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课程改革的论文

2024-07-23

当代课程改革的论文(共8篇)

1.当代课程改革的论文 篇一

浅析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在课程政策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评价主体上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然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1]它作为一国课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分权、政府──市场、标准化──多元化、学术发展──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

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如美国一向实行地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州自为政,在同一州范围内,不同社区的课程设置也有一定区别。而英国政府一向对学校课程不加干涉,基本上由学校自主决定课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两国都趋向于建立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试图突破教育行政地方分权的历史传统,加强国家对教育宏观调控的职能,以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在课程政策上有明显强调集权、政府、标准化和学术发展的倾向。[2]另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中央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的国家都注意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政策,从课程管理的集权和控制走向分权和校本,从课程内容的标准化、高负担走向多样化、灵活性,从课程评价的统一、严格走向重过程和学生个性。如法国一向主要由中央政府以指令性文件规定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课程,但1985年正式颁布了“分权法”,进一步明确中央、学区、省、市镇各级对教育管理的权限,在课程安排上规定将1/10的课时让给各校自行安排[3]。而同为中央集权国家的日本和韩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重视个性、关注适应能力、强调自主性等共同的课程改革主题与目标驱动下,课程政策表现出民主化、决策分权化等相似的特点。[4]

值得注意的是,美、英等国在强调统一课程标准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多元化、个别化教学的传统,而课程改革朝分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国家也继续强调统一的基础课程。其共同的发展趋势是在课程管理体制上走向均权化,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结合。

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课程结构最足以体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为了使课程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致力于优化课程结构的教育改革,在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课程结构改革的发展方向是:

(一)注意各种科目、类型课程的配合,追求课程结构的平衡性、整体性。

(二)设置核心课程,夯实工具学科,强调基础学力。

(三)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

(四)重视科学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推动课程结构的现代化。

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当人们反思20世纪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时,发现大多数课程改革的共同失误是往往满足于课程计划的制定,而不关注课程的实施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课程改革都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把课程实施视为课程改革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总结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实践,可以发现,课程实施呈如下发展趋势:

(一)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正在被“调适取向”与“创生取向”所超越。

(二)课程实施中的社会参与越来越广泛。

(三)学校的课程实施得到立法、经费、师资培训等各方面的策略支持,同时课程实施过程也受到一定的监督和控制。

四、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展开各项课程改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因此,课程评价改革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二)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

(三)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

(四)评价主体由单一主体转向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五)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综上所述,当代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政策上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结构上注重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教师和社会参与、政策支持以及质量监控,在课程评价上注重评价功能、评价标准、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这些发展趋势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2.当代课程改革的论文 篇二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

面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全面开放和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陆续启动, 如何提升自己的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是高校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推荐要求, 现阶段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开放式教学理念的贯彻

开放式教学最初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幼儿教育的。但实际上高校的教育更适合开放式教学。这种开放式的教育, 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学贯穿其中, 体现了自由与约束, 原则与发散的思维模式。

(一) 学科的定位和建设

学科定位应顺应学校的总体部署, 做好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建设规划, 努力打造省级精品、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而不断深化的过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规划可将进度设计为三个阶段:课程体系建设阶段、课程平台建设阶段和课程质量建设阶段。

课程体系建设阶段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设立、发展与稳步深化的基础阶段, 是按照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并申报立项的关键阶段, 这一阶段是本课程的历史发展阶段。教学课件平台和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的建设内容。课件平台建设阶段是初级阶段, 是平台内容的基本部分。而网络平台建设是课程内容的拓展部分, 能扩大教学的有效范围, 更大地发挥教育的时效性。课程质量建设阶段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终极阶段, 也是课程的存在价值得以最终体现的一种标志。

(二) 课程的原则和目标

教育原则应适合逐步建立和完善合理人才培养的格局。以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强、拥有专业特色、具备发展潜力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专业人才为目标, 切实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的管理;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要求, 适度调整课程的设置, 加大教研成果培育力度。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 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从微观上重点赏析重要作家作品, 进而提高其文学作品的赏析、批评及创作能力, 为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以及从事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等相关工作, 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 教师的理论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要确定一个教育理念: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 也是教学的主体。韩愈:“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传统教师角色的定位。美国威廉姆、多尔 (W.DOLL) 教授对教师的角色的定位是“平等中的首席” (first among equal) 。现今, 教师不再是知识与管理的权威, 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将不断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 在此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从主宰到主导的角色转换。

1. 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任何的教学中, 教师的导的地位都不可忽视, 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不易找到方向。作为引路人, 教师要适应现代不断更新的知识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要站好位置, 把好度, 宁可片面展现, 无须面面俱到, 让学生有更多思考的空间,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中国现当代文学》横跨了近现代至当代, 时间跨度大, 且当代的作家层出不穷, 文学知识点会越来越多, 知识的广度也会越来越大, 但课时并没有增多, 这就更要求教师加强引导, 以点带面, 以有限的讲解带动学生面的自学, 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 鼓励学生质疑析疑, 开发学习自主性。

古语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在教学改革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教师可设计问题情境, 提出疑问,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疑点、分析思考, 自行解决问题。在这种自主学习氛围中, 教师要积极地听, 积极地看, 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 随时调整气氛, 激发学生的质疑冲动, 掀起质疑、析疑的师生互动高潮, 这样让学生在质疑、析疑的过程中体验生活、活跃气氛, 实现知识的升华。

3. 注重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南开大学顾沛教授指出:“在课堂这个舞台上, 学生应该既是观众, 又是演员。”“I hear, I forget.I see, I know.I do, I understand!”这美国教育教学流行的一句话, 即“我听了, 我忘了。我看了, 我知道。我做了, 我懂了!”这是要让学生真正当课堂的主人, 提高其参与的热情, 让课堂生动活泼起来。作为一名现代教师, 要与时俱进, 注重实践教学, 充分考虑知识点的更新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组织学生多看、多做、多参与, 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课堂上开展讨论、辩论、朗诵、剧本表演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课外鼓励、引导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义务宣传等实际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课堂教学收集更多的素材,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提高教学效果, 让课堂“活”起来。

