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命的意义

2024-07-15

探索生命的意义(共12篇)

1.探索生命的意义 篇一

关于生命的作文:生命的意义

播种——播种生命。萌芽——生的欲望。生根——活的力量。发芽——开始生命。含苞——初级进化。开花——绽放生命。花萎——最终进化。花落——告别生命。——题记

生命是什么?难道只是昙花一现?难道仅仅在于生下来、活下去?生命仅仅属于自己一个人吗?自己生活了下来难道只是为了自己吗?难道想活就活想死就死都是自己一句话吗?万物之本乃是生命,纵使你学问再大、文凭再高,如若失去了生命,则好比鱼儿断了水,鸟了折了翅膀,人类失去了食物,那么结果只有一个——灭亡。

生命对于我来说,是神秘不可测的,可同时又是简单的。

生命到底是什么呢?怎会如此的神奇?赐予了人类思考、欢笑、愤怒、悲伤„„赐予了人类各种丰富的表情„„生命,赐予了我们太多太多,这是荣幸,更是使命。

我不明白生命到底由什么而构成,我不明白生命到底怎样才会有如此神奇而强大的力量,我不明白生命为什么会使自己怎样怎样„„生命就是这样的神秘不可测。

但是我明白,既然荣幸的拥有了生命,就应该去珍惜,就应该去拿自己的生命干一些利人利己的事情,我不懂什么生命的奥秘,我不懂生命到底由什么组成,因为我不是科学家,但是我懂生命的“意义”!既然我们都拥有生命,就不要去残害它,就不要去虚度它。生命是一个小精灵,它是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朋友,它是一个在自己落寞时陪伴自己,在自己寻短见时以自身生命来提醒我们,在我们彻底失望时,是它给我们提供了机会,是它帮了我们太多太多„„

既然我们拥有了生命,拥有了自己的小精灵,还有什么理由玩世不恭?还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生命是美好的,但又因为世界万物没有十全十美的,所以,在生活中有甜也有苦,有苦必有甜!当我们生下来时,身上就已背着一个使命,活着不能白活!活着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要想想谁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是父母;要想想是谁满怀着激动心情等待着自己出生,是亲人;要想着是什么等待着自己,是缘分,是朋友。

我是一个任性的女孩,我曾多次想过——死了会怎样?我不敢想象,我不敢想象当我没有了知觉,没有了思想,没有了生命,从此世界上失去了我,失去了冯露„„这些我连想都不敢往下想,因为我对这个世界不舍,我对我的生命产生了眷恋,我对生活有了依恋,我对我的父母产生了感情„„我也多次想过去死,可是,那份责任,那份快乐,那份亲情,那个已经陪伴了我12个春秋的生命„„它们都不允许!当我有一种冲动想寻短见的时候,我又想到了中国古代司马迁说过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每当

想起这句话,我就觉得如果自己就这么轻易死了,那不愧对于父母、愧对于亲人、愧对于朋友、愧对于自己、愧对于生命吗?

当有人在打自己的时候,本能反应都是躲,眼睫毛也会不经意的眨一下,甚至会出于条件反射而拳打脚踢,这些都是生命赐予我们的,我们难道不该感谢吗?自己活在世上,就有一份责任,就要完成自己的使命,让世界因自己多开了一朵花、多长了一颗草,让世界因自己的到来天又蓝了一点、海又深了一点、云又白了一点,让世界更加绚丽多彩!少了自己地球还会转,但自己少了世界生命则不会运转,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

今年我12岁,从我生下来那一刻起,上苍赐予了我生命,赐予了我独一无二的思维,赐予了我整个世界!12年来,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曾没心没肺的笑过,也撕心裂肺的哭过。往事如过往云烟,风一吹,便散了;雨一下,便化了;时间一冲,便垮了„„但当每一个事物离开自己时,内心都会留下一个印记,都会留下那个事物的痕迹。这是生命赐予我们特殊的权力,也是生命交给我们的使命。虽说我道行不深,虽说我和生命只有过12年的交往,但在这12年里,我算认识了生命,结识了生命吧。

“生命”这个词难懂又易懂,似懂非懂的朦胧的感觉,其实当有了这种感觉是,自己才真正明白了生命的意义。虽说我12岁,但有志不在年高;虽说我只是小孩子,但我对于生命的热爱绝不亚于其他人;虽说我只和生命打了12年的交道,但我却能和生命聊天,说真心话。

生命——万物之根本。上苍赐予了我们生命,生命给予了我们生活的权力,生活赠予了我们喜怒哀乐„„这些都是有因有果,没有了生命,则不会有五彩缤纷的世界。生命,一个上苍赐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我爱生命,我拿心珍惜生命,我不会让生命白白流逝,我不会让自己白来这世界一趟,我要活出自己的范儿,我要全世界都知道我的存在!让我们一起回答:我爱生命!

六年级:露露

2.探索生命的意义 篇二

Hold fast, and let go:understand this paradox, and you stand a the very gate of wisdom.

Hold fast to life—but not so fast that you cannot let go.We mus accept our losses, and learn how to let go.

Don’t spend and waste your lives accumulating objects that wil only turn to dust and ashes.Pursue not so much the material as the ideal, for ideals alone invest life with meaning and are of enduring worth.

Add love to a house and you have a home.Add righteousness to a city and you have a community.Add truth to a pile of red brick and you have a school.Add religion to the humblest of edifices and you have a sanctuary.Add justice, to the far-flung round of human endeavor and you have civilization.Put them all together, exalt them above their present imperfections, add to them the vision of humankind redeemed forever free of need and strife and you have a future lighted with the radiant colors of hope.

