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2024-09-03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8篇)

1.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篇一

简述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教育受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所制约,同时教育也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

1.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素的重要因素

(4)教育可生产新科学知识

2.教育和政治的关系

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5)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二、教育对政治的促进作用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

(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4)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A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特定的背景;B文化模式还从多方面制约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二、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文化的传递

(2)教育对文化的选择

(3)教育对文化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篇二

关键词:科学文化,国民经济,关系,实证

理论界关于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笔者通过维普数据库查询,在1989-2010年6月期间,与“科学文化”相关的文章有3578篇,探讨“科学文化”与“经济发展”或“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文章有102篇,而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文章则没有发现。笔者试图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皮尔逊相关分析法等现代统计理论,就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选定

国民经济数据选取我国1995-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亿元)。科学文化数据共选取10个指标:投入选取2个指标:1995-2009年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WT),同期每年研究与开发经费(RD);科学文化产出选取5个指标:同期每年出版报纸的份数(BZ),同期年广播人口覆盖率(GB),同期年电视人口覆盖率(DS),同期年专利授权量(ZL),同期年技术成交额(JS);劳动者及素质选取3个指标:同期每年文化从业人员数(WY),同期每年科技活动人员数(KY),同期每年每万人中大学生数量(DX)(见表1)。

从上述原始数据来看,科学文化各项指标除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和文化从业人员数据有些波动外,其余基本上呈现增长的趋势。

二、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

根据表1提供的全国1995-2009年科学文化各项主要指标数据,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做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是根据降维的思想,将相关性很高的多变量转变为彼此相互独立且不相关的少数变量,从而达到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原来资料中的大部分变量的目的。通常是选出比原始变量个数少,能解释大部分资料中的变量的几个新变量,即所谓主成分,用以解释资料的综合性指标。

通过对表1中的科学文化10个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科学文化各项指标的相关矩阵(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大多在0.6以上,没有0.3以下的。同时还通过了KMO检验和Bartlett的球形检验。本案的KMO值为0.588(大于0.5的最低要求),表示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另外,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397.571(自由度为45)达显著,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成分存在。因此,上述数据适合于主成分分析和进一步分析。通过分析,得到1个主成分,这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86.922%,超过了85%的要求,它解释了科学文化10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对应的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见表3)。

注:(1)数据来源:根据1995-2009年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和《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整理;(2)“*”为根据平均发展速度测算数据

根据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到该主成分的计算模型:

F为主成分得分。相对应的主成分得分用于后面的分析。

(二)关联性分析

全国1995-2009年GDP及科学文化综合指标得分(即科学文化主成分得分)(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全国GDP发展指标的趋势与科学文化主成分得分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假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正向关系。因此,我们选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和双尾检验法(2-tailed)对表4GDP指标和科学文化主成分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拒绝了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为零的原假设,科学文化主成分与GDP发展的相关性达到0.969,呈高度相关。这说明科学文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确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一种先进的文化也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毫无疑问,国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会推动科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表5出了国民经济与科学文化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全国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和研究与开发经费两个资金投入指标与GDP的相关性分别高达0.961和0.998,呈高度相关,这显示了资金投入的重要性,“一投就灵”非常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

从科学文化产出的5个指标来看,除广播、电视两个指标与GDP的相关性数据分别为0.736和0.776,属于有较高的相关性外,其余报纸出版份数、专利授权量、技术成交额3个指标分别高达0.918、0.994、0.998,呈高度相关。报纸数量增多了,说明看报的人多了,这从侧面反映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的影响。专利授权量和技术成交额的增长,并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正是科学技术物化为生产力的最佳佐证。

从人员的3个指标来看,文化从业人员、科技活动人员和大学生数量与GDP的相关性分别达到0.637、0.995和0.962,文化从业人员与经济发展相关性不高,主要是因为文化从业人员的增长出现多次波动,如2000年、2001年文化从业人员出现下降,是因为同期国家对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减少,期间时值文化部门进行体制改革,实行人员分流造成。从2002年起,文化从业人员又开始增长,这与当时文化基本建设投资又开始增长是相吻合的。科技活动人员、大学生拥有量与国民经济发展高度相关,这反映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科学文化各项指标相关度很高,适合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降维。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个主成分,这个主成分在科学文化的10个指标上的载荷均在70%以上。

第二,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因此,加大对科学文化的投入,提高科学文化的产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和繁荣我国科学文化,是提高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大科学文化的发展力度应作为十二·五期间各级党委、政府做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注:(1)GDP数据来自1995至2009年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2)F为科学文化指标主成分得分;(3)GDP单位为亿元

参考文献

[1]、任志安,景治中.经济分析实验教程[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2]、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12.0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篇三

【关键词】篮球文化;体育产业;相关性

1球场门票的销售

俱乐部门票收入通常占据总收入的35%左右,是俱乐部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篮球俱乐部通常把门票收入作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该俱乐部市场开发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在门票销售方面,俱乐部会最大程度地寻求机会宣传自己,让广大的球迷走进赛场,为自己的球队加油助威。与此同时,俱乐部为了加强与球迷之间的互动环节,通过对篮球市场认真细致的调查与走访,建立俱乐部球迷档案,争取更多的球迷成为本俱乐部的拥护者。在门票销售方面,俱乐部通过网络以及销售点,根据球迷年龄层次以及区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销售方法及优惠政策,从而使球迷能够通过最快捷的渠道获取最优惠价格的球票。

