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规论文

2024-08-30

控规论文(共6篇)

1.控规论文 篇一

控制性详细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瑞昌市花园乡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

二、设计目的

本设计的目的是强化“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应掌握控规编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控规中相关指标的确定方法,作为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建立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范围

瑞昌市花园乡集镇(详见地下图)

四、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4、《镇规划标准》

5、《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

6、《九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7、国家及地方其他各类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

五、设计组织方式

本次课程设计9个组,每组5人,每小组成员协商合作共同完成同设计项目的全套成果。其中每个学生需独立完成规定的部分成果内容,并完成相应内容的控规文字说明;其他成果由小组内同学合作完成,最终成绩的评分根据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的成果及平时成绩综合而定。

六、设计内容

1、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2、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

3、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4、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

5、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设施。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6、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7、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七、成果及要求

1、规划文本

2、规划说明书

3、规划图件(1)区位图

(2)现状分析图(用地现状、建筑质量、用地条件分析等)(3)土地使用规划图(合作完成)(4)道路交通规划图(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6)绿化景观规划图(7)竖向规划图

(8)管线规划图(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燃气等)(9)各地块划分编号图

(10)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各成员独立完成若干图则)

(11)典型地块城市设计引导图(包括总平面布局及空间效果引导)

4、提交成果要求

(1)成果包括规划说明书、文本(含图纸),统一装订为A3格式;(2)供汇报展示用演示文件1份(为ppt格式);

(3)设计成果的电子文件(文字为doc格式,规划图为jpj,图则为dwg格式),统一刻制成光盘。

八、时间安排

1、第9至第10周,完成前期研究报告。

2、第11至第13周,完成控规规划方案。

3、第14至第16周,完成各类规划图及地块图则

4、第17周,完成所有成果并汇报。

九、成绩考核

课程设计的考核根据学生的设计态度、纪律和设计成果质量,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

2.控规论文 篇二

风景区控规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我国风景区建设管理全面迈向信息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根据风景区控规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需求, 以数据为核心, 利用相关信息技术建立起针对风景区控规的管理信息系统, 对于风景区规划管理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风景区控规数据库分析

风景区控规信息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图形信息和文档信息。系统需求方面:一是公文办公的流程化处理;二是建立若干信息数据库, 对办公中所涉及的各种文档及图形信息进行统一存储, 并提供方便的查询、统计、编辑、修改手段。

规划数据结构中的图形数据, 要求以点、线、面的结构存储, 并建立相应的属性数据库。控规数据库主要分为:用户数据库, 文档数据库, 空间图形数据库, 属性数据库。

1. 用户数据库。

在数据库中, 用户管理是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用户数据库中存储用户名、用户登陆密码、用户管理权限等各种用户信息, 并对其进行加密。本系统包括普通用户和注册用户两类用户, 对注册用户赋予某些权限 (如修改、上传文档和图片等) 。

2. 文档数据库。

文档数据库中存储规划对应各种文档信息, 风景区控规管理信息系统的文档数据库, 主要是将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范、标准统一建库管理, 为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多方面的依据, 同时还要包括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发展规划、有关的业务报告、项目管理报告与业务公告、对内对外服务等。文档数据的格式主要考虑比较流行的一些文档格式, 诸如Microsoft Word格式、Microsoft Excel格式、Microsoft PowerPoint格式、Adobe PDF格式、金山WPS格式等, 以利于对内、对外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3. 空间图形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中存储图形数据。图形数据库中包括:地形图库:主要存放1∶1000~1∶2000的地形图;地块图库:主要存放规划区内各地块控制图;分图则要素图库:主要存放分图则中涉及到的要素, 比如:用地界线、分级保护区边界、出入口方位、建筑后退红线等;游赏项目专题图库:主要存放规划的所有游赏项目、功能分区、景观意向等;道路专题图库:主要存放所有的道路红线、交通方式等;管线专题图库:主要存放各种工程管线及其要素;居民点分布图库:主要存放居民点布置、搬迁方向等;其他要素图库:主要存放各类配套设施和重要基础设施符号 (停车场) 等;各种分析图库:主要存放相关分析图。

