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笔书法文(共8篇)
1.硬笔书法文 篇一
中国书法现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强调儒学,强调以“中庸”、“中和”为标准,强调一统、整齐划一的美,发展个性则是离经叛道的,不足取的,人的思想与行为都要循规蹈矩,不偏激。这样,在色彩的选择上势必选择黑、白、灰。灰是复色,是中性色,与其它颜色相结合都不会发生冲突。“洗尽铅华,卓尔名贵”,是我国传统的崇尚释躁平矜、平淡自然的美学思想的写照,因此,代代相传,起主导作用的黑、白、灰的“中和”色彩在人们的心理和环境中不自觉地沿袭下来。中国大地上的民间建筑,黑瓦白墙极为普及,连中国的围棋,棋子也只有黑、白二色。被认为是我国正宗艺术的中国画,一段时期曾排斥缤纷色彩的运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书法艺术,则更是黑与白的王国。除了皇帝御批点朱时,任何人使用颜色书写则被认为是离经叛道,或是不正经的野狐褝。
中国人偏爱黑白艺术,更喜爱黑墨白纸的书法艺术。书法家们将自己的炽热情感,通过高潮的书写技法,以黑色的笔画线条倾注在一张张洁白的纸上,使观赏者如痴如醉。所以,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视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被尊为“书圣”。
“计白当黑”、“知其黑,守其白”,即如何营构每个字的结体,如何营构整幅作品的布局。你如果真正懂得了书法中黑色的奥妙和白色的运用,你的书法就会大有长进了。
书法用墨讲究宜浓不易淡。浓墨有神,淡墨无彩,苏东坡用墨如黍米珠光,如点小儿黑睛。颜真卿用浓墨轻吐如蚕,精气内敛,形质动荡。米蒂用浓墨,墨酣意足,沉着痛快。但也有人专写淡墨,明朝董文敏开创淡墨一派,清朝则出了个“淡墨太守”王文治。用墨讲究“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神韵约略浓淡之际,韵生纸墨想发之间”。若你能巧妙地运用墨色,就能自然而恰到好处;若你运用墨色能得天地自然之意而达到极致的地步,你的书法又将臻新的境界。
被称为黑白艺术的中国书法,并非只有黑(黑的颜色)白(纸的颜色)二种颜色,其实,还有其它各种颜色相符相衬地配合在一起,只是不明显罢了。其中最主要的是红色的印章,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还有当书房作品完成之后,“三分作品,七分装裱”,经由装裱师装裱后的作品又将是另一番情景;白底黑字红印章的作品外面搭配上了有色彩的绫或纸,你能说完整的一件书发作品只有一种黑的颜色?
近几年的书法界,逐渐兴起一股“好色”之风。一个书法展览会,其中一大部分作品是用彩色宣纸来书写的。固然,缤纷的色彩,更夺人眼球,本来稍嫌平淡而沉静的黑白世界中,添加了色彩元素,使整个展览顿时活泼起来。
钟繇云:“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我喜爱多彩的世界,崇尚色彩,但更崇尚黑与白构筑成德艺术世界。
4、下列关于原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讲求“中庸”“中和”的儒家学说压抑人的个性,强调做人要中规中矩、不偏激。
B.几千年封建社会里中国人在色彩选择上都不喜欢用不会与其它颜色发生冲突的中性色,这与他们信奉儒学有关系。
C.中国人在传统上推崇的平淡自然与平和有涵养的美学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比如,中国人推崇水墨画而排斥缤纷色彩。
D除了皇帝所有人在任何时间用颜色笔书写都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或者不正经的野狐禅。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喜欢黑墨白纸的书法艺术归根结底源于中国人对黑白艺术的偏爱。
B、“计白当黑”就是指书法家在字形构造上,的疏密枯湿的合理安排和整幅画面的字形与留白的恰当措置。
C、“润含春风,干裂秋风”就是说书法家在用墨的时候浓淡枯湿要相得益彰。
D、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序》被视为天下第一行书是中国人对书法艺术痴迷的一个佐证。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文敏、王文治在用墨上喜用淡墨,这与中国书法用墨讲究是不一致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书法上的成就。
B、书法艺术之所以被称为黑白艺术,并不是因为书法作品中只有黑白两色。
C、“三分作品,七分装裱”是说装裱对书法作品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D、作者对近几年书法界兴起的“好色”之风十分推崇,认为缤纷的色彩能使平淡而沉静的书法艺术更加活泼,更吸引人的眼球。
参考答案:
4.C
5. A
6. D
2.硬笔书法文 篇二
一、创新理念铸就立校之魂
学校结合书法特色学校创建, 根据学校实际, 精心提炼了特色校园文化, 确立了“博文达理、立字育人”的办学理念, “砺炼、崇德、勤学、创新”的校训、“笃学苦练、德艺双馨”的校风、“精艺、厚德、爱生、拓新”的教风和“研练、进德、善思、创优”的学风, 形成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教师文化和“天天好习惯、自主炼成才”的学生文化, 让师生坚持“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让师生明确“立字先立人、立人先立德”。“立字”是载体, “立人”为根本, 通过“立字”而立智明之人, 立美鉴之人, 立德明之人, 立体健之人, 立勤劳之人, 达到“德艺双馨”的育人目标, 从而铸就了学校的内涵发展的立校之魂。
二、美化校园注入活校之力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是高峰小学书法教育的座右铭。走进校园, 翰墨飘香的书法氛围便会浸染每一个人。从教室内外墙布置, 到楼道墙面的点缀, 无不体现着高峰小学书法特色教育的别具匠心。两年来, 学校对校园风貌进行了改造, 清除了教学楼外墙上颜色各异的瓷砖, 换上了以红黄为主色的古香韵味的涂料;结合书法艺术教育特色, 将校风“笃学苦练、德艺双馨”及校徽矗立在主教学楼的楼顶上;在走廊上适时将诚信、文明等德育内容和书体、书法名家等书法内容张贴上墙;在班级设置班级风采、班级张贴栏和翰墨飘香学生风采展示栏;在操场中间的宣传栏中张贴了学校书法之星、文明之星、教学标兵及学生书法作品;在操场左侧设计了书法特色文化墙, 介绍了笔墨纸砚, 张贴了学生书法作品、照片及学习书法的体会和感言, 同时展示了近两年来各级领导对学校的关心及学校书法特色方面的各种活动的剪影,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廊道文化, 突出了学校书法教育特色, 美化了德育教育环境, 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一片自由飞翔的亮丽天空。
三、科学管理奠基强校之石
