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

2024-08-24

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

1.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三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作者用散文的笔触从感觉、颜色、味道、动物的生活习性几方面为我们描绘出了秋雨中大地的多姿与事物的变化。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感受到秋雨的可爱,秋天的美好。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一)、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许多关于秋天的词语,你能说说吗? 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板书词语,并将词语分成两类。(一类是描写秋天景物的变化;一类词语是形容秋天的气候。)

(积累好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促进学生怀着极强的学习期待投

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二)、师:是呀,关于秋天的词语还有很多很多,(板书:……)秋天的确是个美丽的季节。仔细观察黑板,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仔细观察,得出: 第一排为描写秋天景物发生的变化;第二排的词语是形容秋天的气候

(三)、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伴着秋天的雨,共同去领略秋天的美丽。欣赏课件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初读课文,提出预习要求: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标自然段序号。标上小节号。

2、思考:秋天的雨给我们带来什么? 读文思考,了解课文大意。3.指名回答。

(二)、预习检查,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指名回答。

2﹑ 学生采取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等形式学习生字。

3、生字检查:

(1)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最难?

(重点教学:“衔”)学生自行分析读音、字形,理解“衔”的字义。(2)出示“衔”,正音,明确“衔”是左中右结构。(3)换词代替,理解词义。(4)剩余的生字新词正音。

(朗读中,提醒孩子“扇”为多音字,这里读第一声。)(5)读完课文后交流课文大意。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得出:

秋天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颜色、水果的香味、冬天来到的讯息。

三、理解美读,感悟秋意:

(一)、读了课文,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

指名学生交流。(课前了解,学生兴趣多集中在二、三自然段。)

(二)、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一划,并试着说明喜欢它的理由。

2﹑学生自由谈对该句的感悟,鼓励其大胆提出自我观点。指名学生回答,从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谈。

3、指名交流,教师随机予以补充,鼓励其说清喜欢的理由,并指导有感情朗读。(1)例: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1)重点练读扇哪扇哪”、“飘哇飘哇” 加上手的动作,把心中的感受读出来。2)指导朗读。

(2)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人们去摘呢!

1)(体会拟人的修辞手法,从“争着”、“抢着”感受果子的可爱。)2)指导朗读。

(3)例: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 1)理解“频频点头”,体验拟人手法的好处。2)省略号感受菊花颜色的丰富。

3)

指导读出不同的感受,可自己加上动作。4﹑ 采用男女比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

(三)书声朗朗,深化感情:

师生合作引读第二段,在朗读中品味语言,感悟秋意。生尝试仿写句式。师生共同合作,引读第二段,读出对秋雨的独特感受。

四、仿写句式:秋天把什么颜色给了谁,谁怎么样?

指名朗读自己的诗句在音乐声中,串联成一首小诗。板书:

秋天的雨

秋天的各类词语

五彩缤纷的颜色 水果的香味 冬天来到的讯息

教学设计思路:

1﹑借助媒体,初步感受秋雨的美妙,神奇,为学生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2﹑“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以学生感性认识为主,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比较、想象等方式,体会文章语言文字表达之美。通过多种感官调动,激发阅读兴趣,加深理解感悟。

4﹑拓展迁移的环节,是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再发展的阶段,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认识,让学生体会秋雨的奇特。

5、借助图画,感受秋天的雨的神奇,奇特。画面与文字的相辅相成,加深学生对文字的感悟与理解。

6、利用课件,进行语言的拓展,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2.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 篇二

设计解说:

《秋天的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 名为写秋雨, 实际在写秋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 写了秋天五彩缤纷的颜色、丰收的景象, 以及深秋时节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本组教材以秋天为专题, 根据课文特点, 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被艺术化了的语言。板书设计以秋天的雨为线索, 抓住重点词句, 呈现文章脉络, 体现教路。我按“激趣导入, 板书课题;板书文眼, 梳理文脉;板书重点词, 理解课文;回归板书, 升华情感”的思路设计板书。

一、板书课题, 激趣导入

我这样导入新课:“一场秋雨一场寒”, 夏天还没走远, 秋天的小雨点就蹦着跳着把秋天给我们送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秋天的雨》, 教师板书课题。书写“雨”字时, 有意把雨字中的四点写成四滴形象的水珠, 并说:“你瞧, 小雨点一滴一滴地落下来啦!”随后板画雨点。这样板书课题, 既激发了学习兴趣, 又突出了题眼“雨”。

