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心得体会700字(共10篇)
1.黄帝陵心得体会700字 篇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障碍正在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这是人类所面临的新一轮疾病的挑战。
在综合医院许多科室,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那些心理障碍患者反复就医、反复检查,却得不到及时正确地识别和有效地治疗,饱受经济和病痛的双重折磨,同时也造成医疗资源的很大浪费。由于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综合医院的诊疗工作中,心理障碍的识别和治疗并没有引起医生足够的重视。
《内经》整体观中提出“形神合一”的观点,形神问题可理解为身心关系问题。其一方面认为形为神之本,“形体不敝,精神不散”;另一方面认为神为形之主。神本于形,同时也反作用于形,“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说明“神”可以直接影响“形”,决定“形”的存亡,如“心怵惕思虑,则伤神,伤神则恐惧自失,破胴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抑郁、焦虑、恐惧情绪太过伤及所藏之神,神伤则会时时恐惧,不能自主,久而大肉削瘦,毛皮憔悴,气色枯夭。
内经》中很多思想和现代西方的心理学中的很多理论不谋而和,证明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我们可以从中医理论对身心疾病做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增加对身心疾病的识别能力和治疗率。
2.黄帝陵800字作文 篇二
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古物建筑,那么,我也想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名胜古迹。
黄帝陵,又称天下第一陵,位于我的家乡——陕西省黄陵县,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它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也是游客喜爱的圣地。
黄帝陵的陵墓里掩埋着黄帝的衣物和靴子。这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黄帝要驭龙升天,老百姓们不舍得他,于是就抓住他的衣服和靴子,想挽留他,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能留住。不过,幸运的是,他们保留了黄帝的衣物和靴子,并把它们埋在了桥山之上,所以黄帝陵又是黄帝的衣冠冢。
黄帝陵被桥山之上的苍翠古柏环绕着,要想走到陵前,必须要先爬“神道”,在爬“神道”的227个台阶时,你就会有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而且还能沐浴到阳光与柏树的.清香。在距离陵前200米的路上,有一块古老的石头,上面刻有:“文武百官在此下马”的字样,以此表示对黄帝的尊敬。继续向前走,不久你会看到一座20多米的筑高台,旁边一块石碑上刻有:“汉武仙台”四个字。这也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当年,汉武帝率领大军路过黄帝陵,停兵祭祀,同时,他很羡慕黄帝能升天成仙,为了自己也能成仙,于是就让士兵连夜筑起了一个高台,然后站在上面祈祷成仙,所以后人称为“汉武仙台”。“汉武仙台”的右侧是一排精雕细琢的五彩盘龙门,穿过龙门就来到陵前,现入眼前的是一座古朴的亭子,红色的柱子,五彩的琉璃瓦。亭子里面摆放着一个很大的香炉和供桌,亭子旁边还有一座巨大的祭祀钟,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拜祭。亭子的后面就是黄帝的陵墓,陵墓不大,墓碑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词的——黄帝陵三个字。站在这里我似乎能隐隐听到人们对黄帝的祷告之词以及悠扬的祭祀钟声。
3.黄帝陵心得体会700字 篇三
缓缓踏上黄帝陵前那九十四格阶梯,每一步都有每一步的梦想。岁月静好,曾经的时光,晨光熹微,他荡起衣袖的模样,囊括了四海八方,民族统一是他的追求,祖先辛勤的汗水浇灌了轩辕四方。
天圆地方,那是祖先对世界的幻想,透过黄帝陵顶上那个圆,阳光温暖在你我的心间,踩在方形的大地上,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坐在缓缓行驶的大巴上,靠在窗边,阳光亦是如陕北老乡一般热情。有些刺眼,便闭上了双眸,小歇片刻。
庄重地踏上杨家岭的土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刘少奇,一个个革命先辈的模样浮现在脑海中,笑的模样是那样和蔼可亲。窑洞内,朴素的摆设,积聚了岁月的精华,正是他们的奋斗,中国才有今天,才有如此光辉的历程!
