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精选8篇)
1.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管理 篇一
教育局规范教师课堂教学管理
一是强化课堂秩序管理。上课前要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上课时要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教学中不随意离开教学现场,也不能放任学生随意离开教学现场。二是围绕目标组织教学。重视教法的选择和学法的指导,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及教学过程中的动态情况,对预设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三是教学过程讲练适度。教学过程安排要紧凑、合理,重点要突出,难点有突破。课堂教学要讲练结合,讲授要精当、精练,无知识性错误。四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和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师生共同营造和谐、融洽、平等的课堂氛围。五是合理使用辅助手段。充分利用挂图、标本、录音、投影、录像等教学媒体辅助教学。重视实验教学,认真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的指导。六是遵守课堂基本规范。按时上课下课,教态自然、亲切,穿着端庄整齐,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表达清楚、流畅、文明、得体,板书工整、规范。
2.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管理 篇二
一、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规律
1.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实质。
什么是语文课堂管理?它乃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原理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既是应用科学, 又是应用艺术。可见, 语文课堂教学的管理, 实质上就是协调师生教学关系, 促使课堂情境中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的转变, 从而保证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行为方式和过程。
2.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特点。
改革者习的个体化还告诉我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过程。语文课堂管理也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
3.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原则。根据语文教学目的, 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实际, 我们可提出以下管理原则:
(1) 热爱学生。对工作高度负责, 热爱每一个学生。随时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不偏爱, 不苛求。尤其对后进生, 既要充满信心, 又要悉心指导。不急不躁, 亲切融洽, 形成尊师爱生的良好师生关系。
(2) 严格要求。在组织教学活动时, 要建立必要的学习制度, 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 随时对教学管理活动进行调控, 尽量使课堂教学规范化。
(3) 管理育人。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措施和要求要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 要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纪律性, 提倡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4) 内外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应与课外管理相结合, 与学校管理相结合, 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 形成系统管理的网络。
二、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方法
1. 显性管理。
(1) 冷处理。语文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 教师应冷静分析, 泰然处之, 予以“冷处理”。比如上课铃响后, 你夹着书本信心十足地走进教室, 却发现教室里十分混乱。这时教师不宜马上讲课, 更不要大声呵斥, 一般来说, 上节课刚结束不久, 课程变换后, 学生需要一个短暂的放松时间以重新调整身心倾向。你可以采取“以静制动”的办法, 站上讲台, 一句不说, 只用一种平静的目光扫视学生一周, 形成一种吸引力, 把他们“散放的心”吸引到语文学习目标上来。
(2) 行为矫正。就是采用一套奖优罚劣的措施, 树立正气, 激励积极力量或行为, 抵制消极因素, 并长期坚持, 形成制度。这要以奖优为主, 罚劣为辅。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 如口头表扬, 增加操行分等;罚劣切不可采用讽刺、威胁、隔离、体罚等手段, 应当努力将惩罚变为一种学生愉快的自我教育。谁“违法”, 除了补上学习任务外, 还要从五种方式中挑选一种进行自我补偿。
(3) 旁敲侧击。语文课堂上学生出现做小动作、接话茬、喧闹、过分放肆等违纪现象, 教师理应当机立断处理。不过, 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 干扰只是瞬间的一种失控表现, 并不是有预谋的行为。教师应慎重地考虑学生的情感和自尊心, 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 使对方知道他的行为已被老师注视而应立即纠正。
2. 隐性管理。
(1) 以情唤情。语文课堂上学生出现思想不集中, 低声讲话或搞小动作, 这是难免的, 这是中学生年龄阶段生理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即使再高明的语文教师授课, 甚至组织公开课, 也难免出现这种情况。
(2) 目光暗示。人眼为窗, 可以传情传神。教师课堂上视野所及, 可以眉目传情, 促进学生专心听讲。偶尔有学生面朝窗口, 思想“跑马”, 教师可运用目光注视, 将自己的愿望、态度、思想感情和言语迅速传递给学生。
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 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采取多种教学手段,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 大胆地突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 让课堂焕发出思维活动力,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永康.语文教学探赜索引[M].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2]语文学习编辑部.课堂教学艺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谈语文教师的教学管理 篇三
关键词:计划功能;总结功能;学习研讨功能
一、计划功能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指的是做事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干什么,怎么干。语文教学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新学期伊始,一定要订好教学计划。不但要有三年的、一年的、一学期的,还要有一月的、一周的、每一节课的。制订好了计划,就要严格按计划行事。教学目标明确了,行动步骤就有了,具体措施制定了,你又严格执行了,何愁不出成绩?所以我们不要忽视教学工作中的计划功能。
