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项目管理的过程

2024-10-22

简述项目管理的过程(精选10篇)

1.简述项目管理的过程 篇一

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答案要点】

(1)学生的知、情、意、形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众所周知,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是滴水穿石之功,不可急于求成。学生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这几个因素简称为知、情、意、行。构成品德的这几个因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呢?下面就从如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遵循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规律

知,既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于道德规范极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别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人的品德形成离不开认识,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必要条件。因此要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以基本的道德知识、理论和各种道德规范,逐步提高他们识别是非、善恶、美丑、公私、荣辱的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这对调节学生的行为,加深情感的体验,增强意志和信念都有极大的作用。

情,既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它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判断积极和消极情绪体验好坏的标准,是看它跟何种道德认识相联系以及它在“长善救失”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要善于激发学生对道德行为的敬佩、爱慕之情,要引导学生去体验进行道德活动所获得的愉快和满足,感到道德的价值和需要,以发展学生们深厚的道德情感。

意,既是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它常常表现为用正确动机战胜错误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定战胜动摇,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标把道德行为坚持到底。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注意培养、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学生有顽强的毅力。这有助于学生坚持道德认识,深化道德情感,调节道德行为,以形成坚强的信念。

行,既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是衡量人的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一般的行为和多次练习所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受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支配、调节,同时又影响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只有在履行道德规范的活动中,人们才能够深化道德认识和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增强道德信念,从而使自己的品德得到发展,道德能力得到提高。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特别着重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培养,要求学生言行一致,严格遵守学生守则、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社会的道德规范,长期坚持下去,以形成良好的习惯与作风。魏书生曾说过:“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我们知道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有的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有多种开端,既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以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这里需要教育者要明确“知”和重视“知”,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行”和实现“行”的目的。

二、遵循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作为教育者大家都熟知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表现出来并接受检验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要求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研究和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诊断与辅导能力,既要考虑学生品德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又要考虑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成熟期,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及需要,增加对学生的情感投入,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长善救失,防微杜渐。做为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尤其需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全面了解学生,才能做到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要求教育者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有预见的本领,善于洞察学生细微的变化,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即要求教育者要善于观察,发觉学生有一点好的萌芽,就加以培植;有一点不良的隐患,就加以杜绝,做到预先防范,把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消灭在刚刚萌发之时。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他人的肯定与赞扬声中证实自己的价值,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在此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处处留心,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长处,给予肯定和赞许。教师的榜样作用,就是无言之教,以身作则,潜移默化,能够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要求教育者要以身作则,重视言传身教,对学生真正做到诲人不倦,关怀备至。传统的德育经验告诉我们,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多半是在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下自然形成的。所以学校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营造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够有助于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为了让学生在感性上有认识,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把学生带入社会、工厂、社区,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直接参与交往和参加有益的活动,学校制度里有关于开展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的规定,学校到什么节日,就开展与之相适应的活动。同时作为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活动和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品德影响的性质和作用也不同。

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教育者在对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时,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不脱离教师和同学;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

三、遵循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要实现这“两化“必然要伴随着一系列的思想矛盾和斗争。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地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条件,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德育过程又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德育的任务就在于把青年学生从缺乏道德经验与能力、幼稚、天真、单纯的孩子逐步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能够独立自主地接人待物的社会成员。自我教育能力主要由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构成。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自我调控能力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觉调节控制自己思想与行为的能力。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大致是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自律”。所以,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有计划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以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四、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德育过程具有长期性,是一个长期教育、逐步积累的过程。从教者都清楚,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都需要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诸方面获得相应的发展。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掌握,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意志的锤炼,还是道德行为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日常的点滴积累,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教育、陶冶训练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人们思想品德的要求总是在不断提高,任何人的思想品德都难以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培养与提高,这也表现出德育过程的长期性。

德育过程又具有反复性,是一个不断反复、螺旋式逐步提高的过程。从学生自身来说青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思想不够成熟,情感不稳定,缺乏生活经验,因而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反复与波动。从外界环境来说,意识形态领域里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斗争长期存在,这种斗争反映到学生思想上,也会造成思想品德的反复。已经初步形成的良好思想品德,也会因受到某些错误、落后思想的影响而停止,甚至倒退。思想品德作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不是靠一两次教育,搞几次活动,完成某一个道德行为就能够形成的,而是要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反复完成一些道德行为,并根据亲身体验和实践,深信自己的道德行为是正确的,直至这种行为形成经常的、稳固的特征时,才能够说他已经形成了这方面的思想品德。因此,德育过程必须要反复抓,抓反复。而且是常抓不懈。不能够掉以轻心,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综上所述青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处于道德品质形成发展时期,他们思想单纯,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富于理想,可塑性强;他们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因此,需要我们从教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必须始终不移地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品质、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完美的人格的人,使之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简述项目管理的过程 篇二

