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课题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2024-10-08

浅谈在课题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共10篇)

1.浅谈在课题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篇一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天津市第二十四中学

高一年级 数学

左文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课题的尝试

一、引言

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在《数学教育不能从培养数学家的要求出发》一文中指出,“任何数学都要讲逻辑推理,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用数学去解决问题,解决日常生活,其他学科出现的数学问题。学校给的题目都是有答案的,已知什么,求证什么都是清楚的,也一定是做得出的,但是将来到社会上,所面临的问题,大都是预先不知道答案的,甚至不知道是否会有答案,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会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

在新编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将研究性课题描述为: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数学研究性课题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探究,主张对学习过程的真切体验,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实现人的内在提升与主体的解放。

如何在数学学科中落实研究性学习?怎样有效地激发每位学生的对问题研究的兴趣?应该采取哪些引导方式?是当前摆在我面前的难题,也可以说是当前大多数数学教师感到棘手的问题,但这些难题正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研究性课题纳入大纲,有力的促进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使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更加具体、更加明确,实施更有方向、更有保障。我通过对新大纲中研究性课题理论的学习,结合学校实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研究性课题的开展做了一些尝试。

二、对课题目标的认识

国家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机会,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一总目标下,渗透到数学学科,大纲给研究性课题提出了四个具体的教学目标:

 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

研究性课题着眼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实践主体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从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方向,这样,容易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变简单地死记硬背为灵活地运用和拓展。

 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个人自己决定的,学习并非是简单地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主要是学习者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对被感知物全面、多方位体验而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因此,对抽象的数学把握,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 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创新教育的要求,一直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性课题从教学的设计和组织

中寻找突破口,着眼于学生“怎么学”,“怎么研究”,帮助学生获得健康完善的学习策略,使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态度,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方法。

 以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学会交流。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更关注表述,对抽象的问题加以形象的表示,也是数学学习很重要的一部分。组织学生以写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不仅仅是使他们学会了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格式,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学会了表述数学。准确、科学的表述无异于一次数学的再创造。

三、实施课题的几个切入点 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主题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水平,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获、有所思。在实践中,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点切入的。

1、从教材所给的研究性课题、阅读材料、实习作业等处切入

新教材中几乎在每一章节后都安排了阅读材料或实习作业或研究性课题,其中阅读材料往往是对本章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做简要的介绍,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作出一个详细的报告;实习作业往往给一种思路,要求学生根据这个思路,自己提出一个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调查收集数据,分析解决问题;而研究性课题给出了研究内容,要求学生开展研究并得出结论。

如:在新教材第一册85页中的阅读材料《对数和指数发展简史》,我们指导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就材料中感兴趣的事作进一步的研究。布置任务后,一些同学,利用课本给出的网址:.cn/2/21/02/0741.htm中对对数的发展作了进一步的探究,也有一些同学对材料中提到的数学家产生了兴趣,他们通过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对数学家欧拉,和牛顿在数学中的贡献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如果我们教师能做一个有心人,那么我们发现教材中有许多值得学生去了解,去学习的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挖掘,使学生既了解了数学的发展史,又能从一些数学的巨匠中学到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

2、从知识的延伸处切入

由于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等方面的限制,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不可能过分地展开和延伸,所以可以在其中,选择一些既能让学生感兴趣,又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内容作为课题。

如:在学习圆锥曲线过程中,利用探照灯实验使学生对抛物线的光学性质发生兴趣,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知识的延伸应该以不加重学生负担、学生感兴趣为原则,同时不以学生对延伸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评价标准,关注的只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

3、从开放型问题处切入

开放型问题型由于具有条件、结论的开放,容易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研究的自由度,使其可以在不同的经验和能力水平上,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如:我们开展的“多姿多彩的中点轨迹”课题,在《几何画板》上我们设置情景图:圆O及圆上的动点P,和定点A,要求学生探究PA中点M的轨迹。我们鼓励学生尽量大胆的变换条件和结论,作深入的研究。这样做,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以充分的展示,也使学生有一次创新的体验。

4、从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处切入

新的《数学教学大纲》中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了明确的规定: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用数学的意识。可见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已经被理解为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而且由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和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可以在身边找到许许多多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能从社会问题的参与中增强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性。

如:家庭用电每度0.53元,煤气每瓶53元(31.5±0.5公斤),使用电和煤气谁更合算?

又如:根据最新的银行利率,怎样存钱获利最多?

又如:楼层中一户人家轮到收水费,由于收费人抄的用户分表比自来水公司抄的楼层总表时间要晚,出现了分表总数比抄表数多的情况,问怎样处理比较合理?

我们不断提醒学生要做有心人,学会从身边寻找数学问题,也鼓励学生大胆走入社会,学会调查,学会发现。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课题。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实现了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合理的利用Office工具软件、校园网和Internet网、数学教学软件,为数学研究性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Office工具软件的运用

微软的Office工具软件以良好的界面、简便的操作和强大的功能为全球的用户所喜爱,在数学研究性课题开展的过程中合理的利用它,将极大的方便学生对数学数据的采集、处理,丰富研究成果交流的方式,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在高一的《信息技术》课中,学生基本已学会了《Word》和《Excel》的一些基本的操作。与此同时,我们利用讲座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学习《Word》中的数学公式编辑器,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虽然学会使用这些工具,花费了老师和学生的一些时间,但是,事后我们发现,工具的使用很好诱发了学生的兴趣,促使课程的进行,也提升了研究的品质。如0307班吴志坚同学在论

文《用图象让数字“说话”---谈统计图表的应用》中,利用了《Excel》将采集的各种交通工具流量表制作形象、直观的各种图形,使隐藏的规律显现,预测未来发生的事。也有些合作小组较好的利用《Powerpoint》,将他们的课题的研究过程用演示文稿,形象、直观、清晰的展示出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网络的运用

由于网络本身所呈现的信息资源的丰富性、时间空间的无限开放性、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为数学研究性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平台。在这个大平台上,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很多,能产生共鸣的机会也相应增加,使他们涉及的内容更贴近自身,对知识的探究就更加自觉,也更加的深入,更加的内化。

五、课题的实施程序与案例

不同的研究性课题,由于涉及的内容不同,研究的方式,实施的程序也会有所不同,以下是我们在做新教材中“函数的实际应用”后面的实习作业时的实施步骤。我们认为有一定的代表性。

