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策略文献综述

2024-10-15

汽车营销策略文献综述(共6篇)

1.汽车营销策略文献综述 篇一

铁路货运现代物流营销策略的文献综述

姓名:赵勇 班级:铁运1404

摘 要:铁路运输作为我国传统运输工具,以其运量大、安全可靠、覆盖面广等优势在物流 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随着快递行业的发展,传统铁路货物组织方式面临新的挑战。铁路货运如何向现代物流转变、采取怎样的营销策略赢取市场份额将是铁路货运发展的重点。本综述阐释了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重要性和铁路货运要打破现状需采取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铁路货运 现代物流 营销策略 引言(概述)

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传统运输企业都纷纷探索发展现代物流的模式和对策。铁路货运运输作为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国民经济的运行中肩负着大动脉的重要作用。面对公路、航空等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货运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铁路车站的货运业务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因此,向现代物流发展将是今后我国铁路货运发展必须面临的选择。

[1](殷秀军《通化车站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2009)

1.1 铁路货运现状

我国铁路货运现状:货物运输收入始终占据着我国铁路总收入的50%以上,然而,铁路运能不足、供需失衡的局面始终存在,且所运送多是低附加值、批量大的货物,且铁路在送达速度、便利程度、灵活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部分货源流向其他的运输方式;市场顾客需求的个性化使货物运输的趋势已逐步向高附加值、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多品种的方向发展,同时,传统的货运物流逐步被系列化的现代物流服务取代。

[2](吴璇《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铁路货运营销策略研究》2015)1.2物流概念的起源。

物流概念的起源,据查,关于物流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英国的 20 世纪初1918 年英国哈姆勋爵成立了“即时送货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及用户手中。现代物流,已经不单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它涵盖了生产过程中原材料、产成品及商品等诸多要素,包括了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全过程,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各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依靠先进理念和技术,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服务。

[3](孙宇红《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利弊分析》2013)1.3铁路货运现代物流

铁路物流(Railway Logistics)是依托铁路的点、线集合,发挥基础设施和生产运营两个层面的网络经济特征,联结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根据铁路资源配置和优化条件,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实体流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

[4](孙亮《论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

2015)铁路货运营销策略现状、措施

2.1 铁路货运营销策略现状

长久以来,我国铁路货运市场一直都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处于卖方市场,同时,其它货物运输方式也飞速发展,近些年,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争奇斗艳。铁路货运如何应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并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革新之路,己成为我国铁路货运急待解决的问题。[5](彭均清《铁路货运营销策略探讨》2015)2.2铁路货运营销策略措施

2.2.1

对于目前铁路营销策略,提到4点措施:

(1)建立完整的营销机构,明确营销职能,建立三级货运服务中心体系,交通部、铁路局、车站,专门负责货运营销;

(2)重视货运大户,争取小户和散户,首先,根据社会需求,开行运距1600km左右的重载列车,满足联合运输,其次,针对大客户需求,提供特殊运输服务;(3)改变运输组织作业形式,开行低重量快速货物列车;

(4)提高铁路货运服务质量建立人才培训机制。

[6](沈庆业《铁路货运营销策略的探讨》2002)

2.2.2 铁路货运价格体系改革策略

(1)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运营,运费收入弥补运营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达到良性循环。政府对价格水平与运输成本之间差额给予适当补贴。

(2)必须理清运营成本,使定价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数据基础之上,使运输价格能真实体现运输价值。还要建立健全铁路运输成本内部约束机制,控制成本过快上涨。

(3)必须提高铁路运价灵活性。定位应充分考虑运输成本、竞争对手的价格水平等要素,还要给予铁路运输企业一定的自主权,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7](金石《中国铁路货运物流化发展策略研究》2011)3 铁路货运现代物流营销策略 3.1 优化运营模式

首先要明确铁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迈进的发展方向,利用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时机,制定符合国情、路情的发展规划;其次,要自觉进行企业规模重组和经营方式的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筑物流运作的制度基础。

[8](李宗平,刘海燕,杜文《基于物流大系统的铁路货运发展对策》2001)3.2 建立现代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信息平台可以促进供应链的形成,优化供应链的结构。物流信息平台也能加强物流企业间的合作,当企业提出物流请求时,对应企业可通过信息平台迅速建立供应链接,提供相关物流服务。

[9](杨梅《供应链下铁路货运站开展物流服务的研究》2012)3.3 更新服务理念

注重满足客户物流需求 没有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就无法真正了解顾客的需求,同时也无法提供适合顾客需求的物流服务。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的转变过程中,在重视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服务理念的更新。

[10](魏宇《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的分析》2012)3.4 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

加强对现代化物流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管理人员融入现代物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自觉的学习现代物流理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11](施丽容《铁路货运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分析与对策》2006)

结束语

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实现货运组织的优化,不仅有利于提高铁路运输管理水平,提高铁路货运物流能力,而且有利于增强铁路在运输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提高铁路运输整体效率,全面提升铁路运输服务质量。现代物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铁路运输要实现向现代物流的成功转变。必须深刻理解物流内涵,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认真研究铁路发展战略,全面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改进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创新服务,最大限度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必须尽快创造条件,实现从传统的运输服务商到现代物流服务商的转变。

[12](郭玉华《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研究》2010)

文献[1]分析了国内外铁路货运发展现状,从物流角度分析通化车站铁路货运现状,找出不足之处,论证通化车站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宏观上对通化车站货运发展现代物流进行了内外部环境分析和发展现代物流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的SWOT 分析。得出了通化车站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战略是向综合性物流企业发展。

文献[2]分析了我国铁路货运市场的变化,指出货物运输收入始终占据着我国铁路总收入的50%以上,但我国铁路运能不足、供需失衡的局面始终存在,并提出了“现代物流的概念”,依托信息技术突出完善大客户管理体系,树立现代服务理念核心竞争力。