科学规范的管理是开展书法艺术教育的动力和保障。学校在书法特色创建过程中, 学校管理做到了“五全”。一是领导教师全员参与。学校行政与全体教师一道, 共同参与书法作业练习和书法作品创作, 共同参与书法技能提高和书法考级活动, 共同参与书法教研教改和书法课题研究, 共同参与书法课堂教学和书法比赛活动。二是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一至六年级20个班的1000余名学生均全部参与。其中一、二年级学生学习硬笔书法, 三至六年级学生学习毛笔书法。三是抓实教学全程管理。学校坚持抓课程落实、抓课堂教学、抓作业展评、抓教研教改、抓表彰评比, 开足开齐每班每周书法课2课时, 利用好书法教材, 设置专职书法教师, 上好书法课程, 开展学生书法作业展评活动, 加强书法科研课题研究, 落实德艺双馨书法之星评比活动。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将学生书法知识的传授、书写技能的提高与书法兴趣的培养、道德情操的熏陶有机结合, 力求培养德艺双馨的有用人才。五是引发社会全面关注。通过家长会学生现场书法展示、师生免费送春联下乡等活动, 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争取家长的支持、社会的认可, 促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大合力的形成。
四、拓展活动彰显兴校之本
学校将书法教育与德育教育、素质教育深度衔接, 以书法活动为载体, 实现了德育教育的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立体化和可体验化。几年来, 师生坚持每天书写、每周上交书法作业, 坚持参加书法比赛和书法考级活动, 坚持开展家长会书法现场展示、元旦师生现场书法比赛、义务送春联下乡活动等特色活动, 特色成果十分显著。近年来, 彭建、刘礼奎、杨明勇、陈霞、董涛、谭淑容等老师的书法论文在重庆市第二届中小学书法教学论坛、龙乡墨韵.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学高峰论坛等活动中多次获奖, 王亚、杨明勇撰写的书法论文在《中国农村教育》、《重庆教育科研》等报刊杂志上发表20余篇, 董涛、杨明勇等老师和石欣欣、何棋等同学的书法作品在重庆市书法特色学校教师书法联展、重庆市中小学生才艺大赛、垫江县“安全在我心中”美术书法创作大赛等活动中获奖近百人次, 书法课题《书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顺利结题, 书法特色工作在《西部开发报》、《重庆法制报》、垫江电视台等多次专题报道, “书艺育人、快乐运动”大课间活动获重庆市一等奖, 2+2班级特色展示活动获重庆市二等奖, 学生张浩被评为“重庆市少儿书法五十佳”称号, 学校被市书协表彰为2012年度书法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3.中国古代砖文书法的艺术特色 篇三
砖文主要有篆书、篆隶过度书体、隶书、隶楷过度书体、楷书、草书、行书等几类。
篆书砖文,可分为大篆、小篆和缪篆三类。大篆砖文多为秦以前的戳记砖文。小篆砖文可分为秦小篆类和李阳冰篆书类,如《千秋万世》戳记砖,《长相思勿相忘》砖,《家安人兴,千子万孙》砖等即为秦小篆类;《有宋绍圣甲戌为建安郡高平范府君之墓尚千万年其永固》篆书砖应属李阳冰篆书类。缪篆本身屈曲盘绕的线条具备天然的装饰美,所以缪篆在汉魏砖文中广泛使用。如《万岁不败》砖,《富贵》砖,《龙首山大吉祥》砖,《富贵昌宜侯王》砖,《宜平里胡主事》砖,《君宜官,寿万年》砖,《宜子孙》砖等。
隶楷过度书体,由篆书向隶书的演变,称为隶变。隶变简单说来是通过两条途径来完成的,一是草率化途径,如在简牍系统里篆书通过草率化进行省减处理,逐渐隶化;二是规整化途径,如在铭刻系统里变小篆的圆转为方折,演变为缪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进而演变成隶书。隶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就出现了大量篆隶杂糅的文字,即隶楷过度书体,被广泛使用,汉砖也不例外,如《子孙炽盛,祭祀相传》砖,《大兴四年》砖,《大富贵》砖,《永元十五年》砖,《元康五年》砖,《大吉富贵》砖等,《延寿富贵宜子孙》砖中“富”“贵”“宜”等字,
隶书砖文,也可分为三类,一是汉隶类,这类砖文较多汉代最为典型,如《亭长》图文砖,《大夫》图文砖等;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类风格也有延续,如《永康元年》砖,《晋元康八年》砖,《建武元年》砖等。第二类是简牍风格类,如《熹平三年五月王□》砖,《晋咸宁二年四月九日郭公连信》砖,《甘露二年丹杨徐使君》砖,《阳嘉元年王伯造作吉舍》砖,这几块砖文书写意味较浓,与金农隶书笔意相仿佛;《阳遂富贵,寿万年,宜子孙,乐未央》砖则极具汉简韵致。第三类是唐隶风格,如《有宋绍圣甲戌为建安郡高平范府君之墓尚千万年其永固》砖。
隶楷过度书体,多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启功先生在《古代字体论稿》写道:“自真书通行以后,篆隶都已成为古体,在尊崇古体的思想支配下,在一些郑重用途上,出现了几种变态的字体:第一种是构造和笔划姿态都想学隶书,但书写技巧不纯,笔划无论方圆粗细,写的总不像汉碑那样地道,有的求意多些,有的隶意少些。多些的可以说隶而近真,少些的可以说真而近隶。总之都是一种隶真的化合体。”“隶真的化合体”就是隶楷过度书体,这类文字砖比较常见。如《晋大中正郴令魏君之郭》砖,《太康四年八月》砖,《建衡三年太岁辛卯鲍家造》砖,《泰元二年七月》砖,《太和五年九月》砖《元康五年六月》砖等。
楷书砖文,风格类型也比较多。《吴故牙门将裨将军虞羡字敬悌年五十有七,太康五年秋八月廿七日庚子午时六十八男》砖和《太康八年岁在丁未》砖,风格与《爨宝子碑》相仿佛。《汲郡修武药斐年五十四》砖与《嵩高灵庙碑》相似。《河清三年》砖似造像风格;《王灵善息元贤铭记》砖似有《北齐文殊般若经碑》意;《乾明元年》砖,《天保元年七月一日河南费景叔墓铭记》砖,《大魏武定七年》砖《大魏武定四年》砖等则是典型北朝墓志风格。另外《上虞徐氏仙室》砖,《太元十九年甲午》砖,《上虞田氏》砖,《咸和七年八月》砖也各具风格。
章草、草书和行书砖文不多见,如《会稽曹君砖文》为章草砖文,《为将奈何》砖为今草砖文,《一日持书》砖、《为汉所炽》砖为行书砖文。
二、砖文书法的艺术特色
(一)对称
对称是一种形式美,是一种基本的造型手段,是一个轴两侧或四周的形象相同或者相似,或者是相对于一个中心点相同或相似。“对称”被公认为属于美的因素,中国传统艺术中普遍运用对称手法:远古时期图腾、石器时期的彩陶图案、青铜器的饕餮图案,民间的对联、门神,宗教中的四大金刚、左青狮右白象,建筑中的“城、塔、亭、楼、陵、宫、台、院”,小至民居四合院,大至北京故宫,都是极好的对称结构范例。
砖文中对称美的表现形式主要为完全对称、近似对称。
完全对称是一种最单纯的绝对对称形式,是造型效果的提升,完全对称呈现效果表现为完美、稳定、踏实。如一些纹饰砖和《大富贵》砖,《富贵》砖,《吴王大吉》砖,但这种完全对称在砖文中用于整体构图的范例并不多见。而运用于局部的范例则比较多,如一些图文砖上的饕餮纹、铜钱纹、树叶纹、兽面纹、人像、楼阁等;再如《万岁不败》砖中的“万”字和“不”字,《大兴四年》砖中的“兴”“四”“年”“日”等字,《龙首山大吉祥》砖中的“首”“山”“大”“吉”等字,《作者受万年柱》中的“者”“万”等字,《宜平里胡主事》砖中的“宜”“平”“里”“主”等字,可见在文字里要完全对称只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字。即使这些图案和文字在结构上遵循了完全对称原则,但在局部线条和笔画上也不是完全对称的,是一种近似对称。
