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中价值

2024-07-13

中国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中价值(共9篇)

1.中国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中价值 篇一

商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走向竞争的和谐”才刚刚破题

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强烈的针对性,实质上是要通过亿万群众的探索与实践,在告别计划经济体制下低水平的“有限和谐”之后,圆满完成“走向竞争的和谐”这一历史性跨越。

人类具有追求完美与和谐的天性和智慧。实际上中国古代便有“

黄金分割法”之说,的数学意义以及在造型艺术上的美学价值随处可见。这些都反映了许多客观存在着的和谐关系。什么是和谐?理论上解好范文版权所有释说:“事物和现象的各个方面的比例均衡与协调”,“多样化或对立面的平衡统一就是和谐”,打破这种状态就是倾斜失衡。不仅自然界、自然科学、文化艺术中存在和谐,人类也需要社会的经济的和谐,即寻求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最佳比例与均衡。

市场竞争与(社会)经济和谐也是一组矛盾。绝对化竞争的结局定无和谐可言,西方自由放任式的市场竞争,曾几乎把它的社会推向崩溃的边缘。因此,都为当代各国的政策所不取。人们普遍追求的是,立足于市场竞争的和谐或以和谐为目标的竞争。正因为如此,中国需要以超前的眼光,从更高的基点上来看待竞争,并赋与它有自己特色的新含义、新内容和新解释。新中国建立之后,在生产力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农村普遍贫困的情况下,中国曾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抑制竞争、取消市场经济的道路,进行了一场“超越市场经济”的伟大尝试。这种低水平的有限经济和谐是排斥掉市场竞争之后建立起来的,是靠各种指令性计划实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许多不公平。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意识的增强,中国原来建立在产品经济基础上的、由直接指令性计划统一控制的经济秩序、条条框框及其人际关系中的那种“有限和谐”已被突破,种种过去我们所不熟悉的或过去表现不很突出的“倾斜”现象大量涌现。比如,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在加剧;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中,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明显滞后;价格—投资—产业—产品结构失调,供给不足和生产能力配置失衡并存,资源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普遍存在;经济运行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远未达到功能互补、紧密衔接;技术进步与充分就业两大目标的矛盾在加深;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工业化进程与人口非城市化的反差在扩大;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地人们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甚至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的差距在拉开;“劳”与“得”的脱节现象十分突出。收入平均化和少数人收入畸高的双重分配不公同时并存;不同阶层、社会群体在经济改革中受益差别拉大,心理上的不平衡和失落感则更是明显;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矛盾以及人口增长与耕地锐减的反向运动已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等等。

因此,今天面对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和许多深层次难题,有的是新产生的,有的则是从旧体制延续下来以后又有所加剧的。

二、发挥商业的天然优势责无旁贷

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来看,商业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媒介,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天然优势。其中,广义商业创造经济和谐。这就是商业所具有的优化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就业容量、增进居民消费、防范市场风险等强大功能,可以显著优化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可以明显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国民经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效配置。这些客观存在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而商业在构建和谐社会、走向竞争的和谐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由于中国正处于从排斥市场的体制走向依靠市场的体制的经济转型时期,市场体系缺失,流通产业落后的状况还远未改变,从而导致广义商业促进经济和谐的天然功能和巨大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狭义商业创造人际和谐或社会和谐。商业,特别是零售业,通过广泛的商业媒介,在时间上、空间上几乎同所有的当事人群体都打交道,因而同许许多多制造商、供货商和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者保持着密切的利益关系,并都在有意无意营造着、传播着这样或那样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气。其中,商业面对的消费者,囊括了全社会从事不同职业、不同阶层所有的当事人以及家庭成员。假定其它条件好范文版权所有既定,则商业服务终端的状况和水平,最终决定着广大消费者和居民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商业道德水准和文化涵养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到社会风气和人们精神面貌的方方面面。

这种人际、社会关系,是以人为本、和气生财、和谐顺畅、亲密无间、相互信任,还是以钱为本、恶意敛财、相互猜疑、纠纷不断、防不胜防,其社会后果截然不同,所导致的物质的、精神的、直接的、间接的、短期的、长远的最终结果也会有天壤之别。

