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新教育精神》读书笔记

2024-07-22

《朱永新:新教育精神》读书笔记(共10篇)

1.《朱永新:新教育精神》读书笔记 篇一

关注到每一个生命,每一个日子、每一个课程是一间教室能让人感到幸福的缘由之一。而这间教室里的引导者——教师的状态,更加值得我们去关注。

朱永新先生围绕教师提出的教师关心的重要问题和教师成长的关键问题,如“成为教师的理由”“怎样具备好教师的慧眼”“如何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怎样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四大方面,一一为教师“解惑”。

教师,既是一份职业,也是一个志业;那既是一份职责,更是一种使命。让教师能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给教师带来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感,点燃教师的激情,成为教育的追梦人,是朱永新先生这本书的初衷。

2.朱永新新教育读书心得 篇二

朱永新老师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

一、激情。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

二、爱心。教师的爱心是唤醒学生和谐美妙的音乐,是激发学生动听悦耳的语言,是照亮学生黑暗中的明灯。教师富有爱心可以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教师理解信任学生,学生尊重依恋教师。教师富有爱心,可以给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心理感受,便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知识。要胜任新课改需要,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很容易驾驭课堂,采用多渠道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技巧来丰富课堂,调动和感染学生。

书中有这样一段:“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他们的成绩是不一样的。”这段话给了我警示和启迪,我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在地教书的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笔记 篇三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在一开始的导言里便点明,整本书是在探讨这样一个问题:“在且仅在西方世界中曾出现的,朝着具有某些普遍性意义及价值方向发展的某些文化现象应归诸怎样的因果关系”。而通过对于书名的解读,我们或许可以将这个问题简化为一个结论,即:在且仅在西方世界中曾出现的理性的资本主义精神和宗教改革后的基督新教的宗教伦理有着因果关系。韦伯自己也在此书结尾处写:“不止是近代的资本主义精神,还有近代的文化,本质上的一个构成要素——立基于职业理念上的理性的生活样式,乃是由基督教的禁欲精神所孕生出来的,而这就是本文所要证明的。”而此处的禁欲精神可以说是一种新教伦理的一方面。

一、从韦伯所述的东西方差异谈起

首先,从“西方世界”来说。韦伯在前言中列举了一个现象,即在东方与西方都曾经出现过一系列的高度发达的技术与艺术,但是只有西方发展出来了理性的或者说规律性的内容,例如理性的法学,理性的和声音乐,熟练运用拱形物理结构的建筑,专业人士构成的统治阶层等(这个问题似乎与“李约瑟难题”有呼应之处)。而韦伯列举上述现象只是为了引出另一个关键词,即资本主义,或者说,他提出的是资本主义同其他的文化经济等现象一样,在西方都演变出了一种不同其他的独特模式。而本书中所要论述的资本主义精神,正是这种西方的特有的资本主义的产物。那么,这种特有的资本主义是什么呢?

韦伯认为,资本主义不是单纯的对利得的追求。“‘营利’、‘追求利得’、追求金钱以及尽可能聚集更多的钱财,就其本身而言,与资本主义完全无涉。‛由此,韦伯提出自己对资本主义的看法:资本主义应当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营利,同时理性的追求盈利,而这种理性的表现便是通过损益平衡表等方式进行收益评估。但是他所说的这种资本主义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曾经出现过。“资本主义企业与资本主义企业家(不管临时性的还是持续的),都是自古即有且极为普遍的现象。‛(个人认为上述的表现可以说这是一种常规的商业企业的经营模式,这里的“资本主义”或许可以理解为私人工商业)接着,便引出了西方特有的这种资

本主义模式。

这种理性模式的出现伴随着两个发展因素,即:“家计与经营的分离和理性的簿记”。这两个因素促成了资本主义阶级的形成而避免了生产扩大化后的地主化。同时其独特的雇工模式产生的劳工组织对于其社会结构也有了更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只在于整个的社会矛盾转向了雇主和雇工的矛盾,为其后的社会转型买下的种子。同时也促成了市民阶层的产生和技术的应用和法律的推广。

这一切的一切,被韦伯归结为是一种西方特有的文化特征,而这一切的原因被归结为西方的资本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在韦伯看来正是理性主义的一个侧影。

