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学习心得

2024-10-05

消费心理学学习心得(精选8篇)

1.消费心理学学习心得 篇一

心 理 学 学习心 得

进入大学已经过去了半年,在这半年的大学生活中,自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大学的课没有高中的多,精力充沛的自己不知道该干什么,久之就慢慢的开始懒惰了。

选择心理学主要是想更加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活动,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些事情。当然还有一点是带着轻松拿学分的想法来的。从开始上课到课程结束,每节课都感觉到了有一点点的收获,从开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从众效应,到性格、气质,再到最后的狐狸与葡萄的故事当中都学到了东西。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感觉开始和最后的课记得最深。特别是在最后一节课上了的狐狸与葡萄的故事当中,感觉在每一只狐狸里都有自己的身影。

来到了大学感觉自己懒惰了,迷茫了,没有目标,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挂科,不从修,拿毕业证。很少自己主动去学习,很少看书。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如果一天都没有课的话,自己就无所事事的混一天。生活上也渐渐的没有了规律,自己是一个比较喜欢上网的人,高中时候忙于学习,家里很反对自己上网,但是越反对,自己就是越想上,来到了大学,没人管了反而自己不是那么想上了。学了心理学后知道了,这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大学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的就是食堂的伙食了,每天都是那几个重复的菜,刚开始来的时候不知道什么菜好吃,于是就看大家都在吃什么,想想大家都在吃,应该会好吃,结果自己打来后觉得也不怎样,学了心理学知道了这就做从众效应。

自己是一个比较随和,沉稳的人,来到大学因为自己的年龄要大一些,所以在寝室就充当“老大”的角色。心理学对个性的定义,个性是一个包含性格在内的上位概念,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其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全部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包括气质和性格的。气质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性格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具有道德评价的意义。既然性格具有道德评价的意义,是可以说好坏的。个性是没有好坏的,心理学对“性格”的定义: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的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而自己的性格感觉也不是那么的明白,有时候活很多,喜欢热闹。有时候又会很沉默,喜欢安静。时常会因为一些小时而烦心,又会因为一些困难而感到有激情。感觉是一个矛盾的人。

当看到了狐狸与葡萄的故事以后,才发现自己的性格属于不特定的那种。在每只狐狸身上都看到了自己的一点点身影。在生活当中遇到问题,有时候会去解决,迎难而上。而有时候就会选择逃避,会抱怨,会心烦气躁。在老师的讲解下,学习了心理学以后不能说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但是让自己明白了冷静下来想问题。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不要抱怨生活,以平常心去看待任何事物。从多个方面去看待分析问题。付出了就会有收获。

姓名:项

学号:20111523

专业:茶文化11级1班

2.消费心理学学习心得 篇二

(一) “塑造”的含义

斯金纳学习理论提出, 塑造是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相依关系使作用对象做出性行为或新决策。实质上, 塑造的过程就是通过相关技巧促进作用对象做出相应反应的过程, 也是刺激作用作用对象对各种操作性反应作出辨别的过程。斯金纳指出, 由于人们在学习东西的过程中, 会有所取舍, 通过放弃大量不合适的或无效的反应, 会使所沉淀下来的适当的反应比较牢固地确立起来, 所以, 人类的许多行为是通过塑造而不是通过人们所意识到的方式形成的。

(二) “塑造”条件

纳金斯认为, 对作用对象的行为“塑造”是通过各种强化安排来实现的。而作用对象正是在“塑造”的作用下, 不断增强辨别能力并得以强化, 最终形成行为反应的。所以, 斯金纳认为, 成功地使用塑造技术的一个最关键的要素环境刺激的有效控制。进而通过对环境进行的适当控制, 促使作用对象实现期望的行为反应。

另外, 纳金斯指出, 强化物的“塑造”作用具有因人而异的特性, 这种“塑造”效果的形成不仅取决于情境状态, 而且取决于作用对象的不同接受度和不同状况。

(三) “塑造”效果

在这一问题上, 纳金斯将强化来源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无条件的初步强化物, 第二类是条件的派生强化物。纳金斯指出, 次级强化作用对于较高级动物更有学习的价值, 能够影响人类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可以广泛作用于人的心理活动的各种形式, 包括直觉、注意和思维等。

纳金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习得率, 即一个操作发生后, 接着呈现一个强化刺激, 那么, 被增加的并不是某个特定的反应, 而是这个操作的强度。所以, 虽然练习与强化对提高操作的速度都是基本的或重要的, 但关键的变量还是强化。练习本身不会使反应速率上升, 只能为产生重复强化提高机会。

二、从纳金斯学习角度分析广告对消费者行为的作用

广告对于消费者的行为影响作用渗透于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全部过程, 即包括产生需求、收集信息、比较评估、购买决策和购后反应五个阶段。

(一) 产生需求阶段的分析

需求是消费的起点和动机。需求作为主体的一种有些条件的需要, 可以通过内在或外在刺激所引发。从纳金斯学习理论的角度讲, 可以充分利用广告的刺激作用, 刺激和引发消费者的需求产生, 进而形成广告的消费促进作用。纳金斯学习理论要求, 刺激效果取决于刺环境的强化作用。所以, 在广告设计和宣传方面, 要注意广告内容的强化作用和过程。应该选择具有情境刺激性的广告设计和方案, 以及从消费者心理学的角度选择强化效果最大的方案进行实施。比如在是食品的广告方面, 通过嗅觉、味觉和视觉的刺激;在生活用品方面的新异、奇特的广告的设计。这样, 广告就可以通过合理、巧妙的方式引起消费者的需要。