教师不但自己干什么心中有个谱,也应指导学生这样做。每学期开始或期考后,都应让学生认真制订切实可行的语文学习计划,并且定期检查他们的执行情况,完成好的表扬鼓励,不足者给予指正。我想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养成有的放矢、井井有条的好习惯。
二、总结功能
提高是在不断地学习、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善于总结就意味着有新的开端。语文老师要想提高教学成绩,就应经常总结。这一段教得如何,哪些目标实现了,哪些任务没完成,这一节课上得怎样,这一道题我怎么教得如此别扭,今天学生听课效率为什么不高,这次周测学生为什么考得这么糟等。如出现这些问题,应好好在脑中思考一下,如果能体现到工作笔记上,那更好。一句话,常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考虑如何解决,这是提高的法宝,进步的关键。
同样,每次考试后,也应让学生好好总结一下,分析失误的原因,归纳成功的经验,让他们确定下一步的行动目标及措施。同样教导他们胜不骄,败不馁,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这样做会使许多同学失败后总结经验,有利于他们对语文的学习。
不管是计划还是总结,都不能流于形式,要抓实生效。可让学生写在日记上,也可表现在卷子、作业上,老师要收起来进行批阅。
三、学习研讨功能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教学素质,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学高为师”,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要恰当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内容和形式如下:多读书,常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学电脑,参加继续教育;常听同組老师的课,走出去向兄弟学校学习;参加一些报告会、学术会;订一些和教学有关的报纸杂志;常和同组教师讨论语文教学之路,经常商量解决疑难;写一些教育教学科研论文;开一些公开课、优质课等。
我想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然在不断学习,能挤时间提高自己。
有位名人说过:“世上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话不错。作为学生,如果不掌握学习方法,一味死学,也只能是事半功倍,作为老师,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更应传授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师应适时在班上公开介绍学习语文的方法,也可单独交谈,如背书的秘诀、写作的方法、阅读的技巧、解题的思路等等。
四、作业批改、检查功能
在教学工作中,常常要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练习。给学生布置作业练习时要做到任务具体,少而精,体现训练的序列性。只布置,不检查是有恶劣影响的,所以一定要检查。检查的方式不一而足,灵活多样。一般说来,学生作业是老师亲自全批全改,全检查。这不失是一种方法。但也可抽改、抽查。如周记,检查某一组,或某些人。如果经常这样,学生捉摸不定,就不敢应付了。
对于完成好的学生一定要表扬鼓励,不好的要加以批评。如果在检查中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补救。要再布置再检查,这才是关键。
五、测验、考试功能
教学工作少不了测验、考试。除了学校、级段、备课组统一的考试外,自己有时对学生也要测试一下。这也需要技巧。测试要有针对性,针对某个知识点,时间不可过长,5分钟、10分钟、半小时、一节课。可口试,可笔试、演板、提问。方式多种多样。如检查或巩固某课文的背诵情况,可以找几个同学到黑板上写一下课文重点句子;或找几个学生当堂背一下某些段落。或一起背,或分组背。这样既省时,又达到了检测的目的。测试还有其他形式,如:口头作文、成语接力赛、课前一练等等。既可练习又可测试。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只要多动脑子,就可以找到教学的技巧,就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境界。
以上本人结合自己的语文实践,浅谈了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管理能力。我想许多方面许多老师已自觉不自觉地在实践着,但能否系统地全面地考虑这个问题,我希望更多的语文老师能考虑这个问题。我们决不能再悲观地认为语文不好教,或者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定要加强自己的事业心、责任心,一定要多动脑筋。这样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可成为名师、骨干。
参考文献:
4.语文课堂管理艺术 篇四
[ 2011-9-5 17:19:00 | By: 星空 ]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些学生在经意或不经意间游离了我们的课堂。面对这种情况,有的教师采用命令性的语言纠正学生的失误,有的教师采用呵斥性的语言让学生回归正途,还有的教师以变相体罚的形式警示学生,如罚站、面壁思过等。这些直截了当的做法对学生有一定的震慑作用,却会给课堂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不仅分散了其他学生的注意力,伤害了被训斥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热情,还打断了教师自己的教学思路,扰乱了精心营造的课堂氛围。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掌握课堂组织管理的艺术,巧妙地处理个别学生的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师生的合作为基础。什么叫“课堂组织管理”?经查阅资料得知,课堂组织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管理纪律、引导学生,真正建立一个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和谐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作出积极的导向性行为,并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什么是“语文课堂组织管理”?语文课堂组织管理,实质上就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协调师生教学关系,促使课堂情境中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的转变,从而保证教与学有机统一的行为方式和过程。近年来,国外在课堂组织管理中特别强调“健康课堂管理”的思想。所谓健康课堂管理,就是通过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以相互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愉快、健康、高效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强、自尊、自立的心理,促进学生心理、社会多层面的健康,从而使学生在课内外过一种健康、幸福和有意义的生活。
