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探析

2024-09-13

关于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探析(共12篇)

1.关于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探析 篇一

信息技术下初中化学实验创新教学探析 夏建平(镇江实验学校江苏镇江21 2005)摘要: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一述了多媒体课件的翻作遵循的原则,井论述了信息技术下初中化学实验囱I新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亿学实验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09)12(c)一0020—ol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验证原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已有的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 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广泛有效的应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实行的教育改革,为教育信息化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实现教学活动方式的转变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处理与应用,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能力,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是中学提高教育教质量有效之法。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遵循的原则

(1)多媒体课件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具,一般能够用实验、普通媒体(如模型、挂图)等实现的就无须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应该处理好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t媒体教学的关系,粉笔和黑板仍然是教师的主要教学工具,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

教学点睛之笔。(2)可课堂演示的普通化学实验绝不能以录像或动画代替。实验是最直接,最生动的媒体,是任何其他媒体所取代不

了的,它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化学教师不能舍本逐末,放弃实验而去用计算机模拟实验。(3)多媒体课件应是适合人人使用,不因教学思路和课堂结构的不同而发生冲突,我们应该做能帮助我们突破重点、难点的课件而不是完整的课件,这样的课件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被推广。(4)课件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制作课件时,避免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程序等统统编织进去,上课时只管按鼠标,虽然省劲不少,但交互性太少,仍然是“灌输式”,教学效果并不好。特别是学生自学型的习题式课件,更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反馈功能。

2信息技术下初中化学实验创新教学的方法 2.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明确实验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同时也是学习评价的依据。让学生在实验前明确该实验的理论知识部分、观察部分及操作部分所达 到的具体要求,这对于减少学生实验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及其重要的。因此,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实验前将教学目标等制成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过程,了解所用器材的构造、性能和注意事项。2.2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视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概念和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化学反应的本 质就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鼋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因此,仅靠老师的语占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制作的课件进行动画模拟,形象生动的表现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运动特征,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直接认识微观世界,这样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化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而演示的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固体的溶解、分子的扩散以及气体的溢出等现象,可见度较小,有时除前排的学生外,后面的学生很难看到变化的现象,再傲一次实验又浪费时间。如果将这些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采用放大、慢放、定格、重播等方法帮助学生观察,学生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气体的产生和溢出,颜色的变化及沉 淀的析出等现象,这样增强了可见度和动态 感,变抽象的内容为直观现象,学生看得一清二楚,增强了演示效果。同时,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种新颖 的方法,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2.3利用CAI课件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是老师设计实验,学生“照方抓药”,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受到遏制;利用CAI可以事先进行模拟,分析、处理,让学生自己找出实验的最佳方 案。再予实施。有些学生因为好奇而喜欢将实验药品随意混合或任意改变反应条件来观察发生的变化,老师也会因考虑安全因素而加以制止,虽然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精神,但实属无奈。CIA课件的发展,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创造不同的实验条件,让学生在计算机中的“实验室”里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进行设计、探索、实验。人机交换可以显示不同的实验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为学生创造了更为广阔、更具自主性的探索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演示.再现实验,突破实验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2.4.1模拟演示,突破实验难点

有些化学反应实验,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 的限制,按常规演示难以完成或实现,但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演示,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减少污 染。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片——小向鼠中毒死亡,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防煤气中2 0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毒。(2)模拟错误操作,增强安全意识。浓 H,SO。的稀释时错误地将水倒入浓H:SO。中。会带来什么后果呢?这是不能用实验来演示的,但可通过动画模拟及伴音得到解决。

2.4.2再现实验,提高学习效果

化学实验是中考复习中一个重要内容,如 果用常规手段进行复习,教师难以把大纲中所有要求掌握的实验中涉及的仪器、装置都一一画出,也不可能把演示过的实验再演示一次。若利用电脑模拟,再现实现装置、实

验过程和现象,不但提高r课堂容量,还有利于比较、加深理解记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3结语

总之,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工具作 为辅助实验的手段,一方面有利于发挥老师实验教学中引导、启迪、设疑、归纳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实现实验教学目标,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它可以将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实验化。事实证明,电教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化学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勃勃生机,它通过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同步进行,大大提高了课堂实验教学的质量。参考文献

【l】韩敬换.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

探究能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

(1):156~158.

【2】孙宪启.认清化学教育误区,促进探究教学

发展【J】.基础教育研究,2006(12):46~47.

【3】李安峰,卢巍。赵峰.微型实验与化学新课

程标准改革【J】.化学教学,2005(10):4-6.

【4】4周娜.新课程标准改革中化学教师教学方

式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3): 11l~112.

f5】涂莉,孙锡凤.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化学教

学【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45~47. 万方数据__

2.关于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探析 篇二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分析

化学作为一门传统学科, 一直以来都是初中阶段的基础性学科之一, 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 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新的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除了要加强基础性理论知识的教育之外, 教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探究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 并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并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所学到的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解释发生在周围的化学现象, 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过分强调学生成绩的重要性, 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且在实际教学中, 只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验操作, 导致实验教学的数量和质量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另外, 教师中多是只要求学生记住试验的最终结论, 而不会在实验的过程上花费时间, 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只停留在实验操作技能上, 忽视了对学生实验习惯的要求,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培养更是流于形式。

而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也是实施素质教学的重要表现。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更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 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科学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由此可见, 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