2、下面以在Ф41±0.01mm圆料为列锉削外五方, 给定尺寸是直径Φ40, 求h2的高度 (见图2) 。

3、根据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可求得:

以图2为例进行外五方的划线加工。

(1) 、首先加工1面基准, 一定要符合形位公差的要求。

(2) 、以1面基准为准划线h2的高度尺寸22.4和H尺寸36.2线。以1面为准用万能角度尺划1080角度线, 此线要交h2线, 此时出现了第2面, 使1080角和形位公差满足图纸要求, 然后以2面为准划22.4、36.2两尺寸线, 出现了A、B、C、D四个交点, 将四点连接, 外五方的划线就完成了。

(3) 、加工面4, 用万能角度尺控制1面与4面间的36°夹角 (见图3) , 检查4面与1、2面夹角的边顶距离符合36.20-0.04, 要求

其它各项形位公差满足图样要求。

(4) 、加工面3, 控制面3、1间的36°夹角, 控制1面与3、4面夹角的边顶距离尺寸, 方法同工序⑶。

(5) 、加工面5.万能角度尺控制1面与5面间的角度108°±2′。控制2、4面夹角间的边顶距尺寸, 其它形位公差精度达到图样要求。

(6) 、整体检查, 微量修整。

(7) 、加工五方套, 先用五方体校核五方套划线的准确性, 然后粗挫加工各面接近线。

(8) 、加工1、2面, 用自制108°样板检查加工面的平面度和角度。

(9) 、加工与1面相邻的另一面, 用工序 (8) 的方法控制其角度和平面度, 并用五方体试测控制边长, 用同样方法加工另两面。

(10) 、用五方体对套进行定向整体试配, 用透光法和涂色法检查并精修各面, 使五方体配入五方孔内达到透光均匀, 手力通过, 转为换向试配, 按涂色修整达到互换配合要求。

4、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 换向适配时, 出现间隙或塞不进去。原因是五方边长不一致。

解决方法是:加工中严格控制好角度, 平面度, 尽量使边顶距离保持一致。

另外在加工到第4、5面时, 可对边长进行比较。方法如下: (见图4)

在加工第四面时, 用游标卡尺内测爪的圆弧部分卡住1、3面, 并使2面与尺身紧贴, 然后锁紧卡尺, 把面4转到与尺身紧贴位置, 观察卡尺内测尺脚圆弧部分是否与2、3面接触。如接触无隙, 说明2、4面边长一致, 如有间隙, 说明4面边短, 如两侧无间隙而面4与尺身有隙, 说明面4边长。根据观测的实际情况, 对五方进行修配, 使边长一致。

(2) 配合后, 出现相互扭曲, 原因是配合面在加工中与A面不垂直。

解决办法:加工中要经常检测加工面与A面的垂直度。

摘要:我们都知道在圆形料上做五方工件, 可用分度头直接分度数即可, 如果人员多, 分度头少, 可用直接划线作法锉削五方。

3.简述项目管理的过程 篇三

为了改变长期以来中学化学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能力的培养,学生以接受学习为主,围绕重结论,轻过程,重间接经验的传播,轻视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经验,学生缺乏动手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分析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得不到锻炼。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适应社会对化学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进行以下设计:

(一)理论依据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要知、情、意相结合,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学生群体的互动是使探究活动富有成效的必要条件。组织恰当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既得到教师的指导,还能互相观摩、互相启发,实现课堂上多通道的信息传递,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树立学习信心。本次探究的理论依据是:

1、心理学依据: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同样,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 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欲望的驱使下,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并把艰苦的学习看成是快乐的享受。所以,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时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2、教学法依据:皮亚杰曾经指,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是仅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探究开始教学。提倡探究性学习是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从很多国家教学引导学生去通过亲手探究学习的实践来看,提倡探究性学习是中学化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

(二)探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目标(1)发展目标:通过探究活动,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建立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2)工作目标: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支撑下,自觉地承担起师生共同发展的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责任,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2、探究内容(1)深入理解探究性学习的概念,充分挖掘探究活动的内涵,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灵活使用教材,把静态的转化成动态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去获取新知。(2)以学生发展为本,采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为学生进行动态过程评价,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

3、探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认真学习建构主义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等一些相关理论或文件精神,摘录对研究有借鉴和指导作用的理论知识,供研究借鉴。(2)行动探究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将自己从探究活动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作教学行为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逐步积累经验。(3)经验总结法:认真写好阶段性总结,总结得失,做好材料的整理及汇总。

