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开展论文

2024-09-29

新媒体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开展论文(共11篇)

1.新媒体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开展论文 篇一

摘要:新媒体是由网络信息技术催生的新型媒体,且发展势头迅猛,受此影响,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冲击与挑战,所以,为促进传统媒体发展,加快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各高校必须在现有的课程教学内容上进一步创新,用创新的教学内容,培养符合新媒体社会背景下的人才,体现播音主持教学的根本。

关键词:新媒体;播音主持课程;副语言

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新平台,创新了节目呈现方式。但新媒体具有随意性,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对此,播音主持人必须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同时,高校也要实现教学内容创新,从使用技巧、副语言等方面提出创新方案。

2.新媒体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开展论文 篇二

关键词:新媒体,播音主持,技巧特点,分析

就广播电台播音行业而言, 能够迎合广大听众的日常需求才有利于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由于广播主持人在播音的过程中只能为观众展现出自己的声音, 因此就需要播音主持人通过特定的播音技巧来表达或传递某种情感。在新媒体环境下, 播音主持人既要充分掌握播音的技巧与特点, 也要在播音过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声音来增强事件的感染力, 并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

一、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台播音主持的技巧

1.播音人员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

播音主持人在播音时要做到以下两点:保持播音内容的条理性和播音语言的流利度。首先, 播音主持人应根据播音的话题对播音内容进行不断地拓展, 在这一过程中, 播音人员丰富的社会阅历能够保证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播音的话题, 避免给听众带来一种内容重复、枯燥的感觉,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播音的质量。其次, 在播音的过程中, 最忌讳出现断档的情况, 这就需要播音人员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工作经验的播音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对播音话题进行充分地发挥, 将播音工作进行完毕。此外, 播音人员在语言表达时不可以过分的口语化, 要保证播音的严谨性和可信性。

2.播音过程中要有丰富的情感融入

广播电台具有对人心灵上的透视作用, 能够使人与人之间产生心灵上的碰撞。而播音员就是广播节目与听众之间的桥梁, 听众可以通过播音员来了解广播节目的具体内容。因此, 在播音过程中, 播音人员融入丰富的情感可以拉近听众与广播节目的距离, 增加听众对广播节目的满意度和喜爱度。播音人员最好参与到广播节目内容的收集、整理过程, 这样可以提前充分地了解节目的内涵并增加自身的情感投入, 在进行播音时就可以为听众展现最真实的情感流露而不是自我情感的虚假捏造, 这样才能使听众自动融入到广播节目的意境中。

3.播音人员要善于感悟生活

广播电台播音没有具体的画面, 其中声音和语言是口头传播信息的必备条件, 如果播音人员在播音时所表达的语言苍白无力就无法满足广大听众的视听要求。播音工作做得是否出色, 就在于是否能抓住听众内心的情感, 能够通过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引起听众的共鸣。播音主持人应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大方向, 向人们弘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播音主持人要善于感悟生活, 只有在日常生活的冷暖中去体会人生的意义, 才能真正感受到听众的内心世界。

4.播音人员要注意播音时的语速、节奏

播音人员在播音时除了要有动听的音色之外, 还有就是要注意播音的语速, 一定要有轻重缓急之分。人的注意力很难在长时间内保持高度集中, 因此播音人员在播音时要学会用语调的高低变化来提高听众的注意力、调动听众的积极性。播音人员要掌握播音内容的重点, 在播报事件的高潮时要加重播音的语气, 让听众准确地接受到播音的重要内容。

5.播音人员在播音时要发挥出自己的优质音色

独特的优质音色在广播电台播音中能够占有很大的优势, 只有播音员要将自身的优质音色发挥到极致, 才能为自己的播音节目贴上特色标签, 以便于能够打造出独特的播音节目, 增加听众的数量。

二、广播电台播音主持的特点分析

1.播音事件的真实性

保持播音内容的真实性是广播电台播音的原则, 只有这样才可以为人民更好地服务, 才有利于维护人民的知情权。因此, 广播电台的播音内容在播出前一定要经过多方面的取证与审核, 不可以掺杂播音员纯粹的个人情感, 节目的观点要能够经得起社会舆论的质疑。

2.播音内容的及时性

新媒体视域下, 信息的传播和接收速度都有了大幅度地提升, 广播领域要保证播音内容的及时性, 这样才能够跟上社会的发展脚步。广播节目的内容应是近期内发生的大事件或者是舆论关注度很高的事件, 这样才可以引起听众的兴趣并满足听众的好奇心。

3.播音内容的简练性

播音员应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播音事件的内容进行简练的总结, 在播音时要做到播音内容形散而神不散, 避免出现拖泥带水的情况。同时在对事件进行总结时, 要突出事件的话题性, 这样可以提高播音内容的价值。

4.播音内容的独特性

在新媒体视域环境下, 信息传播的平台也在不断增加,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社会信息, 这就导致广播电台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所以, 广播电台一定要学会在竞争中另辟蹊径, 掌握一些独家新闻, 要保证它的吸引力, 这也是未来广播电台播音的发展之路。

5.播音人员要有亲和力

播音人员要有亲和力, 应将广大的听众朋友作为自己的知心朋友, 在播音时要表达出自己充满热情的情感, 让自己温暖的声音走进听众心里。因此, 播音人员要通过控制语气来表达自己对节目的情感, 在播音时要让听众感受到这是一位每天见面并可以交心的好朋友, 而不是一台冷冰冰的播放机器。

6.播音的内容和方式要注重创新

只有不断地创新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播音人员应吸取借鉴其他行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 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使播音节目的内容和方式更加多样化。还有就是, 要充分地融入时代特色以及新颖亮点, 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创新广播电台的播音方式。

三、总结

确实做好播音主持工作能够推进我国广播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在不同层次上有着不同深度的问题, 微观上来说其影响着广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宏观上来说其影响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中, 播音人员应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将更灵活的播音技巧运用在播音主持中, 这样不仅能够做好当前的播音工作, 还可以迎接未来更大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陈建茹.浅议广播播音技巧[J].新闻传播, 2011 (6) .

[2]李峥.广播电台新闻播音风格的多样化浅谈[J].当代广播电台, 2003 (10) .

3.新媒体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开展论文 篇三

关键词:新媒体 传播学 播音主持人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209-01

1 何谓新媒体

作为新生事物,新媒体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中,而各界人士也尚未对其做出明确清晰的定义。大体上说,新媒体是依托网络和信息通信技术进步而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媒体类型,诸如:手机媒体、博客、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将文字、视频、图片等融合于一体,从而具有很强的视听性。

2 新媒体的传播学新特点

2.1 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多种信息传播渠道,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传统媒体逐渐突破自身在传播方式方面的限制,并将各类传播手段运用到信息传播上,从而将传统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受众可以自主选择收听、收看时间和地点的传播模式。这一转变为受众提供了更多选择余地,从而使他们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并使信息传播更加灵活和开放。

2.2 超细分化的受众

在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呈现出小众化和分众化的特征。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加、媒体的不断变革都使得受众的细分化成为可能。受众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收看、收听的节目,尤其是新媒体技术使得每个用户都能拥有制作节目的能力,从而使节目形态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3 新媒体环境对播音主持人才的要求

3.1 角色转变要求

在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人的角色不仅是转述者和沟通者,而且逐渐成为内容生产者。除了自身所在的广播电视媒体,播音主持人大多都有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平台,而鉴于播音主持人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这些信息传播平台往往受到很高的关注,而这也使播音主持人不能在这些信息传播平台任意表达个人思想。他们所表达的意见必然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甚至会大于他们在从事本职工作时所带来的影响,有时公众还会将这一影响与其本职工作相联系,继而会影响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传播。由此可见,在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人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新媒体下的工作环境也要求播音主持人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文化素质。

3.2 综合能力要求

在新媒体语境下,各类媒体日渐融合并互相影响。虽然新媒体的发展无法取代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却促使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逐渐发生变化。举例来说,由于新媒体具有快速传播信息、互动性强和全面信息覆盖等特点,传统媒体需要打破固有的单向传播模式,电视媒体与互联网和手机的结合就是这一转变的力争。通过与新媒体结合,一方面电视节目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再传播;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加强节目与受众间的互动程度,吸引受众参与到节目中。一些节目甚至在微博平台上开设访谈版块,从而实现与受众的线上互动。这种转变也要求播音主持人不仅需要具备在传统媒体工作时的业务能力,同时也需要拥有全媒体观念,学习和运用在多媒体融合背景下作用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

3.3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求

在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人不再局限于原来的职能划分,而是需要更多地接触节目制作的多个环节,只有这样播音主持人才能实现与节目更好地融合。而介入节目制作中则需要播音主持人勇于创新,在节目中融合富有新意的内容。

4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人才的创新培养思路

4.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播音主持教学应充分利用专业小课的特点,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创设针对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话题讨论,并在此过程中融合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的教育。还可以通过设计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小课内容,以体现出播音主持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通过仿真和模拟广播电视主持的创作全过程,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节目的播音主持特点及创作手法,从而达到延伸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目的。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本内容,开放的信息渠道既能提高学生检索和遴选咨询的能力,也可以提供学生喜爱的教学课件,从而使教学更加鲜活并具有实效性。

4.2 专业课程教学及实践应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

首先,播音主持人的思维与语言能力需要加强。新媒体语境下,信息渠道不断增多,网络语言持续泛滥,主持人不仅要在纷繁的信息中提取精悍,还要避免因受网络语言的影响而导致节目不够严肃。网络语言有其适用的虚拟网络环境,而播音主持人面对的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因此需要对网络用语进行甄别使用。其次,播音主持人应具备操控硬件设施的能力。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播音主持人将更多融入到节目制作过程中,因此,操控硬件设施成为必备能力之一。也只有能够操控各类设施,才能承担节目制作中的各个工种,真正成为全能型人才。

4.3 注重培养运用多媒体平台传播信息的能力

多种类型媒体的融合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需要传统的播音主持人才掌握运用多媒体平台的能力,既要精于使用传统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也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平台。因此,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应更加注重培养运用多媒体平台的能力。

4.4 重视运用新媒体与受众进行沟通

手机、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增强了受众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间的互动,也为广播电视节目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播音主持人可以通过新媒体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和深度,同时,节目与受众间的互动也丰富了节目内容,扩大了节目在受众中的影响。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渗透要求播音主持人重视新媒体的运用,也要求播音主持教学加强对新媒体运用的重视。

4.5 利用新媒体塑造主持人个性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同时,创新成为节目成功的重要途径。然而,传播途径的增多既使信息获取成为易事,同时也使抄袭现象泛滥。各节目间相互模仿致使创新缺乏,播音主持人也缺少鲜明个性。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通过利用新媒体展现个人的特色,这不仅能够吸引观众,而且能够使节目和主持人本身更具权威性。

5 结语

3G技术推动新媒体向数字化、小众化和细分化方向发展,面对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必须创新培养模式,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培养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新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创新传播方式,满足受众需求,真正使受众获益。

参考文献

[1]赵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研究[J].新闻知识PKU,2013(9):70-71.

[2]刘想如.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应对思考[J].电影评介,2010(12):83-84.

[3]徐瑞阳.浅谈播音主持人的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2):137.

