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共8篇)
1.交往 篇一
师生交往是一种人际交往,但它与一般的人际交往不同。这种交往主要是教学交往和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双方进行着知识、观念、情感、兴趣和意向等方面的全方位信息交流,并且产生重要的相互影响。这种交流可能有效,也可能无效。师生交往的程度和质量是影响交流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师生教学交往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职业行规,如何把握自身的角色和如何引导师生的角色定位以及怎样确定师生交往的分寸和原则,就显得十分重要。
研究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目的在于改善师生不合理交往的现状,促进合理交往的进行,形成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实现这一目的和过程,教育者应该遵循师生交往的公理、原则及其合理的行为准则。
二、师生交往应遵循的原则
(一)合作交往的原则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个体在共同从事一项工作或解决一个问题时,实现的相互配合的默契。合作暗含着一种伙伴关系,而不是命令和指令关系。因此,合作不是服从或者执行指示,它并不要求交往和活动参与者具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和基本相同的能力,但却要求相互之间对活动有共同的兴趣,对完成任务,达到目标一致的信念。
师生之间的交往是非对称性的交往形式,但却可以发展成合作式的交往。条件是教师方面在某种情况下放弃权威态度,对学生持平等关心的态度,真正做到民主。由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地位不是等同的,因此,教师必须主动促进相互取长补短的兴趣和理智相处的态度的达成,逐步创造条件,使不带支配性的交往行为成为可能。不仅如此,更高的要求是,现在的每一次交往都要为以后的合理交往创造条件并提供可能。
(二)对称交流的原则
对称交流是指师生之间在渐进性的对称交往形式和倒退性的补充交往形式下所进行的信息交流,它体现的是尊重学生、合理交往的价值取向,人格、态度平等,不支配、不盲目遵从权威是其特征。最新的教育定义认为,教育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持续的交流。它的启示意义在于,试图把教育和教学从一种领导过程变成一种沟通过程,把被动弱化为平等,从头认识到青睐对话,从而提升学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对称交流的结果是师生交往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即认知和情感的匹配状态。形成对称交流所需的条件是:交往双方所传递的信息是最佳信息,如合适的冗余度,知识适合于学生的接受水平等;教师具有完成角色匹配的能力,如具备领悟能力、读懂学生面部信息的能力和利用这些信息调整教学行为的能力;教师需要一种了解学生“意图状态”的脑力结构或能力,让自己和学生对彼此的交流的结果将取得一致的认识,但并非一切对称交流与合理交往都必须达到一致的认识,尤其不允许在交流始结后做出盲目、独断的决定和结论。对称交流极力主张和提倡的是学生应该学会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找到合理的支持和理由。
2.交往 篇二
一、师生主体间性交往的引入
“在教育活动内部,存在着教与学两种活动,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活动的承担者,受教育者是他认识塑造的对象,是客体,也是他开展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相反,在学的活动中,受教育者是学的主体,教育者却成了学习者学习所必须的条件和客体之一。”[1]“就信息的传递和能力的培养提高来说,师生双方互为客体,是双客体。”[2]对以上论断,教育界许多人士都表示认同。认同并非代表真理,教学中师生互为主客体交往在哲学和逻辑范畴内自相矛盾,并给实际教学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任何一种教育思想都不仅取决于特定社会的历史背景,而且也取决于某一(或某些)哲学观念。”[3]教学中师生互为主客体交往就是源于对“主体”哲学概念的错误理解。“主体”在哲学不同范畴内有不同意义:从哲学本体论角度而言,“主体”是指运动或属性的承担者,它无所谓主体和客体的区别,更不涉及互为主客体的问题。“主体不应是受主客体关系规定的实体,相反,主客体关系倒应以人主体的存在为前提。”[4]然而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而言,主体和客体是相对应的一对范畴,它们在认识过程中彼此间是相互规定的,各自只有在与对方的关系中才能获得自己的意义。没有脱离客体的主体,也没有脱离主体的客体。我国教育界把“主体”这个概念引入教育领域时,是从后者这个角度出发的,从而得出师生互为主客体关系的论断。从本体论这个角度,关系的主体和客体并不对应存在,师生互为主客体关系无法推演。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认为:“教学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活动(教),同时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学)。”[5]把教学分解成教与学两个过程,是基于分析和叙述的需要,这是可取的,“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应用的范围以外去,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6]师生互为主客体的交往,以“教授”和“学习”两方面来谈,教师在“教授”过程中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同时,从“学”这个角度来谈,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这种教学与真实的教学大相径庭。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教学是不存在的,否则,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教学。教与学相互锁定和相互依赖,教与学分离就如同眼睛脱离身体一样,局部失去作为部分的意义。从教学两个独立层面分析,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这实际上仅仅以谁在进行认识活动为依据,来判断谁是主体,而认识的对象就是客体。主体应该是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统一,两者并不是割裂开的。因此教学中师生互为主客体关系,在逻辑上站不住脚跟。
正因为人们对师生教学交往的错误认识,给教学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甚至成为教学改革难以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客体的师生交往(以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为代表)模式中,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容易以教材为中心,忽视学生群体是潜在发展中的主体,或者把学生当作抽象的概念,而不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师生之间难以产生情感共鸣,教师无法走入学生真正的内心世界。这种不对等的交往导致师生彼此不敞开内心世界给对方。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的师生交往(以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为代表)模式中,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手段或者工具,教师是提供教育服务的人员,因此教师自身发展的意义丧失了。总之,无论是哪种主客体交往模式,总有一方失去了作为人的主体性,教学都只发挥了一方的积极性,而另一方的积极性则受到压制。