(三)探究对策

1、转变师生角色,营造探究氛围

新课程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正在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天地。因此教师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是一个促进者、合作者、帮助者、激励者。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现出来。例如:在新课《燃烧和灭火》这节课。教师就大胆放手给学生探究燃烧的条件。教师给出活动与探究的内容:(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头,分别放在酒精灯火焰上。(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块木炭和一张小纸条,同时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片刻。(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的一支用烧杯罩住。让学生分组实验,交流与讨论。概括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得到教师的指导,还能互相观察互相启发。变以往一人做,众人看的被动接受学习。使较多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2、精心选择探究内容

课堂教学中开展学生探究活动要选定探究内容,教师遵循适度困难的原则。所谓适度困难,是指既有挑战性,能够唤起学生探究欲望;又能使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有所获。如上分子这节课时,教师打破常规。提出相反怪现象,让学生觉得新奇,从而吸引他们学习。上课一开始。教师就问学生:“100加100等于多少?”学生不加思索回答:“等于200”,“下面就来演示一个实验,看结果是怎么样呢?”学生带着疑惑,认真地看老师做演示实验: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想进一步了解原因,如果教师直接说出原因是分子之间存在间隔,那学生就会很难理解。因为分子是非常小的,肉眼根本看不见,更何况是分子间的距离呢?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分子间有间隔这一事实,设计了如下的实验:用三个(大 、中、小)烧杯分别装满石头.泥沙.水。把泥沙到进装石头的到烧杯,摇几下,全部泥沙装进去了,再把水到进大烧杯中也得下。为什么装满石头的烧杯还能装下泥沙和水?原因是石头之间有空隙,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于是很容易理解100+100〈200的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用日常生活浅的比喻说 明那些学生感到难解的问题。让学生明明白白,心服口服。

(四)探究成果

1、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叫学生发现真理。”通过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对利用探究活动来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认识,而且切实转变了我们的教学观念。首先在备课时,以往我们关注的是怎么教能使学生学会、学扎实;现在备课时更多地关注如何创设条件与机会,吸引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探究中去。

其次在上课时,以往常常由我们教师作深入浅出的讲解,追求讲得清楚、明了,让学生一听就会;现在则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尝试、摸索、讨论,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身份由传授者向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转变。

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素养

(1)探究性学习增强了学生实践的能力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要知、情、意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真正的尝试,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探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化学实践的兴趣,通过变化奇妙化学实验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在上启蒙化学课时,一开始上课,我就先增加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清水变牛奶”,学生观察到现象后兴趣就来了。第二个实验,让学生观察熊熊燃烧的手 帕,最后手帕安然无恙,对于从未触过化学的学生,通过这两个实验马上就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提供给学生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探究中,获得正确认知。

(五)研究反思

1、利用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厚的知识底蕴、敏捷的教学机智、精湛的教学技术和较好的人格魅力。

2、要保证探究的效果,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的协同活动能力,这些好的习惯要靠平时的训练和严格要求。

4.请简述德尔菲预测法的工作过程 篇四

(1)由组织者发给专家的第一轮调查表是开放式的,不带任何框框,只提出预测问题,请专家围绕预测问题提出预测事件。因为,如果限制太多,会漏掉一些重要事件。

(2)组织者汇总整理专家调查表,归并同类事件,排除次要事件,用准确术语提出一个预测事件一览表,并作为第二步的调查表发给专家。

2.评价式的第二轮调研

(1)专家对第二步调查表所列的每个事件作出评价。例如,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争论问题和事件或迟或早发生的理由。

(2)组织者统计处理第二步专家意见,整理出第三张调查表。第三张调查表包括事件、事件发生的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以及事件发生时间在四分点外侧的理由。

3.重审式的第三轮调研

(1)发放第三张调查表,请专家重审争论。

(2)对上下四分点外的对立意见作一个评价。

(3)给出自己新的评价(尤其是在上下四分点外的专家,应重述自己的理由)。

(4)如果修正自己的观点,也应叙述改变理由。

(5)组织者回收专家们的新评论和新争论,与第二步类似地统计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

(6)总结专家观点,形成第四张调查表。其重点在争论双方的意见。

4.复核式的第四轮调研

(1)发放第四张调查表,专家再次评价和权衡,作出新的预测。是否要求作出新的论证与评价,取决于组织者的要求。

5.简述项目质量控制的原理 篇五

答: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和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过程,施工质量控制必然是项目质量控制的最重要环节。由于构成最终工程产品质量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对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也必须按照该系统得进展阶段进行分解:它通常可分为: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就是按照项目施工顺序,制定工程项目质量规划,运用六西格玛质量控制方法、PCDA循环和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以及相应工程项目监控手段,对项目施工准备质量、施工过程质量和竣工验收质量进行全过程、全面控制。