4.播音主持与新媒体的融合论文 篇四

关键词: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新媒体;融合新媒体盛行之下,传统的媒体从业人员也需要不断的有媒体融合意识,提升自身对新媒体的适应能力。新媒体主要是有别于传统电视、广播、报刊以外的网络媒体。新媒体因为电脑、电视、智能手机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扩张,赢得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在该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需要适应新时代氛围,合理的利用自身优势,提升职业应对能力。

一、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常见问题

(一)节目形式滞后

新媒体环境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节目形式多种多样,新颖创意的内容更多,同时对受众的感官刺激更强烈。一个节目如果不能在数秒或者几分钟达到有效的吸引刺激,节目内容缺乏高浓缩性,受众将不会持续的关注。当下的受众注意力集中能力更弱,需要不断的通过兴趣点来激发受众的关注动力。但是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中,整体的节目较为单板,对内容、形式审核更为严格,强调表述的字正腔圆,主持人只是编导在节目实现上的一种能工具,缺乏自主意识。部分主持人,对整体节目的掌握缺乏足够的能力,由于更多的依赖于编导的指引,因此更多会陷入照本宣科等状况,缺乏自主灵活性的把控。主持人自身缺乏强烈的魅力吸引受众。但是在新媒体平台中,很多主持人是整个节目的策划者与执行者,他们清楚的知道受众要什么,每个节目本身受关注点的情况都清楚的掌握,能够有效的发挥自身优势来吸引受众,意识节目本身的节奏把控方法。

(二)缺乏与受众的亲近感

在传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影响下,主持人更多属于单向性的传播内容,但是却无法知晓观众的实际感受与需求。新媒体时代与观众互动更为强烈,甚至很多处于在线实时互动,十分清楚受众的想法。虽然有些传统媒体开始运用新媒体平台辅助工作开展,但是整体的利用性不高,无法发挥融媒体的实际价值。不能更好的挖掘与观众互动的价值,了解观众情况过于片面。对于沉默的大多数观众想法仍旧缺乏实际的了解。真正在媒体上互动的观众只能代表部分意见,大量的情况被淹没。在主持风格上,部分过于严肃刻板,缺乏幽默趣味的亲近感节目氛围。

二、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与新媒体的融合(一)保持亲民风格

新媒体的特点就在于接地气,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不再是刻板严肃的宣传工具,而是一种满足人们生活趣味,休闲娱乐或者直白有价值信息获取的方法。对于这种特性,广播电视播音主持需要依据实际节目定位做好调整,在表述中需要保持更为直白、趣味、亲切的方式,避免过于深奥,减少受众考虑话外音的时间,让受众更为直接快速的掌握你的要点。要说出受众群体的心声,当然受众群体多种多样,因此要针对大众型或者针对性的说明,表达真实,避免虚情假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舆论引导。真实不代表就要丧失舆论正面引导。传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能够继续存在,其与新媒体非专业人员相比,其价值在于正向积极的舆论导向意识与能力,体现主持的专业性,不是信口开河。因此,在专业的基础上,能够适度的切合民众真实的感受与生活内容,找出其中的趣味以及意味深长的点做节目效果的营造。避免生涩难懂,一方面要有文化底蕴内涵,另一方面要做好文化内涵的通俗、趣味阐述转化。让有更高文化需求的人感受节目的底蕴,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内容,让主持的内容传播到更广的范围。让节目本身有“人味”,而不是呆板机械的表达。

(二)注重与受众互动

要积极的利用各种新媒体方式与受众互动,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其他互联网平台,需要方便受众实时互动,及时的掌握受众的感受。或者抛出与节目有关的生活话题引发受众的反馈。甚至可以通过互动来了解受众具体从事什么职业、年龄、兴趣爱好、节目接收方式、节目收听收看习惯等,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主持工作更为合理的定位与执行。一般情况下,当下最适合运用微信、微博互动,这种互动方式不会占用过多的节目成本,操作便捷,同时这种新媒体形式人们广泛运用,受众面更广。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积累节目本身的粉丝量,为后续节目的推广提供基础。甚至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做节目预告与宣传,也可以通过多种活动来做粉丝调查活动,更了解粉丝的需求。也可以通过发送的内容来观察粉丝的喜好,为节目的开展提供一定数据信息的支持。在节目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趣味话题的抛出来吸引粉丝参与。这种话题需要有较大的趣味性与分享诉求,同时也要让粉丝有话可说,避免曲高和寡。同时可以将粉丝反馈的情况成为节目本身的一部分,将有才的粉丝回答加入到节目中,分享给更多的受众。粉丝的力量实质上是很巨大的,同时粉丝中也有较多的藏龙卧虎之人,很多人都是各方面的专才,有着表达、思维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的借用这种优势来弥补节目本身内容的不足,同时也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主持人可以通过与粉丝的互动来增长自身的见识,更好的了解粉丝与广阔社会的各个层面细节,对后续主持工作的成熟提供帮助。甚至可以通过粉丝的反馈来了解节目走向的需求,甚至可以启发主持人掌握主持工作的创意。将粉丝普遍反馈的内容作为工作参考信息,一旦大量人群在反映有关问题,势必表面该情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属于节目本身挖掘出的社会热点问题,其参考信息更高。同时也需要做好信息的反馈保密,避免将不合时宜的内容公开,要维护粉丝的感受,避免对粉丝心理上的冲撞。如果形成心理冲撞不适感,会引发相同类型的粉丝在节目上产生负面情绪。

(三)注重舆论正面引导

作为主持人,要充分的意识自己面对着大量的受众,每个人达到想法多种多样,虽然不可避免的构成部分人想法的冲撞,但是要尽可能的保持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因为语言不当引发的负面社会问题。要注重表达上三观的正确,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安全性。同时避免对底层民众的讥讽,底层普通老百姓在某些方面会有更脆弱的情感承受能力,同时也有自身社会阶层的局限性,不能因为阶层局限而随意的嘲弄,避免引发社会某些阶层之间的矛盾。要积极的传播正面的思考,虽然要接地气,但是不是接触基层的“恶气恶习”,要将生活中朴实、温暖、趣味的部分播散出来,形成良性的社会影响。作为专业媒体从业人员,需要有专业媒体从业人员的素养。虽然新媒体广泛盛行,但是并不一定代表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只有坚持正面的舆论导向,才能获得社会上更多且更持久的认可,符合社会主旋律需求,同时也肩负起作为媒体的自身社会职责。保持正向的舆论导向不仅是国家宣传部门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的共识,是构建一个良好社会的基础,让媒体自身发挥正面社会影响力的价值。

三、结束语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转变风格与方式,从而更好的与时俱进,保持与时代情况下受众的需求,同时在赢得受众认可的情况下做好社会舆论导向的媒体角色。要充分的运用新媒体各种形式来丰富节目本身的内容与形式,同时促进与受众的互动,建立自身的粉丝文化与社会效益。要充分的注重粉丝运用的运用,甚至可以通过粉丝去带动社会的正面影响与潮流,发挥媒体自身的一种社会正面影响力。充分的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为传统媒体发展提供辅助。

参考文献:

5.新媒体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开展论文 篇五

摘要: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专门针对广播和电视培养的播音员与主持人队伍,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涌现的新媒体以及各媒体逐渐走向融合的新媒体环境的需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信息接收方式也不断的更新和丰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新的媒体环境也对从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主持人作为媒体业人员队伍中的一部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勇敢地接受挑战。许多主持人在新媒体的刺激下,开始进行职业规划,参加职业训练。

关键词: 新媒体 职业规划 职业训练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①

21世纪,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模式培养的主持人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在新世纪主持人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首先,从业者的具体职责界限越来越模糊,“播音员”“主持人”“记者”都只是一个称谓, 其本质都是“传播者”。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概念越来越宽泛,已经不仅仅指播音员、评论员,有时记者也充当了主持人的角色。比如美国2009年1月份上线的Global Post新闻网站,总部设在波士顿,共有18名的全职员工,包括高管、场销售人员和编辑,但有超过80个兼职记者,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在这个团队里,没有主持人,记者负责日常的采访、摄影、组稿、节目主持等各种工作。

其次,媒体形式的丰富和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主持人的影响力有待于提高。电视已经不是人们获得信息的唯一途径,手机电视、网络视频、手机报等成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信息传播打通了媒体间的壁垒,在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中,不同媒体往往从不同视角,发挥特长,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报道,用户的选择大大增加,而新媒体环境中的高科技渐渐抢夺了主持人的光芒,在这种 ①石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二页。情况下,主持人急需提高自己的作用和影响力。例如,微博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获得信息、交流意见的平台,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主持人。2011年,叙利亚战争爆发时,微博用户老榕改名为榕通社,从不同于央视的角度报道叙利亚战况,因为报道方式和选取角度的不同,二者的报道有差距,结果央视的主持人和记者受到了观众许多质疑。

再次,随着Web3.0时代的到来,用户的需求发生变化,这要求主持人的态度和观念也要与时俱进。用户已经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信息,反而更加注重自身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多媒体融合、并存的格局下,传播由传统媒体时代的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转变为多向传播,信息传播的互动性增强,公众的话语权不断增加。传统的主持人向受户灌输的方式已经不适用时代的需要。

新媒体发展的如火如荼,电视节目主持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必须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

大部分电视节目主持人都经过了专业的训练,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媒体的要求,主持人应该认识到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用户、主持人三者角色的变化,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对自己进行职业训练,为自己的未来制定职业规划。

第一,电视节目主持人需要具备的能力将更加全面。电视是集声音、图像等技术为一体的艺术,要求电视节目主持人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深厚的文化积淀表现不是靠主持人漂亮和帅气的外表, 而是要靠主持人雄厚的知识储备和出众的气质、修养。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对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人们希望主持人能具备多种才能,可以主持不同风格、类型、渠道的节目满足不同群体的要求, 这就需要从业者必须具备更多方面的素质。比如凤凰卫视的主持人,每人基本上都能担起两档以上的节目。

第二,学会和善于利用新媒体扩大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播音员、主持人的社会角色已由转述者和沟通者逐渐转变为内容生产者。在广播电视媒体之外,很多播音员主持人都拥有自己的博客、微博等信息发布平台。①前几年,博客成为一种新兴的写作方式,比如柴静,作为大家熟知的央视主持人兼记者,不仅将电视作为自己的主持舞台,博客也成为她的第二舞台。在自己的博客里,她 ①关杨,《新闻传播》期刊,《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思路研究》,2011.9 或是反思,或是采访手记,都让读者看到了这位电视节目主持人和记者的努力与付出,为自己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在新媒体环境下,播音员主持人的曝光率越来越高,所以新媒体环境对播音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创新是电视不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主持人适应新媒体发展需求的精神。媒体资讯业的迅速发展, 观众可以选择的机会增多了, 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 应该在不断的创新中抓住受众者, 在不断的创新中开拓受众群体。播音员主持人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主持的层面,而应该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节目制作的过程中去,在实践中创新。

第四,在新媒体环境下,加深对受众的了解和互动。新媒体时代更加强调用户的主动性,随着电视节目类型的丰富,受众选择的空间变大,不同电视节目的受众已经进行细分,为了吸引受众,电视节目必须更好的满足受众需求,主持人只有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交流才能了解观众的需求,工作才会有改进。

第五,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和理想,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多媒体融合时代,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具备传统媒体所要求的精湛的业务能力,还必须观照多媒体平台,具备全媒体观念,掌握多媒体传播所必需的技术手段。①

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在天津电台就“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做好主持人——《当话筒遇到微博》”座谈时提出“言论是媒体的旗帜,这就要求新媒体环境下的广播主持人要具备言论能力,即口语议论能力,对具有一定生发空间的社会话题能用新闻语言谈出观点”。虽然这是对广播主持人提出的要求,但同样也是适应于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持人要想谈出自己的观点,必须有足够的积淀,这就要求主持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完善自己。

6.新媒体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开展论文 篇六

在融媒体背景下,存在多样化的信息传播渠道,这样会使相关内容有所增加,造成整体系统纷繁杂乱的问题,内容质量时好时坏,表现为相关内容的.稳定性较差,特别是播音工作人员的信息内容显得尤为重要,这些都会对大众的行为和思想产生较深远影响。所以,对于播音人员来说,应充分重视信息内容质量的控制,要求内容符合时代背景要求,并严格挑选相关播报信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社会营造良好的稳定发展空间,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对于广大播音专业教师来说,则应重视进行基础理论知识传授,以不断提升学生的播音专业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信息的敏感性,能够快速捕捉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内容。

3.2学生自我专业化水平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融媒体背景下,考虑到多样化传播渠道的影响,形成了媒体发展互融的新格局。通过新媒体,能表现出更丰富的内容,进一步加大知识覆盖领域,有效促进各个媒体之间信息的相互融合与发展。这对于播音教学发展则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在具体播音专业教学发展过程中,应考虑积极实现各个学科相互融合发展,积极用相关网络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新闻等方面的专业课程相互联系,鼓励不断扩展学生视野,将边缘学科知识融入播音教学内容中。同时,还应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播音专业术语表达水平以及人际交流水平,开展网络采访、信息直播等活动,满足学生在多方面媒体活动中所具备的能力,实现自我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以便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发展中,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3.3播音主持教学中缺乏媒体技术的支持

7.新媒体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开展论文 篇七

1 新媒体发展对广播播音员主持人带来的挑战

1.1 综合知识能力的挑战

在传统媒体时代, 广播播音员主持人可以利用文稿照本宣科地解读一些需要传播的信息, 这也表明她们的综合能力相对欠缺。伴随新媒体时代的发展, 听众更加注重主持人的反应速度, 希望主持人在播信息的同时能够拓展信息的宽度和深度。宽度, 是指听众可以根据播音主持人传达的信息衍生到其他领域上, 收获更多的信息[1];深度是指通过主持人的讲解, 能够更好地了解信息的延展与内涵。传统媒体下主持人的专业知识较强, 但是在新媒体发展下, 主持人所掌握知识的宽度和深度相对欠缺, 因此主持人面临综合知识能力的挑战。

