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色文化育人(精选7篇)
1.浅谈红色文化育人 篇一
1.临沂大学“红色育人工程”的基本内容
一是“三进”——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进校园”就是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做强红色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三馆”建设,做精电影院、大剧院和音乐厅“三院”建设,做大临沂大学学报、临沂大学报和校园网“三媒体”建设。“进课堂”就是从教材,到课时、到学分、到考核体系,全面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进头脑”就是利用灌输式、熏陶式等各种方式,让红色文化在学生头脑里生根,能讲出来、写出来、演出来。
二是“三下”——下基地、下农村、下工厂。“基地”就是我们这次挂牌的“一个中心、八个组团”临沂5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我们的的教学实践和红色育人双基地。这“三下”不能少于一个月,下基地安排在第一学年,下农村、下工厂要结合学生的实践课程来安排。
三是“三研”——研编教材、研究课题、研发产品。我们研编的红色文化教材,不仅仅是临沂大学的红色教材,也要成为全国老区大学的教材;研究课题方面,要成立沂蒙文化研究所,作为独立设置的研究机构,同时挂省里批准成立的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红色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牌子,还要把省里的沂蒙山文化研究纳进来,共同推进红色文化研究;研发产品就是要研发具有沂蒙老区特色的旅游纪念产品,这正是目前我们临沂旅游市场所缺乏的。
“六个一”活动: 1.一场军训。高度重视新生军训工作,开展为期两周的新生军训活动,2学分。2.一场红歌会。每年在新生中组织开展一次红歌合唱比赛,强化红色记忆,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整体“精气神”。3.一场红色运动会。每年举行一次规模适度的红色运动会,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到体育等竞赛中,为师生打造一个喜闻乐见的运动参与平台。4.一场红色演讲比赛。鼓励学生进行红色文学与文艺创作,通过演讲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思、学、讲红色文化,在学生中普及红色文化理念。5.一次红色文化高端论坛。每年举行一次全国红色文化高端论坛,广泛邀请全国各地红色文化研究专家,挖掘红色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重要的育人价值,不断完善红色育人工程体系。6.一次红色育人评先树优。每年评选表彰一次红色育人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或红色文化建设精品,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典型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2.井冈山精神的内涵、现实意义及当代启示。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现实意义:
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是共产党人必须保持的信念。
2、“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创新气概,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气概。
3、“艰难奋战而不溃败”的优良作风,是共产党人必须保持的良好作风。
4、“唤起工农千百万”的群众路线,是新世纪必须坚持的党的生命线。
启示之一:无任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发展工作。
启示之二: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在破解发展难题、探索发展新路中与时俱进,走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启示三: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始终牢记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组织保障。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井冈山道路是不朽的,井冈山精神是永恒的。中华民族的崛起,依靠的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历史文化传统,依靠的是井冈山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支撑并推动伟大的事业。历史造就了井冈山精神,时代需要井冈山精神,正如胡锦涛总书记说的那样,“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迎难而上,奋发进取,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3、雷锋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今时代如何发扬雷锋精神。
周总理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雷锋精神是产生于50年前,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人们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也越来越具有时代的特色。现代的雷锋的精神内涵非常丰富,包括 雷锋精神的实质内涵,集中体现为:爱国爱人,助人为乐的大爱精神,谦虚谨慎、自强不息的人生精神,刻苦钻研、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当前,我们应该发扬雷锋精神?