1、宣传、动员;通过展示上一届同学《函数的实际应用》所做的实习作业,激发同学的参与欲望,并使同学了解实习作业的大概操作思路。

2、先期知识的学习;软件《Powerpoint》、《Excel》、《word》、《几何画板》,拟合函数,数据统计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3、合作小组的组成,任务的布置;以自由组合的形式组成3至7人的课题小组,推选出组长,讨论课题内容和实施计划,同时宣布外调的纪律和要求。

4、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的材料;按计划去外面调查,或上网、或跑图书馆查资料。

5、整理、分析数据,制作图象、表格;对收集的数据先做初步的整理,再利用几何画板或Excel制作成图象或表格。

6、对得到的图象用学过的函数去拟合,通过计算得到拟合函数的解析式;如没有找到合适的简单函数,建议学生采用分段函数加以拟合。

7、利用得到的函数关系式,对一些实际问题作一些初步的预期;得到函数关系式,主要是为了作一些预期,可以鼓励同学就实际问题做各种大胆的预期,并建议同学对预期的结果作合理的解释。

8、写出实习报告;可以按课本的格式写出实习报告,也可以自主行文。

9、利用Powerpoint制作成果汇报文稿,开成果交流会。对照实习报告,结合研究的体会,每一个课题小组都要求制作出演示文稿,在交流会上展示与交流,展示会教师应让学生唱主角,发动每个课题小组派一人发言,同时鼓励其他小组同学提问,一个个精彩的发言与一个个幽默的提问,能使每个同学感受到课题所带来的知识与快乐。

六、实施课题的意义

1、研究性课题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活力。从课题的确立、到课题的组织实施、及成果交流,学生都倾

注了很大的热情,这是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很少能见到的学习气氛,因为要他们自己找课题,因为要去外面搞调查,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刺激了他们,也激发了他们的活力。许多时候,我们真惊讶学生的创造力。在完成《函数的实际应用》课题中,如有学生研究了某歌星某首歌上榜前几周的票数,然后得出函数规律,再用函数预测该歌下榜的时间。又如有同学收集了中国、日本、美国近几年的GDP增长率,然后预测中国GDP赶超美国、日本的时间。不同的同学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做他们感兴趣的事,很好的调动了他们的热情。

2、研究性课题给每个同学锻炼各种能力的机会。研究性课题的实施过程是对学生各种能力考验的过程,课题的实施需要小组成员密切的合作,需要同学学会相处、交流、合作,去外面调查需要社会活动能力,写调查报告、成果交流,需要的是表达的能力。

3、研究性课题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学生利用数学的方法、数学的思想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对他们是很好的启发,有利于对数学的认识,也促使他们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数学的方法、数学的思想。

七、课题引发的反思

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课题的开展往往需要先期的动员,预备知识的培训,课题的组织发动,指导实施,成果交流等众多过程。中间不仅需要学科内老师的参与,还涉及学校内各部门的合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学校统筹规划,合理的布置。

为了给学生更多体验的机会,课题的开展必须有充足时间的保证,但是在实践中,许多时候,老师也是力不从心。因为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真的无法顾及课题,更谈不上深入的探索和广泛的接触。研究性课题呼唤自由的学生,自由的天空。

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我们最深的体会是老师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相关学科的知识,都需要我们去储备,去更新,“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活水”。

2.浅谈在课题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篇二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探索欲望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习中如果有了需要解决的疑问, 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习的需要, 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产生疑问, 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 鼓励他们大胆猜想, 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 促进创造思维的发挥。这时需要指出的是教师提出问题之后, 一定要给学生留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 以静带动, 让学生尽自己的所能去思考和探索。不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二、动手操作, 在实践中探究, 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实践中深入探究, 亲身体验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和运用者。而且在实践中, 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概括、提炼, 不断取得创新结果, 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潜移默化中, 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还从中感受了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快乐, 体验成功的喜悦, 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三、小组交流, 在合作中探究, 进行数学交流

这既包括对数学语言表达方式的选择, 又包含着对头脑中的思维成果进一步澄清、组织、巩固等一系列再加工的过程, 它是主体数学思维活动的延续, 是思维活动社交化的重要一环。因此, 交流对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是必不可少的。以小组为单位,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 观点得到论证, 发现得以分享, 猜想得到肯定, 零乱的知识得到组织, 模糊的认识得以澄清。在交流合作、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豁然开朗, 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

四、巩固探究结果, 培养发散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再创造”活动, 才能纳入认知结构中, 才能成为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学而时习之, 教师可以通过习题或学生自己编题等适当的方法, 让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解决问题来巩固已学。另外学生初涉所学内容, 思维又具有敏捷性和多向性, 在思想方法上往往会独具一格, 另辟蹊径, 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和开放题型等方式,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感悟到:“面对新知识, 联系旧知识, 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 揭示知识规律, 获取新知。”的探究方法和策略, 使他们更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去。以《截一个几何体》一课为例, 谈一下具体的实施过程:我先拿一个正方体, 让学生去考虑用一个平面从不同角度去截一个正方体, 它所得到的截面可能是什么?它可能要经过正方体的几个面?从学生熟知的物体入手创设了上述问题情境, 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同学们完全进入问题情境之中, 从而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问题的思考之中, 大胆猜想各种可能情况。在学生深思熟虑后, 让学生把小刀当成平面去切自己用萝卜做成的正方体, 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的正确性, 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每个人的思路不同, 截的方法不一样, 答案就有很多种。这时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对自己的思想、作法进行讨论、探索与交流, 学生因不同的见解而引发激烈的争论,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争论中, 他们提出、说明和维护各自的观点, 倾听、理解、支持和反驳别人的意见, 形成小组意见, 然后进行组际交流, 交流验证的方法, 交流验证的结论, 最终达成共识。这时再通过一系列的习题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知识, 最后以一道开放型题:“用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 如果截面是圆, 你能想到这个几何体是什么?如果是三角形呢?”先让学生自主地想一想, 然后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广阔的思维、灵活的方法令我感慨不已, 佩服之至, 课堂气氛又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实施数学探究性学习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 以能力发展为主”的现代教育观念, 通过数学课堂上开展探究性学习, 是最现实而有效的数学教学方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和进行合理的引导, 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 不断优化教学设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创设有效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形成良好的探究风气, 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探究的机会和欲望, 激励“胜任动机”, 萌发“成就感”, 并逐步形成具有方向性、选择性和创新性的学习行为习惯。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符合数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它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探究,创设,猜想,合作交流,动手实践

参考文献

[1]杨江平.如何创设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4, (3) .

[2]季素月.中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张良江.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J].中学数学研究, 2005, (6) .