师生互为主客体的教学交往在哲学和逻辑范畴内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给实际教学也带来了消极影响。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交往理论日益引起教育理论界的关注,师生互为主客体的教学交往受到极大挑战。师生互为主客体的教学交往将走向何方?笔者认为,师生主体间性交往才是师生交往的发展趋势。
二、主体间性交往的内涵
主体间性是20世纪哲学中凸现的用以建构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主体间性交往是“师生通过交往以达成理解和一致为目的的行为。它是主体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相互沟通和社会一致性为基础,致力于达成理解,形成非强迫性意识。”[7]具体而言,主体间性交往具有以下四层涵义。
第一层涵义:主体间性交往是通过“符号协调”,即以语言为中介的行为,其主要内容是语言交往、语言理解。马克思也强调了语言的重要性,但是他把语言看作是由实践需要决定的,特别是物质生产的需要决定的。哈贝马斯突破了马克思的范围,给予语言更丰富的理解,从而使哲学发生了转向,由批判意识哲学到建立语言哲学。哈贝马斯在主体间性交往中对语言进行了新的阐释,语言不是独立于人的,语言不在主体之外。语言不是一种物质外壳,而是反映了交往主体双方的思想和意识。交往一方对对方语言的理解,不是抛弃语言环境,撇开对方的需求、愿望、态度对语言的语法等命题形式进行理解,而是理解语言背后的涵义。哈贝马斯在分析语言、交往及其与人类发展之间关系的论述中,指出语言具有两大功能性趋势。第一,语言提供了有利条件,人们可以通过想象处在他人心目中的自我,而没有必要处于他人的境地,这样就可以停下来反思,从而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第二,人们参与到他人之间意义的复杂互动中,这本身就会对自身施加压力,使其快速适应他人的期待[8]。在主体间性交往状态中,交往双方是通过语言达到“以言行事”的目的,也就是“通过说事来做事”(doing something in saying something)。一个语言行为是否能够“做成”,与语言的使用者、话语环境、语言力量等条件密切相关[9]。主体间性交往的双方要充分考虑说话的人、听话的人、时间、地点、语境等多种因素,力争达到语言的本真涵义。
第二层涵义:主体间性交往的实现需要以一定的社会背景———“社会一致性”为基础。哈贝马斯在提出交往行动理论的萌芽阶段就指出,交往行动的产生需要“公共领域”的产生与成熟为基础。“公共领域”是指“一个社会生活的领域,在那里人们可以提出有关公众利益的事务;在那里人们可以提出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争论而不必求助于传统习惯、教条以及强制力;在那里人们可以通过理智的辩论来解决观点的分歧。”[10]只有当人的主体性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对自身的主体性和他人的主体性的需求出现时,人们才会想到主体间性。因为主体间性交往是对主体性的一种约束,是对对方主体性的一种尊重和张扬。主体间性交往的实现要求不受国家、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过度干预,使交往双方生活在没有任何强制的民主社会里,通过语言实现合理沟通。哈贝马斯把主体间性交往纳入文化生活领域,如果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过度挤压文化生活,那么主体间性交往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主体间性交往必须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提上议事日程。在中国社会里,人们的血缘关系意识甚浓,彼此的权利和义务意识相对比较薄弱,这就导致主体间性交往在我国的实现还需漫长的路程。可喜的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利益群体的分化,中国的民主自由程度逐渐提高,这为主体间性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意识。
第三层涵义:主体间性交往强调了交往双方的主体性,是“主体间”的交往,彼此承认对方是交往的主体,即双方在交往中形成的是“我—你”关系,否定了“我—它”关系。这两种关系是由奥地利宗教家、哲学家布伯在《我与你》的著作中提出的。“所谓‘我-你’实指一种把他人他物看作具有与自己同样独立自由的主体性的态度,这是一种以仁爱相待、互为主体的态度。”“所谓‘我-它’的范畴实指一种把世界外物(包括人在内)当作适用对象的态度。”[11]布伯还精辟地分析,“我-它”之间只有“我”对“它”的作用,而没有“它”对“我”的主动作用,“我”对“它”的活动只是及物动词的活动,“它”没有进入“我”的关系世界。在“我-你”关系中,“我”和“你”相互作用,彼此之间有回应。不仅“我”对“你”有主动作用,而且“你”对“我”也有主动作用,彼此之间对对方的行为和意识都要作出相应的反应。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关系非常密切。从本质上说,主体间性就是主体性,但它是特殊的主体性,就如意识与自我意识,认知与元认知,批评与自我批评,后者属于前者,但是后者可以监控与调节前者,成为一种由前者外化出来又制约前者的特殊力量和属性。主体间性监控主体性,就会使主体性的发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兼顾各方的利益。只有让主体性在适当范围内发挥,才是主体间性。
第四层涵义:主体间性交往的目的是形成共识,达成理解,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目的。交往双方不仅赋予自己的行为以意义,而且理解或者寻求理解对方行为的意义。双方都尽力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和位置上理解对方。主体间性交往具有“直接性”,也就是交往双方不掺杂任何具有意图和目的的中介,不是视对方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和手段,为我所用。交往双方不能把自己的观点、意见、思想等强加于对方。主体间性交往的意义不是“间接性”的,“间接性”是指将对方看成是一种工具或者视交往为工具,在交往之外寻求交往的意义。如果是那样的话,双方就是对其他东西感兴趣,而不是交往本身。张世英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人仅仅生活在视对方为工具的世界里,靠这种工具生活的人就不是人[11]。在主体间性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都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他人的观点。恰恰相反,交往双方在原则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接受对方的意见和行为。当交往一方的意见和观点表达出来时,发现自己的观点和对方有差异,就会反省自己,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对方的观点比自己的优越时就会接受对方的观点,从而达成共识。
主体间性交往由于自身的优越性和主客体交往的局限性,使前者代替后者成为必然发展趋势,主体间性交往引入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从而使师生交往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叶澜主编.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13) .