二、多样化课程设计的应用

近年来, 专业课程的课时压缩, 因而在授课时必需不拘泥于教材, 不断探索教材辅导性资料的选取和积累, 课程设计上, 尽量做到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应用性的统一。在传统讲授法基础上,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创新教学方式, 融新入旧。

在教学过程中, 讲授课本原有知识的同时, 融入新的学术成果。运用“案例分析法”与“问题驱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深化基础知识的讲解。同时, 以问题设计来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实现学生思维能力、赏析能力和批评能力的提升。注重实践教学, 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准备, 把课堂交给他们, 由他们主讲。另外, 还可以把拟定好的几个问题交给学生, 供他们在课堂上和课堂外思考。

2. 运用“EEPO有效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来深化课程重难点的学习, 对关键的知识点通过学生讨论来巩固。

或以要素组合和平台互动来开展课堂教学, 或以营造虚拟情境以开展课堂教学, 形式多样地加强学生角色意识的培养,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引导, 深入学习基础知识, 较为深入浅出地理解抽象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 还可以举办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诵读比赛、经典话剧排演比赛、文学作品创作评奖等活动, 为学生提供发表和展示成果的空间, 以激发学习热情, 促成优良学风的养成。

3. 合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增强视听效果, 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学手段, 创建新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积极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当面辅导和网上答疑等手段做好课后教学辅导工作。同时, 着力于当代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 加大学生的课程自学能力, 开发网络课堂教学,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 强化学生的课程问题意识, 真正实现大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实践性精品课程的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改革方向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全面优化课程结构, 注重求新、求变。具体改革思路:把文学思潮教学背景化, 把文学史知识教学纲要化, 把作家作品教学主体化。同时, 加强对课程网站与相关网络平台资源的利用率, 利用课外的学习与交流来弥补课堂时数的不足。

1. 逐步完善《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课程网站。

强化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网络平台意识, 在此平台基础上, 不断充实和建设课程数字资源, 将日常教学资源的上传与教学改革内容的增加作为丰富课程数字资源的主要方式, 深化师生互动环节, 创造性地推进网络平台建设。同时, 注重专业的互撑。与同时开设的《现代汉语》、《写作》、《古代文学》等专业课程衔接紧密, 构成了一个较为系统、严谨的专业课程体系, 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2. 建立课程数字资源库, 创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

积极开发、制作多媒体课件, 建立课程的素材、信息、课堂教学、课程习题、作家作品等数字资源库, 加大师生互动栏目的使用功能和教学效果, 最终创建网络课程的教学平台。网络课程是基于网络技术的课程, 更多地呈现为一种特定教育情境下的“体验课程”, 这就要求课程目标必须突破传统课程目标的局限性, 更多地体现网络教学活动的特点, 让教师和学生在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中融入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 具有全面性特征。教师可以用Frontpage、Dreamweaver、flash50等平台制作交互性的网络课件。教师在课件中设计教学过程, 提供教学素材和情景, 并设计论坛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学生还可在网上回答问题和提交作业。

3. 求新、求变, 适应整体的教育改革趋势。

课程改革要针对理论课时紧缩的现实而开展。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及教材, 应对中国现当代的主要文学现象、文学潮流、作家作品做出精要的分析和中肯的评价, 揭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基本规律, 结合时代背景和文学发展进程考察其影响, 使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较为清晰的概念和整体性的印象。

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总体方向, 总的来说, 可基于精品课程网站平台, 基于三个着力点, 即以问题为中心, 以中国现当代名家名作为载体, 以文本细读为主要方法。通过改革, 侧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 训练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品评鉴赏能力和论文写作以及作品创作能力等, 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晓东.高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网络课程的建设与思考[J].林区教学, 2008, (9) :1.

3.当代改革的源起回溯 篇三

厘清顶层设计

我个人认为,1985年是弄清楚改革目标的关键一年,主要发生了四个重要事件。

第一件事:1985年初,一份由邓小平提议进行的中外合作的全面考察报告——《中国:长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选择》面世。为了进行这次考察,世界银行组织了庞大的专家团队,在中国各个领域派出的小组的配合下进行调查研究,最后写出了1个主报告和6个分报告。这些报告比较了世界各国的做法,提出了中国可以实现改革和发展的可选方案。中国政府领导不但自己认真阅读,还下发政府的综合部门要求停止日常工作进行研讨。

第二件事:中国社科院的一个博士生和两个硕士生给国务院领导写了一份报告,建议进行以“建立竞争性市场”为核心的改革综合设计,得到了领导的认可。随后组成了9人小组,开始做了一个总体规划。这个规划后来就变成了国家体改委的第一个总体设计。在此之前,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是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苏联的一种说法,世界上更通用的名称是市场经济。事实上,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市场机制,或者说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市场价格,通俗化地说就是反映供求状况的市场价格,将资源引导到最有效的地方。

第三件事:1985年,国内出现了严重通胀,大家才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中,宏观经济还需要有政府的调节。为此,国家体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就会同世界银行召开了“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即“巴山轮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许多大师级人物,最终在两个问题上取得了共识:

一是改革的目标。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发言将现代经济分成了4种。两头的是完全放任的市场经济和完全用命令来支配的计划经济。中间的两种,一是“市场社会主义”,如东欧等国,在计划经济调节下扩大企业自主权;二是“有宏观经济管理的市场经济”,与会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都倾向于后一种模式。

二是改革期间的宏观经济政策。过去在中国的流行观点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货膨胀有益无害。但是在这次会议上,凯恩斯主义货币问题头号大师、托宾和德国联邦银行原行长艾明格尔,尽管学派不同,但研究了当时中国情况后,一致认为,中国应当运用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的“三紧政策”,来抑制正在冒头的通货膨胀。

