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10-18

扶贫攻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8篇)

1.扶贫攻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一

在滇桂黔石漠化区(河池)区域发展 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龙年元宵节刚过,自治区马上召开滇桂黔石漠化区(广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工作会议,部署开展规划编制工作,昨天自治区会议一召开完,今天我市就接着召开滇桂黔石漠化区(河池)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可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刚才,市发改委韦琪副主任传达了自治区会议的主要精神,并具体部署我市规划编制工作,对规划编制内容和规划编制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请有关县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我市的规划编制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规划编制工作的紧迫感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滇桂黔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作为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为落实新《纲要》,国家提出打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

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是在新世纪头十年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绩的前提下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是对新阶段扶贫开发所处的历史地位

科学判断基础上采取的重大举措。目前,扶贫开发已进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片区扶贫攻坚就要围绕新阶段新任务展开。

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是国家有组织、有计划开展扶贫开发以来扶贫模式的重大创新。经过多年扶贫攻坚,我市贫困地区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贫困地区面貌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此同时,制约我市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我市仍然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是全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我市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程度低的滇桂黔石漠化区,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只有实施片区发展,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统筹考虑基础设施,统筹安排产业发展,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凝成合力,形成片区扶贫攻坚的整体效益,才能解决滇桂黔石漠化区这样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发展的共性的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国家将广西29个贫困县列入滇桂黔石漠化区,我市有7个贫困县列入其中。把这7个贫困县加入到全国11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攻坚主战场,对于我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全市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扶贫办的要求,滇桂黔石漠化区须于 2

2012年2月底前报送规划分省初稿;根据自治区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各市必须于2月11日前,向自治区有关部门报送相关素材,自治区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短短两天,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任务非常艰巨,经不起任何怠慢。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立即组织开展工作,相互密切配合,上下通力合作,才能确保按时按质完成自治区部署规划编制工作。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完成规划编制的各项工作 一要明确责任。这次规划编制工作的文本写作由自治区完成,不用需要我们编制规划文本,但是需要我们提供相关素材。为做好相关工作,已经将自治区的编写提纲及分工方案印发给大家,自治区相关部门的工作任务就是对口市直部门的工作任务,请市直各部门认真对照自治区的分工方案,做好本部门的相关工作,加强对各县市区的指导,主动与上级对口部门沟通衔接;同时对各县上报的材料要站在全市的高度综合平衡好。

二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县人民政府和市直各部门一定要把规划编制工作纳入当前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负总责,要亲自过问规划编制工作;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具体组织规划的编制工作,要组建专门的规划编制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明确内部分工,切实做到有领导具体管、责任落实到位。

三要加强沟通协调。片区规划是宏观性、前瞻性和指导性较强的跨区域综合性规划,涉及领域广。同时做好片区规划是各有 3

关部门和各县共同的责任。需要相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工作中齐心协力、紧密配合。一方面,请市发改委、扶贫办加强对有关部门和各县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协调,有力、有序、高效地推进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市直各部门之间,各县之间要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共同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自治区的规划里,不能相互揭短、窝里斗。

四要确保工作质量。这项工作自治区留给我们的时间非常短,要在短短的两天内把各县的功能区域定位、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改革创新、政策支持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要规划好、设计好,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工作。如果我们不认真对待这项工作,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不注重规划编制的质量,最终受影响的将是各县自己的长远利益。因此,各县人民政府和市直各部门要把提高质量作为规划编制工作的根本要求,着力在把握发展大局上下功夫、突出规划的战略性,在深入研究政策上下功夫、体现规划的前瞻性,在强化综合统筹上下功夫、注重规划的协调性,在求实求深求细上下功夫、增强规划的操作性,提升规划编制的质量和水平。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反映本地特点、整体目标、功能区划和产业布局,发展目标要量化,任务要明确,重点要突出,保障措施要有力。

五要加强经费保障。自治区对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很急,我们 4

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投入这么多力量和精力,没有坚强有力的资金和后勤保障是不可能实现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花在规划上的钱是种子钱,各县要舍得投入必要的经费。要通过经费保障让当前最重要的规划编制工作落实好。

六要超常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如果还是以一般的强度去推进是无法完成的。从工作安排上要打破常规,在工作措施上要以非常的举措,在人员安排上要组织擅打硬仗的同志参加,参与规划编制工作的人员要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在规定时间里加班加点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

同志们,片区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我们做好新10年扶贫开发和区域发展的基础,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如果规划编制工作不认真、应付了事,这将会影响到我们未来10年的发展,我们也将无法向人民群众交代。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坚决落实。我们要以片区规划编制为契机,着力在破解区域发展难点问题上下功夫,全力推进我市贫困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大发展、快发展。

谢谢大家!

2.扶贫攻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二

按照中央要求,民政部牵头成立了罗霄山片区部际协调小组,2 2个国家部门、单位和江西、湖南两省有关负责同志为成员,制定了部际联系会议制度,并在开展调研、参与规划编制的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开展智力扶贫,加大资金投入,给予项目支持。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江西省省长鹿心社,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出席会议并讲话。民政部副部长戴均良,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湖南省副省长盛茂林,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及片区各部际联系单位代表分别发言。

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鹿心社: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受苏荣书记委托,鹿心社代表江西省委、省政府对与会领导及来宾致以了新春祝福,表示热烈欢迎。

鹿心社说,江西是革命老区,罗霄山片区江西区域规划范围内的18个县(市、区)集中分布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民政部和国务院扶贫办及各部委的大力支持下,罗霄山片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原因,这一区域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加之发展的起点低,基础差,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较落后,与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新要求相比,扶贫攻坚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鹿心社强调,深入推进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是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中央将罗霄山革命老区划为全国区域扶贫开发重点连片特困地区,安排民政部具体联系指导,为确保这块红土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加快推进罗霄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信心和决心。江西将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新一轮扶贫攻坚目标任务,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思路,抓紧制定实施规划,统筹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协调统一,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全力打好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

鹿心社表示,有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有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委的大力支持,有兄弟省湖南省的通力协作,罗霄山片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加快实现。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怎么关心倾斜都不为过,怎么支持帮助都应该!

饱含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深厚感情,满怀对改变罗霄山片区贫困状况的强烈责任,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深情地说:面对老区群众期待,我们怎么关心倾斜都不为过,怎么支持帮助都应该!

李立国称,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具有十分深远的政治历史影响和重要的经济社会意义。贫困地区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滞后的短板,也是区域协调发展最为薄弱的环节。罗霄山片区就是中央确定需要重点解决的短板之一,解决不了这个短板就无法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他要求,要以全局和战略的眼光,深刻认识加快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和脱贫致富的重大意义。要充分把握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的形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扶贫开发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大力促进片区健康快速发展,尽快实现片区脱贫致富目标。要切实抓好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工作。要大力强化政策制度保障,抓好规划制定、实施和相关政策完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片区规划实施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建立落实规划目标责任制和实施管理机制,确保将规划明确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认真组织工程项目实施,扎实做好相关项目的立项和对接,既要重视大中型建设项目,也要重视民生工程;既要重视经济发展项目,也要重视社会建设工程;既要重视城镇发展项目,也要重视农村建设工程,切实做到各类工程项目合理安排、有序建设、协调发展。要着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增加扶贫开发的投入,建立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强资金整合,加强资金管理。要不断凝聚扶贫开发力量,充分发挥部际协调机制作用,积极争取各方力量,广泛调动各类资源,推动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顺利实施和全面落实,实现中央确立的“两不愁、三保障”的奋斗目标。

民政部副部长戴均良: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开展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

受立国部长委托,戴均良代表民政部汇报联系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他表示,从中央确定民政部为罗霄山片区牵头联系单位以来,部党组十分重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迅速行动,全力开展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相关工作。

明确扶贫原则,确立工作目标;加强部际沟通联系,切实增强工作合力;深入开展调研,积极参与规划编制;及时制定优惠政策,扶持细致到位;加大资金投入,给予项目支持;开展智力扶贫,提供人才支撑……每一项工作都饱含着党和国家对老区人民的爱与关怀。

戴均良强调,下一步,民政部将按照中央要求,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履行牵头职责,扎实做好联系片区各项工作,着力协调和帮助解决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具体做法是:充分发挥部际协调机制作用;有效指导督促片区规划实施;不断完善落实政策措施;积极提供项目资金支持;大力实施智力扶贫;切实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广泛动员组织社会力量。

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赣南苏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加坚定、动力更加强劲!