4.游黄帝故里心得体会 篇四
黄帝故里门前有一个广场,广场中央有一个鼎。鼎由四只熊的头顶着,上面还刻着字,别提有多威武!广场四周有一圈树木,他们犹如绿色的卫兵,坚定地站在那儿。广场的南面还有百家姓墙,上面刻有百家姓以及一些传统的文化知识。
顺着广场往北走,就到了黄帝故里。刚一进入,正面扑入眼帘的是三座桥,仔细看着桥,好似三条卧龙,桥上有雕刻的莲花托雷,栩栩如生。桥下有五颜六色的鱼,他们在水里欢快地游着,好像是在和游人们打招呼。接着往北走,就来到一座小房子里,房子的墙上有近几年的拜祖资料和一些有关的知识。出了这个小房子,就来到了一个小院子,这是游客们烧香许愿的地方,我们走累了也可以坐在旁边的石凳上休息。
出了小院再向北走,就来到了拜祖广场,拜祖广场的正南方的墙壁上雕刻的有两条金龙和日、月、星、辰。拜祖广场的正北面是黄帝的雕像,他手拿宝剑庄严地坐着,像是注视着中国的发展与和平。
5.《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 篇五
学以致用,讲女人如何爱自己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这是最著名的一段对女人生长过程的总结,所以就从这里开始学习。
女子到了七岁,肾气盛旺了起来(所以其实小孩儿的各个器官都是崭新的,且肾气又是最旺盛的时候,肾气是一个人活力的来源,是不容易得病的,但是在我们印象中小孩儿是很容易得病的,那是因为和成人的接触,感染了成人体内的病毒,这些病菌在成人体内已经达到平衡的状态,所以成人不会得病,但是小孩儿不会,这时候就容易得病了),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十四岁时,天癸产生(天癸,男女皆有,是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它来源于先天肾气,靠后天水谷精气的滋养而逐渐趋于成熟,又随肾气的虚衰而竭止),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女子14岁来例假,但是我们现在基本上12岁左右,甚至更早就会来例假,那是因为没有按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惯例来生活,晚上日落之后有日光灯的照射,这样就会导致激素的不均衡,另外,乱用药物也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但却不是生孩子的最佳时期,因为自己的身体还都没长完全)。二十一岁时,肾气充满,真牙生出(我们所说的智齿),牙齿就长全了。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所以说21--28岁是女子生育的最佳时期)。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气血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从这里开始,女子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了)。四十二岁时,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衰少了,天葵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
中医讲人讲求阴阳平衡,那什么是阴阳?《皇帝内经》讲:”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意思是说,天、地、人万物都是由阴阳而产生的,天地的变化、气候的变化、人体的生长都由阴阳的变化而成。其中,天和地之间,天为阳,地为阴;人之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就一个人来说,体表的为阳,体内的就为阴;人的手,手背为阳,手掌为阴。如何保持阴阳平衡,其实简单一句话:过犹不及。做什么都要有度。虽然阴阳是对立的两面,但是阴阳是密切相关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阴不足时,我们用阳来转阴,阳不足时,又可以用阴来生阳。阴太过了,也可以补阳来制约阴。阳太过了,就用补阴来制约阳。
阴阳平衡在女性美的表现有几个方面:气血足, 精力旺,容色靓,体型适,心情好。
女性多数都气血不足,容易出现黑眼圈,容易劳累,眼涩,痛经,肥胖等等。血气是一切生命的基础,这里不只是女性,男性也是同样的道理。
中医经常用阴、阳、虚、实、血气、火等这些字来描述人体血气和脏器的状况。中医把人体的能量分为“血气”和“火”,血气指的是一个人的正常能量,“火”则指人体储存的能量,也就是我们透支体力时的能量来源。另外也用阴阳来代表这两种能源,阴指储存的“火”,阳指正常的“血气”。“阳虚”指的是血气略有不足:“阴虚”则是人体血气不足到需要动用储存的“火”:“阴虚火重”则说 明不但动用储存的“火”,而且还在大量透支:“阴阳两虚”则代表“血气”和“火”都已大量亏虚接近殆尽。
血气分这些等级1、健康水平这种人各方面都很平衡,身体能抵抗外来的各种入侵,不容易得病。这种人其实很少,或许常年练气功或者瑜伽高手才会达到这种程度(瑜伽,是非常有益的运动,一方面不会过度运动,黄帝内经讲要“形劳而不倦”,而且过度劳累伤肝,另一方面瑜伽动作能够有效地拉伸经络,对身体循环绝对有好处)2、阳虚水平3、阴虚水平4、阴阳两虚5、血气枯竭 (后面两项,我觉得稍微正常点儿都到不了那个程度)
其实只要知道血气需要吃好、睡好来养就够了。所以晚上10点之前要睡觉,三餐都要保证,没事儿敲胆经(敲胆经促进胆汁分泌,脾消化食物需要胆汁,如果食物吃下去不消化,和没吃一样,血气也补充不了多少)(另外,女人第一条皱纹通常都是鱼尾纹,而鱼尾纹就是与胆经有关,所以养成敲胆经的好习惯至关重要),坚持热水泡脚(脚上有全身各个器官的反射区,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注意热水最好浸过三阴交)。
痛经,体寒以及久坐都会引起痛经。体寒的话熬姜枣茶喝,计量的话12颗大枣、大拇指甲盖儿大的姜块儿,切片儿,如果需要调味儿,就加红糖。久坐会导致中段淤血,这里适用瑜伽拉伸,可缓解。
6.《黄帝内经》读书心得 篇六
能不能健康长寿,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自然环境,60%取决于生活方式。这其中的60%就是你的养生保健方式对健康长寿的影响。在当前现代医学大力倡导积极控制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为主,早期干预的主流下,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疾病。我们重读成书于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卷一》有关养生防病学说,获益匪浅。我们惊叹植根于华夏民族古老的中医养生文化,其精妙的墨采,深奥的文著,深深的蕴含着东方养生防病的智慧和哲学理念,有着惊人的超时空预测性和现实性,为我们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养生防病和健康长寿,功不可没。现选取其中部分著名的养生防病章节与大家共同尝析。
