疗服务公平性的反思和讨论。有的学者认为,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的不足,给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压力,通过降低政府投入,以市场为导向的医疗改革把曾经依靠国家财政补助的公立医疗机构转变为利润追逐者。一些研究者指出,为了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医院通常都会让病人做过多的价格不菲的医疗诊断,并且开过量的药品。相反,基本医疗服务(通常是没有利润的)的开展却非常有限。这种供方诱导需求的现象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医疗资源,因此促使成本快速增长。久而久之,成本越来越高的医疗服务使许多人无法承担。因此,医疗服务的双重价格体制不但没有改善服务的可及性,反而抬高了就医的门槛,破坏了卫生保健体系的公平性。与此同时,作为经济领域热点的产权制度改革,开始延伸到医疗卫生领域。医院产权制度改革成了这一时期的热门话题,一些地区和机构,进行了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的尝试。甚至有人提出医院要走产权改革的道路,国资将逐步退出公立医院。直至2004年底,有人明确提出“市场化不是医改的重点”。2005年5月,“产权制度改革不是医疗制度改革的主要途径”,已经成为卫生界的共识。2005年,医院管办分离的模式开始在我国出现。该年9月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和江苏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先后挂牌成立。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是在上海申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础上,从一个单纯的医疗投融资机构,逐渐转变成医院管理中心的。其作为国有非营利性事业法人,是上海市级公立医疗机构国有资产投资、管理、运营的责任主体,同时承担其他公立、民营、外资等医院的管理。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是市政府领导下与市卫生局平行的行政建制,作为政府办医的责任主体和所属国有卫生资本管理的责任主体。除此之外,山东潍坊、北京海淀区也进行了“管办分离”试点。2005年12月19日,北京首家平价医院——海淀区上地医院试运行。在2006年1月7日召开的200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部部长高强提出,各地市都应选择部分公立综合医院,作为转换运行机制的试点,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对“平价医院”实行预算式全额管理,收入上缴,支出由政府核拨。

1.3 明确方向,深化体制改革(2006~2008)

2006年,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是继往开来的一年,这一年,多年医改积累的矛盾相继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对医疗体制改革道路的争论也达到了高潮。随着城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向的进一步明确,新的医改方案已经开始孕育。2006年年初,国务院颁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分别做了批示。《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卫生服务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指导意见》对于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措施以及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都做出了具体规定。2006年3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系统地阐述了发展卫生事业的规划目标,强调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责任,建立各级政府间规范的责任分担与资金投入机制。2006年6月,中央正式批复成立多部委医改协调小组;同年9月,该小组由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及财政部等1 1个部委联合成立,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和卫生部部长高强任双组长。2006年7月23日,国务院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79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并于2010年将在全国推开。这项制度启动后,包括老人、儿童和下岗职工在内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的城市居民,都将被纳入医保覆盖范围。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和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保证群众基本用药。”2006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3 5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就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强化政府责任”,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同一天,国家卫生部有关医改新方案制定的9个研究课题面向全国进行招标。2006年11月23日,卫生部部长高强撰文指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保证人民群众公平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程度的重要标准。必须坚持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坚持政府主导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2006年12月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抓紧研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继续推进,政策的执行和操作已经比较成熟和稳定。卫生部2008年7月10日新闻发布会宣布,截至2008年6月底,已实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的目标。

2006年,是医改问题争论白热化的一年。2006年的争论,是继2005年“医改基本不成功”争论的继续,但争论的问题更具有实质性。争论的几个焦点话题主要包括江苏宿迁医改评价之争、医改的模式之争以及全民医保是否可行之争。2006年12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在该院进行的“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全国抽样调查”中,“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被排在第1位,这是历次调查中的首次。继2005年的11月哈尔滨“天价医疗费”事件之后,2006年12月,深圳又出现“天价医疗费”事件。2006年10月12日,一位6岁的上海患儿急需“复方磺胺甲口恶唑”,但是,在全上海也找不到这种2元多1支的救命针剂,由于价格低廉,大多数厂家已经停止生产,而类似事件发生得越来越频繁。当年出现的“齐二药”假药事件和“欣弗”假药事件,也凸现了药品流通和管理领域的漏洞。

2007年初,卫生部提出推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办法,并且对高值医用耗材及其他医用器材要逐步纳入到集中采购的范围中来。2007年5月1日,国家颁布施行《处方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药品的招标采购制度,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2008年4月,温家宝总理两次召开座谈会,征求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对医改方案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确保改革方向和目标正确,确立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切实可行,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让医务人员受鼓舞、让监管人员易于掌握。随后,李克强副总理连续两次主持会议讨论研究方案的修改完善工作,进一步明确了近期工作目标、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提出要把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卫生工作的头等大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以改革创新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狠抓落实。

2 医院改革30年取得的主要成就

2.1 医院办院方针、原则、目标和指导思想日益明确

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卫生改革发展的六项基本原则,同时明确规定了新时期卫生工作的目标和指导思想。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做出了明确表述,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本质、方针、体制、保障、重点和目标。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高强同志在2008年卫生工作会议的总结讲话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发展道路作了具体的阐述,即坚持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和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也为医院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2.2 对医院公益性质认识日益深刻

建国以来,我们对医院性质的认识,经历了福利性、生产型、公益性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医院从单纯强调社会效益,不重视经济效益,转变为在强调社会效益的同时,重视经济效益;通过推行多种形式技术经济责任制,重视经营效益分析和成本核算,使医院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医院改革落后于企业改革,诸多企业改革的措施被引入医院管理领域,忽视了医院自身的特殊性;公立医院的资源配置、经营管理、资产使用和积累分配等权力行使不清晰,功能定位不明确,费用筹措存在严重问题,使医院具有创收的压力和冲动,公益性淡化。甚至有人提出医院应该作为产业。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发展与改革的决定》明确了“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医院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公益性得到了进一步明确。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尤其是近几年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日益受到重视,医院基本建立了强调社会效益,注重社会责任,同时也不忽视经济效益的经营思想。经过30年的改革,医院管理的视角不再局限于医疗机构内部,已从单纯考虑医院自身的发展转变为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在医院服务功能上,从不太重视预防保健的单纯医疗救治,转变为重视预防保健,重视医院感染管理,重视支援农村和基层,重视扶贫、支农、救灾,医院越来越注重履行其社会责任。

2.3 医院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医院医务人员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医院管理水平、硬件设施条件以及服务能力均有显著提升。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大型医院医疗科技水平和设施条件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医院的医疗条件也有了显著改善。绝大多数三级医院、大多数二级医院已经拥有较为完备的信息系统。经过医院分级管理、医院管理年活动,我国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善,患者安全得到广大医院管理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在医院服务形式方面,从过去单一的医疗服务,发展为提供医疗服务、康复服务、家庭服务、社区服务、社会服务、心理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在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提供特需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在学科建设方面,从过去单纯的医疗工作转变为重视科研、教育,实施“科教兴院”的医院战略,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建设,重视医院无形资产的管理。在服务质量方面,对质量涵义的理解更加全面,医院日益重视医疗质量、患者安全和医疗费用的控制,重视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重视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重视医患沟通和医患关系的改善。各级各类医院都建立了医疗质量保证体系,有的医院开展了临床路径、优化了患者诊疗流程,患者候诊时间和平均住院日数明显缩短。目前我国县及县以上医院数已从1978年的8841所,发展到2007年的19852所;医院床位数已从1978年的109.29万张,发展到2007年的267.51万张;医院诊疗人次数已从1978年的10.06亿,发展到2007年的16.38亿;入院患者数已从1978年的1907万人,发展到2007年的6487万人;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数已从1978年的14.7天,缩短到2007年的10.8天。另据统计,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从1 9 8 1年的6 7.8岁提升到2005年的73.0岁;婴儿死亡率从1981年的37.6‰下降到2007年的15.3‰;孕产妇死亡率从1991年80.0/10万下降到2007年的36.6/10万。中国人民健康水平已经达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医院改革功不可没。