第四件事:1985年的全国党代表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集中体现出了上述讨论形成的共识: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具体化为三个环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宏观经济管理体系。过去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社会主义改革所讲的市场,只是指商品市场而不包括要素市场。1985年中国党代会会议的决议第一次提出了要建立市场体系,包括:资本市场、商品市场、服务市场、劳务市场(即劳动力市场)等等。这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这意味着中国的改革理念已经超越了东欧的老师。

可以说,到1985年,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方向,或者说“顶层设计”已经清楚。

确立改革方向

1990年12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1991年邓小平在上海过春节期间再次和朱镕基谈起这个问题。

1991年10月到12月间,江泽民总书记邀请一些研究人员讨论重大的理论和方针问题。一共开了11次座谈会,讨论这样三个问题:资本主义为什么垂而不死;苏东剧变的根本教训是什么;怎样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们当时在这些座谈会上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我提供了两篇书面发言,一篇是“资源配置与经济体制”,这是一篇经济学教科书式的文章,讲如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另一篇是“中国应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来中央政策研究室把会上的发言编成三本材料送给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参阅。

经过细致的准备,江泽民总书记在1992年6月9日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提出对改革目标存在几种不同意见,包括“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等等。江泽民明确表示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他在讲话中批评有些人,“很少看到市场对激励企业竞争、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特别是看不到市场也是一种配置方式,看不到它对优化资源配置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江泽民指出:“市场是配置资源和提供激励的有效方式,它通过竞争和价格杠杆把稀缺物资配置到能够创造最好效益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带来压力和动力。”

江泽民的讲话得到热烈的响应。这样,10月份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确立了起来。

推出全面改革

又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和改革总体方案的设计工作,1994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50条”),全面推出了改革。后来的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补充。特别是十五大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应该说,我们还在吃“这碗饭”,这正是中国经济在世纪之交崛起的制度基础。

到了20世纪末,中国宣布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过仔细想想,我们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旧体制的遗产还严重存在,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也太多,妨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以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困难重重,经济社会矛盾也有激化的趋势。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就成为克服困难、保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关键。

(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欢迎讨论)

4.当代课程改革的论文 篇四

□建国之初的废除“六法全书”、司法改革运动和“五四宪法”,奠定了新中国司法体制与制度的基础。

□以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当代中国司法制度进入了恢复与重建的历史新时期,也由此揭开了司法改革的序幕。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当代中国司法改革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从以审判方式改革为主导的司法改革,逐步深入到体制性的司法改革。

□公丕祥

建国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经历了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行程。在建国之初的司法发展进程中,有至关重要并且影响深远的三件法制大事,奠定了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历史基础。一是废除南京国民政府的“六法全书”,即在人民大革命胜利前夕,中共中央于1949年2月发出了《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确立了废除“六法全书”之后新的人民民主政权司法活动的原则;二是建国之初的司法改革运动,进一步肃清了司法系统中“六法全书”的旧法观点的影响,划清新旧法律的原则界限;三是“五四宪法”确立了新中国的司法体制与司法制度基本框架。

然而,在后来的历史岁月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一法律与司法革命进程遇到了严重挫折。从1957年开始,法律与司法虚无主义思潮广泛蔓延,直至酿成“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悲剧,使中国社会主义法制与司法制度遭到了全面摧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代中国法制与司法得到全面恢复与重建。1982年的宪法、1979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坚决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都是中国司法制度重建的重要依据。之后,当代中国的司法改革开始了全面的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审判方式改革为主导的司法改革

从时间上看,这个阶段经历了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这一时期审判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逐步改变职权主义的庭审模式,强调当事人的举证,加强对证据的质证和开庭辩论,充分发挥开庭审理的功能;强化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及时处理一般经济纠纷;简化诉讼程序,减少诉讼消耗,以取得最佳的审判效果;扩大合议庭职权,提高依法独立审判水平,等等。审判方式改革的全面推进,有力地推动了庭审模式的深刻转变,促进了审判质量的提高。

在这一时期,法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也开始启动。1988年11月,中央和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黑龙江、浙江、福建、内蒙古四省区实行在党的领导下法院干部以上级法院管理为主的体制改革试点。1995年2月28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法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进程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一项工作。这部法官法从保障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保障法官依法行使职责出发,对法官的职责、义务和权利、条件、任免等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从此拉开了当代中国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序幕。

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虽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理论准备亦相对不足,但是在审判方式改革和法官制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不仅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而且为后来的相关改革的推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基础。

□第二阶段: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带来全方位的司法改革

199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并且强调要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由此,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司法改革进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从人民法院来看,这一时期的司法改革主要在内部层面上全方位展开。“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提出了39项具体的改革任务,涉及审判方式改革、审判组织改革、法院内设机构改

革、法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法院办公现代化建设、审判管理和社会监督机制改革、法院深层次改革的探索等七大领域,成为指导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重要文献。“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颁行的五年间,以“公正与效率”为基本取向的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波澜壮阔,蓬勃展开,被认为是改革成果最丰硕的五年。

总的来看,“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的制定与实施,深刻地改变了人民司法事业的基本面貌,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法院制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但是在“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改革的进展还不够平衡,改革的统一性和规范性还不够,司法改革与相对不完善的现行法律制度的冲突日趋明显。

□第三阶段:司法的体制性改革时代的到来

这一阶段以2002年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为标志。与前两个阶段的司法改革进程明显不同的是,这一新阶段的司法改革更多地触及体制性层面的问题。所以,党的十六大用司法体制改革(而不是司法改革)来统摄当代中国司法领域的发展取向。它把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视为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本质性特征,进而强调要健全司法体制,按照司法公正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强调要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强调要改进司法管理制度,改革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和人财物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司法审判和检察同司法行政事务相分离。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的部署,党中央专门成立了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领导和部署司法体制改革工作。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2004年底,党中央转发了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初步意见,确立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确定了35项改革措施,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最高人民法院于2005年颁布了《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5年颁行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这表明当代中国的司法改革开始进入了体制性改革的新阶段。

