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珍珠鸟(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0篇)
1.21 珍珠鸟(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一
m 珍珠鸟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朗读课文,正确认读13个生字。
3.学习领悟信赖是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让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教学难点体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等。
金山珍珠别名锦花鸟、锦华鸟、珍珠鸟、小珍珠、锦花雀等。金山珍珠羽毛鲜艳,体态娇小玲珑,动作活泼轻巧,非常可爱,是国内外著名的玩赏鸟。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句的意思:
雏儿 索性 细腻 伏案 信赖 神气十足 不由自主
三、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珍珠鸟长什么样儿? 珍珠鸟的习性。
四、再读读文,重点探究
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1.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指导朗读,引导小结:
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
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
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4、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① 找出文中写珍珠鸟的活动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说说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
② 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③ 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2.21 珍珠鸟(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二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默读课文,并能讲述故事的梗概。
3.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贺龙在艰苦岁月里的乐观、幽默,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能通过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在精神。
2.能讲述故事的梗概。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贺龙及其他革命前辈的故事。
老师:把关键词句做成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问难
1.导入:炮火纷飞的年代虽然是遥远的回忆了,但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路上发生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将永载史册。在党的武装斗争史册上,贺龙是一个光辉的名字。同时课件出示贺龙照片,师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贺龙的资料。
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3.作为十大元帅之一,作者为什么不写贺龙驰骋沙场的英姿,却写他钓鱼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自由读全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反馈
3.检查课文自学情况
(1)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2)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字,集体认读。
(3)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互相交流
4.再次默读课文,试着讲述故事的梗概。
5.教师相机指导怎样讲述故事的梗概: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6.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别练习。
7.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8.文中的贺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初步感受。
三、课堂小结
在钓鱼这件事情中,贺龙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世人敬仰爱戴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品悟吧!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贺龙钓鱼部分,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环境的艰苦,通过推想,体会贺龙对战友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3、运用所学方法,体会“简陋的渔竿,凝聚着贺龙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对战友骨肉般的深情厚意”的含义。
教学重点: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贺龙钓鱼部分,体会贺龙在艰苦岁月里对战友的深情厚意。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环境的艰苦。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收集长征环境艰苦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贺龙钓鱼》。哪个同学能运用补充课题的方法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教给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贺龙钓鱼部分
1、看来,抓住课题,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那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在讲贺龙钓鱼呢?(11--14自然段)
2、说到钓鱼,我们不能不说到钓渔竿,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11--14自然段,找出描写贺龙钓渔竿的句子,看看这是一根怎样的钓渔竿?
3、抽生说,(出示句子)齐读,从哪儿可以看出渔竿的简陋?(几根马尾、一根别针、一根树枝:材料的普通和数量少)
4、教师小结:几个简简单单的数量词加上普通的材料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渔竿的简陋。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个词,边读边想,透过这简陋的渔竿,你还能体会到什么?(和我们生活中的渔竿比一比,贺龙能选择其他的材料来做渔竿吗?从中可以看出什么?)(环境的艰苦)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环境的艰苦?(第二段)
①、(出示二段1、2句)自由读,边读边想象,透过文字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粮食几乎完全断绝:没有吃的,有的奄奄一息,有的到处找野菜挖草根,有的因忍受不了饥饿误食有毒野菜而丧命,而更多的时候只有勒紧裤腰带忍受饥饿。老师相机介绍贺龙所带的部队的任务是断后和收容,更显出环境的艰难。
虚弱:脸色苍白蜡黄,瘦骨嶙峋,拄着拐杖,艰难地往前挪动,走着走着就摔倒,甚至永远都爬不起来了。联系饥饿、长途跋涉来谈。
伤病员增多:重伤的担架抬,担架不够就一个一个背,轻伤的几个互相搀扶。结合自己对红军过草地的了解来谈,主要有饥饿造成的胃肠病或食物中毒,高原引起的缺氧,呼吸困难,天气变化造成衣服单薄的战士不断生病,前面部队掉队的同志等。)
②、齐读第二段1、2句话。
③、透过文字,我们都能推想到那么多艰苦的场面,我们不知道的困难不知道还有多少。课文中还有一句话直接就告诉了我们环境的艰难。(第13段1句)
6、刚才通过联系上下文,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到了环境的艰苦。看来,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更有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