近似对称是在宏观上保持对称,在局部有较小变化的对称形式,其既有完全对称的稳定感,又有具体需要的局部差异,能给图案或文字赋予稳定外的惊喜。吴冠中在《说对称》中讲得很透彻:“两个绝对相似体的对称多半缺乏韵味,因它们各自绝对独立、互相排斥,不容易进入艺术的融洽家庭。守卫庙门的一对铜狮,貌似对称,其实应具微妙的变化。一座金字塔式的山,其左右两侧略有侵展与退让时,便令人感到左右相互拥抱的和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写出了秋夜的高远与苍凉。只两株树,还都是一样的枣树,单调、寂寞呵,但其间具画眼的敏锐,绘出了两株枣树的相互对称之美。形象的对称中含不对称,不对称中潜藏对称,这该是艺术创作中的普遍规律。”其实大部分的砖文都是按相似对称原则来布局的。
(二)装饰
装饰,本义是“修饰、打扮”,如《后汉书·梁鸿传》:“女(孟光)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在身体或物体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装饰的出现源于人们对美的自然追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赋予装饰以政治或宗教的意义,如商代青铜器中的纹样装饰、雕塑性装饰和铭文,其首要目的都是为祭祀神灵祖先服务的,体现了神秘、诡异的风格特征,这是商代“尊神重鬼”思想的物化体现;方胜盘长、火焰纹、莲花纹、飞天纹、植物纹则更多地赋予了佛教的内涵。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对装饰的社会存在及其社会功能价值就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评价,荀子即为“重雕饰”的代表人物,他把装饰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政治化、礼教化的工具,荀子在《荀子·富国》中说:“知夫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不足以于民也,不富不厚不足以管下也。”历代统治者也无一不把装饰与自己的权力、地位、财富联系在一起,使装饰逐渐成为贵族阶级的特殊需要和权利象征,作为统治阶级专用品的三代青铜器就是最好的代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装饰之风波及到现实生活的各个层面,即使砖瓦之类的建筑构件也不例外。砖文就是从笔画和结构的形态变化等方面突现了整体的装饰意味,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nlc202309040145
一是装饰的笔画姿势。砖文的装饰点画是多样变化的,但其中又有共性发展的趋势,如西汉中期以后,笔画的平直等隶意渐多,笔画的变化与文字间的间隔线或增饰的图形越来越相近,那些在篆隶之间的文字瓦当与砖文的笔画亦被装饰得屈伸自如。如《永初六年》砖、《永元十年》砖等。
二是装饰的整体形态。装饰的笔画姿势,必然要寓于相应的整体形态之中,才能和谐呼应,达到美的高度。篆隶楷等书体的结构形态多以方形为基础,在砖面这一具体而有限的方形空间内因地制宜、随形变化,或挪让避就,或屈曲延伸,或增减离合,进行再度创造来美化其空间构成,它们这样带来的结构形态变化,都极尽装饰之能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结构的装饰,美化了篆隶书的艺术形态,也为后世书法艺术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参照体系。如《万岁不败》砖、《家安人兴,千子万孙》砖等。
如果说对称性和装饰性是砖文制作者有意而为之的话,那么下面的简约性和率意性则是无意为之。
(三)简约
从甲骨文到楷书、行书、草书,汉字的形态发深刻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汉字改革是指有意识地、主动地治理汉字的过程,一般是非连续的、剧烈的、短期内完成的,比如秦朝的书同文。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指汉字自然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是连续的、缓慢的、长期的,在民间伴随着简化、草化、快写、随便写的现象,总体趋势是简化。从唐以前汉字的发展史看自然流变应该是汉字简化的主导力量。一般是民间先对官方字体进行简化、草化、快写、随便写,形成俗体字;而官方进行文字改革是再吸收民间演变的成果。这种变化在砖文中也有充分的表现,如《永元十二年》砖、《晋大中正郴令魏君之郭》砖笔画舍弃了所有的盘曲装饰,以简直为主;《元康九年七月廿日》砖笔画含蓄短促,对汉字笔画自有一番减省;《咸和七年八月》砖、《元兴二年八月造》砖、《大官宜君》砖等砖文不但笔画简直含蓄,而且字外空间疏透,简约舒朗之意跃然纸上。这种砖文的简化,制作者可能是无意识的,或者说更多的不是出于审美的考虑,而是出于制作工艺简化的考虑,但其客观上确出现了“简约”之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简”的审美思想,应该来源于“无”,“无”是“简”的极致状态。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意思就是要把事物的本质加以总结与提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又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就是说车毂、杯子、门窗、房子,我们是在利用它们的“无”,他们才有作用。由此可知,“有”之所以能够给人便利,全赖“无”发挥它的作用。只有“有”是发挥不了大用处的,唯有“有”与“无”配合才能产生大用。这里强调“有”和“无”的对立统一,要人们注意“无”的作用。这可以说是道家所倡导的“疏简”审美意境的源头,一件艺术作品之中,“无”大于“有”则为“简”,“有”大于“无”则为“繁”。
其后孔子在《乐记·乐论篇》中也有“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之说,说明简易就是美。汉刘向在《说苑》中记载了孔子所说的一句话:“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体现了孔子的简素审美观。《孟子·离娄下》中有“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句,意思说的是学习研究由博然后精深最后升华到简约。在后来的文艺作品中也屡见不鲜地出现简约质朴恬淡的创作风格,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短短的两句诗,以简约的静态景色,不但勾勒出了这位隐逸诗人的生活环境,还让人感受到了他归隐之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恬静与淡然;再如马远、夏圭、倪瓒的山水画中处处都能寻觅到“疏朗简朴”的影子,“马一角”、“夏半边”、残山剩水,而境界自出。