二、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

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的描述是在一种比较中进行的。首先是和一种暴力的或者贪得无厌的“资本主义”进行对比。无论是建立在形式上或者实际上的暴力之上的营利行为,还是一种“冒险家”的营利行为,在韦伯眼中都不符合其对资本主义的定义。韦伯眼中的资本主义应当是建立在和平基础上的,同时也不是贪得无厌的,而是有节制的,是出于理性考虑的。

这种理性的外在表现如下:首先是理性的记账方式与收益评估,其次是理性的社会管理与社会统治,然后是理性的科学技术应用。整个的理性行为构成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核,促成了一种实用、高效、准确的生活生产模式的形成。

然后是与一种“传统主义”的对比。传统主义的作风与新兴的资本主义两者是有着一定区别的。韦伯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描述。一个是从劳动者的角度。传统的劳动者(在文中我们或许可以置换为天主教地区的劳动者)具有更求安逸与满足的心态,而新教熏陶下的工人更能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下的剥削。在企业主的角度来看,传统主义的企业家们更追求营利本身,或者说是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或者其他需求,而“具有资本主义精神”的企业家则更倾向于将工作视为天职有系统且理性地追求合法利得的心态,也就是说,具有“资本主义精神”的企业主们的目的不在于更多的营利,而是工作本身。换而言之,就是“天职”观。上述的营利行动的理性精神与将工作视为目的本身的“天职”观念,构成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而且后者也可以看做是在宗教伦理下的另一种理性的思考结果。“理性”和“天职”两个关键词,对于解读韦伯理解的资本主义精神有着

重要的意义。

同时,韦伯也指出,“天职”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并不符合人性,在人的欲望不能得到真正满足的情况下,“天职”观这种不以满足自身需要为目的的工作观念并不能实为一种“合乎理性”的观念。那么造成这种工作观的原因是什么?上述的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三、资本主义精神在新教伦理处的印证

在本书的第一章中,韦伯列出了两个现象,即天主教和新教的信徒在教育、工作、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多成功的资本家同时是虔诚的新教徒。这种现象让韦伯认为,新教的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或者说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行为背后的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在全书之中,他也始终在传达着这种暗示,即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存在着某种关联。

同时在上文中那种看上去不合理性的“天职”的工作观,也在本书第三章中被加以解释。韦伯认为,这种“天职”观与新教路德宗的伦理观念有着一定的联系。路德在发动宗教改革后,其所领导创立的路德宗倡导“因信称义”,即倡导通过虔信的方式来获得救赎,成为神面前的义人。随着其与天主教的思想矛盾的加深,其倡导的职业思想也愈发的激进,最后便赋予了世俗劳动以宗教意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履行世俗内的事务是讨神欢喜的唯一之道,此一道路且唯独此道方为神之所愿,也因此,任何正当的职业在神之前绝对具有同等的价值。‛虽然路德的思想被认为是保守的,在资本主义者看来是十分落伍的,但是其作用是不可小视的。正如书中所说:‚和天主教的见解相反,使得现世内的职业劳动在道德的重视与宗教的奖赏上大为提升。‛这也为加尔文派等其他新教教派在这一伦理观上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点。

但是,路德的观点无疑是保守且落后的,这种伦理观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改观了对于现世的职业发展的追求,而对于无休止的职业发展的本身,或者说是新的资本主义精神中的禁欲的,将工作视为目的的职业观来说,这种观点还不够。对这种禁欲精神和这种对于俗世职业的发展如此看重的职业观影响巨大的,是加尔文和他所代表的新教教派。

从加尔文宗来看,加尔文宗强调“预选论”,每个人降生的时候便已确定其

是选民或是非选民,而获得救赎确信的办法只有两个:‚其一是,每个人都有义务相信自己是选民,并且将任何怀疑都视为魔鬼的诱惑而加以拒斥,因为缺乏自信就是信仰不足、亦即恩宠作用不够的结果。……其二是,谆谆教诲人要以孜孜不倦的职业劳动来作为获得那种自我确认的最佳手段。‛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努力工作便是自我救赎的一种良好的方式。同时,通过对于传统宗教仪式的“祛魅”,传统的宗教仪式是去了其原有的效果。而人们为了在世的自我救赎,只有将自己投入到工作中去。‚‘圣徒’的生活绝对只追求一个超越的目标——救赎;但正因如此,在此世的生涯便彻底地被理性化……‛在这个意义上,前文中的理性化的职业观便得到了一定的解释。