史文清介绍,赣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赣南苏区人民都勒紧裤腰带,为国家贡献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种种原因,目前仍然整体贫困落后,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任务异常艰辛。一直成为赣南苏区经济发展的羁绊。

史文清表示,面对欠发达、后发展的基本市情,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对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启了赣州发展的新纪元。《若干意见》将赣州定位为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这次国家重点支持的罗霄山片区,赣州有11个片区县(市)和章贡区纳入了片区规划,占总数的一半。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领导和同志,多次来赣南苏区考察调研,具体指导工作,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这些特别的爱和特殊扶持,给赣州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为扶贫开发注入了源头活水。赣南苏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信心更加坚定、动力更加强劲!

在中央倾情关怀和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具体指导下,赣州市上下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以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为目标,以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按照“振兴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振兴发展”思路,坚持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与打基础管长远相结合、实施扶贫攻坚与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结合、集中连片开发与整村推进相结合、加大政府扶持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相结合、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集中力量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以井冈山为中心的革命老区,是目前最需要扶持、最应该扶持、最值得扶持的片区。

姚木根指出,江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摇篮,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共和国的摇篮。从历史和现实情况看,以井冈山为中心的革命老区是目前最需要扶持、最应该扶持、最值得扶持的片区。

罗霄山片区是我党开创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片染满烈士血迹的红土地上,燎原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创了中国革命崭新的道路。

“动了真情实意,给了真金白银”,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关心、关注和支持江西老区的发展,江西省的扶贫开发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高位推进。先后出台了“四个一”组合式扶贫的重大举措,即明确一名省军级领导、一个省直部门、一家有实力的省属企业定点联系帮扶38个重点县(含罗霄山片区县),省财政每年每县专项安排产业扶贫资金1000万元;坚定不移地推进扶贫移民搬迁工程。2003年以来,江西创新扶贫方式,对居住在库区、深山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等生产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群众实施移民搬迁扶贫;不断完善扶贫方式,提高扶贫效能。在整村推进扶贫上,把“十二五”3400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整合两方面的资金项目,确保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迅速、明显、稳固的改善;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通过努力,2012年江西省重点县农民人均收入达4350元,比上年增长17%,增幅高于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增幅4个百分点;全省扶贫对象规模从438万人减少到358万人,降低了18%。

姚木根希望国家对江西片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等方面继续给予江西省片区更大的支持。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实施片区扶贫攻坚是新阶段扶贫工作整体布局的核心。

范小建在听取大家发言后强调,民政部门和扶贫部门在国家两轮驱动扶贫战略政策体系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中央确定的国家扶贫工作基本方针,就是要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制度和救济救灾制度作为消除贫困的兜底性制度安排,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范小建表示,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会议,是一次部际联系会议,安排部署下一步片区规划实施指导和联系协调工作,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重要行动,也是履行和发挥片区联系单位作用的具体体现。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罗霄山片区的支持力度;积极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民政部等部门做好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实施工作;集中精力抓好罗霄山片区产业化扶贫、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等专项扶贫工作;进一步扩大“雨露计划”试点范围,提高补助标准;继续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服务,支持和督促参与扶贫的中央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帮扶力度。

他强调,实施片区扶贫攻坚是新阶段扶贫工作整体布局的核心。建立片区联系机制是有效推动片区扶贫攻坚的重大创新。目前,片区联系会议制度、信息定期通报制度和督查考核制度已初步形成,在国家部委层面进展比较顺利。从今年开始以片区为单位,片区内各省扶贫办要轮流坐庄,组织跨省观摩与学习,以推动协调机制的建立,希望江西省把这个头牵起来。同时,按照“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的要求,各省应建立和完善省内片区协调机制,做到“有人牵头,有人谋划,有人落实”。

各部际成员单位:攻坚克难,形成合力。

新一轮扶贫开发是一场攻坚战,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加大省际之间、部门之间统筹协调的力度,才能攻坚克难,从根本上改变片区贫困的面貌。

根据部门职责,教育、科技、工信、国土、住建、交通、铁道、水利、农业、卫生、林业等部门和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政策倾斜、加大转移支付、实施工程项目等方式支持片区300多亿元资金和大量工程项目。通过这些努力,罗霄山片区已经具有较好的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基础和外部支持。

此次会上,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林业局、旅游局、民航局、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等18家部际联系成员单位先后介绍了本部际、本单位片区扶贫工作和下一步安排意见和建议。

切实让贫困群众共享区域发展成果,是片区扶贫攻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既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这些地区发展进步的重视和关心,更是片区人民群众思进求富的热切期盼。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前往上犹县陡水镇红星村上嶂组、东山镇清湖新村立组进行调研。从下午一点半到六点半,整整五个小时的时间里,与会代表实地真切地触摸到了片区贫困群众的困难,深切地感受到了扶贫攻坚的责任与担当。

陡水镇红星村小组位于茶坑嶂半山腰,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薄弱。海拔890米的差坑山阻挡了当地与外界的联系,阻挡了贫困百姓致富的步伐。该组年人均收入仅有1883元,遇上雨天,村民出售农副产品,须半夜起床才能赶上集市。记者在该村看到,农民居住的都是危旧土坯房,全组仅有电视机8台,不通自来水,不通有线电视,没有学校、卫生所,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东山镇青湖村新立组村民小组位于南河湖岸边,56户人中共有贫困户32户、低保户7户、五保户2户、军烈属1户、残疾人5人。因山阻水隔,形同“孤岛”,无法通公路。村民依靠自备的简易小木船外出,是典型的“双渡”农户。出行靠摆渡,遇有大风大雨天气,溺水翻船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一位叫邹国梁的教师,30年如一日,每天用小船接送小孩上学、放学,被全国网民自发评选为“最美山村教师”,并获得中国最美山村教师提名奖和中国网事感动2012人物。据介绍,起初,邹国梁只是顺带划船接送家里没船或家长有事无法接送的学生。后来发生了一个女学生划着竹排撞进淤泥不幸溺亡事件,使他萌发了“让孩子安全上学”的愿望,毅然担负起护送学生过江上学的重任。一直到现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实地实景实感,真意真情真心。淳朴的贫困百姓们的善举感动着每一位代表,而山沟沟里的贫困生活状况,也让与会代表们感叹万分。如何逐步改变贫困现状?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国土资源部扶贫办公室副主任郑子敬说,从事扶贫工作后,每年都会来赣州,就像回到家乡一样,特别亲切。每次来赣州都能看到新的变化,发自内心地为赣州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扶贫开发取得的每一个进步感到高兴,“老区不脱贫,扶贫不脱钩”,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对赣州的扶贫力度。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说,治贫先治愚,片区要实现加快发展,应牢牢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将人口资源转化改善民生。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提出,让“家庭农场”成为现代农业重要支点,形成有赣南特色的循环农业经济。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副调研员吴树林表示,时隔十年再次踏上红土地,赣南城市更美了,绿化更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仍旧令人沉醉,赣州扶贫开发迎来了黄金期,国家发改委将继续根据国务院要求,在规划、政策、投资、项目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赣南老区的支持……

3.高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三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田欣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团结奋斗,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方面严峻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省教育事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教育事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以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分配为核心的“三制改革”不断深化,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立了“以县为主,州市统筹,定期拆除,分期拨款,先拆后补,奖励先进”的危房改造新机制,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省各地排危积极性高涨,排危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开展了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在4个州市共计安排20万平方米建设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住房不足问题。组建了5个省级、4个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提高了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大了呈贡高校新校区财政投入力度,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新增5个“普九”县,全省“普九”县已达126个,“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4.7%。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602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210万名寄宿学生得到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在校生总数达到41.39万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达到1∶0.83。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6.7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17%。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累计竣工11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2.5亿元,先期开工建设的4所高校已入住学生1.7万名。