一、养生的重要原则
原文:“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黄帝内经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译文:上古时代的人,一般都懂得养生的道理,能够取法于天地阴阳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方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一定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不妄事操劳,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寿命应该终了的时候,度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这样了,把酒当水饮,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酒醉了,还肆行房事,怂情色欲而使阴精竭绝,使真元耗散,不知道保持精力的充沛,蓄养精神的重要,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背了人生的真正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就衰老了。
心得:《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为十八卷,其中九卷名为《素问》,另外九卷为《灵枢》,全书共八十一篇,以问答体形式书写。该书非一人一时之作,是集众人智慧而编写的,主要部份形成于战国时期,该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秦汉以来的医学成就,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凡是历代有所成就的医家无不视其为珍宝。该书注重整体和谐的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和治疗。《内经》非常重视养身保健,该书开篇第一卷的四篇论中有三篇《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均重点论述养生防病的重要性和养生方法,其养生学说并贯穿全书各个章节。本段条文提出人的自然寿命为百岁,能否达到这一寿限,关键在于能否坚持养生,养生者皆度百岁,不养生者,半百而衰,把顺应自然规律,调摄精神,节制情欲,保养元气,抗御外邪,节制饮食,劳逸适度,生活有一定规律做为养生的重要原则。提出养生的最高标准是“形与神俱”,既年至百岁仍然形体壮实,精力旺盛,动作不显衰老。并批评那些不懂养生的人,违背养生规律,把有害于身心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作为常规,恣意饮酒作乐,只贪图一时的心欢,作息没有一定规律,所以容易衰老得病。
二、养生强调保护和调养人体正气
原文:“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黄帝内经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译文:上古时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静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居藏于内,精神内守而不耗散,这样,病又从哪里来呢?所以人们心志安闲,欲望不多,心境安定而没有恐惧,虽劳形体而不致疲倦,真气平和而调顺,每人都能顺心所欲并感到满意。人们无论吃什么都觉得香甜,穿什么都感到舒服,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愉快的生活,相互之间从不羡慕地位的高低,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这样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干扰他们的视听,任何淫乱邪说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不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这都是由于他们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啊。
心得: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就要受大自然的制约,大自然除了自身的运动变化,还受宇宙中的日、月、星辰的影响,因此发生台风,泥石流,山洪暴发,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自古有之,古人统称之为“虚邪贼风”。人类要得以生存,就必须对这些外来的不利因素要适时躲避,防御,保全生命。同时《内经》非常重视内在因素的主导地位,“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十分强调保护和调养人体正气的重要性,即“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特别是调摄精神和心态情志、道德修养等内因在养生防病的重要作用,这种“形神合一”论为现代亚健康的治疗学提供了依据。调情志,养精神,心无杂念,自足常乐可使人体气机条畅,血运通顺,利于养身防病,有效的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生和利于疾病的康复。
三、养生要顺应四时季节变化