商业创造人际和谐的最高境界就是信守商业诚信、服务无微不至。而诚信首先是一种信仰、理念。培育诚信难度极大,要付出巨大代价和艰苦努力;失去诚信却十分容易,稍有闪失即可前功尽弃。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转型时期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加剧,国民经济中直接间接、有形无形的防范成本急剧增长。与此同时,诚信状况也在两极分化。有实力、并从讲求诚信中尝到甜头的企业,更加看重诚信,进入良性循环;没有实力、破罐破摔、得过且过的企业,对培育诚信形象失去了信心,失去了耐心,于是更加不在乎,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沼。对此,必须高度重视,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可以说,构建诚信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中国在经济转型时期,面临社会诚信缺失的严重困扰,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严重威胁。从商业的角度观察,构建诚信商业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既然商业具有天然优势,就应当对构建和谐社会责无旁贷,特别是要尽快改变低水平恶意竞争、商业欺诈状态。为此,商业要率先觉醒,认清自己的使命,抓住发展的机遇,突出重围,做大做强,重塑商业形象和社会诚信,为走向竞争的和谐做出应有贡献。

2.中国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中价值 篇二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从自然界中获取各种资源,并把它们转化成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产品,以及把在生产和消费这些物质产品的同时所产生的垃圾和废物排放到大自然中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由此,这个物质变换过程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一是人们利用资源生产物质产品的过程;二是把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转移到大自然的过程。对此,马克思有深刻的阐述:“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6]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变换理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显现,环境问题的产生都会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凸显并予以解决。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范围和规模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增加,这种物质变换所带来的财富积累也越来越多,如果这种物质变换的规模和程度超出了自然界的承受极限,那么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就不可避免地爆发。因此,人类要克服环境问题的产生,就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导,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要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使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规模和程度限制在一个合理的尺度和范围内。

(四)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类要同自然“和解”,就必须考虑到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接二连三的负面效应,要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要达到这个目标,恩格斯指出:“需要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变革。”[3]306意思是只有对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些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私有制度进行彻底的变革,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资本论》中指出:“实行这种社会变革后,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7]296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要彻底清除私有制度,就必须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只有实现了共产主义,扬弃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人类的实践活动才能自觉地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曾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使人终于成为自己与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7]927这里的“自由人”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键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系列有关生态伦理的思想虽与我们相隔160多年,但其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必须改变人类征服自然、掠夺自然和主宰自然的传统观念

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以其过人的智慧和敏锐度洞察力科学地预见到,人类如不遵守自然规律,最终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些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在今天看来愈加清晰和明朗。比如说,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生态失衡、森林面积锐减、物种趋于灭绝,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重危机,它像达摩克里斯之剑,威胁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过去的一个世纪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辉煌的世纪,也是一个值得永远记住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我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经济快速发展,政治稳定,文化日益繁荣,整个社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却无法掩盖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的资源和能源越来越少,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够和谐。我们在享受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优越、舒适的生活的同时,却不得不吞下人们因掠夺自然、破坏自然所酿成的苦果。一次次的沙尘暴袭击,一次次的洪水泛滥,一次次的大气污染,无一不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预见,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如不正确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就无法摆脱自然的威胁,也就永远无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直以来,我们之所以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最重要的在于,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受到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主宰和统治者,自然资源是无限的,是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可以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地掠夺和开发自然。回顾建国以来的历史,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提出了“人定胜天”、“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等口号,为了赶美超英,人们大肆地砍伐森林,这些行为直接导致了今天森林面积的锐减、生态环境的恶化。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对我们今天的环境修复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必然会把人类引向死亡的无底深渊。要避免由于人类的无知和鲁莽所造成的生态危机,就必须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二)倡导绿色文明的思想和低碳生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