三是稳定局面得到有效维护。切实加强在招生、收费等环节上的管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大了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有效缓解了因物价上涨给学生带来的生活压力。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思想疏导、政策宣传和解释说服工作,教师罢教事件、大学生聚集家乐福抵制法货事件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全省教育系统的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收获,大家流下的汗水结出了硕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教育事业新突破

当前,我省的教育事业已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如何,决定着教育事业能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刚才,田欣同志已对今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田欣同志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抓好落实。对做好2009年工作,我再提四点要求。

一是保稳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之年,保持教育系统安定局面,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一要确保教师稳定。要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2009年元旦收假第一天,光荣省长就主持召开会议对此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部署。目前,省里已在制订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好事办好。要加强政策宣传,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解释、说服工作,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坚决防止因要提高教师待遇而出现乱收费、乱摊派、乱招生等现象。二要确保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社会和谐和稳定。2008年的最后一天,光荣省长工作调研的问题就是就业工作,2009年省政府印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20项措施。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近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据估计,历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还有近4万多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用足现有政策,用好新出台的政策,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做好服务。要积极挖掘潜力,扩大容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要积极制定毕业生继续升学攻读研究生和双学位、实施“准就业”制度、鼓励高校等事业单位扩大招聘数量、扩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水平的目标。三要确保学校安全。要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提高师生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防止发生恶性事件;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安全工作,防止发生中毒事件;加强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校舍倒塌和交通安全事故。

二是推改革。要破解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一要推进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素质教育虽然已抓了很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上风。现在不少中小学生是“身体越来越胖,体质越来越差;书包越来越重,视力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快乐越来越少”,实在令人担忧。去年以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采取措施,制定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减负”工作要注意:减负要适度,不能矫枉过正,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减负”不减质,不能因“减负”而降低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减负”要配套,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考评制度改革等相互配套。“减负”要统筹,全省上下要“一盘棋”,要“一刀切”,防止相互攀比,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减负”工作既要区别对待,但又要统筹协调。“减负”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努力做到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教师安心,让社会满意。二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贯彻落实《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要实现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的目标,今年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一是扶优扶强,让一部分有规模、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以此带动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作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企业的发展带动职业学校专业发展,实现产学研的互动,并通过专业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按照“东帮西、城帮乡、强帮弱”的方式,积极推动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三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省委、省政府如此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按照今天会上签订的《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四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和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投融资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鼓励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促发展。一要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契机,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积极破解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实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投入,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机遇,按照光荣省长“危中寻机,危中转机”的要求,及早做好项目规划方案,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我省实际,争取得到更大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抓住原材料价格下滑的时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当前,我省招商引资是红红火火,可招商办教却冷冷清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吸引力不够,现有鼓励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新的优惠措施又十分缺乏。二是“一视同仁”难以落实。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现有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兴办民办学校,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扩大民办教育在全省教育中的比重。同时,要针对当前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三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学校办学不能“千校一面,千篇一律”,必须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风格。要向改革要质量,向创新要特色。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强化教学管理,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定要从严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以质量促发展。

四是抓重点。一要抓好“两基”攻坚。按照规划,今年是我省“两基”攻坚的最后一年,一定要确保3个未“普九”县完成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的目标。已完成“普九”的县,要继续下大力气做好巩固提高工作。二要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人民放心的教育。当前,在我省64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中,在地震断裂带上的就有近300万平方米。危房不除,教育不稳;危房不消,政府不安。从今年起,省委、省政府已决定用3到5年的时间,全面排除现有中小学D级危房。省里已成立了以田欣同志为组长、我和建方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各地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责任,不能把教育优先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用“真金白银”来优先发展教育。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在资金、项目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机制、用足政策,实现全面排除中小学危房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同时,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联系,积极反映我省解决中小学危房的思路和拟采取的措施,争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三要抓好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今年是新校区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按照目标,要新开工面积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达到50亿元。各高校一方面要加大多渠道融资力度,加快老校区资产的处置进度。省级有关部门和昆明市要按照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争取在今年3月前完成第一批老校区资产处置交易,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二批老校区资产收储工作。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加快工程进度。工程建设一定要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确保建设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四要抓好经费管理。当前,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用于教育的资金数量逐年增长,去年,仅中央和省安排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以及农村初中工程、寄宿制学校工程等建设资金就达10多亿元,若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总量可达到数十亿。要确保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老百姓的教育负担,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阳光。

同志们,今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去迎接挑战,破解难题,收获成功,用实际行动迎接建国60周年的到来,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扶贫攻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四

同志们:

下面,我就聚力巩固提升目标任务,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结合工作要点做一安排部署。稍后,建立书记还要作讲话、提要求,大家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总结回顾,提振全面决胜的信心决心

2019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四个不摘”政治要求,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具体要求,聚焦绝对贫困“清零”目标,坚持精准方略,突出问题导向,强化民生保障,着力补齐短板,脱贫巩固取得明显成效。简要概括有6个方面:一是集中攻坚评估达标。聚全县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在历经三年集中攻坚基础上,我们自查自审、强化弱项,精心准备、组织迎检,经第三方评估验收,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湟源县实现整体摘帽,各项指标均达到评估验收现行标准,全县扶贫工作从集中攻坚转向巩固提升,三年攻坚交上了合格答卷。二是问题整改清仓见底。立足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底线要求、夯实基础工作,坚持把问题整改作为巩固提升的有力抓手,主动对照认领专项巡视、国家督查评估验收以及以往成效考核、后期巡视审计等涉及反馈问题,找不足、摆事实、拿方案、建清单、明责任、定时限、抓督办、强整改,除精神脱贫、产业扶贫等需要长期关注、持续用力的问题外,得到全面排查,实现高效整改。三是巩固举措全面落实。我们坚定贯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和“防止松懈、防止滑坡”等重大要求,始终致力巩固提升质量、确保脱贫成色,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全面落实医疗服务、教育资助、“兜底”保障、生态管护、金融信贷等惠民政策的同时,对产业扶贫项目开展健康度监测,推行产业指导员选派制度。扎实开展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因户因人完善具体巩固对策。四是扶贫项目有声有色。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9850.5万元,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80.96万元,加快民生事业、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342万元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88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全部落地,光伏扶贫电站全额投用,推进前沟村乡村振兴试点,实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12个村、省市级巩固提升及村集体经济项目7个,完成高原美丽乡村11个,新改建无害化厕所554座等等,农村人居环境、生产条件持续改善。五是社会扶贫借势加力。利用3300万元专项协作资金配套实施项目6个,支教支医支农以及挂职锻炼、转移就业等帮扶活动持续深化。利用国际农发基金1193.1万元实施池汉村综合扶贫试点。联点帮扶协调项目资金1651.1万元,慰问金及捐助物资折价154.3万元。落实省定帮扶单位帮扶项目33个、资金合计994.544万元。同时,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率提高到72%。六是组织保障成效显著。着力推进“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党建促脱贫扎实有效。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推动精文简会、规范督查考核,基层减负效果明显。坚持“扶志”“扶智”并重,表彰脱贫光荣户、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政策宣传持续强化。同时,聚全县之力统筹保障,顺利通过省际间交叉考核,全县2019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成效极大增强。

回顾聚力攻坚到巩固提升的奋进历程,我们深切感受到:脱贫攻坚是不断增强政治意识,深入践行“两个维护”的过程;是不忘初心使命,彰显为民宗旨的过程;是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培养锻炼干部的过程;是不断优化工作方式,完善制度机制的过程;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汇聚合力推进特色发展的过程。全县干部群众付出了巨大努力,收获了丰厚成果,特向大家慰问和感谢!