在国外,20世纪初德国的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认为“少就是任何多余的东西都不要”,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西格兰姆大楼为世界上第一栋高层的玻璃帷幕大楼就是密斯·凡·德·罗所提出的“少即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的代表性建筑。因此密斯·凡·德·罗被视为简约主义的先驱。简约主义风格理念的基础强调对空间功能的需求,突出空间内在的魅力,与书画篆刻的空间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四)率意
率意的含义大致有四种,一是由自己心性,悉心尽意的意思,如《新唐书·儒学传中·王绍宗》:“鄙夫书无工者,特由水墨之积习耳。常精心率意、虚神静思以取之。”二是随意、轻率,如唐刘知几《史通·忤时》:“乃知此处伯度,是李非杜也。注书不可率意如此。”三是肆意,如宋苏洵《上皇帝书》:“其率意恣行者,人亦望风畏之。”四是直率,按照本意。《三国志·蜀志·霍王向张等传论》:“费诗率意而言,皆有可纪焉。”
砖文里的率意一类作品主要指刻划砖文和一些制作不工整的模印。如《会稽曹君砖文》为章草砖文,《为将奈何》砖为今草砖文,《一日持书》砖、《为汉所炽》砖为行书砖文等。由于书刻制作者无拘无束的自由心态,又仓促急就,所以有随意简率之意。
三、砖文书法艺术的研究和创作借鉴情况
就目前所知道的有关砖文最早的记载是宋代洪适的《隶续》,共收录东汉时期的永初、建初等5件砖文。赵明诚的《金石录》当中也有部分记录。清代金石学兴起,尤其是乾嘉学派之后,随着砖文出土数量的增加,砖文书法开始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也出现了大量的砖文著录。但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著录主要停留在搜罗汇集阶段,虽有研究,不过是考据注释之类。对砖文书法艺术以及书体演变等问题少有涉及。
第一篇涉及刑徒砖文书法特色的文章是许景元、李淼著的《东汉刑徒砖文及其书法特色》,其后池茹崧、潘德熙《从亳县曹墓字砖窥测东汉书法之一斑》,李灿《曹操宗族墓砖文书体考》,王远《曹操宗族墓书法研究》陈道义《汉代的文字瓦当与砖文的装饰意味及文化阐释》,丛文俊《关于汉代出土金石砖瓦文字遗迹之书体与书法审美的问题》等文章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砖文书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砖文书法艺术研究最为全面和深入的文章当属王镛、李淼合著《中国古代砖文概说》和王镛《汉晋书法艺术》,前者从砖文与书法史关系的角度,系统地讨论了砖文的产生发展、内容形式、出土情况、著录研究情况,继而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探讨了砖文的书体、笔法的演变、艺术特色等问题,是历来砖文研究中较全面的;后者则指出砖文书法是民间书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线条、结体态势,乃至布局谋篇上最求“稚拙天真”,为人们呈现出一条与文人书法迥然相异的书法审美路线。这些文章都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汉代砖文书法的艺术特色奠定了基础。
砖文风格多样,可以广泛为书法篆刻所借鉴。但从目前书法篆刻的创作实践看,对砖文的借鉴还处以起步阶段。清代明显砖文意趣的篆刻极少,如“郑斋”(1864年)印款:“无闷拟汉砖作。”吴让之的朱文印《兴言》,上有吴昌硕跋文云:“道在瓦甓,让老有焉,此刻实深得汉砖遗意,缶。”黄牧甫朱文印《光绪十一年国子学录蔡赓年校修大学石壁十三经》有汉简易趣,与《熹平三年五月王□》砖相类。
当代借鉴砖文进行书法篆刻创作成就卓著者当属王镛先生,他曾说:“治印运刀如笔,能随意而施,不雕饰刻划,则妙趣天成,如作大写意画,多有出乎意外之处,神采当自生矣。近读汉晋砖文,其直而不肆,几不可得之万一,技进于道者,在斯乎?”王先生不但篆刻吸收砖文之所长,书法依然,有很多临写古代砖文的作品面世,为世人所称道。
近几年来,砖文书法越来越为人重视,王镛、李淼著《中国古代砖文》(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殷荪著《中国砖铭》(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秦汉砖铭百种》(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童衍方著《宝甓斋集砖铭》(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版),《陈介祺藏古拓本选编·古砖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为人们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砖文的辉煌艺术成就,这些著作的面世毕竟推进人们对砖文书法艺术认识的深入。
4.硬笔书法 篇四
硬笔书法是书法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书写工具包括钢笔、圆珠笔、蘸笔、铅笔、塑头笔、竹笔、木笔、铁笔等,以墨水为主要载体,来表现汉字书写技巧。具有携带方便、书写快捷、使用价值广等特点。它与毛笔的区别在于变软笔的粗壮点画为纤细的点画,去其肉筋存其骨质。
硬笔书法历史曹宝麟先生的钢笔行书
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两万多页硬笔写本,以实物推翻了以往“中国古代没有硬笔书法”的说法,将中国硬笔书法的历史上溯到两千多年以前。
目前发现和已鉴别出的敦煌硬笔写本达2万多页,多为纸本,也有绢本;有汉文,也有(人旁加去)卢文、粟特、梵文、突厥、于阗、吐蕃、回鹘、西夏等十多种古民族文字;书写内容涉及文学作品、契卷书信、经帖杂文和佛经;使用书体包括硬笔楷书、行书、行草和草书。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委员李正宇说:“敦煌硬笔写本的发现和研究,无可置疑地证明了硬笔书写在中国古代实用领域的存在和流行。”
据李正宇介绍,这批硬笔写本主要出自敦煌藏经洞,也有近百年来莫高窟其他洞窟、佛塔、烽燧遗址的陆续发现,从笔画造形看,敦煌硬笔写本字体平整,粗细均匀,富有现代硬笔书法的“线”感,没有毛笔书写顿笔、回峰、肥瘦结合、点面相间等“面”的特征,“显然是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制的硬笔蘸墨写成”。
与写本相印证的是书写工具的发现。上世纪进行的探险和考古发掘中,西方探险家和中国考古工作者曾在中国西部发现过10多枚由竹管、芦苇管、竹批、红柳等材料削制的硬笔。1906年英国人斯坦因从新疆若羌县米兰遗址发
1972年在甘肃武威张义堡遗址中发现的双瓣合尖竹管笔 现芦苇管笔,1972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武威市张义堡西夏遗址发现竹管笔。
从形制上看,这两种笔极为相似,都用木质材料精工削磨,有锋利的笔尖和马耳形笔舌。让人吃惊的是,这两种笔的笔舌正中都有一条缝隙,呈双瓣合尖状,与今日钢笔笔舌有异曲同工之妙。1991年,在敦煌市西北哈剌淖尔湖东南岸汉代高望燧遗址中,一名矿工发现了一枚汉代觚、二枚铜箭镞及一件竹子削制的器物,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竹锥笔,时间已有近两千年。
