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农社会实践活动报告(共13篇)
1.走进农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一
中学“走进新农村”研学实践活动总结
报告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7月1日,xxxx中学的学子开始了“走进新农村”的研学实践活动。xxxx学子秉承xx“五走进”的优良传统,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从实践中加强与农村乡土的血肉联系,从合作中领悟团结,从行动中提升能力,从感动中树立责任意识。
来自高一九个班级的46名同学以及11名带队领导和老师组成了xxxx中学“走进新农村”研学大队,于7月1日—7月4日四天在常德市汉寿县丰家铺镇各个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暑期研学实践活动硕果累累,为xxxx中学的研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一、闹事笃学,情系三农
范仲淹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同学们在繁华的省会长沙求学,但是在临近期末考试之时却以不亚于面对任何考试的认真来完成课题计划的制定。不到一个礼拜,同学们便完成了《汉寿县农村环保问题调查》《汉寿县农村留守老人现状调查》《汉寿县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汉寿县城乡学生互帮互助可行性调查》等五个充满责任意识和人文关怀的课题。在这些课题中,融入了同学们对社会和三农问题的思考和疑惑,他们在闹市笃学之余,渴望在新农村这个大课堂里找到自己的答案。
在风雨如晦的7月1日中午,开营仪式在同学们的满腔热忱中拉开帷幕。在开营仪式中,石东妮副校长强调了此次活动的主要目标和对同学的期许,石东妮副校长对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点期许:遵守纪律,注意影响;不怕困难,敢于克难;相互理解,注意礼节;做好准备,搞好四项竞赛。谆谆教诲,滴滴入心。学生代表刘扬发言,当他从刘德华校长手中接过队旗时,同学的使命感在掌声中迸发。
石东妮副校长发言
开营仪式后,同学们秩序竟然地登车,乘车前往常德市汉寿县丰家铺中学。他们将与当地学生合作,一起完成暑期调研实践活动。学校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活动由校长助理、高一年级组组长李建刚老师带队,刘德华校长、石东妮副校长、罗丹副校长陪同前往。
二、不怕困难,视之等闲
同学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之前都没能深入过农村,同学们对从农村的印象几乎完全来自于书本和新闻。但是,xxxx中学的课题指导老师魏欢说:“在去调研之前,两校同学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了方案,做好了预案再进行调研,由当地学生做向导,做到目标明确,调研高效。”在魏老师看来,农村和城市时存在巨大差异的,因此城里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对双方的想象各有不同,因此做好预案很有必要。增进城乡的相互了解,也是本次研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通过发放问卷,同学们可以获得农村的第一手资;也可以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培养礼仪意识。
炎炎夏日,同学们在乡间蜿蜒的小路上汗流浃背,挨家挨户进行问卷调查。除了问卷调查,同学们还要克服语言交流的障碍和村民误解的无奈。但是,同学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以积极的沟通态度调动了村民们的积极性。在调查中,同学们不仅领略了乡村旖旎的自然风光,更是在农家的劳动中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淳朴和对劳动价值的深刻认识。
在访谈了太平村的留守儿童时,刘琳芝同学感慨道:“在他们身上,我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有父母陪伴的幸福。”同学们发现,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的现象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在七月的乡村,本是金黄稻浪翻滚时却是绿色盎然,那是青壮一代外出务工造成的一种“意外”。这是多么以小见大的深邃视角,我为同学们的深刻自豪。一次调查,引起了同学们心中的阵阵悸动,悸动后的思索,这正是研学活动渴望达到的。
在调查鹿溪村的环保和竹海资源的开发利用时,他们这样写道:“他们并没认识到绿色开发竹海资源的巨大作用和意义,不认为环保和经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漠然使在环保教育熏陶中长大的同学们听来不禁愕然。
四天的考察活动,这不仅是一次认知上的洗礼,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它拓展了同学们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识,更是让他们有了悲天悯人的责任意识。
三、朴实沉毅,薪火相传
常德汉寿县丰家铺镇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着极具特色的农家旅游资源。我相信,在我们的呼吁下,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这里一定永远都有着青山绿水,也有着富裕小康的社会主义新面貌的农村。
“走进新农村”研学活动已经圆满落幕,但xx精神却薪火相传。“走进新农村”是一次心灵的朝圣,是一次田野菜园间的爱国、爱校、爱农教育。我们在羽翼未丰之时在学校老师的庇荫下去学习飞翔,在研学之路上我们怀抱理想,面向未来。
2.走进农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二
一、丰富校园生活, 开掘实践渠道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 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传统的教学将学生局限在仅有的几本教科书里面, 势必导致学生真实世界的缺失、自由活动的萎缩, 最终导致学生创造角色的缺席!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 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 让学生对自我、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 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1. 选择实践课题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 这个主题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越好, 范围越小越好, 让学生在活动开始之前便“跃跃欲试”, 这样才会使课堂活动之外的探究因这份心动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例如, 开展“让学生与校园环境对话”实践活动, 活动前我带着学生参观了我们美丽的校园, 再以调查表的形式让学生将自己感兴趣, 想研究、探讨的问题罗列出来。统计表明, 许多学生对学校的香樟树产生了浓厚兴趣, 当我拿着一根香樟枝条走进课堂, 让学生谈谈对香樟树的认识时, 个别学生说了它的外观和气味, 我趁势提问:“大家想不想进一步了解你们感兴趣的香樟树呢?”孩子们有的说:“我想知道它会不会开花结果。”有的说:“我想了解它的生长过程。”有的说:“香樟树的价格很贵, 种香樟树可以发财, 我们学校为什么不多种一些香樟树……”我告诉学生, 吉水香料油产量曾占到全国的30%, 并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地, 吉水香料油的主要原料来自香樟。一个课题就这样产生了。
2. 编辑手抄小报
办手抄报既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丰富学生的知识, 又可以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勇于动手的实践能力, 还可以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如开展“我是小编辑”的活动, 首先让孩子们自由组合, 每组推荐出一名组长任总编辑, 其他成员根据各自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 自拟栏目, 自己写稿、编辑、排版、设计等,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办完, 力求做到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合, 进行办报合作实践。在办手抄报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 发挥创新潜能, 办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手抄报。例如, 有办“环保知识小报”的, 有办“数学知识报”的, 有办“语文学习报”的……真是种类繁多, 各具特色, 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在孩子们设计的手抄报整个版面中, 他们还根据各自小报的特点, 配上精美的图画, 使手抄报展示出引人入胜的魅力。学生办完手抄报后, 师生民主进行评议, 根据评议结果, 给予奖励, 激励孩子们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入多种综合实践活动中。
二、立足家庭生活, 扩展实践内容
以家庭为课堂, 让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 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这也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家庭实践活动为辅助, 以学增知, 以劳辅德,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1. 收看时事新闻