二、居安思危,正视当前存在的困难问题

处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交汇期,我们绝不能安逸于经受住去年的“期中检测”,而顾及不到今年疫情防控过后的“最终大考”,必须对当前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是肺炎疫情影响不容忽视。二是扶贫产业带动依旧不明显。三是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发展不平衡。四是基础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五是部分群众依赖思想依然严重。需要我们进一步认清形势,正视问题,聚力破解,务求实效。

三、突破重围,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2020年是脱贫攻坚巩固提升的最后一年,是脱贫成效全面普查之年,是全面交账、兑现责任的收官之年,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成色,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指示要求,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用心用情用力、抓实抓细抓出成效的头等大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既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持续抓好当前疫情排查管控、基层防控,坚决打赢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也要统筹兼顾、多措并举、尽锐出战、拓展延伸攻坚成果、巩固成效,及早谋划疫情后期补救措施,保障落实前期任务欠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收官总体战。

(一)严格督查普查,抓好问题整改。一要抓好普查迎检。各乡镇要迅速行动抓实前期准备,对所有脱贫户经济收入、饮用水安全、医疗保障、住房安全、学生救助等情况逐户逐人开展核查;持续做好建档立卡数据统计、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对接,确保步调一致、高效运转,真正经得起普查检验。二要抓好问题整改。去年我们先后经历了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贫困退出和脱贫攻坚“回头看”、绝对贫困“清零”考核、省级成效考核、省际间交叉考核,有关情况尚未反馈,必须提前梳理准备,届时对照核查,继续推行“三张清单”,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促进真抓实改、做到彻底“清零”。三要抓好项目审计。审计部门要主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切实把推动扶贫政策落实、规范扶贫资金管理、维护扶贫资金安全、提高扶贫资金绩效作为着力点,梳理盘点以往审计整改落实情况,健全计划促进扶贫项目审计“全覆盖”,保障决胜目标如期实现。

(二)突出产业就业,增强造血功能。坚持把产业就业扶贫继续作为主攻方向,强化帮扶支持,促进带贫增收。产业扶贫方面:对脱贫攻坚以来所有扶贫项目,特别是产业扶贫项目归口继续全面梳理盘点,分类建立项目台账,完善资产管理、收益分配、风险防控等制度机制,确保收益增长、资产不流失。对效益差的及时调整,坚决避免“空壳子”“烂摊子”。注重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突出提升光伏扶贫、饲草产业等项目效益,特别针对国际农发项目,督导完成以往欠账任务,落实项目建设,确保全面竣工验收。就业帮扶方面:就业部门要聚焦培训对象、培训项目、培训成效、转移就业、跟踪服务“五精准”要求,突出市场导向和群众意愿,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行业部门要主动对接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民营企业等“大户”用工需求,深化劳务扶贫协作,因地制宜建设扶贫车间,提升县域经济的就业吸纳力,扩大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规模,力争有劳动力贫困家庭培训全覆盖,转移就业率达到60%以上。

(三)聚焦民生保障,强化后续管理。全县“三保障”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问题已基本解决,重点在于抓好提质升级和后续管理。易地搬迁方面:要因地制宜通过大力发展种养产业、旅游服务、劳务经济,保障资产收益、低保兜底,安排公益岗位、鼓励自主创业等方式,解决好搬迁群众长远生计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教育扶贫方面:深入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行动。健康扶贫方面:深入推进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加强地方病、传染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基础设施方面: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三项制度”,确保水利扶贫项目建得成、管得好、常受益。持续推进“四好公路”建设,加大“路长制”实施力度,消除县乡道路安全隐患。加强气象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提高预测预报、防灾减灾能力。金融扶贫方面:按照“分期补贴、应贴尽贴”的原则,及时妥善进行扶贫贷款贴息,加强贷款贫困户跟踪监测,确保信贷资金“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

(四)健全完善机制,巩固脱贫成效。一要坚决筑牢返贫预警机制。严格落实《湟源县精准防贫工作方案》,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将脱贫人口、边缘人口纳入监测筛查范围,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录入系统、动态管理。二要推进扶贫民政两项制度衔接。落实好低保渐退、“救急难”等制度,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人口及时提供帮助,强化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落实低保医保、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保障政策,确保稳定脱贫不反弹。

(五)注重扶贫协作,强化攻坚保障。一要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主动对接南京市六合区落实帮扶资金,在产业、旅游、医疗等领域精准实施帮扶项目,帮助有异地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继续推进“携手奔小康”行动,进一步扩大结对帮扶覆盖面。二要加强社会帮扶协作。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开展扶贫志愿服务,对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形成扶贫强大合力。

(六)强化总结宣传,凝聚正向力量。一要强化宣传引导。多形式、多载体、多角度用客观事实、鲜活案例展示攻坚成就,确保扶贫宣传有声势、有力度、有影响。二要总结经验做法。要系统梳理脱贫攻坚以来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和先进典型,全方位、深层次挖掘提炼我县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三要规范档案资料。脱贫攻坚以来,出台的政策举措,形成的文字影像,都是攻坚进程的时代印记。要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收集好、整理好完整档案。四要注重激发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产业与扶智慧相结合,全面落实《湟源县精神脱贫任务分工方案》,激励贫困户靠勤劳摆脱贫困、用奋斗收获幸福。

(七)强化责任担当,提升队伍建设。一要强化作风建设。紧盯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薄弱环节,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着力解决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促进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二要提升队伍建设。通过召开现场观摩、集中测试、经验交流、现身说法等措施,继续加强对村“两委”班子、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的经常性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围绕产业发展、消费扶贫等内容,加强培育一批能创业、能发展、能带动的致富带头人。

(八)注重政策衔接,谋划长远发展。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一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推动更多要素倾斜支持,做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精神文明提升之间的政策衔接、机制整合和工作统筹,加强产业发展和转移就业,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针对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的边缘户、集体经济收入水平较低的边缘村,谋划研究长远扶持发展措施。二要科学编制“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规划。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本级规划和上级规划相衔接、战略指导和务实操作相结合,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真正作为引领脱贫巩固工作的行动纲领。

四、压实责任,保障决胜目标如期实现

脱贫攻坚进入紧要关头,必须始终保持攻坚态势,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必须稳定措施抓实基础工作,做到重视程度不减、工作力度不减,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一要坚持频道不换。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及其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工作要求和具体方法,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强化后续巩固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二要坚持靶心不散。各乡镇、各部门要紧扣“作战单位”责任,严格“第一责任人”职责,特别乡镇党政负责人要落实好遍访贫困户要求。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为基层干部减压力、卸负担、强保障、提待遇,保持队伍稳定性和工作连续性。三要坚持力度不减。按照中央1号文件关于“允许对部分扶贫资金进行统筹和调剂用于非贫困县、非贫困村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注重健全完善与县级财力相适应的投入增长机制,确保投入力度与巩固提升任务相适应。同时,切实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发挥最大效益。

5.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五

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县镇村三级干部参加的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精神,全面安排我县“十三五”脱贫攻坚决战决胜阶段工作。刚才,赵县长发表的重要讲话,立足紫阳实际,贯彻中省市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齐心协力打赢我县脱贫攻坚战作出全面安排。两镇、三部门的表态发言,铿锵有力决心大,思路清晰措施实,增强了我们实现全面脱贫的信心,值得大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借鉴。下面,我就贯彻赵县长讲话精神,求真务实抓扶贫,“干”字当头抓落实讲五点意见。

一、真学实用,在武装思想、深化认识上下功夫

中央作出到 年实现全面脱贫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必须坚决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更是我县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现实机遇。近一个月来,中省市相继召开了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中省市党政主要领导的讲话和中央决定、省委实施意见、市委实施方案,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最艰巨的任务,提供了科学指南、行动纲领和基本遵循。赵县长的讲话和县委实施方案,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最艰巨的任务,提供了工作指导、推进计划和操作规程。我们一定要原原本本、反反复复、联系实际真正学、深入学,通过专题培训、专题讲座、专题研讨全面学、系统学,深刻领会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件精神,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上来;准确把握紫阳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减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的最大县情实际,充分认识我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完成脱贫攻坚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艰巨任务上来;紧紧抓住我县发展滞后、基础薄弱、产业不强、民贫县穷的突出问题,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紧迫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布局上来。围绕消除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通过教育引导、政策宣传、参观学习、思想发动,增强贫困群众脱贫信心,激发贫困群众主动投入、支持、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热情和干劲。坚决克“老一套、一般化、过得去”的惰性思维,不能仅仅只凭老经验,更要切忌用“新瓶装旧酒”方式抓扶贫,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我们面临的重大政治任务、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摆在统揽全局的地位,作为全县的首要任务、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钉钉子”的精神、“三严三实”的作风、超常规的举措,举全县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真查实核,在严深细实、摸清底子上下功夫