生命绝不仅仅是存在, 它是一个不断变化并且无情流逝的过程。父母的生命通过我们而延续, 我们的生命也将通过子女而生生不息。我们制定的制度将会继续传承, 通过他们而流芳百世。我们创造的美不会因死亡而失去光泽, 我们的肉体会腐烂, 我们的双手会枯萎, 但是, 我们创造的美丽、善良与真实的生活, 却永远都会生机盎然。

既要紧紧抓住, 也要懂得放手, 理解了这个自相矛盾的警句, 你就站在

牢牢地掌握生活了通往睿智的大门口。, 55但不要过于执拗, 以至于无法放手, 我们必须接受我

们所失去的, 并学会如何让自己放弃。

不要浪费生命去积累财富, 它们终将变成尘土与灰烬。不要把追求物质享受当成自己的理想, 只有让生命变得有意义有理想, 才具有永恒的价值。

将爱倾注到一座房子上, 你便会拥有一个家;将正义赋予一座城市, 你便拥有了社会;将真理灌注到一堆砖瓦上面, 你便拥有了一所学校;将信仰灌输到一座最简陋的建筑物上, 你便拥有了一座教堂;将公正注入成千上万人的努力当中, 你便拥有了文明。将它们放在一起, 完善它们的不完整之处, 再加上人类自我拯救, 远离贫困与战争的前景, 你便拥有了一个充满绚烂希望的未来。 (责编:张雯)

的意义

3.探索生命的意义 篇三

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好学生。我真的努力了。我要做这样的学生:每次回答问题时都高高地举起手,每次都能给出正确答案,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就像米歇尔一样,上故事课时她是最棒的,每次都在同学们面前大声地朗读。或者像马科一样,总是知道数学题的正确答案。我努力地像他们一样,做个好学生,得高分。可是,事与愿违。我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父母几乎整晚进进出出,永无休止。他们对毒品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我都知道他们每天什么时候会做些什么。

每个月的前六七天,父母就会把救济金花完,一分不剩。没钱了,母亲就会到水槽酒吧或麦戈文酒吧,从各种不同的老男人那里要一两美元。有时她会恳求别人给几个25美分的硬币去玩自动点唱机,或者干脆从别人口袋里偷钱。有时母亲会带着男人来到家里的卫生间,或者带着男人去后面的小巷,几分钟后,她就能赚更多的钱。直到她攒够了买毒品的钱,才会罢休。

购买一点点毒品最少需要5美元。每次从酒吧回来后,母亲便直接向父亲汇报:“皮特,我有5美元。”这时,他们会静悄悄地穿上衣服,偷偷溜出去,以防被还没睡着的莉莎发现。

父亲知道,当我们挨饿时,如果他买毒品被莉莎发现,那将引来无休止的咒骂、侮辱、眼泪和争吵。

莉莎和父母争吵时,我知道她做得非常正确。我们饿着肚子,冰箱里只剩下一些变质的蛋黄酱和生菜,他们不应该将所剩的最后几美元都拿去买毒品。莉莎的愤怒并没有错。

但对父母吸毒这回事,我的态度却不像莉莎那么坚决。母亲说她需要毒品来麻醉自己,来忘记童年时期悲惨的遭遇,这些遭遇经常在她脑子里挥之不去。雖然我不确定父亲吸毒是不是也为了忘记过去不幸的遭遇,但我知道,如果父亲不吸毒,他将会十分痛苦,一连几天在沙发上痛不欲生地躺着。那时,我都很难认出他是我的父亲。

他们不会故意伤害我们。他们并不是白天跑出去疼爱其他的孩子,而晚上回来时对我们凶狠。父母没法给我所期望的东西,可我又怎么能责怪他们呢?

我记得,有一次母亲在我生日那天偷了我5美元。这是奶奶从长岛邮寄给我的。我把钱放在梳妆台的抽屉里,准备去杂货店买些糖果吃,可是转眼就泡汤了。母亲看到我将钱放在那里后,等我离开就把钱拿走买毒品去了。

半个小时后,母亲带着一小包东西回到了家。看到她,我非常愤怒,我要她把钱还给我,大声地说了一些至今仍很难想象出来的尖酸刻薄的脏话。母亲没有说什么,转身离开了,我跟着她继续骂着。我想,她肯定是想躲着我,私下里享受她的毒品,但我错了。我看见母亲将那小包东西扔进了厕所,在那儿大声地哭着。这时我才意识到她丢进厕所的是她买的可卡因。

她满含泪水地看着我说:“莉丝,我不是个怪物,我忍不住,停不下来,原谅我好吗,小南瓜?”

我原谅她了。她自己也不想那样做;如果她自己能控制,她也不会那样做。

“好啦,妈妈,没事啦,我原谅你!”

这次我原谅了她。两个月后,当我看见母亲将我们从教堂拿来的感恩节火鸡卖给隔壁邻居换钱买毒品时,我再次原谅了她。原谅她并不意味着我没有受伤害。每次当我们挨饿时,我的心都要碎了。但我不会因为自己受伤害而责怪我的父母。我不生他们的气,我不憎恨他们。如果我有什么需要憎恨的话,我憎恨那些毒品和毒瘾。

晚上,母亲偶尔会来到我的床边,帮我盖好被子,对我轻声地唱那句永远重复的“你是我的阳光”。她对我微笑着,用手指梳着我的头发,亲吻着我的脸,对我说:“你和莉莎是我的小天使,我的小宝贝。你们是我今生最大的快乐。”我知道她一直深爱着我们,她那云斯顿香烟和可卡因的混合味道一直在屋里盘旋着。闻着这些味道,我渐渐地进入梦乡。

一个冬日,大概凌晨4点钟左右,憔悴的父亲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答应陪我出去感受那年的第一场雪。那时,在清晨昏黄灯光的照耀下,洁白的初雪像钻石一样闪烁着,我依偎在父亲身边,推着他向前走。他边走边讲着他大学时发生的事情,并教我他在上大学时学到的东西,反复强调着这些东西对我今后很有用。我们一直向前走,大街上只有我们两个人,当时我感到父亲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整个世界都属于我们俩。我知道父亲一直深深地爱着我。

我坐在大学门口的石头隔板上,看着人来人往。

我已经厌倦了,厌倦了面试,厌倦了被拒绝,厌倦了听到说不行。如果无论如何只能听到不行这两个字,那我去面试还有什么意义?我现在走了,至少还能买点比萨吃。如果更现实一点看,可以说我就是在浪费时间。

但我坐在那里,又反复思量。如果……是的,很可能这个学校和其他学校一样,但是如果这次的回复不是不行呢?也不知这个想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既简单又吸引人。“如果……尽管不大可能,但如果就是这下一次面试,就这一次,学校招收了我呢?”