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气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译文:春天的三个月,是所谓“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季节。天地间俱显出勃勃生机,富有生气,万物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当入夜即睡眠,早早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舒张形体,漫步于庭院,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提倡生长不要滥杀伐,提倡施予不要敛夺,提倡奖励不要惩罚,这是适应春天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便会伤肝,到了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病变,使提供给夏天盛长的物质基础减少了。
夏天的三个月,是所谓“草蕃木秀”繁衍秀美的季节。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们应当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白天太长,使心中无存郁怒,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天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兴趣。这是适应夏天气候,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夏长之气,心气受伤,到了秋天就会发生疟疾,使提供秋天收敛的能力也就差了,冬天再次发生疾病。
秋天三个月,是所谓“收容平藏”,万物成熟的季节。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明,应当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减少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是适应秋季的特点,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秋收之气,肺气就会受伤,冬天就要发生完谷不化的泄泻病,使提供冬天潜藏之气的能力减弱了。
冬天的三个月,是所谓“紧闭坚藏”,生机潜伏的季节。当此水寒成冷,大地龟裂,,人们应当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的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象有个人的隐私,严守而不外泄,又像得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天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如果违逆了冬藏之气,就要伤肾,到了春天就会发生痿厥病,使提供春天的生养能力减弱了。
心得:《内经》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有着息息相通的关系,人体要保持健康,必须维持人与自然规律的协调统一。“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之一,必然受大自然四时季节气候,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的活动与大自然春夏秋冬四时气候的消长变化相互通应,密切联系。本段条文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养生防病方法,并指出如违背四季养生法则不仅会影响当季主令脏腑的病变,也可能对下一季节身体的其它脏腑产生危害。如春季大自然生机勃发,草木萌芽生长,万物复苏,应注意顺应自然变化早睡早起,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要保持乐观情绪,以养肝气。按中医五行归类,春属木,应东方,风气主令故气候温和,万物滋生,气主生发。人体肝气与之相应,肝气旺于春,性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有疏泄功能。“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对人体全身脏腑组织气血的运行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还能较好的协调自身的精神情绪,控制不良情绪对大脑的刺激影响,同时肝疏泄功能正常对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有促进作用,对胆汁的正常分泌排泄,全身的血液流通和水液的正常代谢都有一定的协调作用。如果春季不能正常养生,违逆了春天生发之气,就会伤害人体肝脏的疏泄功能,,导致肝病、高血压、脑中风、消化性溃病等病变。同时由于春季调养不当,机体免疫功能减弱,到了夏季还会发生各种病变。其他如夏季要养心气,秋季养肺气,冬季养肾气,每季未一个月养脾胃之气,不一一展述。
四、注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原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译文: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从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如果违逆了这个规律,就会戕伐生命力,破坏真元之气。……,顺从阴阳的消长就能生存,违反了就会死亡,顺从了它就会正常,违反了它就会混乱。相反,如背道而行,就会使机体与自然环境相格拒,就会发生疾病,危害生命。
心得:“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是本篇提出四时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历代医家对此认识尚不一致。主要有四种看法:一是认为春主生,夏主长,秋主收,冬主藏,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则要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二是认为养即制也,春夏阳盛,故宜食寒凉以制其亢阳。秋冬阴盛,故宜食温热以制其盛阴。三是认为春夏属阳,秋冬属阴。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是从阴阳互根理论阐发的。四是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内虚之阴。综合全篇精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在论述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生长属阳,收藏属阴,因此我们认为第一种观点较合符原文精神。“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但其他三种论点从不同角度对原文精神作了阐发,扩大了这一养生原则的应用,如后世中医学家对许多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冬季寒冷季节加剧的疾病,于夏季阳气较旺时给予调理治疗,往往收效更佳,能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这种“冬病夏治”的方法,便是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原则的发挥。
