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自查报告

2024-09-22

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自查报告(精选10篇)

1.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自查报告 篇一

根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主管部门“关于换发《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通知”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报告如下:

一、办学规模基本符合要求,场地除租借附近学校教室作理论教室外,实有固定场地402平方,主要作实习场地,无危房,符合环保、劳保、安全、消防、卫生等有关规定。食宿场地也一样。场所是长期租赁的,但一处场地不够用,分两处租赁培训。

二、教学理论与实习相结合,重实习技能培训,使学员培训结业后,就业均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因此培训结业学员,供不应求。今年已培训厨师129名、美发61名、美容12名、服装114名。已有123名学员参加鉴定考试,只有1名不合格。学员结业,均已就业,没有一个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三、本校现有设备仪器列表(附后)。

四、现有培训专业,都有技师把关。如厨师教师由王晓龙技师把关;美发美容由余菊银技师把关;服装由王佳年技师把关;具体教职员工名单列表(附后)。

五、教学计划和大纲都根据劳动保障部门制定的教材、大纲、教学计划进行。

六、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专门有一本规章制度集。重要规章制度上墙。

2.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自查报告 篇二

1 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

在德国, 将近80%的年轻人接受过职业教育, 促进了德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技术水平提高, 成为德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职业教育也被看成是德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1.1 升学与就业渠道相互畅通教育体制

在德国的教育体系中, 职业教育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从中等教育第一阶段开始, 德国人就开始为个人的职业方向选择作准备, 为就业打基础, 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都具有职业教育的职能, 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 为今后每个人的发展奠定了方向。同时, 每个人都有升学机会, 进入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的学生, 仍然可以考入文理中学和综合中学的高中部, 为今后进入综合大学学习作准备。在中等教育这个阶段,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是互通的, 中等职业教育进入高等教育的渠道也是畅通的。另外, 经过职业教育后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 具有丰富的社会与工作经验, 理论更容易联系实践, 培养出来的人才职业能力更强。

1.2 各负其责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

德国的职业教育分工十分明确, 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责任和义务都规定的很明细。政府的责任重点是加强职业教育的宏观调控和法律政策的落实, 制定人才培养的标准, 保障学校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德国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双元制”, 即在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场所进行教学, 并以企业为主。企业与学校之间既是一种利益互惠的合作关系, 同时按照分工的不同开展相应内容的职业教育, 承担相应的责任。企业主要提供就业与培训岗位, 因此招生是企业而不是学校, 并负责对受教育者的技能培训, 承担受教育者的学费。学校负责对受教育者的专业理论培训,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企业的需要确定, 学生在企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到学校中寻找理论依据。行业协会则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组织企业参与职业培训, 协调企业、学校与受教育者三方的关系, 监督职业教育合同的落实, 负责组织对接受职业教育人员的考试。

1.3 以岗位职业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课与实践课教学占大部分比例。专业课程大约占60%, 普通教育课程占40%。专业设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教学以实践和实训为主。大部分企业每年提供6%左右的工作岗位供学生入学选择,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企业学习培训。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 企业会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 安排学生在不同的岗位进行实践性操作。学生在企业跟着师傅参与一线岗位的工作, 接触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除技能外, 还加强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由企业内专人负责组织与考核, 实践教学由企业内部具有很高技能、且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成为指导学生实训的师傅担任。学生在实训中学, 在企业里学, 而且把职业活动贯穿到教学的整个过程。此外, 每个州还建立了由政府或行业协会建立的技能培训中心, 对学校学生的技能进行专门的再提高培训, 并承担转岗人员、进修人员、师傅级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训。

1.4 教学与考核相分离的学业水平评价机制

德国的职业教育不仅受到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 而且受到行业协会的全过程监督。德国经济部公布了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346个, 每个职业教育有具体的标准与要求, 这些也是制定德国职业教育考试内容和考试结果评判的重要依据。与国内职业教育不同, 德国的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不是由学校负责, 而是由经济界的工商联合会、手工业协会以及类似的行业组织组成的委员会主持进行, 委员会由三部分人组成:企业雇主、相关方面的专家及职业学校教师。考试分为中间考试和结业考试, 在学习中间的考试只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检验, 并对下阶段学习提出要求, 不记入最终的成绩;结业考试, 是按照全国统一要求在统一时间内进行, 监考人员由企业的实训师傅、职业学校教师和行业协会工作人员组成。考试合格后, 经考试委员会审核同意后发给结业证书。如考试通不过, 须第二年再参加一次考试。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

1.5 先进的实训设施和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德国, 职业学校和培训场所, 培训所用的实训设施都十分完备、先进, 教室中都配有实习教学所需的教学设备, 建成“理论技能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德国职业教育实训设施来源主要有以下渠道:一是政府投资建设, 德国的职业学校全部是公立性质, 校舍、教学设备、实验场地等均由国家出资, 从而保证了实训教学的需要。二是企业向学校或培训中心提供经费和设备赞助。三是行业协会建设的区域性、跨企业的培训中心, 融会了当前最先进的设施、设备。四是企业自身的设备。德国企业界有一半以上的企业直接进行或参与职业培训, 学生在工位上直接使用企业的设备, 既能使学生受到很好的实践训练, 又解决了职业学校实训设施不足的问题。

2 学习培训引发的思考

纵观德国的职业教育, 一个显著的特征, 就是学校围着企业转、学生围着岗位转、教学围着技能转, 职业教育服务的中心点就是培养企业所需要的熟练工人。反观我们的职业教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政府、企业与学校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尚不明确

德国建立了较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尤其是明确了政府、企业、职业学校、行业协会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各自扮演的角色。我们在职业教育的职能界定和责任分工上, 过于侧重职业学校的教育, 而职业学校教育跟企业无关, 法规对企业应该承担相关职业学校教育的责任没有作出更详细的规定。对进入就业领域的人接受职业教育虽有规定但缺乏强制性的约束, 现实中企业招用什么样的人完全由企业说了算, 接不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的人都能就业, 缺乏监督与约束。这些在导向上就没有将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表明我们在发展职业教育的法律政策层面上还与德国有较大差距。

2.2 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缺乏完善的体制环境

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一些难以逾越的体制性问题。德国是一个高福利国家, 技术工人的薪酬与国家公务员相差不大, 高级技师反而高出很多, 因此人们对职业的认识没有高低之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相互沟通,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升学、就业、发展的职业生涯中, 不存在薄此厚彼的现象。而我国由于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 培养的学生多是从事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 劳动强度大、整体工资水平较低、社会福利不到位, 形成了职校生低人一等的认识。另外, 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 绝大数中职学生的继续升学道路被堵住, 上了中职很难再有机会接受全日制正规大学教育。职业学校成为学业上无前途学生的无奈选择。因此, 重视职业教育只有从体制上进行改革。

2.3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与企业需要脱节

一是技能培训场所与企业脱节:目前职业学校日常教学多在学校内部进行, 缺少到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实践。而两年校内学习、一年企业集中实习, 又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及时地同实践相结合。二是实训设备与一线生产技术脱节:我们的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实训、实验设备不足、陈旧、落后等问题, 无法跟先进的技术与企业管理接轨, 很多学校实训设施数量少、质量差问题严重制约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三是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脱节:我们现行的职业教育教材仍然建立在学科教育体系上, 内容偏重系统理论传授, 重知识、轻技能, 忽视了岗位的要求, 对职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缺乏准确定位, 培养出来的人才有理论、无技能, 适应不了岗位的需要, 需要再培训, 造成了职业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四是技能培训的时间与教学目标脱节, 由于实训设施不足, 大部分职业学校实践教学不足总课时的1/3, 学生真正用于学习技能的时间比例不高。

2.4 师资力量不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德国的职业学校教师除了要经过大学学习、两年见习期以及通过两次国家考试以外, 大多数都是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技术员, 这就保证了德国职教师资不仅专业理论深厚, 而且还有很强的实践经验。同时, 企业还提供了具有高级技能资格的师傅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虽然我们也在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但由于人事制度、管理考核等方面缺少强有力的保障, 尽管有规定要求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在企业的实习期, 但政策执行不严。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缺口较大。允许职业学校从教职工定编数额中拿出10%-20%的指标从社会和企业聘高技能人才任教, 但执行情况却不理想。