强调,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前提和基础是要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做好建档立卡工作。11月9 日,县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对建档立卡完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12 月17 日,在省政府召开全省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结束后,县政府立即就建档立卡“回头看”镇自查、县核查工作再次进行安排。下一步,各镇和县扶贫局要紧扣精准主线,以这次会上签订的责任书为基数,深入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核查工作,继续按照“菜单式核查、点位式推进、问责式督办”的办法,落实干部上门照相、媒体公开公示、群众投诉举报三项制度,核准贫困对象,摸清真实底数,找准致贫原因,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一是对象再精准。要坚持标准,严格执行“八不准”规定,严守九条红线,对漏登、返贫的对象要抓紧纳入,对已脱贫的、错录的、假贫困的对象坚决退出,做到一个不多、一个不少、一个不错,确保对象精准。

二是底数再精细。各镇要按照一户一张表、一张合影照、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的要求,围绕居住情况、人口状况、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贫困状态、致贫原因、脱贫项目、帮扶资金、脱贫时限、包抓责任“十个清楚”的要求,全面深入细致地进行摸排,把贫困户基本情况核准核全核实核细。各镇要落实包组联户干部进村入户全面复查,组织干部开展交叉抽查复核,县扶贫局、考评办元旦过后要组织重点抽查,确保信息真实、可靠、管用。县扶贫局、民政局、残联要联手核查,弄实弄清兜底保障的贫困对象,为实行“两线合一”奠定基础。县上将建立精准识别的第三方评估机制,真查实核,确保底数精细。

三是对策再精确。各镇村既要对每一个贫困户量身订做个性化的脱贫方案,又要立足镇村实际科学制定产业发展、移民搬迁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县扶贫局要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信息系统,县、镇、村三级联网,一村一网页、一户一方案,实现所有贫困户信息动态监管、网上可查。要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绘制贫困地图,标明各镇各村贫困对象分布、脱贫计划措施、产业发展规划、任务进度进展等内容,实行“ 倒计时”, 制定“ 作战图” ,挂图作战、按图销号。

三、真帮实扶,在精准到位、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打赢我县“十三五”脱贫攻坚战,关键是要用真情出实力,真帮实扶,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实施八大工程。一是因村派人理路子。要根据每个贫困村发展现状、产业基础、村情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派干部组成工作队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围绕一户一方案、一村一网页建立纵向到底的工作方案,又要围绕实施移民搬迁、产业提升、技能培训、生态保育、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兜底八大工程,实行每项工程编制一套方案、落实对象名册、制定相应政策、明确实施计划、科学有序推进。以到村到户到人为核心,形成条块结合、无缝对接的网络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操作方案。二是因人包扶结对子。要根据每户贫困群众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派县镇村干部结对帮扶,用情用心用力,真帮真扶真脱,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三是苦拼实干想法子。在工作推进中,要苦拼实干,精心组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操作方案,坚持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求实效。特别是对脱贫难度大的贫困户,驻村工作队和包扶干部一定要想方设法,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确保真脱贫、不掉队。

四、真抓实干,在凝神聚力、合力攻坚上下功夫

实现我县脱贫攻坚目标,既要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到户到人,又要牵住“牛鼻子”,找准主攻点,围绕整村连片镇域县域,全方位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区域发展的整体活力。

一要形成合力“干”。要在工作部署上形成合力,牢固树立抓脱贫攻坚就是抓发展、抓民生的工作理念,将所有工作、各种资源、各方力量向脱贫攻坚聚焦聚合,坚决防止将脱贫攻坚工作“片面化”、“碎片化”,搞“两张皮”。要在规划编制上形成合力,精心编制“十三五”规划、脱贫攻坚规划及各专项扶贫规划,实现各项规划的有机衔接,实实在在谋划实施一批既关乎脱贫攻坚又关乎县域发展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要在政策措施上形成合力,推进扶贫政策与农村低保等政策无缝衔接,从制度层面能扶尽扶、应保尽保。要在资金安排使用上形成合力,加强对各类扶贫资金和相关涉农资金的整合,积极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向扶贫脱贫。要在项目实施上形成合力,统一建立扶贫项目库,实施联合审批、共同实施,支持贫困群众通过项目带动实现脱贫。

二要集中攻坚“干”。要紧紧围绕我县脱贫攻坚目标,按照“六个精准”、“八大工程”的要求,着力在八个方面集中攻坚。一要全力以赴在产业发展上集中攻坚,按照镇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要求,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实行“龙头企业+ 基地+ 贫困户”模式,着力帮助贫困村、贫困户找准致富门路,摆脱发展困境。二要全力以赴在移民搬迁上集中攻坚,精心编制实施“十三五”移民搬迁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安置点,做到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优先搬迁贫困户和特困户,确保实现应搬尽搬,全部搬完。三要全力以赴在技能培训上集中攻坚,坚持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继续精心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工程,复制推广远元公司“企业+ 就业培训+ 贫困户”模式,形成就业创业良性互动的劳务输出格局。四要全力以赴在生态保育上集中攻坚,把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发展生态循环产业、落实生态补偿政策结合起来,让人们的生活因生态而美,因生态而富。五要全力以赴在教育扶贫上集中攻坚,落实教育扶助政策,着力构建从学前教育到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就业的“一条龙”帮困帮扶机制,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六要全力以赴在医疗救助上集中攻坚,建立健全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全力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七要全力以赴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集中攻坚,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实施一批关乎全面脱贫与全县发展的水、电、路、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八要全力以赴在社保兜底上集中攻坚,做好“两线合一”,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确保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一个不能少。

三要立足当前“干”。各镇、各部门要立足当前、着眼当前,扎实做好 年“十三五”开局之年的脱贫攻坚工作。要进一步做好摸清贫困底数、建立工作台账、制定攻坚规划、对接中省政策、开展舆论宣传等各项准备工作。要强力推进县、镇、村三级脱贫攻坚工作机构、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脱贫攻坚工作推动能力。要抓紧搭建我县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通过本级财政预算、县级部门整合、金融扶贫信贷、向上争取和向外借力、招商引资,多渠道筹措扶贫资金,为脱贫攻坚提供充足可靠的资金保障。要做好“十三五”镇村扶贫项目与县级部门项目的对接,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有效的项目支撑。

五、真奖实罚,在压责问效、严格兑现上下功夫

“十三五”脱贫攻坚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具体到县,就是要建立健全以“县负主体责任,镇负直接责任,工作到村到户,责任考核到人”的抓落实工作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的落实。一要狠抓目标任务分解。将各项脱贫目标任务逐年、逐级、逐项细化分解到镇、到村、到部门,分年度分单位建立任务清单。二要狠抓责任落实。层层建立脱贫攻坚责任链,逐镇、逐村、逐部门建立责任清单,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重点是要夯实镇党委、政府的具体责任,使其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措施,确保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工作落地见效;县级各部门要强化行业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定具体操作方案,把扶贫工作纳入本行业“十三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抓好行业扶贫项目的策划包装、争取落地和组织实施工作。三要狠抓考核问责和督促检查。进一步完善镇和部门年度考核办法,提高脱贫攻坚考核在年度考核中的分值权重。建立最严格的脱贫攻坚目标考核制、一把手负责制和问责制,实行脱贫攻坚工作“一票否决制”,对完不成年度脱贫任务的不评优、不提拔、不换岗。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抓脱贫攻坚工作述职报告制度,强化督查和问责,对落实不力、未完成年度减贫任务或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追究责任。加大表彰激励力度,单列村“第一书记”考核评优、提拔使用指标,将村干部报酬与脱贫攻坚任务完成情况挂钩,激发调动县镇村三级干部脱贫攻坚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2016 年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6.扶贫攻坚会议讲话材料 篇六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抓好扶贫攻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准确把握我县扶贫工作的阶段性特征,是深入推进扶贫攻坚行动的基础和前提。

