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及寓意的

2024-08-21

成语典故及寓意的(精选12篇)

1.成语典故及寓意的 篇一

春秋时期,有个人叫高缭,他为人谨慎,在齐国丞相晏子手下做了三年的官,从来没有犯过错,但晏子却无缘无故把他辞退了。这是为什么呢?晏子说:“我是一个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块弯弯曲曲的木头,必须用墨斗来弹,用斧头来削,用刨子来刨,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毛病和缺点,但是如果别人不给予提示的话,自己是看不到的。但是高缭呢,他在我身边足足三年,看见我的过错,却从来不说,这对我有什么好处?所以,我把他辞退了。”可见,晏子喜欢人指出他的过失,他认为,指出上司的过失,是手下的责任,否则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是毫无用处。

晏子善于倾听别人的批评,他也非常善于批评,有广博的知识,善用比喻,注意语言的艺术,批评的方式和态度,注意当时的环境,灵活应对。

唐太宗李世民堪称是我国封建社会少有的开明君主。他即皇位以后,吸取历史的教训,广开言路,鼓励大臣们多提意见,并提高谏官的地位。他重用的著名谏官,贞观前期有魏征、王圭、杜如晦、房玄龄等,后期有马周、刘洎、褚遂良等。魏征死后,唐太宗思念不已,叹息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唐太宗能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这也是他能开创“贞观之治”的重要原因。

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和颜真卿并称“颜柳”。在书法中,有一句人人皆知的话:神笔难写“飞凤家”,也就是说这三个字非常难写。一天,少年柳公权在一张条幅上提笔写下“会写飞风家,敢在人前夸”十个大字,贴在树上。一个卖豆腐脑儿的老头儿忠告他说:“你的字根本就没有力度,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老人又让他去找华原县的字画汤。柳公权虽然不服气,他还是去华原县城寻找字画汤,结果发觉字画汤是一个没有双臂的老头,却能用脚运笔如神,龙飞凤舞。柳公权幡然醒悟,跪求老人收他为徒。老人虽没有收他为徒,但是送给他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 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几句话勉励他。从此柳公权发愤练字,博取众长,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柳公权因为能听进一个卖豆腐脑儿的老头的忠告,终于成为一代大师;若没有那位卖豆腐脑儿的老头,恐怕他就被自己的狂妄埋没了。

寓意:我们看到君王需要人指出他的过失,大臣需要人指出他的过失,书法家也需要人指出他的过失。人若听从人的劝诫就可以成为有用之才,若不听从劝诫则可能埋没一个人仅有的一点才能,甚至也可能陷入危险之中。一个平凡的人,若热心教导人,指出人的过失,则可能帮助人进到超凡脱俗的崇高境界。这些故事表明,指出人的过失其实是对人最大的帮助。

2.成语典故:一诺千金 篇二

季布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多次率兵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赏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可是,因为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将他装扮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

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还给了他一个官职。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他托人写介绍信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理会曹邱生。面对季布讨厌的神色,曹邱生像是没发生什么事似的继续说:“您也知道我们都是楚国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是我到处替您宣扬的结果,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拒绝见我呢?”季布听完曹邱生的话,非常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将他当做上宾来招待。

3.成语典故及出处的精选 篇三

马援将军曾写信给他的侄子,希望他能多注意听听别人的过失,并学学别人的长处。他在信中说:“龙伯高是一个敦厚、谨慎的人,我希望你们能效法他的品性;而杜季长的为人,豪侠好义,我却不愿意你们去仿效他。……”为什么马援不希望侄子们仿效豪侠好义的人呢?原来,如果学不成龙伯高,仍然可以成为一个谨慎的人,就像刻鹄不成,刻出一只骛来,也可以说是刻成相类似的飞鸟。但是,如果学不成杜季长,就容易成为一个轻浮的人,就像想画一只老虎,结果却会画出一只狗来,完全会变成不同性质的兽类。

“画虎类犬”这句成语,就是出自马援写给侄儿的这封信。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

4.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及典故 篇四

一、凿壁借光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故事: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亮光,让亮光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一大户人家姓文名不识,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最终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二、头悬梁、锥刺骨

头悬梁 ——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经常读到深夜,因为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每当自己昏昏欲睡,头垂到一定的时候头发就会被拉得很痛,从而防止自己打瞌睡犯困。