7、(出示12段:师范读)贺龙手执钓鱼竿,一个人蹲在溪边的小树下。他留着短髯的厚嘴唇叼着个大烟斗,两眼专注地望着水面。请你联系上下文,推想一下,这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在书上作好批注。
8、交流。
三、运用方法,理解14段
1、齐读第14段。
2、请你运用今天我们学的方法,说说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贺龙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对战友骨肉般的深情厚意”?请找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勾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下简单的批注。
3、交流。
4 第3--10段:采用朗读的方法分角色朗读。
画出描写贺龙的语言和神态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贺龙的崇高品质
第17、18段:透过贺龙的语言、动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开朗乐观的贺龙,我们的耳边还听到了贺龙那爽朗、乐观、感人的笑声,那不正展现了他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齐读17、18段。
四、情感升华,拓展练笔
1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地方练习朗读,读出感情。
2读了《贺龙钓鱼》的故事,你都想到些什么呢?说给大家听听。
五、布置作业
、其实,在红军过草地时涌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老师就读过这样一些故事,(推荐读物:《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草地夜行》《一袋干粮》《七根火柴》电影《草地》有声小说《忆长征》)希望大家课下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多了解一些贺龙及其他革命前辈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
25 贺龙钓鱼
舍己为人
关心战友
乐观幽默
3.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三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0人。从上期平常学习和期末考试情况看,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基础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
本册教科书有关数与代数的知识安排了倍数、因数以及分数;倍数、因数、分数加减法和方程。这几部分内容联系是紧密的,分数的学习是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以及学生前面掌握的整数四则计算是学生学习方程的基础。
2、空间与图形
本册教科书在空间与图形安排的内容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在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中,充分体现“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通过观察物体、制作模型、数学实验等方式,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表象,在这些表象的支持下,通过亲身体验来帮助学生获得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本质特征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
本册教科书的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折线统计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形式。学习重点不放在如何制作统计图上面,而是放在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来了解信息,应用信息上面,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达到增强学生统计观念的目的。
4、实践与综合应用
本册安排的综合应用有三个: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一年吃掉“多少森林”,发豆芽。在编写方式继续采用了程序性的活动方式,为学生设计出基本的活动程序并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活动,并在每个程序下面都给学生留有记录、分析、计算和写建议的地方,明确要求学生参与整个活动过程,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能找出10以内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非零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知道分数和除法、分数和小数的联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成分数)
3、会进行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运算及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用方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并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6、通过实例,了解体积(或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单位长度的实际含义。
7、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8、进一步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9、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10、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类推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察和统计观念。
(三)、教材主要特点:
1、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来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3、重视学具操作和数学实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4、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5、配合教学内容安排数学文化,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二)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三)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六)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七)耐心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多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帮他们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课时安排
(一)倍数与因数(9课时)
倍数、因数 2课时 2,3,5的倍数特征 2课时 合数、质数 2课时 公因数、公倍数 2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二)分数(14课时)
分数的意义 3课时 分数的大小比较 2课时 真分数和假分数 2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 约分 2课时 通分 2课时 小数与分数 2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三)长方体、正方体(14课时)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 长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 体积与体积单位 4课时 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2课时 解决问题 2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综合应用:设计长方体的包装方案 1课时