4. 属性数据库。

属性数据库存取的数据取决于各种管理信息系统所选择的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RDBMS) , 诸如Oracle、Sybase、Infomax、SQ L Server、MicrosoftAccess等通用数据库系统, 以及诸如Arc GIS的GeoDatabase等专用地理空间数据库系统。在新型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中,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属性数据与属性数据之间可以通过关键字段进行关联, 因此, 属性数据需要有完善的关键字段。此外, 属性数据的精确性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这主要取决于所进行的项目的要求。

三、风景区控规数据库的选择

完整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在信息系统上所进行的一切工作, 不外乎是数据库的分析、设计、管理和应用工作。通过上一章有关风景区控规信息分类及系统需求分析可知, 信息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的数量和规模相当庞大, 用户层次多, 包括管理者、规划人员和网络上的广大公众。如何适当地建立数据库并且确保数据的品质, 满足业务管理需求和服务需求是风景区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课题。

数据库有很多种, 本文主要介绍已经开始逐渐成为WINDOWS操作系统未来核心的微软SQL server, 采用的版本是微软公司于2005年底出台的SQ L Server2005。SQ L Server已经成为主流数据库软件, 可以承担高端数据应用。该数据库拥有一个统一的开发环境, 使得集成于其中的编程模型能够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 包容客户端数据库应用程序、服务器管理工具和服务器端数据库对象的构建, 对应用程序的可用性、性能、安全性和可伸缩性带来全面的提升。另外, SQL Server2005作为一个全面的数据库平台, 还增加了多项新功能, 其易管理特性, 开发能力强、高商务智能以及高安全特性也是和现代数据库的发展方向一致的。

四、风景区控规数据库设计

在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 为迅速查找用户需要的数据, 这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归类, 并明确各类数据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库建表可以完成数据的分类和录入, 同时标明数据表索引, 提高查找数据的速度。针对风景区控规, 数据库重要建立的各类数据表如下:

1. 用户数据表 (Users) 。

主要存放编制规划的用户基本信息, 因为编制的风景区控规与用户之间是多对一的关系, 即一个用户可能会参与多个景区的控制性规划编制, 所以必须让具体的规划依赖某一用户。而且用户在修改自己的基本资料时不致于引起规划数据的更新异常, 或者插入与删除异常。所以选择用户名为用户数据表关键字, 用户名不能重复。

2. 规划名称数据表 (ProgrammingName) 。

主要是存放用户已编制的各个风景区控规的名称, 判断该规划是属于哪个用户。

3. 规划图名称数据表 (Maps) 。

用于存放规划系统所有的规划图属性名称, 所做规划的种类全部来自该数据表, 根据设计需求, 考虑到为了方便连接查询, 选择了规划图名称为关键字, 该名称在该系统中为固定不变且唯一。

4. 内容表 (Content) 。

内容表是根据规划系统和规划图的属性, 存放具体数据信息, 考虑到系统面向的对象是农村并且系统目标是必须能处理通用的规划, 因此在设计的时候, 将其文本信息统一归为一类, 但是数据信息的录入必须是符合规范。

5. 上传文件表 (UpLoadFiles) 。

上传文件表主要存放规划作者上传文件的各种信息和属性, 它与具体的规划名称和图形类型相关, 方便了文件信息检索。

6. 规划图片表 (Images) 。

规划图片表 (Images) 主要存放规划中的各类图信息的表, 是空间数据库中存储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与规划图表 (Maps) 相联系。

7. 信息图片表 (Icons) 。

信息图片表是存放具体规划图的各种属性信息代表的图片。存放具有坐标描述的各类信息图片。

8. 图片属性表 (ImageAtt) 。

图片属性表 (ImageAtt) 存放的是上传图片的属性标示, 将各类图片的属性单独存放在一个数据表有利于图片的分类管理。

9. 坐标点表 (Dots) 。

坐标点表 (Dots) 是存放使用者对规划图片上进行添加坐标点的基本信息, 它与规划表 (ProgrammingName) 和规划图表 (Maps) 以及图片属性表 (ImageAtt) 联系, 满足使用者进行图片坐标标示的需要。

1 0. Google信息表 (GoogleMap) 。

主要存放与Google地图相关的信息, 与规划表 (ProgrammingName) 和规划图表 (Maps) 相关联, 对应Google的真实地图。

五、风景区控规数据库视图设计

视图 (View) 从形式看, 有些类似于数据表 (table) , 但是它同数据表有本质的区别。一般一个数据表是对同一类数据的归纳, 而一个视图可以包含多表中的不同种类的数据。