事实上, 从纳金斯学习理论要求, 在利用广告实现对消费者需求的刺激作用时, 要注意广告的情境刺激作用和强化作用的发挥, 要在广告设计的手法和技术上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注意唤起消费者的需要;二是了解与广告产品有关的消费者的需要情况;三是分析需要产生的可能性诱因。

(二) 收集信息阶段的分析

在消费者产生了对商品的需要并形成了购买欲望以后, 接下来会做到的行为就是更多的信息的寻求和收集。当然, 对于消费者而言, 其信息的收集活动途径也有两种, 即内部搜寻和外部搜寻。内部搜寻是指消费者对记忆中购买商品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回忆。如果内部搜寻的信息不足, 消费者便会通过外部搜寻来收集信息。这种外部信息源包括人际关系、商业渠道、公众来源和经验来源。从斯金纳学习理论角度讲, 在这一阶段要求广告要充分发挥刺激和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作用, 通过消费情境和模拟消费感知的创造。吸引消费者对广告的兴趣, 进而通过广告产生的刺激和强化作用, 增加消费着对广告内容的选择和青睐机会。

(三) 比较评估阶段的分析

一般来讲, 在获得信息后, 消费者就进入到了对各种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的过程。在消费者评估过程中, 发挥作用的因素不仅包括效用导向, 而且包括认知导向。即认为消费者主要是在有意识和理性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判断的。斯金纳学习理论认为, 在这一阶段应该重视广告对消费者的认知引导作用。当然, 对于同一产品的认知度会因人而异, 所以要求在这环节应该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广告设计和开发。需要在预先确定目标消费者的基础上, 根据消费者的类型和特点进行相应的广告设计和开发。另外, 需要注意的是, 在这一环节的广告设计方面要将产品的特质和与同类产品的区别作为开发和主打关键, 以此能够有助于消费者对广告产品的认知和感知。

(四) 购买决策阶段的分析

购买决策阶段是广告效果形成的关键性环节。是在消费者对诸多的产品信息经过比较评估以后形成和产生的。在这一阶段, 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真正产生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抉择, 也会受到他人的未来因素的影响。其中, 对他人意愿的顺从成都就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由此, 从斯金纳学习理论角度来看, 这一阶段的广告设计重点就在于广告产品的社会公众性效应的传播。通过广告来表达广告产品的社会公众接收程度, 以此验证产品的效能, 进而坚定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五) 购后反应阶段的分析

现代营销理论认为, 消费者购买商品后的购后反应阶段既是营销效果的评判阶段, 也是下一阶段营销活动的初始阶段。而这一理论同样作用于广告设计和使用的过程。实际上, 在购后阶段, 消费者在通过实际的消费过程检验广告产品同时, 也在进行着广告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的检验。而用斯金纳学习理论角度看, 为在这一阶段取得更好的评价效果, 要求产品的广告必须满足务实、贴切和独到的要求。否则, 会形成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与广告信息之间的较大的差异性, 会导致对广告信息的质疑, 进而会极大降低广告效果。

三、总结

以上分析表明, 从斯金纳学习理论角度来看, 为成功塑造广告对消费者的行为效应, 应该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注意广告内

在广告剪辑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徐清 (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河北秦皇岛066000)

影视广告剪辑虽然也注重故事性, 但情节简单, 更应该注重广告的画面。一定要根据画面构图、视觉效果、色彩搭配、语音张度等进行剪辑, 突出强调整体和谐性, 关键还要有美感与视觉冲击力。怎样才能在有限的素材中找出最好的表情和动作?怎样剪辑素材并发现它们与下一画面连接的剪切?怎样运用影像和选择音乐?怎样才能赋予由连续的静止画面以跳动感, 给影像注入生命?怎样找出最佳剪切点, 使广告产生生动的旋律感?怎样才能使广告作品更好看更动人?现在结合广告剪辑实践, 谈谈自己对广告剪辑方法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寻找剪辑中的剪切点

广告剪辑到底应该在哪些地方进行剪切和连接呢?第一步是找出画面的顶点。画面的顶点指的是画面的动作、表情的转折点, 带有特征性的动作。比如人的手臂完全伸展时, 人的脚踢到指定高度时, 人的笑容达到最灿烂时, 人点头打招呼达到最佳角度时, 各种道具举起到所需高度即将下落时, 收回笑容的瞬间等等。广告画面是一个一连串静止画面的连续, 因为前面的画面在人眼中会形成残留的影像, 所以画面看起来会是动态的。越是激烈的运动, 在画面的顶点或者在动作开始的前一刻进行剪切, 会在后面的磁盘上产生强烈的残留影像的效果, 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产生旋律感的方法也在于剪切点的选择。比如剪辑一个打开相册的动作, 如果从一开始拍摄到结束, 这样人们一目了然, 就能知道是打开相册的动作。可是, 仅仅让人们看懂是无法体现出影像的美妙之处的, 要是把最开始的剪切点选择在打开相册动作已经开始的状态。把最前面的三四个片断剪切掉, 作为开始的剪切点。这种改变对于理解打开相册的动作没有任何影响。相反, 还能表现出动作的旋律感和舒适感。

二、注重剪辑中动作连接过程

明确广告剪辑的目的, 在于时间和空间上的省略, 使画面的顺序和结构更严密, 情节性要素更突出。为此要掌握广告剪辑的一般规则和方法。在广告剪辑中, 最常见的剪辑是动作连接, 动作连接是指把一个动作用两个画面来连接的剪辑方法。假设两组画面描述的是同一时刻的同一动作时, 从任何一点开始剪辑都可以。但容易出现动作不连贯或重复的现象。并缺少节奏感。如果按照7:3的比例来连接, 动作看起来就比较连贯, 同时就有了节奏感和生动感。当然, 按照7:3的比例连接并不是绝对的。由于素材和剪切点的不同, 人的眼睛也会产生重复、跳越的错觉。所以, 有时把有些镜头剪切掉或是重叠起来, 动作反而看起来更加自然流畅。这需要在实践中体会和琢磨。