现在是信息时代, 学会搜集、整理信息, 可以使学生耳聪目明, 头脑灵活。为了让学生在这方面得到锻炼, 我要求学生在家里, 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上等多种信息渠道搜集信息, 择其重要的两三条新闻, 写在“每日信息”摘录本里。学生积极参与到搜集、整理信息的活动中来, 不但拓宽了知识面, 开阔了眼界, 提高了阅读和习作的能力, 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养成了关心国内外大事的好习惯。如前不久的“叙利亚战争”, 孩子们通过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等途径了解了叙利亚战争的情况, 学生一个个讲起来头头是道。通过开展这项活动, 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他们还对“战争、和平、学习、奋进”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受到了爱和平、爱学习的教育。
2. 学习生活技能
劳动课是对学生实施生产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劳动课的教学质量, 我校对劳动课的内容做了一些必要的有限的调整和补充, 针对我校地处县城, 大部分家庭有菜园的特点, 在上好“种青菜”“养鸡鸭”“养兔子”等传统课的基础上增设了“养蚕”“织布”“缝纫”等特色课, 较好地完成了劳动知识的传授。另外我们还要求学生获得一枚“学农章”, 每个学生必须经过“种植章”“管理章”“养殖章”“收获章”四个内容的考核。每个部分又制定了不同的达标要求, 如“管理章”要求: (1) 能按时给庄稼拔草。 (2) 会正确使用肥料给农作物施肥。 (3) 会识别三种以上农作物的病虫害, 在争章达标中诱发学生学“农”的兴趣。
三、关注社会生活, 生成实践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要做, 要真正做, 只有到社会上去, 以社会为学校。这样, 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 都可以大大增加, 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在关注社会生活细节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 增强科技意识, 掌握迈入新世纪必需的劳动技能。
1. 进行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可以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能力, 是学生接触社会、感受生活的良好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就社会发展的某一现象进行调查, 弄清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活动中, 学生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 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校旁边有一条河, 以前河水清澈, 河里有许多小鱼小虾, 可现在河水浑浊, 河面有很多漂浮物, 还散发出一阵阵腥臭味。针对这一现象, 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调查活动, 让学生通过调查, 查清原因, 提出治理对策。第一, 以小组为单位, 各自拟出调查提纲。第二, 沿河进行观察、访问, 并做好记录。第三, 对调查的资料进行整理。第四, 交流调查结果。学生通过调查交流, 归纳总结出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沿河两岸的许多人家将生活垃圾倒入河中, 既污染了河水, 还堵塞了河道。二是上游有一个造纸厂的废水未经处理便排入河中, 既污染了河水, 还使得原来河中的鱼虾无法生存。针对家乡河被污染的原因, 学生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1) 大力宣传“爱护环境, 人人有责”, 增强沿河两岸民众的环保意识。 (2) 建议规范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 并对其进行集中整治, 严禁将生活垃圾倒入河中。 (3) 责令造纸厂科学处理工业废水, 如果未经处理排入河中, 则应受到处罚。
2. 开展实践竞赛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等同于课堂教学, 旨在通过多种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检验内化知识、运用知识, 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综合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实践竞赛不失为一种好途径。如组织开展“抓俘虏——找错别字”比赛, 比赛的具体操作设计可以这样进行, 赛前宣布要求: (1) 学生自由组合, 以小队为单位。 (2) 到街上找广告牌、铺面等地方的错别字, 在自己家、邻居家门联等处找错别字, 加以归类记录, 同时进行矫正。 (3) 根据搜集整理的记录评出优胜队, 予以奖励。实践证明:竞赛汇报时, 孩子们兴趣很浓, 纷纷说出自己小队找到的错别字, 并写出正确的字。
3.本报太极进社区活动走进农光东里 篇三
凤凰太极站长王老师对太极工作更是一丝不苟,只要说有太极表演或比赛,马上集中大家进行上下午的练习,让太极拳的每个动作做到位。报社与社区达成的协议王站长积极努力去落实,让更多的爱好者走进太极辅导站,并影响愿意通过太极养生来强身健身的爱好者们参与进来,让更多的爱好者真正理解太极拳与太极操的区别,让更多的年轻人认知太极拳。
在交流中有位拳友问宋剑老师说,他练太极拳也有十余年了,就是松胯掌握不好,始终找不到那种松的状态。宋剑老师说,松胯在于松,有时候练的人觉得松胯应该是怎么做动作就能松开了,其实是不对的。这个松完全是在意念上,它是一种心虚的感觉,要控制身体哪都动不了,只有跨在慢慢往里缩。它是虚空感,松是让你虚空。好像是你在坐着一样,劲儿不是在胯上,意念让你慢慢的松,然后变成虚空,而形成坐的姿势。通过老师指点,学员们慢慢领会到站桩的要领。大家还表示报社太极活动能多下社区,多交流。
4.广州农讲所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 篇四
【摘要】4月12日,我们中文系党支部组织了一次意义深刻的红色之旅——到广州烈士陵园。我们在革命先驱的墓碑下庄严的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未中国人民事业奉献终身,而在这清明节之际,我们也献上自己手中的鲜花为这些为中国事业而献身的革命英雄表达我们的悲痛之情和敬佩之意。
【关键词】红色之旅,烈士陵园,扫墓
4月12日,我们广东外语外贸南国商学院中文系党支部怀着激动敬仰的心情,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来到了位于越秀区的广州烈士陵园,缅怀先驱、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伟大而先进的党。
一、初入烈士陵园
庄严而气氛沉重的烈士陵园,没有太多的修饰,只有柔情的绿水、坚硬提拔的青松在旁,这些就像是烈士们的情感一般,对待我们中国的亲人柔情似水,对待敌人坚强不屈。我们缓缓而进,大家的脚步轻而迟缓,因为怕打扰到这里安息的英魂,因为感染到了这里沉重的气息。
历史举起如椽的大笔,在这块热土上谱写出抗敌御侮、气壮山河的光辉篇章;书写下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这块英雄的土地,凝聚着虎门军民不屈不挠的高风亮节和爱国情怀。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民主、安逸的社会主义环境中,在党的“三个代表”的正确思想领导下,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捍卫千千万万英雄节兵们用鲜血拼下的国土;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祖国的富强壮大尽自己应尽的责任;我们更没有理由忘记我们伟大的建国先驱。
拾级而上,我们感受到我们离英雄越来越近,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巧,几个大字,深刻而刺眼的映入眼帘里,石碑上的一连串的图像,经真实的那一幕幕似乎就展现在我们面前,而这份历史痕迹虽然保持沉默不语,却不能不刺痛我们的心。
我们手持鲜花,在碑前默哀三分钟,之后献上我们的花,表达了我们心中的哀思之情和崇敬之意。之后我们在这里宣誓,也许收到了这里的气息的感染,我们的精神饱满而充实,我们的誓词读得掷地有声,我们的宣誓是那么的坚定而勇往直前。
随后,我们还瞻仰了烈士墓、血祭轩辕亭、中苏亭、中朝亭。
二、印象最深的两个地方
在中朝亭中,我了解了那段壮烈的历史:依旧二七年十二月十一日,广州工人阶级和革命士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在参加起义的革命士兵中,有朝鲜青年一百五十余人,他们与中国战友高举义旗,并肩作战,最后在沙河之役坚守阵地,大部分英勇牺牲,表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慨!黄剑英提的“中朝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万古长青!”让我们感受到了,要发展,就要建立友好邦国,守望相助,共发展,才能建设和谐的社会。
在血祭轩辕亭中,我了解了陈铁军烈士和周文雍烈士两个人的伟大爱情,他们为了工作需要,做了半年的假夫妻,最终终于知道彼此是心中所爱的时候确实面临要上刑场的时候,但是他们丝毫没有退缩,丝毫没有求饶,他们慷慨就义,他们为能够在天上做一对真正的夫妻而欢喜,他们为能为中国共产党为人民牺牲而倍感欣慰,他们的精神是值得称颂的,他们的爱情是可歌可泣的,他们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烈士陵园看到的是一队队的青少年们手执鲜花来这里为已逝的英雄们献上自己的敬佩之情,感受和学习烈士们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有了这么多爱国的青年,中国的未来能不强么?有了这么多感人的事迹在感染着我们新一代的中国人,在鞭策着我们的前进,中国的未来能不发展,不前进么?
三、烈士陵园所感
烈士陵园回来之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因此做了一首现代诗:
缅怀先烈,颂我党情
纷纷时节的清明,阴霾天气,滑落雨滴,透着忧伤的气息;
我们祭拜先祖,我们缅怀英魂。
广州烈士陵园,铮铮忠骨所埋之地,苍松在侧,青水傍依;
烈士们的宝贵生命,将无比豪气用鲜血抛洒天际。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
党旗下的我们庄严宣誓,郑重而沉静,融入党的怀抱,严格要求自己,为人民全心全意!