五、养生重在顺应自然,保护阳气。
原文: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命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译文:自古以来,人与自然界相通相合是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大凡天地之间,南北东西上下之内,大如九州的地域,小如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大自然气息相通。天气衍生五行(木、火、土、金、水),阴阳之气又依盛衰消长而各分为三(三阴三阳)。如果经常违背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那么邪气就会伤害人体,这就是寿命的根本。
苍天的气(自然环境)清净,人的精神就相应地调畅平和,顺应天气的变化,就会阳气固密,虽有贼风邪气,也不能加害于人,这是适应时序阴阳变化的结果。所以圣人能够专心致志,顺应天气,而通达阴阳变化之理。如果违逆了适应天气的原则,就会内使九窍不通,外使肌肉壅塞,卫气焕散不固,这是由于人们不能适应自然变化所致,称为自伤,阳气会因此而受到削弱。
人体有阳气,就像天上有太阳,假如阳气失却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所以天体的正常运行,是因太阳的光明普照而显现出来,而人的阳气也应在上在外,并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外邪的作用。
心得:人与大自然息息相通,人的生命本源于大自然阴阳之气,故《内经》本段条文说“生之本,本于阴阳”,人的生命活动既然与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相通,所以人也必须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环境条件,保持生态平衡,并与之相适应才有利于养生防病,若经常违背人与自然相通的规律,就会损害、削弱生命的抗病能力,即“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从而发生诸如“内闭九窍”,“ 外壅肌肉”等各种病变,这是由于未能适应自然养生的结果,所以原文强调“此谓自伤”。如果按“生气通天”的理论养生,做到“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就能使人“志意治”、“阳气固”,身心健康,“虽有贼邪弗能害也”。
“万物生长靠太阳”,本文以天体中的太阳来形象地说明人体阳气的重要性,为后世中医“扶阳学派”在治疗疾病,养生保健方面奠定了理论基础。
六、养生重在疾病的预防
原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译文:所以圣人(高明的医生)不是等疾病发生再去治疗,而是重视在疾病发生之前的预防。如同不是等乱事发生再去治理,而是重视乱事发生之前的防范。如果疾病已经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事已经形成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临渴掘井,临战铸器,不也太晚了吗?
心得:《黄帝内经》非常重视疾病的预防和养生,强调高明的医生(圣人)应着眼于“治未病”。本段条文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集中体现了这一重要思想,具有深邃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对现代医学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和调治有一定启发,同时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内经》“治未病”的思想包含“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即病防变”和“病愈防复”四个方面。《内经》治未病理论数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学的疾病防治和养生实践,对于当今人们越来越多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养生保健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如何治未病呢?当代国医大师,中医泰斗 邓铁涛教授谈到:第一,崇尚养“心”。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平衡,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和嗜欲。现代医学也证明这一点的重要性,精神紧张和情绪压抑均能引起血压升高,血管内分泌和代谢紊乱,从而损伤心、脑、肾和血管。第二,饮食有节。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喜食大鱼大肉,肥甘厚味之品,邓老认为,人们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能保证人体生理需求即可,不要摄入过多的盐,因为咸伤肾,也不要摄入过多的高脂饮食,适当增加疏菜水果的摄入量。《内经,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内经,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也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饮食自倍,脾胃乃伤”。第三,戒烟限酒,吸烟对人体百害而无一利,适量饮酒对心脑血管有一定益处,但不宜过量,过量则有害。