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基础护理考试指导之隔离的种类

2024-08-15

护士基础护理考试指导之隔离的种类(10篇)

1.护士基础护理考试指导之隔离的种类 篇一

一、隔离的概念

隔离是将传染源传播者(传染病人和带菌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对前者采取传染源隔离,防止传染病病原体向外传播,对后者采取保护性隔离,保护高度易感人群免受感染。

二、隔离区域的设置来源:

隔离区域与普通病区应分开设置,远离食堂、水源和其他公共场所。传染病区应有多个出口,以使工作人员和病人分道进出。病人的安置可以病人为单位或以病种为单位。隔离病室门外及病床尾应设有隔离标志,门口置消毒液浸湿的脚垫,备消毒手的用物,避污纸,并设挂衣架及隔离衣。来源:

三、隔离区的划分

(1)清洁区:凡未和病人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为清洁区,如更衣室、库房、值班室、配餐室等。

(2)半污染区: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为半污染区,如病区的走廊和化验室。

(3)污染区:凡和病人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方为污染区,如病室、浴室、厕所。来源:

四、隔离消毒原则

1.一般消毒隔离

(1)根据不同病种,在病室门口挂疾病标志。门口设脚垫经l%氯胺或其他消毒溶液浸湿,以供出人时消毒鞋底。门外设消毒溶液及清水各一盆,以及手刷、毛巾等消毒手用;并设一立柜以挂隔离衣。

(2)进入隔离单位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来源:

(3)穿隔离衣前必须将所需用物备齐,将各项操作集中进行,以减少反复穿脱隔离衣及消毒洗手的次数。

(4)病人物品及病人接触过的用物,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递交。

(5)污染物品不得放于清洁区;任何污染物必须先经消毒处理,然后进行常规清洁,以防病原体播散。

(6)按病种使用医疗器械,如听诊器、血压计等,用毕消毒。

(7)每日于晨间护理后,用消毒液擦拭病床及床旁桌椅。来源:

2.终末消毒:终末消毒是对转科、出院或死亡的病人及其所住病室、医疗器械和用物进行消毒。

(1)病人的终末处理

(2)病人单位的终末处理来源:

五、隔离技术操作

1.口罩的使用

2.手的消毒

3.穿脱隔离衣

4.避污纸的使用

2.护士基础护理考试指导之隔离的种类 篇二

关键词: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学,授课计划

1 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改革

1.1 考试内容的改革

我国自1995年开始正式开展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至2002年, 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分为5个科目, 即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 分两个半天考试。2003年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与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并轨后, 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分为4个科目, 即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 分4个半天考试。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考试内容分列在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3个科目中, 在专业实践能力中则全部考查护理学基本知识。2011年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改革后, 考试内容由原来4个模块调整为两个模块, 即专业实务和专业实践;考试内容编排形式由学科到系统, 由原来的内、外、妇、儿科护理学和基础护理学5门学科变成现在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传染科患者疾病的护理等, 共21章内容;考试涉及学科由专科到全科, 且新增了6门学科, 即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与护理法规、人际沟通;考试规则变为考生一次性通过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为合格, 方可申请执业护士注册, 否则此次考试成绩作废, 考生必须重新参加下一年的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1.2 考试题型的改革

考试题型分为A1型、A2型、A3型、A4型, 仍采用标准化试卷。但是临床病例题分量增大, A1型题占20%, A2型题 (临床病例题) 占60%, A3/A4型题 (临床病例题) 占20%;增加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 (贴近临床、注重预防) , 容量有所增加和删除, 增加了各系统新的疾病种类, 删除了各学科总论部分的内容[1]。

为此, 基础护理学必须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模式, 以适应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改革。笔者从事基础护理学教学多年, 针对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的变化, 整合基础护理学知识内容, 为学生顺利通过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打下基础。