三、完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措施

1. 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 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教师不仅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正确了解实验教学在改善化学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更要不断创新与改革教学方式、教学模式, 以提升学生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为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 积极鼓励教师革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除此之外, 学生也要正确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加大对实验教学的重视, 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去, 认真观察、及时总结, 以培养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目前初中阶段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仍然是以考试成绩为主, 也就是说考试成绩决定着学生以及授课教师的命运。这种不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导致学生和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此, 我们要建立更加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将单纯注重考试分数的评判标准转化为关注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以及综合素质发展。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将教师的专业学术研究、平时授课表现以及工作热情相联系。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之中, 教师才能够没有顾虑地推进实验教学, 学生才能将学习的注意力转移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上来。

3. 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传统教学模式下, 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其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直接影响到了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实验教学活动的主人, 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 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提升他们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实验教学时, 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除了依照新课程标准和课程大纲的要求之外, 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状况和完成状况。在实验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 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实验, 独立完成整个实验的操作以及总结过程,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树立学生的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意识。

4.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活动

除了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之外, 学校也要积极地配合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并将化学实验活动拓展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之中, 让教师积极指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外化学实验活动。组要注意的是学校应加大对化学实验室的投入, 以满足实验教学对于实验器材、实验药品的需要, 保障化学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总之, 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只有重视实验教学, 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J].化学教育, 2013 (9) .

[2] .韦玉甘.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浅谈[J].科技信息, 2009 (19) .

[3] .皇甫丙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怎样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试题与研究 (新课程论坛) , 2013 (17) .

[4] .倪海燕.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J].理科考试研究, 2012 (24) .

3.关于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探析 篇三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有效性 有效方法

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进行理论知识点的学习,而且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实际操作能力。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实验的重要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如何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众多教师深思的重要话题。本文就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对教师的实验教学有一定帮助,同时对学生的化学实验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

一、具备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意识

在实际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想要通过多种多样教学方法的应用,达到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目的,首先应该提升教师提升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意识,这样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方法运用于实验教学,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现代教学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能还没有提高效率的意识,因为很多初中化学教师认为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与理论知识的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了使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应该首先提升教师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意识,进而才能通过多种方法的应用达到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合理利用化学实验器材

实验教学与一般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必须以实验器材为依托,学生只有在一定实验器材的辅助下,实验活动才能有效的开展,而目前初中化学教学在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环节,就是对实验器材进行有效应用。目前初中化学实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实验器材难以满足学生实验的要求,如果没有实验器材作保障,实验的效率自然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验器材难以满足学生实验要求的情况下,想要有效展开实验教学活动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既有的实验器材得到有效应用。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需要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来完成的实验活动,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展开实验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实验活动顺利而有效的开展。对于需要每个学生都进行亲自操作的实验,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分批到实验室操作,为每个学生都提供进行亲自体会与操作的机会。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方法与技巧,能够使实验器材紧张的情况得到缓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积极归纳总结出更多有助于使实验器材得到有效应用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操作机会,进而达到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三、趣味教学法

在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将趣味教学法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由于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到化学实验学习,因此学生对实验课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与激情,这使得一些教师认为,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必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验教学本身就能够调动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这种认识是存在一定的偏差的,学生在刚刚接触到化学实验教学时,由于好奇对实验教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随着学生好奇心的减弱,如果教师不采用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对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将会呈现递减趋势。那么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将趣味教学法与实验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呢?

为了有效提升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实验本身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的实验情况提出一些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使学感受到实验的乐趣。又例如:教师也可以通过将一些初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技巧有很多种,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一方面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要积极的将有助于调动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为了帮助初中学生更好的进行实验学习,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还应该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实验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效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在实验的过程中为了切实发挥实验的作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既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积极进行实验操作活动。为了使学生的自主实验活动更加有效的开展,教师要掌握对学生進行指导的有效方法。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验演示之后,要鼓励学生进行亲自操作,当然,学生在进行亲自操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简单的或者复杂的问题,此时教师要做的不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加深学生的印象,能够收到更好的作用。教师有效的指导能够使学生逐渐形成有效的学习思路,进而帮助学生的实验能力逐渐得到提升。

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初中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通过有效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实验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一)把握好实验教学环节

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实验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认真观察教师是如何进行实验活动的,另一方面,在实验课堂上要积极的进行操作,使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将实验拓展到课外

学生不仅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开展实验活动,而且在课外也要积极的进行实验活动。课外的实验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学生借助于生活中的一些器材进行实验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练习的机会,对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4.关于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探析 篇四

云阳县向阳初级中学 杨洪 论文类别:中学化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实验操作技能、掌握化学知识、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地区学校由于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的不足,缺乏专门的实验员和化学老师缺乏实践操作等因素,导致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空白。随着我市均衡教育发展,特别强调每个学校六大功能室的健全,其中之一就是要求化学实验室功能的运用,重视实验教学的课程。怎样使农村初中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怎样上好化学实验课,是每位化学老师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农村初中;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整改措施

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其核心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以往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从而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即学生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自主学习意识。化学实验教学也是新课改中的一个点。然而,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一直以来是一个薄弱环节,学校领导重视不够,化学实验室缺乏专业的实验员和实验器材不足,加上化学老师缺乏专业的培训和意识,导致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参加化学实验的操作,大部分仍然是“重传授,轻实验”的教学模式。实验课流于形式,无法将实验和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效果。