1.2 适应新发展时代的挑战

在新媒体未来的发展中, 主持人担任的工作会更多, 由于技术的更替, 机器的整合, 主持人或许会担任摄像、记者等综合性的工作。而不同的工种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和素养, 新媒体发展要求主持人更加德才兼备, 能够身兼多职。

2 新媒体发展对广播播音员主持人带来的机遇

2.1 主持方式的多样化机遇

网络的普及、新媒介的诞生是新媒体时代的两大特征。在新媒体时代下, 主持人可以借助这两大特征实现更多的主持任务。网络平台上微信、微博等多样化的社交软件, 一方面可以获取网络最新消息, 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与观众的互动, 可以利用观众发布的评论观点作为丰富主持内容的方式;新媒介下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触摸屏电视已成为家家户户都能够拥有的产品, 而在节目的主持中, 同样可以利用这些新事物达到节目传播的目的[2]。例如, 触屏电视的使用增强节目的生动形象感;互动节目中平板电脑的使用, 强化互动形式的简约化、便利化。

2.2 内容的多样化机遇

在新媒体时代, 节目内容的来源不再局限于节目组, 渠道更为广阔。首先, 网络的时效性、便捷化, 主持人可以利用网络的最新消息、网友的评论消息等;其次, 观众与主持人的互动内容也是主持内容的新来源。例如:对于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来说, 可以结合新媒体发展潮流, 多元化的内容来源, 建立自己的网站丰富主持内容, 同时树立个人独特的主持风格。

2.3 加强互动的机遇

互动也是新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 在新媒体下长期单方面传播的主持方式也有所改善, 当下, 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明显增加, 主持人也增加了节目中与观众进行互动的次数, 可以通过微信、微博与观众交流、查看观众留言, 也可以通过视频通话和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例如:在娱乐节目的主持过程中, 可以设置客服专线电话, 在这个环节中, 主持人直接在节目中打电话给观众, 与观众聊天。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 还有效丰富了节目内容[3]。

3 结语

媒体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 新媒体发展具备所有的媒体功能, 且更加方便快捷。在科技发展日益强大的今天, 群众对于媒体有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是对于媒介, 还要求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安全、方便、快捷。新媒体要与传统媒体结合, 主持人要具备应对新媒体发展中存在的挑战的能力, 同时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使自己的主持事业能够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新媒体发展对广播播音员主持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22) .

[2]周勤勤.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播音员主持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网络新兴电台“喜马拉雅”为例[J].通俗歌曲, 2014 (7X) .

8.新媒体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开展论文 篇八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在新的社会形态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媒体形式,使得信息的传递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而作为人们和信息之间的媒介,媒体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目前面临着新媒体的带来巨大的挑战,需要主动去寻求创新和突破,这样才能更加适应听众、观众的改变。同时,作为传统媒体的从业者也就需要去创新、改变,只有这样才具有竞争力。

关键词: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创新

虽然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但这对传统媒体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广播、电视在媒体中的传播

作用依然无法替代,但面对着越来越挑剔的听众和观众,广播、电视等媒体能否更好的发展,就看广播、电视能否就目前的形势做出创新和改变。广播、电视主持人是广大听众、观众对于节目中最直接的感受,主持人在节目中是直接面对着听众和观众,所以说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广播、电视节目,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节目的主持人自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节目主持人是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新时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创新的重要性

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来说,他们在节目中对电视节目进行操作,在电视播音工作中的地位非同小可。要想使电视节目影响力进一步提高,那么给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提出了一个非常大的要求,应该提高自身的良好素质,使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具有一定的魅力。只有主持人的语言魅力有了一定的增强,才能使电视节目更具影响力与感染力,这样才能促进广播电视在媒体行业有更好的发展。广播在媒体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是人们接触节目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播音主持人开展节目的重要载体,主持人借助这一载体与观众展开密切的交流与互

动,将语言表述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所以新时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进行创新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主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传统媒体中,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的工作令人羡慕,人们通过广播、电视获得全部的信息,除此之外,很难有其他的途径再去了解信息,播音主持人就是人们获得信息的纽带。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习惯,广播、电视不再是人们获得信息的唯一途径,新媒体、自媒体的出现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第一手的信息,在这个信息 的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传递者。这样的改变,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只有创新和改变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利用自身的优势,努力去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淘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给了人们获得信息的新的选择,但这并不是人们放弃广播、电视的全部原因,就目前的广播、电视节目播音主持来看,主持形式单一,缺少活力,这样的形象在逐渐的在人们的印象中形成。可是在新媒体中,播音主持人的表现与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让人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感觉,主持人轻松活泼、机智有趣的表现让主持人的个性得到了更多的表现,新的主持风格、主持形式对主持人来说是新的挑战也是重大机遇。新媒体为媒体人提供的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其更加广泛的传播途径,可以让自身的个性得到表现,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媒体人的事业将会发生巨变,甚至出现更多的可能性。正是新媒体的这种包容性,不仅可以让传统媒体的从业者获得机会,同时还提供给了更多人从事主持的机会,比如跨界主持早已屡见不鲜。广播、电视主持人、媒体从业者面对着众多的机会,也面对着更多的竞争。

广播电视主持需要创新发展

在当前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下,广播、电视主持需要面对着许多困难,这些困难迫使广播、电视主持必须进行必要的创新,不仅仅是主持人自身需要适应行业发展趋势,观众的挑剔选择,还要注意节目形式、节目内容、节目制作等各方面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让信息的传递更加的迅速快捷,人们获得的信息更加的广泛,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在众多的同质化的节目形式、内容中,只有创新才能

让观众眼前一亮,从而获得更多的观众,但是播音主持在创新同时,还是应该向人们传递社会主流文化、传递正能量、传递真善美,只有朝着这个方向的发展创新,最终才会使播音主持人自身更具竞争力,节目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顺应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才能发展的更好更久,才会让人们记得更长的时间。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创新发展的方法

4.1 播音主持人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新媒体的出现让播音主持人的工作门槛变得不再那么高了,任何有能力的、敢自己个性的人都可以从事这项工作了,这让这项工作的竞争性 的变强了。相比于之前跨行业来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来说,科班出身的播音主持人在专业素养上具有先天的优势,不过,这并不能让其坐以待毙。任何人,任何时间都不能放弃学习,只有让自身的业务能力不断的提高,这样才能不被超过,甚至淘汰。在不断的学习

提高中,要形成自己的特点,使观众更容易的记住自己。作为媒体行业的从业者,播音主持人,应该保持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实事求是,在工作中向社会、向观众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的主流文化,做一名合格的媒体人,这是一名媒体人最基本的要求。播音主持人需要能够具有很强的现场控制力,因为在节目中,经常会出现突发情况,此时就需要主持人临场处置。播音主持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清晰的思路,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要根据节目此时的进展,合理的去引导节目的进行,这就需要播音主持人平日里的丰富知识积累和专业化的训练,再经过节目的不断历练,最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播音主持人。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断地钻研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节目中表现自己,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4.2 播音主持人需要自身的特色

播音主持人是直接面对观众的,播音主持人的表现直接影响着观众对节目的欣赏。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应该具有其独特的特色,或是大方稳重,或是活泼有趣,或是机智幽默,一个鲜明的特色将使播音主持人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在节目中,播音主持人会收获观众的喜爱和

赞美,个人获得了名誉,同时使得节目变得更加出彩。比如:央视的主播朱广权,因其幽默的风格,被大家称为“央视段子手”。这一不同于其他主播的风格,让观众记住了他。播音主持人想要具备鲜明的特色,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很高的文化素养和传媒的专业技术。一个播音主持人具备了这些专业的综合能力,才有可能创作出更好地节目。比如:央视主持人董卿,既可以看到她在各种大型晚会中出色的表现,也可以看到她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表现,不同的节目,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董卿,她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不一样的董卿。

4.3 播音主持利用新媒体形式创新发展

在新媒体快速的发展背景下,作为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应该更快的融入到新媒体的应用中,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改变原来的思维方式,来弥补传统媒体所欠缺的。例如,加强节目的线上与线下互动,做到多位一体,通过设置各种活动来创新发展,增强互动性、趣味性。播音主持人要时刻具有创新意识,从播音主持形式,播音主持风格,节目内容等全方位的去创新。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不放过任何一点创新,从观众的角度去创作节目,思考问题,不断的对节目进行更新,不断的去引领观众。

结论

播音主持本省就是一件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如今又要面对新媒体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所以,所有的播音主持人都应该在自身素质、知识储备、业务能力等各个方面都不断的学习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去尝试、创新,才能不断的给受众者带来更有内涵、更有创意的节目,让受众者可以享受到新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媒体行业的不断创新,将使我国的媒体发展更具竞争力,让我们的优秀文化可以更好地传播。

参考文献

[1]张华.新形势下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空间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7(19):196-197.[2]陈丽萍.新时期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空间探讨[J].戏剧之家,2016(19):2,266.[3]王理想.新时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发展趋势及艺术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6(11):100.[4]曹秋敏.简论中国播音主持艺术的形成[J].大众文艺,2013(24):199-200.[5]刘思伽.创新在播音主持艺术空间的拓展分析[J].大众文艺,2013

9.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业务 篇九

播音主持工作的地位:1播音主持处于广播电视的最前沿2播音主持又是广播电视的“中介之序”3是联系党、政府、人民的纽带和桥梁

播音主持工作的作用:1传递信息,体现态度,揭示语义内涵表明实质,具有了解和认识社会的作用。2传达感情,形象具体生动,吸引感染受众,具有鼓舞教育激励作用3规范美化语言,建设语言文明,具有语言表达的审美示范作用。

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规范要求:1牢固树立责任意识2勤奋敬业德艺双馨3自觉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4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5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规范播音员主持人岗位工作的意义:1有助于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2有利于提高播出质量3有助于塑造良好地媒体形象

播音员主持人良好地语言习惯:1注重语言规范(语音、词汇、语法规范)2注意语音的高雅文明,富有内涵避免粗俗3注重语音表情达意的真成自然4培养较为流畅的语言表达习惯5日常生活中注重语言的品味

普通话特点:1音系比较简单,音节结构形式较少 2音节中元音占优势 3四个声调抑扬分明且高音成分较多 4音节间间隔清晰 5词的双音节化和轻重格式的区分、儿话音,使得有声语言表达更准确丰富

播音发声的基本要求及方法: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变化自如 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原则:1坚持真实原则2准确3密集4迅捷5精美

串联语的特点:1篇幅短小、内容精炼2见缝插针、针对性强3依赖语境、借景生情4寓理于情、情景交融

串联语的功能:1衔接转换功能2补充完善3阐发和点化4沟通和交流

备稿六步:1划分层次2概括主题3联系背景4明确目的5分清主次6确定基调 话题的引入:1开门见山直切主题2抓住重点择要推荐3触景生情借景抒情4以小见大以事醒人

话题的衔接:1引用资料逐渐推进2设置冲突引人入胜3言简意赅画龙点睛4巧用重复突出重点

话题的结束:1首尾呼应,评论点题2以情感人,触动心灵3梳理归纳,概括要点4由此及彼,引发联想5正确分析,合理建议

新闻类节目包括:新闻消息、新闻评论、新闻专稿 新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1正确理解稿件内容与精神实质2体现新闻节目的时效性和时机性3准确把握播读分寸4根据节目与稿件需要实现播读风格多样化 新闻消息播读要求:1叙事清楚2新鲜感强3语言朴实4节奏明快

新闻类话题主持基本要求:1坚持正确舆论导线2坚持正确的创作道路3符合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新闻消息播读要求:1叙事清楚2新鲜感强3语言朴实4节奏明快

文艺类文稿播读的总体要求:1理解原作是理解稿件的基础2明确节目播出目的,把我编辑意图3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揭示主题,调动情感4把握好内行的欣赏者、热情的介绍者、共赏的知音者的创作心理状态5把握好与录音素材配合的技巧6掌握好必备的语言技能

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形象:声音形象、屏幕形象、社会公众形象 塑造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意义与作用:1有助于塑造媒体形象2有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 播音员要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1加强与集体的合作2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更出色的做好这个集体对外的代表,不辜负机体对个人的期望。

