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腐败(精选9篇)
1.预防腐败 篇一
中共萧县县委
关于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意见)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县委各部、委、室,县直各单位党组(党委):
《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意见)的实施办法》已经县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遵照执行。
中共萧县县委
2014年4月8日
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意见)的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发
【2013】14号,以下简称《工作规划》)和《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皖发【2013】16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深入推进我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总体要求
加强惩防体系建设,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坚持群众路线、转变作风,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惩治,坚持改革创新,制度保障,坚持重点突破、统筹推进,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打造萧县新环境、梳理萧县信形象、推进萧县新跨越提供有力保障。
经过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至2017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人民群众比较满意的进展和成效。“四风”问题得到认真治理,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惩治腐败力度加大,腐败蔓延势头得到坚决遏制,纪律约束和法律制裁的警戒作用有效发挥;预防腐败工作扎实开展,反腐败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显著增强。
二、深化作风建设
(一)
2.预防腐败 篇二
国有企业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
1. 外在原因
(1) 经营管理方面的不完善。表现之一是用人不当、疏于管理。重要岗位的人员素质偏低, 不能对自己用严要求、高标准来自律。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有些领导者对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存在模糊认识, 认为企业只要搞好经营方略的谋划、搞好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就能不断发展,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直接创造经济价值, 抓多了会被条条框框束缚, 不利于经济活动的开展, 因此也就忽视了对企业人员的管理。表现之二是财务混乱、管理松散。这一问题是大多数国有企业腐败现象滋生的根源。具体表现为:一是私设小金库及账外账;二是财务人员身兼数职;三是财务垄断, 一个人说了算, 这些都对国有企业中的腐败现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表现之三是权力集中、缺乏监督。决定权过于集中, 而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企业在监督机制建设、防范权力滥用的制度建设方面极为薄弱。权力失去监督, 必然导致腐败。
(2) 社会环境和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一是不能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与惩治腐败的关系。有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推进改革开放与惩治腐败的关系, 认为水至清则无鱼, 怕管的太死, 不利于引资招商, 不利于发展经济, 所以放松管理, 导致一些腐败现象和行为的发生。二是因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善。在转制过程中, 由于机制制度的不健全, 不完善, 对从政行为、企业行为、市场行为的规范和约束难以到位, 有些法律、制度执行起来弹性较大, 客观上为腐败的滋生和蔓延留下了可乘之机。
(3) 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部分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对预期个人收入期望较高, 加上我国现行体制下养老保险、离退休金制度的不完善, 这些情况使部分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心理失衡, 用掌握的权力把国有资产化公为私。
2.内在原因
(1) 国有企业转制改革的过程中, 一些领导干部忽视了对自身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 在种种诱惑下, 从最初涉腐的“提心吊胆”变成“理所当然”, 一步步走向了违纪的深渊。
(2) 腐朽思想侵蚀。一些手握权力的人失去了社会主义的崇高信念, 拜倒在金钱的脚下, “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当正当的工作收入不能满足他们对金钱的欲望时, 他们便开始铤而走险, 违法违纪, 捞取金钱。
(3) 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有机地结合, 导致触犯了法律仍浑然不觉。
国有企业易产生腐败现象的环节及其特点
1. 国有企业产生腐败现象的主要环节
(1) 企业资金运转环节。资金运转失控, 易出现挪用公款、受贿违纪及合伙窝案串案的现象。
(2) 企业改制环节。企业改制中隐瞒、转移资产, 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3) 企业经营购销环节。经营购销缺乏监控, 暗箱操作, 易出现贪污、挪用资金违纪现象。
(4) 企业承建基础设施项目环节。在发包、招标环节上易出现受贿违纪现象。
2. 国有企业产生腐败现象的特点
(1) 涉嫌腐败的人员在其工作岗位上, 具有影响人、财、物的支配和控制流通环节的权力。
(2) 具有涉案金额大, 危害严重的特点。首先是参与经济犯罪的国企人员数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次是每发生一起此类案件, 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3) 在很多案件中, 萌生腐败所涉及到的多部门、多环节人员串通一气、共同作案, 形成攻守同盟, 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4) 腐败方法、手段不断翻新。在人为增加办事环节、办事手续繁杂的过程中, 见缝插针, 伺机作案。
预防国有企业产生腐败现象的对策
1.充分发挥企业职能, 正确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