从取得的成就看,我县扶贫开发已经站在历史新起点。“十二五”以来,我县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累计脱贫人口3.95万,贫困发生率明显降低;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111元,比增加3680元。总体来看,我县扶贫工作出现了“三个转变”:一是正在从单点扶贫向连片开发转变。在做好党政领导扶贫联系点、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同时,对**、**等山区乡镇实行整乡(镇)推进;对**望江、**,**小坪、向桥,苦竹中塆,大河大庙等山里村给予重点扶持,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400多个,扶贫的覆盖面更广。二是正在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全县新增油茶、楠竹、茶叶、蓝莓、苗木等特色产业基地7.6万亩,禅文化旅游带动就业近3000人,产业扶贫有力推进。三是正在从解决温饱向全面提升生产生活质量转变。农村水利投入达9.8亿元,硬化农村连村公路476公里,建成村级标准化卫生室285所,兴建150个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广场,解决14.6万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生活条件和服务设施极大改善。这些转变,标志着我县扶贫工作已站在新起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存在的问题看,我县扶贫工作已处于攻坚阶段。突出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扶贫任务十分艰巨。根据统计,我县尚有贫困人口近8万人。按照省、市要求,我县必须在实现基本脱贫,今年已经过了大半,有效时间只有2年4个月,时间紧,基数大,任务重。二是扶贫难度日益加大。我县贫困区域分布较广,**、**、大河、苦竹等诸多山区乡镇,自然环境恶劣,就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难度非常大。五保户、低保户人数众多,多数贫困户无劳动能力,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贫困人口中因病因灾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40%。三是扶贫方式不够精准。我们过去扶贫中“大水漫灌”问题比较突出,贫困对象底数不清、致贫原因掌握不准;帮扶重点村也是到村项目多,到户政策少。对帮扶谁、谁去帮、怎么帮等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四是扶贫投入亟需增加。我县属于插花贫困县,专项扶贫资金相对较少,我们必须不等不靠,创新思路,做好融资这篇大文章。

从当前的发展环境看,扶贫开发处于难得机遇叠加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底,中央就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习在贵州调研期间,专门召开了扶贫攻坚座谈会,提出了“四个切实”的根本要求。近期,明确表示,中央预算内资金要向扶贫开发倾斜。今后,中央到省、市必将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扶贫投入力度。以危房改造和易地迁移扶贫为例,前不久我们就申报了4000多户贫困户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已经批回6亿元的农发行贷款,这些都是精准扶贫的政策红利。大家一定要加强学习,真正把政策机遇转化好,把优势资源开发好,对接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投放黄梅。

总之,站在新起点,立足新形势,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扶贫开发不仅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对我县来说,扶贫开发在加快发展、富民强县中具有优先地位,在促进民生幸福、社会稳定中具有基础作用。我们必须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作为检验和考核干部政绩的重中之重,举全县之力、集各方之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二、紧扣目标,精准发力,强力推进精准扶贫3145工程

我县扶贫攻坚总体思路是,按照市委提出的“四双”工作要求(双带:市场主体带动、金融支持带动;双包:单位包村、干部包保;双建:建好基层组织,建好基础设施;双促:促干部作风转变,促贫困户脱贫),实施精准扶贫“3145工程”,即用三年时间,率先实现3.38万贫困户、7.99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这一目标,强化产业带动、易地搬迁、医疗救助和政策兜底“四个一批”举措,创新驻村帮扶、资金投入、金融扶持、社会参与和考核评价等五大机制,确保所有贫困村和贫困户如期脱贫。

具体目标是:,完成25个村、1.83万人口脱贫任务;,完成24个村、3.08万人口脱贫任务;20完成23个村、3.08万人口脱贫任务。再通过三年努力,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要狠抓如下三个工作重点。

(一)紧扣“一个目标”,做到“六个精准”。目前,我国贫困线标准为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低于这个标准即为贫困户。依照这一标准,我县贫困人口为7.99万人,16个乡镇均有分布,每个乡镇都有扶贫任务。要实现三年内7.99万人全面脱贫这一目标,必须突出“六个精准”:一是扶贫对象精准。严格落实“五步工作法”(调查摸底—召开村民大会—公示公告—数据录入—动态管理),按规定工作步骤,对所有贫困村、贫困户进行调查确认,实施动态管理,坚决杜绝认定不实、弄虚作假等行为。二是项目安排精准。贫困村脱贫项目由驻村工作队、所在乡镇与贫困村共同商定;脱贫户项目由驻村工作队、包保责任人与贫困户共同商定。三是资金使用精准。扶贫资金要做到到村到户,确保专款专用。四是措施到户精准。做到“一村一业”帮扶措施到村,“一户一策”脱贫计划到户。五是因村派人精准。每个村一个工作队驻点帮扶,每名贫困户都要明确结对帮扶干部。六是脱贫成效精准。对脱贫包保单位和包保人签订军令状,确保能够如期脱贫。

(二)实施“四个一批”,找准扶贫路径。从制约贫困户脱贫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着手,从贫困户最长远、最迫切的需要出发,重点实施好“四个一批”:

一是产业带动一批。产业精准扶贫是既“输血”又“造血”的扶贫,是既“扶智”又“扶志”的扶贫,是既“扶人”又“扶业”的扶贫。要利用黄梅独特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通过市场的办法来发展产业和项目。以特色农业带动扶贫。近几年来,**镇致力于一田两用、一水两用、一山多收,大力推进综合种养,发展特色农业。发展葡萄、蓝莓、红薯、苗木花卉、水生蔬菜基地6万余亩,特色农业年产值2.7亿元,当地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务工就业得薪金、参与管理得酬金、入股分红得股金,人均年增收近3000元,他们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鉴。各乡镇都要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努力打造“数村一品、多乡一业”的特色产业带;加快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探索实践“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家庭农场+农户”等多种产业发展带动精准扶贫模式。以禅文化旅游带动扶贫。**乡老铺村引进湖北瑞坤公司,投资过亿元,开发玫瑰谷漂流、赏花、登山等旅游项目,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00多个,土地年租金达100多万元,有力带动了群众脱贫。今后,我们要牢牢把握禅文化旅游开发战略机遇,把扶贫攻坚与旅游开发紧密结合,统一规划,统筹推进,着力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力争三年内发展“农家乐”300家,带动就业1万人。以农村电子商务带动扶贫。鼓励发展“互联网+农业”,支持贫困村电商发展,扶持壮大农村电商“上街了”平台,今年力争完成农村设站设点300家,实现贫困地区电商服务全覆盖。以创业就业培训带动扶贫。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用三年左右时间,围绕市场需求和贫困对象意愿,实施技能培训,开展劳企对接,力争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10000人次,新增技能劳动者4000人,新增贫困户创业就业人员6000人,实现贫困家庭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培训就业全覆盖。

二是移民搬迁一批。近年来,我县结合禅文化旅游区建设,率先在**镇**社区开展移民建镇,散居山上10多个村的650家贫困户全部搬进了两大安置区,安置区成为**城镇建设最大靓点。实践证明,易地搬迁扶贫是帮助那些因自然条件恶劣和生产生活环境受限致贫的群众,从根本上彻底地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在推进移民搬迁过程中,大家要明确三个问题:一是向哪里搬。通过科学规划,有序布点,引导、鼓励、支持贫困户就近向居民点、**村搬迁,**镇和县城搬迁。二是怎么搬。坚持政府、融资平台、银行、农户四位一体战略,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承贷、统一建设。县财政对易地搬迁的贫困户可给予一定的购房补助。力争利用三年时间,完成4000户贫困户实现异地搬迁。三是搬迁后怎么发展。易地搬迁后原来的田地、山林使用权不变,同时支持就近转移就业和创业,享受扶贫的相关扶持政策,确保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三是政策兜底一批。整合教育、扶贫、计生等各类助学资源,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提高资助准确率,实现贫困户子女就学资助全覆盖和低保户子女义务教育零负担、高中及中职教育零学费、大学教育零失学的“三零”目标。对无劳动能力、无脱贫能力的“两无”贫困户,分别以农村低保、五保、孤儿等途径实行政策性兜底,做到应保尽保。