一、目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教师个人素质,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

在农村初中很多学校里,由于实验室没有专职的实验员,上课中面临的无论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都需要自己准备,特别是每一次分组实验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再到上实验课课时长,最后实验结束整理归类器材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因此,很多化学老师由于工作量过大负担较重,就不愿意开展实验教学,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或者是直接由讲实验代替做实验。再加上有的学校缺乏专业的化学老师,就请其他科老师兼化学老师,他们缺乏实验操作的技能和专业知识。部分化学老师不能很好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懂得怎样使用多媒体教学或是缺乏相关的培训。

(二)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对化学实验教学重视度不高

在部分农村地区初中学校,他们的化学实验室陈旧,实验室里面器材和药品不齐全,或是有些药品的年代已久出现变质,但是从来都没有打开使用过,实验药品没有进行归类整理,杂乱无章,一些器材损坏后也没有及时的得到更新和补充。甚至有些器材放置了几年都没有打开过,导致器材资源的浪费和老化不能使用。同时实验室里没有专职的实验员,实验室里面的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欠缺,考核机制不健全,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等。这些原因严重影响到 化学实验课堂的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学生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导致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没有得到锻炼。

(三)缺乏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之一。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运用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农村大部分教师注重的主要是化学知识及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往往忽略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工作量上讲,化学实验是一项费时费力、颇为麻烦的工作,学校在计算教师实验教学工作量时,由于这方面的考核机制和评估标准等制度不健全,影响到老师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学生的实验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提升。

(四)农村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差

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每年毕业都有一部分尖子生流入到城里中学,留下来的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好,更有甚者是不愿读书的学生。再加上农村地区基础条件差,无论是学校的硬件设备还是师资力量与城里的学校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长期以来,农村学生接受的教育大多是填鸭式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只是盲目的做笔记,不思考。即使是去实验室上课,有的学生不遵守实验室里的规章制度,导致实验器材损坏或是药品使用不当的浪费。

二、加强实验教学的对策

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要想使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就应该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找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将其落到实处,以消除不利因素,创造积极因素,促进实验教学发展。(1)时时给教师“充电”,提高教师素质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想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教师只有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接受专业的培训,学习其他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学习专业知识,才能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素质。比如实验课堂上,教师对实验器材使用规则的掌握,实验操作、应急处理的熟练程度,对实验的认真态度,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示范作用。无论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在其中既是主导者又是参与者和示范者,所以要求教师本身要掌握各种仪器的用途、性能、构造、原理、使用方法、维修、故障排除等知识,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有较高的实验理论水平和实验操作能力。当前,教师除了掌握常规的教学手段外,还必须掌握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并用于平常的实验教学中,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于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规律,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教学,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通过视频、图片进行讲解,学生容易理解和提高兴趣。有些实验本身存在危险的如爆炸性实验、有毒的实验、反应过快不易观察实验等,这些都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解,弥补实验教学的不足。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也应为教师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条件,鼓励教师进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例如,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有关的学术报告、培训班;加强 校区强强联合,区域化校际间的交流沟通,资源共享。(2)学校要提高认识、重视实验教学、保障供给

学校领导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担当着直接、具体的领导作用。要保证实验教学正常开展,学校必须设有实验教学的管理机构,明确目标责任。随着我市均衡教育的推广,要求各个学校六大功能室的建立和完善,其中就包括了化学实验室。均衡教育的提出和发展,有助于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硬件设备得到进一步补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使之城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因此,学校应设置专职的实验员,实验器材和药品都要齐全,缺乏功能室的学校应抓紧时间修建,实验室里面相关的规章制度也要齐全。另外,学校也要加强教师专业的培训,如定期开展学术讲座,教师培训班等,规定明确的教师实验室工作量和相关的量化考核细则,制定奖励制度,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校每年要加大财力的投入,解决教学中急需的物品,注意保证仪器、药品能够保质保量供给,从而保证实验教学课能正常开展。(3)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化学实验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要提前去精心准备。尤其是分组实验时,尽量到实验室上课。实验课上教师要合理分配小组成员,科学示范讲解,巧妙设计问题,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习乐趣,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开展探究式学习。课堂上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实验器材和药品,学生在下面积极思考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运用和巩固化学基础知识。

(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弥补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

由于我县各农村中学都配有班班通,所以有些实验如:①耗时长,成功率低,污染严重,对师生健康产生危害的难以演示的实验;②化学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如:演示将水加入浓硫酸时造成液滴四处飞溅等不便操作的实验;点燃没有检验纯度的氢气导致氢气发生装置的爆炸;利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印象深刻,克服了传统教法由教师讲解其错因及可能带来的危害而不能为加深学生印象用实验证明的缺陷。这样既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解决了农村初中实验教学中化学实验仪器不配套和不足的困难,同时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化学实验教学上的弊端,较好地提高了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农村初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应该表彰那些做出重大贡献的一线教师和实验员、学校。表彰学校,以征得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实验教学 的支持和投入,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实力;表彰实验管理人员,以强化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其服务水平;表彰化学教师,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激励他们进行实验改革和创新的热情。总之,要切实抓好实验教学工作,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抓好实验室的管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才能逐渐改变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李玉山,全方位搞好中学实验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3)