2.4 医院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日益完善

医院从过去单一的全民或集体所有制,拓展为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个体私有制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医院由卫生行政部门的附属机构转变为自主运营的独立法人,医院领导管理体制从过去医院党政不分的领导体制,转变为院长负责制,即院长作为医院法人全面负责医院行政管理的组织管理体制,使院长基本上能做到在经营管理上有职有责有权,有的医院已经开始尝试规范的医院法人治理。医院的运营效率大幅提升,更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医院的人事制度,已从“铁饭碗”、“铁交椅”转变为多种形式的聘任制和聘用制,医院和员工之间,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双向选择。多数医院实行了绩效考核,实行岗位管理,引进竞争机制,能者上、庸者下已经成为常规。医院的分配制度已从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不重视责、权、利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状况,转变为实行多种形式责任制和激励措施,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普遍提升。

2.5 医院经营意识日益增强

医院的经营管理,从不认识市场,不重视经营,不顾及成本,等、靠、要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模式,转变为注重市场,注重经营,注重成本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模式。在重视医院的服务、技术和质量的同时,充分重视医院的经营、核算和效益,认识到医院必须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加强经营管理的重要性;重视医疗市场的调查和开发,采取有效措施,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医院服务效能,使医院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和发展,为医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6 医院经营环境持续改善

随着我国政府对关注民生意识的日益增强,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日益重视,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法制逐步健全,医院筹资渠道的拓展,为医院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医院融资渠道更宽,服务范围更广,经营方式更灵活,医院日益重视内涵建设,医院活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日益提升。

3 医院改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医院经过30年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以“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认真进行反思,就会发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我国医院改革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3.1 公平与效率问题

我国是一个拥有1 3亿人口的大国,用世界大约3%的卫生资源,解决世界上22%的人口的医疗卫生健康问题。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承受能力,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应该走低水平、广覆盖的路子,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应该是金字塔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并使之成为医疗服务的主体和基础。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应比较健全,条件应比较完善,收费应比较低廉,能够适应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再发展一些高水平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以适应不同人群、不同患者的实际需要。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们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并且在大量应用。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群众患病要到城市大医院,不仅加重了大医院工作压力,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大医院的功能应是收治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目前却收治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既造成看病难、看病贵,又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扭转这一局面,使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到大医院,轻微病人、常见病人在社区或基层医疗机构解决,既要制订相应的医疗卫生政策,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技术水平,健全相应的制度机制,又要更新群众就医观念,正确引导就医行为,形成合理的患者流向。总之,应通过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结合,满足需求与规范供给结合,重点发展与广泛覆盖结合,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保证医疗服务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3.2 责任与利益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水平过低,医院主要靠创收来实现自我发展,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不合理,公益性质淡化。这是目前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的最大弊端。医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不仅加重了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和卫生行业的社会形象。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医院只有国家和集体两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包括卫生医疗在内的所有社会经济发展在统一的计划下进行,完全靠政府管理和投入。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政府从大包大揽的管理方式中退出,同时由于一定程度忽视医院发展和医疗服务的特殊规律,忽视医疗服务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以至于政府责任缺位,在政府投入和干预不足的条件下,形成了畸形发展的局面。因此建立与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医疗服务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健全相应的投入补偿机制、法律体系和社会环境,既要促使其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又要确保其应有的利益,以保障其健康良性发展,是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必须解决的难点问题。

3.3 监管与支撑问题

随着医院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结构性、机制性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如医院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监管不够有力;公立医院隶属关系复杂,条块分割增加了行业监管的难度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从机制入手,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和全行业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形成职能明确、定位清晰、综合协调、责权统一的管理体制。在建立规范的医院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政府和医院管理者的责任和权利,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和社会对医院的投入机制、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政府为主体社会多方面参与的医疗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体制,同时加强科技与人才、信息系统和法律制度建设,为上述体制、机制的科学、高效、规范运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4 结构与均衡问题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目前就宏观来说,主要存在城市大医院与农村基层医院发展不均衡和公立医院与非公有医院发展不均衡问题。

目前我国80%以上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城市大型医院集中了大量优势医疗资源,城市三级医院的规模仍在不断扩大。边远地区、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医疗机构功能重叠或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了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益低下和无序竞争,基层医院条件差、设备少、技术不配套,人员素质低,服务功能不到位,城市大医院拥挤不堪,农村基层和中小医院门庭冷落。这种情况又促使医疗资源配置和医疗机构畸形发展的恶性循环。

目前,医疗资源总量中公立医疗机构占据绝大多数,非公有医院基本上没有与公立医院在同一平台竞争的实力。医疗领域内要素市场没有建立,医疗服务人员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人员难以流动,医院职业管理人员和队伍也没有形成。因此,促进非公有医院发展,也是医院改革的重要挑战。目前非公有医院发展尚存在诸多阻碍因素:一是分类管理制度不严格,非营利性公立医院享受政府补贴和免税政策;非公有医院多定为营利性,照章征税又无政策性补贴,非公有医院难以与公立医院开展公平竞争。二是大中型公立医院的股份制改造存在诸多政策瓶颈。三是一些社会资金进入医疗领域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有悖于医疗机构特有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规律,有悖于职业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职业追求,有悖于社会群众对医疗机构的期望和要求。四是一些非公有医疗机构管理不善,运作有失规范,又缺乏优秀人才,群众不信任。

另外还存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地域间医院发展的不均衡、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的差异发展的不均衡等问题。这些问题绝非一两个部门能够解决,需要政府多部门协作,采取切实有效的配套措施,促进有序竞争与分工协作结合,尖端科技与适宜技术结合,综合发展和专科建设结合,建设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技术适宜、运转有序的医疗服务体系。

回顾30年医院改革的历程,使我们心潮澎湃,充满信心,同时又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党的十七大已经为我国医院改革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深化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已经明确。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广大医院管理工作者和医务人员一定能够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国情,结合本地、本院实际,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医院改革,探索出切合中国实际的医院发展道路,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赵玉英,崔晓波,乌日金.医院改革十年实践回顾[J].中国医院管理,1989,9(11):27-33.

[2] 丁涵章.我国医院改革十五年纵横谈(上) [J].中国医院管理,1994,14(1):20-24.

[3] 丁涵章.论我国医院改革的经验、警示和启迪(上) [J].中国医院管理,1999,19(1):21-23.

[4] 石光,刘秀颖,李静,等.中国公立医院社会功能相关政策的演变[J].中国卫生资源,2003,6(1):3-5.

