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收获作文(精选16篇)
1.《海底两万里》收获作文 篇一
一直思考着如何在两座大山之间解救自我,思考着如何让我的学生能够慎重地牢记自己作文中的弊病,然后欣然改之。曾经也让学生互批过作文,但是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学生毕竟是学生,缺乏理性的认识和评判能力,所以这种行之无效的方法被我果断地打入冷宫。近来,工作繁忙,看着桌上两座巍峨挺立的大山,只能逼着自己再寻良策,于是有了下面的一堂作文批改课。
本次作文的题目是“快乐一家人”,要求仿照《美丽的西双版纳》(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结构,用小片段的形式成文,要感情真挚,语言有特色,字数不少于600。上课前我大致按照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对他们的座位重新作了调整,然后要求他们前后桌交换作文进行批改,这样学生手里拿到的作文与自己写的作文水平大致相当。接下来我把此次作文批改的具体要求下发给学生。
1.字不少于600,按照要求用小片段的形式构架全文。
2.写三个片段,每个片段的字数大致相当;除三个片段外,有开头和结尾。
3.三个小标题形成系列,字数相等或者有明显的内在联系。
4.全文能紧扣“快乐”,选择的材料基于生活,有一定典型性。
5.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有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有恰当的议论提升主题。
6.语言有特色,能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7.无错别字,无病句,无明显涂改痕迹,卷面整洁。
下发批改要求后,再指导学生一条一条地批下去,并给出具体的分值,如错字一个扣1分,扣完5分为止;病句每句扣2分,扣完5分为止,并把病句改正;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一句加2分,最多加5分等等。最后得出一个具体的分数。学生还必须在作文下面写清楚被扣分或加分的具体原因。
批改结束,挑选学生批出的高分作文读给全班同学欣赏。下课后,收齐全班作文,我再逐篇浏览,一则了解此次作文的整体情况,二则检查学生相互批阅的质量。对批阅有明显偏颇的地方予以纠正。
此次作文批改结束后,我有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觉得这节课的作用绝对不仅仅是为我铲平了两座大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此次作文有了非常明确的认识,对自己作文中存在的缺陷有了深刻的印象。得意之余,我对这种学生自我批改作文的方式作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的学生写作评改提出的要求是:“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既能体现民主思想,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又能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自主性。学生互批作文的优势如下:
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可以准确地记住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第二,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现意识,由于作文要给同班同学甚至异性同学评改,写得太差太马虎自己会觉得没有面子;相反,写好了如果能被同学推荐为优秀作文就会赢得赞叹,经常被推荐出来就会赢得同龄人的尊敬,所以写作态度都比较端正。这就促使学生认真体会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评改,变原来的被动听取为主动参与,避免了过去那种只看分数和评语后就了事的现象。
第三,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
第四,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如果创新方法经常调换批阅对象,批阅的人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
第五,批改作文时,学生站在批改者的角度,进入教师的角色思考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平衡能力、角色互换能力,促进学生心理走向成熟。
第六,教师只抽查翻阅一部分同学的批改结果,在短时间内看多篇作文,有利于教师比较思考,且保持较浓厚的阅读兴趣,容易激发教师的创造潜能。同时,还可将节省的大量用笔批改的时间,用于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的效率。
为保作文批改持之以恒,确有成效,作文批改中还应该处理好以下问题:
1.评改形式多样。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新颖的事物最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探究、操作的意愿。学生在新的形式下改评新的作文,便会有常改常新、常评常新之感。或学生多人“接力”改,或集体评改、小组评改、或自我评改,或班级互评、好差作文比较评、同档作文对照评,以此调动学生的评改兴趣,使他们一直处于亢奋、跃跃欲试的最佳状态。
2.评改内容突出重点。每篇作文评改应各有侧重,要与该作文的指导要求同步。同样是记叙文,可侧重联想能力的训练,可侧重观察能力的培养,可侧重审题能力的养成等等,从而达到序列训练的目的。
3.评改内容不拘一格。对一些与众不同的、有见解的文题、内容和闪光段落,均要破格打高分;对于一些作文基础薄弱的学生,要适当地进行情感倾斜,多给予鼓励。
4.评改过程一丝不苟。注重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评改态度,从字词句到标点的运用都要认真对待。
5.评改结束及时交流。每一次作文评改后,要尽量选出一些佳作,在全班交流、学习。还可以贴在教室内,或给予奖励。以此让习作者本人和全班同学看到作文互评的成效,让优秀习作者获得成就感。这样,就大大刺激了学生认真写好作文的欲望,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会有极大地提高。
2.《海底两万里》收获作文 篇二
一、 “小作文”的心态,需要“童心飞扬”
在“小作文”的训练中,要淡化“压抑”的痕迹,创设民主、宽松、自主、开放的“心理场”。允许学生大胆地设想、想象,鼓励学生展示自我,抒写“童心”,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习作的欲望,引导学生步入“我想写”“我要写”的兴奋状态。
放飞童心,先要放飞想象。我曾让学生写各种类型的想象作文,比如,《二十年后的我与父母》《纸篓的哭泣》,我让学生设想,有一次,你外出旅游,乘坐的轮船沉了,你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你将怎么生活?学生写出了一篇篇新的《“鲁滨逊”漂流记》。我让学生写《我被魔法师变成了 》,一篇篇超越《青蛙王子》的精彩童话便应运而生。放飞童心,还要鼓励学生“敢吐真言”,例如:针对班内不文明现象,让学生讨论并写《我要对 提个建议》《别烦我》《哎,这个人》等等。放飞童心,释放心灵,学生才能在自由创作的王国里尽情遨游!
二、 “小作文”内容,需要“源头活水”
这“源头活水”,便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习作教学只有抓住“生活”与“儿童”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生活的涓涓细流才能在学生笔下汩汩流淌。臂如,我让学生把一天中最开心的事与最沮丧的事记下来,于是就有了《一次口角》《他最关心我》《老师生气了》等,富有真切感受的习作;我引导学生去捕捉生活中能引发思索的小事去写,于是就有了《老师去开会后》《答数丢了一个“0”》《“文明中队”落选以后》等,充满生活感悟的习作;在紧张的复习期间,我布置学生习作题《我好想……》,于是就有了《我好想再过一个暑假》《我好想休息》《我好想时间能倒流》《我好想与老师调换角色》等,一篇篇发自肺腑的习作;我常常提出辩论题让学生辩论,并让学生把自己的看法写成习作,于是就有了《我最看不惯的人(事)》《网聊:我同意(反对)》等观点鲜明、论述有力的文章。我让学生每人备一本日记本,其中分成几栏,分别起了好听的名字,如“情感方舟”“生活浪花”“心灵感悟”……学生逐渐养成了勤观察、勤思考、勤动笔的习惯。为了让习作的“源头活水”更丰盈,教师还可以精心设计各项活动,为学生开拓生活空间,充实生活体验。每学期,我都会带着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我们采茶,制壶,割小蒜,堆雪人……
三、 “小作文”的表达,需要解开“镣铐”
1. 时空开放,鼓励探究。我们习作教学常常以上课为起点,当堂读题,当堂写作。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习作以应付为主。因此,有必要向学生开放习作时空,可提前几天向学生公布习作内容,学生事先观察,搜集资料、获取信息,写作时就会有话可说,或者对本次习作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
2. 形式开放,激发创造。习作训练可多渠道、多形式,绝不能单一、机械、重复,否则,学生将失去兴趣。可以听写结合,写音响小作文;可以看写结合,写观察小作文;可以画写结合,写图画小作文;可以做写结合,写活动小作文。可以写调查小作文,写广告辞,故事接力,自我应聘书。而续写、补写、假想小作文、科幻小作文、童话小作文等类型的训练,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创作激情。
3. 思维开放,多法表达。在小作文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拓宽思路,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对同一题材,可从不同角度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
四、 “小作文”的评价,需要“转变眼光”
学生辛苦写出一篇习作,渴望的是有人欣赏,谁都不希望被批得体无完肤。每一次习作后,不强求篇篇是佳作,只要在构思、立意、首尾、细节等方面有出彩之处,或者比原来有所进步,就应得到鼓励和表扬。先把小作文兴趣培养起来,让学生有“愿意写”的感觉。赏识评价,还应在评价的形式上进一步开放,可以小组互评互批,可以把小作文贴出来让大家评,可以把小作文带回家中,让家长评。
3.海底两万里作文 篇三
“你很喜欢海洋,对吗?”我面前出现了这样一行字。
“对啊,怎么了?”
“那你变成蛟龙号去真正的深海去看看吧!”
我刚想问些什么,却瞬间到了一艘船上,再一看,我已经变成蛟龙号。那艘船将我放下,我开始慢慢下潜。系统告诉我,我已经来到了距离海面六百米的地方。这里有好多会发光的浮游生物。哦!十点钟方向还有一团乌贼喷出来的墨,看来是被我的模样吓到了。
“已下潜一千米。”系统提示道。这里时不时会有巨大的乌贼从我身边游过,不过,可没有再害怕它们喷墨了!到了两千米的地方,这些巨型乌贼可更多了,随处可见。然而,它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抹香鲸也在这个区域活动、捕食,巨型乌贼恰巧是它们最喜欢的事物。
“已下潜三千八百米。”系统又提示道。一艘世界闻名的的沉船——泰坦尼克号,就在这个位置,这个深度基本上可以称为“海洋的深渊区”了。在这之下,超过四千米的位置更是热闹非凡,有着种类众多的生物。不过,它们都长着一张张“怪物脸”。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无脸鱼”,我在这儿竟然看到了它们呢!
