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2024-08-28

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共14篇)

1.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篇一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信息工程系2011届毕业生实习工作方案

公文 信息工程系2011届毕业生实习工作方案

毕业实习是我院各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成为合格人才的综合性、实践性必修课程,是全面检查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为保证2011届毕业实习工作的顺利展开,制定本方案。

一、毕业实习的目的

1、通过实习,使学生认识各自专业的职业岗位及今后工作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实习中,从而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

3、加强学院与各单位的联系,通过实习,使系(部)深入了解实际,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二、实习安排与实习内容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毕业实习宜采取按专业统一安排集中实习,但受实习条件的限制以及学生就业等实际因素的影响,为保证毕业实习质量,我系的毕业实习安排拟定了以下原则:

(1)毕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

(2)学院推荐与学生自主联系相结合。

(3)专业技能训练与就业能力培养相结合。

(4)实习结束后,学生每人形成一份2500——3000字的毕业实习总结(主要内容:实习经历、实习感想、对专业建设的建议)。

三、实习组织机构

1、成立毕业实习领导小组

按照教务处所发《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成立信息工程系毕业实习领导小组。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秘书:

我系实习工作由xxx同志全面负责。前期工作准备与安排由xxx同志具体负责,实习过程的协调与管理由xx同志负责,实习全过程由实习队长具体负责。

2、成立毕业实习队

信息工程系2011届毕业生共424人,根据专业分布情况,成立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6个毕业实习队,按20-30名学生安排一名指导教师,具体安排如下:

毕业实习时间从2010年12月26日开始至2011年6月20日结束。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1.毕业实习准备:2010年12月20日至12月26日。

2.毕业实习:2010年12月26日至6月10日。

3.实习总结:2011年6月10日至6月16日。

4.实习成果汇报:2011年6月17日至6月20日。

五、实习队工作内容及要求

1.实习队实行队长负责制。

2.开展为期一周的毕业实习教育和指导,主要包括:传达《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习管理办法》和《信息工程系2010届毕业生实习工作方案》,开展人生观、择业观教育,指导学生编写简历和推荐书、填写毕业生推荐表,布置实习任务,讲授实习总结写作方法等。

3.负责落实毕业实习单位。

(1)自主实习:已落实就业单位和已联系到实习单位的学生,凭《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习申请表》(见附表一),于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开学第5周之前办理相关手续后可选择自主分散实习。毕业实习申请表留实习队备查。

(2)推荐实习:对没有选择自主实习的学生,要求按我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开学时间返校,根据各专业到校人数,在开学后2周内联系落实实习地点,确定实习内容和实习时间,安排毕业实习指导教师。

4.负责指导毕业实习,指导学生整理实习总结,组织学生参加实习总结成果汇报。

5.负责评定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

6.负责收集和整理毕业实习材料,按要求装订成册,毕业实习结束后及时交到系办公室存档。

(1)学生应反馈的材料:

①《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习申请表》(见附表一)一份。

②《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习鉴定表》(见附表二)一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份。

③学生个人《毕业实习总结》(批阅件原件和电子版各一份)。

④《就业协议书》(第二联、第三联)或《就业证明》(由辅导员统一下发)一份。

⑤《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表》(由辅导员统一下发)一份。

⑥《用人单位以毕业生评价反馈表》(由辅导员统一下发)一份。

⑦《毕业实习推荐表》(由辅导员统一下发)一份。

⑧各类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复印件(包括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一份。

⑨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证书复印件。

(2)实习队应上交的材料:

①《信息工程系2011届毕业生实习工作方案》。

②学生应反馈的所有材料。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③《2011届XXX实习队毕业实习工作总结》(A4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份)。

④《2011届毕业生毕业实习材料登记表》(见附表四)。

⑤2011届毕业生毕业实习成绩登记表(见附表三)。

⑥实习总结质量分析报告(A4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份)。

7.各实习队要科学安排毕业实习内容,按计划安排毕业实习任务,加强毕业实习指导和管理,确保我系2011届毕业实习工作的顺利完成,按时上交相关材料。

8.未尽事宜,可与系毕业实习领导小组联系

公文

2.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篇二

为进一步做好全省201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促进高校与用人单位有效交流, 搭建校企合作对接平台, 提高求职招聘过程的信息化、节约化水平, 推动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一体化建设, 我厅定于2010年11月18日上午在山西毕业生市场 (太原市学府街25号) 举办“山西省201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校企见面会”,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参会人员

1、省属高校就业部门负责人

2、各类企事业用人单位代表

3、各类商会、企业协会等有关工商业组织代表

◎会议形式

参会高校设摊, 与用人单位代表洽谈。

◎会场服务

1、为参会高校提供标准展位1个 (规格:2*1.5, 一桌三椅) ;

2、为用人单位提供全省2011届高校毕业生专业信息等相关资料;

3、如有住宿要求, 请提前联系确认, 费用自理;

4、如需提供宣讲场地、小型会谈室等其他服务请提前联系沟通。

◎活动要求

1、全省各普通高校要高度重视此次活动, 精心准备参会展版 (展版大小及规格尺寸不限) 及有关宣传资料, 确保见面会达到推介本校毕业生的效果。

2、各参会高校和用人单位请于11月10日前将《参会回执》 (附后) 传真到会务组。

3、会前一天各高校布展到位。

◎联系方式

教育厅学生工作处联系电话:0351-2241210传真:0351-2241698联系人:贾云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联系电话:0351-2241295 2241296传真:0351-2241295联系人:李学强密利明

3.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篇三

“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第三次全国核学科院长、系主任联络会”日前在东华理工大学举行。教育部高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康克军教授,国防科技工业局郭永吉副司长,中核集团核工业干部管理学院院长周刘来,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刘庆成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教指委秘书长、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程建平教授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核学科、核工业企业界代表八十多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听取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指导性教学规范”“台湾核技术与核能源发展”“核专业国防特色教材出版”和“核特色教学实验平台”等会议主题报告,分组讨论了核工程与核技术、核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核反应堆工程、核化工与燃料和核物理等核类专业教学指导性规范研制与专业评估,交流了各院校核学科的发展状况,探讨了国内核学科发展的总体战略,协商了下届联络会的召开事宜,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东华理工大学校园及核技术实验室。(殷学军江光亮)

赣南师院积极做好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赣南师范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做好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学院根据国家和江西省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采取七项举措着力加强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学校主要领导、主管部门领导、各教学学院主要负责同志是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调动各个方面的资源,努力形成全员动员、人人参与、全校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学院加强毕业生就业机制建设,落实责任,发挥各教学学院在就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健全校、院二级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加强对就业市场的调查研究和有效对接,建立专业就业目标管理和招生制约机制,建立就业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学院加强就业教育和择业指导,引导学生合理定位,树立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提高就业竞争力;加强就业基地建设,开辟就业市场,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强信息收集,完善信息渠道,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加强就业反馈,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加强就业考核,进一步完善学院就业评估、激励机制建设,务必使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更满意的成绩。(林俊华)

南昌大学“公共数学教学团队”被确定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根据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立项建设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的通知》文件精神,南昌大学理学院朱传喜教授申报的“公共数学教学团队”于年前被确定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将资助30万元给予重点建设。

教学团队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之一,旨在通过建设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南昌大学“公共数学教学团队”的负责人朱传喜教授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多年,由其主持的高等数学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朱传喜教授还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田海虹)

南昌航空大学后勤服务

集团顺利通过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年度监督审核

4.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篇四

时间:2010-11-22 11:26:29来源:学工处查看次数: 11

3为进一步加强学风、校风建设,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发挥优秀毕业生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制定潇湘职业学院2011届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方案,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1、学院成立2011届优秀毕业生评选工作领导小组 主任:雷立成副主任: 陈标新梁合意汪金良刘月花梁直升