3.浅谈在课题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篇三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汪潮教授认为:"现代语文是一种集体智慧的交融,没有合作精神,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有感于此,于是我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经过实践,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相互间实现知识和资源的整合,不断地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学会倾听、学会参与、学会交流。下面笔者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分工

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将学生分为每四人一小组,每个小组坐序前后相连,便于开展合作学习、随时交流。这四人一般由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组成。同时,优生承担着小组的领导角色,是该组的小组长,随时调控小组情况。小组中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参加教学活动,组长统一全组的意见,达成一致。推选各组代表发言时要给每个成员机会,轮流发言。

二、创设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可行性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热情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教师是合作氛围的创设者,合作学习的指导者,这样才能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为此,我常根据教材特点,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在教学《打电话》一课时,为了营造小组学习氛围,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我为学生准备了两台电话机。先让他们在组内模拟角色打电话,然后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用电话机来展示打电话,最后评出优胜组。由于课文是相声,语言幽默风趣,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效仿文中的主人公用生动的语言来打动听众。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通过亲自操作,学习效果更深刻、更难忘,这完全是教师创设的学习氛围所起的作用。

2.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让小组合作学习绽放异彩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然而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教师千万别为了追求教学上的"热闹"场面而滥用。教师应熟悉教学内容,知道哪些内容适用于小组合作学习,知道哪个环节适合巧设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起来饶有趣味,学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一般来说,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他人合作,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新教材有很多开放性的题目,其答案多样化,而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单一,往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同学之间互相探讨、互相促进,在合作氛围下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往往能想出意料不到的答案,从而拓展了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向别人学习的好习惯。

三、改进课堂教学,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成效

1.讲课前,小组汇报"预习知多少"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前预习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还能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质疑,对学习起到重要作用。每学习一篇新课文前,我都会在前一晚布置有关预习工作,要求生字注音、组词、尝试回答老师布置的问题、提出自己有待解决的问题。在第二天讲课前我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各成员汇报预习知多少。具体操作如下:派发各小组长记录卡一张,每个组员轮流汇报自己的预习内容,包括读生字、生字组词、回答老师已布置的有关题目、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长根据各成员的汇报认真做好记录并在方框内打钩和画星星作为区分,对完全掌握者教师颁发星卡奖励。教师再把各小组记录卡收集整理,那么对同学预习的情况一目了然,还能清楚知道哪些内容是同学们最困惑的,哪个问题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内容,与重难点相结合,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效果更有效。对同学们而言,由于是每一个同学都要检查和记录,加上他们也想获得星卡,所以每个同学都会当晚按老师的要求做好预习,争取预习记录卡全部得优。日复一日,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学习语文更有冲劲和信心了,全班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2.在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迸发思想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凡是开放性的题目,我都不指定答案,而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寻找更多答案,在讨论中迸发思想的火花。

3.课后小组小结,彰显智慧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果不及时加以指导和归纳,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他们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就不能深化,也就不能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因此在下课前,我总会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对这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简要回顾,各成员回答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或懂得了什么道理。这样的课堂使每个学生做到"一课一得",不断积累知识和提高学生学习技巧,成绩也自然大有进步。

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设计好合作讨论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把握住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定能发挥它的效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愉悦的合作学习中,身心获得锻炼与发展,在课堂上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语文课堂绽放异彩。

4.浅谈在课题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篇四

——浅谈在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武冈市头堂九年制学校 朱颖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尤为重要,教育单位在注重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而德育的重要性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德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

关键字:教学,德育,重要性

熟话说: “育人德为先。”德育任务要求所有教师应明确育人职责,树立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教书育人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研究发现传统的应试教育“重文轻德”,学校教育普遍存在一味强调硬性的道德要求,忽略对学生高尚品德的培养,且德育手段也往往简单化和教条化,现实环境对推进德育快速迈进与跨越发展提出巨大挑战。

教无定法,教学有方,贵在得法。为有效实现育人目标思品老师应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有效渗透大纲精神,高效创建活力“政”堂,不断提升学生品行修养,才能实现“善行‘德’品”的目标。

一、更新理念,活用教材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运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已的目光去发现,用自主的头脑去思索,用自觉的行动去改变,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千变万化,思品课必须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改革的成功。在学习《法不可违》时,我通过引入案例———“有一个学生总喜欢小偷小摸,看到超市的东西,或别的同学的东西,就会偷偷拿走,还为此沾沾自喜,这种行为应该批评吗?”抛砖引玉,引发学生大讨论,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同学们自告奋勇,各抒己见,原先沉闷的说教课堂,一下子变得活跃生动起来。通过学生的回答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新发现的问题的探讨,教师适时地启发、总结,最终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中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活用教材引入生活案例并运用引发课堂辩论模式,有效实现“沟通—交流—思考—提高”的目标,增强思品课堂效能,提高学生法制修养。

二、运用时事,活跃氛围

时事新闻是指关于国家思品、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我们必须保持清醒且准确的认识和明辨是非的慧眼。

运用时事新闻的宝贵资源可以切合学生升学考试的需要,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用好新闻资源既是思品课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也是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的内在要求。运用时事可活跃课堂提升学生明辨是非能力,游戏激活课堂方法如下:

1、设疑激趣。利用时事新闻资料作引子,提出疑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思想思品课的兴趣。

2、论证说明。引用时事新闻资料说明比较抽象的理论观点,使较枯燥的理论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3、述评时事。对某一具有阶段性的时政事件进行追踪了解、研究是最能锻炼学生分析时政新闻能力的。教师可根据课本内容,有选择地挑选此类新闻,让学生课余完成并在课堂上述评时事或以论文的形式交流。同时注意把控方向,渗透所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效果非常好。

4、合作探究。教师或学生在已掌握的时事信息背景下,提出生活中的某个具体问题,围绕该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搜集、筛选时事资料,通过整理、归纳和推理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三、媒介激趣,增强效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超父母的督促和教师的说教。因而,教学中如何拨动学生的“兴趣”这根弦,尤为重要。近年来,在教学中恰当融入多媒体,收到较好的效果。“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课堂要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活”字。

1、创设互动,提高效力

当今,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课堂中已经十分普及,而互动式教学已成为日常教学中十分有效的辅助手段,有助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思维交流的乐趣。讲授《学会学习》时,我运用了互动式教学手段,设计了三个问题放在屏幕上:将掺杂在一起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分开;反思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和坏习惯;分析好习惯和坏习惯的不同影响。在互动交流环节,重点放在不同习惯对人的影响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好的习惯可以塑造健康人格,坏的习惯则会助长生活中的消极因素。经过这种互动式的课堂交流,同学们从心底了解到了习惯的重要性,纷纷表示以后要改掉坏习惯,对于学习效果起到了很好的加强作用。