“系统!系统!我还要往更深处看看!”“好的。”到了六千五百米的位置,一个曾经帮助定位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深潜器浸没在这个地方。我顺便收集了一些深海水样本,开始向上浮。
回到那艘船上,我恢复了原貌,听见和我一起下潜的科考人员议论纷纷。“唉,海水里怎么有这么多微塑料,要知道微塑料对大海都是有百害无一利的。”“是啊,大海是美丽的,但也很脆弱,也不知道这么多微塑料是哪来的。”……
听着听着,我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看了看手里的垃圾袋,一怔,立马走到垃圾桶边,把垃圾分类扔进有害垃圾桶和可回收垃圾桶里,才安心地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还在回味着潜入深海的经历,回想着那些科考人员的话。
是啊,大海是美丽的,但也是脆弱的。不乱扔垃圾、合理有效处理垃圾也是在为保护海洋、保护地球出一份力。有了地球才会有美丽的海洋,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好好保护它。
4.作文 读《海底两万里》 篇四
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是一本科幻小说。一百多年前,在书里,他说到的那个大怪物,现在我们确实叫它章鱼。在他写书的那个年代,人们还不知道那是什么。他是怎么写出来的呢?我也要学学他的好奇和幻想。鹦鹉螺号那个潜水艇可真叫好玩。居然一束光就能把人吸进去!还有船长的海底森林也挺好玩。海底居然能有水果!而且有比人都大的珍珠,能容下三个人左右。还有那里的鲨鱼真笨,就知道被人欺负。在海底居然也能用枪打到天上的海鸥!有趣的事可真多。《海底两万里》这本书真有趣。
北京市人大附小一年级:石雨青
5.海底两万里500字作文参考 篇五
这部小说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它告诉了我许多我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篇故事讲的是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船上认识了尼德兰,并成了好朋友。他们在一次次地追逐“独角鲸”,但都没有成功。在一次捕捉过程中却不幸与其仆人掉入水中,却意外游到了这只怪物的脊背上。后来得知这只惊动一时的独角鲸原来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名叫鹦鹉螺号又叫诺第留斯号的这艘潜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其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途经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然后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稀罕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奇异景象。最后,当潜水船
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有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
6.《海底两万里》收获作文 篇六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不收取参赛中学生任何费用的全国性公益大赛,由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办公室、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文化中心和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中学报刊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并由全国80余家中学报刊承办,包括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等在内的全国20多所著名大学提供后援支持。参赛对象为全国初、高中在校学生,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大赛旨在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写作能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担任大赛组委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高洪波担任评委会主任。该赛事已成为目前全国教育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的作文大赛,并发展成为覆盖全国(包括港澳台)的作文盛会。
●竞赛安排及奖励办法简介
本次征文时间截至2013年1月3日(以当地邮戳为准)。投稿方式有两种:1.手写稿件请用方格稿纸誊写清楚,来信请寄:河南省郑州市丰产路81号附1号思达数码大厦中学生学习报社作文大赛组委会(高中组)收,邮政编码:450000。2.网络投稿:登录中学生学习报社网站(http://www.zxsxxb.com)提交稿件,并填写相关信息。稿件中务必注明个人详细地址、邮编、学校、班级、联系电话及辅导教师姓名。为了避免信件在邮寄过程中丢失,建议您采用网络投稿。咨询电话:(0371)87071640(高中)、87071622(初中)。
本次征文中学生学习报赛区分初中、高中两个组别,各设一等奖40名,二等奖200名,三等奖300名。获奖者的辅导教师均可获得辅导奖。本次征文另设组织奖若干名,欢迎广大教师、文学社团及学校集体组织参赛。所有获奖者及其辅导教师均颁发证书,获奖作文将择优在《中学生学习报》和中学生学习报社网站上发表。
●高中组赛题(共21题)
一、命题作文
1. 缓慢而优雅地成长2.有德自然香3.善“辨”4. 人生是自助餐5.也说“性相近,习相远”6.痛苦也美丽7.我的陋习
二、半命题作文
8. 戒___(浮躁、自卑、虚伪、骄奢……)9.品性源自___(内心、磨炼、教育、责任……)10.给___(习惯、时间、心灵……)涂上一抹色彩11.请管住你的___(嘴、手、脚、言行……)
1 2. 将思考交给电脑,把沟通交给手机,将行走交给汽车,把健康交给医药……诚然,现代科技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无形中也让人们遗失了原本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反思生活,反省自我,我们是否遗失过什么?生活中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成长过程中的自尊、自信、自强……
请以《不可或缺的___》为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三、话题作文
1 3. 英国作家约翰·罗斯金的一首诗《痕迹》是这样写的:“把每一个黎明看做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做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充实的痕迹”。痕迹是一种经历,一种见证。
请以“痕迹”为话题,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选材,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 4. 哈佛的博士生,可能每三天要“啃”完一大本书,每本几百页,还要交上阅读报告。
哈佛的医院,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只是图书馆的延伸。
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
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
请以“哈佛告诉你”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 5. 一位生活并不宽裕,但几十年如一日默默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的退休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媒体误读了他,他从来没有觉得这么做很悲情,相反他一直很快乐,想到那些坐在教室中读书的孩子,想着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想到能帮到别人,便觉得非常充实和幸福。
刘思宇,这位上大二时就拥有自己的公益团队的年轻人,为了递交《西双版纳环境保护报告》,冒着大雨一连5天等在政府门口。刘思宇在中山大学演讲时说道:“改变是要自己行动的,因为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你的中国就怎样,你光明,中国就不黑暗!……公益不是简单的活动,不是高调的作秀,也不是一种悲情的苦行。公益是一种习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人。让别人生活得更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请以“道德心的来源”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四、材料作文
16.这是一个关于“一元套餐”的故事。小餐饮公司“畅饮畅食”的老板简耀辉,承包下河南一所大学的餐厅。为了打响“畅饮畅食”的知名度,在推出26个饭菜窗口后,他推出了27号特殊窗口———“一元套餐”。这是专为贫困生提供饭菜的窗口。学生仅花一元钱,就可享用以下食物:一个二两重的馒头、一碗菜、一碗粥(或汤),外加一小份荤菜(鱼或肉)。加上人工费,每卖出一份“一元套餐”,简耀辉会净赔三四毛。不少非贫困生纷纷光顾27号窗口。三个月下来,简耀辉已贴进去两万多元。就在简耀辉扛不住打算拆掉27号窗口时,另外26个窗口销售量大增,27号窗口销售量却直线下降。原来在两天前有一场征文比赛,一篇没有署名的文章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关注,写的正是“一元套餐”的故事。大家被27号窗口感动了。于是,大部分学生不再光顾27号窗口,他们希望“一元套餐”能真正被派送到那些贫困生手里。善良感动了善良。“畅饮畅食”从此接到了很多学校、企业的餐厅承包邀请。27号窗口也变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温馨窗口”。
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7.“经过一阵乌云的打磨/我眼中的那一轮月亮/更亮了//就像我手中的这把刀/在经过石头反复打磨之后/终于变得锋利起来//看来,打磨是必要的/就像命运/需要苦难打磨/而一个人的一生/究竟要多少次打磨/才能闪光呢”(《打磨》)
这首诗启发我们: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打磨”。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及感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8.“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首诗给我们很多启迪,告诉我们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对待人和事。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19.“右手写字/没有人会惊讶/左手提笔/众人嗤之左撇子/土里点豆/没有人会惊诧/水中种瓜/惊讶之外是惊诧”
生活中,这样的惊讶、惊诧还有很多,面对这些并不算新鲜甚至很普通的事物,我们为什么会有惊讶、惊诧的心理感受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0.一个骑手,让他的马儿接受了彻底的训练,因此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使唤它。只要把马鞭子一扬,马儿就乖乖地听他支配,而且骑手说的话,马儿句句都明白。
“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他认为用言语就可以把马驾驭住了。有一天骑手出去时,就把缰绳解开了。当知道什么约束也没有的时候,英勇的骏马就越发大胆了。它不再听骑手的斥责,愈来愈快地飞驰在原野上。
不幸的骑手,此时已毫无办法控制他的马,他想把缰绳重新套上马头,但已经无法办到。完全无拘无束的马儿撒开四蹄,一路狂奔着,竟把骑手摔下马来。而它还是疯狂地向前冲,像一阵风似的,什么也不看,什么方向也不辨,一股劲冲下深谷,摔了个粉身碎骨。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21.明代吕坤曾说:“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认则两过不免。”其实公众大都通情达理,自古至今,很少有人去纠缠一个闻过则改的人。(注:“过”,过错,过失)
请根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
备注:由于版面有限,此处仅刊登21个赛题。全部赛题详见中学生学习报社网站。
特别提醒:由于稿件较多,请投稿时务必在每篇文章后面附上作者的详细联系方式。如果没有,将视为无效稿件处理。
7.海底两万里(五) 篇七
阿龙纳斯教授跟随着尼摩船长,亲眼目睹了海底世界各种各样的奇观宝藏,而这一次,眼前的景象令教授深感震撼——那便是战场的遗迹!
战败者的船只静默地躺在海底。有一部分已经朽烂,还有一些依旧崭新,“鹦鹉螺”号的探照灯打在沉船上,斑驳中,战船曾经的英姿仍然依稀可见。也因为战争的关系,海底仍存留了很多当年铺设的电线,沿着这些电线,“鹦鹉螺”号缓缓走近了1863年战争发生的地点。
这里的海底形成了一片绵延的山谷,目光所及之处沉着一条巨大的船。正在教授思索着此时的海面处于怎样的位置时,尼摩船长突然开口,像播报新闻一样字字清晰准确地说:“从前这只船叫作‘马赛人’号。它装有74门大炮,于1762年下水。1778年8月13日,对“普列斯敦”号勇敢作战。1781年9月5日,它参加了格拉斯伯爵在捷萨别克湾的海战。之后,它加入威拉列·若亚尤斯指挥的舰队,为美国海军大将率领的一队小麦输送船护航。共和纪元之年,这支舰队跟英国舰队在海上遭遇。
“先生,那年是1868年。一天一天算,到今天整整74年,就在此处,北纬47度24分,西经17度28分,这只战舰,经过英勇战斗,3支桅杆被打断,船舱中涌进海水,三分之一的船员失去战斗力,356名水手宁愿沉到海底去,也不愿意投降敌人,他们把旗帜钉在船尾,呐喊着‘法兰西共和国万岁!一’
“‘复仇者’号!”教授惊叹,“这就是当年的‘复仇者’号!”