成员: 万湘淑刘卫民谢丽李琼翼卢立红

易红梅刘胜刘琼马传丁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评选活动

组长:陈标新

副组长:李琼翼

成员:易红梅、刘胜、刘琼、马传丁、各院系学生干事及08级各班主任

二、评选条件

1、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思想进步,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的行为规范。

3、综合素质高,热爱所学专业,学习勤奋、态度端正,成绩优异,学年内所学课程单科成绩均在80以上,平均成绩均在85分以上。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完成各级领导、组织交给的任务,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创新能力。

5、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其他公益活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身体健康,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等级以上。

6、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择业与就业心态,能主动面向基层择业就业。

三、评选对象

凡符合以上条件2011届应届大专毕业生。

四、评选名额

各院系推荐名额控制在本院(系)应届毕业生总人数的10%以内。

五、评选程序

1、个人申请。由学生本人向班主任递交《2011届优秀毕业生申请书》。

2、班级提名。班主任根据评选条件审查本班申请书,并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由本班全体学生民主评选产生,并征求任课教师意见。

3、院系考察。院系逐一审核、考察班级提名对象,并广泛征求意见后上报学生工作处。

4、学生工作处审核。学生工作处逐一审核院系提名对象,并在校内公示一周,无异议后推荐拟评人选并上报院务会。

5、院务会审定。学院全面审核学生工作处推荐对象,依据评选条件和择优原则确定2011届优秀毕业生。

六、评选要求

1.评选工作在2010年12月15日前完成,各系请于2010年12月6日前将《潇湘职业学院2011届优秀毕业生推荐表》、《潇湘职业学院2011届优秀毕业生推荐名册》报送学生工作处。

2.此次评选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措

5.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篇五

一、目的:旨在回顾阶段学业历程,惜别母校,展望新的学习生活,难忘师恩,激励毕业生不忘母校优良传统,在新的学校更加勤奋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的培育之恩。

二、时间:2011年6月26日 午上 8:3 0

三、地点:校报告厅

四、参加人员:施校长、李校长、王校长、苏校长、初三全体师生。

五、主 持 人:朱静晖

六、典礼议程:第一阶段: 精彩回放

第二阶段: 毕业典礼仪式,具体议程:

1.宣布毕业典礼开始;

2.苏校长宣布毕业决定,颁发毕业证书;

3.学生代表初三(7)班陈思远同学发言;

4.初三教师代表苏华友老师致辞;

5.施校长致辞;

6.初三全体班主任走上主席台向毕业生赠言,同时初三学生代表献花;

7.全体初三教师上台,各班代表献花并与老师话别;

8.刘姣、丁姝、何曼曼、朱永进、刘沐东、韦波老师齐唱歌曲《放心去飞》

宣布毕业典礼结束。

北京路中学2011届初三毕业典礼分工

班主任工作提醒

1.给学生发信息,再次强调到校的时间(8:00)、地点(操场)、服装(校服)、告诉学生可以带相机、毕业留恋册;

2.了解本班的就座位置(听满主任安排)

3.通知班长25日下午_________点来校培训领毕业证事宜;

4.通知礼仪培训的学生25日下午_________点来校培训;

5.准备好自己的致辞,并提前要求学生能给予一些互动(热烈的掌声、欢呼、尖叫等);

6.通知献花的学生(自己的和任课老师的)(8班毛丛丽给施校长献花)准备一点给老师说的话;

7.所有要上台的学生座位都要安排在班级队伍的外面,便于活动;

8.施校长讲话一结束,班主任就要在前面排好队,1---9班从北边上,10---18班从南边上;

9.毕业典礼结束后,可带领学生到操场发毕业证和毕业照,拍照留恋;

6.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篇六

各系部、处室:

根据教务处 《关于2011届毕业生工学结合等问题的管理规定》(教字

[2010]04号)和《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我院毕业生校外顶岗实习的具体情况,为保证教学质量,特对2011届毕业生的毕业教学环节提出如下意见:

1、各系部要成立毕业生毕业答辩委员会,并依据专业成立相应的评审小组。评审小组要由专业带头人或专业教学骨干教师担任组长,对整个毕业教学环节质量负责。各系部答辩委员会、评审小组根据学生实习和教学情况确定答辩时间,原则上在6月18--26日时间段内完成。

2、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撰写的实习报告可以替代毕业论文。各毕业班班主任、学生指导教师要及时和学生取得联系,督促学生在《顶岗实习手册》自己持有本上撰写高质量的实习报告,并于2011年6月1日前通过各种方式交回到班主任处,班主任汇总整理后交到综合科,由综合科发至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根据查阅学生顶岗实习手册有关内容,特别是注重检查“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 和“实习单位意见”栏目,没有填写的一律退回重填,否则不予答辩,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顶岗实习手册收缴情况向评审组长提出举行答辩时间,由评审小组组织学生毕业答辩,经评审小组确定毕业生实习报告成绩,6月28日前由指导教师通过教务网络系统录入成绩。

3、所有毕业生原则上都要回校参加毕业答辩。因工作原因确实不能回校的参加答辩的,学生要出具单位证明和个人书面申请,答辩委员会或评审小组可根据其实习报告和顶岗实习手册的评价情况作出同意不返校答辩或延期返校答辩的处理,但不得超过6月28日。学生就业人数较多的,如因工作原因不能回校参加答辩的,由学院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提出意见,教务处协调安排教师到企业组织毕业答辩。

4、不能按时提供顶岗实习手册者,没有实习报告成绩,不能领取毕业证书;顶岗实习手册填写不完整、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提出成绩不合格者、实习报告书写达不到要求者,实习报告成绩应为不合格,不能领取毕业证书。7月9—10日组

织二次答辩(相当于补考),答辩合格后方予以毕业。其余者,待9月下旬补考时按重修(记8学分)予以办理。

5、6月25-26日安排课程补考或重修,6月28日前报送成绩。

6、7月4日开始,以班级为单位领取学生毕业证书。

8、评定学生实习报告成绩的工作量与以前相同,各系部按照学院有关文件执行。基础部所属中专学生不组织毕业答辩,其顶岗实习报告批阅和成绩评定录入由基础部负责,工作量按高职生的80%划归基础部;所属五专毕业生的顶岗实习手册的收缴和项目完全度检查等前期工作(含企业评价成绩统计,占毕业成绩的50%)及成绩录入(企业评价+专业系部评价)由基础部负责,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批阅和成绩评定由专业系部负责(占毕业成绩的50%)报基础部,其中涉及的工作量问题,基础部和专业系部各占50%。

9、答辩期间,实训处和督导室要对整个答辩过程进行督查。答辩结束后,各系部要将学生顶岗实习手册按专业班级整理并根据班级学生次序列出清单存档,教务处要进行检查或抽查,如有不安要求评定弄虚作假者,将扣发系部工作量10-50%。

10、各系部、班主任、有关指导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将此意见精神告知学生,避免无谓的人力财力损失。

因学生在外顶岗实习或就业,不可预料的情况随时出现,可根据有关文件以有利于学生就业的原则予以办理,真正将“一心一意为学生着想、一举一动对学校负责”落到实处。

教务处

7.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篇七

一、调研概况

本调研年均历时6个多月时间, 问卷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 调查对象覆盖全省150所左右高校65%-80%的应届毕业生 (见表1) 。有效样本充足, 确保了院校、专业等样本分布均匀, 能够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实际情况。这也是截至目前, 针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开展的覆盖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跟踪调研。【2】

数据来源:麦可思-江苏招就中心“2009、2010、2011届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二、调研结论