这个想法让我心里一阵感动,不由得想起了母亲。我独自一人站在人行道上,身边都是“那些人”。我的思绪开始迸发——我有家,有家人,头顶上有屋顶,有我爱的人为我在世界上指明方向。现在,我在第65大道,母亲死了,父亲走了,莉莎和我也分开了。一切都不同了。生活总是这样:一会儿所有东西都有意义,下一刻,一切又都变了。人会生病,家庭会分裂,你的朋友会关闭曾对你敞开的那扇门。我坐在那里,经历过的那些快速的变迁折磨着我,心里却没有悲伤。不知从哪里,也不知为什么,一种异样的感情偷偷地占据了悲伤的位置,那就是希望。我想,如果生活可以变得很糟糕,那么,它也可以变得更美好。

有可能,我会进入下一所学校,也很有可能,我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是的,想想以前所有发生过的事,没必要那么现实,很有可能我可以改变一切。

我放弃了吃比萨的想法,赶去参加面试。

我渴望进入哈佛。我收到了一封信,哈佛没有接受我,但我被告知在等候的名单上。我鼓起勇气,努力往好的方面想。毕竟这不是拒绝,所以我依然有机会进入哈佛。我赢得了一次机会,生命中如此多的事情都改变了—我在预备学校表现优异,我获得了《纽约时报》提供的奖学金。然而,表面的积极只是掩盖了我内心的疑虑。我担心经历了这么多,我已经挥霍掉所有的幸运了。进入哈佛的梦想是不是一个奢侈的、过分的要求呢?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哈佛是我脑子里想的唯一的事。

装奶油的卡车靠边停下的时候,孩子们跑在家长前面,在窗户前吵吵闹闹。不知道谁打开了消防龙头放水来抵御炎热。不远处,一群青少年打着篮球。我看着邮递员,慢慢地,慢慢地,离我越来越近。我知道他的邮包里很可能就装着那封信。我一边满怀着期待,一边用佩里的话安慰自己:“不管怎样我都会没事的。”我焦急和担心了几个月,就快等到答案了,它就在我面前。然而,我却没有感受到原以为会感受到的沮丧。事实很简单:该写的都已经写在信里了,我什么也改变不了。当时我意识到,该做的我都做了。

上帝赋予我平静,让我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赋予我勇气,让我改变我能改变的事情;赋予我智慧,让我发现事物的不同……

发生了这么多事之后,我最终只关注我能改变的那几个为数不多的生活领域,不得不承认,还有一些事情是我无能为力的。

我不能把萨曼莎从她的家庭中拯救出来,但是我可以做她的朋友。我不能改变卡洛斯,但我可以保留那份友谊,让自己好起来。我不能治愈我的家人,尽管我很想,但是我可以原谅他们,爱他们。

我还可以选择努力为自己创造一种生活,这种生活绝对不会被我的过去所束缚。

看着邮递员越来越近,我意识到这封信,这封来自哈佛的信,无论里面写了什么,都不会打破我现有的生活。而且,我渐渐明白,无论这儿会发生什么,将来会发生什么,我的生活绝对不会被外部条件所控制。如以往一样,我的意愿会决定我的生活一步一步向前。

我非常肯定一件事:不管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还是商务人员,不管是医生还是老师,不管你的背景如何,只有当我们赋予生命意义的时候,生命才有了意义。

(摘编自《风雨哈佛路》,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4.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作文700字 篇四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创造人生的价值,还是为社会作出贡献,又或是向着目标一直奋斗?

这些回答看起来都很棒,但事实上,真相是生命本身并没有意义。

就好像一块面包,它是什么?它只是一块水,面粉和糖的混合物,可它却可以让人们饱腹,甚至产生一种愉悦的感情,那它就有了意义。我们的个体生命也是如此。生命本身并没有意义,但是我们的所作所为以及自己对它的态度和感情却可以赋予它意义。也就是说,生命在诞生之时并没有指定伴随的`意义,而是要人们去创造。

那么问题就变成,我们给自己生命赋予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我来说,我将把生命用来回报那些爱我的人为我的付出,与此同时,我还要让我做的每一件事,在回头看来都不觉得后悔与遗憾。

首先,我将把生命用来回报那些爱我的人。所有人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人世间,没有规定谁一定要包容谁,而主观上,又有各种关系的因素决定了,这世上总是有一心一意为你好的人。所以,我要尽力去回报他们。用平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关心,用一颗乐观开朗纯粹的心,用一个强健结实健康的身体,以及一个明亮的,一片光明的未来,来回报我的父母、老师和朋友。

其次,我希望拥有一个无悔的生命。物质和精神的生活共同构成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所以无悔于生命,就是拥有理想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所谓理想的物质生活在当今社会对于普通人而言,就是一个字——钱。所谓丰富的精神世界,就是要品行高尚,学识渊博,遇人遇事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此二者,孰轻孰重?在我看来,不分轻重,只有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物质生活理想了,那么出于本能地,人们就会追求精神世界。倘若人的精神世界十分丰富,那么映射到现实生活中,就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我现在最应该让自己无悔的又是什么事呢?答案很简单:学习。学习提高人的能力,丰富人的知识,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5.探索生命的意义 篇五

小草在这么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它应该知道什么叫生命的意义,知道什么叫人生。很多次我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寻找自己的诠释。

我想人生在于执著,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对真善美的执著,像求生一样,不要去想太多无谓的东西。要学会感恩,学会回报我们美丽的国家,学会微笑着生活。

我想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要养活自己,更要自信,自强!还要为更多的人创造机会、带去希望。所以千万不能让自己的心灵老去,不能被现实的坎坷打败。要超越的应该是自己,而不是生活的某时某点、某个人、某件事。

生命的意义在于坚强。路边一颗无人过问的小草。偶尔停下来仔细观看,才得知小草生命的可贵。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百思不得其解。小草在这么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它应该知道什么叫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在于责任。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的责任,人生的价值是在于为社会做出贡献。一个生命既然存在了,就要释放出他的能量,挥洒出他的光芒;就要奋力拚搏,奉献自己;就要用他的行动来证明他的存在、他的意义。

6.生命的意义 篇六

备课人:刘勇 教学目的:

1.认识环境描写与抒情言志的关系。

2.学习作者的革命人生观,理解生命的意义。

3.掌握字词,背诵名句。

教学重点:熟读背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提问导入(找学生谈自己的认识)。

人最宝贵的是什么?今天来学习关于生命的意义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阅读“自读提示”:

1.了解作者

2.了解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速读课文

1.了解课文内容,标出小节数,标出生字词,思考:哪段说明了生命的意义?