文献[3]分析了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劣势路网资源。优势:①配备完善的存储、装卸搬运设施设备;②具有提供仓储、装卸、转运的物流服务能力;③具备转化为城市物流中心的潜力;大宗稳定货源优势; 劣势:①铁路运距长、运量大,覆盖面广、受地域限制大;②管理体制落后;③长期以来垄断经营、政企不分的状态。

文献[4]分析了铁路货运面临的形势,指出我国货运总量随着经济的发展突破40万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货运总发送量、周转量、显著提升。但也指出在市场格局下,货物运输的方式和途径明显变化,铁路货物运输增长量较公路、水路、航空,增长最低,铁路货物运输向现代物流的转变给铁路货运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提出我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对策:①发展新时代“门到门”服务,实现铁路货运线路像公路货运一样实现货物的“门到门”对接;② 通过“多式联运”,与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③发展“私人定制”服务,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④ 发展“仓储管理”,拓展“门到门”业务,接取、送达、配送服务,满足客户的“门到门”需求;⑤ 利用“电子商务”,提高信息化服务标准;⑥实施信息化战略,引入大数据概念;⑦ 推进铁路大客户管理,要为大客户提供便利条件,尽力满足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文献[5]作者分析了铁路货运市场的现状,指出铁路相关部门缺乏货运营销意识,虽然铁路运输企业在改革的路上,但还是未从根本上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仍然具有“生产服从型和以生产为中心”的计划经济性质,没有放开手脚地去研究货运市场并以市场为主体制定合适的货运营销策略,更没有积极主动的市场竞争意识。

提出积极主动的4条铁路货运营销策略:①建立营销机构,明确营销职能;②以市场决定生产,加强货源组织;③完善价格机制,治理价外收费;④建立人才培训机制,提高服务质量。

文献[6]分析铁路货运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铁路货运营销观念淡薄,货运组织与市场营销理论脱节,缺乏营销工作的机制保障等问题,结合我国铁路货运发展实际,提出科学规划铁路货运营销发展策略,建立营销生产统一管理机制,确立以利润为主导的经营考核体系,科学制定营销策略和完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功能建设等发展对策。

文献[7]分析铁路货运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铁路货运营销观念淡薄,货运组织与市场营销理论脱节,缺乏营销工作的机制保障等问题,结合我国铁路货运发展实际,提出科学规划铁路货运营销发展策略,建立营销生产统一管理机制,确立以利润为主导的经营考核体系,科学制定营销策略和完善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功能建设等发展对策。

文献[8]论证了基于物流大系统的铁路货运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现代物流发展趋势,阐述了适合我国国情和路情的综合物流代理模式,提出了发展战略和几点具体时策。基于我国目前铁路货运业发展现状及国际化物流发展的趋势,铁路货运业要适应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需 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迅速进军物流服务业。文献[9]主要研究包括:(1)分析铁路货运站物流服务的现状,将供应链管理理论引入货运站物流管理,指出铁路货运站在供应链下开展物流服务的必然性。

(2)提出在现有生产组织和设备情况下货运站开展物流服务的策略。战略层上,按照供应链对现代物流企业的要求对货运站运作过程进行重构;操作层上,依照现代物流服务的标准和要求,将业务和运营模式重新定位。

(3)探讨货运站设计、管理、数据信息三方面资源的整合方法,思考货运代理的发展,讨论发展现代物流所要注意的方面。(4)分析货运站物流系统的信息,提出物流信息系统设计和面向供应链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基本构想并用案例说明。

文献[10] 本文首先从功能的完整性、生产的集约性、企业服务理念等方面厘清铁路货运和铁路物流的差异,然后分析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的宏观环境,其中的有利因素包括铁路运输方式本身的优势、网络优势和规模优势、货源优势、发展铁路物流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不利因素包括铁路运输方式本身的劣势、管理体制的劣势、观念和服务的落后等。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的对策: 新建或改建铁路物流中心,向物流服务延伸;更新服务理念,注重满足客户物流需求;开发多种业务。

文献[11]本文首先对我国铁路货运业发展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我国铁路货运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并对我国铁路货运业发展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铁路货运企业开展现代物流业务的成功经验,运用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对我国铁路货运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经营战略进行了科学地分析和设计,并提出了包括转换经营模式,发展第三方物流、建设现代物流中心、改革铁路运价、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和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对策,为我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提供参考,以促进我国铁路运输和现代物流的发展。

文献[12]从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以及铁路货运业的发展现状着手,对我国铁路货运融入现代物流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发达国家铁路物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的思路、对策与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殷秀军.通化车站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大连交通大学.2009.[2]吴璇.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铁路货运营销策略研究.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5 [3]孙宇红.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利弊分析.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 [4]孙亮.论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大连交通大学.2015 [5]彭均清.铁路货运营销策略探讨.上海铁道科技.2015 [6]沈庆业.铁路货运营销策略的探讨.兰州铁道学院.2002 [7]金石.中国铁路货运物流化发展策略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1

[8]李宗平,刘海燕,杜文.基于物流大系统的铁路货运发展对策.中国铁路.2001 [9]杨梅.供应链下铁路货运站开展物流服务的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12 [10]魏宇.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的分析.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2 [11]施丽容.铁路货运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分析与对策.大连海事大学.2006 [12]郭玉华.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研究.铁道部运输局.2010

2.汽车营销策略文献综述 篇二

李荣庆 (2007) 认为, 建立整个绿色营销系统理论框架的基本问题和核心问题是对绿色营销内涵的准确界定。然而关于绿色营销的概念, 中外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