2 对策

2.1 根据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的变化, 及时调整授课计划

在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中, 基础护理学主要在专业实务科目中, 以考查学生运用与护理工作相关的知识, 有效而安全地完成护理工作的能力。实践能力中也有一小部分, 如护理程序等。笔者承担的基础护理学教学, 开设在高职护理专业的第二、三学期, 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由李小萍主编的《基础护理学》, 课程开设一学年, 共144学时。在目前的授课中, 我们把教学内容整合为入院护理、生活护理、用药护理、急救护理、出院护理5个学习单元, 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突出学生能力培养, 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为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2.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利用临床实际护理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急诊科护士接到一有机磷中毒的患者, 该患者神志不清, 呼之不应, 该如何判断?如何处理?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更能增加其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利用护理临床工作实际案例组织相关教学内容, 如解释静脉补钾为什么要控制滴速?血压的生理波动规律以及给高热患者降温的措施有哪些?给患者导尿时要注意什么?如何鉴定血型及做到安全输血?从具体案例出发,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 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认识到课堂所学知识与护理实际工作息息相关。基础护理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也要联系临床工作, 如练习为尿潴留的患者导尿, 掌握操作规范, 贴近临床。

2.3 改进校内考试题型, 提高学生应试技巧

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全部采用选择题, 所有试题均由一个题干和5个选项组成, 5个选项中只有一个为正确答案, 其余均为干扰答案。干扰答案可以部分正确或完全不正确, 考生在答题时需对选项进行比较, 找出最佳的或最恰当的选项。而目前我校期末考试采用多样题型, 包括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这些题型虽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护理学知识, 但与执业护士资格考试题型脱节。笔者认为护理专业各门课程试卷应全部采用选择题, 题型、难度均与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相同, 以便学生较早适应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2.4 开展行之有效的考前培训

我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经过4个学期的在校学习, 第五学期开始进行为期8个月 (从7月开始, 次年3月结束) 的顶岗实习。实习期间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 但由于接触的临床科室有限加之临床工作繁忙, 很多学生对与临床实习联系不多的部分知识有所遗忘, 而考试科目知识点涵盖面大。实习结束后, 距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约有两个月, 利用这段时间有计划地组织考前培训, 就历年护考的重要知识点、常考点、常错点集中培训4~5周, 效果很好。以我校为例, 组织两次培训后学生普遍反映较好, 护考通过率可达9 5%以上。

参考文献

3.护士基础护理考试指导之隔离的种类 篇三

【目的】

保持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

【评估】

1.操作环境 是否符合无菌操作环境要求(操作区域整洁、宽敞;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

2.无菌物品 无菌物品包装、存放是否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3.操作目的及方法 是否明确本次操作目的和方法(护理操作、特殊诊疗、手术)

【用物准备】

1.无菌持物钳:常用无菌持物钳有三叉钳、卵圆钳和长、短镊子四种。无菌持物钳存放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消毒液液面以浸没钳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的1/2长为宜,每个容器放1把持物钳。持物钳和浸泡容器至少每周消毒一次,使用频率较高的部门应每天灭菌(如门诊换药室、注射室手术室等)。另一种是干燥保存待用,即将盛有无菌持物钳的容器存放在无菌包内,在集中治疗前开包并应用,4h更换一次。

2.无菌容器:常用的无菌容器有无菌盒、罐、盆及储槽等。

3.无菌包:内包无菌治疗巾、敷料、器械等。

⑴ 包内治疗巾的折叠 ① 纵折法:治疗巾纵折两次,再横折两次,开口边向外。② 横折法:治疗巾横折后纵折,再重复一次。

⑵ 包扎法 将物品放于包布中央,用包布一角盖住物品,左右两角先后盖上并将角尖向外翻折,盖上最后一角后以“+”字形扎妥,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妥。

4.无菌溶液、启瓶器、弯盆。

5.无菌橡胶手套。

6.治疗盘、小手巾、小纸条、签字笔。

准备齐全

环境清洁

取放合理

钳端闭合

垂直向下

4.护士基础护理考试指导之隔离的种类 篇四

二、填空题

1、  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支持-教育系统。

2、  末端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从胃管注入10ml空气同时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胃管末端放入水中无气体逸出。