二、板书文眼, 梳理文脉

首先学习第1自然段, “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 轻轻地, 轻轻地, 趁你没留意, 把秋天的大门打开。”我板画钥匙, 目的在于将文中艺术化的语言具体化,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将比喻句中的喻体“钥匙”形象地呈现出来, 使学生耳目一新, 吸引了注意力。

随后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4自然段并思考: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学生带着问题, 再一次读课文。因为本文结构清晰, 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就是本段的中心句, 由此, 学生知道了作者是抓住秋天的雨的“颜色、气味、声音”来描写秋天的。我随即板书颜色、气味、声音, 帮助学生了解文章脉络, 理解内容, 明确学习思路。

三、板书重点词, 理解课文

课文第2、3、4自然段是对学生进行段的训练的范本。可用引读方式让学生知道这三段都是“总———分”段式结构。同时指导学习段中的拟人句、比喻句, 用简笔画将第2、3自然段中描写的景物依次展现出来。如学习“颜色”一句时, 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子:“你看,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扇哪扇哪, 扇走了夏天的炎热。”随机板画树和银杏叶。学生朗读“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飘哇飘哇,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一句后, 板画枫叶。学生朗读“金黄色是给田野的, 看, 田野像金色的海洋”一句, 我用线条表现金色的田野 (遗憾的是不太像) 。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颜色的菊花, 让学生体会“五彩缤纷”的意思, 随即板书“五彩缤纷”。这样板书, 目的在于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再现课文内容, 让学生体会秋天的美丽,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在“秋天的雨里藏着哪些好闻的气味”这一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进入第3自然段的学习, 在学生的朗读、交流汇报中, 我适时板画梨、菠萝、苹果等, 以表现“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 还有苹果、橘子, 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完成这一部分的板画后, 我及时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秋天果实累累的景象, 引导学生体会秋天的雨带给果园的是香甜诱人的味道。 (板书:香甜诱人) 学习第4自然段时, 我说:秋天的雨还挺会关心人的, 它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同时以课件显示: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 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 小青蛙在加紧挖洞, 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 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之后在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感悟秋天的雨带给大家冬的信息。 (板书:冬的信息) 学完这一部分, 借助板书小结:秋天的雨, 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 它为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使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秋色, 闻到了那香甜诱人的气味, 还听到了那充满关爱的声音。让我们把这丰收的喜悦, 万物的欢乐通过朗读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吧!学生齐读第5自然段: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 带给小朋友的是一曲欢乐的歌。让学生找出“丰收、欢乐”两个关键词并板书。此时我用音符代表歌颂秋天、赞美秋天的美妙乐曲, 并用红色粉笔板书:“丰收、欢乐”两个关键词, 这样的设计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启发学生思考, 又给了学生无限的遐想。

四、回归板书, 升华情感

3.《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篇三

设计理念:教学本课,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从激发阅读兴趣入手,凭借多媒体课件,将生动的语言文字与形象可视的美丽画面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读、品、想、谈、议的过程中,感悟课文的语言美、情趣美、意境美,在美的熏陶中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郾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郾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郾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体会秋天的美好和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激情导入

1?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秋天”的文章。(板书课题)

2?郾读题质疑。课文借“秋天的雨”写秋天。那么秋天的雨是怎样的?秋天的雨会给大地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学,贵在有疑,新知识的获得,总是从疑开始,让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可激起探究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郾同桌互读课文。要求: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同桌互读、互评,提高读的能力。

2?郾检查互读的情况。①课件出示字词,检测学生自学的情况。②重点检查“钥匙、菠萝、扇”的读音及指导“菠萝、扇、爽”的写法。③指名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带读生字词。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自学生字的能力。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特别是容易混淆的字词。让学生先同桌互读,并要求互相纠正,检测后让学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带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后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读课文是默读的特征和基本要求。读后交流获取了哪些信息,读懂了什么,同时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感受美丽

1?郾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秋雨是一把钥匙?

(2)联系实际说一说: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3)过渡: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郾自读第2自然段。

(1)教师引述: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把秋天变得绚烂多姿。

(2)再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画下来。(五彩缤纷、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色、淡黄、雪白)

(3)美读句子,体会色彩之美。

(4)感悟“五彩缤纷”。(多媒体出示课文中描写的景色,要求学生说出对“五彩缤纷”的理解。

(5)过渡:课文共5个自然段,第1~4自然段分别讲述秋雨,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总结。前四个自然段每段开头一句话总说秋天的雨有什么特点。下面自学第3、4自然段。看看这两段写秋雨的什么特点。

3?郾自学第3自然段。感悟“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1)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2)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么被香味勾住?

