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普及年度计划

2024-11-15

科技普及年度计划(精选8篇)

1.科技普及年度计划 篇一

2017年科技宣传与普及工作计划

2017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我们党将召开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我省也将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全省科技宣传与普及工作,要围绕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及省委十三届九次、十次全会、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完善科技宣传机制,构建科技宣传阵地,打造科技宣传平台,唱响科技宣传主旋律,不断推动科技宣传全面发展,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标杆省,为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舆论支持。

一、总体要求

2017年科技宣传工作在总体数量继续保持适度增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宣传质量、扩大传播效果,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讲好浙江科技故事,传播好浙江科技声音,阐释好浙江科技特色,打造“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和“打头阵、当先锋、做尖兵”的浙江“科技宣传铁军”。总的体现三个原则: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两个巩固”根本任务,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宣传好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科技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树立弘扬主旋律,坚守主阵地,打好主动仗,传递正能量,把讲导向、抓导向体现在科技宣传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创新驱动助力,为中心任务添彩,为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标杆省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二是坚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发展。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遵循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推动系统内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推动平台终端、技术应用、人才队伍共享融通,探索构建全媒体中心,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为科技创新发展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媒体平台。充分借助国家及省市县等外界媒体力量,发挥集体创作优势,形成合力开展科技宣传工作,不断巩固和扩大科技宣传舆论阵地。三是坚持深度挖掘与系列报道相结合。结合重点工作部署和科技创新特色,坚持常态宣传和重点活动报道结合,典型宣传与系列报道齐抓,上下联动和线上线下融合并举,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有效传播科技信息,增加科技宣传鲜活度。

二、宣传重点 围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各项任务为主线,突出抓好以下宣传重点:一是聚焦创新发展成就。宣传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之年、“一三五”收官之年我省在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重大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惠民和重大改革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发展成就,增强创新自信,提振发展信心。二是聚焦重大创新政策。做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发展重大决策等政策的宣传解读,重点宣传《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一转四创” 建设“互联网+”世界科技创新高地行动计划》《关于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的若干意见》《浙江省知识产权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农业农村、社会发展、科技服务业、基础研究等领域的专项规划等政策实施情况和成效;宣传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和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重大规划部署和发展理念;宣传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浙江省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实施方案》的举措和成效,推动一流的全国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和全省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宣传支持创业创新的政策体系,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人才引进等重点政策实施情况等。三是聚焦创新创业环境。宣传我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创业环境得到新改善的具体举措;宣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和我省特色小镇、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宣传“五帮一化”和公众创新创业服务行动经验做法;宣传知识产权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的相关工作。四是聚焦先进创新典型。宣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最美科技人”“科技新浙商”“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者等先进事迹;宣传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先进科研工作者、科技创业者、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科技管理工作者,弘扬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活动内容

(一)宣传创新型省份建设新成就。在《科技金融时报》《今日科技》开设专栏,全面宣传我省实施“一转四创”行动计划,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中取得的成就,特别是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和重大平台建设等,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通过“创新浙江”微平台、科技云服务平台、科技厅门户网站、《今日头条》《科技金融时报》《今日科技》和“科技早餐馆”“创新浙江”栏目等科技新闻载体,全面总结宣传各地各部门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省委十三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及创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重点宣传省部会商、省局会商等实施推进情况;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深刻领悟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题宣传活动。(2月-12月实施)

(二)宣传科技成果转化新提速。宣传我省打造“全省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全国一流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和面向全球的技术转化枢纽的成效;宣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的实施情况,科技成果竞价(拍卖)活动新特色、新亮点,宣传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以及技术交易取得的成效;对往年拍卖的技术成果转化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宣传各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情况;宣传省级科技大市场建设、市县科技大市场试点的成效,宣传品牌化、专业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运作的科技大市场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总结“五端”同步发力,探索“张榜招贤”企业技术难题竞价会,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的经验做法;宣传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科技人员“松绑”的相关做法,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5月-12月实施)

(三)宣传科技创新平台新空间。协调浙江日报等省级主要媒体,以专版或专栏的形式,系列宣传推进之江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1+2”重大研发平台建设情况;宣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和环杭州湾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规划理念和建设进展;宣传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各级高新区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发展经验和成效;宣传科技城和特色小镇辐射和引领区域创新发展情况;宣传我省大力加强“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情况;宣传我省以环境托起平台、以平台集聚要素、以要素催生创新,促使创新创业要素共生互助、聚合裂变,汇成创新驱动发展强大动能的经验做法。(3月-12月实施)

(四)宣传创新主体培育新实效。宣传我省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情况,宣传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开展“百企创强” “千企攀高” “万企升级”行动,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鼓励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的相关做法;宣传各地、高新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相关成效;宣传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等的落实情况;宣传我省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业链整体提升情况;宣传围绕七大万亿产业发展和“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实施,支持企业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情况;宣传“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和“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典型;宣传“千家高成长科技型中小企业”评选活动;组织深化科技金融结合专题宣传。(2月-11月实施)

(五)宣传产业转型升级新步伐。宣传各地各部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探索与实践;宣传我省引进集聚创新资源,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做法和成效;宣传国家高新区和省级高新园区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核心载体作用;宣传各地各部门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和参与创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民间资本投资新兴产业、创业资本投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海外高层次人才携科技成果回国创业的做法和成效。(3月-11月实施)

(六)宣传体制机制改革新举措。宣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以及阶段性成效和各地方各部门典型经验;宣传我省“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宣传科技管理改革、完善科技计划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深化科技金融结合的做法和成效;宣传我省全面落实国家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举措,解决科研管理过紧过死等突出问题,为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松绑”的做法和成效;宣传我省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推进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改革试点工作的做法和成效;宣传杭州市、嘉兴市、长兴县、新昌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全省提供经验和示范;继续在《科技金融时报》开设“党政一把手谈科技创新”专栏,宣传地方科技体制改革的举措和成效。(3月-12月实施)

(七)宣传创新创业服务新做法。宣传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和政策体系,激励大众创新创业的做法和成效;继续组织宣传我省依托科技云服务平台,推广应用普惠制创新券,推动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三位一体”的公众创新创业服务行动做法和成效;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科技治水、科技育种等服务民生方面的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五帮一化”精准服务企业活动的宣传;宣传我省贯彻落实“人才新政”,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培育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健全人才激励评价机制的举措和成效;宣传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构建多层次、全覆盖、高效率的融资体系,为科技创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融资支持的做法;加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宣传,包括培育服务业新业态和龙头企业,形成服务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区等。(3月-12月实施)

(八)宣传创业创新环境新面貌。宣传我省加大对深化开放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促进国际科技合作相关做法;依托微信公众号和科技云平台,建立科技政策“点对点”推送到科技型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机制;积极宣传落实科技法规政策对创新创业的推动作用,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浙江的生动实践;组织“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活动,宣传知识产权强省战略,打造全国知识产权生态最优省份,宣传知识产权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做法,以及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方面的典型案例,特别是宣传推动1000个授权发明专利产业化的成效与做法;组织开展“科技新浙商”、创新创业大赛评选活动的宣传报道;组织开展“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宣传科技创新领域取得重大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先进科研工作者、科技创业者、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科技管理工作者;宣传科技系统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典型事迹;宣传科技伦理建设情况;组织开展以“科技活动周”为主的系列科普宣传活动。(4月-12月实施)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人员经费等方面保障。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完善宣传工作体制与机制,加大对人员配备、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投入。要切实发挥科技宣传与普及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对科技宣传重要事项、重要选题的统筹协调,着力提高科技宣传质量。要加强与宣传部门的沟通联络,争取在开辟专栏、设立专版、组织专题宣传等方面取得更多支持。各单位要各司其责,做到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广大科技人员力量,努力开拓科技宣传工作新局面。