2.解决字词。

四、分析课文

1.默读课文,大家看看哪段突出说明了生命的意义?(7节)

2.找学生读第7节。

3.思考:哪些词语能说明生命的宝贵呢?

(学生找后,明确:最、只有、仅有。)

4.①“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呢?”是一个什么句式?(设问)

②作者是如何自答这个问题的?(学生找出)

读出所找之句,教师板书:不为„„,不因„„

③“碌碌无为”是什么意思?

④作者告诉我们能不能虚度年华,无所作为呢?

当然不能,那会有什么结果呢?

5.到底怎样做生命才有意义呢?(引号中的文字)

哪两个词说明把生命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

(板书:整个、全部)

6.明确:只有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才有价值,这也是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极好表述。

7.齐读这一节

自由背诵

指名背诵

齐背

8.想一想:作者是在什么地方想到生命的意义的?(板书:烈士墓地,心理描写)

周围的环境怎么样?(板书:苍翠的树、挺拔的松、如茵嫩草)

说明此地散发出什么气息?(板书:新春)

渲染了什么气氛?(板书:充满生机、欣欣向荣)

9.在通往墓地的路上,作者经过了什么地方?环境如何?

板书:街道——冷清

监狱——阴森

广场——空寂

小镇尽头——阴郁冷清

这又渲染了什么气氛?(肃杀)

10.通过练习一,小结:

作者渲染了两种气氛,既有对烈士的沉痛哀悼之情,又有对烈士的崇高敬意之情,暗示了烈士用自己的生命迎来了苏维埃国家的新春,而活着的人要发扬烈士精神,献身共产主义事业——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五、总结全文

理作者思路:先写„„然后到„„想到„„

(按作者的行踪为序来写)

六、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思考:我们新一代的青少年如何学习保尔,树立革命的人生观?(谈自己的感悟)

七、作业:

1.背诵、默写保尔名言。

7.春节的生命哲学意义探讨 篇七

现今国人普遍感到“年味”变淡, 首要原因莫过现代化社会对传统节日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消解, 春节所蕴含的宗教精神与价值信仰在当代被逐渐漠视。

传统中国是以一个个大家族为单位组成的“大家”, 有“家”才有“国”, 故而传统中国人十分重视家族意识的培养与传承。春节, 本正是每年中国人强化家族意识与礼教熏陶的重要时刻, 不论是祭拜祖先还是礼拜长者, 都体现着个体在家族与社会关系中安身立命的重要角色, 不仅承担着责任与义务, 亦分享着荣耀。在春节家族相聚团圆的节日氛围里, 人们表达着自己的宗教情愫: 对天地滋育万物的感恩与信仰、对宗族生命传承的敬畏与祈愿。

然而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 使传统大家族的相互依赖生活方式面临解构, 宗族意识逐渐淡化, 取而代之的是小家庭模式的建立与人情的淡漠。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 使传统春节的宗教精神, 在当代逐渐失去了核心价值。城市化生活中, 人们对天地的信仰, 对宗族祖先的敬畏感逐渐淡化, 祭祀天、地、君、亲、师的信仰活动只在民间被部分留存下来。虽然新春佳节仍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家庭团聚时刻, 但一个消溶了宗教信仰及其背后传统文化生命力的新年, 其丰富国人精神生命体会的价值, 已被大大减弱了。

再者, “年味”变淡的又一重要原因是春节民俗仪式的淡化。春节人文精神内涵的体现, 必然要通过相关的文化载体, 而对传统年节精神文化的漠视, 也无可避免地导致了对春节民俗仪节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漠然, 以致民俗仪式载体也一再从简。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体制下, 人们不愿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过年, 去顾及隆重繁琐的春节文化。丢失了传统和习俗、一切从简的春节, 不仅在形式上骤然淡化了春节气氛, 更让人无法深刻体会到隆重而神圣的春节民俗仪式背后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

过年, 就该在春节特有的文化符号里, 感受属于年节特有的精神盛宴——与家人朋友一同放鞭、赶庙会、走亲戚, 看看老家的大戏, 用家乡的井水泡杯爷爷亲自在山上采摘的粗茶, 围着暖烘烘的大火炉陪着老人唠唠家常, 跟随着父辈祖辈去山野田间拜祭先祖, 寄上自己的祝愿与哀思……点点滴滴, 积攒起来的就是过年的味道。这些附着浓厚地域文化色彩的年俗, 赋予了春节红火而隆重的仪式感, 这便是人们心中的“年味”, 它深层次地表达着国人对于团聚的精神渴求。

浓浓的年味, 不应被我们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无知与漠视所消解, 春节等传统文化人文价值的重新强调, 更是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补上的重要内容, 否则, 现代社会文化将真正成为失去自我, 全盘西化的无根之木、断源之流。因此, 春节等传统节日对国人生命关怀的人文意义与特殊价值, 是很值得探讨的。

二、春节等传统节日对于国人生命涵养的意义

人之生命的孕育、出生、长成、终老, 皆是在社会环境中循环, 故人的生理性生命并非等同于一般生物的生理性生命, 而是呈现为亲缘性血缘生命, 其承载的是社会性的血缘关系。学者郑晓江将此特殊的人之生命的构成, 理解为生命的三重性——亲缘性血缘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精神性超越生命。我们姑且可以从“生命的三重性”这一视域, 深入理解、探究春节等传统节日对于国人生命涵养的意义所在。