[2]张连捷等.论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运动.教育理论与实践, 1986 (2) .
[3]崔相录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哲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9 (142) .
[4]苏富忠.论教育主体.教育研究, 1989 (1) :45.
[5]凯洛夫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7:130.
[6]《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2:217.
[7]郑召利.哈贝马斯和马克思交往范畴的意义域及相互关联.教学与研究, 2000 (8) .
[8]马尔利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27.
[9]蔡曙山.论技术行为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批判.外国哲学人大复印资料, 2002 (6) :73.
[10]J.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范伟达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8:263-264.
3.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 篇三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作用,再具体分析提升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互动性的对策,旨在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同伴交往;混龄交往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91-01
幼儿混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之前我国一直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让混龄幼儿交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独生子女缺乏与异龄同伴交往的遗憾,所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混龄交往的作用,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幼儿同伴关系,从而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一、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作用
混龄交往主要是一种以幼儿社会性发展为切入点的教学手段,而幼儿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主要就是学会如何适应社会?如何构建良好的同伴关系?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但需要学会关怀别人,而且也应该学会如何获得他人的关爱;不但需要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需要加强与同伴进行学习合作。因此,混龄交往比同龄交往具有更大的优势,不但有利于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促使幼儿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成长,而且还能够增加幼儿认知冲突发生的几率,引导幼儿提升社会认知水平。
二、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对策
(一)为混龄交往创造必要的环境,开展趣味性的游戏活动
幼儿园是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所以幼儿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点来采取混龄交往的教学方式。同时,由于当前我国大部分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与其他幼儿交往的机会较少,很容易产生孤僻和自私的心理。因此,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为幼儿创造更多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构建良好的混龄交往环境。其中,幼儿老师可以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条件设置混龄交往的特定区域,并结合幼儿的年龄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创设和谐的混龄交往环境,以便每一位幼儿都具备参与区域活动的机会,从而在根本上防止幼儿因流动性过大而影响幼儿之间的情感基础,全面提升混龄幼儿情感交流的水平。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其提供多种交流方式
在引导幼儿进行混龄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其提供多种交流方式,以便为幼儿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老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实行不同的交流方式,以确保幼儿之间能够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其中,在幼儿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充分利用图书、拼图和绘画等道具,开展丰富多样的交往活动,以便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交流渠道。例如,在组织幼儿开展“摘苹果”的小游戏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活动时间将事先准备好的苹果树、木棍、凳子、苹果和小筐等道具分发给各个小组的幼儿,并让各个小组的幼儿比赛谁能够摘得最多的苹果。而老师则在这个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引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方式。这次活动开展的意义就是: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整个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努力完成这次比赛游戏。通过开展这样的交往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在混龄交往中更好的成长。