2.5 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

在德国, 从业者必须取得技能证书以后才能从事相关职业, 虽然我国中职学校也在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但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原因多方面, 一是法律对从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没有强制性规定, 有证无证都能就业, 致使许多学校只重毕业证, 不重技能证;二是职业学校实训设施条件不能满足需要, 技能教学水平较低, 而技能证以技能考试为主, 造成学生考试不过关或根本不参加考试;三是我国职业标准尚不健全。我国现建立标准的职业只占职业类别总数的50%左右, 且相当部分职业资格证书没有推开;四是我国职业资格认定机构分散, 很多证书的社会认知度不高。除技能证书的认定外, 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认定, 尤其是实践技能的认定, 也存在不合理的方面, 严格来讲, 就应该是谁用人谁考核, 企业最有发言权。但事实中, 职业学校学业水平都是由学校自行认定的, 企业或行业很少参与, 这很难保证职业教育质量的权威性。

3 推进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中国与德国的政治体制、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存在差异, 职业教育体系也不尽相同, 完全照搬和移植德国的模式不太现实, 但职业教育的目标是相同的。从这个角度讲, 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些先进之处, 为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启示。

启示一加大实训设施建设, 确保技能水平向岗位的有效过渡和再提高

建议各级政府从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中, 按照中、高职业教育不同的需求, 专门设定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 集中资金选择一批重点学校的骨干专业, 加大设备投入, 建设和充实实训室、实训车间、实验室, 逐步在全市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性、综合性、示范性的实训基地。同时, 鼓励企业以成本价格为学校提供设备, 或将实训性生产车间建在学校, 或通过非营利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职业学校捐赠实训设施并按规定在所得税前扣除。

启示二坚持内部培养与对外聘任兼顾, 多渠道建设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我们可以采取“两进一出一考一调”多渠道方式, 逐步改善和优化现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和素质结构。“一进”, 即职业学校教师进企业。另“一进”, 就是聘请社会、企业的专家、工程师、技师进学校, 担任专兼职教师。“一出”, 就是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一考”, 就是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一调”, 就是调整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按照职业学校现有在校人数重新核定编制。拓宽职业学校教师的进人渠道, 一些技能型要求较高的专业, 应允许学校根据专业需要从非师类应届毕业生、有工作经验的高学历人员、企业在职的高技能人才中招考, 经过教师岗位培训后, 担任学校的专业课和实习课教师。分流多余的文化课教师。

启示三发挥政府协调统筹作用, 明确企业、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与义务

建立和完善企业与行业部门参与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 关键要依靠政府的统筹与协调。政府应该统筹各行业主管部门, 从机制上明确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各自在职业教育工作中的责任与义务, 落实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鼓励性和扶持性政策。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 将人才培养、促进就业作为服务企业的重要范畴, 搭建起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沟通的桥梁。企业要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在行业协会的协调与监督下, 创造条件, 满足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的需要, 完善与学校合作的各项制度, 共同做好学生培养的各项工作。

启示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主的培训新体系

学校必须要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 在专业设置上, 要根据企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 统一专业名称和设置标准;在教学内容上, 要适当调整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的比例, 减少不合理的、无用的知识, 提倡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在教学方式上, 要实施项目教学法, 结合企业岗位和操作程序的要求, 安排教学计划;在教学管理上, 校企要相互配合, 解决好教学与生产之间矛盾, 原则上教学要服务于生产, 并兼顾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等职业能力的提高, 以适应今后不断变化的工作岗位需要。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要签订协议, 保障各方面的权益, 尤其是企业在实习中的指导、管理以及人员安排, 学生的报酬、安全保障等。

摘要:德国的职业教育经过长期发展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典型的代表性。笔者有幸利用参加全国第六批中职学校校长培训团的机会, 赴德国实地考察职业教育, 并结合自己从事中职学校管理的实际进行消化思考。希望通过本文与广大同行交流, 共同寻求我国种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途径。

3.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自查报告 篇三

1.自查内容

1.1培训完成情况 按照省阳光办下发的《方案》要求,今年的培训要严格按照国家下发的专业培训规范进行培训,没有专业培训规范的,要根据各培训基地的实际情况、专业内容及专业需求,来制定该专业的培训规范。

1.2资金筹措情况 国家补助资金都已足额到位,这些经费用于教材费、交通费、教师授课费、食宿费、阳光工程参观考察费等,做到了专款专用,使国家补助资金真正落到实处。

1.3项目监督情况洮南市阳光办和各培训基地按照省阳光办的要求,严格执行“三堂课”制度、动态管理制度、公示制度、台帐制度、季度报告制度、检查验收制度等六项制度。

2.存在的问题

2.1招生困难 一些农民思想认识不到位,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不高。

2.2资金不足 有限的培训经费不能完全满足学员集中专业培训的需求。

3.成效

4.职业培训学校安全生产自查报告 篇四

一、健全制度,明确责任,抓好学校安全工作。

为规范学校的安全管理,学校成立了学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重新修订了《学校安全管理方案》和《学校安全工作责任》。校长与各科室主任、班主任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同时制定了《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安全排查制度,对存在问题、整改意见、整改结果都相应做好及时反馈意见。

二、落实措施,提高实效性。

1、加强门卫、值班制度。

门卫实行24小时值班、进出人员登记制度。教师及门卫配合加强值班。平日,注重与巡防队员的紧密沟通,做到校园周围边环境秩序良好。

2、不断完善学生在校期间出校管理制度。

学校特别重视在校上课时的学生安全工作。为此,学校实行严格的请假制度,半封闭式管理(外宿学生凭校章出入,忘戴者须登记,不得骑机动车入校;周一至周五,住宿生凭校章及班主任批条方可出入,并登记)。

若发现学生无故未到校的或上课中途因各种原因离开学校的,教师都能做到通过电话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双方同意后方可离校。这一做法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也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可能发生。

3、规范活动,确保人身安全

为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针对学生的全校性集会、出行、升旗仪式实行规范管理,对集会、做操时的集中与疏散过程中上下楼梯等做出具体的要求,并进行演练。为提高学生的防卫意识的本能和趋利弊害的能力,使学生遇突发非常事件不惊慌,能泰然应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楼举行了“遭遇突发非常事件安全疏散”的演练活动。经过演练既提高了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4、增加投入,充分发挥安全设施功能。

安全工作既要认识到位,加强管理,又要一定的财物投入,加强物防技防。前不久,学校在霞山校区安装了监控录像,麻章校区新教学楼安装窗户防护网,这样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安全防范作用。

三、积极开展校园安全排查检查。

1、住宿方面的安全检查:主要查床架床板是否牢固可靠;门窗是否有门锁、插销;玻璃是否牢固。通过检查,发现个别宿舍的门锁有损坏或不牢固的现象发生,但床架、玻璃牢固可靠,供水设施安全正常,符合安全标准。

2、用电方面的安全检查:主要对学校内宿舍楼、教学楼、食堂及校园的一切用电设施进行检查,查电线有无裸露;各配电箱是否上锁;电源是否完好。通过检查,用电设施安全正常。

3、对学校建筑物、体育设施及生活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在设施安全检查进程中,对学校建筑物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建筑物是否有裂痕;是否有危墙、危房等现象,并长期观察。同时,定期对体育设施、生活设施进行检查,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4、对消防设施的安全检查:为了加强本校消防工作及消防器材的管理,保护公共财产和广大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学校贯彻“预防为主、防范结合”方针,对消防器材进行定期检查。

5、加强防盗设施检查:为了确保我校财产安全,在安全检查进程中加强了防盗设施的检查力度。

6、加强食堂和副食店设施的检查:为了保护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学校加强了“三无”商品和有毒、有害、腐烂、变质、虫蚀、鼠咬、污秽不洁的食品检查力度,通过检查,发现卫生情况良好。

四、存在不足及努力方向

通过努力,我校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5.教师培训工作自查报告 篇五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培训工作自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培训工作自查报告1

一、“十五”教师培训完成情况

1、我园全体教师“十五”培训的完成情况:全体20xx年12月31日之前在职教师参加了区十五期间的继续教育培训,培训率100%。其中情况又分好多种:有1人参加的是干训一路的培训,有3人已完成专升本学历培训,有6人正在参加专升本培训,1人参加的是新教师培训,余下的其余教师都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240培训,都能在今年完成240培训。

2、骨干教师培训情况:学校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机构组织的教育及教育管理方面的培训:市级培训2人次,区级培训6人次,培训率达100%。

3、师德教育情况:全体教师参加区、校组织的师德培训及考核,培训率考核及格率达96%(其中一人没有分数,现正在核查之中)。

4、教育法律培训考核情况:全体教师参加区组织的教育法律的培训,培训率及考核合格率为100%。

5、信息技术全员培训情况:

全体教师27人中有26人参加了区信息技术的培训, 1人参加并通过了市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她的学分正在核准之中。培训率合格率是100%。