1、春节对中国人之血缘性亲缘生命的意义

人生于父母的血缘关系之中, 而父母自身的生成养长又可无限上延至复杂的血缘关系和社会关系里。正因有此血缘亲缘生命的传承, 家族血脉的延续, 才是大大降低人的漂泊感, 孤独感。人活一世, 并非孤单单一人, 也并非只为自己而活, 而是家族血脉之开显、社会关系的延续。春节通过对家庭之“根”的确立, 为无数在外的游子, 提供了温暖的精神家园。

在传统家族文化浓厚的农业社会里, 人们通过春节隆重繁杂的习俗礼仪, 强调着一个大家族的团圆、兴旺与亲缘血脉的传承, 强化着大家庭中每个人的家庭归属感、责任感。如今, 商品经济社会中, 家族文化被淡化, 取而代之的小家庭模式, 迫切需要一套家族式的情感整合仪式。春节, 即提供了完美的家族情感整合场所, 它以其特殊的家族团圆姿态, 让中国人在情感上, 有了落脚处、有了归属地。

2、春节对中国人之人际性社会生命的意义

现代化进程无可避免地加剧了各个小家庭在价值观上、物质水平上的差距, 人们更执着于个体生命的“异”, 刻意于世间的“分”, 苛求于自我的“多”, 甚至侵犯他人和社会也在所不惜, 此种生命观的泛化, 无形中造成了人际间的紧张、攀比、计较。人在社会生活中, 与社会其他人和组织结成复杂的关系, 其生命也必然打上社会的烙印, 这便是“人际性社会生命”。在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中生存, 有时候, 人们需要被制造某些特殊的场合和机会 (如春节) , 以帮助个体之间寻求一些共同的情感需要, 形成某种共通的感受, 以努力从个体生命之异中, 体会到流年似水、生老病死、欢喜苦惧, 皆为人生常态的相同生命本质, 保持以更平和、平静的心态对待现实生活。

人们在春节相互问候、相互关心的沟通情境中, 也是在寻求着人性的共同点, 感受着生命本源的同一性, 形成着强烈的生命共同体意识——生命个体属于家, 家属于国, 人们同在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国家体制里共存共荣, 由此产生了相互的认同感、生命的共通感。此种与他人融为一体的“生命共同体”意识, 更是人际性社会生命的需要。

3、春节对中国人之精神性超越生命的意义

对家族而言, 传统春节通过一整套对天、地、君、亲、师的祭祀礼仪, 使个人“小我”之精神生命与祖先、圣贤、天地精神相沟通, 从而获得“大我”式的存在。

对社会而言, 年文化的传承, 实质上是中国人代代精神生命的延续, 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延续。一年年春节, 中国人延承着此饱含着团圆、和睦、天下一家的“大同”思想, 使中华文化最深刻的民族生命力一次次得以凝聚与深华。

年文化既是对家庭情感的整合, 更是对整个社会情感的整合。将每个小家庭成员的血缘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 融入整个民族的生命力中, 则中国这个大家族的精神生命才能得以丰盛与彰显。

丢弃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物质兴盛, 对一个民族而言是空洞而贫乏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根基与灵魂, 对春节等传统节日价值的理性呼唤, 也是人之亲缘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感性需要。只有深刻感受年文化对国人生命涵养的意义所在, 理解年文化的民族精神内涵, 才能从心底感恩传统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 并将此极具代表意义的中华年文化民俗代代红火相传。

摘要:在所有中国传统节日中, 当属新春佳节最热闹红火, 扩及全中国各个角落, 以其独有的魅力影响深远。春节不仅象征着团圆、亲情、传承, 是对未来新的一年寄托希望与祝愿的美好节日, 更是满足着国人人性需要的情感表达, 人们以大家族为单位, 相聚庆祝, 传达着自身对于一年又一年生命传承的敬畏与感恩。对于中国人而言, 春节所折射的精神生命需求, 是其他寻常节假日所无法替代的。然而, 我们不得不承认,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达和多元文化的发展, “年”的氛围却在悄悄变淡, 尤其在流动人口较大的城市化地区, 正在消失的“年味”, 已经让“年”更多的成为一个停留在国人集体意识里的概念, 一个传统文化的符号, 春节的深厚文化内涵与意义被人们淡漠、架空。作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春节, 其蕴含的人文意义正在被城市化的进程逐渐消融解构。为何国人对春节的情感归淡?是否有必要重新强调春节对于中华民族的人文价值?春节对于国人生命关怀的意义究竟为何?这些问题将在本文中逐一探讨。

关键词:传统节日,民族文化价值,生命涵养,生命的三重性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杜维明.当前学界的回顾与展望[J].开放时代, 2003 (1) .

[3]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8.

[4]张欣.中国社会文化礼俗[M].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0.

8.生命的意义 篇八

而现在,生命这个词语,忽然变得跳动起来,像炙热铁屑,烦躁不安地逡巡。在每天充满泥土与钢筋的报道里,目睹了太多人的渴望而不得,或者无法不失去,生命仿佛才有形迹了。就像空气忽然变得稀薄,无数条安心游泳的鱼开始不安,它们不断跃出水面试图获得更多氧气。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到: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自然衰老或疾病,甚至偶然出现的意外,都可以用“节日”去掩盖尘土,让生者相信,逝者在或多或少的时间内准备好了足够的安详,即便还有牵挂,也是一个必然降临的事实。

可是当数以万计的生命从鲜活状态突然进入冷冻层,伴随挣扎和努力,乐观或悲观,祈祷或呼救,无一例外地渴望获得营救,然后无一例外地归寂于黑夜——周围的手清晰可见,却无法抵达。生命的形迹更加真实——真实地直接敲响你的心跳,你彻彻底底地感受到了生命。

尘归尘,土归土,当我们祈祷完逝者安息,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这让关于生命意义的讨论进入了真空期,没有人开口说话,静寂得可怕。你从小到大对于生命的彩绘似乎一瞬间都变得局促,你第一次发现生命完全可以脱离这个轨道行进,没有预期。而你同时又感到害怕——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敬畏,这个叫做“生命”的东西从来不属于你,你拥有的只是长期或短期保管的权利。

9.生命的意义作文 篇九

俗话说:生命是短暂的,是一去不复返的,人的一生就如白驹过隙,时间不可倒转,我 们只能在有限的生命里绽放无限的光彩。

然而生命的美,生命的可爱,需要我们的珍视。如果不珍视短暂的生命,不好好把握健

康的身体,它便会飞逝!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珍视生命,关爱生命,我们首先 要做的就是注意安全!