课堂组织管理是一门艺术,重视课堂组织教学,学会课堂管理,对于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组织管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课堂组织教学不但可以保证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形成积极的课堂学习环境,而且还能激发学生潜能的释放,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让学生静下心来,促进课堂管理的有序性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每到一下课,孩子们便如出笼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欢叫着,尽情地释放着快乐的因子。当上课的铃声响起,他们才急急忙忙地从各个角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还不时地交流一下刚才的收获,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如何让他们迅速地进入我们的课堂?大声地训斥也许有一定的效果,但会直接影响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里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做法来展现课堂组织管理的艺术。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候课的细节
我们经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让学生迅速地安静下来,教师的候课很重要,首先教师要先于学生到教室,铃声响时可以站在门口迎接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等着他们的到来,一种先声夺人的气势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放轻了脚步,放低了姿态。接着,充分利用好课前两分钟准备的时间,结合“古诗词诵读”进行古诗的背诵是一种很好的“课前热身操”。小干部在前面领,大家一首接一首地背,你会发现声音渐渐变得整齐、响亮,说明学生的心在慢慢地静下来了,原本的杂乱无章已经荡然无存,课堂变得井然有序,愉悦悄悄地在每个人的心头荡漾开来。然后,教师再以眼神或手势示意个别好动的学生,暗示他(或她)坐坐端正,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专注才能专心——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细节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如一篇优秀的小说一定得有个精彩的开头才能吸引读者那样,一堂课如果有一段精彩的导入,就能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堂课一见钟情,唤起求知的欲望。
1、以图激情。课的导入可以是直观的图片,例如《黄山奇石》一课的导入,我先出示了一组黄山的图片,旭日东升的绚丽多彩、云雾缭绕的壮观、迎客松的婀娜多姿、天都蜂的高耸险峻、奇形怪状的石头„„让学生领略黄山的美丽与神奇。在一声声的赞美和惊叹中,我知道他们已经不知不觉地走进了黄山,再定格到那些形态各异的石头上,初步感知它的趣味性,从视觉上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眼球,为文本的学习做好铺垫。
2、猜谜激趣。低年级的孩子都好表现自己,谜语是他们喜欢的事物之一。一说到谜语,大多数孩子会眉飞色舞的。在《春雨的色彩》导入时,我就以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让学生来猜这是什么?再请教他是怎么想到的?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课堂也活跃了起来。像这样的课文还有《风娃娃》、《我要的是葫芦》、《笋芽儿》等。
3、聊天促思。导入也可以是聊天式的,比如在《灰雀》、《小摄影师》、《奇怪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的学习中,我就从学生的已知出发,以聊天的方式走进课文。我们聊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从聊天中,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名人有了一定的认识,渐渐地便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因为他想知道的更多,于是对课文的学习也就投入了。
另外,导入还可以从讲故事、背儿歌、看图说话等学生喜欢的方式入手,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从而使课堂静下来,学生的心也随之静下来。
二、让学生沉下心来,促进课堂管理的稳定性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这个舞台上要让学生站稳、站好,必须要有吸引学生的“秘密武器”,使课堂就像一个大大的磁场似的牵引着学生。
(一)得体的肢体语言,使课堂变得神采飞扬。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利用动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不让学生游离于课堂。如《风筝》中有一句描写他们如何放风筝的句子,“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假如仅仅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让学生去理解的话将会很吃力,于是,我顺着学生的理解演示着,做出一系列动作:托着风筝、牵着线、一点一点地离开托风筝的那个人,直到学生喊“可以了”为止、随着那声“放”连忙拉紧线,紧接着又是一松、最后用手指着天花板,问:“风筝怎么样了?”学生们都笑了,说:“已经飞起来了,快要高过树梢了呢。”教室里一下子轻松起来,然后再让学生读这句话时,理解使他们情绪高涨,读得也就有声有色了。肢体语言,不是语言胜似语言。
(二)机智、幽默的语言,令课堂充满生气。
教师的课堂语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效率,精炼、准确、生动,具有启发性的话往往能减轻学生因听课带来的疲劳感。在课堂教学中,单
一、连续的教学容易引起疲劳和注意力分散的现象,教学效率也就很容易受到影响。这时,教师讲话速度的变化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当教师从一种讲话速度变到另一种速度时,已分散的注意力会重新集中起来。还有在讲解中适当加大音量,或减少音量也可以起到突出的作用。另外,适当的停顿,也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幽默诙谐的语言不但可以起到提醒注意力涣散学生的作用,还可以引来课堂的笑声,消除学生的疲劳,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变得更有生气,真可谓妙趣横生、一箭双雕。
(三)会说话的眼睛,给课堂带来情感的交流。
让你的眼睛学会说话,教师的目光注视可以在学生中产生或尊重或反感的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目光注视来组织课堂教学,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眼睛也会说话”。当学生出现东张西望、心神不定时,我就用眼神与他交流,“告诉”他要注意听讲,我在关注他的表现。在理解课文的内容时,我专注地看着他的眼睛,充分感受他所要表达的意思,用我的一个眼神,一次眨眼告诉他我已经明白你的意思了,从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一点都不假,当我和学生进行“眼睛的对话”时,我们的距离近了,彼此都能感受到对方在想些什么,心与心的交流更通畅了,课堂也就变得更加和谐。
三、让学生潜下心来,促进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由于学生年龄小的缘故,低年级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按照学龄阶段划分,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感觉到累,容易走神。针对这一事实,我们怎样做才能延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呢?
