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考

2024-10-22

欠发达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考(共8篇)

1.欠发达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考 篇一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继沿海开放之后提出的跨世纪发展战略任务,是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全国经济社会协调共进的又一重大决策,也是向约占国土面积2/

3、人口近1/2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腾飞吹响的进军号。这些地区能否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快速发展迎头赶上,事关改革开放的成败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对于我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尤为重要。

根据多年来在市、县工作的实践和体会,借鉴沿海发达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作为国民经济首要基础的区域经济单元——县域经济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属于中观层次,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充分激活这一区域经济主体,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竞争力,可以推动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的区域经济,对于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腾飞是至关重要的。

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由于受经济基础、地理环境和政策因素等制约,呈现出的特点主要有:经济起点低,发展速度慢,规模总量偏小,市场化水平不高,区域特色不明显,财力有限,对经济发展贡献率显弱,经济增长质量有待提高。就拿朔州市来说,全市国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32万,1998年六个县区的GDp仅为59.46亿元,财政收入3.37亿元,人均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地区的60和45。六个县区现有工业企业5154个,总资产48亿元,工业总产值48.9亿元,平均每个企业资产和产值分别为93.2万元和94.9万元;煤炭工业占总资产和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8和4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4417元和2306元,人民生活水平同经济发展程度一样不够理想。目前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支柱产业受到严峻挑战,后续的多元特色支柱产业尚未形成,发展出现了低速徘徊状态。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思想观念落后。长期以来受封闭保守、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等传统观念的束缚,仅满足于对自然资源的低水平开发,吃老本,坐吃山空,抱残守缺,形成了一种惰性经济。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经济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挥、挖掘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形不成向外拓展的区域性特色产业群体,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新形势下,使原有的资源优势萎缩甚至丧失,劣势却更加明显,经济发展处于被动局面。另一方面是受物质基础的局限,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造成与外界经济交往的负面影响,失去了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信息流与外部环境交换的大好机遇,使自身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经济发展的差距愈来愈大。

县域经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社区,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因此,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应该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坚持“固农、强工、兴商”的方针和“协调发展、重点突破、总体推进”的原则,坚持以比较优势和市场导向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形成区域经济极具活力的增长极。具体来说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找准一个切入点——潜力项目

振兴县域经济必须调整经济结构,由过去的“资源指向、短线定位”转变为“市场导向、竞争定位”,从发展潜力项目入手,在产业上求特色,在项目上求突破。这里所说的项目概念是广义的。内涵包括开发项目、引进项目、调产项目、科研项目、扶贫项目、技改项目和社会公益项目等。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载体,覆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应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头戏来抓。要通过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工程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向高层次发展。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热情很高,但苦于找不到好的项目。

对于衡量项目的好坏,应该有个正确的长远的观点。要立足市场需求和自身的资源优势来评价和选择项目。尤其是产业投资项目要瞄准市场,服从市场,通过对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和需求规模的深入调研去选择项目,把握项目的发展定位,并结合县情作出科学决策。因为项目建设的成败功过是市场说了算,要经得起国内外市场的鉴定和检验。市场需求是周期性变化的,任何项目都不可能是常胜不衰。这里的关键在于选择项目要迎合市场需求周期性变化的节拍,否则就会造成风险和损失。这就是说项目建设应是动态性的。目前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主要靠传统产业,而且多为“夕阳”产业。因此,要发展,要扩大经济总量,就要积极进行项目储备,做到“储备一批、建设一批、开发一批”,否则就会坐失良机。当前发展的关键是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以高新技术来改造和嫁接传统产业,高起点地建设一些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骨干产业投资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再造新优势;同时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机遇,加快农林水利、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重要项目的建设,以增强县域经济的实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突出两大基本点——特色产业和“双非”经济

“十五”期间和未来十五年间,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大潮的到来,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一样处于战略性大调整阶段。因此,产业优化调整是全国面临的大问题,也是县域经济应当解决的突出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区域经济,一个地市、甚至一个省的产业结构都不可能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自求平衡,更何况县域经济这一层次。而且如果这样做既不合理也不经济,无法获得比较经济优势,也无法得到区域分工所带来的好处,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因此,不应该把一、二、三产业的均衡和行业门类是否齐全看作考察县域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的依据。而应是在吃透县情,面向国内外市场,搞清优势的基础上,宜重则重,宜轻则轻,宜农则农,宜商则商,追求“专”、“精”、“特”、“优”,切忌别人抓啥我抓啥,从而走出产业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在特色抓对了之后,要通过产业整合把人、财、物等资源、要素集中配置到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上,努力把产业链中关键的一段做优、做好,并长期坚持,锲而不舍,不断开发新产品,靠品牌拓展市场,靠质量赢得市场,就会在区域分工中获得比较优势,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市在煤炭支柱发展受阻的情况下,坚持地下地上并举的方针,以发展“龙头企业特色县”为重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形成了山阴乳业、应县梨花春、右玉汇源果汁、朔城区亚麻等龙头企业,夯实了县域经济的基础,壮大了经济实力,对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全国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实践来看,“双非”经济发展快的地方,县域经济实力就强。目前,欠发达地区县乡财力困难,部分国有经济萎靡不振,因此应按照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原则,改变国有经济战线拉得过长的局面,降低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和份额,推进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努力把“双非”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增长的内动力和生长点。担当起发展县域经济大舞台的“主角戏”。“双非”经济不仅机制灵活,不用政府投资,生产成本不高,是一种富有效率的产权制度,而且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老百姓有一句话,“增加一个企业主,就养活一批特困户,增加一个个体户,就减少一个贫困户。”因此,要大胆并善于发动群众举办经济实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启动民间投资,扩大引进外资。不失为县域经济发展开出的一剂良方。就拿朔州市来说,1998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7384亿元。这是一笔可观的社会投资,如何把储蓄转化为投资,放“虎”出笼,从而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是县域经济应该做好的一篇大文章。这里的关键是政府要搞好积极的引导,通过调控市场来推动县域“双非”经济的发展。当然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投资门槛越来越高,要以股份合作方式推动民营经济进行资本积累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强化内部管理和机制转换,推动由商贸流通、社会服务向产业投资领域的转换,实现“双非”经济质的飞跃。在生产力布局方面,要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双非”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向