(二)加强队伍建设,打造过得硬科技宣传铁军。各地各部门要努力把握新形势下科技宣传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多种形式做好各单位宣传联络员和相关人员的培训,着力培养和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有奉献精神的科技宣传人员,打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浙江科技宣传铁军”。要积极探索与媒体的合作渠道和模式,借力外脑,提高科技宣传质量,巩固和拓展对外宣传阵地。

(三)加强深化合作,构建立体化科技宣传网络。巩固与新华社、中新社、科技日报等中央媒体的互动合作,深化与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浙江经视、浙江在线、钱江晚报等省级主流媒体的战略合作,及时向新闻媒体提供线索,定期举办与新闻单位的对接会,共同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科技新浙商”评选等重大活动。充分发挥厅门户网站的作用,加强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改进版面,进一步打造窗口形象。

(四)加强联动协调,形成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各地各单位要不断完善科技宣传工作考核办法,把宣传工作纳入工作责任制目标考核,形成人人都是宣传员、处处都有好声音的浓厚氛围。要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定期报送新闻线索和宣传需求,形成科技宣传工作上下联动、统筹协同、合力共抓的良好局面。要充分发挥省科技新闻宣传工作者协会和浙江科技新媒体联盟的作用,增强新闻记者之间、新闻记者与科技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联系与沟通,就社会关注的科技热点、敏感话题等开展常态化协商,共同开展有针对性的选题宣传策划。要加强微博、微信等宣传载体建设,进一步利用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个舆论场,加强互动,互为补充,形成浙江科技宣传的强大声势。

附件:2016年科技宣传工作总结 附件

2016年科技宣传工作总结

2016年,在厅党组和厅科技宣传与普及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厅机关各处室和全省科技系统的配合支持下,科技宣传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策划、精心组织,通过调动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力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科技创新工作,唱响了创新主旋律,提振了工作精气神,弘扬了科技正能量,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2016年在中央及省市级媒体刊发科技新闻稿件1300余篇。

一、创新思路,形成科技宣传强大阵势

2016年科技宣传工作在总体数量保持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突出宣传质量和传播效果,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构建立体化科技宣传格局,有效提升了科技宣传工作的质量。一是合力奏响科技创新主旋律。在加强和发挥好“创新浙江”政务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科技金融时报》《今日科技》杂志、浙江科技云服务平台、浙江科技新闻网、浙江科普网、科技厅门户网站等科技宣传阵地的同时,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科技日报、浙江卫视、浙江日报、浙江经视、浙江在线等媒体建立了良好的联系沟通机制,充分借助和凝聚各路记者力量,宣传科技政策、发布科技信息、传播科技知识、报道科技成果、交流创新经验、推进科技系统政务公开、促进信息共享和政企互动、展示科技创新工作成效。借助各地宣传力量,综合整理的最美科技人“徐东成”、科技特派员等先进事迹,协调各类媒体发表后,引起较好的社会反响。科技(科普)活动周、首届省专利金奖、“科技党建”“创客故事”“浙江智造”等系列专题报道达到了高频率、大幅度、立体式的宣传效果。二是有效提升科技宣传效果。聚焦科技领域重大主题、重要活动、重要典型,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有深度、有广度、有互动的宣传报道活动,以小见大、由点及面扩大创新典型的辐射面,有效增强了科技宣传的吸引力、影响力和鲜活度。组织开展的“科技新浙商”评选,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通过广泛发动、自荐推荐、社会投票和多批次宣传报道,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科技、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主动策划了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科技大市场建设、创新创业、众创空间等各类专题访谈,受到各方高度评价。三是不断扩大科技工作声势。积极开展专题策划,组织媒体深入采访,开拓建设新媒体平台,努力挖掘和提升科技宣传的深度与质量,着力提高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在主流媒体和重要版面(栏目、时段)的见报率、出镜率、点击率。科技日报刊发的《一比一万财政投入产出比是怎么实现的》得到省委书记夏宝龙的批示,《为了明天,浙江今天做出示范》《浙江荣获28项国家科技奖》《浙江建设“互联网+”世界科技创新高地》等多篇信息量大、时效鲜活的稿件被全国各大媒体转载。

二、围绕中心,提升科技宣传质量效应

按照工作部署和安排,围绕科技支撑发展、科技改善民生、科技人物典型、科学知识普及、知识产权强省等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重点工作,成功组织国家和省级主流媒体全、多批次地宣传了我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最新进展和重要成果。围绕《浙江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一转四创”建设“互联网+”世界科技创新高地行动计划》《关于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支持人才创业创新的意见》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的出台,第一时间协调锐科技、浙江发布、浙江日报等媒体进行解读,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导舆论;成功宣传了《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思想与浙江实践》、科技云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券,以及我省众创空间建设情况,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我省蔚然成风;多角度、全视野、深层次地宣传了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全省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会议、全省科技管理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省科技奖励大会、全省农业科技大会、上半年全省科技和高新区工作座谈会、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暨2016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2016海峡科技论坛、杭州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动员会议、厅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科技新浙商评选活动、科技(科普)活动周、科技成果拍卖等60多个重要会议和活动,确保各项活动宣传工作顺利有序推进,扩大了科技创新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了社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认知认同度;组织了“三场新闻发布会”即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三届浙江省“火炬杯”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新闻发布会和2016年中国浙江网上技术交易活动周新闻发布会;组织宣传了知识产权巡回宣讲等活动,为推动浙江省向知识产权强省转型鼓劲造势。2016年,科技宣传工作实现了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有效弘扬了科技创新精神,形成了科技宣传热潮。

三、创新发展,构建科技宣传大平台

进一步加强“创新浙江”微信平台、科技早餐馆、科技云服务平台、科技厅门户网站、《创新浙江》栏目、《科技金融时报》《今日科技》杂志等科技新闻载体建设,不断深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创新浙江”微信平台紧跟党组步伐、发出科技改革最强音,推进信息公开、发布重大政策和项目,聚焦社会科技热点、倡导创新创业,参与重大活动、播报实时资讯,盯住突发事件、迅速引导舆情,成为全省科技系统发力科技宣传的主要渠道;科技早餐馆每天第一时间浓缩分享国内外“大科技、大创新”前沿的热点、焦点、亮点科技新闻事件,在敏锐中捕捉和感知人类新触角的深度、广度、高度;科技云服务平台和科技厅门户网站不断升级改造,以政府业务流为主线,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多功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与科技相关的政府公共服务。《创新浙江》节目全年围绕“科技创客”“科技特派员”“科研院所”“科技大市场”等主题在浙江经视播出52期。科技云服务平台实现整合企业、项目、院所、创新载体、科技各类业务系统、省市县的各类科技资源,基本实现全部科技数据、系统、资源、服务“一网打尽”。《科技金融时报》在及时宣传科技政策、交流科技工作经验、传递实用科技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日科技》在汇聚科技前沿成果、研究科技学术、宣传创新创业等方面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科技系统各类科技载体互联互通、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有效构建了立体化科技宣传格局。截至2016年底,省科技厅门户网站共发布各类新闻资讯8914条,官方腾讯微博共发布信息4346条,新浪微博共发布信息3561条,微博粉丝8万余人,《创新浙江》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801期共3200余条,粉丝数近2.2万人。有效拓展了受众视野,扩大了受众范围,提高了受众人数,盘活了宣传资源,实现了科技宣传信息的快速传播、无限放大,获得了更大的传播效应。所有重点科技工作都先后被全国各大媒体转载,有效推动科技宣传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四、拓展领域,助推科技宣传再上台阶