(一)课中演一演
对于刚入学的低年级孩子,教师可以在课上到一半的时候,让孩子们一起来唱唱歌、做做操,使他们的大脑疲劳度得到缓解,以便在下面的时间里集中精力学习。如在《四季》的教学中,了解课文的大意后,我让学生学“草芽、荷叶、谷穗和雪人”的样子,做着“小草钻出地面、荷叶圆圆的、谷穗弯着腰、雪人挺一挺大肚子”的动作,特别是雪人挺出大肚子的动作让所有的孩子哈哈大笑起来,刚才的紧张顿时烟消云散,一种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精神百倍,接下来的学习孩子们一下子活跃起来,而那些天真可爱的动作使课堂增色不少。
(二)开动小火车
开小火车是学生最喜欢的课内活动。一来坐久了可以松动一下,二来一个接一个地读具有挑战性,孩子的好胜心在这一览无疑,无论是“单轨火车”,还是“双轨火车”,他们都开得津津有味。当我说:“小火车——”孩子们马上坐得端端正正的,说“开起来!”我再说:“一开开到你们这里”。(我边说边拿着卡片走到要开的那一小组前面,用眼神和手势示意第一个孩子来读。)假如开的是“双轨火车”,就把“小火车”改说成“双轨火车”。这样的游戏,非常适合进行生字、词语的认读和巩固,孩子们为了不让自己被同学笑话,他(或她)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这样一来,那些原本思绪飘飘的孩子也自觉地回到了课堂上,加入到“小火车”的行列中来,不仅巩固了字词,还起到了善意的提醒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三)大声读一读
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当发现孩子有疲累的现象时,我们可以让他们读读课文,不同形式的朗读可以唤起孩子的表现欲。个体的理解读抑扬顿挫,比赛读精彩纷呈,小组读不相上下,齐读有声有色,这一遍遍地读让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让大脑也得到一个调节,从而延长孩子们的注意力,专注地投入到课堂中去。
四、让学生放下心来,促进课堂管理的积极性 当学生能静下心来,沉下心来,并潜下心来后,我们还需激活学生的心,让他(或她)敢于说出心中所想,否则课堂会变得很沉闷、很拘谨。《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也要求我们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
(一)质疑,聚焦思维
著名发明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质疑”。由此可见,“质疑”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聚焦课堂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如在《最大的“书”》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了课题后质疑,学生就问了;“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这是一本怎样的书?为什么说这本书是最大的呢?接着,我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自己去读课文,试着解决问题。初读完课文后让学生自己来回答解决了哪个问题,马上有学生回答,“书加引号是因为这不是一本我们平时看的书,而是岩石。”“这是一本岩石书。”“因为是岩石,非常大,比我们看的书不知要大多少倍呢,所以是最大的。”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不把质疑当作装饰品,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渴望。又如在《爱迪生救妈妈》的教学中,学生对“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产生了质疑,我就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想一想。这时,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联系自己平时的阅读和经历,知道了那是因为镜子的反射原理,那分散的光聚集起来,使光的中心更显明亮。面对质疑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一个展示的平台,学生就会还你一个精彩。我在《语文报》上也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应该是“有问题”的课堂,而且应该是“问题不断”的课堂。教师的着眼点要从“自己的教案、自己的预设完成了多少”变为“学生在课堂中收获了多少”。教师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要求,要尊重他们,要为他们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并且给予他们充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
(二)鼓励多元理解 如在《风筝》一课的学习中,有学生提出:他们为什么要把名字写在风筝上面呢?我就让学生自由思考,想想其中的原由。又让学生联系上文“他们把风筝取名叫‘幸福鸟’”再想一想,说一说。这时,有学生说:“他们觉得自己做风筝也很幸福,就像‘幸福鸟’一样。”有学生说:“这样万一‘幸福鸟’不见了,看到的人可以按上面的名字还给他们。”也有学生说:“因为‘幸福鸟’可以飞到天上去,看到很多很多美丽的景色,他们把名字写在上面不也就飞到天上去了,可以像‘幸福鸟’那样看到美景了。”还有学生说:“‘幸福鸟’带着他们飞向世界各地,也把幸福带到世界各地。” 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让学生的思维产生发散与迁移,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当然,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开放,让学生有话可说。
(三)适时评价,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和谐的氛围,还需要适时发挥评价的魅力。评价是一种沟通的艺术,也是拉近师生距离的一剂良药,教师个性化的语言评价可以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一次公开课上被一个男孩的朗读所折倒,他吐字清晰,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于老师听完后马上走过去,微笑着和这位男孩握了握手,无比诚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一课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刚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送给有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的于老师。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多创意的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每个学生表达的独特性和个性化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如《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指导学生读句子“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指名读时,我根据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说:“我看到了这些可怜的小鱼。”“感受到小鱼的痛苦。”“你读出了小鱼在拼命地挣扎。”“多么难过的小男孩呀!”教师的评价还可以是“你说得真好。”“你观察得很仔细。”“你今天发言真积极,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你是个善解人意的孩子!”“你真勇敢,我不如你啊。”„„但是要注意的是,一评价语言要有适度的激励性;
二、评价语言要富有针对性;
三、评价语言要具有生成性;
四、评价语言要形成导向性;
5.小学语文课堂管理方法 篇五
小教09语文 沈忱 06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是教师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一个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在课堂的教学现场中,通过教师对教学活动中的课堂秩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当课堂行为及偶发事件的不断调控,促使课堂情景中的消极因素向积极因素转变,保证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一、语文课宜规则的建立