“是的,‘复仇者’号,多美的名号!”尼摩船长虽然声音低沉,但掩饰不住他的激动。教授望着“复仇者”号的残骸,又转头注视着尼摩船长,越来越难以判断他的内心了:他的愤怒好像无法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弱,他的仇恨似乎是崇高的,他是会将这仇恨永远深藏于心,还是找机会进行报复呢?
教授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快就揭晓了。
“鹦鹉螺”号慢慢离开了海底,就在浮出水面的瞬间,轻微的爆炸声让教授吓了一跳。教授随即走到甲板上想看看情况,尼德·兰和康塞尔第一时间就跑上去观察情形了。
“你们也听到了爆炸声?”教授问。
随着尼德·兰手指的方向,可以望到远处隐约有一条汽船,尼德·兰颇有经验地说:“我敢肯定那是一条战舰,它在向咱们这边发射炮弹。”
战舰越来越近,炮弹打到水中,溅起的海水已经能扑到甲板上了。“对方一定是把‘鹦鹉螺’号当成独角鲸了!”康塞尔喊道。
尼德·兰此时却兴奋得不得了,因为他看到了回到陆地的希望:“这船距我们一海里的时候,我就跳进海里,你们跟着我,咱们可以借助这条战舰回到陆地去!”
阿龙纳斯教授犹豫不定,不知是否要采纳尼德·兰的计划。通过一路上的经历可以看出,尼摩船长对陆地有着深仇宿恨,他把所有陆地上的人都看作敌人,激怒他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现在,对方这样的攻击,会不会成为他展开复仇行动的催化剂?
果不其然,当尼德·兰站在甲板上朝着战舰准备挥手求援时,尼摩船长凶狠地制止了他。此时,尼摩船长的眼中充满了怒火,他对着阿龙纳斯教授低声却不容争辩地说:“下去!你和你的同伴都回到房间去!没有我的允许,不可以出房间!”
“难道您要攻打那只战舰?”教授急切地问。
“毫无疑问,我要把它炸沉!”
“不可以!”
“你懂什么?我是权利!我是正义!我是被压迫的,瞧,那就是压迫者!曾经,因为他们无情的攻击,我的爱人、子女,我的父亲、母亲,全被杀死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
教授的反对对于已是满腔怒火的船长来说毫无用处,三人被赶下甲板,在船舱中,他们听到了尼摩船长歇斯底里的喊叫:“打吧,疯狂的战舰!尽情放出你无用的炮弹来!你决躲不过我的攻击。但我不会让你在这个地点灭亡!你的残骸不配跟“复仇者”号的光荣残骸混在一起!
阿龙纳斯教授再也忍不住了,尼摩船长已经把他的深仇大恨扩散到了所有陆地人身上。显然,他曾经很可能是“复仇者”号的一员,显然,他的亲人们当年都葬身于敌人的炮火和屠刀下……他固然有着惨痛、值得同情的经历,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有没有想过,自己今天的冲动,又会伤害多少无辜的人呢?
教授对尼德·兰说:“就按你的计划,咱们逃走吧。”
深夜,双方平静了下来,几个小时后,黎明的曙光微微泛起,正是逃走的好时机。尼德·兰很坚定,康塞尔很镇静,教授则神经紧张。三人走进图书室,图书室中央楼梯问的门是通往甲板的捷径,就在开门的一刻,只听到上层嵌板忽然“砰”的一声关闭了。是的,“鹦鹉螺”号关闭了出口,它准备下潜了。
这意味着两件事:一、尼摩船长打算从水下攻击战舰:二、教授三人的出逃计划宣告失败。
教授有些绝望,不但逃不掉,而且还要被迫在潜艇中见证一场战舰被击沉的惨剧。果然,随之而来的是冲撞、晃动、爆炸声……
教授亲眼看着对方的船壳裂开,海水雷鸣般涌入船舱,甲板上满是逃窜的黑影。海水扑过来,那些不幸的人紧紧抱住桅杆,在水中挣扎,扭弯肢体。随后,战舰迅速地下沉,巨大的漩涡将它和所有遇难者卷入恐怖的深海中……
一切都结束了。尼摩船长向他的房门走去,走进房中。他房间的嵌板上,挂着一个妇人和两个小孩子的肖像——那是他的妻子和孩子。尼摩船长注视着肖像良久,向像中人伸出两只胳膊,同时跪着,抽咽起来。
是复仇成功的释怀,还是再一次回忆起往事的痛苦?教授已经不愿多做猜测,他躺在床上,只觉得无数的噩梦围绕着他,直到康塞尔把他推醒。
此时“鹦鹉螺”号正处在北大西洋,尼德·兰发现东方20海里的地方就是陆地。他早已盯上了船舱中的小艇,“海水很汹涌,但坐进那只轻便的小艇,只要划20海里就能到达陆地,我没有被船上的人发觉,暗中又弄到一些粮食和好几瓶饮用水。咱们冒险做最后一搏吧!”
“好的!我们今晚就逃,就算被大海吞没也在所不惜!”教授斩钉截铁地回答。
还有一个白天,教授又逛了逛“鹦鹉螺”号中的陈列室,回想着海底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所有惊喜和所有恐惧。经过尼摩船长门前时,教授不禁有些害怕遇到他,只听屋中传来尼摩船长的深深叹息声,那会是忏悔的声音吗?
这一次的出逃,没有受到任何人为的阻碍,一切都按尼德·兰制定的计划,几个人推着小艇,趁着夜色,跳入了海中。
海上的巨大风浪,几个人已经预料到了,海水奔腾澎湃,汹涌无比。而他们刚刚下水,就听到有船员大喊“北冰洋大风暴!北冰洋大风暴!”幸好此时的小艇仍靠着一根绳索连接着“鹦鹉螺”号,极度的恐惧侵袭着三人。尼德·兰说:“紧紧靠着‘鹦鹉螺’号,我们或者还可以保全……”话还没有说完,将绳索固定在“鹦鹉螺”号上的螺丝钉就被风暴打了出去,小艇就像投石机的石头一样,被掷入大海的漩涡中。阿龙纳斯教授的头被钢绳重重打了一下,立即失去了知觉……
当教授醒来时,他正躺在一个渔人的木头房子里,两个生死与共的朋友正守在他旁边,三个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虽然他们身处的地方是挪威北部一个很小的岛,几乎没有通往现代城市的交通工具,但毕竟,他们回到了陆地,看到了希望。
教授在他的日记中写道:
“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我在海底下走过了两万里。希望强有力的“鹦鹉螺”号战胜了海洋中最可怕的深渊。尼摩船长并不是坏人,他曾经受到的丧亲之痛与战败之痛是常人无法体会的,但愿所有的仇恨都在尼摩船长倔强的心中平息!但愿他永远不再被人找到!”