李正宇说,中国史书中有“古笔多以竹”的记载,敦煌高望燧遗址发现的这枚汉代竹锥笔,就属此类。该笔形状扁平,一头平齐,一头削尖,从笔尖残留的漆痕看,显然已经用于写字,正好印证了中国古代“竹梃蘸漆而书”的历史事实。
硬笔书法
李正宇认为:“硬笔书写才是中国书法的源头和母体,作为书写工具,毛笔的大量出现和使用是秦代以后的事,先秦时期,中国书法都是硬笔书法。根据文献考证和实物对比,甲骨文、大小篆、古隶、秦隶等书体都可判定为硬笔书体。”
据史书记载,中国书法的“毛笔时代”到西汉时期才真正来临。毛笔的改良、丸墨的发明、纸的创造都是秦汉时期的事,而这些都是毛笔大行于天下的前提条件。李正宇说:“作为书写工具,硬笔早于毛笔,这就决定了在西汉毛笔书法到来之前,中国书法史上还有一个先秦硬笔时代。”
庞中华、孙敦秀、王希农等中国书法界知名人士认为,敦煌硬笔研究填补了中国书法史研究的空白。“硬笔书法中国书法母体论”的提出,引起了中国书法界和书法理论界的强烈关注,《中国硬笔书法报》编辑、著名书法理论家周圣尊撰文指出,这是“改绘中国书法史蓝图的壮举”。
5.硬笔书法计划 篇五
授课教师: 许琳
一:指导思想
1、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不但有着鲜明的艺术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且自身还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如果注重挖掘这些因素,并恰当地将其融合、渗透在教学当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会大有裨益。
2坚持以国家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在中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市教育局《关于转发‹教育部关于在中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为依据,加强学生的写字教学任务和工作。
3、提高写字教学质量,完善学生的艺术个性。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写字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写字教学有利于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对写字、书法的兴趣;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具有基本规范的写字技能;有利于促进其他学科质量的提高。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特别关注认真书写态度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注意学生对基本笔画、汉字基本结构的把握,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对高年级的书写评价,既要关注其书写规范和流利程度,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化审美情趣。
二、课程教学目标
1、在书法学习中,使他们养成良好规范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
2、指导学生写出一笔漂亮的字,对其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社会交际起到深远的影响。
3、通过书法练习,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精神。
4、让学生直接接触书法,接触中国文化艺术之美,传承祖国传统文化。基本笔画书写要领
在传统的书法教学中,总是把基本笔画的写法要求说得很繁杂深奥,学生一开始就会对书法练习失去兴趣。本人用简单易记的口诀归纳为:“横上斜,竖挺直;撇捺出锋,点要快”。解释如下:
“横上斜”:由于人们的视觉误差,横画一般要向右上方稍斜一点,这样容易得势。打破“横平竖直”的误人子弟的俗念,让学生一击顿悟,改变原有的书写笔法。
“竖挺直”:竖常为一字之脊梁,要使一个字立如松,书写时必须做到挺直,但要注意曲中见直。竖有悬针、垂露之分。不仅要告诉学生如何写好悬针和垂露,还要告诉他们如何运用。本人发现悬针常会用于一字之中的末笔,收笔出锋,而垂露则要停顿后转入下笔。
“撇捺出锋”:撇捺为一字之翼,只有出锋飘逸才能有灵动之美。书写时注意撇捺要对称,不宜一高一低。撇捺又如人体之手或足,有一波三折之美,捺画一定要写出捺脚而出锋之。
“点要快”:点为一字之眼,一个小点其中也蕴含起落的节奏,要想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书写时要点到为止,眼到手到,强调一个快字。不能拖拉,写成一短线段。书写时要凌空而入,腾空而起,似小鸡吃米,时起时落。
点有斜点、竖点、左点、撇点之分。其中唯有撇点用笔时要先重后轻,其它则先轻后重。
另外,在基本笔画练习时,加强起笔、行笔、收笔三步曲的节奏感培养。要求学生边写边在心里默数一、二、三,这样容易见效。
间架结构书写要领
间架结构的研究古今之述备矣。本人结合学生的特点,删繁就简,编成口诀式的顺口溜,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永记不忘,收效显著。
“字如其人”,字的外形美与人体美有相同之处。人体有体腔和四肢组成,人体美有动静之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这些形体美无不与字的外形美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习字时要松紧相宜,更应突出紧凑。
对复杂的间架结构规律本人用如下几句精炼为:“左右靠得紧,上下要对齐;笔画不打架,均匀来安排;相同笔画不一样,一字之中有重点”。简释如下: “左右靠得紧”:
凡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右相互避让,中间笔画要靠紧,两边笔画可以向外伸展。左偏旁写得小点,右边要突出。包括左、中、右结构也是如此,如:板、话、江、徐、树、微等字。
“上下要对齐”:上下结构的字要做到上下重心对齐,不论上宽下窄,还是上窄下宽,其重心要在一条线上。对于重心的确定本人认为:对称的字的重心线在中间的笔画上,如:重、宝、南、画等字重心线在竖画上;又如窗、家、图等字的重心在点画上。不对称的字的重心在交叉点,如:各、要、含、命等字。“笔画不打架”:楷书的点画要分布有序,错落有致,不重叠交叉。如人之面目五官端正,眉目清楚。书写时注意笔画避让,避免出现笔画重叠和交叉的败笔。容易出现败笔的字如:给、米、拾等字。
“均匀来安排”:指一字之中笔画分布均匀,间隔相近,松紧一致。
如“量”字,各横画之间间隔要均匀;“州”字竖画间隔均匀,“杉”字三撇之间要匀称变化。
“相同笔画不一样”:书法讲究自然美,一幅作品中字与字或笔画与笔画之间都存在差异,好象一片森林中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一棵树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如相同的笔画注意长短、方向的区别。如“美”各横长短不一,“徐”字撇画方向不一等。
“一字之中有重点”:任何事物都有主次之分,书法也讲究主次分明。一字之中总有一至三个突出的重点笔画,这些笔画一般要求写得舒展挺拔,为了重点突出,一般要把其它笔画写得更收敛一些。如:
三、见、除、永、命等字。常用书法术语简释
了解和掌握常用书法专业术语,有利于克服通病,摆脱不良的俗气,提高硬笔书法的艺术性。
“一波三折”:指捺画在书写时从起笔、行笔、收笔的表现形状似水波一样,起伏波澜。也是我们在练习基本笔画所要求的那样表现一、二、三的节奏感。“燕不双飞”:指一字之中若有两个捺(点)画时,一般要进行处理,只保留一个捺画,其中一个捺画要写成点。书法中经常把捺写成点,这也与忌雷同的要求一致。如:森、资、集、资、然等字。
“曲中见直”:指在书写竖画时不是一味地笔直,而是涩进中求挺直。好象人体的背一样虽然有弯弓但感觉是挺直的,这样能表现出一定的力度,否则,虽直尤斜。如:中、市、不、生、来等字。
“雷同”:在一字之中,其意等同于“相同笔画不一样”; 在一幅作品之中,指相同的字要避免笔法完全一致,力求变化,但整体风格要讲究统一和谐。“透气”:指一字之中每个封闭的空间要自然留出空隙,保持互通,这样才能气息顺畅。好比是建筑设计中各房间都有门窗一样,使空间内外相互通达。如:
口、目、中、国、通等字。
“笔断意连”:指一字之中笔画的来龙去脉要交代清楚,笔画之间自然联系、顾盼有情。如:心、城、书、学等;在一幅作品之中,要一气呵成,气息流畅。书法是一门历史久远、高深莫测的艺术,关于书法的理论研究前人己尽完备。对硬笔书法今人也有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的研究,但未免实用精辟。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实用有效的角度,总结上述观点。不求完备,但求精到。三,具体教学计划
第一周1简述怎样学习硬笔书法、硬笔书法的特征和它的实用价值和艺术魅力,让学生感受到硬笔书法的用途,再介绍一下硬笔书法所使用的工具,正确的坐姿和握笔的方法,以及正楷的笔画名称了解,并说明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的大致范围。2“点的书写”(右点、左点、挑点、长点等),在每一个知识结束后,都要学生做规范的练习。
第二周字法讲解(硬笔楷书的基本笔画和组合笔画)
第三周以后
偏旁部首的写法,以及字体的间架结构与布势,等学生渐渐熟悉简单字的写法后,在将古诗的吟诵和独立的字的写法穿插进来,分别练习,让他们在练字的过程中,同样感受到古诗的韵味,每周学一首,中间时不时安排一些视频以提高孩子的兴趣,每周都会布置好家庭作业,这样能够更好巩固本周学习的内容。
第一课:教会学生正确掌握写字时执笔方法,书写时姿势,必须做到:头正、身直、脚平、胸挺,以及汉字基本笔画八:点、横、竖、撇、捺、折、提、钩。现行小学生书法教学由于专业书法师资的缺乏、教学设备简陋等等,使得书法教学的研究不够深入,很多学校的书法教学对学生指导方向不很明确。就笔法教学而言,动不动是讲解一个“永字八法”就不了了之,认为写好了“永”字,笔法就过关了。其实不然,中国汉字还有一些基本笔画在“永”字中是找不到的,比如横钩、弯钩、卧钩等等,象卧钩这样的笔画,初学书法的人无不感到无所适从。就说“永”字中的捺也只是一个斜捺,而捺画真正的难度还是“永”字中所不具备的很多汉字都使用的平捺,如“之”字中的捺,过度迷信“永”字的功效显然是一种失误。而很多书法教师则丢一本字帖给学生,教导学生反复多练,熟能生巧。可是,面对厚厚的字帖,临习重点不明确、很多学生训练一段时间后仍然感到很多基础的笔法并没有掌握。
学生有没有要重点临摹的字形呢?有限的书法教学时间里需要抓住什么样的笔法内容呢?我认为书法教师应当从碑帖中摘选出一些重点字形加以讲解笔法和让学生临摹。所谓重点字形,即包含有汉字某个基础笔画的范字。通过练习这个范字,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其中所包含的这个基础笔画的形态特征、运笔方法和在汉字中通常使用的部位。重点字形的选择,既要考虑它能否代表汉字这一类所特有的基本笔法,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难度。选择的方法和原则如下:首先,先易后难。书法的各种提按、顿挫、转折等动作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极。因此,在重点字时,应尽量先选择笔画数量少、结构简单一些字。其次,基本笔画和复合笔画兼顾。汉字的数量成千上万,但构成它们的基本笔画是有限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钩、提、折,这是笔法教学的主要内
容,但光重视这些基本笔画还不够,还有一些由基本笔画构成的形态特别的复合笔画,如“马”字中的竖折折钩,书写难度也不小。再次,既选出核心字形,又备有灵活使用字形。包含有某个基本笔画的字形有很多个,在选择重点字形时,首先要选定一个核心字形,通过这个范字就可以直接了解某个基本笔画的特征,学生通过临习它可以领会到这个基本笔画独特的运行技法。同时为了让学生对这个基本笔画所被运用的汉字类型、结构部位有一个归纳性的认识,还需选有少量几个类似的范字,作为学生灵活训练使用。最后,既要全面包含各种技法,又要有意识强调难点。汉字的各个基础笔画形态差异极大,运笔各有不同,难度也不一样。在重点字形选择中,我们应当首先选择包括所有基本笔画的一系列范字让学生训练,同时为了能掌握一些难度很大的基本笔画的书写,我们还需强调多选择这方面的范字进行攻克性的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每一个基本笔画有同样的驾驭能力。
根据上述的方法和原则小学生书法教学需要练习的范字大致如下:
(一)基本笔画部分
笔画名称 类别 核心字形 灵活使用字形 备 注
横 二 三 土 王
竖 垂露竖 干 仁 正 杠
悬针竖 十 斗平申 难点
撇 短撇 千 斤 生 共 难点
斜撇 厂 左 人 在竖撇 月 丹 用 周长直撇 者 孝 教
捺 斜捺 人 大 文 木 难点
平捺 之 进近迁 难点
反捺 食 这 达 迟
提 址 扛 江 场
折 横折 口 中 户 日
横撇 又 夕 色 径
竖折 山 区 凶 巨
撇折 云 去 台 红
撇点 女 好 安 要 难点
点 右点 主 玉 冬 汉
左点 小 心 杰 怀 难点
长点 不 头 达 返
钩 竖钩 寸 扣 担 水
弯钩 子 手 乎 狂
横钩 宁 灾 官 帝
斜钩 戈 笺 我 成 难点
竖弯钩 无 它 化 电 难点
竖弯 七 西
卧钩 心 必 思 忠 难点
竖提 长 切 民 以
(2)复合笔画部分
笔画名称 类型 核心范字 灵活使用范字 备 注
横折钩 横折竖钩 月 丹 用 永
横折斜钩 刀 力 方 勿
横折提 认 讲 语 话
横折弯钩 横折竖弯钩 九 吃 艺 飚 难点
横折斜钩 飞 风 氧 汽 难点
横折折撇 横折折长撇 廷 延 建 难点
横折折短撇近远 达 这 难点
横折折钩 乃 奶 盈 秀 难点
横撇弯钩 队 阳 都 难点
竖折折 鼎
竖折折钩 与 亏 弓 马
竖折撇 专
第二课:继续学习汉字其余笔画名称与“永”字八法的重要性。
永字八法:
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划,以诸宗元所着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瞭。
笔画一 侧
笔锋着纸后向右,慢慢加重力道下压再慢慢上收转向,回笔藏锋视情形改变其角度。
笔画二 勒
笔锋触纸向右下压再横画而慢慢收起,作一横向笔画。
笔画三 努
为一直向笔画,以直笔之法作开头,竖笔慢慢向下写,向左微偏作一曲度后返回,其笔画不宜直,否则无力。
笔画四 趯
当竖直笔画完后,趁其势顿笔再向左上偏,一出即收笔向上。
笔画五 策
笔锋触纸向右压再转右上斜画而慢慢收起,要点是需轻抬而进。笔画六 掠
向左下的笔画,必须快而准,取之中的险劲为要节,出锋需乾净俐落,利而不墬.