课堂规则是课堂成员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要求或准则,具有规范、约束和指导课堂行为的效力.语文课堂秩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要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就必须建立制度化的课堂规则,规范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明确要求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时,有关言行举止以及应该遵守的规范,使学生知道老师的要求、期望或行为标准,知道在课堂中能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课堂规则对课堂行为与课堂学习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1.规范语文课堂行为
近几年,中专学校普遍面临着招生难度大、生源差的问题,学生的整体素质逐年下降,给课堂管理增加了不少难度;另一方面,网络、手机以及电子产品的普及,为学生提供了大最的信息平台的同时,也变成了课堂的一大“公害”,给传统的课堂管理带来了冲击。语文课是中专一年级的课程,及时而适宜地将一般性的要求明确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可以避免课堂混乱对维持课堂良好的秩序,具有重要愈义。
课堂规则作为一系列明确的具体要求,使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有了依据。课堂规则一旦被学生所接受,就会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就能唤起学生内在自主的要求和自我管理的欲望,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动机状态,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使学生形成自律,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2.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和教育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适宜的课堂规则,能使学生之间目标一致、相互合作、和清相处,容易建立起情感,形成愉快和谐的群体生活,从而形成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
学习效果。
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学生的配合,尤其是教师的个性对课堂的影响不容忽视。心理学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性格、态度会感染给班上的学生,比如,一个焦虑程度过高,在课堂总是小心冀冀,惟恐课堂秩序失去控制,担心自己教学出现失误的教师,容易使课堂气氛趋于拘谨和刻板,并使学生在上课时也过分谨慎、固守常规。而一个热情、开朗的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创造出热烈、积极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要注愈自己在学生面前所表现出的个性倾向,克服自身一些潜在的缺点和不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学生。首先,教师要以一种平稳的心态对待自己。其次,不要认为学生违反纪律是故意针对自己;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违反纪律并非针对教师而来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正确地看待学生的错误行为;最后,教师还要具备幽欲感及辨别事物轻重缓急的能力.幽默的话语,可以缓解班级中紧张的学习气氛,有助于温馨、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建立。例如,当课堂上出现一些令人发笑的事情时,教师可以适时地表现一下幽歌感,让学生轻松地笑笑,然后带着好情绪再转入到当前的学习任务中。
(2)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如果教师充满爱心,关心理解学生、富有同情心,处处为学生着想,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仿效教师的行为,整个班级也会朝着教师所希望的方向发展。教师要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坚持以理服人。因此,一名素质良好的教师,应该具备自律精神,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学生中建立起良好的威信,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学生的进步。
(3)以情感人、以情管人.语文由于它的特殊性,课文本身就充满情感。
二、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课堂教学形式是决定课堂规则能否顺利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了课堂控制的有效性,最终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创建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课堂,等于在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可以营造互动有情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取得预期的成功。语文是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它本身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大可能。一旦我们将语文介入学生的生活,就会自然而然的收到思想、感情、个性、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效果。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1.开头——营造生活氛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安排设置得当,就能收到先
声夺人的效果,但开头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如上《三十年的重量》这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如果你闭上眼睛,你能否象张开眼睛一样走出校门?(也许可以,但必须花费很长时间或摔跤才能达到)如果你闭上眼睛,由一个人搀扶你行走,结果又如何?(你就能用比较短的时间并不受障碍物的碰撞很快到达目的地。这是为什么?就是有人为你导航,有人在为你指明方向,使你少走弯路)“三十年”是一个表示时间的概念,它怎么会有重量呢?„„由此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这样的导入贴近学生生活,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中—创设生活情景。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生活环境之中,通过生活来学习语文,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方法。
如讲《故乡的榕树》一文,这是一篇触景怀乡,回忆往事的抒情散文,教师简单介绍作者后,先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又让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并由学生自己找出精彩段落和充满诗情画愈的描写片断。在此基础上讲明,故乡——即我们生活过的地方,榕树周围发生的许多趣事,使作者怀念,也可想象那个地方是该村的文化活动中心了,因为许多有趣的事就发生在那里。然后马上把话题一转:“同学们,大家暂不去管课文,随便谈谈各自的故乡有什么最显眼的东西,有什么地方让你留下欢乐的回忆?”话音一停,学生们都兴高采烈地谈开了,在谈到自己故乡的标志物中,有榕树、松、竹、荔枝、龙眼、杨桃等好几十种,还有凉亭、故庙、石桥、祠堂„,在使自己快乐、怀念的事情中,除了常见的村里集会、结社、游神外,还谈了如逃学在外玩水,爬树、打架、偷东西、上网等等„„这样,整个课堂学生都在动,有时是动手,有时是动口,有时是动脑,学生完全处于上课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节课下来,学生几乎是自己读懂了这篇课文,学会了这篇课文。
3.结尾—提升生活目标。语言来自于现实生活,学生学完一定语文知识后,最终还是要把这些语文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并以此基础为延伸,对学生进行联系实际的教育。如肖复兴的《学会感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诗句我们从小就能背,感思也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但是不少人对别人的关心和亲友的帮助常常忘记说声“谢谢”,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对照自己,想想我们平时做得如何?通过老师的点拔,有的学生说以前在家时老是嫌父母的哆嗦,现在离开了,才感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有的学生认为父母辛辛苦苦工作,把自己送到学校来读书,而自己却整天逃课、睡觉、玩手机、沉迷于网吧,荒废了学业,很对不起父母:有的说平时没钱时才给父母打电话;看见别人用高