小城镇的集聚和规模发展,发挥好中心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

三、抓住三个支撑点——政策、资金和人才

首先是政策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除了部分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外,多数地方资源较为丰富。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国家在一些地方投巨资建设了一些重点工程和大中型企业,对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由于中央与地方的分工和利益关系处理不够协调合理,中央企业的税收全部上缴,中央企业所在地受益不上,使得当地财力得不到应有的份额,中央企业具有实质意义上的带动作用发挥不了。例如朔州市作为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有年产1500万吨洗精煤的平朔露天煤矿和装机235万千瓦的神头一、二电厂,服务由地方搞,但在税收上地方享受不上。因此,建议中央财政按照一定比例以转移支付方式反哺县(市),同时,要加大政策性贷款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在产业布局上,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长远考虑,在国家重点建设的同时,与之相配套建设一些关联产业项目和资源加工延伸转换项目,比如在“十五”期间神头二电厂二期扩建的工程中,应对朔州三元碳素等高载能项目予以支持。同时对地方拟建的硅铝合金、争取日元贷款建设的1100万吨洗煤厂项目予以优先考虑和重点倾斜安排。对生态环境建设、交通通讯等项目也应予以适当的补助投资,以形成中央企业和地方经济“双赢”的格局,这不仅是对中央企业的支持,也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另外,要选择有区域特色的县(市),进行试点、示范,赋予其特殊的开发、开放政策,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探索新路。

其次是资金保证。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有稳定的资金投入和资金来源。从目前来看,资金缺口较大,瓶颈约束明显。因此,如何筹措大量的发展资金已成为迫切要求。在当前市场化程度愈来愈高的形势下,国家财力分布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投资的比重占到95以上,这就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不可能是国家投资。因此,要改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要把经济发展的重点建立在依靠自身发奋图强和开拓进取的基础上。为此,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巧辟蹊径。一是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加盟,引导和扶持农村合作基金会、职工股金会等民间融资形式,将社会资金吸引到县域经济发展上来;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县外、省外和国外资金,靠外力启动内部的经济活力,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道路;三是用足用活国家掌握的政策资源,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项目投入和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

第三是人才开发。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短缺是制约因素,但相比之下,企业家资源、科技开发和管理人才的短缺却更为突出。在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谁拥有了人才便拥有未来。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当务之急。我们建议中央加快东部加工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横向转移的步伐,实行东西互帮,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强对口产业扶贫和“产、学、研”联合,结成“队子”,增强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制定区域经济联合政策,积极鼓励东部人才、技术向西“位移”,鼓励科研人员到欠发达地区领办企业和兴办科研经济实体,结成互利互惠的利益共同体,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提升;县域经济还要把开发人力资源,启动“跨世纪人才工程”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充分激活作为生产力内生力量的核心要素——知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在产品开发、研究、创新上取得突破,为县域经济注入知识含量和新的活力,才能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

四、攻克四个突破点——政府职能转变、企业体制创新、居民需求扩大、硬件环境优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成为必然趋势。政府逐步改变了过去既扮演组织者又扮演实施者的角色,身份由资产所有者转变为社会管理者,变为县域经济的调控者、引导者和推动者。因此,要结合地方机构改革,把政府从宏观到微观、大事小事都要管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真正把职能转变到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强化监督、增强保障上来。工作重点要从抓项目、抓企业转向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更多地运用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来调控社会经济运行,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有作为的政府。

企业体制创新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县属企业采取包、租、股、卖等放小改制的有效办法的同时,要加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培养和壮大懂经营、会管理、善营销、素质高的企业家队伍,还要通过产业联合、兼并重组和资本运营等方式,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整体创新。要在国有资产的运营改革中,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做法,建立起资产管理层——资本运营层——生产经营层为构架的新的县域企业管理体制。

居民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县域经济发展中,无论是工业产品还是农副产品,目前都出现了较大范围的销售难。因此,如何加强市场开发,是关系县域经济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一方面加强市场网络建设,开发农村市场潜力对县域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同时要积极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加快房地产开发和住宅建设,使之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加快基础设施包括农田水利、农村电网改造、村村通广播电视、修路、引水等方面的建设,通过以工代赈、退耕还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等措施改变贫困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五、紧扣五个着力点——增长极、开放度、竞争力、市场化、调控力

(1)增长极: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还处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过渡阶段,因此,按照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县域经济发展轨迹,要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的同时,把工业经济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意识仍需进一步强化。这是县域经济一个重要增长极。要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推动乡镇工业的集聚和扩散,不断提高辐射带动作用。同时,要结合城镇规划、投资建设、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努力开拓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2)开放度:“入关”在即,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县域经济要积极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一方面积极继续争取更多、更好地利用外资,加强同跨国公司和大财团的合作,通过老企业挂靠嫁接外资,改造老产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经济发展的外向度。同时,拓宽利用外资领域,优化外资投资导向,扩大向基础设施和技改项目投入。另一方面还要借鉴和利用国外的信息、技术,特别是管理模式和经验,提高对国际市场的亲和力,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和全球经济竞争,尽快形成新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外引”和“内联”对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同等重要。因此,要做好国内的开放,加强同发达地区的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人才、技术、资金“为我所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3)市场化:经济市场化程度是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县域经济应结合区域资源特点,建设有特色的商品流通大市场,利用区位和交通优势,发展各类商品交易专业市场,不断扩大市场容量,增强对周边经济的吸纳和吞吐能力;同时要加快建立要素市场,促进技术、人才、劳务、金融等中介市场的发育,增强广告、营销等行业协会的管理能力,形成功能完备的新型服务业。在产业领域,农业要发展订单农业、合同农业,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市场与农户的有效对接,减少农民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的市场风险。工业产品销售要更多地吸纳发达国家和地区先进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订货会、交易会、

2.欠发达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考 篇二

即便如此,推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对促进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和促进欠发达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产业转移逐渐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及国外开放地区的趋势,经济欠发达地区都在抓紧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因此,研究实现产业大规模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经济欠发达地区该如何抓住机遇承接产业转移,如何通过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等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当前睢宁县在江苏省已全面落后,县委、县政府为此提出要全面突破。要突破就要工业先行,招商引资是关键。睢宁要发展打造成为徐州新的一极,实现全面脱贫,就应该在怎样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又快又好发展方面做文章。

1. 承接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意义及可行性

(1)承接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地区区域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方面,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另一方面,产业梯度转移能够实现区域合作“双赢”。欠发达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更适合低成本扩张的水、电、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这缓解了发达地区突破发展的资源瓶颈。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地区间的产业转移可使先进地区加快产业升级,集中优势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而后进地区则可以较低成本引进相对先进的产业和技术,以“后发优势”提高产业层次与水平,从而实现产业转移方和接受转移方的“双赢”。

(2)欠发达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可行性。

(1) 发达地区要突破产业发展困境和挑战需要进行产业转移。根据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理论,东部沿海和粤港澳台地区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经过20年的发展成熟,在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衰退产业必须逐步退出;而根据产业布局的成本理论,应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产业的优势区位。由于成本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面临向周边低成本地区扩散和转移。