在“自然-人-社会”系统的基础上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重建人的全面发展,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确立文明的绿色思想和行为方式,确立新型的自然价值观[8]。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强调,要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关键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要涉及到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只有使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从传统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中转变过来,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梭罗认为:“一个人的富有与其能够做的顺其自然的事情的多少成正比。”[9]48美国学者布朗也认为,自愿的简化生活,或许比其他任何伦理更能协调个人、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各种需求。它是对唯物主义空虚性的一种反应。它能解答资源短缺、生态危机和不断增长的通货膨胀压力所提出的问题。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实行了自愿的简化生活,可以缓和人和人之间的疏远现象,并可缓和由于争夺稀少资源而产生的国际冲突。美国伦理学家R.T.诺兰认为:“只有彻底改革个人的生活方式及国家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才能符合道德、符合现实地解决我们的问题。”[10]125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当前,由于人们的贪婪和不足,为了满足自己恶性膨胀的消费需求,正在运用通过高昂代价方才取得的本足以保证自己在自然中不断存在下去的力量,去过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因此,必须变革我们原有的消费方式和行为模式,倡导低碳经济和生活,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

(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不可能建立在人与自然冲突、对立、无序的基础上。因为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定有序、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等社会和谐的因素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根基;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厦就永远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是在论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展开和阐述的,他们的目的是想通过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想在于此,即使到了今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依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危机的化解,环境问题的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在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之后,才能真正实现,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为这种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其制度上的弊端和缺陷,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且难以根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就是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当然,并不是说有了优越的社会制度就一定能够克服生态危机和解决环境问题,如果不从教育上引导人们、法律上约束人们、制度上规范人们,这些问题仍然无法解决。

总之,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科学地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不仅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宋建军《.资本论》社会和谐思想探析[J].经济问题,2005,(11).

[9]亨利·梭罗.凡尔登湖[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3.中国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中价值 篇三

浅论高职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欧汉生

[摘要]文章从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出发,阐述了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我国正处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阶段,从招生总量看,高职教育已成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从人才培养质量来看,高职教育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要把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具体要从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着手改革,目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职教育的期望,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关键词]高职教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欧汉生(1962-),男,江苏宜兴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物理教学、教育管理研究。(江苏 常州 21 31 6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 )36-0011-03

建设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进入21世纪,按照国际汇率计算,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0美元的新台阶迈进。从国际的发展经验看,此时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党中央在这样一个重要阶段到来之际,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又在四中全会上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从而使我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奋斗目标,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要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实现社会和谐,教育是最根本的手段和途径。温总理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缩小不同群体发展差距的重要途径。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不仅要切实解决‘上学难、上不起学’的问题,还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努力解决“上好学”问题,推动教育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他又说:“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经济发展能不能跃上更高层次,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也都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一要进一步办好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能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办好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缓解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扩大就业。二要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从长远看,我们还要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满足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必须提高办学质量。”可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更是注重发展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也逐年加大。10月28日至30日,温总理在山东考察期间,在谈到职业教育时又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就业。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重要一点就是解决就业问题。职业教育大有前途,因为它面向就业,面向青年,面向整个社会。”总理同时鼓励教师“要立志把职业教育办好,把学生教好”。他说,“党和政府非常关心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职业教育发展的广阔前景,怎么描绘也不过分!希望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好好学习,立志成才,将来报效祖国。”⑤温总理在大连市轻工业学校视察时也曾讲:“我们一定要把职业教育办好!中国的职业教育普遍发展了,整个社会就更加进步了,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就提高了,整个现代化事业就会向前发展!”⑥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出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时讲话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三农”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必须更加重视和加强职业教育,大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⑦

正是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强烈推动,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对中国教育发展,乃至对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我们仍需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在中央文件里第一次把职业教育摆在这么高的位置。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和谐社会的坚强意志。

