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观摩感想

2024-09-02

黄山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观摩感想(精选13篇)

1.黄山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观摩感想 篇一

观摩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心得体会

金秋十月,我有幸观摩了临沂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此次活动有低、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对于我,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第一,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庞艳丽老师在《纸船和风筝》这课中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但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在教学中,她不但体现了新的理念,而且始终注重语言文字训练,既活又实。在导入新课的第一个环节,庞老师注意了纠正学生读音,“筝”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而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这个知识老师没有单刀直入地引入,而是请学生读课题,学生自己就读正确了,教师借机提出如果这个“筝”字单独出现读几声?这样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庞老师抓住这两个音同义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庞老师小结时指出汉字独有的魅力,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

第二,教师底蕴深、素质好。这次活动,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言以及站在讲台上激情四射的表现力。例如《称赞》这节课,除了教师对这节课的设计上有独特见解之外,留给我印象更深刻的是王华静老师优美生

动的语言。四十分钟过去了,让人觉得意犹未尽。同时在每节课上都能看出,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教学功底。对教学重难点的机智突破,对学生回答的巧妙评价,使课堂变得生动而又扎实,真正成为师生和生生真实交往的空间。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乐读、会读,能读好。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例如高年级的《慈母情深》这课,先让学生深情并茂的体会母亲挣钱不容易,然后带着这种感受再读,再体会、再读。学习中还穿插着默读、示范读、分角色读等,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层次非常清晰。

总之,这次的听课我学到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最让我感触深刻的就是老师自身应具备的高素质,这对于课堂教学极其重要,也可以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向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 生涯,洗尽铅华始见金。

2011年10月16日

2.黄山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观摩感想 篇二

一、懂得融入

因为是借班上课,教师对学生很不熟悉,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尽快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就显得至关重要。有的教师就打破机械、呆板的公式化问候:Good morning.How are you?...一边问学生如“What’s your name?I’m glad to know you.”等,一边和每一位学生握手或拥抱。这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的教师则从自己的姓名上做文章,说:“My family name is Yang.Who shares the same family name with me?My second name is...Who shares...”对于和教师拥有同样的姓或名的学生,教师会走到台下与之寒暄或握手。有的教师则是通过巧妙的导入调动学生的情绪,播放学生喜欢的电视剧《家有儿女》的精彩片段后问学生:“Do you like the parents in the show?Why?”当学生回答说喜欢民主、理解子女的父母时,教师顺势说自己就是这样的老师,而且说:“Do you want to check what I said about myself and know more about me?If so,let’s go together!”

二、让学生有成就感、充满信心和活力

有的教师尽可能教学时语言生动,非常富有感染力,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例如有个教师总会用升调说出:“Boys and girls!You are the best in your teacher’s eyes!You are the cleverest students I’ve ever seen!”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穿插类似的表达,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教师的尊敬和关怀,体验到学习的欢乐与成功。古语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于是课堂上学生会滔滔不绝地讲述、淋漓尽致地表演。

有的教师布置小组讨论并produce a letter。有的小组不仅写出了信,还在信纸上加上了自己的创意,设计得精美漂亮。教师适时地大加赞扬,并给予物质奖励,学生直至下课时还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喜悦后会更加积极踊跃。

有的教师在处理知识点时采取师生互动形式。本来英语知识点是枯燥乏味的,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适当采用竞争机制。学生对难的知识点可以先提问,能回答出来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会的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还可以要求其他学生做自己出的题目,如翻译、选择、填空、接龙等,教师也被学生当作同学提问,答对的加分。真正达到了“Learning is fun.Learning is not punishment.Learning is not suffering.”的境界。

三、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

奥地利教育家贝尔纳曾强调:“没有情感的教育不会成为成功的教育。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成功的课堂。”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学中,师爱是基础,起主导作用。

有一位教师发现一个学生上课愁眉苦脸,气色不好,他不怕影响公开课的进度,拍拍那个学生的肩膀说:“Are you feeling well now?Anything wrong with you?”那位学生即使有点不舒服也被老师的细心打动了。从学生那善意的笑声、敬佩的眼神里,我感到了教师的慈爱必然转化为学生对教师的敬爱。注意用师生之间的爱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的情感,这也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

有的教师上课前很精心地设计了教学课件,应用了各种教学手段如图片、简笔画、实物、多媒体等引导学生回答、做游戏、猜谜、讨论、欣赏音乐等。教学话题是关于teenage problems,教师通过问“Do you have a problem?Tell me and I would like to help you!”表示对学生的关心和呵护,激发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同时,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表演,引起了学生共鸣。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比之下,有的教师就略显不足。如有位教师整堂课都以一种命令的口气说:Sit down!You answer...连起码的please都吝啬说。作为听课教师的我听上去尚不舒服,更何况学生呢?还有位教师老是一种体态语,像军训教官一样要求学生做每一个任务。想象一下学生的感受吧!另外,有的教师也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但都是蜻蜓点水,学生并没有调动起来。

