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自我反思(精选8篇)
1.每日自我反思 篇一
自我反思 自我改进 自我发展
——新城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制定与实施》工作总结
徐伟芳
我校在继续落实新区“两个若干意见”的基础上,以新区教研室“全面推进二期课改,全面提高课堂效能”为本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把与之相配套的《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和实施记载》(以下简称“改进计划”)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抓手,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学校制定了落实“改进计划”的具体方案,实现教学过程管理的全程监控,提高教学基础管理的实效。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校领导带领全体教师在理念学习,实践反思,同伴互助等行动中,引领教师深入分析课堂教学的优势与不足,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实践反思中收获,在研究改进中提高,在改进过程中加快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一、制定方案、分步实施
(一)组织学习、更新理念
在校长室组织下学校中层干部、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学习,达成共识。教导处组织教师学习二期课改的新精神,观看优秀课例录像和专家点评,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教学观,同时也使教师认识到“改进计划”的实施从根本上说是教师自我反思研究与合作互助研究相结合的校本培训,突出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因此,它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
(二)周密部署、全员参与
教导处人员指导教师分阶段完成“改进计划”的实施与记载。
1、学期初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优势分析及改进之处(表
四、表五)教师通过对自身素养、课堂教学(教材的处理与把握能力、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课堂情感渗透、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能力、学困生及优秀生的指导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等)、班级学生情况(学习氛围、家长配合度、学生的现有学习能力)、评价方式手段等方面进行优势与不足之处的分析。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改进的主题,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2、教师认真制定课堂教学改进措施和对策(表六)
教师根据自身剖析的不足之处,围绕改进主题分学期制定改进目标、改进步骤,改进措施。
3、教师认真记录改进记载一(表七:日常课堂教学改进记载和体会)
(1)为了避免教师记录自己的课堂教学改进情况演变成个人行为,如果不加任何组织、指导,就会出现为了记录而记录的情况。因此我们在校内提出了日常教学改进案例的记载必须基于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教研要有学术性,帮助教师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获取新的知识,引导教师用研究的态度去钻研教材,反思自己,琢磨学生,关注细节,对待每个教学环节设计都进行细致深入的思考,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根据以上要求每位老师完成“日常课堂教学改进记载和体会” 日常课堂教学改进记载和体会四次,每月底记载一次。
(2)改进举例的记载:要求教师根据自身改进主题、目标及步骤、措施和设想,记录好课堂教学一个环节的实例,包括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效果。
(3)改进体会的记载:教师对自身改进主题、目标及步骤、措施进行自我反思。
4、扎实完成改进记载二(表八: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记载和评价)
(1)教师作好教学过程与方法概述:完整的教学过程环节与方法的简述。
(2)教师作好自我评价:围绕改进主题、目标及步骤、落实改进措施及效果的评价,并及时作好学校评价。
5、有效完成改进记载三(表九:课堂教学改进阶段评价)教师对上半学期围绕的改进主题,改进目标的达成情况,改进步骤的实施情况,改进手段措施的落实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效果等作自我评价。通过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阶段性评价,同时学校也对其作出客观性的评价。
6、课堂教学改进学期小结(表十)
教师根据本学期改进主题、改进目标的达成情况、改进步骤的实施结果、改进手段的落实情况、取得的改进效果,以及不足之处等进行自我总结。学校及时作出评价意见。
(三)改进主题、目标及步骤、措施的设想。改进主题、目标及步骤、措施的设想。校本教研、专业引领
1、行政条线按学科深入分管的教研组(具体安排详见本学期听课安排表),帮助组内教师提炼改进主题,要求教师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主对自己的教学情况做更详细的分析:自身素养、教学方法、主体体现、教学科研、创新能力,教师及时做好教学活动的记载,同时开展小组内同伴互助式的教学实践反思,形成探究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研究氛围,及时研究和解决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问题。
2、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内互观课、研讨课的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在组内上两堂课,行政条线根据学科分类深入第一线听课,及时跟教师交流、反馈,并根据教师的改进主题进行作好评价。上课教师填写好教学活动记载和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概述,并作好反思,帮助教师在实践反思改进中收获提高。此外,校长、书记及分管年级行政深入第一线听随堂课,及时跟教师交流、反馈,并根据教师的改进主题作好评价。
3、校长室、教导处根据各位行政人员、组长们深入一线的听课情况,及时汇总,按学科分类,分析各科教师的优势和不足,制定相关措施和对策,为下阶段此项工作的开展拓宽思路。
二、不断改进、成效显著
(一)加快理念的更新 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对叶澜教授提出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观点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方案和标准。通过自己的改进主题,个性化特点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教师形成了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内隐”理论。
(二)加强教研,同伴互助
建立、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逐步使教研活动专题化、系列化,开展“学-研-评-改-写”等形式的教研活动。教师们积极探索,追求实效,使教研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切实开展教研活动,丰富了教研活动的内容,加强教研活动合作性的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落实了教研组、备课组每周一次的活动,充分保证活动的有效性,促进了教研活动与教科研相结合。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组员二次互相听课和周三行政人员听课日的活动,由校长、书记带领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深入课堂,研究教学,与教师协商制定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使每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一、二点不足之处进行试验探索和反思改进,通过专题研讨,集体备课,课堂实践,教研活动等,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例如杜晓蓉、黄静洁、唐展晟、张艳萍、顾静华等几位老师撰写的有关体会、案例和自我优劣势分析等进行校内展示并推荐给区教研室,切实把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日常的教学行为,从而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期末对每位教师参与的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活动进行评价和考核,并把优秀的记录本进行展示交流,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的进程。