英国威尔斯大学的教授Ken Peattie (2004) 认为“绿色营销是一个有利润且用环境可承受的方式来辨明、预期和满足顾客与社会需求的管理过程”。

Walter Coddington (2003) 认为, 绿色营销是环境管理认知并作为事业发展的义务和成长机会的营销活动。

魏明侠、司林胜 (2001) 提出, 绿色营销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下, 企业从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 在产品研发、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中, 采取相应措施, 达到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平衡。

2 国内学者对绿色营销的研究

我国学者第一次接触到绿色营销这一概念是在1992年11月的国际市场营销研讨会上, 此后, 国内学者们开始了对绿色营销的研究。目前, 国内学者对绿色营销研究的集中点主要是界定绿色营销的内涵、分析绿色营销的理论基础、构建绿色营销的系统理论框架、指出绿色营销在我国发展遇到的主要障碍、提出绿色营销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及增强绿色营销的具体可操作性。国内学者们对绿色营销的研究主要是从绿色营销的四种力量着手, 即:消费者、企业、政府和环保NGO。

2.1 消费者

消费者是绿色营销的拉动者。我国消费者的绿色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 并且这种意识主要表现在食品领域。由于我国目前经济还处于不太发达的阶段, 收入是阻碍我国消费者绿色消费的主要因素。相比于国内, 国外的消费者绿色意识比较强。调查显示, 欧洲的绿色消费者占总消费者的比例大概为60%。而美国的深度绿色消费者占美国人口总数的25%。

2.2 企业

企业是绿色营销的执行者。绿色产品在我国比较缺乏,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企业缺乏生产绿色产品的动力。其原因主要有: (1) 中国消费者的绿色意识薄弱, 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很小; (2) 企业没有感觉到未实行绿色营销的真正压力; (3) 绿色营销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4) 企业的经营目的使得企业不会主动增加绿色成本。

而在国外,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绿色观念和需求, 并避免政府的惩罚和环保NGO的诉求, 企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绿色营销意识, 越来越多的厂商和零售商开始在产品宣传中就懂得进行必要的环保诉求, 对环境保护问题及时做出反应和应对策略。

2.3 政府

政府是绿色营销的推动者。然而目前的现实是我国政府还不是很重视绿色营销, 经常都是在环境或食品出现重大问题后才阶段性的暂时把绿色营销提上日程。政府对绿色营销的漠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政府考核各级官员的标准不包括环境保护; (2) 目前有关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相对地, 国外政府非常重视绿色营销, 为了确保绿色营销的健康发展, 国外政府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 有效地充当了绿色营销的重要推动者。

2.4 环保NGO

中国的第一个环保NGO于1994年开始出现, 随后越来越多的民间环保组织开始涌现。但是它们面临的困难也接踵而来, 主要有: (1) 民间环保组织注册难; (2) 民间环保组织资金筹措难。然而, 国外的环保NGO对环境保护的问题十分的敏感和锐捷, 它们不仅有效地鼓励和教育消费者培养绿色意识, 而且还协助和督促政府制定并执行环保政策。比如, 在环保NGO的领导和督促下, 美国很早便有了“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濒危动物保护法”。

3 国外学者对绿色营销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绿色营销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相对于国内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比较成熟, 国外学者对绿色营销的研究主要是划分不同的时期进行研究, 主要有四个时期, 即:萌芽期、成长期、挫折期和复兴期。

3.1 萌芽期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

1975年美国营销协会 (AMA) 建立了第一个“生态营销”工作室, 这掀起了学者们对绿色营销研究的热情。次年, Henion与Kinnear界定了生态绿色营销的内涵, 认为所有有利于形成环境问题的活动和一切有助于改善环境问题的措施都可以称为生态绿色营销。

3.2 发展期 (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

1988年, Elkington和Hailes在其著作《绿色消费指南》一书中, 给消费者提出了许多关于绿色消费的建议, 并且提供了可以降低他们的购买行为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的有效策略。到了1993年, 至少出版了44种不同版本消费指南, 为消费者提供了许多如何进行绿色消费的建议。20世纪80年代末, 学术界对绿色营销开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这一阶段, 绿色营销的涵义更加深远, 关注范围更加广, 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用品与服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绿色营销的思想热潮。

3.3 挫折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这一时期, 虽然对绿色营销环境的关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是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还是不容乐观。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 (1) 绿色项目由于成本高昂而很难取得竞争优势; (2) 消费者对绿色营销仍存在一定的怀疑; (3) 绿色产品与非绿色产品、绿色消费者与非绿色消费者的区分界限不明确。

3.4 复兴期 (20世纪以后)

尽管20世纪末学术界对绿色营销的实际市场表现与发展并不感到满意, 但大部分学者仍相信绿色营销将是21世纪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如Ken Peattie教授发表了绿色营销《传奇、神话、闹剧还是预言?》, 提出了容易误导消费者的五种常见的绿色营销误区。Andrea Prothero在《绿色营销———将永不退去的热潮》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对环境的重视会促使绿色营销向着公众期盼的方向发展, 绿色营销一定会走出挫折期。

4 绿色营销在我国发展的障碍及对策

司林胜 (2002) 通过设计问卷, 调查了我国现阶段的绿色营销, 得出其特征是发展不平衡, 而且观念上先进但实践上落后。文启湘 (2003) 等指出企业和消费者必须转变行为方式, 使绿色营销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中的正外部性必然会导致市场失灵, 而治理市场失灵是推动企业开展绿色营销的关键。邓德胜 (2004) 分析了国内外绿色营销的差距, 认为我国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是企业生产绿色产品的动力不足且消费者缺少绿色消费的意识。李海娥 (2006) 分析了绿色营销的实施主体并指出了我国绿色营销实施中存在困难的原因, 认为政府应该成为绿色营销的主导者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来确保绿色营销的实施。