第一,雷锋精神的发扬应该共同参与。任何一种广泛的学习活动,都离不开倡导者、宣传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的倡导、宣传和组织工作对于活动的发起和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虽然就活动的开展而言,其承担了与参与者不同的角色,但是,在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方面,他们却同参与者一样,承担着相同的职责和义务,甚至更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如果将自己抽离于学习活动之外,要求别人学得热火朝天,而自己却在一边袖手旁观,不仅会打击参与者的热情,而且会引发其对活动价值和意义的怀疑。长期以来,中国形成了一种“政治驱动型社会道德教化模式”[1],它主张欲“治民”先要“治官”。为政者的道德行为直接影响着民众道德行为,二者是一种“风”与“草”的关系,“草尚之风,必偃”[2],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有其现实意义。因此,在学习活动中,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不仅成为雷锋精神的倡导者、组织者,更应该成为学雷锋的自觉践行者,这样才能顺应时代要求,不负群众期望。
第二,雷锋精神的发扬应该发自内心。雷锋精神的发扬要付诸行动,但是,德行与德性之间并不存在绝对一一对应的关系,良好的德行可能恰恰出自于不良的动机。因此,我们在看到德行对社会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如何使德行的展开成为一种个体的内在自觉。雷锋精神虽然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是,它的价值和意义却可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它留给我们的不是空洞的政治符号,而是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因此,雷锋精神的发扬,绝不是一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模仿,也不是一种短暂的表演,更不是一种当下的政治任务,而是一种生命的自我充实和人生境界的提升。只有真正认识到雷锋精神与人的生活的本真联系,才能褪却浮躁之气,戒除邀取功名之心,使雷锋精神的发扬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追求,从而避免“雷锋三月里来,四月里走”的尴尬。
第三,雷锋精神的发扬应该得到社会环境的有力支持。德行的展开,不仅需要人们内在德性的完满,更需要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持。在一个民风纯朴,信任度极高的社会里,人们不需经过什么内心的纠结,也不用担心会遭致什么风险,就会义无反顾地伸手扶起倒在路边的老人;然而,在一个出手相扶反而可能会被讹诈或诬陷的社会里,人们则可能会选择视而不见,躲之唯恐不及。因此,要使雷锋精神发扬光大,社会伦理氛围的支持非常重要。首先,要为雷锋精神提供各种社会支持(例如精神上的鼓励、赞许),使其得到应有的肯定;其二是建立相应的代价补偿机制,使因践行雷锋精神而遭受损失的人得到相应的补偿;其三是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使那些欲图因一己之私利而消解、打击甚至毁灭雷锋精神的人忘而却步。总之,“在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中,道德义务的无偿性、超功利性和非权利动机性,恰恰应该用道德主体的幸福和欢悦作为最起码的酬报。”[3]全社会要怀着善意、感恩的心,营造出一种尊重雷锋、爱护雷锋的氛围,才会使得雷锋精神无所顾虑地得到发扬,淋漓尽致地得到体现。第四,雷锋精神的发扬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雷锋精神的发扬让社会充满了温情,但雷锋精神不应该承载过多的负荷。我们在尊重和爱护雷锋精神的同时,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在他人发扬雷锋精神的基础上坐享其成,从而放弃了自身应尽的责任。我们在赞扬爱心人士拾捡垃圾以保持清洁的行为的同时,应该反思自己是否有过随地丢弃垃圾、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环卫工人也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因有了雷锋的善举而推卸了自己的责任。我们在感动于某些年迈
老人倾情奉献,供养一些素不相识的学生上学时,更应该反思社会在资助体系建设上是否已经做到位。总之,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雷锋精神的发扬,但是,一个分工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其有效运转更离不开各个个体、各个部门的各尽其能、各司其责。如果将社会发展的希望完全寄托于雷锋精神身上,那么,不仅可能会背离雷锋精神的初衷,甚至可能使得社会成为一个养懒汉的社会。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雷锋精神不可或缺,但是,雷锋精神的发扬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3.沂蒙精神的内涵、特征、价值功能和时代意义,且结合自身谈如何继承和弘扬沂蒙精神。沂蒙精神的科学内涵。“爱党爱军”,集中展示了沂蒙人民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这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宝贵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精神的主要特征。一是地域性。二是人民性。这是沂蒙精神最为突出的特征。三是时代性。
1、政治信仰。
2、价值取向。
3、价值标准。是非曲直、善恶美丑、荣辱得失。沂蒙精神就是一面镜子,经常拿 来照照,就能找到答案。
4、行为和职业规范。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很明确、很具体,就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5.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沂蒙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既有丰厚的历史意蕴,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形成渊源、基本内容和价值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而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形成渊源的一致性 沂蒙精神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构建。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因而了解和认识沂蒙精神的形成发展历程,对于理解和把握必须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沂蒙精神的形成发展是历史经验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样如此。因此,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认识到其长期性、渐进性,自觉地进行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时代精神的提升,同时反对急于求成和消极等待两种错误倾向。
二、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基本内容的一致性 沂蒙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特征,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而形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可贵革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
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体系。沂蒙精神,其本质是一种红色精神,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样,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将国家意志、社会意志、个人意志凝聚为一体,倡导核心价值,形成核心力量,从而引领社会思潮和社会风尚。
三、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价值目标的一致性 沂蒙精神的价值目标是保家卫国和富民强国。沂蒙精神的基本特征是“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但其终极目标和价值指向仍是一种家国观念。由爱家而爱国,由保卫家乡而保卫祖国,由艰苦创业而福泽四方,这就是沂蒙精神的核心价值和目标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实现保家卫国和富民强国。由核心价值到表层价值,由日常生活到行为规范,由思想文化到政治经济,由个人伦理到国家意志,这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初衷和归宿。
2.浅谈红色文化育人 篇二
一、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重要性