(三)加快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通过实施“改进计划”,教师们初步理解并运用行动研究法来进行教学的反思与实践,再反思、再实践,在反思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素养,从而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三、若干思考 存在问题:在确定改进主题时缺乏针对性,不能大胆地剖析自己的教学中的不足;由于改进主题过于宽泛而不能明显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改进的足迹;少数教师缺乏自我培训的意识,还是把自己作为被培训者,学校教育中的被管理者,仍缺乏主体意识。
改进方向:加强教师落实改进主题的迫切性、实质性,即找准切入口,建立自诊为主、同伴互诊、行政专诊制度,努力做到改进点而带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加强和提高教师自我反思的层次性,提高自我察觉能力水平从而促进能力的发展。进一步加强教师实践与反思的结合,使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教育科研等教学研究工作形成一条链,形成反思-改进-再反思-再改进的自我发展方向。
思进必须思改
张江中心小学
我们学校地处浦东新区的腹地,中国的“硅谷”,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地——张江高科技园区,并且,同济大学分校、中医药大学、华师大二附中、外国语学校等多座一流的中、高等学校已在园区内崛起,所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要与享誉全国乃至全球的张江高科技园区这个名称相匹配,与张江的大教育环境相适应,只有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准与教学质量。为此,“质量是生命线”一直是我们学校办学的座右铭。可是,学校尚未动迁改造,办学条件差;另外,张江是外来人口的导入区,在校学生除当地动迁居民子女以外,一半以上是中途插入的外地来沪民工的子女,他们由于教材的不同及没有在起始年级开设英语,知识脱节十分严重,对学校的教学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在困难的条件下,我们又认识到:思进必须思改,只有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特别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才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准及教学质量。去年3月,新区社发局下发了《加强学校教学基础管理工作的意见》和《整体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若干意见》,推出了《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和实施记载》(以下称《改进计划》),为我们送来了东风,让我们进一步推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特别《改进计划》的实施,既是贯彻落实二个文件的重要举措,又是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为此,我们不失时机,雷厉风行,狠抓贯彻落实,取得一定成效。
一、勤学习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是“二期课改”、二个《意见》和《改进计划》的具体执行者。要想顺利推行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跟上课改的步伐,首先要求每位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教育功能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和评价观。要使每个教师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活跃,知识更渊博,干劲更充足。
狠抓了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学习。首先坚持每月的学校中心组学习,让学校中层以上的干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抓好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是学校的根本出路,也是唯一的途径,让大家团结协力引领全校教师搞教改。
抓好每周五下午的教师学习,学习有关课改的文件、理论、文章,让教师了解课改意义、方针、政策、内容、实质,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每学期学校多次聘请市、区教科所、教研室的有关专家及名校的校长来校作课程改革理念方面的讲座,让每个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教改信息和教育理念。
同时安排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结合学科要求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文章,交流体会,撰写学习心得,开展研讨活动。2003年,新《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及上学期新《课程标准》(试行稿)一发到学校,我们就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并专门请专家来校进行解读。还各学科教师人手一册,在自学的基础上专门组织教师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二次专题性学习讨论,并配合学习,为教师提供了“高认知要求七要素”“课堂教学观察表”“语文新理念40条”“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等学习资料让教师学习,学习以后每位教师都写出了2000字以上的体会文章,还在教师中组织了论文评比活动。去年3月,社发局一颁发二个《意见》,在全教会上广泛动员宣传后,把文件复印发至每教研组、备课组,以组为单位组织学习。并专门制定了《张江中心小学关于实施浦东新区加强教学基础管理的计划》及《张江中心小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工作计划》。在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时,把文件精神较全面地落实到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中。在2003学年第二学期16周,新区督导室专门来我校检查二个《意见》的落实情况,得到了检查人员的充分肯定:认为我们领导重视,措施落实,工作到位,成绩显著。
二、多实践
1、修订了学校“各学科教学要求”“各学科学生作业及批改要求”等教学常规,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设计,讲究备课质量,精心设计作业,控制作业数量。备课要在熟读教材,熟悉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情(了解学生学习行为及知识基础),选择好教学行为的情况下行成教案。要做到“三知”——知教材、知学生、知教法。教法要讲究“三寻”——寻思路、寻方法手段、寻讲练结合点。思路要做到切入点、起动点、显示点、沟通点、延伸点、拓展点6点清晰。新教师必须写详案,第一次执教的内容不能写简案。上课以后要撰写“教学反思”。支持改革备课模式,尝试电脑备课或数字化备课。各科作业必须按照学校新修订的作业要求进行作业及作业批改。杜绝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出现,制止乱抄乱罚的现象。
一、二年级一般不布置回家作业。其它年级回家作业总量不超过一小时。