国内学者对企业绿色营销的具体操作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总结起来, 主要有如下观点:首先, 企业必须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对绿色营销的信息进行规范合理地管理;其次, 建立并执行绿色生产制度, 合理开发绿色健康产品;最后, 制定合理的绿色产品价格, 建立有效的绿色营销渠道, 做好绿色营销工作。

5 绿色营销未来研究展望

近几年来, 国内绿色营销出现的问题是学者们研究理论的热情不减, 而企业的绿色生产却异常冷清。学者们目前还是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 缺少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成果。目前加入研究绿色营销行列的学者越来越多, 对绿色营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提高。绿色营销未来的发展趋势有: (1) 在具体实践中落实绿色营销。今后, 应该增加绿色营销的实证研究, 分析绿色营销在我国实施中遇到障碍的原因并且提出解决方案。 (2) 建立更健全的绿色营销系统理论, 并且扩大研究的范畴。今后企业应该通过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来制定合理有效的绿色营销策略组合。 (3) 建立清晰明确的绿色营销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绿色营销在各行各业中的实际运用情况。绿色营销对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国内学者只研究了绿色营销在农产品、旅游、房地产等方面的运用情况, 今后应该加强绿色营销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研究。

摘要: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越来越重视的话题。随着全球环保运动的发展, 绿色营销和绿色产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术界对绿色营销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特别是在欧洲国家。但是, 我国推行绿色营销的时间还比较短, 学者对绿色营销的理论研究还停留在浅层次。为此, 我国应加快绿色营销的推广和理论研究。

关键词:绿色营销,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何志毅, 于泳.绿色营销发展现状及国内绿色营销的发展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 2004, (10) .

[2]EDWARD LEUNG.Getting Green:Growing Demand in Overseas Markets[J].Nation’s Business, Feb, 2002:31.

[3]胡学君.绿色消费浪潮与我国的对策[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0, (5) .

[4]QUG.-P..Using law to Protect Environment and to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People[N].People's Daily, 9 May, 1990.

[5]Andrew Crane.Facing the Backlash:Green Marketing and Strategic Reorientation in the 1990s[J].Journal of Strategic Marketing, 2000, (8) :277-296.

[6]Ken Peattie.Green Marketing:Legend, Myth, Farce or Prophesy?[J].Qualitative Market Research: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5, (8) .

[7]Andrea Prothero.Green Marketing:The‘Fad’that won’t Slip Slide Away[J].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8, (14) :507-512.

[8]司林胜.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理念及实践的特征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2, (6) .

[9]文启湘, 胡芳肖.绿色营销的正外部性市场失灵及其治理[J].中国流通经济, 2003, (7) .

[10]邓德胜.中外绿色营销的差距和成因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4, (9) .

[11]李海娥.论政府在我国绿色营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 2006, (5) .

3.体验式营销文献研究综述 篇三

关键词:体验经济;体验式营销;心理学

一、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作为更高层次的服务经济,以服务为主,结合服务和商品,创造出新的体验,企业通过创造个性化生活及商业体验获得利润的。[1]

1998年,《哈佛商业评论》刊登了B.Joseph.pineⅡ和James.H.Gilmore的文章《Experience Economy》,他们认为“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2]一时间,消费体验与体验经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响应,特别是联想、惠普、微软等国内外大企业都关注体验概念,相继提出要实行客户体验,微软公司自称设计最佳、性能最可靠的新一代操作系統Windows XP的“XP”来自“Experience”,即“体验”。

二、体验式营销的内涵

体验经济的到来赋予了营销全新的发展方向和营销范式:体验式营销。体验式营销是融合了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营销学等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而形成的一个综合的营销方式。诸多学科的学者都从自身学科背景出发对体验式营销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研究。下面本文对学者的研究分别从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和营销学三个不同学科研究视角进行评介。

(一)心理学视角下的体验式营销的概念

关于体验式营销,国外学者研究比较早。Bernd·H·Schmidt是第一个提出体验营销概念的学者,他在《体验式营销》一书中对“体验营销”进行了界定。在他写的《Experiential Marketing》一书中认为“体验是对某些刺激(如市场营销措施)产生的内在反应”,体验式营销要求企业必须从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策略。[3]Schmidt的思考方式突破了“理性消费者”的传统假设,认为在消费时消费者内心是兼具理性与感性的。

国内学者关于体验式营销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也有很多。其中,汪涛、崔国华(2003)在指出B.Joseph.pineⅡ和James.H.Gilmore在定义体验时存在的缺陷后,提出体验就是“在企业提供的场景中,顾客将自己作为事件中的一员主动参与表演所产生的美妙而深刻的感觉。”[4]

李光明等认为,体验是顾客在与企业互动的过程中,作为体验活动的主角所产生的美好心理感受。[5]这说明体验作为一种心理感受有很强的主观性,不同的人对相同的营销活动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顾客参与体验营销活动就是为了获得体验价值,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这与服务是有区别的。

贾利军,李晏墅认为体验是顾客对企业提供的刺激因素产生反应,企业记录分析反应,并不断调整刺激因素,顾客又产生新的反应的过程。[6]在这样的动态过程中,顾客会产生美妙的体验。顾客选择性地注意一些刺激因素,企业根据顾客先前的反应来对刺激因素做出调整。

(二)消费者行为学视角下的体验式营销的概念

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心理学科分会,标志着消费者心理学独立学科正式诞生,这就是消费者行为学的前身。后来,学者们开始把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市场营销学中,此后,对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也更具现实意义。学者从消费者行为学的学科角度对体验式营销的研究也有很多。

李俊青,薛建明(2009)提出体验营销是指营销者利用消费者的整体感受和评价去激活消费者内心的消费欲望并加快购买行为的一种营销方式。[9]与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体验营销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有着鲜明的特色,体现在关注焦点、营销要点、互动性、顾客认知、价值创造主体和效果检验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