由于设计数据表的时候也要考虑SRP原则, 所以在同一个表中不宜存放种类不同的数据。但是, 在项目应用中的数据需求往往要通过多表联合查询得到, 不应当为了获取数据方便而把不同业务逻辑的数据放在一张表里, 而是要通过视图来向应用程序提供数据记录。

六、风景区控规数据库设计存储过程

在数据库中获取数据时, 有些动作需要有多个SQL命令集合而成, 因此需要采用存储过程来实现。存储过程同样是保存在数据库中的另一个SQ L语句的集合, 可以在程序中直接调用执行。当要修改的时候, 也可以直接在数据库中修改, 而不必重新编译, 因此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编写存储过程的一个目的是进行事务处理, 事务处理可以确保除非事务性单元内的所有操作都成功完成, 否则不会永久更新面向数据的资源。通过将一组相关操作组合为一个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的单元, 可以简化错误恢复并使应用程序更加可靠。如果有一个使用者在进行新规划操作的时候, 需要首先检查是否有重名的规划, 如果没有则可以将规划名称的基本信息插入到数据库规划名称数据表 (ProgrammingName) 中, 其次返回一个标示这个规划名称的一个唯一的规划ID, 在进行规划图操作的时候, 通过这个规划ID找到属于这个规划的各种规划图和基本信息, 同时保存在此规划图上所做的操作, 记录到数据库信息图片表 (Icons) , 坐标点表 (Dots) 和内容表 (Content) 中, 为了保证所做的这些对数据库的更新, 添加查询操作在都执行正确的前提下作为整体入库, 就必需设计事务来定义数据库的这些操作。如果要删除某个规划时, 必须删除所有该规划的内容, 而存储规划内容的表是通过规划ID连接在一起, 因此如果规划的其他内容在没有正确删除的情况下, 是不能删除规划名称表, 否则就会出现没有规划的规划内容, 因此必须设计删除信息 (PROC_DELINFO) 事务存储过程。另外, 设计存储过程可以防止一种数据库注入的黑客技术, 使数据操作更加安全。以下是反映上述情况的事务存储过程片断。

综上所述, 本文只是对风景区控规数据库的初步设计, 该系统的设计致力于为规划管理者对风景区控规这一类规划进行信息管理时提供参考和套用的模式, 提高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以及规划编制单位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光.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教程语言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李超勤等.中国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基于GIS系统的研究.测绘科学, 2001 (26)

[3].胡莉华.控制性详细规划信息分类与系统需求分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10

3.控规论文 篇三

【关键词】养老设施及产业;居家养老;养老产业;设施配套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养老“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议题。作为一项涉及政府、民生、产业、社会制度等诸多层面的多元化工程,需要系统性设计和建设。城市规划作为各项社会事业、产业和城市建设的龙头,应当通过对用地、产业等适当的引导,成为未来在城市“养老事业”建设中纲领性的文件之一。

1.加强养老设施及产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1]。按照大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止2010年,全市常驻人口669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05.7万人,占总人口的15.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4个百分点。城市老龄化的速度在日益加快,至2015年,大连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60岁以上老年人,但按照城市既有软硬件设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传统养老院、敬老院等机构因服务水平和档次,出现空置和供不应求两大极端,城市社区对老人人性化关怀缺失,城市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纲领,在规划编制阶段,加强养老问题的考虑和引导,对于改善城市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水平,带动城市整体养老产业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

2.养老需求与地区适宜性分析

2.1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

老年人群养老需求可概括为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2]”,按规划需求分解即为:(1)健康需求;(2)工作需求;(3)依存需求;(4)和睦需求;(5)安静需求;(6)支配需求;(7)尊敬需求;(8)求偶需求[3]。这些需求涉及城市规划中包含医疗卫生、体育运动、商业服务、公园绿化等系统的规划设计,同时,还需要通过对社区级服务配套进行必要引导,通过影响居住区发展模式来对养老事业起到一定的支撑和服务作用。