(三)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间的分工与合作越老越密切,所以人们之间的合作能力对其成长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幼儿的日常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促使幼儿深入理解正确的合作理念。其中,幼儿同伴交往中的混龄交往是一种立体型的交往模式,其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均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在同一个活动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混龄交往中的幼儿相互配合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一项游戏或者任务。这种体验是同龄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无法实现的。例如,在组织混龄幼儿交往的过程中,一般年长的幼儿常常会扮演领导者的角色,而年幼的幼儿则会选择听从年长幼儿的安排,这种合作与分工的形式能够有效增强幼儿的合作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案例:一个幼儿中班的孩子杨阳与幼儿小班的孩子宇宇,一同在玩具教室中,而杨阳正在使用拼插玩具拼一个桌子,而宇宇则在一边进行观看。宇宇看了一会儿便对杨阳说道:“这种玩具是怎么样做出来呢?”杨阳便放下自己手中的玩具说道:“我教你吧。”然后,杨阳便将自己拼好的玩具拆开,重新给宇宇进行拼了一遍。宇宇用哥哥教的方法拼起来,两位孩子便非常愉快的玩起了拼插玩具,并不断探索更多新的玩法。在整个活动场景中,两个孩子都能够很好的进行合作与交流。其中,小的孩子能够主动向大孩子进行请教,而大孩子也能够给予弟弟一些帮助,所以可以说这两个孩子的互动是比较成功的。同时,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也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而年龄稍微小一点的孩子也学会了主动向别人请教,充分展现出了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优势,能够让幼儿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有效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四)及时处理好交流中的问题,做好疏导工作
以混龄交往的方式展开幼儿教育,虽能促进幼儿之间友好情感的发展,却也难免会产生一些消极情感,如年龄稍长的幼儿会对年幼幼儿持轻视态度,而年幼的幼儿往往会因对年长幼儿的嫉妒而产生厌烦之心,因而在游戏过程中,年幼幼儿因经常犯错而导致年长幼儿不愿意与之进行合作,加之无论年长或年幼幼儿,均不懂得如何正确处理此种关系。对此,教师便需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做好幼儿之间的疏导工作,并加强对年长幼儿的引导,使其懂得关心、爱护年幼的幼儿。进而真正体现出婚龄交往的价值,确保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实例:小强是一个大班的孩子,年龄偏大,而小刚则是幼儿中班的一名学生,年齡较小,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为手套找朋友。小刚站在一堆手套之前仔细的瞧了瞧,什么也没有做,而小强则跑过来对小刚说道:“你的那个手套是绿色的,上面有一朵花。”待小强说完,小刚便跑去手套堆里进行寻找,而小强却没有动。这时,小强看到小刚没有任何行动,便将自己找到的手套拿给小刚看,并说道:“我已经找到了。”然后,自己就走到一边去玩去了。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年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与年龄稍微小的孩子比较而言,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要稍微强一些,而在活动的过程中,小刚都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小刚主动告诉弟弟怎么寻找手套的朋友,并且自己认真的寻找手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小强具备一定的沟通意识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张更立, 沈静.幼儿混龄交往的社会性教育功能分析[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 2007(2).
[2]黄莉.幼儿同伴交流中混龄交往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5(2):216-217.
4.交往 篇四
人,是社会中的人,难以想象离开社会人该如何生存和发展。在如今,人际交往已经成为一种相当重要的社会交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而对于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是具有毋庸置疑的作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更是大学生成功成才的重要保证。
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塑造个人的良好形象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在这个社会人际网中游刃有余,更好的走向成功之路,首先,我们要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拥有良好的个人形象,首先要重视的是健康的心理。
阳光的心态对一个人的人生道路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我们要注意宽容、乐观、自信等良好心态的培养。好的心态能给人愉悦的心情,对待人和事物都能以一颗美好善良的心,自然能在周围的人心中留下好的印象。
世界上每一个个体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所以我们在平时的交往中要注意尊重这种差异性。
男女性别的差异首先是必须注意的,而由这种差异导致的行为、思维、表达和观察的差异是我们在平时的交际过程中必须做到的,要学会多多注意对方的感受„„
其次还有地区的差异。首先要注意到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由于地理位置及长期以来的文化差别,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各有不同,在交往中一定要注意顾及对方的习俗,尤其要注意的是肢体语言,不同国家往往对其有不同的理解,要避免由此造成误解。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也是不能忽视的,那我国来说,北方人粗犷,南方人细腻,对不同地区的人我们要注意调整不同的方法区别对待。
最后要注意性格的差异原则,大体上性格分为外向性格和内向性格。外向人思维行为敏捷但稳固性差,而内向人虽思维较为缓慢但有耐心。交往过程中要注意对两种人的不同处事方法。
固然内在素质是人素质的主要方面,但外在形象是人们认识内在素质的重要途径。
服饰礼仪是塑造一个人良好的形象所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衣
着打扮。
一、个人出面,首先着眼的便是他的衣着,可见适当的衣着对一个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对服饰的基本要求有四点:
一、要求与职业相协调,每一个行业都有它对衣着的特殊要求,适合自己的职业装是给领导及同事留下好印象的基础。
二、要与环境相协调,不同的场合例如办公场合、社交场合、休闲场合都对着装有不同的要求。
三、与年龄相协调,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注意自己的着装风格款式等。
四、与体型相协调,环肥燕瘦,各有千秋,但是不同的衣物或许能对一个人的体型起到修饰或丑化作用。服饰的穿着还要求与个人的气质相配合,现代气质古典气质的人对衣服的选择要求又有不同,要根据自己的气质选择合适的衣物。衣服的整体色彩搭配也对人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及各种情况的要求选择亲和色或对比色。对于男士和女士来说,男士更要注意对西装的选择,而女士则要注意着装的基本原则,忌透不忌露。