瞻仰碑上英雄们的浮雕,我们崇敬于心;
回荡在**不安的岁月里,哀思千万斤;
置鲜花墓冢前,低头默哀,历史积淀使我们铭记……
广州起义烈士碑志,牵动几万人的心;
四烈士墓,庄严肃穆,是我们仿效的英灵;
携手朝鲜,握手苏联,鲜血见证,情谊感天,我们的友谊万古长青;
周陈刑场之婚礼,反动派的枪声化作礼炮鸣起,八角湖心亭,血祭轩辕情;
先烈的精神亘古流传,我们感受其中,我们倍受鼓动……
朦胧而深沉的雨后晴空,我们缓步离去。
这为了别人幸福而逝之人的归属,萌生万物,心心交流,灵魂撞击,光辉的思想不灭,英雄的鲜血不会白流,新生机在这充满养分的土壤中蠢蠢而动,我们站在这些英魂的肩膀上去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人民精神生生不息!
5.走进社区社会实践报告 篇五
一、我此行的主要目的:
(一)调查社区老年人口
(二)调查如今的养老状况如何
(三)调查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四)调查老年人的生活条件。
二、活动流程
(一)首先社区主任为我们介绍了社区的基本状况,等一些列的自然情况,其中提到进化社区老年人数量与其他社区相比人数较多,并且两劳释放人员也居多,老年人口数量每年呈一定数量增加,这是关键所在。
(二)我们由陈老师带队首先走入当地一普通居民家中做实地调查,并发现一些问题,老人通常都跟子女生活在一起,我们调查的这位老人就是跟女儿生活在一起,为了照顾老人,女儿没有任何工作,无收入来源,老人常年吃药,家庭负担较重,且居住条件并不是良好,面临的养老问题十分严峻。
(三)在经过我们一番详细调查与沟通后,发现诸多问题,这位老人83岁,有心脏病史等,视力也有问题,但思维相当清醒,老人的身体健康情况不容乐观大病小病总会有些,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老人的精神状况十分不好,对生活没有充满希望,郁郁寡欢,并且不愿意与人沟通,我试着用我在课堂上学的学的知识与老人进行谈心,努力与老人寻找相同的话题,并手握着老人的手,给与其亲切感,老人在我的带动下与我渐渐的愿意与我交流了,并且难得的是在老人的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可见之前老师教给我们的福祉知识是多么的有用,遗憾的是自己学到的专业技能不够多,以至于不能更进一步的为老人服务。
(四)老年人的生活条件不容乐观,老人居住的是一幢老居民楼,可谓“历史悠久”,残破不全,在进入楼里之前我甚至以为这栋楼已经被废弃很久了,然后进入房间后的第一感觉是阴暗,房间窄小,墙上斑驳不堪,家具破旧,且一张床就已经把房间的一半地方占据了,由于是一楼,而且地势较低,潮气重,居住环境根本不利于老人的健康,进入老人家的时候天气已经很冷且没有取暖设备,老人穿的较多,总说冷不爱走动,与老人谈心唠嗑时问起是否参加社区活动,老人根本不知道社区为何物,更别说参加社区活动了。
三、总结与体会
总结:整个社区之行发现了许多优点,社区主任非常热情,态度很好,耐心为我们讲解,社区也有意识的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也有一定的场地与硬件设施,能够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这是值得我们赞赏的,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社区活动的宣传不是很到位以致于许多老人都不知道有社区活动,不能更好的发动全体老人参加,而我觉得更重要的问题则是在于老人当今的自身状况与养老状况令我较为担忧,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心理精神状态也不是令人乐观,再就是由于老人自身需要照顾则家庭中必须有一人给与照顾,劳动力减少,家庭的开销增大,收入减少,使家庭生活困难,加重家庭负担,何谈幸福,何谈福祉,根据以上问题,我给出的建议是:
(一)社区方面:
1.社区应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让所有老人参与所有的集体活动中去,做到老有所乐,从而改变老人的精神状态。
2.针对老人自身的情况,应当找专门机构给与其照顾帮助,好让家庭成员解放出来,投入到社会生产之中,才能减轻家庭负担,才有资格谈幸福,才有本钱谈福祉,还需要的是懂得心理的社工入户走访谈心,解决老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得让老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
3.逐步帮助老人改善身体健康,充分组织动员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各项活动。
(二)家庭方面:让家庭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须注意对待老人的言辞,与态度,对待老人这种特殊人群有时需要另一种思维,尽量满足老人要求有时善意的欺骗也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老人能做到的事情尽量让老人自己去做,多与家中的老人进行沟通,缓解老人的孤单感等。以上便是这次社会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与建议。
6.走进果园社会实践报告 篇六
20xx年7月7日-27日
时间地点:
xxx
实践过程及体会:
这个暑假,我和经管院的几个校友组队一起去咸宁智敏有机果园进行了为期20天(7.7-7.27)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我受益良多,不仅结识了一群好朋友而且还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去咸宁之前,我们召开了好几次小组会议,讨论实践的内容和方式以及调查问卷的设计,讨论过程中大家都非常热情积极,各抒己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最后我们达成一致意见。准备工作就绪后,7月7日,我们动身来到咸宁,来到了果园,那里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为我们安排好食宿。前几天我们以边游玩边调研的方式,亲自去果园参观,同工作人员交流,了解一下果园周围的环境以及那里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几天下来,大家对果园和那里的工作人员都非常熟悉了。当然我们此次行的目的并不是玩乐,接下来,我们就员工的工作情况和他们对公司激励制度的意见和建议等相关问题做了采访,员工们也耐心有好地作了较认真的回答,我们就边提问边做记载。回到住处后,我们整理了采访稿,针对他们的回答一起商议如何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大概确定内容和方向后,我们各自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投票,我们挑选了问卷的问题并设置好了选项。仔细审核之后,我们开始了问卷调查,员工们认真地阅读了问卷并小心翼翼地勾了选项,弄完问卷调查后,我们告别了果园及那里的人们回到了武汉。回到学校后,我们做了短暂的调整,继续到武汉各公司做问卷调查,很快我们便将所有的问卷调查都做完了。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整理了问卷,然后分工做数据统计最后汇总,这是一项复杂而棘手的工作,一不小心就会出错,于是我们反复进行了检查和校正。所有数据统计出来后,我们开小组会议讨论了如何撰写实验报告及分工问题,最后,我们将各自负责的部分做好交给组长。通过和队友们的分工合作,我们很愉快的完成了这次暑期实践。以下是我是个人心得:
对于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我们会面临很多新的事物并要时刻准备着接受挑战,因此,我们应抓紧每一次另自己成长成熟的机会历练自己。武汉的夏天,虽天气炎热,酷日当头,我们一群人在考试完后没有给自己假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大家都有共同的愿望,就是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事情运用到社会中,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升的地方。
时光荏苒,大学也已经过去二分之一了。周围的同学也都在为毕业后的出路作打算,但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在招聘会的大字报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经验者优先”等字眼,可还在校园里面的莘莘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顺利进入社会,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们组队来到了咸宁智敏有机果园进行了这次实践活动。所谓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就只能是纸上谈兵。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认识了一些好朋友,也学到了一些认识事物、处理事情的方法技巧。所以,我们要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用于实践。