笔画七 啄
又称短撇,为一向左下之笔画,如同鸟啄树般的力道和气势。
笔画八 磔
向左下之笔画,徐徐而有劲,收尾时下压再向右横画而慢慢收起。
以上为永字八法,势中国书法笔画的根基,由练熟此八划后,即可延伸多样笔画,并各得其精神气度。
第三课:学习写字笔顺方法:
先横后竖 例字:丁、十、下、木
先撇后捺 例字:
八、令、天、全
从上到下 例字:京、尘、泉、苗
第四课:学习写字笔顺方法:
从左到右 例字:他、担、江、行
先里头,后封口 例字:日、田、团
先中间,后两边 例字:小、水
从外到内 例字:月、向、同
第五课:汉字偏旁部首,左部
例:シイェ亻冫土忄扌氵犭等
第六课:汉字偏旁部首,左部:
例:木、月、贝、车、火、立、目、弓、方、片、山等
第七课:汉字偏旁部首,右部:
例:卜、攵、斤、欠、阝、彡、刂、寸等
第八课:汉字偏旁部首,上部:
例:ョ、ミ、宀、彐、艹、、等
第九课:汉字偏旁部首,下部
例:女、王、心、火、山、大、业、衣、血等
第十课:数字写法: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第十一课:汉字独体字举例
丑、丹、井、不、专、兴、午、水、夫、力、更、瓜、农、月、古、人、父、手、立、元
第十二课:汉字半包围结构
医、区、句、过、边、厅、差、同、可、厉、疾、疼、灰、后、厚
第十三课:汉字全包围结构:因、团、困、国
第十四课:汉字左部与右部组合木:杜、枚 土:坟、坤 氵:汗、汉
扌:拦、择 亻:你、他 讠:许让
第十五课:汉字上部与下部组合艹:英、苗 大:奋、夸 齐、条、寺、香
冖:军、写 :笑、笔 皇、泉、宋
6.硬笔书法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写好横钩和横折钩,指导学生练习书写含横钩和横折钩的字--写、同,要求写得正确、美观、大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汉字基本笔画的观察临写,学会基本笔画的用笔和书写,提高学生的写字质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品质;感受正楷的结构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教学重难点】
学会基本笔画横、竖、撇、捺基本笔画的用笔和书写。【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简要讲述学习书法的重要性,写好汉字的重要意义。2.名家书法作品欣赏,欣赏完以后谈感受。
二、新课讲解、观察临写
(一)观察写法、掌握要领
1、观看视频,学习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的写法。
2、观察讲义,初步感知基本笔画横、竖、撇、捺。小组讨论:横、竖、撇、捺。怎么写好看。
学生自己观察,说一说:每一种基本笔画的基本要点。(1)横画 一
起笔取侧势,向右行笔。收笔时稍停,向左回锋提收。(2)竖(垂露竖)丨
起笔作顿,转锋向下用力行笔。收笔时顿笔,向右上回收。(3)撇丿
向右下起笔用顿,转锋向左下用力撇出。笔锋送到撇尾,力尽方收。(4)捺
起笔向左提笔,转笔向右徐行,至捺脚处,驻笔一顿,提笔出锋。
三、总结学习成果:评一评、比一比
1.自己评价:写好的同学,自己把认为写的最好的字下面打一个小点,然后给自己评几颗星。
2.小组互评: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推荐、评比优秀作品。
3.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作品反馈,并推出优秀作品,评选出今天的书法之星。
四、归纳所学、总结提高
回顾这节课学习的内容,畅谈收货。引导学生归纳横、竖、撇、捺基本笔画的写作要领。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一、硬笔书法简介
二、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 1.书写姿势 2.执笔方法 3.运笔
三、欣赏几幅现代硬笔书法作品
四、练习并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技法 【学具准备】 钢笔,铅笔,练习本,【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介书法的概念并且阐述小学生练习书法的好处,培养学生的兴趣。1.简介书法概念。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2.鼓励学生学好书法,阐述学习书法的好处 学习书法至少有四个好处: 第一,中国书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人聪明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独有的一门艺术。教育部早已将其列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作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少儿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主要是动手,尤其是训练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达到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动作靠大脑指挥,经常有规律地训练,对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十分有益。少年儿童正值生长发育的高峰期,12岁时大脑发育已基本接近成人。在此之前,抓住这个大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学习书法,对促进少儿大脑的生长发育,开发智力,培养高智商的人才非常必要。这一点往往被很多家长忽视 第三,书法有严格的书写法则,少年儿童,尤其是小学阶段,主要是识字,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又学习书法,既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促进文字书写水平的提高,把字写得更加整洁美观,又合乎规范。第四,学习书法需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对于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少年儿童来说,通过书法学习,可以逐步养成细致耐心、自觉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有益于意志的锻炼,进而促进文化课的学习。
二、欣赏几幅古代书法作品 1.投影展示 2.学生观摩
三、简介硬笔书法的特点
硬笔书法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它不仅作为一门艺术而存在,而且有很强的实用价值。随着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在很多的领域里已经不适应毛笔书法了,取而代之的则是硬笔书法。毛笔质软而柔,能表达出丰富的艺术语言。然而,不管怎样,它只是软笔的线条:点、面、线、骨、肉、血。硬笔则不同,它质地硬,写出的线条刚劲挺秀,骨感突出,清新明快,均匀简洁,易于掌握,便于分析。而这些又都是毛笔书法所难以匹比的。因此,硬笔书法以其强烈的个性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正是由于硬笔书法的应用范围广、实用价值高,所以,写好硬笔字也就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四、讲解并练习书写姿势 1.简介并示范书写姿势
我们在写硬笔字的时候,一般都是坐着写的,因为站着不易看清楚笔画的书写。写字的姿势特别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头正。头面要端正,微微向前倾,可以俯视桌上的字帖,静心宁神; 身直。身体要坐直,双肩横平,腰部挺起,胸部不要靠牢桌子; 臂开。两臂展开,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均衡对称;
足安。就是双脚放稳,平行向前,脚可略分开,使力量集中在腰部 2.学生根据示范练习坐姿 3.教师纠正不正确的坐姿。
五、讲解并练习执笔方法 1.执笔方法介绍
毛笔的执笔法是“五指法”,而钢笔字是“三指法”,就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夹住笔,前靠尖约一寸处,无名指紧托中指,小指上托无名指下靠桌面。指要实,掌要虚,笔杆在书写时与纸面呈45°角。执笔要稳。但又要运用灵活,用指头执笔,用腕来运笔 2.学生练习执笔方法
3.巡视、纠正不正确的执笔方法
六、运笔的方法与练习
钢笔书法在运笔方法的要求上,相对毛笔书法要简单得多。毛笔书法讲究逆锋起笔、回锋收笔等等,并且手臂手腕同时用力。而钢笔书法只要在起笔的时候稍微下按,收笔稍微停顿就可以了。运笔的关键在于运腕。在书写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虚实关系。也就是用笔的轻、重、快、慢等等相结合,线条的提按是表现书法笔划的重要因素。
力度和节奏。在钢笔书写过程中,笔划粗细的变化是由于用力大小不同而形成的。只有通过对每个字的笔划的节奏感的把握,写出来的字才能有力度。
7.硬笔书法文 篇七
一、小学开设书法课的优势
小学阶段很适宜开设书法课。首先, 小学生手腕灵活, 模仿能力好, 可塑性强, 书法教学效果显著。其次, 相比较而言, 小学生所学科目较少, 作业负担较轻, 时间上较为充裕, 适合开展书法教学。此外, 笔者发现, 书法教学在整个小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不会削弱其他学科的教学, 反而对其他学科的教学起着推动作用。小学是一生的奠基阶段, 字写得好坏、书法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作业质量, 更重要的是会对学生本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
书法讲究如何把笔画写得生动灵活并富有生命力, 如何把字写得结构合理、姿态优美, 如何布局谋篇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观察, 通过观察找出每个字的书写要领并牢记, 做到成竹在胸。因此,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自然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
2.能够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小学生在习字之初常常不会判断字体的美丑。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自己的模仿练习, 他们会逐渐认识到字体的美丑及判断标准, 在教师点评、自我评价及同学互评中, 从无到有逐渐培养起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能够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书法练习本身要求其练习者平心静气, 排除杂念, 全神贯注地去观察、去临写。小学生有好动的特点, 而经常练习书法能够帮助他们使自己安静下来, 因此, 书法对性情急躁、不求甚解、潦草马虎的学生来说, 无疑是一剂良药。实践证明, “久服”这剂良药可医浮躁, 使学生学会沉思, 并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4.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自信心, 提高成绩