“有谁知道海洋世界的最深处是什么样子呢?也许,全世界所有人当中,只有两个人有权利来回答这个问题一一那便是尼摩船长和我。”
(全文完)
8.《海底两万里》小学五年级作文 篇八
当主人公阿隆纳斯教授逃出了“鹦鹉螺”号,回到故乡法国,把这10个月来的历险公布于世后,人们纷纷猜测、研究。猜测最多的就是对于此书的结尾――他们三个人是怎样逃出可怕的漩涡的。由于作者在进漩涡前就昏迷了,所以连作者自己都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近我也一直在研究,巧的是,昨夜得一梦,梦中有一人,是道德真君的徒弟杨任,他的眼睛上能看天庭,下能看地穴,中能看清人世万物。他和我说他是特意来告诉我阿隆纳斯一行人是怎样逃出可怕的漩涡的,下面就是他在梦中告诉我的经过
当小艇被卷进漩涡,船一下子就被这凶猛无比的浪流掀翻了,阿隆纳斯教授三个人一下子泡在海水中,像洗衣机里的蚂蚁一样在漩涡里飞快地打转。尼摩船长在“鹦鹉螺”号里,透过钢化水晶玻璃望着他们。虽然以“鹦鹉螺”号的外壳足以抵挡住漩涡,但是他还是按下了紧急按钮,他的心在颤动着,乱成一团,他自己也不知道,“鹦鹉螺”号为什么驶向背叛他的敌人,为什么把救援之手伸向即将泄露他秘密的人。
“鹦鹉螺”号在激流中紧跟阿隆纳斯教授三个人,尼摩船长亲自把舵,他心里明白,人缺氧不能超过五分钟,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分钟,在惊涛骇浪中,阿隆纳斯教授三个人还有四分钟的`生命,他营救三人也只有四分钟。“鹦鹉螺”号来到了水流最急的地方,人在海水中只会打转,而“鹦鹉螺”号却承受不住这水里巨大的压力,钢板开始吱嘎作响,整艘潜艇似乎在猛烈地颤抖,好像潜水艇再在这漩涡中多呆一秒,就会瞬间解体。
可尼摩船长不管这些,发动机飞速运转着,其防护外壳已达到了差不多90度高温!它已经超负荷运转好久了,时间又少了一分钟……
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前方的一座海底山体承受不住这样的冲击,一下子崩塌!瞬间,山崩地裂,海底被撕开了几条口子,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漩涡在这种地形下更加猖狂!不过下一秒,一块块巨石就滚落下来,把凹凸不平的海底砸了个千疮百孔!把放肆的漩涡堵了个结结实实!海一下子平静下来,而“鹦鹉螺”号却来不及反应,没有及时关闭每秒几百转的发动机,在巨石引起的作用下向山体驰去!眼看就要撞上了!尼摩船长赶紧采取紧急制动,制动掀起的巨浪把阿隆纳斯教授三人送出了水面,三人在空中翻了两个跟头竟安稳地落在了柔然的沙滩上!“鹦鹉螺”号一个急转弯试图避开山体,发动机和方向杆发出巨大的轰鸣声,艇体擦着山体过去了!等潜艇离开了山体,便开始急切地四处寻找阿隆纳斯教授三个人,最后在海滩边发现了他们。
尼摩船长站在潜艇的甲板上,久久地凝视着昏迷不醒的三人,海风吹打着他刚毅的脸,他抬头仰望黑沉沉的天空,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似得,转身回到驾驶室,把着舵,驾着“鹦鹉螺”号驶入浓浓的夜色中之后,“鹦鹉螺”号就在茫茫大海中失踪了,甚至连杨任的神眼也找不到了。
这就是杨任告诉我关于“鹦鹉螺”号的事,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能把他和我说的文言文记住,再译成白话文,或许这和“鹦鹉螺”号和尼摩船长一样,都是一个迷。
9.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作文750字 篇九
故事是这样的:1866年,海上出现拉一只神秘的海怪,有人说它有200英尺长,也有人说它有1英里宽,3英里长。有的人说它是一只鲸,大家议论纷纷。
第二天,船长制作拉一艘叫林肯号的船,他们邀请拉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副教授和他的忠仆康塞尔,还有捕鲸大王尼德兰。出发的时候白天没发现什么,到了晚上他们看到啦一只鲸,副教授和它的忠仆掉到啦鲸的身上鲸逐渐的往下降快巴他们俩鲸停止动拉。最后那个船长看他们是平民就放拉他们。
10.海底两万里(四) 篇十
此时“鹦鹉螺”号已经缓缓驶入印度半岛的南面,尼摩船长指着地图对阿龙纳斯教授介绍说:“这个印度南端的小岛叫作‘锡兰岛’。自古以来,岛下的海域就是采珍珠的好地方。有兴趣的话,不如一起去看看这片采珠场吧。”
“荣幸之至。”教授很高兴。
“不过还是有些遗憾,现在这个季节还太早,要到三月份,才会有大批的采珠人聚集在这里。所以咱们这次只能看到采珠场,而看不到采珠人了。”尼摩船长解释道。
船长提到采珠场,禁不住多说了一些关于采珠人的事:这些采珠人多半是在英国殖民之下的印度穷人,他们定期去为他们的东家采珍珠,而采到一颗珍珠只能为自己换来一分钱的报酬。采珠人双脚要夹着一块大石头才能沉到海底,这块大石头就是他们唯一的潜水工具,水下的压力和黑暗最多只能让他们屏气半分钟,所以看到海贝的时候,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它们装进小网中……他们因为这样的工作,经常要忍受视力的衰退、皮肤的溃烂甚至中风瘫痪和短命。
船长说到这些,不禁流露出愤慨和不忍的神情。接着,他摇摇头,抖了抖精神,转开了话题,问道:“教授,您害怕鲛鱼吗?”
教授一惊,鲛鱼是水中非常凶狠的肉食鱼类,一口下去,一个强壮的人也立即会被咬成两半。难不成采珠场里充斥着鲛鱼?“我虽然从来没跟鲛鱼打过交道,但谁会不害怕啊?”教授略显吃惊地说。
“我只是提醒一下,反正每次我们下采珠场都会带着猎枪。总之,今天晚上祈祷明天能幸运平安吧,哈哈哈!”尼摩船长笑着离开了房间。
第二天一大早,尼摩船长就派人叫醒了阿龙纳斯教授,此时的教授还身处有关鲛鱼的噩梦中。他来到准备潜水的平台时,尼德·兰和康塞尔早已在等候了。
四个人穿上特制的潜水服,教授才知道之前船长说要带上猎枪纯属吓唬他,除了尼德·兰坚持要带渔叉,其他人只在腰间配上一把短刀,就缓缓潜入水中了。
此时的教授不得不暂时忘记鲛鱼的恐怖,因为水下的各种贝类已经令他眼花缭乱了,各种无法形容的颜色和花纹遍布海底世界,难怪说这是全世界最棒的采珠场,大自然的创造力永远超过了人类的想象。
在教授惊叹之时,尼德·兰已经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小渔网,正急急渴渴地将最好的珍珠贝捡入网中呢。教授觉得好笑,但为了不掉队,连忙示意他跟上尼摩船长。
尼摩船长为大家演示了很多分辨、获取昂贵珍珠的方法,几个人在采珠场大开眼界。十几分钟过去了,正在大伙儿悠然自得的时候,尼摩船长突然拉住教授三人,做了个手势让大家赶快躲到一处石窝中。
教授循着船长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离自己大概不到五米的地方,出现了一个黑影,缓缓下沉。“鲛鱼”的念头突然涌了上来,然而仔细观察,这哪是鲛鱼?明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印度的采珠人!
他一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才会未到采珠期就前来采珠。他如同尼摩船长之前所说的那样,在水中快速地捡拾珍珠贝,然后游上去,紧接着再沉入水中,往返数次。这个可怜的采珠人何曾想到,会有四双眼睛躲在暗处观察着他呢。
半个小时的时间,采珠人就这样上上下下、机械性地重复一系列的动作。但正当他想再一次返回海面的时候,他突然做了一个害怕的动作。教授往采珠人的上面看,可怕的鲛鱼终于出现了!
鲛鱼向采珠人冲过去,眼看他就要躲不过了,没想到的是,教授身边的尼摩船长突然拔出短刀,对着鲛鱼刺了过去,鲛鱼的注意力被船长吸引过来,又立即翻过肚腹,快速朝船长咬过来。
尼摩船长弯下身子,带着一种特别的冷静,等待那巨大的鲛鱼。当撕咬的大口向他冲来的时候,船长非常矫捷地跳到一边,躲开冲击,同时拿短刀刺入鱼腹。但这一刺并没有伤及鱼的心脏,鲛鱼被激怒了,流着血,拼命地搅动海水,战斗的形势也因此改变,船长此时被压在他身上的巨大躯体所翻倒。鲛鱼的牙齿大得吓人,像工厂中的大钳子一般,尼摩船长的性命眼看就要不保了,忽然,尼德·兰手拿渔叉,迅速冲去,一瞬间戳中了鲛鱼。
鲛鱼的鲜血弥漫开来。船长没有受伤,他站起来后匆忙地赶到那个采珠人身边,迅速地解开他脚上绑着的石头,此时的采珠人早已经昏厥在水中了。
11.《海底两万里》收获作文 篇十一
当天早上, 由五十余家房地产及门窗幕墙行业以及十余家行业主流媒体精英组成的“绿色门窗梦·品牌万里行”队伍披着晨曦一路西行, 三个多小时的奔波, 我们到达了山东德州·国强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在国强五金厂区, 史文芳总经理向万里行参观团详细介绍了国强五金科技的企业发展及厂区相关情况。
国强五金工业园区是国内加工配套能力最强、加工工序最完备的现代化五金工业园区, 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评为“中国建筑五金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公司产品涵盖各类门窗五金、防火门及安防门五金、商业地产五金、汽车门五金几大系列上千个品种, 可适合市场各类用户需求, 产品畅销国内各省、市、自治区, 及欧美、非洲及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仅国内设立直销办事处111个, 在行业十年的连续统计中7年保持销量第一。2012年4月, 经商务部和山东省商务厅批准, 国强五金与瑞典亚萨合莱集团珠联璧合, 成功进行了股权并购, 并购完成后, 国强五金成为亚萨合莱的全资子公司, 并走上了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路线。
在国强会议室, 参与活动的各方嘉宾共同出席了行业交流会, 交流会现场, 国强五金副总经理王宝栓致欢迎辞, 对万里行参观团来到国强五金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同时希望参与本次活动的各方能够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合作交流, 共同开辟行业发展新篇章。
窗博城商会常务副秘书长、窗博城总经理丁三莲发表讲话, 她对本次活动的参与企业国强五金和派克机器的精心组织和筹备表示感谢, 也对参与本次活动的行业同仁表示感谢。她说, 相信在各位领导、嘉宾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 万里行活动必将成为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 也必将会进一步开拓行业交流合作的广阔空间, 开创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国强五金和派克诺尔机器针对企业管理、品牌培养、市场开拓、技术发展等各方面问题, 为与会人员作了精彩演讲和推介, 并与现场嘉宾进行了精彩的互动交流。随后, 丁三莲秘书长代表商会向国强五金和派克机器两家优秀企业颁发了明星品牌的证书和奖杯。
下午, 万里行考察团前往山东派克诺尔机器有限公司参观交流。
在派克机器厂区, 杨勇董事长向来宾介绍企业基本情况, 与参观人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技术交流, 介绍了铝型材智能切割中心、铝型材三轴任意角数控切割锯、铝门窗四头立式数控挤角机、铝幕墙高速加工中心等具有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的铝型材和门窗幕墙加工设备, 杨董事长邀请丁三莲秘书长现场远程操作数控加工中心。精彩的演示让现场参观的业内人士大为赞赏和惊叹, 销售总监王世龙更是现场指挥工人用组角机加工门窗样角, 然后让参观人员现场体验样角绝佳的密封性能。一系列亲身体验, 让参观团所有成员对派克机器的先进设备技术和优良性能有了深入了解, 印象深刻。
12.《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作文精选 篇十二