[5] 王绍光.政策导向、汲取能力与卫生公平[J].中国社会科学,2005, (6):101-102.

[6] 李玲,江宇.2006:我国医改的转折点[J].中国卫生经济,2007,26(4):5-9.

[7] 卫生部.建国四十年全国卫生统计资料(1949-1988)[M].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9.

3.改革开放30年重要成就 篇三

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建国6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两次巨大的历史性变化:一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体系。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作为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此相适应,中国的对外贸易体制,也经历了形成发展与改革创新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

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体制

1949~1978年,根据我国国情并借鉴原苏联经验,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外贸经营管理体制,国家集外贸经营,管理于一体,统负盈亏。具体来说,根据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取保护贸易政策”的规定,我国确定了“独立自主、集中统一”的外贸工作原则和方针。1950年12月,政务院颁布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贸易部颁布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基础。1957年对私营进出口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进出口业务全部由国营外贸专业公司垄断经营,结束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并存经营的对外贸易格局,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政企合一的外贸体制。进出口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出口实行收购制,进口实行拨交制,盈亏由国家统负。“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干扰和冲击,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都被视为“管、卡、压”,受到批判和全面否定。但总体上,进出口贸易仍然在国家的集中安排下,继续根据国家计划的要求进行。

充满活力的自由竞争体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原有外贸体制也发生了重大改革。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外贸体制改革的着力点,主要是从政府直接管理向间接调控过渡,由指令性计划为主向市场调节为主转变,国家逐步开始运用价格、汇率、利率、退税,出口信贷等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20世纪90年代后,将外贸体制改革与调整汇率和关税等配套进行,实行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官方汇率与市场浮动汇率并轨。外贸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外经贸协调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在大力改革外贸宏观调控体系的同时,对原有高度集中的经营体制也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是对国有外贸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核定地方和外贸总公司的出口收汇、上缴外汇和经济效益指标;各专业外贸进出口总公司与大部分省市外贸专业分公司脱钩:取消对出口的财政补贴,大力推行外贸企业自负盈亏。实行以大类商品区分的全国统一的外汇留成比例办法,为企业平等竞争创造条件;对国有外贸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系统调整、清理原有法律法规,按世贸规则建立了新《外贸法》、《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及配套部门规章的三级法律框架体系,使货物进出口管理实现了法律化和规范化;降低了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实行国民待遇原则等等。我国外贸体制在更加开放稳定透明,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进程中不断完善,日臻成熟。

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外贸体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宏观管理逐步走上以经济、法律手段调控为主的轨道: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形成;外贸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进一步增强,涉外法规日益健全;外贸中介服务体系开始形成;外贸经营的领域和渠道进一步拓宽,总体效益和竞争能力大大提高。

新中国60年对外贸易的伟大成就

建国6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克服困难,不断向前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全面振兴。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经济总体上处于封闭状态,进出口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1950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仅11.35亿美元,1960年38.09亿美元,1970年45.86亿美元,到1977年发展到148.04亿美元,28年对外贸易额增长了12倍,1950-1977年年均增长9.9%。

1978年以后,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了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猛增到25616亿美元,31年增长了123倍,1978-2008年年均增长18.1%,平均增速比改革开放前28年提高了8.2个百分点。

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成功应对各种挑战,对外贸易赢得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5097亿美元,2004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7年再破2万亿美元大关,2008年达到2561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4倍多。2002~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以年均25.9%的速度增长,7年进出口总值合计10.5万亿美元,占我国60年进出口总值的71%以上。

我国从小额逆差转变为巨额顺差,从外汇极度短缺发展成为外汇储备全球第一。1950-1977年,由于各年的进出口规模较小,各年的贸易差额也较小,其中新中国成立的头6年全部为逆差,平均每年逆差约8.5亿美元,其后年份为小额顺差或逆差;1978年以来,随着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和出口竞争力显著增强,相应的顺差大幅增加。1995年贸易顺差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67亿美元。2005年一举突破1000亿美元,2007年突破2000亿美元,2008年接近3000亿美元。货物贸易的大额顺差导致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了长期顺差状态,外汇储备大幅增长,2008年末达到1.9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60年来,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1950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0.9%,到2008年达到8%以上。其中,我国的出口总值在1950年全球排名列第27位,经过30年徘徊到1980年上升到第26位,此后排名直线上升,1990年列第15位,2001年列第6位,2004~2006年稳居第3位,2007~2008年上升到第2

位,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加工生产基地。

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建国初期,我国出口商品的80%以上是初级产品,而进口主要是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级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仍在50%以上。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力水平飞速提高,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逐步达到了90%以上,从根本上扭转了大量出口初级产品来换取工业品进口的被动局面。

分阶段来看,20世纪50年代,我国出口商品以农副产品为主,其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平均为42,2%;进口主要是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其占进口总值的比重高达92%。60~70年代,我国农副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到30%左右,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上升,其中轻纺产品到70年代末所占比重上升至35%以上;同时,由于60年代初我国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大量进口粮食,棉花和食糖等生活资料,其进口约占进口总额40%左右,对保障供给、解决人民生活需要起了重要补充作用。60年代后期及70年代,生活资料进口比重基本上维持在20%左右。

改革开放促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的需求不断扩大,进口与出口相应增长。整个80年代,工业制成品出口与进口所占比重都有大幅度提高。198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接近出口总值的一半,达到49.7%,1989年上升到71.3%;同期,工业制成品进口也快速增长。1980年工业制成品进口比重为65.2%,1983年提高到72.8%,1984~1989年,一直保持在80%以上。

20世纪90年代,机电产品成为进出口的主力商品,特别是机电产品进口,对加快我国企业技术改造步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1990年机电产品出口110.9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17.9%,到1998年。机电产品出口扩大到665.4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达36.2%,成为我国出口第一大类商品。同期,机电产品进口更多,1990年进口214.4亿美元,占进口总值的40.2%,1998年机电产品进口638.7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45.6%。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产品构成进一步发生变化,以IT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进口高速增长,2002~2008年七年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进口的平均增速分别高达36.8%和2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值的比重从2002年的20.8%上升到2008年的29.1%,进口比重从28.1%上升到30.2%。

贸易方式不断创新

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以前,我国的对外贸易方式相对比较简单,主要同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政府间签订协定、进行记帐结算的易货贸易方式:同少数西方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现汇贸易方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贸易的发展,在大力开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我国采用了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和进料加工等灵活多样的贸易方式,在技术进出口中还采取了提供技术许可、顾问咨询、技术服务、合作生产等多种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对销贸易,与周边国家广泛开展边境贸易等,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在各种新型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的发展最为突出。1981年加工贸易只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6%,一般贸易占93.5%。此后,一般贸易比重逐步下降,加工贸易则逐年上升,到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比重首次超过一半,达50.6%,1998年最高上升到53.4%,此后又开始缓慢下降,2008年回归到41.1%。在短短的30年时间里,加工贸易从较小规模发展成长起来,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对外贸易方式,为推动我国外贸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贸易伙伴多元化