6、学历提高培训情况:全体教师学历均合格,大部分教师能坚持工作,并通过夜大、电大、自考等学习来提高学历,幼儿园本科学历4人,本科在读6人,学历呈现明显的拔高趋势

二、实施效果

(1)教师对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反响

A、对学历提高培训,青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高,并且希望办学机构根据成人业余进修特点,大力改革教学方法与管理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效益,使他们能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中年以上的教师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像他们这些过去工作时间长,将来工作时间短教师,学习的

内容应是改进当前教学的急需,无论是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还是教育技术,都应根据中年以上教师急需安排内容,没有必要去参加系统的学历提高培训。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又不使记忆日衰、体力日弱的他们在兼顾教与学的矛盾中力不从心。

B、对计算机、新课标等基本培训,老师们普遍认为很有必要。只是希望培训的内容、方式更加贴近教学实际操作的需要,特别是本系统特需的内容

C、对教学基本功培训,一方面认为很有必要,一方面又感到有些培训收效甚微,没有帮助教师解决多少操作和实践层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培训具体内容的选择并未贴紧教师需要,培训的方式方法也不利于学到扎实有用的东西。

(2)就校本培训而言,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明确校本培训的任务。即明确在全部继续教育工作中,校本培训到底分管哪些内容,如何处理与校以上各级培训的关系。

②加强校本培训中培训者队伍的建设,包括组织建设和专业建设。

③建立适当的管理机制,这种机制要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根据本校特殊需要确定培训内容、方式、管理措施等的自主性、积极性,以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3)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想法。

①建议市教育局组织对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保障机制的系统的专题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下发中长期继续教育规划,以指导各级培训工作。

②建议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加强专业的师训机构的建设,现在有些地方的继续教育由教育行政部门在举办,有些地方则由教研部门在举办,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为行政部门的职责是处理政务,研究的是教育行政管理,教研部门研究的是教学,不可能对继续教育作系统全面的研究,他们举办继续教育不可能是专门的而只是附带的工作。在当前,对教师专业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必须有高水平的专门的师训机构作为中坚力量来研究和实施继续教育,才能适应加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③建议逐步改革继续教育经费筹措办法。一是增加财政预算投入;二是可从教师工资按月兑现落实好,试用参训教师自己分担一小部分培训费的办法,改变政府或任职学校统包的作法。这样不仅可拓宽师训经费来源,而且有利于教师树立参加培训学习是自身需要的观念,变规定的为自愿的.,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三、本园培训工作不足之处

在这一轮培训中,我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教师调出、调进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有一位教师从外园调进 ,她的计算机证书送在原来的幼儿园,被遗失了,分数也没登记上去,现正查询中。还有一位教师从我园调出后过了两年又回来了,外单位又给她重新登记了一个学分,而在考师德等课时她又填写的是原先的编号,分值出现了差错。还有两位教师是相同的姓名,为了便于区别,我们一般是以大王燕、小王燕称呼的,师德考试时,分值只有一位教师的。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把工作做得细致点,及时些,出现了问题再比较查询就被动了。这也是我们要吸取经验的地方。

教师培训工作自查报告2

一、十五教师培训完成情况

1、我园全体教师“十五”培训的完成情况:全体20xx年12月31日之前在职教师参加了区十五期间的继续教育培训,培训率100%。其中情况又分好多种:有1人参加的是干训一路的培训,有3人已完成专升本学历培训,有6人正在参加专升本培训,1人参加的是新教师培训,余下的其余教师都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240培训,都能在今年完成240培训。

2、骨干教师培训情况:学校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机构组织的教育及教育管理方面的培训:市级培训2人次,区级培训6人次,培训率达100%。

3、师德教育情况:全体教师参加区、校组织的师德培训及考核,培训率考核及格率达96%(其中一人没有分数,现正在核查之中)。

4、教育法律培训考核情况:全体教师参加区组织的教育法律的培训,培训率及考核合格率为100%。

5、信息技术全员培训情况:全体教师27人中有26人参加了区信息技术的培训, 1人参加并通过了市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她的学分正在核准之中。培训率合格率是100%。

6、学历提高培训情况:全体教师学历均合格,大部分教师能坚持工作,并通过夜大、电大、自考等学习来提高学历,幼儿园本科学历4人,本科在读6人,学历呈现明显的拔高趋势。

二、实施效果

(1)教师对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反响

A、对学历提高培训,青年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高,并且希望办学机构根据成人业余进修特点,大力改革教学方法与管理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效益,使他们能真正学到有用的东西。中年以上的教师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像他们这些过去工作时间长,将来工作时间短教师,学习的内容应是改进当前教学的急需,无论是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还是教育技术,都应根据中年以上教师急需安排内容,没有必要去参加系统的学历提高培训。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又不使记忆日衰、体力日弱的他们在兼顾教与学的矛盾中力不从心。

B、对计算机、新课标等基本培训,老师们普遍认为很有必要。只是希望培训的内容、方式更加贴近教学实际操作的需要,特别是本系统特需的内容。

C、对教学基本功培训,一方面认为很有必要,一方面又感到有些培训收效甚微,没有帮助教师解决多少操作和实践层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培训具体内容的选择并未贴紧教师需要,培训的方式方法也不利于学到扎实有用的东西。

(2)就校本培训而言,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明确校本培训的任务。即明确在全部继续教育工作中,校本培训到底分管哪些内容,如何处理与校以上各级培训的关系。

2、加强校本培训中培训者队伍的建设,包括组织建设和专业建设。

3、建立适当的管理机制,这种机制要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根据本校特殊需要确定培训内容、方式、管理措施等的自主性、积极性,以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3)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如何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想法。

1、建议市教育局组织对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保障机制的系统的专题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下发中长期继续教育规划,以指导各级培训工作。

2、建议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加强专业的师训机构的建设,现在有些地方的继续教育由教育行政部门在举办,有些地方则由教研部门在举办,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为行政部门的职责是处理政务,研究的是教育行政管理,教研部门研究的是教学,不可能对继续教育作系统全面的研究,他们举办继续教育不可能是专门的而只是附带的工作。在当前,对教师专业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必须有高水平的专门的师训机构作为中坚力量来研究和实施继续教育,才能适应加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3、建议逐步改革继续教育经费筹措办法。一是增加财政预算投入;二是可从教师工资按月兑现落实好,试用参训教师自己分担一小部分培训费的办法,改变政府或任职学校统包的作法。这样不仅可拓宽师训经费来源,而且有利于教师树立参加培训学习是自身需要的观念,变规定的为自愿的,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三、本园培训工作不足之处

在这一轮培训中,我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教师调出、调进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有一位教师从外园调进 ,她的计算机证书送在原来的幼儿园,被遗失了,分数也没登记上去,现正查询中。还有一位教师从我园调出后过了两年又回来了,外单位又给她重新登记了一个学分,而在考师德等课时她又填写的是原先的编号,分值出现了差错。还有两位教师是相同的姓名,为了便于区别,我们一般是以大王燕、小王燕称呼的,师德考试时,分值只有一位教师的。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把工作做得细致点,及时些,出现了问题再比较查询就被动了。这也是我们要吸取经验的地方。

20xx、xx

教师培训工作自查报告3

根据教育局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迎接赤峰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督导评估检查的通知》精神,现将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松山区职教中心是国家重点校,国家中等职业改革与发展示范校、赤峰名学校、国家首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基地实验校。现有58个全日制教学班,4个短期培训班,开设机电技术应用、建筑施工、学前教育、服装设计与制作、计算机游戏制作等16个专业。全日制学历教育生3295人。在编教职工289人,专任教师210人,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5人,赤峰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46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5%。

二、学校师资培训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内涵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素质,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总体工作目标是:实施“中青年名教师培养工程”。采取“压担子,稳步走”“结对子,订合同”“走出去,请进来”“共研究,常交流”等行之有效的办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文化课教师100%参加课改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率达100%;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专业教师市级以上培训率达到98%以上;选派环节干部、专业教师出国培训,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到全国各大企业实习锻炼2-3个月,加快“双师型”建设步伐,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师达70%。环节干部、班主任、骨干教师外出培训面达80%。鼓励教师在教学的同时搞科研,用教科研促教改、增效益。

三、师资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全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师资培训工作领导机构,校长任组长,由分管教学管理工作副校长主抓师训工作,由教务处业务能力较强的又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杜华清主任具体负责师训工作,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樊秀平老师具体负责信息系统工作。形成了一个师资培训工作管理网络,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具体,能够正常有序地开展师训工作。

(二)、完善规章制度

学校师资培训规范正规,制定了《松山区职教中心教师培训管理制度》、《松山区职教中心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松山区职教中心骨干教师培训制度》、《松山区职教中心远程教育培训制度》、《松山区职教中心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松山区职教中心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松山区职教中心教师培训工作考评细则》。