(1) 搞好宣传, 再教育。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以强化党的宗旨意识。企业领导如果时刻牢记党的宗旨, 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就会时刻警觉歪风邪气, 时刻反省自我, 就能在“为谁掌权, 怎样用权”的问题上准确定位自己。二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以强化公仆意识。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念, 才能正确处理作为公仆的自己和作为主人的人民群众的关系。三是要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以强化奉献意识。身为党员干部要时刻想着职工和群众, 想着如何去做贡献, 有了这种意识, 才能正确对待权力、名利、地位、荣辱等人生的基本问题, 自始至终地为人民服好务。四是要充分发扬民主以强化接受监督的意识。监督缺失, 小的缺点和错误就会铸成大错, 因此, 领导干部一定要发扬民主, 在自己和职工群众之间营造民主的氛围,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防止“小节”变“大恶”。五是要洁身自好以强化自警意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和“社交圈”, 但身为领导干部应该明白, 行使权利不是个人行为, 不能把社会上的关系学带到党内政治生活中来。近些年的腐败案例有力地说明:某些干部的腐败正是从不正常的交往开始的。事实证明,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不法分子追逐和进攻的重点目标, 领导手中的权力越大就越应该保持警觉。要善于把握好自己, 真正做到“耐得住清苦, 抗得住诱惑, 守得住本色”。六是要坚持选贤举能的责任意识。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党的“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 真正把品德高尚、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坚持原则的人选到重要岗位上来, 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2) 加强企业管理, 健全各项机制。一是有章可依, 有章必依。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干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监督和制约制度、党风廉政制度, 并切实把这些制度落到实处, 做到违章必究, 确保在机制上不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二是加强干部的任用考核。领导干部整体素质的高低, 是企业预防腐败成败的关键。搞好干部的提拔聘任工作, 把好选人的第一关, 是避免组织人事方面的不正之风、保证干部政治业务素质较高的良方秘诀。三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没有监督的权力是腐败的开端。保证正确行使权力, 必须进行有效的监督:第一, 企业监督。在企业管理中, 首先要防止权力过分集中, 要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 对于重大问题, 必须坚持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其次要增加权力运作的透明度, 做到办事制度公开, 办事结果公开;最后要使纪检、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正确行使职能, 大胆开展监督。第二, 职工群众监督。监督职能不仅仅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 必须发挥新闻媒介和广大职工的监督职能, 增加企业决策和相关工作的透明度, 让职工了解和参与企业的决策, 提高企业职工勇于揭发违纪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是预防国有企业腐败现象的一个有效的办法。
2. 预防国企腐败的发生, 纪检监察部门责任重大
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发挥好监督职能。开展必要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把监督关口前移, 对于一些仅有苗头的现象敢于深挖, 开展诫勉教育, 预防腐败的发生;针对重点难点工作要开展必要的事中监督, 查缺堵漏;对已经发生的违法违纪现象决不手软, 一查到底。这样既保证了监督职能的履行, 又给检察机关的反贪污贿赂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要正确行使监督职能, 纪检监察部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作风过硬、快速反应的纪检监察队伍, 严格履行职责, 预防腐败现象。当前, 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执纪水平是纪检监察部门为企业转制改革和发展服务的迫切要求, 这对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对纪检监察人员的自身素质、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外在形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深入了解企业实际状况, 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 明确中央为国企改革和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政策原则, 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研究, 努力提高政策法律水平, 树立纪检人员的良好形象。
(3) 要有章必循, 从严执纪。纪检监察部门在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的过程中, 首要的工作是预防和制止影响企业发展的腐败行为, 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对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违纪违法行为要认真查办, 认定事实, 从严惩处。
3.热词,从腐败到预防 篇三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以下简称为“农机购置补贴”)是党和国家向农村地区推出的一项惠农利农政策,在农民得实惠、企业得效益、政府得民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广西,“农机购置补贴”,算得上是近年来的一个热词。
腐败热词
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国家于200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广西作为山区农业省份,也于2004年起落实国家这一补贴政策。2005年,中央对广西的补贴资金规模为600万元,至2011年达到5.2亿元,补贴资金累计达15.66亿元。其间,广西自治区、市、县三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累计达3.05亿元。累计补贴农机产品64.46万台,受益农户59.36万户。农机购置补贴作为一项重要的惠农政策,让农民充分享受现代农业机械带来的文明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随着农机补贴面的不断扩大,也引发了一些严重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的职务犯罪案件。2009年,广西检察机关在该领域立案查处8人,2010年为24人,到2011年更是急剧攀升到了100余人。该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不仅案件数量急剧上升,波及面也迅速扩展,由最初的5个地级市蔓延到13个地级市。
农机购置补贴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爆发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在社会稳定方面,个别地区农民试图越级上访以挽回所受到的损失;在市场秩序方面,农机市场由于部分经销商与农机管理干部相互勾结而影响正常的竞争秩序;政府公信力方面,由于农机部门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部分农民对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合理性也开始质疑,政府公信力受到挑战;在队伍建设方面,随着农机购置补贴领域腐败的滋生和蔓延,一些农机管理干部走上了犯罪道路,影响了农机管理队伍的稳定。