总之在动作连接中, 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 是要考

容的强化作用和情境刺激性;二是要创造消费情境和模拟消费感知;三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开发, 并且要将与同类产品的区别作为开发和主打关键;四是通过广告表达社会公众接收程度, 坚定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五是广告必须满足务实、贴切和独到的要求。

虑到画面的上下左右, 以免影响动作的连续性; (二) 是把时间较长的镜头作为主要镜头; (三) 是尽量压缩过渡动作中能省略的部分, 特别是动作激烈的场面, 镜头的长度要缩短; (四) 是对同时拍摄的素材也要选择不同的剪切点, 使动作更为流畅; (五) 是对同一动作使用不同的画面进行连接时, 要尽量选择在动作的顶点处进行连接; (六) 是有目的地重复, 用以强调某一动作,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七) 是激烈的动作场面可以省略中间部分, 这种方法也叫中间抽去法, 它能大幅度缩减时间, 增加广告的速度感, 让观众百看不厌。

三、强化剪辑中场景过渡效果

在不同场景的连接中, 常常采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实现场景的过度。比如传统的抹拭法、消散法、遮蔽物连接法、模糊画面连接法、运动模糊效果连接法、同一风景连接法、曝光效果连接法、分割画面过渡法、交叉剪切连接法等等。分割画面过渡法, 一般做法是将同时进行的镜头分割后放在一起, 比如把镜头的右半部分分割出去, 插上其他镜头来构成整个画面, 这在表现同步的事件时非常管用。这种方法便于人们理解画面。交叉剪切连接法, 就是让同时进行的不同镜头交替出现, 这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剪辑方法,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回切法。回切法在强调场面连续性的同时, 增强了紧凑感, 可以使情节表现力更强。回切法让不同场所的镜头交替出现, 最后双方出现在同一场所, 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例如, 开会迟到了, 快速奔跑的职员镜头与在会议室领导已经就位即将宣布开合镜头交替出现。最后, 无论是职员赶到会场, 还是没有赶到, 会议已经开始, 镜头效果都会很好。与回切相近的剪辑方法还有回闪。回闪就是插入很多超短镜头, 用来表现画面中人物的回忆或心理活动。再就是用不同框架的镜头连接法, 让广告产生节奏感和新奇感。框架不同的心情镜头一般是可以表现人物心情的特写镜头与场景镜头。框架不同的状况镜头, 一般是远镜头或超远镜头。通常做法是分3次将镜头逐渐推远或拉近。就是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场景镜头以某种关联性交错出现的剪辑技巧。这个方法能使广告进入高潮, 提高速度感, 使人们的精神高度集中, 让广告的情节更有表现力。

总之, 企业做影视广告的目的, 是为了把自己的品牌和产品告诉大家, 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并使企业的知名度迅速获得扩展, 美誉度得到提升, 利于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银行的扶持, 让自己的产品销量更大, 进而促进消费, 给自己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作为广告人, 除了需要有敏锐的广告意识, 超强的整合能力, 专业的广告拍摄技术, 还要有熟练的剪辑技术, 才能做出优秀的广告。

摘要:斯金纳学习理论强调可以通过各种强化安排来塑造行为。本文从斯金纳学习理论角度, 按照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步骤对其广告的行为塑造作用进行分析, 为广告设计和实施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有利于广告效果的实现。

关键词:斯金纳学习理论,广告,消费者行为

参考文献

[1]陈雯芳, 程磊.企业广告宣传中消费者的行为因素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 (10) :24-25.

[2]谢应宽.B·F·斯金纳强化理论探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21 (1) :110-114.

[3]宋晓.广告设计与消费者的关系[J].文教资料, 2008, (27) :63-64.

3.品牌应该善于向消费者学习 篇三

以规模论,在运动品牌领域,可能除了耐克跟阿迪达斯,其他品牌某种程度上都算是“小众”。但在号称“运动界的爱马仕”的加拿大运动品牌Lululemon亚太区CEO Ken Lee看来,运动品牌除了技术研发,做出更好的运动服装,还需要更关注真实的消费者需求。

C:中国消费者是怎么看待现在出现的一些新兴运动品牌的?

L: 拿Lululemon来说,我们想做的是形成一个本土化的社区。我刚搬到洛杉矶,开始认真健身的时候,我发现与一群想法类似的人一起运动、一起分享痛苦会更快乐。Lululemon也崇尚每天出一次汗的生活方式,不一定是高强度运动,泡个澡也算,为了让身心放松。当你的视野更开阔,就像许多中国消费者,都出国旅游了,他们可能听说过我们这类品牌,但了解得不是很细,他们比较有好奇心,不但想知道产品,还想知道产品的价值,这时他们与产品产生的联系会更深刻。因此,在与客户交流的时候,我们会希望与消费者对话,而不止是教育他们。有的品牌进入一个新市场就开个大型旗舰店,但我们每次进入一个新市场会先开一个showroom,不会大张旗鼓地开业,也没有明显的指示牌,但这个showroom能够让消费者更轻松地了解并体验Lululemon品牌。品牌应该善于向消费者学习,而不是逼着他们接受品牌理念。如果我写说服你来了解Lululemon,我会说的是,“你想跟我一起运动流汗吗?”

C:当下,社交媒体占据了人们生活中的很多时间,怎么才能真的做好社交媒体上的传播?