档手机、穿名牌,也逼父母给自己买,从来没考虑过他们的感受,真不应该。这种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方式,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做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
三、不当课堂行为及偶发事件的处理
语文课堂教学处于动态的、多边的复杂关系之中,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特殊情况.有的“意外”能生成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现场和教学细节,而有的却给教师带来愈外的烦恼,如何有效处理不当课堂行为及课堂偶发事件,及时将意外引导到教学的主题之中,这既能表现教师的教育机智,同时也是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塑造自我形象的良好机会
1.冷处理。语文课堂上遇到不当课堂行为时,教师应冷静分析,泰然处之,不随意进行批评指责,以比较冷静的方式加以处理。如当学生出现注意力涣散、做小动作、交头接耳等问题行为时,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暗示动作来提醒、替告学生,从而在不形响他人的情况下实现课堂控制的目的。
2.温处理。即教师对于因为自己疏忽、不懊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例如板书错别字、发音错误等所引起的课堂骚动等,应态度温和地及时承认失误,并自然地过渡到原教学活动的程序中。
运用幽默:当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惫力下降时,教师可通过讲个小笑话,讲几句幽默有趣的话来调节气氛,防止问题行为的出现。
创设情景:当学生疲劳,不专心听课时,教师可适当创设一些活动情景,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如小竞赛、小表演等,以达到激发兴趣,提高效率的目的。
3.热处理。即教师对一些偶发事件的及时处理。例如:静静的课堂中一学生突发怪叫;正放录音时教室突然停电;讨论问题时两个学生突然扭打在一起;一学生作鬼脸引起全班哄笑„„。
这些偶发的事件和各种类型的课堂问题行为,都会引起课堂内混乱,从而严重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当这些情况出现时,教师首先应控制自己的情绪,绝不能大发雷霆,愤怒会削弱教师客观地处理事务的能力。发怒就等于告诉学生,他们的行动恰恰击中了教师的要害.而这一结果往往正是一部分学生所期待的。因此,发火本身成为一种强化刺激。而老师的镇定自若、当机立断的态度比实际上采取的具体措施更为重要,这等于清楚地告诉捣乱的学生,你的行为对老师没有效力,老师可以表现出一幅徽得注意的样子—忽视它的存在,转回头继续讲课.而对严重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则要正面加以严肃批评教育和果断制止不良行为.当然,正面批评要坚持晓之以理,尊重学生,客气地重复一遍自己的要求,不要跟学生有肢体上的接触,不要说“我再给你一次机会”“我普告你” 之类的话,避免批评时情绪激动、言词尖刻,有粗鲁和威胁性语言,然后尽快转入正题。运用这种处理方式应注意:(1)不要长时间中断教学:(2)批评应清楚而肯定;(3)批评应围绕一个中心,就事论事.如还无法解决问题,则留待课后单独处理,不影响教学.四、结语
6.教师课堂管理制度 篇六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要求教师上好每一堂课,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人员必须按照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方案和改革与研究。
2、上课必须按时到岗,坚持上课铃前教师到位(音体美及实验课教师应在上课铃前将学生整队带入规定场所,下课整队带回)。上课期间不能离开教室,不能坐着上课,下课不拖堂。上课期间应带教案,衣着整洁,不穿拖鞋,不吸烟,不接打手机。
3、正确贯彻教学原则,积极响应新的教研教改精神,推行新的教育方法,做到掌握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知识技能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4、注意演示与示范,充分利用教学工具及辅助教学手段。
5、重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凡是有实验、操作任务的学科,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按质量完成实验示范、操作,让学生人人动手做实验。
6、教学过程要组织严密,安排紧凑,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无知识性错误。
7、教师上课应讲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文明规范,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亲切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7.加强教师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篇七
一、加强教师管理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今天的学生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教育素质将直接决定着社会的建设,关系着本世纪中国的命运。学校的教育任务,既包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又包括依法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了伟大民族的复兴,学校要对每一个学生全面负责,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最佳的条件,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走向成功。要努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自觉性,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教师在这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加强教师管理,更深刻的意义在于深化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影响和带动全社会扶正祛邪、净化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一支重要的教育力量,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显重要,学生受到的教育直接影响家庭,并通过家庭影响社会。加强教师管理的力度将会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二、加强师资队伍管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采取的策略
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既是学生求知的楷模,又是做人的表率。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织者,是学校工作的主力军。教师是搞好教学的关键所在,有了教师的积极参与,先进的教学设备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俗话说“尊其道”而“信其道”,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既教书,又育人,这本来就是教师的职责。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是实践者、示范者,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没有优良的教风,就不可能有优良的学风。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就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因此,师德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学校要经常开展“弘扬高尚师德、争做美丽教师”师德宣誓、签名活动,举办师德讲堂,举行学生最喜爱的好老师报告,观看最美乡村教师视频,撰写观后心得,开辟师德建设专栏,传播校园正能量……强化师德建设,让教师明白担负的神圣职责,以其伟大的人格力量去教育学生、影响家长、示范社会。