纵深推进与科技日报、中新社、浙江日报、浙江经视、浙江在线、今日头条等媒体的战略合作。在《人民日报》《科技日报》《中国新闻报》《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等中央媒体刊用重要新闻稿件95篇;《浙江日报》全年聚焦科技创新,围绕全省科技重点工作、重大活动的报道达300余篇。其中,在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期间,头版发表《驶向科技成果转化“新蓝海”》引起较好反响。专版报道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刊发了《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落实全省科创大会精神加快科创大走廊建设》等3篇重点报道,有力度、有重点、有亮点,较好地宣传了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与浙江经视联手打造“创新浙江”栏目的同时,对科技成果竞价(拍卖)进行全程录播,不定期组织新闻通气会,努力挖掘并及时发布各项科技工作亮点,全年在浙江经视、浙江卫视播出300余篇新闻报道;与浙江在线联手打造“浙江科技新闻网”,加强深度报道和各类专题的制作。有效增强了科技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辐射面,提升了科技宣传工作的含金量与附加值;“创新浙江”正式入驻《今日头条》开设头条号。

五、完善机制,夯实科技宣传保障措施

充分发挥厅科技宣传与普及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了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的宣传工作体系。与科技部和省委宣传部建立了良好的通联机制,推动科技领域重大主题、重要活动、重要典型的宣传报道。多篇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工作的亮点与特色报道被锐科技、浙江发布转载。建立了与各市、县(市、区)联系对接的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加强了信息报送系统基础建设,共同协商、合力推动各项科技宣传工作,实现科技系统信息报送“全覆盖”,提高了信息报送时效性,形成大科技宣传格局。贯彻落实《科技系统宣传工作考核办法》《科技新闻宣传作品统计办法》等各项制度,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宣传与普及工作的通知》,实现了对科技宣传工作各环节制度要求的全覆盖。

2.科技普及年度计划 篇二

一、图像设计在农业科普中的作用

何谓图像设计?图像设计是运用各种绘画手段、影像技术, 以及利用多元素构成形式等进行创造性的图形图像设计, 并将它们应用于各类信息载体中, 如插画、包装, 广告, 宣传册、书籍、展示和影视等, 使其不仅以通俗易懂、直观生动的形象进行传播, 而且以丰富巧妙的构思, 形象独特的表现, 让人赏心悦目, 记忆深刻。因此, 图像担负起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观点的职能等。

科学普及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1]。

其实, 用图像绘画形式传播农业生产技术, 早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就出现了。农耕社会, 农民靠耕织维系生存, 历代帝王虽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但一般都重视农业。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的《耕织图》, 就是以图像方式详实描绘了农民耕作与蚕织的全过程系列图谱, 记录了中国古代忙碌而美丽的农业景象, 形成首创的成体系化的耕织图像, 是一本非常生动的古代科学农业普及宣传图谱, 也是“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从《耕织图》中我们体会到出中华民族自古到今重视农业的思想精神传统, 及对美好温馨的田园生活的精神向往。

《耕织图》通俗易懂, 形象生动, 配有诗文说明的农业生产系列图谱, 以推广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 在我国农业技术传播过程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枯燥难于表述的农业科普知识, 对于大众不在难于理解当时的农业生产过程及农业科学技术。

自《耕织图》问世以后, 各版本的耕织图曾出不穷。以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为特征, 运用图像艺术形式进行农业科技普及, 图文并茂优化了传播效果, 同时还具备了图像通俗易懂的特点, 形式多样化等方面。因此具有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识别性、独创性、准确性等特征, 是文字语言所无法替代的, 在农业科普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图像传播方式在农业科普中的作用及形式

随着电视、电脑、网络等多种先进媒体的传播普及, 很多农民上网查资料、收听农业科技信息、观看农业技术视频等已经不再是一件神秘高难的事情了。原先的专家下基层的讲座已经演变成电视讲座、广播讲座、广播互动参与、报纸知识专栏传播、互联网网站教育、互联网视频讲座、电话信息查询、手机短信知识传播等多种手段立体式多角度多媒体传播, 并及时、快速、涵盖海量信息普及农业科技[2]。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格局。信息传播具有以下主要要素:首先是针对性, 这是信息服务的首要标准, 也是信息传播中需要遵循的。针对性强, 精确性就更好, 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其次, 提高有效性。在数据中要提炼信息的有效信息量, 能更精确地传播信息;第三, 及时性。如果信息服务不具备及时性, 即使信息的针对性强, 信息的有效性也很好, 但对用户来说仍然是没有意义的。

农业科技传播首先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如何使传递的信息有效。该信息首先必须对农村大众有意义。而农村市场因地理、人口等不同而有所不同, 信息的决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有效性:①语言文字;②图像图示;③信息形式, 对于农村消费者的有效沟通应该是实用性和叙事性;④消息来源, 来源的可信度是农业科技普及的关键。最后也要注重语境联想, 联想产生兴趣, 保持注意力并提供意义。

因此, 需要借助独特的视觉化形式表达, 对农业科技的复杂信息进行内容规划, 达到有效的准确传达, 满足人们理解和使用农业科技信息的需要。在人类发展史中, 尽管文字承担了记载和传播知识的主要任务, 但图形图像仍以其形象、直观的特征成为信息传达中的重要角色, 能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 具有传达情感、事件及信息的价值。图像优先于文字产生的传播手段, 在农业科普传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直观、准确地传达农业科技信息

面对复杂的农业科技信息进行视觉化表现时, 既直观又准确的有效传达是人们遇到的最大难题。但是, 一图胜千言, 图形图像不像文字那样受到国籍、语言、文化差异等限制, 它以其直观性、具象化等特点, 具有国际性的特征, 成为无国界的传播符号。只要人们具有共同的视觉经验, 都能够准确的把握图形图像的信息, 从而能够为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这也使图形图像承载的信息更加广泛的传播。

其次, 图像具有直观、概括和准确等特征, 只要好的图形图像, 都能清晰直观地表现农业科技信息中一组组枯燥的数据或是一个个拗口难懂的科普知识, 使观者看到图形后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住图形所要传达的信息内涵, 并能够一瞬间可以容易识别、让人记忆深刻。

因此, 图形图像设计作为大众接触最为密切的一种信息资源, 传播方式多种多样, 帮助人们快速、有效地理解和使用信息, 使农业科技信息表现的直观及准确且有效传播。由于图像有很强的分享性, 与传统的文档类信息传播系统相比, 图形化图像化视觉表达能促进更多重要信息的快速传播, 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信息内容, 已经成为了数字时代的信息传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其应用也变得更为大众化了。

2、小图像大媒体

进入信息时代,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信息量的剧增, 图像设计借助于这些新兴的数字化技术, 可以将农业科学技术传播得更远更广。