在这样的形势下,迫切需要一种外部力量的介入,通过加强制约,在确保惩治该领域职务犯罪分子的同时,能够引导对该领域进行整顿,帮助规范和完善农机化领域管理机制,以保障广大农民能顺利享受这一政策的实惠。
预防热词
“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如何规范行政管理权力的行使,从而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对落实中央政策、改善民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如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春林所说,“广西严查的这些农机购置补贴领域腐败案件,说明了规范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而检察机关更是进一步意识到除了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坚决打击农机购置补贴的职务犯罪行为外,还应当及时开展预防工作,及时堵住漏洞,及时“正本清源”,确保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安全运行、规范管理、有效使用,确保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真正惠及农村和广大农民。为此,自治区院通过开展深入调研,提出切合实际的防治对策,并向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检察建议,警示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出现的问题,并督促进行专项整改和完善该领域管理机制,做到既惩治于已然,更防患于未然。
在检察建议的助推下,广西农机管理部门优化了工作流程、健全了内部运行机制,堵塞了制度漏洞。自治区农机局制定并下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2011年度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细化“阳光政务”的措施,改进廉政风险防控方法,对违法违纪经销商实行“一票否决”等。广西各市、县(区)在该实施方案的范围内,也纷纷完善了所在地的工作规章制度。农机系统还以此为契机,对几种重要农机具的补贴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如将水稻插秧机购买要求由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对销售价高、补贴额高、机子还不够成熟,处在边试验边推广阶段的甘蔗联合收割机实行“先使用、后补贴”;试行定额补贴和探索补贴产品定价的新机制;推行农机购置补贴全程监控新举措。
在检察建议的利导下,广西农机化正朝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玉林、南宁两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由原来的全区末位,一跃成为全区先进;贵港、崇左、来宾、防城港等10个市积极申报建立“十万亩水稻插秧机械化示范区”、“万亩水稻插秧机械化示范区”、“万亩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美国凯斯纽荷兰国际公司、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分别到广西考察农机生产合作项目,洽谈在广西建厂生产农机等合作事宜……
在检察建议的引领下,不但农机化管理制度得到创新,检察机关也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得到发展。广西政府在制定《广西2012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时,首次主动征求检察机关对补贴实施方案的意见,进一步发挥了检察机关在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提升了检察机关的外部影响力。
广西部分市、县(区)辖区范围的农户反映,经过整改后,购置农机具获得补贴的手续比以前简化了不少,农机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也比以前要好多了。玉林容县一名年近古稀的老人在一次检察机关下乡普法时拉着一名检察官的手激动地说:“检察官们真是我们老百姓的救星啊!”
编辑:刘雁君 nina_lyj@sina.com
4.公开审计结果预防腐败 篇四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改革开放中形成的一种制度,兼容审计和监察两项监督形态,是考察了解和管理监督干部的一种重要方式。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正确行使权力为重点,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使审计成果运用制度化、公开化,既是强化对干部权力制约和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监督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治腐败的重要措施。
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实践证明,只有公正、公开和民主,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发生;只有让干部的权力行使处于公开透明状态,才能确保干部监督的实际效果。实行民主公开监督,既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创新举措,也是创造性地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有益尝试,是新形势下深化对领导干部管理监督的新方法、新手段。
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监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常态,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干群的民主法治和参与监督意识逐渐增强,注重通过民主公开的方式化解不和谐因素。对领导干部实行公开监督,不仅是加强党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保证政府工作依法有序运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举措。
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监督是深化完善干部监督工作的现实需要。目前实行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环节,如审计结果不够公开,广大干群对此缺乏知情权、评议权和监督权;“审”、“用”衔接不够紧密,干部在审计之前已调离或已任命新职或正实施考察,导致审计结果不能起到实质性的监督作用等。对经济责任审计中一般性违纪违法以及政绩是否突出等,缺乏统一认识、准确界定和责任追究,难以满足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和改革选人用人机制的需要。