周彩云和李燕(2015)认为体验式营销是指“消费者通过对消费品的实际应用体验产生对消费品的购买欲,这种购买欲最终会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10]

通过对学者的研究进行综合发现,体验式营销相较于传统的营销,其特点和优势在于,消费者在体验消费品的过程中,会产生情绪、心理方面的美好感觉,这种感觉与消费品的存在和应用是同步的。因此,为了满足自身对好的感觉的追求,避免这种美好的感觉会消失,消费者会对消费品产生购买欲,这是体验式营销的精髓所在。

(三)市场营销学视角下的体验式营销的概念

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系统地研究市场营销活动规律性的科学,也独具可研究性。体验式营销本就属于市场营销学的范畴,学者们的研究自然也是从该学科的角度进行,本文该部分评述的是学者单纯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研究体验式营销的研究成果。

我国学者范秀成和陈英毅(2002)从营销活动的客体的角度对体验营销进行定义。他们认为,“体验营销,简单地说就是以体验作为营销客体的市场营销”,“体验营销的核心观念是,不仅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还要为他们创造和提供有价值的体验。”[11]

郭国庆在其2008年的专著《体验营销新论》中认为,“体验营销是指企业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和关联诸方面设计营销理念,以产品或服务为道具,激发并满足顾客体验需求,从而达到企业目标的营销模式。”[13]该定义是国内体验式营销最新的较为全面的观点。

总体来说,体验式营销的内涵在其发展过程中被学者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丰富,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行体验式营销,以此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消费愉悦和价值享受,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当前体验式营销研究尚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体验式营销的强烈的主观性会导致不同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区域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结合不同性格的消费者,应使用何种体验式营销策略,帮助消费者获得价值体验,这些都有待我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此外,当前我国对体验式营销的研究和应用还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研究和严谨的实验研究。期望学者能结合我国经济环境和人文特征,深入开展体验式营销研究和实践,推动我国营销工作的多元发展。

笔者认为未来体验式营销的发展方向应该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情感对消费体验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哪些情感对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需要实证方面来加以研究。

2、虽然学者关于体验式营销提出了一些模型,但是这些模型都还缺乏实证数据的支持,未来需要多做些实证研究来支持这些模型。(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Alivin Toffler and Heidi Toffler.Future Shock Bantam Books[M].1984.9.1

[2]汪 涛,崔国华.经济形态演进背景下体验营销的解读和构建[J].经济管理,2003,(20):43-49.

4.营销类论文文献综述 篇四

学院:吉林工商学院 班级:市场营销09401 姓名:***

研究领域:中小企业营销管理 日期:2012年8月18日 指导老师:***

文献综述

谷雨红《加强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家天地杂志2012年第2期中旬刊中说道;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获得利润?营销管理成为最关键的一环,也是传统企业的病症所在。加强营销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大势所趋。当前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企业固有的营销系统,缺少有效性的激励、竞争、约束机制,造成营销系统的老化不规范。企业固有的运行机制未能将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及时纳入到公司的正常发展轨道,造成运营效率及效率的降低。

2、缺乏标准的营销管理制度,客户资源整合欠缺,营销权力的行使缺乏弹性。因权力统得过死,极大地限制了销售工作的积极性和才能的发挥。

3、营销队伍的事业心与开拓力弱,公司与营销队伍的凝聚力弱,并对网络管理缺乏科学性,企业应该拥有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4、企业固有的产品系统,技术优势含量不突出,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不够高,同竞争品牌相比,整体产品成本高。对产品开发、品质管理等力度较弱,在市场上无法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产品优势。对于市场营销起不到很好的拉动作用

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宁文琪在《浅谈企业市场营销中的管理观》经济综横杂志中说:新的形势以及环境企业的营销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观念的创新带给企业强大的生命力以及激发的无限发展潜力。企业只有努力更新营销观念,不断进行营销创新,必须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资源整合,建立适应信息化环境的营销模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机遇以及主动权,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生存和发展。

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的冯惜墨在《关于完善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思考》市场营销期刊中说:市场营销已经成为决定中国企业命运的重要因素,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企业必须加快学习,勇于创新,努力完善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管理过程则是用系统的方法发现、分析和选择市场机会,进而把市场机会转化为有利可图的企业营销机会。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乔娟在《企业销售管理的概念和企业销售管理过程》中提到:按照菲利普.科特勒的解释就是尉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旨在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顾客之间有益的交换关系的设计方案所进行的分析、计划、实施和控制。她还指出企业销售管理过程包括分析和评价市场机会、研究和选择目标市场、定制营销组合策略管理市场营销活动。

陕西经贸学校的李莉震在《浅谈企业营销管理的创新与发展》说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建设也时刻发生着变化,而这也要求企业有必要对自身的营销管理进行适时的创新。同时指出:创新营销理念、创新营销管理机制、提高营销人员素质是提高企业营销管理的有效手段。

中国石化哈尔滨石化公司的于跃在《浅谈新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及其应对策略》中说:企业营销越来越注重品牌社会价值的营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依靠同政府组织、大学、社团或其它非盈利性组织的合作,来提升品牌、产品、企业的社会价值、美誉度和知名度,通过塑造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同各类消费者形成共鸣,因而传统营销领域向非营销领域的渗透已成为现代营销领域拓展的重要趋势。

陈玉璞、孙泽明在《营销伦理对企业营销管理的现实意义初探》辽宁经济2012.05中说:在产品销售、服务环节。这是贯彻执行营销伦理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这是企业(产品)真正与消费者“见面”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从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市场细分,产品的包装运输、定价,直至分销渠道的确定,公关、促销的安排等等工作,都必须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根本目的。