塑造播音员主持人形象的具体要求:1职业着装的基本概念和搭配技巧(遵循国际通用、具有礼仪规范的TPO着装原则,既时间地点场合;符合广播电视传播特点,与节目内容风格保持一致;适合个人特点)2发型3化妆4实物配戴 表现职业形象的基本要求:1体现媒体责任和个人品德2符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3尊重大众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4体态与节目的统一5语言与体态的协调

10.新媒体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开展论文 篇十

1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广播新闻主持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相比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这也为我国当前的广播新闻主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与过去相比,我国广播新闻节目的受众范围开始大幅减少。各式新媒体平台都依附于网络,而网络作为当前信息传递的最主要渠道,与传统广播新闻节目相比具有更加自由、更加灵活、更加及时、更加多元化等多种优势。加之手机、电脑等设备的广泛使用,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这也使得各类新媒体平台拥有了更强的竞争力。归根结底,导致这一类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1 我国广播新闻主持工作相对较为保守

从一定意义上讲,广播新闻主持工作者在一定意义上充当了传统媒体的思想领袖,无论是对新闻进行简单的播报抑或是对新闻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与评价,都会对广播新闻主持工作者在外界的形象发生一定的变化。换而言之,广播新闻主持工作最主要的标准是播出安全,即保证录制的节目不含有敏感性或是不正当的言论,并且可以宣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这样的做法使广播新闻主持节目的质量得到了保障,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这也极大程度上限制了节目的进一步发展[2]。

1.2 我国广播新闻主持工作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广播新闻主持工作结构仍然延续着传统的工作分工模式,即使有些新闻节目已经意识到网络以及新媒体平台的重要性,但仍然只是将录制的节目照搬到了网络上,并没有根据网民的实际需求进行更改。不仅如此,有些广播新闻机构已经开始创建了自身的新闻客户端,但是利用程度并不高。互联网媒体可以在事件发生之后第一时间将信息进行传播,这无疑要比传统的广播新闻方式更加快捷。传统广播新闻工作方式在这一方面便很难占据主动地位,不具有明显优势。在这个基础上,各个广告投资商对于网络媒体平台的重视程度自然也远远高于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从而使得广播新闻的收入渠道进一步缩小。

1.3 我国广播新闻主持工作技术较为落后

由于传统工作理念的桎梏,我国广播新闻主持工作技术一直以来并不能有着明显进步。新闻工作者的本位思想过于严重,使得各种新型技术如新媒体技术的实施工作难以有效落实。这也使得我国广播新闻主持工作难以进步,整个节目制作过程与节目受众相互脱节,缺少了必要的互动与交流过程。除此之外,广播新闻机构也缺少相应的技术型人才,难以对广播新闻主持工作媒体化、网络化进程进行推动,无法在近期内实现工作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2 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广播新闻主持工作的创新措施

虽然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对我国的广播新闻主持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让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完全暴露出来。但是新媒体技术的崛起对于广播新闻行业而言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机遇,只要能够顺应时代的需要,采取相应的创新措施,必然可以让我国的广播新闻主持工作更加高效。

2.1 加强新媒体平台构建

新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之间只是处于一种对立的关系。恰恰相反,我国的传统媒体方式应当加大对于新媒体平台的开发力度,通过网络与新媒体技术提高光波新闻主持工作的效率,提高广播新闻节目的传播范围。当然,仅仅依靠新媒体平台是远远不足以让广播新闻主持工作发挥自身全部特色的,因为新媒体平台仅仅是电视新闻媒体功能的一种传播渠道,其对于广播新闻而言并不具备自主功能。但即便如此,广播新闻媒体也需要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提高对于新媒体平台的重视程度,根据观众或是听众们的实际需求融入新兴技术,以实现新媒体平台与创新产业链的共同构建,从而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通过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来完成广播新闻主持工作综合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2.2 加强管理机制的创新

对于我国广播新闻主持工作而言,在工作内容与传播渠道方面进行创新工作只是形式上的创新,而对于管理机构与组织结构的创新才是从本质上更新广播新闻主持工作的方法。在当前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新闻的价值已经远非过去能够相比,但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由于广播新闻的播出时间并不是特别自由,往往会造成新闻缺乏时效性的现象,从而使新闻价值大幅下跌。新媒体平台最重要的竞争点便在于其可以将新闻信息在短时间内扩散到较大的范围中,而想要达到这一效果必须对广播新闻主持工作得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进行调整。比如,为了能够让广播新闻媒体与新媒体平台更好地合作,需要控制新闻工作的生产流程,确保各个环节的开放性,以便两者更好地相互融合;其次,在管理领域也需要结合当下互联网环境与新媒体环境进行规划,逐渐完善已有机制,在保证新闻价值的同时通过广播新闻主持工作进行正确的新闻解读、评价以及舆论引导。

2.3 加强工作人员素质培训

在互联网应用广泛的今天,各类新媒体不断产生,但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单一新媒体的竞争力仍然要小于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这也是主流媒体在经过长时间发展之后所留下的底蕴。尽管如此,新媒体平台的重要性仍然不可小觑,尤其是对于广播新闻主持工作者而言,必须掌握充足的新媒体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加有效的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从而实现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正是因此,当前的广播新闻主持工作中对于同时掌握传统媒体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人才极为需要,在进行招聘工作时可以着重考虑应聘者的综合能力,为后实现跨学科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数量在全社会来说非常少,真正能够为广播新闻主持工作的更是寥寥无几。对此,广播新闻工作者可以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此来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整体创新能力,推进广播新闻主持工作的发展进程。

3 结束语

在当前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如何全面提升我国广播新闻主持工作的效率,从而提高广播新闻节目的生命力与综合竞争力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充分发挥出广播新闻节目的新闻传播与舆论引导价值之余加强其创新性能,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中我国广播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其还需要注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工作结构的整体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把控发展机遇,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优势。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的人类社会已经正式进入到了一个媒体盛行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所具有的竞争力被极大程度地削弱,对于我国广播新闻主持工作也是如此。文章对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广播新闻主持工作的创新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让广播新闻主持工作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播音主持,创新

参考文献

[1]周瑞.新媒体背景下媒体新闻的创新[J].媒体时代,2015(10).

11.7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词汇 篇十一

朗读 把文字材料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经过创作,把文字内容准确、清晰、富有感染力地传达给听者,语言表达具有规范、质朴的特点。

朗诵 把文学作品内容清晰、感情丰富地表达出来的一种语言艺术活动。它以文艺性为其特征,可辅以适当的表情动作,为观众或听众进行引人入胜的表演。

播音发声学

播音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播音的发音机制和发音方法为研究对象,内容涉及语音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有关学科。它力图通过观察和实验手段探讨播出的发音机制和正确的发音方法。播音发声学目前的研究范围包括:播音的呼吸方式和机制,播音的发声状态和声带活动方式,吐字器官的动作方式与共鸣腔的使用,各种嗓音疾患的防治等。

发音器官

人体参与发音活动的器官。根据这些器官在发音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吐字器官和共鸣器官。呼吸器官包括肺、膈肌和胸廓.它们为发音提供所需的空气动力。

发声器官 包括喉头和声带,其作用是在空气动力推动下,发出可供吐字器官和共鸣器官加工的声音。吐字器官包括唇、齿、舌、软腭、硬腭等,它们对发声器官产生的声音进行加工,形成具有意义的语音。共鸣器官由口腔、咽腔、鼻腔和胸腔构成,它们对形成语音、扩大音量和丰富音色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发音器官是由生理作用各不相同的人体器官构成,当这些器官参与发音活动时,它们被称作发音器官,形成一个具有社会功能的独特系统。除了上述各器官,耳在发音过程中具有不可少的监视和调整发音动作的特殊作用。因此,有的语言学家认为人耳也应被看作是发音器官。

声道 由人体发音器官构成的能够发出语音的特殊结构。语音学使用这一概念多指喉以上的空气通道,这一通道的形状变化,对于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质有重大影响。声道可分为鼻腔通道和口腔通道两部分。近年来,一些语音学家在更大的意义上使用声道这一概念。声道不仅涉及喉以上空气通道,而且包括喉以下的.空气通道。这样,所有的发音器官都包括在声道范围内,构成一个由管子、阀门和腔体组成的特殊空气装置。声道的两种划分方法是根据不同研究目的形成的,前者的重点在于研究一般语音的形成,后者则强调包括语音区别在内的声音的各个方面,例如语调、音色变化等等。

共鸣腔

起共鸣器作用的声腔。人体声道中的共鸣腔有4个,它们是口腔、鼻腔、咽腔和胸腔。发音时,口腔、鼻腔和咽腔的空气容量能与喉中声带的振动发生共鸣。而发音器官的活动可带动各腔体形状发生变化,使声带振动声音中的不同频率得到加强,形成不同的语音。胸腔共鸣在一般语言中并不影响语音的形成,但它对语音音色有很大影响,因此受到语言艺术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语音学也将其列入研究范围。

基音

发音体复合振动形成的乐音在听觉上是一个音,实际上是由不易分辨的许多谐音组成,其中频率最低的第一谐音是基音。语音中的元音是乐音,其音高由基音决定。汉语中的声调和语调的音高变化都是由基音高度变化形成的。

泛音

发音体的振动一般为复合振动,由听觉不易分辨的若干谐音组成。在乐音中,频率最低的第一谐音是基音,与它构成倍数关系的其他谐音称为泛音。泛音的多少和强弱比例决定这个音的音色。音质与泛音有密切的关系。泛音决定人声的特征,并影响语音的音色和含义。

音质 语音中与意义有关的音色特点。它由语音的共鸣特征构成,共鸣特征取决于声遭中各共鸣腔的形状。共鸣腔的形状主要是由吐字器官唇、舌、软腭的位置决定的。依据不同音质,我们可以将不同的语音区别开来。除了与意义有关的音色特点,人们还经常在涉及一般音色时使用音质一词。见“声音色彩”。

声音色彩

发音过程中持续表现出的具有个人风格的声音特点。也称为音色或音质。这种超出语言意义的声音特点是由发音的音高、响度、速度和音色混合而成的。除了发音器官的个体差异,它还与发音人的社会背景有密切关系,声音色彩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发音人的感情状态及具体语境。对声音色彩,人们常常根据个人感觉,概括为:“明亮的”、“宽厚的”、“沉闷的”等等。

自然音域 不经过专门训练就能自然流畅发出的声音的高低范围。它与人们日常言语使用的音域范围有密切关系。根据声部划分,男低音的自然音域约从82赫兹至261赫兹;男中音从110赫兹至329赫兹;男高音从130赫兹至349赫兹;女低音的自然音域约从174赫兹至659赫兹;女中音的音域范围约从220赫兹至698赫兹;女高音的自然音域范围从261赫兹至783赫兹。

话声域 人们在日常言语中所使用的音域范围。一般认为话声域位于人们整个音域范围的底部,表现在音阶上,约有5至6个音的宽度(5至6度)。据测定,男子的话声域约在110赫兹至145赫兹之间。音阶位置约在a到d之间。女子的话声域一般比男子高8度,频率范围约在220赫兹至295赫兹之间。音阶位置处于a到dl之间。话声域常因语言不同、发音器官构造的差别,以及情绪、环境、言语风格不同或有无发音训练而存在群体和个体差异。

极限音域 又称生理音域。是一个人可能发出的最大音高范围。不论音质如何,只要能发出的声音都包括在内。极限音域不仅因性别不同而有差异,而且随年龄而变化。据统计,成人男声的音域下限约为65至87赫兹,上限约为493至587赫兹,音域范围约35个半音。成人女声音域下限约为l30至174赫兹,上限约为659至886赫兹,音域范围约28个半音。

腹式呼吸

以膈肌活动为主带动肺扩大或收缩的呼吸方式。人体膈肌有较大的升降能力,可以带动肺进行不同程度的扩大和收缩运动,为发音提供不同量的空气动力。腹式呼吸是人在平静状态时采用的主要呼吸方式,但这种状态下,隔肌上下活动幅度很小。播音中有人有时采用腹式呼吸,但活动幅度比平静状态要大,活动次数也更多,腹部有明显的下沉和扩张感。

胸式呼吸 主要利用胸廓运动使肺扩张或收缩的呼吸方法。典型的胸式呼吸又被称作锁骨式呼吸。吸气抬肩是胸式呼吸的重要标志。这种呼吸方式进气量小,容易引起颈部和喉部紧张,影响播音效果,一般不采用。播音时出现胸式呼吸的现象表明呼吸处于非正常状态,其原因除了缺少正确训练,还多与心理过分紧张,影响膈肌运动有关。另外,进食过饱,身体姿势不正确或某些膈肌疾病。也会造成胸式呼吸的现象。