信息传播的每一次变革都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传播形式原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电话等传统媒体, 以文字、图片、声音和视频等信息方式传播给大众的传统信息传播形式, 具有单向性的人际传播功能, 其受众广、范围大、影响力较好。随着先进而庞大的广电网络、通信网、互联网“三网合一”, 富媒体技术的应用普及, 建立了电视、网络、手机、广播、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多种气象传播渠道, 打造了农业频道、网络、APP等公众平台, 形成了多媒体、多类型、多频次、广覆盖的信息传播格局, 同时, 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新媒体也进入了农业科技服务传播领域。现代信息传播向双向互动性传播的嬗变, 向大众传播方向发展。形式越来越丰富, 传播力度也越来越强大。新的互动媒体对现有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技术和传播渠道, 也进一步影响到现有传播的理念与实践[3]。

多种技术手段参与到信息传递的过程, 人们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 快速传播信息, 帮助受众更好地理解信息内容。图像设计借助新媒介技术, 表现方法呈现出多样化, 图像设计不在只是平面化的, 可通过技术实现图形、声音、文字、影像等混合在一起的更具生动和形象的传播效果, 使图像设计更具动态性、创新性与独特性, 使认知的视野和触角得到更大程度的拓展和延伸。

运用图像设计与多种传播方式进行农业科技普及, 它兼有传播农业技术以及传播农业文化的功能, 在传播过程中其载体也呈现了多样化的现象。它是小图像大媒体, 在农业科技普及中将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三、图像设计与图像传播在农业科普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 图像设计的形式逐步从二维向三维或四维层面延展, 动态影像、音效、交互技术等表现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设计中, 构建综合体验式的信息传播框架来激活用户的各种感觉神经, 从而达到农业信息的有效传达, 实现情感对接的目的。

建成于1986年9月的“中国农业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博物馆, 青少年农业科普馆是中国农业博物馆推出的一个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展览, 它应该称得上是农业博览馆中最好玩、最有趣的展馆, 展现了广阔深远的农业领域。科普馆在展示内容上分为农业与生产、农业与生活、农业与环境三个部分。整个展厅分割成大小不同样式各异的小空间, 运用生动活泼的图形及绿色为主的靓丽色彩, 在展厅中间运用了360度幻影成像, 又称为全息成像, 作为最具有未来感的显示技术, 它产生的图像栩栩如生、真假难辨, 悬浮在半空中, 让人置身其中仿佛来到了另一个奇妙的世界。同时, 中国农业博物馆在其官方网站上, 也充分利用了网络新媒体的资源, 采用新媒体推介博物馆的方式, 加强网站上及微信平台的图像设计, 以设计时尚的网页及能参与互动的界面方式, 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于一体, 增加了新颖、新奇的设计元素来吸引网民的广泛关注, 观众参与度高, 同时也开设了网上的数字展厅, 方便大众欣赏了解科普知识, 拓展了中国农业博物馆的对外宣传渠道, 培养了民众热爱科学、热爱农业, 激发他们科技创新的意识和对未来农业的畅想与期待[4]。

现在, 农业已不只是农民的事情, 农业也不在是离我们很遥远的枯燥又晦涩难懂的知识, 它就在我们身边, 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同时, 越来越多的民众也在关注和探索农业科技, 他们通过传统媒体如书籍、宣传册、视频等或网络、APP、交互技术等新媒体, 在“好看又好玩、动手又动脑”中学习农业科技知识, 探索未知的世界, 充满趣味、神奇和未知。

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普及和富媒体技术不断提升的今天, 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互动式、动态化的图像展现于大众面前, 满足了大众的快速浏览和喜欢筛选并关注与众不同的东西的方式, 因此, 新技术影响传播, 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应用, 值得我们重视。

四、总结

农业科学技术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 具有科学性、社会性、大众性和持续性。农业科技普及需要充分利用通俗易懂、直观生动的图形图像设计和信息传播媒体, 宣讲农业技术、引导农业和谐、发展科学技术, 小图像大媒体, 在农业科技普及中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

摘要:运用图像设计与多种传播方式进行农业科技普及, 它兼有传播农业技术以及传播农业文化的功能, 在传播过程中其载体也呈现了多样化的现象。它是小图像大媒体, 在农业科技普及中将发挥出巨大的能量。本课题突破了原有农业科技普及的技术方法, 运用图像设计理论推广农业科普作了创新性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农业科技普及,图像设计,传播

参考文献

[1]百科百度.科学普及[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1eFhYye1fi9LA6jlpsgZNVf4ZmYeqAc3QwB-605uj_G3rAqbt7oT8fXKEkEpzkL3FqvH6KVadczvmR4pNshJ3sch2gLxY7GTPfLrYhyusktcYdhl2BkXwOaGKrqGiY.

[2]常本超.农村媒体传播的现状及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7) :140-142.

[3]尹仔锋, 马德凯, 尚华明.气象信息传播模式的三个演进阶段及其特点分析[J].气象科技进展, 2013 (2) :62-66.

3.创新推广模式 普及农业科技 篇三

10月13日上午,在滑县城关镇贾固村的一块花生田里,在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指导员魏凤梅、尚红艳的指导下,李现令等几位农民正在把麦种倒进机播耧,以每亩8.5公斤的播量,把包衣种子均匀地播在畦间。李现令等几位农民一边播种,一边向技术指导员讨教技术问题……这是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科技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了更好地服务三农,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创新农技推广模式,构建了科技入户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棚架断层问题,完善和充实了县、乡、村三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县粮食产量逐年增加。2003年以来,连续6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被树立为全国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一面红旗。

一、构建“五三二0”体系,确保科技转化工作落到实处

在县农业科技服务大厅,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指导员孙彩霞正在通过电话解答农民咨询的小麦春季施肥问题,其桌子上放着一叠叠农广校教师自己编写的农业科技“明白纸”,内容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供农民取阅。县农业科技服务大厅是滑县在实施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时,创造性地构建的“五三二0”农技推广新体系中“三级阵地”的一部分。“五三二0”农技推广新体系的“五”系指“五级”组织。即“县农业科技推广协会”、“县专家组”、“乡(镇)技术指导组”、“村科技行动小组”、“村辐射带动小组”。“三”指“三级阵地”。即县“农业科技服务大厅”,乡“科技服务站”,村“科技文化大院”。“二”系“双层”网络。即完善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农技站、村科技专干组成的行政性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龙头,以全县100个科技行动小组、1000个辐射带动小组为基点的新型农技推广网络。“0”即“零”距离对接。实现了科技人员与农户、科学技术与生产、放心农资与农田的“零”距离对接。“五三二0”体系的建立,确保了科技转化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实施“1231”战略,全面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2009年2月,在县农技推广中心帮助下,滑县禾丰植保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的成立象征着“1231”战略“一体两翼”中一体(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合作社设6个村级机械化防治专业队,配备了180台套车载喷雾器及其配套设备,建起了一支装备精良的农民专业病虫害防治队伍,构成了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翼是创新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全面推行以聘用制和考评制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和综合考评制,创新以目标管理和百分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奖励与制约机制,以调动科技服务的积极性。另一翼是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手段。建立了“三电合一”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和触摸屏幕咨询系统、“QQ”网络视频、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等咨询系统,大大提高了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了经验型技术指导向数字型技术指导的转变,全面提升了技术服务能力。强化“三个推进”。在全县强化推进粮食作物主导品种的推广,强化推进粮食增产主推技术的应用,强化推进农民科技教育主体培训的开展。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90%以上,小麦、玉米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优质专用率达到100%。实现“一个目标”。实现粮食持续、稳定、均衡增产的目标。