(四)分数加减法(6课时)
分数加减法 5课时 综合应用:一年“吃掉”多少森林 1课时
(五)方程(18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 4等式 3方程 2解方程 3解决问题 4整理与复习2
(六)折线统计图(5课时)
折线统计图 4综合应用:发豆芽 1
(六)总复习(5课时)
4.21 珍珠鸟(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四
《毕升的梦想》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毕升,一个书坊里普通的印刷工,他却有一个梦想:用便捷的印刷术取代传统的笨拙的雕版印刷术。为了这个梦想,他不断地思索,不断地实践,在一次偶然的提醒后,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一个造福于世界文化的伟大发明。
读完这篇课文,我们要在脑海里牢记:梦想的实现在于实践,在于执著的追求。
全文共有8段,第1~6段告诉我们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那一波三折的过程:“若有所思”“困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机械”“沉思”“好多次” “冥思苦想”“念念不忘”“自言自语”这些词语揭示了艰苦而又执著的探索过程。
这一部分作者的表达方式新颖,巧妙运用插叙,第1段先把读者的目光引到毕升若有所思的人物形象上,第2段告诉读者毕升的身份和思索的原因;第3段再次把读者的目光引到毕升深思的眼睛里,然后在第4段告诉我们毕升已经历过的种种尝试,文章行文自然流畅,读来可信。
第7~8段告诉我们毕升的活字印刷术成功后的好处以及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并运用。
2.联系语境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毕升在发明活字印刷术过程中的努力和投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4.学习抓住关键词概括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过程的方法。
教学重点
从直接描写毕升的语言、行为的语句中,感受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为实现梦想的努力和投入。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关键词概括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过程的方法。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毕升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课
1.同学们,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为我国古代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它的发明者就是--(板书:毕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3课。学生齐读课题《毕升的梦想》。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教师相机梳理问题:毕升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梦想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毕升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梦想的?结果怎样?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学生回答问题。师小结:我们围绕课题提问,再把这些问题用一段通顺的话联系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归纳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勾画四字词语。
4.检查学生生字和词语掌握的情况。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同学们,请你朗读课文,课文的哪些地方告诉了我们活字印刷术的重要作用?请你读课文7、8段,一边读一边勾画。
2.说说为什么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让学生们体会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引导学生读出赞扬的语气。
四、根据学生回答学习课文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活字印刷 (有利)
找出课文哪些部分告诉我们活字印刷带给后人的影响。那么以前的印刷是怎么印刷的?有哪些不利的地方呢? 板书: 雕版印刷(不便)
毕升是怎么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 复习上节课内容,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宋代一个叫毕升的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思考,不断实践,最后在妻子的提醒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不仅为我国古代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而且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那么,他是怎么实现自己的梦想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毕升的梦想》。
1 请大家大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毕升实现梦想也就是发明活字印刷的过程,并且用笔画出描写毕升为梦想而执著探索的几个词。
2 请学生上台听写词语,板书整齐。
二 精读课文,品词析句。
1 大家齐读词语,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描写毕升的思想和行为的。那么课文哪些部分写到了毕升的想?哪些部分描写了毕升的做呢?
第一次:“一个叫毕升的人在雨中慢慢地若有所思地走着,好像丝毫没有感觉到早春的小雨已打湿了他的衣衫”这句话。
⑴自己品读,体味这句话的意思。着重体会“若有所思”这个词。
(2)生有感情地朗读。
美丽的杭州正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可是,毕升啊,你为何不去欣赏这美景良辰呢?你为了何事而如此烦心、如此专注呢?
2 学习第2段,是什么事困扰着他?
(相机提出从“爱动脑筋”你看出什么来?因为爱动脑筋,所以才有这个梦想,为了梦想的实现,而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3 第二次:“毕升机械地走回家,在妻子的提醒下,默默地换完衣服,开始帮妻子烧火做饭。火光映红了他的脸,映亮了他那双沉思的眼睛。”
毕升在街上若有所思,回到温暖的家里,他还是这样的吗?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4 第4段:让我们再次回到毕升的记忆里,一起和他去体味失败的苦涩。
默读第四段,为了能找到代替笨重的雕版印刷术的方法,毕升并非没有尝试过,相反,他还尝试了很多次。看看,毕升尝试的方法好吗?为什么会失败呢?在文中勾出失败的原因。
⑴品读句子,哪一个词能反映出毕升在尝试失败后的表现?
⑵“冥思苦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冥思苦想”说明毕升面对失败仍不放弃,仍在苦苦寻找办法,表明毕升的执著)
5 第5段:执著的毕升遇到了思维上的瓶颈,我们不禁为他着急,他能解决这个难题吗?
(1) 范读课文。困扰他多日的难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种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的感受?
(2) 无意中得到妻子的提示,毕升是怎样表现的?勾画句子。师出示句子:一句话让毕升茅塞顿开,他猛地一拍脑袋:“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说完,他立即跑出家门。他觉得眼前豁然开朗,一点儿也没有听到妻子在后面的呼唤。
生品读。这句话表明了毕升什么样的心情,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一点儿也没)齐读课文,读出毕升欣喜若狂的心情。
6 第6段:得到启发的毕升迫不及待地又冲入了蒙蒙烟雨中,他要干什么呢?别急,让我们跟随他的身影去瞧瞧。
1. 默读,妻子的一句无心之语,却提示了毕升,于是活字印刷术在毕升手中诞生了,看看这一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印刷术是如何诞生的。
小结:至此,我们和毕升一起见证了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你认为毕升成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原因是什么?