锥刺股——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三、圆木警枕

【解释】: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圆木警枕》: 司马光是北宋人,他担任官职后,因为发现自古以来还没有一部较系统的编年体通史,所以决心挤出时间来完成这部巨著。为了抢时间,不让自己睡觉睡过头,他自己设计了一种圆木枕头――警枕。人在睡觉时,只要一翻身就会醒来,于是起来继续读书

四、囊萤映雪

【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夏天的一个晚上,车胤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也当了高官

五、程门立雪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杨时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大概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睡觉,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睡醒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三字经有关学习习惯内容摘抄

5.一筹莫展的成语典故及造句 篇五

#一、一筹莫展含义#

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示例】:平时学习不认真,不求甚解,到用时就会感到知识贫乏,~。

#二、一筹莫展典故#

当时朝中的政务全被宰相张说一人独揽,朝政腐败混乱。蔡幼学上书宋孝宗,慷慨陈词,直率地批评朝政的失误。他认为宰相张说权势太重,不明大体,有些做法近乎胡作非为,应该受到严厉惩处。奏章内容传到宰相张说的耳中,他气恼不已.非要将蔡幼学降职不可。

时光如梭.宋孝宗、宋光宗相继死去,宋宁宗即位。宋宁宗决心重振朝纲,有所作为。干是,宋宁宗命令朝臣和地方官努力直言进谏,多批评朝政,多为朝廷提意见。

蔡幼学看到新即位的皇帝大力革新,心中万分高兴,便连夜草拟奏章,呈给宋宁宗.蔡幼学在奏章中写道:“皇上如果想成为一位贤明、有作为的君主,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孝敬父母.二是要重用品质高尚、才能超群的人.三是要减轻斌税,宽厚立法,仁爱待民。要想抓好这三个方面的事情.尤其要以任用贤能之人为最重要的事。

近些年来.一些心术不正的人当道.谋害品德优秀而又有杰出才能的人。他们制造舆论,排挤为朝廷鞠躬尽瘁的忠臣。

所以,大臣们有心为皇上和朝廷效力,但又怕招惹是非,身遭不幸。皇上身边的人有意为朝廷办事,忠言直谏,又常常担心与皇帝的意见不符。朝中有学问的人不少,但他们不放坦诚地说出自己正确的意见,使皇帝一点办法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抓紧兴办教育,广泛地选拔人才,否则,怎么能使天下的仁人志士振奋精神呢?”

宋宁宗将蔡幼学的赛章反复阅读了许多追,对蔡幼学的学识、人品以及对朝廷的忠心十分欣赏,于是淮备提升蔡幼学的官职,但是宰相韩侂(tuo)冑(zhou)却极力反对。宰相韩侂冑心胸抉窄,极力排斥与自己政见不合的官员。他诬蔑道学是“伪”,还将蔡幼学与朱熹、陈傅良、叶适等五十九人全部列人“伪学”查禁的行列。刚直的蔡幼学.只好离开京城,到外地做官去了。

#三、一筹莫展造句#

1.盛夏,则是一年中最煎熬难捱的日子,令人一筹莫展。盛夏的阳光已是近于”刻毒“了,似乎它有意要与人类作对,报复人类,气得人们诅咒它,甚至于要学后羿射掉这个”毒日“了。

2.他自己一筹莫展,你还向他求援,真是井中求火。

3.这个问题很复杂,真叫人一筹莫展。

4.面对眼前这破乱不堪的景象,大家都面面相觑,一筹莫展。

5.面对这道复杂的数学题,他一筹莫展,不知该从何做起。

6.面对敌人的进攻,他一筹莫展。

7.眼看着那两个活生生的棒小伙子自投罗网去送死,他一筹莫展。

8.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我想到用自己的秃头完成对自己救赎。

9.就在我一筹莫展黔驴技穷之时,一个小问号进入了我的眼帘,定睛一瞧是密码提示!

10.他常常在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发出意味深长地一笑,继而便是乐观的分析,玩笑般的评价。

11.由于平时不用功,这次面对试卷,我一筹莫展。

12.朝廷面对这支军队,一筹莫展。

13.正当我对这道题一筹莫展的时候,老师来帮我解决了。

14.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的大脑飞快的运转了一下,让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我长这么大还没有自己做过饭呢吧?