3、  支撑面。

4、  24h,24h,1周,4h。

5、  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水90ml。

6、  无菌标本容器,全血标本容器,血清标本容器。

7、  150国际单位/ml,200-500u/ml,0.75mg/ml,0.25%。

8、  抬高,制动。

三、名词解释

1、    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在医院内获得感染并出现症状。

2、    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3、    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

4、    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呼吸与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其特点是有规律地呼吸几次之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呼吸。

5.护士基础护理考试指导之隔离的种类 篇五

1.办理人院手续——病人或家属持医生签发的住院证到住院处办理人院手续。接收新病人后,预先通知有关病区,使其根据病情做好接收新病人的准备工作。危重病人则应先由医护人员护送入病区,入院手续由陪送人员或工作人员补办。

2.卫生处置——根据入院病人的病情对其进行卫生处置。

3.护送病人入病区——能步行的轻病人可扶助步行,不能行走和病情危重者可用轮椅或平车送入病区。护送时注意保暖,不中断输液或给氧,外伤者注意卧位,与病区护士做好病情和物品的交接。来源:

二、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1.评估病人的身心需要

(1)需要减轻病痛。

(2)需要被尊重接纳,以摆脱孤独感。

(3)需要安全感。

2.初步护理措施

(1)一般病人

①准备床单位用物。护士接到住院处通知后,需根据病情选择床单位。备好病人所需品

②迎接新病人。观察和了解病人病情和心理需要,尽量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求。。来源:

③入院指导。

④填写有关表格:用蓝色钢笔在体温单40℃~42℃之间相应时间栏内竖写入院时间。病案按下列顺序排列,即:体温单、医嘱记录单、入院记录、病史及体格检查、病程记录、各种检验、检查报告单、护理病案、病案首页、门诊病案。

⑤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绘制在体温单上,测量体重填写在体温单相应栏内。

⑥通知医生,按医嘱处理有关事项。

⑦了解病人身心需要。

⑧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有关规章制度、物品使用、常规标本留取法等。耐心听取并解答病人咨询,填写病人入院护理评估单。

6.护士基础护理考试指导之隔离的种类 篇六

(一) 设置和布局

急诊科一般设有预检处、诊疗室、治疗室、抢救室、监护室、观察室、清创室等,还配有药房、化验室、x射线室、心电图室、挂号室及收款室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急诊科环境应宽敞,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安静整洁;要有专用通道和宽畅的出人口,标志和路标醒目,夜间有明显的灯光;要以方便急诊患者就诊为目的和最大限度地缩短就诊前的时间为原则,以争取抢救时机。

(二)护理工作

1.物品准备 准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和抢救设备。一切抢救物品要做到“五定”,即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和定期检查维修。

2.预检分诊 患者被送到急诊科,应立即有专人负责迎接。预检护士要掌握急诊就诊标准,做到一问诊、二检查、三分诊、四登记。遇有危重患者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及抢救室护士;遇意外灾害事件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组织抢救;遇有法律纠纷、刑事伤害案件、交通事故等事件,应迅速与医院保卫部门或直接与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并请家属或陪送者留下。

3.抢救工作

(1)在医生未到之前,护士应根据病情做出初步判断,给予紧急处理,如测血压、给氧、吸痰、止血、配血、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医生到达后,立即汇报处理情况,积极配合抢救,正确执行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有关资料。

(2)做好抢救记录和查对工作。记录要求字迹清晰、及时、准确。必须注明时间,包括患者和医生到达的时间、抢救措施落实时间(如用药、吸氧、人工呼吸等执行和停止时间)。各种急救药品的空安瓿、空瓶、输血空袋须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7.护士基础护理考试指导之隔离的种类 篇七

1.频率异常

(1)速脉: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见于发热、大出血等患者。

(2)缓脉: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每分钟低于60次,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

2.节律异常来源:

(1)间歇脉:在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搏动,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为间歇脉。如每隔一个或两个正常搏动后出现一次过早搏动,则前者称二联律,后者称三联律。多见于心脏病患者或洋地黄中毒者。正常人在过度疲劳、精神兴奋、体位改变时偶尔也会出现间歇脉。来源:

(2)绌脉(脉搏短绌):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快慢不一,强弱不等,极不规则。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患者。

3.强弱的改变

(1)当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脉搏强大有力,称洪脉,见于高热患者。

(2)当心输出量减少、动脉充盈度降低时,脉搏细弱无力,称丝脉,见于大出血、休克等患者。

4.紧张度异常

动脉硬化时管壁变硬失去弹性,呈迂曲状,诊脉时有紧张条索感,如按在琴弦上。来源:

二、测量脉搏的方法

8.护士基础护理考试指导之隔离的种类 篇八

严重脱水病人,如心肺功能良好,一般应以每分钟10ml左右的速度进行补救,全日总输量宜在6~8小时完成,以便输液完毕后病人得以休息。血容量严重不足的休克病人,抢救开始1~2小时内的输液速度每分钟应在15ml以上。因为,倘若在2小时内输入2000ml液体,就可使一个休克病人迅速好转的话,若慢速输入,使2000ml液体在24小时内缓缓滴入,则对休克无济于事。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行试探性补救时,常给10%葡萄糖溶解500ml,以每分钟15~25ml速度输入。为了扩容输入5%碳酸氢钠或低分子右旋糖肝,为了降低颅内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早期使用甘露醇时,每分钟均需以10ml左右的速度进行。

快速静滴时,要注意观察病情,因为静脉输液过快,血溶量骤然增加,心肺负荷过度,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肺水肿,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原有心肺疾患的病人或年老病人。因此,在达到每分钟10ml以上的快速输液时,护理人员应确切掌握输液前的呼吸次数与脉率,如输液后,呼吸次数与脉率较前为快,且伴有频繁咳嗽者,应减慢滴速,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检查。若出现双肺底湿性罗音,说明存在肺水肿的先兆棗肺瘀血现象。此时应立即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快速利尿剂。另外尚须注意,高渗溶液输入速度过快时,可引起短暂的低血压(可能与冠状动脉功能失调、致使心排出量减少有关)也必须予以警惕。

9.护士基础护理考试指导之隔离的种类 篇九

1、舒适

舒适是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主观感觉。从舒适到不舒适可以分为许多层次,个体根据自己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背景的特点和经历,对舒适和舒适的层次有不同的解释和体验。舒适是病人希望通过护理得到的基本需要之一。 舒适是个体对几个方面的需要都得到满足时的自我满意的感觉:

2、不舒适

当个体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周围环境不适宜,身体出现病理现象,感到疼痛,安全受到威胁和感到紧张时,会使舒适的程度逐渐下降,直至完全转变到不舒适。同舒适一样,不舒适也是个体的主观感觉,是相对的。不舒适的`表现有:烦躁不安,紧张焦虑,精神不振,疲乏,失眠等。疼痛是不舒适中最为严重的形式。

导致病人不舒适的可能原因:

(1)身体方面的原因

(2)心理方面的原因

(3)环境方面的原因满足病人舒适的需要是护理的目的之一。不舒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这些原因,以便及时发现,并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满足病人舒适的需要。

3、不舒适病人的护理原则

全面评估,找出不舒适的原因虽然舒适和不舒适都是病人的主观感觉,很难进行准确评估,但是,护士仍可通过仔细观察病人的表现,运用沟通交流技巧,多方收集病人资料,认真分析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

针对不舒适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人的不舒适。

10.护士基础护理考试指导之隔离的种类 篇十

医院是治病防病、保障人民健康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单位,必须贯彻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遵守政府法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 执业护士基础护理学指导现代护士职业角色化

★ 医院护理护士工作计划

★ 执业护士考试指导之炎症的概述一

★ 医院护士个人护理工作总结

★ 医院护士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 06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试题基础护理学二

★ 06护士基础护理指导医院内感染物理消毒灭菌法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注意事项

上一篇:高中军训主持词下一篇:八字高考口号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