(一)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热情高涨

数据来源:麦可思-江苏招就中心“2009、2010、2011届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数据来源:麦可思-江苏招就中心“2009、2010、2011届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随着社会营造的创业氛围日趋浓厚, 政府扶持政策日臻完善, 现今大学生的择业道路越走越宽, 除了以往占据大半江山的谋求职位和选择深造外, 一股创业的热潮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据调查, 江苏省本、专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连续三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图1、图2) 。以2011届为例, 江苏省高校本科毕业生约为23.41万人, 专科生约为26.03万人, 按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 毕业半年后创业的本科生约为3277人, 专科生约为9371人。由此可见, 江苏省创业教育颇有成效, 高校毕业生创业氛围浓、创业人数多、创业热情持续高涨。

(二) 江苏省各专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群体相当集中

在校所学的专业对大学生们选择毕业后的出路起着重要的影响。调查发现, 连续三年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本科生有75%的人来自工学、文学和管理学, 而专科生则以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和财经大类为主。工科毕业生创业人数相对较多, 这与他们所学专业毕业后涉及的行业领域、工作性质等情况息息相关。而文学类毕业生创业人数较多与他们的“情商”也密不可分, 特别是该专业类别下的艺术类毕业生, 在探索创业之路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 苏南等经济较发达城市是江苏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首选

数据来源:麦可思-江苏招就中心“2009、2010、2011届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选择理想的创业城市是计划创业的大学生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据调查, 近三年毕业后即创业的大学生, 不约而同都选在了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创业活动 (如图3) 。其中又以南京、苏州和无锡为首。上海也位居排名前10的城市中。经济相对成熟或正在高速发展的地区更能提供自主创业所需要的新商机和发展点。江苏省苏南模式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演进, 正逐渐成为培育大学生创业的温床。

(四)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主流创业领域向制造业延伸

数据来源:麦可思-江苏招就中心“2009、2010、2011届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纵观近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初期涉及的领域, 制造业一直高居榜首且遥遥领先。以2011届为例, 创业比例最高的行业中制造业总占比高达26.3%, 其中又以纺织、服装、毛皮制造 (品) 业 (7.4%) 、机械设备制造业 (含装备制造业) (5.9%) 和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 (含烟草制品) (4.5%) 居多 (如图4) 。在亟需高素质人才的中小企业、传统制造业等领域, 大学生往往比较容易抢得先机。从诸如饮食、服饰等具有投入少、风险低、容易入门的行业着手, 通过提升传统产品的附加值, 更有利于他们发挥自身的学历优势。

(五)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动机主要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生创业的动机既包括缓解就业压力等外在因素, 又包括内在的因素, 如兴趣所在、职业需求、财富积累、价值实现等。近三年江苏省创业的高校毕业生, 有近一半比例将“实现个人理想抱负”作为主要创业动机, 其次才是“有好的创业项目”和“未来收入好”。这表明大学生们希望通过创业来体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展现自己的才华和素质, 并以此为契机, 挑战自我、实现自身价值。总而言之, 大学生的创业动机虽然多元化, 但在谋求经济利益以外, 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将服务社会和提升自我价值相结合。

(六)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理性看待创业风险的同时更多关注资金问题

数据来源:麦可思-江苏招就中心“2009、2010、2011届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近三年,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认为对创业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以“缺少资金”居多, 其次是“缺乏企业管理经验”和“市场推广困难”。可见, 资金、管理和营销仍是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迫切需要得到帮助与指导的三个方面。目前, 大多数大学生已明显认识到了自身不足所带来的创业风险, 希望完成一定的原始积累后再实现自己创业的目标。

(七)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对创业者来说, 能否快速、高效地筹集到资金是创业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江苏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为家庭自有资金 (包括“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和“个人积蓄”) , 占70%左右。而创业融资要多管齐下, 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大学生不应仅限于向亲朋好友寻求资金支持, 应拓宽思路, 积极吸引企业、银行、担保公司、风险投资机构等多方的关注与支持。

(八) 江苏省高校亟需开展多样化的创业实践活动来推动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创业教育多种多样, 而他们认为对创业最有帮助的在校活动是“假期实习/课外兼职” (如图6) 。由此可见, 高校和相关部门还需要开展各式各样、内涵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要通过挖掘创业项目、采集创业信息、开展创新创业创意大赛等多种渠道, 全方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培养果敢的创业精神、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注:由于问卷内容调整, 针对2011届毕业生的该项调查将“其它”一项去除。数据来源:麦可思-江苏招就中心“2009、2010、2011届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

三、面临的问题

综观近几年的调查结果, 不难看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说明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也应看到有些环节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诸如:

(一) 创业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近年来, 国家和江苏省不断完善政策框架体系,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 出现了门槛过高、落实难到位等“看得见摸不着”的情况。调查中, 大学生创业获得的“政府科研/创业基金或优惠贷款”仅占1%, 家庭经济不好的学生就很难获得好的创业条件。

(二) 创业活动开展力度有待加强

据调查, 有20%左右的大学生认可相关部门或高校组织的创业活动并期望由此获得创业相关经验和知识。由此可见, 大学生们对于学校的创业教育有较强的需求, 但高校的创业教育还有待进一步的拓展, 创业活动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 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目前, 江苏省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普遍面临着自身“知识”的挑战、“观念”的挑战和“素质”的挑战。创业教育既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 又要有一定的创业经验, 但高校普遍缺乏同时兼具这两种素质的师资力量。

四、对策建议

(一) 政府相关扶持要增强刚性并形成长效机制

政府应以宏观长远的眼光看待、扶持大学生的创业工作, 不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建立扶持创业的专项资金, 对大学生创业贷款给予政府贴息, 在税收等方面出台更优惠的政策, 切切实实将创业政策落到实处, 为那些有能力和有创业计划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3】

(二) 构筑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

1. 改革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4】

高校要在素质教育体系中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 开设包含法律、经济、管理等系统性创业课程,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的教师队伍,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机结合;要擅于借用外脑, 不定期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投资专家、管理专家等进校演讲。

2. 发挥各类创业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相关部门及高校要通过开展培训咨询, 举办竞赛、论坛、大讲堂等形式, 帮助大学生完善知识能力结构、积累相关创业经验, 为做好创业准备奠定基础。

3. 推动创业孵化平台的建设工作

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 创办实体、大学科技园区、创业园区,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业实践场所。通过切实加强校内外创业基地建设,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创业实习、创业实践等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三) 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锤炼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需要拓展和整合社会资源, 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5】如咨询机构要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等;银行、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要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基金保障;新闻媒体要大力加强对创业人物及其事迹的宣传, 发挥好科学的导向作用。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 通过突破阵营间的壁垒、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 为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的孕育和培养, 打造一个温馨的社会大摇篮。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门户网站.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2012-11-29].http://www.ec.js.edu.cn/art/2010/11/9/art_5803_64287.html

[2]朱卫国.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2012年度报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

[3]黄彬.福建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的评价[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1 (3) :43

[4]孙继伟, 窦鹃鹃.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4) :83

8.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篇八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意向;分析

河池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2009年有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198人。其中,本科物理学专业90人,包括05物本班55人、07物专升本班35人;本科2005级电子信息工程(以下简称电信)专业85人;专科2006级应用电子技术(以下简称应电)专业23人。物理学专业为师范类专业,其他为非师范类专业。2009年2月,我们对该系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从以下六个方面做了一次问卷调查,100%回收问卷。下面根据问卷统计,我们对该系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作出分析。

一、你希望就业的地区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边远地区无人问津。边远地区可能条件相对艰苦些,待遇相对差些,但那里缺乏人才,也需要人才。因此在鼓励、动员毕业生去边远地区就业这方面,我们的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亟需加强。

2.全系去中西部地区意向的百分比偏低。其实中西部地区就业市场很大,有的地区因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凸现人力荒;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人才,是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所以,在就业去向的选择上,毕业生应摒弃对中西部地区的偏见。