建国初期,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国际市场是原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1951年,我国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额占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为52.9%,1952年至50年代末,都在70%以上,其中对苏联的贸易额约占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当时,我国通过贸易和使用苏联政府贷款从苏联和东欧国家引进156项重点建设项目的成套设备和技术,为我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全方位发展对外贸易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予以实施。经过多年的努力,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的贸易伙伴不断增加,目前已遍及世界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08年,我国前十位最大的贸易伙伴依次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台湾,德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对这10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额合计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78.4%。

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进入新千年以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不断涌现。自2003年以来,我国自贸区建设从无到有,迄今,我国与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2个自贸区,涵盖2008年我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以上。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智利自贸区,中国-巴基斯坦白贸区,中国-新西兰自贸区等等,促进了双边与多边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同时,我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包括沙特、阿曼、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和巴林6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冰岛,秘鲁等的谈判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4.改革开放30年重要成就 篇四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生产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大。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快速经济增长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以加入WTO为标志,中国经济已经完成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

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政府主导、大力投资和不断强化的工业经济使中国经济增长一直高于世界经济增长水平。社会经济取得全面进步 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7.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8.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已经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每年公历七月一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到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人,相继在各地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宣传马列主义,从事工人运动。在列宁领导的公产国际的积极帮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因被帝国主义密探发觉,会议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船上继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李达,李汉俊,张国煮,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包惠僧,周佛海,共十三人,代表全国冠军五十七名党员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尼柯尔斯基。大会通过了党的章程,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环境困难,不能查记“一大”召开的准确日期,因此1941年党中央决定召开“一大”的确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和纪念日。

中共历次党代会回顾:

一大

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 二大

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 三大

国共建立联合战线

四大

无产阶级掌握民主革命领导权 五大

明确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

六大

中国革命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 七大

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八大

科学判断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 九大

使“文革”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

十大

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 十一大

十年“文革”宣告结束 十二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十四大

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十五大

5.改革开放30年重要成就 篇五

自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内战和八年的抗战。山河破碎,民不聊生。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计划经济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年大旱,粮食大面积减产,饿死无数人;十年**,人们不思发展生产,到处批斗。直到改革开放的新政策的全面实施,中华大地再次焕发出新活力,国家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中华民族再次踏上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30年的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为了研究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我对一个普通的农村(河南省安阳县双村)进行了调查。

一、物质生活的变化(1)、衣

改革开放前,家里每年很少做衣服。大人基本上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将毛主席的教导发挥到了极致。日常生活都是穿旧衣服,旧鞋子,新衣服在过年、走亲戚、去城里才会穿。而且一套新衣服可以用好几年。小孩子穿衣多,大人就把大人的衣服上的布做成小孩的衣服,老大穿完老二穿,接着老

三、老四。一直到家里没有人可以再用为止。到八九十年代,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民手里终于有了钱,大人也可以每年扯几尺布,做几件衣服了。小孩子也终于不用穿哥哥姐姐的衣服了。老人也不用一直用手巾包头,可以买顶新帽子了。21世纪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人民收入提高了很多。大人孩子终于不用再为了省钱再自己扯布做那些老土的衣服,也可以花钱买好看、新潮的衣服、鞋子了。还有很多漂亮的东西可以将自己装饰的漂漂亮亮的。(2)、食

改革开放前,村里分成很多大队集体劳动。每年分粮食的时候,每个劳动力还分不到100斤的粮食,而且不是细粮。大多数时候要靠野菜汤度日。每年都需要国家支援才能生活下去。中间有很多人出去讨饭,到改革开放后才回来。改革开放,土地包产到户,实行家庭承包制。极大提高了农民劳动的积极性,人民生活逐渐富余。80年代,农民使用人力、耕牛种田。每家每户都有了余粮,交过公粮后,每人基本上可以吃饱。偶尔还可以买些麦牙糖之类的零食。90年代出现了农用机械,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更快提高。人人都可以吃饱了,还可以买些猪肉改善生活。21世纪,人们不再只追求吃饱,还要求吃的好,吃的健康。肉、蛋、奶成为日常食品。(3)、住 改革开放前,村里所有的房子除了以前地主的房子都是泥土房。就是用泥土掺些麦秆糊成墙,用树枝泥土做房顶。每到下雨,屋里没有一点干静的地方,还到处漏水。当时人们最怕的就是下大雨,雨大了就会把房子冲塌。改革开放后,人们自己烧砖盖房,青砖青瓦房成为时尚。八九十年代,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加舒适的红瓦房成片成片的立起来。21世纪各家又比起来盖两层小洋楼。房间的装饰也是越来越好,越来越干静,越来越漂亮。(4)、行

改革开放前,农民出行都是靠一双脚。只有特别远时才坐汽车、火车。村里都是一些小路,最多是牛车路。改革开放后,很多人骑上了自行车。人们出行方便了很多。90年代,农民有了钱,很多人买了家用机械。于是,农用机械成了交通工具。后来,农民有了更快的摩托车。21世纪,一部分人开上了私家车。村里的街道都被修成了公路。公路、高速路到处都是。出行非常方便。

我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们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二、精神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村里只有村支书家里有一台收音机,每天给农民送来国家的最新消息。由于经济问题,老人喜欢的戏曲都没有地方听。改革开放后,家家都安装上了小喇叭,农民在家就可以收听广播了。庙会的时候也可以请戏班唱上几场,村里人也可以热闹热闹。八九十年代,电视机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很快电视机就得普及。电视剧、电影成为人们谈论的主要话题。流行歌曲也可以在村里的喇叭里听到。21世纪,最新科技——电脑进入人们视野,很快得到传播。现在嫁娶的嫁妆中都要有电脑。人们越来越追求高水平的生活,越来越追求精神层次的享受。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得到提高,文盲不再出现,大学成为最新追求。大学生到处可见。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30年来,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新的伟大成就。我们锐意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6.改革开放30年重要成就 篇六

发展乡镇企业是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30年来,乡镇企业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的稳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作

成就方面

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1978年,全县乡镇企业316个,从业人员1172人,乡镇企业总产值234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8万元,乡镇企业增加值69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27万元;2007年,全县乡镇企业8786个,增长2.68‰;从业人员25735人,增长2.1‰,乡镇企业总产值66187万元,增长28.19‰;其中工业总产值27596万元,增长28.06‰,乡镇企业增加值19856万元,增长28.68‰;其中工业增加值8554万元,增长31.58‰。乡镇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已成为全县经济的一大支柱。

企业规模迅速扩大。1978年,全县乡镇企业年产值1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为零;到2007年,全县乡镇企业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发展到45家, 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15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乡镇企业4家。

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加大了乡镇企业体制改革的力度,特别是县发(1998)20号、(2000)11号、(2000)24号和县通字(1998)37号文件出台后,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对产权界定、优惠政策作出了具体规定。全县90%以上国有集体企业完成了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多种所有制的改革,实现了产权制度、投资主体、分配方式的多元化,企业的发展活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产业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全县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在所有制结构上,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占乡镇企业总数的98.2%,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在产业结构上,工业企业发展较快,比重达到42%;在产品结构上,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明显增加,开发的新产品中,创全省乡镇企业系统名牌产品5个。乡镇企业初步形成了四大产业,即以水泥、石材、建筑等为龙头的建材业;以煤、锰、铁合金等开采和冶炼为龙头的采矿冶金业;以药材、茶叶、猪、羊、鹅等为龙头的种养业;以食品、肉类、野菜、茶叶等加工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