安全

是每个人的父母、老师、朋友们时时挂在嘴边的两个字。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就

是对父母叮嘱的一种回报;就是对老师时时教育的一种回报;就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回报。安全

这两个字虽然简单,但它却承载着人类将来最大的重量。

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

强,经济的腾飞,还有人类渴望的社会地位、幸福和财富,都会以安全为基垫石。每一次的 灾难,每一次的事故,都会给一个幸福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会给一个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所以珍惜生命,关爱生命,首先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无法挽回。安全是最重要的,只有注意了安全,生命 才不会受到威胁。让

安全

10.生命的意义 篇十

课间,独自一人在校园闲逛。最耀眼的,是绿化带里的灌木丛。一片又一片嫩绿的叶挤满树枝,将明媚的阳光揽入血管„„走到近前,扑面迎来一股清新的空气,使我感受到每一片绿叶都在努力进行光合作用;抬起头,开满树梢的桃花和玉兰立刻“自滋润”了我的眼球,同时还散发出一股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多么美好又令人陶醉的生命的生命!

然而,我又很快发现,紧挨绿化带的操场上有上百人,但只有我一个人在欣赏这些美丽的生命!真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啊!

唉,它们孕育了一个冬天,就为这短短几天的绽放。是那么美丽,令人陶醉,却没人注意,这样的生命有什么意义?!

„„

湛蓝的天空飘过几朵云彩,原本遮住太阳的那片云飘走了,明媚的阳光洒在绿叶上。那叶子也不贪多,又把一部分光芒反射到外界,照亮了我的心灵。我恍然大悟: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赢得别人的欣赏,而是为了展示自己。他们明白自己的的天命:我是宇宙的奇迹,我是一个生命,我要在宇宙中绽放!

11.生命的意义 篇十一

1985年前,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在南湖的船舶上用爱国的火炬,照亮了旧中国的黑暗,照亮了新中国的前程,也照亮了自己的青春。

1985年来,无数青年忠士,高举爱国的旗帜,外御强权,内求解放,捐身国难,视死如归,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

爱国是这批青年为他们自己定拟的人生意义,他们并不只是为了自己在奋斗,他们是为了人生意义在奋斗,为了理想而奋斗,为了祖国在奋斗。

今天,我们幸逢盛世,亿万青年所面对的,不再是淋漓的鲜血,冷酷的战场,不再是惨淡的人生,然而有些青年却有些迷茫,他们甚至因找不到所谓的人生意义,而整日趴在电脑桌前肤浅的玩着那些毫无意义的虚幻游戏。

难道和平发展的时代就不需要人才,就缺少奋斗的动力吗?当今世界,没有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在国际间,地区间的竞争更复杂、更激烈。想要立于不败之地,保持率先,更加需要真的猛士,更加需要真正的人才。人才的成功,需要一个确实的理想,那么什么是理想呢?理想的存在是对于没有理想者的冒犯,可却是对有目标的人的激励。看过徐小平的文字,一个人生命最重要的价值不在于他现在是否成功,而在于他是否有成功的梦想,是否有为梦想奋斗的机会、权利和自由。试想一下那些励志的电影:《风雨哈佛路》、《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还有《功夫熊猫》。阿宝的梦想看上去遥不可及,但依然是一个支持他不被平庸生活淹没的精神支柱,一个不断给阿宝生活信心和兴趣的动力源泉,最后他打败了那只豹子。所以,我有必要重提那两个字:坚持。世界上没有什么能与你坚持的力量相比,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使坚持变得徒劳,更没有什么可以讹毁或改变坚持的价值。引用一下冰心的那首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百合花也明白,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我还听过俞敏洪这样的一句话:虽然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在泥土中间,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李阳不是坚持疯狂就疯狂吗?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有追求梦想的的坚持。记住,心里有梦才让你与众不同,不要把梦拴在别人的眼光中。

没有梦想、没有追求的人,虽然表面看上去充实饱满,可却如同一具行尸走肉,因为他们不了解人生的意义,真正的意义。意义这两个字对于有梦想、有追求的人来说是一种鼓舞,而对于没有梦想,没有追求的人来说,却如同天文捉摸不透。这样的人注定生活在迷茫中,活得没有尽头、没有目标。还有些人把失败作为逃避的借口,他们认为失败才是他们这一生的意义。可他们不知,当他们失败后,仰望着湛蓝的天空,再低头默念忏悔的金经,诵读新生的咒语,那会使他们成功,再一次站起来,走向成功的彼岸,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屈原用他壮烈的牺牲,实现了人生的意义;文天祥用他磁石般的赤子丹心,实现了人生的意义;陆放翁用他临死前一次次叮咛,实现了人生的意义。如今,人生的意义已不再是那用鲜血染红的地毯,不再是那战争后断壁残垣的沉重叹息,也不再是壮丽的以身殉国。而是欢欣并投身于改革开放的滚滚春雷,是用尽心思去建设现在的祖国大家庭。在我们这风华正茂的年纪,我们只有把人生的航船停靠在百年复旦学术的海洋,挂好云帆,共济沧海,学会忍耐,学会思考,学会前进,才能够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