2、倡导“研究兴课”。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作用,认真落实学校教研活动。教研组活动要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面临的问题,正常开展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研气氛,各组要开展专题的“学——研——讲——评——改”系列活动:学,即专题定向学习;研,即专题定向研讨;讲,即讲学习体会,讲本人上课、出题、课题设计意图,讲观摩课的感受、交流先进教法等;评,即进行课堂教学评议及出题、课题的评议;改,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攻克教学难点。开展行动教育研究,进行案例分析,努力提高课的质量。象数学各备课组,都分别确立同一课题上研讨课,每上好一堂课,进行讨论交流,总结成功经验,提出改进意见,为开好下一堂课创造条件。而且,同一课题,教法各异,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
3、创造全体教师参与学习及实践的机会。各教研组、备课组每学期都组织好每位40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上研讨课,课后组长要组织好交流反思活动:执教老师先要说课,听课教师每人都要评课,各抒已见,提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期初学校排出开课安排表,开课当周在“每周工作安排”中公布。相关老师都应积极参加听课,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能少于8节。
4、实施“强师工程”,进一步健全骨干教师评选制度,在评选出新区、教育署骨干教师的基础上,评选出校级骨干教师。我们还聘请了市、新区的教育专家组成“导师团”,专门指导骨干教师,让他们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充分利用骨干教师的人才资源,利用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带动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抓好新、老教师拜师结对活动,学校专门为他们制订出“带教老师职责”和“新教师学教要求”,督促他们记载好《带教记录》,定期组织他们召开交流会或座谈会,让他们畅谈带教体会,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对教学活动中出成绩的师徒对子,学校将予以表扬。
5、每学期在青年教师中开展达标创优及业务练兵活动,如二年一次的教学评比,还有象电脑备课、课件制作、教学案例等评比活动,本学期举行青年教师计算机操作能力比赛。激励青年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重监控
1、加大课堂教学调研力度。教导处对课堂教学质量将采用听、看、查、问等形式进行调研。“听”即领导听随堂课;“看”即看备课组、教研组活动及巡视班级日常管理、上课情况;“查”即查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问”即问卷调查,包括教师问卷及教学质量调研分析。每一次调研,教导处将与老师们反馈教学调研情况,与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2、建立值日教导制度,加强上课纪律巡视,及时发现课上、课间的好人好事,对不按要求上课、随意调课、不在预备铃时进教室、在课上随意处罚学生等等不良现象进行监督,并记载好《巡视记录本》。
3、学校专门修订了“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领导听课、教师上了研讨课后都要给予评价,并给予前后对照,了解改进情况。
4、上学期,新区推出《改进计划》以后,我们把实施《改进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它作为学校的主要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平时经常督促检查,还设计了《教师课堂改进计划和实施记载质量评价表》,作为了解和考核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内容。
四、抓科研
电脑的普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教学时直观、形象,化静为动,交互性强,学生能主动地建构知识,并给学生提供了想象力的介质,创造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架设起了创新思维与学习问题之间的桥梁,有力地提高了35分钟课堂教学的效率。2004年4月,我们学校就确立了“一主两翼”的工作目标:一主指教育教学,是学校的生命,比作鹰的身躯,两翼是信息技术及学校原来的艺术特色,只有两翼丰满,学校的雄鹰才能翱翔。努力打造数学化校园,既作为学校日常的主要工作,又成为学校新三年的工作目标,也作为学校研究的主要课题。我校的《二期课改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的研究》的研究课题,首先在一年级中尝试数字化教学,打造数字化年级,积累经验后,下学年再在新的一年级尝试数字化教学。每年这样,通过五至六年,使我校逐步成为备课无纸化、信息网络化、资源共享化的数字化学校。此项研究得到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的重视,并批准该课题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
为了课题的顺利开展,学校利用暑期,把所有一年级任课教师及学校班子人员集中到度假村进行封闭式培训,还利用双休日为他们举办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班及计算机课件、网页制作辅导班,提高他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学校还准备出经费,对3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在三年内80%的应培训教师达到计算机中级水平。
学校把一年级作为实验年级,在学校经费、校舍紧的情况下,硬挤出了一幢教学楼,投资近30万,进行硬件武装,一年级6个班的教室内都配了教师教学电脑、电视机、实物投影等设备,每个教室后面另配6台学生用电脑,还专门为一年级装备了2个多媒体教室。办公室内班主任每人一台、任课老师每学科一台办公电脑。学校还为每个学科引进了先进的教学软件,运用了IT包装。近期,我们学校将要搬迁,我们准备搬入新的校舍后,还要建设数字化校园环境,在校园内安装触摸式电脑等。为课题实施提供硬件保证。
一年级学生全部采用数字化管理,在制作学校主页、班级主页的同时,教师按市发的《学生成长手册》为每个学生制作个人主页,有学校教师评价,有家长留言,有学生的自我表现,使学校、家庭、学生三者联动。并逐步完善,定期更新,使之成为家长了解学校、教师相互学习交流、学生课外继续学习的的信息平台。
一年级教师全部运用电脑备课。教案设计、教学软件,整个教学过程都通过学校局域网进入教室教学电脑,教师只要人进教室就能上课。教学中要求教师按自己的学科特点建立子课题,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声、光、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画面、资料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接受新知识,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利用活动课程,专门开设了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每周2节,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技能,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都能在计算机上打字和网上搜索,使他们从小学会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对一年级学生我们使用小班化教学,教学中我们要求任课教师一定要紧紧扣住:
1、以学生发展为本;
2、要体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学生要有实践、动手操作机会三个原则。并用行动教育的方法,对每次教学进行反思、调整、修改,还要记载好《研究周志》。我们的课题受到了第三教育署领导的重视,在2004年12月21日,在我校举办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教学研讨活动,市、新区教研室、信息中心的领导,三署及其它署各校的领导、教师150多人参加了我们的活动。活动中展示了语文、数学、英语、思品与社会、唱游五堂课,课后教师代表与许建华校长汇报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及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受到了大家的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