(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对梦想有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
三 学习最后两段。
第7~8段:毕升用他锲而不舍的执著精神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却没想到,他梦想的实现能造福子孙后代。
1. 朗读。新的印刷术的出现,带来了哪些好处?带来了哪些影响?
四 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现代的毕升”是谁?他在1987年被誉为“激光照排之父”。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坚韧不拔,拖着病体整整努力了十几年,他叫王选。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音乐《隐形的翅膀》结束全文)。
板书设计:
毕升的梦想
思考 实践
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
锲而不舍 执着追求
若有所思 冥思苦想 念念不忘
自言自语 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
5.21 珍珠鸟(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五
了解有关“创意”的例子。文章共有20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3部分。第1部分是1~6段,这一部分是事情的开头。儿子看见一份杂志上写着,建筑创意比赛金奖的获得者可以到国外免费旅游,于是告诉母亲“我准备到国外旅游”。他的想法当然被母亲视为“异想天开”。儿子是“勇敢”的,因为他不仅敢于实践大人不敢想象的事情,而且对此充满信心。
第2部分是7~19段。这一部分具体阐释了儿子的创意。这里,儿子的自信和母亲的怀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能从两个人的对话中看出他们截然不同的观点与思维方式。第一次,母亲的疑问是:一个小学生,关于科技、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这句话说明母亲认为,只有大人才可能参加这样的比赛。儿子毫不气馁,认为自己知识不多,但有创意。第二次,母亲打断儿子说,建筑创意需要独特的风格,但是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显然,母亲根本不相信儿子有能力完成这样的设计。这一次,儿子是自言自语地说,把博物馆盖在地下。他用自己独特的创意回答了母亲关于“独特风格”的疑问。母亲依然疑惑,而儿子则开始进一步设计他的地下博物馆。第三次,母亲毫不客气地打断儿子,说这样的设计不可能实现。儿子则回答说,那是工程师的问题,与他的创意无关。最后母亲只能“叹了一口气”。这一部分,不仅写出了母子两人对这件事情的不同态度,而且在他们的“交锋”中,我们感受到了儿子敢于创造、勇于挑战的性格。
第3部分是第20段。在大家几乎淡忘这件事情的时候,儿子成功的消息传来了。这个结果令人震惊,它是儿子勇敢和创意的回报,它证明了孩子的创造力不可低估和轻视。应该鼓励孩子创造,鼓励孩子攀登高峰,鼓励孩子完成看起来困难的事情!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了解儿子的创意,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6.21 珍珠鸟(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字词,并正确理解 “垂蔓、幽深、信赖”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积累文中描写珍珠鸟外貌、神态、动作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过程,并能简单复述。
4、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含义,领悟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与信任的美好境界。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过程。理解“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句话的含义,领悟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与信任的美好境界。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鸟儿朋友。
2、出示图片和简介(指名朗读)
3、师:瞧,这只鸟儿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后背生着珍珠似的小白点。这是一种观赏鸟,但它十分怕人。(要强调怕人的鸟),这种鸟的名字叫——珍珠鸟。(板书课题,齐读)
4、介绍作者:
(1)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冯骥才,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画家。
(2)他非常喜欢小动物。因此,当朋友送他一对珍珠鸟时,冯骥才说——“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3)出示第一节第一句话。
①这里有个感叹号,谁能读好这句话?
②从你的朗读中老师感到作者是非常喜欢珍珠鸟的——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做了预习,谁能说说课文写了几只珍珠鸟?其中重点描写了哪一只呢?
2、这篇课文讲的就是“我”和珍珠鸟相处的情景。(板书:鸟——“我”)
3、作者着重描写的是珍珠鸟,因此课文要以“珍珠鸟”为题。
4、打开课本,快速阅读,找一找,哪几小节写了我照顾大鸟?哪几小节写了我和小鸟共处?
1——2节:“我”照顾大鸟
3——6节:“我”与小年共处。
三、学习课文第1-2节
1、师:下面老师请你们轻声读读课文的1-2节。看看我是怎样照顾大珍珠鸟的?
(板书:照顾)
2.学生交流句子(媒体三)
(1)“垂蔓”正音(出示另一个多音字,读一读)
(2)出示图片,理解“幽深”,感受作者对小鸟的精心照顾。
①如果你是珍珠鸟,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有什么感觉?