某调查公司和媒体受NBA的委托进行了市场调查,其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有4510万人参加篮球活动,篮球球迷为5700万人,且有70%的15—24岁的男性青少年会定期通过电视观看NBA篮球比赛,还对球迷的收入、家庭经济情况、其他业余爱好进行了调查。在具体掌握球迷的兴趣、收入和需要的前提下,用适销对路的“产品”来满足不同球迷的需求。只有球迷愿意主动掏钱,NBA才能存活下来,才能得到更广泛的发展。1996年的数据统计显示,29支球队的平均上座率达到了92.4%,平均每场的上座人数达到17252人,赛季观众总人数达到20512628万,同时每当总决赛打响时,票价总会一路飙升甚至有时被炒到每张3000美元。因此,球场门票收入是俱乐部经济收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球星效应带来丰厚经济效益

1995年3月,NBA传出“飞人”迈克尔·乔丹复出的消息,其担任代言人的五家公司的股票猛涨,更在五天之内增值23亿美元。一个球星竟能带来如此庞大数字的经济效益。又如由于“魔术师”约翰逊的复出,使得湖人队前期票房收入在NBA29支球队中排列第25位的劣势下,在其复出后的前三场比赛中,湖人队比赛的门票炙手可热,其主场的17505张全额门票销售一空,且此后的上座率一直爆棚,即使在客场比赛,其客场票价也会出现飙升。

十几年前的美国,NBA只是“小买卖”,但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其已成为美国收入最高的职业体育的“大生意”。NBA总裁戴维·斯特恩把这种“球星效应”列为NBA成功占领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像迈克尔·乔丹这样才华横溢、技术出众的篮球巨星通过自身的高超球技、个人魅力以及崇高的敬业精神使得NBA的比赛更具观赏性与震撼力。上世纪60年代,张伯伦和拉塞尔荣退时,曾有人说NBA不会再有球星;80年代,“魔术师”约翰逊和“大鸟”伯德被称为NBA不可逾越的高峰,但迈克尔·乔丹还是将NBA带到了另一个新的高度,“没有人会成为第二个一模一样的迈克尔·乔丹,但NBA还有一大批年轻的球星,如格兰特·希尔、哈德威、奥尼尔,甚至中国那个19岁、身高7尺1的大男孩(王治郅)”。因此,在球星效应的带动下,NBA在全世界的转播为其带来巨大的的经济利益。

3球星的转会

在NBA运作的球星转会可以使每个俱乐部在新的赛季充满新鲜感,能够使忠于俱乐部的球迷对自己的球队充满美好的遐想,从而吸引球迷涌进球场。NBA推行的转会方式,不仅带动了体育赛事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利益。对球员而言,趁自己年轻,技术水平较高,转入更适合的球队会带来较多的经济收入;对老板而言,由于本队球员的实力增强,能够取得更多比赛的胜利,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NBA的这种通过球员的转会,使得各球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球队的队员,均衡各队实力,使得比赛场面更加精彩,比赛结果更加悬念迭出,进而吸引更多的球迷、观众,为其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

4电视转播权

体育运动本身具有一定的传播功能,但体育功能的体现要依附广大媒体的宣传。媒体可以从不同角度、层次、价值观对体育赛事进行宣传,在提高体育运动、体育赛事的影响力,扩大体育运动规模、促进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方面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体育赛事不仅能丰富电视台的播放内容,也给电视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由于其收视率的上升,电视台竞争力的增强,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由于体育组织者进行了有偿的体育赛事转播,为其俱乐部也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电视转播权的发展较为滞后。由于现有经济体制的原因,我国有偿转播篮球联赛开始得相对较晚,直至1998年,我国男篮甲A俱乐部的12支球队中,只有江苏南钢和辽宁盼盼两支球队进行了价值65万人民币的电视转播权的有偿转让,但其转让费只在CBA俱乐部总收入中占2.3%,在众多转播权的有偿转让中,其转让费是极低的。而有些不知名球队,为了使电视台转播自己球队的比赛,不得不给电视台些许的“劳务费”。但是美国NBA1966年以来每一个赛季转播费用收入已从150万美元增长到76667万美元。电视转播权的收入为篮球运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电视转播的介入推动了电视媒体、体育赛事、各个运动项目的有力发展。现如今,众多国家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电视转播费成为其俱乐部收入的重要来源,约达三分之一,而电视转播这种途径也渐渐成为体育媒体市场的主要力量。美国NBA的良好运作就是很好的运用电视媒体转播,每年电视转播NBA达到23000小时,并且覆盖世界各地的12个国家和地区以及151家电视台与42种语言。电视媒体转播不仅能够提高体育赛事的收视率、传播率以及篮球俱乐部的知名度,也能够带动很多无形价值的产生以及篮球运动影响力的传播。在当今的体育产业中,无形资产的比重大于有形资产比重。在众多体育赛事中体育媒介的参与,能够显著提升体育产业的无形资产,如体育赛事的收视率的提高、俱乐部的宣传等,由于NBA联赛带来的无形资产的疯涨,使得众多企业、商人纷纷参与到体育产业的投资热潮中。

5小结

篮球文化的发展助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带动篮球文化的发展。篮球运动从不同方面推动者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同时篮球运动的成功运作,例如场馆的建成、运行、维修以及篮球运动员的衣食住行都需要依附于金钱上,所以通过以上篮球运作的几个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经济效益,反过来又推动篮球文化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白喜林.中国职业篮球俱乐部的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1):1-4.