2.2夏家河地区开展养老产业的适宜性

夏家河地区位于大连市中心城区中北部,北邻渤海,南邻鞍子山,是典型的背山面海地势,鞍子山山麓延绵入海,区内沟谷地形变化多样,植被绿化丰富,景色宜人,北岸沙滩海岸平直漫长,有大连市著名的夏家河海滨浴场,是一个适宜养老、休疗养的地区,目前,该地区已经自发形成多个以小型个体养老院为主的小产业集群。

3.夏家河养老设施及产业规划研究

3.1规划区人口构成研究

夏家河地区位于近郊地区,未来迁移人口主要包括村屯就地回迁安置人群、城区改善型人群外迁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新居安置。在养老设施及产业规划中,需要重点考虑两类人群的养老问题:

(1)村屯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对集体养老和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

(2)改善人群对 “三世同堂”、配套设施、社区品质和氛围较为关注。

3.2规划及实施策略

3.2.1设计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的邻里中心体系

规划按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所规定,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是中国传统“孝义”思想的延伸,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根基,既相互照顾,又充满人性化的交流。从规划层面看,需要加强几个方面引导和建设:

(1)完善区域中心设置。按照1M2/人配置医院、体育场、娱乐设施、银行、邮政、超市、百货、餐饮等大型公共职能。

(2)强化邻里中心的设计。按照6000户~8000户人口规模,以15分钟步行为衡量尺度设置邻里中心,预留小型公园,菜市场、商业、餐饮等用地,并按高比例配置医疗门诊、卫生站、护理院、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

(3)新增社区中心。按照1000户~2000户设置小型商业用地和商住混合用地,提高商业用房比例,为商业化的医疗门诊、药房、休闲设施建设提供场所,增设健身设施和社区中心,借助社区中心布局棋牌室、阅览室、救护站等,为居家养老提供上门服务、社区互助或日间照料。

3.2.2 积极发展养老地产和休疗养产业

养老产业,即房地产企业参与投资建设以养老为主体的特殊地产项目,是根据老人的需求设计居住环境、配套,将疾病预防、康体保健等纳入日常生活设施范畴并参与运营、管理养老设施,为老年人服务的产业类型。其利润来源于房屋出租、出售,以及后续物业和养老服务。养老地产存在几种方式:(1)高档公寓式养老地产。服务高收入家庭,也提供高质量服务;(2)休闲养生式养老地产。选择景观环境较好区域针对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文化程度的退休老人,提供居住、生活、娱乐、保健等服务;(3)候鸟式养老。异地老人随季节选择度假式的休闲养老模式[4]。

夏家河地区拥有良好的山海景观资源,适宜“养老+休疗养+休闲娱乐”的产業发展磨石,规划提出“山海两端养老、中部服务”功能构成,其中:

北部滨海地区以商业、餐饮业、康体娱乐业、居住功能为主,并在靠近夏家河浴场位置集中设置以休疗养为主的功能组团。该区域以吸引商业、娱乐、酒店、度假村、酒店式公寓等开发建设为主,侧面满足高端和候鸟型养老人群。

南部滨山地区具有优越的山林和植被环境,以“弹性控制,混合发展”为出发点,整体布局康体娱乐用地,建设 “社区型综合养老地产”。通过混合型的产业开发,避免单一职能开发的局限性,推动老人再就业,为休闲娱乐产业提供服务,同时满足老人心理需求和城市就业需求。

3.2.3 生态化社区建设

(1)低密度开发,建设总量控制

规划以打造适宜养老的生态低密度城市组团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动迁及开发建设成本,对整个区域开发建设量进行“总量控制,两级分化”对待,针对不同的社会职能,引导容量向两极化发展。沿城市主要交通轴的核心开发区域,给予1.8~2.0的高容量控制,并利用商业混合用地的布局,加强商业的弹性。对于滨海、滨山以及以家庭式养老为主的居住地区,容积率控制在0.6~1.0、1.0~1.2、1.2~1.4三个区段,降低住宅类建筑的开发规模,提高住区品质。

(2)体系化公园绿地建设

以10分钟可达广场、20分钟可达公园“为基本理念,布局片区级、组团级点状绿地公园。沿生活性干道,打造带状绿化公园,串联各级绿地公园、广场,布局自行车道、漫步道、休憩、便民亭等设施,扩大老年人活动路径。利用自然冲沟,打造多条山海间的指状绿地公园,环绕各个组团,结合鞍子山森林公园、海滨浴场公园,成为夏家河地区独特的自然基底。点、线、面的绿化系统相结合,构建了夏家河地区生态化的养老环境。