(三)、规范培训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每次集体培训都派带队领导,负责教师的考勤和培训管理工作,同时所有参加培训人员都要求培训过后撰写高质量的心得体会或培训总结,有时还组织培训人员回来后进行迁移培训,让更多的人享受培训所得。提高培训的效果。

1、以校本培训为基础,提高全体教职工责任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

(1)、xx年9月,请神洲数码有限公司对全体教职工进行数字化校园知识培训。

(2)xx年11月,由孙强校长和苏晓黎老师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了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讲座。

(3)、xx年3月,再次请神洲数码有限公司对全体教职工进行数字化校园知识培训。

(4)xx年5月,邀请道弘教育集团马子坤进行了以“学校教师素能培训”为主题的全体教师培训。

2、以国培为龙头,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1)xx年11月,派张志刚参加了德国赛德尔基金会在德国的培训。

(2)xx年9月―12月,派齐学智、万景臣、王迎新、姜丽艳、张晓娟、安博、郭素英等7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专业教师培训

(3)xx年9月―12月,派赵艳玲、张艳平2位教师参加了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4)xx年9月―12月,派王丽娜到企业锻炼。

(5)xx年9月―12月,派李磊、迟国芹、徐启超三名教师参加了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组织的专业教师培训。

(6)、xx年11月,派出2人到德国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7)xx年2月―8月,派出苏宁、孙雪梅、陈永建、樊秀平、张国祥、牛国辉、刘文杰7名专业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

(8)xx年2月―8月,派出辛喜艳、郭丽娜两名教师到企业去锻炼。

3、以学科培训为重点,提升专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xx年10月,普高教师29人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学科培训。

(2)xx年10月20日,组织了教师参加了全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师培训。

(3)xx年4月组织普高教师参加教研室组织的高三教师复习备考研讨会。

(4)xx年9月7日,组织高三年级教师参加全市高三教师复习备考研讨会。

4、以远程教育培训为枢纽,带动和关注每个人的知识更新和观念转变,适应当前教育需要。

(1)xx年,组织我校7名教师参加赤峰市级学科带头人远程教育培训,组织24名教师参加赤峰市级骨干教师远程教育培训。

(2)xx年,组织我校234人参加继续教育远程培训。

(3)xx年7月,组织专业教师56人参加远程教育培训,培训率达100%。

(4)xx年,组织我校教师238人参加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

5、以特色项目培训为突破口,促进我校各项工作得到均衡发展。

(1)xx年10月11日,派刘伟东老师参加“几何画板知识入门培训”。

(2)xx年5月份,派兼职心理咨询教师蔡秀荣参加心理咨询讲座。

(3)xx年8月,派学校骨干教师83人赴上海参加“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暨班级管理”培训班。

(4)xx年8月,派以班主任为主体的骨干参加“建构有效教学课堂心理软环境、提升压力管理能力,创建高效课堂”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培训。

(5)xx年及xx年派杜华清等10名教师参加在北京和济南举办的全国课题研讨会。

(四)、优化办学条件

1、加强网络建设,普及电化教学

学校将原有网络升级改造为可实现三层绑定的千兆主干百兆流量的新型网络,总资源达到720G。为所有专任教师配齐笔记本,实现了“班班通”、“班班多媒体”和网上无纸化办公。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到“四性”,即全员性、全程性、校本性、发展性。已经达到了全市乃至自治区的领先水平,是全国银行系统从业资格考试赤峰市的唯一考点。教学楼已经实现了多媒体白板教学,到期xx年年末,能做到全校白板覆盖,并逐步引入模拟仿真教学系统,实现几大专业的电子工业模拟仿真教学。

2、加大投资力度,保证经费支持

(1)、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配置向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倾斜。设立师资培训会计预算科目,专款专用。师资培训专项经费每年都拨付100万元左右。报销所有培训人员的差旅费用。

(2)、充分保证教育科研课题项目经费。切实做到选题准,人员精,经费落实。

(3)、继续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奖励办法》。研究制定切合学校实际的教师脱产进修和业余研修优惠政策,在经济上、时间上尽可能多地予以支持,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供绿色通道。

(五)建立奖惩制度

1.学年培训结束后,评选学习积极分子,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并优先派出参加更高一级的专业培训。

2.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纳入教师个人考核,对培训学分未达到要求的教师,考核等级不得评优,更不得参与各类先进评比。

3、建立具有平等竞争、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营造比、学、赶、帮、超,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

4、进一步完善教师考核、聘任办法。按照教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制定切合学校自身实际的教师考核与聘任办法,鼓励教师钻研业务,提升业务技能,奋发向上。

5、利用工资、奖金、晋职、晋级等物质利益激励措施,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鼓励教师出成绩,出成果,做楷模。

四、今后的打算

6.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工作自查报告 篇六

某局2006年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工作自查报告

我局现共有干部职工10人,其中中共党员7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我局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工作在县委及上级质监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市质监局党组等部门的安排部署和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紧密结合单位实际,以加强干部思想理论建设,推动深入学习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县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开展好了全局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工作情况一是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今年以来,通过例行会议学习17次、党课学习4次、各种教育活动专项学习5次等多形式、多举措的学习培训活动,先后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文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胡锦涛同志在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省委七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市委三次全会精神以及县委三次全会精神等相关内容。二是积极组织和安排人员参加了全县以及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相关学习、培训会议。

二、主要做法

(一)着力抓好集中学习、培训工作

1、加强领导,提高学习、培训工作的计划性。我局结合实际,成立了学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干部职工理论学习相关计划,并提出具体要求,同时把学习培训任务逐一分解,落实责任,学习培训经费做到实报实销,切实保障学习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和全面完成。

2、创新学习培训内容,拓展教育方式。按照“加强理论、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和要求,我局不仅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同时注重对一般干部职工学习教育。在学习培训工作中,既注重马克思主义传统经典理论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培训工作,又注重贴近干部职工的需求,把经济法、行政执法等作为重点,着重提高干部职工适应质量技术监督工作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3、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培训制度建设。我局结合实际,建立了督学、评学和考核制度,在学习培训活动中严格考勤制度。

(二)切实抓好干部自学我局结合单位实际,按照干部理论学习要求,对学习内容除了集中组织学习培训外,对未组织学习过的内容作了规划,并购买、印发所需材料,要求干部职工加强自学。为检验自学效果,采取对干部职工读书笔记、学习心得、理论文章进行抽查,抽查情况在全局范围内进行了通报,对做得不好的给予批评教育,并帮助指导完成自学任务。

(三)努力抓好干部的实践锻炼我局在加强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培训的同时,更注重对干部职工理论实践锻炼。

一是结合干部职工本人实际,有目的、有侧重的安排干部职工开展一些工作,以提高他们对理论的进一步认识,锻炼他们实际操作能力和培养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是安排干部职工深入挂钩联系点开展支农扶贫工作,使他们经受锻炼和考验,以加强他们的党性锻炼。

三、取得的成效通过开展对干部职工的政府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宗旨意识,增强了干部职工法纪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全局干部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得到改造,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敬岗爱业,勇于创新,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积极探索质监改革新路子,全力保障我县人身财产安全成为了全局干部职工的积极行动。

一是政治理论思想明显加强,科学发展观得到进一步树立,学习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到深入推进。

二是进一步树立了良好的行业风气。全局干部职工自觉执行《云南省公务员八条禁令》等规定,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企业、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自觉行动,树立了质监部门良好形象。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三是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全局干部职工把工作的重点和着眼点放在了服务经济发展上,积极开展标准、计量、质量等服务工作,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特设安全监管,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努力维护市场经济稳定,认真开展支农扶贫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积极努力奋斗。

四、认真落实《xx县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和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我局高度重视《xx县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和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和形势政策报告工作。局党支部和局领导坚持引导全局干部职工从大局出发,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县的重要方针政策,正确对待各种矛盾和困难,理顺工作关系,做到增强信心、服务大局和促进发展。

总之,在今

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工作自查报告

某局2006年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工作自查报告

我局现共有干部职工10人,其中中共党员7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我局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工作在县委及上级质监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市质监局党组等部门的安排部署和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紧密结合单位实际,以加强干部思想理论建设,推动深入学习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县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开展好了全局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工作情况一是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今年以来,通过例行会议学习17次、党课学习4次、各种教育活动专项学习5次等多形式、多举措的学习培训活动,先后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文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胡锦涛同志在今年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省委七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市委三次全会精神以及县委三次全会精神等相关内容。二是积极组织和安排人员参加了全县以及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相关学习、培训会议。