以上是笔者在一次优质课竞赛活动观摩中的感悟,虽不丰厚,却实实在在。笔者认为每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展现,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为此我们要不断地学习研究。

摘要:每位优秀的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特长。优秀教师的教学技巧有懂得融入,让学生有成就感、充满信心和活力,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等,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优质课评比活动应增加“研”味 篇三

一、 传统优质课活动的缺失

通过认真细致的调研分析,我们发现,导致一线教师对评优课活动不满的原因不在于活动本身,而在于组织不够严密,致使活动在助推教师群体专业素质提升上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概括地讲,活动中存在着以下三种缺失。

1.基层选拔缺失

强调基层选拔是优质课评比活动的一项重要原则,其根本目的在于调动教师全员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中实现共同提升。然而在现实的活动中,参赛选手的确定往往不是通过“赛马”的方式来“竞”出,而是用“相马”的方式来“相”出的:即由基层领导指定一位教师参赛,从而使全员参与选拔的目的落了空。究其原因,除个别基层领导对活动意义认识不到位外,更重要的是,在活动组织上有许多不够科学、不够严密的环节。如活动方案不能尽早地公布于众,而是事到临头才告知基层。而选拔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这就使基层选拔只能走走过场,然后由领导拍板确定。此外,在活动方案中,对基层选拔活动的程序没有明确的说明,也没有严格的检查措施,只有名额的分配,这也是基层单位对选拔推荐环节简单操作的重要原因。

2.研讨交流缺失

虽然优质课评比活动具有鲜明的甄别、淘汰性质,但其本质上是一种教研活动方式,理应遵循“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个人反思”等有效教研的基本规律。但现实活动中,组织者往往采用“车轮战术”:参赛选手轮流上阵,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就使得观摩者一听再听,昏昏欲睡;评委们打分再打分,麻木应对;执教者只管讲课不能谈思路,讲时全力以赴,讲后只剩下忐忑的等待。整个评比现场讲、听、评(分),无任何交集,研讨交流根本谈不上,从而导致所有参与者、尤其是作为一线教师代表的观摩者有想法、有感触,却没有相互交流的机会,学习提升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3.总结推广缺失

实事求是地讲,每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总是能总结梳理出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很有价值的教训。但现实的活动往往是具体课堂评比活动结束就意味着整个活动也结束了,没有大家共同研讨之后的成果总结,更别说形成文字材料了。这种戛然而止的活动使得宝贵的经验和很有价值的教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活动树标学标的目的也就落了空。

二、 增加优质课评比活动的“研”味

针对以上问题,我区教研室经过充分调研,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评优课模式,从而使评优课的“研”味“浓”了起来。

1.提前预告,让基层众教师参与进来

为使基层有充足的时间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选拔推荐工作,我们规定每一次区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必须提前一学期完成并告知基层。也就是说,要给基层一个学期的时间,围绕确定的活动主题来进行评优课选拔的发动、组织工作。同时要求活动方案必须要有程序方法上的规定和检查督促的措施。具体讲,我们主要是实行了多轮组织的方法和基层推荐选手公示一周的检查措施。即小学学段农村教师选拔分别以学校、街镇教办、联合体(农村小学为解决规模小、教师数量少而组建的校本教研联盟)和区教研室为主体进行四轮比赛;区直小学、中学选拔则以教研组、学校和区教研室为主体,组织三轮比赛。此种形式能更好地发挥评优课活动的激励作用,调动教师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优中选优、共同提高的目的。对于基层上报推荐的参赛选手,区教研室在教研网站上公示一周,如果选手不是通过多轮组织程序确定的,该选手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并对有关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减少的名额由教研员根据其他单位教师人数的多少和轮次成绩予以增补。

2.批次进行,使现场参与者互动起来

针对优质课评比的现场活动严重缺乏互动研讨的现象,我们在严格科学地确定选手总名额的前提下采用了批次进行的方式。即在同一活动主题下确定若干具体的执教课题,同一课题的2~3名选手为同一批次,每批次评比活动时间为半天。具体程序安排:先由选手依序上课,然后由教研员组织一个小时左右的互动研讨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执教人简要说课、随机确定的若干观摩者议课和评委组长评课引领等。为确保互动研讨的效果,我们还以教办和学校为单位,将听课者分为若干小组,并指定一名干部为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听课议课的组织工作。对于小组的议课表现,教研员除现场口头评价外,还要根据教研组量化考核规定给予量化考核。批次进行的方式能让优质课评比活动的现场生动起来,不仅执教者能讲能言、观摩者能听能议,而且评委们的作用也得到了全面发挥,从而使整个评比活动的研究氛围浓厚起来。