凡尔纳是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的开创者之一。他写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趣横生,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情节生动,悬念迭出,环环相扣。故事的开始写了海面上怪兽频频出没,袭击各国游轮,深深吸引了我,神秘的怪兽搅的人心惶惶,结尾时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漩涡吞没,结束了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行和探险。旅途中,高潮迭起,许许多多的清节扣人心弦。在这次充满冒险和奇幻的海底旅行当中,主人工们在海底狩猎,参观了海底森林,探访了亚特兰蒂斯海底废墟……这些经历使人耳目一新,也使我们对海底旅行充满了向往。
小说中有四个主要人物,他们性格鲜明,分别给我留下了不同的印象。阿罗纳克斯教授博古通今,仆人康塞尔生性沉稳,为人随和,鱼叉手尼德兰性情火爆,尼摩船长沉着机智运筹帷幄……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鹦鹉螺号的拥有者:尼摩船长。
我十分敬佩他的博学,在他的鹦鹉螺号上,藏有千千万万的书籍,我也十分敬佩他的果敢,不屑于人类被束缚,果断潜入水下,生活在深深的海底,与世隔绝。他伸张正义,同时也向往自由,是一个博学,果敢,政治的人。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凡尔纳丰富的想象力,他为我们营造出了一个及其惊险的氛围,《海底两万里》塑造出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跟着作者与书中的主人公一起探寻海底的秘密。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五年级下学期,我在家里认真读了一本科幻巨着《海底两万里》有感而发。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着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科幻小说系列中的一本。它的故事曲折惊险,引人入胜,它的画面多姿多彩,气象万千,读来令人惊心动魄。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探海旅行的故事。作者以追踪“海水怪物”为引子,衬托出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加拿大人尼德·兰误入“鹦鹉螺”号里的一个个精彩、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现出一幅幅壮丽画面:神秘的海怪、美丽的海底世界、庄严的海底葬礼、丰富的海底宝藏、惊险的南极……
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和主人公一起畅游了海底的世界,红海、地中海、爱琴海、黑海、大西洋、南极、北极、北冰洋,遇见了许多极为罕见的植物、海产品、海洋动物、世纪战舰的残骸等等,许多有趣的事情,使我开拓了视野,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使我感受到海洋世界的神秘莫测。
《海底两万里》这部让人惊心动魄的巨着告诉我们:要学习阿龙纳斯教授乐观向上的精神;学习仆人康塞尔对主人忠心耿耿与无私的精神,学习尼摩船长的勇气,和见到朋友有危险的时候奋不顾身去营救的精神。这部小说还告诉我们,人要有勇于探险的精神,才能发现这大自然的无比美妙。
13.海底两三里 篇十三
中央编译出版社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 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 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 在追捕过程中, 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 到了怪物的脊背上。 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 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 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 船身坚固, 利用海水发电。 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 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 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 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 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 三人不辞而别, 回到了家乡。
14.追寻中华海底宝藏 篇十四
展厅里,按照年代顺序排列着远古的石器,古朴的青铜器、精美的瓷器、巧夺天工的丝绸、鬼斧神工的石雕,……但细心的参观者发现,最后一组展品,并不是按年代顺序排列的清朝的艺术品,却是元代的一组瓷器。
这是主办者的失误?布展人员的疏忽?
都不是。这是我国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水下考古的成果。这一组瓷器预示着中国考古工作者开始从田野迈向海洋,开始追寻那段久违了的中华蓝色文明之光。
当年的那段耻辱
1985年春天的某日,在中国南海夜色中。
一艘英国打捞船悄悄干起了海底盗宝的行当……时隔不久,该船满载从海底捞起的数万件中国青花瓷器和125块金锭悄然离去。船长米歇尔·哈彻把这批文物弄到手后兴奋至极。但他做贼心虚,等了一年,看中国方面没有动静,遂于第二年4月,将这批文物运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克里斯蒂拍卖行。事情经当地新闻媒介报道后,立即引起轰动。各国舆论纷纷谴责这种文化“海盗”的行为。中国驻荷使馆得知此事,立即急电国内,请派专家了解情况。
国家文物局派出陶瓷专家冯先铭、耿宝昌急飞荷兰。二人在拍卖行看到,这批中国青花瓷器的质地、釉色、花纹极为典雅华贵,造型均为欧洲流行款式,应为当时欧洲商人在中国订购。这批青花瓷。正可补故宫中国外销瓷陈列之缺。据事后了解,这些文物是在靠近中国南海某处海域的一艘沉船里打捞出来的。根据沉船上的航海日志和部分船体标志辨认,这艘中国商船是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在离开广州驶往阿姆斯特丹途中失事沉没的。
1986年4月22日,各国的名商大贾和著名博物馆的专家云集克里斯蒂拍卖行——毕竟一睹200年前成套中国瓷器的机会并不多。
拍卖的这批青花瓷中,有4万余件茶具,是当时欧洲上流社会最流行的款式;有6万余件是杯、碗、盘、碟等,瓷器上的图案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20余种。明艳的青花釉彩和多姿的图案,并没有因为在海底沉睡了200多年而失去光泽,仍然是那么亮丽、动人。
坐在第一排、手里拿着“一号”竞拍牌的,是冯、耿两位中国专家。可是,国家文物局批的3万美元和“底价加3倍”的竞拍幅度,在这里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底价刚刚报出,马上就有人喊出10倍的竞标价……
两位专家和大使馆的同志只能干着急。因为当时中国没有水下文物保护法规,无法追索这批珍贵文物,更无法起诉盗窃文化遗产的“海盗”们。
这批中国的海底珍宝拍卖了两个月,价值高达2000万美元。
那是一件全体中国考古工作者引以为耻辱的憾事。
同年6月10日,一份题为《我国陶瓷专家建议重视水下考古工作》的新华社内参,递到了中国决策层案头,引起了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
1987年11月,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组织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从事水下考古学研究机构——水下考古学研究室。在水下考古学研究室的组织下,来自沿海各地的考古队员接受了潜水及相关培训,他们年龄最大的三十出头。中国考古学界第一支水下考古队伍终于诞生了。
1989年lO月20日,我国政府庄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中华现代法律的阳光,终于照到祖先们遗留在海底的文物身上。
中国拥有长达1.8万公里的海岸线。在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商船队,曾对世界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瓷器,主要靠海路运输。而据外国专家推测,在我国沿海至少有2000条以上的古沉船。每条沉船都有一个神秘的历史故事,都是一个巨大的古代物质文明财富的宝库。
勇敢者的事业
潜入海底,那感觉真棒!湛蓝的海水,各种各样的海洋植物,沉睡的古战舰,甲板上横卧着大炮,成群的鱼儿穿梭其间……
但水下考古也是严酷的,作为潜水员,要有强健体魄,才能承受水下强大的压力和体能消耗;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沉着应付水下各种复杂和危险的环境,极其细致、严密的考古作业则对上述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可能面临更多的危险。所以人们称水下考古是“勇敢者的事业”。
在中国南海,水下考古健儿经历了第一次实战。
1987年8月,交通部广州打捞局与英国某打捞公司合作在广东南海的台山县海域作业时,意外发现一艘长约30米中国古代沉船,并打捞出200余件瓷器、金属和银锭等南京时期珍贵文物。198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日本水下考古大学研究所合作,共同对这艘南京沉船进行调查发掘。中国南海的气候、水文条件相当恶劣。调查作业开始后,第一名下潜的是中国队员。入水后他发现能见度几乎是零。他沉着下潜至25米深的海底进行搜索,终于在28分钟后找到了沉船。为保证第2名下潜的日方队员能迅速找到沉船,赢得宝贵的作业时间,中方队员坚持留在原地等待日方队员到来后才浮出水面,结果已超出不减压潜水规定时限10分钟。回到考察船,年轻的中国考古队员立即被送到减压舱进行治疗……
1991年5月,辽宁绥中县文化部门进行文物普查时,收集到渔民们在三道岗海域打捞到的500多件元代瓷器。国家文物局决定在三道岗海域进行3至5年的大规模发掘工作。
次年6月,水下考古队采用先进的仪器对三道岗海域进行了探测,揣清了这一带海底沉船的分布情况。考古队员下潜后,发现沉船表面生长了厚厚一层坚硬的水生凝结物,形成一个长27米、宽5米的实心整体,队员用撬棒撬下一块样品,带回岸上用药水浸泡,溶解开表面凝结物,里面包裹着不少元代精美的瓷器。
三道岗海面气候多变,风大浪高。海底地形复杂,多湍急暗流,水质浑浊,自古是海难频发地区,被队员们戏称为“小百慕大”。这种海区正是水下考古队的“用武之地”。自然,队员们也少不了要在此尝尝大海“变脸”的滋味。
一天,海面风平浪静,考察船出海后,海面突然出现当时人称之为“鬼潮”的飓风大浪。只见一排排大浪打来,一下子就把考察船抛回岸上。紧随而来的大浪又可能随时将人带船打回海中。这场面吓坏了有多年经验的老船工。而考古队员倒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硬是把泡在船仓的贵重仪器一件件卸下搬到安全地区。年轻的中国水下考古队就这样在风里浪里成长……
结语
如果你有幸见到这些水下考古队员,可以从他们手腕上的大壳潜水手表和T恤衫上的古战舰图案猜出他们的身份。正是这些身强力壮的汉子们孜孜不倦的精神在追寻中华海底宝藏。可以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的海上文明将会日渐显示出她的绚丽多姿!