3.物理学专业的就业地区意向,除“无特别要求”占32.2%外,主要是生源地和中小型城市,分别占23.3%和20.0%。但同专业的05物本班与07物专升本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也存在细微差别。05物本班选择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占16.3%,是后者的5倍多;而后者选择中西部地区的占20.0%,是前者的11倍多。这说明,四年制本科毕业生较之专升本的在就业上更有闯劲。

4.应电专业愿意去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型城市的占半数多,而物理学专业选择“无特别要求”、生源地及中小型城市的百分比较大。这初步反映出该系毕业生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在就业去向上的差别和特点。师范类的就业市场相对固定、均衡;非师范类的就业市场往往不在生源地,而根据生产力布局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定。

5.电信专业选择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占半数强,而选择其他地区的都较少。因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相对较多。这明显反映出该系毕业生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因专业不同而就业去向选择的不同。不过,这也与同属非师范类的应电专业选择去中西部地区的百分比最高形成鲜明对比;究其因,除专业不同外,另一个恐怕是学历层次不同。

二、你是否愿意到企业就业及意向企业的类型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绝大多数毕业生愿意到企业就业,尤其非师范专业100%愿意。这个大前提是好的。

2.但在意向企业的类型中,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国有企业;选择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均为十几个百分点;选择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均不到十个百分点;选择最少的是私营企业,只有3.6%,且07物专升本班和应电专业选择私营企业的百分比均为零。可见,在具体企业类型的选择上,毕业生的观念还存在企业经济成分的偏见。在不少经济发达地区,民营和私营企业的生产规模占当地GDP的比重过半。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及国家社会劳动保障体系的完善,不论何种类型企业,只要有人力需求,只要有待遇,只要有发展前景,毕业生都可以选择就业。

3.不同专业对企业类型选择的百分比是不同的,显著的不同是电信专业最不看重国有企业,这一选择的百分比只有31.3%,与选择合资企业的百分比持平,不及另两个专业选择国有企业的百分比的一半;而应电专业最看重国有企业,这一选择的百分比高达73.9%。

三、你希望就业的工资待遇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毕业生76.5%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在1200以上,其中1500-2000档次的百分比最高,为30.6%。

2.不同专业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相差较大;大体上是,电信专业﹥应电专业﹥物理学专业。电信专业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最高,近一半选择在1500-2000档,其次37.4%选择在2000以上档,而没人问津1200以下档。应电专业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集中在1500-2000档次,其他档次选择的百分比不高,但500-800档次无人过问。物理学专业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各档次均有;相对来说,选择1200-1500档的百分比最高,达38.9%;其次是1000-1200档,达28.9%。

3.不仅电信专业的工资期望值远高于物理学专业的,而且应电专业(专科)的工资待遇期望值也高于物理学专业(本科)的。这充分说明专业的不同是毕业生就业(期望)工资待遇的差别的主要原因;非师范专业的高于师范专业的,或者说,应用专业的高于理论专业的。

4.电信专业的工资期望值也明显高于应电专业的,这除了表现在1200以下档电信专业无人选择外,还表现在2000以上档电信专业选择的百分比是应电专业该档选择百分比的四倍多。究其因,尽管两者专业不同不好直接比较,毕竟都属于非师范类应用专业,因此,恐怕学历层次不同是主要原因。

5.可见,决定毕业生工资待遇期望值高低的因素,首先是专业,其次是学历。

四、你就业时是否考虑专业对口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毕业生选择“必须专业对口”和“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百分比都较小,60.2%的毕业生对就业时是否考虑专业对口采取柔性态度,还有31.1%的毕业生明确表示“可以不考虑专业”。这表明绝大多数毕业生不愿因专业而限制自己的就业。

2.其中电信专业各选项的百分比有点突出:要求“必须专业对口”的百分比与选择“可以不考虑专业”的百分比同为各项最高,而“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百分比为该项最低。这说明该专业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的认同感更强,但又不囿于专业而影响就业。

五、你希望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就业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学校联系与自己家庭联系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就业,也有21.4%毕业生选择“自己灵活就业”的方式实现就业,而选择单纯靠“学校联系”或“自己或家庭联系”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很少。

2.全系“学校联系”项比“自己或家庭联系”项高出两个百分点。这能说明,总体而言,在联系就业上学校比自己或家庭更重要。

3.“自己灵活就业”项的百分比,非师范专业要高于师范专业;而非师范专业中,应电专业要高于电信专业;师范专业中,07物专升本班高于05物本班。

六、毕业时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打算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毕业生大部分选择“降低期望值”或“等以后视情况而定”或“自己创业”再或“自己家里联系工作”,而选择“不就业”的很少,尤其是物理学专业毕业生该项选择为零。这说明毕业生还是很期待就业的。

2.“自己创业”项的分析,与上文五大点三小点对应一致。这也说明我们问卷调查的真实可靠性。

3.对“降低期望值”项与“等以后视情况而定”项这两大块,不同群体选择的百分比有较大差距。在“降低期望值”项,05物本班选择的百分比达58.2%,其次为应电专业的43.5%,最低是电信专业的27.7%;在“等以后视情况而定”项,电信专业选择的百分比达43.4%,其次为07物专升本班的42.9%,最低是05物本班的18.2%。这是否说明05物本班和应电专业的更迫于就业,而电信专业和07物专升本班的更有条件等待就业。

综上所述:1.相对该系的办学层次和水平及专业结构和特点来说,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不愿去边远地区、不愿到私营企业工作、有的工资待遇要求偏高、有的不愿意就业等。2.在就业意向的具体选项上,不同专业、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不同学历、不同学制的群体选择的百分比存在差异,有的甚至差异明显。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大学生就业指导[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9.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篇九

根据学院就业工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在系部就业指导小组的关心指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我系2011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基本结束。现就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外语系2011年毕业生共有189人,毕业生就业领域分布较广,既有外企单位,也有教育培训机构及各类企业,其中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协议的有15人,参加高职升入本科继续学习的有7人。

二、认真负责,组织领导

为确保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平稳、有序、卓有实效的进行,经系领导研究,特成立外语系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小组,小组成员由系领导和辅导员组成。

在组织上,由系领导亲自挂帅,辅导员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在新生入学教育时,教研室主任和辅导员对学生反复强调专业特点和以后就业的优势、劣势,要求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根据自身特点练好内功、培养优势和长处,把就业工作日常化。他们对学生的成长与成熟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作用,对学生的就业也产生了直接的、导向性的作用。

三、有计划地展开工作

首先,把就业工作当作长期工作来抓,在日常教学工作和辅导员工作中贯穿就业指导工作。其次,制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计划,安

排工作,并结合学校安排,做好学生毕业工作。

四、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结合外语专业特色,我们主要做了如下一些工作:

1、建立和健全各级就业组织,加强就业工作的指导。为了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提高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和工作水平,成立系就业工作指导小组,从而为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地组织保证。

2、强化就业指导,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随着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益市场化,如何加强指导,使毕业生顺利地走向就业市场,挑选到合适的工作单位,是我系就业指导小组的重要职责。为此,我们提出了突出指导,强化服务的口号,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一方面,针对学院开设的就业指导课,辅导员面对面地给予指导;另一方面,针对系部和学生特色,成立系部小型招聘会,结合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寻求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

3、广泛收集信息,扩大就业渠道

根据往年就业的特点,我们在扩大就业信息渠道、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加强跟用人单位联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我们主动“走出去”,走出校门,利用网络、媒体等,与用人单位接洽,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组织毕业生到用人单位面试。并且深入用人单位,了解他们的用人意向,调查毕业生的工作情况,积极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并将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密切了我系与用人单位关系,而且获取了大量的用人信息,同时也对我系的专业设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起到了双赢的效果。