此外,随着我区学校网络配套建设进一步到位,我们还打算在今后开通网络直播,让在校的一线教师也能同步分享评比活动现场的成果。

3.及时跟进,把活动的成果推广开来

为改变以往优质课评比活动戛然而止的现象,我们实行了巡回送课制度。在每次评比现场活动结束一周后,各学科教研员都要本着既方便一线教师,又有利于推广成果的要求,选择某几处学校为点,将临近校的教师组织起来,共同观摩优质课一等奖获得教师的课,然后再互动交流各自的体会。活动结束后,教研员要求每位参与者将启发、体会以论文的形式形成书面材料并上报,经组织专门力量评定后,除对优秀者予以表彰外,还将他们的作品编辑成册,供区域内教师交流学习。

优质课评比活动的初步探索,不仅使教师全员参与的热情高涨起来,而且促成了一批年轻教师从中脱颖而出,催生了教师之间大范围的研讨活动开展;更重要的是给予我们以深刻启发:不管教研活动的方式是新还是旧,只要活动契合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就能受到他们的欢迎,教研的效果也就得到了根本保证。

4.观摩“优质课评比活动”有感 篇四

⒈营造浓厚的氛围。

首先,情景教学法的运用。参加评比的这八个教学活动,都是用情境教学法的形式,让幼儿在情景中去学习、感知。如社会活动《生日举手表决会》教师就创设了要过生日的情景,从大家选择过生日的方式、过生日参加的人、到过生日要选择的蛋糕,在这一连串的情景中,结合一些白板课件的运用,孩子们了解了举手表决发、口头表决发、投票表决法,在生活中学会民主。如大班美术《剪丰》活动,教师通过课件图片给幼儿创设了秋天果实丰收的情景,用“丰收歌”的音乐给幼儿营造了听觉上的氛围,在展示幼儿作品各种有特色的丰字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也装饰一些辣椒、花生、红红的屋檐,在这些背景的衬托下,一张张剪出的丰字更加有感觉了。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也经常用情景教学法,但是我们大多数只是用一种形式,似乎有全方位的去考虑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来创设情景。

⒉形式大胆、有创新。

在观摩的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陆小燕老师执教的大班健康活动《马背上的运动》,活动中老师以牛仔俱乐部作为情景,小朋友扮演小牛仔,把小椅子作为马儿(椅背前后都贴着马头)。在牛仔俱乐部里,孩子们都过看图式,自主学习将马儿变化不同的队形,分别将马背、马头(小椅子)拼在一起作为小桥,引导幼儿探索各种过小桥的方式。在每个环节老师都会给幼儿相应的音乐,分别进行曲、斗牛士、江南stlye,为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很动感的氛围。在加上老师扎实的基本功,清楚、简练的运动要求,调动了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连听课的老师也连连拿出相机拍照。这个活动老师选择的小椅子作为马很巧妙,老师用图式的方式,让幼儿学习变化队形也是很有效的,给幼儿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个方法我们好像用得很少。活动中小朋友站在小椅子上做各种动作,有的单腿动作,有的是双腿动作。可能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考虑到活动的安全,而没有给孩子在小椅子上面锻炼的机会,其实,只要老师清楚的提要求,孩子们还是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的。

⒊基本功扎实、素质好

5.黄山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观摩感想 篇五

2013年9月18日,我有幸参加由教研室主办的“综合与实践课型观摩课活动”。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观摩了来自杨守敬小学苏芙蓉老师的《搭配的学问》数学优质课,听了专家的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比如苏芙蓉老师的《搭配的学问》就创设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搭配衣服”引入教学内容,这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搭配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苏老师利用菜的搭配活动,引导学生去找搭配的方法与规律,这样使学生对学习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

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苏老师在《搭配的学问》一课,学习衣服搭配的问题时,她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说,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搭配、组合等等,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白方法,能够感知物体的体积。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苏老师的《搭配的学问》一课中,就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搭配衣服等活动,让学生从游戏中去体验,去感受规律,从而享有玩中学的乐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6.黄山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观摩感想 篇六

前不久参加了区教研室举办的《蚌山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暨一体机教学应用》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通过听课、课后点评和专家最后的总结,使我获益不浅。

一、听课收获:

首先,两位老师在接到一个新班级后,都大约用了10分钟左右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了解自己、信任自己、喜欢自己。尤其是朱文启考试课前的游戏活动,既让学生体会到每几个数字重复出现好记为新课学习提前铺垫,又一下子抓住孩子爱玩的天性很快就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其次,两位老师也对教材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整合制定了较为合适的目标且侧重点不同。朱老师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排列问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探究的活动总结出来画图、列举、计算的方法。老师没有硬性的将学生引导到使用计算的方法上来,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自己适合的方法。这既体现了他的教学目标,也展现了他的人文关怀。毕竟学生都有差异,在理解层次上也有不同,所以教师不能按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全体学生,而要因材施教。邵老师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的逐步优化的过程。邵老师以珠子引入教学,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课件展示每两个珠子为一组重复出现、每三个珠子为一组重复出现、每四个珠子为一组重复出现的珠帘。先让学生通过对第一组珠子观察、小组探究得出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再通过第二组珠子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了要想知道某个序号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必须先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以及余数和商各表示什么意思。最后通过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第三组珠子的问题,逐步让学生明白有些时候用列举和画图的方法来解决周期问题没有用计算的方法更简单、方便。使学生真正从心里接受使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再次,里那位老师对练习的设计也非常有亮点。朱老师的“摆棋子练习”:让学生明白摆的棋子有没有规律,必须至少出现几次完全一样的情况?理解“规律”的特征。接下来又通过学生独立设计珠子,让学生将自己对周期规律的理解加以升华,这种设计比直接出示让学生解答更有层次更有蛇深度。邵老师的“俄罗斯方块练习”:让学生经历了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锻炼的过程,虽然学生解决起来有点困难,但它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我们在平时非常重视学生的顺向思维,很少关注学生的逆向思维。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们就可以在这方面加以拓展。

二、研讨中的收获:

现场的点评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素养既包括教师的教研水平,也包括教师的教学心理。教研水平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它需要教师的一点一滴积累。从上次的研讨活动许多优秀教师的精辟点评,再到自己的理解就显得相形见绌了。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自己固步自封不去接受新知识、新理念,不从教育理论书籍、经典杂志和专家讲座中学习,又哪来的“腹有诗书”?教学心理更是一名教师必备的能力。可是教师在不同的环境,其心理素质也是一样的。只有经常锻炼的教师,心理素质才会更趋于成熟,课堂的应变能力才会提高。所以当我们遇到发言和上课的机会就应该勇敢的去面对。只有经历了,才会体会这种经历带给自己的收获。孔主任最后的总结,更是道破了我们固步自封的原因。人如果没有积极向上的奋斗目标,那么就不会有为止付出的努力。

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时刻提醒自己,加强自己的教学素养。从平时的点滴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的教学之路还很长,抓住时机努力进取吧!

陈梁中心小学

7.黄山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观摩感想 篇七

一、成效与特点

1.《课标》得到进一步贯彻实施

《课标》公布以来,河南省各地教育教研部门积极组织各种教师培训活动,广大体育教师对《课标》,尤其是对《课标》的修订内容有了基本认识和理解。从参评优质课的教案、录像课和现场观摩课来看,《课标》对体育课程性质的表述,对四个学习方面的划分,对设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课课练的大力提倡等,已经被体育教师所了解并运用到教学设计中去。树立身心和谐一体化的体育观,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运动技能的学练过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实现体育课程四个方面的目标,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导方向。

2. 课堂教学更注重结合实际和追求实效

好的体育课必须是符合体育课程性质,突出体育学科特点的课;必须是以身体练习贯穿学习活动,以学练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课;必须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使全体学生身心受益的课;还必须是符合教学实际,真实而非表演的课。在展示课教师的培训会上,活动组织者强调,展示课的形式、方法及器材等要贴近常态教学实际,要有可学性和借鉴价值,反对远离常态教学的作秀和演戏。并要求借班上课的学生有多少上多少,不得因个人设计的需要而删减上课学生人数。总体上看,本届参评和展示的体育课讲究表面花哨的少了,结合教学实际的多了;注重形式热闹的少了,追求教学实效的多了。大部分参评和展示课的教材内容难度合理,运动负荷基本适宜,组织形式简洁朴实,课课练与主教材有机联系,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明显提高。有明确的教材内容,有清晰的教学步骤,有效的教学方法,有适宜的运动负荷,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的共同教学追求。

3. 教学方式方法更注重多样性和有效性

本届评选活动的参评及展示课中,大部分教师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教材与学生特点,有目的地运用合作、探究与接受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灵活运用讲解、示范、分解、完整、诱导、帮助等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适时、适当地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引导和纠错,能设计和运用合理、有效的练习手段,运用学生已有的动作经验,帮助学生体验所学运动技能的本体感觉,建立新的动作经验,加快运动技能的掌握进程。教学过程中有教有学,教学互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