(2) 区域产业结构差异有利于产业进行转移。根据不平衡发展规律,一个经济区域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高梯度和低梯度地区。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使其具备一定的梯度差别,有利于产业的梯度转移。

(3) 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合作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南北共建工业园的条件已成熟,为产业转移铺设了平台。

2. 睢宁县承接产业转移途径探讨

承接产业转移可以为各层次,宏观层次的政府承接产业转移的决策和引导、微观层次的企业实体承接转移的实质性项目对接、中观层次的社会各界对产业转移所形成的社会环境和区域条件。当然产业转移就必须协调好层次之间的关系,实现区域又快又好地发展。

(1)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睢宁县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

首先,应确定符合睢宁县经济发展战略方向的主导产业;其次,优先承接有利于主导产业发展的产业转移,并对不同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制定相应的产业准入政策;再次,鼓励欠发达区域已有的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新增投资向高新技术环节和新兴产业发展。

(2)承接产业转移与睢宁县统筹发展相结合。

根据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制定针对性措施,承接不同类型的产业,将培育主导产业集群和弥补产业结构缺口同时考虑。因此,对睢宁县需要同时承接来自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主要通过提高项目效率和质量等方式来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承接方式的多样化,应根据产业转移方式变化的特征和趋势,坚持直接引资和间接引资并重,实现产业接纳方式的多样化,如项目融资等。

(3)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企业的发展相结合。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积极培育企业集团发展区域经营,利用产业转移带动其转型升级,在与大型公司的合作、竞争中促进睢宁县企业规模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将承接技术转移与企业自主研发创新相结合,在承接产业转移技术的同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总之,要充分认识到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承接产业转移是发展经济的正确选择。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都是涉及各地经济发展的大问题,能否做好产业承接,主要取决于层次间的协调和结合的紧密度。

3. 睢宁县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与定位

(1)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重点。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创新承接平台,优化承接环境,努力把睢宁县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壮大经济总量,实现睢宁经济跨越式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应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优势,可持续性、扩大就业”为原则,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1) 明确可以承接的产业转移的来源。既要主动承接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当前要把承接产业的重点放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经济区域,加强与之的合作领域。

(2) 进一步细化具体区域的承接产业的布局。根据产业布局、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个综合成本优势,选准产业承接点,注重承接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灵活性。

(2)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

(1) 政府力量合理介入市场失灵和不足的领域和环节。对于推进区域合作必不可少。产业布局中的协同有序原则需要正确发挥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指导、规范、协调、服务的职能。

(2) 发挥比较优势,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梯度性和互补性实施产业转移。首先,正确定位比较优势;其次,寻找区域互补空间,组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工业向高水平、宽领域、纵深化方向发展;再次,完善投资环境,承接一些先进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3) 把园区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和载体。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支撑,走传统发展道路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找准切入点,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道路,实现多途径引资开发,强化园区的管理与协调,提高其效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努力把睢宁县科技创业园、农业科技创业园、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农业经济发展的龙头。

(4) 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首先,完善交通网络建设,构建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降低流通费用;其次,优化政务环境,加强组织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营造产业转移的良好政务环境。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在全县营造浓厚的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氛围。

(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地区间转移,实现高效地进行承接产业转移。

摘要:承接产业转移对促进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和促进欠发达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对睢宁县承接产业转移途径进行深入探讨, 准确把握其战略选择与定位, 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3.欠发达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彭场

上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从国家竞争力的高度对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s)进行研究。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同处在一个特定的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在我国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经济地理现象,这种集聚的产业组织及其空间形式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它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完成资本积累、提高区域竞争力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产业集群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关注的热点。

一、中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各类开发园区兴起,进行集中办企业。也即在开发区、工业园或乡镇的区域范围内,集中力量发展一个产业。企业不仅在空间上集中,更重要的要在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内在联系和产业关联,即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目前,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部分集群已初具规模。近几年,欠发达地区的工业无论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在产业配套上,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集群化趋势,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对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以湖北仙桃彭场镇为例,截止2008年底,全镇拥有无纺布生产及配套企业136家。初步形成了无纺布生产、制品加工、包装印务、配套材料生产加工等产业链,年产值30多亿元。占全国无纺布制品出口总额的40%,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品加工出口基地和全国医用卫材定点生产企业。

2.产业集群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当地城市化进程 。城镇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的发展,没有各类产业的发展作为基础,城镇化是空中楼阁。产业集群的发展为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集群企业具有快速“分蘖”和“繁衍”的特点。当集群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时,支持性和服务性企业的产生就具有了经济性。上游的中间品生产企业、下游的分销商、投入品企业、辅助产品生产等支持性企业会在集群中出现;运输业、餐饮业、宾馆业、物流服务业也会以较快速度发展;研究机构、培训学校、咨询机构、金融部门、中介机构的产生或入驻,都将会使集群所根植的区域形成一个经济增长空间。

二是,集群企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集群的发展会快速地吸纳大量劳动力聚集,不仅能改善当地的就业环境,能引致需求的增长,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带动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善。

(二)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数量少规模小,整体效益不高。目前为止,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数量不多,在全国有影响的更是屈指可数。规模经济理论认为从企业内部看,企业扩大到一定规模,固定成本分摊到较大的产出量,产量上升、成本下降。从企业外部的角度看,随着集群内同行业企业数量的增加,可以使固定成本分摊到集群内各企业,使其成本下降。数量少,规模小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经济效益不高,可以看到欠发达地区由于企业规模不够大、数量少、相互联系少,导致规模经济优势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降低了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影响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

2.集群组织化程度低、关联性不强、创新能力差,缺乏品牌文化。根据产业集群理论,产业组织关联性是减少集群内企业间的不稳定性,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必要条件。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总体落后,即便在新组建的工业园区,要形成有效的企业关联性也具较大难度。集群经营主体素质不高,企业技术和产品大多以引进、跟踪、模仿为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生产设备更新,企业用于研发投入极少,普遍缺乏一种学习的意识、创新的氛围和升级的激情。企业间依赖于低成本相互模仿,带动力强、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尚未形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集群占多数,产品档次、技术含量低,处于价值链低端,集群文化、品牌建设滞后,没有形成“区位品牌”优势。

二、仙桃彭场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区域概况

彭场镇地处湖北省仙桃市东南,距仙桃城区10 km,西邻宜黄高速公路,321省道、通顺河横贯全境。国土面积162 km2,总人口10万人,耕地面积10.5万亩;集镇建成区面积5.5 km2,集镇人口5.5万人,城镇化水平55%。2006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超过25亿元,完成工商税收3000万元,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的40%。2008年全镇工业企业189家,从业人员3万人,年发放职工工资超过1.8亿元;居民储蓄存款超过2.7亿元。无纺布制品加工及配套企业136家,从业人员2.4万人,基本形成了无纺布生产——制品加工——包装装饰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年出口集装箱标柜1.7万个,出口交货值过22亿元,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40%,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品加工出口基地。