二、主要做法

(一)着力抓好集中学习、培训工作

1、加强领导,提高学习、培训工作的计划性。我局结合实际,成立了学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干部职工理论学习相关计划,并提出具体要求,同时把学习培训任务逐一分解,落实责任,学习培训经费做到实报实销,切实保障学习培训工作正常开展和全面完成。

2、创新学习培训内容,拓展教育方式。按照“加强理论、严格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和要求,我局不仅注重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同时注重对一般干部职工学习教育。在学习培训工作中,既注重马克思主义传统经典理论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培训工作,又注重贴近干部职工的需求,把经济法、行政执法等作为重点,着重提高干部职工适应质量技术监督工作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3、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培训制度建设。我局结合实际,建立了督学、评学和考核制度,在学习培训活动中严格考勤制度。

(二)切实抓好干部自学我局结合单位实际,按照干部理论学习要求,对学习内容除了集中组织学习培训外,对未组织学习过的内容作了规划,并购买、印发所需材料,要求干部职工加强自学。为检验自学效果,采取对干部职工读书笔记、学习心得、理论文章进行抽查,抽查情况在全局范围内进行了通报,对做得不好的给予批评教育,并帮助指导完成自学任务。

(三)努力抓好干部的实践锻炼我局在加强干部职工理论学习培训的同时,更注重对干部职工理论实践锻炼。

一是结合干部职工本人实际,有目的、有侧重的安排干部职工开展一些工作,以提高他们对理论的进一步认识,锻炼他们实际操作能力和培养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二是安排干部职工深入挂钩联系点开展支农扶贫工作,使他们经受锻炼和考验,以加强他们的党性锻炼。

三、取得的成效通过开展对干部职工的政府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宗旨意识,增强了干部职工法纪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全局干部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得到改造,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敬岗爱业,勇于创新,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上精益求精,积极探索质监改革新路子,全力保障我县人身财产安全成为了全局干部职工的积极行动。

一是政治理论思想明显加强,科学发展观得到进一步树立,学习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到深入推进。

二是进一步树立了良好的行业风气。全局干部职工自觉执行《云南省公务员八条禁令》等规定,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企业、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自觉行动,树立了质监部门良好形象。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

三是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全局干部职工把工作的重点和着眼点放在了服务经济发展上,积极开展标准、计量、质量等服务工作,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特设安全监管,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努力维护市场经济稳定,认真开展支农扶贫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积极努力奋斗。

四、认真落实《xx县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和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我局高度重视《xx县领导干部学习培训和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干部理论学习培训和形势政策报告工作。局党支部和局领导坚持引导全局干部职工从大局出发,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认真学习、深刻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县的重要方针政策,正确对待各种矛盾和困难,理顺工作关系,做到增强信心、服务大局和促进发展。

总之,在今[page_break]后的工作中,我局将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围绕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保证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质监事业发展来开展干部理论教育和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政治过硬、知识面广、能力较强的高素质质监干部队伍。

7.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自查报告 篇七

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更趋科学化、规范化。其中模块化教学培训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今在许多职业学校的教学和部分行业的培训中, 作为一项教学改革措施, 广泛应用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技能培训中, 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而模块超市式培训是结合技能等级鉴定的方式和特点, 考虑学员知识结构不同层次的特点和教学培训过程管理的可行性, 采用依据职业等级标准, 把用于培训的全部内容按技能类型和等级分成一些大的课题模块, 大模块又可分支出若干个相关的子模块, 参与培训的学员则根据自我需求选定培训模块。

模块划分的原则是教学内容的相对独立性较强, 并可分为不同的学习层次。在教学中以每个模块为核心, 结合相关的公共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一体化教学。每个模块的讲授、指导均由同一教师承担, 每位教师一般只担任一个大模块课题的教学, 这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特长和专业水平。

模块超市式培训有利于来自厂企不同层次的学员自行选择适合的学习项目, 不但节约了时间, 也相应节省了培训成本;有利于教师的备课和器件的准备;有利于提高教师在教学场地、设备维护保养方面的责任心;有利于分流学员, 开展小班制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同时, 将模块超市式培训内容、细则公示, 还有利于接受社会的监督。

2 模块超市式培训在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的实施

模块超市式培训要求有全面、精简的教学资料 (教材) , 因为教学资料是教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课程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在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具体实施中, 我们把应掌握的应知、应会内容分成五大模块:基础电工综合技能模块、现代工控电气应用模块、气液压控制与EDA技能模块、基础电子综合技能模块、电力电子电路制作模块。各大模块 (子模块) 对应职业技能各等级都相应有一个基本学时和学分, 学员则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关模块进行学习, 并通过制定好职业技能各等级的必修学时和学分来约束学员。下面谈一下各个模块包含的教学内容和采用的教学手段:

2.1 基础电工综合技能模块:

包含了厂企用电安全知识、触电急救知识、电工常用仪表的原理与使用、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与应用、电气线路图的阅读与制作、钳工基础、拖动线路的装接与维修等基础课题模块。学员通过相关应知、应会知识的学习巩固好基础。该模块对于技能等级高的学员学时偏少, 要求偏高。这一模块的教学以集中讲授、巡回指导实训的方式进行。

2.2 现代工控电气应用模块:

现代工控电气应用模块包含了PLC的应用、PLC特殊模块应用、触摸屏应用、变频器应用、步进电动机/伺服电动机的应用、数据网络通信等新型课题子模块, 学员通过相关应知, 应会知识的学习, 达到更新专业理论知识, 吸纳新技术、新工艺的要求。该模块对于技能等级偏低的学员学时偏少, 要求偏低。教学以集中讲授、巡回指导实训为主, 以参观学习为辅。

2.3 气液压控制与EDA技能模块:

气液压控制与EDA技能模块包含了气动元件的识别、气动控制原理与应用、传感器技术、液压元件的识别、液压控制原理与应用、PLC和单片机的综合应用、电路仿真/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等课题子模块。学员通过相关应知、应会知识的学习, 掌握气液压控制原理, 能单独排除故障、设计控制回路并学会利用软件仿真/辅助设计, 提高工作效率。该模块对维修电工学员是个普遍弱项, 需有侧重地加强, 以便提高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对整机设备的维修能力。教学以集中讲授、巡回指导实训为主, 以参观学习为辅。

2.4 基础电子综合技能模块:

基础电子综合技能模块包含了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电子元器件的装接工艺、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模拟/数字基础电路原理与应用等课题的子模块。该模块的学习有利于维修电工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对遇到的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判断, 对于技能等级偏高的学员学时安排偏少, 要求偏高。学习要集中讲授、巡回指导实训方式进行。

2.5 电力电子电路制作模块:

电力电子电路制作模块包含了可控硅的应用、变频变流技术、直流调速技术、高低频电路原理与应用等课题子模块, 该模块对于技能等级偏高的学员, 学时安排偏多, 要求偏高。教学以集中讲授、巡回指导实训为主, 以参观学习为辅。

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虽然我们通常分成上述五大模块, 但由于相应技能等级的要求各不相同, 而且维修电工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因此, 我们的教师完成好本模块培训的同时, 兼顾了解模块范围内的技术发展情况, 及时提出对模块教学内容作增补调整, 才能更好地达到与时俱进的培训目的。

3 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的设想

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应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 厂企生产实际为基础, 现代高新技术为拓展, 个人能力业绩展示为核心, 确保鉴定质量和证书的“含金量”。具体操作我们可以通过围绕上述四点要求展开。

3.1 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

维修电工的国家职业标准包含的内容较为全面、广泛。在应知考核方面因不涉及到硬件配套问题, 我们完全可以参照标准进行, 但在应会考核方面如遇硬件配套不足的情况, 可考虑以应知考核形式替代应会考核内容, 尽可能使考核的知识面依据国家职业标准进行。

3.2 企业生产实际为基础:

参与职业技能鉴定的学员大都来自于厂企, 在鉴定内容方面按一定的比例选择厂企生产需求的生产技术项目, 就更能反映出鉴定的实用性。例如:在数控设备厂工作的考生, 进行数控系统技术维修或改造为鉴定项目。

3.3 现代高新技术为拓展:

现代高新技术的考核采用专项选考的形式进行, 考生结合的自身的培训情况, 有选择地进行专项高新技术考核。专项高新技术可参照培训子模块的内容来划分, 考核范围缩窄, 但重点体现技术的先进性。

3.4 个人能力业绩展示为核心:

个人能力业绩展示应在培训过程中鉴定。在模块化培训的过程中, 选择部分课题为过程鉴定, 这样可以较为全面评价技能人才。

相信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 采取具有针对性、实际性、多样化的鉴定办法, 将普通受到企业和广大技术工人的欢迎, 更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的引导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带动就业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李光旭

摘要:按照劳动保障部提出的“紧紧围绕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劳动者这一目标”的精神。各地方结合本地区实际, 认真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我校开展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已有多年, 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培训工作中我们依据国家职业等级标准, 结合技能等级鉴定的方式和特点, 考虑学员不同层次的特点, 采用模块超市式教学方式, 使教学能有章可依, 参训学员能各取所需。在鉴定工作方面, 我们严格贯彻执行现行考核程序, 在工作中通过不断的技能鉴定总结发现, 如果我们能根据各有关厂企的生产特点和需求, 采取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多样化的鉴定方法, 将更受到厂企和广大技术工人的欢迎, 更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引导培训, 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劳动就业的积极作用。就上述模块超市式培训和创新鉴定方法进行介绍, 以邀从事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的有识之士共同探讨!