四是医疗救助一批。今年截止目前,县民政局共计救助医疗对象5933人次、发放救助资 1340万元,临时救助1450人、发放救助资金130万元,有效减轻了贫困户的医疗负担。在后面的工作中,我们将全力实施“城乡统筹、两保两助、三管齐下、全面覆盖”的医疗救助政策,通过新农合基本补偿、大病补充保险、民政大病医疗救助和计生家庭、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医疗救助制度,以及社会救助等措施,减轻贫困户的医疗负担,帮助贫困户尽快走出生活困境。

(三)创新“五项机制”,提升扶贫实效。

一是创新驻村帮扶机制。实行“432”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机制,即县级干部帮扶4户、乡科级干部帮扶3户、一般干部帮扶2户,实现帮扶干部和贫困对象“双向全覆盖”。建立领导扶贫联系点和部门驻村扶贫工作制度,对72个省定重点村分年实施“1115”贫困村脱贫工程,即由1名县领导挂帅,1个牵头单位,1家规模企业,5个县直部门结对帮扶一个贫困村,实行集团式帮扶。依托市、县、乡干部组成的三级扶贫工作队,实现扶贫工作队全覆盖,选派县机关干部到重点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推行驻村帮扶长期化、制度化,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二是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建立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为牵引、政府专项投入为主体、社会帮扶资金为补充的资金整合机制。围绕村级公路建设、安全饮水、农村电网建设、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卫生计生、文化建设、农村信息化等十项重点工作,统筹整合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生态环保等六大类项目资金,进行有效捆绑,精准投放,按照“整合、集中、统一、严管”的要求,把资金分配与工作实绩、使用效益、评价结果相结合,保证扶贫资金直接用于贫困对象,提高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创新金融扶持机制。按上级要求,县政府将成立农业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1000-万,按照1:10放大贷款比例,可提供1-2亿元贷款,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和就业创业。各金融机构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完善扶贫贴息政策和办法,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加快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建设,创新发展贫困户小额扶贫信贷,增加对贫困村、贫困户信贷投放。

四是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利用“1+n”的支持政策,引导县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百企帮百村”村企共建活动,组织动员企业到贫困村投资兴业、招工就业、捐资助贫,增强贫困村及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发挥县老促会、县慈善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建立扶贫信息网络平台,鼓励县内个体工商户开展“一对一结对”、“手拉手帮扶”活动,参与扶贫济困、扶贫助学等活动。支持青年学生、专业技术人才、退休人员参与扶贫志愿行动,开展助教支医、文化下乡、科技推广等活动。总之,要把扶贫的精神辐射到社会每个角落,把社会各界力量凝聚到扶贫攻坚上,形成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局面。

五是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县考核办要建立和完善精准扶贫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将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考核乡镇、县直部门、扶贫工作队扶贫工作的重要指标,增加扶贫开发在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的权重。要将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成效与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直接挂钩,与乡镇、部门的项目安排、以奖代补资金拨付等工作直接挂钩。对提前“脱贫摘帽”的乡镇、村,帮扶政策不变,帮扶力度不减,并另行给予相应的奖补资金和扶持项目;对不能按期“脱贫摘帽”的将严格实行问责追究。

三、落实责任,勇于担当,汇聚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工作要让乡亲们更大、更多、更快、更好地受益受惠,关键要靠各级各部门强有力执行,关键要靠具体执行政策同志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去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县负总责、部门联动、乡镇主体、村为重点、工作到组、扶贫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已成立扶贫攻坚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组织部部长任常务副指挥长。指挥部下设1个办公室、5个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由许正清同志担任;产业和就业扶贫专班,特色农业由许正清同志牵头,旅游产业和培训就业由王秋华同志牵头,电子商务由熊宝林同志牵头;易地搬迁工作专班,由王秋华、甘世保同志牵头;医疗救助工作专班,由唐志红同志牵头;政策兜底工作专班,由王秋华同志牵头;社会扶贫工作专班,由许正清同志牵头。牵头同志要主动担责,迎难而上,精准组织,全力实施,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严格实行党政主职扶贫责任制,层层签订军令状,层层传递工作压力。我已与各乡镇签订了军令状,乡镇党委书记是辖区扶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也要与各村层层签订军令状。

(二)实行挂图作战。扶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牵头、组织、协调作用,要按照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制定路线图。每个乡镇都要有一个作战图,镇区户外公示栏和党政主职办公室都要悬挂作战图。每个村都要建一套展示牌,展示牌上要标准作战图。每个贫困户都要有一个档案袋,让群众知道每一名贫困户是哪一个干部包保,通过何种途径脱贫。各级都要按照挂图作战的要求、倒计时的安排,以攻坚拔寨的气魄,一户户消灭贫困户。

(三)严格督查检查。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纪委监察局要组成督办专班,对乡镇、各驻点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办。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等形式,对各村的扶贫工作进行抽查、核查,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综合性督查,并把每次督办情况在全县进行通报,年终要委托中介机构对脱贫效果进行评估认定,将评估结果与年终考核相结合。

(四)严肃决战纪律。一是严肃政治纪律。扶贫攻坚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全县上下要始终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省、市、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各项政策。二是严肃工作纪律。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严格遵守群众工作纪律。工作队员要严格遵守工作、生活纪律,与原单位工作脱钩,每月保证驻村时间不少于规定天数。三是严肃财经纪律。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是带电的“高压线”。各专班、各乡镇、各村在对象确定、项目安排、资金使用上要严格执行政策。要发动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加大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等工作的公开公示力度,广泛接受监督。县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要加强资金、物资拨付使用全过程监管,确保不挪用、不浪费,对工作中出现的以权谋私、优亲厚友、截留挪用、虚报冒领等行为“零容忍”,坚决依法依纪从严、从重、从快查处。

同志们,决战贫困、同步小康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全县上下要立下“愚公志”,打出“组合拳”,形成“合围势”,坚决打赢这场“终极决战”,确保全县如期脱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7.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七

首先, 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专程前来参加会议的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刚才, 政高同志和小娅同志就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进一步做好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工作讲了很好的意见, 我都完全赞成, 大家要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 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 加大教育投入, 不断改革创新, 教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部分重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教育人口740万人, 占全省人口的17%。基本建成了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种类齐全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这些成就表明, 我省教育事业具备了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肯定成绩同时, 也要清醒地看到, 我省教育事业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新期盼。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面临许多问题, 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不足, 教育投入与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 提升教育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任务十分繁重。

教育是强省富民的根基和先导。当前, 辽宁全面振兴进入关键时期, 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显著提高我省教育现代化水平, 对于我省进一步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将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 抢占发展制高点, 具有重大深远意义。我们要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充分发挥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我省加快全面振兴, 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创造有利条件。

二、全力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省教育改革发展,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 把育人为本作为根本要求, 把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 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政策, 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 把服务振兴作为重要着力点, 突出内涵发展和结构优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到2020年, 要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构建起规模适当、结构合理、质量和效益高、人民满意的现代教育体系, 把辽宁建设成为教育强省。

第一, 要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要把重点放在农村, 同时加强城市幼儿园的规划和建设。义务教育关键是普遍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均衡发展。高中教育要在提高普及率、增强办学特色上狠下功夫。要下更大力气发展职业教育, 大力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要在打造高水平大学上下功夫, 力争用十年时间打造一两所具有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大学。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 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要解放思想, 打破常规, 加快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要创新办学、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体制,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进一步形成多元化教育投入机制, 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要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 努力提升我省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第三, 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 推动学校配置均等化, 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加大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 进一步健全扶困助学体系, 完善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 为每一个公民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第四, 要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发展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培养, 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要不断提高教师地位, 维护教师权益, 改善教师待遇, 完善教师激励保障机制, 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三、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8.扶贫攻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八

一、总结成绩,把握方向,增强做好健身气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已成立10周年时,刘鹏局长在为纪念中心成立10周年制作的画册题写的序言中对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10年来所做工作和所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总结健身气功这些年来的发展,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在健身气功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力指导和支持,始终得到各级政府以及体育部门、行业体协、体育院校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各级健身气功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了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作用。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全国高校健身气功比赛已经举行两届,很多高校开设了健身气功课程,明年还要进行中小学健身气功课程试点。民政部、外交部等部门对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的成立和健身气功对外推广给予了有力支持。