其次,对有需求的用人单位,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用人单位到我校来交流洽谈需求信息,认真组织好推荐工作,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交流,使用人单位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再次,通过各专业已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宣传我校,提高了我系的知名度。利用其网络平台向外发布我系的生源情况,推介我院的优秀毕业生就业。

第四,鼓励毕业生自找出路,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推荐自己。

4、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毕业生排忧解难

为更好地做好毕业生的择优推荐工作,我们定期与毕业生各班调查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清楚是否每位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单位,未落实的是否有就业意向单位。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实际困难的每一位毕业生的情况,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提供准确的依据。

五、毕业生的思想状况

在对我系11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了解到很多学生对于自己专业方面的评价有不同的看法。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本专业有发展前景,但由于市场供求的关系,导致一部分学生对本专业信心不足。

有的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缺乏慎重考虑,以至于产生违约行为,由此可以看出,虽多次强调大学生应恪守诚信观念,不违约,但仍有部分学生认为可以随意违约,诚信观念淡薄。所以还应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在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主渠道调查中,有50%的学生选择了“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的信息”,57%的学生选择了“各种招聘会”这说明学校的的就业指导部门已在毕业生找工作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应进一步加大就业指导,同时举办多种形式的招聘会,适合毕业生的需求。

通过与毕业生的沟通、了解,发现我系毕业生心态不是很稳,没有把自身的位臵完全摆正,虽然他们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不能以高质量、高姿态来展现自己,需要具有平稳的就业心态。但由于工作及时扎实,现在毕业生思想、情绪稳定。无论是落实就业单位的,还是暂时未就业的毕业生,都能够正确对待目前的情况,都在为美好的未来做着积极的准备。我系计划给在12届毕业生中学生召开就业座谈会,各个毕业班班主任、辅导员深入学生中做

他们的就业思想工作,努力引导学生摆正思想定位和合理期望值,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为他们在以后应聘的过程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提高认识,“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思想。我系毕业生就业指导还需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就业指导教育的主体应从单一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毕业班辅导员)向全系教职工的转变,尤其是向专业教研室主任或负责人的转变,积极拓宽本系、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宣传动员工作也要深入,应在授课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2、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毕业班辅导员)思想认识需进一步提高,工作制度不够健全。

3、没有有效措施保障信息反馈。以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学生的联系方式多样化。

4、就业信息的渠道仍需完善。就业信息传递渠道人大量运用人工或电话传递,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信息传递方式较单一。

为拓宽信息传递渠道和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建议:由就业指导中心统一组织辅导员,特别是毕业班辅导员进行培训,力求使辅导员掌握就业指导方面一些日常工作的安排及需具备的的知识和技能。

七、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设想

1、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千方百计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2、进一步探索毕业生实习、实训与毕业生就业相结合的切实有效的路子。

3、设法与企业加强合作,建立实习、就业基地。

4、加强对毕业生择业心态的教育,积极引导毕业生就业。在近几年的就业工作中,许多毕业生手里掌握着一个甚至是几个单位迟迟不签,抱着“猴子掰包谷”的侥幸心理,总想等到最后一刻选择一个最满意的再签,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我系毕业生的就业率,同时也使得部分毕业生因此错过了“最佳”的就业时机。因此,在今后的就业思想教育中,还要更加重视对毕业生生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总之,我们认为:要搞好外语系的就业工作,就要要求我系就业指导工作小组、毕业班辅导员、全系教师增强责任感,团结合作,不断改进和提高就业工作的方法和质量。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我院的长远发展,外语系就业工作作为我院就业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使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面临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将继续努力,认真扎实的开展就业工作,提出了“高职高质,高专高能”的口号。在教学上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强化实习环节;管理上,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围绕着“巩固就业率,提高签约率”的总体思路,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质量、应用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

外 语 系

10.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篇十

时间:2009年9月29日 下午3点—5点

地点:图文报告厅

邀请嘉宾: 邓凯 夏斌张霞顾明智许晓婷 项建华

与会人员: 全体辅导员 毕业班班主任 全体2011届毕业生(除数码专业)主持人:王馨悦

目的与意义:

对创意学院2011届毕业生开展预就业工作的思想动员与安全教育,理解和认识学院推行2+1教学模式的意义,增强学生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为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顺利就业做准备。

议程安排:

一、介绍在座嘉宾,奏国歌升国旗

二、邓院长为创意学院2011届毕业生预就业工作做动员发言

三、顾明智院长向创意学院2011届毕业生提出顶岗实习总体要求

四、创意学院2011届就业联络员颁发聘书

五、互动活动

六、张霞处长做“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

七、预就业学生人身财产及心理健康教育

八、结束语

活动预算:

横幅:一条总长:12米12*5元/米=60元

横幅内容:“创意学院2011届毕业生预就业工作动员大会”

邀请函:六张 预算(5元/张*6=30元)

茶水:矿泉水(7瓶*1.5元/瓶=10.5元)

活动流程

会议信息发布、写邀请函、制作横幅、打印聘书、开场PPT制作、会场音乐配送、礼仪(负责茶水)、现场座位安排、班级签到及秩序维持、现场拍摄及采访记录、会后物品归还及环境卫生打扫、活动总结与材料整理。

人员安排:

会议信息发布:(就业部)指导老师

写邀请函、送邀请函:(就业部)指导老师

制作横幅:(就业部)滕飞飞

开场PPT制作、会场音乐配送:(社会实践部)曹荣帮

礼仪:文娱部(陈雨泽)

现场座位安排:(就业部)马笑梅

班级签到及秩序维持:(纪检部)余海磊、(体育部)周阳、(就业部)所有成员 现场拍摄及采访记录:(新闻部)周俊

11.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篇十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院2016届毕业生目前状况、就业意向、就业期望值等, 以便有针对性的做好本届毕业生就业教育和指导工作, 本人于2015年6月20日到30日, 对我分院2016届的241名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就业意向调查。此次调查主要针对毕业生就业中的一些敏感和重要问题, 如就业意向、就业去向、期望的工资待遇等进行了调研。共回收237条调研信息 (未收集到的4名学生信息, 其中3名在服兵役, 1名休学) , 回收率为98.34%。现将有关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二、调查对象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分院2016届毕业生。

三、调查时间

2015年5月20日至2015年5月30日。

四、调查方式

调查过程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在校生填写调查登记表, 针对在外地实习的学生开设了网上调查的方式, 通过QQ、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开展了调查。

五、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对计算机类专业、广告类专业的241名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意向登记调查, 共收回237条登记记录, 有效率为98.34%。收回登记表后, 笔者及时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了认真的汇总与分析。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我分院男、女生比例均衡, 但根据市场对男女生的比例来看, 需要更多地关注女生的就业问题。

从表2统计分析表中可以看出, 我分院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比例高达40%以上, 在顶岗实习、就业实习及就业指导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少数民族毕业生, 并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前做好相应辅导及培训。 (表2)

从以表3统计分析表中可以看出,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 并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大多数同学还是对自己认真做了职业规划。 (表3)

从表4统计分析表中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在“想选择哪种形式就业”的问题上, 占75.10%的学生选择到企业工作, 占4.98%的学生选择升学继续深造, 占12.86%的学生选择考公务员, 占5.39%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从这个统计中可以看出约占3/4的学生选择到企业工作, 我们根据学生的意愿及企业的用人需求, 搭好双选平台, 于6月6号开了本分院的就业招聘会, 使学生在双选会上找到了工作岗位;对于有升学继续深造、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的学生虽然不多, 三者合起来所占的比例才是1/4, 但要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做好服务, 对升本及考公务员的同学要进行相应的辅导、引导, 同时也让学生做好两手准备;对自主创业的学生, 进行引导, 并对其参加创业培训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建议, 比较成熟的引入到孵化基地进行孵化。