如今,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我们已经完全进入了信息社会,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己,并将知识用于实践。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接触了各种各样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的人和事。在学校里,也许有老师或班委通知或安排各种作业,但在这里,不会有人会告诉你这些,你必须要自己想你,思考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或另他人满意。在学校,只有学习的氛围,毕竟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在为取得更高的成绩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就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别人怎样做人,以提高自已的能力!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的身份。接触那些刚刚毕业的学长学姐,他们总是对我说要好好珍惜在学校的时间。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所以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感谢在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遇到的人,他们很友好,热心的帮助我,我也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也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了提升。我们的队友是来自不同院的,通过短暂的相处,我了解到了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性。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善于与别人沟通,这需要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7.走进农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七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 上海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尤其是遍布全市的博物馆蕴藏着的丰富德育、智育、美育方面的教育元素。博物馆是一部立体的“百科全书”, 它既是国家文化的窗口, 又是国民终身教育的学校, 更是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一片绿洲。其藏品贯穿古今、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中小学生而言, 博物馆是一个是充满新奇、令人幻想的场所。
对青少年开展素质教育是基于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实际上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发展。博物馆, 它通过自然标本、文物背后的故事、艺术形象、强烈的色彩等多种手段能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智力发展、情感塑造、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 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又是非常深刻的。所以, 博物馆资源对学校充实课程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科普教育等活动无疑是最适合、最有意义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学校教育的形态更加丰富多样。面对当前学生发展的需求及当下教育发展的要求, 如何开发课程资源, 怎样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的平台是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着重思考的一个课题。结合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及上海博物馆发展的现状, 学校认真搜集了上海各类博物馆的相关信息, 针对学校自身课程设置及学生培养目标, 将“走进博物馆”作为我校开发德育课程、开展校外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们关注博物馆资源的独特价值与学生体验活动的契合, 努力为学生创设特征鲜明、形态方法、价值多元、童趣盎然的活动。让每个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 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 在与自然、人文、科学的接触中感受知识的魅力, 并触碰心灵。让每一次的活动成为学生真实的经历, 提供了发现、发挥学生专长和潜能的机会。为此, 学校设计和开发了一系列的“走进博物馆”教育活动。
一、利用博物馆深化教学知识,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
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许多学科知识学生只能听或看, 不能实际的欣赏、观察或触摸, 而真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的, 莫过于对他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和体验, 尤其是在历史、地理、科学、音乐等学科中尤为明显。结合学科教学内容, 学校每学期会组织不同年级或班级到博物馆中开展系列教学活动, 现已列入学科学习系列的主要有上海博物馆、自然博物馆、鲁迅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
例如, 在六年级科学课中学到生命的孕育、生物的进化、动植物的种类等章节时, 学校会组织学生到自然博物馆进行实地观察和学习, 在学科教师事先的讲解铺垫下, 再通过博物馆中大量文字、图片、实物资料的补充, 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自然提升, 对所学知识能掌握的更全面、更透彻。
又如, 在七年级学习中国历史《商周文化的瑰宝》一课时, 认识青铜器, 理解青铜器是研究和了解商周时代社会生活的最权威史料, 这是教学中的一项重点内容, 但现实生活中青铜器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和陌生了, 此时带学生走进上博青铜馆, 与青铜器来一次亲密接触。上海博物馆中的中国古代青铜馆收藏了大量青铜珍品, 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观察那一件件不同时期的青铜制品, 陈列柜中的“钵”、“鬲”、“釜”、“簋”都不再是书本中晦涩难认的文字, 而是能真实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情况的具有重要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淳朴器物, 原先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在这样的学习中迎刃而解。
二、利用博物馆开展仪式教育, 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学校德育教育活动中, 每逢一些重要的纪念日都会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仪式教育, 例如清明节缅怀英烈、五四青年节团员入团宣誓、少先队换代大号红领巾等。这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责任教育的重要抓手。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这些教育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 凭借相应的氛围营造或情感渲染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 进而内化为自身的需求, 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近两年, 学校将这些活动逐渐转入了博物馆和纪念馆, 已实施过教育活动的有龙华烈士纪念馆、上海公安博物馆、民防科普教育馆、禁毒教育馆、中共四大会址、中国院士馆等。
“启发人民爱国爱民族之心”是博物馆教育的目的之一。博物馆、纪念馆中的文物古迹是历史的见证, 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是由历史的力量形成的, 这些文化资源流传下来, 成为历史的一面镜子、一种精神, 可激励人、感染人。上海龙华烈士纪念馆是集园林、遗址、碑苑、陈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纪念场所, 素有"上海雨花台"之称。每年清明节前, 学校会组织八年级学生到龙华烈士纪念馆举行缅怀英烈活动, 通过对这一革命遗址实地参观、对革命烈士事迹的了解学习, 再加之庄重肃穆的祭奠仪式, 才能从情感上真正触动学生心灵, 激发即将跨入青年行列的学生们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利用博物馆设计春秋游活动, 提升游玩娱乐的文化内涵
每年的春秋游是学生们最喜欢也最期盼的校外实践活动, 如何让学生们放松心情、开拓视野、安全愉快的进行活动, 场所的选择至关重要。在兼顾自然景观、互动娱乐的同时, 学校将大型的、综合性的博物馆、或距离市区较远的博物馆融入到学生春秋游活动中。例如位于上海浦东临港新城的中国航海博物馆, 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综合性航海博物馆, 该馆旨在发扬光大“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精神,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灿烂的航海文明和优良的传统, 同时展示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世界航海科学发展的贡献;展示中国航海事业的新技术、新成就。我们将参观航海博物馆与游玩滴水湖组合成一日实践活动, 学生们既能领略到美丽清新的自然气息, 又能了解许多航海知识, 培养学生热爱航海事业的兴趣, 感受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文化氛围。