三、不断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目前,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到,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68所,在校生近88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47%。⑨就其招生规模来看,已超过了普通高校本专科的50%。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极大地缓解了各地经济建设与人才短缺的矛盾,同时也有效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但也要冷静看待现有高职教育的发展,这是一种理智的认识。就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来看,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尽适应。高职教育,之前应冠以“规模上”“数量上”等限定词才算准确。“金融危机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机遇都前所未有。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是在高职教育的规模急剧扩大下,教学质量难以满足发展要求,难以适应现实而引发的就业难风暴;而机遇就在于学校加快走出传统办学模式,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就业能力,凸显高职特色,凝聚社会共识,以及为此进行的一系列努力。”∞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今后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文)的精神,按照《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笔者在这里就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想法。

(一)改革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1.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主动适应并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能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高职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开展合作,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启动的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教材建设,极大地带动了各省、各校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这些优质教学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使更多的学生受益。笔者所在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持续地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高等职业教育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进行方法的改革。只有工学结合,才能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只有工学结合,才能使高等职业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只有工学结合,才能推动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教师的高职教育水平;只有工学结合,才能有效地开展校企合作,使实训基地建设纳入可持续的轨道,使学生的顶岗实习成为可能。常州高职教育园区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按照工学结合、资源共享理念建设的实训基地不仅在园区内实现共享,而且在常州市乃至江苏省范围内实现共享。笔者所在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四结合、六合一”实训基地建设理念(校内与校外结合,仿真与实操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小试与放大结合;车间与教室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服务与创收合一)和“SHER”实训室建设标准(S安全、H健康,E环保、R真实)。学院自主设计研制的流体输送、传热实训、化工管路拆装实训装置获得国家专利,并转让给多家兄弟院校使用,《化工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得了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工学结合理念“四结合、六合一”为指导建设高职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引领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一个方向。3月21-23日由教育部、全国化工协会联合主办,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中国职业教育与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对接高峰论坛”也是旨在推进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4.突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金融危机促使人们反思金融、商业活动中所暴露的精英人才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的缺失。我们培养人才的时候,没有培养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所以我们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这说明,一方面素质教育理应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在素质教育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强。笔者认为,强调素质教育,不是开几门选修课、增加几项活动就够了,更重要的是要让参与教育工作的每一位员工都能牢固地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特别要强调把第一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让素质教育“进人才培养方案、进教案、进课堂”,管理部门、后勤部门都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责任,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局面,把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笔者所在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在这方面不懈地探索着,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建设一支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都在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地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尽管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办学体制、教育规模、教师观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还远没能达到“双师型”内涵的要求。要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从机制和体制两方面来加以解决。

1.要增加专业教师到企业工作的经历,可以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要提高专业教师的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要建立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机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这就需要对教师评价办法、校内分配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建立一套有利于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形成和激励机制。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的宣传、教育,引导其观念的转变,形成一种积极发展、主动发展、乐于奉献的校园氛围,从“要我干”的被动状态上升为“我要干”的主动状态。

2.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同时要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这就需要改革现行的用人体制,形成教师能进能出的良性局面,这就需要政府适时地推出用人制度的改革措施。目前对“双师型”教师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需要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同时还须制定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这就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

(三)建立健全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笔者在这里从改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促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谈一些个人观点:

1.理顺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体制。要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对教育质量评估体制加以确定,明确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关系,使评估行为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发挥教育质量评估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

2.提高高职教育质量评估方案科学性。教育质量评估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逐步进入我国的,尽管在二十多年的实践中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绩,特别是在规范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促进人才的培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也不可否认,我国目前的高校教育评估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在高职教育质量评估方面尤其如此。因此,要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不断地对高职院校的评估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使评估方案更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更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以提高其科学性。

3.切实提高高职教育自我评估质量。要引导高职院校自觉地开展自我评估,注重发挥高职院校在质量保障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高职院校自觉承担起维持和不断提高自身质量的责任,建立起切实保障自身质量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目前,已经有一些学校正在这方面开展积极的探索,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麦可思公司合作开展的毕业生跟踪调查已经连续了两届,从调查报告中可以发现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工作能力、知识结构等情况,也可了解到毕业生对学校的教学设施、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水平乃至校风学风等各方面的满意度,从而为学校合理地设置专业、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方式、优化校风学风等提供了依据。这些客观的评价涉及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各个方面,是对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客观检验。