仪容是个人良好形象塑造的重要途径。在平时要注意对自己皮肤的保养,而发型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要学会根据自己的脸型选择发型。在正规场合,女士化淡妆是对别人的尊重。
外在形象是表面的,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在修养。而内在修养表现出来的是自己的言谈举止,因此,要学会与人说话。
首先要准确的表达清自己的观点,含含混混的话多让人厌烦。再者要清晰的说话,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主题,才能抓住别人。而礼貌也是在交谈中必不可少的,在交谈中要学会运用敬语及谦语,如您、鄙人、拙荆、尊师、高堂等,说话中还要学会拒绝,一味的答应别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并不会让别人喜欢,而拒绝别人则要学会拒绝的艺术,既不用为难自己,也不会让别人感觉伤自尊。可以转移话题,变相回答自己不愿直面的问题。还有一种反问式,当别人问及不愿回答的问题时可以说“你觉得呢?”“要是你你会怎样?”等,还有一种模糊式,利用模棱两可的语言蒙混过关。比喻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利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委婉地拒绝别人。幽默风趣在人际交往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如今流行一种社交怪招,自嘲。自嘲可以化解尴尬,化自身的劣势为优势,但是自嘲是建立在自信,自尊以及自立的基础上的。
在说话过程中,声音是传递双方思想的媒介,因此声音艺术也是相当重要的,声音音质是天生的,但我们在平时的发声中要注意语调抑扬顿挫高低和谐,声音转折自然感情丰富。这样才能吸引别人的兴趣。
交谈,也是一种艺术。我们要学会与别人说话,让别人更愿意听你说话。要做到这一点,话题的选择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话题的选择有几个窍门,心中开花法,就地取材法,投石问路法和寻趣入题法。但是交谈话题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注意个体的差别,根据不同的人选择可以激起对方兴趣的话题。交谈中也有几点忌讳,要注意忌与对方产生争辩,即使有理也要让三分。然后是忌逆势反映,有些情况下不合大众偏偏要表现自己的个性。还有忌揭短与隐私,忌自我为中心,最后是注意别人的忌讳。
交谈中做到这些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还有一点,聆听。这也是一门相当重要的艺术,学会聆听,学会在聆听中吸取知识,吸取经验教训。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对于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壮阔的大海中去。
5.人际交往能力 篇五
人际交往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也就是情感上的关系。表现为双方发生好感或恶感,对别人的行为容易接受或无动于衷、积极的交往或闭关自守、心理上与他人相容或不相容等。它反映在群体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互吸引与排拒的心理状态。和谐、友好、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都属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益的;相反,不和谐、紧张、消极、敌对的人际关系则是不良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害的。
一: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能力尤为重要,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大学生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已决定了其交往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我以为,我们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教师、与领导、与职工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论争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辩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领导交谈,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也许可以锻炼自己在领导面前不怯场;与职工打交道,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状况和不同的心态。善于与人交际,你会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1人际交往影响我们的精神生活,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2同时人际交往是我们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在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3人际交往也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人际交往也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际交往是协调一个集体关系、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而一个良好的集体,能促进青年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如正义感、同情心、乐观向上等都是在民主、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积极向上的,反之,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健康的发展。二:如何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在校期间我要要积极参加演讲、对话和辩论活动。珍惜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表见解的锻炼机会,临场经验多了,口才然会好起来。另外,同学们在课堂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活动中,要踊跃发言,不放弃锻炼的机会,因为口头表达能力强,在交往中就会增强自信心,有利于人际交往,当然,口头表达能力强,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做后盾,多学习各类知识。所以我要多去图书馆,多看书,多学习。同时在交往时要培养自己的举止大方、坦然自若,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幽默风趣的言行,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我们要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增进个人的魅力。