而从路德派中发展出来的虔敬派虽然在坚定性与一贯性上逊色于加尔文派,但是去对于理性的生活方式的渗入与一种冷静而谦卑的生活理念和个人性格的塑造无疑是有着很大的作用的,这种品德‚与市民——资本主义企业家的严格、正直与积极更加有相互的亲和性‛。这对于新资本主义者所表现出的个人气质有着极大的关联。同时教友派的观点也对资本主义的实用思想有着贡献。‚对抗肉体欲望与外物执着的斗争,绝非针对理性营利的斗争,而是对抗财产之非理性使用的斗争。‛这种观点对于新资本主义者对于财产的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财产、个人奋斗与营利等行为在伦理上逐步被接受并被推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上所言,新教的伦理在某种程度上与资本主义者身上所表现出的精神特质是有相通关系的,而最后,韦伯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活动的世俗化越来越强烈,其身上的宗教色彩也就越来越淡化,最终成为一个在表面上看不出其宗教根基的新的个体。

四、读后的几点感想

1、这本书所探讨的关系是宗教思想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作为对一种文化力量的讨论,韦伯将资本主义精神的出现归因与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这种归因方式受到了很多的质疑。毕竟作为一个文化现象的出现,其背后的物质因素和政治因素是不能忽视的。不过韦伯也在最后做出了自己的解释。此书的只是出于相对于历史主义的另一个视角进行问题的探讨,他也并不否定历史主义视角对这种精神的物质条件的探讨的合理性。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形成,其归因应是多样的,那么多换一个角度也是一种启发。

2、这种将民族性或者某种行为的精神内核与当时的文化背景联系的论述对于当下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中国当前的发展,其指导思想多是外来思想的本土化。这种本土化的程度更多是在物质层面上而忽略了文化意义上的东西。对于当前的中国的一些问题,比如国民素质和道德,比如市场经济中的人的行为,比如后工业时代中的中国的传统精神的扬弃,这些问题都要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而这些也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到研究中来以完成某些理论的本土化,更要发展中国自己的理论与思想。

3、本书的开头说到的东西方差异让人想到李约瑟难题。在东西方都发展出来了灿烂文明之后,东方,尤其是中国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为何在领先千年后却最终落后于了世界。本书用“理性”这一观点给以了一个答案,即,东方的艺术和科技等等方面没有发展出来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没有将实用层面与感性层面的东西升华到理性中去。而理性思想之所以没有产生,也许与没有一种文化背景有关。但是这种讨论又陷入到了一种纯文化的讨论之中,关于其他方面的讨论,至于在有了更详实资料的讨论后才有结果。

4.朱永新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 篇四

年幼时,爱对着蓝天诉说心中的梦想,诸如得到一块心爱的糖果,当上班里的小干部,评为一学期的“三好学生”……年少时,梦想依然纯真,诸如父母口中的考上大学,琼瑶笔下的浪漫爱情,城市那端的现代生活……后来,梦想一点一点地实现了,如今踏上工作岗位多年,年轻气盛也在慢慢地消磨退尽,自己,也终将成为芸芸众生里,那种及其注重现实,不赶浮想联翩的人了!终日里,勤勤恳恳地工作着,急急忙忙地在两点一线间来回奔波着,以为这就是——神圣的教师职业所该有的该做的。

清晰地记得作者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爱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东西是他的职业。你不爱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不会爱你。没有了“爱”,你就不能从教师这个职业中获得乐趣。

教书会枯燥?是以前的我不曾用心,不曾将爱付诸于行动中;不懂将学习与生活接轨。教师要创造什么?教师创造知识,教师创造人生。知道自己的职业无尚崇高美好,所以一开始热情高涨。更把这一切看作是一个瑰丽的梦,决心在其中描绘出灿烂的未来。可日复一日纠缠在“对”与“错”中,一次次在苦口婆心的劝说中走来,对学生终有了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与苦恼,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困境。“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校园的生活很无奈。”我们竟和重重压力下的学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再来回忆当时的想法,是觉得自己太计较于“得与失”之间的平衡,却忘了教师是一个讲究奉献的职业,忘了要“梦想成真”首先必须要对梦进行投资,而再来对照自己所谓的付出。