4.建立高职教育质量社会评价机制。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大众性和产业性,因此,社会评价特别是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对控制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是不可或缺的,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评价机制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笔者认为,要建立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评价机制,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等三方的共同努力,具体地说,需要政府大力推动,社会积极参与,学校自觉行动。

5.建立高职教育质量评估监督制度。为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科学、客观、公正,应建立教育评估监督制度。对评估的监督可以是行政监督,也可以是舆论监督、来自高校的监督,相信有了这些方面的各种形式的监督,可以确保评估方案的合理性、评估程序的合法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4.中国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中价值 篇四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绩、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显著提升。在2006年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党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了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2011年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完善促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部署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因此,理清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按照古文的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教化”。广义上理解,文化是指与人及活动有关的所有人类活动及其结果,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已逝的过去,而是连接过去的现在和奔向未来的今天。而“精髓”就是“精华”,就是“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个问题既是事实判断又是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指的是就事论事;价值判断则是根据某种价值标准来判断事实,是基于事实判断的。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只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貌。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后出现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盛世。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东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它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发挥着作用。自汉代儒家思想文化确立它的正统地位,就成为了封建时代主流的统治思想,封建统治者们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不断地发展和改造着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人文精神是儒家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其重要内涵之一,也是儒家文化核心价值的重要表现。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吸取什么、提倡什么、弘扬什么、发展什么,直接决定着中国现代文化的未来走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要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去寻找。进一步发掘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经世致用,必将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其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正因如此,价值观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必然占有核心和基础的地位。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是全民族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精神纽带。它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

要建立健全新的思想价值体系,重点在于创新和发展。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与前一时代的社会意识存在联系,新的社会意识要建立在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基础上,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源于诸多方面,而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升华和再创新。

传统文化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灵魂”。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了文化基础和思想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必然贯穿着中国传统文化。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其精髓,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一些要素,也就具备了中国文化特色。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集中体现在哲学层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追求就是精神生活第一。如今我们积极倡导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为了全体人民拥有正确的方向和主心骨,来共同追求最基本的价值观。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诚然需要物质力量的推动,但精神支撑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一个国家、民族缺少精神方面的支撑,就没有了主心骨,就缺少了灵魂,就没有了精神动力。

我国目前的社会形态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形态。在这种多元文化中,必须保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决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个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思维、精神的核心内容和精华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与我们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密不可分的。这是我们在政治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上的优势,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的宝贵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有力保证,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密结合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风格,不仅仅体现在形式上使用了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和表达习惯,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思想内容上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要对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例如,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观念发展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爱国主义精神。

5.在和谐社会下解决纠纷 篇五

首先是解决纠纷的理念的更新。近二十多年来,基于对法治理想的追求,法律的形式化受到普遍的推崇。体现在纠纷解决方面,司法机构偏向于对纠纷涉及的是非作出明确而严格的判定,而不太顾及纠纷各方的情感状态及纠纷处理可能引发的其他社会后果。人们往往把最终的司法或仲裁裁决的作出等同于纠纷解决。而事实上,裁决的作出(乃至裁决内容被强制执行)并不完全等同于纠纷主体之间冲突的消弥。某些情况下,这种冲突还会因国家(或社会)强制力的介入而进一步激化。这些年,涉法上访案件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与此相关(尽管还有其他更复杂的原因)。依据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纠纷解决不应仅仅停留于对纠纷是非的法律判定,也应注重主体间冲突的真正化解,特别是注重当事人对抗情绪的消融。尽管在实践层面,两者往往不可兼得,但理念上对后者的重视会促使司法逐步走出一条更切合社会现实、更富于人性化的道路;促使司法在严格的法律形式与法律的实用之间寻求某种平衡。

