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科普教育工作计划

2024-06-30

农村科普教育工作计划(共11篇)

1.农村科普教育工作计划 篇一

“教育局农村教师培训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一、管理办法

1、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边步安为组长,郑飞为副组长的教师培训领导小组,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教师培训的管理工作,具体培训由教导处负责。

2、加强管理与督查

学校对教师培训实行过程管理,纳入学校教学过程管理系列。

二、指导思想

以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构建我校教师的终身学习框架,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乐于奉献,开拓创新,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师队伍,整体提升我校的师资水平,打造出一支优秀的教师群体。

三、目标与任务

1、加大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力度,按照上级对教师的具体的要求,以校为本,组织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和谐进取”精神。

四、具体措施

2.农村科普教育工作计划 篇二

一、加强领导, 完善成人教育机制, 抓好各种培训, 增强劳动力素质

培训工作是成人教育的重点工作, 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成教培训工作的核心部分, 是农民致富奔小康,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我校对全镇农民进行了各种培训:普及型实用技术培训5000人、科技致富新户主培训428人、绿色证书培训68名、“阳光工程”培训3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900人。

二、加大输出, 增加农民收入, 抓好示范作用, 提高科技运用率

学校领导要采取各种措施, 多渠道组织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培训的目的是转移就业, 转移就业的关键是如何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此, 我们采取多种措施, 通过集体组织推荐、单位招聘、个人介绍、联系用工单位等方式, 组织富裕劳动力外出务工, 使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得到合理有序的流动, 农村闲置的劳动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且抓好致富示范户的示范带头作用, 每个村屯都选出致富带头人, 介绍致富的经验, 带动致富的步伐。推广科技技术, 详细讲解各种各样的农业管理技术和致富技术, 使每个村屯都有科技宣传致富带头人, 让村民们用科技来建设新农村。

三、加紧扫盲, 营造宣传氛围, 抓好农牧业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利用简报、宣传标语、宣传单、咨询服务、墙报及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大力宣传扫盲工作的重要意义、创业成功经验和农牧业致富典型事迹。今年我镇重点抓了5个牧业小区的建设, 使种养殖业在本镇生根发芽, 并且茁壮成长, 成为本镇的龙头企业。

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浅探 篇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

0006-01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让我非常揪心。在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非常多,留守儿童多是以“自理式”“隔代式”“寄居式”三种方式生活。他们之间往往存在一些相同的特征:行为习惯较差、学习普遍较差、心理出现偏差、监护管理不够强等。要想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各种问题,班主任应该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调查研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是搞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首先得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例如,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家庭基本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教育,及时处理在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怎样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呢?我的做法是: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向村民、老乡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对班级留守儿童逐一进行调查,建立档案。留守儿童的档案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郾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性格、特长爱好、身体状况、同伴关系、心理需求、学习成绩等。2?郾留守儿童的父母情况:父母姓名、外出务工的地址、联系方式、对孩子的关心程度等。3?郾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情况:与留守儿童的关系、住址、文化程度、联系方式等。

二、抓住留守儿童的共性,实施群体教育

留守儿童之间存在一些相同的特征。在工作中,我们可以抓住留守儿童的这些共性,实施群体教育。

一是学习缺乏有力的监督。“自理式”留守儿童学习无人监督,而“隔代式”和“寄居式”留守儿童,由于代理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不高和忙于生计等原因,一般只保证孩子“吃饱、穿暖和少生病”,对孩子的学习管理力不从心。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可以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学习互助活动。例如,班主任让一些品学兼优、认真负责的学生担任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小组长,每天检查组员的学习和作业情况,而班主任负责全盘监督,定期进行常规检查。我班学习互助活动的开展不仅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爱、老师的关怀,而且和谐的学习氛围减轻了留守儿童的学习压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生活缺乏周全的照顾。“自理式”留守儿童在生病时得不到科学的照顾,乱吃药、吃错药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隔代式”或“寄居式”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对孩子不会管、不好管、不好说、不好问等原因,导致留守儿童的需求无处诉说,生活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为解决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实际和留守学生的情况,采取召开主题班会、讨论会等方式,进行全面教育。