此外, 我们还将上海科技馆、中国航海博物馆、长风公园水族馆、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上海地震科普馆、汽车博物馆等与周边的自然景点相结合设计学生春秋游实践活动。活动后我们及时收集和展示学生们的活动成果, 不论是照片、感悟、还是他们自己的小组活动汇报, 从中明显的发现, 这样的春秋游活动设计给学生们带来的收获远远多于单纯的玩耍娱乐。
四、利用博物馆促进亲子沟通, 推动学习型家庭的建设
在对我校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发现, 学生家长与孩子的家庭互动活动主要集中在旅游、购物、体育锻炼几方面, 很少有家长将博物馆作为家庭共同学习促进的途径。可见, 上海虽然是全国拥有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但普通市民们对其存在的价值及意义还没有足够的认识。鉴于这样的现状, 我校在每年的寒暑假, 会给学生布置一项特殊的假期作业——和爸爸妈妈一起走进博物馆, 并印发学校收集制作的上海各类博物馆导览图供学生和家长选择参考。
对于那些规模较大、综合性的、或有特殊意义的博物馆学校会优先统一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外, 除此之外, 上海还有大批规模较小、富有特色和教育意义的行业博物馆、名人故居等, 例如上海琉璃博物馆、铁路博物馆、邮政博物馆、蔡元培故居、徐光启纪念馆等等, 在没有条件组织学生集体学习的情况下, 学校倡导学生依据个人兴趣或交通的便捷情况, 带领爸爸妈妈一起走进博物馆, 并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这样的活动, 无疑为加强亲子沟通, 建设学习型家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在几年的探索实践中, 针对上海市区的博物馆, 学校主要通过以上四种方式进行设计, 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在不同的年段组织学习和实践。与此同时, 学校还利用每年暑期的学生夏令营活动, 带学生们走出上海, 走进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苏州博物馆、浙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南京总统府等周边省市的大型博物馆, 这一系列形式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加深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坚定民族自尊心, 使学生们在中华民族辉煌而多难的历史面前激发起民族的自信和自豪, 也在对过去一段屈辱历史的触摸中撞击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壮志豪情。
“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设计实施以来, 极好的利用了各类博物馆的独特优势开辟出学生社会实践的大舞台, 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开拓视野, 增长知识, 又使学生们的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也在公民素养、社会责任、国家情感等方面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8.暑期走进工厂社会实践报告 篇八
第一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明白了暑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良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
通过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长在,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
时间一晃而过,今天已经是我们团队进厂实习的第五天,天气还是一样的闷热,但我们的好奇心和认真、虚心学习的态度没有丝毫减退,我们也没有感到丝毫的疲惫;早上起床,经过简单的整理,我们就出发向我们实习的工厂。
还记得我们第一天进工厂看见那些机器时都很好奇,它们是干什么的,是怎样工作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围绕着我们;经过这几天的实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的机器,而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了解万能摇臂铣床,我们首先看工厂工人的操作,然后向工人们询问一些自己的疑问,他们对我们的提问也做了解答,接着我们又用网络查找了关于它的信息,我们主要了解了它的结构特点,主要有这么几点:
1、铣床立铣头配置台湾炮塔铣头,高速铣削,且主轴装有手动和微动两种进给方式,铣床头可在垂直平面内调整±45°,在水平面内回转 180°,摇臂不仅能前后伸缩,并可在水平面内作360度回转,加工更为方便、准确,拓展机床的加工使用范围。卧式主轴采用能耗制动,制动转矩大,停止迅速、更加可靠。
2、工作台纵、横向有手动进给、机动进给和机动快进三种,铣床机动进给可获得8种不同的进给速度,能满足的加工要求;快速进给可使工件迅速到达加工位置,加工方便、快捷,缩短非加工时间。
3、升降台Z向升降可通过手动和机动两种方式来实现,且手动和机动是互锁的,消除了不安全因素。
经过这一系列的了解,我们对这台机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们在工人们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刚开始时我们总是有各种失误,在工人们细心的讲解下我们渐渐的也可以自己操作,这时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热的满头大汗,但当我们制作的东西也得到了工人师傅的认可时,我们都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9.走进慈济实践报告 篇九
西昌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 工商管理专业 周沁
摘要:2008年5月12日2点28分,四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震惊全球。台湾慈济人得知此事后。,马上赶往受灾严重的什邡市洛水镇---我的家乡,进行援救。至今三年已经过去,慈济人仍然守候在我们身旁,作为一名大学生的我,在这个寒假志愿加入慈济,感受大爱,走进冬天的童话。
正文: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一个春节,他们与灾区五保户一起团年;2010年春节,他们请来乡亲一起“摸福”;即将到来的震后第三个春节,他们依然选择远离亲人守在四川,陪我们度过···他们就是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援建四川震灾区的工作者们。而正在思考如何度过这个寒假的我知道此事之后,决定前往洛水镇的台湾慈济服务中心,成为一名小小的志工。
讲述在服务中心里发生的事之前,先讲述一下慈济的发展史。1996年,中国台湾正努力摆脱农业生产的型态,为吸引外资,在雄成立第一个加工出口区;曾经在台湾投入大量关怀的国际慈善组织,完成阶段性的任务后,陆续将资源转向世界其他更需要的地方。当时台湾一千两百万人口中,仍有一百三十万处于政府贫困线下,等待援助。在最进步富裕的社会,也有暗角苦难的众生,何况在那匮乏年代里的偏僻贫穷[后山]――花蓮。此时二十九岁的证严上人,秉承佛陀“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精神,结合四位同修弟子及三十位信众,成 1
立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从每日增产一双婴儿鞋,每日节省五毛买菜金,以慈悲喜舍之心,起救苦救难之行,开启了救贫,救苦,救急,救难的慈善工作。上人亲自带领弟子深入社会暗角,关怀贫病,走过无数的风霜雨露。在慈善工作上救济的方式有长期救助与急难救助,善款的运用则秉持“诚正信实”;且要一元当作两元用的去“亲手遍布施”。慈善是慈济志业的根基,而慈善工作要达到“直接,重点,务实”,就必须借助访视。进行访视可说是福慧双修――走入案家,看到人间疾苦进而伸援,就是造福;看到人生形貌而有所悟,即是增加智慧。--直至今日慈济人仍然亲耳,亲眼,亲手,亲脚的关怀贫病苦难,一日也不曾停歇。从最初一年救济十三位贫困个案,到70年代台风赈灾进行数千人的发放,在一次又一次的赈灾,济贫活动中,归纳出了“勘灾,造册,发放”的准则,也确立了对受助者长期关怀,定期访视的作法,也成为慈济日后对应灾变的根本程序,与急难时从容运作。自1991年援助孟加拉水患,揭开国际赈灾的序幕,对于受灾国家,除了提供粮食,衣被,药品的紧急援助外,还援建房屋,协助开发水源,提供义诊;关怀项目尽管有别,“尊重生命”的理念却始终如一。2003年,以“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之名,正式成为联合国非正式组织联系单位(The Committee on NGO of the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的一员。同年,台湾有一群企业家志工为能让慈济急难救援,更掌握时效,及时配合供应灾区志工的援助工作及物资需求,他们以慈济大爱的精神和环保理念,成立“慈济国际人道救援会”(Tzu Chi International Aid Association, TIHAA)。
春节前夕,我与朋友结伴来到了什邡市洛水镇的台湾慈济服务中心。一对火红的中国结为简单的布置增添了几分暖意,进门右侧挂着“一周行事历”,写着每天的工作安排:星期一联合村环保,静思读书会;星期二手语研习···身着慈济深蓝制的两位叔公吴玉东和陈嘉正走到我们身边,亲切地对我们说:“欢迎小志工的到来!”并告诉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到乡亲家里搬桌子板凳以及打扫这里的卫生,为明天的活动做准备。我们来到了一位名叫李健聪的老人家里。他告诉我们,他是首批当地的志愿者之一,除了带孙子外的时间他都扑在了慈济。他说:“我们看到了慈济在这里怎样做,被感动,所以也跟他们一起做。”在搬运的时候,由于桌子太滑,我的手被划了一道小口子,叔公知道了,马上给我进行了包扎,还对我说:“小志工很勇敢!”明明是一件小事,可是吴叔公却给予我极大的关怀,这是我在慈济第一次切身体会到爱的力量,因为我一口气搬完了桌子板凳。休息的时候,我和陈叔公聊天,他告诉我:“我们有一个信念是要‘视如己亲’,把灾区的乡亲当作自己的亲人。”他还笑着说:“这里很冷,打从娘胎里出来到现在,我是第一次这么低的温度下生活,但我们非常乐意。希望乡亲们越早站起来越好。”我对他说:“一定!”走进他们的办公室,在墙角我看到了两个用纸箱做的垃圾桶,一个装可再次利用的,一个装不能再次利用的。而他们正忙着手上的活-—用废纸做蝴蝶结。我也去帮忙,不过还真难。闲聊时叔母告诉我,慈济人来自世界各地,有公司老板,大学教授,学生,工人,农民···我们不需要你有多少钱,而是要有慈悲的心,当然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慈济人是需要经过