4.小结

本文是对规划编制工作中涉及养老问题的一些思考和努力,养老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化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补充以养老为出发点的城市规划编制理念和策略,通过合理调控对养老事业进行支撑和引导,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城市规划编制中需加以重视的问题。

4.城市控规专家评审会致辞 篇四

(2003年9月13日)

各位专家:

首先,代表莱阳市政府对各位专家莅临我市参加此次控规设计评审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莱阳市是烟台第一人口大市,1987年撤县设市,现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共784个行政村,总人口90万(其中城区常驻人口25万人,流动人口10万人),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万亩,海岸线长15公里。莱阳市地理位置优越,地处胶东半岛腹地,位于青岛、烟台、威海、潍坊四个地级城市的中心,驱车行使一小时即可到达;交通发达便捷,蓝烟铁路、204和309国道、青威一级公路、潍莱高速和同三高速等国家大动脉穿城而过;综合经济实力雄厚,200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2.1亿元,财政收入3.258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9.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3元;工业发展迅猛,2003年完成工业销售收入93.2亿元,利税7.7亿元,培育出“龙大”、“鲁花”、“鸿达”、“三乐”、“天府”、“吉龙”等一批在全国叫响的知名品牌;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全市已有三资企业337家,实际利用外 1

资累计已达4.3亿美元,出口创汇连续五年位居烟台首位;第三产业发达,2003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1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7%。

莱阳在近几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极实施“乡镇企业进城、城区企业进园”的政策,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化水平飞速提高,目前城市建成区已达20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46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较高,目前已达42%,2000年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城市化试点城市。特别是今年以来,莱阳市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投入、高标准建设”的思路,坚持多元筹资、适度举债的原则,计划总投入11亿元,全面展开33个城建重点工程,从而拉开了城市大发展的框架,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要把城市建设好,必须先把城市规划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莱阳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多方筹资,组织精兵强将,加强了城市规划编制。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于1983年完成,1997年编制完成了新一轮总体规划,1998年省政府予以批准实施。其后,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品位档次的不断提高,城市发展对规划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又多方聘请省内、甚至国内知名的规划大师对莱阳市的总体规划进行把脉会诊,提出调整修改意见,不断充实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几经调整,确定了莱阳市“南北服务、东西开放、绿带环绕、快速外环、核心

突出” 的新的城市形态的发展构想。以五龙路为城市的商业服务轴线,连接城市的主要生活设施、公共设施、对外交通设施,呈现“南北服务、东西开放”的主轴线;以富山路为中心,加快新区发展,形成新的政治文化中心,西部以冯格庄办事处、外向型工业园为依托,东部以龙旺庄办事处、食品工业园为依托形成东西互应、比翼齐飞的两翼发展格局;以蚬河西侧绿化长廊和白龙河两侧绿化带、铁路两侧的防护绿化带和北部的山地绿化区形成“双河抱城、绿带环绕”的城市生态环境;以一级路南移和309国道北移建设成一级高速公路,形成“快速外环、核心突出的”城市形象特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我们加大了对城区重点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力度,此次参加评审的规划设计就是我市今年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点,该两项成果的完成将对我市城市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恳请各位专家畅所欲言,为莱阳的城市规划建设献言献策,把脉号诊。

5.控规论文 篇五

素有“邹鲁渊源”之称的五夫镇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名人辈出。一代理学宗师朱熹在五夫从学、著述、办学授徒,生活达50余年,留下深远的历史影响和丰厚的文化底蕴。2003年,五夫镇也因此被列入第二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

五夫镇古镇区包括兴贤村、五一村、五夫村和紫阳楼保护区。古镇区自然环境幽美,历史遗存丰富,较好保存了宋代直至清代、民国时期的古街古巷,以及众多保存完好、具有很高历史与人文价值的历史建筑,其主要风貌特征包含五大类要素。

1.1 建筑

古镇区内书院建筑、宗祠建筑及寺庙建筑等公共建筑沿古街布置。公共建筑前大都有呈八字型的入口空间。五夫镇面广量大的合院式传统民居建筑,分布在古街的两侧,或直接通往古街,或隐藏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沿街商铺的背后,是古镇风貌的底景。明清时期的庭院式民居是五夫镇重要的建筑风貌。