例如:对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和具体的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计划、实施、检查和监督,从公路工程项目自身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入手,运用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和动态控制的原理,采取相应的手段、方法进行质量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纠偏控制,以确保公路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投资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预期目标。

1.从项目实体质量构成来控制的原理

2.从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来控制质量的原理

2.1 人的控制。

2.2 材料的控制。

2.3 方法的控制。

2.4 机械设备的控制。

2.5 环境因素的控制。

3.从公路工程项目的各个参与者的角度去控制质量的原理

6.简述项目管理的过程 篇六

近年来,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越来越广泛,利用焦炉煤气制LNG、SNG是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新的领域。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已经成为油气行业新的热点。焦炉煤气制天然气的工艺流程中,有一些工序的反应温升很大,如合成工段、脱硫工序等装置的管道均为高温高压管道,其运行的整体状况直接关系人身安全和装置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对于这类管道必须进行管道应力分析, 以确保管道及装置的安全性。下面以焦炉煤气制SNG项目中的合成工段为例,简述管道应力分析的过程。

二、焦炉煤气制SNG合成段装置管道的特点

针对此部分反应的温升较高,使装置内的管线处于较高的温度下,其温度范围主要介于100℃~ 400℃,压力大于2Mpa,主管线的管径大多集中在DN100 ~ DN350 之间,相比较其他类型的管线,其管线间跨线较多,导致管道之间的关联性很大,而且随着行业的发展,尽量降低工程造价,装置逐渐的集成化、撬块化,致使管道的布置空间紧凑,可调整的空间有限,管道对设备的作用力也容易增大,如何在满足管道应力标准的情况下,使管道布置经济、合理、美观成为管道设计的关键,另外根据工程实际,装置存在多种综合工况,除去正常的运行工况,还包含多种不同的开车工况。这也为管道的应力分析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系统的管道应力分析过程

1. 应力分析的准备工作

采用CAESAR Ⅱ软件对管线进行应力分析,并根据ASME B31.3 对应力进行归类和校核评判。管道作用于设备管口的荷载采用局部有限元分析,并将结果提交设备制造厂复核,以保证满足要求。

准备需要进行应力分析的管道布置图或轴测图、管道和管件的相关特性参数、各部件的约束条件等输入数据。

2. 建模

根据管线的相关数据结合软件的输入界面进行建模,合理设置支吊架、准确设定各类边界条件,按照工程实际设置计算工况的组合,运行程序进行错误检查并修正。由于管道间关联性大,无法进行离散拆分,造成组成的管系很大,管线多,建模时根据工程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建立了以下的计算模型。

四、计算结果

模型错误检查通过后,运行程序,查看计算结果。对一次应力、二次应力、管道沉降、设备管口及支吊架荷载等结果进行分析,看是否满足要求。由于模型较大,管线较多,只选取比较典型的管线和节点进行对比说明。

1. 一次应力、二次应力结果



2.冷态最大位移量结果

3. 设备管口受力结果

五、结果评定

通过上述结果表-1 中可以看出系统的一次应力没有超限。

表-2 的结果显示二次应力超限,其中最高应力比达到了429.9%(小于100% 合格),如图-2(a)中标示的① ~ ⑤的位置,是二次应力超限的位置,也是发生疲劳破坏的直接区域。通过结果分析是由于此管线的柔性不足,不能吸收其产生的热位移,需要调整管道走向。

根据表-3 结果发现冷态时管道沉降过大,1310-1320段甚至出现了DY=-32mm的沉降,很容易造成塑性变形破坏,这通常是由于缺少支架造成的。

另外,通过表4 中的数据来看,几个典型的设备管口受力过大,极易对设备产生破坏。管口过载的原因是管道自身柔性不够,如图-3(a)(b)所示。针对上述问题,是应力分析过程需要必须解决的问题,应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以使计算结果能满足各项要求,提高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六、解决措施

一次应力问题和管道沉降过大可以一并解决,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缺少支撑,通过上述筛选的结果看一次应力为83.2% 没有超限,但冷态沉降量较大,需要在沉降量大的位置增加支架,增加支架后重新运行程序,查看计算结果,结果显示一次应力减小,冷态沉降量小于3mm,均满足计算要求。