许多考验的。一会儿,一个叔公来找我要我参加千手观音的表演,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我当然得抓紧了。经过两个小时的排练总算勉强过关了,叔公告诉我没关系,只要用心就好了,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学会宽容。
第二天,我们早早地来帮忙,今天我们主要的任务是陪伴老人快乐的度过除夕。九点,我们带上自己做的可爱面具唱着新年歌站在门口迎接老爷爷老婆婆的到来。十点,我们陪同老人进入大厅,叫他们做互相捶背的游戏。老人们都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像冬天里的太阳。当老人们都到齐时,我们开始奉茶。我们两人一组。当走到老人身前时,做半跪姿势,双手捧茶,微笑着说:“请您喝茶!”表演开始了,没有华丽的服装,但是身着志愿者的工作服对于我来说已是很大的荣幸。十二点,我们陪同老人来到饭厅,要说明一下饭桌上的菜没有一道是荤的,因为证严上人信佛吃素。但是这些菜全都出自于志愿者的爱心,最后上了一道看似像酥肉的素菜,他们说是证严上人亲自做的,昨天刚空运过来。活动结束时,叔公叔母们给我们每个人一个存钱罐:竹筒岁月。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进步了解了慈济。首先他们非常注重节约环保。厕所里不会有准备好的卫生纸,因为怕浪费。给我们发的资料背面往往是一些不相关的内容,因为我们拿到手里的已经是被二次利用了。在讲授关于环保的问题是,我知道了饮料瓶的盖子可以被溶解做成我们夏天穿的运动衫甚至毛毯,这些东西并不是只听听,而是亲眼所见的。关于证严上人,当湖南遭受大学时,证严上人只着微薄衣
物,她告诉弟子,只有深切体会人民的苦难才能知道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东西,她吃的永远是自己种的蔬菜。她被称为台湾最美的女人。在评选谁是400年来对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时,她位居第二,超过了孙中山,蒋介石。她是创造穷人帮助穷人的第一人。
值得一说的是证严上人的静思语(出家前她自号静思),因为给予了我很多的感悟。在这里我罗列十条:
1.无心去往坏处想,则任何话都是好话。
2.生气是短暂的发疯。
3.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算是好人。
4.不要操心和烦心,要用心。
5.做坏事不能多我一个,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个。
6.只要能张开眼睛,每一天都是我的新生之日,都是我做人的开始。
7.转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世界无限宽广。换一种来待人处事,人事无不轻安。
8.要原谅一个无心伤害人的人;不能做一个轻易就被别人伤害的人。
9.与人相处犹如照镜子,要镜中人笑,需自己先笑。
10.不逾越做人的规矩,人生就会海阔天空。
结束语:许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写的是在在某某公司的实习经历,我想说的是学会做事固然重要,但学会做人更重要。在当今社会,一个人的道德基础尤为重要,即使有再高的学历,再多的工作经验,没
有基本的道德,那什么都只能化为0.在慈济,我感受到爱,也学会了奉献自己的爱。只有活在爱的世界里,人才算真正的人。在爱的世界里,就算是一个平常人,也是最富有的。
注:慈济发展史摘于
2011
10.走进农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十
关键词:儿童,涂鸦行为,“实画实说”
绘画, 是儿童本能地表现喜怒哀乐情绪的心理过程, 当孩子拿起笔开始涂鸦的那一刻起, 他们已经开始对自己、对父母、对世界诉说着内心的想法, 对于这些小家伙来说, 涂画不只是一个好玩的游戏, 更是一个了解自己, 充分发挥想象力, 表达梦想的绝佳方法。
一、“实画实说”亲子涂鸦活动营概况
“实画实说”亲子涂鸦活动营, 是中国儿童中心教育活动部在探索创新儿童艺术活动中的一项大胆尝试, 活动营依托于艺术心理健康教育计划项目而开展。活动的首要目的在于透过涂鸦为窗口, 来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 听懂孩子的情绪表达, 以打开和释放其潜能, 实现和完善其能力。当然,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 我们希望在周末提供一个亲子平等交流的时光, 让父母静下心来, 用心的听一听孩子的话。
从2013 年至今, 我们通过12 大主题, 一共举办了3 期共计18次的活动, 利用拼图、葫芦、面具、丝巾、滴管、牙刷等多个素材进行创作, 以促进儿童情绪表达和想象力提升。活动以创新有趣的涂鸦方式, 引导孩子自发性的创作, 引导家长与孩子良性互动, 倾听记录孩子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当作品完成后, 康老师会通过孩子的故事结合作品本身的特点来分析孩子的情绪表达, 给家长提出一些可能的建议来促进儿童成长。
二、“实画实说”亲子涂鸦活动营的理念
1. 注重艺术心理智能启蒙。因为儿童的每一次创作, 都是自己的心理投射, 也是自然的真情表白, 而且只有对他具有特殊的意义。其中包括了象征符号的运作、家人互动的情形、比例大小不同的各式物体、色彩运用的种种变化等, 这些都是对儿童的心理运作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2. 不教而教的引导方式。活动中, 我们反对不屑、质疑和批评, 我们倡导倾听、回应与鼓励。教师和家长只是扮演支持者、引导者及旁观者的角色, 完全不介入孩子的创作行为, 以一种一无所知的态度, 允许儿童去表现此时此刻的艺术体验。
3. 情境创设的开放性。 ( 1) 绘画主题的开放性; ( 2) 活动环境的开放性; ( 3) 创作媒材的开放性。给孩提供一种创作的仪式感, 鼓励他们更自由地表达。
三、“实画实说”亲子涂鸦活动营的实践
( 一) 亲子涂鸦活动方案: 《与丝巾共舞》
1. 活动目标: 儿童在方形的空白丝巾上, 用手绘的方式来创作自己喜爱的各种图像。运用丝巾的柔软性, 作为与舞伴联接的沟通管道。
2. 活动材料: 60 厘米方丝巾、水彩笔、蜡笔、丙烯颜料、丝巾染料、四根木条、大头钉、轮廓线笔、调色盘、画笔、吹风机、小水筒、工作围裙、套袖、音乐播放器。
3 . 活动流程: ( 1 ) 请儿童先将丝巾四边用大头钉固定在四根木条上; ( 2) 使用轮廓线笔画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图形, 再用画笔沾染料涂在丝巾上, 也可先上染料颜色, 再使用轮廓线笔画出自己想要的图案; ( 3) 画完后, 用吹风机 ( 与画面距离不少于二十厘米) 吹干画面, 便可以正式作为舞伴来使用丝巾。 ( 4) 帮这个舞伴取个名字; ( 5) 最后轮流说出自己与丝巾的故事, 大家一起分享对方的成长喜悦。 ( 6) 请儿童将丝巾绑在她的头发上、脖子上或腰部上, 看看有何视觉上的变化; ( 7) 作品的艺术心理分析。
4. 活动成效。孩子从与丝巾共舞中, 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情, 让更多的人能了解他的目前状况, 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行为方式。
( 二) 部分实例作品分析 ( 略)
( 三) 家长感想
景宣妈妈: 孩子和我参加与丝巾共舞活动, 感觉非常好! 第一次在丝巾上作画, 孩子感觉非常新鲜, 在学校和家里画画时有时会有很多限制, 通常是在纸上画。而这次活动为孩子和家长开拓了思路, 增加了创作空间。
……
涂鸦课能够反映出孩子的心理状态, 也是家长应关注孩子全面成长的一部分。在涂鸦的过程中, 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同时丰富了他们的课余活动, 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家长给我们的反馈, 不仅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 更激发了我们对于这项活动的思考, 如何才能够更加激发孩子和家长的兴趣, 如何才能够让活动更加的充实和饱满? 我们也做了一些思考。
首先, 是涂鸦活动心理分析的专业性的问题。在通过孩子涂鸦来发现他们的成长问题时, 我们不能随便去猜测, 而要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认真研究, 不要照搬书中的内容, 而要将书中的很多方法作为平时自己细心观察和理解孩子的一个部分。
其次, 是活动环节紧凑性的问题。在每次活动中, 一对一地分享和分析点评比较耗时, 除了正在与老师互动的家庭, 其余的家庭比较松散, 在这个环节中, 我们可以根据每次活动的主题, 设计一些亲子互动的活动, 让整个环节更加凝聚。
最后, 是关于活动人数的问题, 因为活动的特殊性, 决定了此项活动更适合较少的孩子参加, 如何扩大孩子的参与面, 提升活动的普及性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
其实, 关于孩子的性格和潜力的发展,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几次活动虽然不能让孩子和家长产生质的变化, 但是我们相信, 一粒充满希望的种子已经在孩子和家长的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方富熹, 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董奇, 陶沙.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康耀南.12色彩性格[M].语文出版社, 2010.