1.2 街巷空间

五夫镇街道呈鱼骨状布局,其中最主要的街道是兴贤古街。其贯穿兴贤村、五一村和五夫村,古街从北端的玉虹桥起向南越过文献桥至南端的百岁坊,与西侧的籍溪平行,籍溪好似一张弓,兴贤古街就是弓上的弦,街道略显弯曲如龙舟,以六个坊门把它分为七段,因此,又有“七市”之称。古街两侧纵横许多小巷,与主街垂直布置,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凤凰弄、朱子巷和大埠巷、彭家厝等。

1.3 环境

五夫镇河道主要有籍溪、潭溪。籍溪由北而南从古镇东边抚过,是五夫的母亲河。潭溪自西向东从屏山北麓蜿蜒汇入籍溪。古镇从籍溪引渠而入,顺着兴贤古街而下,贯通全街区,与古街中众多的古井形成便利的生活用水体系,是居民日常生活洗衣、洗菜、洗物、聚集、交流的主要场所。

五夫镇中有众多名泉古井,既有历史典故,又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位于潭溪南岸屏山山崖处的屏山灵泉,泉水清冽甘甜,是当年朱熹汲水的井泉,又名飞龙泉。五贤井是位于兴贤古街的两侧是五口井,是五夫后人为纪念宋代胡氏五贤的突出成就与地位,将兴贤古街上的五口水井命名为“五贤井”。

古镇南潭溪对岸屏山上树木参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朱熹手植古樟,位于紫阳楼左侧潭溪之畔,朱熹16岁时所种,迄今已有860余年。其他还有紫阳楼古树群、玉皇庵古樟树等。

1.4 肌理

五夫古镇区具有独特的空间肌理特征,并且蕴含着历史文化意义。因此,这些特征需要得到保留和延续。五夫镇沿新旧两条道路发展,古镇保护区沿主街道呈鱼骨状空间格局,建筑布局紧凑,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性。局部地段现状为空地或绿地,割裂了街道空间格局。建筑多有前院、天井,为庭院式建筑,也有四合院的组合形式。由于缺少必要的规划控制,新建建筑在建筑风格、体量、形式和色彩上与传统建筑存在较大差异,亟需改造。

1.5 其他

碧水丹山养育了独特的武夷文化,闽越文化、民俗文化、理学文化等交融并蓄。

五夫古镇是中国朱子理学的策源地,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古镇朱子文化绵延至今,依然存在大量的文化遗物、遗址和遗迹。其中包括兴贤书院、朱子社仓、朱子巷、半亩方塘、朱熹古樟和紫阳古楼等。这些重要的历史遗存为研究朱子理学和宋代儒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 现存问题

古镇区现状建筑质量大都较好,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保存良好,民居建筑相对保存较差,建筑普遍存在年久失修的问题,个别建筑已经衰败。

五夫镇道路系统不完善,除兴贤古街外,次要的步行道路不完善,内部交通不畅。镇内车行道对古镇区环境与氛围造成干扰,人车混杂,停车场地匮乏,缺乏相应的配套。镇区外围次干道连接不畅,没有成环成体系,造成了交通与消防的问题。

五夫镇内绿地与景观不成系统、特色不明。公共广场及绿地少且分布不匀,不能满足居民日常活动要求。

新建筑与老建筑从建筑体量、密度和群体关系上,均表现出不协调,破坏了古镇原有的道路格局和街巷肌理,不符合古镇的历史风貌。

由于缺少必要的开敞空间和大力宣传,五夫镇重要的历史场所以及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无形文化遗产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3. 规划对策

3.1 建筑

3.1.1 立面风格控制

民居类建筑开小窗或不开窗,天井采光,在核心保护范围以外的地段商业类建筑可适当开大窗户,利于观赏景观及进行商业活动。

在历史保护核心区采用闽北传统建筑材料,如青石砖、夯土及鹅卵石等。在风貌协调区,新建筑可以采用现代材料,但在外墙上可以局部采用青石砖、夯土及鹅卵石材料作为装饰,在风格上达到与历史保护街区的协调。