“二五改革纲要”提出了2004年至2008年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50项基本

任务,主要是:改革和完善诉讼程序制度,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维护司法权威;改革和完善执行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执行机构,完善执行程序,优化执行环境,进一步解决“执行难”;改革和完善审判组织和审判机构,实现审与判的有机统一;改革和完善司法审判管理和司法政务管理制度,为人民法院履行审判职责提供充分支持和服务;改革和完善司法人事管理制度,加强法官职业保障,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进程;改革和加强人民法院内部监督和接受外部监督的各项制度,完善对审判权、执行权、管理权运行的监督机制,保持司法廉洁;不断推进人民法院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的现代司法制度。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具体指导下,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在此期间,死刑核准制度改革、民事再审制度改革、执行制度改革、审委会制度改革等,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总体说来,由于“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司法领域的体制性层面的问题,因而为下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打下了重要基础。

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成为司法体制改革的又一巨大推动力。十七大要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显然,从党的十五大提出“推进司法改革”,到党的十六大进而提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实现了从司法改革向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转变。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并且把“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作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与以往相比,党中央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更远,方向更明,决心更大。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新一轮的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即将全面铺开。

由此可见,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第三个阶段,亦即司法体制改革阶段,正在进入一个深化发展的新时期。通过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将会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当代中国的司法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坚信,只要始终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与时俱进,积极稳妥推进,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司法改革道路一定会越

走越宽广,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将展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5.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自我改革分析 篇五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维护其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的经济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不改变,资本主义的实质就不会改变。“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

三、资本主义国家危机重重

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世界中越来越多的结构危机、次贷危机、成千上万的人生存受到危险,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预言的“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这一点对于目前的资本主义来说仍然适用。“随着资本阶级即资本的发展,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他们同样受到竞争和市场的一切波动的影响。”

在《共产党宣言》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成功的预见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对其动因、表现方式和结果都进行了论述,至今依旧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85年

[2]肖枫.做坚定而清醒的共产主义者[J].社会科学 , (6)

6.当代课程改革的论文 篇六

2013-12-04 15:18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网 作者: 李庆霞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历经30多年的改革历程,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日益艰难、腐败问题层出不穷、群体性社会事件接连发生、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这些现象自有其产生的具体原因,但无不与当今中国的政治体制有关。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是攻坚克难,认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可以说,能否解决腐败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而政治体制改革不但是反对腐败的重要举措,更是预防腐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一、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达荣·阿斯莫格鲁(Daron Acemoglu)和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詹姆斯·罗宾森(James A.Robinson)合著的书《权力、繁荣与贫穷的根源:为什么国家会失败?》指出,社会的繁荣与贫穷是由体制决定的,成功的国家是“包容性体制”,失败的国家是攫取型体制。包容性的政治体制是指,政治权力分布广泛同时受到限制;有相对集中的政治权力确保基本设施的建设;人民广泛参与政治,制定并遵守宪法;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无疑证明了中国总体上是包容性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但不容否认的是,现行政治体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如下:

一是权力过分集中。在政党权力配置上,政治协商制度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目前,政治协商对党政决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政治参与民主对话来实现的。但由于政治协商在党政决策中的法律地位还不明确,政治协商的程序也不够规范,这就难免使协商流于形式。在政府与公民的权力配置上,政府占优势。公民参与政府管理是民主化的趋势和重要内容,但现实是公众渠道存在着不健全和不畅通的情况,结果是造成公众与政府部门的紧张关系和对立情绪,甚至导致激烈的冲突。在政府与市场的权力分配上,市场往往被权力过大的政府所吞没,“看不见的手”常常被“看得见的手”所控制,尤其是在政府的权力运作程序不甚完善、政府责任制尚缺乏的情况下,政府在与市场、企业的利益关系中过大、过多的权力,严重地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是机构臃肿、官僚主义严重。根据帕金森定律:一个不称职的领导往往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辽宁省铁岭市有一个县有9个副市长、20个副秘书长,河南省新乡市有16个副秘书长,湖南省平江县作为一个贫困县有10个副县长、4个县长助理。官员如此之多,必然造成机构臃肿、官僚主义、办事效率下降,同时还增加了行政成本。三是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权力缺乏监督,是腐败的根本原因。在轰动一时的郑筱萸案中,尽管有《行政许可法》的明确规定,药监系统在做药品审批时也引进了专家的技术评审,但是事后证明,专家的技术评审形同虚设,行政审批权力依旧高于一切。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时指出,“造成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而在现有的权力制约机制里,对“一把手”权力的制约,常常处于缺位状态,因此,“一把手”往往又是腐败几率最高的一个群体。

现行政治体制的弊端导致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一是经济体制改革动力不足。中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依赖要素投入、规模效益的增长方式已难以持续,民工荒的现象说明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期已经过去,特别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经济发展更是不能再依靠廉价劳动力,而全球金融危机也标志着以出口作为重要支柱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不再是出路。中国经济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力量。但是深入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却不容乐观。因为在中国这样一种政府主导市场经济建设的格局下,部分企业依托政府权力、借助于对公共资源和市场地位的控制和垄断,获取超经济利润,致使其他企业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也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处境艰难,经济活动的民间动力下降。面对持续多年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式微,中国需要在体制上实施全面的改革以挖掘新的增长动力,寻求可持续的、均衡的、体现社会公平和公正的经济发展道路。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1]164 二是社会矛盾凸显。在社会转型和利益分化的过程中,市场经济在发育,利益群体在分化,社会层级在丰富,人群流动在加快,公民诉求在增加,致使一些领域矛盾凸显,纠纷层出,劳资冲突,医患矛盾,用地纠纷频频发生,国企改革中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大量工人下岗失业,失地农民问题逐年增加,农民工遭受歧视和生存发展无保障,房价一路高歌,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群体性事件连续发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如此复杂的社会矛盾急需社会管理加强,执政能力提高。但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方式和长期形成的官僚主义有时不但没有化解社会矛盾,反而使矛盾不断激化。上述诸多社会矛盾从表面上来看是经济体制改革所引起的弊端,可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不到位,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协调,换言之,社会矛盾产生的主要根源是制度性缺陷造成的,化解社会矛盾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加快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三是腐败现象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腐败问题日益突出,甚至成为百姓最为关注和最为痛恨的现象。当今社会腐败种类繁多,“一把手”腐败;用人腐败;行政执法腐败;司法腐败;公贿;审批权腐败;基层政权腐败;垄断性腐败等10余种。中纪委指出,中国权力集中部门腐败案仍多。除了一把手腐败外,副市长腐败、村官腐败也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腐败的种类在增加,腐败的人数在扩大,腐败的特点与以往相比也明显不同,即腐败呈现为群体化、高官化、国际化、隐蔽化、巨额化、期权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拍卖等方面的腐败频繁发生,在这些领域中,腐败呈现出金融化、虚拟化的特点。腐败不但是人们最为痛恨的,也是对社会危害最大的,甚至于有亡党亡国的危险。由此可见,腐败成为最大的社会危害、最大的社会浪费、最大的政治挑战。而腐败的深层原因主要是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并得不到有效监督导致的。由此看来,深入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被提上日程。