2、灵活利用,多元发展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有效增强视觉动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情绪处于高兴状态,对学习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我们的人身权利》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我给同学们放了一段视频,一个女子在超市购物时,偷了两条鱼被保安抓住,超市保安为了惩罚她,竟写了“偷盗无耻,我是小偷”的牌子挂在她的脖子上让其当街示众,这时,画面特写了女子的表情,脸上满是泪水和屈辱的神情。放到这,我问同学们:“同学们,这个超市保安的行为正确吗?”“不正确。”同学们大声回答。“为什么呀?”“因为虽然这个女子偷了东西,但是也不能这样羞辱她。

这样是侵犯了她的人格尊严。”“没错,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尊严权,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人身权利,任何人都不能以此来羞辱侵犯我们。同学们,我们一定要记住自己拥有的权利,并勇敢地扞卫自己的权利,这样才能有生活的尊严。”我补充道。同学们也受多媒体激趣教学效能影响,对此课内容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充分树立起知法、守法和维权意识。

灵活运用多媒体纪实,有助于设置生动的课堂情境,学生们的兴趣很快被激发起来,将注意力集中到课本知识上,快速提升效能,为践行健康品行,弘扬美德奠定扎实基础。

四、强化意识,激发斗志

良好的团队精神不仅是思想思品工作的基础,为思想思品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使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受到潜移默化,而且是思想思品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思想思品教育对培养初中生团队精神的重要作用,也主要体现在思政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等方面。因此,如何在进行教学、课外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由较低的认知水平提高为较强的行为表现,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教育是否真正“以学生为本”,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而努力。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通过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不断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崇高的理想、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竞争协作观念等。

5.浅谈在课题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篇五

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习惯,终身受用。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通常我们说一个人素质不高,往往就是因为这个人有许多坏习惯。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时候好的习惯养成非常重要。这时候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绘上什么图画就是什么图画。所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

那么,我们如何来开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呢?

一、提高认识,教师言传身教。

1、师生认真学习有关条例,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重点抓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制订开展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用文明语言,礼貌待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

2、学生一天的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与教师在一起,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早晨,学校领导、学生代表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师生互相问好;每个星期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老师正规的礼仪动作给学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给学生播撒了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

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应该只教书,不育人,不能

只当“教书匠”。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真探索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规律,把说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教书育人”切实装到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自觉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教学。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习、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

1、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是贯穿于各学科教学的,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寻找教材内容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好习惯;语文课要求学生把课文中描述有关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部分找出来,加以分析理解;音乐课上,在音乐欣赏、解读歌词、了解创作背景中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思品课结合有关课文辨析、导行„„通过各学科渗透,使行为规范教育与训练深入到课堂中,让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潜移默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吸纳,并在学习运用和实践活动中逐步深化,体现了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2、结合班级实际和学校中心工作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学校抓

校风建设时,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违纪现象,引导学生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区分好坏,明辨是非,从而增加学生的“免疫”力。如果学生无法分辨或意见不统一,教师可以适当提示,切忌过早下结论和简单地灌输。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相应地开展主题班会、集体游戏,参观旅游等一系列课外活动,深化教学内容。如,每年的清明节可组织学生去烈士纪念碑前扫墓,缅怀烈士的英雄事迹,从而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知道珍惜现在所拥的学习和生活。

三、寓养成教育于各项活动中,把握实效性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除在课堂教学中抓之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训练和加强。懂得行为规范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归根结底教育就是使学生养成适应社会的习惯”。学生只有懂得了这些道理,才会自觉地去遵守,使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规范》第一条规定:“尊敬国旗、国徽;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行注目礼,少年队员敬队礼。”要求学生尊敬国旗,就必须帮助他们了解国旗的含义,懂得为什么要尊敬国旗,怎样尊敬国旗。可以通过晨会、主题班会、升旗仪式等活动,向他们讲解国旗的含义,作为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应努力学习知识和本领,将来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为国旗增添新的光彩,以此激励学生尊敬国旗的光荣感和责任感。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明白道理,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同时,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变成了自己内

在的需要,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与家庭、社区相结合,形成养成教育的合力。

我们首先沟通家长和学校间的情感,通过家访、开座谈会、对家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如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不让孩子进游戏厅,如何培养孩子在家的习惯养成等,形成共识。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共识,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加强监督,不断强化行为习惯。

小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可以采用“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通过对他们强化训练,必将取得较好的效果。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就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多数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才能变成自觉遵守。

六、考核评估,促进行为规范化。

评估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我们加强了学生干部的巡查、执勤,通过检查反馈,督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纪律、学习”四大

评比,在评比中坚持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周评比以流动红旗鼓励促进,月总结不断提高深化。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竞争,使每位学生时时处处既能自觉管理好自己,又能监督别人,按照常规要求去做,也促使少数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的学生自省,从同学的批评中认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化。

6.浅谈在课题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篇六

肃宁县东泽城小学 杨素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基本环节,是识字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为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训练,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基本功训练。在小学语文课里有讲读、阅读、独立阅读三类课文,阅读课文在类别上占了三分之二。可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认为应抓好“三关”。

一、抓好课前“预习关”

预习作为语文学习的先导,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学生自主尝试解读课文的过程,既可让学生对以前掌握的阅读方法有迁移运用的机会,又为下一步“导学”提供反馈信息,使教师能拨在点子上,导在疑难处,其方法可概括为读、划、思、写。

1、读。读正确,读流利,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划。读书时,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感受最深的语句、自己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划出来。

3、思。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将划出的疑点结合上下文尝试解决。

4、写。将自己解决不了的疑点或问题写下来,在自主交流阶段提出来。

要达到预期的预习效果,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到课前预习带来的成功体验。

二、抓好课中“对话关”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或施教者,而要成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应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感悟”还给学生。首先要让学生读,读通了才能说,读通了才能交流,读通了才能对话,这读的过程便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其次,要创设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机会,让他们在争论中相互启发,在交流中相互碰撞:例如,我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质疑。

生甲:老师,我认为课本中“焦急而耐心”不妥。

师:为什么呢?

生甲:因为焦急和耐心是一对反义词.用在这句话

中不是矛盾吗?