11.走进农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十一
群众、服务发展”活动的情况报告
按照区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走进基层、走进农村,服务群众、服务发展”集中调研服务周活动的通知,2009年4月17日青白江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廖平凡带领六名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到大弯街道化工路社区开展调研活动,走进社区、向群众学习,问策于民、为民解忧。
一、收集的意见建议
此次调研活动以座谈的形式展开,广泛收集和听取了社区干部和群众对我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建议,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认真听取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社区群众对司法局走进社区、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做出了高度赞扬,并踊跃发言,为司法行政机关更好地开展工作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建议:
(一)加大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知晓度。大多数社区居民对司法行政工作的了解不够全面,司法局可以在宣传工作方面加大广度与深度,让百姓体会到司法行政工作与其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维权。
(二)创新宣传方式,注重多样性,提高群众对法制宣传等
1内容的接受度。在宣传方面能够广泛、深度地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一是在群众中培养法律服务积极分子和志愿者,特别是“五五”普法中群众法律水平大有提高,可因势利导培养群众“以法助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二是丰富普法宣传的形式,如讲座、演出等;三是内容要以以案说法的形式为主;四是司法所工作人员应常进社区摸排纠纷;五是利用社区开展的活动作为司法局深入基层宣传的平台。
(三)司法局应该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的法律服务,深入社区、院落,为群众排忧解难。可以利用社区教室,请一些专家、法律服务志愿者到社区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课,对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对于群众主要求助咨询的妇女儿童维权、婚姻家庭和财产纠纷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应该加强宣传,提供法律援助。
(四)建议司法所和社区加强沟通,相互协调,将司法所的具体职能进行宣称,方便群众办事、求助、咨询,解决群众告状无门、办事无路的困境。某些区级部门将自身的社区居民身份证明、现实表现鉴定、婚姻证明等职能下沉至社区,但社区因无执行某些调查的权力,在情况未明、无法承担后果的条件下不能为办事群众出具证明,使社区的工作很难开展。
二、调研工作体会和下一步工作措施
对于群众提出的宝贵意见,廖局长明确表示了要坚定地带好队伍,亲民、为民、爱民,服务群众的决心。对于群众求助事宜采取首问首办制,职责之内不推不拖,职责之外引导办理。同
时,也对以后的工作做出了以下几点安排:
(一)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志愿者进社区,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社区群众的实际需求,深入基层、院落,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现场答疑,对疑难问题也可采取约谈的方式,达到群众得实惠、党和政府形象提升的双赢目的。
(二)我们的工作还需要更加扎实、深入。目前司法行政机关对自身职能的宣传还很不够,老百姓对司法局的职能了解很少,宣传科、各司法所要加强对司法行政工作自身职能的宣传,让老百姓知晓我们的工作。
(三)着重宣传出我们的亮点和特色。结合司法行政工作的实际,立足职能,加强自身宣传,扩大知晓面,更周到地服务群众。
(四)寻求有效载体,加强宣传。提供走村串户的口头宣传、流动宣传,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将法制宣传教育与司法行政职能的宣传相结合。
(五)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工作行为规范化的宣传。透过补贴的杠杆,规范工作,加强宣传,司法行政工作任重道远。
(六)按照首问责任制的要求,受理群众的来访之后,立足职能,协调分流,方便群众办事。干部之间要学会换位思考,加强老百姓对职能部门的了解。尽快地做好“司法行政部门办事指南”的展板,相关负责人留电话,配合社区衔接,调动辖区内热心
公益、公平正义、具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的积极分子,服务社区居民,解决群众办事难的困境。
(七)应化工路社区艺术节的邀请,司法局可以以司法行政工作宣传为主要内容,利用2009年4月28日的社区艺术节深入化工路住宅小区、院落开展法律援助活动,深入到最基础的院落向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对疑难问题可采取约谈予以解答,做好“司法行政职责指南”上墙、统筹安排深入基层培养法律服务志愿者等工作。
此次调研活动拉近了区司法局与社区群众的距离,让群众感觉司法行政工作并非高高在上,而是跟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聚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将群众的心思、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促进我区城乡统筹发展上来,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服务于民、发展于民。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社区群众面临的困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才能更好的立足职能,具体地向上级反映群众的难处,真正做到关心群众、贴近群众、体谅群众。区司法局的全体干警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着“亲民、爱民、为民”的意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方便快捷的、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推进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成都市青白江区司法局局长 廖平凡
12.大学生走进军营社会实践报告 篇十二
大学生走进军营社会>实践报告
磨砺意志,走进军营―走进“辽宁陆军预备役第一九二师”实践感悟
项东吉
20**年我院社会实践工作本着提前准备、精心策划的原则,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做了大量细致人微的工作。结合团委及学校文件精神,学院对于暑期实践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对暑期社会实践的扶持力度,前期给实践团队发放了共计3000余元的启动资金。在建国六十周年以及建军八十二周年之际,学校注重对实践团队的指导>培训,在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下发了《实践团队安全知识手册》,并先后召开了两次暑期实践团队安全教育培训会及团支部安全教育专题会,真正将实践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并为实践团队设计了统一的实践团队队旗样式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铜牌样式,做到实践活动统一化,规范化,使本次实践活动得到同学们的广泛参与。并委派两名辅导员带领学生干部共9人奔赴实践一线―辽宁陆军预备役第一九二师,指导和协助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实践活动。
20**年8月15日清晨6点多钟,我们实践队员就纷纷出发了,7点多时我们的队伍在沈阳北站的客运站会合。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我们的队伍就这样踏上了出征之路,大家大包小包的行李不少,客车七有说有笑,显示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做得最好。接下来的道路并不容易,在崎岖的山路上,交通不便,我们步行前进,行李颇多,队伍的前进速度不快,而时间又不允许我们放慢脚步,天气炎热,此时,许多女生队员早己经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感人的一幕出现了,许多男生主动帮她们提箱子、拿东西,我们的队伍相当团结,整个队伍互相鼓劲,好像瞬间忘却了周身的疲惫,快速前行。带队的孙老师和马老师经过几天的联系工作后非常劳累,但被我们所感染,也明显加快了前行的脚步。就这样,没过多久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们梦寐以求的地方―辽宁陆军预备役第一九二师。
参观军营,感受严谨作风;积极劳动,体验拼搏精神。
当实践队伍走进辽宁陆军预备役第一九二师高射炮兵团的军营,我们便感受到军队里的严肃氛围:墙上整齐的板报,宣传栏中气势恢宏的>口号,还有军营中整齐的摆设„„都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军营的连长热烈地欢迎了我们,我们感到旅途的疲惫立刻烟消云散了。听了指导员对军队的大体介绍之后,我们重新认识了陆军预备役的工作,他们主要负责后勤物品准备等工作,是全营的支柱。我们还在连队士兵的带领下进行了参观,印象最深的就是军人的宿舍,干净,整齐而又统一,军被如同豆腐块一样,这是军人每天必须做的工作,对比反观我们学生宿舍,可以说是脏乱差的典型,真是十分惭愧。比起军人我还差很远,一定要向他们好好学习。我们还在指导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军队储备室,一席席整齐的被褥,一套套迷彩的军衣军帽„„让我们对军队的统一化管理和严格分工有了切身的体会。军人平时的训练非常严格,我们实践队员都在想,军人们的业余生活是不是很单调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进了军营里的活动室,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俱乐部和活动中心,里面有台球桌、乒乓球台等。活动中心配备也很完善,电视机、vcD,甚至影碟也在其中。带着惊喜和恋恋不舍,我们结束了宿舍楼的参观。篮球场附近坐着不少士兵,好奇心促使我们快步走过去。原来他们在擦枪,非常仔细。我们也趁机了解了一下枪的构造。为了更好地体验军人生活,实践带队老师和军队指导员经过商量,将我们带到菜地,让我们帮忙拔草。虽然艳阳高照,但是看到战士们热情高涨,我们也不想甘拜下风。就这样,不到一小时我们就顺利完成了任务,稍感劳累,可我们无怨无悔!