三是情感缺乏正确的疏导。需要亲情呵护是孩童的本能,由于远离父母,“受到委屈无处可诉”是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留守儿童如果总处于孤独状态之中,就很容易产生悲观、自卑等消极情绪,久而久之会养成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或叛逆等不良性格。为解决留守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问题,我采取了搭建交流平台,解除留守儿童困惑的方法,除了采取开展班级活动、邀请专家讲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还设立了班级“知音信箱”,让留守儿童把平时不愿直接向别人诉说的话写下来投入信箱,每周三由班长负责开箱,收集学生的各种意见、建议和心里话。属于个别现象和个人隐私问题的,就由班主任单独疏导或以书面形式答复,对于普遍性问题则给予公开回答。

三、根据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

留守学生因为存在个体差异,有时需要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帮扶。如对于缺少关爱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应该用真情感化他们,使他们没有孤独失落感。

四、做好家、校沟通,搭建爱心桥梁

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因此,做好家、校沟通,搭建爱心桥梁,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日常工作中,我通常采取家访,用电话或QQ和家长联系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五、寻求多方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班主任,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寻求多方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1?郾寻求学校支持

班主任要经常与学校领导沟通,把自己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一些思考、准备组织的一些活动方案向学校领导汇报,争取获得他们的支持。如2011年11月25日,我校成立了玉林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基地,这让全体教师认识到教育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郾寻求社会支持

班主任应积极争取社会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支持。比如:为班级特困留守儿童争取乡镇政府的物资资助;联系企事业单位帮扶品学兼优的困难留守儿童;联合综治、司法、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等,尽量呼吁社会各界、各单位发挥自身的优势,从不同侧面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行动,为留守儿童解决成长中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能够在祖国大家庭中感受温暖,健康快乐成长。

总之,只要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关爱留守儿童,定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4.小学农村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篇四

2011—2012学第二学期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学班11个,学生508人,教职工27人。有微机75台、多媒体教室一个。每个办公室都有计算机联网,有一个农远播放室。我校于2008年起开始正式接收中央电教馆远程教育资源,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重视资源管理,强化资源应用,促进教学质量提高,领导带头用,学科全面用,教师人人用,公开课必须用,学生受益面达100%”的办学特色。

二、指导思想

我校远程教育工作根据县教育局电教馆有关文件通知精神,努力确保国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在我校的顺利实施,达到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三、工作目标

1、加强远程教育目的、意义的认识,争创县现代远程教育示范先进学校。

2、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使用教学资源的使用率,培养优秀的远程教育工作者。

3、加强远程教育应用小组的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应用小组的领导核心作用。

4、做好教育资源的接收工作,按照接收的各项规章制度,有选

择性地为教师提供优质的资源。

5、做好远程教育播放室的管理工作。

四、具体措施

1、持久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将教师操作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技能当作一项职业技能来抓。

2、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求教师能够把收到的课程资源进行科学的编排和再加工,在课堂上广泛地应用起来,达到每位学生每周1—2节在播放室学习,每个教师每周一至二节利用资源、设备进行教学或备课的要求。

3、将教师利用资源、设备上课落实任务到头,排好课表,教师的实际使用情况与学校月考核、奖惩挂钩。

4、在远程教育条件下探索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全面推进有效的课堂教育。

5、保持设施设备的清洁卫生,做到防尘、防火、防潮、防盗。

6、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方法,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五、活动安排

二月份:

1、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小学数学优秀示范课》光盘。

2、对部分学生进行电脑技术操作水平的培训。

3、抓好听课、评课工作,上好远教示范课、优质课。

三月份:

1、组织教师收看卫星接收的教学录象。

2、让教师在电脑中搜索《同步课堂》和《示范课》的视频。

3、抓好听课、评课工作,上好远教示范课、优质课。

4、教师远教资源应用情况进行学期检查。

四月份:

1、组织教师观看电脑接收的《同步课堂》内容,并用指导学生的期中的复习工作中。

2、抓好听课、评课工作,上好远教示范课、优质课。五月份:

1、组织各班表现较好的学生到多媒体室观看有关的新年庆祝内容节目。

2、组织教师观看《课堂实录与点评》

3、抓好听课、评课工作,上好远教示范课、优质课。

4、教师远教资源应用情况下半期检查。

六月份:

总结本学期所开展的各方面工作。

5.切实加强农村科普工作 篇五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

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键取决于人的全面发展,多年来,我县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开展“科普月”、“科技周”、“四下乡”等一系列大型科普宣传咨询活动、送科技下乡活动,通过开展各类科技培训,通过创新科普手段拓宽科普宣传阵地开办《科普大蓬车》电视宣传栏目,认真宣传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加速普及推广一大批农村先进适用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了广大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的明显提高。取得的成绩应当说是有目共睹。广大农民群众从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掌握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县,人才强县,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理念目前正在深入人心,正在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共识。但同时我们也当看到,当前我县全民科技文化素质从总体上而言仍然偏低,特别在农村,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广大农村中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的人很少,文化知识相对高一点的农民,大部分出去经商办企业和进城务工,实际剩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没有文化和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加上政府公益性科普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在科技推广普及比较侧重于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而对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宣传普及工作做得远远不够,导致目前我县特别是在农村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还普遍存在,反科学、伪科学、迷信愚昧的东西还很有市场,这也给了一些人利用这些东西欺骗群众提供了可乘之机,这种现状与当前新形势新要求,特别是与“三个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很不适应。这个问题,目前已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去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国发〔2006〕7号),省政府也于最近制定了下发了《贯彻<纲要>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7〕33号),对提高全民科 1

学素质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作出了实施“四大科学素质行动”、“四大科普工程”的决定。四大科学素质行动是指: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四大科普基础工程是指: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就我们县来讲,当前要认真抓好《纲要》的贯彻落实,就如何用先进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技术、科学方法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而言,我们认为,结合我县实际,应当重点从以下一些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培养一大批素质高、懂技术、会管理、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因此,各级各相关部门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工作作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移民内安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行统筹安排和部署。做到有目标计划,有工作安排,有条件保障,能够因地制宜地抓开展相关工作。

二是结合重点项目实施,强化新型农民培养。近年来,我县承担实施了大量国家农业重点工程项目和培训项目,其中大部份是科技型项目,要继续结合粮食、水果、蔬菜、花椒、蚕桑、畜牧、沼气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实施,加速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做到实施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培养一批乡土人才或科技致富能手。

三是大力发展农村专合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针对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的现状,通过专合组织目前这一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把千家万户分散的农户连接起来,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信息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学技术,学经营管理,让有组织、有规模的先进农业科技知识推广普及工作占领应有的文化阵地,以此让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东西没有市场,没有发展漫延空间。

四是大力开展各种大型科普宣传咨询活动,扩大科技宣传的声势和影响。近十年来,我县由宣传、科技等部门牵头每年都坚持组织开展了如“三月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五月科技活动周”、“金熊猫送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已形成了惯例,深受群众欢迎。发送资料,开展咨询,举办培训,由专家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对增强群众科技意识,解群众关心的生产技术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要继续抓好这些活动的开展,要加强形式和手段的进一步创新。

五是努力增加科普投入,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阵地建设。当前要重点抓好“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即建立乡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活动站是在乡村组织农民开展科普活动的阵地,宣传栏是农民身边的科普信息窗口,科普员是植根基层、直接面对农民的科普工作者,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按照国家要求,“十一五”期间,全国要在60%的行政村建成“一站、一栏、一员”,并有效发挥作用。因此我们要紧扣国家的安排和部署,在我县新农村建设和移民新村的打造中,坚持新建、完善和利用相结合,要依托农村中小学、乡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文化站、科技大院图书室、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点等设施和有条件的企业、农技协等各类基地,通过充实健全其科普功能,建设乡村科普活动站;要由农业、科技、组织、宣传、文化、民政等部门共建,以争取财政资金和吸纳企业资金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科普宣传栏;要在乡村科普组织中的骨干、基层干部、教师、科技人员、回乡知识青年等乡土人才中选拔乡村科普员,形成能够覆盖全县的新型科普网络。

六是大力加强农村未成年人科技教育,强化青少年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要从青少年抓起。近年来,我县在全县各中小学广泛开展了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3年以来,由教育部门和科协推荐上报的青少年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科技实践活动有100多件作品获得省市表彰奖励,汉一中、汉二中还被命名为

全市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目前,我们要巩固这些成果,还要进一步强化这方面的工作,要以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性趣,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科普教育活动,并通过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通过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社会群体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带动全社会科学素养水平的提高。

七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科普宣传中的作用,大力营造全社会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浓厚氛围。随着近年来广播电视节目套数的增多,科教类电视节目对促进人们增强科技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上级科协的支持和县广播电视部门高度重视精必策划下,去年我县又开始开办了《科普大蓬车》电视栏,今年又对节目内容进行了全新的包装制作,使全县科普宣传工作步入了经常化、生活化轨道,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节目制作范围,建议由广播电视部门与农业部门共同配合,结合我县农村产业发展、科技推广拍摄制作一些具有我县地方特色的乡土科教片,以丰富农村科技文化生活。同时,《新汉源》也要加强对农村科技示范典型、致富能手的宣传报道,让广大农民群众掀起向身边典型学习的热潮。