8.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自查报告 篇八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 教学、 培训、 指导、农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没有人,没有劳动力,粮食安全谈不上,现代农业谈不上,一切都谈不上。“谁来种地”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愿不愿意种地、会不会种地、什么人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而且要深度参与市场竞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下好农业人才培养的先手棋,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业生产缺人力”问题日益突出。

河南省农广校夏邑分校始终根据形势发展和办学需要,及时提出了“根据市场选产业,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办学思路,探索和创新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在完成新型职业农民教学计划中形成自己的教学、培训、指导规范化模式。该模式的要点:一是贴近农村,扎根基层,方便农民,把新型职业培训班——进村;二是根据市场需要、农民需要与各乡镇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灵活地开设专业,建班时以培养能够起示范带头作用、有发展农业和依靠农业致富的,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农民注册为正式学员,其余作为旁听生。三是做到“五固定”(固定正式学员、班主任、培训教师、培训场所、固定的时间(上午8:00---11:30指导,下午1:30---4:40教学培训)),注重进村办班的连续性和办班后的跟踪服务。对条件较好、农民积极性高的连年办班,加强跟踪服务。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学、培训、指导内容的实际、实用、实效性

农村学员参加培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自己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完全是为了应用。因此,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要针对农业产业生产实际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广泛的调查分析研究,了解他们产业生产环节的迫切需要,掌握他们需要那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有针对性的确定农业职业教育的内容。同时把新型职业农民内容与农村产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新型职业农民内容更具实用性和时效性。

二、教学、培训、指导直观演示模式

新型职业农民的对象是农民,他们最现实,不但要亲眼看到,亲手摸到,而且还渴望了解成果取得的过程。这就要求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过程中要为农民提供具体的知识和充分的感知,把经验、知识与具体产业实践结合起来,主要运用的手段有:

1.实物直观(如:观察实物标本、田间现场参观、田间实习操作等)。

2.电教直观(如:图片、动画演示、幻灯片、vcd、dvd、声像教材等)。

3.语言直观(如:表演、比喻、模仿、拟人等对客观事物具体、生动、形象地描述)。

即把“看”、“讲”、“做”与学员互动有机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这样,对农民才具有强劲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产业生产中更好的利用。

三、教学、培训、指导启发模式

新型职业农民教学过程中,“双师型”专业教师要善于启发农村学员,调动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让他们多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见解(找到经验丰富的学员)。培养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正确与否的判断能力,并通过对话、交流、互动看法等方式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气氛,要与他们(经验丰富的学员)互教互学,使他们能够在产业生产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培训、指导因人施教模式

根据农村学员的年龄层次,个性差异和文化程度等不同的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

1.对热情不高,较保守求稳的学员——要耐心示范,用事实说话。

2.对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差的学员——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解决他们的困难,坚定他们学习的信心。

3.经验丰富的学员,有一定文化程度,能力较强的学员——则要引导他们与学员分享自己成功经验,在教学中让他们参与、讨论和决策,促进其他学员知识更新。

最终让全体学员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使他们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更好的在产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五、根据农业生产季节、生产环节教学、培训、指导模式

1.在教学、培训、指导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我们在保证知识完整和强调共性的原则下,要有又改进强调实现培训、示范、推广、服务一体化。

2.组织“双师型”教师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每天固定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上进行理论讲授,使用优质媒体进行教学,不仅手把手地把所讲授的技术指导学员应用到产业生产上,同时也让学员养成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

3.教师还帮助学员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应用新模式,使学员在“需要中学习、学习中实践”,使他们学有教师,看有样板(示范田),干有技术。使“双师型”教师有效地与学员及群众结合、与产村生产结合。

4.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乡村、田间地头现场解答学员及群众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免费向学员及群众发放技术资料。更好的解决他们产业生产中的难题,达到立竿见影“近水解渴”的效果。

六、教学、培训、指导“田间地头”教学模式

河南省农广校夏邑分校在教学方面把教育培训、生产示范、技术推广及其相关服务相结合,把种植专业实践课堂搬进田间地头,把果树专业实践课堂搬进果园,把蔬菜专业实践课堂搬进日光温室和大棚,把养殖专业实践课堂搬进牛棚、养猪场、养鸡场,把水产养殖课堂搬进渔塘和河道。

七、教学、培训、指导双师教学示范实践模式

是对生产过程是指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如:介绍一种果树嫁接或黄瓜落蔓等技术时,就召集有关学员,专业老师一边讲解技术,指导老师(或经验丰富的学员)一边进行操作示范,并进可能的使学员亲自动手,边学习、边动脑、边体会、边动手,使整个过程既是一种教育培训活动(具体、生动、实用),又是学员主动参与的过程。能充分发挥学员的动手、动脑能力。易于学员接受,使他们更好的在实际产业生产中应用。其注意事项:

1.一般要有实践教师(或经验丰富的学员),作好相应的必需品的准备,保证操作示范顺利进行。

2.要确定好示范的场地、时间并发出通知,保证培训对象到场。

3.参加的人不能太多,力求每个人都能看到、听到和有机会亲自做。

4.成套的技术,要选择在应用某项技术之前的适宜时候,分若干环节进行。

5.对技术方法的每一步骤,还要把其重要性和操作要点讲清楚。

八、教学、培训、指导鼓励模式

鼓励教学法是通过竞赛、评比奖励、参观农业展览等方式。然后,教师要小组讨论,设立讨论题目,组织学员参与、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员学习和应用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科研新成果、新技术,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促进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传播。

特点:可以形成宣传教育的声势,利于农民开阔眼界,了解信息和交流经验,激励农民的竞争心里。

九、教学、培训、指导现场参观摩模式

组织农民到先进单位进行现场参观,参观的单位可以是农业试验站、农场、农户、农业合作组织或其他农业单位。讲解答疑,观后讨论,然后再统一认识,形成决策,要求学员写观后感。通过实例进行示范教学是教育职业农民的重要方法。

优点:通过参观,学员亲自看到和听到一些新的技术信息或新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不仅增加了知识,而且还会产生更大兴趣。

十、教学、培训、指导个别指导模式

1.针对性强 学员的情况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个别指导法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根据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适应其个别要求,使个别问题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讲,个别指导法正好弥补了和集体指导法的不足。也能真正了解学员的需求。

2.解决问题的直接性 “双师型”教师与个别学员或家庭直接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平等地展开讨论,充分地交流看法,坦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问题直接得到解决。

3.沟通的双向性“双师型”教师与职业农民沟通是直接的和双向的。一方面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直接得到反馈信息,了解学员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能促使学员主动地接触“双师型”教师,愿意接受“双师型”教师的建议,容易使两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感情。

总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能够有效解决愿不愿意种地、会不会种地、什么人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更好地解决地谁种、猪谁养、菜谁栽问题。

9.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自查报告 篇九

局党委根据《规划》要求,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住建局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了常年不懈,常抓常新。一是坚持以理想信念为重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培训。深入开展党的xx大、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党章和党性党风党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业务知识和职业技能等教育培训,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自信,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二、结合住建局工作实际,局党委根据党员文化层次不同类型的特点,指导各支部选择合适载体,采取了多种教育形式,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一是结合“党员固定活动日”计划,按计划认真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增强党员党性意识,激发党员内在活力,加强支部的组织建设。二是运用移动通讯手段,通过开设手机信息系统,定期发送实用的、需要学习的信息,用这种方便快捷的手段加强党员的沟通教育。三结合“三会一课”的召开,以会代训,同时通过宣传标语、公示栏等形式张贴学习内容,让党员随时学、随处学。四是局办公室以方便实用为目的,建立学习QQ群,定期发送学习内容,并在学习群里组织学习讨论。五是大力宣传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不断增强榜样示范、典型引路这一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将典型宣传教育做细做深,有效提升了宣传教育效果,提升了住建局形象。