从以上表4统计分析表中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在“基层项目就业”的问题上, 占2.49%的学生想考大学生村官, 占1.24%的学生想参加三支一扶, 占10.37%的学生想参加西部计划, 根据学生的选择需要报名时要做到及时通知到学生, 并引导提前做好准备,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表4)

从表4统计分析表中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在“就业去向”的问题上, 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在乌昌地区就业, 占29.88%的学生选择回生源地就业, 回去为自己的家乡服务, 占10.79%的学生选择到其他地方就业。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回生源地就业的学生比例在逐年增多。

从表5统计分析表中可以看出, 占90%以上的学生还是希望到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岗位去工作, 个别学生想到金融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行业参加工作。根据学生的选择找学生了解具体想法, 并进行引导。 (表5)

从表6统计分析表中可以看出, 占70%以上的学生, 刚参加工作的薪资在2000~3000元之间, 占10.79%的学生对工资的要求不高, 薪资在1000~2000元都能接受, 占12.86%的学生希望工资能在3000元以上, 他们感觉自己的价值才得到认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不同引导, 既要使学生体现其价值, 又不能让学生眼高手低, 只看重工资。 (表6)

从表7统计分析表中可以看出, 占37.76%的学生认为大学组织的招聘会是求职服务最有效的方式, 占31.95%的学生认为就业处、分院发布的招聘需求消息是求职服务最有效的方式, 占12.03%的学生认为学院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培训是求职服务最有效的方式, 占12.03%的学生认为制作非常符合自己的简历是求职服务最有效的方式, 占4.56%的学生认为开展的就业政策宣讲是求职服务最有效的方式。为了更好地给学生做好就业服务, 学校组织的招聘会、就业政策宣讲、发布招聘需求消息、创业培训以及简历制作这几项工作都要抓好, 不能重此薄彼。 (表7)

六、总结

针对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工作:

1、积极宣传、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制定的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 加强对毕业生政策上的指导。

2、提供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 及时搜集、整理、储存和发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 包括专业、人数、报酬、要求、用人单位基本情况等, 供毕业生随时查阅。

3、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更多双向选择的机会, 利用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 组织好“毕业生就业招聘会”。

4、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的指导和教育, 帮助他们认清就业形势、端正就业思想、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

5、多与就业单位联系, 收集更多的就业信息并及时发布给学生。

6、做好就业、顶岗实习学生的跟踪指导, 当学生在就业实习中遇到问题时, 及时做好引导工作。

7、通过实地检查、电话、微信公众平台、电子邮件、云空间平台、分院QQ就业群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 把收集到的就业信息及时提供给有需要的学生。

8、加大创业宣传力度, 使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培训班的培训。

9、对有需要的学生做好职业咨询及个性化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廷海.我的梦想我的路.原子能出版社, 2012.5.

[2]马宝成, 何万丽.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19.

12.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篇十二

2011届毕业生(法政学院2008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离校工作安排

(2011.6)

(1)6月6—8日,病历本收缴工作,学生于6月8日晚上将病历本交给班委负责同学。找不到病历本的同学,也要将本人姓名报给负责此事的班委,班委统计找不到病历本的同学,统一开证明。

(2)6月7日下午或8日,填表,《毕业生思想鉴定表》等表格,相关人员与人才市场签约。

(3)6月17日前,集中办理毕业生党、团组织关系的转接。并由各班党支书统一收取毕业生党、团费,统一收缴至2011年6月。

(4)6月17日前,因上级管理部门原因,教师资格证书要在学生离校后邮寄发放。学生上报详细、准确的通信地址、邮编(邮寄资费另议)。由政教班班委做好邮编、地址、邮资费的汇总工作。

(5)6月17日前,学生上报个人的准确QQ号、Eiml、电话号码给各班班委,班委汇总报招生就业处。特别注意,未就业毕业生学院安排指定联系教师名单。

(6)6月18日前,校医院负责于完成毕业生医药费的报销及医疗证的收缴工作。

(7)6月20日前,毕业生务必将所借图书全部归还至图书馆。

(8)6月22日前,保卫处负责毕业生离校期间校内治安,并完成列入就业方案毕业生户口迁移证发放工作,户口回生源地的同学拿毕业证复印件到12号楼户籍科换取户口迁移证(注意:统一办理)。

(9)6月7日前,财务处负责完成毕业生派遣相关工作,并随时(节假日除外)负责欠缴学费毕业生学费的收缴工作。

(10)6月24日下午1:30开始,在B109召开法政学院毕业生典礼。

(11)后勤服务集团负责于6月20日前与车站联系确定行李托运事宜。6月25日,办理行李托运。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是否6月25日用学校联系的托运部门进行托运,也可自己联系解决个人托运事宜。注意,个人搬运行李出校门时,须有辅导员开据的证明,个人贵重物品需在证明信中特殊说明。

(12)6月26日,毕业生原则上要全部离校。对于欠缴学费、教材费、未办理贷款还款手续的毕业生,各有关部门要及时通知相关学院,各学院认真登记,暂不办理毕业生离校手续。

(13)校园卡管理中心负责毕业生离校前校园卡现金退还及相关手续办理。

(14)暑假期间(7月9日至8月27日),每周二、周四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研究生教育学院、保卫处四部门安排人员全天值班。7月15日、7月29日、8月15日招生就业处全天为毕业生办理领发报到证手续。8月10日各学院上报新增一次就业相关材料。各学院要将上述值班安排告知毕业生。

注意事项:

1、请班委分工负责:专人负责各具体事务,按时间和要求集中统一做好各项安排;

2、党团关系、详细准确同学录、户口办理、毕业典礼等事项一定要集中做好安排;

13.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篇十三

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前言

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20万人。而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人,比今年增加约30万人。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庞大的待就业人数、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又使大学生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但随着经济的逐渐回暖,就业形势也将得到一定好转。因此,研究2011年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帮助毕业生们认清客观状况,形成理性化的求职择业心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组织了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我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

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目的: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学院本、专科应届毕业生

三、调查时间:2010年12月1号至2010年12月8号

四、调查内容:

1.学生的就业去向

2.学生的就业态度

3.关于就业指导方面

五、调查形式:调查问卷共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8份,回收率高达99.6%,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限选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转贴于 51 调查问卷设计

1.性别A、男B、女

2.你对自己今后的就业状况持怎样的的态度?

A很乐观B有难度,但能克服

C.很悲观,不知如何是好D其他____

3在求职中最困扰你的因素是什么(最多可选择3项)

A 学校就业指导不够B 信息量少

C 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D 能力不足

E 优势难以发挥 F 求职方法技巧欠缺G 对社会缺乏了解

H 对企业招聘流程和基本要求缺乏了解J 其他____

4.请问择业前您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单选)

A经济收入B个人发展机会C.专业知识的应用

D生活环境E工作的稳定性F.其他_

5.请问您的择业观念是什么?(单选)

A.先就业,后择业B先择业后就业

C不就业,继续深造D自主创业

6.您就业会优先选择的是(单选)

A 出生本地B东部经济发达地区C 西部经济发展地区D 其他

____

7.你对试用期内的工资要求是每月:(单选)

A 1000元以下B 1000元—2000元C 2000元—3000元

D 3000元—4000元E 4000元以上

8.你认为我校2011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如何?(单选)

A形势严峻,就业难B形势正常

C形势较好,容易就业D不了解

9.你认为学校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应加强哪些工作?(可多选)

A加大就业信息发布密度B多联系用人单位

C为同学多提供实践机会D召开校友座谈会

E其他____

10.你已有较明确的就业方向与目标吗?(单选)