〔2〕邱大卫.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及其市场开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36-39.

〔3〕贾志强.我国篮球市场现状及开发战略决策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6):16-18.

〔4〕邱大卫.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市场开发难在何处

〔J〕.体育文化导刊,2003,(6):37-38.

〔5〕曹桂祥.篮球运动的经济、文化价值浅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1,5(2):12-22.

〔6〕李敦杰,李敬辉.对我国篮球竞赛市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2.

〔7〕李敦杰.发展我国篮球市场的条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169-171.

〔8〕王新化,张锡庆.篮球运动社会文化意义的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l):5-8.

〔9〕赵映辉,王安平.浅析职业篮球的商业价值及我国篮球市场的开发〔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2):20-22.

〔10〕支建明,王常青.中国职业篮球市场开发的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3):25-29.

4.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篇四

[关键词]经济危机;文化产业;经济拉动

自以来,美国“次贷**”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国也未能幸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GDP季度增幅依次为10.6%、10.4%、9.9%、9%,到第一季度,GDP增幅剧减至6.1%,二季度稍好,也仅7.1%,形势不容乐观.

20初的“两会”期间不断有代表呼吁:将“文化产业”作为“金融危机时期新的经济增长点”[1]。此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赞美之词一直络绎不绝,诸如“文化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兴产业,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P1)、“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展示了自己作为‘朝阳产业’的无穷魅力,并迅速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3](P3)、“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点和支柱产业”[4](P1),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其他论述中亦屡见不鲜。文化产业真的能够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甚至成为一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吗?对此,本文持有异议,并拟从外国与中国、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指出前述命题中存在的值得商榷之处.

一、突如其来的“文化产业”

1947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阿多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其专著《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将商业化和标准化了的大众文化称为“文化产业”,并批评了“文化产业”的平庸、强迫性与单一性。此后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尽管得出了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结论,但采用了同样的“理论-意识形态”研究范式.

1994年,澳大利亚发表了一个政府工作报告《创意国度》,强调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至此,“文化产业”开始纳入政府施政纲领。《创意国度》的发表,标志着人们对“文化产业”的态度由原来的理论性思辨转向了现实生活中的倡导与扶持。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澳洲的经济与文化实力并不占优势,因此其政策主张并没有引起世人太多的关注,直到情况才为之一变.

197月,工党赢得了英国大选,为了应对当时的经济衰退,工党政府进行了机构重组,成立了“文体传媒部”,力图将“文化产业”①作为振兴经济的突破口,并组建了一个“创意产业专家组”,进行创意产业界定、创意产业纲要拟订、创意产业成果计量等工作。和,“文体传媒部”分别公布了当年的《文化产业行动纲领》,把“文化产业”看作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认为应纳入国家的政治议程。在英国的鼓噪下,其他国家也纷纷跟进,宣布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一时间,“文化产业”声名大振.

但是英国政府似乎没有从根本上搞清什么是文化产业,以至于它的后继者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境。,奥地利新任命了一位负责艺术管理的国务卿,他宣称:在未来的文化和经济政策中,文化产业是最有前途的行业。在当时的奥地利,没人真正知道他在谈论什么,甚至,连这位国务卿本人也不知道“文化产业”到底是什么。虽然“文化产业”已被纳入了奥地利文化政策争论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已经搞清楚“文化产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艺术进步或文化发展.

在笔者看来,所谓的“文化产业”不过是从现有的各产业———主要是“第三产业”下属的各行业中抽取一部分,组成一个“新”的产业形态,使之成为继一、二、三产业之后的“第四产业”。“文化产业”仍然属于传统的三大产业的范畴,只不过在重新排列组合后具有了新的性质与功能。由于各国/地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各国/地区所抽取的“文化产业”的范围也互不相同(表1)[5](P53).

表1 各国/地区文化创意产业范畴比较分析表由于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界定上难以达成共识,那么我们有理由质疑:既然各国/地区的“文化产业”外延各不相同,所得到的统计数据就难免缺乏可比性,那么所谓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支柱产业”的说法就值得慎思明辨了.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尽管各国/地区在“文化产业”的范围上存在分歧,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处于各方外延的重叠之处。大卫·所罗斯比分析了几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模型,发现在确定“文化产业”的范围时,各方对以下部门没有疑义: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舞蹈、音乐、音像、电子游戏、视觉艺术、广告、摄影、手工艺、出版[6]。事实上,这些达成共识的部门占据了“文化产业”外延的大部分,从而使各国的“文化产业”统计数据又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

二、“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经验验证

世界各国中,英国在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作方面一直处于前列,因此我们决定“管中窥豹”:以英国作为典型,通过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数据透视文化产业的经济作用.

在英国,政府和学术界高调宣扬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给人一种任何地方都能发展“文化产业”的幻觉,似乎“文化产业”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各个地区纷纷宣称要建立本地的“创意中心”或“文化产业区”,将“文化产业”当作一个应当大力扶持和培养的部门,全然不顾各地不同的工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历史传统。另一方面,“文体传媒部”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英国各大产业中,“文化产业”的经济重要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

以为例(图1),在产生的增加值总额①(GVA)中,“其它服务业”的贡献超过了2/3,稳居第一主力的位置;其次是制造业,其GVA占全部GVA的比重超过10%;剩下的农业、采矿、建筑、旅游和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总额(GVA)”占总体增加值的比例都不大,均低于10%,属于“第三梯队”的行列.