社会贡献越来越大。2007年,全县乡镇企业实交税金1786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9.8%;吸纳农村劳动力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28.6%,安排下岗职工和大中专毕业生1120人;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5%。乡镇企业成为了全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城乡居民就业和再就业的有效途径,农民增收的稳定渠道。

主要经验

调整优化结构,促进乡镇企业产业产品结构升级。乡镇企业是一个多行业的综合部门,30年来,协调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比例关系,带动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我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粮食、蔬菜、水果、油料、禽畜产品、水产品的加工和储藏、保鲜、运销业。建筑建材业:提高了综合性工程投标能力,工程质量保证能力和机械化施工能力及工程管理水平。采矿冶金业:煤、锰、铁合金、硫铁矿等系统产品的开采和冶炼,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三废”排放,控制环境污染。

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把乡镇企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充分利用国家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机遇,鼓励乡镇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增强持续创新能力。一是不断加大乡镇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引导企业逐步提高技术研究开发投入比重。二是运用高新技术加速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开发和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工艺和装备,大幅度提高我县乡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三是引导企业积极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广泛进行各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四是乡镇企业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重点加强乡镇企业技术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注重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一是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大力发展科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和产品。坚决关闭和淘汰技术落后、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二是对新上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保证投产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三是大力开发环保产品和技术,使环保产业成为乡镇企业新的增长点。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检查矿山、易燃易爆物品等行业。

7.改革开放30年重要成就 篇七

一、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30年进程

政策是行动的纲领, 是促进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力量, 我国学位研究生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 由于各个时期相关政策强调的重点不同, 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恢复初建期 (1978-1985) :我国研究生教育完成了恢复招生和研究生教育制度初步建立两项重要任务。1977年10月12日, 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 要求师资和研究基础较好的高等学校积极招收研究生;1978年年初, 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1978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意见》, 决定将1977、1978两年招收研究生工作合并进行, 统称为1978级研究生。由此, 中国研究生教育开始恢复。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1981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这两部法规性文件制定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的学术标准, 并对学位授予、学位工作的领导等做了相关规定, 标志着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走上了制度化的道路。为了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国务院和教育部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严格学位授予权的审定、加强学位的评估工作、试办研究生院等等。与此同时, 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发展, 大大超过了“文化大革命”前, 如1978年至1984年, 共招收研究生128271人, 相当于“文化大革命”前17年招生总和的5倍多[1]。

加强改进期 (1986-1991) :在前阶段研究生教育制度初步确立的基础上, 1986年12月10日国家教委发出《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强调要按照“保证质量, 稳步发展”的原则确定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 并对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 研究生教育的层次、规格和学习年限, 研究生招生考试办法、培养工作的改进, 毕业研究生的分配工作以及加强领导和管理等问题做出了规定。1988年, 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人事部四部委又联合发出了研究生招生工作改革的意见, 要求改革招生计划体制, 贯彻按需招生的原则, 并实行国家计划招生和委托培养招生两种基本形式。此外, 这一时期还完善了学位授予权审核办法, 设立了专业学位, 加大了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 加强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与检查等等。就招生规模而言, 此一时期大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如硕士生招生规模从1985年的4.4238万人下降到1991年的2.5430万人, 下降比例达到42.5%[2]。

调整改革期 (1992-1998) :这个时期标志性的政策文本有两个, 一是1992年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要点》, 二是1993年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前者不仅提出了“八五”期间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的基本方针, 即“坚持方向、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改善条件、提高质量”, 而且还提出了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后者强调要着力提高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规模效益、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提出2000年在学研究生规模力争比1992年翻一番, 其中博士生数量要有更大的发展。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家教委于1995年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 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针。在此阶段, 研究生教育改革还涉及到其他具体层面的诸多问题, 如修订调整了学科专业目录, 研究生院设置法制化, 成立了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 完成了博士生导师审批制度改革, 加强了省级政府对本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统筹权, 增设了一批专业学位等等。在研究生招生规模上, 1992年至1998年, 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 具体为:3.34万人、4.21万人、5.09万人、5.11万人、5.94万人、6.37万人、7.25万人[3]。

积极发展期 (1999-至今) :1999年11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上, 提出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基本方针, 即“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2000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正式确认了这一方针, 从而确立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今后一段时期“积极发展”的战略。积极发展主要体现在规模、改革、质量三个方面。在规模上, 1999年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扩招开始, “研究生招生规模从1999年的9.2万人, 增加到2004年的32.6万人, 年均增幅达28.8%”[4]142。2002年又出台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 (2002-2010) (征求意见稿) 》, 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规划。在改革上, 2003年研究生招生政策出现重大改革,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首次提出了复试差额比例, 首次大范围扩大招生自主权, 首次规定推荐、接受免试生由校级部门管理等等。2004年1月, 教育部还正式设立“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 履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行政管理职责。在质量上, 2005年1月, 教育部下发《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强调通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质量。对质量的强调集中体现在博士生的要求上, 不但每年都要进行博士学位论文抽查, 开展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 而且在2006年,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委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开展调查与研究工作。2007年9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全国博士质量调查工作的通知》, 要求对所有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博士质量调查工作, 以期全面评价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 以建立博士质量保障制度和体系。

二、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30年的成就

30年来,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人才培养:研究生培养数量大幅增加, 解放后17年我国总共招收了不到2.4万名研究生, 1978年招生人数也仅为1.07万人, 而2005年招生人数就达到了36.4万人, 是解放后17年的15倍。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早在1979年教育部就提出在研究生招生中要坚持“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为此, 国家在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建设、科研条件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对研究生导师资格设定了严格的审批程序, 同时还采用了各种方式的质量评估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如1986年开始针对不同专业的质量检查与合格评估, 1995年针对博士、硕士授权点的合格评估与选优评估, 1998年针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选优评估等。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形式多样化, 从单一的教学型、学术型向应用型、复合型模式扩展, 形成了全日制、半日制、远距离教育和同等学力在职申请学位等多种培养形式。一批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基础比较扎实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建立起来, 1986年, 国家教委在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中, 评选出416个重点学科, 进行重点建设;1995年, 为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培养博士、硕士的基地, 国家正式批准北京大学等33所高校建立研究生院;此外, 国家又相继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项目, 使得纳入这些项目的高校成为我国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基地。如“211工程”高校数量占全国不到10%, 但目前在校硕士生、博士生占全国比例分别为69%、84%, 科研经费、仪器设备值分别占全国高校的72%、54%;“211工程”学校中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全国高校中有博士学位教师的87%, 覆盖了全国96%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85%的国家重点学科,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5]。

制度建设: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位制度的建立, 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进入了制度化阶段。至今,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学位制度方面, 中国特色的学位授权审核制度和学位授权体系基本形成, 基本建立了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布局相对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拥有了硕士授予单位;学位授予类型既有学术学位又有专业学位, 学位获取既可以通过考试 (推荐) 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也可以通过自学或其他学习方式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 形成了职能和权限分明的中央、地方政府和培养单位三级管理体制, 国家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为教育部, 学位管理部门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省级研究生主管部门为教育厅或高教局, 高校研究生管理机构则为研究生院 (处) 等。在三级管理体系中, 中央政府研究生管理部门起主导作用, 地方政府对本地区研究生教育的统筹、学科建设、学位授予质量监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培养单位则在有关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拥有相当的自主权。研究生法规体系逐渐完备,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颁布以来, 几乎每年都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相关通知、规定、办法等法律法规出台, 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法制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一系列与研究生教育相关的组织和机构相继建立, 如1994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 1999年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成立, 2002年设立了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学位办主任联席会议制度, 2003年成立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等等。