(二)彭场产业集群兴起的原因分析

彭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坚持打造无纺布特色产业品牌。把小产品盘成了大产业,闯进了大市场。力争“仙桃站排头、湖北创一流、全国争上游”,能够积极推动“中国无纺布出口基地”这一产业集群快速稳步发展,是由其产业基础、文化传统、政府支持等多方面因素促成。

1.产业底蕴高,拥有良好的产业集群基础。彭场历来是仙桃市的工业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拥有轻办、纺办、镇办、街办、村办企业96家。1987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跃居荆州地区之首,被授予“明星乡镇”称号,多次被沔阳县评为“工业红旗单位”。1992年跻身全国亿元乡镇200强。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为以后无纺布的发展提供了现成的厂房、设备及管理经验。

2.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正确决策。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乡镇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有优势受到极大的冲击。在体制制约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企业发展举步维艰,逐步走入低谷。面对困境鼓场镇政府和财政部门转变观念,放开企业经营形式,实行公有民营、民有民营,改善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财务管理不断创新,迅速给企业带来活力。围绕建设中国无纺布制品出口第一镇和全省工业强镇的目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招商引资,重点培育无纺布制品加工,并于2001年启动工业园建设。目前建成区面积800多亩,由新发、八步、共同、太子湖工业小区组成,形成了“一园四区”的格局。

3.无纺布行业协会的作用。彭场镇于2005年成立无纺布行业协会,它以民间形式广泛同各种经济组织发生联系,开展交往活动,按照企业间的共同利益协调同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意图推行行业协调与管理。首先有效降低了各企业由于竞争而相互压价的行为,起到了组织协调的作用;其次在质量监督和标准化生产方面发挥作用,防止出现“次品逐良现象”;再次行业协会能及时分析外部市场信息,积极了解国内外市场在技术、产品、价格、供需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开辟信息渠道。

三、我国欠发达地区乡镇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探析

一要始终立足地情,坚持从本地工业化发展水平和要素禀赋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为本地产业发展定好位,力戒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和求成过急;二要切实按照网络性和植根性的要求,围绕本地的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专业化生产,力求形成资源配置效率高的产业集群,并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一)充分发挥区域所拥有的资源和产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小企业集群

目前我国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特色不突出、不显著。具有区域资源和产业比较优势的欠发达地区完全可以学习借鉴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小企业集群。首先,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的小企业集群,如黄淮海地区发展全国优质小麦优势产区;湖南、湖北、安徽形成饲料稻谷优势产业基地。其次,大力发展商贸型的小企业集群。如江苏苏北地区的沭阳县建成苏北地区最大的建材专业市场。另外,大力发展物流型的小企业集群。

(二)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接受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小企业集群

我国欠发达地区要努力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抢抓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有利机遇,学习借鉴深圳、东莞、苏南等地区的成功经验,培育和发展一批专业化特色强和关联度比较高的小企业集群。

(三)借助区域内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基础优势,大力发展与之关联度高和配套能力强的小企业集群

我国中西部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都有一批相当规模和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但这些企业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和拉动作用并不显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周边缺乏若干产业关联度高和配套能力强的小企业集群,缺乏应有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不能形成区域整体优势。

上述地区一定要转变重“大”轻“小”、抓“大”放“小”的导向,要重视对小企业的扶持。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着力强化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按照市场导向、企业自主、政府推动、择优扶持的原则,选择一批优势产业,加强大中小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努力扩大产业集群规模。

四、结语

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湖北仙桃彭场镇发展无纺布产业集群的成就,可看出: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其科学性和规律性。只要把握其特性,遵循规律,就一定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大显神威。欠发达地区集群升级的迫切之事是,认识集群发展的成长机理和集群优势,打破集群企业主“小富即安”的思想意识。走专业化道路,创造本地主导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链,打造本地产业集群体系,实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一企业集群与区城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文忠著.经济区位论.科学出版社,2000

[3]梁琦著.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

[4]仙桃彭场网.中国无纺布出口基地发展历程.2009-11-18

[5]张占仓.中国产业集群研究及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5):43~49

4.欠发达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考 篇四

呼伦贝尔市委副书记、市长 罗志虎

“郡县治,天下安”。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莫旗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是呼伦贝尔市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内蒙古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两级党委、政府坚持“以农牧民为本”,重点扶持欠发达农牧区,积极发挥政策的主导性,充分调动旗市的主动性,突出优势产业,明确特色定位,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推动以莫旗为代表的农牧业旗县向多元型、创新型、特色型的发展目标迈进,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一、坚持政策主导,为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欠发达地区要摆脱落后的局面,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上级政策的主导性,利用好国家优惠政策、争取国家投入和外部援助,拉动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同时,结合国家产业布局和地区发展规划,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优化区域经济布局,通过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和合理积极的转移支付,逐步缩小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2005年启动“三少”民族危草房改造工程,累计投资1.37亿元,改造危草房5482栋。2008年组织18个厅局单位对莫旗进行重点帮扶,实施了一批农牧林水、教育卫生和城乡基础设施项目。2009年已落实帮扶资金5734万元。同时,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实施标准化养殖小区、草原围栏、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千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扶贫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呼伦贝尔市坚持统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努力为莫旗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把岭西煤炭资源向莫旗远程配置,2009年重点实施2×2.5万千瓦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加快推进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报批立项,积极做好华润风能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前期工作。构建立体交通网络。组织申报阿—莫铁路项目,围绕尼尔基湖建立水上航线。调整呼伦贝尔支线机场建设规划,将莫旗纳入规划范围,积极争取立项实施。2008年,加大公路建设力度,累计完成总投资2.7亿元,修路573公里。2009年,积极争取尼尔基至腾克公路项目、111线至李屯大桥公路工程、111线那吉屯至尼尔基镇升级一级公路项目,力争早日立项开工。

二、坚持发挥优势,为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培育内在源泉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受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等制约,欠发达地区不能照搬沿海地区工业化发展模式,也不能在低水平、低层次上承接产业转移,更不能全面开花,四面出击。必须牢牢抓住主要矛盾,突出优势、发挥特色,围绕重点领域、核心产业,引入先进技术和工艺,努力培育区域品牌,使优势产业在地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莫旗拥有呼伦贝尔面积最大的耕地资源和最丰富的水资源,长期以来,这两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却没有实现优化配置。今后一个时期,呼伦贝尔将支持莫旗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整合优势生产要素资源,切实改变“种植业靠天吃饭、过境水浪费流失”的不利局面。