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将红色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既是党的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对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 也是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当代德育实践提出的最新要求。高校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直接提供了天然的资源。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学校全面布局, 利用本校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 将理论修养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把历史熏陶和现实探索结合起来, 把学习教育和思想洗礼有机结合起来, 把把整改立制和激发动力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
二、以红色文化校史践行四大育人功能
1. 挖掘校内文化内涵, 实现信念的导向价值功能。
源自延安的北京理工大学, 代代师生牢记校史、不忘初心, 追先烈遗志, 承历史重托, 传延安精神, 继报国之效, 攻坚克难投身新中国的国防科教事业, 矢志传播科学与理论文化知识, 以史为鉴, 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谨记徐特立老院长“实事求是, 不自以为是”的教诲, 践行“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 秉持“高远志向、精深学术、强健体魄、恬美心境”的育人理念, 这就是北理工独特的红色文化给予的最好的精神食粮。
2. 理想引导, 实现高尚道德的教化价值功能。
北京理工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的革命传统实践教育, 通过构建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 让学生党员更好地传承革命传统, 弘扬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 引导他们在实践中牢记党史, 增强党性, 提高素质。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也是人民军工创建85周年, 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拓展北京理工大学红色教育实践的渠道, 北京理工大学建立了一系列红色实践教育基地, 并以此为载体进行红色革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2016年4月, 在“两德故里”建立首个红色实践教育基地。5月, 在具有“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之称的山西省武乡县建立学生党员红色实践教育基地。6月, 在江西省兴国县官田中央兵工厂旧址群建立了党员红色实践教育基地。7月, 在延安自然科学院遗址建立了学生党员红色实践教育基地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基地。
上述红色实践教育基地的建成, 其目的是通过树立正确的红色文化育人导向, 构建立体化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体系, 帮助青年学生认同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 熔铸爱国主义情操,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实现理想信仰的有效引导。
3.“咀嚼”与“消化”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 实现健康情操的陶冶价值功能。中华民族的崛起, 不仅需要依靠勤劳勇敢的历史文化传统, 更需要依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北京理工大学一直致力于让青年学生自觉接受红色文化浸润, 为此, 该校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来孕育红色校园文化氛围。学校通过出版北京理工大学文化建设丛书来还原历史, 为红色文化资源提供了宝贵的文献。先后出版了六部兵工学科专业史, 还有一些具有红色资源的回忆录。如《北京理工大学文化建设丛书:红色“有”情》一书得到社会好评。
4.开拓知识支撑, 实现与时俱进的创新价值功能。青年学生是具有良好科学和人文素养的特定群体, 为了使红色育人取得事半功倍的实效, 必须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 全方位、立体化地进行以科技为背景, 以知识为支撑的红色育人教育, 籍此实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教育功能。
北京理工大学结合自身独特的国防科教资源, 通过专家讲座、知识竞赛、素质拓展、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优秀国防生事迹交流等国防科技色彩鲜明的专题活动, 开展红色文化和国防科技教育。
三、基于红色文化资源的高校育人体系构建
1. 加强宣传并建立体制机制。
北京理工大学通过校园文化建设, 建立健全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工作, 加强自身红色校史的挖掘、整理和整合, 注重校内献身国防的先进人物的引领、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延安精神、国防报国理念的育人功能, 将学校的校史文化宣传与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利用体制机制保障红色文化资源宣传效果。
2.全面普及并融入课堂教学
高校要积极主动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将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列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通过多种形式与相关专业教学环节相结合, 实现并强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入脑入心。
北京理工大学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 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 经过不断建设和发展, 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教学基础。在研究方面, 主要开展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与执政党建设等五个方向的研究。在教学方面, 注重结合延安精神、军工专业、国防特色等特色资源, 深化了北理工校园红色资源研究与成果运用, 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 使得学科理论品位得到有效提升。
3.思想引领并有效融入党团活动。高校党团组织集聚了最优秀的青年学生, 这些组织既应成为红色文化的承载者, 也更应是红色教育的主力军。高校各级党团组织应该充分发挥广泛联系青年学生的自身优势, 恪守使命职责, 通过举办党课团课、演讲、论坛、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 构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 拓展红色文化传播渠道, 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 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效果。
4.传承创新并有效融入校园文化。高校文化是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和发源地之一, 而红色文化又是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 应将红色文化与高校文化深度融合, 有效充实和切实提升高校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高校可以通过红色主题, 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 同时利用网络、校内广播电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校园新媒体和自媒体, 借助微视频、微电影、校园短剧等新型传播形态, 深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利用。
荣获北京高校“十佳辅导员”称号的北京理工大学学生辅导员张扬成立了“归来”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室, 集中时政热点、红色历史和现象进行思辨交锋来探讨问题, 其目的在坚强理想信仰、重塑民族自信, 培养家国情怀, 呼唤文化归来, 自信归来, 信仰归来。目前, 总出品10万余字, 累计总浏览量9万余次, 起到了很好的红色资源育人效果。
摘要:红色文化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先进文化的坚实根基。高校的办学历程和办学实践, 本身就是一种特有的文化资源, 更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载体, 我校是我党创办的第一所具有光荣传统和红色传承的理工科大学。探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体系的构建, 并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提出红色文化育人价值功能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价值功能,育人体系,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陈海燕.高校红色教育的机理分析与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01) :73-76.