身为未来的IT人,我们很关注军营里的电子设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主动提出了参观军队电脑等先进设备请求,通过讲解员,我们了解到军队里所有的电脑都无法识别外界的移动存储设备,也就无法拷贝复制任何文件,从这小小的细节,可见我们国家军队里安全保密工作的严谨,以及如今科技的日新月异。我军对黑客的防范性和病毒的防御性都很高。这更加趋驶我们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在未来报效祖国。
实践快结束的时候,在学院指导教师孙老师和马老师的带动下,我们召开了本次军队实践活动的总结会议。大家精神饱满,热情高涨,我们在会议进行过程中开展了积极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每名队员都说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表明自己今后的决心。经过本次讨论,大家的政治素质和军事觉悟认识得到了空前加强和提高,这在以前的活动中是绝对不可能达到的效果,可能是身临其境才会有的感觉吧。会议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结束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们这些温室的花朵以前的思想过于狭隘,也许是因为以前的了解并不真实,这次实践对我们实践的指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13.走进农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篇十三
一、从任务的设定追溯目标的对应
课堂教学首先是要有目标的, 作为一次专业的课堂观察我们必须将我们的观察信息与学习目标挂起钩来。
1.合作任务要有目标意识。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相互关联的教学环节组成, 而每个教学环节有都有对应的教学目标。《走进漏窗的世界》一课中设置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说漏窗”, 请同学们将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漏窗的知识按小组展示, 然后老师以“园林小博士”的方式介绍漏窗的相关知识。这是对应目标一:通过组内交流、全班汇报、老师讲解能够初步了解关于漏窗的一些知识。第二个环节“赏漏窗”。先是出示很多漏窗图案, 让学生在欣赏后说说对漏窗的感觉, 并结合一个漏窗进行设计者设计意图的讲解, 同时引导学生议论造型美在哪里, 从而引出外框形状和窗格图案;然后引导学生对漏窗按照外框形状和窗格图案进行分类。这个环节是对应目标二:通过欣赏漏窗、给漏窗分类说出漏窗设计的三个要素:造型美、意境深、可制作。
2.目标的关系要逐层推进。第一次进行课堂观察的时候, 第三个目标是根据标准进行设计, 制作漏窗, 并展示好自己小组的作品。而相对应的合作任务就是先设计方案, 再利用PT板进行制作。结果好多小组来不及完成, 即使完成的小组也是完全不符合要求的。分析原因, 一节课的目标就是指明要“去到哪里”的问题。之所以学生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个合作任务, 是因为这个任务对应的目标太大了, 之前没有很好地铺垫, 学生在对漏窗知识还没有很好地了解, 对设计漏窗的要点还没有真正领悟的情况下进行的。就像走楼梯, 我们不能跳过第一层而走第二层。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把目标三调整为:能够根据标准设计、展示漏窗并进行合理评价。把对漏窗知识的了解、对设计漏窗标准的充分认识两个铺垫环节做扎实, 然后再让学生合作完成设计漏窗的任务, 至于制作漏窗模型我们可以通过第二节课来完成。
二、从合作的参与反思任务的呈现
1.从合作的参与反思任务的难易度。合作任务的难易度决定着学生合作任务完成的质量。我们观察到全班8 个小组, 看似热闹的合作现场, 结果只有两个小组是完成任务的, 而即使完成任务的小组, 他们的作品也是不令人满意的。分析原因, 这个任务其实包括了设计和制作两个子任务, 而之前进行的对漏窗的相关知识的认识和对漏窗设计的指导, 也因为这个任务的巨大老师为了赶进程, 而没有扎实地进行。因此就任务难易度而言, 是偏大的。于是, 我们对学习任务进行调整, 将制作放到第二课时进行, 本次合作就是完成设计图。同时, 加强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指导, 以此降低学习任务的难度。
2.从合作的参与反思任务的开放性。合作学习是建立在某个任务基础上, 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 必须是在一定开放的时空下才能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给学生提供的学习任务是开放的。在本节课中, 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合作学习任务: (1) 自主确定一个教室作为漏窗设计对象; (2) 独立完成一份 () 教室楼窗设计图, 并说出设计意图; (3) 小组讨论, 对照评价标准推荐本组最佳设计图; (4) 汇报员根据设计意图和标准进行汇报; (5) 时间10 分钟。把整整十分钟让给学生自主合作, 教师在指导学生共性问题的时候也不忘停下时钟, 给学生完整的设计时间, 也是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合作时间。学生相互之间评议出一份最佳设计方案, 又促使学生离开座位走进他人的作品, 那是为学生创造了开放的空间。通过观察我们的学生确实在这样开放的任务中活起来了。
3.从合作的参与反思任务的明晰度。在第一次课堂观察中, 王老师口头提出请同学们设计、制作一个漏窗, 之后没有任何补充让学生自主合作。我们观察到的其中一组:学生在设计的时候各自为政, 你干你的我干我的, 任务完成的效率不高。我们认为, 之所以学生的合作参与情况不好是因为合作任务不明晰。于是有了下面的调整: (1) 自主确定一个教室作为漏窗设计对象; (2) 独立完成一份 () 教室楼窗设计图, 并说出设计意图; (3) 小组讨论, 对照评价标准推荐本组最佳设计图; (4) 汇报员根据设计意图和标准进行汇报; (5) 时间10 分钟。调整过后的合作任务有步骤、有要求、有时间, 而且通过PPT出示, 让学生一起学习以至明确。
三、从师生的评价叩问标准的定位
“学习——评价”是一个连续体, 对于某节课来讲就是学习和评价的过程, 对于这节课中的某个环节来讲它也是由一个个“学习——评价”串联而成的。合作学习是为了完成课堂教学的某个目标, 它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目标有没有达成呢?达成的情况怎样?我们就需要通过评价来检测。既然是评价, 那就需要一个标准, 而这个标准就像是我们手里的一把尺。
1.把评价主体让位给学生。经历这节课老师在评价主体认识上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第一次, 在学生完成设计和制作设计图之后, 老师没有让学生参与评价, 而是自己说设计得非常好, 也没有具体地说出好在哪里就匆匆结束。老师把自己当作评价的主体, 评价标准这杆尺掌控在老师手中。第二次执教, 同样这个环节, 老师试图引导学生结合上一个环节提出的评价标准“造型美, 意境深, 可制作”进行评价, 可是没有一个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评价, 最后还是老师自己点评, 老师还是替代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第三次上课, 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能够在组内进行筛选, 就是学生第一次评价主体的体现, 而全班交流中学生也基本能够结合三个标准进行评价, 最后让学生通过组内讨论, 由学生代表上台贴星就是把评价权还给学生的最好体现。当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时候, 学生也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让评价标准达成共识。当我们转变观念把评价权还给学生的同时, 我们就应该让评价标准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因为, 评价标准是告诉学生怎样的学习才是达成目标了, 以及达成目标的程度。学生只有明确认识到这个标准, 才能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体。那么怎样才能让评价标准达成共识呢?首先, 评价标准要由师生共同来制定。本课执教的第二个环节——学习设计方案的方法、技巧, 就是一个师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欣赏各种漏窗图案后谈感受, 并结合个案分析归纳“造型美”和“意境深”这两个设计要点, 并提示学生这也是设计方案的评价标准, 又以学生的错误案例进行分析引出“可制作”这个评价标准。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参与。同时, 又通过板书、齐读等途径让这个标准在学生设计和评议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出现, 从而在学生中形成共识。
3.评价为合作学习导航。有效教学理念告诉我们,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三要素之一, 它是伴随着课堂学习的全过程的, 从某种程度上讲, 课堂教学也是一个评价的过程。因此, 评价本身应该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 它是学生学习的一个GPS。好比是, 我们要去南京, 先导航好, 那么就能根据导航指导不同时段我们到达哪里, 离目的地还有多少距离。学习也是一样, 在本节课中, 老师先是围绕评价标准的制定引导学生对于设计漏窗方案进行了方法和技术上的指导;将评价标准前置, 然后在标准的引领下学生进行设计, 再根据这样的标准在组内推荐最佳作品, 最后基于标准点评其他小组的设计方案。整个学习过程始终有这个评价标准伴随, 评价标准真正成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导航。
目标、任务、评价是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三个要素, 我们审视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必须学会从任务的设定追溯目标的对应, 从合作的参与反思任务的呈现, 从师生的评价叩问标准的定位。
摘要:课堂观察中观察者利用工具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之后, 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里信息既是作为分析的对象, 又是对归因进行解释的重要证据。
【走进农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推荐阅读:
走进综合实践活动07-17
《走进秋天》综合实践活动案例07-17
发改委四走进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08-12
“三走进”活动之走进社区心得体会10-18
走进活动09-27
学生走进高三活动简报08-09
活动课教案---《走进名人》06-28
走进图书馆活动总结07-31
走进敬老院活动总结09-19
走进青少年活动方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