A有B没有

11.你确定工作单位时下列因素中你最重视哪三项?(按照重视程度依次排列)

A地理位置(所在地区经济状况等)B单位性质(国企事业、三资、民营等)

C社会地位(知名度、权力、规模等)D社会意义

E 薪金福利F行业发展空间

G个人发展空间H专业对口

I符合个人性格、兴趣爱好G利于解决大城市户口

K其他____

.12.您对学校就业指导的看法:

A非常实用,能对自己求职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B一般,有一定的作用

C没有太大作用D说不清楚

13.对于学校就业指导,您最希望获取哪方面的信息(限选两项)

A应聘技巧B用人单位信息C求职心理辅导

D职业规划辅导E专业出路F其它

14.企业的招聘信息你主要通过哪种渠道获得(限选两项)

A学校就业指导中心B求职网站C人才网站

D社会招聘会E校园招聘会F老师、亲戚朋友

G专业媒体(电视、报刊等)H其它____

15.当你选择工作时,你最想进入的行业是(最多选三项)

A IT与通讯业B金融、证券、保险业C商贸业

D电力、石化等能源业E新闻出版业F房地产业

G 医药食品业H旅游交通民航业I制造业

J 政府机关K其它____

16.您青睐选择哪些性质就业单位(可选一项或两项)

A民营企业B国营企业C外资企业D私营企业

E合资企业F政府机关G自主创业H其他____

17.你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限两项)

A、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B、沟通协调能力

C、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D、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

E、专业知识和技能F、其他____

18.您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单选)

A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B.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C在大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D.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E改革教学内容F其他____

19.找工作时你怎样看待专业和工作性质的问题?(单选)

A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B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对口

C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

D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

20.你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程度(单选)

A一直关注就业信息B只是偶尔关注

C在看到时会留意一下D不关注

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

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

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

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

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二.自身工作经验缺乏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

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

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

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沟通能力是自己在求职过程

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三、就业指导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

我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有67.01%的人

觉得就业指导很重要。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

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就业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

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

四、就业方向

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

业, 不就业继续深造, 自主创业它们分别为 38%,27%,25%,10%,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

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 ,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

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进一步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就显得尤

为重要。

五、就业取向

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在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时密切相关的。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的选择方位较之其他地区多,这也成为就业者选择的原因。

六、就业态度

而大学生在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态度上,一半以上选择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占57%;在问及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时,8%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16认为信息量少22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10%认为能力不足;9%认为优势难以发挥;17%认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16%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

七、毕业生对试用期工资要求

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的初期月薪,12%选择1000元以下;20%选择1000元—2000元;选择2000元—3000元的占48%;22%选择3000元—4000元。总体来说,大学生对于试用期的工资集中在2000到3000元的范围。

八、就业倾向分析

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总体趋向稳定大学生毕业后的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大学生选择上述地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该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或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占57%;15%选择该地区是因为生活条件好;而因看中创业环境的有8%;回报家乡有10%;因为家人安排或其他原因分别占4%、6%。

九、就业信息的获取

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人才招聘会50%的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或院系就业信息栏;25%认为是人才招聘会;10%认为是学校就业网;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或亲朋好友方面得到就业信息的,分别占3%、10%;也有少部分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或其他渠道获得。

总结照成这方面的原因:

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

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14.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篇十四

2007年至今, 免费师范生政策从文本走向实施, 从渐进调整走向逐步完善, 从统筹管理走向因地制宜。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核心理念是否付诸实践, 这一教育改革行动是否会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免费师范生就业状况及求职心态如何, 毕业后是否能够承担农村地区艰苦繁重的教育工作, 这一系列问题都引起了社会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2011年和2012年, 随着两届免费师范生的顺利毕业和就业, 备受关注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已经经历了完整的两个周期。在此期间, 不少学者围绕免费师范生政策及其实施展开大量专题调查研究, 如有关免费师范生政策的认知、免费师范生的学习状况、学习动机、职业认同等研究。由于现有研究大多是围绕免费师范生的某一方面在静态时间点展开进行, 而有关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的动态变化、有关免费师范生求职历程的发展特点的研究还较少。

因此, 本研究试图将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纵向上将2011届和2012届免费师范生进行对比, 横向上根据免费师范生求职历程分为求职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 对两届免费师范生的就业进展状况进行动态对比分析, 重点探讨随着免费师范生政策的逐步完善及免费师范生就业市场的渐进拓展, 两届免费师范生在不同阶段就业状况及求职心态方面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和变化, 以期为今后免费师范生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免费师范生就业工作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研究方法

(一) 调研对象

研究选取华东师范大学2011届和2012届免费师范毕业生作为对象, 在2011年度和2012年度展开了初期、中期和末期六次大型调研。

共发放2011届免费师范生987人, 2012届免费师范生1022人。问卷回收情况较好, 2011届免费师范生的三次调研有效回收率均保持在85%以上, 2012届因为人数增加而略有下降, 也均在80%左右。

(二) 调研工具

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 自编免费师范生《就业意愿及求职准备调查》《就业进展及所需帮助调查》《就业评价及满意度调查》三份问卷作为调研工具。求职初期采用《就业意愿及求职准备调查》就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初步意向 和求职准备进行了解;求职中期使用《就业进展及所需帮助调查》追踪免费师范生的就业进展;在求职尾声期使用《就业评价及满意度调查》获取免费师范生对就业过程及签约结果的评价和反馈。

经检验, 三份问卷均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收集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17.0进行了系统处理与分析归纳。

(三)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从总人数看, 2011年首批免费师范生人数为987名; 2012年免费师范生人数上升至1022名, 上升比例较为明显。

从性别构成看, 两届免费师范女生均占到多数, 但男女生人数差异趋于缩小。从专业性质看, 2011届文理科分布相对均衡, 2012届理科人数明显多于文科。从生源地属性看, 2012届农村学生的比例上升至53.1%, 超过2011届达十几个百分点。从家庭经济情况看, 两届学生中年收入低于三万元的家庭比例均占到七成, 具体见表1。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 求职初期:就业认知及求职预期对比分析

1.预计寻找到满意职位的可能性上升

结果显示, 超过一半的2011届免费师范生对寻找到满意职位的可能性不确定, 超过12%的学生抱有负面悲观情绪, 认为不太可能甚至完全不可能找到满意工作。比较而言, 2012届对寻找到满意职位显得更为积极和乐观。超过80%的免费师范生预计能够找到满意的职位, 持悲观态度的学生比例仅为6%。具体见图1。

数据表明随着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完善和就业工作的稳步开展, 2012届比首届免费师范生对自身的就业前景有了更积极的认识。

2.对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没有提升

与2011年相比, 2012年的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经过不断调整更为具体与细化。然而数据显示, 对就业政策“非常了解”的2012届学生仅有5.15%, 仍有52.63%的毕业生对就业政策尚不了解。而2011届免费师范生中有64.2%的学生对于就业政策“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 这一比例远远高于2012届毕业生, 见图2。

调研结果对比显示, 政策的细化并未有效提升毕业生对政策的熟悉程度。经访谈得知, 新一届免费师范生表示对政策的不了解主要体现在对各省市的具体政策和操作细则方面, 因此需要加强学生对各省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的熟悉度。

3.获取就业信息的需求愈发强烈

结果显示, 2012届免费师范生对各类型就业信息途径的获取需求都非常强烈, 远远超过2011届免费师范生的需求, 见表2。具体来看, 分别有90.1%和85.7%的毕业生希望通过参加就业中心组织的宣讲会/招聘会和浏览就业中心网站来获取就业信息。

4.求职定位更加趋于理性

通过调研发现, 首届免费师范生对就业前景和自身定位均表现出较高预期。在就业城市类型方面, 76%的免费师范生将生源省份的省会城市作为就业的首选城市, 与之相比, 只有59%的2012届毕业生将省会城市作为首选 (见图3) 。