第四,运动调养。古人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正是这个道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之电视、电脑的普及,脑力劳动增加,久视久坐,运动锻炼减少,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增加。应积极倡导适当运动,如每天步行、慢跑、练太极拳。第五,天人合一。邓老认为,养生与防病应遵循和适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交替,气候环境,按照“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结合自己的身体状态进行,要起居有时,作息有度。第六,即病防变,小病防大,一病防多,在医生的指导积极配合治疗调养。第七,病愈防复。一些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和代谢疾病,经过治疗,症状消失了,但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观察病情变化,治疗调养,防止复发。
七、结语:
传颂千年的《黄帝内经》养生学说和“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实践总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值得我们继承发扬,不断完善,使中医养生学和“治未病”思想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得以发挥,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发挥更大作用。让我们时时吟诵“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并身体力行。养生延年,关爱生命,让我们的生活更快乐。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中国画报出版社,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7.《黄帝内经》课程的教学体会 篇七
《内经》是当前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必开设的课程,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从明确课程定位、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浅谈下体会。
《内经》为中医学四大经典之首,记载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为学习中医理论及临床技术的必修课程。其文字古雅,义理深奥,内容博大,给学习者带来一定困难,也给教学带来一些困扰。做为一个授课经验尚浅的老师,如何上好这门课,笔者也在逐渐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课程定位
《内经》是中医古典文献中最早的一部著作,书中总结了我国古代关于人体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的经验。凡是中医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初,《中医基础理论》及《古代医学史》等相关课程就对其有所介绍。学生在学习了部分基础课、临床课后才开设这门课程,是本科阶段的后期提高课程。因此,在开始上课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内经》的学术价值。《内经》的学术思想、思维方式、诊治原则及方法,几千年来始终指导着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作为经典的医学著作,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该书和《中医基础理论》不同,之所以说其是理论提高课,是因为该书有不同的学术观点,不同的时代烙印。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系统地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提高中医理论水平,掌握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书中内容涉及哲学、社会、人文、天文等方面的知识,是多学科研究的典范,对于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医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2 加强学生自学能力
由于课时所限,《内经》的原文在本课程教学中有大量删减,有些教材也打乱原文的次序,内容取舍和理论解释方面也各有偏重,由此以来,原文传达的部分学术思想及理论观点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受到局限,妨碍了学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应当从单纯的.中医学知识的灌输,转向中医学方法的培训,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课堂只讲授重点内容,然而单靠课堂讲授是有限的。因此,授课过程中除了串解、阐释、启发、总结外,还要注意加强学生自学能力,树立记诵之风,提高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
对于某些经文的理解,可以引导学生去查询相关文献甚至是临床资料,加深理解和运用。比如对原文“诸痛疡疮,皆属于心”的理解,教师除了阐释其含义外,可以让学生从安神、泻热等角度去查询疡疮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和应用。
此外,教师可挑选《内经》原文,写出课下学习要求,介绍相关参考书籍,布置思考题,以及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讲解汇报的方式进行检查。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不会仅局限于所学教材,可以通过网络、参考书等途径查阅相关资料,拓宽学习视野。
