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研讨学习心得(共12篇)
1.高中语文研讨学习心得 篇一
初中语文教学研讨学习心得体会
2013年9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青云二中举办的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感触很多,收获颇多。
在这次教学研讨会上,我们首先听了汶南一中公维桂老师和实验中学冀敏老师执教的两节单元综合课。
我被公维桂老师语文课深深吸引了,他知识渊博,热情洋溢,带领学生一起去领略了文学的美妙、诗歌的内涵。在公维桂老师热情洋溢的语言中,我们感受了作者那深深的情感,并掌握了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公老师还结合中考具体给我们归纳了做题的技巧。总之,这节课我们获益匪浅,给我们以后的教学明确了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把这些方法教给我的学生。
冀敏老师运用这堂语文课教给我们做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首先考虑对象,其次考虑场合,再次考虑目的,最后考虑表达方式。冀老师通过实战演练、仿写句子教给了我们做题的方法、技巧。明确了以后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和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一下,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要得体。
其次,青云一中房慧老师、楼德一中张晓老师发表了精彩的典型发言,特别是张老师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典型发言,让我知道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的中心任务不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会学;教给学生获取加工、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于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房老师的携手共进,共创辉煌发言,告诉我们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树立孩子的自信,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抬头做人,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教师应尽的责任,在平常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做到呵护、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不论学习,不论表现,不论家庭背景,都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努力让孩子们都对前途充满美好的憧憬。
最后教研室王老师总结了上学年的工作,并提出了下一步计划。特别是重点强调了电子白板在讲课中的运用,电子白板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韩主任给我们以后的教学提出了合理的意见,今后的教学一定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手段要与传统手段结合。要求我们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要得体。
总之,通过参加这次研讨学习,让我不仅拓宽了知识视野,还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把在这次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尹素
2013年9月
2.高中语文研讨学习心得 篇二
写作教学的特点在于:学生个人的写作能力涉及到其本人的文学语言的丰富与文学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讲反应一个人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综合文化底蕴。短短的两节写作课可以较容易的提高学生的一些基本写作技巧,让学生明了一些最基本的写作准则,但是要想从根本上较大幅度提高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很困难的。传统的高中语文写作课程存在多种弊端,写作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讲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逻辑能力和文化底蕴的提高,这种提高不仅需要课堂教学,更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和课外潜移默化、自主的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高中生作文能力的现状往往是:一个学生进校时写作能力好,高三毕业时写作能力仍然保持;一个学生进校时写作能力差,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也往往很难提高;写作课的开展仅仅能通过练习维持其现有的写作习惯和写作速度,无法达到真正的提高。通过传统的单独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个别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如果将同样的手段套用在所有学生身上,老师的精力和时间是不够的。
我认为,现代写作课应摒弃走过场的一周一文、一文一评的走过场应付形式,回到写作的本原,写作不就是一种表达吗?也即写作就是用文字记载与刻画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期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生活就会有写作。有些学生将写不好作文简单地归因于生活的单调与枯燥,认为每天过“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不可能写出生动的内容来。殊不知作文水平的高低最终还是取决于心灵表达的深浅与厚薄。所以要起真正提高写作水平,就要扩大自己的写作空间。空间大了,材料丰富了,写作也就容易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古至今都是文人追求的一种上佳境界。所以一定要建立开放的阅读观,既要关注课内,更要关注课外。让学生在课外书籍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认识到让学生多读实际是让学生与智者对话、与作家交朋友,是用最好的精神食粮滋养他们干涸的心灵。要通过恰当的手段有效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一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这是一切有效教学指导工作的前提;二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写作习惯、写作手法的反思;三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写作能力;四是最终推动学生在生活课外潜移默化自主进行阅读写作学习,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曾采用召开小组主题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写作习惯和风格进行反思,在课前给学生留下预习作业“你习惯的写作风格和你曾经阅读哪个作者有相似之处”,要求学生对自己前期的作文进行一次总结和反思,并引导学生通过课外的阅读寻找自己的范本和模板。在课堂的一阶段,采取分组讨论和个别发言的形式,让学生最自己的写作兴趣、写作习惯和写作风格进行思考,并于自己的范本进行比较,寻找相同点和差距。在二阶段,由教师对部分学生进行点评,引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如学生中有一位在写作中总是习惯先讲故事,然后巧妙的引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这反应了其个人的逻辑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因其个人课外阅读涉猎可能较少,该学生在讨论时认为自己的写作像鲁迅,遭到其他学生的质疑。而在点评阶段,教师在课上指出其写作的布局习惯更像余秋雨,并举出了余秋雨的两部代表作品,立即引起该学生的很大兴趣,后来该学生在生活中陆续阅读了余秋雨的多部作品以及其他作者的作品,养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其语文能力的提高起到了很大帮助。在第三阶段,由教师要求大家从自己前期的作文中挑选出一篇,进行反思、修改和重写。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要告诉学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只有会修改作文才能流畅地写出更好的文章;二是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更好地认识到课外阅读、广泛涉猎对写作能力的实际有效提高。通过重写文章的前后对比,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引导培养学生对日常阅读、写作和练习的兴趣。