6.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计划 篇六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县教育局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工作要求。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紧紧围绕改革教学、提升教学、信息化教学为平台,以学习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掌握信息技术、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提升素质、发展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高我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科技文化素质、业务学习能力、信息技术水平。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农村学校作为当地文化中心和信息传播中心的作用,为我校走向信息化教育提供人力支持和信息保障。

二、任务目标:

1、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教师和党员干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好每一次学习活动。

2、配合教研组搞好校本教研工作。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接收资源,按计划选取优质教育教学 VCD 片集中组织学习。每月至少学习两次。

3、利用现有远教设备和技术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每月至少培训两次。

4、搞好多媒体教学实验班的教学和教研工作。

5、搞好远程教育的各种文件资料收集和光盘的刻录工作。

6、利用远程教育搞好课改工作。

三、具体措施:

1、结合学校总工作计划的安排,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教师和党员干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利用周前会业务学习时间和双休日对党员干部和教师进行党的政治思想教育。

2、配合教研组搞好校本教研工作。成立远教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由李智同志任组长,配合学校搞好校本教研工作和师资培训工作。组织教师探讨信息技术教育,利用好现有设备,开展好多媒体实验教学,提高我校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技能。

3、选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集中组织教师学习。按计划组织播放教学光盘,收看教学实录,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论、政策法规、计划生育、农业实用技术作等知识的培训。

4、利用现有远教设备和技术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通过传、帮、带等形式,使教师能进行资源下载、课件制作和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7.农村科普教育工作计划 篇七

1 坚持做到“三有”, 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着力构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1.1 全面掌握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 做到“有数”

“有数”是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具体来说, 就是学校要全面、详细地掌握留守儿童各方面情况。摸底时, 数量上确保“一个不能少”;内容上确保全面掌握每一个留守儿童家庭状况、思想表现、学业成绩、日常行为、监护状况等, 以便对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在此基础上,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包括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及监护现状;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留守原因、家长务工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的详细地址、与留守儿童的关系、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在建档过程中, 低一年级由高一年级负责, 并及时补充、变更档案, 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

1.2 把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一道推进, 做到“有机”

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上, 必须坚持把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有机地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 不搞“运动式”, 不搞“一阵风”, 在学校的德育、教学、后勤、安全等目标管理等工作中切实保证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机渗透。

1.2.1 加强寄宿制管理

学校教育最能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管理上的不足, 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管理不足最有效的途径是实施寄宿制管理。学校要尽可能让留守儿童在学校寄宿, 不断改善寄宿的条件, 加强对寄宿的管理、指导,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实行全程管理, 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管理与关爱。

1.2.2 实施帮扶制度

让有条件的教师成为“代理家长”, 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非寄宿的留守儿童, 教师定期走访, 与监护人交流, 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 帮助监护人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同时设计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 由班主任通过实际工作, 记录留守儿童成长过程。教师要对症下药, 采取多种教育手段, 因材施教, 让孩子们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和“家”的归属感。

1.2.3 实行谈心制度

校长、德育处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师定期或不定期与留守儿童谈心, 通过正面引导, 使他们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 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理想、认真学习, 遵纪守规, 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 明白父母打工挣钱来之不易, 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通过谈心, 让留守儿童深切感受老师对他们的关爱, 增强师生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 进而成为最可信赖的朋友。

1.2.4 挖掘资源, 化不利为有利

留守儿童并不是问题儿童, “留守”也并不全是坏事。教师必须认真了解因父母监护缺失对留守儿童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同时也敏锐地认识到它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可能有利的一面, 有意识地教育留守儿童自信、自强、自理、自立, 锻炼他们的坚强意志, 培养他们的独立个性, 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积极把“父母监护缺失”转化成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奇妙作用的教育资源。

1.3 针对留守儿童个体的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 做到“有别”