胸腹联合呼吸 膈肌升降与胸廓扩张收缩相结合的呼吸方法。胸腹联合呼吸是播音员应掌握的基本呼吸技巧。播音的发音时间长需要气息量大及要求进气快时,单纯腹式呼吸常常不能满足需要,这时常使用胸腹联合呼吸。胸腹联合呼吸的关键是呼吸控制,要求播音员在呼气发音过程中,吸气肌肉群仍然维持一定力量与呼气肌肉群形成对抗,以控制呼出气流的强度及速度。动作要领是:吸气时口鼻同时进气,膈肌下降,肋下部向两侧扩张。这时会有腰部发胀、小腹“站定”的感觉。呼气时小腹开始收缩,吸气肌肉群不立即放松,使膈肌有控制地上升,两肋有控制地回缩,气流有控制地流出。这样不仅可使音维持较长时间,而且使声音富于表现力。胸腹联合呼吸也广泛运用于歌唱和表演艺术中,但控制方式与播音略有不同。

丹田气

我国传统戏曲声乐艺术描述呼吸方法的术语。“丹田”一词源于道家,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之分。古代戏曲艺人所说丹田是指下丹田,位于脐下二、三指间。他们认为好的发音来源于气息控制,并根据实际感觉总结出“氤氲自脐间出”的说法。现代语言艺术工作者大多对丹田气持肯定态度。认为它符合艺术语言发声需要。但从生理学角度对丹田气的控制方法所作解释并不相同。有人认为这是被强化的腹式呼吸,也有人认为这就是目前艺术语言发声广泛采用的胸腹联合呼吸。

呼吸支点

本为声乐艺术术语。指呼吸过程中可感的、能对发音产生控制力的部位,如丹田、肋的两侧下端。有时也指发音过程中对声门下气息压力的感觉。呼吸支点只有在声门下保持一定气息量,维持一定压力的状态下才会明显感觉到,一旦气息用尽,支点的感觉也就不存在了。呼吸支点是随着呼吸控制能力提高而逐步取得的。初学者常用卡紧喉部、闭紧声门的方式来追求支点感觉,这是不正确的。

偷气

发音过程中一种无声补充气息的方法。当发音速度快或句子长.没有较长停顿补充气息时,往往需要利用短暂的顿挫无声地补充气息,这种听觉上不易察觉的换气叫偷气。在播音和其他艺术语言中,偷气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呼吸技巧。偷气一般可以在稍有停顿的词尾进行,紧接词尾用较快速度从口鼻吸入少量气流。这种方法只能提供短时发音用的气息,作为补充气息使用。

抢气 发音过程中一种带有吸气声的补气方式。播音中,当句子较长、节奏急促或感情强烈时,气息消耗很快,常常要在句与句之间或句子中可停顿的地方急速补充气息。抢气是以口部进气为主的快速补气方式,气息通过声道时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声。结合感情和内容需要,适当利用抢气,可以形成特殊的声音效果,使语言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而使用不当则会破坏表达的完整性。抢气在通讯和文艺类播音中使用较多,在消息、评论播音中使用较少。

就气 熟练使用气息的一种技巧。播音中虽遇有停顿,但由于表达的需要,并不急于补充气息,而是利用体内存有的余气将话说完,称作就气。在许多场合,就气不仅可使语句保持完整,还可以增加语言的感情色彩。就气是播音中常见的气息使用方法。

喉音 发音时喉部过于紧张发出的声音。它使语言带有令人不舒服的沉闷挤压色彩。发喉音时声带收缩,两侧声带紧密闭拢,整个喉部都处于紧张之中,破坏了正常发音的自如状态。这种发音毛病以男子为多,它不仅降低了声音表现力,同时对声带也有损害。消除喉音要放松喉部,使声门略微打开。

鼻音 鼻腔共鸣过度形成的声音。分为开放性鼻音和堵塞性鼻音。鼻音会影响语言清晰度,造成声音色彩单一,削弱声音表现力。播音中常见的开放性鼻音多由于软腭呈下垂状使过多的气流冲入鼻腔造成,调整发音方法一般可以纠正,但有些生理性软腭下垂则需通过医疗手段解决。堵塞性鼻音是鼻腔出口堵塞造成的,常见于生理疾患,如上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甲肥厚等,通常要经过医疗手段进行医治,用发音方法很难调整。

音包字 人们对某些发音含混现象的听觉印象。播音中的音包字常常是由于辅音发音成阻力度不够、元音不到位、舌隆起点不明显、整个舌位偏前或偏后等发音方法产生的。另外,发音时的习惯性圆唇或习惯性扁唇,以及片面追求鼻腔共鸣音色所造成的发音不清晰也会给人音包字的感觉。

心理源性发声障碍 播音中因过分激动或紧张造成的结巴或发不出声音等现象。人发音是不需特别加以注意的熟练化动作过程,如果对发音动作过分注意,会影响发音的流畅,形成发音错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心理紧张都会影响运动中枢的活动,造成发音器官肌肉活动失调,影响发音器官的动作。这种障碍如不能及时克服,可能会形成发不出声的严重后果。播音中常见的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发声障碍有结巴、习惯性发音错误、语句开头发音困难等等。纠正方法以清除心理负担为主。

吐字归音

我国传统戏曲声乐艺术的发音方法。它根据汉语语音特点,将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旧说称“出声”)、“立字”(旧说称“行音”)、‘归音”(旧说称“收音归韵”)三个阶段。通过对每一阶段的精心控制,使吐字达到清晰有力、珠圆玉润的境界。~般认为,明代沈宠绥的戏剧理论著作《度曲须知》为吐字归音理论奠定了基础。清代李渔、徐大椿等人也曾就吐字归音方法提出过自己的见解。他们对发音阶段的划分标准和划分方法认识不同,但都以字头、字腹、字尾三分法为基础,并承认每个字音中都有一个用于‘锾音长曲”的字腹。吐字归音作为~种发音方法,已从戏曲艺术逐步渗透到歌唱、话剧、播音等艺术语言实践中。播音对吐字归音的要求是:出字要叼住弹出,立字要拉开立起,归音要到位弱收。近年来,语言工作者对传统的吐字归音方法做了整理,认为口腔开度是翅分字腹的标准,一个字音可以没有字头、字尾,而只有字腹。字音的响度和长度应当集中在字腹上。

口腔控制 为使语音准确清晰,声音圆润集中而对口腔各发音器官的发音动作进行适度调节。它包括一系列动作要领,其中主要要领有:提颧肌、挺软腭、打牙关、松下巴以及吐字归音中的唇舌动作要领。口腔控制是播音员发声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是初学者从松散的发音状态向训练有素的发音状态过渡的重要一步。

提颧肌

播音发声训练口腔控制要领之一。颧肌提起时,口腔前部有向上抬起扩张的感觉,鼻孔略有扩大,上唇贴紧齿面。提颧肌对提高声音的亮度和字音清晰度有明显作用。颧肌提起时面部似微笑状,提颧肌是吐字的动作要领。它以颧肌活动为主,同时也包括面部其他相关肌肉的活动。

打牙关

“打开牙关”的简称。播音口腔控制要领之一。指上下颌在发音时要有较大的开度。上下颌开度对发音的清晰度和音色变化有一定影响,播音员应有扩大上下颌开度的能力,以适应播音的要求。打牙关是初学播音者需掌握的基本要领。其状态可通过体会啃苹果的动作感觉到。

挺软腭

播音发声训练中口腔控制要领之一。发音时上口盖抬起,略有打哈久的感觉。挺软腭可以扩大口腔容积,有效地增加声音的圆润度。同时可以避免发音时过多气流冲入鼻腔。造成鼻音。挺软腭是松散的口语发音状态与播音发声不同点之一。

松下巴 播音口腔控制要领之一。发音时下颌向内微收,开合动作保持自然。松下巴是灵活发音的必要条件。初练时可用手扶住下巴,放松肌肉,然后缓缓抬头打开口腔,再缓缓低头闭口,体会松下巴的感觉。有人在播音时下颌动作僵死,引起喉部紧张,使发音不流畅。造成这种状态常常与对发音动作过程缺乏正确认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下颌动作上有关。

口部操 运用吐字器官不出声的活动,使各器官获得灵活控制能力的一种方法。它用人工设计的各种动作来加强吐字器官的肌肉力量和精细控制能力。口部操有多种,一般包括上下颌开闭。唇的展撮,舌的伸缩转动等几项。其中以唇舌练习为多。口部操不仅是提高发音能力的一种训练方法,同时也可作为发音前的准备活动。

声音弹性 播音时声音形式对不同播讲内容和形式的适应能力。声音弹性包括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实与虚、明与暗、刚与柔、厚与薄、纵与收等多层次对比变化。获得声音弹性是发声训练的主要目的。我们在进行声音弹性训练时,不仅要注意声音的形式变化,同时也要注意导致声音形式变化的感情.因素。

播音基础理论

播音语言表达的基础理论,是中国播音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从备稿到播出这个过程中基础性的理论问题。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是播音基础理论的核心。怎样理解和感受语言内容,运用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重音、停连、语气、节奏等技巧使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以及播音表达的诸种规律都属于播音基础理论的范围。

播音语言特点

中国人民广播电视播音语言具有以下特点:1.规范性:播音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几方面必须符合汉语普通话所规定的要求。2.庄重性:语言表达真实、质朴、落落大方,庄重而不呆板,令人信服。3.鼓动性:情真意挚,爱憎分明,引起共鸣。4.时代感:语言表达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氛和时代特点,语气洒脱、节奏紧凑,信息传递新鲜跳脱。5.分寸感:语言表达准确恰当,不瘟不火。6.亲切感:态度恳切、谦和。

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 包括播音创作的原则、特点、过程、方法、要求,是播音员在每一次播音中都必须遵循的创作道路。它要求播音员站在无产阶级的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听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的再创造,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坚持正确的创作道路,要反对“唯情论”、“唯美论”和其它违背播音剖作规律的不良倾向。

广义备稿

播音员掌握稿件,表达稿件的思想文化基础及语言基本功的锤炼,实质上是播音员的修养问题。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其中新闻性节目时效性极强,具体准备藕件的时间往往十分紧迫,这就要求播音员平时注意各方面的学习和积累,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较广博的知识和生活体验,较丰富的艺术修养和熟练的语言表达技巧。它为播音再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狭义备稿 播音员播出稿件的具体准备方法、要求和步骤。理解稿件应做到以下6步:l.弄清结构:了解稿件内容,把内容联系紧密的段落归并为大的层次,按逻辑关系把自然段划分为小层次以便使内容播得紧凑、清楚。2。概括主题:主题即中心思想,理解愈深,主题概括愈集中准确。3.联系背景:主要是联系稿件的播出时的背景,包括两方面: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有关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具体的现实情况和变化。考察背景可显露稿件真切的现实意义。4.明确目的:所播出稿件在德、智、美方面所要实现的社会意义、作用,播音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和遵从的诱导方向。5.确定重点:对直接集中体现播讲目的的重要环节要心中有数,播出时要善于突出主要内容,带过次要内容,使播音清晰醒目。6.把握基调:要把握稿件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语言艺术要讲究“不瘟不火”,分寸恰当、贴切,全篇的思想感情运动既要统一,又要富于变化。

播音背景

稿件播出的背景,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与稿件内容相关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即“上情”);二是指有关的社会现实情况,认清现实发展变化中的主流和支流(即“下情”)。把稿件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去考察、衡量,是认真准备稿件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联系背景,就是要求播音员紧密联系实际,深化和丰富对稿件的理解、感受、明确稿件播出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分寸,从而更深入、更准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更热情地为听众或观众服务。

播讲目的播讲具体稿件在德、智、美三方面所要实现的社会意义和作用,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所要遵从的诱导方面。准确把握播讲目的,才能提挈全篇,使播音“有的放矢”。

具体稿件的宣传目的是广播电视宣传总目的的具体化,是稿件作者意图的升华。目的是稿件的灵魂。播音员明确目的的过程,是对稿件层次、主题、背景认识深化的过程,是对稿件理解和感受的再一次飞跃。播讲目的对于把握播讲的重点、基调,及外部技巧的运用都有重要的统帅意义。