15.面对这个棘手的案子。专案组的成员真是一筹莫展,理不出一点头绪。

16.真当我一筹莫展时,对面走来了一位大姐姐。

17.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忽然萌生出一个念头偷!

18.正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她乐颠颠的拿着笔来了,“需要帮忙么?”,真是雪中送炭啊!

19.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班里的淘气鬼亓云瑞大喝一声,谁用头?

20.明天就要交作业了,而我却一筹莫展!

21.当我和妈妈一筹莫展的时候,爸爸把舞蹈视频调了出来给我看。

22.当讨论茫无头绪,在座的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这时他便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性的问题。

23.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刻,一个包裹从天而降。

24.没有你的帮助我对这道题真是一筹莫展。

25.我坐在沙发上一筹莫展,不知道干什么。

26.我用了各种办法都不行,束手无策一筹莫展,只好躲进自己的房间任由他闹。

27.正当我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的时候,迎面走来我再熟悉不过的身影。

28.此时,我正一筹莫展的望着窗外的倾盆大雨。早晨走得急,忘记带雨具,可怎么回去呢?

6.成语典故及寓意的 篇六

1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接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北京卷)

【解析】“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典出汉高祖刘邦。刘邦在进军南郑途中烧掉栈道。表示不再返回汉中,用以打消项羽的疑虑;随后率兵偷度陈仓,打败楚将。后用以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用例正确。

2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栋梁之材。(广东卷)

【解析】“运筹帷幄”典出汉代张良。刘邦说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方面比不上张良,后用以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或筹划决策。用例正确。

栋梁之材典出西晋和峤。和峤少有盛名。太傅庾子嵩见到他后曾感叹,和峤如千丈松,用在大厦上必为栋梁之材。后用以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用例正确。

3演讲是一种艺术。演讲中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湖北卷)

【解析】“势如破竹”典出晋代杜预。晋武帝命令杜预攻打东吴,在取得初步胜利后,有人担心长江水暴涨,提议改在冬天进攻。杜预坚决反对,说现在士气高涨,势如破竹。晋武帝就让杜预率晋军继续攻伐,不到冬天就灭了吴国。后用以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用例正确。

4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湖南卷)

【解析】“唇齿相依”典出三国鲍勋。曹操多次出征吴蜀却无功而返,鲍勋一针见血的指出,吴与蜀正如唇与齿,互相依存,所以不容易战胜。后用以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用例正确。

5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辽宁卷)

【解析】“持平之论”典出汉代杜延年。杜延年做事能主持公道,没有偏向。后用以指公正的意见或折中、调和的话。用例正确。

6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辽宁卷)

【解析】“敝帚自珍”典出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大司马吴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去攻打在成都称帝的公孙述,汉军进兵神速。与公孙述进行了殊死搏斗才攻占成都,吴汉下令屠城。刘秀指责他,说老百姓家里有破扫帚也价值千金,不能掠夺他们的财产失去民心。后用以比喻对已物的珍视。用例错误。

7关于他的籍贯和生平,研究的人虽然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因此这个问题还可研究。(辽宁卷)

【解析】“言人人殊”典出汉代曹参。曹参任职时,招来当地学者们询问安抚百姓的方法,大家各抒己见,反应积极。后用以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用例正确。

8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中国排协会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大名单。(安徽卷)

【解析】“脱颖而出”典出战国毛遂。毛遂是赵国平原君门客,秦围赵都邯郸,平原君急赴楚国求救援兵,在门客中挑选二十名文武兼备的随行人员。左挑右选得十九人,毛遂以囊锥自喻。说让自己处于囊中,早已脱颖而出了,并自荐同往。后用以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用例正确。

9这几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挟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四川卷)

【解析】“牛刀小试”典出春秋言偃。言偃是孔子弟子。在武城做县令,以礼乐之道教化民众。孔子率弟子来到武城,听到户户传出弦歌声,就和子游开玩笑说,杀鸡哪里用得着牛刀啊?你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后用以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用例错误。

10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画蛇添足)(浙江卷)