四是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结构固化为“贫富分化”的断裂社会。“仇富”与“嫌贫”日趋严重,普遍的不平衡感导致绝望。阶层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不断加大,特别是城乡差距日益明显,而且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城镇内部收入差距远远大于行业差距、地区差距。城乡之间的差别并不是一本户口簿的问题,而是因为一个户口簿引发的福利、就业机会、工资待遇、教育待遇等一系列权利的不同。民生问题与政治体制关系如何?究其实质,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权力分配方式,换言之,我们面临的是贫富差距,更是分配体制的不完善。这种贫富严重的两极分化不是市场经济自然形成的,大多数的暴富都和权力腐败与垄断有关,吴敬琏在2012年11月29日出席“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时表示,中国的贫富差别如此巨大,主要的原因是来自靠权力取得的收入。如此说来,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缩小贫富差距,从而避免社会矛盾激化,使社会保持稳定与和谐。

综上所述,现行政治体制中存在的权力过于集中、机构臃肿、官僚主义以及缺乏有效监督等问题,不仅导致了经济发展迟缓,贫富不均加剧,更滋生了腐败,而腐败危害的严重性,彰显了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此看来,政治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成绩及阻滞力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的重要讲话,被看成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纲领,吹响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号角,这篇直指政治体制的总弊端即权力过分集中的讲话,为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邓小平指出:“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2]327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一是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十三大的政治改革方案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很好地深入开展,当时不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在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之后确定市场经济也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直到十四大之后,1998年机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其重要的表现是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在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2012年8月22日,国务院发文决定取消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共明令取消2 00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政治体制改革的成绩还体现在反腐败方面,2002年至今被判处死刑的高官有:李真、王怀忠、吕德彬、卢万里、李友灿、郑筱萸、姜人杰、曾锦春、李培英、段义和、许迈永。十八大之后的一系列反腐行动更是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回顾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不难发现,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具体表现为:代表大会制度化,政治继承和有限任期制度初步确立,依法治国成为共识。但是,我们必须冷静地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仍存在很多阻碍因素。

一是利益障碍。政治体制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权力的重新配置过程,必然涉及对权力的监督与制衡,这就意味着某些群体既得利益的丧失。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认为,阻碍改革的势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部门利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博弈;二是集团利益,包括国有垄断企业的利益;三是地方政府的利益,如土地财政、乱收费等;四是阶层的利益博弈,例如人们对房产税的态度。在中国的金融、外贸、房地产和建筑业中,公司高层领导中的85%~90%来自于政府官员等精英家庭,而考证其资产来源,主要是依靠家庭背景权力下的非法所得和合法下的非法所得。政治体制改革有可能损害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当然要反对或者阻挠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只有突破政治利益的阻碍,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以此赢得民众对改革的支持,才能实现经济利益的调整,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二是文化障碍。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农业社会的国家,总体上是一个人情社会,广大农村更是一个宗法社会,统治方式是中央集权,这种集权的管理形式主要是家长制,其主要特点为:政治权力具有专断性与随意性;皇权无限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吏从上到下任命;人们特别注重关系,人治大于法治,情大于法;政治与经济不分,以政治干预经济,重农抑商;没有言论自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以经验为主的传统文化模式严重阻碍着政治体制改革。因为在这种中央集权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下,工业与商业投资具有极大的冒险性与回报的不确定性,财富积累的源泉主要靠权力所进行的掠夺,只有官员才能有迅速发迹的机会。由于权力在财富的积累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最能持续繁荣的投资是为获得官位而进行的投资。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引用了《华北先驱报》刊登的一个例子:广州海关的关税承租人“头一年的收入20万两用于买官;第二年的收入用来‘送礼’;第三年的收入则据为己有”[3]103。可以说传统文化主要就是“权”大于法、“情”大于理、“关系”大于能力、依附大于自主,特别是在干部选拔和任用方面更是如此,致使跑官、要官、买官的现象屡禁不止。传统社会中的家长制在今天的政治体制中依然存在,对此,邓小平指出:“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式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要唯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2]331 三是认识障碍。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有现实的利益障碍和传统的文化障碍,还有人们的认识障碍,即人们在政治体制改革上存在着诸多误区。这些误区有:(1)人们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就应滞后,现在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完成,所以不应急于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其实现有的政治体制恰恰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阻力。(2)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制定各种规定,相应的规定意味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举措和行动。实际上,政治体制改革既是一种观念和制度,更是实际的行动,比如大部制改革就不能完全停留在设计上,而应有具体的实施方案。(3)政治体制改革就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应该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决不能满足于只解决现象层面的问题,必须深入到现有政治体制的内部,找到导致诸多社会问题的政治体制的症结所在,才能够摆脱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困境,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政治体制改革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众所周知,在中国社会一直存在姓“社”与姓“资”的意识形态争论,似乎只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有走资本主义的危险,就远离了社会主义道路,意识形态忧虑淹没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精神和勇气。只有破除意识形态壁垒,政治体制改革才能真正被提上日程,政治体制改革才会朝着符合多数人的利益方向前进。(5)政治体制改革会影响社会稳定。一些人以维护稳定为理由,极力阻碍政治体制改革。毋庸置疑,政治体制改革既涉及部分机构和部门的调整,又会触动一些人的既得利益,换言之,它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稳定。但是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消除体制内的不稳定因素,社会安定只能是暂时的、表面的。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邓小平更是多次强调“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1]164。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一方面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却困难重重,但从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大环境来看还是有利的:一是因为党和政府在群众中有崇高的威信,此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二是因为从中央到地方,从党内到党外,基本上形成了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改革共识;三是各种改革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为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和保障。由此看来,接下来就是探寻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并切实进行有效的实质改革了。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及路径