实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监督是抵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客观需要。全面审计考核、客观评价领导干部的财务管理责任、财经法纪责任并实行审计结果公开监督,可以为正确选人用人提供重要依据。健全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通报、结果公开监督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对于强化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机制上、源头上预治腐败,促使干部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形势对如何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引向深入,探索和改良审计结果运用转化机制,规范完善公开监督制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地方实际,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科学制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公开监督及成果转化运用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予以健全完善。要在实施审计结果公开监督过程中,加强纪检、组织人事、审计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协作配合。积极探索实践审计成果运用的新机制、新形式,切实解决审计结果公开、审计意见落实、审计结果全面运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公开监督的及时性、针对性、实效性。要结合当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际,积极探索建立与干部选用机制衔接配套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审计结果公开监督制度在严肃财经纪律,强化对公共权力的制约监督、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5.施工企业预防腐败措施 篇五
一、建立了以蔡建军为组长,王业虎、朱见、王风忠为副组长,张恒富、翁程亮、王国光、邓峰、王兆刚等同志为成员的监督制约机构
二、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分公司各项工作都在党支部的监督下完成,重大问题、重大决策要做到“三个符合”,即:符合国家反腐败工作的精神、符合集团公司党委的工作要求、符合实现交通建设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工作审批、材料招标、施工中的人员管理等各个环节,促进工程建设人员清正廉洁,保证工程安全。
四、不断强化对各个项目财、物、工程职权人员的监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机制,做到行使权力时不越界、不跨线、不离谱、不出格。
五、按照交通建设程序与工作流程中配套的各种规章制度,运作工程中的各项事宜,严禁违犯工程程序,不请示、不汇报、私自处理与工程资金挂钩的业务。
六、分公司领导、各项目部工程部、综合办公室共同对承发包、定队伍、签合同以及工程预算、资金拨付、设计变更、增量确认等进行把关,防止重点环节问题发生。
七、夯实反腐倡廉教育,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
八、分公司全体干部职工要廉洁自律,廉洁从业,如发现在工程建设中有违纪现象,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6.预防腐败的具体措施1 篇六
如何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领域”和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司法腐败现象、抑制违法违纪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的是认真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从《实施纲要》提出的教育、制度、监督等三个方面入手,切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监督的有效建立,真正形成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迫使司法人员“不愿腐”、“不能腐”、“不敢腐”、“不需腐”。
(一)常教育,使人“不愿腐”
廉政教育是预防腐败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要提高有效预防腐败的能力,就要重视开展教育,做到常抓不懈,保持一种警钟长鸣的强大舆论声势,通过教育,增强政法干警的责任感,提高廉洁自律意识,使其从思想上消除腐败的念头,形成“不愿腐”的自律机制。在教育内容上,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针对不同时期存在的个别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活动,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政纪律教育、正反典型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及以慎始、慎微、慎独、慎好、慎权、慎行、慎终为主要内容的“七慎”自教自律等专题教育活动。教育干警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的疾苦,真心做人民的公仆;要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金钱、美女和权利面前管住自己;教育干警不但要自己以身作责,不贪不腐,而且还要管好自己的亲属。在教育方法上,要打破“老框框”,坚持倡导性教育和警示性教育相结合,利用上党课、剖析案例、观看警示教育片、写观后感、专家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形式,不间断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个别教育坚持预防性教育与提示性教育相结合,针对干警容易犯错误的环节和时间,采取个别谈话、适时告诫等措施,敲警钟、筑防线;对于一个时期反映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
(二)建制度,使人“不能腐”
建立权力约束机制是预防司法腐败、形成“不能腐”的防范机制的有效措施之一。完善制度建设和构建监督机制是关键,要以制度建设来保证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落实,尤其要在监督机制上下功夫。一要继续深化执法监督工作制度。结合《实施纲要》不断规范和完善各项工作的制度体系,从而来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合力。要借“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教育整顿活动的东风,进一步规范执法操作程序,加强协调督办力度,探索“纠事与究人”相结合、执法监督和纪检监察相结合的办法,形成更加有效的执法监督制度,发
挥更大作用。二要继续深化阳光司法制度。要以公开促公正,按照依法公开、注重实效、有利监督的原则,在政法各部门深入推进办案公正制度,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透明度。三要继续深化监督制约制度。政法队伍建设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肯定有制度本身不健全、不完善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违法违纪者都有一定的权力,而这种权力,又得不到有效监督。因此,必须建立使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监督机制。这个监督机制起码应包含道德监督机制、纪律监督机制、舆论监督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对执法过程、执法环节形成有效监督,一旦出现腐败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发现和查处,使司法人员经常处于制度监督之下而不能腐败。对干警存在的一些违纪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提醒和制止,确保干警在党纪国法规定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力,真正做到司法为民。四是建立家属助廉制度,常吹“助廉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人生活的港湾,精神的归依,也是拒腐防变和预防抵制腐败的阵地,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良好的家风有助于清正廉洁社会的形成。常言道:“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国廉则安,家廉则宁。清廉之风可通过向家属发助廉公开信,走访于干警家庭,召开干警家属座谈会等廉政教育形式向家庭延伸,推动家庭成员把好廉洁关。