其它年级我们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料的来源、认知的工具、交流的平台这三大功能,与课堂教学整合,提高教学效率。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积极搜集、整理校内教师自己设计制作的课件、案例、电子教案等教育资源,贮存进学校资料库内,为教师今后备课、为其他老师对资源使用提供便利,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延长资源的生命力,增加资源利用率。
我们还想开辟网上交互式学习,教师的教学备课、资料、课件上网,学生在校外、在家里、在休息天也能学习、复习教师教学的内容,也可就学习问题与教师网上对话、交流。
五、善反思
在《改进计划》实施过程中,反思作为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我们要求每位老师上了课要在教案上写好反思,总结教学的成功之处,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设想。
教研组的研讨课更是把反思作为教研活动的主要环节,象上学期四年级数学组研讨“直线 射线与角”一个课题时,先后进行了5次反思活动。
上学期,新区推出《改进计划》以后,我们在教师中大力宣传《改进计划》意义的基础上,组织好《改进计划》的填写工作,并作为教研组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半个学期实施,发现教师普遍就是为了完成填写任务,把填写的空格填满完事,没有或很少起到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我们进行了反思,马上要求教师填写一定要做到有专题性、针对性、及时性、实效性,反对溥衍了事。要求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组织讨论,找出组内教师普遍存在的不足或教师本人在教学方法及环节上明显存在的问题,再把找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有计划地按轻重缓急分批解决,每学期解决一至二个。并先挑选出一至二个比较严重存在或突出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针对这挑选出的一、二个问题讨论出改进的方法与措施。各组也可把找出的问题作为组内的教科研课题来进行研究。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也要求有意识地针对找出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达到改进的效果。
2.每日自我反思 篇二
一、反思记录得失
教学过程中那些诸如预设教学目的、引导课堂共振等做法, 课堂中一些随机应变的措施, 各种教学思想变通应用的过程, 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创新的细节等等, 详细完整记录下来, 对以后教学时在此基础上有效完善、推陈出新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而记录下课堂教学中那些疏漏失误、有失偏颇之处, 对它们进行梳理、反思, 并对其作深刻的探究和剖析, 可使得我们对自身教学习惯有更深的认识。
在《画里阴晴》的教学设计上, 把抽象的观点用作者自己的画作进行匹配, 比较容易理解, 是一个由浅入深实现快速有效引导的成功之处。但是在对第一段的解读上, 对“湿”这一字的重点抽读上, 只是停留在对写法的分析, 没有深入引导学生体会文字的意境美, 从而显得和下一段过渡的生涩。
由此想到, 之前上过的选修文本《氓》时的情景:
本课时整体感觉比较满意。总结起来有两点成功之处。
(1) 镜头设计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研读文本的积极性。镜头设计要考虑故事情节、人物、背景 (景、物) 、设计意图说明, 要求学生说明或描述设计内容及设计目的, 能激发学生把握这首诗的情节、人物性格、 情感心境。让学生尝试当导演, 符合高一学生的表现欲望, 能使他们的才情与创造性得以发挥。
(2) 古代民歌与当代流行歌曲交相辉映。《氓》是反映爱情的民歌, 是选读课文。它包括了一个记叙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婚变、 被抛弃的完整过程, 在不同阶段适当地联系当下流行的爱情歌曲, 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另外, 引用了王国维、纳兰性德等人的诗词, 也丰富了课堂内容, 增添了语文课堂的诗意性。
二、反思记录真知
我始终尊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他们总会迸发出一些让教师始料未及的认知火花, 无论成熟的或是玩笑的, 只要是有益于课堂的, 教师都应当予以充分肯定。这既是对学生的赞赏也是对课堂思维活动的激励。很多时候学生的这些见解也恰好会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顺着这些思维教学有时候会更有效达成教学目的, 反之亦然。比如在比较东西方画作的异同时, 有学生从气势的角度进行分析, 与教师预设的角度 (笔调和色调) 不相符合的时候, 如果一味固执引导学生沿预设去思考, 而没有认真接受甚至考虑学生的观点, 则很容易会导致课堂思维的中断, 从而产生被排斥感而降低学习兴趣。
又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 当老师讲到, 李白一生“云游四方”“酷爱隐居”时, 有学生提出这样的见解——
我不同意余秋雨《梦西湖》中对古人隐居的看法。所谓文化的浪费, 应是指文化的消耗, 与其说隐居者“影响了文化的突进”, 不如说是“保留了文化底蕴”;与其说他们“把一切埋进了一座座孤山”, 不如说是“把文化的火种隐藏到了世俗到不了的地方”。他们所代表的是一种清风朗月般的美丽, 他们在独善其身中进, 在繁芜喧嚣中退, 进退都没有被红尘的玷污与湮没。他们是喧嚣世间中冷静的灵魂, 为燥热的社会注入的一抹清凉。在一定意义上说, 他们是在创造着文明与文化。
这些比较独到的见解虽然与教师的预设有一些不调和, 但这些恰恰是最珍贵的学生的思维创造, 应该值得珍藏并加以赞扬。
三、反思记录再创作
中学阅读教学要求师生对教学文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二度创作。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也发现要让师生一个文本的阅读者转变为文本的对话者, 必然要经历二度创作的过程。“二度创作”的形式有转换文体的“二度创作”、转换内容的“二度创作”、模仿句式的“二度创作”。在每一次课后反思中, 详细记录下学生的理解和创作点滴, 既有利于当次教学内容的理解, 同时也可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照。在教《画里阴晴》时, 有学生结合导读中的“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一句和作者的课文插图创作了关于雨后江南的诗句, 并赋题《烟雨江南》:
斜雨青烟绕方畦
墨撒苍穹泪未滴
灰石白壁静安卧
共享江南多雨时
又如, 在上学期的林清玄的《好雪片片》中, 课后练习中, 有学生写下了这样的小诗:
那纷飞的雪片那久违的笑容
那细密的脚步那明镜的善意
是心底的声音
从陌生到熟悉
从厌恶到欢喜
那每一个眼神
都是一次心灵的对接
让我们在爱的世界里
感受雪花的明净
可能这些文字都比较稚嫩, 但是学生的二度创作的最美丽的果实, 应该加大学生对这方面能力的积累和操练。
四、反思记录巧妙瞬间
具体课堂实践中, 随着师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不断深入, 各种不同思考方式和情感体验的交织, 往往会因为一两个很小的思维点而瞬时产生智慧的“火花”, 这些“火花”常常在随机教学环境下突然而至, 也会因时过境迁早早被遗忘。如:学习《琵琶行》时我就记录下了这样一个瞬间。
这一节课, 整体上符合课前预设。但在鉴赏“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曲中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时产生了分歧:有学生认为此处高亢、激越的旋律, 是琵琶女沉思后, 找到生命出口, 重拾生活信心的表现;有些学生否定这种观点, 认为这是琵琶女对重色轻才的社会的抗议, 是自己愤懑情绪的迸发!这种争议是我始料未及的! 让人很兴奋!
到底哪种观点更有道理?在学生陈述完自己的理由后, 我引导学生重读文章, 分析哪种观点更合理。在对文章一番梳理, 尤其是分析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后, 学生理解到:诗人同情琵琶女的遭遇, 联系自身境遇, 洒下伤感同情之泪, 就连诗人自己也未曾照到生命的出口, 何谈琵琶女的觉醒呢!