通过本次课堂的教学,班里学生对语文写作以及课外阅读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部分学生逐渐开始了贯穿于真个高中生活的課外自主语文学习,对提高学生的个人语文素养起到了很大帮助。后期,我在教学实践中又陆续尝试开展了多次类似的教学设计,如针对“你最不擅长写什么题材的作为,为什么,如果有方法如何才能改进”等进行讨论,均收到了较明显的效果。
3.初中语文教学研讨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心
得
体
会
------杨德江
2011年12月
水城县南部片区教研联谊活动心得体会
2011年11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新街中学举办的水城县南部片区教研联谊活动教学研讨会,感触很多,收获颇多。
在这次教学研讨会上,我们首先听了新街中学初祝愿老师的《散步》。我被于祝老师语文课深深吸引了,他知识渊博,热情洋溢,祝老师语言的运用这堂语文课教给我们做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首先考虑对象,其次考虑场合,再次考虑目的,最后考虑表达方式。祝老师通过实战演练、仿写句子教给了我们做题的方法、技巧。明确了以后的语言教学一定要和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一下,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要得体。
总之,这节课我们获益匪浅,给我们以后的教学明确了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把这些方法教给我的学生。
最后杨敦锦教研室主任总结了2011年的工作,并提出了下一步计划。特别是重点强调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给我们以后的教学提出了合理的意见,今后的教学一定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手段要与传统手段结合。在今后教学杨主任要求我们一定要注意语言的表达要得体。
总之,通过参加这次研讨学习,让我不仅拓宽了知识视野,还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更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加热衷于教育事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把在这次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4.高中语文研讨学习心得 篇四
海城镇山门小学
买德贵
2013年6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自治区组织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会”及教学观摩活动,聆听了李怀远、崔峦老师的讲座及王艳、姜俐冰等老师展示的观摩课,收获颇多,尤其是她们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的剖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而单元内不同课文又各显风格与特色,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序列。因此打破传统的课课教学模式,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整组教学”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单元整组教学”按从“整体感知”到“部分体验”再到“整体感悟”的模式进行设计,采用整组单元块状结构进行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
“单元整组教学”不是对单元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即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从而让单元整组教学的内涵和价值真正得以实现。
“整体感知”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其具体操作为:以单元开头的“导语言文字”为切入点,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试读或同座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活学习活动中心动,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收集相关资料,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学习方式的融合。遵循新《课标》的理念编写的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既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渗透――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所选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利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形成;同时,为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范例。为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有利条件。
进行“单元整组教学”,旨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全体学生在相同或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中开拓视野、熏陶情感、发展思维;在不增加负担的前提下,使其获知数量和获知能力得到最优增长,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单元整组教学”是依据教材优势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与传统教学比较的基础上发现的一种有利开发课程资源、有利提高学习效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兴趣培养为基点,以扎实基础为主要任务,以启迪心智为原动力,以能力形成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不能变,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客观现实。
通过学习我深深感觉到,进行单元目标导向意义非凡: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 我们将“单元整体感知”独立成一个课时,导趣、导学、导读、导行,较大程度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愿望,使学生树立了“主人翁”的学习精神。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以聊谈同一话题入手,以唤起学生的经验开始,让说的、读的、写的都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让个体的感受和体验贯穿始终。阅读每一篇课文时,学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的经历与作者的经历相联系,一边倾听作者的聊谈,一边为作者能够形象地表达经历而折服,自己想要去学习,想要去积累,想要去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经历。这种学习热情的驱动,使学生主动奔向想要追寻的目标,更快乐、更有效、更坚决地投入学习。
可以说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充满问题的情境,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冲突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释疑”,建构知识的“顺应”过程,并充分感受到思维之趣。
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点认识,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继续摸索,找到更好的方式进行教学。
南河小学:李万保
5.初三语文中考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初三语文中考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3月14、15日,应学校要求,我赴省城参加了陕西省初中语文中考研讨会。短短的两天时间,分别听取了几位老师的讲座:《2014年中考试题简析<特点—效果—建议》、《2015年陕西省中考阅读复习备考交流<以本为本,以生为本》、《遵循规律 坚持稳定 突破难点 ——几个需要重点说明的问题》、《诗歌练习讲析》。几位老师的指导使我进一步把握了今年中考语文命题的方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复习思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帮助我树立了一种幸福语文课堂,魅力语文课堂的理念,也引发了自己对语文教学及中考复习的思考:
一、进一步明确了中考命题思想及原则
中考命题思想:中考重视双基,继续加强对语文学科基础工具性内容的考查;继续拓宽考查范围,加大试题的覆盖面;试题具有选择性,体现人文关怀,兼顾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坚持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着重考查语言运用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注重考查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筛选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发挥考试评价的杠杆作用,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重点地加以纠正;进一步提高命题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调整控制好难度,保证考查的效度和信度。
中考语文命题依旧坚持语文指导性、基础性、公正性、教育性、鲜明性、人文性、科学性及简约性的原则。
二、进一步明确了试题结构与内容
2015年中考试卷的题数:
全卷共23小题,满分为120分。
①积累和运用部分共6小题,计17分。
②综合性学习部分共1小题,3-4个子问题,计7分。
③阅读部分共四大题,15小题,计46分。
④作文部分共1小题,计50分
整卷难度保持在0.65左右。
容易题、较易题、较难题和难题四种难度试题的分值比约为4:3:2:1
三、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自己的复习策略
记得在听取宝鸡市教研室曹公奇老师的关于《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简析》讲座时,老师说2014年中考完毕自后,很多老师对中考试题尤其是涉及的阅读内容提出了质疑,认为阅读所选篇目地域性太强,在某种意义上说对不同地域的学生似乎不公平。初听完曹老师的话自己也认为其他老师的质疑很有道理,但曹老师的释疑却使我如醍醐灌顶,曹老师说,且不说中考命题原则的公平性,就拿考题来说,比如2012年的阅读《游司马祠》和2014年的《核桃压枝低》,不是说生活在韩城或是商洛的考生就占了什么优势,如果考点把握了,不会因为命题的地域特色而影响答题,中考考的是对考点的应对能力。一语惊醒梦中人,也改变了自己之前一些认识的不足,结合自己复课以来的得与失,再梳理自己的复习思路,调整完善自己的复习策略:
1、夯实基础。把试题考查的依据回归教材,让学生用已知知识技巧去把握新题目。要帮助学生建立语文知识体系,比如说明文就要知道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语言特点、说明文的风格等。注意平时听说读写的训练,让学生扎实基础,巩固知识。
2、明确要求。引导学生明确中考对基础、默写、阅读、写作的具体要求,比如书写的要求,让学生从根本上注意起书写、注意起答题思路、注意起知识积累的方向。
3、依据课标、把握课标、明确方向。及时了解、重视可能增加的内容,注意阅读中文体意识的树立,注意答题规范、用词准确。
4、注意引导。注意引导学生培养思维能力,找到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课本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注意应用文体写作练习,锻炼学生的临场心理适应能力。
5、借鉴方法。通过本次学习,我认为可以借鉴语文知识体系建立、语文知识对接课本、经典吟诵等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6.高中语文研讨学习心得 篇六
关键词:优质课,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合作学习,任务型教学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反思。
2010年3月27日至29日,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在合肥举办了第七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英语教师、教研工作者、学会专家及领导观摩了16节由第七届全国高中英语优秀课例展品活动中评出的一等奖选手所执教的现场课。选手们出色的教学素养,科学优化的教学设计,合肥八中学生默契的配合以及专家们的现场点评;使每节课精彩纷呈。由各省推选的上百名观摩教师组成的“教师观察评审团”在观摩过程中,使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观察表》,分组对执教教师的上课过程进行观察与评价,主要是为了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讨。故与以往全国优质课堂竞赛不同的是,本次会议更强调观摩和研讨,处处体现了淡化竞争与结果、注重研讨与过程的理念。本文将评述本次大赛的特点,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历对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反思,写出自己的心得。
一、本次教学观摩研讨会的特点:
本次大赛共有12节阅读课,听说(或以说为主)课有3节,读写综合技能课1节。从某种程度上说,本次观摩与研讨课的授课老师们展示了我国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的最好水平,也反映了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深入开展课题教学研究,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归纳起来,本次观摩研讨活动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授课老师非常高的教学素质标志着英语教学的发展水准:
授课老师无论是语言、语调、语言表达能力,还是与学生交流互动中的语言运用,都表现出非常优秀的语言素质。老师流利自如的口语,为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了基础,合理有创新的教案设计,有效的多媒体的使用更加符合教学过程的需要。
2.优质课反映出了现代高中英语教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
授课老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侧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体现了新课改的方向,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3.教材使用非常灵活,教学活动设计、文本处理更加精细、严密,颇有新意和创意:
选手对教材的掌握表现在使用教材和资源非常得当,教材的选择上更有创新;大量的师生双边活动,较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活动;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更加理性,也更讲究实效性;如王冠、张晋芳制作的精美课件更加符合教学过程的需要;传统媒体的使用也恰到好处,如东北师大附中李忠芬在描述到Mary’s feeling时给出相应的形容词,设计出新颖独特的图表,利用白板巧妙地呈现出来,既注重对人物心理的欣赏,又让学生学会了很多有用的词汇,很有新意和创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轻松有趣的创意导入和一些经验性的元素加入:如李忠芬让学生们做单手系鞋带的动作,引导学生们体验到残疾人的感受,再谈到著名的残疾人,自然引出标题;吴霞利用音乐导入各种节日,又让学生们动手制作出海报,李伦军利用三段小视频导入Body Language。
4.重视阅读过程,加强阅读策略和指导,阅读课有所创新和突破:
阅读能力由四个层次构成:(1)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2)基于文本信息推断出结论的能力;(3)整合观点和信息的能力;(4)评价文本的内容、语言的能力。在每一个层面上还有一些分项的能力。本次参加比赛的阅读课体现了对以上阅读能力的培养,遵循阅读课的基本教学活动步骤,由导入、读前、略读、寻读、深层理解、检测评价等步骤组成,又在延续上述教学思路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教学活动的设计、文本的处理更加精细严密。
5.通过任务型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语言习得理论的具体应用,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通过同桌或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在学习过程中亲身体验语言的实际运用。该模式能提高学生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发展他们的沟通和创新能力,让他们体验到完成任务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能。