(三)重查处,使人“不敢腐”
预防为主,并不是不要查处。以责任追究为重点,查办违法违纪案件是防止司法腐败的必要惩治手段。只有加大惩治腐败力度,教育才有说服力,制度才有约束力,监督才有威慑力。要严肃查处司法人员索贿受贿,贪赃枉法、执法不公、执法不严、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违纪案件,坚决清除司法队伍中的腐败分子,以保持司法队伍的纯洁性。只有对那些腐败分子形成一种高压态势,从严惩处,以儆效尤,才能使那些有腐败之心,但无腐败之行的人悬崖勒马,最大限度地保护队伍,保护干警。对腐败分子追究责任不仅使其得到应有的惩罚,而且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通过发挥其应有的警示作用,用活生生的案例,促使广大干警常“想想组织的精心栽培,想想自己的辛勤努力,想想家庭的幸福圆满”,使之切实感觉到不能腐败也不敢腐败。
(四)提待遇,使人“不需腐”
建立干警权益保障机制,提高干警的各项福利待遇,实行廉政奖励机制,让干警不需要通过腐败就能达到较高的生活水平,进而有效地遏制腐败的滋生。
7.预防腐败 篇七
一、紧贴日常工作, 毫不松懈地抓好廉洁教育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一直是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 廉洁的信念会使人产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力量。廉洁的信念必然需要不断的廉洁教育, 当然这教育既可以是自我学习, 也可以是集中组织学习培训。
1、坚持开展好日常廉洁学习教育。
进行廉洁学习教育, 不仅要加强党员干部和热点岗位人员的学习教育, 还要进一步提高全企业员工的廉洁从业意识, 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和环境, 扎实有力地推动预防工作。一是及时组织学习有关重要通知会议精神, 了解相关要求。我们结合企业特点, 编发每月一期的廉洁教育学习材料, 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学习教育, 让干部职工既提高学习兴趣, 又了解了相关精神要求, 达到了廉洁学习的目的。二是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教育。认真学习《党章》和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从业规定, 知道什么可为, 什么不可为, 通过自学和集中学习交流相结合, 并将廉洁教育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 统一组织培训, 邀请有关专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专业讲解, 切实将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学习教育做细做实。三是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洁教育学习活动。开展典型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 引导党员干部牢固确立立党为公、清正廉洁、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操, 提高政治素质, 筑牢思想防线, 自觉抵御腐败的侵蚀。
2、坚持强化节假日廉洁学习教育。
节假日通常是腐败易发期, 尤其是在元旦、春节、中秋等节日期间, 因而要切实加强节假日廉洁学习教育, 及时做好预防工作。一是要切实落实好有关节假日期间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通知精神。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节假日前廉政教育谈话会, 因时施教, 教育引导领导干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务必”要求为指导, 坚决反对和制止各种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 以身作则, 廉洁自律, 自觉接受监督;三是要以点带面扩大化教育, 要在企业全体党员群众中进行深入的廉洁教育, 积极营造良好廉洁的企业风尚, 同时教育广大党员群众充分利用节日长假, 加强学习有关廉政材料和业务知识, 不断充实自己, 过一个廉洁、健康、愉快的节日。
3、以主题活动为抓手开展好廉洁学习教育。
从近几年的学习教育效果来看, 适度开展一定内容的主题活动, 并以其为载体, 对廉洁学习教育将起到积极促进之功效。一是要根据上级精神和企业腐败呈现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二是要在全企业员工中广泛开展, 充分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作用, 三是要按照活动开展的情况, 认真总结经验, 形成长效机制。近年来, 我们开展了廉洁文化进企业活动, 并进行了三年具体规划, 开展了“抓源头、促清廉”主题活动, 同时还按活动要求, 开展主题活动月, 组织员工进行唱廉政歌曲竞赛, 悬挂标语, 积极营造廉洁环境氛围, 进一步加强主题活动的影响力, 对企业的预防腐败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紧绕中心任务, 不遗余力地做好效能监察
企业效能监察, 对企业的预防腐败有相当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应不遗余力地根据企业实际大力开展效能监察工作。
1、坚持围绕企业中心工作, 选好题立好项。
效能监察能否取得成效的首要关节便是选题立项问题, 一是要根据主要领导的要求和指示, 进行立项监察, 因为主要领导对企业中心工作的把握比较全面, 容易发现企业需要监察促进的工作任务和方向。二是要紧抓企业的重要生产经营管理环节, 抓准主要矛盾, 准确分析其关键环节和关键监控点, 及时立项监察。三是根据国家及行业形势要求和企业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 适时调整或重新进行立项监察。如2008年我们企业的主要装置由于市场原因而提前大修, 我们及时进行了立项监察, 为大修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增加了强有力的保障。全年我们共进行了辅料和设备材料供应管理、主要装置大修和主产品销售等三项主要效能监察项目, 并根据监察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 成立了效能监察领导小组, 全年通过效能监察工作, 共节约费用248﹒22万。
2、结合实际, 深入现场, 搞好监察工作。
好的立项需要深入细致地实行, 其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为此, 我们一是要根据效能监察方案, 认真查找监察项目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 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二是要切实深入监察项目的施工现场, 切实落实监察要求, 达到监察目的。三是通过实地查看和监察关键程序和关键节点, 以便准确掌握实际情况, 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协调处理。一年来企业一些业务项目在我们的监察协助下, 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工作流程更加规范, 内部管理进一步深化, 如在经营方面, 协助完成了供应商的审核和筛选工作, 形成了一批物资好, 信誉高, 上规模的供应商资源, 建立了稳定的一级和二级供应商网络。通过效能监察与预防腐败工作有机相合, 企业全年无一起违规违纪事件发生, 收到了很好效果。
3、加强业务知识学习, 切实做出成效。