五、反思记录新思路
以新课程的基本主张为参照, 及时记录教学过程甚至教学目标的相关得失, 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结合实际学情, 对教学设计再加工, 可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长期保持教学反思的习惯是短时间提升教学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如:学习《我与地坛》时, 我再两个班级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个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相对较高的班级, 从事先了解的作者进行课堂导入, 让学生在课前对生命和亲情的有所感悟, 把文本、作者经历、读者自身通过自学的形式获得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而另一个语文水平相对较弱的班级则通过以相关的事例来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或者所知的类似事例, 通过回忆与分享, 培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上, 首先要明确的是教学内容, 也就是“教什么”。《画里阴晴》教学亦如是。所以我认为应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上, 决不宜急于求成, 要求达成多个的目标, 应该始终以一个主题为教学核心, 由浅入深, 画轴式自然展开。
2.教学方法上, 切不可不顾教学内容和学情, 为了方法而使用方法, 这是最低级的错误。应选择最适合所教授学生思维特点的, 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循序渐进, 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3.教学设计上, 加大有效教学的力度, 利用高效的教学理念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争取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 让更多学生达到“我要学”的学习觉解。
4.课堂延伸上, 一是要坚持衔接原则, 所有的延伸都应以课堂为基准出发点, 既不能是课堂的重复, 也要讲究延伸的度。我这节课的作业就题论题, 仅是要求学生寻找中国画里的相关画作及关于雨的古代诗歌作品, 没有做到有效的课堂延伸, 需要反思再设计。
3.反思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的力量 篇三
这一抹汪泉便是反思,也是自我审视、自我导向、自我驱动的力量,她引领着我们追寻自我方向的轨迹。
反思,有时并不需要处心积虑、殚精极思;也不需要劳筋动骨,花费心血,一切一切的初衷只是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源于对生命的不甘追求。有了这样一种爱,一块顽石也能被赋予生命;有了这样一种追求,一撮泥土也能蕴涵清香……
反思,给人类注入了一缕灵动的魂。
夜阑人静,手掌的粉笔彩屑还没有完全洗净,脑子里依旧想着那个调皮的孩子回答问题时脸上异样的光彩……从一个特别而别具意义的舞台走下,回归心灵的深处。只有在这个时刻,你才能卸下沉重的责任,拆去心园的栅栏,真实地审视自己,在生命的深处,你终于倾听到一丝悠然的脆鸣,是一首柔慢而隽永的小诗。
“我今天做了什么?我今天收获了什么?在分发试卷的时候,我有没有对那些不及格的孩子露出不欢喜而沉重的表情?我今天得到学生们的认可了吗?那个沉默的孩子是不是需要我的帮助……”这一个个的问题,犹如一道道门扉,经历过心灵反思的检验过程,逐一排解着烦躁,将世俗视线中的杂质通通洗刷干净,最后沉淀下来的是反思过后的宁静和淳朴。
面对迭起的事务和新潮,我们的心总是难以按捺,我们总是在热烈地追逐着,唯恐自己是落伍者;我们总是在翘首期盼着,唯恐自己被人嘲讽为老土。
在这样花样乱眼的时代,很多时候我们连自己都说不清楚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难免的迷失总是成为拨不开的浓雾让我们在一片嘈杂中僵硬着行走。
我们的自我导向在哪?反思,使我们的生活情趣接近高尚;而当我们遭遇苦难时,反思则让我们体会深厚的慰藉。
有位学者甚至这样说过,反思,就算不能解决问题,至少不会增加烦恼。何况,你若学会了反思着面对人生,渐渐地,你就会发觉人生没有什么真正解决不了的问题。确实是这样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金子一定有用完的时候,财富一定有化整为零的时刻,但反思却是永远都存在的。
回望身后的坎坷与泥泞,一道又一道,一程又一程,思索着每行一步在厚重的土地上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脚印儿。每逢这个时候,你才能正视裸露的心灵,走出桎梏的樊篱,在灵魂的高处,你终于感受到一波恬然的律动,是一轮淡泊而清朗的弯月。
一件优雅的华装丽服、一家流畅着苏格兰风笛的别样休闲馆,都抵不上这样一种沉思给我们带来的别致。
其实,空闲出时间来进行对过往的反思并非难事,我们也极容易把自己装饰成一个很善于反思的文化人。过去的年代、现代的年代像儿时的万花筒在我们的嘴边随意地放映着,只是语言的标签和品牌所透出的点点反思的味儿,承载不起来自深处的渴望,最终也掩饰不了对自己心的浮然。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浑身到处都是“回味”,唯有心灵荒如沙漠。
于是,在对过去的思考中重新了悟:生活不相信装饰,空有的渲染并不意味着内心的富实。世间没有什么永恒的侥幸可以沾沾自喜,世间上也没有什幺永恒的不幸可以萎靡不振。想起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过的一句话:“人是芦苇,然而是能思考的芦苇。”纤若芦苇的人,因为具有思考的能力而包容得下整个宇宙。思考,也由此才显现出伟大和必然。
反思本是对每一次历程的一次深刻探索,每个人能够领受到的却各不相同。有人收获盈怀,有人徒自空悲;有人赚一把汗水,有人握一手虚荣。这差别全在于我们是否肯对心灵有所承诺并付诸经历。因为追求反思的这条道路,实在是一段苦旅。需要耐得住简朴生活的考验,守得住心灵的宁静,始终而不间断地一直坚持这样一种思考过程。
我们一直在羡慕心智无限的人,我们一直在欣赏不断成长超越的人,这无关乎于能力有多高强,它从不以哗然炫外,而只是乞求思想的恩典。
用我的眼睛看我,也从别人的眼睛中看我。思想家惠特曼就大声呼吁“我不能把真我从我抛出去。”因此,我们不能做别人眼睛中的仆役。
每个人的一生,时刻都在经历对“自我”的歪曲。当别人贬低、丑化、损害“我”时,“我”愤然地声明:这不是我!当别人粉饰、抬高、吹捧“我”时,“我”看着头顶上的光圈甘之如饴,难道,“我”不应该大声疾呼:这并不是我!