其次是解决纠纷资源的综合、合理利用。在普遍的认识中,解决纠纷是司法等专门机构的职责,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有效途径。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任何机构、任何社会力量都应成为解决和处理社会纠纷的资源;组织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应是解决、协调及处置社会纠纷和社会冲突的过程。事实表明,仅仅依靠(哪怕是主要依赖)司法等专门机构解决社会纠纷是远远不够的,各机构、各种正当的社会力量都有责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下,依据自己特有的条件与方式,参与纠纷的解决。当然,解决纠纷的诸种力量之间应有恰当的分工,有规范化的秩序与程序,以保证解决纠纷的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司法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恰当配置)。

再次是纠纷的识别机制与应对机制的健全。以和谐社会构建为目标,对社会纠纷的认知和识别也会有一定的变化。牵涉到阶层间、群体间冲突,关联到区域之间、民族之间的社会矛盾,以及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事件,被置于更突出的地位,作为纠纷解决过程中的战略重点。这一方面要求全社会对这些“非常规性”纠纷有明确认识,另一方面更应有解决这类纠纷的特殊方式与方法。在司法过程中,需要司法工作者有更强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超越技术主义的局限,全面考量和斟酌相关司法行为的社会后果,使解决这类纠纷的方式与手段同和谐社会构建的总体要求相一致。

6.中国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中价值 篇六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二十四个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我国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国人情感凝结的精神纽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土壤”和“雨露阳光”,是我们在世界多元文化交融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文化交流在世界范围交融的要求,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由于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域或同一个环境中,会逐步形成了共同的风俗民情、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文字等,从而形成了坚固而稳定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绵延着浑厚的精神和灿烂的文化,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首先是爱国情怀。自古以来,爱国情怀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永恒的话题,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一股忧国忧民、为国为家的情怀,无数仁人志士都希望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为国谋福、为民谋利中得以升华,身体力行地坚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伟大思想。关于“爱国”二字,早在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初期就已出现,《战国策·西周策》中谈到“周君岂能无爱国哉”。爱国情怀已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镌刻在人民的内心深处,成为人皆有之的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其次是民本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一直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代思想家认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人民是社稷治乱兴衰的关键,是君王布政施治的标准,统治者要以民为本、安民为务。“民本”一词始见于《尚书·五子之歌》所载的“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即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和根本,应该亲近善待人民,只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再次是创新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创新精神的内涵和底蕴,中华文化之所以在数次历史劫难中能够浴火重生,永葆生机,避免了盛极一时的古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玛雅文化最终衰落乃至毁灭的宿命,正是中华文化能够包罗万象,勇于创新,使中华民族的血脉得以不断延续,中华文明得以代际传承,并且重铸辉煌。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最

早产生于西周末年,主要是对“变”的问题进行阐述而形成关于创新发展的“易”理,只有刚健自强,德行天下的人才能在自然和社会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正是这种废旧立新的创新精神激励着国家不断走向强盛。

最后是和谐理念。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崇尚和追求和谐的民族,和谐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内在气质。早在先秦时期,我们的先民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就开始思考着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等之间的关系,以追求世间万物有机和谐为最高境界,并且薪火相传,不断传承和超越,提出了“和而不同”、“和合中庸”、“天人合一”、“政通人和”、“协和万邦” 等丰富多彩、意蕴深远的和谐理念,强调要与人为善,通过个人身心的修养和完善促进人际关系的信任和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众所周知,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是,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并不能一样,而是精华与糟粕的矛盾统一体,因此就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批判分析。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的精髓就是凝聚于传统文化中的“真精神”,支撑着每一个中国人渡过人生中的险境与难关,是中国人安身立命、求得心灵慰藉的精神家园。

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要从与不同国家的历史比较中,从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挖掘中国特色的内涵,努力在全体人民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性,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是其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形成和发展于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其中有益于现代中国建设的部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民为本、敬德保民”、“和而不同、贵和尚中”、“厚德载物、包容会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勤俭廉政、精忠爱国”、“见利思义、诚信为本”、“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等精神,通过改造都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超越。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深深渗透于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亘古绵长,历久弥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并根据时代特点和历史要求,吸收当代先进文化,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一方面,任何民族价值观的建构和培育都必须以传统文化作为其立足点和出发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不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具备民族性、本土性和历史性,才能永葆生机,成为中国特色的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世界性。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它毕竟是封建时代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闭的社会形态产物,具有封建性和狭隘性,只有对其进行创新和超越,才能根除其封建性、封闭性和狭隘性的特征,在当今时代得到弘扬和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挖掘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吸纳其精华、总结提升,促进其在当代社会的现代性转换。“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充分彰显了它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以下几个路径:

1、在求真务实的学习中培育和践行。首先在思想政治方面,要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真正信仰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实践党的创新理论,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其次,在学习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学风最为重要,要要努力做到戒满、戒浮、戒急、戒粗、戒躁、戒惰。除了破除不良学风外,大学生还需要积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上知识不是用来背诵的,说到底是用于指导实践的,近时期中央领导人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崇尚求真务实就是一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2、积极参与丰富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培育和践行

丰富有益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层次的人类社会文化生活在高校的独特反映,具有较浓厚的人文性、科学性、哲理性、学术性的色彩,既包括人类的智慧与文化的精华,也包括体育与娱乐中的有关项目,各类社团活动、名师名家的学术讲 3

座以及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所折射出文化氛围、文化气息和发生的文化事件等都是校园文化及其活动是重要组成。丰富有益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中培育和践行

7.中国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中价值 篇七

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红色文化旅游中教育群众、引领社会的功能,必须根据红色旅游“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深入研究挖掘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改进创新红色旅游宣讲和展陈方式,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推动红色文化精品创作,打造一批适应旅游市场的红色文化舞台艺术作品,增强红色旅游产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7],创新建设路径,创新实现途径。对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研究挖掘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

要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红色文化旅游中的吸引力,必须不断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思想文化内涵。一是要在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中保持历史遗址、文物原貌,客观反映历史事实,注重红色历史的真实性,用历史事实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二是要与党史研究室、文献研究室、政策研究室、革命历史博物馆等专业机构密切合作,加大收集、整理和抢救历史文献、资料的力度,使红色景点成为红色文化的研究和传播中心。三是要加大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实现红色资源与其它形式文化资源的有机整合,实现红色文化与绿色文化、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品味,扩大红色文化内涵,增进红色文化旅游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四是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精神的时代价值,结合现实,传承发扬,使其更具时代吸引力。

(二)创新红色文化旅游宣传、展陈方式,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力

要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红色旅游中的感染力,一是要积极拓宽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创新红色文化旅游的宣传方式。一方面,要积极打造红色文化品牌,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杂志、报纸、电影等传播媒介,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组建红色文化网站,开展网上传播,积极营销红色文化;另一方面,要通过主题教育、免费开放、文化下乡、进基层等方式和途径传播红色文化,在满足群众文化需要的同时,扩大其感染力。二是要创新红色文化资源展陈方式。静态陈列的参观方式在当前红色文化旅游中已难以吸引旅客眼光,因而必须创新展陈方式,将“静”的历史“活”化。一方面,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战争遗迹和历史文物展览技术,利用光、声、电等科技手段,使展览形式丰富多彩,增强其感染力;另一方面要对红色旅游地的特色资源进行设计,创新旅游产品,增强红色文化的亲近性,提高群众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扩大其影响力。

(三)推动红色文化精品创作,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

要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红色文化旅游中的影响力,必须不断推进红色文化精品创作。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红色文化精品创作。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大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创作、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的环境。二是要建立红色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运用经济、政策、行政等手段,建立红色文化精品创作激励机制。加大对“群众肯定、游客欢迎”的红色文化精品的奖励力度。三是要推进经营性红色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转制,组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良好市场竞争能力的红色文化企业集团,加快红色文化产业集群建设,推动红色文化精品创作。

注释:

①红色文化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内涵,以现代旅游为基本形式,组织接待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是红色革命精神和现代旅游的结晶,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4]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1.