生乙:老师,我也同意这种说法。

生丙:我反对,作者这样写一定有他的道理。

„„

师:是啊,同学们读书真细心,发表的意见都有一定道理,但现在我们谁也不能说服谁。请大家读课文。怎么读?第一,抓事实,课文写了什么事?理解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讲清道理。第二,抓情感,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情感来写的?

(学生再认真阅读课文)

生:“焦急”是说老奶奶希望早一点看到周总理的灵车,“耐心”是说不管等多久,她一定要等到周总理的灵车。我也有过这样的心情,上次爸爸打电话说给我买了一本《上下五千年》,我想早点看,可要等到爸爸回来才有,这种心情不是“焦急而又耐心”吗?1

师:你真不错,还能联系到自己的亲身体会。谁还有补充?

生:“焦急”和“耐心”都是在看周总理的灵车这一件事上,是没有矛盾的。

生:我有补充,作者这样写更能表现老奶奶那种急切的心情,也突出了老奶奶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

„„

这一环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经历了从否定“焦急而又耐心”的准确性到肯定它的正确.并较好地领悟了老奶奶的心情。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一位著名教师在上《落花生》一课时,以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辩论:“现代社会,你想做苹果那样的人,还是做花生那样的人?”学生根据各自的愿望分成花生组、苹果组,实话实说,引经据典,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个性得到充分张扬,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如花生组:“花生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而苹果外表美,可内心不美”。“华罗庚、童第周出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但他们出国留学后还是回到祖国工作,无私奉献,他们是落花生型的代表人物”。苹果组:“我们苹果有水分,不但外表美,内心也美,而花生一点水分也没有”。“华罗庚、童第周不表现自己,哪里有人发现他们?总统不表现自己,能当上总统吗?”“我们各有各的长处,花生内在美,苹果外在美,合在一起不就是两全齐美吗?”这是多么精彩的一段对话啊!

语文教学,是一次次生命的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情入境地体验,从而与作者达到思想上的沟通.心灵上的共鸣

三、抓好课后“巩固关”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它不能局限于课堂,阅读教学应体现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的教学思路。语文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能在课外通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等进行更为丰富的语文实践,巩固和强化语文能力,丰富知识和情感。我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1、读写结合:砍去了重复抄写、死记硬背的作业,增加阅读作业。如学完了《桂林山水》,让学生仿写《家乡的小河》、《家乡的田野》、《门前的荷塘》等。有的课文让学生写读后感。除了利用教材内容,确定读写结合训练形式之外,课外还培养学生阅读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2、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受到局限,一个学期的语文阅读教学光靠教材上的二十多篇课文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学段都明确规定了课外阅读量。从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喜欢阅读与教科书相关的材料。如教学《再见了,亲人》,课前我就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和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事迹,课后推荐学生阅读巍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学《长城》,引导学生看《世界奇观》一书,学习《海上日出》,引导学生阅读《海行杂记》等。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学中,从一篇、一类文章扩散去阅读,有利于扩大学生阅读面,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存。

3、自我总结。总结有助于进一步的学习,我经常采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总结在阅读过程中最优的学习方法。如:我是怎样预习的,背诵课文的方法,我是怎样看课外书的等,有时让学生谈谈阅读给自己带来的乐趣,带来的帮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从而更好地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杨素菊,女,33岁,毕业于沧州师范,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现任东泽小学语文教师。

7.浅谈在课题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篇七

一、师生配合创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

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点, 它不仅仅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 而且还体现在整个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 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在这种活动中要充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1、给学生提问的自由。

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问题, 不要嘲笑打击, 更不要害怕被学生问住。教师要真心鼓励学生提问并对学生的提问个于是当的引导, 提高学生提问的水平。

2、给学生选题的自由。

让学生挑选喜欢的并且适合自己的课题, 相信学生的能力, 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探索。

3、展示多样化的研究性成果的自由。

学生活动成果的展示, 一方面是对课题研究的总结, 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验成果展示所带来的成功的愉悦。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动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二、转变学习观念——学生要学会合作学习

学会与同学团结协作是我们教改实验的又一重要目标。合作教学理论告诉我们, 个体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不能只局限于动态的个体独立探索的范围, 而是要拓展到动态的个体探索与主体间交往相结合的范围, 只有在主体交往中, 个体之间才能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从而调动个体与集体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 有效地促进外在的知识结构向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转化。同时使学生在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识的过程中, 提高创造性的品质。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三种, 但是从具体的实践情况来看, 学生更多的是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形式, 三至四人一个小组, 组内对所选研究性学习内容分工协作, 小组间常以公平竞争的形式交流、评价其协作完成目标的情况。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一方面学生的表现欲望、探索精神、群体意识得以发展, 另一方面, 也容易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 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激活。

三、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立足课堂, 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情景

在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 受条件限制, 自己难以解决。这就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料帮助是研究性学习得以顺利地进行, 反之, 学生遇到的困难解决不了, 就会是研究难以继续, 久而久之则影响学生的兴趣。另外,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 激发他们的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未知, 帮助学生分析数据, 适时地把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创设研究性学习情景, 引导学生步入研究情景。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 也应该成为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因此, 搞好地理研究性学习是我们的重要教改目标之一。在研究性学习中, 我们注意设计一系列相关的趣味性浓厚、环环相扣、值得探究的地理问题, 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探究问题的情景,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讨论, 引导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探究目标, 甚至将探究延伸至课外去查找相关资料, 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如:在学习“城市交通运输”一节时, 我布置学生调查沈阳市的交通设施及交通状况, 结果分组调查的资料非常丰富, 为课堂学习提供了生动的实例, 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活动对课堂内容也有了更好的理解。教学效果非常好。

2、教师循序渐进地予以指导, 将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

指导学生有目的的收集相关资料, 深化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己从多种渠道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资料, 并学会分析、加工、提炼并从中发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 课前引导学生依据所学内容有目的的收集资料, 让学生自己举例来解释课本结论或补充拓展学习内容, 如:华北地区春旱严重, 素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可今年春末几天的连续阴雨, 不但没有给农民带来缓解旱情的喜悦, 反而使小麦、果树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 给齐鲁大地的农业生产造成巨额损失。这究竟为什么?当这一问题提出时, 学生议论纷纷, 争相发言, 但难以找到问题的症结。通过课外走访调查、搜集资料、课上质疑、讨论、答辩、交流等, 终于弄清了这场连绵多日的春雨给已活跃生长的植物带来的罕见的冻害影响, 加深了对北方地区降水的年际变化规律和倒春寒的认识, 从而充分理解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8.浅谈在课题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课题;德育教育;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4-0220-4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4.095