6.通过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进行学习。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与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本次观摩课需要进行改进和探究的地方: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本次观摩研讨课中反应出的一些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研讨、反思和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这正是我们观摩与研讨的目的。
1.本次课堂教学观摩研讨课阅读课所占比重较大,综合技能课较少,缺乏语法课型;本次16节观摩课中阅读课占12节,听说(以说为主的)课占3节,读写综合技能课仅1节,没有一节语法课,这种传统的并难把握的课型应由执教老师呈现出来,为老师观摩研讨以及平时的教学提供更好的平台。
2.观察量表所能体现的帮助执教老师进行反思的效用在这次研讨会中没有凸显出来;这次观摩研讨会挑选的上百位“课堂观察评审团”是全国各省市推选的本省高中英语老师,虽然在进行观察量表使用培训时,大会宣称观察评审团将与专家评委一起参与针对执教老师的提问与互动活动,但是,在专家评委对执教老师进行提问和评价时,也许是因为课间时间紧的原因吧,观察团的老师没有机会参与到互动中,还有专家提问过于赶“有什么问题课下再商讨”,使参会老师难以领略到真正的评论和教学思想的撞击,要是专家评委与执教老师互动时间至少在20分钟左右,两天半的观摩课延长至三天,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效果会更好。
3.如何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关于如何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的问题,我们不妨先来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是从教师出发,还是从学生出发?(2)是从语言知识点出发,还是从学生的能力发展出发?(3)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可行,并具有可检测性?(4)教学目标是写出来应付差事的,还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的?
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观。如果教学目标是从教师出发的,教师必然是更加关注自身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如果教学目标是从语言知识出发的,教师就会一味的灌输语言知识,忽略学生的感受能力的发展。
严格意义上,教学目标应包括行为主体(Audience),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Condition),和表现程度(Degree)四要素(简称“ABCD”原则)。新课程下英语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依据新课程的理念,体现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和学习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内容制定出明确、具体、恰当和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从而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小组活动的真实有效性和教学互动有效性的质量问题:
在新课程下,课堂互动模式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增多。例如,在本次观摩与研讨会上,几乎所有的授课老师都组织了小组活动,但小组活动的真实有效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些学生没有完全进入实质性的讨论,讨论与课程没有非常吻合,小组活动没有真正为学生的交流和实践创造有效的学习机会。而且生生互动一般都被安排在每节课结尾部分。在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都可以不断贯穿生生互动活动,这样才会使学生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提高学生课堂单元时间内的语言实践机会。
三、观摩与研讨后的体会与思考。
两天半密密麻麻的听课任务的确辛苦,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学生们在教室里坐一整天的疲惫学习与痛苦,但这次课堂观摩为我提供了观摩,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还促成了自己重新确立个人专业成长目标,受益匪浅。
受益之一:我有幸看到由这次观摩研讨会制定的课堂观察量表。量表设置了如下七个模块: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行为细则,教师素质细则,课堂氛围细则,学习过程学生参与细则,课件的设计与演示,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反应。观察范围很细,内容及角度极其全面。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借助这份观察表去认识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定位,提高我们对课堂教学,对整个教学流程,甚至教育本身的思考能力,在汲取他人经验的同时,改进自己的教学能力,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提高我们的专业成长。
受益之二:观摩到了各地市优秀老师对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的诠释,在二天半的观摩与研讨活动中,授课老师充分展现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展现了一堂堂精彩的示范课,他们努力将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落实到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他们课后对教学设计的陈述和对自己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反思,反映出他们对理论的思考,对教学的不断追求;专家们的提问睿智、深刻,让我受益颇深;专家与授课老师的互动,不仅帮助我提升了理念,还帮助我去发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
笔者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已有二十年了,通过研究大量教学实例和反思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教学目标中的缺陷:教学目标设计淡化,有些老师依据教材中设计的环节和任务以及自己的直觉确实教学目标,有些老师将教学内容当作教学目标,或根本不制定教学目标;还有一些老师对教学目标的表达不规范,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效率没有保障。
其次,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缺陷:这节课你教的是什么,这是你给学生的语言输入,然后输出的时候跟输入相配合,而我们有时输出跟输入不相关,既不能检测这个学的东西,也不能练习用这个东西,那么你就没给学生一个机会。
另外,语言的输入不足,分层不够;老师必须设法在话题语境中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呈现新的语言知识,帮助学生在完成整体理解和细节信息提取的同时体验和理解新知识,通过思维导图或者结构图式帮助学生对信息进行重组、加工和整理,有效整合新旧知识,再通过分层输出、部分输出、整体输出或扩展性输出对新知识进行内化。只有每个环节都真正落实了,学生才能形成新的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再者,对学生关注的缺陷和师生合作互动中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对学生倾听不够(2)给学生的选择空间不够(3)为学生提供的互动机会不足(4)对学生的潜能开发不够。
最后,老师自身素质和自身发展的缺陷:我们大部分英语老师缺乏对英语语言的使用和对英语文化的理解,无法感受并实践真正的英语课堂,但如果我们真正热爱英语教学,我们就一定要利用多种渠道来学习,过去我们常常津津乐道,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老师要有“一桶水”,以示老师的知识渊博。现在“一桶水”的容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老师必须时刻吸纳新知识,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让自己的知识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鲁子问:2003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吴燕,2008,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叙写、执行和检测[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2);15-18.