(3)进一步想象,交流: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4?郾自学第4自然段。

(1)教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想一想:小喇叭是什么?为什么把秋天的雨比为“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2)指名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对好朋友说些什么?(课件出示以下内容,学生口头练习)

秋天的雨告诉小喜鹊: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告诉小松鼠: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告诉小青蛙: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告诉小松柏: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告诉杨树: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告诉小柳树:___________;

秋天的雨还告诉: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充分和文本对话,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在自主学习中感悟、体验、交流,在反复的朗读中产生共鸣,让学生走进文本去领略大自然的美丽,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本课段落结构特点出来,引导学生自学,作用之一: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总启、分述;作用之二: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二、总结感悟,拓展延伸

1?郾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指名读、齐读。)

2?郾联系全文内容,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歌?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3?郾引导拓展(参考课后练习“泡泡”中的提示):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学生自由表述,课后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设计意图:拓展文本是解读文本的一个重要手段和环节。本环节问学生在秋天最想做什么事,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进一步激起学生对秋天的热爱,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秋天的美。)

作者单位

石屏县东风小学

4.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 篇四

活动目标

1.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充满喜悦的丰收季节。

2.能细心倾听,初步理解诗中的拟人表现手法。

3.理解并掌握词语“五彩缤纷”“温柔”等。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充满喜悦的丰收季节;理解并掌握词语“五彩缤纷”“温柔”等。

能细心倾听,初步理解诗中的拟人表现手法。

活动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不同大小、不同季节的雨声录音。

2.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秋天图景。

3.秋天的叶子、果实等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秋天的图片。美吗?你看见了什么?你来判断一下这么美的景色是什么季节的?

(二)配乐完整欣赏,初步感知散文的优美意境

1.第一次欣赏,感知散文的优美的意境

提问:听了这首诗有什么感觉?你听到这首诗里说了什么呢?

2.第二次欣赏,感知散文的优美的语句

师:这次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把你最喜欢的、觉得最美的话记在心里,等会儿告诉大家。

提问:你喜欢诗里的哪一句呢?再听一听、看一看还有什么你没听到的?

(三)结合课件,分段欣赏,理解诗中内容

1.欣赏第一个画面,看一看,着重引导幼儿倾听、感受。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门?

小结:秋天的雨下过后,自然界就有了很多的变化,就好像一把钥匙轻轻地把门打开,就看到了许多东西。

2.欣赏第二个画面,在动态画面中感受色彩的美。

提问: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小结:因为秋天到了,各种植物都有了变化。银杏叶变黄了,水稻成熟变得金黄,各种颜色菊花都开了。所以秋天是五彩缤纷,是四季中最美的。

3.欣赏第三个画面,进一步倾听感知语言的美。

提问:为什么说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这气味从哪里来的?

小结:秋天来了,水果成熟了,它们散发出好闻的香味,比如,在秋天远远都能闻到糖炒栗子、烤山芋的香味。

4.欣赏第四个画面,引导幼儿感受动、植物的过冬方法。

提问:画面上的是什么?他要告诉小朋友什么?为什么秋天的雨有一只金色的喇叭?小动物、小树是怎样过冬的?

小结: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落叶树的树叶纷纷飘下来,工人叔叔也开始为小树过冬作好准备,冬眠的小动物忙着造房子、储藏食物、挖洞,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显示小动物过冬的画面)

5.欣赏第五个画面,进一步感受、想象秋天的丰收的景象。

提问:为什么秋天的雨给大地、小朋友带来的是丰收、快乐的歌?

(四)完整欣赏,进一步倾听、感知语言的美

讨论:1.你听后觉得秋天美吗?什么地方美?

2.散文诗里是怎么写秋天的美的?

3.秋天的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你是从哪几句话感受到的?

(五)初步理解散文的拟人化手法

提问:秋天的雨真的会唱歌吗?它真的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吗?

小结:我们把秋天的雨比作人,滴答滴答的声音像在唱歌,秋天下了雨以后,银杏叶变黄了,枫叶变成红色,五颜六色的菊花盛开了,就好像人用颜料涂上去的。这样写,就让小朋友听起来感到秋天更美,这种手法叫做拟人。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授让幼儿体会到秋天的美丽并愿意去发自内心的热爱大自然及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加以赞美。幼儿们很享受这样轻松愉悦上课氛围。

5.秋天的雨优秀教案 篇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2.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情,对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的理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送走了炎炎的夏日,秋天悄悄地走近了我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谁来说一个关于秋天的词语?