在全面了解、准确地掌握留守儿童个性特点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的留守儿童采用不同的教育管理办法, 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以最合适的教育方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针对不同留守儿童思想品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所存在的不同问题, 在实践中积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补偿教育途径和基本方法, 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1) 针对一些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 设立了留守儿童亲情活动室、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开设了心理教育课, 让这些孩子的烦恼有地方倾诉, 帮他们打开“心结”, 解除“心魔”;同时开设了“亲情电话”“亲情谈心视频”, 使留守儿童在与父母的交流中找回亲情, 倾吐真情, 以乐观向上的心态笑对人生。

2) 针对那些内向、孤僻、不合群、易冲动、暴躁的留守儿童, 学校以班为单位,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 让留守儿童尽情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 感受师生们的关爱之情, 使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克服自身弱点, 健康、快乐地成长。

2 认真落实“四抓”,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网络, 形成整体合力

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牵涉面广, 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无法取得最佳效果的。家庭、学校、社会必须有机配合, 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合力, 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配合、共同推进。

2.1 抓家校联系

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定期召开家庭教育座谈会、经验交流会, 搭建家长与留守儿童沟通的桥梁;并且以家长学校为载体, 不断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建立家校沟通联系制度。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表现, 不定期进行家访, 邀请家长或监护人进行校访, 及时交流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 加强教育管理。

2.2 抓部门配合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需要多部门配合, 齐抓共管。德育处、团委作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主要部门, 教务处、安办协调配合管理, 学校积极同乡镇、村组和社区联系, 整合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力量, 从而营造了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2.3 抓典型引路

学校要及时总结“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经验, 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 定期进行经验交流, 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 及时总结推介先进经验, 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 努力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2.4 抓源头控制

对留守儿童最好的监管来自父母, 儿童不再“留守”是治本之策。通过多种渠道, 向家长宣传儿童监护和教育的责任主体是父母;同时, 大力宣传“养子不教, 父母之过”, 反复阐述“不要挣了票子而误了孩子”的道理, 引导家长认识到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性, 正确处理好外出务工与监护和教育孩子的关系。

总之, 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既是一项宏伟的工程, 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 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协调与配合, 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思想疏导, 在具体工作中结合实际, 不断创新, 定会取得实效。

摘要:农村初级中学校在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中, 坚持做到心中有数、与学校整体工作有机结合, 针对个别情况因材施教;具体工作中抓好家校联系、部门配合、典型引路、源头控制, 系统科学化管理, 方能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8.我国农村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研究 篇八

[关键词]农村社会工作 新农村 发展困境

[作者简介]李锦顺(1970- ),男,河南信阳人,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社区建设与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三农问题研究(广东广州510642);黄乃文(1971- ),男,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北校区副主任,审计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广东广州510507)

[课题项目]本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教育化社区建设研究与试验》(ZD-A02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25.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1-0171-02

一、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教育

1.要发挥城市社会工作应有的效能,就必须加快发展农村社会工作教育。农村社会工作位于社会工作专业里的边缘,甚至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方向。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传统社会工作与城市发展共生,是在回应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出现和发展的;另一方面,在长期重城轻乡、挖乡补城的政策格局下,发展“农村社会工作”的空间狭窄,更不会受人重视。在社会工作背景下,将“城市——农村”与“城市问题——农村问题”割裂开来的二元逻辑思维对解决现今的城市社会问题没有益处。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是农村的延伸,也可以说,农村是城市的延伸。不少的城市问题,例如贫穷、“黄赌毒”等,均可理解为农村问题在城市的延伸。因此,单向度地仅仅在城市建立社会工作体系试图缓解社会问题的努力必然是事倍功半的。也就是说,集中力量先发展城市社会工作的同时,必须兼顾发展农村的社会工作;要充分发挥城市社会工作的效能,开展农村社会工作教育是必要条件。

2.要搞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就必须加快发展农村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就是使从异文化地区引入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变得更适合本地情况以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工作对象的本土化、工作理论和工作方法的本土化。其中社会工作对象的本土化直接决定着其他两个方面的本土化。它通过开展各种社会服务,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因经济困难或不良生活方式而造成的社会问题,体现出“社会工作者怀着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对人类的同情心,不断地助人和关心人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①。在不同的国家,弱势群体始终是社会工作服务的重点对象和领域,社会工作对象的本土化的取向应该是弱势群体。对中国而言,从社会结构来看,最大的弱势群体是农民,因此我国社会工作对象的本土化首先应该理所当然地集中于农村和农民是应有之意。对不同的国家来说,生发出适宜本土的社会工作,成长出适宜本国的社会工作教育才是解决本国问题的根本和唯一通途。