三、培养科技示范户,增强基层推广力量

针对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和农民接受新技术以模仿为主的特点,结合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全县狠抓示范户“三个能力建设”,使他们掌握一套高产集成栽培技术,并率先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将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中,自主创业致富。示范户成为“土专家”后,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周围农户,逐渐形成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的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新模式,增强了基层农技推广力量。2006年以来,城关镇贾固村在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下,种植业、养殖业、沼气三管齐下,入选了央视七套“魅力乡村”的评选;留固镇程新庄村已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高平镇在前留香寨、苗西等示范村的带动下,已成为全县最大的温棚蔬菜种植乡镇。“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种植模式已趋形成。科技推广普及的另一项成果是,培养了一大批科技示范户。如:滑县白道口镇西河京村的科技示范户黄国兴,被村民誉为“农业土专家”、“科技迷”、“农业致富带头人”。2008年,他作为农民代表,光荣地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圣火传递。城关镇东孔庄村科技示范户王贵海,2008年10月荣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2009年7月20日参加了首届“两岸乡村座谈——大交流背景下两岸基层农业交流与合作”活动,并围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与服务”进行主题发言。

四、实行示范培训一体化,促进了高产创建活动开展

一是为强化技术示范,改“指导农民干”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为农民树立样板,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学着做、跟着干。按照有区域代表性、基础条件好、便于示范、便于农民参观学习等原则,滑县农技推广中心在交通要道旁,设置了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区、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和新品种展示田。二是实行了“三包”责任制,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技术指导员包服务,重点推行“一集成六统一”高产创建模式。“一集成”即将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精量半精量播种、节水高产、氮肥后移延衰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组装配套,集成推广。“六统一”,即统一供应主导品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培训指导,统一机耕机播,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订单生产。上述措施的实施,确保了高产创建活动落到实处。2008年6月7日,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等省市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对留固镇后五坊村小麦攻关田中张天然农户的1.57亩小麦进行现场实收实打测产,经过丈量、机收、称重、除水和除杂,最后折合亩产708.5公斤。

五、通过科技推广普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由于农业新科技、新品种的推广普及,全县粮食生产逐年增产,2004年粮食总产20亿斤;2005年21亿斤;2006年23亿斤;2007年25.98亿斤;2008年小麦平均单产499.2公斤,总产达84.9万吨;2009年小麦平均单产519公斤,总产89.7万吨,连续6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由于全县农民科技种田水平显著提高,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85%以上,小麦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优质专用率达到了100%,科技贡献率达到49%。

4.科技普及教育工作总结 篇四

科技普及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拥有60多年的建校历史、多年科技教育传统,是市级示范小学。师生获市级以上科技奖近100人次,学校现有科技教育基地一个、计算机室三间、实验室两间、多功能教室两间。科教工作正推动我校向市级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发展。

我校科教工作的迅猛发展的主要秘诀就在于狠抓了“三大系统”工程:一是动力系统,即解决科教工作的认识问题,形成科教工作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二是管理系统,即解决科教工作的建设问题,构建科教工作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三是教育系统,即解决科教工作的载体问题,铺设科教工作持续发展的教育平台。

一、准确认识科教工作,科学定位学校发展,形成科教工作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科教工作对学校教育和学校发展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我校从“高度”和“效度”上进行了认识,并定位了“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发展方向。

1.战略性认识学校科教工作。

我校在教育发展道路上充分认识到,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一项战略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学校更是以《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指导,自觉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因此,在实践中,学校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科技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科技教育制度为保证,以学校、家庭、社区为辐射点,以科技校本课 1

程为突破口,形成了一个科技教育网络,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科技教育,推动了学校科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性认识学校科教工作。

学校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学校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需要,是教师向成功发展,学生向成才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需要。所以,学校把科教工作写入了“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目标,确立了“转变观念,学习提高;管理机制,科学有效;科研引路,以点带面;打造精品,形成品牌,努力实现科技教育一体化”的工作目标,以科技活动、学科渗透、兴趣小组、校本课程的研发四大板块为主阵地,努力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形成了统一领导、责任到人的科学有效管理体制,沿着“总结梳理——探索提高——彰显特色”的科技教育模式发展。

二、加大科教工作投入,营造科技教育氛围,构建科教工作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

学校在科教工作的管理上,狠抓了“人、财、物”的投入和管理,优化了科技教育工作的条件,营造了科技教育工作的氛围。

1.以人为本,加强科教队伍的建设及管理。

为落实科技教育的重点工作,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成立了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课题研究组、指导小组等机构。在管理上,这些小组承担以下职责:一是科学规划,负责制定科教计划和发展规划,宏观调控指导全校科技活动的开展,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学校科教特色;二是培养师资,加强科教队伍建设,通过

多种形式提高教师对科普教育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三是管理激励,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督导与评估机制,出台了《科技教育活动和学科竞赛奖励制度》、《科技竞赛奖励制度》、《科技教师培训制度》等,使科技教育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

2.优化条件,营造科技教育氛围。

营造科技教育环境、优化科技教育氛围是现代教育向学校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我校注重创设“科技教育”环境,一是建立校园科技教育阵地,通过设立校园科技宣传栏、校外科技教育基地等形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营造了学科学、爱科学的氛围;二是加大了科学活动室建设力度,总计投资数十万元建立了计算机室三间、实验室两间、多功能网络教室两间、科技活动室一间,确保学校基本科学探究活动能正常开展。

三、设置科技教育载体,探究科技教育策略,铺设科教工作持续发展的教育平台。

科技教育工作需要载体,也需要平台。学校以科普教育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在科技教育中,依托学校传统特色,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力争在多学科、全方位渗透科普教育,创造性地开展科普活动,注重“四个结合”。

1.科普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培养科普意识。

科普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技意识、提高科技能力应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学校倡导教师从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观点、一个问题入手,捕捉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分析内隐的科技含量。老师们更加关注课堂教学中探究、领悟、运用、创意四个目标的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更

加注重挖掘学科教学中的科技教育成分,让学生亲自去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科普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

科技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我们将课外活动作为课内的延伸,使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系列活动,小学生年龄小,年龄跨度大,科技教育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学校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及认识水平开展科技教育:低年级掌握简单科学知识,了解

一、两位科学家的事迹,参与“四个一”(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小设想)的活动;中年级主要掌握某一方面的科学知识(如发明的方法、探究的方法),了解五位科学家的事迹,参与“五个一”(科技活动)活动;高年级,主要掌握某一方面的科学知识,并能讲给同学听,参与“六个一”活动(小论文),帮助、辅导低年级学生开展活动。由于学校开展系统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率达到了100%。学校近年来组织学生参加省“金钥匙”知识比赛、全市航模比赛、“尚德”杯太阳能电力赛车等赛事屡获大奖,并多次获组织奖。

3.科普教育与艺术教育、劳动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科技教育中蕴含着艺术和劳动教育,而艺术教育、劳动教育又促进科普教育的实施和发展,三者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因而,学校又进一步提出了学校以科技、艺术、劳动修德、激趣、启智、健体、陶情、促能,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把学校办成融科技、劳动、艺术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心。如:在科技绘画比赛中,举办科学幻想画创作讲座,绘画展览,在创作作品时对学生提出构思

独特创造性;画面丰富有艺术性;同学合作有协作性等要求。这样,通过一个活动的开展,使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相互渗透、互相促进,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5.科技普及年度计划 篇五

3D打印技术这几年一直比较火,各大网媒,报刊,电视节目中也经常出现,想必大家应该不陌生。甚至好多电影,电视剧里面也曾对3D打印机大肆渲染----《星际迷航》中,企业号的船员用3D打印机来打印水和食物,在《重返地球》和《第五元素》中,人们通过3D打印技术来生产医疗器械,在《十二生肖》中,成龙用数字手套对铜首进行扫描然后远程通过3D打印机把铜像打印出来。而在美剧《生活大爆炸》第六季中,Howard和Raj在购买到劣质的玩偶后,萌发了要购买3D打印机,自己制作玩偶的想法,随后他们买了一台二手3D打印机,然后Howard使用这台打印机为Raj进行全身扫描,最终通过3D打印机完成了还原度超高的定制玩偶。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也在想,3D打印这么好,可不可以普及一下呢?那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研究一下3D打印技术的普及。

了解3D打印

什么是3d打印?