②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指名朗读。)
课后小结
三、复习巩固
1、教师总结:要知道珍珠鸟是一种很怕人的鸟,因此作者为它们创设了一个绿色的环境、自由的空间,让它们住在这里能感觉舒适、温暖和安全!
2、抽学号轮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多音字组词
干()()
()()
蔓()()
()()
4、给“深”字组词填入相应的句子里
(1)张教授有着()的知识底蕴,受到了学生们的尊敬。
(2)悠扬的笛声时而清脆激扬,时而()委婉。
7.21 珍珠鸟(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段。
3.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的方法,领悟课文中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
4.会用关联词“不仅……而且……”“除……还有……”“不是……而是……”造句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自一起去留学www.177liuxue.cn/转载请保留出处。
5.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生物节律现象、特性以及生物节律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多彩的生物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愿望。
了解举例说明生物节律现象的方法,从中体会到生物的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了解课文举例说明等表达方法及作用。懂得有关生物节律的知识,学会观察周围生物节律的现象。
1.师生共同搜集了解有关生物节律的资料。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节律现象。
一、质疑引入
1、观图,质疑(时钟与招潮蟹有什么联系?)
2、生在预习基础上谈看法,师相机板书课题《有趣的生命时钟》
3、齐读课题。师引导:除了招潮蟹,还有哪些有趣的生命时钟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向我们展现了生物王国里神奇的生命时钟现象,板书文体:说明文
二、初读,了解大意
1、按自读要求自读课文
(1)一读(放声读),读准音、读顺句,不好读的地方作上记号,并多读几遍。
(2)思考:什么是生命时钟现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生命时钟现象?(师提示抓中心句)
(3)不明白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桌交流,批注在课文旁边。
2、检查自读,交流体会。
(1)检查生字词语的自学情况,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精神焕发、盗窃、忙碌、绚丽多姿、节律、大螯、潮汐、花卉
(2)什么是生命时钟现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生命时钟现象?
学生交流看法,在交流中引导了解课文结构特点:总分及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
3、小黑板出示段意(点拨归纳段意方法:找中心句、过渡句、中心词等),以各种形式朗读,强调结构顺序:总分
4、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老师梳理归结,引导进一步学习。
1、复习听写生字词
2、观图,质疑(时钟与招潮蟹有什么联系?)生回答,师板书:生物节律
3、回顾上节课内容;什么是生命时钟现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生命时钟的现象?分别是哪一自然段介绍的?
4、生答师出示小黑板,强调结构特点:总分及中心句
5、齐读小黑板,整体了解本文说明的内容,生用一句话归纳。
三、研读感知生命时钟之趣
(一)学习1段
1、师引:第1段作者是怎样引出生命时钟(生物节律)这个话题的?
2、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想:你有什么发现?师评价。
3、默读此段,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从句式、修辞、说明方法、表达作用等方面去思考、批注。(排比、拟人、语言生动、准确、举例说明等)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示生物活动及时间表格(小黑板),师引读,生齐读表格。
5、师小结本段,指导学生按规律背诵此段。
6、当然像这样的生物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生物也有这样的生命时钟?说一说(或仿书上的句式说)。
(二)学习2段
1、出示句子:招潮蟹不仅随着潮水的起落觅食,而且随着潮起潮落改变身体的颜色。
思考:齐读,讲了几层含义?哪两层?用什么关联词连接?(不仅……而且……加着重号)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递进)指导读出这种关系,齐读,造句。
2、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这两层意思的?指名读课文相关内容,生想象理解,交流“潮汐”资料。
3、像这样使用关联词的句子课文中还有吗?生勾划,抽生读。
(三)学习4段
1、出示句子:生物除昼夜节律外,还有年周期节律。
(1)强调关联词,4段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过渡句、中心句)
(2)这句话包含哪两层含义?本段主要介绍了什么?(板书:昼夜节律、年周期节律)齐读、造句。
2、课文是怎样介绍生物的年周期律的?抽生读4段。
3、读了课文的介绍,你认为什么是生物的年周期节律?抽生交流。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师强调说明方法:举例子
4、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的活动也是按年周期律进行的,说一说。
(四)学习3段
1、节律的周期不是单一的,那生物节律是不是也多变呢?