希望内外都是同一个我,可是,我们很多时候无形中就把“真我”隐藏了,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反思的意义所在,没有了自我审视和自我导向的动力,我们甚至连最后一丝学习长大的机会都会失去。 人生途中,走得很轻,走得很疲倦,总有一支落寞的歌萦绕在心际,无法解脱。真想找块绿荫地坐下来歇憩,真想寻一泓清泉洗净身上的前尘,在晚风中慢慢释放心中的孤寂,在落霞红艳的印染中慰藉漠野般的灵魂。
4.每日自我反思 篇四
教师的自我评价是指教师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深刻的剖析,是教师对自己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是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确定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问题着手,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一是“我是谁”。也就是思考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与自己的特征。二是“我在哪里”。也就是思考自己在职业生涯中当前所处的位置。三是“我将走向哪里”。也就是明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今后朝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如何发展。
具体地说,教师的自我评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以教师自身为指向的,即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态度、道德、价值观以及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反思,也就是自我反思。它包括:
1、对自己知识结构的反思
2、对自己能力水平的反思
3、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反思
另一方面是以教学为指向的,即教师对自己的具体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和反思,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等,也就是教学反思。它包括:
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①明确所教课程的内容;
②明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③明确学生的发展水平;
④明确教学目标;
⑤明确教学方法与手段;
⑥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可能的教学效果。
2、课堂的组织与管理
①关注学生的反应;
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③有效应付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3、学习活动的促进——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随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并能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使之达到最佳效果。
4、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
①教师通过语言、体态、表情等对学生的行为、反应、思维和感情等进行接受、表扬、支持,积极的对学生提供反馈;
②以积极态度感染学生。
③对师生之间言语和非言语的沟通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与调整。
5、评价学习行为——对学生的提问、回答、作业、交流、操作等学习行为进行及时评价。
5.教师自我评价反思 篇五
以下是英国维纳斯中学《教师评价计划》中“自我评价表”的填写项目: ü 在你的工作中,你最满意哪些方面? ü 在你的工作中,你最不满意哪些方面?
ü 你在工作时受到哪些条件限制和遇到何种困难?
ü 在过去一年里和过去两年里,你采取何种措施提高你的专业水准和获得工作经验?
ü 在未来一年里,或者从长远来看,你希望用何种方法来提高你的专业水准和加强你的工作经验?
ü 在评价面谈时,你还希望讨论哪些其他问题?
新教师个人自我评价
从去年九月初开始,我成为了一名教师已经有半年时间了,在这半年时间当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我对教师这一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如果说教师是阳光下最伟大的职业,那么,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课业知识外,对学生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培养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特别要注意师德修养,能否拥有一颗爱心,将自己的全部热情奉献给教育事业,是评价一名教师合格与否的基本准则,每一名教师都希望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是其核心,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对学生施以德育,教师必须具备师德,所谓师德,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处理各种关系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教师的道德品质、理想信念,对事业的态度和感情以及有关的行为习惯等,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必须言传身教相结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把师德放在第一位,对学生热心、耐心、贴心,不歧视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发现学生进步之后,及时表扬,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并且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因为我深知“身教重于言教”,“为人师表”是多么重要。
做为班主任,我对班里的每一名学生特点都掌握得十分清楚,对于他们不同特点,制订个别教育计划,使他们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在教学工作中将原来的灌输式教育转化为针对不同学生的引导式教育,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再对相对枯燥的教学内容产生厌烦心理。
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一直沿用的是全国弱智教育教材,由于教育教学的发展,这套教材针对性不强的弱点越来越明显,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为此,教改实践势在必行,从新生入学开始,我们班就被列为教改实验班,为了做好教学改革,必须早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编写出有针对性的教材,我利用工作和业余时间充分接触和了解学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作为教改实验的实施者,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及时总结,寻找解决的办法,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推陈出新。
特殊教师由于教训面相对较窄,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客观的评价,会导致教师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为了这份事业,我忠爱的教育事业,我会摒除杂念,把所有的热情,所有的爱倾注于学生身上,依法从教,严谨治学,廉洁从教,尊重家长,不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教师自我评价反思范文
我叫张**,**区第五中学劳技课教师,90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佳木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系,在校期间连年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92年专科毕业,同年年初分配
到**区第五中学任教来到第五中学担任地理课,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当时那个班级是二年连续更换四位班主任的差班,工作中我克服了重重困难,大胆改革,重选班级干部,带领学生积极与科任老师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同时也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班级学习成绩各纪律都得到一定的提高。
92-95年任班主任工作,96年任初二地理,96年7月至97年7月任初一地理,97年9月-98年7月任初二地理,98年7月-99年7月初一地理,99年9月-2000年7月初二地理,2000年7月至年底因工作需要教初一初二两个学年的劳技课。
97年-98年在黑龙江省优秀教育成果评奖中,论文《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获省科研二等奖。
99年在**区说、做、评大赛中荣获指导教师二等奖
2000年7月在市第二届师生自制教具展评活动中以《中国地形图》获三等奖
99年制作的《中国地图》在**区第五届教具展览中获二等奖
199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省教育学院数字系本科,99年毕业。
思想积极,要求进步,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92年任教以来,一直以爱国心,事业心,责任心“三心”为动力,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广大师生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工作中我不断钻研科学育人的方法,探索教育规律,以不怕苦累的实际行动感召学生,以朴实端庄的人民教师形象教育学生,做到了为人师表,修德修才。