3、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语言的美妙和秋天的美好。

[设计理念:第二课时伊始先进行知识回顾和兴趣激发,为顺利衔接课文做好了准备,便于更好地保持学文的完整性。

4、自由读课文,点名朗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悟秋色之美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你找到哪些颜色词?

2、感受颜色的缤纷,体会词语“五彩缤纷”的含义。

3、群读学习,体会句子表达方法。

师问:秋天的雨把这些好看的颜色都送给谁了?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出示相应的课件。(播放秋景课件,显示图片时教师作适当配说。)交流以下重点句子的感悟。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进行描写的?(先写看到的,再写想到的)

A、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B、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C、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D、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E、菊花仙子的颜色真多啊,你从哪发现的?谁的眼睛亮?(省略号) ——你还看到过什么颜色的菊花?(指名交流)老师这里拍了好多菊花的照片,咱们一起来看看。

4、拓展群读,出示相似的语段,学生品析。

5、微群读练习,完成句子练写。

6、(点课件)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配乐美美地读读文段,升华情感。

[设计理念:“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学生阅读中的感悟、体验和收获,只有在品读中交流中碰撞中才能获得分享,才能得到提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学生进行微群读学习,充分地想、充分地说、充分地看、充分地写等,使教学效果落到实处。

三、品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气味的香甜

1、过渡: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许多好闻的气味呢。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2、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藏着哪些气味呢?

3、引导学生想象:秋天可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香味?引导仿照“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说说?(生:香蕉甜甜的;葡萄酸酸的)

4、(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换词理解(陶醉、吸引)或联系自身体验理解。

5、让我们带着陶醉的心情再美美地读一读文段。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倡“努力创设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堂”,这一环节的设计,适时指导学生边读边想,借助想象,感受秋天气味的繁多,体会丰收的喜悦,因而填补了课文的空白,实现了以想带读的效果。

四、品味第四自然段,演绎过冬的情景

1、过渡:秋天的雨不仅带来了很多美丽的颜色和好闻的气味,她还挺会关心朋友的呢!瞧!她现在正拿起金色的小喇叭在喊话呢!听听,她对朋友说些什么?画出有关句子多读读。

2、填写表格,进一步理解本段内容。

3、师生合作,完成填读练习。

五、学习最后一段

小结:同学们,学习到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美丽欢乐?)

六、作业超市

1、收集描写秋天的词语。

6.《秋天的雨》优秀说课稿 篇六

本组课文以秋天为专题,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秋天,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秋天的雨》是其中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雨”,而是以“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联起来,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景象,还有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生动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理解“五彩缤纷、一把把”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初步体会比喻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能初步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其中,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中那些艺术化的语言,学生难以理解,是教学上的难点。

二、紧扣重难点,说教法学法

对于孩子们来说,秋天的美景就在他们身边,但他们却比较缺乏对美的发现,教学中适当选择能展现秋天美景的录像、图片等资源,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体验美、学习美、运用美。并在形式多样的训练中促说、促读、促练、促悟。

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运用语言,将读与写巧妙结合起来。并通过读、演、背等实践方法,增强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三、以学定教,说过程

围绕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欣赏秋色。

(二)梳理文脉,体会秋意。

(三)品读课文,感悟秋韵。

(四)总结全文,升华秋情。

在本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让孩子们品味盎然的秋意。

开课伊始,我引入介绍秋天美景的短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视听享受中,导入新课,此时板书课题:秋天的雨。

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相机指导“扇”的不同读音:“扇子,扇哪扇哪”,重点指导书写“爽”:先写人,再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四个撇点。之后,我出每段的第一句描写秋雨特点的句子,并使用课件展示出来。让孩子们自由朗读。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手一首欢乐的歌。”

小结:这是整篇文章缩写成的一首小诗,是文章的线索。再让学生配上优美的音乐读读小诗,教师相机板书关键词:“钥匙、颜色、气味、声音”,以达到理清文脉的目的。此时,融入学法指导,告诉学生:像这样,把每段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在教师动情而又富有启发性的导语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一走进秋天的大门,一幅连续不断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你是想先看看秋雨那缤纷的颜色,闻闻那香甜的气味,还是想听听那动人的声音呢?”此时,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意愿,相机指导教学。这样就进入了第三个环节,品读课文,感悟秋韵。