【解析】“画蛇添足”典出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画虎不成反类犬典出《后汉书-马援传》,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而弄得不伦不类。两个成语不能替换。

11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下乡知识青年提供了求学上进的机会,也是许多农家子弟有了鲤鱼跳龙门的希望。(脱胎换骨)(浙江卷)

【解析】“鲤鱼跳龙门”典出《埤雅·释鱼》。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后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又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脱胎换骨”原为道教修炼用语,现比喻彻底改变立场观点。两个成语不能替换。

12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选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安徽卷)

【解析】“笔走龙蛇”典出唐代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用例错误。

13他是一个处事谨慎的人,一向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所以很少交朋友,即使有朋友,也不愿交往过深。(重庆卷)

【解析】“君子之交淡如水”典出《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君子有高尚的情操。他们的交情纯净如水。不含任何功利之心。用例错误。

14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全国|卷)

7.成语舍生取义的造句及典故 篇七

舍生取义表示为了真理和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出自《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近义词有:以身报国、舍身求法、杀身成仁。

舍:放弃。取:求取、选择。义:公正适宜的道理。

二、舍生取义典故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着给别人吃,乞丐因轻视而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三、舍生取义造句

1.多少革命烈士,前仆后继,舍生取义,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

2.村子里的人为了纪念这位舍生取义的勇士,筹建了他的铜像。

3.狼牙山五壮士舍生取义,救了很多人。

4.君子最重名节,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在所不惜。

5.做大事者,应有忠肝义胆之豪情、舍生取义之本色。

6.只有那些舍生取义、功在社稷的忠义烈士,才有资格被奉祠在忠烈祠中。

7.刘胡兰最终选择了舍生取义。

8.革命先烈们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9.他的信仰尽管如此,就在他要舍生取义之时,不免有所怀疑,或是被死亡的恐惧所掌控。

10.该革命家告诉法庭,为了世界和平他将舍生取义。

11.董存瑞舍生取义炸了碉堡。

12.勇士舍生取义只经历一次死的痛苦。

13.他一做家务事就装成舍生取义的样子。

14.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抗日英雄舍生取义,保卫祖国。

15.黄继光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他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令我感动。不饶,他们的这种豪情壮志受世人歌颂。

16.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不都是读圣贤书者所当为?

17.在灾后的营救行动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舍生取义的英雄模范,他们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宣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精神,是任何大灾大难都击不垮、打不倒的。

18.没有革命先烈的舍生取义,哪有后来的新中国的建立?

19.为了全国人民,刘胡兰舍生取义。

20.文天祥舍生取义的精神,令人景仰。

21.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22.传奇中,有舍生取义的英雄,有卖主求荣的小人,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国家之间的战争,有从出生就背负着的种族之间的仇恨。

23.这里有铁骨铮铮侠骨柔肠的本色男儿,也有舍生取义杀生成仁的升斗小民,有肝胆相照一诺千金的兄弟情谊,也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儿女情长……

24.革命先烈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舍生取义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25.有时候,有些人以自己笃信的真理为志趣,追寻真理甚于保全生命,于是就有舍生取义之举。

26.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个嘴脸丑恶的小人,一个个专制夺权的宦官,一个个见利忘义的奸臣,当然更看到了舍生取义的将领,还有独守正道的孤胆英雄。

27.要在实践中使之转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必须加大教育引导力度,激励公民道德实践与追求;必须强化约束规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大力褒奖道德典范,培育公民”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28.革命先烈为了心中理想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甚至甘愿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29.悟空,你尽管捅死我吧,生又何哀,死又何苦,等你明白了舍生取义,你自然会回来跟我唱这首歌的!

30.万众一心、同心协力、共同御侮的社会大团结精神;勇往直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气概.