[2]王献红,浅谈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3)

5.关于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探析 篇五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物理问题的根本方法是进行观察和实验,物理实验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容与手段,因此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不仅构建起知识体系,而且也是学生发现物理现象、探究物理原理、获取物理知识、提升科学素养的重要路径。可以说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都需要不断地完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也是如此。教材中的实验分三类: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帮助他们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学生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通过亲自实践,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手段。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是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学习好课本知识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对知识更进一步的领会和掌握,探究实验是基础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那么进一步使初中物理教材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更加显示出科学可行、生动有趣的特点来,让现行初中物理教材能成为初中生一本爱不释手的通俗科学读物,才能令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实验上必须采取一些调整更新.下面就这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加强一边学一边实验的教学

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作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使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而简单的放手让他们自己实验通常他们的能力又达不到。在课堂教学中,若比较多地采用边学边实验的组织形式,在老师的有效组织下让学生通过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

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探究,如果放手直接让学生探究,往往耗费很长时间学生都不一定能找到清晰的像,所以老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制定实验计划步骤然后按有效地步骤让学生操作、观察,才能较好完成实验目标。

又如:小孔成像让学生在纸上戳个洞,然后在课桌上观察日光灯成的像;摩擦这节,让学生用自己的塑料刚笔头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去吸引小纸屑。一边指导,一边做,一边思考,学生手脑并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适当增加一些实验

教材上没有的实验,要尽力创造去做。同一实验也要举一反三。开发自己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进行实验。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绩优秀的物理尖子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人,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而这些感性经验恰恰是物理思维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如:

1.用圆规和橡皮泥做压强实验:用圆规的尖端放在橡皮泥上和平放在橡皮泥上,明显得到的印记深度不一样说明压强与受力面积有关;平放时再用手用力按压一下印记会加深,又说明压强还和压力有关。

2.用纸张和文具盒做惯性实验:把文具盒压在一张纸上,然后猛地将纸抽出,文具盒由于惯性还留在原地。

3.用鸡蛋来说明惯性、摩擦阻力现象:选用外形相似的生鸡蛋、熟鸡蛋各一只,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相同的力使它们在原处旋转。能迅速旋转的是熟鸡蛋,缓慢旋转几圈就停止的是生鸡蛋。因为生鸡蛋的壳内是液状的蛋清,外力作用在蛋壳上旋转时,蛋清由于惯性,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则它与蛋壳间存在摩擦阻力作用,使整个蛋只能缓慢转动。而熟鸡蛋内蛋清已凝固成蛋白,外力作用时旋转时,整个蛋就能迅速转动。

4.用樟脑丸和醋酸溶液来做浮沉实验:将樟脑丸放入醋酸溶液,樟脑丸的密度比醋酸溶液略微大一些,所以开始时樟脑丸沉入杯底。但由于醋酸与碳酸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聚集在樟脑丸的表面,使樟脑丸和气泡这一整体的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所以樟脑丸浮了起来。当樟脑丸浮到液面时,附在樟脑丸表面上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剩下的气泡连同水对樟脑丸上向的浮力支持不住樟脑丸的重量,于是又沉入杯底。

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发。

三、改进书上的一些演示实验

效果不好的实验要加以纠正,改进。比如:书上研究平面镜成像用的是棋子,但棋子亮度低,通过玻璃板不容易看到像,所以我们教学中可以采用蜡烛,点燃的蜡烛亮度要高得多,通过玻璃板成像就比较清晰一些。

四、增强课堂实验的趣味性

在学习力的三要素时,可以让力量对比比较明显的两位同学来推门表演,让力量大的同学靠门轴很近推关门而让力量小的离门轴最远反方向推不让门关上,以门关不上甚至反而被打开的情境来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五、适时加入物理实验史的相关介绍

如:光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的问题,讲述伽利略实验,以此说明:科学家和我们常人一样,也会有错或想不到的地方,生活中要正确对待失败,正是因为伽利略的失败,才使得后来的科学家用了很多更巧妙的方法来测定光速。

六、利用物理原理创新设计

利用物理原理进行实验创新设计,既可以作为新课引入的实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也可以作为新知识学习后的考查性实验,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新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

如:关于“摩擦”的教学引人,运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设计如下一个创新性实验:让两位身体状况接近的同学到前面做“拔河”比赛游戏。两同学分别在板凳一端下面用一只手掌托住板凳,其中一位同学所托板凳一端上面放些重物。两同学同时向两边拉,让学生猜测哪位同学会胜出,并分析胜出的可能原因是什么。两同学分别在板凳一端下面用一只手掌托住板凳,另外,在刚才失败的同学手掌和板凳之间垫上一块毛巾,两同学同时向两边拉,让学生猜测哪位同学会胜出,并分析胜出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学生对实验现象非常好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为下步的探究学习打下了基础。

又如:讲完“惯性”知识后,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书本文具等设计惯性实验,然后请学生展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释,既锻炼了学生的手脑又巩固了知识点。

七、重视课外实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6.关于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探析 篇六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施新课改后,中考物理试题中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在实验中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因此对物理实验的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依据课程标准,抓好物理实验基本知识的复习

1.认真仔细研究中考说明书,全面把握中考的方向。中考说明书是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中要考查的知识点制订的细化要求,全面了解说明书对教材中实验的考查要求,这样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才会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效率。