刘仁宝在《中小企业营销管理怪状》finding2008.12中指出:认识的高度与实践的难度落差太大, 漪晰的思路与实际的执行常常背离, 于是导致了中国中小企业营销的三大怪状实践对知识的猜疑、方法对策略的背弃、能力与愿景的距离。同时指出:在实际操作上中小企业应当明白对于所有的成功要素, 不是都要做到最好, 而是要把多数要素做到平均水平, 甚至是差强人意的水平。但一定要发现并保持自己最有效、最容易突破的一个要素, 这是由中小企业当前的资源与能力所决定的。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到最好,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把一项事情做到更好, 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赵春波在《浅析中小企业营销管理》中指出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要点有四: 做出好产品;建立好队伍;制定好策略;树立全员营销意识。

投融资和理财专家张雪奎在《营销管理四大原则》中指,出营销管理四大原则有:控制过程比控制结果更重要、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见到、预防性的事前管理重于问题性的事后管理、营销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标准化。

贾晓忠、杨郁葱、王智海《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说:一个良好的营销理念是营销成功的关键,在企业内部强化营销观念,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意识,这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成功的营销是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相互协作的结果。同时还需要销售商的极力配合,一方面多了解销售商的需求,另一方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树立一个全新的营销理念。这也是保障企业营销成功的关键所在。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魏莉在《企业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中指出:企业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就是因为企业的营销管理中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不明确,而营销人员因为体系的问题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制约着企业营销发展的阻力。

蒋海娟在《浅析我国企业营销管理的关键问题》学术论坛2011第七期中行说:我国企业在营销管理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会越来越多。应严格按营销管理的原理来开展营销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分析手段确定营销策略,打出系列组合拳,提升中国企业市场上的地位,提高经营的竞争能力。

青岛海洋大学MBA教育中心的马鲁峰在《中小企业营销策略创新探析》中指出21世纪营销人才不再是经营型的营销专家,而应是知识型的营销通才,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高,富有创新精神和进取心,知识应用能力强等特点,应该是科技通才与营销专才的完美结合,市场对营销人才要有开阔的视野和适应国际竞争的新观念,要有勤奋好学的态度和丰富的知识素养,要有大胆的思想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有良好的人品和职业道德。营销创新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拥有一批知识型的营销人才。

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的吕振奎在《彼得德鲁克营销哲学思想》中说德鲁克的营销管理思想是其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营销哲学思想又是其营销管理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德鲁克一生代表性著作研究发现, 在德鲁克管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都包含了丰富的营销哲学思想观点。企业的社会责任思想是德鲁克营销哲学思想的核心, 顾客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德鲁克营销哲学思想的突出特点集中反映在他的实践观、利润观、以人为本和战略观四个方面。营销要回答的问题不是 企业要销售些什么, 而是顾客想要购买些什么;营销不是强调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有这样一些效用, 而是要强调这些就是顾客所追求、所重视和所需要的满足。市场营销的目标, 是对顾客有很充分的了解, 确保产品和服务完全适合顾客的需要,从而很自然的销售出去。

太原工业学院郭秋云《企业文化营销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24卷第4期2012)中说:文化营销作为一种高起点、智力型的竞争手段,渗透于

5.汽车营销策略文献综述 篇五

摘 要:电子商务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电子商务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本文以国内电子商务相关文献为基础,首先分析了电子商务的现状。然后提出了目前电子商务存在的一些经营不规范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当前网络营销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在中国知网的查询论文文献,我进行了电子商务当前的发展趋势——网络营销存在的现阶段问题——未来网络营销的发展方向的三大方面的文献综述分析。

关键词: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问题发展,经济全球化

一.目前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1伴随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电子商务活动在世界各地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利用因特网进行商业交易变得越来越普遍。网络购物同样在社会进行长足的发展。网络营销是现代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它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商家们只有认清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抓住信息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构筑起网络交易电子商务平台,才能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中抓住机会,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

1.2代文峰的《当前网络营销的问题和对策》中列举了一系列的数字来说明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文中指出,我国电子商务自1997年以来,经过起步阶段的缓慢发展后,近几年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到目前为止已初具规模。据统计,2007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2.17万亿元,比上增长90%。中国网络购物发展迅速,2008年6月底,网络购物用户人数达到6329万,半年内增加36.4%。截至2008年12月,电子商务类站点的总体用户覆盖已经从9000万户提升至9800万户。目前全国已有4万家商业网站,其中网上商店就有700余家

[1]。

1.3比如说杨晓琳在《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改进策略》一文中指出,我国校园电子商务当前还处在较为低级的发展阶段,校园电子商务建设还相对落后。很多学校甚至还没有开始实施,己经开始实施的学校大多数也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因此,我国校园电子商务系统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2]。

同时,她还指出,鉴于校园电子商务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怎样使校园电子商务摆脱本校的局限,走出校园,实现真正商业化则是研究的重点。

1.4陈广明更是通过《探讨电子商务新兴市场》明确表示了自己对电子商务现状的关注。他说当网络的使用在整个社会像春风扫遍大地的时候,由于缺少规范性的高校内电子商务平台,这个瓶颈制肘着我们的电子网络营销快速发展

二.当前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浅析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一文的作者周克,宁晓利认为目前的国内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3个问题:

2.1、国内电子商务技术落后。对电子商务的安全而言,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安全技术问题。我国现有的网络安全技术落后,难以建立一个安全可信赖的电子商务环境。具体体现在,信息被篡改,信息被破坏,身份不能识别等方面。