效能监察是一个很好的将纪检监察工作与企业具体业务工作相融合的平台, 也是预防出现企业职务腐败的一项有效措施, 因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 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对具体监察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就提出了更高要求, 否则就会成为附庸, 达不到相应效果。为此, 我们一要加强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了解, 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执行效能监察项目的水平和能力;二要充分吸取相关效能监察项目的经验, 尽可能地发挥与监察项目相关的人员的智慧, 集思广益, 为监察项目服务;三要加强与上级和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 增进理解与协作, 提高工作效率。
三、紧抓热点业务, 全力以赴推进重点监督
国企当中, 最易出现、影响最大的腐败是与重要职能的关键业务工作紧密相联的, 行之有效的腐败预防工作便是对企业重要职能业务进行有效地监督, 但不能不分主次, 全面开花, 而要突出重点, 有序推进, 以免影响成效。有句企业管理学上的名言———员工只做你考核的事情, 意即对所考核的事情员工才会尽心尽力地去做得最好, 对预防腐败工作也一样, 如果你切实将业务流程监督到位了, 那腐败也就无所遁形了。
1、坚持做好热点业务监督。
毋庸置疑, 企业的重要职位和热点岗位往往关系到企业的命脉, 也是腐败的多发区, 因而也是预防与监督的重点, 热点业务监督到位了,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也会走向正轨。一是要切实制定好热点业务的监督办法, 并严格执行。08年, 我们按上级要求, 依照领导的指示, 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 制定了企业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以及工程建设等三项监督办法实施细则, 三项业务监督, 我们将重点从物资供应体制、计划管理、销售价格、仓储运输、工程招投标、变更管理和工程结算等二十个关键环节、五十个监控点进行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 努力推动降本增效和腐败预防工作。08年底, 我们又根据上级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 实行纪检监察派驻制, 进一步让纪检监察人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 但同时也要求坚持做到四不———“依靠不依赖, 到位不越位, 督办不包办, 参与不干预”, 更好地起到了监督预防作用, 成效比较明显。二是要求企业其它相关部门扎实做好对热点业务的各项专业监督工作, 按相关程序和制度把财务和审计等监督做到及时到位, 并及时与纪检部门通报相关情况。三是要充分发扬民主, 发挥职工群众与舆论对热点业务的监督作用, 一项工作, 如果大家都来关注, 那一定会群策群力, 大有裨益, 既可起到促进, 又能起到预防作用。陆定一同志在《晚年的几个反思》中也强调:预防惩治腐败, 不仅要靠自律, 还要有外力, 他所指的外力便是指发挥群众与舆论监督的作用。随着现代媒介的发展和我们的大力宣传, 企业员工的监督意识大大增强, 对企业关键业务的工作情况都相当关注, 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意见建议。
2、坚持强化对部门或单位一把手的职能业务监督。
为切实预防企业中发生的腐败, 形成有效的监督, 就必须加强对企业各部门单位“一把手”的监管, 一把手作风不正会带坏一大片, 所以切实做好对一把手职能的监督问题, 是预防腐败工作成效与否的关键。一是要纠正并增强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的监督意识。改变一些人认为的一把手被监督是丢面子, 是组织不信任的想法, 只是执行正常的企业管理制度而已。二是要明确具体的监督内容。要强化对部门或单位一把手的相关职能业务进行真正的监督, 关键是对重大业务决策和人员及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督。如我们对监察的项目和对派驻制单位的监督内容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做到了监督有方向、有实效。三是充分调动企业员工, 组织监督网络, 形成以上级监督下级为主, 以同级、下级及员工自下而上的监督为辅的双向式监督体制, 并协同其他各相关部门, 与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相互融合, 相得益彰, 切实增强监督与预防效果。
3、坚持推进党委对中心业务的直接监督。
党内监督是预防腐败的重要途径, 也是行之有效的监督措施, 在国企中, 有序推进党委对中心业务的直接监督, 可有力地提高工作效率。首先是加强党委和各支委对行政业务的监督, 切实支持并协助行政做好具体业务。近年来, 我们加强了企业党委对销售工作的监督, 取得了很好效果, 党委通过对每一单业务的审查, 仔细核对主要客户的全年均价, 进行系统分析, 优化筛选核心用户, 全程参与, 但不干与销售部门的日常业务;依据市场行情, 及时提醒纠正异常操作, 规范经营;并通过适时监控, 对每个用户的销量和价位进行比较分析, 避免不正常的出货。通过监督, 产品直销率提高了20%多, 规避了多次经营风险, 并进一步规范了销售管理和业务流程, 全面提高了销售工作质量。其次是要加强监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严格考核和奖惩机制, 加大责任追究的力度, 严格定期考察和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将企业预防腐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摘要:国有企业反腐倡廉任务越来越重, 如何将重点由事后监督转为事前预防, 将预防腐败工作实现从亡羊补牢向未雨绸缪转变, 是一项迫切而重要的课题。本文从预防腐败的三大措施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
8.江西苏区预防腐败问题研究 篇八
摘要:腐败是当今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挑战,是目前热门的话题,尤其是我国社会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我国的改革处于攻坚阶段,预防腐败就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江西苏区;腐败原因;预防措施;预防成效;现实启示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70-01
一、概念的释义
(一)“腐败”:其内涵定义为权力的掌握、使用者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特殊利益而滥用公共权力或资源的违法或违法违纪行为,具体有以下几个特征:(1)腐败的主体是权力的掌握、使用者,即既可以是个人或集团,也可以说是一个阶级;(2)腐败的行为动机是牟取自己或小集团的特殊利益;(3)腐败的行为手段是滥用公共权力或资源,违法或违法违纪;(4)腐败行为的后果是导致公权力的异化和对公民性权利的侵害。
(二)“反腐败”:根据腐败的表现形式来看,“反”具有两种内涵:一是“预防”腐败,即一种间接性的反腐败;另一个是“惩治”腐败,即对所出现的腐败现象和行为给予及时的惩治措施。
二、江西苏区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
苏维埃工农民主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新型政权,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这一新型政权内部却出现了腐败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建设方面:主要是官僚政治的余毒。所谓官僚政治,就是不讲实际,不顾群众利益,只知发号施令的不良作风。其表现有独断专行,压制民主、以权谋私等。尽管苏维埃政府建立后坚持廉洁执政,但腐败现象一直存在,其根本原因就是官僚政治的赘瘤没有得到彻底清除。