2、生回答后,出示句子:许多实验都表明,生物的昼夜节律并不是直接由昼夜变化引起的,而是生物体内存在一种生命时钟。(强调关联词)
3、分析此句包含的两层含义(肯定…否定…)并列关系,造句。
4、举了几个实验来说明这个现象?学生归纳(招潮蟹和科学家的实验),抽生读3段实验过程,边读边思考其作用,师归纳,强调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的科学性、准确性。
(五)学习5段
1、师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趣的生命时钟现象,想一想,这种现象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呢?生回答,出示句子:生物节律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2、齐读最后一段。
3、请生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哪些行为可以形成良好的生活节律,那些行为可能破坏人体生物节律?会造成什么后果?生举例,师小结,板书:遵守节律健康生活
四、总结、回顾
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对说明文有了哪些了解?(文体、结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的准确、所获得的知识等)
2、师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趣的生物节律现象,懂得了生物节律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希望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节律,获得健康的生活。同时学好知识去探索大自然更多的奥秘。
1、课文举例介绍了有趣的生物节律,课外去搜集更多相关的例子,大家交流,并仿照课文1段的句式写一写。
2、阅读本文作者的另一本著作《生物趣话》。
昼夜节律遵守节律
生物节律{}
年周期节律健康生活
8.21 珍珠鸟(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八
1、会正确地拼读课文中注音的字,能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语。
2、能在诗中划出具体表现“我们和太阳比赛早起”的词句,能说出第3节是怎样具体描写“太阳升起来了”的情景。
3、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对大自然、对太阳、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感情;能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了解每节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二、初读课文
1、听教师的范读,要求:
a 、听清注音的字的正确读音,感受“和太阳比赛早起”的蓬勃向上的热烈情趣。
b、提出词语方面的疑问。
2、自由读诗歌。
a、划出描写“我们”和“太阳比赛早起”的具体行动的词句。
b、划出诗中揭示“比赛”结果的句子,体会“我们走在太阳的前面”无比自豪的感情。
三、指名分小节朗读,看谁读得准确,通顺。
四、指名朗读全诗,评议,再组织集体朗读。
五、细读每一节,理解每一节的意思,划出你欣赏的诗句词语。
第一节:早起
A、“我们离开帐篷,轻轻地走过它们身边。”句子中的“它们”指谁?为什么在“走过”前面加上“轻轻”?
B、“别怕,我们不会打扰你,我们是和太阳比赛早起!”结尾是个感叹号,是不是这句话就该读得很响呢?
第二节:早行
a、我们是和太阳比赛早起,这和云彩有什么关系?它为什么脸红?(日出前、太阳睡在厚厚的云层里,太阳醒来后,它的光芒便会渐渐地从云层中穿透出来,染红云层的脸颊,也可以说云彩是为还在被窝里的太阳害羞而脸红。)
b、第一节中的我们不会打扰你、和第二节中的你看和你才脸红,3个你指的对象相同吗?(不同。第一个你指花木鸟兔;第二个你泛指一起登山看日出的伙伴;第三个你专指云彩。)
第三节:我们看着太阳升起。
第四节:我们放声歌唱,尽情欢呼祖国的早晨。
六、逐节交流。逐节朗诵、背诵,重点把握每小节诗歌表达的情感。
1、第一节既要读出我们起得早,又要读出我们懂礼貌。
2、第二节:第一句要抓住几个表示行走的词语,读出轻快行进的节奏,读出与太阳比赛早起的激动心情;第二句要读得舒缓些、幽默些,以展示我们比太阳早起的得意之情。
3、第三节:要读出层次感。
4、第四节:读出对大地、对太阳的爱。
七、背诵诗歌。
八、组合成小组登台朗诵,评比,从中领悟少先队员对大自然、对祖国早晨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早起:轻轻
和太阳比赛早起 早行:穿、跨、沿、奔
太阳升起
我们放声歌唱
9.21 珍珠鸟(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九
1. 读题,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什么?
2. 什么是词?结合课文链接了解词与诗的不同之处。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诗词,想想诗词给我们讲了什么,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 检查朗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意
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 借助注释说说词的意思。
2. 想象词中描写的景象。
3. 读词,从词中你感受到什么?
4. 读读,背背。
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 欣赏音乐,听范读。
2. 听了这首诗你感受到什么?