2.熟练掌握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提高实验基本技能。当前中考对基本仪器、仪表的考查主要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从选择仪器(含量程入手;二是从仪器的使用规则入手;三是从仪器、仪表的读数入手。复习时可采用对比复习的方法,找出异同点,加强记忆。

二、特别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2.教材中的插图和科学探究活动目录中的内容。

3.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实验方案,特别是中考说明书上强调的21个探究实验;还要注重“STS(科学、技术、社会”考查。

三、抓好“8种实验题型”的复习教学

1.估计、估算题。近年来估算类试题在各地的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成为中考新宠。试题通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估算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长度、速度、时间、温度、体积和容积、质量和重力、温度和热量、压力和压强、功和功率等,此外还涉及一些估算方法类题目。解答估算题通常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估算你熟悉的物

理量入手,再结合相关公式,推算出你所不熟悉的物理量。二是将不熟悉的物理量,通过相关公式转换成你熟悉的物理量,然后再将不合理的答案一一排除。

2.电学实验故障分析。初中物理电学故障只有几类:短路,断路,电流、电压表正负接反,电压表串联,滑动变阻器接成了定值电阻或接成了导线(接短路了。

3.科学方法。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化法、转换法、类比法、归纳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如用合力替代各个分力,用总电阻替代各部分电阻,用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压力等。

4.情景信息题。如奥运科技、航天技术、汶川地震救灾、雪灾防治、火车提速等,都可能成为中考题目的情境。

5.开放性试题,开放型实验题。这类问题往往答案较多,解题方法多样化,要选择简单明了的答案进行回答,回答时要有清晰的逻辑并使用准确的物理语言。求解开放型实验题,需要教师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6.对实验过程的评估、对评估类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从实验元件选取、实验操作、实验推理、实验方法等入手,根据平时实验的要求,看是否违背实验规则,从而来评估方案、结论是否正确。解决这类问题要注意思路的条理性,要按自己平时做实验的顺序,逐项分析对照,就不难发现问题。

7.科学探究。随着科学探究内容写入物理新课程标准,科学探究能力已成为当前中考实验的重要考查内容。按照课标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学生应掌握的科学探究能力有提出问题能力、猜想能力、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评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前五项能力是中考实验命题的着力点。

8.家庭小实验、小制作,在2009年的中考调研试题中已经出现了这类题,应注意复习。如自制测力计、自制密度计、自制高度计、自制潜水艇模型等。

四、深入研究精选习题,提高学生答题表达能力

训练学生答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从题型上看,主要是填空、问答、作图、科学探究中的交流合作与评估等几个方面,复习时可以精选习题让学生练习,要求学生在答题时书面表达要用词规范准确,叙述合理。

7.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探析 篇七

一、教师实施有效教学应具备的能力

1. 教师要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初中化学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 涉及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等, 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结合一系列化学实验的调整, 加强实验观察与操作的趣味性, 充分挖掘初中生好动的心理特征。通过趣味实验, 激发学习兴趣, 并将其进一步转化成学生的动力, 从而获得显著的效果。除此之外, 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还应当关注其表达的形式和方式, 这同样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对于教师的讲课而言, 其语言风格及感染力, 对生性敏感的初中生具有显著的效果。

2. 教师需要更新学习观念。

为适应新教材, 使新理念的贯彻真正落到实处, 教师应当努力更新其学习观念, 明确学习目的。对于化学教学而言, 应当尽快转变传统应试教育下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引导和对活动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中, 逐渐培养其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科学态度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3. 转变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

对化学教师而言, 必须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自觉地学习, 促成学生的角色转变, 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提供平台, 对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给予指导和组织。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践活动, 让学生能够真正领会教科书上的知识点, 亲身体验完整的学习经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的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与同伴实施团队协作, 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拓宽学习渠道, 丰富经历和经验, 同时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开展有效教学

1. 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背景下,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化学教学的核心。例如, 为了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同时掌握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自制指示剂 (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胡萝卜等浸取液) , 同时, 提供白醋、稀盐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等五种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镁片、锌粒、铁片、铜片、锈铁钉、氧化铜、稀盐酸、稀硫酸以及所需的实验仪器,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 自主选择药品, 安排实验方案。在实验方案确定后, 教师告知学生实验须知, 指导学生记住实验的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 学生开始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适时提供指导、帮助。实验完毕,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小结, 此时, 教师应将重要的实验结论记录下来。最后, 可以结合学生的自行总结, 发现其中的规律, 理解常见的各种酸的化学性质。通过这种授课方式, 不仅可能深化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认识, 同时, 也增强了学生分析、归纳、推理和表达的能力。此外, 在该过程中, 通过多方观点的交流, 思路的梳理, 能够形成互补效应, 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升。

2. 在教学中积极设置问题情境。

在化学学习中, 教师应当结合各种途径, 安排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化学现象和提出问题。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中, 化学探究实验是最形象、生动、直观的。以“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为例, 在实验过程中,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如: (1) 水面为何上升? (2) 水面为何没有上升到顶端而仅上升到1/5处? (3) 瓶中的剩余气体可能是什么成分? (4) 实验能够说明哪些问题? (5) 对于红磷的含量, 是否有明确要求? (6) 能否用其他物质代替红磷?等等。在设置问题情境时, 应当结合生活及学生的已有经历, 对于学生在生活经历中所熟悉的问题, 能够促使学生提高对探究价值的认识, 并且激发其探究的欲望。