通常在交往中,首先我们要提高个人的心理素质。人与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与知识及心理的整体作用,不论哪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有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社交恐惧、自卑、冷漠、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都不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同时还要有各种良好的交往品质。如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等。真诚的交往能使交往者的友谊地久天长;信任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而不是胡乱猜疑,相互设防,我们一定要真心诚意,而不是口是心非;克制往往会“化干戈为玉帛”,使许多事情可以避免,也能以大局为重;我们要培养自信,因为自信总是给人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谈吐从容的感觉,便于人际交往;同时热情在人际交往中能给人以温暖,能促进人的相互理解,能融化冷漠的心灵,待人热情往往可以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我们要努力的培养这有关各个方面的良好品质。要加强交往的实际锻炼,学会技巧,良好的交往能力就一定会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赖于相互的了解,有赖于彼此思想上的沟通;还要注意与人交谈,交换看法,讨论感兴趣的事情;沟通时,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简练、生动;要学会有效聆听,做到耐心、虚心、会心,把握交谈的技巧,吸引和抓住对方。学会了解和沟通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因此,我们要经常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问题。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价值,愿意信任他人,对人宽容,能容忍他人有不同的观点和行为,不斤斤计较他人的过失,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他人而不是指责他人。懂得别人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因而不能强求,与朋友相处应存大同,求小异。这样做可以得到很多的人真心相处。还要学会交谈、学会赞扬、学会说谢谢。
6.礼仪与现代交往 篇六
礼仪与现代交往
刘慧敏(赤峰学院中文系, 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 要 中国古人一向把讲礼、守礼作为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在现代社会, 社会公共交往日益密切和频繁, 人际关系多样复杂, 这就决定了讲究礼仪必然成为社会交往中的主要道德规范。良好的礼仪是社会交往“润滑剂”, 是保持人们社会交往和谐的基本准则, 对社会交往起着重要的促进和规范作用。每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都应当把讲究个人礼仪当作获取成功的素质能力去培养。
关键词 社会交往 礼仪 文明
中图分类号 C912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049-02
所谓礼仪, 是人们交往中应遵循的行为规则和礼节,是以语言和行为举止表现出来的对人的友爱和尊重。礼仪是合乎道德的行为方式。从本质上说, 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人们在自己的言谈举止上表现出来的高尚与典雅状况。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程度和进步程度的一种象征, 是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之一。提倡礼仪, 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在现代社会, 社会公共交往日益密切和频繁, 人际关系多样复杂, 这就决定了讲究礼仪必然成为社会交往中的主要道德规范。
一、礼仪与社会交往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良好的礼仪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 是保持人们社会交往和谐的基本准则, 对社会交往起着重要的促进和规范作用。讲究礼仪是一种双向要求和互动关系, 它势必会引起对方的积极回应。礼貌的语言, 谦逊的行为, 就像暖流注入人们心田, 唤起人们内心的美好情感。如果人人讲究礼仪, 互相尊重, 人际关系就自然协调和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社会交往, 无论广度和深度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实生活对人们的文明交往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礼仪作为文明社会文明交往的重要内容, 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社会交往的主要领域和内容不同, 决定了一个社会对礼仪的需求程度和要求层次不同。例如, 在传统社会, 我们所重视的是私德而不是公德。这是因为, 中国传统社会, 社会交往更多地发生在家族内部。在家族这个社会团体之内, 有共同的生活经验, 也有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但是离开了家族这个团体, 则缺少共同的生活经验, 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狭小, 缺乏频繁的公共交往活动, 个体行为在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倾向很少甚至无从体现。例如, 一个农夫在自家的庭院里大喊大叫, 只干扰了家人和极少的邻人;而现代社会人口高度集中, 只要有一家过大音量地打开音响, 就足以使全楼的人心烦意乱和坐立不安。又如, 在现代社会中体现文明行为的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等公德要求, 在一村一户的生产环境下也几乎不具有规范的意义。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传统伦理所构筑的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推己及人, 以血缘为基础、由近及远的道德体系, 道德感的强弱通常与关系的亲疏成正比, “私德”发达, 公德欠缺。诚如梁启超先生所说: “吾中国道德之发达, 不可谓不早, 然偏重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与此相适应, 中国传统的礼仪规范通常是有特殊意义的, 大多适用于父母子女、夫妇朋友等特殊的对象。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写道: “中国人对待其朋友及其熟悉的人是并非无礼貌的, 但超出了这个界限,则在社会行动上常对其旁边人取积极的敌意的。如果他是公共汽车的同车乘客, 或戏院子买票间附近的客人, 彼此的争先恐后, 不让于世界大战时火线上冲锋的勇猛。”在传统社会, 由于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简单, 公共生活领域狭小, 社会交往贫乏, 因此, 礼仪作为社会公德规范还没有也不可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工业文明浪潮席卷而来之时, 由于我们缺乏既成的社会公德意识, 产生了很多负面的现象。五千年文明史使我们曾经无愧于“礼仪之邦”的称号, 然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社会交往领域的扩大要求现代中国人不仅能够处理好与父母子女、亲戚朋友之间的关系, 而且也需要处理好与陌生的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中国自古也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说法,梁启超先生也说过: “公德者, 私德之推也”。社会交往领域的扩大需要我们把与亲朋好友相处时的礼让谦逊、相互尊重、相互谅解的美德推广到与自己素昧平生的他人和社会大众身上, 以维持和谐的社会交往关系。