3. 读一读,结合注释说说诗句意思。
4. 再读诗,把诗中描写的景色画一画。
5. 读读,背背。
四、背诵默写,拓展感悟
1. 朗诵全文。
2. 说说本课中的诗与词有何异同。
3. 背诵、默写诗词。☆关于作者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是辛词的主调,亦有作品写农村生活小景,清新可爱。有的作品流露出托靠老庄求得与世相忘的消极情绪。在艺术上,他继承发展了苏词的风格和南宋初年爱国诗人的传统,融会诗歌、散文、辞赋乃至口语,或用比兴,或用典故,或直抒胸臆,抒情、议论、状物都不拘一格,又意境宏大,感情抑扬顿挫,形成独具一格的豪放词风,并开启了后来的辛派词风。词集有《稼轩长短句》(十二卷)与《稼轩词》(四卷)两种刊本。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他平生力主抗金,秉性刚直,立朝廉洁,遇事敢言。他做诗主张师法自然,构思新颖奇特,笔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活泼,风格爽朗轻快,人称“诚斋体”。他工于七绝,以写景咏物见长,著有《诚斋集》。
10.21 珍珠鸟(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篇十
《天上的星星》这篇课文是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第十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属批读课文。本组课文体现的是美好心灵,美好情感,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珍惜生活。
《天上的星星》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文章。课文的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星星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迷人的印象、关于童年最美好的回忆。文章以不拘一格的笔墨,显示出作者精彩叙事和真切状物的技巧。课文先写了“我们”小时候好奇地数星星,看见繁星满天,快活地向星星招手;接着写了月明星稀让“我们”大吃一惊,可怜这些没精打采的星星;最后写了“我们”无意中找到了躲藏在溪水中的星星,并且保守着这个孩子的秘密。课文描写了繁星满空和月明星稀时的景象,刻画了一群孩子天真童稚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星星的喜爱之情。
作者在文中多处地方,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结合大量天真的想象,文字优美,极具欣赏性和可读性。
根据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品读文章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结合学生的学情--有一定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本课用时一课时。教学目标为: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运用。
2、联系生活实际,注意和文本对话,把自己的体会批写出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欣赏繁星满天、月明星稀的景象。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批读,感受文章的童贞童趣,想象繁星满天、月明星稀的画面,体会作者对星星的喜爱,对童年的怀念。
2、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进行有关童年生活的片段练习。
二、说教学方法:
课文本身文采优美,贴近孩子生活,那么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产生心灵的碰撞将成为本课堂的主旋律。
1、想象品读法:情发自心,只有心灵产生火花才有感情流露,阅读是情感的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品读文章的繁星满天、月明星稀两个画面,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感受作者美好的情感。
2、批读法。批读文旨在加强教材的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积极思考,随文旁批。批读作为语文阅读重要的学习方法,将在本课充分体现批读更能体现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
3、读写结合法:语文的工具性就是要通过阅读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安排读写结合片段训练,正是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学以致用。
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恰如其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激情,和学生一起演绎作者的的心路历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一)、充满诗意的想象导入新课:
1、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回到童年。你是否会在夏夜的星空下,坐在院子的小凳上,仰望深蓝的天空,数着那一颗颗眨着眼睛的星星。突然,有一颗星星提着灯笼在走……它到哪里去了呢?是睡觉了吗?还是偷懒去了?想去看看吗?齐读课题:《天上的星星》,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孩子们的思维随着老师的语言产生了美好的联想,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奠定了本文那充满想象魅力的基调。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们,你在天空中看到了什么呢?带着问题,自己大声读课文,看看答案是否找到。
2、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认知情况,并相互评价。这是同学们最喜欢的读书方式。这样他们可以在听别人读的时候纠正自己,同时也感受到一种读书的乐趣和成就感。
3、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仿照旁批,联系生活实际,批注自己的感受。
4、小组交流读书情况。
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各种阅读方法,对课文有初步的整体感知。同时针对批读课文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小组交流也体现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三)品读课文,欣赏美景。
1、在孩子们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问:课文主要为我们描述了哪些画面?学生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繁星满天、月明星稀
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这两幅画面是课文重点,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想象描写,很能体现作者写作功力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揣摩作者的表达手法,也是最能体现作者童贞童趣的段落,因此需要细细品读。我没有按课文描写的顺序来要求学生去感悟,而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这样问:
孩子们,你喜欢哪一幅画面,你就细细地读,细细地咀嚼:要求是:
想想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为我们描述了怎样的画面?体现了作者的什么心情?,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你对“繁星满天”景象的感受。再一次有目的地作旁批。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自由和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快乐学习。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领悟作者描写的画面的表达方法,体会到了作者看星星的心情,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的阅读教学目的。
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到作者的心情是好奇、快活。(板书)
学生提到 “奇迹”“热闹”“快活”等词。我就倾听学生发言,抓住适当的机会理解。例如:学生读到:“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觉察,就明亮地出现了。啊,两课,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就是这般迅速出现,愈数愈多。一时间,夜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的百宝箱……要开什么盛会呢?”