[2]李霞.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 2013.
[3]刘振强.以红色资源为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当代教育论坛, 2013, (05) :52-56.
[4]潘松文.红色文化之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及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 (11) :89-90.
3.浅谈红色文化育人 篇三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自身诞生、发展以及领导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过程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它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结晶,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可以增进人民的爱国情怀,培育人民的高尚情操、铸就人民的创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近年来,随着历史文化的升温,以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不断问世,并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红色文化以其特有的魅力在满足人们文化娱乐需要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人民大众提供着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以史铸魂工作中充分利用好各地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其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湖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在以史铸魂工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湖南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和人民军队的创建地之一,是毛泽东思想的最初发源地。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灿若星河的革命人物,给湖南留下了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使湖南成为全国著名的“伟人故里、将帅之乡、革命圣地”。“本固而枝荣,根深而叶茂”,作为重大党史事件发生地、杰出党史人物诞生地和红色革命根据地,湖南的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全省红色革命遗址达1830余处,遍布14个市州,被评定为各级别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00余处,其中国家、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0处。如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湖南自修大学旧址,韶山毛氏宗祠、毛鉴公祠、毛震公祠和醴陵先农坛等,见证了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万丈豪情;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炎陵县毛泽东主持连队建党旧址,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平江起义旧址等,是共产党人星火燎原、矗立在湖湘大地上的武装斗争丰碑;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旧址、“平江惨案”旧址等,展现了共产党人烽火连天、捐弃前嫌的抗战岁月;中共湖南省工委旧址、湖南和平解放秘密活动旧址等,反映了共产党人不屈不饶、引领人民走向解放的光明前景;而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任弼时故居、胡耀邦故居等为数众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故居,则是湖南红色遗址中最具魅力的亮点。
新中国诞生后,为了铭记党的奋斗历程,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弘扬他们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范,湖南各地修缮了许多重大党史发生地或重要党史人物的活动纪念地,新建了大批相关纪念设施,如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任弼时同志纪念馆、胡耀邦故居陈列馆、贺龙公园以及湖南党史陈列馆等。这些纪念场馆以各种形式和手段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湖南的历史和湘籍共产党人充满传奇的革命事迹,成为湖南这块红色土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遍布三湘、为数众多、各具特色的红色遗址铭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南人民艰苦奋斗、勇于牺牲、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资源,在以史铸魂工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值得我们倍加珍惜、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以更好地发挥其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以史鉴今,把党史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在以史铸魂工作中,要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注重将党史的学习与现实的实践有机结合,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接受教育和体验。第一,加强红色文化专题教育。通过现场考察、理论探讨和思想交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革命先辈为镜子、为榜样,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观念、加强党性修养。要以当代的眼光审视党史,挖掘于今更有借鉴意义的党史专题,善于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党史考察,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资源鉴古知今、资政育人的作用,真正让红色文化成为实现科学发展的信息源和资源库。第二,开发红色文化产品,不断创新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要善于利用各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红色文化产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的资政育人作用。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艰难历程中所创造的光辉业绩,所谱写的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是孕育中国先进文化的摇篮和沃土,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的人似乎进入了文化危机、精神危机、诚信危机、道德危机的尴尬境地。如何走出精神家园的虚无与浮躁,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回归传统、回归党史,从厚重的党史中去找寻解决问题的金钥匙,通过党史的洗礼找回失落的灵魂,重塑高尚的情操。以党的历史、党的领袖人物和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先进模范人物为主题而创作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品,构成了中国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在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要用小说、诗歌、书画、舞蹈、影视、戏剧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红色文化,发挥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场所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教育宣传,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深入人心,进一步凝聚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美好新篇章的正能量。
三、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把干部的学习教育和思想洗礼有机结合起来
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领略革命精神的真谛,让广大党员干部在体验红色文化中思想受到震撼,心灵得到洗礼,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不断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将“党校课堂+教育基地”的模式延伸深化为集党校课堂教学、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教学、警示教育以及调研实践的“四位一体”模式,引导党员干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体验中感受“红色”精神,并将其内化为自我需要和自觉行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本着就近方便、节俭有效的原则,带头赴革命纪念地参观学习。为防止参观学习走马观花、泛泛游览,要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带着问题参观,通过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追忆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和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感受伟大的革命精神,感知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认识。