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它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如何实现3d打印

3d打印共分为3个过程,即三维设计,切片处理,完成打印

三维设计:三维打印的设计过程是:先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建模,再将建成的三维模型“分区”成逐层的截面,即切片,从而指导打印机逐层打印。

切片处理:打印机通过读取文件中的横截面信息,用液体状、粉状或片状的材料将这些截面逐层地打印出来,再将各层截面以各种方式粘合起来从而制造出一个实体。这种技术的特点在于其几乎可以造出任何形状的物品。

完成打印:三维打印机的分辨率对大多数应用来说已经足够(在弯曲的表面可能会比较粗糙,像图像上的锯齿一样),要获得更高分辨率的物品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先用当前的三维打印机打出稍大一点的物体,再稍微经过表面打磨即可得到表面光滑的“高分辨率”物品。

3d打印的实际应用

3D打印技术在生活中其实在很多行业已经开始应用了。

如工业制造方面,玩具设计,生物医学,创艺乐器,建筑与城市规划,机器人与电子制作,食品生产,军事武器,考古与科研,个性礼品与饰物,航空航天,软件创新等方面,下面是一些实例。

如全球第一款只能牙刷Beam Tooth Brush,就是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利用3D打印技术该公司研发团队可以随时变更成品设计方案,知道得到满意的效果后再把模型发给制造商。于此同时,他们也用3D打印技术来制造牙刷的托架。

在玩具制造方面比较有名的是MakieLab,MakieLab是一家能够为大众提供虚拟角色玩具定制的创业公司,但是由于每个小部件都需要用到3D打印技术,这些定制的小玩偶每个需要花费99英镑,那些可更换的小部件价格也在几到几十英镑不等。

3D打印在医学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来打印各种药片,还可以打印人造耳朵,也可以打印干细胞,也可以打印人体器官与骨骼模型,美国药品食品局已经批

浅谈3d打印的普及

准非金属3D打印材料作为人体植入物。

还有很多商家和爱好者也正在利用3D打印技术研发或者DIY自己心仪的乐器。来自罗切斯特技术学院工程学的三名学生在一夜之间制作了一支夏威夷四弦琴,也就是尤克里里。这正是3D打印技术为他们提供了便利。这支四弦琴,是不需要组装的,一体缩小版四弦琴。目前为止,吉他,横笛都被打印出来过,甚至有人还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设计了一种新的乐器。

当3D打印技术运用与城市规划时,听起来会有些不可思议,人们可以用沙子直接打印立体的建筑,完整的一体化家居单元。

3D打印在食品生产方面应用的消息应该足够让许多吃货们眼前一亮了,无论是形态各异的小甜点,还是复杂的墨西哥卷,都可以通过3D打印来实现,而且你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来打印属于自己的食物哦。

3D打印实际应用的例子还有许多,介于篇幅问题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下面我们回到主题。

3D打印的普及

3D打印普及的存在哪些问题

前面已经说了,3D打印分为三个步骤:三维设计,切片处理,完成打印。那么我们来看看完成这3个步骤分别需要哪些条件,以及让普通人来完成会遇到哪些问题。

三维设计,使用3Dmax,MAYA,等三维软件制作的模型可以通过格式的转换来最终为3D打印机来使用。不过在打印一个物品之前,人们必须会懂得3D建模,然后将数据转换成3D打印机能够读取的格式,最后再进行打印。提到数字建模让我们不禁头疼,这些软件在技术方面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有较高的门槛的。

切片处理,这一步骤主要依靠3D打印机及其耗材来完成,要完成这一步骤,首先你得有一台3D打印机,但是目前3D打印机的价格,并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大多数桌面级3D打印机的售价在2万元人民币左右,一些国内的仿制品价格可以低到6000元。但是据3D打印机代理商透露,国产的3D打印机虽然价格低,但质量很难保障。对于桌面级3D打印机来说,由于仅能打印塑料产品,因此使用范围非常有限,而且对于家庭用户来说,3D打印机的使用成本仍然很高。不过可以肯定的是,3D打印机的价格会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逐渐降低,质量也会越来越好。

完成打印,很多人可能以为3D打印就是电脑上设计一个模型,不管多复杂的内面,结构,摁一下按钮,3D打印机就能打印一个成品。这个印象其实不正确。真正设计一个模型,特别是一个复杂的模型,需要大量的工程,结构方面的知识,需要精细的技巧,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用塑料熔融打印来举例,如果在一个复杂部件内部没有设计合理的支撑,打印的结果很可能是会变形的。后期的工序也通常避免不了。媒体将3d打印描述成打印完毕就能直接使用的神器。可事实上制作完成后还需要一些后续工艺:或打磨,或烧结,或组装,或切割,这些过程通常需要大量的手工工作。3D打印普及的优缺点

3D打印的普及的优点还是挺多的,如果家里有一台简便易用的家用3D打印机,那设计师们就可以足不出户打印出自己的作品,甚至普通人也可以尝试着打印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动漫迷们可以不必花高价去买喜欢的卡通人物手办了,玩音乐同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打印出自己的专属乐器,喜爱美食的人们可以设计各种菜谱然后把它们交给3D打印机来打印出欸喂的食物等等。

但是该技术在被广泛应用的同时,缺点也日趋暴露出来。据香港《东方日报》报道,美国研究显示,家用3D打印机在室内运作时,会释放大量有毒超微细粒子(UFP),有害

浅谈3d打印的普及

程度相当于吸食香烟,影响人体健康。市面上的3D打印机首先将塑料加热,然后通过喷嘴喷出,造出设计模型。这过程类似工业生产,会释出有毒物质,但一般家用者不会使用防护装备。微粒会在空中飘浮,容易被人吸入肺部甚至脑部,过度积聚可能会引发肺病、血液及神经系统疾病,甚至导致死亡。除健康问题,3D打印也引发公众安全隐忧。一名加拿大男子上传短片展示他以3D打印手枪为蓝本,打印出一支塑胶步枪,并成功发射子弹,但发射后枪管裂开。3D打印的普及是否能实现

6.普及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与实践活动为主要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通过全区动员、全民参与,持之以恒地营造浓厚的教育实践氛围,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切实明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途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社会行为,为建设和谐新右旗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二、基本内容这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宣传教育。一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宣传教育,激励干部群众坚定对实现共同理想的信念,更加自觉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二是深入推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宣传教育,激励干部群众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干事创业,推动工作。三是深入推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引导干部职工明确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界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为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做出积极贡献。四是深入推进形势任务的宣传教育,切实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期委旗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为推动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三、主题活动