播讲愿望

是播音员明确播讲目的后产生的某种主观愿望。播讲愿望植根于对广播电视传播的宗旨中,积极参与现实生活的满腔热情和为全中国人民、为全世界人民服务的崇高目的。

播讲愿望具体产生于对稿件内容的深刻理解、强烈感受,特别是对背景、目的的正确认识、生动体会。播讲愿望可以促使播音员高标准、严要求、力排干扰,全力以赴地进行创作。

播音重点

稿件中最集中、最典型地表现主题的地方,最得力、最生动地体现目的的地方,是最浓重地抒发感情的地方,最直接最恰当地感染听众或观众的地方。

明确播音重点是落实播讲目的的重要环节和前提。把握重点从语言大单位讲,要抓重点部分、重点层次、重点段落;从语言小单位讲,要抓重点小层次、重点句子。重点的分布,大体有集中或分散两种情况,即有的集中在一两个部分、层次、段落,其他部分、层次、段落都是非重点;有的散见于全篇,在较多的段落或层次中存在。

播音基调

稿件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每一篇稿件都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分量:有的昂扬有力,有的深沉坚定,有的悲愤凝重,有的喜悦明快,有的豪放舒展,有的细腻清新,有的热情颂扬,有的愤怒批判„„这些都属于基调的范畴。

基调是稿件全篇的色彩和分量的反映。随着稿件内容的发展,感情色彩和分量总要不断变化,因此基调具有“统一而有变化”的特点。而这种变化,既是形成稿件基调的具体因素,又受稿件基调的统辖制约。稿件基调必须由播音基调表现显露出来。播音基调是播音员对稿件理解和表达的统一,是播音员所把握到的稿件总的感情色彩、分量与播音的声音形成的统一。

感受 播音员透过文字符号联想到客观事物,从而接受其刺激产生内心反应的过程。包括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

播音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理解语言内容的基础上迅即产生感受,并使之融合在播音的语言中。

形象感受 由语言内容引起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方面的内心体验。这些具有形象性特点的感受是在想象和回忆中映现的,诸种感知觉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作用:由个别感知,进入综合感知的领域。

逻辑感受 播音员对于体现在语言链条中的并列、对比、递进、转折、主次、总括等多种逻辑关系的内心体验。它深化着播音员的思维,获得语言内容进行的推动力,使播音环环紧扣,完美和谐,有了充实的内心依据。

具体感受和整体感受 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都是从稿件的具体环节上产生的具体感受。各个环节的具体感受的深化,形象感受与逻辑感受的结合,对稿件内容与稿件形式的感受,综合为整体感受。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都是以语言内容为依据,并掺和着播音员的独特感受。整体感受以具体感受为基础,又深化和影响具体感受,整体感受应融合贯穿到具体感受中。

态度

播音员对语言内容的估量、判断和评价。它是具体的,随语言内容变化的;无论肯定或否定,赞扬或批评都应该是鲜明的,分寸恰当的,这些体验和评价还要贴切地体现在播音的有声语言中。

思想感情运动状态

播音员对语言内容盼具体感受不断深化,引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从积聚到迸发,随着内容的发展,情感不断变化的状态。对象感、情景再现、内在语都是使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重要手段,它们都离不开宣传目的的引导和制约。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是为了准备好充足的内心依据,以便使深刻的思想,丰富的感情形之于声,及于听众。

情景再现 为了把稿件准确生动地再现给听众、观众,而采取的迅速调动情感的一种手段。这是一种联想想象活动,以稿件提供的文字为根据,展开再造想象,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播音员脑海中不断浮现,形成连续的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和情感。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再现。

内在语 稿件文字语言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显露出来,没有直接显露出来的语句关系、语句本质。播音要深刻,就要努力挖掘文字后面更深一层的意思,把握好播讲目的,把握好语言链条的承续及语句本质的差异,使有声语言富有深刻的内涵和生命的活力。

对象感 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播音员产生交流感的一种心理技巧。播音员坐在播音室面对话筒、面对摄像机播音,此时“目中无人”却要努力做到“心中有人”,一方面要对听众、观众进行具体设想,依据稿件提供的条件对他们的收听心理进行分析估量,使播音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就播音员自我感觉而言,要时时处处地在想象中感受到听众、观众的存在和反应,由此引起更强烈的播讲愿望,更饱满的感情,强化着播音的语言表达,从而产生情感上的“交流”与“呼应”。

停连

有声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技巧之一。在播音的语流中声音的休止、中断,属于停顿;那些有标点而不显中断的地方属于连接。停连,是在有声语言行进中的“标点符号”,停连要按文意、合文气、顺文势,自如地服从思想感情运动的需要。一般归纳为10类:区分性停连、呼应性停连、并列性停连、分合性停连、强调性停连、判断性停连、转换性停连、生理性停连、回味性停连、灵活性停连。运用时应注意停连的位置、时间、停顿前后的衔接。区分性停连在语言序列中,能区分语意,符合听觉习惯,有助于受众理解的停顿或连接。

区分性停连 就是要通过停连的安排区分语言序列成分,表达出清晰的语意。而区分过细或不加区分,只能造成模棱两可的语意。

呼应性停连 有声语言的行进中,有前呼后应性质的停连。有呼无应和有应无呼都会造成语言序列的紊乱,给人以“前言不搭后语”之感,造成逻辑链条的残缺。

呼应性停连在全篇结构上也有重要作用。倒叙、插叙、补叙的前文和后文运用呼应性停连可以使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并列性停连

在语言行进中显示并列关系的停顿或连接。

较多的并列成分,在停顿上不宜生停硬顿,在有内容关联时,可把相近的并列成分归为一组,组内并列成分之间停顿时间可以稍微缩短,各组之间停顿时间匀称。

在无内容关连时,可以根据数量分组或四、三、二、一或一、三、四、一等等,尽量避免各组数量相同,以减少一板一眼的印象。

并列成分多,分组时一定要注意组内和组间的停顿时间不可过于悬殊,保证各并列成分的相对独立性,否则,会弄巧成拙。

分合性停连 能够显示语言序列中合——分——合的分合关系的停连。

在并列关系前,往往有领属性词语,在并列关系后,往往有总括性词语。在领属性词语之后或总括性词语之前,都有较长时间的停顿,比并列关系之间的停顿要长。

另外,“有”字句在播音中较为常见,“有”前停顿,还是“有”后停顿,的确相当灵活。不过,从分合性关系上是可以掌握其大概的。

不管有无冒号,冒号在什么位置,我们主张看“有”后面的情况。

1.“有”后并列成分少,或以“等单位”、“等负责人”、“等200多人”之类作结的,一般在“有”之前停顿,这样,“有”领属作用不会削弱或遗漏,语气较亲切自然。

2.“有”后并列成分多,或无“等单位”、“等负责人”、“等200多人”之类作结的,一般在“有”之后停顿,这样,“有”的领属作用大大加强,不会遗漏,语气也有庄重的意味。

分合性停连用在全篇,引出下文的领属性停顿和总结上文的总括性停顿,比比皆是,必须善于驾驭,才有利于语言链条的完整。强调性停连

为了强调一个诃、一个词组、一个句子、一个小层次,而对停顿和连接进行的恰当处理。

停顿上,可以在强调的成分之前之后,也可以在前后同时停顿,相形之下。那些不强调的成分之间,停顿时间缩短,甚至连接。

在播音中为突出语句目的,强调性停连常和重音结合起来运用。

判断性停连

为显露思维过程,表现思索、判断而运用的停顿或连接。在判断性停连的运用上,要避免“走过场”(并没有判断的真实感受)和“乱判断”(即处处句句判断,真正需要判断时,反而被切碎被淹没)。

转换性停连 显示由一个意思变成另一个意思,由一种感情变成另一种感情的转换关系的停顿和连接。在稿件内容发展和展示的情况下,有声语言必须随之转换。

转换性停连有时并没有“但是”,燃而”等关联词,播音中不能因此而忽视转换性停连的处嚣。

生理性停连 为表现人物生理上的异态,所引起的语流不畅、断断续续的状态而运用的停连。

如:人在生命垂危时还惦记着工作时的断断续续的嘱托话语,恰恰衬托出人物的崇高境界。播音时在停连的安排上要注意:1.语意不能模糊;2.精神实质必须突出;3.生命垂危也稍作点染,才会达到生动感人的效果,突出“神似”。

回味性停连

为给受众留有想象、回味的时间而安排的停顿。这种回味性是因播音员具体思想感情的运动延续下去的结果,是受众从有声语言中有了具体感受之后的心理反应。

在非回味性词语之后要缩短停顿时间,在回味性词语之后,停顿要足。如果旬句衔接播下来,也能听清楚内容,但总觉兴味不浓,运用了此种停顿,便会给人回味的余地,收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灵活性停连

在播音中,灵活性停连正是指在从稿件内容出发,在允许的范围里,停连处理应当保持较大的灵活性。语言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变化”,任何停顿和连接都不应是呆板的、生硬的,特别是急稿播音中,不可能把每个停顿和连接都安排得妥贴,应该在停顿处理上做到“活而不乱”,“出奇制胜”,灵活多样。

重音 有声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技巧之一。播音中为突出明晰地表达出具体的语言目的和具体的感情色彩而着重强调的词或词组,叫重音。重音的问题实际上是词或词组在句子里面的主次关系问题。不同于词的轻重格式中的重读音节。确定重音的位置,选择重音的表达方法,都要从具体语句着手,从全篇稿件着眼。重音表达方法多种多样,并非只有重读,而应依内容、环境、情感而定,诸如:低中见高、弱中加强,快中显慢、虚中转实、连中有停,以及各自的相反情况等等。

并列性重音

表示语言序列中并列关系的词或词组。只要是并列性语句,都会有并列性重音,而且至少会有两个,它们在该语言序列中一般处于大体相似的位置。并列性重音显示着并列关系中的区别性,那些重复出现的相同词语一般不作重音。并列性重音在体现语句目的的过程中,对稿件层次、段落或全篇的结构起着支柱或筋骨的作用。

比喻性重音 增强语句目的的形象性、可感性而采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词或词组。

对以比喻为主的句子,要善于抓住比喻部分的核心,抓住比喻意义的重点,不可简单地把全部比喻部分都作为重音,更不能把比喻的次要部分作为重音。

比喻性重音要获得具体、形象的感受,表达时切忌生硬突兀。

拟声性重音

描摹场景、烘托气氛的语句中,着重形容声音的状况的象声词。象声词并不全处于重音位置.有不少情况句子本意和重点不在描摹声音上,特别是在出现对比、强调等重音时,拟声性重音便退居其后。拟声性重音的表达要求感受,但不必维妙维肖,甚至变成口技,在新闻、通讯播音中尤其不可做作。

肯定性重音 稿件中对事物表达肯定态度的词语,如“是”、“有”等。它们一般肯定这些词后面的对象,如果这些对象在上文已经出现,本句只表达肯定态度,强调判断的确定无疑,这些词便必然地成为肯定性重音。

肯定性重音与递进、转折、对比等旬式也有较密切的关系。

反义性重音 为揭露、批判荒谬论点和错误言行,为揭示言不由衷的虚假语气,为表示播音员不同意、不赞成的态度所予以强调突出的词或词组。

反义性重音,文字上貌似正面肯定,实质上恰是表示否定;不论褒贬,要从反面去把握。反义性重音的确定,必须抓住最有代表性、最能揭露其错误实质的词,表达时既不可一带而过,也不可字字着力。

对比性重音

为了达到对比目的,渲染对比气氛,突出对比观点,深化对比感情,能够造成对比性的词或词组。对比性重音至少有两个,要注意对比性重音与并列性重音的区别,一定要区分主次,相反相成,表达时不可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递进性重音

显示语句递进关系的词或词组。递进性重音总是向着一个方向推进的,后一个重音要比前一个重音揭示更新、更深的含义,展现更新更多的事物。

按照事物发展过程行文时,新的概念、新的事物陆续出现,很自然地形成了递进性重音。在有情节的稿件里,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还有一种联珠旬式,上句末和下句首的词或词组相同或基本相同,重音的递进性更为明显。此外,递进性重音还有时落在一些关联词上,像“还”、“也”„„一些假设、.条件复句的重音也包括在这一类中。递进性重音具有揭示语言链条的承续性的作用,因此,把重音连接起来可以形成较为醒目的贯穿线。在这个贯穿线中,上文出现过的词语在下文便处于非重音位置。

呼应性重音 揭示上下文呼应关系的词或词组。呼应又分为线索式呼应和分合式呼应。线索式呼应一般是相似句在全篇稿件中几次的出现。如《白杨礼赞)中的“我赞美白杨树”。

分合式呼应,有领起重音、分列重音、总括重音的区别。

转折性重音语句中显示语意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方向的关键性的词或词组。转折性重音与递进性重音不同。递进性重音揭示同一方向的进展,转折性重音揭示不同方向的变化。