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德育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据新课标的相关规定,要将德育教育贯彻落实到各门学科当中去,小学课堂也不例外,也要在尊重教学的规律下,将德育教育穿插到教学当中去,使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分清楚什么是真善美,从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教育原则

(一)理论联系实际

对于在以小学生教育为基础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教学的教学规律,努力将品德教育穿插到训练的各个环节当中,要结合生活实际以及教学的实际规律,才能脱离实际摘浮于表面的形式主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感恩教育穿插到教学当中去。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使得学生接触的西方文化越来越多,当学生在学习国外文化的时候,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态度,不崇洋媚外,不过度贬低本民族文化,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当教师讲到爱迪生发明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故事给学生普及科学知识,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善于观察,多动脑筋。

(二)因材施教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切记不要搞“一锅端”主义,对所有的学生都采取同样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以身作则

一般而言,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可以说教师就是学生平时生活当中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行动方向,俗话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德育教育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要通过生活中教师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

(四)循序渐进

开展德育教育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好的德育教育可以给学生以强大的精神动力,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好髙骛远,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采取科学感人的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德育教育当中去,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要遵循灵活有度的原则。在小学课堂中穿插德育教育,并不是刻意地追求德育教育的效果,而是要在充分遵守原有课堂规律中,用穿插进来的德育教育活跃课堂气氛,缓解课业压力,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育方法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虽然小学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前进行认真备课,既要熟悉教材内容,又要结合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新课的时候,要以传授新知识为主,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教学当中去,充分利用学习的资源,力求在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之上,再通过特定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深刻意义。教师要不断提髙自身的专业素养,准确了解教材的内涵,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道德素材,并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融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接受德育教育。

(二)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

要使课堂上德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该满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要求,努力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从而促进课堂气氛的活跃。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设立一定的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中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能够在营造出来的德育氛围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不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初步培育学生价值判断的能力。

(三)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在进行小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要在情景模拟中向学生渗透德育,让学生体会到关心他人、互助友爱的美好品德。另外,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来渗透德育教育,比如教师开展演讲比赛,比赛的主题要切合德育教育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比赛中来,通过比赛来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四)将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大力促进全员育人

德育教育绝不仅仅是德育教师的任务,而应该是所有教师的共同使命。著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可见,将德育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各学科教学在关注本学科的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并挖掘本学科的价值因素,将学科知识中与道德有关的因素通过间接的、隐性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继而促进道德品质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让小学教学与德育教育同行,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髙教师的专业技能,从而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同时,要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促进德育教育能力与水平的提髙。

参考文献:

[1] 陈鹏军. 对当下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 现代阅读:

教育版,2011(12)

[2] 朱和根.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J]. 教育科研论

坛,2010(10)

9.浅谈在课题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篇九

泰兴职业高级中学 吴震峰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对的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以单纯的接受教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与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进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机械基础;研究性学习;探究;创新

在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是极富生机活力的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自然、社会和学科领域中发现问题并选择研究课题,通过亲身体验,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形成理念、提高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趣、习得方法的学习过程。它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应试条件下学生以单纯的接受教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与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笔者就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尝试了研究性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学习兴趣可言,因而也就别谈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培养了。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尝试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创设环境,在课程教学的章节中设置研究性学习课题,使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获得成功”的乐趣。

如在学习习近平面四杆机构知识时,知识点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判别机构的类型、画机构受力图.我让学生根据知识点,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的方式归纳出机构运动简图和构件受力图的画法,判别机构的类型。课堂教学中布置学生设计三折叠伞的机构运动简图,通过小组研究讨论,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后布置这样一个课题:

图示为一电炉的炉门,关闭的位置为E1,开启的位置为E2,试设计一四杆机构来操作该炉门。要求:1)明确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是什么?它是由什么样的机构演化而来的?2)该机构中存在曲柄吗?3)画出该机构的极位夹角;4)如何避免平面连杆机构的死点?5)机构设计方案如何实现优化?6)你还能想出其它的设计方案吗?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先让学生初步明确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为后面放手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作好准备。当学生在近一周的准备、实施、讨论、查阅资料、教师指导等这些工作后,进行分组总结时,每组的总结报告都很精彩。虽设计方案相对粗糙,通过研究性的学习学生不仅实现了机构基础课程教学目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突出了学科的技能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学习活动中05(4)班的汪黎明同学通过研究性学习中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方式克服了自身的语言障碍,赢得了学生们的一片掌声。课后,很多同学都围着我表示乐于上我的课,希望以后多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一是让他们能真正学到点东西,学习的内容与社会应用联系密切;二是能充分体现自我,在整个学习过程体现学生了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三是也能从中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使他们之间学会合作交流,为今后走向社会,并能立足于社会打下基础。

二、结合学科特点,发掘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有利于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研究性学习围绕的问题一般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来源于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它远比学生在课堂和课本中所面临的世界更广阔、深远而且更生动。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知识。《机械基础》是基于实验(训)基础上的一门专业技能基础性学科,很多概念、机构都与实验(训)、实例有关。课堂教学中若能正确、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训)探究,不仅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化解难点、理清思路,更好地掌握概念和规律等。如平面机构在折叠椅、折叠伞等方面的应用、极位夹角的绘制、四杆机构的应用等等,通过让学习观察、探索、讨论等方式去亲身体验和研究探索,最终让学生逐步弄清课程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并且能长期坚持下去,则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围绕“问题”展开研究性学习,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开端要选择课题,即提出问题。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此,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其中提出问题是关键。因为,一方面,问题的提出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方法运用的基础上的,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恰当的方法运用,就不可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能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也能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积累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例如,在学习力的平移定理时,学生联想到人在单手骑自行车时平衡的情况,进而联系到大型机动车行驶中单手操纵的平衡问题,有学生提出用类似于铰链四杆机构的装置(主动力施加在摇杆)来代替力偶的作用;在学习非金属材料时学生联想到眼镜的材料;在研究上图示作业时学生能够提出炉门如何自身旋转180°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提出后,鼓励学生通过研究性的学习去解决问题,大大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而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及利用信息的能力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一改传统被动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当学生选定研究课题后,自己收集并处理信息;自己动手实验,自己分析、归纳,同时进行讨论、交流、辩论既可以在学生间进行,也可以在师生间进行。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由于课程的综合性特点,鼓励学生开展学科间综合.如在学习绘制极位夹角、力在轴上投影时,学生就需要运用机械制图中的投影和作图法来完成;在设计炉门方案、解决国产农用点播机种子播种不流畅问题时,学生通过到图书馆翻阅资料、查阅杂志、上网搜索等方式收集信息,把收集到的材料和调查研究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归类汇总,小组内或同学之间充分交流,并进行比较分析,思考那些信息有用,还有那些信息缺漏,找出与研究性学习题目相关联的信息材料,然后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这将会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处理及信息的能力。