3.1.2 建筑高度控制

核心区保护范围内建筑层数限制为2层,建筑檐口高度不得超过7.2米,建筑层数指导原则是2层为主和局部1层。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内建筑层数限制为4层,建筑檐口高度不得超过14.4米,建筑层数指导原则是2层为主,局部3~4层。

3.1.3 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

核心区保护范围内建筑保持原有传统建筑形式、体量及风格,对范围内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建筑要进行逐渐改造或拆除,改造中以历史建筑及传统建筑风格为依据,完全采用当地传统材料(如青砖、木材)进行。

控制区保护范围内具有现代风格的公共建筑(平屋顶建筑)逐渐实行改造。新建公共建筑的建筑单体连续展开面投影宽不大于40米;屋顶形式及建筑细部的处理参照图则建议及规定的做法。新建及改造居住建筑的建筑体量不得超过现有民居;建筑层数主要为一层,局部两层;沿用原来坡屋顶形式,参照典型民居进行建筑细部改造;采用传统材料作为外墙饰材(例如石材、鹅卵石木材)。

3.1.4 建筑色彩要求

规划区内保持原有建筑色彩,改造及新建建筑色彩必须与环境相协调。一般建筑单体色彩不得大面积采用高彩度的原色和深色。建筑屋顶色彩采用深灰色;墙面色彩根据周边建筑的情况可采用土黄色、青灰色;建筑细部色彩可适当丰富,但种类不得过多;门窗以红褐色为主,壁画、雕花除青灰色外,可采用淡粉,浅黄色。

3.2 街道

为保持古街的空间尺度及传统风貌,街道尺度,街道尺度不宜过宽,主街宽度恢复原7米~9米的宽度,其它街巷为1.5~3米。古镇区应以步行街巷为界形成保护利用控制单元,用地面积一般不超过1公顷。

3.3 环境

根据古镇传统风貌和山水格局景观保护要求,规划“一纵三横”的空间景观系统。纵向景观轴线为兴贤古街轴线,以周边传统民居和宗祠书院等建筑为景观主体;横向景观轴线为与兴贤古街交错的滨河步行轴、商业街以及商业二街横轴。规划四处主要空间景观节点:古镇南端入口滨水景观节点、五夫大道与潭溪交界西北侧景观节点、籍溪、潭溪交界东北侧景观节点、古镇北端入口临水景观节点。

严格保护自然水体水质,确保镇区地表水水质控制在国家Ⅰ类标准。保护植物种类多样性,不得私自砍伐树木,名木古树应挂牌保护。保护自然山体,不得在古镇周边山体进行采矿、建造房屋等活动。

电话亭、厕所、栏杆、灯具、垃圾桶等设施的色彩应统一并与环境协调。核心保护区内垃圾桶不得采用固定式,路灯灯具采用隐藏式,不得破坏街道两边的建筑、阻碍街道空间及遮挡景观。

3.4 肌理

保护古镇区建筑风貌的协调,保持历史镇区建筑群空间的格局及空间的完整。建筑庭院空间内不得私自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新建建筑在建筑风格、体量、形式和色彩上与传统建筑尽量保持一致,对于风貌差别较大的建筑,应该进一步提出改造。

3.5 其他

主要指重要的历史场所以及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无形文化遗产。如古街坊门和古井。保留现有五贤古井、官仓井,恢复兴贤古街上的六道坊门,并拟在古镇入口处新建一牌坊,作为古镇入口的醒目标志。另外,对其文化遗产,如鱼龙戏、朱子文化等,通过民俗博物馆、壁画展示等手段进行保护。

4. 结语

本文结合五夫镇古镇区的控制规划实践和研究,提出了建立针对古城(镇)区控规的保护要素,并拟定了古城(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期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