四、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把建章立制和激发干部内在动力有机结合起来
開展以史铸魂工作,就是要改造思想,教育干部。一要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等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作用,强化管理,使广大党员干部参观有收获、心灵有触动。二要建立健全激发党员内在动力机制。尊重党员感受和需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自我价值实现以及党的事业发展的关系。三要注重在红色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红色文化是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开发红色文化就是开发党的政治优势,发展红色文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红色文化就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党员干部,就是要以革命先辈为标杆,查找自身不足,剖析问题根源,找到改进措施,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宗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把我们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歌可泣的光荣史,深深根植于党员干部的心坎里,从而进一步激发宗旨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拼搏意识,自觉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滋生蔓延。
4.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 篇四
教育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
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
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决定。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许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可能的。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园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积极影响。
二是由教育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决定。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辨析能力差,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容易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的学校理应创造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三是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决定。自从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也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只注重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暗示。但人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知识传授来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这也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是由教育“三个面向”指导思想及教育改革趋势所决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基础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走向。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这同样要求我们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
二是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修及教学设施(如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等)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的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课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保持校园环境的洁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免受外来干扰。
三是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全部包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要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件由学校负责,自己能办的由师生自己地动手完成,如:课室布置、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
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
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合符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工会主席、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级长、政治科科长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线”管理。即:“党支部棗工会棗团委”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棗德育处主任椖昙都冻班主任”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大队部棗团支部、班委会、少先队中队棗各班值日生”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校长室、德育处棗公安局、派出所棗学生家长”一条线,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
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就、有总结)、“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三落实”(组织、经费、器材),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业余团校、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蓝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术组等,由老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和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三小”活动等),又要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还有必要设置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鼓励全校师生一起参与。
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第三、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学、赶、帮的热潮。
第四、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第五、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演讲比赛、创建活动等,以培养正确的舆论。
第六、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第七、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
第八、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舆论。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5.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
人际关系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学校也不例外。从横向看,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的人际关系;从纵向看,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间的人际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仅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谈点看法。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既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提倡同学间学习上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纪律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思想上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烦恼;要正确地
引导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才能得以健康地成长。
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德育功能