长期以来,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总是感觉信心不足,对改革的结果也存在不满,对改革的前景也不乐观。但是从前面的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当今中国不但要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而且必须深入展开,换言之,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抓住有利时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更需抓住有利时机。原因在于目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方面产生于国内外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源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各种动力。(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主导力量,党和政府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领导力量,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定性因素。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自始至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只有在此基础上,同时在其他力量的推动下,才会取得成功。首先,市场经济的推动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领域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对政治体制提出相适应的变革要求,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压力和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的体制,需要真正的民主政治建设为之提供政治制度环境支持。民主政治的精髓在于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和规范公民的各种合法权利。经济改革的成果只有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巩固。其次,公民社会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坚力量。公民是强大的政治力量。2011公民社会十大事件表明中国公民社会正在形成,其中乌坎事件彰显了基层治理的困境,也开启了官民对话协商化解冲突的先河;温州动车事件则意味着民众问责政府的权利觉醒;免费午餐则是民间社会设置公共议程的典范;PM2.5检测纳入国家标准说明公民开始用行动争取环境权,紧随其后的什邡市钼铜项目是公民争取环境权的又一成功范例。在启东市反对排污项目事件中,由于担心日本王子纸业集团准备在当地修建的排污设施会对当地民众生活产生影响,民众表示强烈抗议,最后,南通市人民政府决定,永远取消有关王子制纸排海工程项目,这一事件标志着民众的环境意识与权利意识在迅速提升。在厦门、大连、宁波市镇海区多次出现的反对PX项目事件,都逐渐显示出民众日益强大的政治博弈能力。通过一系列公民社会事件,民间组织的数量迅速增加,民间组织的种类日益增多,民间组织的独立性明显增强,而这正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强大力量。因为政治现代化的历程就是公民的政治参与不断扩大的历程,这些公民社会事件改变了人民内心深处对政治、公共生活的冷漠、畏避的政治态度,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推动力。

再次,基层改革者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可贵的经验。一大批勇于尝试的改革者对于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他们是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县长张楚、河北省无极县县委书记刘日、山西省原平县县委书记吕日周、山东省菏泽市市委书记陈光、四川省雅安市市委副书记张锦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亚平、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县委书记王晓桦、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陕西省神木县县委书记郭宝成等,他们分别结合自己的工作就现行的政治体制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比如刘日通过调研,提出了《关于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修改建议》、《关于反腐败重奖和保护举报人的建议》、《关于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建议》、《关于请“新后备干部、新提拔干部”率先公示财产的建议》、《关于规范高管年薪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建议》、《关于解决我国分配不公问题的建议》等等,每一项建议,都涉及广大人民的利益,每一项建议,都没有回避严峻的现实问题和难题。这些政治体制改革的尝试者,不仅为改革提供了经验,而且带动了一些地区的政治体制改革,营造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环境,使民众对政府充满了信心,对改革寄托着希望。最后,媒体的监督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各种媒体中网络反腐尤其值得一提。网络是一种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和知识载体。通过网络和运用网络进行反腐败,已构成当代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种新形式。微博举报贪腐线索,引得无数网民围观,纪检部门介入调查,成为当下反腐风暴的明显特征。“表哥”、“房叔”、“房妹”、雷政富不雅视频截图等都是网络提供的反腐线索,特别是十八大之后,微博反腐更为密集,时时有人举报,不时有人落马。可以说,群众越来越把网络反腐作为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网络反腐也确实发挥了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的积极作用,增强了社会自治功能。网络反腐是一种民主政治,是众多网民都有平等权利参与政治的表现。(二)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

党的十八大根据现有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和导致的社会矛盾,确定了以下七项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它们是:支持和保障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些内容充分说明了我党对现行政治调整存在的弊端的认识和深入改革的勇气和决心。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更令人可喜的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方案已经出台并开始征求各方面意见。此方案对中国现有的27个国务院组成部门要进行大幅合并,形成18个部。而大部制的改革同时要配合事业单位的改革一并进行。我们相信,中国新一轮的政治体制改革必将不断深入并卓有成效。从政治体制改革历程及经验来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做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政治体制改革成功的根本保证。由此看来,深度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之后的推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4]。中国共产党高层以及全国人大和人民政协构成了“顶层设计”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动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然也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领导者是毋庸置疑的。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是中国现实政治语境中的政治体制改革。同时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政府的法制建设,调动基层改革的积极性。现行政治体制中,“人走政息”现象较为普遍,诸多政治体制改革试点往往是在某位地方领导或某届党政班子的倡导下进行,随着改革试点的地方官员被提升或调离后,原来的改革就被搁置甚至停止了,这说明政治体制改革缺乏规范和必要的制度供给。只有通过法制建设,改变政治体制改革过度依赖中央和地方基层领导者的品质和能力,把能人执政变为依法执政,使能人政府变成法治政府,才能保证政治体制改革的连续性和持久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变现有政治体制存在的问题。