7.高中语文研讨学习心得 篇七
我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深化教学改革,彰显新锐举措”创新课堂观摩研讨会,非常幸运。研讨会上,海峡两岸名师、儿童文学作家以及专家学者共同携手,全面研讨和推广儿童阅读,活动涵盖童诗、绘本教学、民间故事教学、习作教学等多种形式,丰富语文学科的精深内涵。这次学习,让我大开了眼界,亲眼见识了小学语文名师驾驭教材的神韵和风采。下面我从我的课题思考,谈谈这次学习的体会。
一、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整合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林xx的《城南旧事》的序言,王xx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时,引领学生读一篇带一本,勾起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例如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自然、质朴的表达手法,再阅读《城南旧事》第一章《惠安馆》的片段,进一步体会这种写法;阅读第二章《我们看海去》的片段,感受英子的天真、好问,体会童年的趣。侯华丽老师一节课教学《跑进家来的松鼠》、《松鼠》、《杨生之狗》三篇课文,读一篇带多篇,通过拓展阅读、对比阅读,使学生领悟到表达同样的感情,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像崔峦老师的课后点评说,如果思考怎样把多元化的理解聚焦到“喜爱”,再来朗读,这节课会更好。这也在告诉我,多篇课文教学,要抓住共通点,让学生去比较阅读,去发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最好是课外阅读,课内完成,课内得法,课外阅读。像读一篇带一本、读一篇带多篇,但也不能简单追求阅读数量的简单叠加,增加学生的`负担。我想《少年闰土》与《故乡》整合教学,会怎样呢?期待着。
二、积极语用,彰显语文本色
8.高中语文研讨学习心得 篇八
分宜一小 付春枚
首先感谢校领导能够给我这次宝贵的外出学习机会,让我有幸参加了在宜春举办的“江西省首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研讨会”。这次学习从21日到24日,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时间安排的很满,我们总共听了九堂观摩课、六堂经验介绍以及一个主题报告。三天听下来,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这次的九堂观摩课分别从不同学段,向我们展示了综合性学习教学该如何进行。我觉得有几点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我将其归纳了一下。
第一,分组合作探究。九堂课中,大概有五堂课采用了分组合作探究这么一种学习方式,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十分有益。比如景德镇第十二小学的李玲老师上的《生活总的传统文化》一课。她引导学生分成传统节日、传统文学、传统工艺四个专题小组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堂上再让各小组展示实践成果。学生最终的实践成果各种各样,有ppt、有书法作品、有京剧脸谱等等,这堂课上下来,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指导要细致、明确。综合性学习课我也上过,但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给与学生的指导不够细致、明确,所以课堂效果都不是很好。宜春市实验小学的京鸿老师这方面就做的特别好,她将学生分为红、黄、南三大组,指导学生分别从汉字的起源、汉字演变过程以及十二生肖的甲骨文三方面收集资料,并且在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随时给予指导,并要求学生填写好老师发下去的实践活动表,这样学生的实践活动就能有的放矢,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也更强,最终课堂呈现的效果就非常好。
第三、将课堂还给学生。上饶市一小的胡风华老师上的《毕业赠言》一课,给我的印象最深、感触最大。上课伊始,她先展示了一些在同学之间广泛流传的所谓创意赠言,如“祝你笑口常开,笑死活该”、“祝你早生贵子”等等,让学生说说对这些赠言的看法,从而引出“创意”这个词。接着引用一段关于调查毕业赠言现状的新闻报道,从而引发学生的争论,老师顺势让学生展开一场辩论赛。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他们随即展开了一场唇枪舌战的辩论,如有个反方学生说:祝你早生贵子这种赠言过于成人化和低俗化,有个正方学生随即就反驳:难道你长大了不结婚不生子吗?而胡老师始终不参与学生的辩论,也不急于下定论,而是又出示了一组主题健康、语言优美的赠言让学生赏析、讨论,从而水到渠成的总结出有创意的赠言应该是主题健康、感情真挚、语言优美的赠言。这样的课堂,教师就像一个幕后工作者,在发挥着服务、组织、引导的作用,课堂上
老师的声音少了,学生的空间大了。
另外,六堂经验交流会,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学生不爱阅读,不爱写作,是大多语文老师比较苦恼的问题,这六堂经验交流会,大都涉及到了这些方面。比如每个星期定期上一节读书课,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制作个人成长档案和班级成长档案等等。
当然,很多老师也提到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甚至是财力,很多时候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所以这对于像我们班这样留守儿童比较多的班级来说,开展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
9.高中语文教学备课心得 篇九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备课心得;总体构想
一、我对语文教学备课的认识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这是我在高中教学一周后体会到的,它的微妙体现在以下几点:
1.抓大纲方向
只有明确了这个方向,才能在日常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心里踏实。
2.抓教材,并且这个必须在广度和深度上着眼
所谓广度,就是对语文各项知识(文学、常识、语法、修辞、表现手法、构思立意、表达技巧,甚至历史、地理等)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并且能信手拈来,不拖泥带水,牵强附会。
所谓深度,就是快速的领悟力、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理解力、咬文嚼字的功夫、深钻细研的技能、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等。
3.抓学生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必须先了解他们,研究他们,首先,要知道他们的知识储备情况、理解领悟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接受能力、自学能力等。其次,要知道他们的性格特点、文化背景、信心与爱好等,这些直接体现着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最后,在综合了解学生各种情况的基础之上,为他们考虑:在课堂上他们需要什么(具体)、不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反感什么;哪些理解起来容易,哪些理解起来不容易;哪些是可以当堂接受的,哪些需提前预习、课后巩固;哪些对他们最有效果,哪些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费力不讨好的……
4.抓自己
我有什么样的教学风格?我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学生能接受我哪些方面?不能容忍我哪些方面?昨天教学得失?今天该怎样惩前毖后……
综上所述,大纲、教材、学生,都是教师在备课时首先应该考虑的因素,最后才是自己。
在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应该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善于揣度的思想家、优秀的组织者、高超的指挥家、出色的演讲家……高中语文,应该有许多值得深研的地方,非花费大量的心血是不能做好的。
二、我教学备课的总体构想
鉴于以上认识,我做了以下总体构想:
1.课堂模式
少讲,尽量把时间控制在15~25分钟,这就需教师在备课时作极其充分的准备,根据大纲要求,针对学生特点,作缜密的部署。