体育总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健身气功工作,各有关司局也给予了很多指导和支持。以总局名义对全国推广健身气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批准健身气功列入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正式比赛项目,批准申请成立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批准健身气功申报国际奥委会群众体育奖等,可以说对健身气功的每一步发展都给予了特别关爱。与此同时,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体育部门的领导参与健身气功活动的越来越多,各地健身气功的管理机构、社团组织、经费逐年增加。总之,健身气功的发展离不开各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

二是基础建设扎实。为了加强阵地建设,体育总局从2005年起启动了健身气功“和谐站点”工程。在这项工程的引领下,各地站点不仅数量逐年有新突破,而且通过树立标杆发挥示范作用,使站点建设从城市到农村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目前,排在前3位的山东、河南、江西,站点数量均已超过1000个,有24个省区市站点达到了300个以上。除站点建设外,健身气功推广工作也在不断探索一些新路子,比如江苏南京开展的广场教学,北京和浙江杭州建立的健身气功俱乐部,武汉体育学院正在筹建的健身气功培训基地,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待条件成熟时,可以在全国推广。近年来各地重视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骨干培训工作,既有对管理干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常规培训,也有新开辟的行业体协骨干培训,特别是今年开展的巡回教学活动,将健身气功志愿教学、骨干培训、展示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些年来,健身气功科研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完成了90多项课题研究,特别是先后编创的9套新功法,深受社会好评和广大习练者喜爱。在科研成果基础上编撰的一系列科普读物、成果汇编、知识荟萃等,为广大群众习练健身气功提供了实用性强、易懂易学的理论指导。

三是大型活动活跃。近年来健身气功工作的最大特色就是注重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各种类型的活动遍布城乡,丰富多彩,并且形成了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按照“活动与建设并举”的原则,各级体育部门、行业体协积极主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表演展示和交流比赛活动。江西、江苏、安徽等省还使健身气功登上了全国农运会、全运会、全国体育大会等全国综合性体育盛会的表演展示舞台,安徽亳州创办了中国健身气功博览会,这些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各地展示交流、赛事活动越办越多、越办越好,可谓是遍地开花,今年广东、江苏、上海等许多省市举办活动都在10场以上。除表演、展示、交流等活动外,多层次的全国比赛、邀请赛、联赛等赛事也已逐步形成体系。以活动和竞赛搭建平台,实现了促进建设、营造氛围、推动发展的新局面。

四是海外推广深入。健身气功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福人类健康,既是健身气功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健身气功海外行”活动走过5年历程,每年推广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展,每年健身气功社团组织都在增加,每年表演展示、教学培训、科普讲座都在改进,每届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规模和水平都在提高。特别是今年,首次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和在香港举行的两岸四地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均获巨大成功。可以说,健身气功对外推广工作每年都有新突破、新进展。随着“健身气功海外行”活动的深入开展,这项工作赢得了海外合作伙伴的欢迎,得到了我有关使领馆、当地华人华侨和新闻媒体的支持和肯定。健身气功国际比赛的参与面广,代表性强,水平较高,是对外推广成果的集中体现。

二、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健身气功的文化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健身气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发展繁荣的任务,同样肩负着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培养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在我国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健身气功工作同样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健身气功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中华文明有着紧密联系。深刻认识气功文化的现实价值,深入挖掘气功文化的内容精髓,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并且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对于发展繁荣中华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健身气功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理论建设,进一步丰富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加强健身气功基础理论建设,这几年大家做了很多工作,编撰出版了一系列科普读物和科研汇编,去年启动的“四种健身气功辅导教材”和“健身气功学”两项重要课题正在进展中,在各种骨干培训中也开始融入一些新的理论内容,这是很好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视野可以再开阔一些,争取更多领域、更多学科、更有建树的专家,整合更多的资源为我所用,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健身气功文化理论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二是打造活动品牌,进一步凸显健身气功的文化特色。随着新功法的深入推广,健身气功的活动逐渐多了起来,也形成了一系列品牌活动。比如前面提到的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不仅在国内开展得红红火火,而且还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表彰。再比如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中国健身气功博览会、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等,这些活动都是很好的品牌。健身气功开展活动的时间还不长,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很不易,需要巩固完善,需要创新发展。活动开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出现一些瓶颈问题,比如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问题。要突破这些瓶颈,就要从增强文化内涵入手,想办法在活动中凸显健身气功的文化特色,使我们的品牌活动更加精彩,更有吸引力。

三是开展宣传报道,进一步营造健身气功的文化氛围。健身气功的媒体宣传曾经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改观。《健身气功》杂志、中国健身气功协会网站、中国体育报健身气功专栏等自有媒体的宣传效果越来越好,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中央和地方电视媒体也逐步开展了一些宣传报道,节目的收视率也比较高,这是很好的现象,说明健身气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媒体和人群的关注。宣传报道工作的专业性很强,什么时机宣传、在哪宣传、宣传什么、怎么宣传,都是很有学问的。健身气功的宣传报道既要把握好政策尺度,确保适时适度,积极稳妥,又要根据形势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突出文化特色。

nlc202309011240

四是加强对外交流,进一步做好健身气功的文化传播。这些年“健身气功海外行”活动的成功开展,让世人了解健身气功,走进健身气功,更多的海外人士因此爱上了中国文化,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健身气功的各项工作中,最能体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的就是海外推广。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开创健身气功对外推广的新局面。我们就是要进一步丰富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把更加引人入胜的内容展现给海外人士;就是要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海外人士;就是要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以更加卓有成效的组织和人员动员海外人士。我们看到,今年的健身气功通过进入欧盟总部、进入孔子学院、进入国外高校,正在逐步向国外主流社会发展,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已经批准成立并正在筹备之中,这些都是当前健身气功对外推广的重头戏。希望今后继续加强研究,准确把握这项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行之有效、事半功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方法和手段,努力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做贡献,为造福人类健康做贡献。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健身气功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工作千头万绪,我想大家还要继续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进一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继续贯彻积极稳妥的方针,坚持正面宣传推广,树立健身气功科学文明的形象。健身气功工作关乎社会稳定,关乎群众健康,关乎文化发展。健身气功工作能够在困境中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好的局面,既来自于全国健身气功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也得益于各级领导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在建设体育强国、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健身气功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今年总局领导对健身气功工作的一些批示,也反复强调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二)进一步加强站点管理。建站设点,是管理健身气功的重要抓手,也是健身气功推广工作的重要依托。实践证明,这些年健身气功之所以能够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地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夯实了站点这个基础,通过组建站点形成了基层规范化的管理网络,构建了群众练功和交流的平台。因此,站点建设在健身气功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管理工作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在今后工作中还必须继续坚持。加强站点建设一定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数量多少是衡量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志,但数量要服从质量,要严格按照《健身气功管理办法》中的要求进行管理。在具体管理工作中,既要做好年检工作,又要在平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三)进一步探索推广模式。随着健身气功越来越为群众所接受,以站点为主的健身气功推广模式已经有了一些新的拓展。今年气功中心初步制定了健身气功俱乐部和健身气功培训基地配套管理制度并启动了试点工作,从策划到实施,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对于这样的新生事物,一定要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运作情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真正做好试点工作,从而上升为可以在更大范围推广的样板。气功中心已经连续两年与群体司合作举办行业体协健身气功培训班,这是推广工作一个新的领域,能够使更多群众受益。我们以前有过在厂矿企业推广健身气功的成功经验,希望能够结合行业体协的特点运用好,推广好。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健身气功课程,参与了健身气功比赛。健身气功进学校、进课程对于健身气功发展来说其意义不言而喻,下一步要加强与教育部的沟通,争取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在制度建设方面,为了统一国内外练功人员等级,便于管理,在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之外,国内也要开展健身气功段位制试点工作。希望尽快制定出试点工作方案,做好相关评定和套改工作。除此之外,大家也可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推广的新路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然,工作中还必须坚持积极稳妥,逐步推进,又好又快地发展。

上一篇:面食餐厅广告语下一篇:今天我在家作文