教育工作中,我把课前精备、课上精讲、课后精练作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三环节,面对有限的课时,我以改革精神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的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时间里的教学效益。把提高教学效益当作首要任务,把课前精备、课上精讲、课后精练作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三环节。课前精备,是指上课前把功夫下在深入钻研教材,广泛搜集有关资料,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及教学方法上,特别是认真研究怎样“用最节省的时间、最简洁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并促使学生最快地转化为能力”。课上精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集中时间,集中精力,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能力点、思路和规律,激活课堂气氛,教得生动,学得主动,充分发挥课堂潜在功能。课后精练,是指在课后作业的安排上,本着质量高,数量少,内容精,方法活,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要求,精心设计,合理分配,严格控制作业数量。
先后担任三年时间班主任工作。积极探索班级管理新路子。所带班级班风纯正,学风较端正。倡导“严谨、求实、启智、育人”的教风,不断加强自身师德,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国家、爱社会、爱他人的时代青年。
爱学生如亲人,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予以更大的支持,对成绩或生活情况较差的有自悲心理的学生予以鼓励和帮助,日常通过班会、团活、升旗、宣传栏等形式开展活动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竟选学生干部,树立起自强自立精神。我提出的“抬头做人埋头学习”的要求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教学中我认真的调查研究,虚心向同仁学习,对五中的老教师们,我一个一个地拜访求教。不断吸收别人的经验,以丰富自己,使自己成长进步的速度快,班级管理中我能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的班级气氛,尊重学生个性,具有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的态度,具有能激发学生创造渴望的教学艺术。应该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对好质疑、好提“怪”问题、回答问题超越课本的学生,应持热情欢迎的态度。要鼓励学生超过教师,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遵循的准则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作真人。注重研究教学规律,精心组织教学,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好评,我大胆改革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模式,将“我讲你听”的“满堂灌”变成授课、实践和竞赛等双向交流的多种方式并存,活跃了课堂气氛。我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现代化手段,增强了教学直观性、趣味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组织学生开展野外实践活动并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小论文,在提高应用能力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学习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在教育学生时我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造就新型人才为目的。以思维能力及创造力的培养为突破口,以地理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地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两翼,全面渗透创造力培养的教学原理、原则与策略,在探索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规律,开发中小学生创造潜能的途径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
学生思维能力及创造力培养是时代的需要。一是注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三是能使学生养成不盲目接受、深入思考、敢于否定、勇于发表见解的优良心理品质,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力、创造力的培养,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的气氛,让学生愉快思考、主动探索、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采用“引导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巧设问题,善设疑点,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天地,说己之欲说,写己之欲写,提供其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学生只有在此境界中才会产生最佳心态,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使思维趋于活跃,使灵气得到解放。
富兰克林有一句话:“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同样,地理教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不注重吸纳时代活水,创造力就是一句空话。
在现代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学科间的横向交叉、渗透和融合趋势日趋明显,这必然反映到地理教学内容上来。“我始终是教育教学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我总是用这样的想法来鞭策自己学习和不断提高。正是一直有这样的业务上的饥饿感,培育努力学习,在学习中探索的习惯。并常以自己的读书行动体会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地理的习惯。由于自身文化底蕴逐渐厚实,95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教育学院进行数字专业本科学历函授学习,于97年合格毕业,三年函授学习,我阅读了大理专业书籍,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理论知识。为干好教育教学本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深情,凭着“干什么都要争第一,样样工作争优异”的强烈事业心,我针对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撰写的论文《人类与地理自然环境的关系》荣获省奖励。
我们认为:读书,是凸现地理教学边缘性特征,实现地理教师自我“充电”的最佳途径。读书不仅为创造提供原材料,而且能够启发地理教师创造的灵感。
6.自我反思总结 篇六
自我反思总结
转眼,孩子上一年级已经半学期了,期末考试成绩考的不是太理想,我想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我自身的原因。我没有耐心、细心、心态不好导致孩子出现同样的问题。平时老说孩子,和别人比较,给孩子提太高的要求,其次是我的教育方法出现问题,没有帮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放学后一味的要求赶快做作业,没有先复习巩固一下当天老师讲的课的内容,然后再做作业,做完作业也没有进行预习。最后是孩子出现问题后没能及时的进行纠正,没有认真深刻的分析原因。
7.自我实现:武术现代化的文化反思 篇七
具体到传统武术,其首先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而存在的,无论其作为核心价值的儒家道德观,抑或是其在长时期发展中形成的庞杂的技术和理论体系,以及其在千百年历史进程中所留给我们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属于文化研究范畴。所以,对于传统武术的现代化研究也就只能从文化研究开始。
由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进程的曲折性,容易造成我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身的文化体系开始从质疑到放弃,进而选择西方的近代化模式作为我们现代化的范式,所以,近代以来文化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抛弃和对西方文化的主动模仿。这一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特点为我们对现代化的思考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理路,同时也成为我们反思现代化进程的研究原点。推而及之,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进程也体现出这一特点,这既使得传统武术的大众化传播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扩大,也使得传统武术的发展面临传统文化母体的缺失,成为当代武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缺憾。