2.以本为本,抓住教材中最主要的,从整体着眼,高屋建瓴
对课程内容思想、主体风格(或格调)、作者构思、写作特点等,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并以此为框架,拉起全文之“纲”,这个,我觉得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3.抓要点
抓住教材中若干要点,钻进去,点燃,让它爆炸,升起来烟雾弥漫,扩散无限,是意境,是张力,是遥远的星空和宇宙;底下是活生生的现实,是什么就是什么,看什么就是什么,是触动,是震撼。深刻、难忘,是支撑天空的大地……
4.问题教学
多设计些课堂练习题为好,因为文学毕竟是相当抽象的精神产物,只想不做,光说不练,容易使学流于一种更为空洞的思维领域、更为虚幻的失重空间、更为迷茫的精神沙漠、更为偏离的边缘地带……在一片扑朔迷离的“烟雾”中,摸不着头脑,或者索性,自顾自地去作心灵的旅游——与其劳神费力,还取不到“真经”,不如驾一片闲云回我的“花果山”或“高老庄”去。
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這是我目前最大的困惑,因为这项工程做起来确实庞大,头绪繁多,耗时费力,弄不好,哪个环节上准备不到,就可能导致全局失利,所以我得一项一项落实,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搞定。
10.高中语文研讨学习心得 篇十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在必修1、2、3的教学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承接了必修1第二、三、四章有关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大气、水、地貌,并在此基础上,讲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地理环境作综合分析,从整体来认识地理环境,所以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阶段总结。看了山东济宁市第一中学王东峰老师的《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研讨》,很有启发,受益匪浅。
1、运用探究问题的思路引领教学
创造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能力,可以通过调动学生主动性,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增强学习效果。
2、培养综合的地理观点
地理学是综合性学科,就是要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观点,发展观点,全面观点。组成地理环境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这就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让学生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以系统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能力。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另一显著特征,区域
内的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形成区域特征,区域的组成有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三部分地理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抓住这一点,可综合的分析区域特征,并找出其主导因素。
3、教学要敢于创新
学习课程中讲到了关于适合地理教学特点的实验方法,比如热力环流,比如河流冲刷等等,这些知识都可以通过一些实验得到直观认识,既丰富了课堂,也增加了教学乐趣。
4、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高中语文研讨学习心得 篇十一
11月24日至26日,为期3天的第八届全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佑铭体育馆隆重举行。我非常有幸得此机会与牛小明老师共赴武汉,亲身感受这场全国英语教学盛会。我们领略了全国三十几个省份选拔出来的共十七位执教教师的风采,每一节课都有太多的亮点,太多的惊喜。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设计和不同的教学理念,让我受益匪浅。
来自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一高级中学的安晶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选修六Unit 2 Poems中的Appreciation & Writing的诗歌欣赏写作课。安老师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英语诗歌,富有创新,让学生深深体会到英语诗歌的美,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的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境界,深入浅出,最后让学生完成自我诗歌的创作,显示了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受到了全场专家及观摩教师的一致好评。还有来自浙江省临海市回浦中学的吴超玲老师,她从《心灵鸡汤》中选了一篇散文 My Father’s Hands 作为文本,尝试了课本中少有的文体—散文,从文字、文学与文化三个层面,挖掘了文本的深层涵义,提炼了文本的情感主题,给全体参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12.高中语文合作学习探究 篇十二
【关键词】高中語文 合作学习 探究
一、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合作意识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大多数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致使学生素质下降,这种以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标的急功近利的行为,磨灭了教育为人与社会发展服务的长期效能,无视人的主体价值,把学生看作是传授知识的容器、应试的机器,甚至是学校用以张扬自己成绩的工具。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二十一世纪,社会逐渐趋于信息化,教育工作者应以探究和创新为手段,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探究学生本身存在的潜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激情,提升学生合作探究、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本领,让合作学习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合作学习是构建有效和谐课堂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求、愉快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探究教学使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使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有了切实的落脚点。合作学习探究教学的理论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要凸现学生的合作学习,组织教学的顺序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为“师生合作、生生互动、共同提高”。它体现了“以学为本,因学导教”的教育思想。