5.《朱永新:新教育精神》读书笔记 篇五

《新教育之梦》是朱永新系列丛书的一本。全书试图用一种摆脱固有教育模式的方式,让教师和学生通过教育实验获得“幸福完整的生活。”全书通过十四章充分解读了“新教育”。阅读全书,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在教育里的这两个主体仍然是关注的重点。我认为关注教师、学生阅读和日常记录写作是本书提倡的新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主要阅读了第七章内容——新教育与教师成长。其中通过阅读让教师逐渐养成写作的好习惯。随着专业发展思考的深入,教师逐渐形成写作的五种形式:日常教育叙事,教育感悟,师生通过日记批阅、贺卡和书信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教育案例及剖析,教学案例及剖析。通过这五种形式使教师对教育行为不断进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不断改进教育行为。从而让教师对于自己的日常教育过程有更直观的认识,通过日积月累,教师个人的教育经验就会形成个人独特的教育思想。这对教师专业化成长十分有利,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的很好途径。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专业写作尤为重要。专业写作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协作。它主要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和提炼的教育精华。在我看来,作者对于专业写作的观点,可以概括成五个方面:一是基于阅读后的理解和反思。学习他家思想,实践于自己教育过程,然后对照自己进行积累反思。二是对自己实践教学日常记录,把日常发生在教育过程中的鲜活事件用专业的语言记录,形成自己观点和对策,便于今后教学改进;三是专业写作是教育过程的真实提炼,不需要你花心思去修辞美化,强调客观呈现,呈现出遇到的问题困惑,简单而有逻辑的呈现就可;四是专业写作是互动的。不是教师单独的反馈,它应该是基于师生共同心声而形成的文字材料。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性记录。五是专业写作需要教师重视案例的研究和记录。我们需要及时的将教育过程发生的实实在在的事、人、过程、结果、措施等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形成案例研究。

6.《中华精神》读书笔记 篇六

诚然,至者,信哉!人世间,若无精神,人之立、军之威、国之强、民之富,则无从谈起,无由成就!所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细细读完这本《中华精神》,我心情无比激动,受益匪浅。原来古人早就拥有了那么多高尚而美好的精神:雷锋的螺丝钉精神等等,都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他们是中国瑰丽灿烂的历史上一颗颗闪亮的星星;是五星红旗上一片红色。想到人们的高尚精神,再想自己,我无言以对,暗自羞愧。记得有一次是学校的课间休息时间,正玩得起劲的时候,忽然听到“哎呀”一声,原来是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生跌倒了。本想上去搀他起来,却禁不住同学叫我玩耍的诱惑,只能装作视而不见,匆匆地绕道走了。但就在忍不住回头时,我看到了一位同年级的学生正跑去搀扶他,不禁脸红了。

说到感恩,我想起了妈妈。有次听爸爸说,在妈妈怀着我的时候,真的是受尽了“磨难”,脚浮肿得厉害,早上睡的香,晚上又不睡,连着几个月,爸爸妈妈都没有一夜睡过完整的觉。刚出生时我才五十厘米,如今,我都一百四十多厘米了,想想这其中得有父母多少的心血啊!原来心里一直有点恨妈妈,因为她对我很严厉,有时我还真有点怕她。听过爸爸的话,我的眼里不禁泛出了泪花,感觉心里的恨消失了,对妈妈只有感激。

今年母亲节,我就亲手给妈妈做了个小礼物,用卡纸做一朵鲜艳的大红花,并且工工整整地写上了对妈妈的祝福和我想说的悄悄话,以此来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还记得妈妈收到礼物时,一向严肃的脸上也笑开了花。亲情很珍贵,但友情我也同样非常重视的。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陈一晔,和我同级,每次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我都好开心。每当我去她家作客时,她总是会热情地招呼我,有好吃的东西也总会分我一半。每当遇到不懂的题目里,我们就会在一起讨论、交流,虽然有时我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但马上又和好如初了。我们俩还经常在一起做手工,比如纸花、小纸船等等,看着我们开心的样子,妈妈常说我们要好的就像两姐妹。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朋友,我真心地希望和我的每个朋友的友谊之树都常青。

7.《工匠精神》读书笔记 篇七

工匠精神是指制作技艺上的精益求精、产品质量精益求精。

这不仅有制作人的手艺,还有人的情怀在里面。因为制作人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比如时间成本,慢工出细活,而这个慢工,多花的时间成本是无法衡量的,一个小时能够完成的活,可能他多耗费三个小时,甚至四个小时,而这,消费者是并不认可的。还有耐心,还有专注度,这个消费者也无法理解,不能体会。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手工产品的价格如何界定?手艺好的,花了四个小时做成产品,是不是和手艺差点的,花一个小时做的产品同一个价位?就算消费者认可你的工匠精神,但是他不愿意付出这个价格,或者没有这个购买力,你如何生存?当工匠精神遇上市场精神,来个妥协也实属无奈!