2.2、亟需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当电子商务日益深入社会生活之时,我们越来越迫切地感觉到缺少一套专门的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我国规范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极为有限。因此,法律问题是为实现电子商务安全必须解决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2.3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缺乏复合型人。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教育形式必须有新的文化理念作支撑,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必须有既懂IT技术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及方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而且这类人才应该产生于网络教育第一线的教师队伍中。但是,由于网络和软件开发人员是目前行业重点争夺的人才,在待遇不能与社会公司相比的情况下,社会的不同岗位和领域普遍存在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人员严重不足的局面。

当然通过对目前电子商务安全威胁的分析,可以看出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要求是保证交易对象的身份的真实性、交易信息保密性和完整性、交易信息有 效性和交易信息的不可否认性。相应的如果对校园电子商务系统的整体规划进行完善,就可以提高其安全需求。

于此同时,其他的学者也看到了相似的问题。比如,张丽凤,张金凤提出了目前电子商务的四大问题。首先是对各领域电子商务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电子商务缺乏总体规划,建设中重网络设备,轻应用系统。然后缺乏对各领域电子商务有深刻理解的复合型人才。最后各领域电子商务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

三.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潮中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3.1陈广明在《探讨电子商务新兴市场》一文中,总结出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指出,现阶段电子商务正处在摸索阶段,主要从满足人们生日常生活需求的角度考虑。而如何使电子商务能走出去,摆脱局限,逐步实现真正的商业化,为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的基础,更是研究的重点。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环境的进一步完善,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将会朝着开放、便利、综合的方向发展。

从宏观角度来看,电子商务必然会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各大领域网络必然加强联络,实行资源共享,相互合作。

四.本文认为

电子商务引领者21世纪新经济的发展方向。它产生的背景基于经济全球化 和信息全球化。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两大主题。这些都会极大的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汇融合以及跨国贸易的快速发展。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客户群体和应用前景。

本文在讨论了国内电子商务的背景及现状之后,又提出了现存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对未来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的展望。目前网络营销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要紧紧抓住受众群体,不可否认校园电子商务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基础平台的建设,以及电子商务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将在各大领域内迅速发展,成长。面对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积极改正,只有把问题解决了我们才能保持我国电子商务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不被残酷的竞争所击垮.参考文献:

[1] 代文锋.我国企业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电子商务.2010(06)

[2] 杨晓琳.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改进策略.消费导刊,2014.03

[3]周克,宁晓利.浅析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大众商务,2014.04

[4] 孙书雅,苏斌.校园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系统安全,2014.05

[5] 丁宗利.浅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E-Business Journal,2014.03

[6] 杨晓琳.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改进策略.消费导刊,2009.01

[7] 陈广明.探讨电子商务新兴市场—电子商务.科技创新报,2014.01

[8] 郑卫国,田其冲,徐立华.电子商务探讨.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01

[9] 许彩红.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01

[10] 胡显贤.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设计与构建.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05

[11] 李丽蓉,王凡帆,李小玲.产学结合电子商务的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9.09

[12] 张晶.电子商务探讨.时代经贸,2008.05

[13] 魏旭涛.基于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方案实施 [J].科技资讯.2014.06

[14] 胡丽丽.基于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实现 [J].商场现代化.2007.02

[15] 张春明.网络营销实践教学探讨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03

[16] 张鹏利,吴园一.电子商务条件下营销条件的选择和思考 [J].商场现代化.2008.12

6.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的文献综述 篇六

摘 要:目前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施和调整阶段,本文研究了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基于新课标下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诸多文献,从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出发对新课改实施中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梳理和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去应对新课程的变化促进高中物理教育健康深入发展。

关键字:物理课堂与学生;有效教学;策略;文献综述;

一、现在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实施以来,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传播,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使用,再加上广大教师的改革热情,我们的中小学课堂发生了诸多喜人的变化。但课堂教学实践中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存在。[1]部分教师仍将把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从而使得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导致中学物理课堂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变得死气沉沉,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有的课堂的确很“活跃”,但只是形式上追求“热闹”,实际上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时间观念不强,而且对教学内容处理随意性很大,导致学生学不到真正的东西。这些现象或做法不仅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效或低效,而且漠视了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健康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改革的顺利进行。[2]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为我们设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目标就是要我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3]有没有又考虑学生所学有你所预期的效果呢?因此,有必要对近期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如何构建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文献做一综述,以便老师们在教学中做参考

二、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内涵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1.国内的研究

我国的有效教学起步比较晚,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有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孙亚玲等。崔允都撰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的界定,他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二是“有效教学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三是“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四是“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五是“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4];孙亚玲在《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对有效性教学的内涵是这样说的:“效”有大有小,获得“效”所付出的代价也有大小。当付出的代价大而获得的“效”小,或者获得的不是我们所期 望的“效”时,我们就说其“低效”、“无效”甚至“负效”[5]等。

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侧面为后面学者研究各个学科的有效教学提供了借鉴。但针对新课程目标下如何开展有效性教学的研究是有欠缺的。这些欠缺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多只针对新课程改革以前的论述和研究,即大多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教师教学行为改变方面也只是从培养教师成为“技术熟练者”的角度考虑,针对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性教学的论述和研究较少,特别是对将“三维“课堂教学目标整合起来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关注的很不够。二是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教师教的角度即教师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来研究,很少针对学生学的角度即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来研究。即使有些研究,大多也是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看成是有效教学的唯一目的,这未免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有没有考虑过我们两千年来的中华文化,我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真的不亦乐乎吗?老师们有没有做到“授之以渔 而非授之以鱼”?对于这些学生的感受研究有所忽略。所以,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随后的一些研究中对该问题进行了补充。