只有在“第三梯队”里面,“文化产业”才算得上贡献最大的行业,但从宏观来看,“文化产业”对整体经济增加值的贡献仍然有限。当然,我们不排除未来英国的“文化产业”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图1 20英国各行业增加值占全部经济增加值的比重 资料来源:英国文体传媒部 另一方面,从~的十年间,英国“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增加值在全部经济增加值中的比例一直不高,始终在5%~7%之间徘徊(图2),虽然有增长的迹象但速度缓慢。依此趋势,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因子,还需待以时日.

资料来源:年1月英国“文体传媒部”的《创意产业经济统计公报》 不但英国的“文化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处于次要地位,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也大抵如此。图3来自于英国“文体传媒部”的统计,刻画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五个重要成员国的“文化产业”对本国GDP的贡献,即使贡献率最高的英国也不过6%左右,其余四国大都在3%~4%之间。很显然,这样的态势难以证明“文化产业”对宏观经济成长的重要意义。考虑到各国“文化产业”统计口径的差别,我们再选取我国香港和台湾地方政府对主要国家“文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表2及图4),作为审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意义的参照。如果说图3反映了英国人的视角,则表2出自香港人的视角,我们可以从表2得出与图3相似的结论:美国和台湾省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6%以上,其余国家都在3%~5%之间。这样,无论是欧洲的英国还是亚洲的香港,其统计数据都支持我们的假设:“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例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但表2也同时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一般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可观的增长潜力,这恐怕是世界各国看好“文化产业”的主要原因了,但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不等于现实,何况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规模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偏低.

图4所选取的样本中有将近一半来自亚洲,同时也包含欧、美、澳洲的国家,显得更有代表性。在图4中,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例最大,在5%~6%之间;澳大利亚、韩国、香港、台湾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3%~4%之间,只有新西兰最低,仅1.7%。图4同样表明:“文化产业”在各国/地区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更不是“支柱产业”!表2 创意产业经济价值———所选国家/地区概览

三、“文化产业”之经济拉动作用的理论探讨

5.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篇五

[摘要]在21世纪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组织文化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很重要。组织文化是组织里一种贯穿始终的属性,它涉及组织的各个层面。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失败的原因是它无法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兼顾组织文化的发展。在一个组织中,只有重视“科教兴起组织”、“文化兴起组织”,大力加强企组织文化建设、深入开发组织的文化力,才能不断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形象力和信誉度,使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也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保障组织的文化建设,他们是相辅相成,不能分割的。本文主要通过辩证的观点分析二者的关系,以在生产实践和一系列的活动在,处理好组织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使他们的配比达到一个高度,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组织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内容社会经济发展辩证看待相互作用组织文化建设是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企业是组织的代表,那这里主要就以企业为例进行阐述它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从重视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制度等开始转为重视企业的价值观,体现了企业的组织行为的整体性,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人文及地域、民族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企业中的文化,在浅层面,体现了企业的行为方式或经营风格,其深层次代表着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

对企业发展来说,文化力是一种强大的内在的驱动力。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使文化力转化为经济力。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科学,自80年代初提出后,越来越引起企业界和理论界的重视,成为企业加强管理、开拓市场的内在要求。面对2l世纪市场竞争的新挑战,唯有大力开发企业文化力,企业才能够求生存,图发展,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推进,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现代市场经济对企业的根本要求企业只有重视“科教兴企”、“文化兴企”,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发企业的文化力,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形象力和信誉度,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1.组织文化定义及特征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并区别于其他组织。这种价值观体系是组织所重视的一系列关键特征,也即是本质所在。

根据最新的研究,关键特征一般可包括以下7个方面:

创新与冒险组织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员工创新和冒险。

注意细节组织在多大程度上期望员工做事缜密、善于分析、注意小节。

结果定向组织管理人员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

人际导向管理决策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

团队定向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以团队而不是个人工作来组织活动。

进取心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如何?

稳定性组织活动重视成长的程度。

以上7个特征构成了一个组织文化的图形,组织成员对组织的感情,在组织中做事的方式,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都体现其中。[1]

3、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3.1.大力培育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在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不断有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的出现,比如股份制、连锁店、兼并重组、企业托管等多种形式。这些企业的运作仅仅靠产权纽带、物质纽带、利益纽带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文化、精神、道德方面的纽带。文化、精神、道德纽带与产权、物质、利益纽带相互协调、共同配合,才能相辅相成,互得益彰。文化、精神、道德上的纽带起着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粘合力的作用。统一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就会变成全体员工的精神动力,并能动地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开拓力。所以,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培育,是开发企业文化力应该重视的最基本的方面。

3.2.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近年来,在国际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界,提出了“形象营销”、“形象制胜”的概念,提出形象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较量的一个焦点。有人还提出一个公式:企业力=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所以,企业形象塑造,CI设计,成为当今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热门话题。企业在引入CI设计,进行企业形象塑造时,既要注重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又要重视企业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的制定,使企业“形”与“神”兼备,外在形象与内在理念同一。