这部分的学习上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主要采用的是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的方式,不同的段落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秋天的色彩,文字非常优美,引导学生赏秋色时,抓住词语“五彩缤纷”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意思,再通过课件看看黄色的银杏叶、红色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各色的菊花和橙红的橘子,让学生深入体会,然后课件出示一组表示颜色多的词,指导学生朗读、记忆,积累语言。

这段文中出现了许多处生动的比喻句,三年级的孩子较难理解,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多美的句子呀!但学生很难一下子感受这种美,我通过多层次的教学,引导学生体验。先出示银杏叶和扇子图片,让学生将二者进行对比,体会它们的“相像”,然后出示银杏叶往下飘落的动态画面,引读,让学生体会“一把把”的含义。

“一片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两片黄黄的叶子像两把小扇子,满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相信,精彩的动画会让抽象变直观,让孩子们在美的情景中将文字的理解化难为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接着顺势让学生理解其他的比喻句。然后让学生仿写这样的句子,达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目的。最后,大家跟着动情的音乐齐读第二自然段,练习背诵。这样层层加深学生的体会,是语言的积累,更是情感的升华。

品秋香时,首先展示一幅秋天水果图,让学生看着诱人图画,听教师范读第三自然段。并激发想象“你仿佛闻到了什么好闻的气味?”适时引导“假如你就在硕果累累的树下,你想干什么呢?”这样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体会被那香味勾住的感觉,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之中。

在学习第四段听秋声时,老师和学生共同演绎情境。老师扮成秋雨告诉大家冬天要来的消息,孩子们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动植物演一演课文内容,体会动植物热热闹闹准备过冬的情景。再练习说话,“秋雨姑娘把冬天要来的消息及时地告诉了大家,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在师生对话的情境中,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抒发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并带着这种心情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浓缩文本,说板书

在学完文章之后,借助板书回归整体,总结全文。“秋天的雨像一把神奇的钥匙,给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五彩缤纷的颜色,闻到了香香甜甜的气味,听到了冬天要来的消息,给我们带来了丰收和欢乐。”此时板书:丰收、欢乐。

这样线索清晰、简单明了的板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一目了然,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五、课后拓展,说作业

最后,课件出示一组秋景图,配以轻柔的音乐,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并布置开放性的作业。

1、背一背:把秋天的美景永远留在脑海里。

2、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

3、写一些:自己感受到的秋天。

这样的作业背、画、写三者结合,能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

7.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 篇七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写秋雨,实写秋景。本文结构严谨,采用了典型的“总-分-总”结构,首句以总起句,结构以排比句的形式呈现,作者用充满童心的语言娓娓述说着一幅幅秋天诗意般的画卷: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二、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笔者主要设计以下环节:一是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呈现纷飞的秋雨、各色的秋叶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课文奠定情感基础。二是主次有别,直奔重难点。文章篇幅较长,不可能句句说、段段讲,这篇课文重点段是第二自然段,重点词是“五彩缤纷”,内容是动植物过冬的准备,简单易懂,笔者主要让学生自学,不作重点讲解。三是品词品读,解文悟情。学生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32彩缤纷”,换词辨析、拓展文本、说说写写。

三、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扇、枚、邮、爽、柿、仙、梨、菠、萝、粮、紧、杨"12个生字并会运用,会读“钥、匙、趁、柿、菠、喇、衔、裳”8个字。

2.知道课文是通过颜色、丰收、过冬的准备等描写秋天的景色。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课文是通过颜色、丰收、过冬的准备等描写秋天的景色。

2.难点:作者是如何通过修辞手法、被艺术化的语言表达秋天的美景。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观察、收集秋景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播放秋天雨景图)

师:瞧,秋天的雨来了,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板书:秋天的雨

是 一把 钥匙

有 一盒 颜料

藏 许多 气味

吹 金色 小喇叭

(学生复核课文的同时,教师依次板书)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秋雨这把钥匙打开秋天的大门,细细欣赏秋天的颜色、气味、动植物过冬所做的准备。

[设计意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伊始,笔者播放生动直观的秋雨视频把学生带入秋景中,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同时把本课重点内容用板书的形式写下来,有效促进学生怀着强烈的学习兴趣进人课文的学习中。

(二)精读课文,欣赏秋关

师:首先我们来欣赏五彩缤纷的颜色。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这些颜色分别给了谁?