[5]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全国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和经典景区名录

[6]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1-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8.中国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中价值 篇八

关于近代中国(1840年以来)的历次变法,革新,我想其中许多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多数却胎死腹中,或没有进行下去,这其中的原因,有政治的,文化的,外交的,更有其民族性,社会性的因素。中国数千年历史所形成的一套特殊的民族心理与统制理念,巡回往复的朝代更替,等等造成了中国社会的一些特性,而这些特性正是造成中国迈入近代化社会的难题之一。

一.沉重的包袱。中国传统社会,科举高度发达。诚然,科举制度在其创立之初有其合理性,如此众多之国民,单靠几个当权的统治阶层来管理显然是不够的。但是如果一人中举当官,得到实惠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一个家族甚至全村,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牵一发而动其全身,例如:出生于一省一县。是为“乡谊”。同一年考中举人或者进士,是为“年谊”,之类之类。(万历十五年)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在科举制度下衍生出来的种种关系,在遇到社会政治改革时,遭遇到的阻力,会比预想到的大得多。由于各个官员的利益关系相互纠缠在一起有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马克思说历史的进步总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作为代价的。由于改革的结果可能是某具有权势官员利益的损失,所以与他有利益关系的官员必然会纷纷反对。这是历史的悲剧。

二.传统的阴影。自1644年清军入关,一统中华,满族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继蒙古之后统治中原的第二个少数民族。由于其对于汉族文化上的先天自卑性,在深受汉文化影响并在文化上与汉民族同化之后,其作为满族对于汉族的戒心依然是无法,也是不可能消除的。

三.尴尬的学生。中国人有中华文化自我骄傲的心理。中国历史上有具有先进文化的宋朝在军事上敌不过辽国金国等文化上相对落后一些的少数民族国家这段历史,但从文明的层面上讲中原的文化早已征服了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因此,这丝毫不影响中国人心中的中华中心论。因此当西方列强的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时,统治者所关心的也不过是列强的武器装备,练兵方法,“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本身也没有跳出历代中原王朝对付少数民族政权的思想圈子,甚至有些类似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样的学习西方,怎能将其精髓学到?

四。麻木的国民。传统儒家宣扬正统观,宣扬世世代代效忠君主,但是当一个王朝终结,另一个王朝兴起的时候,国民普遍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对于前朝相当麻木而与新王朝合作的态度。我想还是一个国民性的价值观问题,即先有家再有国,正统不正统,在中国历史上,也仅仅是一些官僚统治者关心的问题,老百姓所关心的仅仅是自己的温饱,生死等一些切身实际的问题。而试看近代以来的欧美的政治经济改革与革命,群众在当中起的作用不言而喻。

五.邻居的启示。上文的种种论述,仿佛在阐释:传统的东方式社会是迈入不了近代文明的,但是事实却告诉我们,我们的邻国日本,在相对很短的时间内,一跃成为世界强国,无不在告诉我们:传统东方社会也能进入近代文明的大门。为什么呢?我想从社会文化氛围进行分析。

1. 不同的忠君概念:中国传统儒家对于天命有着自己的概念,倘若一个君主残暴无道,那天命就会离他而去,新立的君主将继承天命。但是日本人对于君主的理解则是需要绝对的忠诚,当道德形成一种无形的规范时,其爆发出来的力量是可怕的。

2. 单一的民族构成:由于日本这个岛国本身民族成分的单一性,加上传统的道德文化等级等等的作用,关键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民族凝聚力是惊人的。当然,我们之所以不能做到这几点,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国承受着过多的历史包袱,过复杂的民族成分以及过于庞大的幅员面积。

9.中国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中价值 篇九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的社会价值

中国的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与其他民族相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人道德人格产生的源泉,良序美俗的创造者,是国人获得和维持家庭和睦幸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中国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形成的基本前提.在现代社会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精神遗产仍然能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将其发扬光大.

作 者:曹连海 作者单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刊 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JINAN MUNICIPAL COMMITTEE年,卷(期):“”(4)分类号:B823.1关键词:中国 家庭 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社会价值

上一篇:幼儿园个人工作计划开头下一篇: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实施方案2017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