社会贡献:作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渠道, 在过去的29年里,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累计向国家输送了24万名博士毕业生和180万名硕士毕业生, 不但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确立良性的社会运行和发展机制、推动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以及信息社会的转型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 而且还大大改善了我国各用人部门人才队伍的素质, 如对商务部、教育部、卫生部、水利部、人事部、司法部、计生委等7部委的38名副职领导 (副部长、副主任) 的调查显示, 47.1%的人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自主培养的研究生, 其中15.8%的人具有博士学位[4]40。此外,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国防和国家安全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尤其在科学研究中, 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撑力量,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中75%以上的科研项目都是由在读研究生参与完成的[6]。

国际交流: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 我国研究生每年以访学、科研合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出国访问的人数逐年快速增长, 通过校际协议、合作办学、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各类公派留学项目、国外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奖学金和科研基金等各种渠道参加联合培养项目和出国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数量每年也稳定增长。如科研交流活动方面, 以1990年为例, 全国高等学校共派遣研究生1110人, 其中博士生822人, 硕士生288人,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856人次, 交流论文4186篇, 出席在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8784次, 交流论文8364次[7]。又如我国与国外签订互相承认学历学位证书协议的情况, 截至2004年3月, 中国政府已经与16个国家签订了双边的互相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 其中包括俄罗斯、匈牙利、乌克兰、埃及等一批教育发达国家。最近两年来, 德国、英国、法国也相继与中国签订了双边互相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 使这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8]。

三、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经验

1. 服务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宗旨。

改革开放30年,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每一步发展都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息息相关, 都与国家在不同时期的重大发展战略相互影响。一方面, 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学位工作的加强, 另一方面,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学位工作的加强也强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科技、教育以及国防等方面的进步[9]。当国防建设和管理人才急需的时候,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便于1983年和1997年分别增设了“军事学”和“管理学门类”, 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军事和管理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文化、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还于1990年、1997年两次对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改革开放之初,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改革开放”的国家重大战略方针的确立, 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此后,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才强国”战略的出台, 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发展机遇。事实证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只有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 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持, 才能不断获得发展的生命力。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根本。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础差、底子薄、起步较晚, 存在着严重的“先天不足”, 而且还受到“文化大革命”的毁灭性冲击。但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却在短短30年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条根本的经验就是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 走中国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之路。例如, 与西方国家不同, 我国对研究生课程教育比较重视, 硕士生课程学习时间约为其全部培养时间的1/2, 博士生也要学习一定的课程, 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必修课;又如, 与很多国家把硕士学位作为过渡学位不同, 我国把硕士学位作为一级独立的学位, 学制较长, 学术水平要求较高。

3. 坚持质量提升是关键。

研究生教育质量一直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虽然30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层次不断拓展, 规模不断扩大, 基础条件建设不断改善, 但始终没有放松质量这条生命线。政府宏观调控一直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主导力量, 改革开放之初, 就提出了“质量第一, 宁缺毋滥”的方针,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又提出了“稳定规模, 提高质量”的要求, 研究生进入大规模扩招之后, 政府又及时采取一系列质量保证的措施, 以提升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在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中, 以往政府部门充当唯一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组织者、实施者、协调者的角色得到改变, 政府统包统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全方面和全过程的格局被打破, 从形式上出现了具有中介性质的社会评价机构参与, 民间组织和个人性质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排行也开始出现。

4. 加强制度建设是保障。

制度是维护和实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顺利发展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一种手段, 可以这样说, 改革开放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每次巨大发展和进步都贯穿着制度建设的进行。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 每一步前进, 每一次改革, 每一点发展, 都与相关制度建设密不可分, 正是制度的确立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划了方向, 确立了规范, 巩固了成果。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能在“文化大革命”后迅速转入正规, 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 (试行草案) 》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文件密切相关的, 正是这些法律法规及文件确立了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初步框架, 从而使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标准清楚、程序完备、层次分明, 使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章可循, 有律可依。

5. 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是重点。

加强研究生院和重点学科建设是我国在资源有限情况下采取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上世纪80年代中期, 国家通过采取重点扶持政策, 建设了一批重点学科, 使之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地。同时, 国家还陆续在一批重点大学建立了研究生院, 使之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的重要基地。事实证明, 做好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对实现培养高层次研究性人才、增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有效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科研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春130024

摘要:简要回顾了1978年以来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阐述了这30年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建设、社会贡献、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了取得这些成就的基本经验。

关键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历程,成就,经验

参考文献

[1]周洪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345.

[2]廖湘阳.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171.

[3]范琦, 等.学术期刊影响因子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136.

[4]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国家计委, 教育部, 财政部.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211工程””九五”建设取得重大成效[N].中国教育报, 2002-09-03.

[6]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 (2002—2010) (征求意见稿) [EB/OL].http://www.xici.net/b3213/d46519563.htm, 2006-12-16.

[7]《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 (1991)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232.

[8]王立生.中国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脉络和现状[EB/OL].http://www.pep.com.cn/xgjy/gdjy/gflt/200709/t20070905_409334.htm, 2004.

8.改革开放30年重要成就 篇八

关键词:黑龙江省;干部制度;成就;经验

深入总结我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经验,对于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更好地贯彻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构建和谐龙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简要回顾我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歷程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会强调,要“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认真实行考核、奖惩、升降等制度”。从此,开创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先河。从改革的内容、进程分析,我省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为1978 年——1986 年,“减政放权”建立管理制度

这期间主要是改革过分集中的干部人事管理体制,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建立四个现代化建设急需的一些具体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1984年6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改革干部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和下放人事权限的十项暂行措施》。本着管少、管活、管好的原则,把用人与管人较好地统一起来。1985年1月,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印发《继续下放干部人事组织权限的十项暂行措施的通知》。对干部调配权、机要人员任免调动审批权、干部档案管理权、干部离退休审批权、选配合同干部计划的审批权、复职干部的审批权、军转干部定职定位的审批权等十项权限予以下放。

这一阶段主要是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管理体制,大力精简各级行政机构,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解决机关臃肿和退休制度的问题,加快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二)第二阶段是1987 年——1999 年,以推进公务员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对干部人事制度进行全面改革

在党的十三大精神指引下,我省加快了干部制度改革的步伐。推进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干部交流,公开选拔干部工作逐步深入。1993 年8 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后,我省结合机构改革和工资制度改革,在全省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同时,在党群系统以及人大、政协机关等分别实行或参照实行《党的机关工作人员条例》或《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这是对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一次全面改革,是依法管理干部人事工作的重要开端。1994 年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进一步落实了建立和推进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有关工作和党群机关参照实施国家公务员条例工作。1995 年全面交流公检法三长及组织部长,1996 年易地或轮岗交流了纪检委书记。1995年开始在省直部分厅局委办实行,以后范围和人数逐渐扩大。1998 年8 月开始推行竞争上岗。1999 年起,在全省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实行任职试用期制度。