3. 构建互动的课堂教学, 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不能形成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的局面, 而应要求学生在台下积极配合。为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努力, 形成教学双方相互作用、相互适应、有机统一的局面, 这与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洞察和有效开发密切相关。总之, 在教学实践中, 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 促进教学主体之间的积极互动。在课堂教学上, 互动需要努力使教师的“因学而教”和学生的“因教而学”实现有机结合, 做到“以教促学, 以学为本”。其中, “因学而教”是从教师适应学生的角度来论述教学活动, 由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学习对实现教学目标起决定作用, 因此, 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总之, 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学习不再是只为了分数、为了升学, 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科学态度的形成, 在于科学的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于创新潜能的激发。要在教师的指导下, 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从而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

摘要:本文首先对教师为实施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应具备的能力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讨论了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开展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有效教学,初中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祥清.异步教学是实施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J].异步教学研究, 2009, (Z1) .

[2]陆峰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 (中学版) , 2008, (4) .

8.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析 篇八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实验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的做法与体会。

一、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正确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只顾讲授、轻视实验的倾向,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情感、能力、科学态度价值观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为主。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的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三点着手。

1. 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演示实验教学,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要全部在课堂上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做了适当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

2. 开发家庭小实验

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共设置了相应的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当我第一次向学生布置家庭小实验时,学生感到新奇。

第二次布置家庭小实验——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学生开始产生兴趣,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有的失败;第二天在课堂上七嘴八舌询问教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学生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随着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还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3. 重视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除了对演示实验感兴趣外,对自己动手实验也有浓厚兴趣,我就利用他们的这种跃跃欲试的激情,提供实验材料,让其亲自参与到实验中去,以便使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4. 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内容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

三、养成良好实验习惯,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化學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在教学中要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实验结束后,我都会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训练和培养,对初中学生来说,需要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初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时,除了在课堂上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让学生模仿外,还将操作以“口诀”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如向试管里注入粉末状药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装块状药品要“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取用的要点是“瓶塞倒放、两口紧挨、缓慢倾倒、加盖放回”;使用胶头滴管应“捏头赶空气、放手吸试剂、悬空滴液体、管口勿触壁”;以及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两查、两不、两禁止”。

9.关于初中物理实验的论文 篇九

浏阳市洞阳中学 邓玉秧

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在科学探究中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一.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

学习最根本的途径是学习者自己的活动,把这一原则应用于教学过程,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索万物,通过活动及其协调,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物理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应当努力通过动手做的实践活动,突出实验教学的实践性。1.要开拓实验的范围。众所周知,演示实验在物理实验中占有“绝对多数”的比例。而这些演示实验习惯上都是由教师在讲台上给学生看,学生通常没有动手的机会。由此导致学生动手机会显著偏少,动手能力普遍不高。因而我们有必要相方设法将尝示实验扩展到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可以把演示实验通过改进、改组和改造等方法适合于学生自己去实验。如:将一引起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合作实验或共同实验,创造条件将一引起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或者将一些演示实验在课堂正常安排的情况下,改为课外实验或家庭实验。

2.增加实验时间:将主要在课上实验的时间向课外延伸。由于课外活动的时间比较充裕,形式上可灵活多样,并照顾到学生兴趣爱好等特点,有针对性,通过实验操作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教材中安排的小制作、小实验,让学生课下去做,然后同学间进行殿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的气氛中积极自由动手,动脑。二.注重思考。

由于物理实验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为前提的一个综合学习过程,因而必须通过有效的刺激,去强化实验教学的启发性,努力使实验过程中出现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能够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物理实验对被动接受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者来说,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味性,加上物理实验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新颖、意想不到的现象会吸引和诱导学生在进行认真观察、操作的同时,积极去“深省”和“回味”。但学生实验中有一大部分是测量性和验证性的实验,为了防止学生在实验中会懒于思考或不求甚解,满足于简单机械操作的倾向,需要教师在增强实验过程的启发方面动脑筋。三.加强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创新。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无疑者有疑,教有疑者无疑的过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设疑,造就强烈的问题情境,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积极的探索活动,促进手脑结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了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要鼓励学生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猜想,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大有益处的,牛顿正是根据苹果落地现象猜想到,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因此在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预测和猜想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再用实验去验证,这样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四.注重实验教学的主动性。

实验过程要给学生留有较充分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独立引出实验步骤,独立选择实验器材,独立进行操作实验,独立设计记录表格,独立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尤其是能在别人看来没有问题或不能问题之处提出有些新意或有价值的问题,体现创新能力。

10.关于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探析 篇十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实验,可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在此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从学生生活周边挖掘、捕捉与物理实验相关的课程资源,并与初中物理实验内容有机结合,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资源中探究,激发实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初中物理这一学科具有极强的探索性,物理实验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有效载体,将生活资源应用于物理实验中对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是在当前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致使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导致初中物理实验与学生生活相脱节,枯燥的实验常常使得学生没有任何兴趣,根本无法满足核心素养下的物理实验教学目标。首先,教学理念滞后。在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并未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甚至片面地认为实验教学只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因此,在这一理念下,教师常常忽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甚至敷衍了事,严重制约了实验教学效果。其次,教师模式单一。在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实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基本上都是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物理实验学习兴趣低下,制约了学生的物理实验参与性,无法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再次,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整个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常常流于形式,缺乏一定的教学深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仅仅是按部就班进行实验,很难发挥自己的探索精神,制约学生探究素养的培养。最后,实验教学资源贫乏。初中物理实验和教学必须要依托一定的实验资源。但是就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来说,教师很少将实验延伸到生活中,导致实验的素材和资源不足[x]。