8.成语远走高飞的释义及典故 篇八

指象野兽远远跑掉,象鸟儿远远飞走。比喻人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多指摆脱困境去寻找出路。 《后汉书·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二、成语远走高飞的典故

卓茂是汉末南阳人。他在丞相府当差时,一次坐车出去,有人说那马是他走失的,卓茂就给了他,自己拉着车走,回头对那人说:“如果不是你的马,请到丞相府还我。”后来失马找到了,那人来丞相府把马还了。

卓茂任密县县令时,有人来告一亭长接受他的米肉。卓茂屏退左右问:“是亭长找你要的?还是你有事求他?”那人说:“因为我害怕他,去送他的。亭长不能接受馈赠,所以来告他。”卓茂说:“你做得不对啊。乡里之间还讲究礼尚往来,相互表示亲近。官吏只是不能乘势求取馈赠。你又不修行,如何能远走高飞、脱离这个世界呢?亭长是个好官,过年送些米肉也是应该的。”那人说:“法律不是禁止吗?”卓茂说:“我给你讲道理,你不会有怨恨之心。我要讲法律,就没有手足之情可言了。接受这次教训呢,还是接受法律惩处,希望你回去三思!”那人知道错了,那亭长也很感激。

开始官吏笑卓茂,郡里专门给卓茂配了精通法律条文的官吏,卓茂也没有意见。几年后,密县人都讲起道理来,道不拾遗。汉平帝时,天下蝗虫成灾,河南二十多个县受害,单单密县幸免。太守亲自去看了才相信。

三、成语远走高飞的造句

1、它们不能远走高飞,即使冒险爬出去,也不能结婚生子。

2、大学毕业后,他不留恋大城市优裕的生活条件,而是远走高飞来到偏僻的边疆小镇来研究如何防沙治沙。

3、要是没有家眷拖累,他早就远走高飞了。

4、李二娃离开故乡远走高飞了。

5、我难道就不能做到像他一样远走高飞么?

6、我将远走高飞,隐姓埋名到别处去过日子。

7、那好汉一把火烧了恶霸的宅院,然后远走高飞了。

8、翅膀就是远走高飞并能运用所学会的知识。

9、如果不是为了她和他们的母亲,他早就远走高飞了。

10、她早早远走高飞,在商海中沉浮。

11、今夜我将来到你身边,然而明日我将远走高飞。

12、我想再一次远走高飞,不再有恐惧,不再有眼泪。

13、你想,过好日子,我不反对,可是大家都远走高飞了,家乡怎么办?

14、他决定远走高飞,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15、他从小就有志气,想远走高飞到适合他的地方去施展自己的才能。

9.常见成语及典故人物 篇九

1、一鸣惊人 :比喻平日不动声色,却突然做出了惊人之举。(《史记

滑稽列传》

淳于髡与齐威王)

2、一饭千斤:比喻贫穷时受人帮助,发达后给予重谢报答。(《史记 淮阴侯列传》

韩信与洗衣服的老婆婆)

3、一目十行:形容读书速度很快。(《梁书 简文帝记》

简文帝萧刚)

4、一败涂地:比喻失败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史记

高祖本纪》 汉高祖刘邦)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形容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管子

权修》齐桓公时的政治家管仲)

6、七擒七纵:捉了七次放了七次,指使用攻心战让对方心悦诚服。(《三国志

诸葛亮传》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7、九牛一毛:比喻极为轻微。(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8、三顾茅庐:三次到草屋来,表示诚心地邀请。(《三国演义》

刘备和诸葛亮)

9、大风之歌:比喻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史记 高祖本纪》

刘邦的《大风歌》)

10、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三国演义》 诸葛亮 周瑜 曹操的赤壁之战)

11、义无返顾:为正义的事业而勇往直前。(《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

12、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屈身。比喻为人清高有志气。(《晋书

陶潜传》

陶渊明)

13、无颜见江东父老:没有脸面再见故人。(《史记

项羽本纪》

项羽兵败乌江自刎)

14、韦编三绝:用熟牛皮编的竹简书断了许多次,形容读书刻苦勤奋。(《史记 孔子世家》

孔子读《周易》)

15、中流击楫:船到中央时敲击船桨,比喻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晋书

祖逖传》

祖逖)

16、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奋读书。(《三国志

吕蒙传》

吴国大将吕蒙)

17、毛遂自荐:比喻自己推荐自己,担负重任。(《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

平原君的食客毛遂)

18、出奇制胜:用奇兵、奇计制服敌人,取得胜利。比喻用出人意料的办法取胜。

(《史记

田单列传》

齐国人田单)

19、四面楚歌:四面都是楚国的歌声。后来形容到处是敌人,孤立无援的困境。

(《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被刘邦围困于垓下)