L: 在社交媒体上,品牌应该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不要显得那么强势,以前我喜欢读长文章,但我现在发现直截了当的短文章更适合生活节奏很快的消费者。在中国市场,我们希望不做那么大,更重要的是有个性,而不是小众。以前我们总是按照市场布局、开店数量来评判品牌大小,但现在一切都不是以量为主了。要想让一个品牌受人重视,需要帮其建立社群,在品质和包容性之间找到平衡点。Lululemon的方法是,让所有的售货员都成为“老师”,他们真的懂什么样的衣服适合某种运动,这能体现品牌的专业性。这么叫是因为我们的工作不只是给“顾客”推销产品,而是提供辅助性的“干货”。消费者越来越聪明了,他们不想被推销,而希望看到品牌的价值,所有的吸引都必须是自然发生的。

C:在运动服装领域,有什么趋势性的变化?

L: 你现在会看到大家不止把服装当成产品,还会看成奢侈品品牌或高级生活方式品牌。我们会有意识地做一款有技术含量的产品,比如在男装领域,我发现许多人想找一款在运动完出了一身汗后可以不必换掉的产品,设计也没那么运动风,这样平日里也能穿,比如我现在穿的这条ABC长裤,在裆部设计了一个保护垫,是防止男性运动受伤的一款产品。这是我们设计中的一个巧思,也是一个生活方式品牌该有的样子。不管运动与否,人们都希望穿得更舒服。

C:奢侈品品牌及生活方式品牌间的差别是否变小?

L: 是的,我发现品牌,不管是奢侈品品牌还是生活方式品牌,都在跟着时代调整。假如Louis Vuitton新开了一个运动服装分支,它可以使产品变得奢侈,因为做奢侈品是这些奢侈品品牌的优势。这也说明某种类别的服饰是很多元化的,它可以奢侈,也可以平价。而Lululemon做版本的特色,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附加好看的设计。在我看来,Louis Vuitton的运动服装,应该不会设计出上班、运动都能穿的裤子吧。另一方面,中国人开始热爱旅游本身了,他们出国的意义不再只是买一堆便宜的化妆品或名牌手袋,奢侈品的意义从身份象征,变成了一种美好的体验。这也要求奢侈品要有个性化的设计,毕竟人们的时间是最奢侈的。这就又回到设计本身,如果一条裤子能让你省下换衣服的时间,省下多带一套运动装的麻烦,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实现了所谓的“奢侈”。(采访:胡晨希)

4.心理学学习心得 篇四

我认真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通过学习,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深有感受。

首先,我了解了一些理论知识,包括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等。也将学习本身当作一个学习的内容,讲述了学习的分类: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发现学习。以及不同类别的学习运用于不同的知识和采用不同的方式。接着又对学习的流程进行分析,以及学习的动机等。书中广泛地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全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是否受学生热爱,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再有,我明白了学习的动机问题。这是自己成长和以后组织学习中都会遇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保持学习的兴趣,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将这些兴趣保存下去,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前者是自己学习成长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当一个好的老师需要的能力。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来自于学生内部的内部动机;也有来自于外部,比如学校的奖励,老师的表扬,家长的称赞等的外部因素。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本身又是由一些因素所影响的,这些影响就是我们如何处理自己学习和教学中出现问题所要考虑的。现在的教学中如何对待对学生进行的奖励?原来我认为奖励可以带来学习的动力,但是这是外部的,不能持久。在学习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带着兴趣主动地去学习。

5.认知心理学学习心得 篇五

1.认知心理学概述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一般认为,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形成,也表明这一学派已经立足于心理学大家庭。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使人的内部心理活动(意识)又重新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回到心理学中。而在此之前,在心理科学中占统治地位50年之久的行为主义则是主张对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的研究,而不管内部心理过程如何。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而目前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通过与计算机相类比,用模拟、验证等方法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交换、操作、检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归纳为四种系统模式,即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其最重大的成果是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突破性研究。

人的心理活动不只包括认知过程,还有情感、意志及各种个性心理特征,若忽略了人的这些特点,就会把人与机器等同起来。认知心理学并未忽略对动机和情感等心理现象的研究。事实上,现代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内部心理活动规律,都依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去探讨和解释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现代认知心理学有时与其他流行的心理学思潮是对立的:与行为主义的对立,反对它只研究可观察的外部行为,强调研究人的内部认知结构;与精神分析的对立,反对它过分关注潜意识,强调意识的主导地位;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对立,反对它只关注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强调应以认知过程为研究对象。

2.让·皮亚杰与日内瓦心理学派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他先是一位生物学家,之后成为发生认知论的哲学家,更是一位以儿童心理学之研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他是日内瓦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2.1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

皮亚杰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图式(schema,在他后期著作中用scheme一词)。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图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在皮亚杰看来,图式可以说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受三个基本过程影响的:同化、顺化和平衡。1)同化(assimilation)

同化原本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它是指有机体把外部要素整合进自己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认知发展理论中,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像消化系统将营养物吸收一样。所以,在皮亚杰看来,心理同生理一样,也有吸收外界刺激并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的过程。所不同的只是涉及的变化不是生理性的,而是机能性的。

随着个体认知的发展,同化经历下列三种形式:⑴再现性同化,即基于儿童对出现的某一刺激作出相同的重复反应;⑵再认性同化,即基于儿童辨别物体之间差异借以作出不同反应的能力。它在再生性同化基础上出现并有助于向更复杂的同化形式发展;⑶概括性同化,即基于儿童知觉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并把它们归于不同类别的能力。2)顺化(accommodation)

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顺化是与同化伴随而行的。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化的过程。可见就本质而言,同化主要是指个体对环境的作用;顺化主要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

显然,从整体而言,如果只有同化而没有顺化,那就谈不上发展。尽管同化作用在保证图式的连续性和把新的要素整合到这些图式中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同化如果没有它的对立面──顺化的存在,它本身也不能单独存在。换言之,不存在纯粹的同化。当然,如果没有与顺化相对应的同化,也就没有顺化可言。皮亚杰用同化和顺化过程来说明认识,旨在表明这样的观点:一切认识都离不开认知图式的同化与顺化。认识既是认知图式顺化于外物,又是外物同化于认知图式这两个对立统一过程的产物。