二、生活资源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活教育理论”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核心,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学习。初中物理学科本身就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资源,通过实验可以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进行探索,更好地认识物理世界,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因此,在“生活教育理论”下,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利用和运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将物理实验与生活进行有效结合,促使学生能够运用生活资源开展各项实验探究活动,在具体的操作和实践中感受物理知识的本质背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生活资源运用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因此,生活资源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解决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中内容单一的困境。在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多数学校都面临着实验教学内容单一、照搬教材等现状,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的效果。而通过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有效弥补传统实验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保障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x]。第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讲解式的初中实验教学模式,常常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厌烦的情绪,无法提升学生的实验课堂参与度。而通过生活化资源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废旧用品等作为物理实验资源。让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乐趣,加强实际生活与物理之间的联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兴趣。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物理实验教学是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而生活资源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化实验中,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同时,在借助生活资源开展初中物理实验的过程中,也促使学生对物理实验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进行了深刻的感知,实现了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效落实了初中物理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x]。

三、生活资源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具体应用

(一)挖掘生活资源,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按照《物理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自主开展物理实验,让学生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深入挖掘生活周边的资源和素材,搭建生活与实验的桥梁,发挥生活资源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生活资源的挖掘:x.从食品中开发实验资源。生活中的食品是物理实验最为重要的资源,并且这一实验资源还具有容易获得的特点,将其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促使物理实验更加生动、明了,进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兴趣。x.从生活用品中开发实验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做物理实验的物品非常多。如手机、暖水瓶等,可以对声音传播规律实验进行演示;借助瓷碗或者酒瓶装上水,用筷子敲击就会发生不同音调,就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其对物体振动的频率进行实验;还可以塑料吸盘挂衣钩等,对大气压强实验进行演示;利用注射器、热水袋等,可以对大气压强的存在进行实验等。x.从废旧物品中开发实验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身边还存在大量的废旧物品,可以用来进行物理探究实验,如此一来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体现了环保的特点,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创新能力等[x]。

(二)借助生活资源创设物理实验情境

初中物理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最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对抽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进行掌握,还要挖掘生活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生活化的物理实验,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和技能。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给学生创设一个接近真实的实验情境,进而使得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在实际情境中顺利开展。具体来说,初中物理教师可从学生实际生活中选择与实验教学相关的生活资源,给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加强生活与知识的联系,让生活资源在物理实验中绽放,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综合素养。

(三)借助生活用品,将实验过程生活化

初中物理实验是一种难度比较大的、复杂的系统活动,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活动能力要求非常高。鉴于此,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生活化,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实验过程中,顺利完成物理实验,并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物理综合素养。具体来说,教师在设计物理实验的时候,就可以结合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学习习惯等,选择生活用品开展物理实验。如此一来,不仅实现了预习的实验教学目标,也能够拓展学生的实验思路,让学生能够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物理知识的探索,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四)走进生活,现场体验物理实验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应结合物理这一学科的特点,立足于物理理论和实际之间的联系,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条件,将物理理论知识与现实进行有效的连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中的物理实验中,对物理实验进行深刻地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素养。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结合物理实验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中体验物理知识,对物理实验形成深刻的感知和理解,进而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同时,在这一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进行了形象的感知,显著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五)发掘生活资源,开展开放性物理小实验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全面提升初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不仅要重视物理教材中的实验教学,还要积极开展一些开放性的小实验,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实验,感受到物理实验的魅力,并提升自身的物理综合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应立足于教学内容、已有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实际生活资源进行充分发掘,引导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实验器材等,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使得学生在亲自动手的实验平台上,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并对整个实验操作的过程进行体验。与传统教材上的物理实验教学相比,这种开放性的物理“小发明、小制作”,可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实现了在“游戏中做实验”的目的。

四、结语

11.对初中化学教学的思考和探析 篇十一

关键词:初中化学;好奇心;学习小组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部分,与我们息息相关,化学知识的应用范围上到宇宙航天,下到洗衣做饭,我们的生理运动变化也包含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农业、工业、制药业等都离不开化学的应用,化学涵盖了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化学的发展对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是国家乃至世界长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化学立足于微观世界的粒子反应变化,从微观视角观察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现代科学对物质世界的全新解读。化学的发展,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世界,摆脱了从前对世界的懵懂无知,开始了解乃至掌握自然法则。化学是我们了解自然的新视角,人生存于自然之中,身体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化学是必要的学习科目。

一、注重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初中阶段,学生开始系统地接触化学这门科目,教师的启蒙和引导是非常关键的。在接触化学伊始,如果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化学有很大的好处。众所周知,化学的基础是由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化合价组成的,由此构成一系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才有了我们身边神秘莫测的变化反应。学生熟记元素周期表和化合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但是元素的性质背起来实在枯燥乏味,也就使许多学生对化学科目十分厌倦。教师在教授元素周期表时不妨多讲一些科学家发现元素的小故事、小趣事,把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对元素性质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印象,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将化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把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化合价以顺口溜的形式编成记忆口诀,学生在背诵时就可以省去不少背诵时间,简单快速,使学生告别死记硬背的苦恼,减少了学生在学习化学路上的障碍,使得学生能更好更快地前行。