二次应力超限的主要原因是管道的柔性不够,通过图-2(a)看,是由于管线A与B的位移方向相反,造成热位移方向冲突,导致① . ② . ③处二次应力超限,管线C较长不能吸收自身热位移,造成④ . ⑤处二次应力超限。因此要增加管道柔性,需要调整管道B走向,在管线C增加 π 型补偿,使其具有一定柔性来吸收管线的位移量,进而降低二次应力。修改后的管线如图-2(b),再次运算后二次应力不超限,结果满足要求。

在图-3(a)(b)中的设备管口过载,主要是由于两设备间距离较远,管道布置近似于直连,缺少足够的柔性,因此,需要修改管线的走向,并合理的调整支架形式,使其具有足够柔性吸收热位移,降低管道对设备管口的作用力。根据实际的管道空间布置,修改后的管道走向如图-3(c)(d),并根据受力和管线的位移方向,将部分刚性支架调整为弹簧架,使管口受力和支架受力平衡,避免了管口或支架点出现过载的情况,计算结果见表-5,对比表-4 结果,设备管口受力有了明显降低,管口荷载设备制造厂核算后一次通过,满足要求。

七、结论

随着化工产业的发展,如何提高化工装置的安全性尤为重要。通过对管道进行应力分析,适当改变管道走向和管道支撑,可以有效的提高管道设施的安全性,有效的应力分析可以判断管道布置是否合理,能保证其具有合理的柔性,使整个装置安全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GB/T 20801.3—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3部分:设计与计算[S].2006.

[2]ASME B31.3—2012 Process Piping.2012.

7.简述葛兰运动中的传媒项目 篇七

关键字:葛兰运动;传媒项目;贡献

葛兰运动又称葛兰服务运动,它是当代土耳其著名伊斯兰学者法图拉·葛兰 及其思想追随者的统称。葛兰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随着其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运动与80年代演变为一场国际运动,运动不仅广泛传播于中东、中亚和巴尔干地区,还蔓延至非洲、欧洲、美国、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在土耳其,这场运动被其追随者称为“服务”(hizmet),他们认为服务一词首先使人想到运动的实质是服务社会。把葛兰运动与服务一词相结合也反映了葛兰服务运动与之前的努尔库运动 有相似之处,努尔库运动的追随者也把其行动成为服务,而且葛兰服务运动从努尔库运动中吸取了大量经验教训。

1980年土耳其军事政变和1982年图尔古特·厄扎尔领导的温和中立派政府成立以后,葛兰运动真正“走入公共领域”。 这意味着运动真正开始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其参与领域主要包括教育、传媒、医疗卫生、金融、商业和以对话为导向的非营利性组织。文章主要论述葛兰运动发起的传媒项目。

葛兰组织拥有土耳其第二大传媒巨头,包括规模最大的两家日报(Zaman, Today’s Zaman)、六家电台(Samanyolu, S Haber, Mehtop, Ebru, Yumurcak, Hazar)、两个广播电台(Bur? FM, DünyaRadyo)、一家国际通讯社(Cihan News Agency)、四家出版社(I??k Publishing, Nils, Kaynak A.s., Blue Dome),以及一系列期刊与杂志,如,S?z?nt?(文化与科普类),Fountain(科普与宗教类),Ya?mur(文学类),Ekoloji(环保类),Yeni?mit(宗教科学类),Aksiyon(周刊),Gonca(儿童类), Dialouge(宗教对话类),Hira(季刊)和Turkishreview(英语双月刊)。

其中最知名的媒体机构是《时代报》(Zaman)和萨满沃鲁电台(Samanyolu)。《时代报》成立于1986年,并与1995推出网络版本,该报因客观报道新闻事件、远离党派斗争而广受读者欢迎。到目前为止,该报已成为土耳其销售量最高的日报,其读者人数大概有100万。另外,《时代报》成立几年后便开始向海外拓展业务,其出版的区域性报纸流通与澳大利亚、阿塞拜疆、保加利亚、德国、罗马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马其顿、土库曼斯坦和美国,并以当地语言在东欧和中亚地区出版特殊的国际性报纸。 萨满沃鲁电台成立于1993年。2004年土耳其地震后,该电台播出的真人秀节目”Kimse You Mu”(汉译为“有人在吗?”),旨在帮助震后贫困灾民重获新生,这一节目具有良好的宣传作用,电台收到大量捐赠物资来救济灾民。 在2008年,萨满沃鲁电台成为土收视率最高的电台。该电台还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以当地语言播出其节目,其广泛的听众群和巨大的影响力为电台赢得丰厚利润。