4. 首次把健康教育课纳入体育优质课评选展示活动

为了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针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对体育与健康知识教学重视不够,室内课的教学组织及讲授能力相对欠缺等问题,本届河南省体育优质课评选活动首次把健康教育课纳入评选范围,并在开幕式后专门展示了两节室内的健康教育课。两节健康教育课的内容选择贴近学生需求,教学方法多样有效,现代教学技术运用恰当,教学语言生动准确富有启发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给现场听课的体育教师留下深刻印象,使他们充分领略了室内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引发了他们对如何上好室内体育课的积极思考,取得了显著的观摩交流和相互借鉴的效果,对于扬长补短,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问题与不足

1. 体育课改发展不均衡

从总体上看,本届参评体育课水平参差不齐,质量高低不一,暴露出河南省目前存在着体育教学发展不均衡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体育资源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例如,有的地区参评教师教学技能突出,整体水平较高,有的地区参评教师水平悬殊,教学质量有待提升;有的城市可组织学生在游泳馆上游泳课,有的农村小学做支撑悬垂还需要学生用肩抬杠子;有的学校全组齐动员大家共参与,用集体智慧设计教学活动,有的学校只靠参评教师单打独斗,缺少集体合力等等。如何提升薄弱地区和学校的体育教学基本质量是促进体育教学均衡发展的关键,也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

2. 教材内容选择仍存在问题

《课标》指出:“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除了要遵循目的性、科学性、可行性、层次性、趣味性和文化性等原则以外,还要特别注意所开发与利用的内容一定要与身体练习相关,无助于身体练习的内容则不应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本次评选活动中发现,个别教师在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仍存在误区,把朗诵“弟子规”并配合简单的肢体动作作为体育课的学习内容,偏离了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也无助于学生学习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以上问题虽然只是个例,但足以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虽然体育课改已过十年,体育课上“用什么教”的问题仍是一个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3. 教案制订需进一步改进

一是教学目标的表述比较杂乱。当前体育教师在制订课时教学目标的时候,多是沿用布卢姆“认知、技能、情感”的目标分类方法,但却缺失了体育课程特有的促进身体发展的目标,有的教师虽然制订有增强体能的目标,但却把它放到了技能目标之下,犯了分类的错误。另外,教学目标的制订含混笼统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如:“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等。如何在课时目标中体现条件、行为和标准等目标要素,如何使课时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可评价,是一个需要广大体育教师深入探讨和积极实践的课题。二是练习密度的预计流于形式。从参评的录像课教案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有较高的练习密度预计,有的甚至超过50%。但这种预计只是一厢情愿,对教学活动设计和实际教学过程的分析发现,能到达如此之高练习密度的课并不多。教学环节过细过多,教师不能精讲多练,教学组织不够紧凑,过于频繁的集合、调队,讲评,讨论等,是预计练习密度与实际练习密度不相吻合的重要原因,需要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足够重视。练习密度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与主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和教学质量的高低。但是,教案中对练习密度的预计应该实事求是,与实际教学活动基本吻合,不能把练习密度的预计主观化和形式化。

三、思考与建议

1.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改的主力军

体育课改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体育教师成为推动体育课改的主力军。体育课改的健康发展之路就在体育教师的脚下,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将奠定我国体育课改的坚实路基,体育课改将在这一坚实的道路上深入发展。体育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必须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必须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反思教学现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螺旋式上升,每发现和解决一个问题,师生就共同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然后又在新的水平上发现新的问题,寻求新的对策,实现新的提升。这对教师职业来讲是一种美妙的螺旋式提升,而我们的体育课改将在几十万体育教师的不断提升中获得成功。

2. 认真贯彻实施《课标》

体育教师要深入学习,深刻理解,认真实施《课标》,要根据本地和本校实际,依据《课标》提供的教材内容范围和本地区制订的规定性内容,合理确定教材内容,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各层次体育教学计划并付诸实施。要认真学习领会《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体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引导学生刻苦锻炼。要根据不同教材内容和不同年龄学生特点,深入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要注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探索能有效改进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评价机制,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 分类推进,促进体育课改均衡发展

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体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障碍。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数量和学生人数巨大,而农村中小学专职体育教师十分匮乏,成为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课改深入发展的瓶颈。推进城市与农村学校体育课改均衡发展,改善农村学校体育资源状况,是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对于缺少专职体育教师,开不足体育课时的农村小学,要重点解决体育师资问题,加强对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体育教学能力。要想方设法开足体育课时,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体育条件较差的农村薄弱学校,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学校体育设施条件。要利用有限资金,优先购买物美价廉的小件体育器材,满足体育教学和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需求。城市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推进体育课改。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核心内容,完善各层次教学计划并付诸实施,要积极探索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 加强体育教学研究,提高常态教学质量