20、令人发指:头发直竖的样子。形容一个人愤怒到了极点。(〈史记

刺客列传〉 荆轲刺秦王)

21、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指帮助他和败坏他的是同一个人。(《史记 淮阴侯列传》

韩信和萧何)

22、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达到目的。(《三国演义》

关羽)

23、完璧归赵:指贵重的东西完整地归还给主人。(〈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

24、负荆请罪:背着荆条向别人请罪。指真心感到自己有错误,要求对方惩罪。(〈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

蔺相如)

25、决一雌雄:比试高低,决定胜负。(《史记

项羽本纪》

刘邦和项羽)

26、运筹帷幄:在帐幕中谋划军机。指在后方制定作战方案。(《史记 高祖本纪》

刘邦夸赞张良的话)

27、围魏救赵:围攻魏国解救赵国。指不直接交锋,而截其后路,从而达到目的。(〈史记

孙子列传〉孙膑、庞涓和田忌)

28、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喻坚守节操,忠于旧主;也比喻心在此,身在彼,用心不专。(《三国演义》关羽)

29、坐山观虎斗:形容旁观别人的争斗,从而坐收渔利。(《史记

张仪列传》 秦惠文王与陈轸)

30、卧薪尝胆:睡在柴草上,品尝苦胆。形容刻苦自勉,奋发图强。(《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

勾践)

31、奋不顾身:形容不顾个人安危,奋勇向前。

(《史记

司马迁传》

司马迁对汉武帝评价李陵将军)

32、图穷匕现:事情发展到最后,露出了真相或者本意。(《战国策

燕策》荆轲刺秦王)

33、知己知彼:形容了解敌人也了解自己。(《孙子

谋攻篇》

孙武)

34、周游列国:指为了某种而到许多国家去。(〈史记

孔子世家〉

孔子)

35、指鹿为马:将鹿称为马,形容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史记

秦始皇本纪〉

赵高)

36、挟天子以令诸侯:借着权威者的名义,发号施令。(〈三国志

诸葛亮传〉 曹操)

37、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价值比泰山还要重,或者轻微得象鸿毛一样。(〈汉书

司马迁传〉

司马迁)

38、背水一战:背向河流,表示已经绝了退路,成败在此一举。(《史记 淮阴侯列传》 韩信打败赵兵)

39、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锻炼。形容奋发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晋书

祖逖传》

祖逖)40、神机妙算:比喻计谋高明。(《三国演义》 诸葛亮)

41、锦囊妙计:指好的计谋。(《三国演义》 诸葛亮)

42、退避三舍: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让九十里,表示主动退让回避,以免冲突。(〈左传〉

晋文公)

43、怒发冲冠:形容愤怒到了极点,使头发竖立把帽子都冲起来。(〈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保护和氏璧维护赵国的尊严)

44、破釜沉舟:釜,煮饭用的锅子。表示下定决心,准备牺牲一切,去争取胜利。

(《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战秦军)

45、起死回生:把死人救活。形容把没有希望的事情挽救过来。(《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46、胯下之辱:形容受别人的侮辱,也可以比喻忍辱负重。(《史记 淮阴侯列传》

韩信)

47、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得,也可以指乐曲高深,不容易懂。(〈列子

汤问〉

伯牙与钟子期)

48、高屋建瓴:在高屋上倒水。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史记 高祖本纪》 刘邦和韩信)

49、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墙壁。形容家里很穷,没有财产。(《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50、黄袍加身:黄袍,古代帝王的袍服。指被拥立为帝。(〈宋史

太祖本纪〉

赵匡胤)

51、悬梁刺股:将头发悬在梁上,又用锥子刺大腿,使自己不瞌睡。比喻发愤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战国策

秦策〉 汉朝的孙敬和战国时的苏秦)

52、望梅止渴:看到了酸梅就止了渴,比喻用空想的办法来安慰自己。(〈世说新语〉

曹操)

53、鸿门宴:比喻危机四伏,有杀身之祸的宴会。(《史记

项羽本纪》 项羽和刘邦)

54、揭竿而起:原意是没有兵器,揭竿起义。后来指奋然起义的意思。(〈过秦论〉

陈胜和吴广起义)