(一)依托丰富的耕地资源,做好“土地”文章

莫旗拥有耕地面积669万亩,人均20亩,是全国人均1.4亩的14倍。要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作好“土地”这篇大文章。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集中各级农业开发、以工代赈、水利基金、扶贫等各渠道的农田水利项目,整合资金,统一使用,连片实施,整体推进,切实改变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二是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进一步稳定豆、薯、米等传统粮食作物,巩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地位。大力发展菇娘、黄烟、中草药等特色经济作物,积极引进新型节水、抗旱品种。三是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走农牧结合型发展道路。继续保持“南乳北肉”的发展格局,加快种畜改良步伐,优化畜种结构,大力推行舍饲半舍饲养殖方式。四是加快土地有序流转,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成立精干高效的工作部门,积极探索推进大户经营、股份制经营、合作社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模式,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二)依托丰富的水资源,做好“水”文章

莫旗拥有大小河流56条,地表水资源总量144亿立方米,占呼伦贝尔市水资源总量的60%,水能蕴藏量达66.6万千瓦。其中,尼尔基湖总库容86亿立方米,水面面积近510平方公里,是莫旗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一是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的战略性转变,适应水资源分布特点,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农牧林结构,积极发展节水型农牧林业。依托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大力发展北部山区节水农业、节水灌溉。重点抓好下游30万亩灌区工程审查立项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二是依托尼尔基湖丰富的水资源,积极发展多元生态循环经济,大力发展湖区渔业经济和民俗生态旅游。进一步完善规划、包装项目,争取资金支持。积极发展湖区渔业经济,科学制定《尼尔基湖渔业发展规划》,防控源头污染,加强渔业管理,完善服务体系,成立专业化公司,建设渔业生产设施,适度发展湖中网箱养殖,打造绿色有机品牌,推进渔业产业化、集团化发展。三是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引入大型旅游集团,着力构建民族民俗游、绿色生态游、环湖水上游、休闲度假游、冰雪达乡游的大旅游格局,建好中国达斡尔民族园,打造国内知名民俗生态旅游胜地。努力争取额尔和那日松蒙古部落景区二期开发项目落地建设,继续全面打造腾克霍日里绰罗达斡尔部落景区。积极做好大型旅游活动。全面筹划湖区野外冬钓活动,争取在2009年举办中国首届野外“冬钓节”。四是进一步保护现有林地资源,规划建设绿化隔离带和生态保护带。大力推进湖区上游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着力构建湖区源头优美和谐的生态屏障。

三、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工作重心要向农畜产品加工业转变

农业是莫旗的优势主导产业。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农畜产品资源,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畜产品加工业体系。18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9家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50%。一是坚持以内源型增长为主,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以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的特色工业。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力做好大豆加工、畜禽加工及中药饮片等产业。继续支持华润雪花、草原清江、蒙鹅工贸、富达药业、京达米业等企业,打出品牌、做大规模。二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推进集群化发展。发挥大豆资源优势,加快鑫豆都等企业的重组整合步伐。围绕华润雪花公司,积极引进麦芽厂,培育大麦种植基地,努力破解“有基地无企业、有企业无基地”的矛盾。

四、坚持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产业格局要向多元型、外向型转变

产业结构单

一、相对封闭保守是欠发达地区发展缓慢的重要制约因素。欠发达地区要树立“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在强化地域分工、明确区域定位的基础上,突出地区民族特色,发挥多元文化优势,将欠发达地区的低成本优势和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和市场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区域联动和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莫旗距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仅170公里,位于哈大齐2小时经济圈以内,是呼伦贝尔对接黑龙江省的东大门。2008年招商引资37个项目,其中来自东三省25个项目,占全部项目的67%,资金占41%,资金额为39836万元。呼伦贝尔市积极支持莫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跨行政区域的产业合作,积极融入哈大齐工业走廊,整合生产要素,加强产业协作,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的新格局。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抓好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同时,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紧密结合哈大齐工业走廊农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现代中药业等重点产业,主动对接、联合协作、共创品牌,建设生态型绿色产业开发基地,实现“借船出海”。继续支持大庆隆赫达集团番茄酱项目,落实原料基地建设。围绕粮食、石材、肉类等优势产品,积极引进商贸物流企业,主动对接黑龙江省邻近县市,建立商贸联系、打造合作平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民族之乡”、“歌舞之乡”的传统优势,大力发展以旅游为先导的第三产业。依托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民俗特色文化,努力提升斡包节和昆米勒文化艺术节、民族风达乡情等文化旅游活动的知名度。努力扩大“曲棍球之乡”在全国的影响力,积极承办曲棍球、水上、冰上等体育赛事。

五、坚持夯实基础,把提高全民素质放在实现科学发展的优先位置

5.略论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确定问题 篇五

内容摘要:科学、合理的确立主导产业是一地区、乃至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对于欠发达地区显得更为重要。主导产业确立有其一般规律,更有其特殊性。欠发达地区确立主导产业不仅要遵循一般规律,更要结合本地实际和产业现状来确立本地区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主导产业 特殊性 欠发达地区

主导产业的内涵

主导产业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福托在其重要著作《经济成长阶段》一书中提出。根据人们目前对主导产业的部门的认识,一般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某一阶段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并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技术进步能力的产业部门。从这一表述中,我们能够归纳出主导产业与其它产业的根本区别和它固有的特性:主导产业是创新的结果,它具有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主导产业具有大大超出国民经济总增长率的持续高速增长的部门增长率。主导产业对其它乃至整个经济的增长有重要的、广泛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缺其中一个,就不成其为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产业结构的性质和发展水平;主导产业的变化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从而对国民经济总体的发展水平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制约作用。当前,我国部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增长速度放慢,分析原因,其实质就是没有充分认识主导产业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作用,对本地区的主导产业缺乏科学发展观。因此,充分认识和科学发展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特殊作用,对欠发达地区就尤为重要。

影响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目前,中外经济学家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问题时提出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很多,但依据主导产业的内在特性所确立的选择基准有三种。

生产率上升。这里所说的生产是综合要素生产率,即产出对全部投入要素之比,而不是对某一种投入要素之比。造成生产率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技术进步速度。从各行业技术进步率的比较来看,据经验性的大致观察,工业比农业、重工业比轻工业、组装加工工业比原材料工业在生产率上升率上逐渐形成越来越大的优势。现在普通认为这是工业化、工业结构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一个重要的根据。实际上,无论重工业还是轻工业都有一些工业部门在工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主导产业。