由于教育发展不均衡造成的大班额现象,历史原因造成的城市小学场地狭小问题,至今仍然是制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教材内容规定性的欠缺,常态体育课练习密度不足、趣味性不强,体育课健身性不够突出等等,都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各地教育教研部门和广大体育教师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专题研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并努力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指导的依据和动力,不断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我们的最大努力。大班额现象严重的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大班额现象的继续泛滥。建议采取男女分班教学(中学)、合理选择教材内容、发挥体育骨干作用、优化练习组织形式,推广适用练习方法等措施,弱化大班额给体育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运动场地狭小或因学生人数过多造成场地相对狭小的学校,应发扬因地制宜精神,采取科学规划场地布局、合理选择教材内容、开发利用时间资源、精心设计练习形式等措施与方法,努力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上得到充分的身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8.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方案 篇八

为了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优势互补,互相启发,智慧共享,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教学技能、教材处理等能力,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搭建教师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经学校研究,决定于2013年3月14日在全校开展“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体语文教师

二、参赛人员: 参赛人员:所有语文教师

三、评比方法:

1、比赛方式:通过抽签决定比赛顺序。每一位参赛教师根据本学期所教年级教材自选一节课进行40分钟的授课。上课形式不限。

2、比赛时间:2013年3月14日上午8:30——12:00。下午2:30——3:10

3、比赛地点:马街小学教室。

四、活动要求:

1、各位参赛教师要高度重视此次评比活动,每位参赛教师都要围绕课程标准精心备好课,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2、比赛结束后所有授课教师要及时将教案和反思上交到教务处。

3、全体教师要抓住此次活动契机,调换好课,积极参加听课,做好听课、评课记录,借鉴授课老师好的教法和学法,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评委:黄正全 安音普 陈祥 罗银春 王梅 杨明超 朱琳艳(上课教师不评自己的课)

六、奖励办法:

本次活动名次裁定:按高分到低分排列裁定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一名。推荐一等奖去乡参加语文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去乡当评委,推荐到乡内上课获一二三等奖的,学校给获奖教师分别颁奖200、150、100元人民币,并由学校学校颁发获奖证书。

七、授课按排表:(附后)

9.黄山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观摩感想 篇九

本次活动首先采用“东西学区评选与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区教研室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观摩与研讨,东西学区选出十六名教师参加“2011年开发区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参赛的16节课都是选手经过精心准备的,凝聚着参赛教师、教研组成员和辅导人员智慧和汗水的较高质量的课,这十六节课更贴近课改目标,更与常态教学吻合,更具操作性,达到了“以活动带动区内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

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教师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朗读语言、板书都比较规范、精炼,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态自然大方,有亲和力。

2.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都把握得比较到位。教师不仅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备课,还能站在作者的角度、编者的角度去思考、揣摩。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温芳老师,对文本读得细而透,切入点找得巧妙。

3.问题设计注意变换与整合,做得比较到位的有曾玲老师。4.教师重视学法指导,能恰当处理课堂教学中形成的问题并及时作出合理的疏导与评价。

5.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适时地进行写作指导。随文练说写已不少见,且有用得恰当而有新意。表现较为突出的有李莉莉老师、王晓芳老师、张娟老师。

6.注重语言训练和积累。教师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凭借语言文 字、重点句段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努力引领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理解、体验、感悟作品表达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无需贴标签,道德的力量积蓄在学生心中,语言的魅力萦绕在学生脑际。

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1.有的课堂问题缺少整合。

10.黄山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观摩感想 篇十

这学期我校开展了以“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堂质量”为主旨的全员听课活动。在这次活动中,高校长高度重视,教务处做了周密安排,全体教师认真对待积极参与,显示了很高的教研热情,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了“以活动带动区内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目的。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教师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朗读语言、板书都比较规范、精炼,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态自然大方,有亲和力。

2.教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都把握得比较到位。教师不仅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备课,还能站在作者的角度、编者的角度去思考、揣摩。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毕海英老师,对文本读得细而透,切入点找得巧妙。

3.问题设计注意变换与整合,做得比较到位的有李晓琴老师。

4.教师重视学法指导,能恰当处理课堂教学中形成的问题并及时作出合理的疏导与评价。

5.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适时地进行写作指导。随文练说写已不少见,且有用得恰当而有新意。

6.注重语言训练和积累。教师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凭借语言文字、重点句段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努力引领学生通过各种形 式的读来理解、体验、感悟作品表达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无需贴标签,道德的力量积蓄在学生心中,语言的魅力萦绕在学生脑际。

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1.有的课堂问题缺少整合。

2.有的课堂略读课文的特点没得到体现,使略读课文等同了讲读课文。

11.黄山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观摩感想 篇十一

按照中心校工作安排,决定近期举办小学数学复习课优质课评比活动。本次活动采取录像课评比的方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方式