我问到:奇迹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奇迹指什么呢?为什么说是奇迹呢?从“奇迹”一词中,你读懂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呢?当你也看到这样的奇迹你的心情会怎么样?来读读。让我们也看到你所描述的奇迹吧!
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找到相关语句,明白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学生换位思考和想象情景品读,学生在不经意间就体会到了作者那欣喜的心情,以及字里行间透露的童真童趣。因为孩子的心总是相通的。这也是体现了新课标中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作者情感的教学理念。
3、根据学生的思路,当孩子读到“月明星稀”的景象时,心情也随着作者一下子低落。孩子们会说:我们很吃惊,可怜。(板书)
于是我抓住这样的机会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孩子们,你们眼前那宝石般的星星消失了,你们想想他们到那里去了呢?我们一起去找找吧!请你想象星星们会怎么样?请你写一段话。
学生的情感蓄积到这里,已经
要爆发了。于是纷纷写下了自己心中的星星,还会用上书上的语言。很快,一大段一大段的寻找星星的文字出来了。
这样的读写训练实则是和作者对话,和作者一起忧一起悲,随着作者的情感跳跃怎么不是种品读悟情的好方法呢?
4、当孩子门把自己的想象畅谈完后,我们打开书,看看我们的星星到那里去了呢?原来星星藏在溪水里呢。于是一起齐读最后一部分。到了这里,我们和作者一样,为星星感到高兴。自此,文章的情感历程一下子明晰了。
(四)体验情感,升华情感。
1、夏夜的天空充满神秘,孩子们回忆:作者看到星星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
孩子们浏览了课文后,根据板书很快找到情感变化。这也是对全文情感的梳理。也是进一步体会作者的童贞童趣。
(五)总结全文,积累语言。
课文如此优美,令人向往。你发现了作者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学生会再一次找到有关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他们的作用。
环节的设置是根据学情而定的。五年级的学生需要明确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生清晰感受写作的特点,并运用于以后的习作中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价值。
(六)结束语:孩子们,读了这篇课文,老师也好象回到了童年,也想和你们一起再去看看童年的星星。于是我和同学们一起读全文结束,达到了情感的高潮。
四、说板书:
繁星满天 好奇 快活
童真童趣
月明星稀 吃惊 可怜
好的板书是课文浓缩的精华,使人一眼就明白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我的板书概括了课文两个主要片段,也概括了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到了文章主题--童真童趣。板书简单,一目了然。
五、说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比赛。这篇文章如此优美,无论从写作的技巧和文章的感情表达都值得细细品读。
2、积累你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3、写写自己童年最值得回忆的地方。当然也可以写星星,老师也写,和你们比赛。这样的师生比赛作业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作业,因为这样的作业可以享受战胜老师的成就感。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作业体现的是科学性,人文性。写片段是教学生能把写作方法迁移,体现的语文的工具性。
六、说教学反思:
这篇非常优美又具有童贞童趣的文章,采用各种方法品读体验,是最能实现和文本和作者对话的。因此我的教学环节基本能体现这一点。特别是课后我和学生一起写的《童年的星星》,发在博客上。我在写的时候是童年那种美好的情感不能自已,于是下笔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写完后感觉是一种畅快淋漓。这也是作家给我的灵感吧。学生写的很多有关童年的文章,都用上了文章中的联想法和修辞,有的还借用了一些好句子,读来有种美的享受,我想这也算学生的书没有白读,这是最大的收获。
【21 珍珠鸟(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教学反思08-31
珍珠鸟教学实录07-09
教学反思珍珠鸟09-30
四年级上册语文珍珠鸟10-13
《珍珠鸟》教学课件08-03
《珍珠鸟》个人教学设计09-10
语文教学设计 珍珠鸟教案设计07-24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珍珠鸟》说课稿07-19
左右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