3 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内经》条文晦涩难懂,部分内容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时候都有所涉及。有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学效果较差。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教学的效果和学习中医学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采用传统和现代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根据不同内容、不同阶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帮助。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应用多媒体教学,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避免或减少传统教学方法的枯燥单调的缺点,使得课程内容更为直观,新颖生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可以采用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或者总结发言等方式,甚至可以节选部分教材或内经原文的内容,以学生授课教师补充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用所学到的内经理论进行解释,拓宽思路,认真思考,前后联系,提高理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让学生联系原文和中医理论知识,理解“脾主时”和“脾不主时”、“肾治于里”和“肾为之主外”的内涵;并可配合后世医家对其理论的发展,解决临证中的疑惑说明经典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体现其临床指导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 重视启发学生中医思维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密不可分,尤其是哲学思想的渗透对《内经》理论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重《内经》理论观念的文化背景,引导和培养学生用中医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明确中医学发展的认识规律,掌握《内经》理论的思想内涵,理解中医学基本概念及原理的表述方式,才能充分发挥中医经典教学所承载的导航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医学术的特色及优势,真正掌握中医学防病治病的基本机理。只有建立中医的思维方法,运用它去观察、思考、理解,才能真正掌握《内经》的理论,才能做的好继承和发展中医,并在临床上运用自如,做到举一反三。
中医理论的深厚之处就是天人相应的自然规律。培养中医思维,应该成为中医教育的生命线。要养成这种思维习惯,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注重自然规律,引导学生接触传统文化,开展专题讲座、讨论等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育,以提高学生的中医文化素养。
8.黄帝传说故事600字 篇八
黄帝的传说故事是普遍流传于黄陵的民间口头文学,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末期,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黄帝是当时一位英明无比的部落联盟领袖,他战败榆罔,降炎帝,诛杀蚩尤,结束了战争,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他率领先民们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计亩设井。
划野分州,营造宫室,制作舟车弓矢,形成了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黄帝令伶伦定音律,仓颉造文字,并与歧伯置《黄帝内经》开启了中华民族文明的时代,在传说中,黄帝勤劳智慧,正义仁爱,具有许多优秀品德。因此在历史长河中,黄帝得到了子子孙孙的一致尊敬,被奉为“人文初祖”,黄帝的精神品质以及黄帝所开创的灿烂文化已深植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沃土之中,正是黄帝的丰功伟绩和卓越贡献在他“驭龙升天”后,围绕黄帝功德所衍生出的种.种传说故事,便成为人们敬宗祭祖,缅怀先贤的一种有效手段,以致于流传至今,弥见不衰。
9.《黄帝内经》中医学习心得 篇九
和大多数中医学子一样,初学内经时我也觉得她太博大精深,晦涩难懂,理论性太强,不能直接指导临床,自然学习兴趣就渐减。然而到了高年级,随着各科学习的深入,并跟过中医门诊,特别是上次参加内经培训后,我对内经有了些许思考与感悟,现总结如下。
1 结合内经理解方剂方义
按学校安排,我们是先学的方剂后学的内经,所以有不少方剂运用的治法不太理解,学了内经后再倒回去看方剂,便豁然开朗。比如治疗阳证痈疡的仙方活命饮,用白芷、乳没等辛温药行气活血,初学时我实在无法理解,后来联想到《素问·生气通天论》:“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我才明白,痤疮痈疡形成的病因病机是,风湿热等邪气郁阻气血。所以即使是热证痤疮痈疡,治疗也应在清热解毒的基础上行气活血,开宣腠理。推而广之,这种治法也可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用于有气血郁阻这一关键病机的其他病症,如各种皮肤病,糖尿病。又如治疗气阴两虚消渴的玉液汤,传统中医对消渴的辨证大多难逃阴虚燥热的桎梏,然而在临床上应用价值不大。张锡纯制此方,是基于他将消渴辨为肺脾肾气阴两伤证。肾气阴两虚好理解,但肺脾气阴虚致消渴我实在无法理解。学了《素问·经脉别论》,读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这一段后,我才明白,脾主升清,则水谷精微上达于肺,肺主宣发,输布津液于周身。若脾虚不能升清,肺虚不能布津,肾虚不能固精,加之阴津亏损,虚热内生,则成消渴。
2 结合内经理解脾胃病的一些症状