(二)健全教师培养制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育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学校已有一系列政策,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如建立辅导教师制度,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一对一地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作用,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从事业、感情和待遇等多方面给予关心,使教师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健康成长。
学校要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多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理论的学习,可采取培训学习、参观交流、举办论坛等方式,提高其素质,让教师们重视其担负的神圣职责,搞好教学工作,以带动本单位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各种活动提升教师理论水平,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现认识的飞跃。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让教师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学校领导对教师要采取人性化管理,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要为教师创造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各种制度的制定、评先树优等一些决策让教师参与进来,建言献策,博采众长,采纳合理化的建议,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让教师时时、处处感觉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主人,切实提高教师的主人翁地位,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全体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投身教育教学中去,努力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四)要积极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实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我们需要下大力气在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年级组的质量意识,完善以年级组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机制。我们要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教学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是由多个环节构成的,规范课堂教学环节基本程序和常规要求,杜绝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摈弃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这是确保课堂教学质量能持续提高的基本要求。如果能达到这一步,那就是一个和谐的境界。学生获得知识是发展的前提,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健康发展,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内因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外界引导他们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增强信心。有了兴趣和信心,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就会主动地去钻研,因而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检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所培养的能力的考查及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查都是督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对学生的反馈,教师可以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我们要强化教师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摘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策略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培养制度;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要积极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要强化教师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8.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 篇八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已成为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课堂教学管理是一项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教师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必须学会运用一些课堂教学管理的策略。这对于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制定课堂教学管理规范
课堂教学规范,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是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要求学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它赋予学生的课堂行为以一定的意义,使学生明白行为所依据的价值标准,懂得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从而使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化。在学期初教师对课堂教学规则的制定,是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规则的内容以及出现违规行为将会面临的惩罚。规则一旦建立,教师首先要严格遵守,同时监督学生是否严格遵守,防微杜渐,免得一些不适行为逐渐演变成主要问题。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要言必行,行必果,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威信。若前后管理不一致,可能会使课堂纪律恶化,使自己处于非常被动的境地。
课堂教学管理规范的制定有助于学生课堂教学行为的社会化,使学生了解在各种场合受到赞同或默许的行为准则;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使学生形成独立、自信、自我控制、坚持忍受挫折等成熟的人格品质;有助于学生道德准则和道德义务的内化,使学生把外部的行为准则与自己的自觉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产生情绪安全感,避免对自己行为的迷惑和担心,降低过度焦虑。
营造良好课堂教学人际关系
课堂中良好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功能,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人际关系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的前提,教与学总是在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背景下进行的。课堂人际关系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气氛,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融洽、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并能调适或消除心理健康问题;而冷漠、紧张的课堂人际关系则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久而久之甚至可能造成人格障碍。