五、研究性学习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了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

传统教育中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期中、期终考试,即考试分数高,被称为好学生,否则就是差生。而研究性学习,在传统教材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注重过程考核,通过学生平时的积累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体现来综合评价学生。我是通过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时记录下每一位学生自己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就某课题在实施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以及进行这项活动的心得体会、有待改进和提高的方方面面或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等来综合评价学生的。

每一次研究性学习课题中,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时,会把社会、图书馆、阅览室、互联网当作主要渠道寻找信息,进行广泛的阅读,参与社会实践,他们主动地提出问题,敏锐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研究探索的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思维品质,对在研究性学习中突现的“灵感”或“创新”的想法或做法,也可以提出来与其他同学进行探讨和延伸,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起探索、创新的欲望。因此他们能以积极创新的态度对待学习,用批判性思维方式来看待已有的文献资料,用创造性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去经营今后漫长的人生。

六、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

在《机械基础》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在课程教学研究中,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成果,尊重他人的想法,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加强了学生对社会市场的了解和认识,增进了学生与本专业、行业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0.浅谈在课题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篇十

“研究性学习”(projectlearning),在国外称项目课程、主题研究、专题研习等,是80年代末以来国际教育界普遍推崇和大力实施的一种新课程。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国已将研究性课程纳入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并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顺应形势,我校于2000年

开设“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程。通过前一阶段的摸索与实践,深感缺少现成资料时实践经验的宝贵。现将我们课题组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的指导策略总结如下,以为后来者借鉴。

在中学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题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来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与他人交往和合作。获得对科研、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学生对每个课题的研究一般分成选题-开题评审-研究实施-总结-结题展示与答辩等五个阶段。和大学的科研活动不同,高中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更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而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拿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这就使研究实施阶段显得犹为重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选题阶段和实施阶段在研究方法和指导方法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和应承关系,如何使这两个阶段顺利衔接并能区别两者在内容、目的和任务上的差异,对研究学习的顺利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重视实施中指导与选题中指导的应承关系。

选题和开题评审阶段的任务是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方案、提出预想效果。虽然这里的内容、方案、效果都是初定的,在实施阶段可以根据进展情况不断加以调整,但是其课题及主要内容却不宜有太大的变更。这一阶段的工作对后面研究实施阶段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其工作的到位与否,直接影响后阶段的实施,如不充分考虑课题的可行性,甚至会出现研究活动开展不下去的情况。因此我们在开题评审时非常重视对课题的可行性评价。如①题目不宜过大,要易于研究实施的深入;②要找准题目的切入口,切入口宜小、要易于研究实施的着手;③所需资料是否来源多、易搜集。当地是否有实地调查研究的地方和对象;④对所选课题的意义、内容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都要十分明确;⑤研究方案要切实可行,如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条件是否具备。……所有这些都是顺利开展研究实施阶段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不能撇开选题和开题评审阶段来谈研究实施阶段,而要充分考虑两者的应承关系。当你想着手实施之前,你应先审视一下前一阶段工作是否做得非常到位;当你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阻碍,你也可以回头看一下是否是选题的问题,抑或是开题时拟定的内容、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调整。在调整时仍要注重可行性问题。

二、认识实施中指导与选题中指导的差异。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选题阶段和实施阶段在研究方法和指导方法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如在活动中大家都搞社会调查、都去搜集资料、都有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在教师指导方面,我们也都从知识、能力、科研、品德、行为等几个方面加以指导。因此当刚进入研究实施阶段时,学生会觉得该调查的问题、该走访的单位已经在选题阶段做过调查或去过走访了,接下来不知该做什么;教师指导时,也觉得由于指导方法的重复性而不知如何深入指导。其实这是由于缺乏对实施中指导与选题中指导的差异性的认识导致的。实施中指导与选题中指导虽然在形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目的、任务和指导内容上却是根本不同的。例如,在《太仓土特产研究》主题下的一个子课题组先通过市场抽样调查,选取了普遍认为最畅销、最有发展前途和销量不好的三种土特产,分别是肉松、羊肉面和麦秸画,确定了研究课题《三种土特产的比较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则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三种土特产在销售、包装、质量、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对三种土特产的优势以及缺陷进行分析,总结滞销或畅销的原因。同样是社会调查,在选题中是为了确定研究方向,在实施中则是有针对性地从自己选定的几个角度去获取有用资料,作为论证课题结论有力论据。很明显,选题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尽可能地从多途径搜集资料,并从中筛选、比较、分析、定位,发现并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向。而实施阶段是科研论证阶段。因此,教师在刚进入实施阶段时,就要及时地提醒学生注意两者的差别,尽快地转入围绕中心问题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科研活动中来。在指导时也要转为加强有针对性的科研方法指导,如开设一些诸如“资料的分类整理、分析论证、综合提炼”、“资料数据的处理及统计图表的设计”、“实验方法指导”等讲座;指导学生整理以前的资料,查漏补缺,制定实施阶段有针对性的资料搜集方案;围绕中心问题,设计多种可行的科研方法开展研究论证……等,从而使学生顺利进入实施阶段的研究。

三、实施中指导的主要内容及其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许多同学因缺乏科研知识和专业知识,在活动过程中觉得无从着手或打不开思路。真正做的时候也存在着操作不规范、方法不科学或方法单一的问题。特别是高中学生,接受了九年的传统教育,学生习惯于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存在着许多思维定势。许多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受到挫折就心灰意冷,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在基础知识、科研方法、科研思维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加强指导。在实施中的指导还要加强

针对性,围绕对中心问题的研究论证开展指导工作。

1、基础知识指导。包括科研基础知识指导、专业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学科知识的渗透。基础知识指导应着重于教会学生获取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研究的方法,最好不要把课题中所需的知识材料直接提供给学生。即使是你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也不要把书籍直接给学生,而是指给他们获取这些书籍的主要途径。亦即我们教给学生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取知识的本领,使其终生受益。