二、个人礼仪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自古以来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中国古人一向把讲礼、守礼作为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反复强调, “不学礼, 无以立”。贾谊还把是否讲礼、守礼看作是人与禽兽的区别。儒家这样重视礼仪的教育, 对于维护传统社会的人伦关系和维持社会秩序, 对于形成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树一帜的文化传统, 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每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都应当把讲究个人礼仪当作获取成功的素质能力去培养。个人礼仪首先要讲究仪表整洁、仪容大方, 即人的容貌、衣着、装饰等要美观整洁, 使人赏心悦目, 给人以美的享受。仪容仪表是文明公民的外在形象。怎么穿着打扮看起来是个人的事, 但必须以符合社会礼仪规范为度。同样, 举止姿态也不能理解为个人私事, 因为它牵涉到对他人是否尊重的问题。比如, 你到别人家里做客, 满身脏污,衣服破烂不堪, 这说明你没有把人家放在眼里, 也是不自爱的表现。同时, 衣冠不整, 不修边幅, 丢三拉四, 也会给人以不愉快的感觉, 不利于社会交往。其次, 要求言辞谈吐文明礼貌。“言为心声”, 一个人的谈吐, 可以反映出他的文化水平、思想情感和道德修养。内心善良纯洁的人, 他们的谈吐必定是温和高雅的;反之,出言不逊、用语肮脏的人, 也绝不会有一颗友善的心。谈吐文明首先要做到说话和气、文雅, 不讲粗话、脏话, 不强词夺理, 不恶语伤人, 不在背后谈论他人的过失, 不扬人之恶, 不搬弄是非。俗话说: “良言美语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这是很有道理的。生活中有很多事例说明, 语言粗鲁, 放肆傲慢、低级下流, 会使对方感到是一种侮辱,从而恶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造成不应有的矛盾。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深切地感到出口成脏不仅与自己的身份很不相符, 而且有损整个国家的形象。
第三, 动作仪态要得体大方。粗俗的、不正确的举止动作, 非但不雅观, 而且还往往令人误解, 影响人们之间的和谐交往。比如, 在公共场合挖鼻孔、掏耳朵、抠脚丫子;在一个严肃的会议上肆无忌惮地抽烟、打哈欠、打饱嗝, 这类行为显然是失礼的, 也必然引起人们的反感。又比如, 在倾听对方说话时心不在焉、东张西望, 或翻看报纸, 或跷着二郎腿上下抖动, 都表示你认为对方的话不屑去听, 也是很不礼貌的。
总之, 讲究个人礼仪不仅仅是注重外在的彬彬有礼,而且应表现出心地善良、待人亲切、举止文雅、关心他人的特点, 在任何场合都能掌握自己, 谦虚、委婉, 不纠缠别人并洁身自爱。友善的言行、得体的举止、优雅的风度,这些都是走进他人心灵的通行证。因此, 在社会交往中,良好的个人礼仪总是能够产生难以估量的良好效果。中国古语说: 国尚礼则昌, 家尚礼则大, 身有礼则身修, 心有礼则心泰。明礼, 即懂得礼仪。是否具有良好的礼仪风范, 对个人而言是一种外在的美, 表现为一个人是否具有高雅的气质;对一个民族而言, 他是构成整个民族风貌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礼仪不仅给社会、他人带来愉快和谐, 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自己带来快乐、带来温馨。可见, 礼仪表现的不仅是个人形象、城市形象、国民素质,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俗话说,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同样道理, 社会风气的好坏, 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需要我们社会每一分子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 积以时日, 我们一定能够把我国的礼仪建设搞得更好, 使我国以高度文明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7.交往 篇七
新课标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有效交流, 不是表演, 而是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真正实现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尊重, 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全体发展。下面就我上的一节区级公开课《观察物体》片段谈我看师生交往:
一、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课件出示照片
问:拍的谁啊? (小猴)
师:既然都是拍的小猴, 为什么三张照片中小猴的样子不一样呢? (学生交流)
师:原来啊, 位置不一样, 拍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2.观察、体验
(1) 引:下面一起观察桌上的小动物。
要求:你坐在小动物的什么位置?看到了小动物的什么?先想一想, 再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
(2) 小组交流:请小朋友也像他那样把自己看到的说给小组同学听。
(3) 汇报:请一组快速说一说并全班交流。
(4) 再次体验。
要求:小朋友按顺序围着小动物转一转, 每转到一个新的位置, 就到小组里说一说, 然后再换一个新的位置再来说一说, 感受一下是不是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师:刚才你们都去体验了一下, 现在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交流)
板书: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一样。
3.理解两个侧面
(1) 分辨小猫的两个侧面图。
(2) 再次到两个侧面去观察体验。
(3) 小熊照片的辨析。
4.小结
整个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板块分为三个层次:1.初步感知;2.观察、体验;3.理解两个侧面。通过三次观察活动和说一说, 引导学生有目的和分层次的活动, 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方法, 提高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师生之间进行了有效交往。而在突破难点上, 又通过直观的照片和亲身体验以及得出结论后两个侧面的再次辨析, 在这样三次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中, 学生得出两个侧面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观察整体形象转向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 从而较好的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每次活动学生都能亲自体验, 感悟深刻, 教师与学生交往活动也由此展开, 自然而有效。