二、注重实验,在化学实践中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越来越受到重视,发挥的作用也愈加重要。学生如果只在课堂上学习化学,化学知识只停留于书本,化学反应也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是不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只有亲眼看到化学反应的现象,亲身感受到化学的奇妙,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应多做实验,进行实验教学,如果是一些簡单易操作并且没有危险性的实验不妨带学生到化学实验室,由学生自己操作完成,毕竟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亲身感受后必将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知。而且多做化学实验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消除学生“高分低能”的现状,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多加练习,强化记忆

记忆具有遗忘性,在学习中知识点要不断重复记忆,否则很快就会被遗忘,所以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化学教师需要及时布置课后作业,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实现化学知识的了解与记忆还不够,能够掌握并且熟练运用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布置课后练习进行强化训练,反复巩固知识点,在练习中将知识要点融会贯通,实现从“学”到“会”的过程转变。

四、成立学习兴趣小组,进行延展学习

化学老师可以对班级学生进行小组分配,由多人组成学习兴趣小组,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彼此交流讨论,互相查漏补缺,遇到学习困难先在组内讨论消化,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困难的能力。再者,小组活动可以带动每个组员在课后进行学习探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可以无形中增加学习时间和提升学习效率。小组中对化学拥有热忱的组员带领其他组员进行拓展学习,将兴趣传染给他人,也将目光放远,不再停留于书本,进行课外化学知识的补充,使学生的学习更全面具体。

化学学科既复杂又简单,它有其规律性,又有其庞杂性,初中化学教学只是化学的入门,初中化学教师相当于给学生打开了化学世界的大门。教师引导的方式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日后对化学科目的学习,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

学好化学,不仅能提高学习成绩,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化学知识,也就是了解生活、了解世界。俗话讲“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掌握化学,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会显得更有经验,更懂常识。所以,初中化学老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注重实践,注意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展现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化学道路上越走越远,也为我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童舒陶.基于科学素养提升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22).

[2]张杰国.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 2015(30).

12.关于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探析 篇十二

1. 现阶段初中化学题型分类

(1) 选择题

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实验理论、基础计算等的掌握。解答时要字斟句酌地理解题干, 抓住问题核心, 全面分析选项, 排除干扰, 然后下定结论[2]。如:冰水混合物和纯净的盐酸, 前者是纯净物, 后者为混合物。

(2) 判断题

(3) 化学方程式书写及论证简答题

(4) 实验题

涉及实验的装置、现象、操作规范等相关题目。

(5) 计算题是中学化学的重点

综合考核学生个人能力和对知识的链接是否紧凑。依据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理论进行计算。

2. 采用合理的解题方法 (1) 守恒法

守恒法是贯穿初中化学的一种方法, 利用变化前后的某一物理量保持不变建立关系并求解。质量守恒定律, 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使用方法时要注意方法的有效性;首先, 该定律的运用范围:一切化学反应, 不包括物理变化。其次, 该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 不包括其他方面守恒。例如反应前后体积不一定相等。最后, 定律中的“质量”, 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不是反应物质量的任意简单相加。例如:2g氢气与8g氧气反应生成的水并非10g, 而是9g。通过质量守恒定律的掌握, 进而能够很好的理解化学反应的几种基本类型 (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 。

(2) 差量法

差量法是初中化学中的常用方法,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理量的差量来建立相应关系并求解, 其中, 差量包括质量差、物质的量之差、气体体积差等。方法的使用依赖于学生的审题和问题分析能力。

3. 解题能力培养的建议

解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了基础知识, 才能为解题提供方向、思路、依据, 进行迅速、正确地运算和推理。让学生认识到知识联系的紧密性, 做到基础知识的增长与解题能力的提高同步发展。因此, 首要任务是做好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与熟知, 将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吃透基本原理、形成系统。对于重难点、具有共性和实用性的内容, 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整理[3], 总结归纳和有序贮存, 以提高反应的敏捷性, 最终体现在解决问题时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解题能力, 可以通过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 让学生在自主探析和师生合作的实践活动中, 解题能力切实得到锻炼和提高[4]。首先, 重视化学思维的培养。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现象, 运用化学思维思考现象背后的基本原理, 通过动脑思考培养开放性的思维品质。其次, 运用恰当解题方法。化学题目多源于生活, 面对与现实生活有关的题目应该采用合适的解题方法。再次, 总结解题规律。不少学生大量地解拔高难题, 以锻炼做题能力, 反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运用, 容易出现只会解难题的病症。就此, 教师和学生需共同努力将此病症治愈, 做到难易皆会, 解题能力全面提高。

摘要:解题能力是学生化学能力的基本体现, 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生求知欲强, 已初步具备独立思考和钻研的能力, 需接受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就化学解题教学过程, 着重探讨解题思路、方法及能力的培养;开拓学生思维、激发解题兴趣, 提高解题能力, 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化学学习,解题能力,守恒法,差量法

参考文献

[1]束必俊.高中化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理科考试研究, 2014, (17) .

上一篇:做老师真好演讲下一篇:网络技术应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