1.活动分为初评和复赛,学校开展初评活动,要求数学教师全员参与,人人上一节优质复习课,择优参加中心校举行的复赛,名额分配如下:曹东庄小学、茶棚小学、前石河小学均为2个名额,茹各庄小学、马各庄小学、后白塔小学、曹西庄小学均为1个名额;要求各校针对上报的课要先进行研讨,修改,然后录制刻盘上报。

2.复赛:中心校对上报的光盘课进行评比,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二、报送要求

1.录像课均刻制成光盘(光盘中要有课后研讨过程),光盘需注明单位、姓名。

2.各小学于2014年5月30日前将光盘报送到茶棚学区中心校。请各小学及时组织本次活动。

茶棚学区中心校

12.黄山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观摩感想 篇十二

从教学手段上看,在所听的十多节优质课中都利用了多媒体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明确,有些课件的制作水平较高。

从课堂的引入上看,有新闻播报引入,有贴切生活和课堂的广告宣传引入,有吸引眼球的微观分子、原子动画视频引入,有激情澎湃的歌曲引入等等,在新课的引入上新颖,别具一格。

从课堂学习方式上看,大多数教师都把学生分成了五六个人的小组合作试验或小组讨论探究试验,老师抛砖引玉,耐心指导,学生

操作动手机会多,讨论问题较激烈,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课堂。

从教学实验设计上看,部分老师设计的实验很有创新,其中印象较深的是,《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二课时这节课,在讲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仪器选择和组装的内容时,这位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放了印有实验仪器的贴贴纸,让各个小组的同学在纸板上尝试不同的组装,然后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点评,感觉这个内容虽然没有“瓶瓶罐罐”之间的连接组装,但学生依然可以动手进行仪器选择和组装,很好!还有就是第四单元 课题2《元素》这节课,对我印象也很深刻,老师采用小组抢答加分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整节课课堂很活跃,让学生达到加分拿奖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感觉也很好!

不过本人也有一些个人的看法,首先,在教学内容及环节的处 1

理上,几乎每一节课都是哨子吹响后匆匆收尾,即使内容没讲完,也草草结束,让人感觉整节课有一种前松后紧的感觉。其次,就是很多课堂老师都是买一大堆礼物来上课的,学生答对得多,加分得多老师就发放礼物,试问,平时的课堂难道也是这样买一大堆礼物来上课吗?能否用其他方法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呢?本人觉得这个方法不是很切实际。最后,优质课的实验平时都能做到吗?都会这样去精心准备吗?

总之,通过在来宾一天半的优质课听课和观摩学习,让我对初中化学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这些优秀教师的上课中,让我开阔了眼界,特别是课堂调度和组织方面,印象深刻,同时通过课后的反思,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相信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会有破茧成蝶的一天。

以上,就是我这次听课的一些心得体会。

初三化学教师:庞厚程

13.黄山市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观摩感想 篇十三

2010年11月24日——11月26日我幸运并幸福地参加了在台州临海回浦中学举行的浙江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展示活动,见识了省优秀教师的课堂,领略了省优秀教师的智慧,聆听了省优秀教师的真知灼见。

本次活动中我一共听了七节课。所听的课中,老师们都精心准备,深入钻研教材,上得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每位老师自身语言清新动人,别具风格。老师们开发地理教育资源的意识强,课堂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图片。特别是适时、适当地补充了一些打动人心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当时情景,使学生一下就进入了课堂主题。我想用“创新教学”来概括他们的课堂教学特色是绝对不为过的。因为高中地理学科的创新教学,就是指在创新教育思想指导下,由教师运用教学资源,营造快乐、和谐而又充满智慧魅力与生命激情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以创新的姿态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并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当然高中地理学科的创新教学的内涵极其丰富,现立足于我所听取的七节地理课的教学实际,选择一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反思。具体如下:

一、实施互动式教学来实现课堂的创新教学。

互动式教学法。这是一种从改善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模式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入手而构建起来的,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合作,通过教与学交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协调教学各个要素之间、人与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以产生教学共振,促使学生参与、人人相互促进,以达到激发创新潜能的目的。具体表现为:

1、师生互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我国传统的教师观、教学观。这种观念强调了教师的威严和教学中自上而下不可逆转的教学方向,表明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师生观:关注课堂师生的平等、民主,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组织作用。新的人才观:关注“以人为本”而非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和接受为本”。新的学习观:注重学生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主动学习而非过去那种被动无奈的接受性学习。最终达到“学会学习”。综观这些观念的转变,我们直接能够感受到的是课堂上师生角色的转换----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和完成。作为教师,要在课堂中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前提是要有“民主”意识,放下架子,把自己与学生真正地平等起来,自己仅做为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关于这一点在七堂课中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2、生生互动。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切磋。这是一种很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首先,在生生互动中,每个学生都处于一种相对比较放松的心理状态,不用担心说错,特别容易激活思维,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种“畅所欲言”的机会;第二,在互动中,学生会获得更多的思维结果和思维方法,这对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是很有益处的;第三,在互动中,学生会获得一种平等的交谈机会,这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同时,在互动中,也可使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3、人机互动。所谓人机互动这里更侧重与学生对计算机的控制和操作,让计算机真正为人服务。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要实现人机互动,就得更好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掌握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方法,并形成适应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