6.控规论文 篇六

三峡移民搬迁至今已有近二十年历史, 高笋塘片区作为万州区现状城市中心, 其城市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在三峡库区城市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高笋塘城市中心区是在现状城市旧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先天条件不足。建设时受制于万州当时欠发达的经济条件、移民搬迁工期要求等诸多因素, 留下了很多遗憾。城市现状存在的人口密度、局部建设强度过大、交通拥堵、公共绿地奇缺、教育配套不足、商业服务水平不高、城市风貌特色缺失等方面问题, 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总体特色风貌及宜居程度。面对市民要求提升城市品质的强烈愿望, 万州区政府曾多次邀请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开展该片区的控规编制工作, 均因编制所涉及的问题矛盾过大而未完成。2008年,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接了此项工作, 规划于同年年底获得通过, 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与会专家认为:该规划现状问题分析准确, 技术思路清晰、巧妙, 规划结论说服力强, 规划成果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对同类型的三峡库区旧城中心区的控规编制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2 规划构思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规划编制抓住所有城市建设存在问题中, 局部开发强度过大这一关键性问题, 兼顾宜居城市打造与城市经济开发两方面需求, 合理确定规划区宜居开发总量, 划定保留区域与改造区域,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加强开发强度分区布局研究和控规中的城市设计引导, 以此一系列规划措施破解高笋塘片区建设发展的难题。

3 主要内容

3.1 规划范围与规模

本次规划区位于万州主城区八大组团城市结构中的高笋塘组团, 分为Ⅰ、Ⅱ两个管理单元, 规划用地总面积约为761.35公顷, 规划人口20.8万人 (如图1) 。

3.2 规划目标

在项目开展之初, 规划确立改善城市形象、用地功能调整、基础设施完善、增绿留白减密度、实施可操作性五大目标。

3.3 规划建设总量

通过宜居环境开发强度案例对比和按小康人均居住标准、上位规划给定的高笋塘组团规划人口倒推规划区建设总量两种方法, 判断规划区适宜的建设总量约为1350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 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数量。

3.4 规划改造区域

依据规划目标, 规划按迫切需要改造和具有改造可能两项标准, 划定沿长江滨江区域、功能置换改造区域、功能强化改造区域、城市景观改造区域、设施完善改造区域范围 (如图2) 。

3.5 交通规划

规划区内现状地形和建设情况复杂, 路网系统性、线型差, 道路等级低, 场站设施严重缺乏。规划通过对路网系统的梳理, 采用增设高架桥、隧道等方式, 打通新城路、王牌路等多个交通瓶颈, 新增四处公交站场、四处公交首末站和七处社会停车场, 并布局发达的步行道系统。

4 创新与特色

4.1 分析问题, 抓住要害

规划区现状城市建设矛盾较为突出, 规划编制面对政府、市场、市民等多方利益诉求主体, 处于增量、减量皆难的境地之下。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 本次规划抓住提高“城市宜居度”这一要害问题, 提出建设量、用地量适当增加, 人口及开发强度降低的规划思路, 并通过控制合理的规划建设总量方式加以总体把握。

4.2 应对措施, 针对性强

高笋塘作为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传承和城市风貌特点的旧城城市中心, 规划针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风貌保护、人居环境改善、交通系统组织、公共空间营造、公共配套服务水平提高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在形成规划应对措施过程中, 突出了案例对比分析、定量分析方法的重要作用。

4.3 总量控制, 方法独特

本次规划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山水环境相似的主城滨江地区合理开发强度的角度入手, 推导规划区适宜的开发建设总量, 得出结论的方式较为直观和独特, 说服力强 (如图3) 。

4.4 指标控制, 技术创新

本次规划中的容积率指标控制, 摒弃了传统控规编制中仅按技术规范规定或者编制者个人经验进行地块容积率赋值的方式, 利用强大的GIS地理信息分析平台, 通过对交通、地价、城市风貌、历史文化、景观视线等多因子叠加分析, 得出合理的容积率强度等级分区, 在建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 进行合理的地块容积率赋值 (如图4) 。

4.5 城市设计, 积极探索

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内容不流于形式, 通过GIS三维视线分析的方式进行建筑限高控制, 在充分尊重城市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基础上, 提出江城门户、山城步道、太白听涛、西山晚钟、天仙烟影、平湖观月、城市阳台、城市客厅八大城市设计要素 (如图5) 。

4.6 公交优先, 重视分流

本次规划采用公交优先的设计理念, 重视公交配套设施的布局, 有效引导公交出行。在用地紧张的中心区域, 通过复合开发、立体建设等手段, 新增白岩路首末站、国本路站场等公交场站设施。为有效分流机动出行, 在现状步道基础上, 共布置三十一条步行道, 对于坡度较大的路段, 规划预留设置电动扶梯的可能性, 以此提高步行舒适度。

5 项目实施情况说明

上一篇:器械仓库整改通知书下一篇:国庆记事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