12.高校生命教育的意义与内容 篇十二

高校学生凶杀或自杀行为, 因其后果的极度严重性, 一直是学生工作者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难题;而凶杀或自杀事件表面上虽然是发生在极少数学生身上, 然而透过事件表面的背后, 会发现更大的危险潜流令人担忧。首先, 在追究凶杀或自杀的动机时, 会发现这些动机在高校学生群体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第二, 在分析凶手或自杀者的个性特征、精神气质和心理状态时, 也会发现其他类似学生, 甚至是类似群体的存在;最后, 在追踪一些大学生议论事件的网络跟帖中, 发现了不少非正常的看法, 例如“你不死就我死, 不如你先死!”“灰暗, 觉得人生没有希望, 当时我也有杀人的心, 真的。”“如果是我, 做他几个再死也值!”[1]等, 这些言论表露了不少客观存在着的隐含的心理危机。总之, 在悲剧事件表象的下边, 还潜伏着很多的危险漩涡。如果说凶杀或自杀行为是工作的难题的话, 那么这些危险的潜流, 更是工作的巨大挑战。如何让大学生远离凶杀或自杀的边缘, 到达生命的安全地带, 将是学生工作者的持久工作和永恒目标。而要做好这项工作, 实现这个目标, “大学生命教育”将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一高校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 “生命教育”的理念

“高校生命教育”的提出源自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兴起。“生命教育”一词最初由美国的学者唐纳·华特士提出, 1968年他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 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 并且在美国加州创建学校, 开始倡导和践行他的生命教育思想。日本于1989年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的生命教育的理念, 特别是近几年以“热爱生命, 选择坚强”为口号的“余裕教育”。国内台湾地区率先受日本影响已于1997年成立“生命教育推广中心”, 并于2001年规定当年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 发布“生命教育先导计划”。大陆地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实施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 近年来, 随着生命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勃兴, 不少省市也颁布了有关生命教育的大纲或方案。

生命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 其涵义也因为时空差异而有所不同。首先, 从时间发展来看, 从上世纪60年代的唐纳·华特士的“生命教育”, 到新千年后目前所推行的“生命教育”, 循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变化, 涵义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其次, 从空间分布来看, 各国家、地区所推行的“生命教育”皆因其与本土现实情况的结合, 而定义侧重不同;最后, 在同一个国家、地区里, 生命教育的涵义也会不断发展、补充, 例如中国大陆内的“生命教育”由最初的“人之自然生命保护”的重心向“人之自然生命保护加上人之人文生命的价值开掘”的重心转移。

但是无论涵义怎么变化和发展, 生命教育的一些核心元素是共同的, 这个也是该概念得以存在, 该理念得以认同的根本。那么, 什么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呢?首先, 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 为了人生, 生命教育以人的生命为核心, 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 在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的基础之上, 还强调超越生命, 即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提升生命的质量, 获得生命的最高意义。其次, 生命教育关照的“生命”是多层次的, 除了关注自身生命, 更要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除了关注惠泽人类, 还应该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共存;除了关注今日生命之享用, 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二) “高校生命教育”的意义

“高校生命教育”也就是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征, 以及高校的时代背景特征而进行的有效的生命教育。

目前, 就中国大陆地区的生命教育现状来讲, “高校生命教育”的意义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首先, 在生命教育的受众方面, 侧重点是中小学生。不少省市的生命教育重点都是落实在了中小学教育中, 在中小学的多种课程的教科书中有机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江苏省鼓励各中小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推出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 而不少学校就出现了直接以“生命教育”命名的校本课程, 学生每学期也有相关的“生命教育”的实践锻炼, 比如素质拓展, 生存训练等。相比之下, 在各大高校, 生命教育却被冷落。其次, 在生命教育的内容方面, 侧重点是学生自然生命安全的保护和有关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过程等知识的传授, 而在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死观方面的教育上, 相对薄弱。有专家认为, 中国大陆生命教育兴起的原因主要在于当时学生安全事故的层出不穷, 各级各类学校急切地要开展学生自然生命保全及健康教育所致, 所以一开始比较偏向于“学生自然生命安全保护的教育”, 而还较少关注到学生的“人文生命的性质、价值与意义问题的寻找、开掘、确立及光大的教育”[2]。

事实上, “生命教育”的受众不应该只局限在中小学生, 也应该包含大学生, 甚至扩大到社会的每个人, 每个人的一生的每一个阶段。人生每一阶段都会遇到难题, 生命教育应该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例如“超越生死、夕阳更红———关于老年人生命教育的思考”[3]。所以它应该是一个终身教育, 是一个终极关怀的教育。“生命教育”的内容也远不止于“对生命的守护”, 还应该包含“对生命价值的开掘”等更多的内涵。如果在中小学时, 学生还不能领略更深的人生要义, 不能有很明确的人生观、生命观、生死观, 而大学阶段, 正是确立并深化这些观念的关键期。目前为止, 许多高校还没有开设专门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生命教育课程, 有的只是对部分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不少专家学者都在呼吁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不少调查报告也显示:大学生自己也渴望学校设有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4]。浙江传媒学院2008年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成立了生命教育研究所, 并开设了专门的相关课程, 在大学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理论方面作出不少贡献。

二“生命教育”的内容

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选择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特点, 不同时代不同性质不同专业的高校, 例如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和现在的大学, 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 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 同一专业的新生与老生等, 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应该有所分别。笔者在这里且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的一般特点设计“大学生命教育”的内容:“生”的教育、“活”的教育、“爱”的教育、“死”的教育。

(一) “生”的教育

“生”的教育首先是在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珍爱生命, 守护生命”的教育。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 父母的庇护一下子松开, 社会活动骤然增加, 活动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 还有学生来自于城市, 进入大学意味着第一次体验集体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 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政治安全等都发生新的变化, 这就需要高校的“生命教育”要继续跟上, 而不是基本停滞。例如:遇到抢劫如何面对?遇上色狼怎么应付?当生命财产上遇到威胁, 如何去面对?笔者曾经和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时, 学生有的一脸迷惑, 没有经历过就全然不知;有的表示恐惧, 不知怎么办;有的表示怎么行动。人民公安大学的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专家李玫瑾教授在不少场合都表示, 要让年轻人明白, 生命价值大于财产价值, 生命远远比身体的任何一个器官重要得多。