15.海底两万里500字作文参考 篇十五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的是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和其仆人康塞尔及一个捕鲸手进入到一艘名为鹦鹉螺号的潜艇,并随着潜艇的船长尼摩一起在海底做了一次两万里的环球旅行。
在这部小说里,凡尔纳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的海洋世界。有各种各样、五彩斑斓的鱼群,凶神恶煞的鲨鱼和章鱼;有深不可测的海底深渊,奇特而又危险的南极冰川;还有原始又野蛮的土著,惊心动魄的海战。除此之外,凡尔纳还在小说里创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如品质高尚、献身科学的阿龙纳斯,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捕鲸手,忠诚朴实的仆人康塞尔……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神秘、正直的船长尼摩。他有着神秘的巨额财富,厌倦了陆地上的黑暗、腐朽的社会,但却仍用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的人们的正义斗争。他是反抗压迫的战士,是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思想体现。他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也不乏像尼摩船长这样反抗压迫的人物,像李大钊,像鲁迅,他们在当时那样黑暗的社会里,敢于反抗压迫,勇于斗争,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不懈努力。他们像尼摩船长一样,也是值得尊敬的。
再这部小说里凡尔纳还巧妙地把科学和幻想结合起来,使得这部小说读起来更为真实,更加吸引读者的兴趣。
16.“悖论”中的海底捞 篇十六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当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关注。有一家火锅店, 不仅顾客盈门, 而且倍受同行甚至非同行的青睐, 来参观学习观摩的人不计其数, 连一向傲慢的百胜集团都在其列。此外, 一向闭门造车夸夸其谈的专家教授也把其当作成功案例进行研究, 通宵达旦, 废寝忘食。彼时, 这家火锅店像极了一位商业明星, 光彩流转, 璀璨夺目。
后宫佳丽三千人, 三千宠爱在一身, 这家火锅店就是海底捞。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 无聊的工厂就是经营良好的工厂, 而戏剧化的热闹与兴奋是管理糟糕的标志。一般而言, 这位大师在公开场合的表述都是真理, 都经得起实践的推敲。然而海底捞却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海底捞的成功仿佛一个悖论。
或许, 海底捞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自身, 重要的是, 它的经验能否超越自身而成为普遍意义上的商业智慧, 从而带给更多的人以启迪。
悖论之一:制度
现代社会的之所以文明, 标志之一就是法治。在我们的头脑里, 与法治相对应的人治是一个臭名昭著的贬义词。这种负面的刻板印象由来已久。
人治这个词, 最初应用于政治治理领域, 每次提及都会想到封建社会里高高在上的君王, 然后联想到背后的杀戮及血腥。相对应的法治则充满了理性公平, 人治与法治的分歧论争早已存在, 当这两个概念被引入企业管理领域后, 制度化的管理就相当于法治, 而人治依然是人治。
那么, 到底什么是人治呢?简单地来理解, 人治就是以个人的意志或情绪状态 (喜怒哀乐) 来对一个群体或组织进行治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均各不同, 人的情绪状态也随时会发生变化。如果把对企业的管理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显然就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从这个角度来看, 海底捞就是一个充满了人治色彩的企业。事实胜于雄辩, 不妨从相关案例了解一下。
海底捞北京小区曾经制定过一系列员工行为规范, 比如, 过马路不许闯红灯、不许踩草坪、不许随地吐痰等。推出这些规定的本意是要约束员工的行为, 以免本地人看不去这些外来的打工者。
有一天, 一名员工踩了草坪, 北京小区经理就让他在员工大会上做检讨。但是这名员工不肯这样做。谢英一气之下, 就做出了开除他的决定。随后, 该经理的顶头上司——北京大区经理得知此事后, 认为不应该开除。他与那名员工做了深入的沟通后, 将他调到另外一个门店工作。这名员工后来成了为海底捞工作4年多的老员工。
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管理故事, 该经理后来感悟说:“这件事让我明白了, 作为一个领导, 我们必须有宽容之心, 不能因为手上有权就滥用。如果这名员工被我开除了, 不仅海底捞会损失一名好员工。他心里也会留下阴影, 他的命运也会走到另外一条道路上。”
但我们的反应却不止如此。如果用“制度化的思维”来发问, 第一个问题就是:这名员工到底该不该开除?或者说, 到底是踩草坪要开除, 还是不检讨要开除?
显然, 在海底捞的框架里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或者说, 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一个小区经理管辖着6家门店, 近千名员工。北京大区总经理管辖着2000名员工。两人都是海底捞为数不多的高管, 但两人的答案截然相反。最终, “官大一级压死人”, 还是北京大区总经理说了算, 假使该大区经理的上司和他意见相左呢?似乎没有制度, 行政级别的大小就可以决定员工的去留。
从感悟中可以看出, 她认为自己是有权的。但“作为一个领导, 不能因为手上有权就滥用”。那么, “不滥用权力”又由谁来监督呢?从现实的情况来看, 如果大区经理后来不插手此事, 那么, 开除就成为定局, 小区经理也不会在后来反思自己是否滥用了权力。在做出决定的那一刻, 她一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绝没有滥用权力。但回顾整个过程, 无论是开除, 还是不开除, 身处事件中心的这名违纪员工都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到底是不是够得上开除。所以, 无论他是走是留, 都没法搞清楚海底捞的管理底线。因为这是因人而异, 随机而变的。
这一事件也为海底捞的管理蒙上了一层浓厚的人治色彩。开除是如此, 提拔也差不多。
提拔, 即晋升, 也是组织中的重大事项。一位员工刚进入海底捞时的时候负责做员工餐, 因为工作表现不佳, 差点就被辞退。她做了两年多的员工饭后, 公司又安排她做前厅的服务员, 可是没过几天, 上级领导就提出让她担任大堂经理。这一跨越式的快速提升把这位员工吓坏了, 她偷偷找到店长说不敢。
为什么能获得这种火箭式的晋升?这名员工反复思考后, 找到了答案:“我后来也在想上级为什么提拔我。那时海底捞只有三四家店, 他经常来我们店里看。我的工作很单一, 就是做员工餐。而员工餐做完后, 我每天至少还主动帮忙做三四项工作, 比如帮助厨师切菜, 因为我做饭的地点也在餐厅厨房;我还帮着洗漏勺, 帮服务员发毛巾, 总之, 凡是我能做的, 我都帮着做……可能是上级经常到那个店, 观察到了。几次下来, 就决定让我当大堂经理。”
尽管他找到了答案, 但这个答案并不具备100%的准确性。因为她的话语中有好几个“可能”。也就是说, 就连她本人, 其实也还没有真正搞清楚快速提升的原因。
此外, 当他提出不敢担任大堂经理后, 领导明确地告诉她, 不行, 必须做。他只能从命, 今天的这位员工已经成为海底捞优秀的高管。从结果反推, 当初领导的决定似乎是正确的。但是, 以这名员工的表现及能力, 当初到底该不该获得如此快速的提升呢?这还是一个不解之谜, 因为我们没法从海底捞的制度上找到明确的依据。而人的潜力是很大的, 到底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成就, 和所处的组织平台也大有关系。当平台足够高, 资源足够多, 个人又很努力, 其潜力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所以, 客观地说, 我们其实不能以这名员工今天的成功来反证当初对她的晋升是绝对正确的。
这一案例, 也折射出海底捞无处不在的“人治”色彩。
而最能体现海底捞“人治”管理风格的莫过于一次旅游事件了。
这次的主角是人目前是海底捞最高的两位领导者, 为海底捞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次, 高管去四川的一个高原旅游。大家边走边唱, 心情十分轻松。一人随手摘了路边的一束野花。上级一下子翻脸了, 高声责备:这么寒冷, 海拔这么高的地方, 长一束花容易吗?你怎么可以随手毁掉一个生命?你的素质这么低!但这还没完, 在整个旅途中, 上级喋喋不休, 当着所有干部的面, 把海底捞这位“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的副总经理骂哭了。整个旅游的气氛都被这一场怒骂毁掉了。上级的批评不无道理, 但被批评者也是属于无心之失, 说过几句也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 丝毫不留情面, 暴风骤雨式的公开责骂, 伤害的不仅仅是人的自尊心, 也严重伤害了她的管理者形象。
这样“暴君式”的管理风格, 除了让我们贴上一个“人治”的标签外, 还能做什么呢?
这种上行下效的责骂文化像极了蒋介石对待下属的方式, 所有他的亲信尤其是黄埔系都以被“老头子”打骂为荣。无独有偶, 海底捞的干部们甚至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优点是愿意挨骂, 缺点是不会辩解。”
窥一叶而知秋至, 窥一斑而知全豹, 上述三个故事虽然只是海底捞的小小缩影, 但确足以让我们相信海底捞确实是一个充满了人治色彩的企业。
在海底捞里, 还能看到小农时代的师徒制的身影。比如, 某人就是某人的徒弟, 多少会给人一种任人唯亲的感觉。利用师徒制培养人才这种方式在海底捞被用到了极致。每个小区经理必须带徒弟。当他下面的一个徒弟培养成熟出师后, 一旦有新店开张, 这个徒弟就会被任命为新门店的经理。这样, 如果一个小区经理善于带徒弟, 就可以多管几家门店。当小区经理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合格的徒弟 (能够胜任门店管理工作的经理人才) , 就有机会成为大区经理。
海底捞目前总共有三个大区:郑州大区、北京大区、上海大区, 由这三个大区来管辖下面的小区。奇怪的是, 距离北京很近的天津小区, 却不归北京大区管, 而是归远隔千里的郑州大区管。这个怪现象就是由师徒制造成的。道理很简单, 天津小区的经理是郑州大区的经理带出来的徒弟!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已经很少见到师徒制的踪影了。而海底捞对此的“执迷不悔”显然加重了其“人治”的色彩。而海底捞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海底捞居然不考核门店的营业额与利润!
“我们不仅不考核各门店的利润, 也不考核营业额和餐饮业经常用的一些KPI, 比如单客消费额等。”当然, 海底捞也有考核, 但其考核却主要是通过上级 (多层次) 主导以充满主观性的“巡店目测”方式来进行。
在专业的管理学家看来, 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除了极少数的一些由国家控制的, 事关国计民生基础服务的企业, 哪一家企业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才成立的呢?