(一)组织专题理论学习机关支部要利用每月集中学习时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专题学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关知识。机关干部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思想认识,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切实增强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开展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机关支部要召开一次核心价值观专题交流会,组织机关干部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和要求,围绕当前发展和改革工作实际,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专题讨论,通过广泛交流后达成共识,提炼出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我会工作特点的核心价值观具体表述。

(三)举办一次宣讲活动机关支部在各科室推荐的基础上确定一名宣讲员,并于年中召开一次“核心价值观”宣讲会。宣讲员要采取理论灌输与典型事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讲,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四、工作要求

(一)领导重视,周密组织为加强对“宣传”活动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总工会要适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承担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要在活动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具体详细的活动方案,周密部署,精心实施,常抓不懈,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7.科技普及年度计划 篇七

关键词:科技馆,业余无线电,实践应用

在今天这个高科技社会中, 各类无线电业务众多, 通信技术应用广泛。在人们的生活和视野里, 到处都能看到无线电通信的身影, 他们在国民经济建设和为人类生活服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科技馆集体业余无线电台是目前省内设备较为先进, 投入较大的一个集体业余电台, 它的建立增强了无线电爱好者互相交流的平台, 更好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施展才华和研究无线电技术的实践阵地。

1 业余无线电的发展历史及通讯活动

1.1 业余无线电的定义

业余无线电是指经正式批准的、对无线电技术有兴趣的人进行自我训练、相互通信和技术研究的无线电通信业务, 其通信活动纯系个人爱好而不涉及谋取商业利益。

1.2 无线电发展历史

1865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年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此后德国物理学家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1894年意大利工程师马可尼发明了应用电磁波的技术。马可尼是无线电之父, 但是向意大利政府请求资助未果, 于是第二年在英国进行了14.4公里的通讯试验成功, 取得专利, 190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2年美国政府开始颁发业余无线电执照, 更多的人对业余无线电技术产生兴趣。喜爱业余无线电的人也被称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或HAM, 在美国大约有七十万人, 在全世界总共大约三百万人, 其中我国大陆目前拥有3万多业余电台。

1.3 业余电台的通信方式

语音通信。用语言来建立双方的沟通, 最常用的方式叫SSB (单边带) , 也可用AM (调幅) , FM (调频) 等等。

数据通信。摩尔斯电码是一种时通时断的信号代码, 这种信号代码通过不同的排列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英文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等;RTTY (无线电传) 用Radio Tele TYpe无线电传, 完全机器的收发代替了CW的手工操作, 通常采用的编码方式是BAUDOT和ASCII;PSK31有31.25波特率工作, 或采用DSP技术, 也可占用31Hz的带宽;SSTV慢扫描图象通讯借助业余电台的话音通讯手段进行图象通讯的方式, 传送一幅画面需要几秒甚至几十秒的时间, 现在一般使用电脑配合简单的接口来实现图象通讯。

2 业余无线电的社会应用和作用

2.1 业余无线电台的社会应用

在全世界, 正式注册的业余无线电操作者目前已有几百万人, 其中还包括约旦、西班牙、泰国和摩洛哥等国的国王、印度总统及日本的天皇, 中国知名人士周海婴、王光美也是资深的业余无线电老前辈。共同的爱好把不同国度、不同微分、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的人们吸引到了一起, 成为了业余爱好与技术交流的伙伴和朋友。

2.1.1 抢险救灾, 电波传情

1991年夏季洪水肆虐着江苏大地, 4RSA成员王龙老师在业余电台上先后收到了澳大利亚、美国的业余救灾网电台的呼叫, 重达12吨的医疗器材、药品等救灾物资从大洋彼岸运往灾区, 在当地传为佳话。2011年3月14日, 日本发生特大地震, 中国无线电协会业余无线电工作委员会发出重要通知, 要求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不要占用日本地震发生后所利用的一些频率, 同时也谨用其他频率。

在历史上还有诸如意大利火灾、墨西哥城大地震、危地马拉和苏联地震, 英国龙卷风以及震惊世界的美国“911”事件、日本的阪神地震、台湾大地震、美国加利福尼亚森林火灾和美国中部每年的龙卷风等大灾难, 业余无线电台通信在其抢险行动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1.2 突发事件, 应急保障

2007年, 在北京凤凰岭登山的一位70多岁老人, 因迷路被困山中无法下山。老人本人就是一名业余无线电爱好者, 在业余频率上反复呼救, 终于, 老人的呼救被北京和邻近河北省的一些业余无线电台收到。虽然已是深夜, 大家不顾疲劳地连续搜索了一夜, 终于在第二天成功救出了迷路老人。这位爱好者深有体会地说, 多亏有了这部业余电台, 不然这次就没救了。

2.1.3 科技探索, 服务社会

在中国普及计算机的初期, 也已经有青少年爱好者利用“学习计算机+电视机”进行数据通信的试验。他们利用自己编制的程序和制作的调制解调器, 成功组建起RTTY数字电传通信系统, 成为在那个时期较为先进的业余无线电科技探索和研发活动。如1987年全国运动会的赛艇比赛, 起点的观众观看赛艇在终点的冲刺, 就是通过爱好者建立的业余电视播放的。

2009年12月15日中国首颗青少年科普卫星“希望一号”将在太空进行“天圆地方”五色土太空实验, 在8点54分, 我方与泰国、香港、三亚、南宁、澳门五个地方的无线电爱好者进行了通话, 信号十分清楚。

世界上一直在进行的业余卫星通信等, 也是众多爱好者探索、研发活动的领域。1961年12月12日, 令全世界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骄傲的“奥声卡一号”业余卫星上天, 这是一颗由业余爱好者们自己组装的卫星, 开创了世界业余卫星通信的历史先河。现在全世界已有几十颗业余卫星在太空遨游, 有更多的爱好者在探索着使用自己的设备实现先进的卫星通信, 包括通过业余卫星和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们进行太空对话。

2.2 业余无线电的个人作用

业余无线电能丰富人们的业余爱好和文化生活, 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特别是群众性的业余活动更有益于把自己融入社会。古今中外众多的发明家都有着丰富的业余爱好, 而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创新人才, 因此在学习和使用业余无线电台和参加通信实践过程, 能够培养更多科学技术方面的业余爱好者乃至发明家。对个人而言, 通过参加一系列业余无线电技能活动有益于智力的开发;而在业余无线电台上对世界各地的爱好者的通信实践, 则能够很好地提高外语对话水平, 同时能够培养人们良好的品性。

由于业余无线电台设置和使用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的特点, 操作和设备又具有传统和易普及的特点, 所以无论是平时服务社会的公益活动中, 还是在特定环境下的应急通信和抢险救灾等通信中, 都能起到很重要的补充和辅助通信的作用。

3 浙江省科技馆与业余无线电

3.1 业余无线电台进驻浙江省科技馆

浙江省科技馆从2010年3月份开始筹建无线电工作室, 历经申报集体业余无线电台, 招标购置设备, 成立无线电工作室, 审批集体业余电台执照等一系列前期工作。7月底, 无线电工作室终于顺利建成。