(二)经济建设方面:当时苏区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为了满足战争所需的必要经费、物资,中央苏区以及各级苏维埃政府等组织和团体,都会通过打土豪运动来获得相应物资,以解决革命战争给养和民生问题,然而这一运动缺乏党的统一领导,这就为贪污、腐败和浪费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制度建设方面: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是人类历史的一个伟大创举,当时的苏维埃共和国的各项基本制度都还不够完善。无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之间的关系,还是经济方面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之间的关系,都还没有理顺,管理相当混乱,尤其是财政制度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大量腐败现象的滋生。
三、中共在江西苏区预防腐败的措施
为了建设清正廉洁的工农政府,中国共产党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在预防腐败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可贵的探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
(一)重视思想教育,提高干部素质。苏维埃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因此强化苏区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消除腐败根源的治本手段。在1929年古田会议上,中国共产党提出要用无产阶级思想建党建军,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坚定苏区干部的革命信念。
(二)发扬民主,健全民主制度。民主政治的实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中央苏区的民主政治在学习原苏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苏区的特点,采取了健全市乡代表会议制度的措施。只有建立健全该制度,才能密切干群关系。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使苏维埃的机关干部在受到群众监督的同时又保持了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加强立法,惩治腐败。对于苏维埃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苏维埃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法令法规,用严明的法律制度来保障红色政权的纯正。1933年底,苏维埃政府中颁发了中央苏区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廉政法制文献——《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二十六号训令,首次对浪费公款而也进行了定罪。此训令的制定,对腐败分子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也使苏区政府的反腐倡廉实践工作,得以进一步深入地发展下去。
四、江西苏区时期中共预防腐败的成效
(一)严惩了贪腐分子,掀起了节省经济热潮。
在反腐倡廉工作中,中央政府对贪污腐败进行严抓严打,做到零容忍。对苏维埃各级政府中的贪污腐化分子,不论官职高低只要触犯了法律底线一律严抓严打,绝不姑息。苏维埃政府认为,实行计划经济能有效保证国家机器良好运转,面对贪污腐败现象决不能手软。所以在中央苏区拉开反贪污反浪费的序幕后,全国各地紧接着掀起了“计划经济”运动的浪潮。党中央在大力开展反腐倡廉的工作中,为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起了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促进了苏区干部作风转变,形成了苏区干部优良作风。
干部作风廉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是抵制贪污腐败的重要武器。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创建之初,就非常重视作风建设,这是共产党人的宝贵财富。
1.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作风。真正的共产党人就是要替人民解除苦难,为人民谋利益,不为金钱地位所动,廉洁奉公。苏区政府及其革命干部和共产党员在这方面树立了一面全新的旗帜。艰苦朴素、廉洁奉公是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的一贯准则。
2.关心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关心群众生活、密切联系群众,其内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刻也不脱离人民百姓。党中央遵循人民利益为首要原则。它有助于打掉官风、克服官僚主义,使干部真正到群众中间去。
3.以身作则,模范带头的作风。早期党的一切方针、政策和号召,都是各级干部先带头做到,然后才要求群众做到。在广大党员和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下,全苏区群众迅速掀起了“节约粮食、反贪污浪费”运动。
五、江西苏区预防腐败对当今的启示
(一)加強教育,构筑反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教育对确立反腐倡廉的思想观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腐败行为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行为主体的思想动因,而净化人的思想,必须依靠长期的思想教育。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讲,则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全面的、经常性的教育,是促使党员干部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保证。
(二)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实现依法防腐倡廉。中央苏区的防腐经验告诉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下,要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实现党的宗旨,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永不变色,我们就必须在教育、民主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抑制腐败的滋生。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余伯流,何友良.《中国苏区史(上、下)》[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3]何增科.《反腐新路转型期中国腐败问题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9.加强从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 篇九
加强从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
关键词:选拨 教育 制度 监督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代表大会上强调,“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工作领域,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煤炭企业是我们国家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从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是关系到煤炭企业兴旺发达的大事。因此,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关于防止腐败的要求,抓好预防治理腐败工作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一、加强煤炭企业领导干部的选拨,从源头上扼制腐败把好关