在传统的现代化研究中,冲击——回应范式在传统武术的现代进程中运用得最为广泛,将传统武术的现代化简单地归结为西方文化冲击的结果,视之为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回应。这一范式确实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考和路径。但我们也要看到,在传统武术这一文化形态的现代发展过程中具体受到冲击的规模与程度与其当代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必然的逻辑关联,而这种逻辑关联又是否对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进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对传统武术现代化进程的思考也应更多地着眼于武术自身的“现代化”诉求,而不是过多地纠结于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这并不意味着否认西方文化影响的存在,毕竟,处于全球化的时代,任何文化体系的发展都不可能超然于物外,而以割裂的形式孤立存在。只是,研究过程中应更多地从传统武术的本体出发来探究其现代化进程,使我们对武术的现代化思考更接近于事物发展的本源。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传统与现代化是对立的,传统是现代化的阻力和包袱;但发展不仅是决裂的,还是连续的,现代由传统演化而来,传统为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传统是现代化的助力与财富。现代化实质上是如何使传统现代化的问题。由此,武术现代化必须以传统武术为基础,传统武术必须以现代化为发展目标。对待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既要认识到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又要避免将西方化视为现代化。武术传统是在历史进程中积累成型,在流传中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文化积淀,是传统武术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是武术发展的命脉。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绝不是丢弃传统,乃至于将传统彻底砸烂,而是应该妥善地利用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构筑武术现代化的未来大厦。
8.在反思中自我提高 篇八
教学设计新了
过去,我过多地依赖“教学参考书”“网上教案”,不管是否适合本班学生,不管是否适合自己,全盘“拿”来,其结果是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僵化了自己的思维。现在我不再“如饥似渴”地阅读教参,而是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思考,细致分析,精心设计,终于写出了一些富有个人特色和创意的教案。
解读文本力求新意。研读文本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对于初中语文课本上一篇篇熟悉的课文,我努力不带任何现成的结论进行阅读,尽量不带任何现成的框子进行评价,尽可能以空白的心态面对文本。我读《美丽的西双版纳》,了解了西双版纳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发现了文章小标题结构的不严谨;我读《画山绣水》,在赞叹散文家杨朔巧于选材、工于构思的同时,发现了本文的选材旧时代的印记太重;我读《醉翁亭记》,在敬佩欧阳修有与民同乐的宽广胸怀时,对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感到理解……湖北省著名的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是钻研文本”,“语文教师的任务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苦练“看家本领”,主动和编者对话,主动和作者对话,主动和学生对话,读出文本的深刻内涵,读出文本的闪光之处,甚至读出文本的“不足”。
设计教案力求个性。富有个性的教案,不光要建立在读懂文本、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更需要教者“高屋建瓴”。于是平日我寻求各种机会学习,从专家的课堂、名师的讲座中汲取营养。江苏省特级教师黄厚江执教的《我们家的男子汉》让我深受启发,他让学生思考原文小标题的不足,并让学生用人物的语言改换原文小标题的方法理解小男子汉形象,体现了他根据文本特点设计问题,引领学生理解课文的教学智慧﹔湖北省特级教师余映潮执教的《三峡》让我耳目一新,他的识字训练、朗读训练、积句训练、品读训练充分体现了他“板块式”的教学思想﹔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严华银主任当年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他的“谁愿意把于勒带回家”的问题,让全场师生震惊,有力地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说”的主题。一个个名师全新的教学设计启示我在设计教案时,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在追求个性中彰显高度。备课《口技》一文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筛选式默读,整理出意思相近的词、多义的词、通假字进行交流﹔备课《治水必躬亲》一文时,为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我特别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治水必躬亲”的标题是编者加的 ,老师想把它改为“清廉的海瑞”,好吗?备课《绿》一文时,让学生采用添加批注、点评批注、修改批注的方法完成教学流程。
课堂教学实了
往日,我是课堂的主宰者,习惯于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上死气沉沉,自己教得很累,学生学得腻烦。现在,我逐渐成了课堂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努力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课堂气氛活跃了。课程改革十年来,我越来越觉得仅仅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是肤浅的。教学内容求精当,教学过程讲实在,才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教学内容务求精当。对于一节课来说,简明的教学目标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前提。教学目标拟定了,教什么也就确定了。教学内容既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进行剪裁,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取舍,教学内容的实施是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来实现的。问题有教者课前预设的,也有在教学过程中伴随教学情境生成的,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思维性、精练性、生活性。在教学中,我力求根据简明的目标选择精当的内容,设计恰当的问题,充分体现语文课的本色。比如如果学习《中国石拱桥》,较多地讲解桥梁知识,学习《愚公移山》津津有味地讨论“愚公该不该移山”,学习《背影》讨论“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是不是违反交通规则”,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了。
教学过程讲究实在。课堂教学是师生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而解决问题需要凭借一个个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余映潮说:“语文活动要带有深刻性,用一个问题使学生安静下来走到课文里去想、去思、去组织语言。长时间的师生对话是活动,长时间的安静读书也是活动,一问一答不是活动,碎问碎答更不是活动,活动应是多种多样的。”在教《陋室铭》时,我让学生反复读,从读中感悟,从读中理解,要求学生从读准到读懂再到当堂背诵;在教《爸爸的花儿落了》时,让学生思考、讨论两大主问题(文中的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小英子怎样成长起来的?)来完成本课的教学;在教《我的母亲》时,引导学生讨论:你认为回忆母亲的四个生活片段分别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品质?本文在材料组织方面有问题吗?为什么?
反思能力强了
以前的教学,一节课结束了我很少去思考,只是周而复始地机械地进行下去,时间久了,觉得教学索然无味。现在,我有了反思意识,教学后静下心来想一想,特别是回味到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名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时,便会产生撰写教学反思的冲动,写下自己的教学体验。
尝试撰写反思日记。作为一名老师,每上一节课,都有其成功与不足,及时反思课堂教学中的得失是必要的。开始,我习惯于直接在教案上圈点勾画和在备课本上留出的空白处作旁批,后来,我更多地进行集中记录,记下课堂的精彩,记下课堂的灵感,记下课堂的生成,记下课堂的败笔。在教《广告多棱镜》后,我及时记下了自己把“生活”带进课堂后学生表现出的轻松活泼,记下了学生搜集和创作的优秀广告用语,记下了自己讲解广告知识时的不足,还写下了这个专题教学给我带来的启迪。
撰写反思日记追求质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成为“学习引导者”“行动研究者”“终身学习者”,因此我写了一定数量的反思日记,包括课前准备情况、课堂教学情况、学生交流的情况、作文批改的情况,还有读书收获、活动感受等。最近,在批改一篇优秀作文《在考验中感悟》时,我写下了感触:真切的生活体验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语文老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心观察生活。我聆听了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关于有效教学的几点建议》的报告后,写下了对自己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和对高效课堂的思考。我感到我的反思日记的质量正在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