课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交流和沟通是其有效管理的必要条件,是良好课堂教学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管理中不能妥善的与学生进行和谐沟通与交流,不仅会影响师生关系,而且会使课堂教学目标最终难以实现。沟通与交流能够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一种共同的关注,一种整体感和认同感,这无疑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和达成有效课堂教学管理的源泉。同时,为了使课堂教学目标成为学生的导引或动力,教师也必须通过交流把它有效地传达到学生中去。并且沟通能促进课堂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使课堂中的矛盾与冲突表现出来而具有可见性,并促使师生把精力重新引导到建设性的方向上去。此外,良好的课堂教学人际关系环境,尤其是心理环境的建立和保持,也有赖于有效的沟通。可见,良好课堂教学人际关系不仅可以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有效达成课堂秩序,而且还能激励行动。
预防和干预学生的课堂
问题行为
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最令教师头疼的问题,研究表明,教师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各种课堂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好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对于有效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教师应当从两个方面给予注意,一是预防,即防患于未然;二是干预,即当课堂上发生问题行为时,教师对它的处置。
1.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
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达到高的教学效率和实现教学的目标,因此,预防课堂问题行为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手段。一般地说,对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让学生被课堂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所吸引。但在尚未达到这样的境界的情况下,应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认真落实所制定的课堂纪律。使学生明了课堂中的合理行为是什么。
第二,尽量使教学的节奏紧凑。即保证教学的流畅性,使每个教学环节自然衔接,让学生总是处于连续的教学情景之中和连续不断的教学活动之中,从而避免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第三,充分利用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师生心理双向交换的动力和支柱。深沉殷切持久的师爱是良好课堂气氛形成的基本条件。如果教师在理智闪光的同时,予以情感投入,采取与学生心理情感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就能实现情感协同效应。
第四,关注全体学生,随时观察学生,在学生发生问题行为之前给予提醒。
第五,给学生表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课堂问题行为的干预。
学生一旦发生问题行为,就需要采取干预策略,以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干预,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预手段,这些手段,从强度上看,包括提供情景帮助、采取温和反应、采取中等反应和采取强烈反应四种由弱到强的干预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引导学生自主管理,既是课堂教学管理的目标,也是课堂教学管理的归宿。引导学生参与自主管理,可以使教师用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而用更少的时间用于管理学生的问题行为,从而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高峰体验。具体而言,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自主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确定自主管理任务。
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班级所规定各种规章制度外,还有学生自己所具有的经验(包括知识、兴趣、技能等)。由于学生在课堂中总是会趋利避害,即总想得到教师的赞赏并避免教师的惩罚,他们就会依据这一原则制定自己的行为任务,一般地,这种行为的任务是较为具体的,学生会在遵守课堂纪律的前提下,寻求最大程度上的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方式。
2.注意选择策略。
这就是使学生在课堂中将与自己行动相关的信息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有选择性的注意。选择性注意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任务对各种因素加以注意,当与任务相关的某种因素出现并影响学生的行为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给予注意和关注。
3.制订计划。
简单说,就是确定目标行为。学生要进行自主管理,就需要对目标行为进行选择,使自己能在达到目标行为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与管理,并建立起自己的行为管理模型,确定自主管理行为的方式与方法。
4.自我监控。
在课堂中,自我监控能够达到促进学生的恰当行为,如集中注意力、克服分心、按要求行为、克服困难等,及减少不恰当的行为如分心、攻击性行为等。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的自我观察、自我记录,并让学生对所进行的行为通过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与基准行为进行比较。这一过程是学生对自己行为的了解,并考虑缩小现实的行为与目标行为之间的差距。
总之,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的实施主体是教师,研究和运用课堂教学管理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师生的互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其目标最终是指向学生的发展。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因此,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的运用不能固定不变,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推荐阅读:
最新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总结07-25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风格07-27
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10-18
小学教师语文课程教学总结06-17
微格教学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10-09
七下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06-24
语文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08-25
三下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11-02
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探讨教育论文06-26
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师教学随笔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