55、焚书坑儒:毁灭古老文化,杀害文人。(〈史记

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

56、凿壁偷光:将墙壁凿个洞,借邻家的光进来。表示刻苦读书。(〈西京杂记〉

西汉匡衡)

57、痛饮黄龙:黄龙,宋朝时金人的京城。表示收复国土,消灭敌人的雄心壮志。

(〈宋史

岳飞传〉

岳飞)

58、感恩图报:感受别人的恩情而想报答。(〈史记

伍子胥列传〉

伍子胥)

5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燕雀哪里知道天鹅的志向。比喻庸人不知道有志者的雄心壮志。

(《史记

陈涉世家》

陈胜)

60、磨杵成针:只要下功夫,再难的事情也能完成。(〈潜确类书〉

李白)

6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国为民,尽心尽力,不辞劳苦,贡献一切。(〈后出师表〉

诸葛亮)

62、囊萤映雪:将萤火虫装在袋子中来照明和借着雪光来看书。形容读书刻苦。(〈晋书

李胤传〉

晋朝的车胤和孙康)

常用名言警句分类集锦

爱国篇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爱祖国高于一切。(肖邦)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

4、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5、苟利国家生死似,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思想篇

1、思想就是力量。(雨果)

2、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淡。(泰戈尔)理想篇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2、必须跨过那站着的前人,比前人更加高大。(鲁迅)

3、活着的人就应该有所追求。(席勒)立志篇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也可作为爱国)

2、天生我才必有用。(李白)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以天下为己任。(孙中山)

5、有志不在年高。(恽代英)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爱国类也可)惜时篇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罗懋登 明朝)

2、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3、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青春,一朝最好是早晨。(李大钊)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劝学》)

6、世间最可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李大钊)

7、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无名氏《金缕衣》)

8、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鲁迅)

9、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鲁迅)

10、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鲁迅)

1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2、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李光庭 清朝)

1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文嘉 明朝)

14、别让时光虚度。(泰戈尔 印度)

15、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美国)

16、浪费别人的时间是图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宁)微渐篇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挫折磨炼篇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清朝)

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 唐朝)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宋朝)

4、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冯梦龙

明朝)

5、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毛泽东)

6、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联集锦)

8、逆境令人奋斗。(陶行知)

9、一个人苦味尝得愈多,他对甜的渴望就愈强烈。(高尔基)

10、灾祸使人吸取教训。(《伊索寓言

牧人和海》)

11、苦难是任何一个杰出人物的命运。(高尔基)

12、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居里夫人)

13、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贝多芬)奋斗篇

1、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鲁迅)

2、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毛泽东)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智慧篇

1、人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薄加丘)

2、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暂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高尔基)勤奋篇

1、天才就是勤奋。(歌德)

2、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列夫 托尔斯泰)

3、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也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爱因斯坦)

4、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爱因斯坦)修养篇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孟子)

3、真正的美和真正的智慧一样,是非常朴素的。(高尔基)读书篇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6、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冰心)

7、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8、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 托尔斯泰)谦虚篇

1、满招损,谦受益。(孔子)

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毛泽东)

10.成语典故及出处精选 篇十

此后,子孔掌握郑国朝政。他制作盟书,规定官员各守其位,听从他的命令。有些大夫和将领不肯顺从,他准备杀掉他们。子产劝阻他,请求烧掉盟书。子孔不同意,说:“制作盟书是为了安定国家,大伙发怒就烧了它,就变成大伙当政,国家不是很为难了吗?”子产说:“众人的愤怒不可冒犯,专权的愿望难于成功,把这两件难办的事合在一起来安定国家,这是危险的办法,不如烧掉盟书来安定大伙。这样,您得到了需要的东西,大伙也能够安定,不也是很好的吗?要知道,专权的愿望是不成功的,触犯大伙会发生祸乱。您一定要考虑到大夫们的情绪,听从他们的意见啊!”