2000 年8 月省委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实施意见》。《意见》对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积极推行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进一步完善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制度,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继续推进党政领导干部交流、轮岗工作,逐步实行党委讨论任免干部无记名投票表决制,进一步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改进和完善干部培训制度,努力实现党政机关干部考试录用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等12 个方面的措施。

干部人事制度的全面改革,还体现在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展开。按照党的十三大关于分类管理的原则,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广泛开展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三)第三阶段是2000 年至今,由制度建设走向具体实践,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

2002 年省委制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确定大庆市、伊春市为干部制度改革综合试点单位,双鸭山市、黑河市为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工作试点单位,绥化市、省农垦总局为署名推荐、差额考察工作试点单位。部署大庆、鹤岗、绥化、黑河、省农垦总局等单位分别就领导干部任期制、差额选任制度、领导干部辞职制度等方面的试点工作。对《干部差额考察制暂行办法》、《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办法》、《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试行办法》、《关于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若干规定》和《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等制度进行了完善。

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卫生、广电、科研、教育部门实行重点推进。全省事业单位建立了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社会保障完善的用人机制。

2005年4月初,转发了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印发<关于切实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组发[2005]4 号),就切实解决“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和“带病提拔”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向各市(地)委,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党组、党委提出了明确要求。起草了《黑龙江省推荐提名、组织考察、酝酿协商、讨论决定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作了进一步健全完善和明确规范。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主要程序流程图》、《省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流程图》等6 个工作流程图,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比较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制定了《公开选拔正副厅级领导干部工作的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做好省直机关处级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工作的通知》精神,规定省直机关内设机构正副处级领导职位以及省直事业单位正副处级职位出现空缺时,一律实行竞争上岗。

有效地引进竞争激励机制,规范党政领导的正常流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扩大了党员和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有力地推动了扩大民主等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促进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化进程,提高了干部人事工作的民主化程度。

二、黑龙江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就

回顾30 年来走过的历程,我省干部人事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也取得了巨大成绩。概括地说有“四个方面”:

(一)在改革开放建设“和谐龙江”中实施了“人才强省战略”

“人才强省战略”是我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最大成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社会的精英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好的发挥作用。经过多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积累,在2003 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结合我省实际和各条战线人才工作的特点,制定和下发了《黑龙江人才资源开发推进

工作方案》、《关于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科教兴省战略实施的若干意见》(黑发[1999]21 号)、《关于重视人才,引进智力,推进共享实施意见的通知》(黑政发[1999]82 号)、《黑龙江省2001——2010 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黑龙江省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为我省服务的若干意见》、《黑龙江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这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人才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建立了一套与国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一致、与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民主、科学、法治的干部人事制度和管理体制机制

我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目标是,从我省省情出发,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形成一套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监督体系。经过30 年的不懈努力,改革的总目标已经初步实现。

1.干部选拔制度

2003 年,省委组织部根据中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对《纲要》进行细化,分解为22 项工作任务,提出了具体的阶段目标、贯彻落实措施、完成时限,明确了责任单位。2004 年按照中央《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等五个法规文件精神,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央5+1 文件的8 个配套文件。分别是《关于进一步规范选拔任用领导干部推荐提名程序的暂行规定》,明确对组织提名和个人提名领导干部的程序、责任主体、责任追究等问题;《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暂行规定》,对中央文件确定的九个方面的引咎辞职情形进行细化;《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的暂行规定》,扩大竞争上岗的实施范围,执行中央文件规定的程序;《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贯彻〈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的若干意见》,规定了对公开选拔的时间、比例、重点岗位、改进考试方法、考官队伍建设及经费保证等问题;《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投票表决暂行办法》,规范了对省委常委会讨论决定任免干部票决制的到会人数、程序、纪律等问题;《关于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若干规定》,明确了对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认定标准、调整形式及程序、安置办法等;《关于加强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对干部考察的职责及责任追究办法作出了明确规定;《关于实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阳光工程”的意见》。我省公开选拔干部工作从1995年开始实行,选拔方式大体分为前期准备、宣传发动、民主推荐、资格审查、考试考察、任命上岗6 个阶段,从1995年——1998 年全省有803 人通过公开选拔方式走上厅、处级领导岗位。

2004 年,为选拔熟悉国际资本运营、经济领域法律法规的高知识层次领导人才,省委拿出新组建的省招商局2个副局长职务,委托国家人才流动中心,运用现代人才测评和考试方法,面向国内外招聘。同年,公开选拔了一大批年轻干部进入各级领导岗位,其中厅级干部18 名,处级干部50 名。全省各市(地)、县(市、区)也进行了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2829 名优秀干部通过公开选拔走上厅、处、科级领导岗位,其中,厅级干部107 人、县处级干部735 人、科级干部1987 人。2003 年从省直和市(地)直机关选拔69 名博士、硕士和研究生任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县(市)长和县(市)长助理;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录用了78 名博士、硕士到省直机关工作。

2005 年起草了《黑龙江省推荐提名、组织考察、酝酿协商、讨论决定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明确用人导向,防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带病提拔等问题发生,提出了“提拔任用干部在廉洁自律问题上实行一票否决,对组织推荐、个人推荐的程序和推荐、考察、讨论决定等环节的纪律进行了规范和细化。

2.干部考核制度

1994 年8 月,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联合印发黑人联字[1994]24 号文件《人事部关于印发〈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的通知》,2003 年省委制定了《市(地)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经济工作实绩考核试行办法》和《省直机关党政工作部门责任制实施办法》。2004 年,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地党政班子主要领导责任指标考核体系的建议》,重新修订的市(地)党政班子主要责任指标考核体系,使考核指标由原来的17 项增加到31 项,2005年调整了考核三大部分的权数。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社会评价三部分的权重由原来的5:3:2 改为4:3:3,增加了省级干部评价考核内容。

3.干部考察制度

1986 年5 月,省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干部考察工作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考察主要内容为德、能、勤、绩4 个方面。1989 年10 月至1990 年3 月,共考察了395 个地厅级班子,1700 多名地厅级干部,5440 个县处级班子和25233 名县处级干部。根据考察情况,全面分析了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的现状,研究和提出了加强班子建设和改进干部工作的措施。

4.干部监督制度——1995 年8 月,省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加强领导干部监督工作几项制度的通知》,提出三项制度。2000 年11 月,省紀律检查委员会、省委组织部等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监督信息交流工作的意见》,强调了要不断增强信息交流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信息交流的内容并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肃工作纪律。2002 年至2005 年,逐步建立完善了干部监督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强化预防制度体系。制定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正职年度报告制度的办法(试行)》。制定了《党委及组织部门同下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关于实行领导干部回复函询制度的办法》。印发了《市(地)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经济工作实绩考核试行办法》、《关于干部选拔任用事前报告的有关规定》,制定了干部任前公示制度的配套制度,出台《关于任前公示期间领导干部违纪问题举报的处理意见》,明确公示期间涉及经济问题的群众举报,与纪委共同调查了解的程序和办法。从制度层面上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二是建立和完善了及时发现制度体系。健全举报工作制度。2003 年制定了《关于加强干部监督举报信访处理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干部监督举报信访的受理范围、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制定了《关于12380 专用举报电话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全面规定了举报受理范围和受理原则、程序、方法和要求,实行了分级分类、归口办理、调查核实制度。制定了《关于及时报送干部监督重要信息的通知》等制度。2005 年制定了《关于巡视工作的暂行规定》、《关于在县(市、区)开展巡视工作的意见》、《巡视工作保密制度》、《巡视工作信访制度》等10 余项制度、规定。出台了《省委巡视机构综合运用巡视工作成果的暂行办法》。