收入弹性。所谓收入弹性是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前提下,某一产品的需求增长率与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之比。收入弹性高的产业(本文主要指工业)体现了该产业产出需求增长对收入增长敏感程度高,这样这些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将促进整个产业持续高增率。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不同产业的产品,收入弹性系数是不相同的,一般地说,农产品的收入弹性不断低于工业品;轻工业产品的收入弹性又不断低于重工业产品,因此,在某一时点上,不同产业部门的产品,在收入弹性上的差异,显示在这一时点上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和方向。现阶段,江西省收入弹性较高的产业部门是:电力、建材、交通、冶金。因而,从这一角度看,江西省发展电力、建材、交通、冶金等工业会有更大作为。

关联效应。关联效应是指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通过产业互相关联的活动(前波,后及,旁激)效应影响其他产业的经济活动。关联效应基准的理论涵义很明显,即政府应选择那些关联效应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关联效应在产业间相互衔接上是双向的,一般地把某一产业的生产对生产最终产品的部门影响规定为前向关联,而把它对生产中间投入品的部门的影响规定为后向关联。

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发展中国家的重型工业比重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从对增长的影响看,重型工业在发展中国家所起的作用依然要低于其它发达国家的作用,用关联效应来分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原因在于两组国家重型工业发展模式的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国家重型工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内涵的途径实现的,重型工业与轻型工业和服务业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效应,因而重型工业的增长能够导致收入增加和需求上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重型工业的增长通常是由外延扩张的方式实现的,重型工业与其他部门的联系较弱,其投入产出过程也主要在部门内部完成。这也是江西省,乃至我国目前经济状况的症结所在——各经济实体之间缺乏关联效应。

影响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约束条件

上述基准在经济学上意义是明确的,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但它是一般的,抽象的理论模式,撇开了特殊性。由此可见,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要正确选择主导产业,除了需考虑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准外,还要着重考虑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而产生的外部约束。本文以江西为例,阐述了欠发达地区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要充分考虑的约束条件。

科技水平和国民素质水平。要使经济高速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技术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而目前以至在未来的10年左右时间里,江西省的科技水平和国民素质会有稳步提高,但与我国较发达省份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江西省在选择生产率上升率较快,技术吸收能力较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时,必须考虑与省内其他技术相关较高的产业在技术衔接上大体协调,从而保证先行产业的发展得到其他技术相关工业的支持,同时也把它的扩散作用有效传递到其他产业中去。这里特别指出,生产率上升基准对于存在普遍的人口压力和相对剩余劳动力的江西省来说,要特别谨慎。如果产业比重中很重的工业普遍地采用生产率上升基准,必然使资金大量流入生产率上升快的工业部门,这就使已经无法忍受的就业问题变得更为困难和复杂。

现有产业结构。现有的产业结构是未来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选择主导产业的决定因素之一。现有产业的协调发展是启动结构转换的前提,主导产业的选择应符合这一转换过程的客观要求。例如,目前江西省工业经济在整个产业中所占比重为37.4%,比我国平均水平的48.4%低11个百分点。同时工业中轻重比例也不符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等,这是江西省选择主导产业的现实基础。

投资环境条件。投资环境是一个综合概念,包含硬环境和软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环境和国民经济总体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它是投资者在一地区或一国进行生产投资时所面临的各种已有的和所需要的条件和状况。发达地区经验表明,投资环境条件的好坏,在主导产业确立中越来越凸现出它的重要作用,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

发展阶段的属性。江西省目前仍严重存在就业、人口等压力大的矛盾,同时,产业结构中传统的低技术层次的产业仍居主要地位,如纺织等。这是江西省近期工业发展必须面对和要改变的现实。

市场需求是所选择的主导产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拉动,主要产业部门迟早会衰落。因此必须客观地预计省内乃至全国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动趋势,进而研究最终需求结构的变动趋势。

在分析影响产业结构确立、转换和升级的因素后,那么如何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呢?文章认为,对于欠发达地区必须建立并大力加以扶植和保护的产业,大体上要满足如下几个条件:应当是在经济发展阶段方面比本地区先进的其它地区已经拥有的产业,并且是本地区作出一定努力就能够拥有的产业。必须是具有一定的规模,人人都关心其发展,在本地区、乃至全国,甚至国际上都具有新闻价值的产业。从不同产业类型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产业将同步发展。

参考资料:

1.宋海林,《中国产业结构协调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6.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问题思考 篇六

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问题思考

当前,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零增长或负增长.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制、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应对策.

作 者:华明伦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济南,250021刊 名: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YOUTH ADMINISTRATIVE CADRES COLLEGE年,卷(期):“”(2)分类号:F3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农民收入问题 成因 对策

7.浅议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篇七

一、西吉县文化产业现状调查

我县现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177 家, 其中歌舞厅5 家, 网吧24 家, 打字印刷复印业14 家, 书店、图书零售业9 家, 音像制品零售业1 家, 古钱币商店1 家, 刺绣作坊2 家, 婚庆公司5 家, 各类棋牌活动室98 家, 表演团体 (包括县文工团) 3 家, 民间文艺团队 (自乐班) 县城6 家、乡村16 家, 有书法、舞蹈、声乐、工艺美术等艺术培训业约10 家。

一是我县以大力弘扬民俗传统手工艺文化为目标, 开展妇女创业致富活动, 传统民族民俗企业发展初具规模, 有西吉县回乡刺绣、艺美文化产业、回乡园培训中心等文化企业, 招聘培训残疾人、下岗职工和农村妇女, 采取集中培训和家庭作坊式等方法, 挖掘开发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刺绣、剪纸、工艺框画、服饰配饰等民俗工艺品, 使手工艺制品成为西吉县农村妇女增收的致富产业, 为发展“绣娘经济”打造一个坚实的平台。

二是我县被誉为“华夏钱币收藏第一县”, 古钱币藏量丰富, 品种齐全, 上起商周, 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为了更好地打造古钱币品牌, 展示古钱币文化, 我县注册成立了集古钱币收藏、收购、经营为一体的古钱币商店, 开发的产品品种齐全, 做工精美、装帧别致典雅, 具有极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 深受游人及文物爱好者青睐。

三是我县的新型产业主要是私有制, 这些新兴的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和个体还处在起步阶段, 规模小而零散, 一部分经营摊点的产品质量低, 没有形成规范化和规模化经营。

二、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 文化产业不能适应多层次群众文化需求, 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文化精品生产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显得相对贫乏, 也缺少高雅文化、经典文化的经营者。