当然,消费群体也分三六九等,高端消费群体不是没有,但是不多,这个在任何行业都是客观存在,也总有高端工匠在与之匹配,其他的人想挤进这个圈子,又有几个人能够成功?

消费者的消费都是量力而行的。没有几个人会说,我要支持工匠精神,而脱离自己的实际消费能力,去付出高价。这样也不会持久。拿邓新华的话来说,就是消费者也会被淘汰。所以邓新华得出一个结论,符合市场需求的就是好的,没必要非得纠结于质量高端的产品。更关键的是,作为工匠,把目光瞄准更大规模的普通消费者市场,利用规模优势,可以快速提高普通消费品的质量。

当然,这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得有匠心。没有匠心的工匠不在此讨论范围。

8.《匠人精神》读书笔记 篇八

初读感觉很有年代感,细读发现“匠人须知30条”从不会过时!

秋山利辉非常重视人才品格的培养和心理建设,专注于磨砺心性和品格。不仅是要培养技术优秀,会做事的工匠,而且要培养会好好做事的一流匠人。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这三十条包含了工作的基本要求、态度、心理准备、意识、技术等。礼仪、感谢、尊敬、关怀、谦虚,这些都是做人最重要的事,人做好了,事才能做好。

书中有很多精彩语言,对我很有触动。举几个例子:

1、“别人叫了才采取行动的,是下下策;模仿别人的行动去做,是中策;不等别人叫,自己意识到并且采取行动的,是上上策。”

如果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主动性差,领导分配什么就做什么,到最后还不能完全按领导的意图完成工作,这就属于“下下策”。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是超出领导的想象完成工作,工作中要采取主动,不能有“只完成薪水分内事”的想法。想“从工作中学习”,就要非常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唯有对每件事全力以赴、从不后悔、坚持到底的人,才能成长为一流的人才。

2、“时间永不停息,要紧的是思考自己现在能做的事,不浪费每一瞬间。”

人在年轻的时候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可以放纵,也可以珍惜当下,分秒必争。那些吃得苦中苦,过着苦行僧般生活的人,那些持之以恒自律的人,最后一定是成大器的人。因为总是在意时间的人,一定也是走在前面的人。

3、“我想培养的,不是“会做事”的工匠,而是“会做好事”的匠人。所谓“会好好做事”,就是一心想让客户满意,而且拥有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从容、自信解决问题的判断力,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客户都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

我想,秋山先生想要的也是我们企业想要的人才。无论是体检现场,还是业务部门,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各种找麻烦的顾客,不满意的客人,面对这些随时可能给我们提出问题的人,除了真诚的态度还需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来自于我们平时的自我修行,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公司文化、政策的了然于胸以及不断的学习。

作为一名上班族,只有在每天的工作中积极主动的拿出101%的气力,始终以101%的心态来面对和检讨自己的工作,持续做有益的事情,保持开朗的心境,关心周围的人,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9.《团队精神》读书笔记 篇九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

“一支箭易折断,一把箭难折断”的寓言,团队精神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很多人都知道,而要营造一个企业的团队精神却非易事,人多并不意味着力量就大,缺乏“团队精神”和协作的群体不过是乌合之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靠自然的力量去营造一个团结的群体显然是不现实的,企业最终是一盘散沙。还应拧成一股绳,这其中的学问可不是一点半点。读罢《团队精神》,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话在耳边回响,作为一名房地产从业人员,思绪自然向着销售团队精神如何铸造的思路倾斜,心中所感所悟。

感情与凝聚力

《团队精神》一书中,有一章专门讲到感情。因为一个团队要有凝聚力,团队成员之间必须有感情,把一些互相之间有很深矛盾和隔阂的人放在一起,无论如何是形成不了很强的凝聚力的。地产这个团队是讲感情的,也正是这种浓浓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吸引着你我。但感情不等于凝聚力。凝聚力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结合,有时过分地讲感情,不分是非,不讲原则,反而会破坏凝聚力。