临床上脾胃病患者出现的症状种类繁多,错综复杂,不结合内经理解,很难明白都是脾胃功能异常所致。如手肿,手僵,西医相关检查未见异常,同样结合上文《素问·经脉别论》这一段理解,此类水液代谢紊乱的症状,与肺脾肾密切相关。又如头面,胸胁,双手,背部等发胀,口腔溃疡,视力下降等可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气在上,则生瞋胀”,理解,脾胃失健,水谷失运,气机阻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阳明积滞,故出现上述症状。又如夏天四肢发烫,冬天四肢冰冷等不耐寒热的症状,可结合《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个十八日寄治”理解,脾主春夏秋冬每一季的最后十八天,即脾对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重要调节作用,故脾虚则不耐寒热。类似例子数不胜数,通过脾胃论治都能得到较好解决。
3 结合内经分析胡天成老师治疗抽动症的病因病机及分型论治
3.1 肝热生风证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属风木,主藏血,主筋爪;故一旦肝经热盛则易煎熬阴液,使筋脉失于濡养,肝热生风。且胡老多年观察发现三分之二的抽动症患儿都有眼周发黑发青,这也和肝开窍于目,在色为青吻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风胜则动”,抽动症以肢体动摇不定为主要表现,故辨为风证。
治疗上,抽动较剧者,都应在各证型主方的基础上加用全蝎、蜈蚣以加强熄风止痉之效。《本草求真》:“全蝎,专入肝祛风”;《本草纲目》言蜈蚣治“小儿惊痫抽搐”。这组虫类药对为血肉有情之品,平肝熄风之力极强,胡老最喜用,且剂量较大,服用时间较长。《素问·六元证纪大论》言“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故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上可大胆使用药性峻猛的药物以疗痼疾,不必过分惧怕其现代药理学中的毒副作用。
3.2 脾胃积热证
此型在肢体抽动的基础上兼见吐舌、夜睡磨牙、口疮、口臭、消谷善饥、舌红脉数等症状。方用泻黄散加减,是方清泻与升发并用,以泻脾胃伏火,同时兼顾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用药无苦寒败胃之弊。脾主四肢,主肌肉,故肢体肌肉抽动的病症可从脾入手治疗。《素问·太阴阳明论》:“阳道实,阴道虚”,“在脾胃病的治疗上可理解为:实证多从阳明而泻,虚证多从太阴而补”,故脾胃积热型的抽动症选用以石膏、栀子为主药的泻黄散泄胃热而治脾热。
3.3 风热夹湿证
凡头面五官动作多,或由外感加重病情,舌尖红,苔腻,脉浮者,可辨为此证。《素问·太阴阳明论》云“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性主动,为百病之长,易兼夹它邪致病。风为阳邪,易于化热。故此,该证病因以风热夹湿为主,治以银翘马勃散加减化裁。以喉咙发异声及怪叫为主,似咳非咳,频繁清嗓子者合用四七汤。四七汤以半夏、厚朴、茯苓、苏叶四药为主药,再配以生姜,善治七情气郁所致痰气互结于咽喉的病症,故得名。方中之药多入脾胃经,考其用药目的即通过脾胃之气的调畅,使肝气得疏。《素问·禁刺论》道:“脾胃之使,胃为之市”,可阐发为脾胃对人体五脏之气起转输斡旋作用,故肝失疏泄的病症,可通过治疗脾胃而获效。
10.《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 篇十
内经全面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体系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被后世尊为“医学之宗”的《黄帝内经》吸引初出入中医殿堂的我。
内经中有关人体内脏形态功能的记载很丰富,这都是经过长期的观察与实践总结得出来的。早在先秦西汉时期就有了如此详细的解剖知识,从此可知我国古代文化的高明与悠久的历史渊源。在内经中就有“剖而视之”的说法,说明我国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人体解剖。内经也提出了关于血脉循环的概况,这比西欧古罗马名医盖伦提出“血液循环的中心是肝脏”的学说要正确,而且也要早得多。与十七世纪英国医生哈威用科学方法证实血液循环原理早一千几百年。这为我国在世界医学领域画上了璀璨的一页,是我们的骄傲。
古人对脏腑功能的认识是建立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运用唯物主义哲学来概括、解析和提高,脏腑学说更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精气学说等理论基础上。
人体的各机体内部的各脏腑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同时也是人与外在环境的统一。脏腑的各项活动并不是孤立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认识一下:
1)强调人体内部的统一。《内经》在强调整体观念时,其特点是不重视人体的内在结构性,而强调功能的联系性。《内经》按照各脏腑的作用性能而分归为五脏六腑,并运用阴阳统一法则来解释脏腑之间的关系。这关系是功能的主脏气,藏而不泻属阴,六腑功能主传化物,泻而不藏,属阳。根据阴阳学说的概念,阳主表,阴主里。这就是脏腑的表里关系。《灵枢》本神篇“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这种脏腑相结合是根据经络学说的循环路线,每一经都属一脏或腑。如“手太阴肺之脉,下络之肠上膈属肺。”在生理病理上这种相合也是有事实可见的,脾和胃就是经常相互影响而致病。又如小肠有火,口舌生疮,舌为心之苗,这我们都可以在生活实践观察和体验得到的。此外,内经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等理论来阐述和概括脉腑目的关系。
内经认为“五藏上通七窍外合皮毛血脉肌肉,外通四肢百骸”。这说明内脏与全身各组织也是相关的。
机体内部五脏六腑的功能相互关联但又各司所职。但都是在心主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各肮脏组织功能才能得到平衡协调。“主明则下安就是的印证。”
【黄帝陵心得体会700字】推荐阅读:
游览黄帝陵的学生作文600字07-02
《黄帝内经》读书心得感想10-19
黄帝陵讲解词07-07
《黄帝内经》教学方法探讨07-01
《黄帝内经》读后感作文07-10
炎帝陵英语导游词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