(二) 文化产业不能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格局。其投资远远低于其他产业, 并且主要靠政府投资, 投资体制和机制的单一性严重约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 政府缺乏对文化产业强有力的宏观管理和调整, 管理体制还存在着政事不分、政出多门的情况。政府的职能部门既管文化又办文化, 在产业机制上还没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四) 文化产业最大的资源是人才资源, 但目前, 我县从事文化事业的各类专业艺术人才短缺。文化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是企业职工, 学历和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三、对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

(一) 我县属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 要积极争取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发展的扶持, 增加文化产业的投资, 扶持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艺团体, 扶持重要的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各类群众文化。

(二) 对全县传统的文化产业要进行形象重塑, 打造品牌, 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文艺创演、古钱币收藏的资源优势发展文化产业, 大力开发刺绣、剪纸、雕塑、工艺品制作等民间文化产业和民俗文化产业, 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三) 要正确引导、培育、繁荣文化市场, 对新型的文化产业, 如电子音像制品、歌舞厅、摄影、打字印刷、酒吧等的整顿规范, 逐渐萎缩小而散的摊点, 组建集团 (公司) , 逐步形成规范的集约化经营,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以质量和信誉占领市场。

(四) 要加强管理, 不断规范文化市场的经营活动。规范的市场秩序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按照一手抓繁荣, 一手抓管理的方针, 健全文化市场体系, 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 规范文化经营活动, 使文化市场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8.欠发达地区发展第三产业的思考 篇八

[摘要]文章反思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三难问题,追溯职业教育内部的主体对立和外部的功能异化的理性原因,倡导职业教育生态意识,主张消解“类”意识和中心主义,重建生态理性价值观,引导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生态理性回归。

[关键词]教育生态 职业教育 生态意识 价值平等

[作者简介]尹观海(1969- ),男,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教育学原理;肖灿先(1953- ),男,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方燕红(1971- ),女,井冈山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心理。(江西井冈山343009)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合生态性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06JY123)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016-02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困境

1.招生难。各级政府对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规划、监管、投入诸方面缺乏力度。职业学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等、靠、要”的陈旧观念。不少人认为职业教育是一种“低层次、不正规”的教育,家长不愿为子女选择职业学校。尤其是涉农专业难以为继,学生、家长都不肯问津,导致教育资源大量流失。另外,由于所处地区知名度低、交通较差、城市规模小等地理位置劣势,使得这些职业学校在招生中处于不利地位。

2.办学难。各职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师资、设施和经费等办学条件匮乏的问题。师资匮乏主要是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职业学校生师普遍超过了教育部规定18∶1的师资配备标准,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也缺少。不少学校没有建立必备的图书室、微机室,实习实训条件不足。大部分学校占地在200亩以下,有的仅50多亩,办学规模较小。

3.就业难。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出口不畅成为其发展的又一难点。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基础差、人均受教育年限低,导致人口压力大。而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远离发达地区就业市场,加上传统思想、就业信息、专业特点,甚至气候、饮食等诸方面不适应,导致学生就业的成功率低。经济欠发达地区,大中型企业少,消化吸纳的能力又十分有限,出口“瓶颈”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正常发展。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三难问题的理性分析

反思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三难问题,其实质是职业教育内部的主体对立和外部的功能异化的双重表现。这种对立和异化源于工业文明的技术主义和教育中心主义。教育中心主义表现在职业教育系统中,就是立足于教育主体的利益需要及其满足来看待教育系统中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念,“任何情况下都把人的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它在职业教育实践中的人与自然(包括本体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两个维度上的扩张,片面强调主体的利益满足,纵容职业教育主体对本体自然(师生的身心)的征服、掠夺、攫取,激发不同办学主体、不同教育主体、不同实践主体之间的冲突。

1.扭曲的教育观念,助长了职业教育主体对本体自然的征服、掠夺和攫取。第一,中心主义的教学同一论。教师中心论和教材中心论仍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学校的主流观念,强调教师权威和知识本位,学生的任务就是按照教师预定的要求完成课业,教师就是学生的标准,教学同一成为学校的最高追求,教育关系异化为支配与服从的关系。这种教育中心主义的教学同一观,一方面夸大了本体自然之外意识主体的主观意志和改造作用,缺乏尊重本体自然规律及其存在的未来意义;另一方面,用主—客二元分析法来分析教学现象,强调事物的某方面、某要素的中心地位和支配作用,将教学人为地肢解为核心与外壳、主要与次要,使得教学系统失去本来的生态面目。第二,技术主义的教育目标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办学推崇技术力量。在学校管理中,如对师生关系、学生管理等问题的认识存在“技术主义”倾向,将学生异化为教师工作(类似园丁修剪)的对象性的本体自然,忽视学生发展中原生性的交流、情感、友谊、娱乐等本体性需要,采用原始的封闭、压制方式处理教师和学生管理中的矛盾,缺乏人文关怀。第三,工场主义的教育过程论。由于同一论的流行,绝大多数学校仍采用整齐划一的传统工业化的流水线管理,把教育过程当做社会化生产过程,用一个模子、一个标准来规范全体学生的全过程行为,学生异化为加工原材料,具有工具价值的求学愿望和本体价值的个性差异被彻底消解。这种“工场化”教学的结果必然是大多数学生被“削履适足”或“拔苗助长”,适应不了教学的要求,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上三种扭曲的教育观念,导致教育客体“人”的存在统一体异化成意识主体与本体自然的对立体,教育实践被异化成对本体自然资源(如学生的智力和教师的人格)的过度开发行为,形成诸如满堂灌的学生机器化和教师人格理想化的“人”的生态误区。

2.畸形的市场目的论,导致办学主体在生态位上的无序冲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盛行市场导向,但缺乏现代市场意识。办学者认为只要能把学生招来,又能把学生送出去,就是成功的办学;只要能够挣到收入和成本的差价就是利润,而不管利润的来源是否可持续。这样就产生“只要结果、没有过程”的教育市场行为,形成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办学行为的同一重复性特点。如教学管理普教化倾向严重,多数学校从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作业及批改、教材教学检查、学籍管理等教学管理到作息时间、宿舍管理、学生思想教育等学生管理基本是照搬普通中学的教学管理模式。同一重复性特点在生态学上,就是主体的生态位重叠。在办学初期由于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大,职业学校相安无事,到了发展高峰,生态位的重叠必然带来在生源和就业两大资源市场上的激烈竞争,降低了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一,生源市场的无序性。生源是职业学校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多,潜在教育需求旺盛,职业学校具有很大的生源市场。但有的学校(如民办职业学校)为了能够招来学生,在招生过程采取回扣,甚至拆台等手段来抢夺生源。同时,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民办普通高中也是生源争夺者。混乱的生源市场,恶性的招生竞争,影响了学校的声誉,损害了学校发展利益。第二,就业市场的次生性。由于经济欠发达,缺乏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居民生活水平不高,经济承受能力低,无法为职业教育提供坚实的资金来源,同时本地就业市场疲软,缺少就业机会,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只能依靠外地人才市场形成教育服务市场链。但是由于没有专业特色和人才质量不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较弱,只能和没有技术背景的农民工一决高下,成为沿海劳动力输入的次生市场。因此,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主要是面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输送初级技术人才,其中不乏专门从事体力劳动的搬运工。这种“为他人作嫁衣”的策略并非长久之计,隐藏潜在的市场危机,是一种畸形的“体外循环”,随时可能破裂,使学校失去办学发展的原动力。