一般来说, 书法水平的提高有个先快后慢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小, 模仿能力强, 在练习书法之后, 很容易发现自己的进步。进步的喜悦加上教师的表扬激励, 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的信心, 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 从而拉动学习成绩的大幅度提高。
二、如何开展小学书法教学
既然书法教学在小学教学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那么, 该如何开展书法教学呢?其实, 开展小学书法教学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它是有方法可依、有经验可借鉴的。接下来, 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开展书法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是提高认识, 大力倡导。教师应在充分认识书法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 在课上课下大力倡导, 带领学生欣赏书法佳作并带头练习。同时, 教师要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有关书法理论的书籍, 从而提高自身的书法理论水平, 以便指导教学。
二是精选字帖, 确定用笔。平时的书写工具可以随便些, 圆珠笔、钢笔、中性笔皆可。但书法则不同, 书法选帖和选笔要认真谨慎。目前, 市面上的书法字帖很多, 教师应选择字体秀美端庄的手写楷体字, 特别是带有田字格的, 这样便于端正字形, 注意要少选印刷楷体字, 因为它很难临摹出效果, 会让学生缺乏成就感、失去自信心。此外, 选笔不宜过大, 大小适中为宜。
三是初期面上泛临, 重视观察模仿。教师在教学之初可稍做讲解, 教给学生读贴的方法, 然后开始描红或临帖练习, 进行面上的初步练习, 让学生对字帖字体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
四是以点带面, 点面结合。教师要抓住典型字精讲多练, 讲练结合。每日示范讲练几个字, 积少成多, 讲解应先点画后结构, 把笔画练习和整字练习结合起来。同时要向学生讲授基本的书法理论知识, 如笔画上的不同形态, 结构上的上紧下松、布白均匀, 语言要浅显易懂、生动形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可集中指导学生反复练习同一内容, 如一首古诗, 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 让学生热爱书法。
五是以展促练, 激发兴趣。在进行书法教学时, 教师要及时点评、展评学生的书法作品, 激励学生进步。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 好的作品不仅仅是教出来的、练出来的, 更是展出来的、比出来的。可在校园中开设书法专栏, 定期举办优秀书法作品展, 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进取心。
六是精心选拔, 倾力指导。教师可精心选拔优秀的学生作品参加校外书法比赛, 并把它作为推动学生练习书法的又一良机和措施。书法比赛能激发斗志、提高水平, 荣誉证书则更能鼓舞士气。
七是重视自评互评, 提高书写水平。无论是课堂练习, 还是展出书法作品, 笔者都不失时机地请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指缺点、谈收获, 在培养学生赏评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 提高他们的书法水平。
此外, 教师还可运用实物投影仪展讲书写过程, 展评学生作品, 还可插讲书法小故事, 强化教学效果, 增添情趣。
8.试论小学硬笔书法教学模式 篇八
关键词:硬笔 书法 教学 模式
一、提出模式的依据
书法教学本身枯燥乏味又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书法教学中,有些学生进
步快,有些学生进步慢,有的甚至毫无进步可言,这其中,学生个体素质差异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但同时,老师普遍性的“教”与有针对性的“导”的能力与水平,是学生个体差异外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真正做到“提笔就是练字”,关键是教师要对书法教学有高度重视,并且写得一手好字,对硬笔书法教学的理论、实践有较深的认识、领会,受过规范的书法训练。老师掌握了硬笔教学的正确方法,就为学生写好字创造了先决条件。其次就是让学生接受正规的硬笔书法学习,书法教学重在授法,教师依“法”授课,学生写字有“法”可循,做到“提笔就是练字”,才能改变自身的书写水平。同时,汉字是中国特有文字,书法是一门具有三千多年了民族艺术,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即使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我们都应该继承这一民族瑰宝,让它焕发出美丽的光芒。
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进行书法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和思维特点,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结合书法教学本身的特点,我采用“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模式的操作过程
1.认知: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这是因为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新课标》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识字,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也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写字对提高文化素养也有重要作用,长期认真地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审美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文化素养。
因此,首先端正学生的写字态度,培养学生刻苦练习的精神。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生硬的说教学生不易接受。我收集了许多书法家的故事,学生在娓娓动听的叙述中,被书法家刻苦练习潜心钻研的精神所感动,同时又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其次,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及握笔习惯。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危害不小,轻者影响写字质量,养成不良习惯;重者影响生长发育、不利于身心健康。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书写,不仅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实践:学习、认识了每个笔画的规范书写,接着我在田字格小黑板出示一些范字,不作任何的提示、讲解,让学生自己去与同学交流、尝试书写。
3.再认知:拿自己写的字与范字对照,学习、有范字写的漂亮吗?要想把字写得漂亮,有窍门吗?让学生重新认识“每写一个笔画之前要看准下笔的位置,这主要指在临摹字帖过程中,一要看准字帖上字的笔画在格子中间的位置;二要看准笔画的形态,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当中或在同一个字的不同部位有长、短、横势、竖势、斜势等不同的表现形态,应看准、写准;三要看准笔画的粗细,是重下笔还是轻下笔,收笔是顿笔还是出尖,要看准、写准。做到位置准确、长短适宜、粗细恰当。”学会了临摹范字,就能做到准确临写范字。
4.再实践:即学生再按自己与同学总结出来的方法练习。
三、模式操作注意事项
1.前期,把书写的方法技巧讲解清楚——书写示范——生临写——师生一起评价——生再写——师生一起欣赏。在往后的教学中,讲授一个新笔画时,对笔画的特点和写法我不直接讲明,而是让学生通过一些小问题来启发学生,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比较,去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创新精神。
2.学生练习,师要来回巡视指导,对还不太理解或写不好的学生,手把手带他(她)在本子上写,使其对运笔的轻重缓急有切身的感受,体会和掌握硬笔运笔的要领。
3.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反复抓,抓反复,尤其应引导学生亲自体验,自悟问题的缘由,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培养学生认真读帖的好习惯。读帖是指临摹者在写前对字帖静观默察,细想体味,对范字形成清晰的印象,做到成“字”在胸,意在笔先。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不读贴,或对字帖稍作浏览,就匆匆下笔,以至顾此失彼,徒劳无功。要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读贴能力和习惯。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临笔画,临间架结构,临行气,临章法等。
5.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习惯。勤学苦练是古今书家的共同之处。如何让学生做到这一点,我的做法是讲故事,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爱听故事是小孩的天性,自古至今有许多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练字的轶事趣闻。我在写字课中有重点地介绍他们勤学苦练书法的事迹。
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当然,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对此,教师一定要从严、从实、从点滴抓起,要抓住小学阶段的最佳时期,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硬笔书法文】推荐阅读:
硬笔书法培训教案07-21
硬笔书法校本教材08-11
硬笔书法学习心得08-22
少儿硬笔书法入门10-18
硬笔书法教案讲义10-27
二年级硬笔书法11-20
教师硬笔书法比赛内容07-17
青年教师硬笔书法方案11-16
清正廉洁硬笔书法作品06-18
硬笔书法活动课案例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