3.3.重视商业文化的研究和建设。商业文化的内涵有四个方面:商品文化、营销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和商业环境文化。这其中,要特别重视企业的商品文化,树立精品意识。商品从构思、设计、造型、款式、装潢、包装、商标,广告等方面,都代表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示出一定的文明水平。任何品牌好、价值高的商品,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商品的文化含量越高、文化附加值越大,它的辐射能力就越强。因此,应重视商品的文化内涵、文化附加值与文化特色,使商品具有文化个性。这样的商品才会受到市场的欢迎。还要重视企业的营销文化,以消费者为中心,贴近人的心理需要、精神气质、审美趣味,开展具有文化风格的商品促销活动,对消费者发挥商品文化潜移默化的感召力,使产品占领市场。

3.4.认真抓好教育和培训工作。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质量的提高,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也在不断优化,这就对员工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大力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保持生产工艺流程的最佳状态,最大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受市场欢迎的名牌产品。因此,强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和职业责任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大力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就是企业文化力开发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

4.建设优秀的组织文化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要推进我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就必须对我地区文化中的种种落后因素进行改造。改造一个我国的文化的最好方法是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 既重视发挥社会上层的执政党、政权的领导作用, 又重视塑造社会基层的各种组织的各具特色的优秀文化。当一个地区的一批社会组织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组织文化而又取得了令人振奋、佩服和羡慕的工作效果的时候, 就会形成众多的组织文化带动地区文化蓬勃发展的局面。因此, 我们要借鉴当代

世界各国的先进管理方法, 学习国内企业成功地培植和塑造富有自身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先进经验, 把建设优秀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组织文化作为推动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来抓住、抓好。要把组织文化建设明确地列为各个经济组织、教育组织、行政组织、学术组织、文化体育组织、卫生服务组织、军事组织、科学研究组织和社会福利组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具体内容, 并对组织领导人加以组织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效绩考核。要及时发现和宣传我地区在经济效益和组织化建设上“双丰收” 的优典型, 通过正面导向的作用, 使新思想、新观念以“ 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浸润到我地区人民的心田, 洗刷掉旧传统的污泥浊水。

5.组织文化是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如果说企业的经营活动构成了企业摩天大厦的钢筋铁骨,那么,企业文化就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灵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企业环境,通过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和科技文化素质,对内形成企业凝聚力,对外提高企业竞争力,形成企业不可缺少的精神纽带和道德纽带,并从各个环节调动并合理配置有助于企业发展的积极因素。

6.组织文化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力量源泉

企业文化建设的立足点是以人为本,将“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根本追求”的物化目标转移到社会责任上来。近年来,企业深刻理解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始终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放在“人人尽责,事事创优”的企业精神上,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并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实现发展。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是在对企业特点、企业自身发展前景、国有企业使命的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的基础上,作出的必然选择。

7.组织文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80%的人口集中在农村,只有农村和谐了,社会才能和谐。企业坚持文化兴企战略,认真贯彻国家企业“新农村、新企业、新服务”战略方针,把“户户通电”工程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8.组织文化是构筑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防护网

企业安全,员工平安是构成社会稳定的基础,企业文化又是促成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在动力之一。因此,企业在安全管理实践中,形成了“人人讲安全,处处都安全”的安全理念。坚持把安全要求贯彻到企业管理、建设、运营的全过程,落实到企业管理和队伍建设的各方面。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握规律,超前防范,实现安全可控、在控、能控。

9组织文化是营造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朵奇葩

有人说,没文化的企业是失败的企业,用文化管理企业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基于此,企业应加强了文化管理企业的步伐,启动了以建设“责任企业、平安企业、和谐企业”企业文化为主题的“爱心活动”和“平安工程”。爱心理念和平安理念如同生命力极强的种

子,在企业内部生根发芽,延伸到客户,为构建本地区乃至全社会的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

10.社会经济发展对组织文化建设作用

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如何通过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健康和谐的企业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时代赋予企业的神圣使命和重要的社会责任。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保障组织的文化建设,他们是相辅相成,不能分割的。本文主要通过辩证的观点分析二者的关系,以在生产实践和一系列的活动在,处理好组织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使他们的配比达到一个高度,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会为企业组织文化建设物质基础,提供保障,也提供强大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其战略意义,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1.结语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靠短期突击不能奏效,而且是有害的。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变迁技术决定论”代表威廉·奥本格用“文化迟滞”的概念,说明了组织文化在应对组织结构变迁和环境变迁时的“滞后效应”[1]。在一定的意义上,面对迅速变化的日益复杂的结构和环境,文化显示了某种程度的“惰性”,对促进企业的创新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2]。企业变革、文化转型,改变企业文化的模式,不仅要长期积累新文化质,而且要经过长时间的加工制作、消化领会,才能把它吸收进自己的文化里。因此,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长期努力,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七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华锐.企业文化教程[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6.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篇六

经济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指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旨在满足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需要。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是指社会用以调整个人与个人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从理论上讲,经济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在实际生活中,它们都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比如,在一个社会内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环境保护条例、缩小地区差别、男女同工同酬等,都涉及到了道德标准或道德价值的问题。

很多具体的实际问题也是如此。比如,某贫困地区得到的一笔贷款,是用来建一所小学或医院,还是建一家夜总会或大饭店?把电子游戏室建到小学校旁边,对不对?给失业人群发放补贴,多少才合适等等,即是经济问题,也是道德问题。而且,如果我们仅仅根据经济原则或所谓市场规律办事的话,就很难作出公正的选择,因为“公正”本身就是一个道德价值问题。