进行中学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团队精神。学会合作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要求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每个学生同其他伙伴配合,积极主动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又要融入小组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协同完成任务。这样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理解,面对同一个目标,大家齐心协力,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达到共同提高。还有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多方面进行参与,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构建者和创造者。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积极参与、认识现实、评价自我的好机会,极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及对待集体、他人的责任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开拓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更可贵的是养成了与人和谐相处、互助合作的良好品质,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还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合作学习,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在群体讨论集思广益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时而迸发出的独到见解,对教师来说,也是提升的极好机会。当教学成绩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继续上升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提升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如何寻找教学空间,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合作学习为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结构、改善教学环境、拓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新的空间。要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真正承担起教育改革的重任。
1.转变角色 教育要改革,关键在教师,在构建合作学习过程中,必须先转变角色,即转变课堂教学中心,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敢于自我否定,真正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学生观。放下架子,平等相待。在传授知识、引导讨论时要和风细雨,由导演转到主角再转到配角,缩短了师生距离,让学生想学、爱学、会学。放下担子,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组织教学顺序的改变,即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学”为“师生合作、生生互动、共同提高”。通过质疑、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有疑问、有空思、有话说,进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放开胆子,走出课堂。大胆创新,结合教学实际,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接近现实生活。
2.转变教法 教育属于时代,在现代教育中,给课堂教学带来根本变化的是教学的改变,因此,课堂才变为学堂,讲授才变为启发,一言才变成群言,注重外部刺激才转变为激励内部动机。当今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特征是:一要有充满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并善于获取新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二要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这一时代要求,我们在阅读合作学习中作了探讨。把阅读设疑、参与讨论、提高能力当作教学研究的中心任务,诱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进而教会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3.转变职能 教育的本质是造就人,语文学习是陪伴终身的,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着它对人一生的影响,我们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丰富的教育资源的优势,利用合作学习对学生合作品质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养成。通过合作学习,要求学生能以一种合作者的眼光来分析人、观察人,鼓励学生把同舟共济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
二、深化课堂改革,构建合作模式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展为归宿,在教学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由决策者、指挥者变为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习前进方向的指引者。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以共同目标为学习追求,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探讨交流为基本学习方法,具有明确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学习运作模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民主、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
1.合作阅读,共同提高
合作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探讨指定的阅读内容,通过自读、质疑、讨论、归纳、交流等程序,促使学生参与学习,实现自我展示,并获得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的学习方法。
合作预习课文。教师事先把预习的内容和要求告诉学生,让小组同学根据要求查阅资料及完成导学案基础知识方面的作业,基本上做到无阅读阻碍。小组讨论阅读中出现的字音词义上的问题,将内容理解上有疑难问题做成一份笔记,以备大组交流或在老师总结时解决。
合作探究课文。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阅读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教学中,教师除了想方设法设计一些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外,还要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交流得以解决,进而提高他们的析疑、解疑的能力。一是合作探究,围绕老师的问题,开展讨论,各人发表看法,力求形成一致看法,并在讨论中再生发出一些相关的问题,继续进行探讨;二是独立探究,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细致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对课文的某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与老师、同学共同探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其基本过程:一是引导思考,共同讨论问题。在提出问题后,教师不再象以前那样作旁观者而是主动参与,在教室中来回巡视,积极参与小组内的讨论,了解学生的心声,适时地加以引导。生生之间由于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这自然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思想的交流。二是小组交流,探讨最佳方案。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要求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每个学生同其他同学配合,积极主动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又要融入小组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协同完成任务。这样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理解,面对同一个目标,大家齐心协力,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达到共同提高。三是大组展示,力求共同提高。人际交往是人一生赖以生存的能力,这是学生的宝贵财富。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发言、表现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与评价,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通过与他人交流思想,加强与他人的联系与合作,从而提高人际交往技能。