三、加大投入,给党员教育培训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有计划地开展好各类培训,并组织他们在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期间、七一前夕等重要节点,深入基层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在充分利用好上级党组织下发的基本党员教育教材的基础上,还自主购买了一些符合本部门及建筑类党员需求的实用教材进行学习。三是局党委将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工作经费预算,每逢重大活动,还单列专项预算,以保证党员教育培训活动的正常进行。

四、完善制度,构建党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10.贵阳市中学校长培训工作自查报告 篇十

摘自:《贵阳学院教育研究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八号令《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的有关条款和贵州省教育厅教人发(2002)333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教育干部培训基地资格评估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培训工作的实际,进行自我评估。贵阳市教育局和我校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改进和加强我市教育干部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从2002年9月中旬开始,根据全省教育干部培训工作会议的精神,我校立即对教育干部培训基地评估工作进行了布置,迎接评估的各项工作全面展开。9月底完成了《关于成立贵阳市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的请示》、《贵阳市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建设计划》、《贵阳市“十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方案》和《贵阳市中学校长培训工作自查报告(讨论稿)》等书面材料。10月,我校接到贵州省教育厅教人发(2002)333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教育干部培训基地资格评估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后,严格按照《贵州省教育干部培训基地资格评估认定标准》进行认真的自查自评工作。通过自查自评,看到了成绩,总结了经验,也看到了不足,对某些薄弱环节提出了整改意见,并已抓紧进行整改。现将自查自评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的基本情况

为了加速贵阳市中学校长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中共贵阳市委组织部和贵阳市教育委员会于于1993年7月12日下发了筑教字(1993)18号文件《关于中学校长岗位培训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贵阳师专为贵阳市中学校长岗位培训基地。负责组织实施教学计划和管理、成绩考核。市教委负责督促检查,审核成绩。”并成立贵阳市中学校长培训办公室(设在贵阳师专),承担全市中学校长培训任务,并负责指导各区县的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培训基地成立至今,先后举办了13期中学校长岗位培训班、1期中学校长提高培训班和2期市教委系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共574人,其中,市直属学校校长113人、省属中学校长7人、厂矿企业予中校长65人、区属中学校长276人、一市三县中学校长113人、市教委系统中青年干部66人。并为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开阳县、清镇市、修文县培训563名小学校长。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工作,基本实现了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的要求,促进了我市中学校长整体素质和中学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市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特别是“八五”期间,校长培训工作成绩显著。实现了“八五”培训规划的目标,达到了国家教育部的规定要求,率先进入全国20%的省市县中学校长九五年持证上岗的先进行列。目前,我市中学校长培训工作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正在调查研究开展中学校长继续提高培训的准备工作,使整个教育干部培训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出现了市教育局领导重视,加强管理,师专培训基地认真组织培训,各级教育干部积极参加学习,要求学习的新局面。为“十五”期间进一步搞好中学校长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培训工作的成绩和基本做法

我市中学校长岗位培训工作,从1993年至今,中学校长通过培训吸取了“营养”,振奋了精神,事业心、责任感进一步增强,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学校管理能力普遍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在:

第一,学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一是“五个意识”,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政治意识;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意识;学校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意识;遵纪守法,令行禁止,依法治校的法制意识;重视教育科学、尊重教育规律、勇于开拓进取的改革意识进一步增强。二是,一批中学校长联系学校实际和工作实际,撰写了探索教育改革和发展路子的研究文章在省、市、区级报刊上发表。

第二,学员返回工作岗位后,努力用所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有的结合所学理论、重新思考自己的办学思路、确定办学目标;有的在研究、思考、制定本校的改革方案;有的借鉴外校经验,采取措施,加强和完善学校的管理;有的思考如何利用本校的优势,寻找办特色学校的路子等。总之,学员们都在思考着自己的学校,思考着自己的工作。几年采各地都涌现了一批办学有特色、管理较规范、质量比较高的学校。在这批办学成绩突出,管理水平较高的学校带动下,推进了我市中学校整体改革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第三,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有一定理论水平,能联系实际,热爱教育工作,有事业心,使命感、敬业精神、勇于改革、开拓进取、管理出色,办学成绩突出的中学校级领导干部。近年来,贵阳市各地都有一批中学校级领导干部被评为全国及省、市、区先进个人,受到各级政府和党委的表彰。

中学校长岗位培训工作能取得这些成绩,是与具体抓这项工作的同志扎实、勤奋地工作分不开的。回顾和总结我市校长培训工作走过的路子,我们认真做了以下工作:

1.制定规划。1989年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工作的意见》下达后,我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视,市教委和各区、县教育局在认真对市、区、县学校干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分别制订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划与计划。贵阳市教委在1990年制定的《贵阳市1990--1995年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完成1989年12月在编中小学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教育行政干部的培训”的要求。要求把加强中学校长岗位培训工作当作办好基础教育,为振兴贵阳市服务的一件大事来抓。在培训安排上,先培训校长、再培训后备干部和中层干部。在培训内容上,坚持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并重。在培训形式上,坚持脱产培训为主、自学培训为辅。在培训方法上,强调系统理论面授、自学钻研、经验交流、专题讨论、参观学习,考察实践相结合。

2.加强领导。为了加速贵阳市中学校长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中共贵阳市委组织部和贵阳市教育委员会于于1993年7月12日下发了筑教字(1993)18号文件《关于中学校长岗位培训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明确规定:“贵阳师专为贵阳市中学校长岗位培训基地。负责组织实施教学计划和管理、成绩考核。市教委负责督促检查,审核成绩。”并成立贵阳市中学校长培训办公室(设在贵阳师专),承担全市中学校长培训任务,并负责指导各区县的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和贵阳师专有关领导同志组成,并设置了干训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贵阳市中小学校长干部培训工作。干训中的重大问题均由干训领导小组或市教委党委集体讨论决定,培训班的重大活动,领导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加。贵阳市分管教育的书记、市长和组织部的负责人还到培训班给学员讲话,审阅学员结业论文。

3.落实经费。我市在教育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培训学习活动的正常开展,据不完全统计,“八五”期间,市教委及各区县对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工作共投入57万多元。仅贵阳市教委从1993年到1995年共投入基地建设和培训费就达28万元,超过省教委规定的人均培训标准,有力地保证了校长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4.强化管理。针对培训内容多,时间短、培训学员在职在岗、工作忙、事务多、工学矛盾突出等特点,如何让参训学员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地读几本书。培训办公室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纪律,保证学员培训时间,妥善解决学员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使学员在培训期间能集中思想、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参加培训学习。一是采取集中住校脱产学习三个月的形式,保证时间,培训学时每期均达350学时以上,超过国家规定的培训学时;二是健全和完善办班制度,强化班级管理。为了搞好培训工作,完成培训计划,制定了“学员培训学习制度”、“学员学习管理规定”、“成绩考核制度”,贵阳市教委明确规定,把干部培训作为干部考核、任用、提拔、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些制度和规定的执行有效地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在建立制度、严格管理的同时,还注意发扬“民主管理、会员参与”的主人翁精神。每期培训班建立了临时党支部、班委会。在培训期间,组织学员过好组织生活,举行专题研讨,搜集反映办班意见,开展文体活动,联系外出考察,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等。在这些活动中,学员的参与意识、民主意识得到增强,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学员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了学员的活动能力与协调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经调查,凡参加培训的校长,培训结束后,普遍反映,学有收获。

5.严格考核。在培训中,我们还十分重视学员结业考核、考试的管理。每一期培训班,对每一位学员都要求写一篇管理案例分析、一篇心得体会或一篇评估方案作为平时考核成绩,撰写一篇结业论文并在班会上,进行论文交流,评委评出等级,作为结业考试成绩记入培训档案;对一些论文达不到要求的校长,重新写论文,重新评审,对个别抄袭论文的校长还给予严肃的批评。待论文达到要求后,才发给合格证书,从制度上保证了校长岗位培训的质量,做到严要求,高质量,不走过场。

二、培训工作的体会

几年中学校长岗位培训工作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提高对培训工作的认识,明确指导思想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是办好培训班,提高培训质量的基本保证;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搞好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后备校级干部队伍建设是培训班的重要任务之一。

1.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

在培训工作中,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我市中学校长干部队伍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使培训工作能主动,有效地为全面提高教育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实际管理能力,为促进我市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培训目的在于帮助校长和中青年干部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研究教育的新问题,总结教育实践的新经验、进一步提高运用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指导学校管理实践、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懂行、实干、有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按教育规律办学育人的教育行家。因此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并重的方针,着重突出强调学好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注重实效的原则,把培训内容的重点放在突出岗位要求,学马列、会管理、懂科研、能创新、学用结合,促进培训学员教育理论素养的提高和学校管理能力的培养上。