3)平衡(equilibration)

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滤的过程。平衡过程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结构理论的核心之一。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图式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环境的。就一般而言,个体每当遇到新的刺激,总是试图用原有图式去同化,若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果用原有图式无法同化环境刺激,个体便会作出顺化,即调节原有图式或重建新图式,直至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平衡过程,也就是认识上的适应,也就是人类智慧的实质所在。所以,皮亚杰认为:“智慧行为依赖于同化与顺化这两种机能从最初不稳定的平衡过渡到逐渐稳定的平衡”。

需要重申的是,平衡状态不是绝对静止的,一种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就会过渡到一种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平衡的这种连续不断的发展,就是整个认知发展的过程。

皮亚杰认为,平衡是在下列三种不同的认知水平上调节个体的思维过程的: ①调节同化与顺化之间的关系,以防止两者的不平衡。在皮亚杰看来,同化与顺化出现的相对量对个体的适应来说也是重要的。例如,新的刺激使个体的认知图式发生顺化,然后再将它同化到个体的认知图式中去,以达到一种平衡。所以,只有当同化与顺化交替发生、处于一种均势时,才能保证达到某种暂时的平衡。在一项实验中,实验者要求儿童先在F瓶中盛满水(灌到瓶颈为止),然后倒入A杯中;再以同样方式把水倒入B杯中,以表明A与A中的水一样多。然后要儿童打开开关让A和B流同样多的水到D和E杯中去,儿童常常在D和E杯中的水处于水平线的就停止了,认为D和E杯中的水一样多,这时让他们把D和E中的水流入两个相同的杯子C和C中,又会发现两杯水不一样多。显然,儿童会发现自己的想法与观察结果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解决过程就是一种平衡的过程。

②调节个体知识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子系统是指不同领域的知识的结果,例如数、长度、距离和时间等。由于这些子系统是以不同的速度形成的,所以它们之间可能会产生冲突。例如,儿童在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可能会作出两种对立的判断,但却没有认识到它们的矛盾。在一项实验中,皮亚杰给儿童一排杯子和一堆蛋,要求儿童取出刚够放入所有杯子的那么多蛋,儿童能够用一一对应的方式,即在每只杯子下面放一个蛋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但是,当皮亚杰合拢或散开其中的一排时,儿童就会断言有一排多些。也就是说,儿童关于数的知识与长度的知识之间出现了矛盾。随着儿童认识的发展,他们会意识到这两个判断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导致两个子系统之间的不平衡。解决这种矛盾的过程就是一种平衡的过程。

③调节个体部分知识与整体知识之间的关系。在皮亚杰看来,一个人的整体知识始终在被分化成各个部分,然后又把各个部分整合成一个新的整体知识。由此可见,平衡是个体在连续不断地与环境交互作用和变化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2.2 认知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理论的焦点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认知发展的阶段。他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来推断儿童的思维。根据认知图式的性质,我们可以把认知发展划分成几个不同的阶段。

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具有三个特点:第一,阶段出现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既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因而这些阶段具有普遍性。第二,每一阶段有其独特的认知图式,这些相对稳定的图式决定了个体行为的一般特征。第三,认知图式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建构的过程,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前一阶段的图式是后一阶段图式的先决条件,并被后者所取代。

皮亚杰借用逻辑和数学的概念来分析说明思维发展的过程。他把运演(operation)水平作为认知发展阶段的依据。

他认为,心理运演具有四个特征:

第一,运演是一种内化的动作。内化的动作是相对于使用实物的外显动作而言的。例如,达到运演水平的儿童不用做把瓶子里的水倒入杯子这一实际动作,也能在头脑里想象出这一动作的结果。这种心理上的倒水过程,就是一种内化的动作。

第二,运演是一种可逆的内化动作。例如,儿童能够设想:向西走10步,再回头向东走10步,自己的位置不变。

第三,运演具有守恒性。运演是以某种守恒性或不变性的存在为前提的。事实上,运演的可逆性已表明了这一点,儿童能够想象到在转换过程中并非一切都变了,即知道自己会回到原地。所以,运演的守恒性与可逆性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某种内容的守恒,可逆性就失却了依附。同时,守恒性是通过可逆性而获得的。正是由于运演的可逆性,才使人们对运演过程中某些不变的因素有清晰的认识。

第四,运演不是孤立存在的。可逆性与守恒性之间的关系也表明了这一点。皮亚杰认为,任何单独的内化动作都不是运演,各种内化动作必然是相互蕴含,并按一定的规则组成一种整体结构。

3.学习认知心理学的体会与心得

感觉和知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们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感觉进行研究起源于英国经验主义者洛克,他指出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它为知觉和其它复杂认识过程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材料。感觉和知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我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人只有通过感觉和知觉,才有可能逐步认识不依赖于他而存在的客观世界。一切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如想象、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人类对于这个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事物所作出的反应与行为,都取决于他对这个世界,这个事件的看法,然后决定自己该如何去做。这一点,终极表现为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这需要我们人对不同境遇进行合理认知,避免情绪化的错误认知,是一个主观能动极强的过程。

与动物只有感觉而无知觉不同,人类拥有自我意志,这意味着认知的过程不是像并非像行为主义认为的那样,是外显的刺激与反应,通过训练,促使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形成与巩固的,而是环境刺激时的内部过程,是认知的个体本身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不过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者接受到进一步的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的内部的心理结构。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会经过感觉登记进而进入长时记忆系统的,在学习者对于外部信息进行加工的时候,会经历一个选择阶段。个体根据自己以往的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进行选择;与此同时,在这个与外界信息进行交换的过程中,个体也会不断的根据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认知。