转折性重音 有时是关乎主旨的重赢.,有时只是再递进的反衬。不明此理.在有声语言行进中,就容易以“一定之规”应付:千回万转,缺乏文气。

强调性重音

语句中,符合播讲目的、符合稿件重点,符合形象需要,符合论证需要,在程度、范围方面加以伸缩的词语。

时间数量词,当言其短时,强调数词;而当言其漫长时。则强调量词。

物资数量词,重音位置一般不变,但在强调的程度上可言其少,也可言其多。

还有一种重复性重音,也属于强调性重音的范围。遇到这种重复性重音不要回避,更不要以“重复出现的不能作为重音”这一认识限制自己。其实,这种重复的词正是为了加强效果给人以强烈印象,不敢强调是不合原意的。

语气 播音语言表达的重要技巧之一。在一定的具体思想感情支配下具体语句的声音形式。由于全篇稿件和整个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的要求,由于各个语句的本质不同,语言环境不同,每一个语句必然呈现出“这一句”的具体感情色彩和分量,并表现为千差万别的声音形式。这里语气的色彩和分量是语句的灵魂,但必须固着在一定的声音、气息的形式、形态中。

语气的色彩和分量

语句包含的是非和爱憎等。是非,是指正确、错误、反对、支持、赞扬、批判以及严肃、亲切、郑重、活泼、坚定、犹豫等态度方面的具体性质。爱憎是指挚爱、憎恨、悲痛、喜悦、热望、焦急、恐惧、疑虑、冷淡、愤怒等感情方面的具体性质.态度、感情交融一体,可以展现各类语句的丰富多彩。

语句中所包含的是非、爱憎方面不同程度的区别,也可以叫作分寸、火候。这分量,有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其分量的差异正是我们要具体把握的,并

要在表达中用重度、中度,轻度来分别。分量在比较中显露。一篇之中,一句之中相同或相类似的感情色彩都因主次不同而有重度、中度、轻度的差异来具体表现。

语气的感情色彩和分量,必须以真、善、美为标准,以对稿件的精心分析、具体感受为根基,以播音员的真情实感为血脉。在播音创作中应把握语气的感情色彩和分量的可感性,要让受众能够具体感受到,避免空泛和笼统。

语调 语气的声音形式是语调。一般把语调分为四类:平直调、昂上调(上扬调)、弯曲调、降抑调(下降调)。“四种语调”说主要是从声音高低上考虑,往往把某种感情与某种语调直接挂钩,容易丧失有声语言的多样性、丰富性。实际上语调还应研究声调、轻重格式,高低强弱,快慢、停连、重音等方面的综合变化,才能得到语调的完整形态。语势根据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有声语言中语句发展或行进的趋向和态势,它包括声音强弱、高低、长短、气息深浅、多少、快慢,口腔状态松紧、开闭,舌位前后的综合变化态势。播音的语流应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呈现波浪式,体现典型性。它有5种基本形态:波峰、波谷、上山、下山、半起。语势同语调可以并用,但必须坚持思想感情与声音形式的和谐统一,必须避免那种把某种思想感情纳入某种声音形式机械对应的做法。

节奏 有声语言的运动形式。根据全篇稿件的语言内容和播音员思想感情的起伏所造成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节奏表现为声音形式中可比因素的对比与组合。节奏的运用方法有:欲抑先扬,欲扬先抑,欲慢先快,欲快先慢,欲重先轻,欲轻先重,运用中应加强对比,控纵有节。

语感

对语言(含书面语言、有声语言)的一种直觉,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感受能力和驾驭能力。语感是以记忆、联想、想象、模糊识别和情感活动为主的综合的心理反应。文化素质较高,语言造诣较深的人,通过在长期语言交际中获得的关于语言的直觉,能够在接受语言信息的瞬间,迅速把握语言符号系统所表达的全部意义以及感情色彩上的细微差别;另一方面,又可以凭着准确、敏锐地对语言的感知驾驭语言信息的发出。语感是人们在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过程中凝聚起来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

话筒前状态 播音员在话筒前工作时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它是播音成败的关键。良好的状态应该是:信心十足,积极从容;排除杂念,精力集中;愿望强烈,有感而发;松弛自如,气随情动。话筒前想技巧、太紧张、改缺点、装样子等毛病都是获得良好状态的障碍,应努力克服。

播音表达规律 体现播音工作语言表达特点的共同规律。它包括:l.思维反

应律,2.词语感受律,3.对比推进律。4.情声和谐律,5.呼吸自如律,6.自我调检律。

词语感受律

播音表达规律之一。播音员一旦感受词语的。刺激.就能迅速地联。想感受到文字代表的客观事物,特别是对关键的词语能引起心理反应,善于精细、灵动地感受词语的具体色彩,以准确表达作品的情理,使听者得到比文字更强、更深的感受。感受不深.播音往往平淡、冷漠。播音员对词语感受锐敏,才能准确地表达词语的内涵和感情色彩。

思维反应律

播音表达规律之一。播音员播音时必须引动和保持敏锐的反应、活跃的思维,必须遵循宣传内容和目的展开思想感情的运动,这是准确、及时、高质量、高效率播出的不可违反的规律。

对比推进律 播音表达规律之一。在播音表达中对内容的不同态度、不同情感、不同色彩、分量,在声音高低、快慢、强弱、松紧上产生的对比,并在一定目的指引下形成有声语言向前推进的跃动态势,从而显示出方向性和目的性。

情声和谐律 播音表达规律之一。播音中要处理好感情与声音之间的关系,要求感情饱满,声音适当节制,不一味追求声音响亮,高低悬殊;也不是一味压低,虚声虚气。同时声音的对比、起伏变化,不应超过感情对声音的要求而导致声足情欠。节制声音为的是使表达充实、贴切,不是平淡冷漠。

呼吸自如律

播音表达规律之一。是播讲时气息通畅、不散不僵、有多有少、有快有慢、变化灵活的状态,呼吸自如既有人体内气体交换的生理需要,更是表意传情的心理需要,在话筒前播音只有因情用气,气随情动,才能完成各类节目的表达任务。

自我调检律

播音表达规律之一。播音员播音时始终都应伴随着自我检验、调节,再检验、再调节的反复推延的活动。包括生理、心理的一切有关语言活动的自我感觉。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对有声语言的酝酿、行进过程中的体验、发现、检验和调节,使播音再创造完美和谐。这种自我调检是长期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

文体播音理论 播音业务理论是中国播音学的组成部分。它研究的对象是广播电视节目中新闻(消息)、通讯、评论、对话、文艺、主持人、现场报道等各类文体的播音,着重解决各文体播曾的个性特点在播音表达中体现出文体的不同样式。播音创作必须从稿件的内容和形式出发,不同体裁的稿件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它要求播音的声音形式与之相适应.否则会失去体裁变化的意义,降低可听性,影响宣传效果。

新闻播音

经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把新闻稿件用有声语言传送出来的播音创作。这里特指消息的播音。新闻播音的语言必须具有庄重、朴实、清新、明快的特点。

播音员应具有一定的新闻敏感,它是“了解情况,把握政策”、长期积累的过程在话筒前的凝聚和升华。这种新闻敏感是捕捉新鲜点,使播音具有新鲜感的基础。播音员应能迅速抓住各条消息的新鲜点,调动自己处于一种“先睹为快”之后那“一吐为快”的状态。播音要做到叙事准确清楚,态度分寸得当.字正腔圆。富有朝气。语句力求紧凑规整,把握“感而不入,语尾不坠”的新闻播音样式。

新鲜点 新闻稿件中的新闻事实及其现实意义的关键内容。它着重体现在消息本身的新鲜之处,是播音员备稿工作中的重点。播音员可以从新闻事实的内容及发生的时间上,从消息中反映出来的思想观点及表现角度、手法等方面来把握新闻稿件的新鲜点。播音员的政策观念、新闻敏感、知识结构决定着新鲜点把握的准确程度。明确新鲜点可更好地调动播音员的播讲愿望,深化创作的内在依据,正确地安排重点,把握基调,解决好表达方面的问题。

通讯播音

对通讯稿件进行有声语言再创造的播音活动。

通讯播音要求播音员有深刻的理解力、灵敏的感受力、丰富的想像力。要正确地把握作者意图,获得真情实感。通讯播音要做到叙事线索清晰、立意鲜明;表达细腻、点染得体。叙述要舒展自然,描绘要生动形象,议论要态度鲜明,抒情要有感而发。播音流畅自如、转换自然、抑扬有致、游刃有余。在话筒前,调动自己处于一种“深受感受”之后那“心驰神往”的状态,播音中着重把握起伏顺畅、收纵自如、入而不陷、语尾多变的语流样式。

评论播音 广播电台或电视台播发自己撰写的评论或转发其它来源的评论的播音活动。评论侧重于论述道理,它的根本目的是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指导人们正确地去认识和行动。评论播音必须透辟地把握稿件内在的逻辑关系,并用鲜明的态度表达出来。语言表达要做到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论述有力。播音中着重把握张弛有致、舒展从容,重点起句常高,论断语势多降的语流样式。

对话播音

在广播中通过两人或多人面对面说话来阐述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知识、介绍先进经验的一种传播方式。

对话一般通过假设人物的交谈来播音,生活气息浓厚、语言通俗活泼。可使听众犹如置身于对话的场景中,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迪、教育。

在对话播音中,播音员是以特定人物的身份出现,对人物要进行类型化扮演。要求对话具有个性化和行动性,使听众能从特定的内容、人物的特征以及表达方式中,准确地把握语言特点,给听众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这种扮演不同于戏剧中的角色扮演,分寸要合适,神似是主要的。对话播音,对话是形式,讲清问题是目的。对话双方要态度积极热情,要有浓厚的兴趣,听、想、说要和谐一致,要真正交流起来,围绕明确的语言目的相互应和。对话播音是两个人或几个人共同播。

一篇稿件,对播出目的、人物分析、语言环境、总体结构以及语言技巧,都要有一致的看法,只有加强共同备稿,配合才会默契。

文艺播音 广播电台、电视台文艺稿件中对串联词、解说词、评价稿件等有声语言再创造的播音活动。串联词、解说词的播音是不能离开文艺节目的录音或录像素材独立存在的。播音员的有声语言只有和音乐、歌唱、音响或画面等素材配合起来,才能使文艺节目立体化,让听众、观众获得形象化的感受。起到吸引、感染听众、观众的作用。文艺播音要求播音员对所介绍的文艺作品的内容、主题、艺术形式、特点风格有较深的了解,积极开展形象思维活动。播音员要以介绍者的身份出现,在节目与听众、观众之间起桥梁作用。要避免客观、冷漠或自我陶醉的现象,既不喧宾夺主,又不模糊含混。要与素材中的画面、语言、音乐、效果基调统一,变化一致,有主有从,相辅相成。要注意素材与播音语言的内部联系,播音的插入要自然、连贯,不露痕迹,使整个节目和谐一致、浑然一体。文艺播音在语言上不但应有讲述性,还应有欣赏性,成为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持人节目播音以节目主持人身份在固定的广播、电视节目中对听众、观众进行的播音创作活动。

主持人应当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从播音角度看更需要深厚的语言功力。主持人的语言要规范,用气发声、吐字归音要训练有素,应懂得和善于运用有声语言的各种表达规律和方法,并有较强的应变和临场发挥的能力。

主持人不是在扮演角色,语言与形象不可戏剧化、程式化,是以个人身份同听众、观众进行交谈式播音,他们的语言要质朴、热情、亲切、自然,交流感强,并具有较鲜明的个性特色,但其个性必须与节目的性质、特点相适应,必须以更好地达到节目的宣传目的为前提。

播音身份 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在播音中所处的地位。一般说,播音员在消息、通讯、评论中的播音,是以电台、电视台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转述的。播音员在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中,应该准确完美地表达新闻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以增强新闻的可信性、说服力、感染力和鼓动性。文艺播音中,播音员是以热情的介绍者的身份出现,这个固定身份运用了隐含的第一人称。

播音以第一人称的身份出现最恰当的形式,是节目主持人,这种身份有助于产生平易近人的直接宣传效果。

播音员在不同类型的节目中要善于把握不同的播音身份,产生相应的传播心理状态,以使传播过程中的双向心理活动更为畅达、恰切。

录音素材 广播记者在采访中采录的语言、音乐、效果等原始音响材料。在广播节目中,播音员的有声语言往往与录音素材混合播出。以播音员的话为主时,录音素材起烘托、陪衬、证实等辅助作用。以录音素材为主时,播音员仅仅起串连或解说的作用,播音语言从属于录音素材,为其铺垫引路或是解释、说明。两者有主有从,相辅相成。