此外,《今日时代报》(Today’s Zaman)是土耳其最畅销英语类报纸;杂志《新希望》(Yeni?mit)、《源泉》(Fountain)和《渗透》(S?z?nt?)是宣传葛兰思想的主要载体;面向阿拉伯世界的杂志《希拉》(Hira)把葛兰思想传播到阿拉伯知识分子和青年人群中;葛蘭运动的大多数宗教书籍由伊希克出版社(I??k Publishing)出版。

8.简述保险公司的单证管理风险 篇八

王曦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保险公司单证管理的必要性,在单证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保险公司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关键词:保险公司 单证管理 控制措施

社会各个行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都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风险,其有外部的影响因素,也有内部的影响因素,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汇率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系统风险、利差损风险、偿付能力不足的风险、由销售误导引起的退保风险等等,而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保险公司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经营风险、误导风险,及由此而引起的品牌风险等将保险公司推到了经济浪潮的前沿。

保险公司在采用各种方法应对各种风险的同时,控制内部的影响因素,加强内部管理也不失为应对风险的较好的方法,在保险公司特别是基层公司的内部管理中,加强保险公司的资金管理、单证管理等,是保险公司极为日常的管理方式,特别是对单证的管理,保险公司从初期的不重视,到现在做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是由血的教训的积累起来的。

一、单证管理的范围 保险公司的单证,是保险公司进行保险业务活动的依据,是与展业、承保、保单服务、理赔等核心业务流程直接相关的制式化单证。各类单证及由此形成的契约、经济合同既是取得各项业务收入的基础,更是承担经济责任、履行经济义务的重要法律依据。

保险公司的单证品种特别多,但一般分为一般单证及有价单证,一般单证是指出具后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单证,如各类投保书、条款、宣传单或折页等;有价单证是指出具后具备相关法律效力,如出现遗失等情况将给公司带来一定影响的单证,如发票、定额保单、空白保单等。由于其每一份都是风险源,如果管理不善,都会给保险公司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所以对保险公司来说,对有价单证进行重点管理,是控制风险的必要手段。

二、单证管理的必要性

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保险合同明确了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权利与义务、保险责任的范围,是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索赔或给付的依据。这就使得作为保险合同载体的保险单证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加强对合同载体的有价单证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加强有价单证的管理是明确合同双方的保险责任,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需要。

保险做为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特定商品,其以合同的形式存在,不具有实物的特性,投保人交纳一定的费用买到的只是对未来风险的承诺,这份承诺主要体现在保险公司出具给客户的保单上,而保单内容的完整、公正直接关系到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利益,因此,加强对保单等有价单证的管理,对保护合同双方利益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加强有价单证的管理是档案管理及保护客户资源的需要。由于保险合同特别是寿险合同的期限较长,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利益,按相关法律的要求,需对投保人的投保资料,保险发票、理赔资料等与保险经营相关的有价单证进行长期保存。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客户的多少决定了保险公司的市场地位,经营规模,在业内的话语权等,有效的保护客户资源,加强客户资源信息载体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3、加强有价单证的管理是加强内控管理的需要。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其经营管理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资金风险、单证风险等,而对于经营风险的保险公司来说,承保是经营活动的首要环节,保险公司凭借一纸合同向投保人收取保费,并承诺保险赔付责任,可见这一纸合同的重要性,因此,在防范外部风险的同时应加强内控管理,尽量避免利用单证所进行的不法行为,以保护公司形象及声誉不受损害。

4、加强有价单证的管理是主动适应监督管理的需要。目前,保监会对保险公司日常监管的内容有许多,而在基础工作的监管中,对于单证的管理关注点比较多,如单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单证的入库、领用、回销的管理等等,以防止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利用单证进行违法行为。

三、单证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保险需求的不断扩大,保险公司的产品品种逐渐增多且数量较大,特别是为了方便客户,又出现了定额保单、激活式卡单等保险形式,这对单证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单证出入库手续不完善,管理混乱。

单证的管理手续繁琐、工作量也比较大,而且产品品种繁多,由于单证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责任心不强,导致单证的出入库交接手续不完整,致使责任不清,库存混乱。

2、单证的使用过程失控,账实不符。

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对大部分产品都通过系统出单处理,对单证也进行系统核销,但由于操作失误或对系统的认识不足,也可能导致系统数据与实际不符,同时,也有可能出现恶意系统外出单的情况,因此,应加强分析,时实监控,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3、存在“鸳鸯单”的情况。

保险单证特别是财产保险公司的单证一般为一式多联,按规定应一起填写,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保险公司为了逃避监管,或为了非法的目的,存在各联次不一致的情况,也就是业内所称的“鸳鸯单”。