在就业学校的意向方面, 2011届约有90%的免费师范生希望能够进入国家级示范校或省级示范学校任教, 仅有2.3% 的学生表示希望去普通学校任教。而2012届倾向于选择国家级示范校或省级示范校工作的学生比例下降到70%, 另有约30%的学生愿意选择市级示范校或普通学校就职。这显示出2012届免费师范生的自我定位更为清晰, 求职期望也愈发理性, 具体见图4。

(二) 求职中期:就业进展及求职行动对比分析

1.同时期签约比率大幅度提高

经历了四个多月的求职过程后, 2011届免费师范生在求职中期的签约比率只有33.6%, 仍有42.3%的学生没有意向单位。而2012届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则表现出更多的乐观性和灵活性, 求职中期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毕业生与单位签约, 仅有23.47%的毕业生无意向单位或者尚未开始找寻工作。由此可见, 2012届免费师范生在求职中期的签约率显著提高, 整体签约情况良好 (见图5) 。

2.影响就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中学校名气与就业心态权重上升

调查对比显示, 2011届和2012届免费师范生均认为个人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是促进成功签约的两大最重要因素, 分别为75.1%, 40.4%和73.21%, 43.35%。值得注意的是, 2012届免费师范生认为学校名气、就业心态对其就业成功产生的影响大于2011届毕业生。

3.2012届未签约免费师范生心态更趋于乐观

对求职中期未签约的这一学生群体进行调查发现, 2011届表现出较高的谨慎和悲观情绪, 分别为42.5%和33.4%。而2012届中持悲观情绪的显著减少, 只有22.89%, 乐观情绪明显超过2011届未签约毕业生。虽总体上表现出谨慎, 但未出现群体悲观情绪, 为后续求职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4.未签约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政策转向发展前景

对造成未签约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两届免费师范生的归因均较复杂, 既有内归因因素, 如认为缺乏工作经验、缺乏求职技巧、学历优势不明显等;也有外归因因素, 如担心发展机会、相关政策及实施细则欠明确、本省招聘教师数量少等。值得重视的是, 未签约的首要影响因素由2011年的政策因素 (42.7%) 转变为2012年的发展机会问题 (49.6%) 。

5.外省单位发展空间成为免费师范生跨省就业主要因素

2011届免费师范生中出现跨省就业的可能原因主要集中于本省内因, 包括本省相关招聘需求少 (32.8%) 和本省经济教育欠发达 (23.5%) 两个因素。而2012届则更关注于外省的就业政策和发展空间, 外省单位发展空间大成为其选择跨省就业的主要原因, 达到62.43%。另有39.45%的毕业生认为婚恋问题会影响到免费师范生的跨省就业, 远超过2011届的15% (见图8) 。

6.两届免费师范生均期望获得更多学校和政府提供的帮助

从学校层面来看, 2011届免费师范生由于是首批毕业生, 面临的就业进程史无前例, 因而最希望学校积极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联络沟通 (占81.7%) , 掌握最新就业动态, 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随着免费师范生政策的细化和完善, 2012届毕业生最希望的是学校能够开展优秀免费师范生的推荐工作 (占75.58%) , 在学校和就业地区之间搭建起更好的沟通桥梁。

从政府层面来看, 两届免费师范生期望获得的帮助均集中在三方面, 分别是及时发布教师招聘信息 (55.8%和52.15%) 、及时发布相关就业政策及实施细则 (41% 和54.14%) 和完善免师生的退出机制 (43.8%和53.59%) 。

(三) 求职末期:就业评价及满意度对比分析

1.对国家就业政策的整体满意度有所提高

结果表明, 两届免费师范生对出台的教育部就业政策满意程度较好, 且显著好于对其本省的政策及促就业举措的满意程度, 具体见图9。相比较而言, 2012届免费师范生对国家教育部就业政策的整体满意度高于2011届 (m=3.42和m= 3.15) 。就业政策的细化、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是提升2012届免费师范生政策满意度的主要原因。

2.两届免费师范生对签约结果的满意度均较高

2011届和2012届免费师范生均对已落实的工作整体较为满意。两届均有超过50%的学生对签约单位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 2011届为10.82%和42.01%, 2012届为7.86% 和45.2%。两届学生中都只有不到10%的学生对签约单位表示不满意 (见图10) 。对表示不满意的学生进行分析发现, 约有一半的学生表示不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编制。免费师范生的缺编情况在不同省份存在较大差异, 需要各省尽快出台相应政策解决免费师范生的编制落实问题。

3.从教态度更为坚定

四、对策与建议

(一) 优化就业制度, 加强政策实施监督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深入, 对免费师范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现行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在准入与退出机制、就业流程、继续深造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 建议有关部门在拓宽就业地域、畅通继续深造渠道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此外, 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最终还需具体到实际落实中, 因此对于政策实施的监督管理必不可少。但目前不同省市区制定的政策存在一定差异性, 各省为免费师范生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在质量和数量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为保证政策实施的一致性, 避免由于各地文件的差异性, 导致免费师范生就业过程中的执行混乱与政策失效, 建议国家对各地文件的关键点, 如编制、“凡进必考”、跨省就业等问题进行协调和统筹。

(二) 加强就业指导, 提升就业服务工作成效

部分免费师范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跨入校门就意味着实现就业的误区, 对形势认识不全面, 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 加强对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当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扩展就业指导教育的惠及面。

第一, 加强全体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忧患意识教育。第二, 针对部分免费师范生不了解就业政策的情况, 学校应加强就业政策认知与解读, 引导毕业生增强自主就业意识和就业竞争意识。第三, 增强职业规划教育, 结合就业跟踪情况予以针对性指导。

(三) 完善培养体系, 提高就业信心与竞争力

教学技能和专业素质是免费师范生成功就业的关键。因此, 免费师范生就业工作应当以学生专业实力的培养为核心, 将就业工作贯穿于免费师范生培养的始终。

首先, 学校应当以培养优秀教师与未来教育家为目标, 根据免费师范生成长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培养方案, 突出师范教育的专业性。其次, 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更新教学方法、强化教育实践。再次, 针对求职本身, 学校需要积极开展免费师范生求职技巧培训和教师技能补训工作, 切实地提升其求职技巧。

(四) 关注职业生涯, 建立毕业生长效追踪机制

建立免费师范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长效及追踪机制, 能有效地了解免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帮助寻找存在的薄弱环节, 通过追踪其职业生涯中的每一个阶段, 探索有效的激励措施, 更好地服务于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第一, 建立在校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档案。对免费师范生在入学教育、养成教育、学业和职业规划实施情况、素质拓展等方面设置考察内容, 依据一定的标准考察、评价、评定和奖励, 将结果记入档案。第二, 完善相应的就业追踪机制。定期回访已就业免费师范生, 了解其在毕业后十年服务期内、外的职业发展情况。

摘要: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2011届和2012届免费师范生作为调查对象, 根据其求职历程分为求职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阶段 (横向) , 对两届免费师范生 (纵向) 就业状况进行动态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2012届免费师范生在求职初期比首届免费师范生预期更积极, 获取就业信息的需要更强烈, 定位更理性;在中期, 2012届免费师范生签约率大幅度提高, 未签约学生的心态更趋乐观;在末期, 两届免费师范生对签约结果均较满意, 2012届免费师范生从教态度更为坚定。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就业状况,调查

参考文献

[1]冯婉桢.在个人意愿与公共意志之间:免费师范生毕业意愿调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 2011, (5) .

[2]周琴.免费师范生政策认知调查——以西南大学为个案[J].教师教育研究, 2013, (5) .

上一篇:陶渊明集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下一篇:《白鹅》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