在认知的过程中,存在两条基本原理:第一,不平衡原则。即认为如果个体现有的认知结构在进行学习的时侯,试图加工所选择的刺激,如果不成功,则会导致结构的失衡。个体在力图重新得到平衡的时候,认知结构的变化也就随着发生了。第二,迁移原则。新的认知结构始终会受到以往的认知结构的影响,即知觉是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既具有直接性质,也具有间接性质。

对此,生活出现的心理大多是由人们对于这个世界、这个事件偏颇的认识造成的,需要通过矫正认知来予以治疗。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创建的一整套心理学及心理治疗理论与时下的临床心理咨询实践联系甚密。阿德勒把他的体系命名为“个体心理学”,这来自拉丁文的“individuum”,意为“不可再分”,它突出了阿德勒心理学派的整体观点。其中一些关键的概念,如意识与潜意识、心灵与躯体、追求与逃避都属于主观感受,实际上,它们都属于一个统一的理性体系。在阿德勒派心理学中,个体被视为总在不断地朝向其主观既定的目标迈进,虽然个体的生活目标必定会受限于遗传与环境,但经过深入分析发现,这些目标是个体根据自身特定的知觉,做出的选择的结果。这些特定的对自身、对他人及对世界的知觉形成了一整套自身和谐(self-consistent)的认知方式和态度,这种认知方式和态度对个体朝向既定目标的迈进具有组织和指导的作用,阿德勒派称之为“生活方式”。对每个具体的人而言,由于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所做出的选择不同,其生活目标也因人而异,尽管如此,但总的来说,这个目标总是使得个体的主观感受由自卑向优越、完美、富有竞争力或是完整转变,从对处境的一种卑微之感转向一种强有力之感。个体的努力可能向两种方向发展:有用的与无用的。在阿德勒派看来,“有用的”是指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采取与他人平等、互助的态度;而“无用的”则是指个体的行为以自己为中心,对他人采取排斥的、非合作的态度。所有的行为,包括适应的和适应不良的,都是被设定在社会范围中来定义的。有用的行为是与社会趣旨相一致的,是一种需要得到发展和鼓励的潜能。

而以那种无用的方式行事的个体虽不至被认为有病,但却是不被赞赏的;因为他们有违社会标准。他们选择的目标是自我中心的而非合作性的。在认知方面,他们多以一些特有的、被扭曲的、过度泛化的或是夸大的方式来看待事物,并且一点也不遵循大多数人的习惯。我们把生活的主要任务归结为社会任务,它最需要的是合作而非竞争。阿德勒描述了三种生活任务:工作、友谊和爱。后来的阿德勒派学者又描述了在阿德勒著作中暗含的第四、五种:自身任务和精神任务。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不断增加的自卑感、发展不完善的社会趣旨、以及过分夸大的、非合作性的个人优越感的需求。

阿德勒把心理治疗定义为唤醒咨询者先天具有的社会趣旨。他把咨询者的困境解释为一种挫折而非病态,这种挫折来自于个体赋予了生活错误的意义。他力图鼓励咨询者采取一种更有用的、更适应的生活方式。这种改变是通过考察咨客的成长过程及他以往的选择来实现的。对咨询者的家庭构成、家庭氛围、家庭的价值观及早年的生活经历也要加以探究,以便理解为何某一个体会执着于这样的生活目标。

鲁道夫·德瑞克斯把阿德勒派的心理治疗分为以下四步:(1)建立治疗关系;(2)考察咨询者的生活方式;(3)向咨询者本人解释考察的结果;(4)帮助咨询者改变某些他曾深信不疑的观念,以使咨客与社会更为融洽,并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采取更为合作的态度和行为。上述提法虽然富有启发意义,但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不能分割开来孤立地看待。解释可能出现在治疗的每个阶段和每一步骤中,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治疗关系需要不断的努力。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要对新的材料进行分析,并且,从最初的访谈开始就可以鼓励咨询者重新确定生活态度和生活目标。

6.管理心理学学习心得 篇六

姓名:曹成龙

班级:采购122

学号:201280043

开学至今已经几个月过去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管理心理学这门课的学习也即将走到尾声。通过这段时间对管理心理学的学习,使我了解了很多有关于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学会了通过对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对社会上的一些事物和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所学的这本书课程章节很多,总分为五篇十七章,我感觉其中对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关于领导的内容。关于领导的内容很多,领导是一种行为和影响力,这种行为和影响力可以引导和激励部属去实现组织目标,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这是综合不同概念,从不同角度或侧面阐述的领导的含义。被誉为“领导力第一大师”的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科特说:“管理者试图控制事物,甚至控制人,但领导人却努力解放人与能量。”这句话实际上道出了领导与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领导和管理互不相同——管理的工作是计划与预算、组织及配置人员、控制并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建立秩序;领导的工作是确定方向、整合相关者、激励和鼓舞员工,其目的是产生变革,显然,这也正是领导力的运行轨迹。具体地说领导通常关注意义和价值,关注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否正确,是否值得。领导关注做人、关注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潜能、人的激励和发展。如果说管理侧重技术和手段,侧重过程和方法,那么领导侧重人文和目的,侧重结果和艺术。当然二者间还存在一些重要的区别。比如,管理是重权力作用的,而领导是重魅力作用的,重影响力的等等。

其实任何组织、团体乃至国家,都必须既有领导又有管理。只有领导而无管理,领导的意图和目的往往比较难以实现;同样,如果只有管理而无领导,管理的愿望和目的同样也难以达到。总之,领导者是决策者,管理者是执行者。我个人认为: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减少错误,领导的目标是为了寻求成功。