子孔听从了子产的劝告,当众烧掉了盟书,于是郑国安定下来。

11.成语欲盖弥彰的解析及典故 篇十一

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却暴露得更加明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惩不义也。”

二、成语欲盖弥彰的典故

春秋时,鲁昭公三十一年的冬天,邾国大夫黑肱,背离邾国而投靠鲁国,他的封地滥(今山东滕州东南)随之而并入鲁国的版图。(鲁国在今山东南部,曲阜是当时的首都;邾国是与鲁国接壤的一个小国,故城在今山东邹城东南。)

孔子所著的《春秋》,在《昭公三十一年》中,记下了这段历史:“冬,黑肱以滥来奔。” 《春秋》的文笔,过去一般文人都认为它是最简练的,叙事和评论、贬责和褒扬,措词用句,都很严谨而恰合分寸。《左传》阐述《春秋》说:黑肱并非高贵人物,按《春秋》的编写原则,本可不必记载,更不必写出名字。但是因为国土有变动,那就是重大的事件,不能不记上一笔了。(“贱而书名,重地故也。”)《左传》还发表议论道:“这样看来,一个以封地叛国的人,即使他不是大人物,也会因此而出名,而且会因此而使他的叛国罪名永远无法掩盖,是故君子动则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彰(有的人要想得个美名而无法得到,有的人得了恶名要想掩盖也掩盖不了),惩不义也。”

清代学者顾炎武对于上述《左传》的议论加以补充道:“或欲盖而名彰,如赵盾伪出奔,崔杼杀太史,将以盖弑君之恶,而其恶益著焉。”(参看“董狐之笔”。崔杼,齐国大夫,他谋杀了齐庄公,却叫负责记载历史的“太史”,把齐庄公之死写成是病死的。太史不同意,因此被崔杼处死了。但是继任的史官仍然只记“崔杼弑君”的事实。崔杼一连杀了三个史官,他的弑君之罪不但隐瞒不了,反而愈闹愈大,罪行愈显著了)顾炎武举了赵盾和崔杼杀害了国君而不承认的人为例,说是“盖弑君之恶,而其恶益著”,和上述“欲盖而名彰”意思一样。

三、成语欲盖弥彰的造句

1、那个摊贩,在工商管理人员面前不停地辩解,结果欲盖弥彰,反而暴露出他出售的东西的确是假冒产品。

2、我看他越是大声辩解,越显得心虚,真是欲盖弥彰。

3、纸包不住火,这事他欲盖弥彰,迟早要露出狐狸尾巴。

4、从赵敏那欲盖弥彰的表情上,她敏感地意识到父亲可能出事了。

5、侵略者为自己的侵略行径辩护,结果是欲盖弥彰,反而露出了狐狸尾巴。

6、我们没办法像以前那样做些欲盖弥彰的手脚。

7、从赵敏那欲盖弥彰的表情上,姑娘敏感地认为这个消息被基本证实。

8、他忙于辩解的样子,简直就是欲盖弥彰,不打自招。

9、这样的小伎俩,谁也不会上当,结果只能是欲盖弥彰。

10、这种遮遮掩掩的做法只能是欲盖弥彰。

12.高中语文的成语典故及解释精选 篇十二

次年初,刘备的军队水陆并进,直抵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在长江南岸六七百里的山地上,设置了几十处兵营,声势十分浩大。陆逊见蜀军士气高涨,又占据有利地形,便坚守阵地,不与交锋。当时,东吴的一支军队在夷道(今湖北宜昌西北)被蜀军包围,要求陆逊增援。陆逊不肯出兵,并对众将说,夷道城池坚固,粮草充足,等我的计谋实现,那里自然解围。 陆逊手下的将领见主将既不攻击蜀军,又不援救夷道,以为他胆小怕战,都很气愤。众将领中有的是老将,有的是孙权的亲戚,他们不愿听从陆逊的指挥。于是陆逊召集众将议事,手按宝剑说:“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都畏惧他。现在他带兵来攻,是我们的劲敌。希望诸位将军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共同消灭来犯敌人,上报国恩。我虽然是个书生,但主上拜我为大都督,统率军队,我当克尽职守。国家所以委屈诸位听从我的调遣,就是因为我还有可取之处,能够忍受委屈,负担重任的缘故。军令如山,违者要按军法从事,大家切勿违反!” 陆逊这一席话,把众将领都镇住了,从此再也不敢不听从他的命令了。

陆逊打定主意坚守不战,时间长达七八个月。直到蜀军疲惫不堪,他利用顺风放火,取得了最后胜利。刘备逃归白帝城,不久病死。

上一篇:分店特许经营合作合同协议书范例下一篇:《日月水火》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