2、研究方法指导。包括常用科研方法介绍、资料收集和分类指导、科学性指导等。首先,应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科研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案例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社会调查法中还有: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街头观察和采访、现状调查法、发展性调查法、相关性调查法、因果关系调查法等。应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多样的研究方法,还要学会选择最恰当的方法进行研究。特别要注意实施阶段与选题阶段研究方法的差异,以作不同的选择。如《太仓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研究》课题组,在选子课题时,主要采用街头观察和采访、现状调查法进行社会调查,以确定研究方向。进入实施阶段,则采用相关性调查法、因果关系调查法,围绕中心问题有针对性地搜集证据,并采用实验法进一步论证自己的结论。

在资料收集和分类的指导方面,我们在资料整理加工上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如必须制作一份完整的资料目录,资料规格要统一,并按一定标准分类。特别是在实施阶段,更要对资料进行及时(至少一周一次)的整理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样便于资料的保管、查阅、分析提炼和查漏补缺。由于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我们也要求学生及时做好活动记录、感受和体验记录,作为最有价值的原始资料。如《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课题组指导学生做好“四卡”:“资料卡”、“灵感卡”、“体验卡”、“网络卡”。要求学生四卡随身带,利用“资料卡”规范记录有价值的信息,利用“灵感卡”随时捕捉转瞬即逝的灵感;利用“体验卡”,随时记录活动时的心路历程、收获与体验;利用“网络卡”(软盘)随时下载有价值的网上信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科学性指导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如要求学生对每份资料写出详细、可靠的信息来源;概念要在查阅辞典、百科全书后作出准确的界定等。②研究程序的科学性:如抽样调查时,要按一定的科学程序进行,尽量做到调查结果的客观。③结论的科学性:如分析推理要合理,结论要经得起推敲和检验等。

3、思维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思维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之一。数千年的文明史既铸就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优于形象、长于视觉、注重整体、擅长文学……,但也留下了沉重的思维包袱——封建性、保守性、盲目性、盲从性,且严格的形式分析和逻辑演绎、科学思维不发达。传统教育的思维训练也存在着许多误区:许多正规教育从小学开始,到大学,一直偏重于进行求同思维、演绎思维(遗憾的是,大多不是严格的、系统的演绎思维训练)、左脑思维、言语思维、协调性思维的训练,有的甚至是在进行教条式的、两极化(非黑即白)的思维训练。这种思维训练的直接后果是使许多学生思维刻板、盲从权威和教师、怕出错、怕冒险、过分追求确定性、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以及提问能力(在许多学校,学生提问少,提问角度单调,视野狭窄,回答问题的答案趋同)。此外,科学批判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和次协调思维能力也不高。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在研究学习过程中转变学生的传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思维方式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在实施指导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先让学生尝试运用,然后是经常运用,最后是习惯运用一些科学创新的思维方法(如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类比思维、右脑思维、非言语思维、次协调思维、辩证思维)去思考解决问题。

4、心理素质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特点是社会实践性,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在陌生的社会环境中,缺乏实践经验的中学生遭遇挫折是可以想象的,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同学受到挫折后就心灰意冷。而一些只关心学习成绩,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的学生,从一开始就对研究性学习缺乏热情。习惯了个体竞争的学生不能一下子适应研究性学习的团队合作要求……。这些都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造成的学生心理偏差。因此,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心理指导:①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意志教育,以培养学生耐挫力和意志力;②通过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活动发展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及关注社会的现实与未来的人文精神;③通过对集体成果的评价让学生学会合作,发展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④通过主动探究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取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实施中指导中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实施过程的管理问题,尤其是离校活动期间的管理。

由于研究性学习的社会实践性,学生很大一部分时间在校外活动,即使在校内活动,也是分散的自由活动,这与易于控制的传统课堂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监控的问题。我们就曾发现有学生假借活动之名实到网吧消闲的事情,这样的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我认为要做到有效监控,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在活动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活动计划并作相应的安全论证,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活动计划提出建议,使活动计划尽量周密,活动任务布置到位。活动过程由学生自主管理,教师对其管理体制可作适当指导。活动后教师应及时检查活动记录及所到单位签证,并检查每个学生的活动成果,把握其可能活动时间并作活动效果评价。活动中应尽量做到师-生、生-生之间信息畅通,最好人手一册本组通讯录。

2、实施过程中的思路疏导。

正如前面所述,选题开题阶段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内容、方案和预想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实施阶段就只能按部就班地去实施这一方案。开题方案只是指明了研究方向,实施阶段应该根据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对象的新发展不断调整研究方案,使整个研究过程不断有新的创意、新的成果,研究思路不断向新的纵深拓展。实际上许多研究思路是在进入实施阶段,真正接触大量的主题材料后引发出来的。因此,一些同学死抱着开题的方案,往往进入研究的死胡同,使实施阶段无法拓展和深入。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对学生进行思路疏导,使学生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开启创造与想象的思维之门。

3、实施过程中的分工合作问题。

由于组内不可避免地存在个体差异,许多学生即使在分工明确的情况下,也不知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组内的一些骨干分子就成了他们的依赖和推诿工作的对象,因此出现了少数人干活,多数人旁观的现象,整个活动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也不可能体现团队合作的精神。特别到了实施阶段,工作量较大,如果仍有这类情况,将影响研究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们把组内职责按照个人特长分工到人,并制定了具体的岗位分工细则,使学生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基本工作和基本要求,真正做到“小组的事事事有人做,小组的人人人有事做”,使活动得以有序的开展。我们一般把小组工作分成“小组长”、“资料管理员”、“上网员”、“记录员”、“公关员”、“写作员”等六个岗位。下面谨举“公关员”的岗位细则为例:①制定好课题小组每次活动的公关计划;②充分做好外出活动的准备工作:预约、准备好学校介绍信等;③做好活动中的形象、礼仪设计;④建立小组的外交网络等。除做好本职工作外,我们还要求学生平时常交流,遇事一起商量,积极为小组出谋划策,使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充分体现。

4、实施过程中的评价问题。

研究性学习不仅对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的研究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研究学习过程评价内容主要有:①小组成员出勤率;②活动记录的完整性、及时性、真实性;③查阅资料的数量与质量;④小组的团队合作精神;⑤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度;⑥各种书面材料的规范性与完整性;⑦其他教师规定要求的达成;⑧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与收获等。实施过程评价是研究性课程区别于只重结果评价的传统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必须认真做好的一项基本工作。过程评价应以鼓励为主;以科研的精神与态度、活动的体验与收获为主;以推动和促进学生的研究学习的开展为主要目的。因此,我们在评价时,要体现这些基本的人文精神,不要使过程评价异化为过程中的阶段结果评价。

上一篇:标志设计合同下一篇:积极做好群众工作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