4、存在私印单证的情况。保险单证一般由总机构统一印刷或由总机构授权分支机构印刷,但有的保险公司,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私印单证,以躲避监管,达到风险转嫁或非法占有的目的。

5、存在以遗失单证为借口的恶意截留保费的情况。

在保险公司的单证管理中,对遗失单证的责任未明确惩罚责任的情况下,若业务人员以保险公司的名义代收了客户的保险费,但未及时上交公司,在保险到期后,以单证遗失为借口申请注销保单,以达到占有保费的目的。

四、单证管理问题的成因

1、对单证管理的认识不足,内控制度缺失。

加强单证的管理,是保险公司有效控制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近年来,保险市场的竞争过于激烈,通过单证的注销、损毁等来达到规避监管、换取竞争资金的目的的保险公司也是有的。而对单证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内控制度的缺失,也是导致单证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2、单证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

随着保险业竞争的加剧,保险公司的产品不断创新,单证的品种、数量等也在不断增加,而在系统建设中,忽视了单证系统的开发,导致单证管理系统只能进行简单的入库、出库,而不能提供单证流转的全过程记录及预警、统计功能,弱化了单证管理的职能,也是单证管理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3、法律意识不强。

“鸳鸯”单、私印单证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出现,也反映了行业内部分人员法律意识的淡薄,应加强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同时加大处罚的力度,以有效遏制此类行为的发生。

五、单证管理的办法

1、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

要控制单证管理风险,首先保险公司应制定有效的单证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单证管理职责,同时对违反单证管理规定的行为,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其次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提高单证管理的效率,满足单证管理的需要。

2、加强事中控制与管理。首先,应建立账实分开的单证管理模式,定期核对,减少单证管理中的错误。其次,应加强有价单证的印刷管理。由总机构集中统一编号、印刷或授权分公司印刷,在节约单证成本的同时,也减少私印单证的风险。再次,应加强单证流转过程的管理,建立详尽的单证管理台账,完善交接手续,明确管理责任;定期编制单证报表,及时掌握单证的入库、出库、使用、作废、销毁的具体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盘点,保证账实相符,对不一致的情况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3、对单证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单证管理的内部审计,尽早发现管理漏洞,有效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将单证管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9.系统管理员岗位的职责简述 篇九

2、负责公司WMS仓储管理系统需求故障的处理工作。

3、负责公司仓储管理系统与第三方系统有电子标签程序、WCS轨道程序的对接应用故障处理工作。

4、负责公司自营电子商务平台BTOB、BTOC、会员平台的应用中主要核心的技术支持及维护。

5、负责公司内部各企业信息管理平台与第三方各平台接口的技术维护处理与管理工作。

6、负责公司电子化药检管理应用平台技术维护处理工作。

7、负责公司企业信息管理平台ERP系统与各厂家取数据直连对接的接口配置及技术维护工作。

8、负责对厂家流向的网站平台应用中出现的需求、故障问题处理及维护工作。

9、负责公司物流管理系统应用的培训、维护工作。

10、负责公司财务管理系统在核心技术使用上的配置、设置、与ERP系统接口上对接的维护及管理工作。

11、负责公司各个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及培训工作。

12、负责公司各信息管理平台的需求调试、测试、布署、配置及安装,定期对各项信息化系统需求做好调研、及时整理收集汇总,并在技术上做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及处理措施。

10.简述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篇十

关键词:企业 成本 管理

企业的成本管理包括产品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及综合管理等多环节的成本控制,企业在把握市场和良性经营的前提下,要想更大地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实行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企业在生产中追求产品质量,以求在同类产品中占据市场优势,但在求质量的前提下,还必须合理有效地降低成本,才能保持相对低的价格,从而获得消费者认同,以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成本管理大致可分为四个环节:即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产品生产阶段、完工产品入库阶段、产品销售阶段。

一、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

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核算非常重要,但却往往不被重视。通常企业的经营者容易忽视这个环节,把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生产过程中料、工、费的消耗控制上面。随着技术与经济的不断相互渗透,需要产品的开发设计人员,不仅要精通技术,同时还要求重视设计中的经济核算,使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有效地结合。

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新产品开发的视角应以市场为导向,搜集市场信息,以购买者的要求愿望和市场竞争对象现在的实力及将来可能变化的趋势,以及自己的技术、经济力量和生产条件决策开发方向。