所以,任何只提倡道德而忽视经济或者只强调经济而放松道德的观念与主张都是片面的。许多事例证明,我国社会的经济与道德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即经济上去了,道德却下降了,对于两者的关系,可得出如下结论:

1、经济条件和地位是决定道德水平的物质基础。我们只有继续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个人生活水平,缩小三大差别,才能不断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

2、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是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包括家庭的经济利益应当得到法律的充分保护,任何忽视甚至损害个人与家庭利益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不过,同时也必须补充的是,这种个人利益的前提是不损害“公利”或“公德”。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中的个人利益是一种具有利他因素和目的在内的个人主义。

3、在市场经济中,道德并不是无用之物,它是一种需要保护和积累的宝贵的“社会资本”。因此,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是否强大的标准,固然离不开GDP、家电产品普及率或者人均住房面积等表示物质财富的指标,但是,它同样也离不开犯罪率、离婚率或者拾金不昧的件数与见义勇为的人数等表示社会状况的指标。如果一个社会仅仅在物质上发达,同时在道德上“不发达”,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的话,那么,这个问题就很值得人们深思和警惕了。

7.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篇七

文化生产力广泛受到关注始于党的十六届四种全会, 第一次提到文化生产力的概念。平心可谓是我国生产力理论的开拓者, 贾春峰则最早提出并研究“文化力”, 王恒富主编的《文化生产力的崛起》率先将“文化生产力”的理解为“文化与生产力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的关系”, 而著名学者金元浦在《文化产业与文化生产力》中认为文化生产力不仅仅强调文化对物质生产力的渗透, 还将其看作为一种产业、一种经济形式而存在。

西方国家对文化产业和生产力的研究早已有之, 且主要集中在对文化与经济作用的实例、产业化和文化资本的角度。最早提出“文化生产”的概念的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然而首次提出系统的“知识产业论”者则是美国经济学家马赫鲁普发表的“美国的知识生产和流通”。此外,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经济与社会》和《宗教理论与资本主义精神》、美国经济学家布里克曼的《文化经济学》、阿雷恩·鲍尔德温的《文化研究导论》、詹姆斯的《自然的理由》以及发展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和阿马蒂亚·森等都研究发展了“文化经济学”理论。

总的来看, 国内外学者对文化生产力研究的较为广泛, 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丰富了文化生产力的理论研究, 但由于文化生产力的研究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相关课题的研究尚待完善, 关于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相关问题研究仍不完善, 需要我们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继续研究与探索。

二、文化生产力的内涵界定

李怡心 (2007) 总结了当时学界对文化生产力内涵的不同观点, 代表性的观点有:文化生产力是创作和制造文化产品及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文化生产力是生产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的水平和力量, 当代社会以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为依托,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 以文化产业的兴起为标志和典型形态;文化生产力指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 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能力;

文化生产力是现代社会的新生产力, 相对原始社会的自然生产力、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农业生产力以及资本卞义社会的工业生产力, 它是更新的发展的生产力形态。边晔 (2009) 从把握文化力的概念开始, 认为文化生产力的提出是对生产力概念的重新认识, 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一致性。提出文化生产力的内在结构由文化生产力实践主体、文化生产力实践客体、文化生产力实践中介三部分构成, 外在形式为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王天玺 (2011) 认为文化生产力的内涵表现为:一是文化元素主导, 二是包蕴人文精神, 三是强调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以及不断融合的趋势, 四是显示出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在整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文化生产力的内涵是:以从事文化经济生产或文化经济活动所利用的各种文化经济资源为载体, 以哲学、教育、管理、科学技术等文化思想和科技手段为媒介,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一种能力;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可继承性等特征, 其产出成果对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具有溢出效应,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是其衍生品和外在变现形式。

三、文化生产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本文建立经济增长模型, 从理论上透析文化生产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总量生产函数Y=f (K, L)

根据Y=K·MPK+L·MPL

可得出

针对这一模型以技术不变为假设前提, 从而无法体现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索洛及米德又分别对索洛一斯旺的增长模型进行了修正和补充。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代表技术变化)

可得出

这一模型表明, 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各自的相对收入份额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技术变化。

文化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可用技术进步来表示, 表明文化生产力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文化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区域文化正愈来愈重要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成为区域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因而文化生产力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力, 主要原因有一下两点:

1、区域文化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具体的时空环境下,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不同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区域文化可以整合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 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 进而影响区域经济主体的观念和行为, 形成特定区域固有的经济增长方式, 从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2、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竞争力, 成为区域综合实力中的重要促进因子。先进的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而保守的区域文化则因其拒绝吸收其他地区先进的区域文化, 反而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综合实力悬殊立显。科技和教育是文化生产力的核心内容, 区域文化先进与否、正确与否, 将影响人们对新技术、新手段的态度, 对区域内外机遇的识别和把握, 对风险的规避和防范, 从而影响文化生产力作用发挥的进程快慢和规模大小。