2.国外的研究

国外对有效性教学也有大量的论述。如在《Over Study Of Teachering Effiency Of Foreign Teachers》中指出:课堂教学建立在教师的文化修养上。这是有效性教学的创新的根本。它需要挖掘教师的潜能战略,强调未来学习的重要性。美国学者哈达莫切克的《好教师的特点极其对教师教育的意义》中指出:有效教师应该充满人性,有幽默感,公正,有同情心。无论是和学生个体还是同学生集体相处都更容易,更自然。课堂反映出开放性,自发性和灵活性[6]。在《Teachering As Communication》中认为:一个能把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所教主题恰当融合的教师,其教学的有效性最大。[7]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到一个结论即:中外课堂教学都追求都是“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效果。[8]

三、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一)物理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

首先,物理教师应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物理教学不是以使学生学会已经创造的知识为目的,而是要为学生在物理学科素质上的提高和将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与时代进步和学生需求相适应的物理学基础知识,教师应该把物理学家认识世界的模式和科学思想方法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懂得科学探索是怎样进行的,在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知识基础上能创造性地去开拓前人没有涉及的知识领域。[9]另外,物理教师应主动参加教研和培训,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新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更新自己原有的思想观念和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内涵,深刻理解、领会、感悟新课程理念,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索,在反思中领悟,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思想和观念上逐步树立正确的认识,才能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二)合理有效地确立三维教学目标

合理有效地确立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建立在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的基础上。通过理解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学习研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认真领会“内容标准”是如何体现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的,把握必修和选修模块课程标准内容的不同特点,以及物理学科的能力要求与各知识点的层次要求,考虑对过程与方法的理解,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取舍,将物理课程总目标层层细化为学年学习目标、模块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课时学习目标。同时,教师也不应机械地去套用三维教学目标,应该结合某堂课的具体内容,以过程与方法作为主线,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其中[10]。

教师不仅应该根据探究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所处的位置,以及这部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哪些探究能力,来确定探究的具体目标,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储备(主要指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和学习特点(主要指学生的知识基础、个性和学习类型,如左脑优势型、右脑优势型,对学习条件的要求等)来确定具体的探究目标,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属于让学生产生独立探究行为的要素,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对于不属于本课题的探究能力培养目标,教师可以大胆指导,甚至可以通过陈述的方法顺利越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师事先设计需要强化的要素上。看起来一节课似乎只突出了某一两个要素,而实际上不同的探究课题分别突出了不同的要素,通过几个模块的学习,学生所得到的是深入和全面的发展。这样细化教学目标,课时安排也会显得疏而不松、足而不缺。

(三)精心选择和组织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体现着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物理教师应该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和研究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对教材所呈现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整合。

(1)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许多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唯恐知识点不全不精不细,导致课堂上讲得太多、太难。物理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明确哪些知识点必须讲,哪些知识点不必讲,哪些知识点要多讲,哪些知识点该少讲,在有限的课时中,确保完成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再谈课外内容的引进,处理好“教与不教、教多教少”的问题,这样使课堂更吸引学生。

(2)增强教学内容与时代性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它和自然现象以及生产、生活是紧密相联的,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一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物理知识。物理教师应深刻体会物理学与自然、社会、科学技术的相互关系,在教学中加强STS教育。首先,物理学有着极为丰富的学科发展史,可以在教学中适当渗透一些本学科发展史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科学进步与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的关系加以理解。其次,在注重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应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现代物理技术上的最新成果或研究动态,使学生不仅能拓展视野,逐步加深物理与社会、科学技术相互关系的认识,而且能训练科学思维能力和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

(3)学内容中要体现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物理学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孕藏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中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教育的素材,将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和领悟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精髓。

(四)灵活选用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高中物理新课程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但教学方式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和改进教学方式。

(1)将各种教学方式优化组合。科学探究是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的编写内容中可以认识到,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要求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选题。(2)确保演示实验成功且实验现象明显、直观。(3)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4)努力提高讲授的效果

(五)做好教师的有效指导和评价

物理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而且是信息的重组者;不仅是对话的提问者,而且是疑问的激发者;不仅是学习的辅导者,而且是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课堂的管理者,而且是课堂的合作者:不仅是学习的评价者,而且是成长的记录者。新课程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但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能够进行正确有效的指导和评价。针对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的现状,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还应做好教师的有效指导和评价。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问(2)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师生交流讨论(3)等候恰当时间,给予学生充足时间(4)依据问题难度,提问学生合适问题(5)基于实际情况,教师全面评价学生

(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物理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继承传统教学中的合理部分,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不能一味追求运用多媒体手段,不考虑教学效果。

(1)控制播放多媒体课件的节奏。(2)多媒体课件应体现简约化。

(3)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固然有其优势所在,传统教学手段也有其优势与合理性,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使二者有机结合,互相取长补短,将会产生更好的效果。物理教师最好坚持传统的站立式教学,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现情感融合.通过手势、动作、眼神等肢体语言去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教学中除多媒体课件投影外,有时还可以与板画、挂图、模型、板书、录像、实验器材等其他手段相结合,使教学手段更为丰富多彩,也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七)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 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就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该更多地将关注的目光转移到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的快乐、成就以及学生在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时所培养出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只有学生亲身经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用心灵去感悟、体验,知识才是活的,富有生命的。教师作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空。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独立发现的道路让学生自己去走,要把独立解决问题作为学生脑力劳动的基本形式,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

知识,指导学生在知识的“交集点”上去寻找“可疑点”,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让智力的积极性“起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及形成过程,努力探寻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因素,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

(八)有效表达和传递积极的期望

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之一,就是学习者要具备学习的心向,即积极主动将新旧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正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能够激励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中,虽然角度不同,各有侧重,但都共同关注物理教师教学前的准备,教学目标及内容的确定、课堂教学方式、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师生课堂互动以及教师传递积极的期望这些方面;教师更应该思考在教学中有没有做到“授之以渔 而非授之以鱼”教会了他们学习、思考的方法与方式,那么就做到了有效的教学,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其中,国内的都比较关注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此,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也会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

上一篇:县镇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