其次, 加强“尊重生命, 敬畏生命”的教育。在近几年的高校凶杀惨案中, 大多是同学之间, 室友之间的矛盾积怨导致的悲剧。在盐城高校宿舍凶杀案之后, 曾有一网友的帖子这样写道:“我曾经住过大学宿舍, 虽然现在多年后觉得当时的事情微不足道, 历历在目, 灰暗, 觉得人生没有希望, 当时我也有杀人的心, 真的, 如果不是受到极度的伤害, 没有人会拿刀子杀人……奉劝所有的住宿舍集体生活的人, 有时候, 做人不要刻薄, 不要伤害别人。”当前的大学生几乎都是90后一代, 其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非常高, 所以, 如何与不同性格、不同思想的同学同住一室, 如何宽容与尊重他人, 应该成为目前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且不应该是仅仅面向少数偏激性格的学生, 应该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意识到:生命重于一切, 一个人的生命牵制家庭和社会, 每一个生命都应该以敬畏的态度来面对, 是不容侵犯的。

(二) “活”的教育

“活”的教育首先是正确“面对挫折, 面对压力”的教育。人生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每个人的生活, 个人生活的每一阶段, 总是会遇到困难与挫折。相对于懵懂的童年和蓬勃的少年, 刚刚步入青年时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认识还比较有限, 性格和意志还比较脆弱, 而另一方面一些人生的难题此时才真正呈现, 如何应对这些阻碍、有效解决难题, 单一依靠青年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肯定不是明智之举, 高校给予适时的抗压耐挫的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也将是非常给力的。

其次是“积极创造生命价值”的教育。人生时光不应该与人生的物理时间划等号, 人应该怎样活着, 才可以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生命价值?如何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如何人文性质地, 非物理性质地延长我们的人生时光?现在各大高校里都有不少虚度光阴的学生群, 终日在网络虚拟里沉迷, 对浪费的时光毫不珍惜, 更不用说创造最大价值。浪费时间其实就是在变相地扼杀生命。具体到高校的大学生活,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应该如何安排好时间, 充分地学习与实践, 为将来的人生铺好道路。

(三)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主要是正确的“恋爱观”的教育。目前高校学生谈恋爱比例逐年上升, 例如, 笔者的责任班级2011年6月毕业时, 有恋爱关系的达到80%, 恋爱的对象身份不一, 但大多是校内或校外同学, 也有少数是校外已就业人员。大学生恋爱并且同居的虽然不多, 但是确实存在, 学校附近的社区里会有不少这样的“学生模拟夫妻”租房过日子, 随之产生的一些为爱情而自杀或伤害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前文所提到的2011年国庆节苏州一高校两名大学生双双跳楼自杀的案例正是因为爱情纠葛, 而不少资料也反映了大学生恋爱同居背后的女大学生堕胎的现象“不少女大学生在堕胎之后感到悲伤、沮丧、懊恼、无助、憎恨、负罪感、恐惧甚至引发抑郁症。”[5]所有这些现象都在呼吁高校正确“恋爱观”的生命教育。在新的时代里, 如何引导他们拥有健康的爱情, 并且有效地让他们乐意接受引导, 也是摆在高校生命教育者面前的挑战。

(四) “死”的教育

“死”的教育主要是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对于大学生, “死亡”这个概念不应该还和中小学生一样茫然而恐惧。中国历来有禁忌谈“死”, 但中国传统也有“生死互渗”一说。事实上, 进行正确的“死亡观”的教育更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这一点, 外国有不少经验值得借鉴。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 美国的死亡教育名为谈死, 实则通过死亡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 以正确的态度保持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日本很重视死亡仪式的教育功能, 日本电影《入殓师 (又译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等) 》获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影片对死亡礼仪的展现足以让人释怀于对死亡的恐惧和厌恶, 而对生命更加敬畏。笔者的学生小李刚毕业近一个月时在单位的建筑工地突遭事故身亡, 当时他手机也报废了, 单位一时无法找到他家人的联系方式, 就找到了一起就业的同班同学, 当消息在其班级QQ群炸开后, 大家都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小李是家中独子, 大二时父亲突然生病亡故, 留下他和母亲, 现在又遭此横祸。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不要将消息告诉小李母亲, 担心她不能承受, 甚至知道小李母亲联系方式的也不肯说……其实, 死亡是郑重而严肃的, 是无法回避的。在议论高校凶杀案例的网络帖子里有这样一段:“当年我读大学的时候, 也有两个女生死了。一个是自杀的, 就是我们隔壁班的, 长得很乖巧, 突然有一天行为怪异, 剃了光头, 过不了多久就自杀了。还有一个是隔壁寝室的, 被朋友熄灯前叫出去, 身首异处。没经历过的人很难理解那种恐怖的。”[6]没有经历的一片茫然, 经历过的只有恐怖, 这不应该是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死亡观。现代信息时代, 灾难的讯息会更多地呈现, 人们会比以前更多地见闻死亡, 如何正确地面对、接受、理解死亡也应该是高校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生命没有彩排, 生命不可复制。每次看到如花的青年学生轻易地践踏生命、漠视生命、虚度生命的时光, 都不由人不产生心痛。在高校进行广泛的生命教育是必须的又是可行的, 至于大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很值得学生工作者们去研究与探讨, 笔者在本文里所做的探微还有待广大同仁进一步深入。让我们共同努力, 真正守护好学生的生命———今日之生命和明日之生命!

参考文献

[1]王秋凤, 何程.警方称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死亡学生确系自杀[EB/OL].http://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11/03/24/011182503.shtml, 2011-03-24.

[2]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8.

[3]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8.

[4]张加明.高校生命教育现状及有效途径研究[J].高教探索, 2011 (5) :148-152.

[5]黄瑜.当代女大学生堕胎现象的生死哲思[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科版) , 2010 (11) :62-64.

上一篇:班级团体辅导活动总结下一篇:银行财务部局长竞职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