四、上海市文化生产力的优势与劣势

(一) 优势

1、优秀的区域文化为文化生产力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上海作为我国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文化资源名城, 拥有极其丰富、类型多元的文化资源, 形成了不可估量的宝贵文化资源。例如吴越文化中的开放兼容和经世致用就对上海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巨大影响。上海在古代属于吴越领土, 水资源丰富, 是江河湖海的汇聚地区, 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赋予上海人务实外向的精神, 这导致上海经济发展兼容并蓄, 除了农耕经济外还注重经营工商, 社会经济结构宽松, 呈现多元化发展之势。

2、科技创新为文化生产力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新时代以来, 高新技术在各行各业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 成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器。

文化生产力要发挥其作用, 也需依靠高新技术促其发展。上海作为早期开放的城市, 拥有了开放的胸怀, 主动吸收世界优秀文化, 使得上海的文化繁荣得继续扩大, 而且先进和优秀的文化与现代高科技结合, 提高了上海文化生产力发挥作用的速度, 也扩大了其发挥作用的规模。例如, 2010年上海市紧紧把握住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有利机遇, 以“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 在184天的展期里, 向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充分展示城市的文明成果、传播先进的城市理念, 从而提升了上海市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因此, 推进高科技与文化产业的结合, 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领域内的科技含量,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和国际竞争力。

3、逐步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为文化生产力的作用的发挥提供了物质保障。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上海积极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大剧院、上海书城、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科技馆、东方艺术中心、东方绿舟等一批公益性和功能性文化娱乐场所。至2010年末, 全市拥有市、区 (县) 文化馆、群众艺术馆27个, 艺术表演团体112个, 公共图书馆28个, 档案馆50个, 博物馆114个。上海市还要将上海交响乐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歌剧院与上海大剧院、上海音乐厅合组, 建立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通过不断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 逐渐打造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 文化生产力的影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二) 劣势

1、文化管理体制僵化。

目前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主要是依照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来统筹管理, 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企业的区分度不够, 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僵化的文化管理体制使得政府分身乏术, 政府既是运动员, 又是管理员;既要管理文化机构, 又要参与文化生产;既有宏观管理行为, 又要进行微观运作行为。

2、投融资渠道不够规范化。

由于民间资本较难进入文化生产领域, 使得文化企业扩大生产的资金往往大部分从政府财政获得, 然而区县财政投入的不力, 加上文化投融资体系不规范, 促使文化企业难以筹资, 制约文化生产的发展。

3、文化市场发育滞后。

文化产业普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 文化市场的发育滞后、不完善, 包括尚未建立起的资源配置方式、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等。

五、上海发挥文化生产力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对策

(一) 不断创新文化观念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前提

坚持文化的改革创新, 才能不断发展文化生产力, 没有文化思想的不断解放和文化观念的不断创新, 就不会有文化生产力的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创新文化观念首先要树立起“大文化”观念, 正确把握文化和文化生产力的内涵, 不能固步自封, 要做到与时俱进, 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观念;其次要树立市场观念、树立竞争意识, 打破计划经济思维, 投身到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以创新的文化观念迎接新的挑战;最后还要树立开放的文化观念, 要充分认识文化生产力具有溢出效应, 文化生产不仅仅产生经济效益, 还能产生社会效益、政治效应。

(二)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关键

针对上海市文化生产力发力存在的劣势, 本文认为必须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改革现有的文化体制, 由政府办文化转变为管理文化;由单一的政府投资为主转变为多元的社会投资并重;由事业型文化转变为事业型与产业型文化并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这种转变不仅增强了本市文化生产力的发展能力, 还可以提高上海市文化产业的竞争能力, 吸引区域外更多的资本投入到本市文化领域, 丰富上海市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促使文化生产力发挥最大的作用力。

(三) 培育市场主体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着力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发展文化生产力势必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能动性, 培育市场主体, 让文化企业进入市场,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才能逐渐带动全民族文化创造热情和活力, 只有文化生产力的主体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才能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 促使文化生产力发挥最大作用。因此, 上海市政府当前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着力点在于培育、扶植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有代表性的骨干文化企业, 才能增强上海市区域文化和文化生产力的竞争实力, 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繁荣发展。

(四) 按需合理配置资源是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基本途径

资源配置理念和方式对产业的发展具有根本性决定意义。在以前计划经济时代下, 资源配置主要是体现主管部门的主观意志, 缺少对市场需求的有效反应。现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资源配置理念和方式应该有所转变, 转向以市场为主。合理的资源配置主要依靠市场调节, 市场主体根据市场供求信号及时作出反应;政府退居次要地位, 在市场失灵时成为市场调节有利的补充, 同时发挥“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 才能实现文化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使文化产品的价值得以体现。

摘要:本文在有关文化生产力的文献综述基础上, 界定了文化生产力的内涵及特点;进而建立经济增长模型, 从理论上透析文化生产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并加以文字说明;然后分析了上海市文化生产力发力的三大优势与三大劣势;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上海市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文化生产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上海市,区域经济,文化生产力

参考文献

[1]李怡心.近年来文化生产力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 (7)

[2]刘黎.论文化生产力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J].湖南社会科学, 2009, (4)

[3]边晔.文化生产力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 2009

[4]王天玺.论文化生产力[J].求是理论网, 2011, (03)

[5]李树德.文化生产力要素论[D].中南大学, 2006

8.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篇八

关键词:西藏;生态环境;民族经济文化

一、生态环境多样性与民族经济文化的多元性

曾经有学者将我国的经济文化类型划分为三组:一是采集一狩猎经济文化类型组,二是畜牧经济文化类型组,三是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重新对经济文化类型理论进行了研究,经济文化类型被定义为“居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之下,并操持相同生计方式的各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经济和文化特点的综合体。”