其次,“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4]。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加速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分化和多元化。社会利益的分化和贫富差距的拉大产生了社会利益的冲突和广泛的政治参与的要求,从而对政治稳定和统治的合法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新的社会阶层迅速成长起来,他们迫切要求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要解决当前中国面临的贫富差距、民生、社会公平和正义、社会和谐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从发展民主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根本上着手,创新选举制度和选举程序,扩大和切实保障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再次,“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4]。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可以促进但不会自发导致社会的进步和政体的民主化进程。反之,一个良好的民主、法治政体是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公正的决定因素。只有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才能巩固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正规的现代化转型。最后,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改革不仅是个理念问题,也是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这些阶层和利益团体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利益结构,改革的成果应使大多数人获利,同时兼顾少数人的利益,使改革的成本可以承受,改革的风险可以控制。因此,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从自身的经济社会基础出发,考虑怎么做才是现实的、可行的,选择一条阻力较小的改革路径,通过实验的方式逐步展开,避免陷入危险。

综上所述,政治体制改革迫在眉睫,政治体制改革困难重重,政治体制改革任重道远。但我们希望,我们也相信,当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定会成功。【参考文献】

7.当代高校影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篇七

一.加强高校影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从教学的层面上来说,推进高校影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需求;从整个影视业的发展上来看,不仅是影视业发展的需要,也会时代进步地要求。

首先,加强高校影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伴随着影视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于影视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影视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影视产业的不断发展也对影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他们具备扎实全面的影视制作理论,还要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只要这样才能把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创作出优秀的影视作品。

其次,加强高校影视专业实践教学,是当前社会大环境下的必然产物。从传统的教学经验来看,传统的影视教学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得毕业后的学生依旧无法适应岗位的需求,为个人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境。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增强影视人才额专业技能,解决影视产业中人才短缺的现状,更有利于促进我国影视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加强高校影视专业的时间教学,培养全方位的技术人才,是促进我国影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高校影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高校影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各大高校的影视专业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着目的性不强、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所谓的目的性不强,是指在当前的影视专业教学中对于实践操作的训练大多没有针对性,训练的力度也不够,导致无法培养出影视发展所需要的真正人才。而且,实践教学在影视人才的培养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影视制作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实践操作时,需要对各类影视仪器、操作程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真正地把理论的知识应用到影视制作中,创作出优秀的影视作品。其中,重视程度不够是导致实践教学目的性不强的重要因素。实践教学课程与影视专业的其它课程密不可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如果不能够高度重视实践课程,必然会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和掌握,学生也无法系统性的掌握制作影视作品的能力。

其次,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够全面、不够多样化,也是当前各高校影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由于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束缚,使得单一化的考核模式无法真正发挥作用,也大大地影响了影视专业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和创新性。而且,单一化的考核模式,不仅不能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也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尤其是实践教学的考核模式,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推动高校影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

要想推动高校影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进程,不仅要从教学的层面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还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壮大。

当前各高校影视专业实践教学中之所以存在众多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原因就是对于实践训练的重视度不够,因此,要解读这些问题,真正地促进实践教学改革的进程,首先就要增加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操作之中。一方面,要丰富实践训练的方式,把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在提高实践课堂的教学效率时,可以采用小组活动、团队竞赛、实习等多样化的方式,如可以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半学期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单位,以便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提升自我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丰富实践训练的考核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标准,不可仅用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灵活、系统的考核评价机制,真正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全方位的影视专业人才。

其次,要推进当前高校影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进程,加强影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必不可少的。第一,要对当前影视专业的师资队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学历学位情况、科研成果等,只要这样才能为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恰当的空间。第二,要进行政策上的支持或者物质上的奖励,如设置各类奖项鼓励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第三,恰当地引入优秀的专业人才来壮大师资队伍,如可以请专业水平较高的教授到高校内与教师进行交流,这样就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广阔的平台。第四,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支持,真正的解决教师在生活上的困难,使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和教学之中,为师资队伍的壮大营造良好的氛围。

摘要:本文从高校影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三方面,来探究当前高校影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8.从科举的兴衰看当代高考改革 篇八

有人说,1977年的中国没有冬天。这一年的高考,有了太多的“破例”:第一次破例在冬天高考;第一次破例为解决77级的考卷用纸,调用了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据统计,中国当年约570多万报考大学,其中有20多万考生荣幸成为“77级”,录取比例仅为4%左右。

无疑,77年恢复高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转折点。当年,几乎众口一词地欢呼高考制度的恢复。不过,在高考恢复30年的今天,希望高考改革的呼声却越来越高。人们已从“重视教育”发展到追求“好的教育”,追求能提升公民素质的教育的高度。

诚然,77年恢复高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为国家选拔人才提供了宽阔的平台,为个人的发展也提供了公平的机会,这与隋唐时期的科举创立具有相似的意义。然而科举在清末的废除,则为我国的高考制度发展敲响了警钟。

1科举制度的兴衰

我国的科举制度旨在选拔官员。它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据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整整延续了1300年。

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它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改革了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出身贫贱的人只要有才学,也能通过考试做官。当时的科举制,曾选拔出不少才华横溢的人,如白居易,韩愈,苏轼,王安石等。科举制比隋唐之前的“九品中正”荐举制开明、公正,因而在当时对政治、文化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然而,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限于儒家经义,元朝曾经规定试题必须源于“四书”,“五经”,到了明代,科举考试以考八股文为主。八股文的文体死板,限定论题,格式和字数,考生不能自由发表思想见解,很难显露才华,只要熟读“四书”,“五经”就能应付,这使得天下学子皆弃书不读,把精力放在学作八股文上,束缚了人才的培养,学问由此而衰,学风也由此而坏。到清代末年,不思改革的科举制度已到末路,清政府只得下令废除了。

诚然,这种“学而优则仕”的精英选拔机制,开辟了一个平等竞争、向上流动的社会通道,从而保持了封建社会的长期稳定。但是,科举制度下的求学跟功名利禄直接挂钩,导致了人们读书为“升官发财”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态度,造成求知、求真的科学精神的匮乏。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八股考试,助长了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读书人手脑分离等等严重的弊端。