3.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加快发展农村社会工作教育。开发农村社会工作教育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的根本原因用一个概念来描述,就是城乡发生了“断裂” ②。笔者认为,其他概念都不足以解释和描述中国城乡社会对立的严峻性和残酷性,“断裂”这个概念比“巨大反差”“失调”“加剧”更具有穿透性,反映了中国农村问题的严重性和解决农村问题的艰巨性,进一步揭示了城乡联系日渐疏远,农村在整个社会的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处于边缘化状态。尽管社会工作的出现主要是因城市社会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产生的,这也是社会工作在城市发展得比较快的原因,但从对人性的普遍关怀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政策来看,农村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工作。无论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还是承接各类单位剥离的社会职能,都离不开发达的农村社会工作和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

二、我国农村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困境

1.对农村社会工作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作为一门舶来学科,“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的活动” ③,其在中国的发展从1989年北京大学首先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开始,这个专业在中国的发展仅仅为18年。这个学科和专业广泛地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则是在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之后。社会对社会工作,特别是社会对农村社会工作的认可度远远低于应有的预期水平,对农村社会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理解存在误差。同时,农村社会工作教育的社会化普及教育不足,造成大众的不解、误解甚至排斥,最终也将制约农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社会工作教育可获得的社会资源不足,社会支持力度不够。丰富的社会资源和有力支持是加快专业成熟的先决条件。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工作教育仍面临着社会资源短缺的现实,与老学科相比,农村社会工作在获取资源方面处于劣势,尤其是正式的支持资源还有待于进一步争取、发掘。由于农村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政府部门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农村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缺乏相关机构的支持,教学与实习所需的资源往往得不到满足,致使教育过程不规范,教育目标无法落实到位。在社会参与方面,公众对农村社会工作教育的参与水平不高,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离实现“社会事业社会办”的理想局面很远。

3.农村社会工作教育师资队伍缺乏。师资队伍状况是衡量一个专业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目前我国高校中大多数教师是从相近专业改教社会工作的,受过专业社会工作教育训练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其中,全面掌握农村社会工作教育的教师更少。这就造成他们对农村社会工作的教学及实习督导也会因专业教育所赋予的知识与农村实际差距而遇到一些困难。此外,随着我国高等院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学生大规模扩招,在校学生比例大大增加,进一步加大了教师的教学任务,农村社会工作教育师资队伍缺乏的困境更加突出。另外,由于境外的社会工作教育关注的主要是城市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教育师资队伍通过合作培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难解决。

4.农村社会工作教育研究滞后。与2004年以前社会工作相关文献只是局限于青少年、老人等传统的领域相比,2004~2006年社会工作研究文献涉及更多的领域,如企业社会工作、康复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戒毒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工作职业化问题,等等。④ 但涉及农村社会工作教育的文献凤毛麟角,这种态势说明,国内社会工作被社会的认同程度正在逐渐提升,但在学术思想和学术声音发表的领域里,农村社会工作教育研究却基本属于“弱势群体”。这种情形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工作教育处于初期阶段,发育缓慢和低度发展的现实。

9.农村科普工作调查报告 篇九

一、我市农村科普工作的现状和特点

1、科普工作逐步走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经调研,我们认为:农村科普工作的基础设施、机构、手段等,都有较大改善的提高。形成了一支开展科普工作的基层骨干队伍。镇、行政村均安排有专(兼)职的科普人员。同时还设有一定的科普经费,为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部份还配有用于科普宣传的画廊、橱窗、黑板报、活动室、“三农”服务网等基础设施。

2、科普宣传因地制宜。

各地都能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因地制宜开展相应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如:八步区莲塘镇、贺街镇,根据本地特色产业优势,成立了蔬菜、养猪等专业协会,引导农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生产时销对路的农产品投放广东市场。富川县莲山镇,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脐橙种植,与此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各样的技术培训,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和猪-气-果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培训。市直各专业局结合地方特点,每年都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特色活动,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3、“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生产。

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快了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昭平县是我市茶叶生产的主产区,也是当地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县涉农部门大力宣传和引导农民向茶叶产业化发展。先后引进了“福云六号”等一批新品种及相关种植技术,建立了有机茶种植试点示范基地,逐步引导茶农向有机茶生产发展,提高茶叶档次和质量。目前茶叶生产已发展壮大成规模产业。

二、我市农村科普工作的不足和问题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加紧进行,农村科普工作也逐渐显现出了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与城区发展差距正在逐步扩大。