经济文化类型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在经济文化类型的构成要素中,“生态环境”无疑是最基本的也是起限制和制约作用的一个重要要素。各民族经济文化都以一定的地域为基础,并与他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个地域的各种生态环境的特征必然会对其经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得其经济文化类型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西藏的民族经济文化同样源于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因此,西藏这一特定地域的生态环境和生计方式在民族经济文化类型中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西藏,经济文化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人们对生态多样性的适应上。经济文化类型与一定的生态环境相互依存,不同的生态环境孕育着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它不仅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影响和制约着当地人们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西藏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面积约为120多万平方千米,占我国总面积的1/8,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中约有45%以上的面积海拔高度超过5000米以上,地势高峻,地理特殊,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西藏的气候自东南向西北由暖热湿润向寒冷干旱呈递次过渡,自然生态由森林、灌丛、草甸、草原到荒漠呈带状更迭。西藏独特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特殊的生态系统类型,为生物多样性营造了天然乐园,也为其民族文化经济的多元性奠定了基础。

二、不同生态环境与民族经济文化的不同特质

(一)西藏农耕文明的起源——采集—狩猎经济文化

西藏昌都三江流域的卡诺文化表明,在上古时,藏族先民是由采猎阶段发展到农业文明的。在卡诺文化中,出土了早在新石器时代开始过着定居生活的藏族先民的建筑遗址以及从事采集狩猎、畜牧活动及西藏早期农耕文明的生产工具。在藏史资料记载中,采猎发展到一定阶段,采猎所得成果和人们生活需求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因此发展了农耕文明。

(二)畜牧经济文化

西藏拥有极为广阔的草场,是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在西藏1.2亿公顷的土地中,近70%为草原地带(约0.8亿公顷),占西藏土地总面积的近68.11%,是全国草场总面积的21%,因此草场资源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宽泛的意义上讲,凡藏北等地海拔在4500米以上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地方外,均是西藏的牧区。牧区工具很简陋,铁制工具较少,多用牛毛或牛皮为绳索、口袋,用木制的奶桶、驮鞍等,揉制皮革和取毛都用手工。西藏的畜群庞大,其结构具有明显的高原气候特征,畜种类型主要有藏绵羊、藏山羊、黄牛、犏牛、牦牛、马、骡、驴等,这同时也反映了西藏以草原畜牧为主的特征,生产经营方式是随季节轮牧的高原畜牧业,以游牧、定居游牧、半游牧为主,这是藏族传统生产中的主要部门,至今在生产中所占比重仍略大于农业。这种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是因为草地广阔,单位草原面积产量少,人口密度低,生产力水平低等原因共同决定的。由于受高原气候的影响,西藏大部分草场生长周期短,牧草低矮,产草量极低,草畜矛盾十分尖锐。在生产管理方式上,一户或数户结伴游牧及半游牧的自发式的逐水草而牧游牧而居的形式占一定比例,因此难以对草原资源有计划的利用及生产群体经营和管理,加上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严重阻碍了西藏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三)农耕经济文化

西藏高原是一系列巨大的山系、高原面及宽谷和湖盆的组合体。高原面是由许多低山丘陵和湖盆所组成的波状起伏的地面,加以河流长期切割,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由海拔5000米以上的喀喇昆仑山下降到海拔155米的巴昔卡。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高原面保存较好,而藏东和藏南大部为相对高度大了500米的山地,尤以喜玛拉雅山和藏东横断山系(怒江、宁静山)高差最为显著,相对高度可达1 000-2 000米以上。西藏全区内各地海拔差异大,复杂的海拔条件是西藏的种植业具有多样性及高寒立体性的特征。西藏种植业的传统四大农作物:青稞、小麦、油菜、豌豆都是喜冷作物,青稞只适宜在高寒地带种植,不仅如此,西藏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也随着海拔的不同相应的发生种类更替变化。如:东部地区有水稻、玉米、鸡爪谷等喜温作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少,在海拔3000米以上基本消失。冬小麦在低海拔地区作为复种的前茬作物,到海拔2700米以上地区则需要中晚熟品种,海拔4000米甚至在海拔4100米上下也可种植。青稞在西藏是普遍种植的作物,随着海拔的升高,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最后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以北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0%的广大地区,当惹雍错畔等局部背风向阳湖盆地(海拔在4500米左右)种植一季早熟青棵,其多数地区农作物难于成熟,基本无农作物种植,青稞成为单一作物。在耕作制度上,随海拔升高,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海拔在2300米以下是一年两熟制,在3000——3200米是两年三熟制,在3200米以上为一年一熟制,并以春播为主。西藏的生产力发展缓慢,使用铁制或木制耕具,犁地用二牛抬杠,播种一般为撒播,耕作粗放,产量很低。西藏种植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低。如前所述,西藏种植业的生态环境各地差异大,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旱灾、雹灾、虫害等。

参考文献:

[1]狄方耀,罗华.西藏经济学导论[M].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

[2]李崇林.生态环境与民族经济文化关系分析—以新疆为例[J].新疆大学学报,2009,(3).

[3]余晓慧,陈玉柱.浅析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1).

上一篇:色彩商业空间设计下一篇:优秀创业者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