3.强烈的工具价值观,催生教育生态功能的异化。第一,职业教育是缓解社会求学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缓冲器。政府只是把职业教育作为增加教育供给的一个途径,缓解社会求学矛盾,是稳定社会秩序的缓冲器,或者是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棋盘上来要求职业教育提供优质的适应性技术人才资源。缓冲器或助推器的立场映射出职业教育对社会外在工具价值取向,而忽视职业教育对人的本体价值。这种落后的职业教育功能观的直接后果,就是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甚至有人说可有可无,很难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只能站在终身教育大餐的旁边吃剩饭。第二,职业教育是学生逃避社会生存竞争的避风港。家长把职业教育当做子女求学的一种方式,群众对职业教育缺乏“功能”认同,轻视和鄙薄职业教育的思想依然存在。家长送孩子上职业学校是“迫不得已”的保姆式需求的结果,学生选择职业学校是“没有选择的选择”的原发性发展需求的结果。

三、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生态理性回归

面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中教育中心主义的挞伐,倡导教育中心意识向教育生态意识的理性回归,是破解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悖论的理性要求。教育生态意识是以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的意义为取向的价值判断,其合理性建立在对教育事实的认知及其对教育主体意义的价值评价的统一之上,在具体的历史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实现。①

1.消解职业教育的人“类”中心意识,构建职业教育主体观。一是消解职业教育的“类”意识,转变教学同一观,重构职业教育教学主体品质差异观。类意识的核心要求就是类内的同质性,职业教育的“类”意识就是主张把职业教育的组成要素类化为同质因子。可见“类”意识直接消解了职业教育主体的个性差异,目的就是“以某要素为标准”,把“其他要素”类化为“标准件”。对于职业教育的“其他要素”而言,这种“类化”就是“异化”,就是剥夺和摧残。职业教育生态意识立足于人的利益需要及其满足来看待主体与本体自然之间的关系,把职业教育主体看做全部教育活动和思考的本体,维护主体存在的意向性,承认师生群体和个体等多元利益主体发展的合理性。倡导在承认并尊重其他主体价值的基础上,为学习主体提供自主的、可能的发展条件,通过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形成各职业教育主体的差异发展和特色品质,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学生获得生命意义和价值。办学主体通过合理竞争和自主创新,积极争取已有资源,合理调整自身结构,拓展新的资源空间和维度,形成有别于其他主体的特色发展道路。这样学校、教师、学生等职业教育生态主体都凸显了自身的独特个性价值——生态价值,这种生态主体的价值存在是人类以“人”的方式存在的最高标准。二是消解职业教育的中心意识,转变教师中心、知识中心和学生中心论,重构职业教育主体价值平等观。无论是教师、知识或学生,只要成为中心,他(它)就成为“类的标准”,就是主体的不平等。职业教育生态意识摒弃主客两极的思维方式,提倡主—客—主相关的多极主体思维方式,直接消解了职业教育中心意识的逻辑基础。而客体资源的有限性,是职业教育主体价值平等的源泉。社会是“人和自然完成了的本质上的统一”,同样,教育也是“人和本体自然完成了的本质上的统一”。自然(包括本体自然)作为教育生态主体之间关系的中介,使教育主体成为当然的价值中心,又由于自然的有限性和发展的不可逆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生态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因此,利益平等就成为调节教育主体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职业教育生态意识要求立足“人”的整体利益和“类”的长远利益,主张保护和改善人的生态生存,反对谴责和抵制那种只顾自身利益或眼前利益而摧残身心、过度开发,甚至竭泽而渔的反人道主义的教育行为。

2.解构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主导价值观,重建职业教育生态理性价值观。一是建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同一的和谐观。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一方面要将主体之外的其他主体及教育对象看做体外自然,尊重这个体外自然及本体自然的规律。协调好自然对于教育主体的制约性和教育主体对于自然的能动性的关系,实现具有多元利益的主体之间的和谐共生。另一方面,把职业教育事业的整体、长远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正确把握教育的个体与群体、部分与全体、族与类、现实与未来的辩证统一关系,形成横向的协调与纵向的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因此,在职业教育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要鼓励教育生态主体通过相互作用形成适应资源约束条件下的最合适的差异化生态位,从而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互相维护各自的生存和发展利益,获得同荣共生。二是回归职业教育的本然价值,倡导生命教化的存在意义。“教化面对的是人的自由条件下的精神的自我创造。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基于人的生活和人的精神而设计我们的教育,我们必须建立和创造有利于个人自我创造的教育条件,必须关照人的精神的自我创造。”②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如果缺乏自由和创造精神,也就缺乏担当社会责任的理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无疑是危险的。我们相信哲学家西梅尔的观点:“我们有更多的生命,我们比生命更多,因为我们使生命一直在产生意义。”生命是实现灵魂的可能性。生命的任何可能性都是珍贵的,生命可能性的实现过程就是生命意义的诞生过程。生命的意义是职业教育生态意识的逻辑起点,推动生命意义的诞生既是职业教育的本然使命,也是职业教育生态价值的内在含义。

职业教育系统是特殊社会系统,职业教育生态意识是以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意义为取向的价值判断,其合理性是建立在对职业教育事实的认知及其对职业教育主体意义的价值评价的统一之上,在具体的历史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中实现。所以,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发挥后发优势,主动超越技术主义和教育中心主义的影响,倡导一种尊重自然(人与社会的本体)规律的人类物质(精神)实践中心,把自然(人与社会的本体)对于人的制约性和人对于自然(人与社会的本体)的能动性协调好,最终走出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人”的生态误区,实现职业教育与人、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注释]

①尹观海,等.人类生态意识与教育发展合生态性思想[J].教育探索,2007(5):23-24.

②金生.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

[参考文献]

[l]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尹观海,方燕红.谈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36-37.

[3]袁祖社.现代人的新启蒙:走向合理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2(2):68-73.

[4]陈桂红.从生态哲学走向发展哲学: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必然[J].理论与改革,2004(1):26-29.

上一篇:2016年农村淘宝合伙人计划书下一篇:经典电视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