1、科普工作发展不平衡。

一是科普工作开展不够平衡。我市部份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科普宣传栏、图书室等一些基本宣传设施不完善,不健全。给科普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一定难度;二是部分行政村对开展科普工作不够重视,使得这项工作处于可有可无状态。三是科普工作对象也不平衡。我市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的就剩下老人和儿童,文化层次与年龄结构不平衡,往往不太重视对他们的科普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科普宣传内容形式比较单一。

在宣传内容上,普及实用技术方面的宣传较多,而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宣传较为薄弱,致使农村封建迷信思想、赌博等不文明生活方式还偶有存在。在科普宣传方式上,各村一般是以出黑板报、宣传画廊、挂图、拉横幅等传统的宣传方法向农民普及科学知识,缺少新颖有效、生动活泼的宣传手段。

4、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相对薄弱。

调查中我们发现各村对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不够重视,对身边各类农加工企业和种植、养殖场所的典型示范、宣传教育作用挖掘不够,尚未形成各方力量齐抓共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建议和设想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建议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村科普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建设中心,贯彻科教兴农战略,立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各方参与;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强化科普宣传,营造科普氛围;整合区域资源,延伸工作网络;立足自身优势,打造工作亮点;抓好科普下乡活动,实行镇村连动;夯实基础工作,提升工作水平,促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步推进。

具体建议如下:

1、加强领导,科学规划,配合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建议镇、村要加强对农村科普工作的领导和支持,把科普工作纳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做到与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2、建立健全农村科普协会,延伸辐射科普组织网络

一是抓好组织网络建设。健全县、镇、村三级科普网络;二是加强科技工作者之家(专家大院)建设。及时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壮大科普工作者队伍。以人为本,极大地调动和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提升科技工作者素质。对农村基层科普工作者进行继续教育和再培训,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逐步掌握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开展农村科普工作。

3、加大投入,整合资源。

10.农村中小学农村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我国为提升农村现代教育水平,奠定未来教育基石而构建的系列工程之一。它对于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都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意义。为此,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安装了“三种模式”的远程硬件设备;同时,中央电教馆将其丰富的馆藏资源以及与教材同步的优秀教学案例,通过卫星向全国免费播放。其目的就是让我们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同等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这为有效解决我市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水平较低等问题,开辟了一条跨越时空的崭新途径。师生们足不出校,便可领略到全国各类名师的风采,迅即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实际距离。但通过走访、调研和试点校反馈的信息表明,绝大多数学校在远程教育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真正能用或用好这些资源的学校并不是很多,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是一种融自学、函授、电视广播、网络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形式。我校的远程教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工作开展顺利,效果明显。工作中,我们按照有关要求,不断完善教学设施,积极充实管理队伍,注重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了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远程教育设备由专人专管,使用的方法和成效具体可以总结以下。

一、高度重视,扎实做好项目建设工作

我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自启动来,学校高度重视,经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技术小组,具体负责接收、安装

和管理全校现代远程教育设施。我校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管理较好。

二、完善设施,整合资源,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

自从我校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工作以来,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物力,进行环境和资源建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规范行动。

三、形式灵活,方法多样,认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为了有效地把工作开展好,组织教师到其他项目校学习,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取长补短,为教师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平台。在网络技术普及迅速、日益发达的今天,鼓励具备计算机和网络条件的老师直接上网学习。下载好详细目录,便于教师查找和借用。

三、抓好培训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要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各学科的教学,以信息技术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观念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关键。

(1)抓好教师、学生的培训

组织教师参加对农村远程接收及应用的学习,教师都做了详细的记录。2010年暑期,我们利用现有资源,对40位老师进行了《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使培训教师更加熟悉了业务。

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实施以来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电脑的基本使用培训,使本校老师掌握了电脑的基本使用技巧。老师们平时编写教案、制作表格、打印论文、收集资料等,都可以到计算机教室来,不像以前,唯一获取知识的办法是订报刊,这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而适当减轻了老师们的负担,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

学校专门排了信息技术的课程表,每个班级每星期至少有一个课时,而且每次使用都有记录。信息技术课改变了以前枯燥乏味的上课模式,让课堂教学变得富有活力,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让学生能更轻松地获取知识。从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言和脸上洋溢的笑容中就可以想象出他们对电教课的喜爱,让学生对学习更加有了兴趣和信心,有力推动了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与开展。