第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整齐光洁的道路交通,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第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自动消失。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校集体为单位,注意学校的集体形象。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处理好个人和集体之间的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协作,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要牺牲个人利益,否则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人际压力。这种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建成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友好的集体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要服从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中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当今中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是比较差的,而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校园环境中会感到心旷神怡而暂时逃离“神经紧张,甚至心烦意乱”的境地,在轻松的心境下,心窗打开,可增强进取心,从而自愿接受困难的挑战。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使内向孤僻的学生合群并找到知心朋友,扩大胸怀;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因沉浸在欢乐或业余爱好中,因注意力转移而冲淡和忘却不愉快的心理因素,就不至于“越想越别扭,越想越伤心”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2.美育功能
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但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他们追求美,却不善识别美,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误以丑为美;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追求内在美,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深刻有内涵。而优良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创造美的能力。
环境美可以升华为情感美。美丽安适的校园建设,整洁漂亮的教室布置,朴素大方的服饰打抢,以及校园空气的净化、文明礼貌语言的使用、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均可诱导学生鉴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在一系列审美活动中,学生会认识到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劳动创造的;感受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深刻内涵;真正懂得和体验到诸如“大方”、“优雅”、“和谐”、“风度”等这些描述美的有关词汇的含义,从而把这些词汇的内涵变成他们自觉的行为,使追求美、创造美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
3.实践功能
随着分配制度、就业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青年学生面临着人才市场和优化劳动组合等种种考验。因此,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树立竞争意识,努力也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以创建活动、达标活动、争先创优活动及各种竟赛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树立强烈的竟争意识、参与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增强了学生的竟争意识,又使学生在争创活动中受到锻炼,提高竟争能力。
未来社会是一个人际广泛交往的社会,社会对未来人才社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娇生惯美,在外不会主动地正确地交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自然要成为培养交际能力的主阵地。而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交往的信心,各种活动的开展既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交际场所,又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又是行为主体,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既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及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多种技能,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还可以磨炼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要使学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虽不是立竿见影的,但却是稳定渐进的,要相信,优化的校园文化必然会结出人才成熟之果。
5.浅谈红色文化育人 篇五
红色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对社会及个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在某种程度上引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明确及合理利用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一、含义:
(一)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精神的重要体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有着不同的涵义,其体现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内涵也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红色文化主要包括物质、精神、行为三个方面:从物质文化角度上讲,红色文化的载体可以是人、是事也可以是物;从精神文化角度上讲,红色文化就是红色文化的思想精髓,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改造历史过程所创造精神成果的总和;从行为上讲,红色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开展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二、联系:
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为当前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中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社会工程。
(一)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广泛地汲取了人类文明的精华,将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熔于一炉,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集大成的特点。联系以往的历史和当今的现状,无论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红色文化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
(二)红色文化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化在内容上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的核心价值,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怀。在理想信念追求上的一脉相承,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的一致追求是红色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红色文化通过对具体、真实的历史事件的重现以及先进事迹人物的宣传,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的宣传平台。
(三)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实践产物,全面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精髓。一方面红色文化展示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红色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的社会理想方向,两者价值取向的一致,其核心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社会发展提供保障。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与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结合,集中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的表现。这种思想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色文化共同具有的精神价值追求,具有内在的同一性。