其次,我记忆犹新的还有关于西方管理学说史上的人性理论。在西方管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性的看法也不同。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沙因将西方流行的人性理论概括为四种,即“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动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人打算做的一切都是扩大他们未来将获得的利益,人都是受经济利益驱使的。“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并不是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的唯一重要的手段,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的友好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的决定因素。“自动人”假设认为,人并无好逸恶劳的天性,人们工作的一个重要精神源泉就是充分、完善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完成自我实现。这样,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满足,工作是满足人的需要的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和手段,而自我实现,即成就需要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人们才感到最大的满足。“复杂人”假设认为,人既不是单纯的“经济人”,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人”,更不是纯粹的“自动人”,而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采取适当反应的复杂人。人的需要和潜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而各不相同,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模式去硬套。

总之,从以上西方管理学说史上四种人性假设学说的简单介绍中可见,从20世纪初的“经纪人”假设到20世纪70年代的“复杂人”假设,均反映了人们对人性的认识是深化发展的,也反映了对人的尊严、对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不同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措施,不仅反映了人性认识上的差异,还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员工生活水平相联系。西方管理学说中的人性假设虽然有阶级局限性、社会制度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但它也揭示了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对人性发展的依赖与影响。至于其他让我所学习到的,并且以后还会用到的那就是如何去搞好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方式。也就是书中所介绍的关于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方面的东西。人们在共同劳动过程中,彼此间结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其中有一种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为什么说它重要呢?这是因为在现实中,人的经历知识经验能力、性格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产生双向交流,使彼此的长处得以递增,彼此的短处,得以克服,近而为实现群体的工作目标共同努力。

在管理心理学中,所谓的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联系和影响的关系。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各自的人际知觉和人际反应形成的,经常受到双方各自的心理特征的制约,并伴随着一定的心理体验与心理反应,如满意或不满意、主动还是被动等。它反映了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心理关系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它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它具有明显的情绪体验的性质。人际关系的以定的情感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并且以一定的情感为纽带,人们在共同活动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关系,在性质、方式和过程完全相同的活动中,人们之间的工作关系、行政关系、经济关系往往是固定的或相同的,而人际关系却是不相同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于人际关系具有情感体验的性质。

在管理心理学中,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观点或交换情报信息的过程。从沟通过程来看,沟通是指信息发送者制作信息,并通过选定的沟通渠道,将信息传递给信息接收者的过程。信息接收者受到信息后,将信息予以“译解”,再采取行动。如果他的行动能够符合信息发送者的原意,沟通才是成功的。人际沟通的作用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传达信息;第二,把群体中的各项活动统一起来;第三,影响和改变他人行为;第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和沟通的“互惠互利”原则有三个特征:首先,这种互酬常常不是同步的。不能要求你在物质上帮助了我,我就马上给予回答,而常常是铭记情意,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答谢。其次,这种互酬常常不是等量的,不是你给我几分好处,我就马上还你几分。再次,交往中一般不仅仅存在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形式,现实生活中其他的报偿形式一样存在。除了互利互惠,人际交往和沟通还应遵守诚信原则和相容原则。诚信原则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沟通要讲真话,做到言必信。二是遵守诺言,实现诺言,说道做到。相容原则就是交往者要心胸坦荡,宽广,有爱心。爱人者不被人爱人际关系就产生一种亲和力。有了爱心就有理解。其次是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不在琐碎的事上计较。还要严格要求自己,宽带他人。

7.消费心理学学习心得 篇七

关键词:心理效应,化学教学,学习兴趣,激发

心理效应是指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由于心理现象、心理规律的作用,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

心理学是一门运用相当广泛且十分实用的科学,如果能将心理学的一些知识,特别是心理效应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化学是在初三开设的一门课程,对学生来说比较神秘,而且化学学科实验特别多,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来讲,初中的学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

1. 用“第一印象”吸引学生的兴趣

物体或现象在一个人面前第一次出现时,他感知得最深刻,记忆也最牢固,这就叫第一印象作用。人的“第一印象”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受“第一印象”的影响。如果教师在第一次化学课上把学生带入奇妙的化学世界,让他们看到许多精彩有趣的化学现象,学生就会带着好奇去学习,去了解化学。所以在第一次课上,我当堂演示了几个小魔术:“烧不坏的手绢”、“死灰复燃”、“清水变牛奶”、“喷雾显字”、“自制喷泉”。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高涨。同时我设置许多问题让他们去思考、去探求,激起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强烈好奇心。

2. 巧用“南风效应”,客观面对错误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之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在化学进行第一次分组实验的过程中,虽然在上课之前我已经将实验当中应该注意的细节一一进行讲解。如:在做氧气的实验的时候,我指出,在氧气收集完了之后,拆装置的时候要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移走酒精灯。否则水容易倒吸入试管中,导致试管破裂。可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总是有学生做错。因为是第一次做实验,学生的兴趣很高,但是有些学生也表现出胆怯。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我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学生可能会产生不满的情绪,进而产生对抗心理。所以,我放下架子,温和地走到学生面前,与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老师会强调一定要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再移走酒精灯?”创造了一种平等的、和谐的氛围,学生自然而然接受了正确的教育。

3. 用“共生效应”,让合作更有效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柔弱、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共同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共生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我们的教育活动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与协作能力搭建舞台。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和著名化学家李远哲博士在评价中国教育传统的利与弊时指出:“教育学家100年来都有一个共识:如果让四五个人一起学,一起解决问题,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去帮助差的同学,他往往使自己变得更强。四五个人一起学,比老师讲半天都好,而且可以从小培养团队精神,这是学校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从多方面给予学生合作交流的体验,如在化学分组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中,有学生发现,将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刚开始时石灰水会变浑浊,但是如果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石灰水却又澄清了。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我采取了分组讨论的学习。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前提下,加强与同伴的讨论交流,小组内合作探究学习完成后,选出代表与其他小组讨论交流,交换意见。通过这种体验学习,学生不但促进了对知识的建构,而且建立了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培养了学习交流与合作及其他方面的能力。