(二)新产品的结构设计及工艺设计中,要求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最经济的加工工艺,保证新产品在一定的时期内具有比较先进的技术水平,从可靠、耐用、高效出发,提高使用价值,满足社会需要。同时,还必须保证所设计的产品结构合理。这就要求设计既要决策先进的技术内容,又要预测合理的成本水平。在设计单位产品的原材料、协作配套件、工资和费用等技术消耗定额时,对原材料、配套件品种和数量,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用低价材料,以达到低成本、低价格的目标。同时既要注意发挥材料本身应有的功能效率,又要避免重复功能和多余功能。

(三)对间接费用消耗定额和预算一般应就低不就高,对于变动性费用应分摊合理。

(四)对单位产品的目标利润的设定,應根据市场情况确定单位利润。

总之,根据上述四项内容制定产品的目标成本及其投放市场后的价格,测算目标利润。

二、产品生产阶段

产品成本是企业产品生产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补偿的价值。这个阶段的成本管理是一种生产消耗和费用要素的动态过程,是控制成本消耗偏离定额标准的过程,是挖掘生产潜力的关键阶段。产品成本价格是外部市场竞争的重点,把市场上价格竞争要求引导到企业内部,则是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消耗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动力。成本水平是一个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经济效果的综合表现,是评价一个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标准。产品生产阶段成本管理的范围、内容和方法等有如下几方面:

(一)范围:

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的目标成本为基础,对产品的投产、制造、完工入库进行全面的、有组织和有系统的预测、计划、决策、控制、核算、计算。科学地分析和考核,就是对生产全过程的成本进行全方位地控制、分析和考核。

(二)内容:(1)以产品设计目标成本为依据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以技术定额为标准,严格实行定额下料,定额发料和定额消耗;(2)抓好进货管理的核算,要做到材料质量符合技术标准,采购时要价比三家,组织进货时要做到小批量,多批次,以降低成本,减少资金占用,减少仓储费用,并尽量消灭和减少库存物资积压、变质和霉烂等造成的经济损失;(3)对半变动费用(电、气、水等动能)要建立健全计量仪表、仪器,严格流量管理,防止遗漏和厂外偷用等的损失;(4)对固定资产折旧和维修费用,应合理计算使用年限和维修期,按产量或台时合理分摊该产品所负担的费用;(5)对间接费用,应严格费用开支标准,并实行预算制,按预算控制支出。费用预算确定后,应对各专业部门下达相关的费用开支限额,同时与部门的经济责任制相结合,进行周期内预、决算考核、评绩,有奖有罚;(6)对产品进行质量成本管理,应按产品设计技术要求,严把质量关,把因质量可能造成的废品损失和赔偿损失等费用消灭在事前,尽量减少或消灭因质量问题所造成的成本负担。与此同时,还应强调人人树立质量观念,确保本部门、本岗位不出现质量问题;(7)成本会计部门在对一切费用开支审查时,应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不能把资本性开支列入当期成本,也不能将收益开支列入资本性开支。同时还应区分当期成本负担的开支和延期成本的负担费用,做到正确计算当期成本和后期成本。

(三)方法:(1)成本管理应是全员的工作,在主管领导、专家、财会和生产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群众性的增产节约活动,使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深入人心,并与个人利益挂钩,使全体员工每个人都为实现既定的目标成本而努力,保证企业长远经营目标的实现;(2)为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和战略性的成本管理,对经营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应进行现代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再学习,创新观念,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智能水平,达到经济人员懂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工程技术人员懂经济管理的成本管理。经济管理人员和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管理一体化,是实施企业成本管理的根本保证。

三、完工产品入库阶段、

该阶段主要应作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及时正确计算实际成本,只有正确计算出成本数据,才能不失时机地给产品市场价格提供有用信息。

(二)正确地分析成本差异,从而找出差异的原因,借以改进工作,降低消耗。

(三)及时向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反馈信息,为制定成本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四、产品销售阶段

产品销售费用是企业产品费用的最终环节。企业应以良好的产品质量,合理的产品价格,良好的售后服务吸引消费者,扩大产品销路,占据市场份额。产品销售阶段的费用除了产品的直接销售费用外,还包括产品的广告宣传费用,与客户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的公关费用等。企业经营者应该明确,产生这些间接费用是必然的和必要的,但是也应该严格控制在实际运作中的浪费,杜绝浪费现象,更不能在这一环节上失去控制。从加强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的领导者和财务部门,应该加强这部分费用的监管,制定相应的控制制度,实行严格的预决算,一切开支均应确定标准,按标准列入年度预算,经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共同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年终送审决算,以杜绝浪费。

在四个阶段的成本管理中均应实行有计划的成本预测、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评,并进行奖优罚劣,加强控制与考核,避免不良成本的产生。

上一篇: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历史典故下一篇:深圳市司法鉴定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