2.合作作文,取长补短
开展小组合作评改、全班交流,学生不仅能准确地掌握作文的基本要求,成员间有了更多相互交流和展示的机会,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学习借鉴,在评改别人作文的过程中提高作文写作的兴趣,增强自己的写作能力。
合作作文将传统作文教学中的教师指导、批改、讲评转换为教师指导、小组自写互改互评、组内组间切磋交流的形式,使作文这一主体行为得以回归。通过这种民主平等的交往,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交往可望成为现实。
三、调动学习激情,享受合作快乐
在合作学习探究中,我们十分尊重学生学习中的多元感受,呵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闪现的智慧火花,让课堂成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的阵地。探究中把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作为重点来抓,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中激发求知欲、好奇心,变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合作学习研究,使教师、学生都得到了提升。教师开阔了教学视野,千方百计想为学生所想,做为学生所做,力求通过自身的努力,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平稳安全地度过人生的求学难关。学生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合作能力,出现了以下几种变化。
1.呈现了三种趋势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受固有教育思想的影响,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已陷入了绝境,课堂气氛沉闷,上课形式单一,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厌学现象严重。开展合作学习以后,学生耳目一新,有看、有思、有说、有辩,学习兴趣浓了、劲头足了、收获大了,就自然而然地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了。
变被动学为主动学。针对农村中学基础薄弱,学生水平较低等特点,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始,学生不习惯在课堂上提问题,没有参与讨论的习惯,不肯说话,对别人的发言也只是应付着听听,不发表任何见解。没有提问题的习惯,一部分人是不会提(有困惑,不知道怎么提),另一部分人是不敢提(提不好,怕同学发笑)。我们采取先易后难,先进门再提高的方法,一步一步诱导学生。首先,老师先提问,发动大家讨论,只回答是不是,对不对(先让他开口说话),再问为什么,启发学生作答,让他们有想解决问题的冲动。最后,再问假如不这样,会怎样,一步一步诱他回答。其次,发动学生自己提问题。开始让他们提些简单的问题,诸如字音、词义等,再引导他们提些篇章结构方面的问题。还开展竞赛,看谁的问题提得多、提得巧、提得好。久而久之,学生不但习惯了老师的设疑,而且还能主动质疑;不但在有疑处质疑,而且还能在无疑处质疑;不但能在讨论中解疑,而且还能在解疑中生疑。
变不会学为会学。在学习课文、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传授了提出问题的角度、技巧,分析问题的思路、步骤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在课堂上想方设法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课堂上学生能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自由地与同学交流,敢于求异,并能敢于向老师质疑,他们真正地从沉闷的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根據课文内容,学生还能自己设疑,此时,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就更高了,人人既是问题的设计者,又是问题的解答者。
2.提高了三种能力
自我参与能力。教师提高了教学水平,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预习导学案,积极参与,消化导学案,主动参与,小结导学案,认真参与。他们不仅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还懂得了如何学习,从而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了自身的个性,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焕发出了生命的色彩。
自主实践能力。合作学习的集中体现,就是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他们在学习实践中学会了学习。学生根据课文预习提示及教学目标,自由阅读,得出亲身感受。面对问题,参与讨论、自己感悟、自己纠正。在学习中学生还渐渐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实践者,他们在学习中摸索了学习规律,掌握了学习方法,尝到了学习甜头,得到了成功喜悦。
自我完善能力。学生升入高中后,学习科目增多,课程任务繁重,时间安排紧张,不仅白天上课,晚上还要上晚自习,但这种自习是有老师看班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习,许多学生无法很快适应。只有将课外时间交给学生自己支配,才能给他们锻炼自己自主学习的机会。我们改变了原来的做法,将课外时间的支配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自主合作完成导学案中任务,周末进行自我归纳。
3.出现了三种景象
积极参与,在互动中锻炼自己。学习中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地忙碌着、参与着,自愿学习,没有被逼迫的感觉,整个学习过程都是通过学生互相发言、互相帮助、互相理解、耐心聆听、积极探讨来完成的。这种成功的合作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技能,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主动出击,在互助中展示自己。合作学习使学生之间建立了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不管成绩高低、水平如何,他们都能够昂首挺胸,大胆发表意见,显得自信,他们相信自己,视自己为有价值的人。
协同作战,在互补中提升自己。合作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成员彼此接纳欣赏、互相取长补短和共同携手进步。学生的收获已远远超出学习课文本身的知识了,他们从课文的学习中,得到了人生感悟,这种感悟将伴随他的一生。
【高中语文研讨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自主创新学习模式07-06
高中语文学习经验总结08-03
“和美课堂”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06-20
高中语文学习特点及方法09-07
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08-27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举例10-23
九年级中考语文复习研讨心得体会10-25
2024语文高考复习研讨会心得体会10-22
高中语文大纲09-11
高中语文试题解析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