当讲到电解质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废电池。在实验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如果实验中遇到问题时,有的学生负责查资料,有的学生负责请教师指导等,做到人人有事做。学生把二氧化锰从中分离出来,并把负极的锌片收集起来用来制作氢气。学生不仅写出了实验步骤,回收了实验药品,而且提交了小组的实验总结报告。这样的实际操作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合作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不是一次性的或间断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

4. 反馈效应使学习更轻松

反馈原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做“反馈效应”。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心理实验: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每天学习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不同方式的反馈———第一组,每天告知学习结果;第二组,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第三组,只测验,不告知学习结果。8周后,他们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的方式不变,再进行8周实验。结果,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三组的成绩有突出的进步;第一组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的成绩保持稳定。这个实验说明: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有助于强化其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反馈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不同。我们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及时反馈比延迟效果更好。

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做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善于创设信息反馈的教学情境,善于观察学生听课的情绪、神态,间接获取反馈信息。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重视教学反馈的功能,创设多种情境,采用多种形式收集反馈信息,通过提问、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直接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反馈信息,把收集到的反馈信息作简捷、精辟、深刻的分析,从中了解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掌握和理解的程度,及时调控教学进程,才能将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长时间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一个知识点后,根据新授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或当堂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同桌相互评卷。当然教师在课前要精选习题,控制好反馈练习的量,根据课堂的容量和检测的目标内容进行设计,注意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及时地巩固所学知识,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调节教学过程,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与控制,提高教学课堂效率。

教师如果能够将各种心理学中的心理效应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之中,就能够解读学生心理,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参考文献

[1]汤笑.心理效应解读.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4.1, (1) .

[2]杨景辉.探究性化学教学例谈[J].内蒙古教育, 2005, (03) .

[3]曾小琳.浅谈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 (S1) .

8.合作学习的心理学依据与教学策略 篇八

一、合作学习的心理学依据

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为基础,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理论和策略。

(一)现代社会心理学理论

1、集体动力理论

该理论认为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成员可以互补。在合作性的交往团体里,上述不同的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实现思维、智慧上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其次,合作的集体学习,有利于学生自尊自重情感的产生。从集体动力的角度来看,合作学习理论的核心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当所有的人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

2、动机理论

合作学习的动机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学生活动的奖励或目标结构。道奇曾界定了三种目标结构:合作性结构,竞争性结构,个体性结构。合作性结构中个体指向目标的努力有利于他人的目标达成;竞争性结构中个人指向目标的努力会阻碍他人的目标达成;个体性结构中个人指向目标的努力对他人没有任何影响。从动机主义者的观点来看,合作性目标结构创设了一种只有通过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

(二)教育社会心理学理论

1、选择理论

选择理论的创造者哥拉斯认为,青少年学生有4种需要值得认真关注,这就是归属(友谊)、影响别人的力量(自尊)、自由和娱乐。并指出,虽然今天的学校教育过于压抑,不够愉快,但这不是问题的焦点。他相信,学校的失败不在学术成绩方面,而在培育温暖、建设性的关系方面,这些关系对于成功是绝对必要的。选择理论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学校则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场所。依照这一理论,不爱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脑子笨”(硬件问题),而是他们“不愿意学”(软件问题)。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和自尊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习,才有可能取得学业成功。

2、课堂教学工学

课堂教学工学认为,影响课堂学习质量及社会心理气氛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任务结构、奖励结构、权威结构。斯莱文认为:“课堂教学工学可以描述为三个要素任务结构、奖励结构和权威结构的统一体。仅就奖励结构而言,它一方面是指运用何种方式来强化学习行为的结果,它涉及:(1)奖励类型(2)奖励频率(3)奖励的可接受性(4)奖励的对象。另一方面,奖励的结构是指人际间奖励的互赖性。合作学习的奖励结构中,一个学生的成功同时帮助别人成功,学生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正性的互赖关系。合作学习主要是利用了正性的奖励结构来激发和维持学习活动的。

(三)认知心理学理论

1、发展理论(developmental)

发展理论的基本假定是:儿童围绕适宜的任务所进行的相互作用能促进她们对重要概念的掌握。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或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在他看来,儿童间的合作活动之所以能够促进成长,是因为年龄相近的儿童可能在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表现出较单独活动更高级的行为。

2、精制理论(elaboration)

认知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如果要使信息保持在记忆中,并与记忆中已有的信息相联系,学习者必需对材料进行某种形势的认识重组或精制。精制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即是向他人解释材料。长期以来关于同伴互教活动的研究发现,在学业成绩方面,教者与被教者均能从中受益。

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而且也是顺应教育社会化的一种有效的形式。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技能并根据合作学习本身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最大限度的体现合作学习的优点和让学生确实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中学会合作。

(一)教师要平等、积极的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新教学观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合作者。教师只有以平等的身份,亲切、和蔼的态度参与到学生合作学习之中,才能更好地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及时地了解合作学习情况,不断地调整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二)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自主探索是合作交流的前提,对于某个问题,学生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才算具备了交流的条件,交流起来才有话可说,有思想可以交流,才有可能通过努力解决问题。

(三)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当问题产生之后,教师先不应急于表态,应留有相应的时间让学生认真思考,充分讨论,形成各组的意见,还要给予学生合作学习的空间,让各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达成共识。

上一篇:污水处理操作规程全下一篇:福山区2011年疾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