从源头上加强机制建设首先要把好煤炭企业领导干部的选拨关,煤炭企业领导干部的选拨是关系到国企能否在国家的正确轨道运行的关键。煤炭企业领导干部的选拨要制度化、规范化,在领导干部的选拨上,上级机关要以对党对国家和人民对企业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用人标准,把那些政治上可靠、工作能力强、技术上过硬、人品好、员工拥护,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绝对不能搞拉帮结派、任人为亲而选拔那些动机不纯,思想品质差、私心重、只会弄虚作假、吹牛拍马、毫无建树的人进入企业领导岗位。干部的选拨要实行公示制度,选拨过程中要公开、公平、公正,在客观的条件下实行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充分酝酿、讨论任用的选拨方法,使企业领导的选拨做到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强对煤炭企业领导干部思想教育,巩固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干部不廉的根本原因是“脑子”里的问题。因而要从世界观这个“总开关”入手,防患于未然,持之以恒、切实深入地开展思想教育,帮助企业领导干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要强化理论学习。煤炭企业领导干部要真正静下心来,深入学习一些政治理论,领会其精神实质,用来武装头脑。如果流于形式、走过场,于组织、于事业、于自己都十分有害。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在思想上筑起第一道防线。其次要坚持党性原则。党组织要坚持用党员标准和《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准则》要求领导干部;而领导干部自身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摒弃流俗,过好名利、权力、金钱、人情、色情“五关”。要坚决反对权钱交易、以权谋私,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侵蚀。再次要开展教育活 动。深入开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学党章以及“为谁服务”、“为谁奉献、比务实、比廉洁”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引导领导干部艰苦创业、廉洁为民。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廉洁从政教育的新途径。要坚持示范教育,突出警示教育,强化岗位教育,搞好跟踪教育,拓展社会教育。要注重研究新形势下廉洁从政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即注重贴近个体;注重结合实际;注重互动启发;注重综合配套;注重刚性落实,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拓展新思路、破解新课题,推动廉政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三、加强煤炭企业惩防体系的制度建设,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的长效机制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构建煤炭企业惩防体系加强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客观问题,主要表现以下三方面:
一是制度建设不够系统科学,缺乏操作性。二是制度建设不能与时俱进,缺乏有效性。三是制度建设重制度轻落实,缺乏执行力。
因此,制度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构建国有企业惩防体系,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中加强制度建设,必须不断提高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执行力,充分发挥制度防治腐败的保证作用。
首先,要适应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需要,完善国资监管 制度,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评价和薪酬分配及煤炭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制度、财务监督制度和监事会制度、重大投资决策失误和重大财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要适应煤炭企业改革需要,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权利制衡。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董事制度,推进董事会的规范运作,形成权利机构、决策机构、监管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有效机制,要按照构建惩防体系的要求,把企业改革的成果以及惩防腐败的经验体现在制度建设中,提高防治腐败的能力,要加强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安排,从根本上防止损害国家、企业和职工群众权益等问题的发生。
其次,结合煤炭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努力提高制度的有效性。一是通过强化管理,完善权力运行的制度安排,建立有效的制衡约束机制。二是按照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要求,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三是把反腐倡廉的要求寓于煤炭企业管理和制度建设中,完善反腐倡廉的各项个体规则。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制和民主生活会、厂务公开、民主评议等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和惩处制度。要与企业改制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制度化和法制化。
再次,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煤炭企业各级党组织要每年年初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进行总体部署,要求副处以 上领导干部根据分管范围制定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计划,基层各支部、机关科室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计划。坚持“一岗双责”,全面推进目标管理。
四、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和监管机制,从根本上扼制腐败。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所以要坚持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企业廉政建设的责任制,形成防止和惩治腐败的合力。要充分运用和整合各种执法监督资源,督促各项制度的实施。
【预防腐败】推荐阅读:
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总结07-23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方案07-24
人防办关于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实施意见08-13
贪污腐败新闻07-24
腐败体系07-31
监狱警察腐败08-22
贪官腐败09-29
反对腐败,廉洁政治07-16
腐败问题的反思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