课件出示:黄黄的——银杏树

红红的——枫叶

金黄色的——田野

橙红色的——果树

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菊花

师:这么多的颜色,课文用了哪个词来表示?

师:表示颜色多的词语还有哪些?

师:课文为什么用“五彩缤纷”,而不用“五颜六色”和“五光十色”呢?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注意画“——”的动词)

课件出示: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邮来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田野中的稻谷刚开始是绿色的,秋天来了,慢慢变成淡黄色、黄色、金黄色。有时吹起秋风,田野的稻谷还会翻动,像海洋的波浪一样一层赶着一层。

课件出示秋天里、柿子、橘子、稻田的图片。

师:作者实在太爱秋天了,所以作者观察得很仔细,在他的眼中秋景就像人一样会唱歌、会跳舞,还会欢笑。瞧,枫叶的红色、田野的金黄色、果树的橙红色,所有美丽的颜色都是慢慢变成的,它们是会动的,有的是晃动,有的是扇动,有的是摇动,所以“五彩缤纷”这个词一是表示颜色多,二是颜色生动,颜色是会变化的。

[设计意图]如果说语文是一座高楼,字词则是筑楼的一块块砖,字词教学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必经之路,笔者抓住关键词“五彩缤纷”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辨析了“五彩缤纷”与“五颜六色”“五光十色”等词的区别,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三)自读自悟,合作探索

师:这么多种颜色,你最喜爱哪一种呢?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喜爱它?

(根据学生的回答,全班交流自己喜爱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重点交流:

1.多音字:扇shan(扇动),shan(扇子)。shan扇,表示动词;shan扇子,表示事物的名称。

2.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一边做“扇”的动作,一边读出秋天凉快的感觉。

师:“橙红色是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果树变成橙红色说明果子成熟了,我们就可以吃上甘甜可口的水果了。

师:“你挤我碰”是什么意思?(分发给学生橘子、柿子图片,让他们上黑板贴画,贴出果树“你挤我碰”的丰收秋景)

重点交流:

课件出示:菊花仙子得到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根据学生的问题,课件依次呈现菊花的紫红、淡黄、雪白)

师:在生活中,你发现菊花还有哪些颜色?(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呈现表示颜色的词语)

师:是啊,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实在太多了,多得写不完,课文用什么符号表示?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采用读、画、想、说等方式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颜色,再细读描写这种颜色的句子,分享喜爱的原因。由于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学生的阅读更自由,感悟更深、更真实。

(四)回顾反思,领悟表达方法

1.课件出示:

(1)教师引读,学生跟读,注意与作者说话的语气是否一样。

(2)在“——”处补充一句或是一段话。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邮来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菊花仙子得到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作者用不一样的语气让我们听起来不单调,而且富有情趣,像起伏的音乐,像五彩缤纷的颜料一样。同学们要慢慢读、细细品,你就能品出语文的味道来。

师:除了作者介绍的这些,你发现秋雨还会把什么颜色给了谁?在‘‘_”处补充。

[设计意图]教学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词至句、从句到段,引导学生以“课文”为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首先是填词,引导学生在“菊花仙子得到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一句中发挥想象,补充表示颜色的词语。其次,把整段话重新排列,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体会同一个意思,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取得奇妙的效果。

2.师:秋天的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颜色,还藏着好多好闻的气味呢!请浏览第三自然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课件出示:在( )中填上表示气味的词语。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 ),菠萝( ),还有苹果( )、橘子( ),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设计意图]一节课由于时间有限,教学内容若是面面俱到,学生所习得的语文知识就不扎实。因此,笔者可以根据本课特点采用补充内容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师:伴随着秋雨我们走到了深秋,它告诉大家(老师做吹喇叭的动作):冬天快要来了。(学生朗读后半部分)

师(分别出示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的头饰):这些小动物是如何过冬的?课文介绍得很少,你能告诉同学们吗?(请几名学生戴上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的头饰,分别向同学们介绍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过冬所做的准备)

[设计意图]巧用小学生爱表现、爱模仿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读出角色应有的感情和表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五)课外积累,拓展延伸

1.搜集有关秋的诗句和文章,读一读。

2.观察家乡的秋景写一写。(可选一处场景写—个片段,也可以是几个场景写一篇完整的习作)

[设计意图]课外拓展文本练习让学生触类旁通,既符合小学中年级习作的规律,体现了习作训练的层次,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学生消除习作的恐瞑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上一篇: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下一篇:人生哲理精美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