广告播音 在电台、电视台用口播或配以图像进行解说的形式,向听众、观众介绍商品、报道商业服务内容的播音活动。

广告文字较集中精炼,时间受到一定限制,播音必须以听众、观众听清为前提。要求播音员有多种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色彩变化丰富。配乐广告、电视广‘告中。播音要与音乐、画面融为一体,既新颖活泼,又富有特色。播音语言格调要高,而且具有鼓动性。

体育解说

体育比赛中,在现场报道比赛实况的播音活动。有广播体育解说和电视体育解说两种。它使听众或观众如身临其境并获得有关比赛的详细情况。广播听众要借助解说对现场进行了解。要求解说对运动员在场上的动作、表现、关键的场面、现场气氛以及运动员、教练员的具体情况,以至比赛规则,有关的背景材料进行详细生动的描述或评论。

在电视上,观众是借助画面以及解说来了解比赛现场的,因而解说应在画面报道的基础上进行。由于摄像的角度或场地的限制,画面时间的短暂,反映现场情况不可能十分充分、妥贴,解说员要加以必要的说明、解释和评价,以补充画面的不足,但要给观众留有思考的余地,减少一般性和不必要的描述,可多一些评论。

体育解说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采访能力、现场应变能力,以及体育专业理论和知识。解说要思路敏捷、词汇丰富、口齿灵利、语言简炼、准确.绘声绘色。要公正、客观,避免偏袒一方。对现场要如实地解说,但对某些不宜解说的场面则应回避。防止复杂罗嗦、重复。解说中,穿插一些对听众、观众有启发性的体育知识、战术分析以及预测比赛的发展趋势都是必要的。对一些有趣的情景、戏剧性的场面也可适度报道,但不要过分。现场情况多变,解说要烘托出热情紧张、扣人心弦的气氛,要快而不乱。解说员的情绪自始至终应与赛场的气氛和谐一致,并力求适应听众、观众的心理状态。

口播新闻 电视播音员出现在电视屏幕前,用口头播送的形式报道新闻。口播新闻适合播送难以用图像表达或没有录像资料以及“刚刚收到的”最新消息。有时播音员背景部分切入与所播内容有关的画片、图表等,但有声语言是主要的表达手段。口播新闻在一次新闻节目中穿插使用,报道明快简捷,可以增强时效性。

口播新闻在语言上的要求与电台新闻播音基本相同。只是由于有图像出现,语言更接近生活,因此,外部技巧的运用要适度,切忌生硬、虚假。播音员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反映着对稿件的理解、具体态度。感情。要求播音员仪态大方,面部表情与所播稿件内容一致。防止表情呆板、冷漠或夸张、做作。为造成与观众亲切交流的客观效果,播音员要选择适当时机抬头,运用眼神传达自己的感情态度,但要真看,不要频繁和敷衍。备有提示器的播音,要防止目光呆滞。

口播新闻要求电视播音员化妆朴实,衣着大方。

电视新闻片解说 电视新闻中,播音员在画面外对画面内容所作的介绍、说明、解释、评论,补充画面难以反映或不能完全反映的新闻事实。播音员的创作依据有画面也有稿件。解说部分的有声语言要与画面所反映的事实一致,做到声画和谐。由于新闻片解说是对必要的内容进行补充,因此播音员的思想感情运动要与画面变化相一致。在画面变换时,解说也应融入画面,承上启下,不应突兀,转折、衔接要自然贴切。

电视专题片解说

播音员在画面外为电视专题片做的解说。解说词和画面是播音炅创作的依据。要求播音员了解专题片的画面、音乐和音响效果,并懂得一些编导知识以获得对专题片全面的、整体的较为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如其分的表达方式,以与专题片相协调的播音风格进行解说。解说应与画面、音乐、音响效果等成为和谐的统一体。专题片是以画面为主。解说对画面起着解释、补充、烘托和引导的作用,解说切忌喧宾夺主,更不应游离于画面之外。

宣读式 新闻播音表达方式之一。适用于法令、公告、章程、决议等文件的播音。宣读式播音是书面语言的口头转述形式。这种表达方式吐字力度较强,语句规整、语气庄重。它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广播中宣读战报、政令等文件时形成的。播音速度较慢,对社会舆论有重要影响。

播报式 新闻播音表达方式之一。适用于时政新闻、经济新闻以及外事活动等消息的播送。播报式似读非读,似说非说,既庄重又自然,既严谨又亲切。这种方式有利于体现新闻的特点,反映时代的气息以及稿件本身的新鲜感。

播讲式 播音的表达方式之一。适用于社会新闻和知识性、趣味性节目。播讲式介于说与读之间,它半说半读,说的成分多,近似在谈话,播音亲切、自然。一般用声变化不大.吐字规整灵巧。

交谈式 播音语言的表达方式之一。它吸收了播讲方式中吐字准确、规整,富于音乐性的长处外,也吸收了口语中的亲切自然和机敏灵活等长处。这种播音语言流畅,语句松紧变化较多;吐字力度不大,但颗粒清晰,轻巧灵活。

固定腔调

播音中一种固定不变的、格式化的刻板的声音形式。其表现特点是语言格式化,主次不清,停连不当,音节与音节,句与句之间间隔平均,高低轻重、快慢缓急缺少变化,四平八稳,一板一眼。在语言表达技巧上存在着一个固定的模式,表现手法单一,干变万化的内容都用固定的腔调去表达。由于这种声音形式不动真情,游离于稿件内容之外,所以语言无活力,有人称之为“唱调”、“保险调”,在播音创作中应坚决摒弃。

播音风格 播音员播音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它在播音员长期的播音实践中形成并得到受众认可,是播音创作成熟的标志。

播音风格受时代、民族、阶级的制约,也受地域、语境的影响;依据稿件的播音是二度创作,播音风格还应体现出稿件作者的风格,应与稿件体裁风格相统一。风格因人而异,播音风格与播音员性格特征、生活实践、文化素养、政治觉悟、审美追求、语言条件等密切相关。

节目主持人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群体观念,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驾驭节目进程,直接面向受众,平等地进行传播的人。

在我国,节目主持人是伴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出现的。节目主持人的出现,使广播电视媒体及栏目人格化,增强了与受众的交流,人际传播的优势得以融入大众传播之中,极大地丰富了节目样式,有助于优化传播效果。

节目主持人在节目进程中起主导作用,其主要职责是在全面了解节目构思、素材,熟悉播出依据,清楚各个环节起承转合的前提下,能动地组织、串联、协调好节目的各部分内容,完成节目的制作播出。

节目主持人素质

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形成的能力。它是节目主持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知识积累、智能水平、实践经验的有机融合。节目主持人素质主要包括基本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新闻素质等)和专业素质(语言素质、艺术素质、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电视节目主持人还需要一定的体貌条件等)两大类。节目主持人素质的高低是节目优劣成败的重要因素。

节目主持人类型

根据一定的共同特征对节目主持人所做的划分。节目主持人类型自然地存在于节目的属性和主持人自身的特点之中。准确、合理的分类能从不同角度对主持人作逐步深化的了解,揭示其各方面的规律性,从而使主持人的研究向理性的方面发展,并且对主持人的实践活动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可将节目主持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所处传播媒体可分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两类;

按工作职责范围和工作形态可分为独立型、主导型、参与型和单一型节目主持炎;按节目类型或节目形态可分为新闻评论类、综艺娱乐类、教育服务类、体育竞技类、谈话类等节目主持人。

节目主持人形象 节目主持人通过广播电视节目在受众心目中形成的综合印象。这是受众对节目主持人外部的感性形象(容貌、声音、体态、服饰)和内在素养的理性形象(道德情操、价值取向、学识修养、性格特征等)的总体评价。节目主持人形象应该是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统一,个性形象与节目形象的统一,传播形象与社会需求形象的统一,个人创造与集体创造的统一。

节目主持人定位

节目主持人对自己在社会上的职业角色及其节目位置的把握。包括主持人在社会上作为群体形象的定位和在具体节目中的形象定位。党的新闻工作者,受众的知心朋友,这是主持人社会形象定位的核心内容。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定位要通过对所主持节目的宗旨、性质、内容、形式、对象、风格等的了解,通过对节目传播对象需求心理的分析,以及对自身性格特征、生活实践、审美追求、业务条件的把握来确定。

节目主持人定位时,应全面、系统和准确地考虑各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防止偏执一端,顾此失彼。主持人节目在选择主持人时,也应从节目因素、受众因素两方面综合考察主持人与

节目的契合度,既要看到主持人的可塑性,也要看到主持人的局限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准确的定位是节目主持人获得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主持人的节目语境

根据主持人节目的传播特点而形成的主持人在节目中言语交际的环境。语境中的主客观因素对主持人的言语方式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主持人节目将人际传播方式引入大众传播过程,使大众传播具有社会性和人际性的双重色彩。在主持人节目语境中,虚拟语境与实际语境并存,单向传播与双向交流并存,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并存,人际交流与大众传播并存,这些不同的交流样态构成了主持人节目的复合语境。

主持人既要准确把握主持人节目复合语境这一总体特点,又要善于把握每一档节目具体语境中的主客观因素,因语境情态及人际关系的变化,选择恰当的言语方式驾驭节目进程。

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中语言方面所具有的独特要求。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是特定语言环境下的产物,是由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共同构成的立体的综合系统。在主持人节目中,无论是将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还是即兴口语,都应遵循主持人节目的传播特征,对日常口语进行选择和加工。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应该是汲取了书面语优点的精粹口语,是强调规范化的大众口语,是讲究艺术的宣传口语,是富于个性的正式口语,是应对得体的机智口语。

节目主持人语言个性 节目主持人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驾驭节目进程时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语言特征。

节目主持人语言个性是节目主持人创作个性在语言方面的反映,主要是由思维方式、语言表述、声音、表达等诸方面个性化特点综合体现出来,它是形成节目主持人独特风格和神韵的重要因素。

节目主持人语言个性的形成和运用,必须受到媒体性质、节目要求和受众心理的制约,否则不会得到承认,对传播效果也没有益处。

节目主持人语言功力 节目主持人主持节目时表现出的语言功底和能力,包括写作、口语和即兴口语三个方面。

理解力、观察力、感受力、反应力、表现力、感染力、调检力,都是语言造诣、语言功力的重要体现。节目主持人语言的深化、美化、个性化是主持人节目的要求。

语言功力的长进,既有赖于节目主持人对语言规律的掌握和运用,又需其在政治、思想、文化、艺术、大众传播诸方面花大气力加强修养。

节目主持艺术

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与受众的中介,以自己的学识与智慧为根基,通过有声语言与伴随语言驾驭节目进程,有效地实现传播目的的活动规律和创造性的方式、方法。

节目主持艺术集中体现于主持节目过程中语言的运用及功能的发挥,这是以主持人特有的播音语言功力为核心构架形成的,它包括语言规范性、声音审美性、内容明晰性、情感准确性、沟通交流性、表现力、感染力等。在节目中有较深层次参与的主持人,其主持艺术还渗透于节目的选题、策划、构思、采访及撰稿等前期制作的主要环节之中。节目主持人多方面的积累和修养为主持艺术提供深厚的基础;认识广播电视传媒性质和任务,了解主持人节目传播特点,遵循主持人节目规律,对具体节目有深刻的、整体的把握.正确处理主持人与受众及嘉宾的关系,是形成节目主持艺术的前提,也是节目主持艺术基本规律的逻辑起点。

节目主持风格

节目主持人在长期的主持实践中形成的,被受众接受并认可的,在一定节目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

风格是主持人诚于内形于外的精神个性在节目中的具体体现,风格因人而异。节目主持风格与节目主持人的思想、学识、修养、性格、气质等密切相关,并形成主持风格相对稳定的部分。节目主持风格是这一位主持人区别于其他主持人的重要特征,也是主持艺术成熟的标志。主持风格既有其稳定性,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节目主持风格受时代、社会、民族、阶级的制约,也受地域、语境的影响,节目主持风格应与节目风格相统一。

节目主持人追求主持风格的过程,也是主持人自我观照、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过程。节目主持人心理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总和。主持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直接关系到主持节目的质量和效果。

上一篇:医院开业庆典致辞下一篇:旅游管理本科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