(四)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革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形式。红色文化以其生动活泼和富有吸引力的优势更容易被大学生吸收,能够更通俗生动地演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逐步将文化影响力转化为强大的建设动力,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这种优势在高校尤为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传播主要依靠理论课堂,将红色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体系中,利用红色文化表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方面的特点,可以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特性和基本要义,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真正的“入人脑,进人心”,提高教育效果,并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红色文化的凝练与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红色文化的深厚土壤里,但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汲取了红色文化的精华而去其糟粕,它对充满革命与暴力色彩的红色文化进行提炼升华,它体现了红色文化的主流并将其扩大为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普世价值。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对共产党人精神的彰显,它展现了共产党人不懈奋斗、追求解放的精神风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红色文化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
(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红色文化的发展。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红色文化体现出时代气息,要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保持方向上的一致;同时,文化的建设发展也越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撑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稳定和安全,帮助大学生抵挡多元价值观念给意识形态带来的冲击,维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不变。文化的建设发展还支撑着民族统一、民族团结凝心聚力,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文化的建设发展还支撑着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灵魂作用,让我们党在面对精神懈怠、能力不足、消极腐败时保持清醒。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也要有一定的精神动力,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优势资源,同样也需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相同的发展方向,把红色文化建设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面旗帜。
三、意义:
1、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对于高校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把红色文化深深植根于高校学生的精神世界里。用红色文化来铸造高校学生的灵魂,就会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高校学生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和传播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
2、加快红色文化发展,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把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去,挖掘红色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平台,进而全面有力地诠释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价值。
6.浅谈红色文化育人 篇六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培育和提高学校师生人文素养,打造红色特色“人文校园”,引导和激励学生深入实践,走近历史,了解和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把口号变成行动,使学生在系列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和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精神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根据我校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优势,紧密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定巩留县高级中学“弘扬红色文化,打造红色校园”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1、领导小组 组 长:黎武智
副组长:明瑶、刘江、哈丽达、阿布都热西提、钟磊、张广斌 组 员:朱振波、陈剑刚、崔玉雄、谢永刚、张德胜
2、工作小组: 各班班主任及任科教师
三、实施途径与要求
建立以革命传统教育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以抓实常规教育为平台,切实开展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实施、举办红色教育活动,办好特色文化专栏,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研究,提升红色革命教育理念,形成理论体系。
(一)环境文化
营造文化环境,让红色文化渗透到学校每一个角落,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闪烁红色之影,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红色之魂,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红色的精神。
1、加强校园硬件环境建设,打造红色景观文化。
(1)学校门口:醒目处介绍学校文化整体构想,布置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墙”,(阐释学校理想、追求、愿景)。可在“文化墙”张贴红色革命宣传画,以彰显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2)在校园可利用的墙面制作红色文化宣传橱窗,将红色内容的故事、图片、名言用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宣传,让学生感受红色的魅力,接受红色的熏陶与精神的洗礼。
2、校园文化
(1)悬挂红色格言,建立红色文化宣传阵地。在教室、走廊、宣传栏等醒目的地方悬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名言格言警句,并简要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介绍雷锋、张思德、白求恩、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优秀事迹,激励学生学习革命精神,争作“四有”新人。让学生们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革命传统文化气息。
(2)举办专题图片展览。举办专题图片展览,让学生充分了解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和光辉事迹,努力学习革命前辈的可贵品质。
(3)建设独特的班级、办公室文化。制定“特色班级”“特色办公室”评比方案,按照评比细则进行评比。教室、办公室布置要开设红色教育板块,鼓励和引导学生、教师参与红色文化建设,精心打造班级、办公室特色文化,体现年级特点、班级特色,让教室、办公室成为学生、教师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红色场所,提升班级、办公室文化内涵。
(4)开办“红色之声”广播站,正常播放红色歌曲,宣讲革命故事,大力宣传红色革命精神,营造特色文化浓郁氛围。
(二)活动文化
1、广泛开展 “十二个一”系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让红色校园文化深入细致得到落实。
(1)每周唱一首红色歌曲;(2)学校每月组织一次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国旗下的讲话;(3)班级每月一次班级红色文化主题教育;(4)每月举行一次红色班级文化评比与交流活动;(5)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师生红歌赛(或大型文艺汇演);(6)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师生“革命英雄在我心中”的红色故事演讲;(7)每学期一次全校师生红色文化征文比赛;(8)每学期上一堂红色教育课,进行“红色”英模事迹宣讲报告,对学生进行榜样和励志教育;(9)每学期读一本红色革命书籍;(10)每月看一部红色革命电影;(11)班级每季度出一期红色革命教育手抄报,举办手抄报比赛;(12)在校园固定位置开辟“历史(党史)上的今天”栏目,每周宣传一位红色革命人物或大事件。
2、结合“清明节”、“五一”、“七一”节、“八一”、“十一”、“一二.九”节等重大纪念节日,举办红色历史讲座,开展红色知识问答、红色诗词朗诵、红色故事演讲、红色文化征文、红歌演唱比赛、红色图片展览、红色实践活动、红色影片展播等丰富多彩的与学校特色建设相关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各种蕴涵红色文化的竞赛活动的开展和作品的展示丰富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3、加强新生的入学教育和新团员的入团教育。凡新学生和新团员都要了解红军长征,参观红色教育阵地,感受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凡新入团的团员都要进行宣誓,积极参加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开展“我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
(三)行为文化
1、习惯培养: 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力求将教育活动系列化,课题化,做到重点清,要求明,措施实。
2、机制推进:规范有序的常规教育深化。依据学校德育工作阶段化、系统性的要求,确定各年级的德育工作主题和德育核心要素。
高一年级切实加强诚信教育、纪律教育,要求学生像革命先辈一样讲诚信、守纪律、守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高二年级切实加强仁爱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引导学生像革命先辈一样,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热爱人民,不追求奢移享受,远离不健康生活。高三年级则要求加强尽责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引导学生像革命先辈一样,为了崇高的理想,坚忍不拔,一往无前。