5.干部任免制度——2004 年下发了《中共黑龙江省

委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暂行规定》、《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投票表决暂行办法》、《关于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若干规定》等文件。

6.干部录用制度——1996 年5 月,省委组织部印发了《黑龙江省党群机关录用工作人员暂行办法》,其中明确指出,录用工作要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用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公开招考录用公务员,2001年,印发了《2001 年省直党政机关公开招考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工作方案》,面向社会,统一为省直党政机关部分单位招考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到2005 年共有6221 人被用人单位分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贯彻公务员法,在党政等各类各级机关普遍推行公务员制度,从进入队伍到职务晋升,普遍引进竞争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7.干部培训制度——干部的培训、交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的培训、交流形成了制度。2001 至2005 年,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轮训班、研讨班,全省共培训各级各类干部130 余万人次,其中包括地厅级、县处级、省属大型企业领导人员和组织系统等干部。

总之,自2002 年以来,从全省工作大局着眼,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按照总体设计,统筹协调,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先后研究下发了30 多个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初步形成了与《公务员法》、《干部任用条例》和《干部制度改革纲要》相配套的制度规章体系,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在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以聘用制度、岗位责任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各项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全省事业单位100%的实行了聘用制。国有企业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业绩评估、激励监督等方面进行探索,全面推行产权代表委任制和公司经理聘任制度,健全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总之,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初步形成了符合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管理制度,干部人事工作开始步入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三)形成了吸引、选拔、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生态环境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深入人心,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正在逐步形成。更加注重在竞争中选拔人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在事业中凝聚人才,在生活中关心人才。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政策》、《全省人才工作宣传报道方案》、《三年九百万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黑龙江省委办公厅、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黑龙江省引进急需的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带头人政府资助实施方案》、《关于引进博士后到我省工作的实施方案》等。实施“龙江学者计划”;“振兴老工业基地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引进和培养计划”;“黑龙江省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四个一”工程、村村大学生计划等一系列培训项目。实施“村村大学生行动计划”。开展了“千名大学生服务新农村计划”等一批人才工程的实施,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开拓了更为宽阔的渠道。举办“2005 年中国海外学人黑龙江省创业洽谈会”。此次洽谈会共正式签约101项,其中人才引进项目35 项,科研合作项目66 项。签订合作意向176 项。举办“北方高层科技论坛”;“黑龙江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人才招聘洽谈会;“院士论坛”和“专家学者迎新春座谈会”,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六省(市)人事部门共同签署《“东三省”与“长三角”人才开发合作协议》。这是我国人才开发领域第一个跨区域的合作。它标志着人才开发已由地缘性区域合作向跨区域战略性合作迈进。通过这些政策的落实和活动的展开,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社会生态环境正在形成。

(四)基本建成了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经过长期的改革发展,我省已初步建成了规模宏大、专业门类齐全、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据统计,到2005 年底,全省各类人才总量达到1162511 人,其中,机关党政干部217403 人、事业单位683287 人、企业单位261821 人。仅以2004 年为例,我省机关党政人才资源中,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1062 人,占0.49% ,研究生学历3727 人,占1.6%,大学本科学历86102 人,占40%,大学专科学历101720 人,占47%,中专学历19785 人,占9%,高中及以下学历5185 人,占2.4%。具有大学本科和专科学历的人才占86.8%。说明人才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我省人才实力居全国第七位,区域创新能力居第十三位,综合科技实力居第十二位,在全国位居上游。

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几点经验

总结30 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集中起来主要有四条:

(一)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

党管干部、黨管人才是我国干部人事工作中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正是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而不是摆脱、削弱或淡化党的领导。在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具体制度、程序和方法。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必须做到:加强党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改革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单一的管理模式,根据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制定符合各自特点的管理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善于总结改革经验,制定干部路线、政策,并通过一定程序,转化为干部人事管理法律、法规,依法实行管理;推荐并管理重要干部、人才;具体管理模式即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事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干部人事工作新格局。

(二)必须坚持公平竞争、民主法治的原则

公平竞争是干部人事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干部人事制度中的具体体现,贯穿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全过程和各项制度、各个环节。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增强制度的活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平等发展机会,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最大限度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体现在:一是法律制度要确认和体现群众具有平等参与干部人事工作的权利;二是实行干部任职条件公开,招考公开,考试成绩公开,录用任用公开;三是国家通过法律保护公平竞争的环境和人民群众在竞争中的合法权利。

民主是干部人事工作中群众路线的发展,法治是实现干部人事工作依法管理的根本保证,它们共同构成了干部人事制度的核心,是干部人事制度法制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坚持把民主、

法治贯穿整个改革的始终和各个环节,并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实现民主、法治,一方面干部人事工作必须有法可依,依法管理,违法必究,包括人员的录用、考核、晋升、培训、工资、福利、退休等等,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并按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定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办事。

(三)围绕构建和谐龙江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制度创新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龙江的重要组织保证,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人才保证。改革的历史告诉我们,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首先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经济改革初期,经济发展要求下放权力,为企业“松绑”,把生产经营权还给企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提出要有相应的用人权、分配权。于是决定改革干部管理体制,变下管二级为下管一级,把企业中层干部交给企业自己管理。如《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的暂行规定》、《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贯彻〈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的若干意见》、《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的暂行规定》、《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投票表决暂行办法》、《关于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若干规定》等制度,就是为了适应深化经济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而制定的。是在市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政企、政事职能逐步分离,要求建立符合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各自特色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结果。因此,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紧紧围绕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来进行布局,提前和滞后都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

(四)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继承与创新、改革与稳定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我们今天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是把过去的制度推倒了重搞一套,而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进行创新。对不适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制度予以改革,对原有制度中合理的、正确的部分,例如党管干部原则、干部管理中的群众路线、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等等,不能否定,必须继承、发扬。要结合当前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加以改进完善;对那些适应计划经济需要、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制度,如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单一的管理模式等,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样干部人事工作才能不断前进,持续发展。

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创新,不仅涉及到人们的思想,而且涉及到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的发育和完善,人们观念的转变,干部人事制度本身的健全完善,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做到总体目標设置与分步实施相结合、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把改革的力度控制在国家负担、社会舆论和群众心理承受的范围内,以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提出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八字方针:“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改革的总趋向是加大群众的参与度,使干部的选拔任用更加民主、科学。任何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从制度上着手的,纵观古今中外,历数所有改革的成功,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制度改革的成功。在未来的实践中,还要继续探讨和实践具有民主元素的具体制度和做法,如扩大基层民主选举范围、公推直选、民意测验、民主公开竞聘、全委会或常委会票决制、任前公示等等,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不断改善,呈现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效。

上一篇:江西版实验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月考试卷(9月)下一篇:过年-六年级除夕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