我们的课堂除了师生交往, 更重要的是生生交往。课堂上的“生生交往”能有效地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强烈欲望, 活跃了课堂气氛, 使知识学得牢, 学得活。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充分地交流、充分地互动, 并且学会倾听别人的思考, 欣赏别人的想法, 产生思维的撞击和交流, 不断地开拓思路, 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验。
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教学活动方式, 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 良好的师生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 学生主体性的凸现, 个性的张显, 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 师生交往意味着教学不再是一味传授知识, 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一种意义的构建, 是专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机智提出挑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交往、生生交往, 大家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二、数学课堂中交往活动存在的问题:
1.现在课堂上的交往活动大多以掌握知识为目标, 其实情感、态度的提升更应重视。考虑到课堂上时间有限, 所以很多时候教师不舍得花时间真诚与学生交流或者生生交流, 学生个性化的东西无法展现, 所以在心灵的美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提升方面严重缺失。
2.有些课堂上的交往活动是虚假的, 是为活动而交往的, 表面上看非常热闹, 实质很肤浅。“小朋友, 你们懂了吗?”“懂了。”“3加4等于几?”“3加4等于7。”“这道题对不对?”“对的。”响亮的齐答声就是很好的交往吗?显然不是, 希望我们的交往少一份造作, 多一份自然, 希望我们的交往是真实有效的。
3.有些交往活动是被垄断的, 只是存在于好学生之间交往。因为教师怕所谓的“差”学生干扰自己的教学计划,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 有的学生一节课被提问十几次, 有的则是无人问津, 成为“遗忘的角落”。那这些学生应该如何让他们更好的与别人交流, 我想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课堂中的交往活动才会更全面, 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在课堂上交往, 让他们爱上“交往”!忽然想起一位老师的亲身故事, 令我难以忘怀。故事是这样的:该老师为了与孩子更好的交流, 展开师生之间的交往, 他采用大家一起写“心灵对话本”。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一个本子, 没有孩子的允许, 教师不能给任何人看, 这是每个孩子与老师之间的秘密。班上其他孩子每天都与这个老师写, 老师也每天都回复每个孩子, 但是班上有个沉默的孩子前三天一个字没写, 老师什么也没说。第四天, 这个孩子又把空白的本子交了上来, 老师留言:难道你不想和我说两句吗?生:老师, 你要我说什么?师:说你想说的。生:老师, 你为什么要我们写心灵对话本?师:我想了解你们、帮助你们, 请你们相信老师。于是孩子写了8页, 讲了自己2-4年级被老师批评的血泪史。师:我们做朋友吧。后来, 孩子走上了正轨。这是他的亲身经历, 就是这样一个曾经令每一位老师头疼的孩子, 当他打开心扉的时候, 其实他沉默的内心是非常热闹的。于是我就在反思自己班级这样的学生, 也许他们的内心也是如此。很多时候, 我们要放下身段, 蹲下来, 听听孩子的声音, 我想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8.交往方式有差异 篇八
王欢:我在日本留学、做访问学者,前前后后呆了五年。我对日本人最大的感受是,日本民族是个比较暧昧的民族。
日本人如果对你有意见,他不会给你提,但他就不再跟你交往了。所以中国的留学生在那里就会碰到一些困难。我认为日本人在表达方面比较含蓄,不愿意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日本,用“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这个词才是最贴切的。
尚会鹏:我也有同感。比如,我们问日本人:“在这个问题上,有这样几个观点,你赞成哪个观点呢?”或者:“有这么一个观点,你赞成还是反对?”他们会“嗯,是啊”的一阵子,然后再拐弯抹角地谈一些具体问题。具体问题搞清楚了,就不一定非要一个“一边倒”表决不可。一个日本学者告诉我:“中国人说话态度分明,‘不行’、‘不好’,那么容易就作出判断。我们听着显得有点硬。另外,中国人讲话,喜欢讲理论,讲主张,日本人不大适应。”他的话的确反映了中国人和日本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别。
铃木英司:还有,日本人在受到了别人的恩惠后是一定要打感谢电话和写感谢信的。有时我们看到中国人受了别人的恩惠后就悄无声息了,感到很不可思议。有日本人曾问过我,中国人都是这样吗?我向他们解释说,并不是这样。我本人比较了解中国,所以不太在意。但对不太了解中国的日本人来说,这确实容易产生一些误解。
孙文清:其实中国人也不是不存感激之情,只是表达方式不太一样。如日本人过年时,在超市里经常放着好多毛巾、筷子之类的小东西,我很奇怪。一位日本老太太告诉我,过年日本人串门是绝对不能空着手的,哪怕是带一块毛巾,也是一份礼物。中国人也许会觉得这实在没有太多必要吧。
王欢:我认为这是因为中日两国人“感谢”的方式不同,日本人挂在嘴上,中国人则用行动。
尚会鹏:在中国如果你帮了别人,他未必会立刻向你表示感谢,但他今后会以别的方式帮助你,双方虽然不说感谢的话,但对接受了别人的帮助还是心知肚明的。中国人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说,就是很好的证明。而在日本,则是另外一种模式,日本人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也不依靠别人。但是万一打搅了别人,他就要反复道歉。反过来也是如此,你也不要轻易找我麻烦,我也不会轻易帮助你,但我若帮助了你,你就得反复感谢。
铃木英司: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还有一个不同点,就是“面子”问题。中国人把“面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日本人在这点上不像中国人那么强,因此在这中间就有一些摩擦。如在中国,请客都是你请我,我请你,而日本人则多是AA制。在宴会上中国人讲究主次之分,而日本人对这个则很淡化。
尚会鹏: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交往方式的差异,相互酬报上的不同。AA制比较简单,回报当场解决,彼此都不亏欠。而中国式的交往则是轮流坐庄,最后也是一种平衡。
铃木英司: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在招待吃饭的时候,中国的招待方一般当着客人的面就点钱,显示出花了很多钱,很大方,日本则相反,主人会悄悄地去把账结了。
【交往】推荐阅读:
同伴交往辅导方案09-04
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07-03
学会沟通和交往教案07-16
人际交往调查问卷08-17
谈话交往礼仪注意点09-01
交往行为理论读书报告09-19
学会交往主题班会教案10-02
心理论文 与人交往10-09
人际交往教案范例11-20
与青春期孩子交往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