2高考改革的探索

20世纪50年代,我国模仿前苏联实施全国统一高考,这对国家选拔人才有一定作用。文革十年浩劫,统一考试被“推荐上大学”代替。77年恢复高考,对比“文革”期间的“推荐上大学”,有拨乱反正的作用,通过公平竞争、择优录取,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无疑,77年恢复高考是高考发展的一大进步,人们曾为它欢呼雀跃,拍手称快,那时很少有人会想到全国统考这一“利国利民的好制度”会在20多年后被称为“制约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

今年的全国“两会”,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废除高考,创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议》,引发了新一轮“废除高考”的热议,高考面临类似“科举被废”的危险。不过,“废除高考”带来的弊病更让人担忧。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表态:高考必须改革,但不能取消。周济部长认为:“不是简单把高考取消就行了。……现在要对它进行改革,让它能够更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挖掘。……我们目前主要改的还是改革考试内容,招生方式,使我们的孩子考试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发挥,同时能够使他们得到满意的结果。……高考肯定要改,除了“面”上要改,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多样化改革,可以自主招生、推荐,但主渠道可能还要通过高考。高考改革任重而道远!

其实,自77年恢复高考来,人们一直在进行高考改革的探索。

例如,高考形式在变革:1998年,教育部提出“3+X”改革方案;2000年,一些省市开始实行春、夏两季高考招生,以缓解考生“一考定终身”的压力;2003年,高考时间提前到6月7日,让考生免受酷暑;2004年,教育部将“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新举措扩大到上海、北京之外的九个省市。

再如,高考“招生”也在变革:2003年开始在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实施5%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现此方案已推广到更多的高校,旨在扩大学校与学生双方的自由选择权;2006年复旦、上海交大通过“考试+面试”进行小规模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

当今,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和选拔提出了新的要求,继而人们对高考模式及内容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人才的选拔影响着人才的培养。高考只有顺应时代要求进行改革,才能避免被废的厄运。

3首批高中课改实验省的高考改革探索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一线老师最担心的也是高考改革是否跟进。每次与一线老师交流,他们都会很快便转到问及与高考相关的问题上。如:

“高考为新课改服务,但是高考压力不除,课改一切枉然。大家教的方法不变,解题思路不变。改什么?“在新课程实施之后,我想问的是今后怎样考核与评价教师?还有今后的高考会发生如何改变?”

为了促进高中新课程有关目标的实现,教育部对第一批国家级高中课改实验省(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已有了一系列的高考改革举措。

3.1四省2007年高考方案

第一批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分别组织各方面人士,开创性地研制了各省的高考方案。

山东:3+X+1

其中:“3”指语文、数学(文、理)、外语

“X”为文综(政、史、地)或理综(理、化、生)

“1”指基本能力,其必做题涉及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的必修内容,选做题:文史方向的考生只做科学必修内容的题目,理工方向的考生只做人文与社会必修内容的题目。

海南:3+3+综合基础

其中:“3”指语文、数学(文、理)、外语

“3”文史类:政、史、地理工类:理、化、生

“综合基础”:文史类: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理工类:政治、历史、地理、技术

广东: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

其中:“3”指语文、数学(文、理)和外语

“文科基础”:政、史、地的内容占70%;理、化、生的内容占30%

“理科基础”:政、史、地的内容占30%;理、化、生的内容占70%

“X”:专业选考理、化、生、政、史、地、音乐、美术或体育

宁夏:3+X(小综合)

其中:“3”指语文、数学(文、理)、外语,

“X”为文综(政、史、地)或理综(理、化、生)

综合素质评价:评价指标须包括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四个学习领域,其评价结果提供给高等学校作为录取参考。

3.2四省2007年考试大纲

教育部依据各学科高中课程标准,组织各方面有关人士,专为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实验省区2007年参加高考的毕业生研制了考试大纲(特别说明,该考试大纲“仅适用于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实验省区2007年参加高考的毕业生”)。在考试大纲中,物理科目的考试模块规定为:

必考内容:物理1,物理2,选修3-1,选修3—2

选考内容:选修3—3,选修3—4,选修3—5,选修2—2(4选2,不得同时选2—2和3—3)

3.3四省2007年考试说明中的物理模块选择

在2007年考试大纲基础上,山东、海南、宁夏及广东各自又研制了适合本省特点的考试说明,对2007年的高考试卷结构、内容要求等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在各省的考试说明中,与物理模块考试相关的要求为

山东理综卷结构(物理):

必考(必做题):物理1、物理2、选修3—1、选修3—2

选考内容(选做题):选修3—3、选修3—4、选修3—5(3选2)

海南物理单科试卷结构:

必考:物理1、物理2、选修3—1、选修3—2

选考:选修3—3、选修3—4、选修3—5(3选2)

宁夏理综卷结构:

必考:物理1、物理2、选修3—1、选修3—2

选考:选修3—3、选修3—4、选修3—5、选修2—2(4选1)

广东物理单科试卷结构:

必考:物理1,物理2,选修3—1,选修3—2

指定选考:选修3—5

自由选考:选修3—3,选修3—4,选修2—2

从以上高考改革举措可见,实验省研制了适合本省特点的高考方案;教育部专为这四个实验省的2007年考生颁布了考试大纲;各省研制了相应的考试说明。四个省的考试方案及考试说明既有统一要求,又各自有别,而且,高考试题从以前的必做,变为必做与选做结合。这样的举措是高考改革的又一探索。

科举之所以自隋唐创立后,在宋、明、清初皆兴盛,为国家选拔出大批优秀士子,就在于其不论考生的门阀、家世的高下,惟才是举。然而,科举的灭则在于其不思改革,将人才培养引向歧途。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高考制度,为国家的人才选拔、人才培养等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的改革是必然的,是对时一代潮流的顺应,否则也将走上被废的末路。

上一篇:中学教师个人研修计划下一篇:景观建造工程公司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