(四)课程文化:
加强与县文化馆、县博物馆、县党史办等单位的联系与沟通,积极收录整理伊犁州、全国的红色革命斗争故事、传记、散文、诗词、名言警句、革命歌曲以及学校、家乡的历史传统文化,编辑红色教育文化系列特色校本教材。整套教材要设计精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为了使红色文化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要让校本教材成为学生的必读书目,以此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文化积累,陶冶学生精神世界,激发学生诵读激情。
(五)制度文化
7.浅谈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篇七
校园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中涌现出的新概念。随着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对于校园文化的研究也悄然兴起,并得到了社会的关注。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亚文化。教育部门、学校对校园文化尤为重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有力地推进了教育的发展,有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笔者在此就高校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特点及其育人功能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一、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管理及服务实践中所传承、创造、积累并共享的,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切物质成果、精神财富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和。一个国家、民族之所以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特质,是因为有物质文化的影响所在,是不同精神文化熏陶浸染的结果。在校学生具有的独特学识、气质和行为方式,也是莫所在大学文化赋予的一种精神财富。不同的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
二、校园文化特点
1、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在校园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师生员工。师生员工一代代、一届届的共同努力,校园文化才得以薪火相传、持续发展。他们是校园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和传播者,称之为“校园人”。
校园人是校园的主体,是社会人,有思想、有见解,他们的言行举止体现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校园文化发展有指导思想和明确的目标,即“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现代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推动校园先进文化的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推动校园先进文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体力、道德、审美情趣以及个性等方面的充分、自由、统一、和谐的发展,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2、继承与创新并存
高校校园文化是传承与创新的结果,是一个历史筛选、积淀的过程,是一个承前启后、除旧布新的过程。校园文化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优秀的校园文化,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创新。文化的开放吸收不等于兼收并蓄,不等于全盘肯定外来文化。开放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方针,完成育人任务,包括把符合民族、学校实际的健康有益的东西“拿”过来,同时把糟粕剔除掉。
从过去到今天,高校所关注的一直是人的精神的发展,提倡理想的追求和人生抱负的实现,崇尚学术的自由,倡导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勇于批判的精神。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氛围中,高校依然保留着无功利的追求,依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3、校园文化的丰富性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如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有益的文、史、哲、艺术方面的学生社团活动,举办健康活跃的“文化艺术节”、“体育文化节”、“技能文化节”等。这些都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文化要突破学科的界限,学科间相互渗透。纵观古今中外,许多自然科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都同时对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有很透彻的理解。发现相对论的爱因斯坦会拉小提琴、弹钢琴: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兼画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说“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非人文学科的专业教师不应只是机械地传授知识,还应提炼、挖掘专业课中所蕴藏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
三、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草木房屋道路育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精神以及构建适应学生发展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他指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最微妙的领域之一。”环境的熏陶对人的身心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具有巨大的浸润和感染力。
在建筑物设计和布局上体现办学类型的特点,如道路、楼宇、园林小道等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命名,体现着高校的特点。校园的教育功能在于创造一个陶冶人们心灵的场所,有优美、整洁、秩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对生活在校园的人起着陶冶情操与规范行为的作用。
2、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教学活动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与先进的校园文化结合,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相长,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针。大学教师具备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承载着把知识科学传达给学生、延伸人类文化知识的使命。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导引,甚至自身的追求,都是实现使命的手段。教师的自觉追求、行为体现、自觉的理念都影响着学生。
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智育功能,体现在丰富的形式和内容上,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增强能力和发展潜力i体育功能,体现在开展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弘扬奋发向上、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美育功能,体现在通过环境相关活动的开展,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人的审美情趣,美化人的言行举止,陶冶人的品格情操。
3、教师的师德及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在一个人成长发展过程中,教师的影响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的心灵依赖教师的心灵去塑造,学生的思想感情依赖教师的思想感情去感染,学生的意志和智慧依赖教师的意志和智慧去熏陶。教师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德、不倦的教诲,能使误入迷途的学生重新走上正路,成为有用之才,教师的辛勤劳动,顽强意志,不懈奋斗,会给学生带来信心和毅力,促使其成为完美之才;教师丰富的知识,会成为吸引学生攀登技术高峰的“磁石”,使其成为栋梁之才。
高校师生关系是两位一体、不可分割的,是一种工作、组织关系、情感关系、道德义务关系。教师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语和行为,学生的变化也会反馈给教师,促使教师相应地做出调整,进一步影响学生。师生关系是一种师生间的互动,是一种师生间的双向沟通,更是一种师生间的认知。
校园文化是从学校教育环境中生长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亚文化。校园文化使校园中的个体在思想观点、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实现精神、心灵、性格的良性塑造。校园文化在育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浅谈红色文化育人】推荐阅读:
地方红色文化感悟09-28
湘潭红色文化之气韵07-23
“红色文化进校园”总结08-16
论红色廉政文化建设07-23
参观胶东红色文化学习研讨07-25
市场营销论文—红色文化08-01
红色历史文化征文稿09-06
弘扬红色文化_构建特色校园方案09-17
学历史弘扬红色文化 学先进争做合格党员08-29
提升文化育人理念构建育人体系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