2.联系实际,学习理论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管理是科学,理论是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造就人的实践活动,更不能没有科学理论为指导。从这个思想出发,培训办公室在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形式,教师授课方法上都努力突出“联系实际,提高理论”这个重点。每期培训班均按国家教委规定的培训大纲和教材进行培训。开齐了国家教委规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教育政策法规》、《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心理学》、《教育学专题》、《心理学专题》、《中国教育思想史专题》、《国外教育研究》等九门课程外,还不断总结,联系校长实际,对培训班课程内容进行新的调整,做到学习范围广、信息量大、针对性强,增设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增设了公共关系学的内容。这一内容的安排,旨在使参训学员充分认识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内对外时时与方方面面的人员接触。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一方面越来越需要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全校师生员工与学校目标保持一致,减少内耗,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越来越依赖于外部环境,从被动适应外部环境到主动影响外部环境,争取外部使命各方面的合作与支持。这一内容的开设对增强校长的“公共关系意识”,正确认识和积极争取外部合作与支持,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增加计算机管理知识的内容。这是迎接日益普及的电化教育手段在各门学科教学的应用以及学校管理的电脑化趋向,体现了未来发展对学校管理者素质能力的要求。这方面的内容既提高校长对学校管理,必须重视和应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手段的认识,又增加了解一定的计算机管理的基本常识。

第三,课程内容设置的另一特点是开设了学校党建基本知识讲座,为学员们提供了如何做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如何教育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作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第四,课程内容还设置了教育论文写作指导讲座。这一内容的开设是适应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校长本身工作职责的要求瘩观现实要求校长不仅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能够指导教育改革实践,而且要求校长能够把改革实践的感性认识不断上升为理性认识,要善于总结经验,要阐述或提出新的教育理论观点,校长就必须学会撰写教育论文,锻炼和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这一内容的增设对学员帮助很大。不少学员撰写的结业论文做到选题典型性、代表性,运

用理论针对性,分析问题科学性、创造性,确实对贵阳市教育改革和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效益等方面的提高起到了建设性、指导性的作用。

第五,课程内容还安排学校美育、中学德育工作研究、校长素质研究,新上任校长工作初探、特色学校基本理论的见解,贵州基础教育改革等讲座,使学员既学到一定的理论,又能掌握到管理方法。

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及课程设置上,我们创造了“一、二、三,四、五”的办学模式。即:贯穿一条主线----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提高两个能力一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强调三个基本要求----学理论、重实践、讲实效;设置四种课型----面授,自;学、研讨、参观;协调五个板块----马列理论、政策法规、学校管理、教学科学、考察实践。

通过教师讲授辅导、学员自学、经验交流、专题研讨,外出参观考察等教学方式,促进了学员理论水平的提高。

3.注重实效、提高质量 中学校长岗位培训学习的内容多、时间短。如何提高培训质量,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一些尝试。一是从实际出发,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讲捂理论,尽可能供给学员一个教育科学领域基本知识的框架和结构,有助于学员们今后进一步学习。要努力做到“精、实、广、研”,即:精----精讲内容;实----从中学实际,学校实际出发;广----知识面要广、信息量要大;研----研究教育改革的新问题,探索教育和管理规律。要求学员在学习方法上做到“四个结合”。即面授系统理论与自学研讨、参观学习,经验交流、考察实践相结合。二是选聘任课教师要保证质量。我们不仅选聘本校有较高教育理论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给学员上课。还聘请省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有丰富管理经验,熟悉学校、熟悉教育政策法规精神的政府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作为兼职教师,确保了干训任务的完成。三是在学习过程的管理上对学员严格要求。如要求学员要认真完成培训班规定的作业,参加所学学科的考核、讨论,撰写联系实际的结业论文,自拟外出考察提纲,完成考察报告,相互交流学习体会等。通过上述要求及活动,努力把学员的理论学习成果同实践、实际结合起来,提高学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积极培养培训校级后备干部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因此,抓紧对中青年干部进行培养培训,使之更快成长,并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干、德才兼备的跨世纪干部队伍,是一项带有战略性的、十分紧迫的任务。我们十分重视中青年后备干部的培训和培养,先后举办了两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有66人接受培训。经过培训和实际工作的锻炼,已有二分之一受训的中青年干部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为我市校级干部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

三、对“十五”期间加强培训工作的思考

随着“八五”、“九五”期间培训工作的结束,我们有必要对“十五”期间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和教育行政干部培训工作作好充分的认识与准备。

1.继续提高对培训工作的认识

“十五”期间的干训工作具有更高的目标,要求和标准。与“八五”、“九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相比较,“十五”期间教育干部培训工作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在培训对象上,从学校管理干部到教育行政干部、乃至主管教育的党政干部。培训对象具有广泛性。

(2)在培训类型上,有后备干部岗前培训、新上任校长的岗位培训、已取得岗位合格证书校长的继续提高培训和起示范作用的学校校长的高级研修培训。培训类型具有层次性。

(3)在培训内容上,由原来掌握应知应会为主转向更新知识结构;补充新知识、新信息,探索新问题、提高能力上,使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向理论和实践两端扩展。培训内容具有拓展性。(4)在培训的形式上,将会采取常年办班,多类型、多层次,专题式、学分制的方式。培训形式具有多样性。

(5)在于训师资队伍上,需要一批专业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思路开阔、事业热心的专职教师,培训师资具有专门性。

2.关于“十五”期间干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了完成上述国家教育部下达的任务,必须认真抓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调查研究,探索规律,为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

为了使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对现职中小学校长,教育行政干部的现状、需求进行全面调查研究。通过调查,一方面全面细致地了解前几轮培训的效果,另一方面摸清新一轮培训的底数(包括队伍的现状、政治思想状况、学识水平、管理水平、任职年限、岗位分工、年龄结构等等),通过调查得出整体结论,划分出层次,努力使培训工作实现三个结合,校长培训(包括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与教改新形势的要求相结合;校长的培训与校长的实际需要相结合;校长的培训与校长的成长规律相结合。同时还应尽快组织专人赴干训有特色的省市调研取经,交流培训形式、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的信息,为搞好培训工作奠定基础。

(2)加强领导,尽快制定好“十五”培训规划。

应继续将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列入各年度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和教育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应调整、充实干训领导小组,强化其指挥、协调功能,要调整、充实干训办公室,使其更好地发挥日常管理职能。应尽快制订“十五”期间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规划(包括教育行政干部培训),应对培训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目标任务、培训层次、培训形式、主要政策、具体措施以及培训机构等方面作出规定和安排,努力使本市教育干训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3)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优良的干训师资队伍。

要确保干训质量,关键是要提高于训师资质量。目前我市干训师资队伍基本上能够满足校长岗位培训任务的要求,培训质量完成较好,培训成绩是显著的。但干训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事业,它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发展,体现在培训内容的不断更新、培训层次上的不断递进。要完成“十五”的干训任务,单从师资队伍上看,我们认为困难太大。困难表现为:一是数量不足。按省干训中心要求,要尽快建立政治理论、教育政策法规、教育行政管理、教育科研、学校管理、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管理技术等七个中心备课组。七个中心备课组目前就有2个备课组很难找到教师。二是专业功底薄、实践经验少、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我认为:一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从战略高度思考,舍得投资,积极创造条件,选派年富力强,既有一定中小学领导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同志到高校深造培训,以便回来任教;二是定期安排专职教师深人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作专题调研,参加一定管理工作,增加实践经验,开阔教学思路,提高适应能力,使干训教师不仅仅是理论的传播者,同时成为名符其实的“校长的教师”;三是建立省市信息系统网络,及时互通各县(市)培训经验,以求提高办学效益;四是建立干训教师人才交流库或讲师团。建议省级干训中心在全省范围内,通过广泛的师资人才调查,将学术上有创见,管理实践上有特色,工作有余力,有热情的专家学者列入专门人才名册内或组织讲师团,供各地培训基地聘请使用。

(4)建立教育干部培训的激励机制。

决定培训工作好坏因素之一,是校长参加培训的内在动力。如何建立一套校长和教育干部培训的激励机制,增强校长,教育干部参加培训的内在动力,我认为可以通过严格以下措施来实现:一是建立相应的校长岗位津贴制度,岗位津贴要与校长培训成绩挂钩;二是培训与任用紧密结合起来,把校长培训成绩作为考核、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三是建立校长等级制度。如中小学校教师有职称等级一样,校长从事的学校管理专业,按其具体素养、履行管理工作职责的情况,也可以评为一级、二级、三级校长,将培训成绩与工作实绩结合起来考虑,有利于激发校长奋发进取,有利于校长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上一篇:医药制造业税收检查指南下一篇:任务型教学理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