通对互动式的创新教学,我们看到教师们已经都能积极实施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性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教师都能成为课堂教学的总设计师和学生学习的调控者,成为真诚、接受、理解的课堂人际关系的调节者和学生学习疑难的解答者;教师不再是游离于学生之外,而是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深入到学生心灵中去,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去;教师能够抛弃用分数压学生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解、接纳、信任的心灵交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能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朋友式创造性教学关系,而且能促使学生之间建立真诚的友谊关系,消除彼此间的隔阂;所采取的评价形式也多样化了,问卷评价、讲演评价、考试评价等;评价方式多样化,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评出了激励学生努力并喜欢学习地理课程的效果。因互动式教学法的实施学生由单纯的记、背、即“要我学”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我要学”的好现象。学生课堂参与的面广且量足,几乎95%以上的学生多能积极地主动参与,不管是好学生、中等生、还是差生都能学的主动、愉快、踏实,全体学生得到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学习尝试和不同发展,学生的“智力”、“毅力”、“动力”、“能力”真正得到了加强和提高。当然也大面积地提高了地理课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组织实施“活动”来实现创新教学。

通常的活动课以课程为依托,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学生的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组织学生举办野外参观、实地观测(气象观测、天象观测、环境观测、地震观测)活动,观赏古建筑,收集和鉴赏历史文物,欣赏古乐古画,撰写小论文、地理知识竞赛等。书本上学到的地理的知识和道理,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得到印证、启发和补充,使学生得到更生动、更鲜活的体验,既激发了对学科学习的浓厚兴致,又使学生得到学科思维的升华。七堂课中我们发现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组织了不同的学生活动。如:

1、抓住社会热点,把握学生实际,培养创新思维。社会热点和学生实际具有时代感、针对性、贴切性,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能够触动学生心灵,针对学生认识和情感的发展产生强烈的积极的影响。例:赵平老师引用“海水西调工程”这个目前网上议论的热点话题,引导学生讨论这一工程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中的影响。通过对热点的“说一说”,再让学生针对热点联系书本知识开展“想一想”的讨论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和发展学生基本能力的核心和关键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对现象或事物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结论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要知道学生开展探索、自学、相互讨论来完成这些过程,使教师的传授作用与学生的学习行动达到和谐统一;使获得知识的过程和培养认知能力的过程和谐统一。

2、营造参与的环境,吸引学生参与。努力形成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和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营造学生参与的多向交互的空间。如:金华一中的夏丽娟老师在引导学生完成“生物进化发展顺序”表格时,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学习任务,让他们分别扮演不同的动物和植物,并让学生走上讲台一一介绍自己。我们说这样的活动适应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和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3、重视体验活动,加强实践环节,促进知识的内化过程。在情感、信念形成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是最重要的。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向学生提供体验的活动,促进观念、知识的内化。如:舟山中学的王静珊老师在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及其整体性”时,先组织学生走上讲台观看老师当场演示的实验。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都是最先从观察开始的。而针对这一知识点,学生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自然、社会的能力,是难以学好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懂得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观察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观察后该怎样分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从而对自然、社会地理现象形成完整的认识。

当然在观察活动中,要注意几点: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或聚焦某些自然现象,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多是出于教师的诱导。教师教学生要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在讲清观察内容,介绍观察方法的同时,要努力提高观察的能见度。第三,要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灵活发观察方法。学生易受兴趣、爱好所左右,自己的知觉不同程度地带有情绪性,所以时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好奇、有趣的表象上而置观察于不顾。对此,教师必须引起注意并及时进行纠正,把观察内容具体化,引导学生从复杂、模糊的现象探索其本质和规律。观察能力的提高,不仅能为学生深刻领会知识带来方便,敏锐的观察能力对培养创新能力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令人可喜的是,在本堂课上,王老师不仅让学生“看一看”,还不失时机的地要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通过学生的再次“做一做”的活动(我们暂且不说这个课堂实验活动有没有做的必要),训练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多动手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灵感。又如:回浦中学的王文兴老师处理“自然地理环境及其整体性”知识时,要学生动手画一画各个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并要求学生能说出各个箭头表示的意思,从而进一步轻松地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所以我们说在教学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动手活动,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而且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并陶冶情操,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诸如课堂画图、小制做以及一些科技活动等都是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2011年上海中级口译笔试试题及部分答案下一篇:酒店工程部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