但是, “沉迷”于人治, 不考核营业额与利润的海底捞, 却取得了快速成长。不但营业额从2008年的3亿元骤增至2009年的10亿元, 而且门店数量的扩张也在加速, 很多城市中都出现顾客期盼已久的海底捞的身影。
于是, 悖论如影附形, 随之而来。
按照我们惯常的观察与理解, 像这样的“人治”企业, 根本不可能在商场中呼风唤雨, 创造辉煌, 但海底捞的成功已经无可否认地鲜活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为什么海底捞的成功能建立在广被诟病的人治基础之上, 而和我们惯常认为的科学管理背道而驰?
一直以来, 量化, 制度化, 在企业初兴之时, 确实起到了拨云散雾、指引方向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原则, 企业是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生产的。众多的工人, 只能是一群乌合之众, 自由散漫, 无所适从, 效率低下。只有分工明确、定额量化, 衔接有序, 才能够取得规模化的效益, 工业化大生产才成为可能, 也才能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写下灿烂辉煌的篇章。也正因为, 泰勒与法约尔开创性的思想也逐渐被奉为企业管理的金科玉律。
其实, 无论是量化, 还是制度化, 其本质都是秩序化。
这种对秩序化的探索与追求, 其根源还是西方哲学的定量思维。无论是厨房, 还是工厂, 都要用精确而极致的数字标准来衡量、评估的。而身处其中的人, 也在不知不觉中被视为机器或机器上的小零件了。同时, 我们也早从麦当劳肯德基的扩张实践中明了, 越是严苛的量化和制度化, 越是容易复制、模仿。久而久之, 量化与制度化就被视为科学管理的化身了。
所谓的科学管理, 最终被理解为“将工作时间内的员工机器化, 将员工的工作成果数量化”。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了泰勒与法约尔的管理原则, 并与海底捞的做法一一对照, 就会觉得, 海底捞简直就是一个“大逆不道的异端”!
海底捞视“量化管理”如无物, 连企业最为重要的“生命体征”——营业额与利润都不考核, 就像医生不检测重症病人的心跳与血压一样。员工因为帮忙干职责之外的工作而获得了提升。但这却违背了“劳动分工原则”, 去干这些活, 那么, 原本该干这些活的员工又去干嘛了呢?如果是因为工作负荷过重, 导致原来的员工忙不过来, 那么这就说明企业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比较混乱。
开除员工后上级领导留住员工, 则与“纪律原则格格不入, 因为事先并没有“明确而公平的协定”让这件事确凿无疑。
我们知道, 越是严苛的量化和制度化, 越是容易复制、模仿。也就是说, 凡是能够量化的标准, 才容易制定、衡量、评估、反馈。而制度也是一个泛量化的标准。相反, 定性的标准就很难捉摸, 也就不容易被复制、模仿。所以, 最终, 科学管理被等同为“量化与制度化”了。
泰勒虽然推崇量化与制度化, 这是工业化大生产初期必不可少的内在动力。但是, 泰勒并没有忘记人, 因为人始终是生产的中心。再好的量化与制度化, 如果没有一流的人才来执行, 都只是一纸空谈。
管理人员和工人亲密无间的、个人之间的协作, 是现代科学或任务管理的精髓。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 明智的管理者都不会奢望能完全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除非他给予工人的比通常情况下工人能得到的更多……只有那些已经从事管理或具体的工作的读者才能认识到, 普通工人远没有把其积极性发挥出来, 与其雇主的期望相差甚远。可以十分有把握地说, 20个企业中有19个企业的工人认为, 竭尽全力违背了其自身利益, 所以, 他们就不会尽其所能努力工作, 以便更好地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相反, 他们会有意放慢速度, 同事, 还设法让他们的主管相信, 他们干得非常快。
海底捞的人治方式改变了这个节奏, 使一个本来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 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面, 兄弟姐妹般的亲情关系 (部分) 取代了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所以, 我们看到的一切“怪现象”都有了合理的解释。难怪海底捞的员工疲累不堪但还是激情满怀;难怪海底捞的员工把集体利益看得比个人利益还重;难怪领导把员工骂得如此狗血喷头, 而员工还是一如既往, 忘我工作。谁会不把自己的家当回事?谁会不真心为自己的家的利益考虑?谁又会因为被家人责骂几句而怀恨在心?
延伸开去, 海底捞不但成了员工的家, 也成了顾客的家。一个人为自己的家干活?还能不卖力?还能不尽心?一个人在自己的家吃饭, 还能不舒心?还能不满足?
凡此种种, 都可以纳入以“人”为中心的人治范畴。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 真正的人治应该是按照符合人本性的思维模式、需求模式、行为模式来进行组织的治理。所谓“人治”, 就是要把人当成人而非死板僵化的机器来进行治理。
这样的人治, 其实并没有悖逆科学管理, 也没有理由不成功。
海底捞的做法, 符合一般人的心理规律, 也就是符合人性, 这才能取得人治的胜利。至此, 海底捞的“人治悖论”之谜已经彻底揭开。为了更加充分地展示海底捞人治价值, 再来看看海底捞的人治管理是如何消除组织管理中的一个痼疾的。
分工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组织运作管理的一大基石, 这是泰勒和法约尔共同的巨大贡献。分工的好处不再多说, 但是分工也会带来负面效应。分工之后, 责任明确。但如果每个人都僵化地固守自己的分工——这是组织中最常见到的情形, 绩效考核越是量化, 越是制度化, 这种情形就越是明显, 越是严重, 继而就会出现“个人自扫门前雪, 哪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
其实, 分工的目地不是为了让不同工种, 不同工序之间“各守阵地, 老死不相往来”。分工更应该是为了合作, 也就需要相互间的“补台意识”。但是, 严苛的绩效考核只关注岗位责任之内的任务, 而不及其余。那么, 员工有怎么可能主动有补台意识, 去积极从事不会计入本人考核的任务呢?
所以, 分工导致的这一组织管理的痼疾, 往往导致不同工种或不同工序之间的扯皮推诿, 矛盾纷出, 效率低下。但是, 在人治化的海氏大家庭里, 这一痼疾却被很好地消除掉了。
在员工看来, 当其他岗位出现人手短缺时, “补台”是她份所应当的事情。海底捞是一个大家庭, 当你兄弟姐妹忙不过来时, 难得你不会伸出援手?难得你会斤斤计较利弊得失?
所以, 你在海底捞会看见:当客人需要加啤酒时, 旁边正好没有服务员。路过的保洁员立即二话不说, 放下手中的工具, 先充当起服务员, 第一时间满足顾客的需求。你还会看见:当餐桌上摆满了客人餐后的残局, 服务员忙不过来打扫时, 后厨的人会暂时放下本职工作, 转而帮着收拾餐桌, 以便下一桌客人能够尽快入座。
悖论之二:信任
在海底捞, 有一个其他餐饮企业没有的规矩:普通的员工有200元以下的免单权力, 而且这种行为是上级领导授权的, 换一个角度讲, 职位越来, 免单金额越大。
一般人看来, 这种信任是荒唐的, 是畸形的。
对服务行业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 让员工信任, 比让员工满意更难。只有持续地让员工满意, 才能赢得员工的信任。同样, 让顾客信任, 比让顾客满意更难。只有持续地让顾客满意, 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
信任来之不易, 但要维持信任、强化信任却难上加难。如果不能有效阻止组织内的“信任畸化”, 滥用信任的现象就会形成恶例, 愈演愈烈。而对信任的滥用, 最终会摧毁信任。
在以信任着称的海底捞里, 也存在着“滥用信任”的现象。虽然很遗憾, 但也很真实。因为海底捞从来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海底捞的员工也不是洁身自好、一尘不染的圣人, 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也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海底捞的员工。
海底捞有一条规则:允许客人把已经端上桌但没有动过的菜退掉。这一条规则充分显示了海底捞对顾客和员工的双重信任。但是, 有些服务员却利用这条规则动起来“吃单”的歪脑筋。服务员利用多数顾客一般不会仔细审查账单的特点, 故意在菜单上加上顾客没有点的菜, 然后将其退掉, 退回来的钱就落入了自己的腰包。还有的服务员利用自己可以免单的权力, 对收银台说, 因为某某原因, 他给顾客免了一个菜, 但他对顾客收的却是全款。而最笨的服务员则直接把顾客没退的菜, 硬说成退了, 然后菜款就落入自己的囊中。
显然, 这种个体性的欺诈行为, 是对组织和顾客的信任的双重背叛。
在海底捞里还有另一种个体性滥用信任。比如, 有的员工因为偷懒不想上班, 故意假装生病。这样, 他的上级领导不仅准假, 还会拎着水果去探望。领导被蒙在鼓里, 但身边的同事却知道实情。还有的员工因为参与赌博, 把钱输光了, 却对领导谎称说家里有困难, 以骗取领导的同情而借钱个他。
海底捞致力于营建信任体系, 但毕竟不能杜绝有人利用这种信任来谋取不当利益。这对海底捞的人治管理也是一种考验及挑战。这一类的个体性滥用信任, 从数量上来说应该不多。这样的行为只能私下隐秘地进行, 而且很难瞒过身边朝夕相处的同事。如果海底捞的管理层能够保持与第一线员工的紧密接触以及亲密关系, 应该不难察觉。
为了应对滥用信任, 海底捞有时候会采取“钓鱼式”执法。曾经有过这么一个案例:前年一个优秀员工被人举报吃单, 领导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会干这种事。于是, 启动举证程序, 找了两个朋友试他两次。结果, 他真的把一份客人退了的肥牛钱——40元‘吃’了。于是, 这个员工就被开除了。
当员工有可能涉及数额较大的钱款时, 海底捞会更加慎重。比如, 海底捞的优秀员工可以被晋升为担任采购工作。这个时候, 公司一方面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工资, “高薪养廉”, 同时也明确宣示:“公司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经常调查你是否吃回扣;如果一旦发现吃回扣, 哪怕是一斤肉, 你都要被立即辞退, 而且没有任何补偿。”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 海底捞对员工的信任也不是毫无保留的。但尽管如此, 还是有人会在利益诱惑下走向歧途。为了确保公司的利益不会流失在这些关键岗位上, 海底捞费尽心机, 甚至不惜采用“钓鱼式”诱惑监察。
比如, 有一年冬天, 领导为了检查一个采购人员的采购工作, 特意买了一套大棉袍, 把自己从头到脚打扮成一个老太太, 在菜市场跟着这名采购人员买菜。他买什么, 她也装着买什么。她不仅把每斤菜的单价记下来, 还观察他同小贩的关系。然后, 回到公司核对采购人员的报销。另外, 逢年过节的时候, 还故意以某些供应商的名义, 给采购人员送礼、送红包, 甚至向采购人员要银行卡号。有一次, 她亲自提拔并且非常信任的一个采购人员, 收了她的“礼”却没有及时上交。她马上组织采购人员开会, 重申采购人员纪律——24小时收到供应商的礼品不上缴, 就属于贪污!