浙江省科技馆无线电工作室系统项目由室友外铝塔、八木天线、天线调谐系统、转向系统、天线分配系统、短波收发机、U/V卫星通讯机、电脑控制配件、APRS系统、连接馈线等组成。这些设备均选用了进口知名品牌。整个系统根据国内一流的设计水平, 按照可靠性、实用性、先进性、一致性、经济性的原则, 进行优化设计和创建。

3.2 开展“无线电小博士”体验营

对讲机比赛, 两个人一组, 共十组, 该指导员莫志仁老师告诉我们, 对讲机, 无线电台的作用可大了, 如果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 或者在野外, 手机是没有信号的, 这下它们可成了联络的最好工具。

在莫尔斯电码试听体验室, 有规则的滴答声, 小体验者们根据老师发出的滴答声记下数字和字母, 真的很神奇, 通过这小小无线电台可以和全国的无线电爱好者来个对话, 可以互相交流天气、有趣的事, 全国各个无线电小队的活动等等。他们体验营有个小朋友上次还和来自俄罗斯的无线电台通上话了。

以上的情景正是浙江省科技馆无线电工作室在2011年7月举办的“无线电小博士”公益性体验营活动, 浙江省无线电运动协会王秘书长说:“其实无线电真的很神奇, 像莫尔斯电码通过一些编码密码译成文字, 这就是谍战中常用的电报, 业余通联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天线位置搭建, 频率, 气候等多种因素有关, 所以各个无线电爱好者们比的就是经验的钻研技术。

3.3 业余无线电台参加国际通联比赛

2011年9月3日至5日, 浙江省科技馆无线电工作室集体业余电台BY5AC首次参加了由日本JARL协会组织的国际性的CQAA SSB (业余电台通联) 比赛。此次参加的是多人单机比赛, 为时48个小时, 比赛成绩按通联数量和距离来测算。通过比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提高队员对SSB的兴趣和促进SSB操作水平, 同时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无线电爱好者来了解DX和国际通联比赛。

同年11月26日上午8点至11月28日上午8点, BY5AC CQWW CW Contest在浙江省科技馆五楼无线电工作室举行。CQWW DX Contest (CW是DX的一种比赛) 由美国《CQ》杂志举办的、在业余无线电界中影响最大、参加人数最多, 竞争最激烈的竞赛活动。它的宗旨是, 让世界各地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尽可能地通联到更多的分区和国家。参赛的波段, 只有160/80/40/20/15/10米六个波段。

这次比赛是BY5AC继9月3日的CQAA SSB比赛之后, 第二次参加全球性的比赛。BY5AC以MS (多人单机组) 参赛, 比赛时间为48小时, 还特别邀请了国内有名的浙大教授翁恺老师帮助指导。在比赛中, 选手们各显神通, 互相切磋, 增进了国内外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之间的友谊。

(上接第194页) 在业余无线电活动中, 就其知识和内容而言, 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科技基础学科的范畴, 特别是它涉及的物理知识、电子电路、无线电原理及通信实践, 是每个生活在现代信息化社会的人们应该了解和具备的基本知识。就像计算机要从“娃娃们开始学起”一样, 业余无线电活动一直以来也是在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学生群体中首先开展起来的。今后, 浙江省科技馆应该是最为集中、最为活跃、最为规范的活动天地。我们可以建立校园集体业余电台, 培育众多通信实践基地, 开展经常性的无线电台联络体检, 组织科技馆和学校间的通信联络竞赛活动, 无线电制作和技术应用竞赛等, 培养能够独立上机工作的青少年通信人才;还可以持之以恒地组织馆校无线电科技活动, 开办各种类型的兴趣小姐, 培养年轻一代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

中国业余无线电通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的一个逐步发展过程, 数字通信在业余无线电通信中还属于起步阶段, 需要广大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共同努力、进一步学习数字通信的无线电传 (RTTY) 、短波 (PSK) 、慢扫描业余电视 (SSTV) 、分组通信 (PACKET RA-DIO) 等技术的初步实验研究及业余无线卫星通信技术的初步研究, 开创中国业余无线电数字通信的新篇章。

目前,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 业余无线电通信已进入了一个实验与探索的新天地。一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正在不断追踪通信新技术的前沿, 从事着数字信号处理、高抗干扰能力的数据传输方式、软件无线电等新课题的业余研究和实践。还有一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则热衷于和外层空间、低轨业余卫星的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这些都标志着中国的业余无线电通信技术研究已进入一个新境界。S

【参考文献】

[1][美]Steve Ford (WB8IMY) .业余无线电入门[M].人民邮电出版社,

[2]刘航军, 周立云.业余无线电通信入门[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3][美]Roger Burch (WF4N) , 等.业余无线电移动应用指南[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4]地震应急通信关于日本业余频率的重要通知[OL]. (2011-03-14)

[5]希望一号卫星首次无线电通联成功.与五方通话[OL]. (2009-12-

参考文献

[1][美]Steve Ford (WB8IMY) .业余无线电入门[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2]刘航军, 周立云.业余无线电通信入门[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3][美]Roger Burch (WF4N) , 等.业余无线电移动应用指南[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4]地震应急通信关于日本业余频率的重要通知[OL]. (2011-03-14) .http://www.cara.org.cn/portal.php?mod=view&aid=909.

8.松原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普及工作 篇八

抓组织,建设一支覆盖面广、服务层次全的农业科技普及队伍。多年来,松原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业科技普及的政策法规,不断理顺农技推广部门的管理体制。目前,市县两级分别设立了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农广校,部分县(市、区)成立了农村能源环保站,乡镇全部设立了农业站,大部分村、社建立了农技推广基地和示范户。全市农技推广机构在岗职工总数超过1800人。健全的推广体系、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开展好农业科技普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抓培训,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武装农民。他们组织农业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全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科技大培训、大普及活动。每年都利用冬春时机,积极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送农业科技下乡活动。重点组织“科技大集”、“专家小分队”和“科技巡回报告团”深入乡镇、村屯和科技示范户举办农业技术专题讲座、现场技术咨询,向农民赠送农业科技光盘、科普图书资料和农业技术宣传单,向农民推介农业科技新成果、新品种,农资新产品。前郭县聘请域内外专家教授对全县300名农技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全县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组织致富能力现身说法。每年各地都把“种粮能手”、“蔬菜大王”等组织起来,在本地做巡回报告和开展致富论坛,以现身说法的方式,宣传致富经验,传授农业新技术,激发农民致富积极性。扶余市农技部门深入田间地头,开设“田间课堂”23个班次,为广大农户现场解答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疑难杂症的救治良方。他们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开辟专栏,宣传农业科技知识,推介当地农作物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等有关内容,播发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和农业科技新成果等科技致富信息。长岭县农技推广中心设立专家咨询热线,有农技专家值班,为农民及时答疑解惑,得到了农民的好评。

抓示范,发挥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和科技示范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市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通过政府组织推动,集成技术应用,政策措施支撑,集中各项增产措施和资源力量,坚持工作方案落实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技术服务到位和档案规范管理到位等措施。近年来,玉米、水稻、花生、马铃薯等主要粮油经济作物产量得到了提高。

与此同时,松原市还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十几年来,全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较快发展。推广了一大批农作物新品种和农业新技术,引进和扶持了一批对当地经济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建设了一批名优特农产品基地,有效地促进科技与生产结合。去年,市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经晋级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市、县、乡三级农业科技示范区已经发展到124个,总面积达1万公顷,试验示范项目达3400个,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达15万户。

上一篇:小学科学五年级第一单元测试题下一篇:一年级体育教学计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