凝聚力与竞争力

凝聚力与竞争力,由字面理解,应该是一种合力,但它们有各自的着力点。凝聚力对外来说,有一首革命老歌颇能说明问题―――《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一个团队有很强的凝聚力,无疑会形成这个团队较强的竞争力。“抱团打天下”必然比单打独斗要强得多。古代的兵法中就讲,要想歼灭敌人,分而歼之乃之上策。但对企业内部小环境而言,凝聚力并不等同于竞争力。团队优势的形成需要内部的竞争力。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一个团队参与社会竞争,要优胜劣汰;同样,在团队内部也要有优胜劣汰,这样这个团队才能有竞争力,才能在参与社会竞争时不被淘汰,毕竟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规律。

激情与战斗力

10.《朱永新:新教育精神》读书笔记 篇十

本书中韦伯论证的核心观点是:“在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诸基本要素中,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性行为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基于这一论点,几个问题自然是必须厘清的,于是形成了本书的基本框架。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着重诠释了三点:一是宗教信仰与社会阶层的关系,二是资本主义的精神 ,三是路德的职业观;第二部分,以前面内容为基础,作者剖析了深入入世禁欲的宗教基础,最后阐释了禁欲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关于整本书逻辑的推演,在精读的读书笔记中再予以分析,下面仅仅概括略读中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几点 。

一、天主教派与新教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此前在不少的书籍中有所了解,但韦伯的诠释是其中比较有趣而易于理解的。他首先引用了一句俗谚:“要不吃得好,要不就睡的稳”,进而指出:在这个事例中,基督新教徒偏爱吃好,而天主教徒宁愿睡稳。 这个浅显的比喻虽然不足以涵盖二者的全部区别,但却能够生动的描摹出天主教徒不关心世俗实务、清心寡欲的状态和新教徒对世俗工作的高度热情。而一项调查也佐证了韦伯的这一观点,在欧洲各国,一般天主教徒的子弟都喜好选择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来学习,在社会上也从事的多是收入不高的人文方面的职业,收入不高,赚钱的欲望也淡漠。而新教徒子弟都倾向于学习经济、金融、理工科、医学等等,在社会上从事的职业也多是收益较高的职业,赚钱欲望旺盛。

二、“足够”与“更多”

韦伯认为,在传统主义下,人们并非天生就想要赚的越多越好,而是只想单纯的过活。只要赚到足以应付这样的生活就好。显而易见,在这种状态下,要促使劳动者做更多的工作,只有减少劳动者单位劳动所获得的薪资。然而,这种低薪资势必导致劳动效能下滑。既然如此,如何断除人们期待最悠闲不费力而能赚到同等薪资的想法,而将劳动当做绝对的目的本身,显得尤为重要,相应的理论体系随之应运而生。正如桑巴特所言:区分需求满足于营利,是左右经济史走向的两大主轴。前者致力于个人的需求大小,只需要“足够”即可,而后者则跨越需求的门槛而致力于追求利得和获利的可能性,永远考虑的是“更多”。有了韦伯的这一论述,回想下富兰克林、李嘉诚、王永庆等拥有权势或巨额财富却生活相对简朴的杰出人物,他们的行为就不难理解了。

三、从路德到加尔文

尽管“职业”一词并非路德所创, 但与当代职业意涵类似的词汇则是由路德创造的。路德将职业定义为将世俗职业里的义务履行,评价为个人的道德实践所能达到的最高内容,这是承认世俗日常劳动具有宗教意义的思想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将俗世职业生活赋予如此的道德意义,这是宗教改革,尤其是路德影响深远的一大成就。

比路德走的更远的是加尔文,这位在我们读书会通读的700多页的《西方哲学史》中几乎没有涉及的人物,在韦伯眼中,却是对资本主义精神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人物。这一论证的推理较为复杂,个人觉得目前对其剖析比较清楚的是一位豆瓣书友的总结: 宗教改革—职业观念/预定论—禁欲主义—理性主义—资本主义精神—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抛却过程不论,单是从超越现实世界当中的宗教中能够推出以创造财富为己任的资本主义精神来,这一看似相当具有违和感却能自圆其说的体系确实有其精妙之处,由此,不由得联想到去年讨论程朱理学时,对朱熹构建“理气二元论”的探讨。二者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人们尽可以对其不去探究宇宙人生的真相,而去构建一个子虚乌有的体系而服务于某种政治经济目的表示不屑,但却难以不为他们精妙的思维而折服。

上一篇:2023年解读全国两会下一篇:施工人员日常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