24小时过去了, 那个采购人员没有上缴“礼品”。领导再一次做出了开除的决定。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开除他, 让我难过了好几天。他真是一个采购好手, 公司花了很长时间和心血培养他!”
无论是乔装跟踪, 还是故意设计诱惑, 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我们理解海底捞的初衷与苦衷。但是, 我们也要看到, 海底捞的多种“钓鱼式”执法率先违背了对员工的信任。
首先, 海底捞主动诱引的这一次, 很可能是采购人员第一次在诱惑面前没有经受住“考验”。也许, 他此前已经多次拒绝过来自真正的供应商的诱惑了。那么, 组织内部的这一次“诱引”, 对于他的“失足”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次, 如果一个行为过硬的员工觉察到了公司对他的跟踪或诱引, 他会觉得这是公司对他很不信任的表现, 从而会大大挫伤了他对公司的感情。
个体性的滥用信任, 一般是隐秘的。但在海底捞里还存在着一种公开的制度性滥用信任。这种对信任的滥用更可怕, 对公司健康肌体的侵蚀也更严重。
比如, 根据海底捞的规定, 门店经理要对一些骨干员工进行家访。这本是营造“海氏大家庭氛围”的很好的一个措施。但这项制度也可能被滥用。
制度如果不是用真心去遵照执行, 就会形同虚设。类似的情形绝不是海底捞的专利, 在其他的组织中, 这样的滥用制度、滥用信任的行为可能更多, 更严重。但是,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 为什么一直致力于营造“公平、公正”、“亲情、信任”的大家庭氛围的海底捞里, 也会出现这样不和谐的现象呢?如果任由这样的情?, 重演蔓延, 就会危及海底捞赖以成功的基石。
当员工在组织中不能得到预期中的待遇, 不能实现预期中的梦想, 组织就会失去员工的信任。人性是相通的。海底捞的员工会滥用信任, 顾客当然也会滥用海底捞对他们的信任。
上海的服务员郭春莉遇到过一件不开心的事情, 有八九个上海本地的客人。这些客人吃了很长时间, 消费总额却不高。其间却让调料师傅加了3次调料, 后来发现他们偷偷地把调料打包了。郭春莉发现后, 他们竟然振振有词地说:“你们的调料很好吃, 我们要拿一些回家。”这已经是很过分的行为了。买单的时候, 他们竟然还要求给予打折, 还威胁说:“我们上次来都打折了, 这次为什么不打折?如果不打, 我们就到网上投诉你们。”
出于对顾客满意率的追求, 郭春莉违心给他们打了折。
在海底捞及其员工的预期中, 顾客应该是讲究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的人, 而不是为了贪一点小便宜而不择手段的人。但显然, 这几位客人辜负了海底捞, 让海底捞深深地失望了。
像这样的客人并非极少数, 很多海底捞的员工都遭遇过。
海底捞员工的免单打折权力本来是出于超越顾客预期、提供优质服务 (或优质补偿) 的目的而设计的。但有的老顾客在熟知了海底捞的规则后, 就将其异变为胁迫海底捞屈服的手段了 (看起来是以海底捞之矛来攻海底捞之盾, 很难抵挡) 。
这样的顾客, 显然不是受欢迎的顾客。但为了顾及门店形象和顾客满意率, 海底捞总是也只能选择屈服。
顾客的滥用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海底捞过度追求超越顾客的预期而造成了“过度合理化效应”。
社会心理学上的“过度合理化效应”是指:当一个人为自己的言行举止而得到了过量的不相匹配的回报, 就会产生过度合理化效应。比如,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案例。一群孩子每天下午都要到一位老人的家门口吵闹玩耍。老人不堪其烦, 就把这些孩子叫了过来, 故意说自己一个人住, 非常寂寞, 他很喜欢听到他们的声音, 并承诺如果他们明天还来的话, 他愿意给每人50美分。孩子们非常开心, 第二天如约而至, 并且吵闹得更为放肆。老人继续表现出更大的愉悦, 并再度请求他们一定要明天再来。但第二天, 老人却只付给他们每人20美分。随后, 老人借口说自己的钱包已经干瘪, 明天只能付给每人10美分了。老人恳求孩子们千万不要因为钱少了就不来了。但孩子们觉得非常失望。老人第一次给他们的50美分已经为他们设定了一个基本的期望值。当报酬下降到25美分的时候, 他们已经觉得自己吃亏了。而到了老人只能付出10美分的报酬时, 孩子们认为, 自己到老人门前玩整整一个下午, 却只能得到10美分的报酬, 实在是太不划算了。所以, 没有人愿意再来了。而老人则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想要的平静。
孩子们的吵闹行为, 本来不应该得到报酬, 但却得到了较为丰厚的报酬。这就是一种“过度合理化”。当孩子接受了这种“过度合理化”后, 老人却降低了“过度”的程度, 从而人为制造了一种知觉差异。这种差异促使孩子们减少或杜绝了自己曾经“回报丰厚”的行为。孩子们以为这是对老人降低报酬的报复, 但殊不知, 这却正是老人真正要想的结果。也就是说, “过度”被合理化之后, 原来的“适度”就变成不合理的了。
对信任的滥用, 一方面是人性存在着阴暗面的必然原因。另一方面, 则和组织的内部治理方式相关。
我们知道, 海底捞对员工和对顾客的两个方面一开始大大超越了员工和顾客的预期, 让他们都充满了激情——服务的激情和消费的激情。但是, 当成功积淀了很多标准化的制式规则后, 随着海底捞的扩张, 组织越来越庞大, 人治化管理的弊端就显露出来, 员工的激情慢慢的消退, 为顾客提供创新服务的能力也慢慢减弱。员工与顾客的预期都陷入了不能满足的困境, 各类的信任畸化也就作为一种阴暗性的自我补偿而在组织中“崭露头角”了。
从人治的混乱到激情的消失, 再到信任的畸化, 如果陷入了这样的逆向循环, 那么, 最后的结果又会是什么呢?
在中国, 中式快餐连锁一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仅2010年的上海大众消费快餐的营业额就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但是, 中式快餐却一直没能像西式快餐那样实行高度同质化的标准化生产。国内品牌“红高粱”、“荣华鸡”等中式快餐连锁虽然曾经喧闹一时, 最终还是烟消云散, 归于失败。
平心而论, 中式餐饮要想在连锁经营上取得成功是很难的。这并不是因为中式饮食的美味程度不足。恰恰相反,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国的菜系品类纷繁复杂、变化无穷。这两个因素在给中国食客带来无穷的口舌之欲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式餐饮在标准化上的困难重重。所以, 我们很容易看到遍布全国各地的某一家有特色的中式餐馆生意极为红火, 却极难看到这样的中式餐馆通过标准化的复制而遍地开花, 有着很多悖论的海底捞则做到了。
“海底捞”是一家源自四川的火锅连锁店, 而我们一般人看到“海底捞”这三个字, 往往会紧接着联想起第四个字——月。“海底捞月”的意思是“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 只能白费力气。”从口彩和文化底蕴来说, 海底捞显然远远不及“东方既白”。但海底捞的成功以及其所吸引的业界关注却远远超过了东方既白。尽管如此, 当我们以经营管理的专业眼光来看待海底捞的运作模式时, 却会惊诧地发现, 海底捞的成功并不像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的那样充溢逻辑上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相反, 海底捞的成功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海底捞”, 其概率就真的像打麻将时“最后一张牌自己摸到, 并且和牌”, 也像是真的从海底捞出了月亮。
那么, 到底什么是人治呢?简单地来理解, 人治就是以个人的意志或情绪状态 (喜怒哀乐) 来对一个群体或组织进行治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均各不同, 人的情绪状态也随时会发生变化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 作为一个领导, 我们必须有宽容之心, 不能因为手上有权就滥用。如果这名员工被我开除了, 不仅海底捞会损失一名好员工。他心里也会留下阴影, 他的命运也会走到另外一条道路上
海底捞的人治方式改变了这个节奏, 使一个本来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 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大家庭”
【《海底两万里》收获作文】推荐阅读:
2022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作文09-16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优秀学生作文500字07-02
《海底两万里》摘抄07-02
海底两万里摘抄笔记09-04
《海底两万里》相关练习10-28
读书心得 海底两万里10-29
《海底两万里》学生读书心得07-12
《海底两万里》好词好句09-13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100字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