(2)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积极应用课件,此举,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使示范课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每一学期就有二十多位教师上了示范课,认真组织好每一学年的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三种模式课赛活动,推荐教师参加镇级、县级课赛。

四、抓好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和整理工作

为保证我校的卫星接收、电脑等远程教育设备正常运行,为了顺利使用好项目设施,我校安排了两名技术人员负责接好、装好、管好设备,并按照有关制度指导组织教师用好设备。现在多媒体室、卫星接收和计算机室运行良好,能保证教师正常上课,要求管理教师对设备定期进行经常维护,有问题及时上报,排除一切困难使远程教育设备时常运行在最佳状态。

总之,远教设备正在改变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模式。虽然远教卫星提供的资源始终是有限的,但我们开动脑筋,想尽办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也要上,力争把我校远程教育工作做好做实。

三、今后努力方向

1、科学使用设备,确保资源接收顺利

远程教育的实质便是通过远程卫星接收系统把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的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空中课堂、分段分年级的各种教学资源、优秀课件等)接收存储起来,并充分地把它运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从而达到弥补农村教育资源相对缺乏这一不足的目的。因此资源的接收、存储、整理、使用成为这一建设项目的几项主要工作。科学地使用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是这一项目建设工程的首要。我校要安排专门的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老师作为设备的管理人,对资源的接收、储存、整理、分类、指导使用等进行管理。做到以下几项:

(1)、积极配合县电教室做好远程教育设备运行的技术服务工作。

(2)、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3)、设备出现故障不能自行修复时应及时向电教室报告。保证设备专项用于接收下载资源,不挪作他用,保证设备使用安全,不发生安全事故。

2、合理使用资源,做到益于师生。

资源接收、储存完成后,资源的应用成为远程教育建设项目的再一个重要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我们的计划是:

(1)定期组织老师收看远程教育节目,要求老师有相关的记录,每周组织一至二次。

(2)组织老师参加各项教学研究活动,做好记录,以便日后工作中有所借鉴。

(3)定期开展资源应用教研活动,做好相关活动记录。

(4)主要学科教师每学期每人开展资源应用公开教学,不少于1次,要求有相关的教案,活动记录。

11.农村科普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一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自查主要内容包括:工作部署推动情况,包括出台政策、召开会议、财政投入、专项行动、督导检查等;改善教育条件情况,包括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需求、用餐需求、交通需求等;加强教育管理情况,包括摸清底数、建立档案,学籍管理、控辍保学,心理健康、法制安全教育,以及家校联动等;构建关爱服务机制情况,包括支持家庭教育、社区关爱服务、社会关爱活动等;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梳理问题,分析原因,提出下一步工作考虑和建议。

农村中小学校自查主要内容包括“是否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是否建立寄宿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等工作制度”“是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是否开展结对帮扶”“是否注重家校联动”等五项。

教育部强调,各地要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精密组织,深入开展自查。各省(区、市)要在自查基础上,于10月中旬之前在行政区域内集中开展一次留守儿童工作专项督查。同时,各地要全面排查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制订整改方案,推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将各项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去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7.5%

《中国青年报》消息 教育部网站近日公布的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 824所,比上年增加36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 55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比上年提高3%。

公报显示,全国共有幼儿园20.99万所,比上年增加1.13万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0.5%,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5.4万所,比上年减少1.23万所,义务教育阶段共招生3 106.25万人,在校生1.38亿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2.6%;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共有学校2.57万所,比上年减少548所,毛入学率86.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 294.73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共2 075.42万人。而在2013年,这两项数字分别为1 277.17万和2 126.75万。在民办教育方面,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5.52万所,比上年增加0.63万所,招生1 563.84万人,比上年增加69.32万人。

公报表示,去年,教育系统紧抓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两大任务,在“破解”一些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在培养学生成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

武汉规定中小学校长同一学校任职不超过10年

新华网消息 武汉市公办初中、小学的校长、副校长,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满两届(每届3年至5年)后,原则上应交流轮岗。记者近日从武汉市教育局获悉,从即日起,不仅校长、副校长需要交流轮岗,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教满6年的在编在岗教师,原则上也要交流轮岗。

武汉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同一学校每次交流的校长、副校长的人数,一般不超过学校班子成员总数的30%。校长、老师每次交流的期限原则上不少于3年。

上一篇:文明礼仪班会总结下一篇:建设群众满意的苏木乡镇卫生院活动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